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二月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二月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2-20

二月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旱灾专题报道:

1、搜狐绿色:      王建:从全国大旱看北京水危机及面临挑战

2、搜狐绿色:      林而达:气侯变化会威胁我国粮食的供需平衡

3、搜狐绿色:      姜隽克:干旱让我们反思经济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

 

环境资讯:

4、人民网环保频道:   千万网民票选“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

5、中国化工资讯网:   7555个化工石化项目81%在环境敏感区

 

地方信息:

6、新华网:       十一前北京“绿色车队”车辆将达到2万辆 

7、新华网:       云南森林植物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完善

 

环保人物:

8、中国环境报:     环保系统先进个人屈建刚 带走了生命留下了精神

 

深度报道:

9、瞭望东方周刊:    实验性蓄水下的三峡沿岸:搬迁难,住着不安心

10、南方新闻网:     15省市大旱背后:黄河等重要水系面临逐渐枯萎

11、中国青年报:     多年持续干旱透支华北水资源 仍无完整解决方案

 

环境时评:

12、北京晚报:      美国金融体系的崩盘在于过度透支 那北京的水呢? 

13、人民网天津视窗:   尹卫国:三峡库区不能埋下环境污染“炸弹” 

14、中国环境报:     政府要做市场不愿做的事 

15、中国环境报:     奥巴马绿色就职典礼说明了什么?

 

 

 

 

1、王建:从全国大旱看北京水危机及面临挑战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02月12日 

     北京水问题专家 王建

    【搜狐绿色编者按】:近些时日,各大媒体聚焦干旱问题,全国人民抗旱救灾。究其原因,有人说是全球气候变化,有人说是暖室气流,也有人分析是城市膨胀人口增长过快导致。此次大旱究竟原因是什么,会给粮食安全、能源、气候带来哪些改变?搜狐绿色联合绿家园绿色记者沙龙请到北京水问题专家王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室主任姜克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为大家解读干旱问题。

    王建(北京水问题专家):这次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北方八个省出现大旱,旱情非常严重,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这次拉尼娜的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他们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面温度比正常情况下地0.5度,就造成了长江流域雪域天气比较多,这是由地球自转偏快的现象造成的。

  这次中国北方处于干旱威胁,粮食面临绝收,农民面临贫困,国家防总截至2月5日,全国作物受害面积2.5亿亩,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目前,整个中国北方,都处在干旱的威胁之下。粮食面临绝收,农民面临贫困,国家面临水危机。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2月5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55亿亩,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其中冬麦主产区受旱面积1.43亿亩,重旱4635万亩、干枯116万亩。北京已百余天未降雨雪,创38年来的降水最低。

  城市的发展,依托于自然。长期以来,北京恶性膨胀的城市规模,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强烈地改变着水的自然循环。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机制被打破,自然来水日益减少,城市耗水量剧增,北京未来的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第一次水危机在1960年—1965年。北京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95毫米。1960年1至6月份,降水仅61毫米,只有多年同期平均的一半。1965年全年降水仅377毫米,由于气候干旱,永定河上游来水减少,官厅水库水源枯竭,最低水位比死水位尚低2米。城区用水紧张,人们通过刚刚建成不久的京密引水渠,引密云水库的水度过危机。

  第二次是1970-1972年。连续3年平均雨量仅508毫米。官厅、密云两大水库来水同步减少,造成200多万亩作物严重减产,北京掀起了一个平原打井高潮,短短几年内,打井3万余眼。两大水库供水对象,由农村为主转向城市为主,农业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如果说第一次是单库水危机的话,那么这次是两库危机并发。

  第三次是1980-1986年。北京遭遇了连续7年干旱,平均年降水量仅498毫米,与历史上连枯最长14年(北京站1857-1870年)平均降水量492毫米相接近。1981年7月下旬,密云、官厅两大水库蓄水仅5.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入不敷出,地下水也大面积超采,供水形势极为严峻。

  为了度过这次供水危机,1981年国务院决定,密云水库主要保北京,天津改为由滦河供水。北京市也采取了“限工、压农、保生活”的供水方针,并实施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措施。

  第四次是1999年至2007年。北京又出现连续9年干旱,9年平均降水仅428毫米,到2003年11月底,密云水库蓄水7.6亿立方米,官厅水库蓄水2.1亿立方米,比1999年初分别减少了20.8亿立方米和 3.2亿立方米。

  地下水连年超采,水位持续下降。北京水务部门先后建成怀柔、张坊、平谷、昌平4处应急水源,同时还将几座中型水库纳入城市供水系统统一调配,并多次分别从山西大同的册田水库、北京延庆的白河堡水库、河北的友谊水库、壶流河水库、响水堡水库、云州水库等向北京紧急调水,以解决北京水资源供需的燃眉之急。

  由于干旱和地表水不足,地下水开始被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从70年代以来开始迅速下降,而防洪建设、水库建设、城市硬化建设、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枯水年北京境外来水也很少,所有这些不仅减少了水的自然补给,而且人工无法进行有效调节。

  永定河上游的三泉湾,华北有名的神头泉,随着大型电厂的开发,如今两眼大泉断流了。东榆林、大泥湾、册田三座水库,截流后的河道都干旱无水。

  洋河、洪塘河、清水河都干了!就连发源于北京延庆黑汉岭的妫水河,水也少得可怜。

  70年代还曾水流湍急的永定河,今天终于安静了下来,流淌了几十万年的永定河,真的从此“永定”了!

  三家店以下70多公里的河道长年断流,河道两边土地沙化,近些年永定河沙石采盗猖獗,致使河道内沟壑遍布,河床裸露,每到冬春季节,西北风顺河道而下,京城风沙弥漫。由于根本无水补给永定河,加上严重超采地下水,北京西部地区第四纪地下水已经全部枯干,永定河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严重破坏。

  与永定河一样重要的另一条大河潮白河,因密云水库拦截常年不放水,自1999年以来,河道一直断流。潮白河断流后,周边环境急骤恶化,河道内沙石裸露,风起沙扬。由于河道沿岸水源地众多,开采量大,加之地表水干涸,地下水超采严重,以自来水八厂井群为中心的水源地已经形成面积约1665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沉降漏斗。仅1998至2001年三年地下水位就下降了15米左右,近年地下水位继续下降。两岸农用浅水井基本不能使用,河道滩地大量树木枯死,春冬两季风沙扬尘,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官厅水库由于水量不足,加之水质污染,1997年退出北京饮用水源地功能。2007年夏季,拥有41.6亿立方米库容的官厅水库,蓄水量只有0.9亿立方米,是建库53年来蓄水量最少的一年,蓄水量不到总库容的40分之一! 为了抗旱农民只能开足了马力,拼命抽取地下水。平水期北京周边“十库九旱”“有河皆干”;枯水期颐和园昆明湖、圆明园福海以及北大未名湖等都干涸见底!

  2002年以来,北京平原地下水平均埋深17米,与1980年末相比,地下水位下降10米,储量累计减少51亿立方米;到2005年底,地下水位埋深20米,与1980年相比地下水位下降13米,储量累计减少70亿立方米。地下水严重下降区的面积已高达2960平方公里。密云、官厅两大水库大水库的来水占北京市地表水的90%;在永定河、潮白河汇水流域内发生的经济活动给北京市水资源供给带来巨大冲击;1997年官厅丧失饮用水源地功能;1981年密云水库停止向天津市供水,天津市改由河北省栾河供水;北京市排污给天津市水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1949年北京人口400万人,2008年1800万人;1949年人均水资源1000立方米,2008年人均水资源22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10,仅为世界人均的1/40。

当务之急,是控制城市继续恶性膨胀。因为城市建成的部分已经严重超载,而我们又不能把它推倒重来,使之变小否则,这一代价太大了!人类有能力建造城市,却没有能力再造被破坏的自然!因为自然生态系统有自己的演变规律,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所具有的能力与自然的做功根本没法比。人类属于自然,自然不属于人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2、林而达:气侯变化会威胁我国粮食的供需平衡

来源:搜狐绿色 2009年02月12日

  【搜狐绿色编者按】:近些时日,各大媒体聚焦干旱问题,全国人民抗旱救灾。究其原因,有人说是全球气候变化,有人说是暖室气流,也有人分析是城市膨胀人口增长过快导致。此次大旱究竟原因是什么,会给粮食安全、能源、气候带来哪些改变?搜狐绿色联合绿家园绿色记者沙龙请到北京水问题专家王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室主任姜克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为大家解读干旱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林而达

  林而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气侯公约制订的三个目标,其中第一个就是要避免粮食生产受到威胁。我计划讲四个内容:

  第一,中国农业对气侯变化的影响高度脆弱。看到一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中国的农业对气侯变化非常敏感。

  第二,农业应对气侯变化应该以减灾和减少气侯风险为主。

  可能学者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气侯变化对未来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第三,气侯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模拟。介绍关于对未来粮食安全的预测是怎么做的。大家也就能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可靠的程度,还有多少不确定的程度。

  第四,农业适应气侯变化的行动很紧迫。

  先说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粮食安全?我这里是比较狭义的,就是粮食产量。水稻大约是2亿吨,小麦和玉米大约是1亿吨,07年小麦是1.2亿吨。这是我们吃的主要的粮食,另外还有其他的粮食,总产受单产和土地影响,单产乘以土地,如果土地不能保证,单产就要继续提很高。农业部门压力很大。农民压力也很大。所以为什么要保证18亿亩耕地。这个趋势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里面含了很多内容。

  现在的问题是气侯变化的影响是什么。有专家分析,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大约前二十年的资料,刚才这两个图是说粮食产量一直在上升。可以分析出大约7%到26%是气侯变化的不利影响。或者说没有气侯变化的不利影响,还会再高。一个看法是中国至今是气侯变化的主要受害国。现在的气侯变化还主要的发达国家造成的。至今为止,我们遇到的这些不利的影响,反映在中国农业的各个领域。气侯变化主要通过温度、水来影响粮食生产。中国一个学者在国际上发表一篇文章,他做过实验,晚上的最低温度升高一度,水稻产量下降10%。当然,如果是白天的温度升高,就会缩短生理期。农业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为人一边种粮食,一边在采取行动应对这些变化。我现在想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气侯变化专门引起的例子。干旱、洪涝这些变化,可能学者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是气侯变化引起的,有人觉得不是。这个例子是完全因为气侯变化引起的。由于冬季变暖,这次干旱的地区,河南、安徽、河北这些冬小麦的产区,冬小麦粉几种,要完成一个生理过程,必须要零下十几、二十几度的低温,达不到这个温度,他就必须要种春性的品种,他就要发育提前,再来一股不强的冷空气,就会受冻。2001年以来,几乎年年,最严重的是05年,受灾五千万亩,五百万亩冻死,损失20亿元左右。

  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病虫害,农业病虫害的损失,一个是麦芽虫,在黄河流域增加4到60倍。长江流域增加约10到138倍。小麦赤霉病黄淮流域和陕西关中灌区有明显发展趋势。我国农业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已经达到农业总产值的20%到25%。

  看这张图,下面红色的是过去五十年温度上升,上面是农业受灾的面积,大约五千万亩左右。一共是1.2亿,这占了三分之一。其中旱灾是最严重的,98到04年间,旱灾的损失占GDP1.2%,涝灾0.8%。这在国际上是比较高的。

  最近这三年,08年冰冻雨雪灾害,受灾面积更大。对农业来说,受灾害增加的趋势是确定的。当然这里面肯定还有气侯变化的影响。有人说不全是气侯变化的影响,但是有气侯变化的影响,我们就要考虑来怎么样减少损失。

  关于气侯变化对全球粮价的影响。右上角的图,这里用了五个模型来说明在升高一度到五度的区间,全球的粮价如何变化。在升温一到两度的情况下,全球粮价会下降,供大于求。两度到三度,是波动的时候,三度以上,全球的粮价受气侯变化的影响因为供小于求,要全面的上升。这个结论是2007年就出版的报告。但是在2007年发生了全球粮价的突出的暴涨。当时我们做了预计,估计到当时的粮价是气侯变化引起的,是因为澳大利亚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法国、欧洲国家遭受了旱灾,他们减少了粮食出口。再加上石油价格的暴涨,引起了这一轮的暴涨。这种暴涨刺激了粮食生产,很快因为油价的关系,现在的粮价是在下降的。说明现在OPC的结论没有错,人们在担心将来会不会供小于求。

  中国现在对气侯变化的影响我们关注了。未来对气侯变化的影响我们只能用模拟的方法来做。用的作物模型,这种作物模型是在气侯模型的驱动下,这种作物模型是根据现在作物实验的情况,对未来的技术、对未来的土壤、水分都做一定的假设,把全国分成四千多个小格,五十公里一个小格,每一个小格的因素都不一样。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分成2020、2050、2080年,高排放的A2情景和中低排放的B2情景。灌溉条件和不灌溉条件。高二化碳浓度是全面的考虑还是不考虑。这样得出的结果可以分出全国不同的分布图,红色的是增产,绿色的是减产。归纳出全国的数字是这样的。

