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一月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一月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1-19

一月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8年江河十年行专题报道:

1、科学时报:       澜沧江边的那个小山村

 

环境资讯:

2、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可利用国际融资 

3、人民网-人民日报:   去年我国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今年污染减排目标确定

4、第一财经日报:     环保部定09减排目标 27上市公司去年被督促治污

5、无锡日报:       太湖水污染治理14项目标任务完成

 

地方信息:

6、人民网环保频道:    北京: 举行“限塑228 环保袋回家”公益活动

 

人与自然:

7、中国新闻网:      东洞庭湖稀有鱼种剧减亟需保护

8、亚心网:        新疆石河子北湖越冬天鹅遭毒杀(组图)

 

气候变化:

9、人民日报:       流行病蔓延与全球变暖 

10、新华社:       气候组织5年内将在中国发展至少15个"低碳城市"

 

深度报道:

11、中国环境报:     西部城市:生态立区破解老工业区转型难题

 

环境时评:

12、中国环境报:     环保是拉动内需必守的红线

13、中国环境报:     扩内需保增长只能靠上项目?

14、人民网天津视窗:   4万亿投资计划 绿色信贷的机遇与挑战

15、第一财经日报:    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如何实现?

 

 

 

1、澜沧江边的那个小山村

图/文  《科学时报》记者  易蓉蓉

 

一边是家园即将被淹没,下闸蓄水的小湾电站,水位将逐渐上升;一边是临沧市耿马县勐撒镇移民村的自建房屋还没有建好,补偿太低,无从筹钱……

何去何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大寺乡平河村的一百多户小湾水电站移民群众困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十字路口?!

他们能过好今年这个春节吗?

在深圳电子厂打工的王银书,今年11月就早早就回了家,倒不是因为金融危机工厂裁员,而是因为家里面临着搬迁和建房的双重难题。

王银书的家在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大寺乡平河村,澜沧江上游一个普通的小山村。

她家和同村一百一十多户老乡一样,因为修建小湾水电站,而要移民到两百多公里外的临沧市勐撒。

其实,远不仅一个小小的平河村。官方数字说,小湾水电站移民涉及大理、临沧、保山三个地(州、市)11个县(区)人口41243人,其中外迁安置人口11431人;水库淹没面积194平方公里,淹没耕地62530亩,淹没各类房屋47.7万平方米,其淹没耕地面积之广、移民安置人口之多、移民投资之巨、工作难度之大在云南省水电建设史上从未有过,被视为“云南省水电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安置工程”。

小湾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西部南涧县与凤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与支流黑惠江交汇后下游1.5公里处,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八个梯级中的第二级。这个坝高292米、总库容151亿立方米的高坝大库被视为云南“西部大开发的首选项目”,是“云南省培育以水电为主的能源支柱产业,实施富民兴滇战略的重大举措”。

早在2002年,云南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移民搬迁办公室签订了小湾水电站库区征地移民安置投资包干协议,为4万多移民安置人口规划安置点。协议签订以后,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承担筹措和拨付移民资金,而有关部门将按“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环境资源得到保护”的原则编制移民生产安置和发展规划,把移民安置工程当作重点工程来抓。小湾电站征地移民安置静态投资25.07亿元,全部征地移民工作将于2012年完成。

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牛绍尧出席签字仪式时指出,“把小湾电站移民安置工作搞成全省移民工作的示范性工程”。

小湾电站移民安置是不是云南省移民工作的示范性工程?窥一斑见全豹,记者于12月底走访了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平河村及其勐撒移民点。

平河村:一个被繁华遗忘的角落

从昆明去平河村,有一个漫长的旅程。

首先坐长途汽车到凤庆县城,将近12个小时左右。如果不巧没车,就只好坐到云县县城,后者是214国道途径地,相对车多。然后包辆面包车进入平河村,大概40公里左右。一般的车不会去,除非是认识的熟人,因为土路实在太颠簸了。而如果遇上下雨天,熟人的车也会拒绝,黄泥会沾满轮胎,会拖坏车的底盘,更关键的是路很滑,刹车踩得不够快就可能到了数百米的悬崖下。

就是这条土路,是为移民搬迁而刚刚推出来的。而换作一个多月前去,从凤庆县城进入平河村,要先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平河村村委会,然后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到。换句话说,多年来,平河村并没有从“村村通公路”的国家政策受惠。据说,这条路在移民搬迁之后,可能部分还能使用,但部分将淹没在小湾水库中。

不仅没有公路,平河村也没有有线电视,很多人家屋前房后立着“大锅盖”,“前几年买要六七百,现在便宜一点”,如果没有钱买,那就只能收看中央台一两个台。

而程控电话,2007年才装上,也仅限于山上的村委会周边,海拔低的淹没区没在考虑之列。

平河村只有一所小学,只有一位老师,教授一二三年级六七个孩子,四年级以上的孩子要到村委会那里的完小去住读。

“从1989年开始,政府就说我们可能要移民,让我们不要再建设,包括房屋、公路、电话和有线电视,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平河村田心社村民王绍军说当时给村民们发放了一张调查表,“你知道国家在澜沧江建小湾水电站吗?”“你是否赞同国家在澜沧江建小湾水电站?”“你愿意投亲靠友、就地安置还是跨县安置?”“你个人是喜欢农转非还是喜欢从事种植业或者养殖业?”

《科学时报》记者询问村民是否保存了当时的文件和调查表,村民们说当时没有下发书面文件,大寺乡乡长助理杨富生和村干部来动员的;发放的调查表都上交了,根本没想到要留一份。

《科学时报》记者能找到的文件是2004年9月7日下发的《临沧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小湾水电站工程施工区和水库淹没区内停止基本建设和控制人口增长的通告》。《通告》说,根据《云南省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补充报告》和临沧地区2004年8月中旬完成的动迁移民人口及淹没的人才财产实物指标复核结果,结果库区淹没实物指标及移民安置的实际,为避免给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移民群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特通告如下:一、库区动迁范围内的单位和移民,不得再建永久性项目。对在建项目,要即使责令停止。二、除正常婚嫁落户,不允许外来人员在淹没区落户。三、不得组织高优茶园、蔗园建设和经济林果业及养殖、加工业开发。四、正常分家的农户,不得新建永久性房屋,可以建简易房屋过渡。五、淹没区范围内的农户,丧葬建坟要在淹没区范围外选点。六、违反上述规定,造成经济损失的,后果自负。

这个小山村虽不富足,至少保证温饱

因为建房限制,《科学时报》记者在平河村走访了田心组、阿嫂寨组和阿郎寨组三四十户村民,没有一家建有砖混结构的新房,基本都是十年二十年以上的干打垒房子。

这样的住房被列为补偿金额最低一等的“土木结构”,每平米386元;砖混结构补偿费仅为620/平米。而移民村所在的耿马县是中国地震高发地区,那里砖混结构的房屋造价约820元-890元/平米。按照人均一分宅基地来计算,按820元/平米的造价,三口之家建设一个新家需要投资8万左右,还不包括猪圈、鸡圈、厕所、洗澡间、院墙等附属工程。

“我们这里历史上很少有大地震发生,加上水电开发限制建新房,所以我们大多数村民的房屋是土木结构的。而耿马县勐撒镇却是地震多发地区,要求让我们按国家抗震标准建房,不许用石棉瓦。如果不按抗震要求建房,我们也害怕。”村民许云山说要求提高房屋补偿金及抗震建房补助,才能按照地震多发区的建房标准盖房。

“建房是我们一辈子的大事,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是特别难。”村民许翠芹50多岁,丈夫早逝,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还在外打工,提前回来的二女儿王银书和小儿子被安排在家看家。

自7月份到勐撒建房以来,许翠芹经常要往返于平河村和勐撒镇移民村之间,这两点的路线距离大概为240公里。她早上四五点起床,走两个小时山路到平河村村委会那里,那里有到凤庆县城的公共汽车,到凤庆县城后再转车去勐撒县勐撒镇。去勐撒的车只有中午十二点才有,没赶上就得在凤庆县城住一晚。

如果是空手坐车也就罢了,许翠芹每次不是扛着锅碗瓢盆,就是背着被子,或是拿些家里的大米、蔬菜、咸菜和肉,“勐撒的蔬菜也得一块五两块钱一斤,我们的大米才卖一块二一斤,你说我们吃得起吗?”

