2009-02-13
二月十三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新闻网: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启动 巴陵石化等5家企业试点
2、新华日报: 环保专家张坤民呼吁 发展低碳经济越早越好
3、新华网: 长江源区水环境日益恶化
4、搜狐绿色: 四大航空公司呼吁制定全球方案解决航空碳排放
5、新华网: 南极旅游引环保争议
地方信息:
6、中国新闻网: 湖北发生严重干旱 洪湖水体面积减少35%
7、三晋都市报: 170家大型企业今年划出环保等级
8、中国古化新闻网: 湖北启动重点污染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
9、新华网上海频道: 浙江:省市签责任书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
人物访谈:
10、中国水网: 国际环境规划专家分析探讨中环境问题
民间环保:
11、2月环境记者沙龙内容
深度报道:
12、中国环境报: 环境影响评价30年来发生哪些重大转变?
13、南方周末: 汶川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有关吗?
环境时评:
14、人民网-人民日报: 旱灾,缺的不仅是水
15、济邦周刊: 中国可以从日本环境治理中借鉴到什么
特别关注:
16、地球村“绿手绢”行动
1、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启动 巴陵石化等5家企业试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2月13日
记者今日从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安全环保部获悉,从今年1月至2010年1月,该公司试点投保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湖南省投保该险种的5家化工企业之一,该公司在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污染、降低风险,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上迈出了具有示范性的一步。
针对中国进入污染事故高发期的现实,2007年12月,国家环保部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出台《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全国要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这一保险被称为“绿色保险”。
湖南省是全国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省之一。省环保局与湖南平安保险联合制定了《湖南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行方案》,列出首批试点重点企业。
据了解,巴陵石化公司本次投保10万元,每次事故赔偿限额60万元,累计赔偿限额120万元。其中,每次事故财产损失赔偿限额35万元,每次事故人身伤亡赔偿限额20万元(每人赔偿限额10万元),每次事故第三者清理费用限额5万元。(彭展 唐爱平)
2、环保专家张坤民呼吁 发展低碳经济越早越好
来源:《新华日报》2009年02月13日
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坤民教授,11日对无锡的环保部门作了“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发展”的主题演讲。对于无锡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张坤民开宗明义:低碳经济发展越早,代价越小、收益越大。
什么是低碳经济?张坤民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采用低碳能源、零碳能源或去碳技术的经济。”通过采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实现经济发展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追求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绿色GDP。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张坤民认为,中国今后几十年能源消费必然增长,关键是如何降低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首先,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减少煤炭的消费比重。第二,实现清洁生产。从目前看来,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技术减排措施就是采取清洁生产等技术来提高能效,特别是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能效技术不仅减少能源利用、减少排放、提高成本效益,还能通过技术转移发挥更大潜力。第三,造林、林地恢复、丰产林管理、采伐管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控制等可增加森林固碳量,减少碳排放。第四,重视消费行为对节能减排的突出作用。有研究显示,30%的二氧化碳是由居民的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需求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在基本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居民的生活用能具有巨大的节约空间。
张坤民说,“低碳经济应当是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标并非减少煤的使用,而是降低单位GDP的碳消费量。像无锡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并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水平。” (石洪萍 浦敏琦)
3、长江源区水环境日益恶化
来源:新华网2009年02月13日
新华网西宁2月12日电(陈国洲 钱荣)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联合中国地质大学于近期完成的“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显示,长江源区水环境日益恶化,普遍存在湖泊面积缩小、河湖水量减少、泉口下移等现象,直接威胁源区生态系统稳定。
据调查,长江源区共有大小湖泊11037个,湖水面积约1027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水环境恶化,源区湖泊面积与长江源志所记载1976年的考察数据1080平方公里相比,退缩了53平方公里。此外,源区普遍存在泉口下移,地下水水位下降,沼泽湿地萎缩,长年性河流渐变为季节性河流等问题。
项目负责人、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辛元红说,长江源区水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的影响是主因。随着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冰川融水大量增加,虽然在短期内,局部地方河湖水量不减反升,但长久下去冰川融水必然会减少,加之气候变暖引起的冻土层退缩等原因,河湖补给水量将减少。到那时,这些河湖退缩将会更快,直至干涸,周围区域沙化将会随之加剧。
水环境恶化与沼泽湿地退化、鼠害肆虐、荒漠化扩大等生态环境问题紧密相关。辛元红说,随着地下水位下降,长江源区表部土层必然干化,短根系植物将大面积枯死,为“喜干不喜湿”的高原鼠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4、四大航空公司呼吁制定全球方案解决航空碳排放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02月13日
联合国气候大会将于今年12月份在哥本哈根举行,届时将形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世界四大航空公司今天呼吁,把国际航空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议题纳入新协议中。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的数据显示,当前环球航空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 。
京都议定书没有涉及航空运输业的二氧化碳减排,目前世界上也没有其他国际气候变化条约对该行业的排放有所制约。
新成立的航空业界联盟The Aviation Global Deal (AGD) Group的成员包括法国航空、荷兰航空、英国航空、国泰航空、维珍航空以及英国机场营运商BAA。该联盟于香港举行首次亚太区会议后发表联合公告,呼吁为业界设立务实、公平及有效的全球政策方案,并为联合国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年底于哥本哈根的气候变化讨论作好准备。
签署公告的业界代表认为,新的环球气候协议中有关航空业的条款应具备以下几点:
· 真正有效推动环保;
· 合乎运作及经济效益;
· 有效维持航空公司的竞争力,避免扭曲市场运作;
· 反映联合国就气候变化所制定的基本原则,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须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 让业界履行减排责任,平衡社会及经济利益,致力为气候变化达成共同的环保目标;
· 配合《联合国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下属国际航空和气候变化小组(GIACC)的工作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减排策略。
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汤彦麟代表航空业界联盟表示:“航空业一直被视为导致气候问题的其中来源之一。事实上,我们在积极提供解决方案、减少全球碳排放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希望联盟能集合业界的力量,提供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在继续保持公平竞争环境之余,也能被政府决策者、环保团体和企业接受。”
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支持「航空业界联盟」的工作并参与起草了该宣言。气候组织是一家国际性非营利机构,专门与政府及商界合作,解决有关全球气候协议的政治问题。
气候组织全球总裁Steve Howard表示:“经济体系中各范畴均须为气候变化问题尽力,在制订成功的国际气候政策方面,航空业的角色举足轻重。成立航空业界联盟是协助各国就航空业国际碳排放达成有效环保协议的里程碑。
航空业界联盟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工作,并争取其他国际航空公司、业界以及环保团体的支持。
5、南极旅游引环保争议
来源:新华网2009年02月13日
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估计,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夏天到访南极的游客数量将减少约15%,到2011或2012年才可能恢复去年水平。
不过这对环保主义者来说不一定是个坏消息。他们认为,在南极地区发展旅游业会对当地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生存造成影响。
旅行
路透社12日报道,协会常务董事史蒂夫·韦尔米埃尔说,因为几乎没有植物也没有污染,南极空气近于纯净,闻不到一丝味道。目之所及,只有洁白的冰雪、碧蓝的天空和深色的岩石。耳畔响起的,也只是冰山融化时,成千上万小气泡冒出水面所微微发出的声音。
游客们可以乘坐邮轮,通过望远镜观看南极美景。目前在那一地区运营的最大船只为“巡游公主”号(Princess Cruises),可载客3000人。若是乘坐小型船只,游客们还有机会登上南极大陆短暂游览,但晚间必须返回船上过夜。根据相关条约,南极地区不能建设任何酒店设施。
极少数“深度游”乘客若需在大陆上过夜,则要自带帐篷。少数科学考察站有时也会临时充当起“客栈”角色。
“极地探险者”旅游公司的基思·黑格尔说,游客们离开南极大陆时,不但要带走垃圾,甚至还包括排泄物。
风险
南极大陆1820年被发现后,就以其独特的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但由于路途遥远,每年适宜旅游的时间有限,直到上世纪80年代,年接待游客量还不足千人。
但近年来,到南极旅游的人数持续快速攀升,2008年达到创纪录的4.6万人。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极游客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法国极地学会副主任伊夫·弗雷诺说,“来访者加剧了南极所面临的环境风险。”他认为,游客会不经意地带去新植物种子或孢子,甚至疾病。
智利南极协会负责人若泽·雷塔马莱斯则批评旅游业者在南极地区运营大型邮轮,称此举会影响南极生态。2007年,载有约150人的“探索者”号邮轮在南极圈附近海域沉没,舱内燃油泄漏,对附近海域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过虑
不过很多旅游运营商认为环保主义者担心太甚。
“我们在谈论一块比澳大利亚还大的大陆,但那里每年的游客数量只能塞满一个足球场,”韦尔米埃尔说,“认真想想,游客数量真那么值得关注吗?”