  我做了全国主要的小麦玉米水稻的粮食产量预测。这是水稻不同年代的产量,不同的影响。归纳整理起来,气侯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模拟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前提下,产量是不一样的。这是只考虑气侯变化的情况,在2020、2050年也是不一样的。未来在大气中,随着气侯的变化,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了,对农作物会不会有正面的作用呢?我们假设它有正面作用。气侯变化对粮食生产就是正面的。但是如果你再考虑到气侯变化还会对降水有影响。他们又完成变成负面的了。如果考虑了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和水,它还是正面的,但是如果考虑了土地利用的变化,又是负面的为主。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了,在黄线附近,有正有负,是负面为主。这是现在研究的结果。

  这其中有一个是水的管理情况,这是不确定的。尽管也可以用驱动水模型来说明未来的降水是什么样的,径流是什么样,也可以计算生态蓄水、城市蓄水是什么样,但是这种预计还是具有不确定性。基本预测是未来水会增加,但是农业用水会减少。这是在B2情景下2050年水稻的产量会减少。

  二氧化碳高浓度的有利影响到什么时候会被抵消?在科学界有置疑,认为现在科学的结论,可能高估了50%。因此,现在还有大概三十多个台站在开展这种研究。我们在昌平做了这个实验,中国只有两个系统,一个在无锡,一个在昌平。昌平我们做的实验是大豆和小麦,在蓝管子的系统往外喷放二氧化碳,让大豆、小麦生活在自由的二氧化碳增加的情况下,看初步的反应。初步的结果,大豆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小麦的增产效果并不明显,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有可能我们会支持高估了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

  所有的模拟结果,我们有一个看法,气侯变化会威胁我国粮食的供需平衡,威胁未来的粮食供需平衡。在气温升高五到三度以后,我们主要的粮食产量生产力度会持续下降。到2050年,各方面的因素综合,会使粮食生产水平下降14%到23%。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和供需平衡。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人口比现在还要多。

  这是模拟的气侯变化对人均粮食产量。考虑到人的数量和需求以后。大家可以看到,从现在的人均粮食310公斤左右,最坏的情景会降到200公斤左右。比较好的情景是考虑到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产量下降得不是特别多。所有的这些都是在说气侯变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我们这30年粮食一直在增加,但是气侯的负作用还是7%到26%。

  整个的模拟是一个概率模拟,因为气侯情景预测,一个月以后的天气我还报不准,我不可能报准50年以后每一天的天气。我只能做一个概率的分布,概率分布研究的结果,这是基准年的情况,这是B2的情景,这是高的排放情景。越往下,他在最低的产量概率越高。说明这个风险是越大的,这个模拟肯定是一个概率分布的模拟。另外,IPCC也在总结全世界能够适应的作用,他分别整理了全世界各个地区不同作物的影响。大家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这是玉米、水稻和小麦的研究情况。

  这张图就特别典型,红色的线和点都是说明没有适应措施、适应技术采用的时候,气侯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温度大概上升三度多的情况下,影响趋势会从正的下降到负的。但是如果有了适应措施,有了适应技术采用,要达到4、5度才会由正面作用降到负面作用。小麦和玉米也都是类似的情况。这里又说到了一个适应的重要性。我们刚才讲到的气侯变化对农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但是这种不利影响是可以克服的,是可以通过技术来适应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适应多少。

  这里面给了一个详细的表格,农业现在基本的看法是在2030到2050,气温升高两到三度,作物减少5%到10%。气侯变化造成的作物减产会减少。到2080年,如果每种作物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能够真正起到作用,甚至可以抵消由于气侯变暖引起的粮食减产。对于海岸带要增加防护,对于一些缺水地区要加强管理。

  在国际上我们要适应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期待哥本哈根达到预期的情况下。欧盟要求全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0%。要求在二氧化碳从未来不到十年中,排放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完全下降。这样的话,才能达到全球的温度升温不到两度。根据我们的估算,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要求发达国家减50%以上。我们还要减20%到50%。我个人认为这是考验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也考验我们的外交能力,从累计排放,我们有这个道理要求。另外,大家再看那两个红的,我认为是比较现实的谈判结果,在2050年,全球排放量是从减30%到5%。这依然要求发达国家要减少60%到80%的排放。我们也能比现在的情况少量增加一些。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面对升温三度。我们能不能适应这三度升温。所有的这是IPCC07年的重要成果,他讲了全球的排放空间,在不同情景下,还有多少可以排放,这个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很可惜,我们国内没有人专门从事这种研究。当然,只是在IPCC通过这个报告的时候,我们支持代表团来评论他,是不是科学的、有道理的,没有做专门的研究。因为排放上限设置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浓度、生命周期等等,确实比较复杂。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模拟,我们模拟了适应气侯变化对人均产量是有正面影响的。气侯变化的影响都是在下降的,现在有两条线可以上升了,这两条线一个是B2情景,一个是浅蓝色的A2情景,后面都考虑了WD水的管理。LP,AT是技术进步。适应既然这么重要,而且现在我们又遭受的气候灾害又这么明显,我们完全有必要、有需要采取适应气侯变化的行动。因此,我们在全国一些地方开展了适应的示范和实验。基本上通过这六个步骤来适应气侯变化的方法。包括先进行技术气侯风险的评估,然后适应的目标确定,潜在的适应措施,措施的评估,适应示范,评估并改进,然后开始新一轮的评估。选择的地方包括宁夏的农业扶贫,宁夏是干旱缺水,宁夏在最严重的,06年我们去宁夏的中部地区,是300多天没有下雨。那个干旱程度比我们现在100多天还要严重。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特别大。

  06年重庆严重干旱和07年的暴雨,灾害频度增大。他们也做了研究,说06、07年的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未来的风险是更为严重的退化,如何退耕还草。

  我们还与一些农业厅进行了示范,黑龙江农垦,气侯变化风险是冷害减少但逐步变干。潜在的措施是调整结构,他们减少了大豆的种植,增加了水稻的种植。所有的结果有几个需要深入研究,一个是大幅度的增加农业投入无疑是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特别要增加对西部地区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农业生产对能源的消耗肯定会大幅度的增加,目前农业的节能还没有列入中国节能减排的目标。应该早一点把农村的节能减排也纳入到国家的目标中。

  生态农业比现在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的生产模式更有优势,但是现在生态农业对农民比较麻烦,农民一般不愿意接受。

  适应气侯变化在技术和环境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他没有根本的障碍。目前来看,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投入,我们在技术上和解决环境问题都是没有问题的,基本上都是经济的问题。取决于政府的决策。

  这一次的干旱是很严重的一次干旱,第一个是面积比较大,第二个是时间比较长,更严重的就是旱在小麦的主产区。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我认为是能够取得抗旱胜利、能够取得丰收。并不是说今年的损失完全就有多大,因为还有四个月的时间。还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继续旱下去,小麦减产。但是我们的小麦还是可以实现灌溉。第二,春季的冻害,损失大概20亿。第三,春季的虫害。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几种可能,我们采取措施,现在这么重视抗旱,我想取得农业的丰收,因为我们小麦的产量目前是1.2亿,大约占整个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对夏粮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还是有信心春天这四五个月能够抗旱取得胜利。

  我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记者提问:

  记者:现在国内农村农业的灌溉是什么样的现状?他节水的状况、应对干旱的天气?

  林而达:原来的数字比较乐观,大概70%的农田有灌溉能力,实际上有完全灌溉能力的,应该是不足50%。

  所以现在世行还在黄海地区搞了一个项目,增强灌溉能力。他们这个项目最近又加了五百万块钱,在应对气侯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华北地区的灌溉能力。华北地区,除了灌溉设施之外的问题,还有水的问题。本身因为华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人员结构、政治结构,对蓄水的量远远大于他能提供的能力。所以我们才会有南水北调。

  记者:这么多年来,华北地区节水灌溉的措施分布得怎么样?

  林而达:所谓节水设施就是水库、各种渠道、井。华北的问题,井的问题就是深层地下水消耗过大。现在因为供水不足,在实施南水北调的工程。大家有共识,中国农业,特别是北方的农业,水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要解决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证水的问题。水的安全两方面都在做工作,一方面是提高可用水的数量,第二,提高水的利用率。包括从农学家研究、工程部研究,都在研究。我始终觉得他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因为有一些技术可行,但是到农民那里并不可行。比如说粮价问题,他觉得我花这40块钱浇这一亩地不值。我们要解决我们技术上能够做到,不要出现没有保证。下面就是需要管理者调整各方面的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愿意出这40块钱浇地。

  记者:您的研究中有没有这样一块,在气侯变化的影响下,我们国家尤其是北方灌溉能力的变化?在气侯变化的情况下,水资源肯定是受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改变中国北方传统的灌溉习惯?

  林而达:我们和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都在合作。也是希望来了解水的供需。第一步是做在气侯变化的情况下水的供需情况。目前他们只是在黑河一个小的流域在做。他们说的设备不能满足需要,因为这二三十年已经发生了变化。77年以前北京雨水比较多,77年以后完全进入两种干旱期。科学家又有两种预测,一是以后十年北京要恢复到60年代的过雨期,即使恢复到,北京还会是缺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水利设施的地方越来越多。

  记者:这会不会带来我们灌溉模式的变化?

  林而达:这种研究都有,但是都没有得到非常大面积的推广。

  记者:世行刚刚发布了一个中国缺水报告中。世行敦促中国采取控制蒸腾技术来管理农业灌溉。现在的政策是,农民从水系统里面提取多少水,就付多少钱。但是农业蒸腾系统的技术是说,你水挥发了,还有植物蒸腾才是真正的水消耗量。被土地吸收了,又到地下水系统,这个水是可以重新再利用的。你对农民收的只应该收他蒸腾的一部分。你用这种方式管理,农民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减少蒸腾。比如说他不会在白天做灌溉,因为白天灌溉蒸腾很厉害,他会选择夜间灌溉。他会让更多的水回到水系统中,供下游的人再使用。他如果使用农药的话,他如何保证这些农药不渗入到下层的水。世行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来调动农民对水的科学利用。

  林而达:道理很好。但是怎么检测?

  记者:他现在是通过遥感技术和GIS技术。

  林而达:那不行,不但农民不会认帐,地方政府也不会认帐。

  记者:我们现在抗旱。要挖很多井,要用很多水。对我们现在的水资源系统会造成什么更大的伤害?你一部分抗旱,但是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如果把旱灾抗过去了,接下来的后遗症是什么?是不是对我们现有的水资源更大的透支?

  记者:在整个报道里面,我没有提到任何一次关于南水北调的作用。

  林而达:从长远来讲,我觉得应该是完善所有的灌溉设备。比如说华北地区,本来就是一个缺水的地区,当然研究这些问题都说过,低灌、坑灌,这些需要设备、需要政府扶持。现阶段让农民买这些设备我觉得不现实。农民去年粮食大丰收,农民种小麦、水稻、玉米的一亩地收益,又下降了20%,才有136块钱。他种一亩地,打的粮食最后的收益是136块钱。原来比这还高20%。

  记者:为什么?

  林而达:农资高。因为粮价是政府控制的,农资没有控制,就高。现在政府是你农资高了,我给你补贴。我的建议是粮价要控制的话,农资也要控制。这两个是构成因素。农资是粮价的构成因素。根据控制程度再给补贴。

  记者:抗旱节水需要很多人一块来做努力。如果说抗旱节水的话,平均到我们城市里面的居民,从农业的角度来讲,如果旱情再继续持续下去。它会对我们普通居民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如果要应对这种影响,作为我们城市里面的人,离农村比较远,要唤起他们的意识,这和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关系?要支持抗旱,我们城市里面的居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林而达:节水,耗水的娱乐项目先听一听。最主要就是节水,因为水就是这几样用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差异很大,你可以很浪费,也可以很节省。

  记者:生活里面的节水会对我们的抗旱起到很大的作用吗?

  林而达:可以。当然农业用水肯定是最大的。农业用水提高利用效率是非常急迫的。这和能源的问题是一样的。

  记者:如果旱情持续下去,从农业的角度来讲,您认为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冲击?

  林而达:如果旱情继续下去,影响到夏初的产量比较大,会对粮食价格有影响。这样就会影响到猪肉和其他产品的价格。最活的办法是我们抓住这四个月的时间,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夏粮的好收成。历史上也不是在大旱期间就不能取得好收成。因为我们有一定的灌溉条件。

  记者:您说的农业灌溉设备那么好,为什么我们没有大规模的引进?