他们很担忧到了勐撒移民村的新家,如何解决吃菜的问题。“解放后我们每家都有自留地,人均5分左右,但是新房子没有菜地,连一根葱都要花钱。”平河村村民王东林妈妈说自己家菜地里种着18种蔬菜,一年四季接连不断。

平河村凡是勤快的家庭,一年四季的饭桌上总是很丰富:土鸡汤、炖鸭子、炖鹅、香肠、腊肉、火腿、炒油渣、糖蒜、酸笋丝、猪肉炒笋、各种菇类,各种蔬菜就更不用说了。不光是腌成酸笋,龙竹的笋还可以晒成干笋片或者干笋丝,除了自己家吃,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

龙竹的笋还可以晒成干笋片、腌成酸笋,除了自己家吃,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

除了蔬菜蛋肉,还有水果也是接连不断,香蕉、芭蕉、胶桃、甘蔗、木瓜……《科学时报》记者去高玉芹家采访时,在前面带路的高玉芹脱掉鞋子,蹭蹭蹭就上了胶桃树,摘了几颗胶桃,咬下去,清脆香甜。

“我们这里的粮食蔬菜几乎不放化肥农药,家畜都是放养,活动范围大,生长期又长,很健康的,空气好,水也干净。不像你们城里人,鸡都吃饲料,圈养在一个小笼子里,最多活三四十天。我70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我都没有。”平河村村民赵国军说自己生活在一个生态安全的世外桃源。

平河村村民王世国说自己家有几块零零星星的菜地,加起来至少有一亩多,而新家一块菜地都没有。《科学时报》记者在平河村村民王世国家,见到4根竹杠都晾满了菜干。他说前不久将离家远点的菜地里的青菜割了,晒成菜干,或者腌成咸菜,剩下房前屋后菜地里的青菜吃新鲜的。王世国家6口人,他和老伴、儿子、儿媳和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还有一个没出嫁的女儿。

在平河村,鸡、鸭、鹅、猪和牛基本都采取放养的方式。早上在家喂一顿,晚上赶回家。王世国家养了大大小小10多只猪、4条水牛和1条黄牛、30多只鸡、7只鹅、12只鸭。而在新家,只能是圈养,而且因为宅基地限制,最多养猪四五只、养鸡十多只,养牛和其他家畜的可能性更小。在新家,养家畜少了,吃肉和蛋的次数肯定要减少。

王世国家的院子里挂满了一串串大大小小的腊肉,8只大火腿还在腌制当中,上面用大石头压着,他说今年杀了两头猪过年。他家堂屋摆满了坛子,数一数,一共18只,15只腌的咸菜,还有3坛白花花的猪油。除了猪油,他们还种油菜,榨菜油吃。

王世国家院子里挂满了腊肉、火腿和菜干

王世国家的腊肉和菜坛子、油坛子

正屋和厢房的楼上堆满了稻谷、玉米等,“今年收了稻谷1万多斤,玉米8000多斤,卖了一些,还有一些喂家畜”。王世国发愁怎么把这些家当运过去新家,山上还有二十多袋木炭,除了家畜、粮食、家具、日用品,还有种田用的犁、锄头、铲子、镰刀,打米机、晒谷子的席子等农具。“农民家里的东西看起来不值钱,但是少哪一样都不行,我们就是靠双手吃饭,靠种田养家。”凤庆县政府给出的搬迁费用是人均776元,在村民的强烈反映下,提高到人均1200元。

王世国家的粮食1

王世国家的粮食2

王世国院子里晾晒着清洗过的桌子柜子,他说:“我不是不想搬,国家要搞建设,我们老百姓都要支持,但是好多问题都没有解决,也要让我们过得去吧,不至于搬一次家要几年才能缓过来。”

他说自己舍不得离开这熟悉的澜沧江,祖辈们生活了几百年的家园。不过,他也表示,积极拥护国家的发展,支持国家搞建设。

移民赔偿是否存在标准过低的问题

村民们担心,按照现行的移民搬迁和安置标准搬迁后,难以达到目前的生活水平。

田地是农民的重要生计来源。除了房屋补偿费用低,村民们反映强烈的还有田地的补偿没有按质按量。

在平河村,村民们人均拥有旱地五分,水田一亩,林地一亩,荒山四、五亩,及户均菜地一亩。而搬迁到耿马县勐撒移民安置点后,移民人均分得水田八分,旱地九分,茶地一亩二分,荒山九分。

“从数字上来看,我们人均水田少了2分,旱地多了4分,荒山少了三四亩,菜地完全没有了,多了茶地一亩二分,似乎差距不是很大。还有看不见的隐性损失,我们这里的水田的水稻亩产量可达1500市斤,而勐撒移民村那边地瘦、缺水,产量据说只有七八百市斤。”王绍军说。

“移民村的田和地离移民村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那次是政府包车,我们去看了一下,平时又不通公共汽车。”移民们发愁以后种田种地怎么办,花在路上的时间和粮食、农具来回的运输都很令人担心。

云南绿色流域中心主任于晓刚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第47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规定,移民安置点的田和地应与原址的同质同量同距离,包括供水是否便捷充分、土地是否肥沃,“以前老乡种田都是有机肥,现在需要化肥农药,这也增加了他们种田的成本”。

另外,村民们还反映果木和其它个人财产的评估和补偿不太合理。一株芭蕉树2元,而一蓬芭蕉平均有5-6株,但评估时一蓬只算一株;一株龙竹8元,而一蓬龙竹里有10多株竹子,但评估时一蓬也只算一株。“我们家我爸和我一户,我弟和弟媳妇一户,就算我们4棵龙竹。你看澜沧江边的龙竹有一棵棵长的吗?龙竹、芭蕉都是一蓬蓬长得密密实实,哪有一棵棵分开长?!”王绍军说自己家老实的报数竟然得到如此的“回报”,所有财产人均补偿2万左右。

一蓬龙竹里有10多株竹子,但评估时一蓬只算一株,补偿8元

更有甚者,河顺村宿家寨村民吴继尧的搬迁协议上“零星树木”一栏补偿数目为“零”,其他一栏也是“零”。“太荒唐了,澜沧江边的哪一家人家没有芭蕉?澜沧江边的哪一家人家没有龙竹?”吴继尧说,先不讲自己家4千多棵芭蕉、十多蓬龙竹、一亩多茶树、二十多棵核桃树,就是一百多块钱一棵的中药材扶手柑,也有一百多棵。“我陪我母亲去县城看病,就我媳妇在家,报上去他们就是不承认,不给补偿。”他家3口人,所有财产总共补偿21942.65元。吴继尧说自己兄弟吴继顺也不在家,零星果树木补偿数字也为零,2个人,所有财产补偿了26000元。

1998年电力工业部印发的《水库移民补偿经费管理办法(试行)》中指出,农村移民补偿费划分为移民生活安置经费和移民生产安置经费两大项:一、移民生活安置经费:包括各类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迁建补偿、移民户零星果木补偿、搬迁损失、搬迁运输和误工补贴等费用,以及新址水、路、电、文教卫等设施建设的补助。二、移民生产安置经费:包括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补助、小型水利电力设施迁建补偿、农副业加工设施补偿、移民集体企业迁建补偿等。

集镇迁建补偿费和城镇迁建补偿费划分为:一、房屋迁建经费:包括集镇、城镇各类房屋和地面附着物迁建补偿及与房屋迁建有关的搬迁运输、搬迁损失、误工补贴等费用。二、基础设施迁建经费:包括新址征地、移民安置补偿“三通一平”费用和公用设施建设费用。

按照目前的补偿标准,经过政府测算,平河村移民人均补偿2万元左右(如每户老少三代6人,是12万元左右)。对于凤庆县大寺乡平河村小湾电站移民补偿低的问题,《科学时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云南省移民开发局规划安置一处,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说不清楚具体的补偿数字,但是集体财产、宅基地、田地补偿和基础设施建设也算作移民补偿,所以个人财产补偿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科学时报》记者问他是否了解大寺乡移民的情况,他说“我也说不清楚,如果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我早就帮他们解决了。现在正在调研这些问题,不接受记者采访”,之后就挂断了电话。

《科学时报》记者在云南省临沧市委宣传部网站上查阅到中共凤庆县委宣传部于2005年5月24日发布的《小湾电站移民安置情况调查报告》,里面明确提到小湾电站移民安置补偿单价偏低。“与省内在建的糯扎渡电站相比,小湾电站淹没移民个人财产补偿采用“占一补一”的方式,选用法规时限太长,测算单价明显偏低,且水利设施不单列,带来移民安置投资不足。”

还有很多家情况特殊,政府的移民工作没有了解到他们的具体困难,并进而帮助解决。平河村村民许先林,自己家在阿郎寨社,小湾水库的水位线以上;因为做上门女婿,老婆家在水位线以下,需要搬迁。哥哥去了临沧上门,一年才回来一次探亲;姐姐嫁去邻县保山市昌宁县,也不能经常照顾母亲。“家里就剩下老母亲一个,69岁了,因为中风,右腿有残疾,走路很吃力,不能干活,只能做点饭。我要是搬去勐撒,扔下她一个人怎么办?”