他说,没有切实证据证明游客对南极环境造成影响,就连各国政府也承认,南极旅游的运营商们已经为自己设定了严格的标准。
曾前往南极旅行的32岁波兰人拉法乌·斯采帕尼克说,南极游不一定比其他出国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大。
“如果你坐飞机去加勒比海地区,住在一个四星级酒店,每天吹空调、晒太阳,这制造的碳排放恐怕比你在南极徒步旅行还多,”他说。 (荆晶)
6、湖北发生严重干旱 洪湖水体面积减少35%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2月12日
中新网2月12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卫星遥感监测资料表明,由于近期湖北发生严重干旱,1月31日,洪湖水体面积仅为309.95平方公里,较去年11月减少了35%。
洪湖是湖北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全国七大淡水湖之一。上世纪50年代,洪湖面积达760平方公里,现在湖泊面积已锐减到30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只有1.35米。2008年11月中旬以来,武汉区域大部降水显著偏少,过程雨量少,日照偏多,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区域主要湖泊面积呈下降趋势。由于洪湖周边浅滩水体面积较大,更容易蒸发,所以水体面积减少较为明显。(王章敏)
7、170家大型企业今年划出环保等级
来源:三晋都市报2009年02月13日
本报讯(记者张晓鹏实习生贾少慧)绿、蓝、橙、红、黑五色等级评判,企业的环保情况公众一目了然。2009年,山西省将全面实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11市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任务12日也已敲定。
今年,山西省环保局将直接对100家中央和省属企业进行环境行为评价,同时要求太原、大同、长治、忻州、晋中、临汾、运城、吕梁8市环保局分别对40家企业实施评价,阳泉、晋城、朔州3市环保局分别对30家企业实施评价。
明年初,考核排名情况将向社会公布。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是我国刚刚实施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是环保部门根据企业遵守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情况,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综合评判定级,并向社会公布。绿色为优秀,蓝色为良好,橙色为基本达到要求,红色为违法,黑色为严重违法,是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
8、湖北启动重点污染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09/2/13/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环保局获悉,继去年在该省10个地市的23家企业试点环境监督员制度工作后,该省将全面推进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据悉,从2月起,该省284家重点污染企业将有专人“紧盯环保”。
该省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分为准备、试行及持续改进和检查验收四个阶段。按照国家要求,该省所有国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将分期分批逐步试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2008年-2010年,该省拟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热电厂、荆州市东方印染有限公司等284家开展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其中,2008年已开展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的23家企业将一并纳入本次试点范围。
湖北省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规定,根据企业的性质和规模,每个企业遴选2-3名具备环保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作为专职的环境监督员,接受培训,持证上岗。企业环境管理总监必须由企业厂长(总经理)等负责人担任或由企业厂长(总经理)指派,全面负责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据该省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的实行,将对提高企业环境守法能力与水平,规范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9、浙江:省市签责任书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2009-02-13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记者岳德亮2月13日报道:浙江省政府日前环太湖流域的杭嘉湖三市签订责任书,加快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大清水环境工程"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大清水环境工程"计划包括苕溪清水入湖、太湖环流太嘉河(引太入河)、京杭运河(浙江段)及河道综合整治。其
中涉及太嘉河工程湖州境内引水项目、苕溪清水入湖工程东西苕溪河道整治项目等五大治太重点水利项目,整治河道总长688.25公里,匡算总投资215.1亿元。
浙江省政府表示,通过工程的开展,力争到2012年,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有较大改善,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入湖断面水质保持三类,有效防治蓝藻水华;到2020年,使得入太湖河流水质稳定保持三类,平原河网水质以四类为主,全面消除劣五类,努力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
2007年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在湖州界的太湖水面蓝藻污染尤其严重,当年春天到年底,湖州市多次启用备用水源。(完)
10、国际环境规划专家分析探讨中环境问题
--访MCM集团CEO麦克·米切尔先生
来源:中国水网2009/2/13
环境问题、环境治理和环境修复已然是当今的全球性论题,如何通过环境治理和环境修复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话题。很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它们早在100年前就遇到环境问题,在这方面已取得大量成就,并形成了一些普适性的价值原则。外国环境治理经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将国外的水环境治理理念运用到中国,让中国的环境问题能有效地解决,取其精华也未尝不可。那么,中国环境问题究竟在哪里,如何根治,且看世界级专家如何看待。
以下是媒体专访MCM集团CEO麦克·米切尔先生实录。
问:环境问题在当今的中国至关重要,政府部门正着力加强对环境保护、法规制定和修复治理方面的投资。请谈谈你对中国环境修复治理现状、市场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之一是环境质量的下降。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中国正在经受的首要污染问题是环境污染,包括空气和水,对人们的健康起到负面影响。第二,是严重的资源枯竭问题,比如急剧下降的地下水水位,造成岩体结构的挤压,从而永久地减少了地下水的供给能力。北京就是正在经历地下水迅速枯竭的城市之一。此外,气候的改变,比如大面积的干旱以及作为多数河流源头的喜马拉雅冰川融化都将成为保障中国粮食产量的极大阻碍。
中国对这三个问题有综合性的应对。从最基本层面看,环境质量的下降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人口越多,对环境的影响越大。中国政府对此颇有远见并已采取积极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少生了2-3亿人口,相应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虽然国家层面的环境保护政策是积极的,但各地主管部门实际执行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政策时却存在抵触情绪。其中有三个原因:1、地方在执行环保政策时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2、地方对环境保护措施政策没有很好地了解。3、目前的法律机制对终止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手段不够强硬。
关于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和其导致的气候变化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应该在国际舞台上明确表态的。所有国家都必须想方设法减少碳排放量。考虑到建筑业和汽车业分别占用40%和20%的世界能源消耗,对城市设计方法的改变将成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最迫切需要。至今为止,还没有国家能充分阐明这些问题。中国拥有一个“绿色”产业的大市场。这个市场包括开发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制造可更新能源系统设备、污染控制设备、建设新铁路设施、回收循环水设施等等。但只有当国家强制地方执行环境保护措施时这些产业才能得以兴盛。
问:在环境修复治理方面运用的是那些主要技术?运用的领域有哪些?有哪些新兴技术?你们在中国有没有可作参考的工程?在中国的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和生态千差万别,有些国际技术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你们怎么考虑这些问题?技术和管理哪个更难?
解决环境问题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社会和政治层面的问题。人类有知识有能力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建造节能的房屋,也有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核能等不产生温室气体的方式发电。我们有技术建设清洁的发电厂。我们知道如何大规模地清洁、回收和再利用水资源。我们有办法显著降低水耗。我们了解有机、低污染的农业生产技术。我们懂得大流量公共交通和铁路系统在运输方面更有效、更环保,也知道如何制造无污染汽车。我们有能力设计100%可持续发展的市区。我们了解控制人口的技术和手段。然而,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社会和政治手段贯彻这些措施。
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社会文化因素。但从微观看来,中国的文化更关注表面(技术)而非表面之下的问题(设计和维护)。因为中国不象德国和日本那样有很强的手工业传统。在中国,初始设计和建设工作能很快完成,但较之那些花费更长设计和建设时间的发达国家,中国对设施的维护却要花更大精力。由于缺少深厚的手工业传统,中国的设施经常缺乏维护。因此,在中国,总体的计划和培训过程常常制造出需要高度维护的产品。
问:环境修复治理存在哪些困难和关键问题?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还没有?
环境是养育生命的生态系统。当我们对它过度施压的时候,这个系统就开始瓦解,如同人类的身体一样。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健康是建立在当前的环境系统基础上。然而,人类的诸如污染、破坏栖息地、过量温室气体排放活动使环境脆弱到了一定程度,很可能在今后的50到100年里,我们将承受其带来的环境剧变。这些环境的改变意味着我们不再能像现在一样生活。新环境条件带来的改变将极有可能急剧减少世界人口,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缩短寿命。总之,我们拥有解决所有环境问题的技术手段和知识。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有政治上的共识来执行。
问:在环境修复治理领域,哪些是MCM的优势?MCM是否有长期发展规划?与其它竞争同行相比,MCM如何赢得项目?
MCM对开发中国环境市场有三个战略。首先,我们在中国创办了可持续发展学院。这个学院的三项主要任务是:1、创造一个项目开发前期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分析方法。2、对各种保护和重新利用水资源方法进行现场研究和工程规划。3、在全国范围内召开可持续性设计研讨会进行人员培训,并为取得可持续设计能力的合格人员颁发资格证书。
另外,我们通过国际设计竞赛展现环境绿色的可替代的设计手法。我们团队的部分成员是拥有LEED绿色建筑认证的建筑师,我们希望提供LEED白金设计——拥有最高环境标准的设计。
最后,我们为中国的开发企业和政府规划人员提供参观美国与欧洲的第一手LEED白金项目的机会。
我们相信,我们的经验、计划和决心为我们在中国的发展打造了一个积极的形象。另外,我们并不把这看作与其它设计单位的竞争。实际上,在中国我们正在联合一些重要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单位来推广我们的经验。
11、2月环境记者沙龙内容
时间:2月10日下午2点至5点
地点:中国青年报中青记者之家10层会议室
主讲:王 建 北京市海淀区新闻中心记者
姜克隽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室主任
林而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主持:汪永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
主持人:全国气候大旱。我昨天看媒体上说,它甚至比去年的冰雪带来的损失更大。很多人怪罪在老天爷,有人说是全球气候变化,有人说是暖室气流。有人说这一段是大气的一个特殊的或者说一个干的阶段。这两天在报纸上也开始有这样的文章,说我们的江河出了问题,灌溉出了问题,现在这些年基本上越来越废弃在那里。今天我们请到的几个专家是从农业、能源方面来讲一讲这次的大旱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我们会在整个环境保护中,这次的旱会给我们以后有什么样的启示。今天请来了三位专家,我们先花一点时间请老专家王建给我们讲北京的水。这次说大旱的时候,媒体上说北京的喝水不成问题。但是整个冬天,北京市基本上,城区是没有下雪、没有下雨的。所以说是一百天没有雨雪,创了38年的历史最低。王建这些年一直在研究北京的水,下面请王建给我们讲一讲北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王建:谢谢各位。