  林而达:适应的技术上是重大考验,没有障碍,我们能做到,就是我们肯不能花这个钱,能不能出这个钱。

  记者:国外非常公正的报道,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好的灌溉技术,而滴灌本身就是扭曲的走势。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原因。农业部一个劲的进口以色列的技术。

 

  林而达:农业上本身技术很好,但是很麻烦,成本很高。所以农民不愿意用。农业上也在考虑怎么发明一些能让一些农民接受的技术。我说的这个形势大家都意识到它的严峻性了。

  主持人:我觉得媒体也有一些。温家宝总理拿着水浇地。河南人说我们根本舍不得这样,总理怎么能这样浪费水。摄影记者真的是误导,拍着这样的照片大幅的刊登。

  林而达:农业的问题,我希望记者同志们,想尽办法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管是各种技术还是宣传政策,如果农民没有积极性,你再好的技术都没有用。

  记者:各种灌溉技术的成本比较,比如说以色列的技术是怎么样的。我知道以色列的技术新疆农垦在推广。国产化以后的成本的?另外的灌溉技术,比如说漫灌和一般的灌溉技术。哪里在做研究?

  林而达:我们一个农业节水研究中心,水利部可能更全面,他们都对这些进行过研究。不一定和气侯变化结合起来。

  记者:因为农民是比较实际的,让他想到气侯变化那么远,他根本不会去想。农民通过什么办法知道?

  林而达:现在采取的办法就是示范。示范就不是特别大的范围类。通过示范,也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目前采取的就是这两种方法。

  记者:今天开会说到旱灾,说旱灾很严重。他们说未来十五天很关键,情况很严峻。然后他说感谢媒体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我感觉这个媒体发布会是告诉大家,灾情不是像大家想象得那么严重,造成的损失并没有那么大,而且他说夏收是有保证的。

  林而达:本身灾害的面积很大,但是能有办法。

  记者:我想问的是,这个旱灾真的像我们已经看到的报道这么严重,还是已经被夸大了?

  林而达:看你怎么评价。如果说从一亿多亩,一百多天没有下雨,这是事实。这一百多天就是在小麦的主产区,这也是事实。但是不要忘记了,小麦的主产区最后的产量形成,不光取决于整个冬天,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整个春天和初夏。

  记者:为什么说作物受灾的面积比往年都大,而夏收是有保证的?

  林而达:不同的时期都可以叫受灾。他现在讲作物基本在越冬反青期。最关键的时期还是在返青以后的管理。所以我觉得现在强调灾害的严重,强调抗旱救灾是很有必要的。

  记者:他说这次人畜的受灾比往年还要低60%。这不是矛盾的吗?作物没有增长。但是人畜比常年还要低60%。

  林而达:去年的冰冻雨雪灾害是对交通、能源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对小麦。

  记者:为什么是人畜低60%呢?

  林而达:连续缺水的地方。因为一些基础设施有改善。

  记者:他说在旱灾来之前,水利部的工作非常有成效。他们说60%是他们工作的成果。

  主持人:现在很多媒体上报道的灌溉都是年久失修。

  记者:前两天我采访了一个节水的专家,叫邱为铎,他搞了一个节水技术,在周恩来那个时候就已经出来了,他说这个技术始终卡在水利部,温家宝、李鹏都批示了,但是始终卡在水利部。因为水利部引进了以色列了技术。

  林而达:可以这么说,但是中国这么大,可能真正没有推开还不是因为这个。

  记者:他有一个观点,说不是天灾,是人祸,是认为的因素,他说以色列,中国的旱灾,天气条件是主要的,你和以色列比,显然没有到那个程度,为什么造成这么大的灾害?

  林而达:也有一些记者打电话问我。说了这个观点,我不是太敢苟同。你可以分析,灾害肯定是不下雨造成的,灾害形成的程度和我们应对的措施有关系。这些关系是不是就要上升到人祸的程度?我觉得要探讨。

  记者:他说农业用水的效率不到30%,很大程度上是被浪费掉了。是因为这部分的浪费造成了我们现在的水不够。

  林而达:你这样一个角度说,我节水是比较先进的技术、比较高的技术,一般情况下是漫灌。节水是一般的技术,照这样说,漫灌就是错误的了。漫灌为什么到现在还这么大量的被利用?就是因为它简单。因为农民的眼光没有那么远。

  记者:王老师,历次有那么多的旱灾,肯定也有历次的抗旱措施。每次抗旱之后有没有对北京市的水资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王建:我感觉现在不管是防洪还是抗旱,对北京水的影响都非常大。正面影响不说,负面影响都非常大。这是一种感觉,但是没有做过研究。

  记者:您谈到了气侯变化和粮食安全,还有一个问题,关于我们的农作物,稻子、玉米和小麦品种退化的问题,这之间有什么样的相关性?我们现在整个粮食作物的耕作方式由于要应对那么大的缺口,我们不光是直接吃它,还要间接吃它,甚至当工业原料来用,我们不断的增加成本,甚至用一些成本很高的高科技来支撑这个产量,把跟生态的品种单一性结合起来考虑。是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方式?会不会有一个很大的系统风险摆在我们的面前?比如说五年后、十年后,我们可不可以到一天突然发觉这个事情已经不可收拾了?您评估一下这个安全问题存不存在?

  林而达: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一直在受到关注。我们最近也开了一个会。农业部也还有很多技术来做了风险很大但是效益很大的农业。有一些灾害是因为很多年都没有这样的灾害,但是有一年就会发生特别大的灾害。你也可以把它当做我们发展过程中的新的灾害。包括破坏生物品种的多样性,我们是越来越关注了,正在研究它,我相信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目前还没有解决。

  记者:比如说今年是大旱,耐旱的品种可能适应性就好一些,就会受影响小一些。但是如果我们大量的种耐旱单一的麦子品种。遇到了涝年我们怎么办?有没有更前瞻一点?站在农科所的角度来说,是不是可以做得更高瞻远瞩一些?

  林而达:现在分区的风险,是旱的有多大风险,涝的有多大风险,已经做了研究。但是现在的天气预报不能达到那样准确的水平,今年春天是多旱和涝。

  记者:农产品的品种如果丰富一点,适应能力是不是高一点?

  林而达:你说得很对。但是有一个前提,我们还要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不能让13亿人没有饭吃。

  记者:现在不是没有吃的问题,而是浪费的问题。

林而达:从农业工作者来说,是不要出现没有吃的状况。从管理者来说,是不要浪费。

3、姜隽克:干旱让我们反思经济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

来源:搜狐绿色2009年02月12日

  【搜狐绿色编者按】:近些时日,各大媒体聚焦干旱问题,全国人民抗旱救灾。究其原因,有人说是全球气候变化,有人说是暖室气流,也有人分析是城市膨胀人口增长过快导致。此次大旱究竟原因是什么,会给粮食安全、能源、气候带来哪些改变?搜狐绿色联合绿家园绿色记者沙龙请到北京水问题专家王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室主任姜克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为大家解读干旱问题。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室主任姜克隽

  姜克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室主任):刚才王建老师讲的对我的启发也非常大。北京市要上升到水的结构,都有可能要改变未来我们的经济结构。我们想向媒体的同志们传递出重要信息。

  我的话题先从气侯变化开始,最近我们的研究主要是气侯变化下面的能源,或者能源对气侯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我们现在老发展经济,中国比较多的考虑GDP,但是不要忘了,GDP只是体现你生活指标中的十几个中的一个。

  但是中国现在犯的错误就是急着搞经济活动,就忘了其他的很多东西。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结合起来?这是我的出发点。

  我在给广东香港做的研究,比如说海平面上升,对它的淹没面积。上升30厘米的时候,淹没的面积是五千公里。现在上升30厘米基本上是已经不可避免。

  我们比较多的在提什么叫低碳经济。这对中国变得比较困难,是不是中国没有机会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我们从城市来理解,低碳是指,如果在你的基础建设、经济构建和技术运用方面都做到最佳,我们有可能把它低为低碳,如果要达到欧洲的低碳,中国的钢铁产量必须要下来。这是刚性的。因为国家要继续发展,钢产量要继续维持十年二十年,即使维持在6亿吨不变的情况下,这6亿吨钢,16亿吨水泥,每一吨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系数都是一样的,不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果想让中国达到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在本国有能力的基础上,尽我最大的能力减排二氧化碳,我们也可以定义为低碳。不然的话,你的定义那么高,发展中国家根本达不到。

  按照中国这种定义,实现低碳的途径,一个是首先要控制我们高耗能产品不要太快的扩张。能源和水都是这样。要把这些统一起来考虑,感觉我们低碳经济的急迫性更强。北京这种条件,其他省市都复制不了。去年我们第三产业的比例又上升了三个百分点,达到73%左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也在给广州做,广州现在比较悲惨,原来他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机遇。这个东西是一个双刃剑,他抓住经济机遇了,把广州的经济结构调整成这一次被经济危机打击最大的一个。他的经济体系都是非常初级的,他非常享受这种东西,就不愿意往高处走。北京和浙江都做得比较好,浙江没有办法和广州竞争,逼得他往高处走,所以他这次受到的打击就小。我们争取在2030年左右,中国工业的能源使用效率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这是非常高的一个要求,但是这是可行的。特别是改善能源、改进技术、同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更研究做低碳经济的效益。以前是看做低碳的挑战、困难是什么。实际上它里面存在着很多机遇。比如说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很少有发达国家的经济非常发达,又是高耗能的,又是低能源的。它都维持在能源架构比较高的层次上,逼着资源体系往高的层面上转。我们希望中国的工业界利用这次机会,把制造业做成在某一些领域里面,要成为世界最领先的。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才可以做得更好。我们现在低碳经济的政策已经做了很多了。但是很多情况下没有探讨,比如说国内的节能,能源目标的政策。从96年底到现在已经公布了一揽子的能源发展政策,这都是低碳经济。包括我们自己在研究,针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政策和节能政策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下一代,比如说出现明显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时候,该怎么办。如果我们的能源效率2030年能够达到世界最领先了,之后怎么办?我们需要一些重大技术的突破,一般技术的开发周期都是在20到30年。如果我们指望2030年技术有重大突破的话,必须要现在大规模的加大技术研究的开发和投入。以前我们更多的比较享受技术从其他国家买来图纸,很快的学习,变成我们自己的产品,但是最近我们也在做技术转让。我们发现这和刚才广东的形式有点类似。买技术很容易,反而使你变得懒惰。你处于一种总在买技术的状况里面,买了一轮,外国的企业又在开发新一轮,还要买。因为你自己没有能力开拓新的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考虑现在比较昂贵的技术,但是未来可能比较便宜,可以让中国的企业来做。

  京都议定书里面尝试给一些灵活机制,比如说发展中国家怎么参加减排,你可以出售份额,获得一些资金、技术,但是现在看来并没有出现太多技术学习的效果。

  哥本哈根议定书现在还不知道,看今年12月份是不是能够按时出台。对于我们研究来讲,我们争取在10月份,其他国家拿出对策方案的时候,能够提供比较好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对一些敏感、热点的问题要大胆的说出我们的想法。

4、千万网民票选“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9年02月12日

  人民网北京2月12日电 自1月23日,由人民网与绿色中国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选启动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积极推举候选人和参与网络投票。截至2月12日上午9点30分,“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已有候选人33名,投票人次突破一千万。

  为了弘扬绿色理念,倡导绿色事业,树立绿色典型,激励为我国绿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鼓励公众更加积极投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民网环保频道、绿色中国杂志社、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主办,联合网视、北广传媒置业频道等协办了“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选活动。候选人是2008年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评选活动从1月23日0时正式开始,3月20日24时投票结束。登录人民网环保频道(http://env.people.com.cn),进入“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网页即可进行投票。

  据了解,这次“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将评出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大奖2名、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10名、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提名奖10名。

  评选活动开展以来,众多新闻媒体对评选活动和候选人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新华社、中国网、大公网、网易、搜狐、新浪等媒体、网站对该活动进行了相关报道。广大网民纷纷投票、留言,表达对年度焦点人物的崇敬,有网友留言说,绿色焦点人物,事迹令人感动。

目前,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正在紧张进行中。活动将于3月底举行颁奖典礼,表彰网友心目中的绿色典型。

5、7555个化工石化项目81%在环境敏感区

来源:中国化工资讯网2009/2/12 

    慧聪化工网讯 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行动结果显示:被排查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

    我国各大水域的化工石化项目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风险,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明显缺陷。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这批化工石化项目中,布设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区的2489个,占32.4%。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布设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10公里)内的项目就有280个,占3.7%;布设在江、河、湖、海、水库沿岸的项目1354个,占17.9%;布设于大江大河干流的项目535个,占7%;布设于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的100个,占1.3%;布设于三峡库区的项目86个,占1.1%。