那些家里有老人的家庭,搬家成了一大难题。“勐撒那边的房子没建好,家里老人搬过去怎么办,这么冷的天连火都没得烤,用电又太贵了,老人年纪这么大了,身体又不好,我怕他们不适应那边的气候和生活。”平河村村民许德先的父亲1915年生人,母亲1926年生人。老父亲已经很聋,眼睛和腿不好,只能坐在地上挪着走,而老母亲也腿脚不便,虽然在一个院子,但是他们凑在一起特别艰难,给他们三人照一张合影的愿望都不能实现。

许德先的父亲已经93岁,挪动都非常艰难

平河村村民许德先的母亲已经82岁,给他们照一张合影都很难

而这些老人的搬迁都需要提前报给凤庆县移民工作指挥部,他们统一用车载过去,每人收费90元,涵盖路费和护理费。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平河村阿郎寨社村民高玉芹担心得很,“我奶奶84岁,爸爸61岁,大女儿在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读大学,一年学费生活费加起来一万多,二女儿也在昆明打工,现在是借钱供大女儿上学。”她家厢房里摆着两付棺材,“一付棺材就一百多斤。运这两付棺材就得多加几百块钱红包,有时候司机师傅还不愿意拉呢”。

后来,《科学时报》记者在坐车时求证了这个说法,开五菱车跑运输的河顺村王家寨村民许子泽说:“运棺材肯定要加一两百块的红包,甚至加一倍的价钱,晦气。快要生的孕妇我们也不愿意拉,老辈人说载了快要生的孕妇很不吉利。”

因为补偿太低,王绍军家和十几户村民都没有签协议。

而一百一十多户都签了协议。当时凤庆县移民指挥部出台了一个优惠政策:6月30日前签订协议的,人均补助照明安装费用1200元,人均奖励1500元。

“6月十多号,那天下午,村支书汤绍洲和两位移民工作组的工作人员来我家,跟我们说,别人都签了,让我签。”平河村村民赵永权说。

这个说法在很多村民那里得到印证。但是《科学时报》记者在平河村采访时没有找到村支书,有村民说他在回避大家。后来打通了他的手机,刚说明采访意图,就被挂断了。

还有,平河村委会一直没有归还村民的耕牛款和生育控制金,甚至拿走了很多村民的林地承包合同。

1980年前后,村里把集体的牛分到每家每户,每只耕牛折价为三四百元不等。过了两三年,村里对每家每户收耕牛款。“那个时侯,对一个农民来说,三四百块钱很贵的,我们分四五年都交不起,村里就收我们的利息,叫做占用金。我直到前几年才还清。”王世国说。

生育控制金是一个城里人很陌生的词。“村里怕我们多生孩子,如果不做绝育手术,就要交一定的罚款给村委会。”平河村村民赵云荷拿出一张500元的收据,落款为汪恒尚。

2000年7月初,赵云荷母亲从高处摔下来,不能动,赵云荷为了照顾她,没有去做绝育手术。7月10日,村里计生员汪恒尚来收取生育控制金500元,说如果在近期去做绝育手术就退本金。1970年生的赵云荷已经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不会再生小孩。据了解,王银书妈妈、堂嫂、李应国妻子等已婚女性都交了生育控制金,只是年头不同而数额不尽相同。

很多村民建议,因为部分村民在淹没线以上,不会搬迁,且村委会还在原地,收取的耕牛款和生育控制金应该退还给他们,或者用作移民村的公益基金。

平河村每家都承包了一定数量的林地,大概人均1亩。“我家5口人,承包合同上写着5亩,但没有准确测量过,大概将近有10亩。”赵云荷说林地上都是天然木材,一年能卖3000块左右。

赵云荷家在1998年续签了林地承包合同,但是,2008年六七月份,这份合同被社长拿走了。“有天晚上,社长赵志祥来我家收本子,他说很多人都交了,你赶紧交。我都没来得及问我老公一声。”赵云荷说。

这次搬迁,移民村那边人均补偿经济林地1.2亩,薪炭林地0.77亩。

走访过很多水电工程及其移民村的地质专家杨勇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我国水电开发总体来看,移民群体存在“愈来愈穷”或“发展缓慢”的现实,特别是西部生态脆弱,文化科技落后,人地矛盾突出地区,移民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更为严峻。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水电建设积累了较多的移民问题,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电开发又缺乏水电移民问题经济学研究、与时俱进的移民政策法规以及资源与利益共享机制,加上政府和业主在移民问题上的“低成本”理念,甚至在移民实施过程中的诸多不合理现象,导致了移民矛盾多发,公众关注度大的事件不断涌现。水电开发建设移民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尊重移民愿意,另一方面政府和建设业主要积极主动为移民所想,不能斤斤计较与移民们“算小帐”,要为他们的长远生存发展大计着眼,要让水电资源所在地区人民特别是移民们通过水电开发建设提高现有生产生活水平,并获得长期发展支撑。

和很多移民村一样,平河村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多年前就因为修建水电站而限制发展,导致封闭的小山村经济发展缓慢,受教育程度不高,而这使得移民补偿不多,无法在移民安置地较好地安居乐业。

因为时间关系,《科学时报》记者没有采访靠后安置的部分移民,据《小湾电站移民安置情况调查报告》称,靠后安置的部分移民致富难度大,“耕地培肥、耕地植换、耕地水源建设等都存在问题,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生活状况,人地矛盾突出,生产生活困难”。

村民们还提出,相关的移民安置政策应在村中公示,并获得多数移民支持才能实施。在搬迁过程中,各种政策信息并没有在村中公告和讨论,移民无法获得搬迁安置的充分和准确信息。按照国务院471文件等移民政策,在移民规划制定时和实施前,在村中进行公示,并征询村民意见,获得多数移民同意和支持后再实施。现实是平河村很多年龄较大的村民文化水平很低,而文化水平稍高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所以很多村民还是不能较好地了解移民政策和补偿措施。

“建房是我们一辈子的大事”

小湾水电站的移民安置投资原计划33.3亿,第二次调整为70亿,人均16万。刨去水电路学校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的费用,临沧市政府曾经承诺人均8.5万。

但是落在平河村移民头上的补偿并没有达到这个数字。

小湾电站已于2008年12月16日15:30正式下闸蓄水,水位将逐渐上升。为保证淹没区移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大寺乡决定2008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搬迁工作。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离开家园的移民在迁移、安置、重建中,其生产、生活、心理以及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都受到巨大冲击,在迁移后必然会遇到饮水、食物、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诸多问题。

再来看看临沧市耿马县勐撒镇移民村的情况。

官方数字说,勐撒镇一共接收小湾水电站、凤庆库区移民2272人,第一期优先动迁479人,115户。安置点生活区场地平整规划用地404亩,分为9个区,先对4个区进行施工建设。

《科学时报》记者深夜进入移民村,道路都是沙石路,到处是建筑工地,一片凌乱。村民赵立权说夏天下雨时路非常烂,“我不穿鞋,路太烂了,走一遍就沾上几斤泥巴。车子进来就像犁田一样,不夸张”。2008年8月,移民村才开始通水、电、路。“移民局说现在建房还没有完成,而且搬迁物资也可能损坏路面,造成重复投资。他们说在完成主房建设后,将沙石路改成水泥路。”

民村的道路目前是沙石路,有望在搬迁后改造成水泥路

用石棉瓦搭建的工棚颇为简陋,夏天热,冬天四处透风,每间不超过12平米,要摆3张床、住6个建房者,做饭的家伙什也胡乱堆在里面。

移民村建房者住的简陋工棚

在宁静的深夜,水管喷水、漏水的声音尤为明显,整个移民村不少于5处漏水。“你说这样质量的胶皮管能不漏水吗?我们想要换成好一点不锈钢管”。除了输水的胶皮管,移民也质疑水质是否达标,“刚来的时候,我们好多人都拉肚子,胃不舒服。我们一直要求化验水,看看是否达标”。

移民反映说输水的胶皮水管质量不好,也怀疑水质是否达标

前后排房屋之间有很高的落差,但没有做安全防护,移民入住后,小孩老人的安全很成问题。

移民村分为4个区,每家的位置由他们抓阄决定,每家的面积不尽相同。

在移民村里走上一圈,完成主体工程的占很小的比例,家底较为殷实的就建好了主体工程,比如平河村阿郎寨社社长赵志祥就基本建好了两层楼住房和猪圈等附属工程。

而家庭人数少,经济条件不好的就差了很多。70多岁的李培仙家刚刚打了地基,家里就只有她和一个10多岁的小孙女。有几户移民钱不够,主房用石棉瓦当瓦,不符合地震多发区房屋建设的国家抗震标准。

70多岁的李培仙家刚刚打了地基,家里就只有她和一个10多岁的小孙女

王华家钱不够,一层的主房用石棉瓦当瓦,不符合地震多发区房屋建设的国家抗震标准

历史上,耿马多次发生地震。1988年,发生7.6级耿马大地震,死亡743人。勐撒镇移民村属于主震区,震中在耿马县城,离移民村37公里左右。1941年,耿马大寨发生7级地震。

“既然政府将移民安置在地震多发区,就应当给与建房补贴,补足钱以让移民按照当地的设防标准盖房,而不是用石棉瓦当瓦,留下隐患。”于晓刚指出,既然政府的搬迁规划有一定的瑕疵,就应该尽快尽好地纠正。

村民王世良家和王世泽家都只是建了一个砖混结构的框架,因为没钱,老板就跑了。

以下是《科学时报》记者和在移民村建房的村民的一段谈话:

“离政府最后的限期2009年1月15号只有15天了,你们能盖好房子吗?”