这次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北方八个省出现大旱,旱情非常严重,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这次拉尼娜的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他们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面温度比正常情况下地0.5度,就造成了长江流域雪域天气比较多,这是由地球自转偏快的现象造成的。
这次中国北方处于干旱威胁,粮食面临绝收,农民面临贫困,国家防总截至2月5日,全国作物受害面积2.5亿亩,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北京的水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长期以来北京恶性膨胀的城市规模、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强烈地改变着水的自然循环。北京未来发展面临着水的危机。
解放以后北京第一次水危机是1960、1965年。北京多年平均降雨为595毫米。1960年1至6月份,降水仅61毫米,只有多年同期平均的一半。
第二次水危机是1970—1972,连续三年平均雨量仅508毫米。官厅、密云两大水库来水同步减少,造成200多万亩作物严重减产。两大水库供水动作,由农村转为城市。
第三次1980—1986年,北京遭遇了连续7年干旱,平均年降水量仅498毫米,与历史上连枯最长14年平均降水量492毫米相接近。1981年7月下旬,密云、官厅两大水库蓄水仅5.1亿立方米。
第四次水危机,1999年到2007年,北京出现了连续9年干旱,9年平均降水量仅428毫米。2003年11月底,密云水库蓄水7.6亿立方米,官厅水库蓄水2.1亿立方米。地下水连年超采,水位持续下降。北京水务部门先后建成怀柔、张坊、平谷、昌平四处应急水源。
现在的永定河就是在7、8、9三个月的丰水期,也无水流淌了。
洋河、洪塘河、清水河都干了,连发源地也干了。
三家店以下70多公里的河道常年断流,河道两边土地沙化,近些年永定河沙石采掘猖獗,致使河道内沟壑遍布。
与永定河一样重要的另外一条大河潮白河,因密云水库拦截常年不放水,自1999年以来,河道一直断流。
潮白河断裂以后,周边环境极具恶化,河道内沙石裸露。
由于河道沿岸水源地众多,开采两大,加之地表水干涸,地下水超采严重。
环顾北京,几乎所有的自然河流都如此,甚至整个华北的河流都数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密云水库去年蓄水只有10亿立方米,这是今年拍的照片,1月10号,内湖水面已经变成大量庄稼地。
官厅水量1997年退出北京饮用水源地的功能。2007年夏季,拥有41.6亿立方米的库容的官厅水库,需水量只有0.9亿立方米。
为了抗旱,人民只有拼命抽取地下水。
2002年以来,北京平原地下水平均埋深17米,与1980年末相比,地下水位下降10米。储量累计减少51亿立方米。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缺水,也影响了北京的城市生活。左边的水桶是门头沟灵水村,大家望桶生叹。现在大家都喝矿泉水。这是门头沟的孩子在喝水。
密云官厅两大水库来水占北京市地表水的90%。在永定河、潮白河回水流域内发生的经济活动给北京市水资源共给带来巨大冲击。1997年官厅丧失饮用水源地功能。
北京现在已经沦为世界级的贫水城市,1949年,北京400万人,现在是1800万人。1949,人均水资源1000立方米,现在是220立方米。现在北京的人均水资源是全国的十分之一,世界的四十分之一。
当务之急,是控制城市继续恶性膨胀。因为城市建成的部分已经严重超载,而我们又不能把它退倒重来,使之变小,否则,这一代价太大了。人类有能力建造城市,却没有能力再造被破坏的自然。
主持人:下面请发改委的能源研究所的姜克隽先生演讲,我们现在想在现在这样的时候听一听能源的问题和我们的策略。
姜克隽:刚才王老师讲的对我的启发也非常大。北京市要上升到水的结构,都有可能要改变未来我们的经济结构。我们想向媒体的同志们传递出来的重要信息。
我的话题先从气候变化开始,最近我们的研究主要是气候变化下面的能源,或者能源对气候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我们现在老发展经济,中国比较多的考虑GDP,但是不要忘了,GDP只是体现你生活指标中的十几个中的一个。但是中国现在犯的错误就是急着搞经济活动,就忘了其他的很多东西。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结合起来?这是我的出发点。
我在给广东香港做的研究,比如说海平面上升,对它的淹没面积。上升30厘米的时候,淹没的面积是五千公里。现在上升30厘米基本上是已经不可避免。
我们比较多的在提什么叫低碳经济。这对中国变得比较困难,是不是中国没有机会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我们从城市来理解,低碳是指,如果在你的基础建设、经济构建和技术运用方面都做到最佳,我们有可能把它低为低碳,如果要达到欧洲的低碳,中国的钢铁产量必须要下来。这是刚性的。因为国家要继续发展,钢产量要继续维持十年二十年,即使维持在6亿吨不变的情况下,这6亿吨钢,16亿吨水泥,每一吨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系数都是一样的,不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果想让中国达到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在本国有能力的基础上,尽我最大的能力减排二氧化碳,我们也可以定义为低碳。不然的话,你的定义那么高,发展中国家根本达不到。
按照中国这种定义,实现低碳的途径,一个是首先要控制我们高耗能产品不要太快的扩张。能源和水都是这样。要把这些统一起来考虑,感觉我们低碳经济的急迫性更强。北京这种条件,其他省市都复制不了。去年我们第三产业的比例又上升了三个百分点,达到73%左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也在给广州做,广州现在比较悲惨,原来他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机遇。这个东西是一个双刃剑,他抓住经济机遇了,把广州的经济结构调整成这一次被经济危机打击最大的一个。他的经济体系都是非常初级的,他非常享受这种东西,就不愿意往高处走。北京和浙江都做得比较好,浙江没有办法和广州竞争,逼得他往高处走,所以他这次受到的打击就小。我们争取在2030年左右,中国工业的能源使用效率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这是非常高的一个要求,但是这是可行的。特别是改善能源、改进技术、同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更研究做低碳经济的效益。以前是看做低碳的挑战、困难是什么。实际上它里面存在着很多机遇。比如说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很少有发达国家的经济非常发达,又是高耗能的,又是低能源的。它都维持在能源架构比较高的层次上,逼着资源体系往高的层面上转。我们希望中国的工业界利用这次机会,把制造业做成在某一些领域里面,要成为世界最领先的。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才可以做得更好。我们现在低碳经济的政策已经做了很多了。但是很多情况下没有探讨,比如说国内的节能,能源目标的政策。从96年底到现在已经公布了一揽子的能源发展政策,这都是低碳经济。包括我们自己在研究,针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政策和节能政策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下一代,比如说出现明显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时候,该怎么办。如果我们的能源效率2030年能够达到世界最领先了,之后怎么办?我们需要一些重大技术的突破,一般技术的开发周期都是在20到30年。如果我们指望2030年技术有重大突破的话,必须要现在大规模的加大技术研究的开发和投入。以前我们更多的比较享受技术从其他国家买来图纸,很快的学习,变成我们自己的产品,但是最近我们也在做技术转让。我们发现这和刚才广东的形式有点类似。买技术很容易,反而使你变得懒惰。你处于一种总在买技术的状况里面,买了一轮,外国的企业又在开发新一轮,还要买。因为你自己没有能力开拓新的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考虑现在比较昂贵的技术,但是未来可能比较便宜,可以让中国的企业来做。
京都议定书里面尝试给一些灵活机制,比如说发展中国家怎么参加减排,你可以出售份额,获得一些资金、技术,但是现在看来并没有出现太多技术学习的效果。
哥本哈根议定书现在还不知道,看今年12月份是不是能够按时出台。对于我们研究来讲,我们争取在10月份,其他国家拿对案的时候,能够提供比较好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对一些敏感、热点的问题要大胆的说出我们的想法。
IPCC情景
下面我们逐渐转到钢材、能源系统,能源系统在低碳经济里面怎么办?大家可能知道IPCC,这是他们做的一个结果。我们争取走到最左上角这个。如果按照G8峰会提的,2050年全球减排50%。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也要看一看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中国能不能参与到全球的活动里面一块来做。刚才如果全球那么做,就必须要分摊到每一个国家怎么做。这就变得非常政治性。这就打仗一样。这还是属于谈判圈子里面。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分析方法,比如说按照人均的排放量到2075年达到一致。我们也看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这样就会导致要求中国排放,2050年要求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回到2005年排放量上面。你可以看到,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还会导致2030年左右,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一个大幅度的上升,到了一个峰值。
我们现在考虑的不光是能源启动问题,包括经济和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是我们的一个结果。现在我们重点谈一下黄线和绿线。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一部分,85%到90%,国内80%左右是来自于能源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有几个图非常有意思。低碳情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2010年到202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没有明显增长。我们讲这张图给那些搞煤炭的同事的时候,把他们吓坏了。这远远和他们现在规划的煤炭产量差别很大。他们还想做到40亿吨。我们现在最高峰也到不了40亿吨,还希望它很快下来。这对我们很多的产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为做到这种比较低的煤炭上升的幅度,需要有价格在后面做后盾。
现在燃油税已经开始实施了,现在我们的目光转到能源税,我们要普遍对能源系统征税,而不是像燃油税只是对其中一部分的油品征税。所以我们会促使能源价格体系的变革,实现比较低的能源需求和煤炭上升的途径。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另外,我们再看黄色的天然气和水电,包括核电,现在能源所的研究,也在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到2025年,有很多同事认为应该是大规模发展核电。但是现在还有很多争议,包括用水的问题。就是因为有两个电厂,导致了水在北京的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些都是关联到一块的,包括核电的布局。在内蒙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在用风了,不再用煤炭发电了。
但是我们在寻找一个最优组合,如果不是发展核电,有可能就以水电、风电为主。建一个同样规模核电厂,等于建同样规模的三到四个风电厂。还有其他的能源,我们基本上在未来发展前景不给他们限制,让他们达到最高,比如说风电,可以让它达到三万到四万千瓦。因为我们叫低碳能源的发展,我们到后来再谈一下节能。
再看一下发电,刚才已经说了煤电、水电、核电、风电。煤电对我们又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在2007、2006年,中国每年新增的发电机组都在一亿千瓦。其中70%到80%是煤电。这张图很悲惨的告诉他们,2010到2020年,每年新增的燃煤发电组,只有一千万千瓦到两千万千瓦。直接受害者将是三大动力,上海电器、华彬动力、东方电器。因为他是制造电设备的,所以他们要么是不相信我们制造的这个结果,要么是寻找新的销售渠道。但是他们在逐渐扩展世界的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从电力系统来讲,你可以看到,核电会非常的重要,煤电要进入到受约束的时期。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天然气发电,到底能够做到多少。现在来看,至少电力行业的同时不太喜欢这个,因为他们认为太贵了,甚至贵到和核电是差不多的。现在煤炭供应和电厂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明显了,以后这种矛盾有可能也会出现在天然气上面。我建一个天然气电站,现在北京和中石油在内蒙和陕西气田的关系搞得非常好。因为他如果有一天不给你供应天然气的话,就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很多东西运转不了。
终端能源里面,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现在我们国家煤炭在终端能源里面的消费量还是在持续上升。这让很多人理解不了,因为在发达国家是在明显的下降。现在经济危机一到来以后,我们可能做不到这些,要比这还要高了,因为现在刺激的都是基础建设、高耗能、水泥、钢铁。为什么我们在2010到2020年,终端的能源使用量还会继续上升。水泥产量从13亿吨上升到17亿吨。即使考虑到技术进步,但是这种体系还是在上升的。如果这个体系不加以改变的话,我们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还有一个更低碳的情景,假设他达到绿线的情况下,我们要采取一些额外的措施。煤炭的消费和低碳经济的差别不是很大。我们考虑到在做到更低碳的情景下,中国只有采用CCS,也就是把烟筒里面的二氧化碳收起来,变成99%浓度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地下埋起来。这要在所有的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铝以及其他的高耗能工业都有这种可能性。而且在水泥厂,钢铁厂做CCS可能会更便宜,因为他出口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比较高了。这是我们可以来做的。因为CCS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使效益下降。比如说发一度电需要350克标煤,如果用了CCS,就需要380克标煤了。低碳工业里面能源需求下降了,导致能源工业整个规模,比如说原来预计在2050年中国总装机到20亿,现在是7、8亿。如果做到低碳的情况下,他目的只需要做到16、17亿就可以了。这一块就会导致他的规模下来。即使投资对了,比如说我不用比较便宜的技术,我用IGCC,就会导致他的投资规模是比较类似的。全国的能源花费也是下降的。因为我们做节能,既能考虑到我们收了节能税以后,把能源的价格提上去了,但是我们全国的环境成本下降了。