    “我国化工石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这是去年以来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激增的根本原因。”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这些环境风险,是过去数十年中因产业布局不合理累积而成的,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只能通过加强环境安全防范措施,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予以补救。

    目前,环保部门已责令3745家企业进行整改,49家企业落实搬迁;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应急预案、应急监测体系和风险防范措施不完善的,要在限定期限内补充完善;通过这次环境风险排查,这些项目新增环境风险投资140.5亿元,一大批对区域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化工石化企业的风险防范措施得以强化。

6十一前北京“绿色车队”车辆将达到2万辆 

来源:新华网2009年02月12日    

    新华网北京2月11日电(记者李志勇)为进一步巩固奥运成果,加快淘汰黄标车,持续改善空气质量,2009年十一前北京市“绿色车队”车辆将达到2万辆,以此来保障城市货物运输。

    记者11日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2009年9月30日前,北京“绿色车队”车辆将达到2万辆,到2011年,“绿色车队”车辆将达到5万辆。同时,北京市财政将对“绿色车队”贷款购买的符合环保要求的货运辆车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据介绍,奥运会前,北京黄标车共有35万多辆,80%的货物运输车辆是黄标车,虽然只占机动车总量的十分之一,但其排放的污染物却占了机动车污染排放总量的一半。

    为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市开始逐步淘汰排放不达标的黄标车,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开始组建有4500辆“绿色车队”车辆在奥运会期间保障城市物资运输。经过对北京五环内货运需求的调查,9月30日前达到2万辆“绿色车队”车辆将可以满足五环内的货运需求。

7、云南森林植物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完善

来源:新华网2009年02月12日 

  新华网昆明2月11日电(记者王研)记者从云南省林业厅宣传中心获悉,在全省形成森林植物监测网的基础上,各类森林监测预警机制正不断完善,仅去年就发布灾害预警预报800多次,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目前云南省已经实现了森林测报数据的传输自动化,并且初步形成了省、州、县、乡、村五级监测网络。国家、省、州、县四级测报点的监测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办法也得到了完善。

  在各项机制运转良好的基础上,来自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的消息表明,2008年全省共发布灾害预警预报800多次,测报准确率达到93.7%,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防控提供了准确的预报。

在此过程中,各地还不断完善森林监测预警机制,如保山市腾冲县通过划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责任区,与所辖的乡镇林业站、保护区管理所和国营林场签订监测责任书,与乡镇站(所)和村级监测员签订监测合同,把监测责任具体落实到护林人员身上,并按年度进行工作考核,探索出了一条专群结合、以奖代补、监测覆盖面广的监测预警新路子。

8、环保系统先进个人屈建刚 带走了生命留下了精神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2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8796019.html

  2009年1月4日18时,四川省大巴山革命老区通江县红军广场上,“环保卫士屈建刚同志遗体捐赠送别仪式”的横幅赫然醒目。没有花圈,没有哀乐,自发前来送别的人们胸戴白花,眼含热泪,目送载着全国环保系统先进个人、通江县优秀共产党员屈建刚同志遗体的灵车缓缓离去。

  “本人病后受到组织、社会、亲朋好友的关心、关爱与支持,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神论者,在病故后自愿捐赠遗体给祖国的医学事业。我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我的这个决定是回报社会,回报党恩的最后一份贡献!”生前,病榻上的屈建刚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接受自愿捐赠遗体登记表》上郑重签字。

  1

  “明知是块硬骨头,他偏要去啃。”熟悉屈建刚的人都这么说。在旅食服务行业征收排污费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钉子户”,屈建刚总是把轻松容易的工作让给其他同志,把难度最大的事情留给自己。

  “当年本是学医的他,阴差阳错干起了自己并不熟悉的环保工作,由于勤奋努力,他一直是单位的骨干,可惜……”同事李育忠眼含泪花地说。

  1984年,品学兼优、风华正茂的屈建刚从四川省达县卫生学校毕业。按当时的情况,他完全可以到条件优越、众人向往的大中城市工作,可屈建刚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贫穷落后的通江县,并被分配到通江县环境监测站工作,开始了人生历程的第一站。

  提及当时通江县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理站的情景,同事李育忠至今记忆犹新:没有一间实验室,更没有任何监测设备,加之环境监理工作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面对简陋的工作环境,不怕吃苦的屈建刚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退却,而是白天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晚上挑灯整理数据,常常通宵达旦。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又一次的“充电”,使屈建刚事业的羽翼变得丰满起来,并在繁重复杂的工作中展示出了自己的才能,成为通江环保战线的佼佼者。

  1991年,屈建刚参加了四川省环保执法业务知识竞赛,因成绩优异,被省环保局评为“先进个人”。也就在这一年,组织上让他担任了通江县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理站站长。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是对屈建刚同志勤奋工作、攻克难关的真实写照。他通过刻苦钻研,在较短的时间内,探索出了排污量的核算和排污费计征方法。紧接着,他又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排污收费“六条”原则和“三公开”准则,推行亮证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与此同时,他还在全地区率先开征了旅食服务行业排污费、建筑噪声排污费。为了探索乡镇企业排污收费新路子,他经常深入环境监理工作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

  屈建刚不仅善于创新工作,而且还敢大胆工作。他的一名助手曾在夜间巡查时,发现某工地未经批准,夜间超时施工,噪声严重超标,影响了居民休息,于是对这个工地的行为进行了制止。但工地项目经理拒绝停止施工,并扬言找人“收拾”这位执法人员。屈建刚知道此事后,立即向局里做了汇报。局里通过立案、调查取证、审议等程序,做出了处罚决定。很多人怕惹麻烦,都不愿去送处罚通知书。这时,敢于碰硬较真的屈建刚主动请缨,将处罚通知书送给了被处罚人。后来,工地的项目经理托了很多关系来说情,要求减轻处罚,屈建刚坚持原则,一一顶了回去,如数收回了罚款。

  “明知是块硬骨头,他偏要去啃。”熟悉屈建刚的人都这么说。在旅食服务行业征收排污费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钉子户”,屈建刚总是把轻松容易的工作让给其他同志,把难度最大的事情留给自己。有一家旅食店,为了不交120元的排污费,全家老小哭的哭、闹的闹,还抱着屈建刚的腿大喊打人。面对这一无理举动,屈建刚不急不躁,不厌其烦地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当了解到业主经营确实有困难的情况后,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屈建刚酌情只收了60元的排污费。这家人感激不尽,逢人便说:“屈站长工作既坚持原则,又关心理解人,我们心服口服,这样的干部我们喜欢。”

  2000年6月,通江县环保局收到县人大常委会送来的一份提案,反映诺水河风景区水体受到污染。局里责成屈建刚负责调查处理。他二话没说,立即带领环境监理人员,顶烈日、冒酷暑,徒步40余公里,沿着污染源一直追踪调查到南江县,终于查清了原因:污染是由于当地开采铁矿时洗选矿造成的。屈建刚对症下药,亲自带队到污染严重的水中提取水样,并联系巴中市监测站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监测,及时获得相关数据。同时,他还沿河走访群众,做好善后工作,并积极协调南江县环保局解决好污染问题,使诺水河的水又变清了。诺水河畔的老百姓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能用上洁净卫生的水,多亏了屈站长!”

【1】 【2】 【3】

9、实验性蓄水下的三峡沿岸:搬迁难,住着不安心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02月10日 刘志明

治理滑坡的同时是搬迁,至于目前为何只搬了一部分,“黄土坡整体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家书解释说,“资金少,按照预算缺口1亿多,搬不动。”

“原来每天监测一次,现在每天监测几次”

把生活、工作与黄土坡滑坡联系起来,持续十几年,对任泽民来说,这并非是个意外。任泽民的身份是“湖北省巴东县黄土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办公室”的监测员。这个办公室是设立在黄土坡滑坡上的一个群测群防点,共有6位工作人员,任是领班。 

任泽民与同伴们对黄土坡滑坡的监测方法非常原始,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比如发现了一条裂缝,就在那里设一个观测点,天天过去监测,看裂缝有没有变化,如果变化很快,就要采取措施。”

以前,任泽民是一位教师,后在巴东县信访办公室工作,1994年被抽调到“城关地区滑坡泥石流监测站”。1995年,黄土坡发生两次大型滑坡,任泽民回忆说,第一次发生在二道沟,一夜之间滑了下去,几栋房屋被毁,死了5个人。几个月后,不远处的三道沟再次发生滑坡,因为监测人员很早就发现了地表裂缝,没有造成伤亡。

这次成功监测,任泽民参与其中,他还因此获得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特别奖”。任泽民目前工作的这个办公室是在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后成立的,对黄土坡实行日夜监测,而试验性蓄水以来,监测加密,“原来每天监测一次,现在每天监测几次。”

“黄土坡问题”

黄土坡一度是巴东新县城的所在地。

黄土坡社区居委会主任周昊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这里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在老城向黄土坡搬迁的过程中,1995年突然发生上述两次滑坡,引起关注,1998年湖北省发文冻结黄土坡建设,“不能再添一砖一瓦”,新城建设西移至西壤坡。

作为巴东县曾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土坡的发展机会稍纵即逝,周昊至今都唏嘘不已。他回忆说,县委县政府是在2003年才从黄土坡搬走的,在此前后,其他一些机关单位也慢慢搬走了。现在,这里只有县一中、县医院等寥寥几个企事业单位了,人口也从2000年时的3万人减至1.8万人,因建设冻结,只退不进,这里变得“脏、乱、差、穷”。

巴东县移民局向本刊记者提供的一份材料记述了“黄土坡问题”的由来。黄土坡位于巴东县信陵镇,因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建设,巴东老县城将被全部淹没,1979年10月,湖北省建委同意巴东县城选定为距老城一公里的黄土坡,1982年后,黄土坡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到1992年,县直单位大部分搬迁至黄土坡,县城初具规模。

1985年以后,原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湖北省水文地质大队等单位围绕黄土坡地区地质问题进行一系列勘查论证,确认黄土坡属大型岩质古滑坡,2001年,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做的《巴东县黄土坡城区滑坡与塌岸勘查报告》说,“黄土坡滑坡由临江1#崩滑堆积体、临江2#崩滑堆积体、变电站滑坡、园艺场滑坡四部分组成,滑坡面积135.8万平方米,体积6934万立方米。”

湖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做的《巴东城区地质安全评价报告》则指出:“黄土坡地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各类崩滑变形体发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随着三峡水库蓄水位的上升,崩滑堆积体前缘将长期处于江水浸泡冲刷之下,在库水动力作用和大气降雨入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产生较大规模的变形破坏,进而导致滑坡体整体失稳,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

治理的同时是搬迁

2002年~2004年,有关部门对黄土坡滑坡与塌岸175米以下工程进行了治理,巴东县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邓明早对本刊记者介绍说,“作为库区最大滑坡体,黄土坡的治理投入最大,近1.3亿元。”

治理的同时是搬迁,至于目前为何只搬了一部分,“黄土坡整体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家书向本刊记者解释说,“资金少,按照预算缺口1亿多,搬不动。”

向家书说,从2008年4月起,按照上级“减载搬迁”的要求,他们本来出台了一个5000人搬迁的方案,“企事业单位、地灾产生的危房住户、相对剧烈变形区内住户优先搬迁”,近期则又更改了方案,上级单位提出了“整体搬迁”的计划,而相关规划正在制订中。

“试验性蓄水以来,搬迁的形势越来越紧迫。”向家书说,“现在已经接近满库运行了。冬天满库运行,夏天则要泄洪,那个时候可能是最危险的,因为水蓄起来后,水有压力,滑坡还不容易动,到了泄洪腾库的时候,被水浸泡的滑坡,随着水位降低,就有滑下来的危险。”

就在本刊记者在三峡库区采访期间,2008年12月11日,在黄土坡东边不远处的红石梁滑坡出现“变形险情”,向家书说,“它就是蓄水浸泡导致的。”

因为地势较高,红石梁是已被淹没的巴东老城的遗留部分,那里曾是县委机关大院的所在地,即使这些单位已经迁走,仍有212户共700多人居住在那里。这里是一个滑坡带,也是一个群测群防点,经几年的连续监测,“整体上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2008年12月11日下午,监测人员在红石梁变形体内发现一条新的地裂缝,12日上午又发现一条,“变形区房屋普遍有裂缝”,“变形加剧”。12日夜,滑坡变形区内涉及的14户64人“紧急避让”。

试验性蓄水以来,巴东发生的“险情”并不只此一例,本刊记者了解到,2008年11月上旬,长江北岸巴东段东口镇朱家店岩质滑坡就有“变形加剧”现象,“随时有下滑可能”,滑坡体内涉及的4户15人也紧急避让到安全地带。

本刊记者得到的另一份材料则显示了巴东县自试验性蓄水以来所面临的地灾形势,该材料说,“全县三峡库区蓄水共发现安全隐患37处,涉及642户2068人。”