“没钱啊,15天恐怕连猪圈都盖不好。”

“等有钱的时候,你们还是会加盖第二层吧?”

“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呢,先把欠账还了再说吧。”

代银军家没有完工的房子,家人带着孩子住在里面

“我6月份开始过来建房,8月,我没钱了;就借钱让另一个包工头给我盖。11月31日,我的合同到期了,可是我现在根本没钱,停工了。”村民代丽姝独自带着三四岁的孩子在勐撒建房,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到处筹钱建房。“耿马这边负责移民的干部我都找过,从小官找到大官,他们都推。耿马县勐撒镇移民办黄主任、负责移民的县人大主席杨主席,我都找了,他们不是说没时间,就说明天给我处理,但是明天老是没有到。”

《科学时报》记者打通了耿马县移民局局长张健奎的手机,想咨询他们是否了解移民村建设现状,是否帮助移民想办法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接听。

包工头杨耀祥从7月份开始进驻移民村,承包了11家,主要是平河村阿郎寨社的村民的房屋,只有四五家完成了主体工程。“情况相当糟,差了一半的钱,我自己往里面垫了30多万,差材料钱十几万,还差工人10万左右,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不知道怎么让他们拿到工资回家过年。这些建房的移民,我也特别理解,他们实在是没钱,都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跟我一样,我也无法支撑下去了。”

他告诉《科学时报》记者,相比耿马县政府提供的建房原材料价格,实际价格要稍微高一些,“最初耿马勐撒这边提供了一张建材价格表,但实际上,我采购的原材料都比表格上的价格贵。在凤庆,800元/平米就很好的质量了,在这里,怎么也要820-890元/平米”。

表1      凤庆县和耿马县的建材价格对比

(根据包工头杨耀祥提供的数据整理)

 

石头(元/立方米)

沙子(元/立方米)

木头(4米×4米,直径8-12厘米)

水泥(吨)

钢筋

凤庆

粗料60、细料100

70

20

400

价格浮动大

耿马

粗料90、细料140

120

40

460

价格浮动大

杨耀祥分析说,主要是建设移民村,大批量需要原材料,而之前本地市场很小,所以库存量很少,供小于求,一下子就价格暴涨;在凤庆,沙石充足,运输近,而这里30公里之外才有石头。2008年7月底到9月20日,耿马县政府指定的丙令砖厂因雨量过大,无法开工。杨耀祥只能转而到30多公里外的耿马县城拉砖,“运输成本我们承担,因为与移民签了完工协议,如果拖延就要赔钱”。

从事建筑行业23年的他,2003年曾经参与建设小湾坝区移民村,2004年参与建设凤庆县小湾镇江边村,只有这次最让自己发愁,“这是我见过的最糟糕的工地。我每天满脑子都想着缺钱,压力相当大,怎么办啊?!”他来了移民村将近半年,只回过在凤庆县城的家3次。

相比建房资金不足这个难题,与当地原住民的和谐相处将是一个更大的考验。

勐撒镇除汉族外,还住着傣、佤、拉祜、回等14种少数民族,傣族居多,信奉小乘佛教,传统节日以傣族的“泼水节”和拉祜族的“二月八”为主。

自6月份到勐撒以来,移民们和当地村民发生了一大一小两次冲突(编辑请注意:因为第一次冲突后来演变成了群体性事件,所以不详细写——几百个当地原住民围攻了移民村两天,当地政府送方便面送水进去)。“原因很多,大概因为我们这么多人来,占用了他们一部分资源,征他们的地,分给我们。他们一听我们讲凤庆话,知道我们是小湾水电站移民,就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许云山说。

2009年1月10日,就在本文成稿之时,电话得知52岁的移民许先城在勐撒移民村新家中蹊跷身亡。许先城和妻子赵再美(音)7月份就来勐撒建房,并且卖点小百货和烧烤给移民。1月7日晚上,他到邻居家吃了搬家饭,回到家后就3天没有出来,村民敲门和打电话都没人应答。1月10日上午十点多,赵再美跑到许先城堂兄弟家求助,堂兄弟一看情况不妙,叫来了医院救护车,刚抱出门就断气了。目前,赵再美脸肿,口腔溃疡,从勐撒镇医院转到耿马县医院治疗。据悉,他家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房子只盖了一层,猪圈等附属工程没有完工,还要供大女儿读大学,经济压力不小。截止发稿,警方已经介入,化验他家的食物和许先城的血样,结果没有公布;许先城的死因没有确定。

《筑坝项目常遇到的问题》一文指出,迁移也导致该社区精神低落和亲属关系支持网络的瓦解,社会资本丧失,而这些是过去劳动和生活水平的支持要素”。

“被迫移民感到权力削弱和异化、疏远、失去文化和谐,使他们的独立自主变得依靠为主。当增加移民竞争有限的土地资源,与原居民的冲突不可避免。移民很快因土地和就业机会缺乏而失去社会变化的张力,导致冲突增加。由于规划者,政府官员,研究人员对强制移民多方面压力预测不足,以及对安置完成的程序和时间的限制,安置计划一定创造成社会影响。”

移民要求在勐撒移民村成立移民村,凤庆县政府答复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规定,设立新的建制村需按程序逐级上报审批,目前不具备设立条件,暂不能设立建制村,但可以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按照《党章》规定,经报批,可以设立党支部”。

平河村平民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江边山村,就他们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而言,就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而言,让他们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小镇生活,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还需要当地政府等加大人性化移民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通过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引导他们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逐步实现移民与安置地群众共同致富。据悉,每位移民的后期扶持补助是每年600元,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市政协副主席、市移民搬迁安置及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建昌在全市小湾水电站凤庆库区移民安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为《明确责任 强势推进》。

据报道,2006年开始,云南省每年平均需搬迁安置水利水电移民约4万人,相当于前50年全省水电移民的总和。在云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上,云南省移民开发局局长杨骏在《关于我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情况的报告》中说,未来10-15年,云南省将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干流上续建、新建水电站33座,预计到2020年,全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搬迁安置的移民将超过50万人。

移民达50万之多,这个数字足够挑战云南省各级政府的智慧。

 

平河村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树都将被淹没在小湾水库里

 

附   小湾水电站凤关库区移民个人财产补偿资金单价表

序号

项目

结构类型

单位

补偿单价

(元)

备注

1

住房

 

砖混

m2

620.00

 

砖木

m2

460.00

 

土木

m2

386.00

 

2

杂房

砖混

m2

319.00

 

砖木

m2

279.00

 

土木

m2

216.00

 

木(竹)

m2

150.00

 

3

田房

土木

m2

155.00

 

木(竹)

m2

107.00

 

4

烤房

土木

m2

464.00

 

5

档护体

 

m2

80.00

 

6

围墙

m

120.00

 

m

90.00

 

7

地坪

瓷砖

m2

30.00

 

水泥

m2

20.00

 

m2

5.00

 

8

水池

 

M3

140.00

 

9

水管

m

15.00

 

m

5.00

 

10

粪池

 

60.00

 

11

炉灶

 

200.00

 

12

晒台、花台

 

100.00

 

13

大门

砖混

2000.00

 

砖木

1500.00

 

土木

700.00

 

14

坟墓

 

300.00

 

15

沼气池

 

1500.00

1、

16

鱼池

 

3000.00

大理

17

芭蕉香蕉

2.00

30

1.00

30(大小一样)

18

桃李梨

结果

30.00

 

未结

8.00

 

19

柑橘、扶手柑、梨香橼

结果

30.00

 

未结

8.00

 

20

胶桃

结果

20.00

 

未结

5.00

 

21

葡萄

结果

20.00

 

未结

8.00

 

22

其它

结果

20.00

 

未结

5.00

 

23

竹林

8.00

 

其它

3.00

 

24

杉、松、柏、樟

成树

30.00

 

幼树

8.00

 

25

椿树、苦楝树

成树

20.00

 

幼树

8.00

 

26

槐树、桉树

成树

30.00

 

幼树

8.00

 

27

其它

成树

20.00

 

幼树

8.00

 

28

油桐、油茶

结果

3.00

 

未结

1.00

 

29

花椒

放养

30.00

 

未放

10.00

 

30

紫胶

成树

20.00

 

幼树

10.00

 

31

药材

成树

30.00

 

幼树

8.00

 

32

核桃

成树

200.00

 

幼树

20.00

 

33

板粟

成树

50.00

 

幼树

10.00

 

34

攀枝花

成树

30.00

 

幼树

8.00

 

35

其它

成树

8.00

 

幼树

2.00

 

36

风景树

 

300.00

 

37

砖瓦、石灰窑

 

2500.00

 

38

水磨、水碾

 

2000.00

含房屋及附属物

 

2、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可利用国际融资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01月15日  章轲

  气候组织(Climate Group)昨日发表的《中国低碳领导力:城市》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从低碳经济入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是刺激全球经济复苏回暖的重要契机。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中国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