这是我去年年底在波斯兰开会的时候,他的旁边有一个汽车展厅。在气候变化之前,发达国家已经丧失了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了,他有大量的投资,不知道拿去干什么,导致他的热钱很多。拿去做股票、对冲基金。但是气候变化的出现给他们指明了方向。他认为未来的方向是气候变化,所以他大规模投资做新的技术。这是一辆纯电动汽车,它可以做到比现在一般的汽油车还要时尚,这辆车100速加速的时间只需要4秒钟。这是一个带冲电气的停车场,你到那里办事,把车停在那里,你告诉他充多少钱的,你把钱给他,他给你计上。你现在买的比亚迪的混合动力的车,你在家里最少要停8、9个小时,充够了,可以让你开两到三天。
这个图显示在中国制造的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他的成本,交钥匙工程只是美国和欧洲的一半。这就是为什么印尼追今上了15台燃煤电站机都是从中国采购的。印度也已经从中国进口了6台燃煤技术,他原来是从GE进的,但是现在从中国进,因为中国的比较便宜。
刚才我们说能源系统CCS技术有可能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会导致能耗上升,最要命的一个地方,CCS配IGCC的话,效率会降40%。这样的话问题比较大。但是问题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IGCC电站,现在新增的机组寿命是40年。是不是到2040年的时候,中国必须要做低碳的时候,还要和现在关闭小电场一样,要提前关闭这种电站。答案是不要这么做,因为太贵。所以他的选择必须要现在,我现在是继续上超临界机组,还是现在直接走到IGCC。这样一个成本的评价是未来几十年以内的成本评价,而不是现在这样一个时间段的成本评价。我们希望中国很快进入IGCC的世界。我们另外一个同事说,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未来很可能在中国变得很少。超超临界这种技术,他也可以从技术上做得很高效。但是IGCC比很高效的超超临界更高效。因为你有你的潜力,他也有他的潜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以后大家每天做饭全部用电来做而不用天然气。天然气做炊事的效率只有45%。现在从你的人体健康来讲,用电做饭的效果是最好的。用天然气和其他的永远会增加你的室内空气污染。最后,如果你要达到非常好的生活,就是家里用的全部都是电。
我们的机会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国家先进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汽车。就像现在比亚迪已经提供了一款,长安也提供了一款。还会有几款。我们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抓住这个机遇。但是一些非常新奇的技术仍然出现在发达国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媒体告诉我们工业的同事们,必须要把眼光放得更广阔一点。这是一个静音的封闭发电机。有可能这种东西会完全改变我们的能源世界。如果它的系统是真正非常成熟的话,会导致以后在美国能源的供应体系是每一个家庭有一台这个,加上20平方米的光伏,足够你家庭的用能,不需要大型的电站给他供电。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毕竟这种技术一旦出现以后,整个能源体系全部改变,也不用搞燃煤电站,我以后就是这样。我家里白天,甚至是没有人的情况下,一种理念是电解氢。这有可能是导致能源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东西,别看它这么小。加上光伏电池。
最后简单谈一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假定中国的GDP快速的发展。2030年会成功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GDP国家。但是,经济结构必须要发生改变,这不再是你的选择,这是必须的。等到你反应过来再去调整,突然发现调整无门,搞财政、金融,竞争不过北京上海。搞更高新的技术,他甚至竞争不过浙江、江苏,因为企业是在那里设立的。但是他又必须要变。经济体系必须要发生明显的变革,这就更能够明显的看出来,中间是越来越小的部分。高耗能工业不能再上升了。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企业可以,造大飞机、计算机这种先进的东西,我们可以。甚至在欧洲,他现在的知识产业占到GDP的70%。他没有任何东西,连飞机都很少,全都是设计,给你画图纸,我们出口到欧洲的100美元里面,75美元是付给欧洲人的。这就是我们在养活欧洲人。我们这35美元,成本加上运输都放在我们这里,大气污染也放在我们这个地方。他的经济发展体系,就看我们国家能不能做到这种东西。我们需要产品单耗。2030年,中国的产品单耗将是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小汽车我们必须要有所改变。在美国每个小汽车一万九千英里,欧洲是15000公里,在日本8500公里。北京的小汽车运营是12000公里左右。人均居住面积到底应该怎么办。也许人们都喜欢美国的生活方式,现在是每户202平米。现在每户还在继续上升。如果看到每人的话,因为他每户的人在继续下降,现在下降到2.1人住一个大的房子。所以我们每次显示给美国的同事,你必须要改变你生活方式。你扩大你的面积,采暖、空调肯定是要上去,这是成正比的。不同的电冰箱的耗电量是非常不一样的。大的耗电量,有一些家庭还有两个电冰箱,光电冰箱每年都要用三千度电。如果是家用电器,比如说你可以明显的看到,在美国、其他国家,上升非常明显。家用电器我们国家避免不了,肯定会和他们一模一样。到2030年的时候,我们研究,在一个城市家庭里面,中国每个家庭的用电量是在三千多度电。相当于现在的六千度电。假定那个时候效率提高到50%左右。这是我们未来不可避免的。城市居民的生活参数,把面积控制住,把生活方式改变掉。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用电扇,不要用空调。因为我是在这样尝试的。实际上用电扇对你的身体比空调还要好。比如说我们在这个情景里面,因为我们最后讲给政府官员的时候,讲得非常详细,怎么才能实现低碳,你要做到这些东西以后,得可以做,这并不困难。我今天刚刚拿到一本书,杰克韦尔奇,他刚刚公布了第三本《世界是热的、狭窄的》,主要讲气候变化。他现在突然变得特别偏激的气候变化的做低碳的一个人。
我希望从最后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目前还有很多,包括买汽车的概念,到底是大排量的还是小排量的。最近北京的市场我们也在跟踪,大排量的销售比例还在不断的上升。我就给大家汇报到这里。
记者:发改委对改变生活方式对大众的教育有没有什么计划?
姜克隽:他们已经有不少的项目。包括原来的资源司也做了很多,比如说支持公共宣传,公众意识提高的一些项目。包括和电视台合作做一些节目。包括中国科技广播的展览,都是他们支持的活动。也有不少这种项目在进行。
记者:我记得过去我们沙龙组织的讲座里面,说老百姓消费的能源跟整个能源消耗相比,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70%以上是大的工业。所以我觉得更多的是更多企业的观念。
姜克隽:这次经济危机,我们有时候就特别沮丧,经济特别好的时候,也许还可以考虑环境问题,但是这一次一旦解决出现问题,他首先是把经济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对的。还是有环境曲线的效应。你收入上去以后才能对环保越来越关注。但是我们的工作,包括四万亿,我们也在详细检查很多地区的,北京、重庆、四川,他们怎么花这四万亿,具体用到什么地方,我们争取告诉他,你要用钱的话,你应该在这个政策里面用。尽管你在恢复你的经济,但是同时要做到低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有时候我们说要搞建设,要高以钢铁和水泥为基础的工业。有可能你要新上一些,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做更多的低碳的选择,也是可以做到。
记者:改变生活方式,不能光靠教育,还要靠立法,或者是管理。咱们经常看见,一方面是能源紧缺,一方面是环境破坏特别严重。厕所的冲水浪费得非常厉害。很多这种事特别多,
姜克隽:首先,我们划了一个政策,2009年应该出台一个什么样的政策,强度多大。比如说马桶的东西,我们想了一个政策,耗水大于6升的马桶根本不允许生产。这种东西都可以变成强制性的,有一些你必须要做。
记者:现在公众肯定从自身来讲,并不排斥改变生活态度,但是从商品来讲,他又难以选择。假设我想买低碳的产品,我到哪里知道他的排放是什么样,我怎么选择。这方面,这个市场上有没有能够让观众便于选择的?
姜克隽:从我们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做这个东西。我们在做碳标识。我们从超市里面选择了11种商品,最终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商品贴上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如说纸杯子和玻璃、瓷杯子。我们告诉你,你在买的时候可以选择。大瓶的水是最低碳的。矿泉水太高碳。
记者:我看你的水电没有增长。
姜克隽:增长了,总量达到4.5亿,这是我们国家水电规划的上限。现在我们知道水电有很多环境问题,但是比较完以后,它比煤电好得多。
记者:水电对生物链的影响比较厉害。我们现在推的是小水电。本身那个地区落差比较大,冲力很大,周围环境本身也比较贫瘠的。
姜克隽:因为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制造商会很好的。鱼也可以进发电机组。很多都是一排持续不断,最后达到的效果不见得比机组发电机要小多少。我们包括了这种情景。
记者:一些行业的低碳,比如说建设部去年讲,中国还没有节能建筑。比如说汽车减排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这种大的行业是不是应该先有标准?小的东西可能他的排放远远不如这些行业厉害?
姜克隽:我的理解是不要排序,每个部门同时减排。它不存在谁先做,谁后做。我们也在选,我们确认的,在每一个部门里面,你先从你能做的开始做。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会告诉你一个清单。比如说标志的例子,在不同的部门标准是不一样的。机动车的标准、水泥制造业的标准,家电里面,空调是我们现在关注得最厉害的,我们希望他们迅速把空调的指标提高。但是他们现在还在关注制造商的利益。我们希望他提到3.3以上,那个技术非常成熟,你可以大跨步的去推,但是现在有一些制造商还有一些问题。
记者:有没有政策上的问题,比如说我听到一种说法,减排大量的上二氧化硫的过滤装置,大量上二氧化硫也是大量的排放二氧化碳。
姜克隽:这也是我们其中一个研究,看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矛盾的。二氧化硫可以做。因为我们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首先是在解决国内环境的情况下,才让我们的公众考虑气候变化。不然的话,自己家门口的环境都解决不好,我不相信你能解决气候变化。
记者:像您说的家门口的着急先解决,但是这一块还是要解决,比如说国际压力。你倡导的整个低碳经济。
姜克隽:燃煤电站里面的脱硫设施,可以增加一点。因为中国的低碳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解决。另外一个是直接上IGCC,IGCC是非常低碳的。
主持人:谢谢姜老师。
林而达:气候公约制订的三个目标,其中第一个就是要避免粮食生产受到威胁。我计划讲四个内容:
第一,中国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高度脆弱。看到一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中国的农业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第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应该以减灾和减少气候风险为主。可能学者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气候变化对未来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第三,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模拟。介绍关于对未来粮食安全的预测是怎么做的。大家也就能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可靠的程度,还有多少不确定的程度。
第四,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很紧迫。
先说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粮食安全?我这里是比较狭义的,就是粮食产量。水稻大约是2亿吨,小麦和玉米大约是1亿吨,07年小麦是1.2亿吨。这是我们吃的主要的粮食,另外还有其他的粮食,总产受单产和土地影响,单产乘以土地,如果土地不能保证,单产就要继续提很高。农业部门压力很大。农民压力也很大。所以为什么要保证18亿亩耕地。这个趋势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里面含了很多内容。
现在的问题是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什么。有专家分析,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大约前二十年的资料,刚才这两个图是说粮食产量一直在上升。可以分析出大约7%到26%是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或者说没有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还会再高。一个看法是中国至今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国。现在的气候变化还主要的发达国家造成的。至今为止,我们遇到的这些不利的影响,反映在中国农业的各个领域。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温度、水来影响粮食生产。中国一个学者在国际上发表一篇文章,他做过实验,晚上的最低温度升高一度,水稻产量下降10%。当然,如果是白天的温度升高,就会缩短生理期。农业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为人一边种粮食,一边在采取行动应对这些变化。我现在想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气候变化专门引起的例子。干旱、洪涝这些变化,可能学者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有人觉得不是。这个例子是完全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由于冬季变暖,这次干旱的地区,河南、安徽、河北这些冬小麦的产区,冬小麦粉几种,要完成一个生理过程,必须要零下十几、二十几度的低温,达不到这个温度,他就必须要种春性的品种,他就要发育提前,再来一股不强的冷空气,就会受冻。2001年以来,几乎年年,最严重的是05年,受灾五千万亩,五百万亩冻死,损失20亿元左右。
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病虫害,农业病虫害的损失,一个是麦芽虫,在黄河流域增加4到60倍。长江流域增加约10到138倍。小麦赤霉病黄淮流域和陕西关中灌区有明显发展趋势。我国农业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已经达到农业总产值的20%到25%。