棘手所在还是黄土坡。本刊记者在该社区采访时注意到,在每个大的路口,都树有一块“巴东县黄土坡地质灾害避险撤离路线示意图”,上面详细列数了一旦险情发生,各处居民应该撤离到哪块安全区域。这种示意图在黄土坡共有5块。

“原来我们在黄土坡设有71个群测群防监测点,汶川地震后重新做了调整,把那些几年监测都没有发现变化的点取消了,现在只有30个了。”邓明早说。

12月16日上午,在一位监测员的指引下,本刊记者察看了几处监测点,果然见到有一些墙体开裂,在位于临江2#崩滑体原县残联大楼的厨房里,据监测员梁灿富介绍说,2003年9月,在这个房间的地面上发现裂纹,这条裂纹每年有5mm~6mm的变化,现在则已经有170mm的宽度了。

居住在水库岸边的王永梅、谭永桂则向本刊记者讲述近日她们发现的异样状况,“晚上水静,船不走了,可以听到地下有石头坍塌的声音,咚咚地响。”出谭永桂的房门,不大的院子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浩瀚的江水。

这些情况每天都会汇集到任泽民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办公室”里,并在邓明早那里汇总,然后逐级上报。邓明早说,“因为处于三峡库区这样一个位置的关系,特别是试验性蓄水期间,出现任何一点状况,各级部门都会格外关注。”

手机短信每日发送数据

巴东县位于长江三峡下游西陵峡段,而在上游瞿塘峡段的重庆奉节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同样严峻。“奉节县的地质结构有其特殊性,点多面广。”奉节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邵小全向本刊记者介绍说,“截至2007年,统计的结果是全县有地灾隐患点601处,2008年以来,又新增22处。”

据邵小全介绍,对于奉节新县城所在地三马山的地质状况,存在着争论,有专家认为三马山是“局部失稳”,也有专家认为三马山是一个大滑坡,整个都不稳定。分布在县城范围内的这些地灾点,基本上都已经过治理,“从2009年开始,县里投入500万元,对新城地质再进行一番全面的勘察。”

三马山位于奉节老城以西十几公里处,经勘察确定,新城区沿江分布大小滑坡53处。老城从1999年开始往这里搬迁,到2002年,搬迁基本完毕。2008年的最后一个月,本刊记者在三马山看到,这里已是一个高楼林立、市容繁华的现代城区。

本刊记者在奉节县移民局得到的一份年终总结性的文件,详细描述了试验性蓄水以来奉节面临的地灾防治形势。这份文件形成于2008年12月20日,文件中提到,2008年10月试验性蓄水以来,“受试验性蓄水影响”,奉节移民迁建区内“先后发生了10余起库周坍岸沉降变形和少数局部滑坡险情”,“10个乡镇56个村129个社共1097户4606人的房屋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库周交通和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奉节县是三峡库区众所周知的“地质灾害博物馆”,地形地质条件相当复杂,三峡工程高位蓄水后,江水对岸坡的“改造作用”剧增,“水库诱发地震不可避免”,“目前已查明包括县城在内的塌岸、滑坡、冲沟等地质灾害点多达130余处,不同程度影响和危及近4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及部分基础设施安全。”关于新县城存在的地质安全隐患,这份文件也有提及:“县城还有19处滑坡、39条冲沟、18.5公里的坍岸、98处60万平方米的高切坡没有治理。”

邵小全向本刊记者介绍说,试验性蓄水以来,奉节县的地灾防治时有险情发生,最惊险的一次是2008年11月10日发生的“土狗子滑坡”,这个滑坡位于奉节永乐镇永乐村大溪河左岸,是一个群测群防点,发现有险情后,涉及的72人及时搬离,离开当日,该滑坡体就下滑了。

设在奉节移民局办公楼里的“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奉节安全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内容详尽的“奉节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布示意图”。工作人员张奎向本刊记者介绍说,奉节范围内所有的地灾防治点都在这个分布图上了,目前最受关注的一处是卧龙岗滑坡体,位于老县城东侧,有的专家作出判断是“这个滑坡迟早会滑下来”。

张奎说,卧龙岗滑坡体积庞大,大概有120万立方米,“如果滑下来,造成涌浪,会影响到附近的港口与码头。”他说,不久前巫山发生的一次滑坡,只有50万立方米,下滑造成的涌浪却有一二十米高。

对于卧龙岗滑坡体,张奎说,没人能确定它什么时候会下滑,也没人知道其下滑方式,危害程度究竟有多大,也没人能够准确判断。

试验性蓄水以来,张奎说,为能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县防洪办以手机短信的形式,每天都会把长江水位的相关数据发送到全县工作人员手中。2008年12月23日这天,张奎收到的这条短信是:“今日长江8时水位是169.51米,水势为平。”

专业队伍驻守

在巴东,黄土坡社区居委会主任周昊仍很焦虑,因为居委会的房子在一次地震后,房屋出现裂缝,“住在这里不安心。”

无论是房屋开裂,还是路面有裂缝,这些都是通过肉眼就能观测到的状况。本刊记者了解到,在地方政府组织的群测群防工作之外,巴东还驻扎着一个“专业队伍”,就是“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巴东工作站”,他们负责三峡库区湖北段地质灾害的专业监测,从2003年前后开始在巴东设点,目前有9位工作人员。

工作站负责人吴书文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介绍说,他们共负责监测41个滑坡体,其中28个在巴东,其他一些则分布在秭归县与兴山县。这种监测要用GPS定位仪、测斜仪等专业仪器,每个月出一组数据,察其变形状况。

黄土坡滑坡体也在这个工作站的监测范围之内,吴书文介绍说,通过监测,发现在组成黄土坡滑坡体的4块区域中,只有1#崩滑体“有蠕动变形状况”,“其他几块还好。”1#崩滑体的这种变形是从2004年开始的,吴书文说,在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黄土坡的治理已经完成,后来出现的这种变形与蓄水有关,“水位涨到135米的时候,它就开始变形了。”但是,这种变形是缓慢的,并不影响居民的安全,“只是地方政府反应比较激烈,觉得变形比较大,这是因为他们要治理黄土坡,要争取资金,要保证万无一失。”

“巴东地质灾害的‘易发指数’是三峡库区湖北段4个区县中最高的。”巴东县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邓明早说,“巴东30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11.7%是灾害体分布区域。”与重庆段所涉区县相比较,这也几乎是最高的。本刊记者了解到,在地灾防治方面,国家向巴东县先前的投入“累积起来,估计已有8个亿”,这些资金早已使用完毕,新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依赖的还是资金投入,这自然成了地方政府急迫争取的事。

一直做基层监测的任泽民更能感知地方政府的这种急迫的态度,他的家现在西壤坡新城区,更多时间是在黄土坡这块“令人揪心”的土地上生活,而他负责的这个有如一根敏感触角一样上通下达的办公室就设在黄土坡的高处,推开窗户望出去,可以望见窗下不远处的一汪大水,时而可见船只在平静的水面上隆隆驶过,那里,早前是青翠险峻的深谷。

香溪河上游的化工厂

早在三峡蓄水之前,白沙河化工厂与刘草坡化工厂在库区的存在,就已经被关注了。蓄水之后,因为2008年夏香溪河水华的突然爆发,更多人的目光投到这里

香溪河是长江三峡的一条支流,全长约35公里,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后,水位上升,长江水逆香溪河而上,直抵尽头的昭君村口。从昭君村再上溯,是交汇成香溪河的两条支流,一条从东北方向流出,是古夫河;一条从西北方向流出,是南阳河。

“长江水上来有一个多月了,现在又降下去两三米。”2008年12月19日,王作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77岁的昭君村民王作章的家就在古夫河与南阳河交汇处。与水的距离如此之近,从他家的院子里就可以观察到江水的消涨。

“涌上来的水很清澈,下游的鱼都上来了。”王作章说。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王作章很多年都没有见到了,“原来香溪河里的鱼都死了。”

王作章认为这是因为香溪河受到污染:就在他家西北方向两三公里的位置,南阳河的边上,有一个规模庞大的白沙河化工厂。

“污染很严重”

昭君村是王昭君的出生地,有1300多人。村子周围的山坡上种了果树、茶树等,王作章说,距离化工厂近的果树,都已经不结果子了,村民在山上种的蔬菜,有的也死掉了,因为受到污染,收获的茶叶也卖不出去。

“污染很严重。”王作章说,“没有化工厂的时候,这里的空气很好,水也很清澈,化工厂建在这里后,河水就很浑浊了。”

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由于村民不断上告,从2004年开始,白沙河化工厂开始给昭君村民的损失进行赔偿,标准是每人每年200元。

上告化工厂的村民中有63岁的王洪扬,他的家就在化工厂的旁边。王洪扬向本刊记者介绍,这家化工厂从1997年开始兴建,因为空气污染,山上原本一棵挨一棵的松柏、杉树都死了,面积达1000多亩。一株要六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千年古柏也死在了山上。2002年~2003年,化工厂动员工人与村民砍树,按5元/棵的标准赔偿,包括王洪扬在内的9户村民没有同意。

2005年3月,王洪扬等人委托宜昌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对死亡树木进行鉴定,《鉴定书》显示,9户村民死亡林木共36487株,经济损失价值计366732元。但是化工厂拒绝以此标准进行赔偿。

在村民中,只有王洪扬跟化工厂对簿公堂:因为种植的3.06亩柑橘、一亩茶树受到污染,2007年,他把化工厂起诉至兴山县法院。

兴山县法院于2008年11月做出的判决书认定化工厂的废气的确有污染,“因被告工厂排放的废气造成原告承包的土地受污染,给原告造成损失,被告应对原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这种污染危害的不仅仅是山里的植物,还有人的健康。本刊记者得到几份兴山县医疗中心的门诊病历显示,有多人因吸入化工厂的有害气体出现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入院求治。

化工厂

白沙河化工厂是湖北兴发集团的主厂区。

2008年12月17日下午,本刊记者来到这里。工厂正在开工,几根烟囱冒着滚滚浓烟,整个河谷里雾气腾腾,气味呛鼻。

兴发集团的一块硕大的广告牌树立在昭君村下的公路边,上有这样一行字:中国最大的精细磷产品和世界最大的六偏磷酸钠生产企业。

从外面观察,本刊记者所见的已经不是想象中这个工厂的“气势”了。王洪扬说,它本有8个“炉子”,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两个月前开始,就剩1个“炉子”在继续生产了。

白沙河化工厂分管设备的副厂长黄奎在化工厂内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他介绍说,这个厂是1997年开始兴建的,1999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300多亩,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黄磷等15种产品。

兴发集团是兴山县最大的企业,主要生产磷化工系列产品。兴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洪向本刊记者介绍说,兴发本是建在山沟里的一个小型化工厂,慢慢发展起来,1999年上市,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因为兴山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兴发“走出去发展”,在云南、四川等地都建有分厂,在宜昌也建有一个精细磷化工生产园区,在兴山,加工的主要是“比较初级的产品”。

“这是兴发集团生产规模最大的一个厂,到目前为止,还是公司的一个窗口。”黄奎说。白沙河化工厂地处三峡库区,属环境敏感区域,在这里进行这种生产,连工厂内部都能感觉到来自于外界的环保压力,黄奎说,“作为一个磷化工生产企业,本身有其特殊性。各级领导来兴发,多是到我们这里参观。”

本刊记者了解到,白沙河化工厂之外,兴发集团在兴山还有一个刘草坡化工厂,它位于香溪河流域中段,“产品跟白沙河化工厂差不多,只是规模稍小。”其废水排放,也是进入香溪河中。

兴发集团2008年12月10日内部出版的一份报纸显示,作为兴发集团重点建设的一个项目,12月9日,一个5000吨/年规模的次磷酸钠项目在刘草坡化工厂刚刚开始投产。

水华以及水质污染

早在三峡蓄水之前,白沙河化工厂与刘草坡化工厂在库区的存在,就已经被关注了。蓄水之后,因为2008年夏香溪河水华的突然爆发,更多人的目光投到这里。

根据先前媒体的报道,香溪河出现大面积水华是自2008年6月16日起,严重时,从兴山县平邑口至长江口段水华连接成片,长度超过25公里,“部分河段藻类布满整个河面,如同泼上油漆一般,有明显腥臭味。”

“这个东西很怪,下点雨就全死了,就不见了,在水比较浑浊的地方也不生长,晴天的话,水比较清亮,它又长。”兴山县环保局监察大队长黄道成对本刊记者说。

水华爆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水富营养化,磷、氮超标,这不由得就使人把其与白沙河化工厂这些磷生产企业联系到一起,而先前也有媒体引述专家的话说,“此次大规模爆发水华的主要原因为沿线磷矿企业排污,导致香溪河水体含磷量过高,藻类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水流条件下疯长所致。”