  所谓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

  中国目前推动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低碳转型的重要内容,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推进的示范工程和企业自筹,其中政府财政支持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据统计,2008年中国在能源效率工程方面的投资已达410亿元人民币。

  气候组织大中国区主任吴昌华认为,充分利用国际融资,对于中国城市低碳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此前,国际金融组织曾与兴业银行合作,推出“节能减排项目贷款”,2006年以来为中国提供了1.26亿美元的贷款,另有6.5亿美元的贷款项目也在进行之中。

3、去年我国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今年污染减排目标确定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01月15日

  新增削减二氧化硫190万吨、化学需氧量112万吨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武卫政) 2009年是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冲刺年,环境保护部确定今年的污染减排目标是:通过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等,力争新增削减二氧化硫190万吨、化学需氧量112万吨。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2008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显示,去年我国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12日召开的2009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披露的信息表明,今年要确保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吨,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以上,新增2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狠抓已经投运的3亿多千瓦燃煤电厂脱硫机组、1300多座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6000多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与国家、省级系统的联网。通过工程减排,新增削减二氧化硫140万吨、化学需氧量75万吨。通过结构减排,新增削减二氧化硫50万吨、化学需氧量37万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月份发布了《2008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这一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七大水系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5.0%,与上年相比升高5个百分点,地表水水环境持续改善;湖泊富营养化仍然突出,其中滇池重度污染,重度富营养,太湖重度污染,中度富营养;近岸海域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率约50%;酸雨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

4、环保部定09减排目标 27上市公司去年被督促治污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01月15日

  13日召开的2009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2009年,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要分别比2008年下降2%和3%以上,比2005年下降9%和8%。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为了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今年我国将确保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吨,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以上,新增2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

  与此同时,环保部门将与有关部门和企业配合,确保已投入运行的3亿多千瓦燃煤电厂脱硫机组、1300多座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6000多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国家与省联网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重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周生贤表示,今年还将加大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的督促力度,全年要分别淘汰炼铁、炼钢、造纸、电力落后生产能力1000万吨、600万吨、50万吨和1500万千瓦,同时积极促进电力、水泥、钢铁、铁合金、焦炭、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

  据了解,2008年全国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280万吨,新增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8600万千瓦,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淘汰造纸、水泥、炼铁、炼焦、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落后产能工作进展顺利。

  周生贤说:“预计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将比上年呈较大幅度下降趋势。”

  但周生贤同时表示,目前污染减排仍面临着巨大压力,距离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05年减少10%的目标依然有较大差距。

  会上,周生贤还透露,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2008年环保部先后“督促27家上市公司投入3.5亿元治理污染”。

  据了解,这些上市公司包括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博信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

  去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从事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以及跨省经营的“双高”行业(13类重污染行业)的公司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的,必须进行环保核查。上市公司对于可能对证券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且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去年,环保部与中国证监会建立起了上市公司环境监管的协调与信息通报机制。据周生贤透露,目前环保信息已经进入银行征信管理系统。

5、太湖水污染治理14项目标任务完成

来源:无锡日报2009-01-15

13日-14日,省政府太湖治理检查组朱铁军一行来我市(指无锡市,下同)检查太湖水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并实地踏勘了我市重点工程项目现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市长毛小平分别会见了检查组一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劼出席汇报会并陪同检查。

检查组一行实地查看了滨湖区南湖村壬字港、贡湖水源地、新区新城污水处理厂、大溪港、锡山区安镇污水处理厂、羊尖镇污水管网工程、北塘区普华镀业有限公司、惠山区谢村水务有限公司、江阴祝塘污水处理厂和宜兴漕桥河水质自动检测站等20个点,对我市去年在太湖水污染治理上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同时指出,我省各市在太湖水污染治理上各有特色,对于好的经验,各市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借鉴。无锡2007年首创的“河长制”在入湖河道的综合整治上成效显著,省内要大力推广。在汇报会上,徐劼表示,真正从根子上治理好太湖,除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要强化环保工程建设,要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全力推进环保“十大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厂全达标和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是“十大工程”的“重中之重”,要努力提高此项工程的“覆盖率”、“接管率”、“处理率”和“达标率”。主要入湖河道及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也是“十大工程”的重点之一,今年11条入湖河道要全面实施“河长制”,全面推进综合整治,确保城区河道消除黑臭,水质持续改善。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国家治太总体方案,狠抓控源截污、打捞蓝藻、调水引流、底泥清淤、生态修复等各项工作,截至去年底,省政府下达我市2008年治太工作14大项责任目标已基本达成,并取得阶段性治理成效:水环境质量总体好于2007年同期,饮用水源地水质、37个小康考核断面水质、11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和湖体富营养化状态均有所改善,蓝藻水华出现的频次、面积和强度有所下降,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和安全度夏的目标。

6、北京: 举行“限塑228 环保袋回家”公益活动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9年01月15日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专电 (记者鄂平玲 扎西)在国家颁布“限塑令” 228天之际,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发起并主办的“限塑228 环保袋回家”启动仪式,今天在京城CBD区域的北京新世界商城举行。

仪式启动后,北京新世界商城、太平洋百货等大型商场携手宁波奇美电子有限公司和香港新世界集团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免费发放上万只环保袋的公益行动,宣传国家“限塑令”,支持国家即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7、东洞庭湖稀有鱼种剧减亟需保护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1月15日

    中新社长沙一月十四日电 (记者 傅煜)受自然变迁与人类活动影响,目前东洞庭湖湿地正面临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稀有鱼类急剧减少的严峻形势。该区域江豚一年剧减数十头,有“长江女神”之称的白鳍豚也已功能性灭绝。

  于此间正在召开的湖南“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纷纷将目光投向东洞庭湖这块“拯救世界濒危物种的希望地”,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划出“特区”保护稀有鱼种。

  东洞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水域面积达两百六十五万亩,是水生动物繁殖、索饵的优良场所,白鳍豚、中华鲟和江豚等国际濒危鱼种的主要集中地,被誉为“世界淡水鱼类优质种质资源基因库”,其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每年价值近三百亿元人民币。

  随着近年对湿地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非法过度捕捞等人为干扰破坏,东洞庭湖而今已难觅昔日风采。据调查,洞庭湖区目前仅观测到一百三十余头江豚,而一年前的数量在一百五十至两百头之间;“长江女神”白鳍豚自一九八二年发现一头后从此再未现身,已功能性灭绝。不仅如此,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在全江段也已形不成鱼汛。

四年前,东洞庭湖附近江段曾在六天内发生五起江豚集体中毒死亡事件。去年十一月,洞庭湖君山岛附近又有四头江豚因误入渔民大网而窒息死亡。龚建明委员对这一幕幕历历在目。“除了非法过度捕捞,污染、挖砂、航运干扰、杨树芦苇无序种植等正对东洞庭湖珍贵的生物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8、新疆石河子北湖越冬天鹅遭毒杀(组图)

来源:亚心网2009年01月15日

http://news.sina.com.cn/c/p/2009-01-15/111217050730.shtml

亚心网记者采访时,看到从湖中打捞上来的七只中毒的白天鹅 本网实习记者 马青山摄

亚心网记者采访时,看到北湖湖面上飞翔的候鸟群 本网实习记者 马青山摄

亚心网记者采访时,从湖面上抱起一只死亡的天鹅 本网实习记者 马青山摄

亚心网记者在北湖西岸入水口处发现大量小麦 本网实习记者 马青山摄

  亚心网讯(亚心网记者 何利 实习记者 马青山) 1月2日,石河子北湖冰封的湖面上,七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奄奄一息,被人们从湖中抱上了岸。发现它们的人说,平时这些白天鹅见人就飞,根本没有接近它们的机会。

  七只白天鹅身伏冰面,奄奄一息

  据介绍,这些“丧失”警惕性的白天鹅,均不同程度地有食物中毒症状。随后,其中四只白天鹅相继死去。

  失去生命的白天鹅身体变得僵硬,但它们都还圆睁着眼睛,“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偶尔一阵风吹过,掀起的雪沫落在白天鹅的身上,它们的身体沾满了冰雪。

  “已经给它们打了解毒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但只救活了三只。”一位身着森林公安制服,神色凝重的警官说。他蹲在雪地里,没有戴手套,扶着一只已经死去的白天鹅的脖子,白天鹅羽毛里的冰水,一滴一滴地渗进身下的雪地里。

  李天辉(化名)和张军(化名)居住在北湖边上,1月2日早上,外出放牛的他们从湖边经过,老远就发现冰面上多出了几个小白点,凭借多年在湖边居住的经验,他们判断那些白点是出来觅食的白天鹅。

  经常从湖边经过,见到几只白天鹅对他们来说并不算稀奇。但在逐渐走近的过程中,李天辉发现有点不对劲——“天鹅怕生,并且特别警觉,正常情况下,只要一发现有人接近,它们就会马上离开。但是当时我们俩越走越近,那些天鹅还是趴在冰上不动弹。”