看这张图,下面红色的是过去五十年温度上升,上面是农业受灾的面积,大约五千万亩左右。一共是1.2亿,这占了三分之一。其中旱灾是最严重的,98到04年间,旱灾的损失占GDP1.2%,涝灾0.8%。这在国际上是比较高的。
最近这三年,08年冰冻雨雪灾害,受灾面积更大。对农业来说,受灾害增加的趋势是确定的。当然这里面肯定还有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人说不全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有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就要考虑来怎么样减少损失。
关于气候变化对全球粮价的影响。右上角的图,这里用了五个模型来说明在升高一度到五度的区间,全球的粮价如何变化。在升温一到两度的情况下,全球粮价会下降,供大于求。两度到三度,是波动的时候,三度以上,全球的粮价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因为供小于求,要全面的上升。这个结论是2007年就出版的报告。但是在2007年发生了全球粮价的突出的暴涨。当时我们做了预计,估计到当时的粮价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是因为澳大利亚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法国、欧洲国家遭受了旱灾,他们减少了粮食出口。再加上石油价格的暴涨,引起了这一轮的暴涨。这种暴涨刺激了粮食生产,很快因为油价的关系,现在的粮价是在下降的。说明现在OPC的结论没有错,人们在担心将来会不会供小于求。
中国现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关注了。未来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只能用模拟的方法来做。用的作物模型,这种作物模型是在气候模型的驱动下,这种作物模型是根据现在作物实验的情况,对未来的技术、对未来的土壤、水分都做一定的假设,把全国分成四千多个小格,五十公里一个小格,每一个小格的因素都不一样。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分成2020、2050、2080年,高排放的A2情景和中低排放的B2情景。灌溉条件和不灌溉条件。高二化碳浓度是全面的考虑还是不考虑。这样得出的结果可以分出全国不同的分布图,红色的是增产,绿色的是减产。归纳出全国的数字是这样的。
我做了全国主要的小麦玉米水稻的粮食产量预测。这是水稻不同年代的产量,不同的影响。归纳整理起来,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模拟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前提下,产量是不一样的。这是只考虑气候变化的情况,在2020、2050年也是不一样的。未来在大气中,随着气候的变化,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了,对农作物会不会有正面的作用呢?我们假设它有正面作用。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就是正面的。但是如果你再考虑到气候变化还会对降水有影响。他们又完成变成负面的了。如果考虑了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和水,它还是正面的,但是如果考虑了土地利用的变化,又是负面的为主。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了,在黄线附近,有正有负,是负面为主。这是现在研究的结果。
这其中有一个是水的管理情况,这是不确定的。尽管也可以用驱动水模型来说明未来的降水是什么样的,径流是什么样,也可以计算生态蓄水、城市蓄水是什么样,但是这种预计还是具有不确定性。基本预测是未来水会增加,但是农业用水会减少。这是在B2情景下2050年水稻的产量会减少。
二氧化碳高浓度的有利影响到什么时候会被抵消?在科学界有置疑,认为现在科学的结论,可能高估了50%。因此,现在还有大概三十多个台站在开展这种研究。我们在昌平做了这个实验,中国只有两个系统,一个在无锡,一个在昌平。昌平我们做的实验是大豆和小麦,在蓝管子的系统往外喷放二氧化碳,让大豆、小麦生活在自由的二氧化碳增加的情况下,看初步的反应。初步的结果,大豆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小麦的增产效果并不明显,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有可能我们会支持高估了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
所有的模拟结果,我们有一个看法,气候变化会威胁我国粮食的供需平衡,威胁未来的粮食供需平衡。在气温升高五到三度以后,我们主要的粮食产量生产力度会持续下降。到2050年,各方面的因素综合,会使粮食生产水平下降14%到23%。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和供需平衡。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人口比现在还要多。
这是模拟的气候变化对人均粮食产量。考虑到人的数量和需求以后。大家可以看到,从现在的人均粮食310公斤左右,最坏的情景会降到200公斤左右。比较好的情景是考虑到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产量下降得不是特别多。所有的这些都是在说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我们这30年粮食一直在增加,但是气候的负作用还是7%到26%。
整个的模拟是一个概率模拟,因为气候情景预测,一个月以后的天气我还报不准,我不可能报准50年以后每一天的天气。我只能做一个概率的分布,概率分布研究的结果,这是基准年的情况,这是B2的情景,这是高的排放情景。越往下,他在最低的产量概率越高。说明这个风险是越大的,这个模拟肯定是一个概率分布的模拟。另外,IPCC也在总结全世界能够适应的作用,他分别整理了全世界各个地区不同作物的影响。大家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这是玉米、水稻和小麦的研究情况。
这张图就特别典型,红色的线和点都是说明没有适应措施、适应技术采用的时候,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温度大概上升三度多的情况下,影响趋势会从正的下降到负的。但是如果有了适应措施,有了适应技术采用,要达到4、5度才会由正面作用降到负面作用。小麦和玉米也都是类似的情况。这里又说到了一个适应的重要性。我们刚才讲到的气候变化对农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但是这种不利影响是可以克服的,是可以通过技术来适应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适应多少。
这里面给了一个详细的表格,农业现在基本的看法是在2030到2050,气温升高两到三度,作物减少5%到10%。气候变化造成的作物减产会减少。到2080年,如果每种作物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能够真正起到作用,甚至可以抵消由于气候变暖引起的粮食减产。对于海岸带要增加防护,对于一些缺水地区要加强管理。
在国际上我们要适应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期待哥本哈根达到预期的情况下。欧盟要求全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0%。要求在二氧化碳从未来不到十年中,排放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完全下降。这样的话,才能达到全球的温度升温不到两度。根据我们的估算,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要求发达国家减50%以上。我们还要减20%到50%。我个人认为这是考验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也考验我们的外交能力,从累计排放,我们有这个道理要求。另外,大家再看那两个红的,我认为是比较现实的谈判结果,在2050年,全球排放量是从减30%到5%。这依然要求发达国家要减少60%到80%的排放。我们也能比现在的情况少量增加一些。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面对升温三度。我们能不能适应这三度升温。所有的这是IPCC07年的重要成果,他讲了全球的排放空间,在不同情景下,还有多少可以排放,这个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很可惜,我们国内没有人专门从事这种研究。当然,只是在IPCC通过这个报告的时候,我们支持代表团来评论他,是不是科学的、有道理的,没有做专门的研究。因为排放上限设置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浓度、生命周期等等,确实比较复杂。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模拟,我们模拟了适应气候变化对人均产量是有正面影响的。气候变化的影响都是在下降的,现在有两条线可以上升了,这两条线一个是B2情景,一个是浅蓝色的A2情景,后面都考虑了WD水的管理。LP,AT是技术进步。适应既然这么重要,而且现在我们又遭受的气候灾害又这么明显,我们完全有必要、有需要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因此,我们在全国一些地方开展了适应的示范和实验。基本上通过这六个步骤来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包括先进行技术气候风险的评估,然后适应的目标确定,潜在的适应措施,措施的评估,适应示范,评估并改进,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评估。选择的地方包括宁夏的农业扶贫,宁夏是干旱缺水,宁夏在最严重的,06年我们去宁夏的中部地区,是300多天没有下雨。那个干旱程度比我们现在100多天还要严重。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特别大。
06年重庆严重干旱和07年的暴雨,灾害频度增大。他们也做了研究,说06、07年的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未来的风险是更为严重的退化,如何退耕还草。
我们还与一些农业厅进行了示范,黑龙江农垦,气候变化风险是冷害减少但逐步变干。潜在的措施是调整结构,他们减少了大豆的种植,增加了水稻的种植。所有的结果有几个需要深入研究,一个是大幅度的增加农业投入无疑是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特别要增加对西部地区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农业生产对能源的消耗肯定会大幅度的增加,目前农业的节能还没有列入中国节能减排的目标。应该早一点把农村的节能减排也纳入到国家的目标中。
生态农业比现在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的生产模式更有优势,但是现在生态农业对农民比较麻烦,农民一般不愿意接受。
适应气候变化在技术和环境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他没有根本的障碍。目前来看,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投入,我们在技术上和解决环境问题都是没有问题的,基本上都是经济的问题。取决于政府的决策。
这一次的干旱是很严重的一次干旱,第一个是面积比较大,第二个是时间比较长,更严重的就是旱在小麦的主产区。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我认为是能够取得抗旱胜利、能够取得丰收。并不是说今年的损失完全就有多大,因为还有四个月的时间。还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继续旱下去,小麦减产。但是我们的小麦还是可以实现灌溉。第二,春季的冻害,损失大概20亿。第三,春季的虫害。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几种可能,我们采取措施,现在这么重视抗旱,我想取得农业的丰收,因为我们小麦的产量目前是1.2亿,大约占整个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对夏粮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还是有信心春天这四五个月能够抗旱取得胜利。
我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记者:现在国内农村农业的灌溉是什么样的现状?他节水的状况、应对干旱的天气?
林而达:原来的数字比较乐观,大概70%的农田有灌溉能力,实际上有完全灌溉能力的,应该是不足50%。所以现在世行还在黄海地区搞了一个项目,增强灌溉能力。他们这个项目最近又加了五百万块钱,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华北地区的灌溉能力。华北地区,除了灌溉设施之外的问题,还有水的问题。本身因为华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人员结构、政治结构,对蓄水的量远远大于他能提供的能力。所以我们才会有南水北调。
记者:这么多年来,华北地区节水灌溉的措施分布得怎么样?
林而达:所谓节水设施就是水库、各种渠道、井。华北的问题,井的问题就是深层地下水消耗过大。现在因为供水不足,在实施南水北调的工程。大家有共识,中国农业,特别是北方的农业,水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要解决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证水的问题。水的安全两方面都在做工作,一方面是提高可用水的数量,第二,提高水的利用率。包括从农学家研究、工程部研究,都在研究。我始终觉得他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因为有一些技术可行,但是到农民那里并不可行。比如说粮价问题,他觉得我花这40块钱浇这一亩地不值。我们要解决我们技术上能够做到,不要出现没有保证。下面就是需要管理者调整各方面的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愿意出这40块钱浇地。
记者:您的研究中有没有这样一块,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们国家尤其是北方灌溉能力的变化?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水资源肯定是受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改变中国北方传统的灌溉习惯?
林而达:我们和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都在合作。也是希望来了解水的供需。第一步是做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水的供需情况。目前他们只是在黑河一个小的流域在做。他们说的设备不能满足需要,因为这二三十年已经发生了变化。77年以前北京雨水比较多,77年以后完全进入两种干旱期。科学家又有两种预测,一是以后十年北京要恢复到60年代的过雨期,即使恢复到,北京还会是缺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水利设施的地方越来越多。
记者:这会不会带来我们灌溉模式的变化?