数月后重提此事,黄道成则向本刊记者否定了这一论断,他说,水华爆发后,各方面高度重视,专家“搞了一个多月”,后来总结出其爆发原因:首先是静水,其次是水温,第三是要有阳光的照射,最后是水中要有一定的营养物质,“静水才是最关键的。”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方涛长期在做香溪河水体的研究,在2006年与其他专家合写的一篇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香溪河氮磷污染状况的论文里,他写道,“香溪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三大富磷矿区之一,磷化工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同时也使香溪河受到较严重的磷污染”,“平邑口至峡口河段,分布着两个黄磷厂”,“与国内其他河流相比,香溪河沉积物磷污染已十分严重,主要以无机磷为主,有机磷所占比例较小,表明工业污染是造成磷污染的主要因素。”

早在那个时候,方涛与他的同事就提到:“蓄水后磷、氮浓度明显升高,加之水流变缓,使香溪河库湾发生水华的可能性增加。”

2008年12月19日,方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有关于蓄水前后香溪河水质的变化,“结论比较复杂,因为它牵涉到很多因素。”方涛所在研究所的所长胡真宇从2002年就开始对香溪河中藻类进行研究,他告诉本刊记者:“总的感觉,这是蓄水过后的一个过程,在预计之中。”

“这是一个应该被高度重视的问题。”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的工程师孙剑对本刊记者说。2008年12月15日,当本刊记者在湖北巴东县遇到他的时候,孙剑正与同事一起忙碌着地灾险情的实地巡查。

“对于地质灾害,我们对它进行治理,有很成熟的一套方法,可以把它控制住,治理好。”常年在库区各处奔走,孙剑自有其切身感受,他说,“我目前最担忧的还是三峡水质问题。”

从安全稳妥角度作出的决策

---专访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

决定蓄水到什么高度,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除了枢纽工程、移民安置要满足必要的条件之外,还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到比如库岸的安全带来的影响等因素,稳妥、渐进地来推进

三峡库区最后一个移民迁建集镇——高阳镇发生特大滑坡

2008年12月11日上午,在其办公室里,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采访,并就一些公众关注的话题进行了正面回应。

水位最高已到172.8米

《瞭望东方周刊》:三峡工程建设目前到了哪个阶段?

曹广晶:三峡工程1993年开工,原来预定的总工期是17年,现在到了第16年年底了。除了升船机由于曾经存在不同意见,国家决定暂时缓建外,在原来初步设计中规定的三峡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做完了。

三峡工程的开发遵循了16字方针: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就是从三峡坝址到重庆之间只修建三峡工程一级枢纽,所有枢纽建筑一次建成,没有后期再建的工程。“分期蓄水”就是随着工程建设与移民工程的推进,逐步把水位抬高,并可通过初期蓄水运用时水库泥沙淤积的实际观测资料,验证泥沙试验研究的成果。“连续移民”则指移民分批不分期,连续搬迁。现在,175米线下所有的移民工作已经完成。2008年的水位,最高已经达到了172.8米,已经接近175米这个最终的蓄水位。

《瞭望东方周刊》:外界关注的是,蓄水到了172.8米这个高度后,没有再接着攀高,原因是什么?

曹广晶:我刚才讲过,三峡工程蓄水遵循“分期蓄水”的方针,就说明蓄水到175米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虽然2008年,工程和移民已具备蓄水到175米的条件,但是考虑从156米到175米,这个跨度还是比较大,为稳妥起见,2008年就只是蓄水到172.8米。这是从安全、稳妥角度作出的一个决策。

《瞭望东方周刊》:175米的蓄水高度,什么时候能够达到?

曹广晶:这需要国家批准。决定蓄水到什么高度,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除了枢纽和移民能够满足之外,还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到库岸的安全及其产生的影响等因素,稳妥、渐进地来推进。

关于地灾防治

《瞭望东方周刊》: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引人关注,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曹广晶: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水库库岸发生滑坡是一种正常现象。三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狭长条带型水库,蓄水到175米后,水库总长660余公里,如果连支流都计算在内,水库库岸长度约5300公里。国家先后投入了120多亿元对地质灾害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治理,主要针对地灾影响区域人口房屋耕地较多、不易避让搬迁的地区;第二类是避让,针对地灾发生的风险较大,影响区域人口、耕地较少地区,生存环境和环境容量比较差的区域;第三类是群防群测,针对有人口居住,但地灾风险不大或不会突然发生滑坡的地区。

现在看来,这一方针非常正确,所有措施非常有效。整个蓄水过程当中,虽然也有一些崩岸与滑坡,但是没有人员伤亡。前几天国土资源部有一个统计,在2008年试验性蓄水过程中真正发生滑坡的,占的比例很少。

支流水质的变化

《瞭望东方周刊》:三峡水库干流及其支流水质是怎样一种状况?蓄水前后有无变化?

曹广晶: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的水质没有明显变化,干流水质都是二类、三类,属于非常好的水质。由于水库蓄水,水流速度减缓,一些泥沙沉积下来了,水的污染物质的含量比以前更少一些,因此从某些指标上看,水质甚至比原来还要好。支流有时会发生水华。水华的发生,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的藻类在一定的温度、流速、光照条件下大量繁殖。它的发生一般是在春夏之交。现在各级环保部门、地方政府,还有三峡总公司,都开始重视这个事情。

至于解决水华问题,我想首先还是从源头做起。造成它的最根本的根源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这既有点源的问题,也就是集中的污染源的排放,也有面源的问题,面源主要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中的氮和磷流失到水中。所以要治理它,第一个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点源和面源的污染。

其次是破坏水华发生的条件,水华的爆发有其机制与机理,只有当水中的营养物质、温度、光照、水的流速等要素都达到临界点时,水华才会爆发。如果我们掌握了水华爆发的规律,在各要素到达临界点前,影响其中某个要素,这样就可以抑制水华的发生。这项工作现在我们已着手进行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在监测预警方面,我们和中科院一起在一些支流上建立了生态观测站,另外还采取一些生物操纵的手段,比如有些鱼类会吃这种藻类,2007年我们就在离大坝比较近的一条支流---香溪河上放养了大量的花白鲢。

三峡工程与地震

《瞭望东方周刊》:三峡周边每发生一些大的事情,如2008年初南方雪灾、洞庭湖的鼠灾,就会有人把它们跟三峡工程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些,你怎么看?

曹广晶:三峡工程影响力大,把这些事情和三峡工程联系起来容易吸引眼球。但是科学地讲这些灾害的发生和三峡工程毫无关系,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极端恶劣气候,一个三峡水库是不可能有这么大影响的。而洞庭湖鼠灾的发生则主要是由于生态失衡引发的。

《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11月22日发生的秭归地震,跟三峡工程有无关系呢?

曹广晶: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后,监测到的地震频度有所增加。这种地震分为两类,第一类,因为三峡库区里有很多的岩溶洞和遗弃的矿洞,当水位提高后,水压增大,有些岩洞会坍塌。因为它离地表比较近,可以监测到较强的震感。蓄水之后监测到的地震绝大多数是由这种原因造成的。这种地震感觉比较明显但震级并不大,不会造成大的危害。

第二种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运动过程中,地壳的内部逐渐聚集能量,当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释放,结果就是产生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都位于地表以下几公里、十几公里,或者更深。对于构造地震,水库有可能起到一个触发作用。

比如某个地区地壳受力处于一个临界状态,由于水库蓄水引起的压力变化促使能量提前释放。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水位的高度最多增加100多米,增加的水压力对地下数公里的地壳产生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小,只能说能起到一定的诱发或者触发作用,而不可能是一个根本因素。全世界修了几十万座水库,现在得到的经验是水库诱发或触发引起的地震的量级,不会超过原来的构造地震的水平,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一个准则。

秭归地震的震源位于地下7.5公里,离库区比较近,如果这个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只能说水库的蓄水使它的能量提前释放了。

10、15省市大旱背后:黄河等重要水系面临逐渐枯萎

来源:南方新闻网2009年02月12日 

人类进化到不需要水的那天渴死了 图/邝飚

实地探访中原大地的兰考、民权、睢县三地,揭示大旱之下,那些更为令人担忧的现实。

  在过去3个月时间里,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持续袭击了中国中部和北部,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本报记者沿着母亲河黄河繁衍的足迹,实地探访中原大地的兰考、民权、睢县三地,揭示大旱之下,那些更为令人担忧的现实。

  2月7日,2300多发炮弹终于在河南上空换来百日大旱后的首场降雨,但雾气般的水粒却矫柔得仅够湿润空气。当天下午,“首雨”的喜悦在兰考县东坝头村村民李国强心头坚持了不到1个小时,就被另一种更深的焦虑代替。

  在过去3个月时间里,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持续袭击了中国中部和北部15个省市区,8个冬麦主产区(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甘肃)首当其冲,1.3亿亩耕地受灾,几占中国冬麦种植面积的一半。“能活下一半就不错了。”55岁的李国强站在草茬地般的麦田里,脚尖扒拉着枯叶,干涩呛鼻的沙土扑面而来。

  举全河之力

  沿途无数条饥渴的引水渠如深不见底的吸管,伸进“母亲河”并不丰腴的肌体。

  自打春节过后,55岁的李国强就开始掐着指头过日子。家中的10亩小麦黄得只剩下一点绿芯。虽然村西1公里外就是黄河,但在这个无雨无雪且气温过低的冬天,强行浇水只会把麦苗冻死。

  事实上,无雨的日子早在去年10月下旬就已经开始。最初两个月,李国强盼能下场雨,到了腊月,他又希望有场雪,但这些愿望最终破灭于农历新年——这时,麦子已经黄到根上了。

  而村子在河东的1000亩小麦,已枯黄殆尽,只剩下河西的一点滩涂地,麦苗在黄河的庇护下得以幸存。

  一切似乎都有预兆。整个2008年,极端气候都在困扰着这个“中原粮仓”。从年初的冰冻灾害到春季的扬沙和山洪,再到夏季的冰雹到强对流天气,尤其是7月13日,郑州出现174毫米的强降雨,水淹城区,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第二位。

  入冬后,拉尼娜现象与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却阻挡了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北方诸省滴水不见,大旱拉开序幕。连续百日无雨的河南更成为受灾最严重的省份,受旱面积超过六成,为1951年以来之最。

  2月8日,李国强意外发现麦田东侧已荒废十多年的灌溉渠又变得流水荡漾,这与日渐回暖的天气一道给东坝头村两千多名村民带来了喜讯。李国强借了侄子的水泵,浇了一亩多的麦子。

  这“意外之水”并非从天降,而是来自黄河。“闸口已经开到最大了。”距离东坝头村8公里外,兰考三义寨渠首闸管理处处长叶世忠指着一条新挖的引渠说,“现在引水能力已提高了近8倍。”这意味着,数以千万方计的黄河水将毫无阻碍地通过这条“引黄总干渠”,惠及豫东平原中部4000平方公里土地和300多万人口。

  旷日持久的旱情加重了人们对水资源的渴求和依赖,人水矛盾也随之明显。在河南,全省主要河道入冬后来水比常年偏少三至八成,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少5亿立方米,已有316座小型水库干涸。

  在众多无水可用的山区,打了过百米深的井还是干的,一盆水洗菜洗脸洗碗再喂鸡,农民3个月不敢洗澡,一些地方的生活甚至倒退回挑水时代。

  因此,贯穿中原大地的黄河几乎成了惟一的救星,在灾情严重的北方八省,沿途无数条饥渴的引水渠如深不见底的吸管,伸进“母亲河”并不丰腴的肌体。

  为支援下游省份抗旱,在来水比多年均值偏少13%的情况下,1月6日至2月8日短短一月间,黄河防总仍6次增加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达900立方米每秒,为多年同期均值的3倍以上。专家称已是“举全河之力”。

  但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黄河干流五大水库可调节水量锐减近三成,小浪底“缩容”过半,黄河水调形势异常严峻。

  但对漫长而广袤的黄河流域来说,这仍是杯水车薪。灾情最严重时,全国受旱耕地直逼3亿亩,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多省发布红色干旱预警,国家防总也拉响了历史上首次“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称此次旱情为“历史罕见”。

  梗塞的“毛细血管”

  市皓村附近的村庄,多数老灌溉系统的引水能力只剩不足两成。

  近在咫尺的黄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李国强等沿河农民的灾难感。在其身处的河南兰考县,因历史上长期与风沙、盐碱、内涝斗争而拥有了坚忍纯朴的民风。如今,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仍葬在城中一个山体制高点上。

  除了政治名县,作为水利重镇的兰考还身兼着“引黄灌溉”的重要节点和黄河故道的源头。庞大的水网从这里延伸,滋润着下游360万亩良田。黄河水由三义寨入豫后,经商丘、兰东、兰杞等干渠的调配,为沿途城镇供给水资源。