  于是,两人将牛丢在湖边,试探性地一步步向天鹅所在的位置靠近,结果近处的情景让他们大吃一惊,伏在冰面上的白天鹅都低垂着脖子,有的口中还吐着白沫,根本没有力气移动身体。

  “看它们的样子,我就觉得是中毒了。”李天辉说。

  随后,两人小心翼翼地将白天鹅从冰面上弄出来,并把它们抬到了离湖岸较近的地方。其间,有些白天鹅还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浅黄色的排泄物,弄脏了两人的衣服。

  “那几只白天鹅差不多有4岁大,就这样死了,真是可惜。”丢掉手中的烟头,张军说:“以前我倒是也见过湖中死亡的鸟类,但还没有发现过白天鹅死亡,更没有见到过一次死亡这么多只的情况。”

  随后,开车路过的李登峰(化名)帮李天辉二人拨通了农八师森林公安局的报警电话。

  沉默中,附近的居民帮着森林公安,将打捞上来的7只白天鹅送到路边的车里。

  几十米开外的冰面上,有两个冰窟窿,那是死去白天鹅最后停留的地方,它们用体温融化了冰层,但当人们发现时,它们的尸体已经与冰面紧紧结合在一起,被冰层裹覆着,就像天然形成的琥珀。风吹过,两片雪白的羽毛在水中打转。

  远处的湖面上空,还有四只白天鹅在来回盘旋,时而发出低沉的哀鸣。

  1月4日,在相同的地点,几乎相同的时间,北湖附近的一位居民再次从湖面上找到了一只白天鹅,同时,他还发现了一只绿头野鸭,不过天鹅和野鸭都已经死亡多时。

  解剖:天鹅中毒身亡

  五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短短三天时间内连续中毒死亡,这并不是偶然,更不是什么意外情况。

  据了解,自从湖面大面积结冰以来,在石河子北湖、蘑菇湖等地,采用投毒、下捕猎夹等猎杀白天鹅等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2008年12月16日开始,本报就陆续接到读者的报料电话,多位报料人称,它们发现有人利用湖面大面积封冻,野生动物缺少食物的机会,在北湖入水口、蘑菇湖引水渠等有活水流动的地方投放有毒食物,人为毒杀在这里越冬的候鸟,其中数量不多的白天鹅也在这些人的猎杀范围之内。

  1月2日,记者在离白天鹅死亡地点不到400米远的地方看到,这里有一口自流井,这是北湖的入水口之一,从井里涌出的泉水,不断地流进湖中,细细的水流在湖中水位线以下的地面上冲出了一条窄窄的小水沟。

  在小水沟两侧的雪地里,记者发现,有人沿着水流撒下了大量的小麦,水沟与湖面交汇之处,更是出现了成堆成堆的麦粒,有的还漂浮在水面上。附近的雪地里,有不少白天鹅等鸟类的脚印,是鸟儿前来觅食时留下的。

    接到报案后,这些死亡的白天鹅和野鸭被农八师森林公安局送到了石河子市动物防疫站,并被进行了解剖化验,解剖过程中发现,所有死亡的白天鹅和野鸭嗉囊内,均有大量的麦粒,而这些麦粒,都拌有慢性老鼠药敌鼠钠盐。夺走天鹅和野鸭生命的正是这些麦粒。

  从外观上看,这些人为投放的麦粒色泽鲜艳,闻起来也没有任何异味,与普通小麦没有任何区别。

  “最初看到那些麦子,我还以为是森林公安局或者是热心的爱鸟人士专门为鸟儿撒的食物,根本没想到这些麦子里面拌有毒药。”曾发现死天鹅的居民李天辉告诉记者,在发现天鹅死亡的前一天,他就已经看到了这些麦子。

  石河子森林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他们每隔10天左右都会组织工作人员为这些鸟类投放过冬食物,但每次投放的都是热量较高的玉米,而小麦属寒性食物,根本不适合在寒冷的冬季用来饲喂动物。

  石河子大学试验动物中心王勇教授告诉记者,目前销售较多的老鼠药一般都属于凝血剂类毒药,都是根据凝结动物血液的原理来导致动物死亡的。很多不法分子在猎杀小动物时,大多都会选择此类药物。

  农八师森林公安局提示,最好不要食用中毒动物的肉,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9、流行病蔓延与全球变暖 

来源:人民日报2009年01月15日   

    近来,一些流行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蔓延的趋势:沙门氏菌疫情目前正在美国43个州肆虐,迄今已造成400多人感染;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也在欧洲呈扩散之势,世界卫生组织称2010年在欧洲消除麻疹的目标恐难实现;在津巴布韦,感染霍乱的人数已近4万,自去年8月以来已有2000多人因此死亡,这是继1999年霍乱在尼日利亚造成近2100人死亡后最严重的一次霍乱疫情。与此同时,埃及、越南等国都发生了禽流感疫情,并出现数人感染死亡的案例……

    疾病肆虐,气候反常难脱干系。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表的一份声明认为,由于气候变化,包括禽流感、霍乱、瘟疫等在内的12种“致命疾病”可能大面积流行。英国的一些气象学家也早已发出警告,认为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反常带给人类的危害,绝不亚于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每年约有15万人因气候变化被夺去生命。

    流行病卷土重来严重地威胁了人类健康,同时再次在全球范围内拉响了气候变化的警报。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除了波及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它给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更加持久和深重。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在造成一些物种消亡的同时,还生成了许多新的变异品种,并激活了新病毒。仅过去20年内,全球就有至少30种新的传染疾病抬头。极端天气频发,还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有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变暖使得新老病毒更加活跃和猖獗,病虫害也愈加容易滋生和蔓延,传染病载体的数量与日俱增,人类的健康日益受到危害。近年来,一些热带疾病已开始向高纬度地区扩散,霍乱、疟疾以及登革热的传播范围扩大,危及全球一半人口。

    除了疾病外,人类还需要正视的一个严峻问题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据粗略估算,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0%。如不切实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日趋严重的气候问题将严重拖累世界经济。英国王储查尔斯甚至认为,如果“对全球变暖问题不加以解决,就无法彻底解决眼前的经济危机”。

给地球降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不过,当前各国政府似乎忙于应对金融危机,无暇顾及气候问题。但是,“漠视气候变化风险的后果,将远大于忽视金融系统风险的后果”。世界各国应协力合作,切实行动,避免全球变暖和流行病蔓延危害人类生存。 (邹志鹏)

10、气候组织5年内将在中国发展至少15个"低碳城市"

来源:新华社2009年01月15日

   气候组织14日说,未来3至5年内,该组织将在中国发展15至20个“低碳城市”,在这些城市探索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推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组织14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从低碳经济入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是刺激全球经济复苏回暖的重要契机。

  “作为一种发展道路,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转变,”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说,“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更清洁、更有效和尽可能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组织在报告中说,如果错过应对金融危机的发展机会,中国将失去由此建立领先世界的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绝佳时机。

  吴昌华告诉记者,气候组织发展“低碳城市”项目的目标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外,大部分将是中国的二、三级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的发展空间更大。

  她说,气候组织目前正在洽谈的城市有七、八个,他们将推动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在城市中推广能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

  气候组织中国城市领导力项目主任王乘波说,作为目标城市之一,中国贵州省的贵阳市已经制定了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将与气候组织合作,在市内开展5个LED节能照明试点项目。

  吴昌华说,由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压力,地方政府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的立场是否会软化“令人担心”,但她看到的契机大于阻力。

  她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地方政府正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城市”与它们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欧美一些受困于金融危机的企业现在愿意低价转让低碳技术,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抄底”良机。

  “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中已经明确了推动产业升级整合、提高能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这是令人兴奋的,”她说。

  气候组织的报告认为,在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的“低碳城市”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并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水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去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将有约830万人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工作。(记者王秀琼)

11、西部城市:生态立区破解老工业区转型难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1月15日贾燕妮 杜康

  编者按:2008年年末,全球金融危机也袭击了中国,国内经济因遭遇“寒流”增速放缓。在外围环境的剧烈冲击下,中国政府投入4万亿元的巨额资金拉动内需,出台10项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乐观估计,这个刺激经济发展的重大利好,在为经济注入强大活力的同时,也将在西部地区再次掀起投资热潮。

  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西部大开发”一度使到西部投资成为一股热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许多西部城市的环保门槛相对较低,在引进投资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发达地区的工业污染向西部转移的情况,而环境的持续恶化又使西部失去了许多污染低、效益高的新型工业“落户”的机会。

  在新一轮投资大潮中,可以预见,西部将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大舞台。在当前提出要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情况下,西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工业发展模式?怎样才能有效扩大西部地区城市的环境容量?怎样才能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类似一系列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而曾经发生过沱江特大污染事故的四川省成都市工业集中地青白江区实现从污染中突围、实现生态和工业并举,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答案。

  地处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的青白江区,曾因辖区内大大小小的钢铁、化工、建材等企业遍布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污染重灾区。2004年3月发生的震惊全国的沱江特大污染事故罪魁祸首就是位于区内的四川省川化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个老工业区,青白江也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曾存在工业区选址不当、环保设施不全,对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能力低等老工业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就是这个曾经的环境“重灾区”,这个成都市冶金、化工、建材老工业基地,这个曾经背负污染之名、备受社会关注的地区,在沱江特大污染事故发生后,敢于直面环境问题,并将“生态立区”摆在全区发展战略的首位进行生态建设。经过几年发展,依托“生态立区”,青白江人用事实改变了“工业区就是污染区”的谬论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怪圈,实现了生态与工业并举的和谐发展。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青白江区,探寻这里由“污染区”向“生态区”华丽转身中怎样突出重围、怎样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方。

  生态立区破解老工业区转型难题

  沱江特大污染事故之后,作为成都市主要工业基地的青白江区,在痛定思痛之后,毅然把生态立区作为了破解老工业区转型难题的一把钥匙,环保如生根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当地政府的心中。

  2004年沱江特大污染事故,让青白江区乃至整个四川省经历了巨大阵痛。痛定思痛,环保如生根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当地政府的心中,“环保”这个最亮的字眼,无疑成为青白江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认识到位,就要实施行动。在行动前,必须清楚制约青白江区环境保护发展的“瓶颈”究竟是什么?又有哪些对症下药的良方?