林而达:这种研究都有,但是都没有得到非常大面积的推广。
记者:世行刚刚发布了一个中国缺水报告中。世行敦促中国采取控制蒸腾技术来管理农业灌溉。现在的政策是,农民从水系统里面提取多少水,就付多少钱。但是农业蒸腾系统的技术是说,你水挥发了,还有植物蒸腾才是真正的水消耗量。被土地吸收了,又到地下水系统,这个水是可以重新再利用的。你对农民收的只应该收他蒸腾的一部分。你用这种方式管理,农民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减少蒸腾。比如说他不会在白天做灌溉,因为白天灌溉蒸腾很厉害,他会选择夜间灌溉。他会让更多的水回到水系统中,供下游的人再使用。他如果使用农药的话,他如何保证这些农药不渗入到下层的水。世行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来调动农民对水的科学利用。
林而达:道理很好。但是怎么检测?
记者:他现在是通过遥感技术和GIS技术。
林而达:那不行,不但农民不会认帐,地方政府也不会认帐。
记者:我们现在抗旱。要挖很多井,要用很多水。对我们现在的水资源系统会造成什么更大的伤害?你一部分抗旱,但是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如果把旱灾抗过去了,接下来的后遗症是什么?是不是对我们现有的水资源更大的透支?
记者:在整个报道里面,我没有提到任何一次关于南水北调的作用。
林而达:从长远来讲,我觉得应该是完善所有的灌溉设备。比如说华北地区,本来就是一个缺水的地区,当然研究这些问题都说过,低灌、坑灌,这些需要设备、需要政府扶持。现阶段让农民买这些设备我觉得不现实。农民去年粮食大丰收,农民种小麦、水稻、玉米的一亩地收益,又下降了20%,才有136块钱。他种一亩地,打的粮食最后的收益是136块钱。原来比这还高20%。
记者:为什么?
林而达:农资高。因为粮价是政府控制的,农资没有控制,就高。现在政府是你农资高了,我给你补贴。我的建议是粮价要控制的话,农资也要控制。这两个是构成因素。农资是粮价的构成因素。根据控制程度再给补贴。
记者:抗旱节水需要很多人一块来做努力。如果说抗旱节水的话,平均到我们城市里面的居民,从农业的角度来讲,如果旱情再继续持续下去。它会对我们普通居民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如果要应对这种影响,作为我们城市里面的人,离农村比较远,要唤起他们的意识,这和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关系?要支持抗旱,我们城市里面的居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林而达:节水,耗水的娱乐项目先听一听。最主要就是节水,因为水就是这几样用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差异很大,你可以很浪费,也可以很节省。
记者:生活里面的节水会对我们的抗旱起到很大的作用吗?
林而达:可以。当然农业用水肯定是最大的。农业用水提高利用效率是非常急迫的。这和能源的问题是一样的。
记者:如果旱情持续下去,从农业的角度来讲,您认为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冲击?
林而达:如果旱情继续下去,影响到夏初的产量比较大,会对粮食价格有影响。这样就会影响到猪肉和其他产品的价格。最活的办法是我们抓住这四个月的时间,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夏粮的好收成。历史上也不是在大旱期间就不能取得好收成。因为我们有一定的灌溉条件。
记者:您说的农业灌溉设备那么好,为什么我们没有大规模的引进?
林而达:适应的技术上是重大考验,没有障碍,我们能做到,就是我们肯不能花这个钱,能不能出这个钱。
记者:国外非常公正的报道,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好的灌溉技术,而滴灌本身就是扭曲的走势。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原因。农业部一个劲的进口以色列的技术。
林而达:农业上本身技术很好,但是很麻烦,成本很高。所以农民不愿意用。农业上也在考虑怎么发明一些能让一些农民接受的技术。我说的这个形势大家都意识到它的严峻性了。
林而达:农业的问题,我希望记者同志们,想尽办法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管是各种技术还是宣传政策,如果农民没有积极性,你再好的技术都没有用。
记者:各种灌溉技术的成本比较,比如说以色列的技术是怎么样的。我知道以色列的技术新疆农垦在推广。国产化以后的成本的?另外的灌溉技术,比如说漫灌和一般的灌溉技术。哪里在做研究?
林而达:我们一个农业节水研究中心,水利部可能更全面,他们都对这些进行过研究。不一定和气候变化结合起来。
记者:因为农民是比较实际的,让他想到气候变化那么远,他根本不会去想。农民通过什么办法知道?
林而达:现在采取的办法就是示范。示范就不是特别大的范围类。通过示范,也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目前采取的就是这两种方法。
记者:今天开会说到旱灾,说旱灾很严重。他们说未来十五天很关键,情况很严峻。然后他说感谢媒体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我感觉这个媒体发布会是告诉大家,灾情不是像大家想象得那么严重,造成的损失并没有那么大,而且他说夏收是有保证的。
林而达:本身灾害的面积很大,但是能有办法。
记者:我想问的是,这个旱灾真的像我们已经看到的报道这么严重,还是已经被夸大了?
林而达:看你怎么评价。如果说从一亿多亩,一百多天没有下雨,这是事实。这一百多天就是在小麦的主产区,这也是事实。但是不要忘记了,小麦的主产区最后的产量形成,不光取决于整个冬天,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整个春天和初夏。
记者:为什么说作物受灾的面积比往年都大,而夏收是有保证的?
林而达:不同的时期都可以叫受灾。他现在讲作物基本在越冬反青期。最关键的时期还是在返青以后的管理。所以我觉得现在强调灾害的严重,强调抗旱救灾是很有必要的。
记者:他说这次人畜的受灾比往年还要低60%。这不是矛盾的吗?作物没有增长。但是人畜比常年还要低60%。
林而达:去年的冰冻雨雪灾害是对交通、能源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对小麦。
记者:为什么是人畜低60%呢?
林而达:连续缺水的地方。因为一些基础设施有改善。
记者:他说在旱灾来之前,水利部的工作非常有成效。他们说60%是他们工作的成果。
主持人:现在很多媒体上报道的灌溉都是年久失修。
记者:前两天我采访了一个节水的专家,叫邱为铎,他搞了一个节水技术,在周恩来那个时候就已经出来了,他说这个技术始终卡在水利部,温家宝、李鹏都批示了,但是始终卡在水利部。因为水利部引进了以色列的技术。
林而达:可以这么说,但是中国这么大,可能真正没有推开还不是因为这个。
记者:他有一个观点,说不是天灾,是人祸,是人为的因素,他说以色列,中国的旱灾,天气条件是主要的,你和以色列比,显然没有到那个程度,为什么造成这么大的灾害?
林而达:也有一些记者打电话问我。说了这个观点,我不是太敢苟同。你可以分析,灾害肯定是不下雨造成的,灾害形成的程度和我们应对的措施有关系。这些关系是不是就要上升到人祸的程度?我觉得要探讨。
记者:他说农业用水的效率不到30%,很大程度上是被浪费掉了。是因为这部分的浪费造成了我们现在的水不够。
林而达:你这样一个角度说,我节水是比较先进的技术、比较高的技术,一般情况下是漫灌。节水是一般的技术,照这样说,漫灌就是错误的了。漫灌为什么到现在还这么大量的被利用?就是因为它简单。因为农民的眼光没有那么远。
记者:王老师,历次有那么多的旱灾,肯定也有历次的抗旱措施。每次抗旱之后有没有对北京市的水资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王建:我感觉现在不管是防洪还是抗旱,对北京水的影响都非常大。正面影响不说,负面影响都非常大。这是一种感觉,但是没有做过研究。
记者:您谈到了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还有一个问题,关于我们的农作物,稻子、玉米和小麦品种退化的问题,这之间有什么样的相关性?我们现在整个粮食作物的耕作方式由于要应对那么大的缺口,我们不光是直接吃它,还要间接吃它,甚至当工业原料来用,我们不断的增加成本,甚至用一些成本很高的高科技来支撑这个产量,把跟生态的品种单一性结合起来考虑。是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方式?会不会有一个很大的系统风险摆在我们的面前?比如说五年后、十年后,我们可不可以到一天突然发觉这个事情已经不可收拾了?您评估一下这个安全问题存不存在?
林而达: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一直在受到关注。我们最近也开了一个会。农业部也还有很多技术来做了风险很大但是效益很大的农业。有一些灾害是因为很多年都没有这样的灾害,但是有一年就会发生特别大的灾害。你也可以把它当做我们发展过程中的新的灾害。包括破坏生物品种的多样性,我们是越来越关注了,正在研究它,我相信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目前还没有解决。
记者:比如说今年是大旱,耐旱的品种可能适应性就好一些,就会受影响小一些。但是如果我们大量的种耐旱单一的麦子品种。遇到了涝年我们怎么办?有没有更前瞻一点?站在农科所的角度来说,是不是可以做得更高瞻远瞩一些?
林而达:现在分区的风险,是旱的有多大风险,涝的有多大风险,已经做了研究。但是现在的天气预报不能达到那样准确的水平,今年春天是多旱和涝。
记者:农产品的品种如果丰富一点,适应能力是不是高一点?