  然而,对于地域广阔且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来说,要分享这些资源,必须依靠更为细致周全的沟渠网络。如今,大旱让这套被广泛比作“毛细血管”的农村水利配套设施矛盾尽显。

  只需从黄河引水口往南20公里,干旱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在兰考城关乡市皓村,村民李二臣在本报记者面前用一把随风飘散的干沙土验证了这一点。他脚下3亩麦田已经枯死过半,毫无粘性的沙土地像一个无底洞,贪婪地吞噬着从水井抽上来的细流。

  黄河水离这里并不远,早年还有一条小运河和一套小沟渠将其与田头相通。大约10年前,运河因年久失修而淤塞,变成一个墨绿色的污水池,小沟渠也被树叶或垃圾覆盖。“我们向村里提过意见,但各家顾各家的地,谁来牵头呢?”李二臣后来只好和几户村民合资2500元挖了一口井,却发现这些从盐碱地层抽上来的水极易让麦苗害病,更重要的是,15元一亩的油耗让他不堪重负。“只要减产三四成,今年就算白忙活了。”

  掀起于1950年代的农业灌溉现代化革命曾使中国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灌溉系统。随着包产到户和取消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这些集体水利工程大多遭搁置或荒废。在市皓村附近的村庄,多数老灌溉系统的引水能力只剩不足两成。

  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工程失效和报废的逼近3成,导致个别地区可灌面积减少近半。直至2003年,中国19.5亿亩耕地中,还有11.1亿亩尚要靠天吃饭。

  过于粗放和陈旧的渠道系统让中国农村渠道灌溉利用率只有30%—40%,在河南,这个数字还要更低。在最近的公开场合,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也承认并正视了中国农田水利工程长期“欠账”的问题。

“国家的投资都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反而忽略了对农民最密切相关的沟塘渠。”农业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说。

持续百日的干旱,中原大地一片焦渴 图/本报记者 王轶庶

睢县李大庄农户家的水井水断断续续。 图/本报记者 王轶庶

  消失的青山碧波

  “那时候湖面宽得像大海。”

  然而,灌溉设施的落后欠账还不是惟一的问题。

  从兰考沿黄河故道往南60公里,就是民权县。黄河曾在这里流淌过700年,现在却没有多少水的气息。

  虽然从兰考引进的黄河水沿着故道遗址化作涓涓细流滋润这里,但民权县所属的商丘市仍属重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

  2月8日下午,在喝了二两白酒后,54岁的林七乡王小庄村村民霍新安喷着热气钻进被窝,埋怨起这糟糕的天气。

  屋外是旱已见底的林七水库。村里的田就在对岸,往年这个时候,坡上早已是一片青翠,现在却如一堆杂草。两天前,由于水位过低,急于灌溉的村民们硬是从湖边抽出一滩粘稠的黑泥水。

  “商丘境内5个水库已有4个处于死水位。”河南省商丘市水利局引黄管理办公室主任高岩说,“剩余总库容还不足设计容量的1/10。”

  在中国多数地区,区域总水量的持续减少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对拥有四百多座缺水城市的中国来说,危机尤为迫近。

  上一次对旱灾的记忆是在1994年。那一年春夏秋接连闹旱,林七水库的水面一下子退后了半里路,霍新安来回折腾地提灌,最后也没保住那几亩薄田。现在旱灾更胜当年,但他却老了,还受了伤。像一个无心恋战的士兵,霍新安雇人浇了一回水,也不去督工,只求心安。

  “那时候湖面宽得像大海。”霍新安怀念以前青山碧波的日子,虽然这个简单的愿望正不断受到挑战。根据当地水文资料现实,由于缺少入境水,商丘大部分河道基本常年干枯,而且过度开采地下水,耕地沙化和地表下陷日益严重。加上人为的围湖圈地,林七水库面积减少近一半。

  也就是说,即使不发生旱灾,水资源枯竭也是一个难逃的宿命。

  而被商丘视为救命稻草的“客水”黄河,现在也是自身难保。全球变暖已经让喜马拉雅山脉冰川以超过了过去300年的10倍的速度融化,而且全国还有超过八成的冰川加入到这一行列来。这意味着,不仅是黄河,长江、嘉陵江等重要水系都面临着逐渐枯萎的命运。

  “沿途各地用水量又只增不减。”高岩说。按照最新录得的数据,虽然兰考引黄入水口已满负荷运作,但经过沿途分流,到60公里外的林七水库,水量已为零。

  林七水库的命运只是一个很小的缩影。中国每年平均有20个天然湖泊在地图上被抹去,半个世纪来累计已有1000多个。这些消失的水体资源,又会报复性地催生更多的极端气候现象,如1998年的长江洪灾。

  不能浇灌的水

  这条时常漂浮着泡沫、拖鞋、食物残渣和商品包装的排污渠,对麦苗来说无疑是一剂毒药。

  远离黄河,往南进入豫东平原腹地,水的问题却以另一种方式严峻起来——水体污染正侵蚀着本已贫瘠的水资源,进一步恶化浇灌环境。

  位于睢县惠济河两岸的农民就深深受困于此。这条仅长191公里的淮河支流,经豫东5县后入安徽。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平均每10公里就有1座大型制药厂或造纸厂的污染密度,让它变成一条粘稠恶臭的黑色沟渠。

  睢县朱庄就是位于沿岸一座普通的村庄,在与惠济河共存的日子里,后者除了污染嗅觉和地下水源外,并无他用。“夏天的时候,一里地外都能闻见。”64岁的村民安志强坐在院子里说,他身旁的水井已经抽不出水。由于过分依赖地下水灌溉,井内水位已严重下降。

  有些胆子大点的村民开始想起用河水。这是个冒险的尝试,这条时常漂浮着泡沫、拖鞋、食物残渣和商品包装的排污渠,对麦苗来说无疑是一剂毒药。“反正不死也得害病。”安志强说。在河南、安徽两省,毒死家禽、引发癌症等事件经本地媒体报道后,惠济河变得臭名远扬。

  安志强年轻时关于惠济河的记忆非常美好,可以游泳、洗衣服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而现在,想要找到一条这样的河无疑是一种奢侈。在现在一些饱受旱灾肆虐的乡村,喝完地下水后,人们开始用漂白粉过滤山涧河水饮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加重旱情的两大因素。”环保咨询专家马军说。作为重灾区的河南,则两者齐备——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且近一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已不适合使用。而在全国范围内,七大水系已有三成失去使用功能,连农业灌溉都不行。“这些都把环境推向一个崩溃的边缘。”马军说,“我们将逐渐丧失应有的抗灾能力。”

  一个近似“临急抱佛脚”的计划正在实行。为改变水质并适应抗旱,惠济河上游正引用大量的黄河水冲洗河床。此举的效果快捷且明显,河水从墨黑变成淡棕色,垃圾也少了很多,一些沿岸农民开始提水灌溉。“总比什么也不做好。”一位朱庄村民说。

  “最幸福的事”

  弃田打工成了不少精打细算者的首选。

  1970年代初,安志强也曾热火朝天地在这里抗过旱。那时候他负责开生产队里的大功率水泵,用直径3米多的大水管把河水送往下辖的6个自然村。田地里,劳动号子响彻天边,场面壮观。

  除了河边一条斑驳的红砖渠,安志强的记忆已成为过去。虽然同是抗灾,但不同年代的解决方式又不一样。“现在各买各的泵,各浇各的田。”安志强说,“人心凑不到一块了。”

  “凑一块”是他前段时间的设想,他找了一些乡亲,商量能否大家凑钱买个大水泵,像生产队那时一样分水到田。讨论倒是很激烈,但是却没了下文。再找他们的时候,有人说他准备出去打工,有人说已经买了农具,有人嫌钱太多……“众口难调,老一套不管用了。”

  在邻近的村庄,另外一些人也在实施着他们的抗灾试验。有些村装了“井井通”,水管直接拉到各家田地,刷卡就能取电灌溉浇水;一些在外有所成就的企业家也赶回家乡,捐款并参与抗旱。

  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多,人们又被新的问题困扰——浇灌成本。井水水位不断下降,耗油量也不断增大,一些村民已暂停了浇麦。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油钱砸进去了,但不知道能救活多少。

  一些村民算过账,按一亩地浇两次来算,加上其他成本,每亩地要二百多块,已经占了一亩收成的一半,而且还要在不减产的理想状态下。

  所以,弃田打工成了不少精打细算者的首选。当然,令人欣慰的还有国家将对粮食收购价每斤至少涨一分钱和即将发放直补的消息。

  虽然人们总是各怀心事,但在各地政府部署里,则是一场雄心勃勃的大战役。截至2月8日统计,北方冬麦区8省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1349万人、开动机电井126万眼、泵站2.18万处、抗旱机动设备179万台套,出动机动运水车辆28万辆,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2亿元。现在,8省旱区受旱麦田已灌溉五成以上

  虽然后来两场雨稍微缓解了旱情,并促使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减少了2500万亩,但目前仍有346万人仍饮水困难,气象专家也称北方干旱短期内难以缓解。

  2月9日,元宵节。这天傍晚,安志强浇完了最后一亩麦子,骑着三轮车慢驶在惠济河的河堤上。升腾的雾气渐渐包裹了整个村庄。

庆祝节日的鞭炮和烟火已经提前在村里响了起来,在这片充满硫磺味的氤氲中,安志强开始计划明天的事情——到田里坐坐,如果多找到几棵吐绿的麦茬,那将是现在最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叶伟民 发自河南兰考、民权、睢县

11、多年持续干旱透支华北水资源 仍无完整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9年2月12日 

退休前的王建曾经在北京市环保局工作,干环保的经历让他对的河流变迁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相机里记录了过去一二十年里北京的一些河流从碧波荡漾到河床干涸裸露的过程。他说,照片记忆中让他觉得最触目惊心是,最近几年,北京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永定河,即便在夏季的丰水期也没有水,经年流淌的永定河真的“永定”下来了。

普通老百姓王建相机里的记录,其实一直是近年来水利和环保专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的沈大军博士说,因为不只是北京,整个华北平原的干渴问题,甚至有可能威胁到全国粮食的安全。如何解决华北水资源短缺,如何抗旱保产早已是专家们科研课题中的老生常谈。

长期关注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民间环保人士马军认为,尽管华北干旱是一个数十年的老话题,但目前似乎还没有完整的解决方案。

多年持续干旱透支华北水资源

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供给水源,三条河的总供水面积约14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由于该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的主要产区。

在研究水利的科学家看来,今年初华北地区的大旱并不足为奇,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华北平原就遭遇了被专家称为“京津冀第一次水危机”的大旱。之后的20年间,华北持续干旱,有专家称,黄河、淮河、海河三条河流来水减少的情况不断加剧后,华北地区的缺水只能靠超采地下水和挤占河流的生态用水来满足当前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的需求。

由于大规模过量开采地下水,在东部平原沿津浦铁路形成了以天津、沧州、德州为中心的大面积深层地下水漏斗区,约2.14万平方公里。在太行山前沿京广线形成了以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濮阳为中心的浅层地下水下降漏斗区约1.4万平方公里。

另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恺曾给出数据说,华北平原有的河流的取水率甚至已经超过90%,这个数据意味着,河流用于给周围生态补给的生态用水已经几乎为零。

马军说,从他多年的观察来看,由于生态用水的减少,原来能涵养水源的草原沙化,森林退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目前华北地区河流的状况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而作为华北平原生活的普通人,王建眼中,永定河还不是北京唯一的“裂口”。他说,北京人曾经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官厅水库,由于水量不足,加之水质污染,1997年丧失了为北京提供饮用水的功能。2007年夏季,以往拥有41.6亿立方米库容的官厅水库,蓄水量只剩下0.9亿立方米,是建库53年来蓄水量最少的一年。

应对干旱:继续透支,还是节水

一个短期内不会改变的事实是,华北平原将继续深陷干渴,以往“开源”路径,从打井到跨流域调水,在专家看来也到了极限。马军说,当前为了抗旱保粮,采取一些应急取水措施无可厚非,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地区需要一个完整的节水方案,人类不可能永远超过自然承载力索取。完整的节水方案应该包括可行的技术、经济杠杆等手段。

尽管马军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农业专家,但他了解到信息是,目前农业节水的技术已经成熟,不管是节水领域最先进的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还是普通的大棚技术,在全国各地都有应用,而且很多节水的技术也都国产化了。但这些先进的技术与华北地区的现实情况是否接轨,还应该有待更清楚的论证。