  对于这些问题,青白江区副区长范家堂有自己的看法。他说,青白江区的产业结构和日益饱和的环境容量是发展面临的“瓶颈”,必须进行“腾笼换鸟”,必须在现有的环境基础上有效地扩大环境容量,为发展腾出空间。还有就是加大执法力度,守护好环境安全的“大门”,对污染绝不手软。

  在环保上曾经摔了跟头的青白江人,将沱江特大污染事故视为推动老工业区转型的动因,在工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考虑环保先行。当地党委及政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经济发展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范家堂告诉记者,继2004年沱江特大污染事故后,青白江区就加快了相关产业的调整力度,产业结构实现升级,按照“全域成都”的发展理念,全区由过去的“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变更为“冶金、建材、物流、机械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对化工类项目严格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严格实施“区域限批”,此举为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区连片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为成都市主要的工业基地,青白江辖区内集中了成都市主要的钢铁、化工企业,区域内有川化、攀成钢、华明、玉龙、台玻、巨石等规模以上企业76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8%以上,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达4000万吨和1.3万吨,均居成都市区(市)县前列,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在这种相比其他区县而言生态环境建设先天不足的条件下,2005年,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本着对全区人民负责、对成都市环境高度负责的态度,毅然走上了争当全省环保模范——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区的道路。

  从2005年到2007年的短短两年时间,青白江区实现了环保工作10年的跨越。成功创模无疑成为了青白江区转型的重要手段。

  创模成功了,不敢停下脚步的青白江人,又对自己提出了“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物流兴区、商贸活区,建设成都北部新城、构建和谐青白江”的发展战略,并于2006年12月在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高票通过,会议上同时通过的《环保五年行动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建设目标,为青白江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随着一系列的环保实践,青白江区又结合自身特点,在全区提出了以生态工业带动全区生态区建设的新思路。

  记者在采访青白江环保局局长吴世国时了解到,过去环保执法人员要想进入川化这样的省属企业还需要提前联系,办理相关手续后才可进入,这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就远远不够。而现在,环保部门可随时进入企业进行抽查,监管的力度大大加强,这一点确实是沱江污染事故后青白江环保工作的新变化。

  青白江百姓感受到的是身边环境的切实变化,过去工业区和生活区相互交织的场景不见了,一道绿色植物构成的生态屏障已经把生活区和厂区有效“隔离”,这道有效阻隔污染的“生态防火墙”面积还在不断地扩大。据了解,到2010年,整个工业园区的生态隔离带建设不少于120公顷,城市中有了会呼吸的“绿肺”。同时,攀成钢、川化等企业厂区周围,还将根据自己的生产性质和排放污染物类型配套不同的树种,这些建设林带的宽度为30米~50米,有效达到滞尘、降噪、吸取废气的功效。

对于青白江区采取的这种以“生态防火墙”有效将“城中厂”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的做法,青白江区副区长范家堂表示,作为地处西部特大城市的区(市)县,土地的增值部分有限,立即拆迁难度很大,同时在工程治污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这种“生态隔离带”能有效隔离生产区及生活区,可谓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让环保快速发挥功效。

  以节能减排扩大环境容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对于青白江区而言,要真正扩大环境容量,前提是节能减排落实到实处,而节能减排的关键在于企业。

  对于青白江区而言,要真正扩大环境容量,前提是节能减排落实到实处,而节能减排的关键在于企业。为此,全区把引导企业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从2007年开始启动全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减排工作起,青白江区就要求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来淘汰落后的产生工艺,并在组织管理、环保设施技术改革、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方面频频加大力度。

  走进青白江的生态工业园区,记者深入企业,感受到了循环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综合效益。

  在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廖信良告诉记者,公司过去烧煤而现在改用蒸汽做燃料,通过工艺改造,目前拥有的两套直接转化装置实现了更新和升级,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到12万吨。而在技改前每吨合成氨耗天然气约1020立方米,技改后每吨合成氨耗天然气约820立方米,下降约200立方米,每吨合成氨仅天然气成本下降约200元,全年实际生产合成氨10万吨,即可减少成本2000万元。

  廖信良表示,虽然企业在技改上投资了4000万元,加上资金利息后可谓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但是按照目前合成氨的市场销售价格和市场行情,仍然能用不到3年的时间收回投资。虽然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化工行业也受到一定的冲击,行业内的竞争加剧,但他们感到通过节能降耗以及开展循环经济后,产品反而在市场更具有竞争优势了,这是他们最初在投入资金进行环保技改时所没有想到的。

  在玉龙化工,记者看到公司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生化中端处理池,这个看似普通的大池子通过生化处理后排向总排水沟的水清澈见底。

  “千万别小看了这个生化中端处理池,它可发挥了巨大作用,有了它,公司的主要污染物氨氮及COD的排放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玉龙化工环安处的周晓瑜告诉记者,按照国家对中型氮肥制造企业的排污标准,每吨合成氨废水排放量小于50吨,而目前以玉龙化工实际年生产10万吨合成氨计算,年最大废水排放量为500万吨,现公司废水排放量约为60万吨,特征污染物氨氮小于20mg/L,均远低于国家标准。

  攀成钢公司是目前国内品种规格齐全、生产规模较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和西南地区建筑钢材骨干生产企业之一,具备150万吨铁、180万吨钢和220万吨钢材的年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无缝管和建材均获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航空、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建筑及军工等领域,产品出口多个国家。

  在攀成钢公司,记者了解到,青白江区2007年~2010年污染物削减计划为削减COD1104.7吨、二氧化硫4718.1吨,其中仅攀成钢公司COD削减量和二氧化硫削减量就占到全区削减计划的94.32%、45.26%。面对如此繁重的减排任务,攀成钢公司创新性地以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煤气和余热等“四大闭路”循环为载体,实现了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

  攀成钢党委宣传部的汪洋告诉记者,对于高炉煤气,由于它是高炉生产过程中的附产气,热值较低,难以满足轧钢加热炉的温度要求,过去只能点火燃烧后放空,不仅天然气消耗量很大,而且污染环境。而现在,公司投资上亿建成煤气回收利用工程,实现了由全烧天然气到全烧高炉煤气的环保梦想。

  据了解,高炉煤气存在放散的问题,攀成钢下大力气研究蓄热式燃烧技术在钢管环形加热炉上的应用。通过持续降低高炉煤气放散率,2007年公司高炉煤气量实际利用量达到30.3亿立方米,等于节约天然气近两亿立方米,真可谓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

  炼钢后的废渣是冶炼企业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对此攀成钢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利用。在攀成钢三利工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成堆的转炉渣、电路渣、钢渣等正通过长长的传输带运向不同的处理设施中,在一个巨大的“漏斗”中,大块的钢渣在“隆隆”的机器轰鸣中,与小块及粉末状的尾渣分离开来,返回到攀成钢公司的生产环节,而小块的尾渣用于生产空心砖及彩色地砖,其余供给微粉厂作为原料。

  “除了钢渣外,高炉水渣、水处理污泥、氧化铁皮等都实现了‘变废为宝’,公司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三利公司经理杨路高兴地对记者说。

  走出三利公司,记者又来到鑫沙公司,看到在整个闭路系统中,由攀成钢的钢渣作原料,正在进行微粉“搅拌”,鑫沙公司的总经理唐永华告诉记者,他们的微粉销路很好,用20%的微粉等量替代传统水泥,还让普通的水泥具有了耐酸、抗腐蚀等优势,有效替代了过去普遍采用的河沙做添加剂。而传统的河沙因为含泥量高,过度开采河沙又会对河道、农田的损害过大,这种工业微粉不仅具备河沙不具有的优势,还因比河沙更低廉的价格大受市场青睐。据了解,目前,鑫沙公司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2009年二线投入生产后,年生产能力将达到60万吨。