林而达:你说得很对。但是有一个前提,我们还要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不能让13亿人没有饭吃。
记者:现在不是没有吃的问题,而是浪费的问题。
林而达:从农业工作者来说,是不要出现没有吃的状况。从管理者来说,是不要浪费。
12、环境影响评价30年来发生哪些重大转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2-12 梅桂友
1978年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中发〔1978〕79号文件),首次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意向,历经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6)国环字第003号文件〕、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直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施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齐头并进。如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就我国环境影响评价30年的重大变化和进展进行简要回顾,分析其几次重大转变。
环境影响评价从概念到制度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开始引入我国。1977年,中国科学院召开了“区域环境学”讨论会,推动了城市和流域的环境质量评价;1978年12月31日,在中共中央批转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中,首次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意向。1979年4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关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把环境影响评价又作为一项方针再次提出。在国家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在江西省永平铜矿开展了第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979年9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标志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从概念到制度仅历经了6年。
环境影响评价从制度到法规
为了落实“环境保护法(试行)”,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1981年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等部门和机构下发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联合下发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即(86)国环字第003号文件,其中的附录给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容提要”;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进一步明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调“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所以上述两个文件特别是003号文件一直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
1979年9月《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后,随着环境监督管理的不断深入,探索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普遍推行的主要有8项,分别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制度。通常称为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1998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全面详细的规定。实施4年后,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一是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上升为法律;二是首次提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此有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项法律。环评成为全国普遍推行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中第一个上升为专项法律的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从探索到规范
1979年以后,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但基本都处于科研探索期,各地的研究和试点经验也不尽相同,直到1992年,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开发监督司编著出版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18日,我国发布了第一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HJ/T2.1-2.3-93),随后又相继出台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89-2003)、《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等20余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走上规范化道路。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从项目到规划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大多转变成布局性和结构性问题,这缘于在当初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较少在宏观决策和整体规划上考虑环境与资源因素。开展包括规划在内的战略环评尤为重要。1993年1月11日,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条意见》首次提出区域环评,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进一步明确“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等区域性开发,编制建设规划时,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施行,使我国从项目环评向战略环评迈进。这一法律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常被简称为“一地三域十个专项”),应当在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条例”出台后,其范围还可能会有所拓宽。
2004年,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全国林纸一体化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顺利完成。
环境影响评价不断深入力促和谐
环境影响评价深入到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199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要求实现“一控双达标”,此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把总量控制提升到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满足达标排放和清洁生产水平的前提下落实总量控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之后《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提出了具体的节能减排措施和指标,目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均增设节能减排章节。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环境影响评价强调风险评价。特别是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又称双苯厂),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连续爆炸和着火,含苯的消防灭火水流入了松花江,又汇入到黑龙江,给两江沿岸的群众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哈尔滨市曾宣布停水4天,也引起了邻国俄罗斯及国际上的关注。此次事件之后,环境风险评价备受重视,2005年12月,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环发〔2005〕152号),之后又下发文件(环办〔2006〕4号)对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进行排查,从此,我国环境风险评价有了质的跨越。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早在1993年我国《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对公众参与提出要求。1996年,正在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随后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也有了相同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法》进一步完善了公众参与制度,对公众参与环评的范围、程序和时机做了相应的规定。2006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这是中国环保领域第一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公众参与问题有了详尽和细致的规定,要求在环评的各阶段都要公开有关信息,听取公众意见。目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严格上述规定的执行。
总之,与30年改革开放相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已走上了法制、规范、科学的发展道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现从“末端治理”方式向“前端预防”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下一步可能在战略环评、人体健康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拓展和深化,环评必将在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要点提示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已确立30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环评制度多年来也做出了很多改进。当前,环评制度已经上升为法律制度,环评人员管理实行登记制度;评价对象从项目扩展到规划,并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审批;评价技术从研讨实现规范化;评价重点从达标排放过渡到节能减排。
编辑心得
相对于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而言,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但如果与国外先进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相比,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也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今后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管理,重视建设项目的替代方案和多种选择,将公众参与环评的制度具体化,保障公众参与不流于形式。
13、汶川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有关吗?
来源:南方周末 2009-02-12
大地震的发生与否,绝不像往骆驼背上加草那么简单
科学家认为,水库的加载或卸载引起的应力变化,不足以触发地下19千米深处的巨震。 自今年1月17日《科学》杂志发表了“四川大地震是人类活动触发?”一文之后,西方一些媒体立刻跟进,耸人听闻地报道:“科学家说:大坝制造了杀人地震”、“中美科学家研究表明:造成9万人亡的四川大地震是紫坪铺水库引起的”。
《科学》杂志的两位记者(Richard A. Kerr和Richard Stone)采访了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的总工程师范晓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时研究人员Christian Klose博士,将他们两人有关“水库触发地震”的一家之言写进一篇新闻报道里(美国《科学》杂志是世界顶级学术刊物,除了发表学术论文外,也发表科技新闻报道,其新闻报道的科学性有时也不是很严谨——编者注)。然后有西方媒体就把它描述成“科学家说:大坝制造了杀人地震”,俨然世界上的科学家已达成共识。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就拿被《科学》杂志那篇文章引以为据的雷兴林、马胜利、闻学泽等人发表在《地震地质》(2008年第4期,30卷,1046-1064)的论文来说,这些作者并没有成功地证明“5·12”汶川地震是由紫坪铺水库造成的。
该文的第一作者雷兴林是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他利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在一系列简单的假说的基础上,计算了紫坪铺水库加载(蓄水)或卸载(放水)过程对地下极浅(例如,7-8千米深)岩石中断层面(假设断层倾角为30-35度,摩擦系数为0.6。在这些假说条件下,断层极易滑动,地震极易产生)上剪应力的影响。例如,假说岩石是开放的多孔介质,各孔彼此相连,岩石的渗透率为一常数,既不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化,也不在水平方向有变化;地壳内压力梯度忽略不计;岩石在研究的深度范围内是完全线性弹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即使在这些极端理想的情况下,水库加载或卸载对地下4-5千米深度以下地壳中断层面上库仑应力的大小也都没有太大的影响。无论因水库荷重还是水沿断裂带往下渗透,只对近地表几千米厚的岩石中断层活动性有微小的影响,这些都是行内人所公认的常识——水库加载或卸载可以引发库区或周围小范围内断层发生较小的滑移,形成小地震。
我认为,雷兴林等人文章的主要科学意义是:水库的载荷与水压的渗透对地下岩石中应力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迅速衰减,在近地表几千米的地壳中可能会产生 0.1-0.5bar应力的变化,但在深于10千米的地壳中,其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5·12”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是19千米。所以,拿雷兴林等人的文章作为“四川大地震是紫坪铺水库造成的”的证据,就如同请皮肤科的大夫医治骨科的病。
雷兴林等人认为:如果深100米以上的水体跨越断层破碎带,作用在库底断层破碎带的流体压缓慢地向地下深部扩散。事实上,无论地下岩石联通裂隙中,还是封闭空隙中的流体压远大于库底的水压,库底水不可能向地下岩石或断层岩中渗透很深。更重要的是,“5·12”汶川地震震源深度达19千米,位处脆韧性转变带之内。地表水是渗透不到这个深度的。
根据岩石流变学理论,脆韧性转变带内的岩石强度最大,可承受巨大的剪应力与积累巨大的弹性应变能,故可形成大震。小于12千米深度是很难形成8.0级特大地震的。
如果没有不透水层的话(事实上不可能完全没有),在近地表3-4千米厚的岩层中,地表水可以沿张裂隙往下渗透,使断裂带中的流体压力等于静水压力,流体可以减少断层两壁的摩擦系数,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此时,渗透水的作用虽然降低了断层滑动的应力阈值,但是同时也减低了地震的强度,由于流体润滑作用的存在,断层面上剪应力不可能积累很高。
在水平挤压逆断层作用地区,若水库位于逆冲断裂带上盘,水库蓄水(加载)增加了垂向上的最小主应力,有利于构造稳定性,减少断层或地震活动;水库大量放水(突然降低了垂向上的最小主应力,即增加了构造差应力),反而增加断层或地震活动,当然仅是一些极浅源(<5-6千米)的小地震(<3-4级)。所以,逆冲断裂带上盘建水库可能还有利于维持区域构造的稳定性。
汶川地震的微观震中离紫坪铺库区最近距离也有6千米,而不是位于紫坪铺水库的正下方。汶川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汶川县漩口镇何家山蔡家杠村附近的一个叫“莲花芯”的山顶。地震时,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中的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在强烈地逆冲挤压和剪切作用下,瞬间发生无数脆性破裂,约400万立方米的白色岩石干碎屑流,在短短的不到两分钟时间将两千多米长的山谷填平。碎屑流是干的,说明宏观震中断裂带中岩石破裂与水或流体无关。
四川省共有水库6678座,紫坪铺水库并不是其中最大的水库。位于岷江上的紫坪铺水库,坝高159米,库容10亿立方米。建于雅砻江上的二滩水库,坝高240米,库容58亿立方米;雅砻江上的锦屏一级水库,坝高305米,库容150亿立方米。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库,坝高278米,库容129亿立方米。尼日河上的瀑布沟水库,坝高186米,库容54亿立方米。这些水库比紫坪铺水库大得多,迄今也没有形成任何6级以上地震,更何况汶川地震这样的8级特大地震。
雷兴林等人在文章中也不得不承认,世界上许多大型水库,除了在其最初的几个蓄水周期之间引发一些诸如地下溶洞塌陷起因的较小地动或地声之外,并没有诱发值得关注的地震活动。这就好比将小米倒进瓶子里,摇一摇,晃一晃,堆积更紧密了,增加了整体稳定性;然后,再晃,堆积密度就不会再增加。道理是非常直观和浅显的。
雷兴林等人很怕引起别人误解,多次强调:“一个地区能否发生地震,关键在于该地区是否存在一定规模的活动断层,且其应力状态是否已接近破坏强度。仅靠水库本身的重量和相应的流体压力是不足以使完整的地壳岩石发生大规模的断裂而产生强震。”但是,雷兴林等人却认为:汶川大地震迟早会发生,只是紫坪铺水库的建设和使用使得地震提前到来几十年。
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过于简单地把地壳中岩石破坏强度看成是一个常数,并且认为地壳中构造应力积累随时间是线性增加的。大地震的发生与否,绝不像往骆驼背上加草那么简单。水库的加载或卸载引起的微小的应力变化,立刻会被库区及其附近小范围内地壳浅部滑动强度很低的节理面和小断层吸收,使浅表岩块间稍有滑动,但绝对不足以触发地下19千米深处的巨震。一个走在大街的男人突然倒地,绝不是因为他今天多长或少长了一根胡须。
为了增强“紫坪铺水库导致汶川大地震”之说,Klose声称:“龙门山地区近几百万年内没有发生过重大地震活动”。其实,在龙门山地区,古地震的证据多得很。例如,在汶川县映秀镇地区就可以看到5级阶地,一级阶地是这一次“5·12”地震形成的,河床抬高了2.2米。二级阶地高3米,三级阶地高7 米,四级阶地高25米,五级阶地高7米。五级阶地的形成年龄在52700年左右,累计抬升高度为44.2米。所以,断裂带的平均年垂直滑移速率为0.84 毫米。如果每一次8级大地震可以形成2.5米左右的垂直滑移,那么这个地区发生类似“5·12”汶川地震的复发周期就是3000年。
紫坪铺水库附近岷江也有六级阶地,C14方法测定二级阶地形成于约3000年前,三级阶地的热释光年龄大约为12300年,四级阶地的热释光年龄大约为30800年,五级阶地的热释光年龄大约为52700年,六级阶地的热释光年龄大约为76600年。每次大地震都会造成地面抬升,河流往深切割,形成阶地。所以,近8万年以来,仅在四川汶川-都江堰地区至少发生过6次特大地震。
每次地震后,岷江河水将龙门山上滑坡塌方下来的碎石和泥土带到下游的成都平原,形成冲积扇。成都平原上岷江冲积扇的最大厚度达541米,位于郫县、温江一带。该冲积扇的下部为大邑砾石层,中部为雅安砾石层,上部为上更新世至全新统砾石层。大邑砾石层是成都平原上最古老的冲积砾石层,其形成时间约为 360万年前,说明360万年前就已经有了高起伏、陡地貌的龙门山脉了。换句话说,龙门山地区360万年以来,一直强震不断,每3-5千年就来一次,每次地震使得龙门山长高2-3米,地震之后风化剥蚀与河流搬运又减少了由地震造成的山脉升高。地震抬升与风化剥蚀两相抵消之后的剩余,就是龙门山地区地表隆升速率,平均每年0.24-0.34毫米。
综上所述,汶川特大地震起发于地下约19千米深的脆韧性转变带内,震源处为强岩,剪切与摩擦强度皆大,逆冲断裂面较陡。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是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松潘-甘孜地块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向四川盆地强烈推覆逆冲的结果,与紫坪铺水库无关。水库的蓄水与放水可以诱发一些极浅源的小震,再大的水库也不能直接导致一个8级特大地震的形成。作者:嵇少丞(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
14、旱灾,缺的不仅是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02月13日 赵永平
干旱!缺水!一场历史罕见的旱灾袭击北方冬麦区,农田龟裂,麦苗枯黄,人畜干渴……
可喜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各方面力量积极抗旱,调水、引水、抽水,最大限度地降低旱灾损失。在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透露,目前北方八省冬麦区抗旱浇灌面积已超过六成,再过10天大部分受旱冬小麦可以浇完,同时人畜饮水困难也得到有效缓解。
当前抗旱能取得这样的成效,离不开这些年水利基础设施的巩固,离不开抗旱机制的完善,离不开抵御水旱灾害能力的不断增强。
如此大范围的旱灾,降雨偏少是主要原因。但透视旱灾,缺的不仅是水,也暴露出背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抗旱意识不强、水资源的粗放利用等问题。这次特大旱灾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我国农业整体还是“靠天吃饭”。都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由于历史欠账多、投入不足,一些水利设施多年运行老化失修,或是山塘废弃,有水留不住;或是渠道淤积,有水引不来。这些薄弱的水利设施,在抗旱中成了摆设。一旦遇到大旱,只能靠临时调动大量的抽水机来抽水浇地,或靠水车拉水灌溉,往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捉襟见肘。
抗旱意识不强,一些地方的干部群众“重涝轻旱”。这种思想容易滋生靠天等雨的意识和松懈麻痹的思想,使得一些地方抗旱手段单一,投入不足。“水来一条线,旱灾一大片”。事实上,相对于洪涝灾害,旱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其危害同样不容忽视。从长远看,干旱缺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深远。
节水意识淡薄,在水资源如此紧缺的现实下,浪费水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就在黄河下游部分群众不得不靠咸水度日的同时,上游有些地方不是还存在大水漫灌现象吗?在许多缺水的地区,不是还在上马高耗水项目吗?