中国水科院的沈大军博士也支持这一观点。他说,最先进的滴灌、喷灌技术有可能节水效能好,但成本会很高,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也会很高,并不是说采用这些技术就是经济生态比最合适的。比如,喷灌技术对华北地区的春季灌溉就不适用。另外,喷灌技术对水质要求很高,不能含有泥沙,否则就会损坏喷灌系统,这对华北平原中的引黄灌区就不适用。而饱受批评的大水漫灌模式,并不一定就该完全否定,对于面积不大的耕地,漫灌的模式或许还有助于弥补附近生态水的缺失。

除了技术以外,马军认为,还应该有一套相应的经济政策。但在农业领域,节水的鼓励政策不可能简单地靠提高水价来实现。

节水工程谁埋单

一些专家认为,首先应有全方位的节水方案;另一些专家看到的,却是节水实践中遇到壁垒。

中国农科院的水资源专家姜文来研究员说,他也认可目前节水技术并无障碍,但种种现实状况确实阻碍了技术的推广。耕地都分散在农户手里的状况,使得大家没有大规模投资节水灌溉系统的积极性,“各家耕地面积都不大,如果搞喷灌,一不小心就喷到别人家了”。姜文来说,尽管有几分玩笑的意思,但这确实是推广节水灌溉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另外,目前,浇地的成本已经差不多占到农民种粮全部成本的20%左右,如果再要依靠农民投资节水设备的话,种粮的收益就会减少,挫伤的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姜文来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是0.45。这个专业说法的通俗解释是,浇地的水,只有45%被有效利用,其他或者蒸发了,或者渗漏了。而在节水效率比较高的国家,这个数字能高达0.8,就是说只有20%的水流失。

作为专家,姜文来曾参与研究设计“十一五”我国农业灌溉的用水效率。专家们希望,在2010年,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能提高到0.5。别小看了这0.05的提高,专家们算的账是,背后需要1800亿元的投资支持,主要用于国家骨干灌渠的改造。事实上,这1800亿元,只是专家的“一厢情愿”。

姜文来认为,农田灌溉投入不足、灌渠年久失修的问题,也加剧了灌溉用水效率的低下,必须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他提供的数据是,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首建筑物中,严重老化的有70%,只有4%是完好的。

姜文来称,灌渠的管理模式是值得重新研究的。灌渠分为骨干设施和农田设施,灌渠骨干工程如水库、大型灌渠等设施产权属于国有,由国家投资;而骨干工程以下的渠道,则由地方和农户配套。这样的结果是,骨干有人修,末端没人管,成了农业灌溉领域的“最后一公里”。

12、美国金融体系的崩盘在于过度透支 那北京的水呢? 

来源:北京晚报 2009年02月12日  

    据报道,去冬今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持续干旱,数百万人畜饮水困难,冬小麦危急。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中部已成特旱区。北京一百多天无降水,周边已呈荒漠化趋势。如果再往前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华北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干旱了十来年。地表径流的枯竭使人们长期过量抽取地下水,让华北成了世界最大的“漏斗”区,即地下水采空区。然而,令我极度困惑不解的是,目前北京许多商业经营活动和一些人的活法、做法,对水资源的肆意消耗,好像北京的水用不完似的,不信请看:

    北京最外围被十几个滑雪场团团围住。由于无雪,它们大多凭提取地下水或直接抽吸附近水库存水来人工造雪,少的上万立方水,多的四五万立方水。有人调查估算,仅其中的两个中型滑雪场一次造雪所耗水,就可供460万北京人用一天,这还不算造雪机消耗的电力。往里一圈是近40个高尔夫球场。小的上千亩,中的数千亩,大的上万亩,平均下来每个球场日耗水量约1000吨,一个18洞的球场年耗水量达30万吨左右,全部球场年耗水量2000多万吨,相当于10个昆明湖。还有遍布全城大大小小的洗车房,每年至少洗掉两个昆明湖……有些居民的用水量也相当吓人。关注生态的李小溪教授曾告诉我,她认识的一家四口,每月用水量竟达45吨,真不知怎么用的,是在家里游泳吗?

如果把上述种种挥霍水资源的商业经营活动和活法告诉一个撒哈拉沙漠里的贝都因人,他准会羡慕地以为,北京人肯定是住在哪个超级大湖中的岛屿上,打死也不信北京人其实是呆在一个已经开始荒漠化的“大漏斗”上。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挥霍水资源的方式,与美国的次贷危机非常相似,都是为了短期利益或只顾眼前痛快,不管不顾,透支消费。只不过美国是体现在金融上,我们是体现在生态上而已。美国金融体系的崩盘已证明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前车之鉴,如果不下决心尽快彻底调整那些严重耗水的产业结构,不改变挥霍水资源的消费模式,真正按缺水城市的客观现实过日子,那么当水资源耗尽时,生态崩溃的问题将摆在每个北京人面前。(金 士)

13、尹卫国:三峡库区不能埋下环境污染“炸弹”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2009年02月12日  

    三峡库区不能埋下环境污染“炸弹”

    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拟将全球最大的MDI化工生产基地落户三峡库区,引起激烈争议,一些环保专家提醒,该项目所隐藏着的环境风险不可小觑。

    据报道,重庆巴斯夫MDI总投资80亿元,是迄今为止重庆引进的规模最大的外资工业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销售产值500亿元人民币的天然气化工集群,利税超过100亿元,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库区25万人就业。而据投资方说,该项目环保投资高达6.96亿元,废水和废气排放完全能满足环境要求。

    显然,当地看中的是MDI诱人的财税前景和巨大的就业潜力。尽管该项目环保投资大,但笔者以为,在环境十分敏感的三峡库区引进这样一个风险极大的项目是不明智的,需要三思而行。

    众所周知,巴斯夫化工项目属于高污染、高毒害、高风险,虽然有良好的防污染保障,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母亲河,而三峡可称是母亲河的心脏,在“心脏”地带建化工项目无异于埋下环境污染“炸弹”,万一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据环保部信息,我国80%的化工企业环顾在大江大河周边,酿成极大的水污染隐患,仅巴斯夫中国公司落户长江沿岸的就有扬子乙酰公司、长寿化工厂、长风化工厂等10多家大型企业。

    事实上,近几年化工企业出事屡见不鲜,如川化集团公司污染沱江水系造成百万人饮水中断,再如吉林石化污染松花江,酿成哈尔滨市全城停水三天,还引起下游俄罗斯担忧。长江沿岸居住、生活着数亿人,还担负着南水北调重任,一旦发生突发污染事件,无疑是灾难性的。这一座座盘踞在长江两岸的大型化工企业就如同一颗颗环境“炸弹”,现在居然要将化工项目扎根于三峡库区,实乃匪夷所思。

    长江已经不堪重负,据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不足100亿吨,到2005年已达到300亿吨。长江流域3万多公里的河长中,劣于Ⅲ类水标准的,已由1998年19%上升至2005年27%左右。

不容置疑的是,任何建设项目尤其含有毒有害风险的化工企业,即使环保措施再完善,也会对水和空气环境产生污染,对可能加重长江污染的化工项目一定要慎之又慎。三峡库区目前可称是一片净土,既有水利、发电、旅游功能,还有调节、净化空气的作用,决不能为了地方经济利益对污染项目大开洞门,破坏三峡生态。

14、政府要做市场不愿做的事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9年02月12日  

    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一些地方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更多地方也要在今后两三年内实现这个目标。为了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很多地方加大了投入,加强了督察检查,并把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作为政绩考核内容,以加快建设步伐。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污水处理厂功不可没。

    但是,有了污水处理厂,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没有配套的管网建设,没有运行经费的保证,没有高效率的运营管理,污水处理厂要长期正常稳定运行是不可能的。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污水处理厂举行了热闹的运行仪式之后,不久就半停半开,最后索性停止运行,几年之后一些设备仪器就半身不遂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运营经费,政府不堪重负。为此,一些地方引入了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污水处理领域,但是,由于配套管网建不起来,没有足够的污水处理量,经营者难以为继。在一些地方,即使政府把污水处理厂建起来了,由于管网不配套,民营企业也不敢贸然接手,污水处理市场难以形成。目前,管网建设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影响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因素之一。

    建设管网比建污水处理场更难。一是投资巨大,少则几亿元,多则几十亿元。二是管网建设比污水处理厂更为复杂,工程量更大,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如征地拆迁等。三是污水管网建设运营的权利难以分割清楚。四是一些地方不愿意把如此庞大的投资埋在地下,成为看不见的政绩。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是难以建设污水管网的,污水管网必须由政府来承担。当前,在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巨额投资中,有一些投资是用于建设治污设施的。一些民营企业家对于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投资建设重点反应谨慎,因为他们担心政府大量投资进入污水处理市场,会把民营资本挤出来,他们的投资机会反而少了。他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一些民营企业的投资计划已被打乱。如果因为政府投资增加而排挤了民营资本,这一增一减,不仅不利于扩大污染治理投入规模,也不利于推进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进程。

    政府不要与民争利。政府应该大量投资于企业不愿做、或者没有能力做的事情上,这是政府的应尽职责。对于能够交给市场做的事情则尽量由市场去做,政府则进行监管,提供服务。现代政府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错位、缺位。在污水处理市场上,政府和企业最好分工合作,政府负责城市污水管网配套建设,为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提供服务,同时加强运营商的监管;企业则主要负责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有实力的则可以参与污水处理厂建设。

    中央和地方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投资领域,改善投资方式,办一些以前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做一些除了政府之外市场不愿意做或没有能力做的事情,使巨额的投资产生最大效益,实现预定的目标。(陈廷榔)

15、奥巴马绿色就职典礼说明了什么?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2月12日 徐琦

  中国和美国一样,都喜欢以红色作为喜庆盛典的主色调。但是,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却别出心裁,在2009年1月20日的就职典礼中将绿色作为主题色彩。当天,不仅迎宾地毯以绿色来取代一贯采用的红色,并且用回收原料制成,庆祝舞会和相关活动的餐饮以有机食物为主,甚至总统就职委员会发出的观礼邀请函,也是取材于再生纸制品。当天从四面八方涌入华盛顿的访客可能达到数百万人次,奥巴马团队考虑到汽车排放的废气过多,鼓励人们尽量驾驶有节能减碳功能的油电混合车,或者是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

  奥巴马对环保的重视,从这个不同以往的就职典礼上可见一斑。在他的团队看来,绿色不仅仅是美元的代表色,对于处在重重危机之下的美国经济来说,绿色也许将是一个幸运色,绿色经济极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力。

  奥巴马目前已公布的经济振兴计划,极大地突出了节能减碳、降低污染的目的性。其中,能源产业的转型和发展是奥巴马经济复兴计划的核心。实际上,奥巴马新政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方式再造美国增长,并为美国创造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可以说,能源改革已经成为奥巴马经济振兴计划的命脉之所在,成为改革成败之关键。

  在金融危机之下,奥巴马与卸任总统小布什看待环保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别,这在对美国汽车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标准修订一事上有所体现。美国现行CAFE标准已经实施20多年,2008年4月,布什政府提出到2015年,美国汽车的平均燃油经济性应提高至每加仑31.6英里。美国汽车制造商要想达标,至少要投入470亿美元。但考虑到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业造成的冲击,小布什只得将修订计划搁置。而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一届政府就对外宣布要重新考虑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问题,要求汽车制造商付出更多努力使新车的燃油经济性大幅提高。为了彻底改变美国在环保问题上“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负面形象,奥巴马还公开表示将切实做出和履行减排承诺。到2020年,美国将会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到1990年水平的80%,此外美国将把新能源比重提高到30%。奥巴马还计划未来10年斥资1500亿美元大举用于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创造500万个绿色就业岗位,构建美国的低碳经济领袖地位。

  以往人们谈到环保时总是把它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环境保护只会加重经济发展的负担,特别是当经济面临困境的时候,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牺牲环境利益甚至环境安全来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欧洲一直被视作全球“环保先锋”,但当前在环保方面同样少有作为。所有这些迹象表明人们至今还未摆脱环保与经济对立的思维模式。

  国际金融危机给了我们重新思考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机会,抓住这一机会,就可能赢得未来发展的先机和主动。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形势,提出措施,主动转型,不但没有放松对环保工作的要求,还借此时机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把环境保护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把经济危机之“危”转化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机”。

  诚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欠账较多,尤其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投入严重不足。同时,随着环境保护得到国家和社会公众的普遍重视,投入环保被认为是最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投资选择。因而,我国在过去几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就早已开创了以加强环保的手段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先河。我国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在此期间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据统计,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左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5%左右。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但会造成人类生存条件恶化,而且从长远上看也会极大地拖累经济建设。我国自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不仅在经济增长方面仍然保持着高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重的趋势也有所减缓,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此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0项措施中再次强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并明确指出了具体需要重点建设的项目,既反映出我国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也增强了环境建设的可操作性。

  中国基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环保促进增长、以环保应对危机的全新理念和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这个新理念和机制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这个过程将有力地证明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生命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