抗旱须治本,治本就要加大投入,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抗旱减灾能力。抗旱是个系统工程,科学抗旱必须实行综合治理,从单一抗旱转向全面抗旱,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不仅要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抗旱需要从农业扩展到各行各业,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生产、生活扩展到生态。
当前即将进入冬小麦返青水灌溉和春播用水高峰,用水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必须要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意识,科学调度水资源,高效用水、精细化管理,夺取抗击旱灾的胜利。
15、中国可以从日本环境治理中借鉴到什么
来源:济邦周刊2009/2/13
对中国的分析从“一个令人尊敬的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成就”,快速转变为“末世论”、“这种增长将很快地以灾难结束”。近来,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末世论的首要论调,理论上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原因是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影响,或者是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个国家,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了这些环境问题。
但是“尊敬论”和“末世论”的论调都忽视了中国自二十世纪70年代市场经济自由化开始以来,优秀的先例和改革奋斗的历程都交替引领着中国的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的发展态势和环境情况非常近似于几十年前经济成功发展的日本、韩国、台湾和其他一些东亚国家。同他们一样,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也可以采取相类似的对策,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二十世纪80年代末,中国受到恶性通货膨胀和天安门危机事件影响,而在90年代,又深陷于大量不良银行贷款的困扰,并开始承担大规模关闭和出售劣质国有企业的任务。如今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只是一系列反映西方媒体悲观态度的问题之一。事实上,中国成功地战胜了过去的困难,虽然这不能保证可以战胜未来的问题,但中国面临的现状并不是从未发生过的。在其领土东部的一个国家提供了解决平衡发展与环境难题的较优方案,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回首40年
最近的十年里,中国经济发展几乎成为了对日本和韩国所倡导的东亚经济模式的讽刺。投资热潮汹涌澎湃,占据了GDP中资本45%的份额。由家庭、企业和政府所积累的大规模增长迅速储蓄,使得融资变得很容易。一直保持低价值的人民币,仅从2005年开始才被允许谨慎的小幅增值。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已经建立起来,以保证货币价值低廉,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已经攀升到了GDP的9%以上。
然而对于低成本、货币贬值和高投资模式的成功,中国目前面临着双重挑战。第一个是经济体的震荡,在过去的两年里,从通货紧缩到快速的通货膨胀不仅刺激了石油和粮食价格上涨,同时也提高了工资水平。第二个是急剧恶化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这主要是由于资源和排放密集型的重工业,如铝,化工,钢铁工业已经主导了国家的经济增长。直到2002年,中国的能源强度(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已经下降了20年。从那时起,伴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个数据一直在上升。到2007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者(按照绝对量,而非人均量)
这看上去令人畏惧,但事实上确实如此。这种双重挑战确实与进入70年代的日本惊人的相似。与目前的中国及80年代的韩国相类似,日本在其经济高速增长的50、60年代,通过投资推动的经济,在1970年占到了GDP的40%。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日元对美元享受着固定的汇率,使得国家的流通货币变得越来越廉价,而日本的工业发展迅速变得非常有竞争力。固定汇率和资本控制妨碍了日本建立了像如今的中国一样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体系。但日本的贸易顺差还是导致了与美国关系的恶化。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导致了国内危机。
一些人会回想到70年代初,日本遭遇到的两次冲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问中国和突然放弃固定汇率,使得日本大为震惊并迫使日元迅速升值。而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得日本经济体系恶化,通货膨胀率上升了25%。而常常被人们忘记的是,如同今天的中国一样,由于重工业的高污染和缺乏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约束,日本的环境急剧恶化。(可以参考FrankGibney1975年所著的《日本:脆弱的超级强权》)
大多数风景优美的内海被从海岸上工厂里流出的“赤潮”污水无情地污染了,人们对烟雾警报习以为常,接受医院治疗的哮喘病患者越来越多,整个地区关于污染的投诉和请愿,从1966年的20000起,上升到1971年的76000起…。在南方,数以百计的人们因为食用了当地的鱼类而患病,很多人死亡。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北方,工厂超量排放的汞和由镉引起的痛骨病开始在地方蔓延。
有关中国目前的环境情况,也有一本类似的书出版,其中对中国情况的描述如下:
二十年来,中国政府对待环境保护如同经济增长的大敌一般…,工业化发展导致了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据环保部门讲,三分之一的国土正经历酸雨的考验,七大河流中的水源有近一半是“完全不能用的”…,三分之一的城镇居民呼吸着被污染过的空气…,70%以上的河流和湖泊都被污染了,城市里地下水的90%以上也受到了影响。(这些内容摘自SusanL.Shirk所著的《中国:脆弱的超级强权》,本书展示了西方人眼中清晰的、脆弱的亚洲强国。)
在日本九州的水俣湾,人们因食用鱼类而患病。在50、60年代,一家叫Chisso的日本公司向海中倾倒甲基水银,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这种后果影响至今仍未消除。这种由日本三井矿业冶炼产生的镉中毒,能够造成骨痛病。而由昭和电工公司排放的汞超标的污水在日本北方的新泻县造成了水俣病的第二次爆发。
我们注意到,1970年在一个日本城市拍摄的照片——东京、大阪或是北九州,或者任何一个以工业为核心的城市,与今日中国的北京、广州、上海和重庆这些城市非常相似。在这些照片中,空气中充斥着烟雾和尘土,蓝色的天空极其罕见。但如果你现在到那些日本的城市去,空气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蓝天不再罕见,人们只有在感冒了才会带上口罩,没有人再试图去污染环境(像他们60年代做的那样),交通警察也不再是一个危险的职业。
两个原因共同导致日本开始治理空气污染。一是民众抗议,甚至是占主导地位的自由民主党,都去向政府施压以改变政策。日本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在70年代初被通过,建立起第一批的环境保护机构。二是宏观经济因素。伴随着石油危机和随后而来的通货膨胀。日元价值开始波动,这些大环境的突然变化,导致日本不得不加大改变产业结构的力度。廉价模式衰败了,在重度污染型工业中的资本投资开始被摒弃。新的税费政策使能源变得更加昂贵。企业开始采用节能和更加高效的技术进行生产,尤其是汽车行业,开始向着清洁型方向发展。电子公司开始受到政府的鼓励,日本斥巨资在高新技术配件产业上,引导了新经济的发展方向。
跟随日本的脚步
通货膨胀和环境抗议的同时发生把日本的工业不可避免地推向高端。这一举措非常成功,进一步导致了十五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一开始,把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是很艰难的,但日本政府强有力的财政状况能够支持未来十年的赤字增长。
中国能做得一样吗?中国有更大的规模:只有印度可以相近的人口,只有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有可以相比拟的地理面积。这些都使中国的问题看上去比其他国家更让人畏惧。但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大规模的国家环境问题必须用相对应的大量资源去治理它们。中国有很多的机构去执行法律,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安全力量和建立在大量经济盈余基础上的中央政府预算。
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比70年代的日本要轻微得多(中国的通胀率为每年8%,而1974-1975年的日本通胀率为25%)。中国的货币政策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尼克松手中,而环保抗议的压力,无论是现有的还是正在增长的都是微乎其微的。最大的问题是地方权利分散:中国有优秀的环保法律,但是地方政府一直试图绕过它们。然而,中国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们通过他们的讲话已经显示出,通货膨胀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必须加以解决。政府正在准备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如果这两部分政策都颁布出来,那么两种改变之间将会互相加强。人民币没有快速的升值,货币政策就不会用来应对通过膨胀,而利率就会停留在较低水平。没有中央政府对地方权利的更好掌控,环保法律就不会被执行。最重要的是,没有强有力的市场信号,中国低成本、资源(资本)密集型发展的结束,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重工业为主体,最主要的污染者)就不会优化它们的流程,从而走向高端。
如同70年代的日本,中国拥有公共财政的强力优势,能够支持下一步的经济变革并为环境污染买单。也如同快速发展时期的日本,中国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并能够影响到产业重组和发展改革投资。但不同于日本的是,中国可以从世界对气候变化关注的中受益。例如,90年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而减轻了国内力量造成的对改革的阻力,而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回击了环保主义者的反对意见。另外,中国区别于日本的另一特点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政治和政策的高度集中,这导致了中国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可持续发展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它终将到来。
16、地球村“绿手绢”行动
各位好,
北京地球村计划在今年发起“绿手绢”行动倡议大众使用手绢替代一次性纸巾来保护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稀缺的水和土地资源及能源,(详细计划见附件)。我们希望通过此活
动在社会上掀起使用手绢的时尚。
“绿手绢”行动的主要活动有:
- 做一个纸巾个人行为调查(零点赞助)
- 做一个纸巾生产行业的调查
- 于2月12日- 4月12日举办“绿手绢设计创意大赛”(详情见附件),请帮助广而告之。
- 于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发起“无餐巾纸日”
- 制作一部15分钟的行动纪录片
- 于6月17日为活动做总结
- 继续手绢的推广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