  为什么选择生产微粉这个行业?毕竟每吨微粉的利润才10多块钱。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唐永华笑着说,循环经济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大方向,这种微粉不仅可以规模生产,还属于新型产业,在青白江又有攀成钢这样稳定的原料来源,他本人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而到了川化集团,记者的感触就更深了,上次来这里时,由于污染严重,记者遇到了穿裙子而无法入厂的尴尬。而这次看到的川化,这个曾是四川沱江特大污染事故的罪魁祸首的企业,环保已经与安全同重。

  据了解,作为以生产化肥为主的综合性化工企业的川化集团,通过多次节能技术改造,利用废气可年产食品级二氧化碳1.5万吨、双氧水1.8万吨、亚硫酸氨8000吨;利用已建成的两套水处理装置,使公司生产用水重复使用率达到95.4%。

  如今,青白江生态工业园区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攀成钢、川化两家企业也被列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在采访中记者还获悉,今年攀成钢和川化公司“巨人牵手”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在省市环保部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区各大企业的见证下,双方在一份《循环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上签下了名字,当双方领导在握手的瞬间,宣告着成都市第一个规模企业间的工业循环经济进入了实质性阶段。重点打造的攀成钢、川化循环经济圈,将实现攀成钢高炉和转炉煤气提供给川化加以综合利用,川化的氨水提供给攀成钢作为烧结烟气脱硫的基础原料等循环项目试点。这种跨厂域的大手笔,使青白江区企业内的小循环经济真正走向区域内的大循环经济。

  成都市环保局副局长陶宏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在一个大的工业园区内实现“上家的废料是下家的资源”,在青白江区的工业园区内这个特点是比较突出的。

  让环保成为检验青白江全面发展的试金石

  生态立区、发展循环经济,带动起人们对环保更加重视,环保已成为检验青白江全面发展的“试金石”,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

  沱江特大污染事故始终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高悬在青白江区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头顶,成为时刻催人警醒的“警钟”。如今,青白江区已经把每年的3月2日作为全区的环境警示教育日,这一天,全区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种纪念活动,让环保成为检验青白江全面发展的“试金石”,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

  对此,青白江区委书记孙建成感触颇深:“直面历史教训,心中难免会痛,牢记沱江特大污染事故,就是让我们不再走弯路。今天正在发生的事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下大力气抓环保,就是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

  建生态工业园区,是青白江人交给自己的一块“硬骨头”,专啃硬骨头无疑体现了青白江人在一个个环保实践中,从量变到质变的勇气与魄力。随着《成都市青白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的实施,冶金产业生态建设、化工产业生态建设、物流产业生态建设、配套网络建设和管理能力建设等五大类29项重点工程总投资达40.2亿元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

  同时,全区将根据资源利用的原理打造6条工业循环链,包括冶金区的“炼铁厂—高炉煤气—炼钢厂—转炉煤气—民用燃料”、化工区的“天然气—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建材区的“高炉渣—水淬—水泥厂—水泥”等,推动区内企业建立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有机产业链网。这种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思路与科学规划在青白江区得到扎实的践行。

  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全区最具活力的主体,即节能减排的主体——企业的参与,是决定青白江环保的关键一笔。全区积极构建环保为主题的企业文化,目前已经形成以“生态工业”带动生态区建设的全新发展模式。

  成都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刘富忠认为青白江区工业如此大规模开展以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将为成都市即将试点的排污权交易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希望国家尽快推行排污权交易,并真正让环保工作搞得好的企业尝到甜头,对污染物削减显著的企业多给予资金补助,起到应有的杠杆作用。

  成都市环保局副局长陶宏志认为,作为老工业区,其生产结构、生产方式及管理模式都相对滞后,生态工业将自然、平衡的状态这个原理引入到工业园区,通过自然调节、自我循环等功能达到生态工业文明。青白江通过新的布局、各企业间的循环以及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了以节能减排撬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让企业获得了新生。

  而四川省环保局副局长杨雪鸿则表示,青白江区的企业充分注重构建以环保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环境文化,事实也证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创造实际收益的巨大动力,同时与青白江区“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这个属于文化范畴的生态文明也有不少共通之处。

对于西部城市,如何协调既要“吃饭”又要“生活”,实实在在的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向生态文明不断靠近,应该说,青白江区的成功模式会给同类型城市带来不少启迪。

12、环保是拉动内需必守的红线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1-15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密不可分。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环保工作高度强调,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进行深刻思考,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等新概念、新观点,标志着我们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生态文明”新理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将环保从行为实践提高到理论和伦理的高度,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升华。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及环评工作力度的加大,我国环境保护正向好的方向转变,如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实现了双下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8年以来,中国环保工作经受了严峻考验。面对历史罕见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环保部门迅速启动环境应急机制,严密防控次生环境灾害,切实保障了灾区群众饮水和环境安全。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期间,有关地方和部门协同配合,全力实施奥运环境质量保障措施,实现了北京空气质量天天达标,兑现了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

  然而,正处于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的环境保护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有的直接影响人民健康。

  2007年全国557个监测城市中,30.2%的城市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特别是近期个别地区在扩大内需的环境下,借发展之名放松环境保护的说法,使保护环境的任务更加艰巨。

  环境保护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固然需要全民参与,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资源环境忧患意识。正如前不久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所表示,国家扩大内需,对环境保护尤其是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是一个机遇,能够加快规划的实施进度,还有利于一些地方借这次机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技术升级换代。同时,扩大内需必然要上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这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这些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完全是可控的。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新形势下,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有机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形成新的发展机制,支持环保部门加强环境监管,认真落实“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审批新建项目环评、严肃追究环境监管失职责任”的“三严”执法要求。

  正如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时强调的,在环评审批方面,对国家政策支持、符合扩大内需要求和环保法律规定的建设项目要加快环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严把关,严禁审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项目。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才能有利于解决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何况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不仅是13亿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是我们在扩大内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的基本原则。 

13、扩内需保增长只能靠上项目?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1月15日 陈谦

  正在严重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

  扩内需保增长,成为当前各地的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然而,用什么方法去扩内需和保增长,却值得各地决策者认真深入研究。项目建设肯定是需要的,但如果把目光局限在上项目上,恐非上上之策,不仅容易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更可能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引发“两高一资”行业反弹。因此,必须换一种思路进行思考。项目应该上,但关键是上什么项目,上多少项目。确保项目在数量上控制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在质量上满足环境标准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是利用项目扩内需保增长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

  这样的思路,将我们引上了一条必由之路,那就是调整产业结构。这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内涵和手段。

  众所周知,调整产业结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长期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国范围内来说却进展缓慢。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依靠经济发展阶段产生的自然推动力。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因经济实力大幅提高,进入提高发展质量和增强国内甚至国际竞争力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力度加大;而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基础薄弱和需要原始资本积累牵制,产业结构调整往往举步维艰。

  这样的状况,成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瓶颈和难解症结。

  骤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在背后推了我们一把。

  国际金融危机对部分行业和产业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倒逼”着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金融危机的挑战面前顺势而为,开展行业洗牌,重新确立产业格局,推行“倒逼机制”,制订出石化、轻纺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规划及方案。同时,加大对铁合金、电石、水泥等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关闭力度,力争今年淘汰50万吨水泥、145万吨焦炭的落后产能。

  然而,只靠“倒逼”显然是不够的,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不可持续性,增强自觉意识和主动意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同样是西部地区,青海省产业结构单一、产品技术含量较少、规模普遍较小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制约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前,暴露出缺乏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差等致命弱点。正是由于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青海省果断提出,突出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工作主线,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升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强调,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着力解决一些工业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落实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从结果上实现节能减排的突破。

  而广东省梅州市更是提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从危中看到机,抓住机遇,化危为机,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化、平安名城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世界经济学博士生导师李赶顺一针见血地指出,扩内需保增长的突破口在调整产业结构。而且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如果还是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不仅会因为金融危机受挫,而且以后受到的影响还会更严重。

  由此可见,国际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严峻考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为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这一思想方略的加快推进落实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这无疑也为各级环保部门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党和国家将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增强了环保部门参与宏观决策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环保部门能够更好地站在宏观战略层面思考和解决环境问题,充分利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环境经济政策,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规范经济建设手段。

  扩内需保增长,真正能够通往罗马的大路,其实只有一条。

14、4万亿投资计划 绿色信贷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2009-1-15

    简要内容:总而言之,要通过改革,正确应对绿色信贷面临的挑战,抓住机遇,加快“绿色信贷”的推广和普及,使4万亿投资计划成为“绿色的投资计划”,从而取得“保增长”和“保环境”的双赢局面。

  当美国华尔街的危机影响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市场,进而出现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使各国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我国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是实现保增长目标的根本途径。4万亿元投资计划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这无疑将为我国拉动内需起到巨大作用。4万亿投资计划如何在取得“保增长”的同时做到“保环境”,使之成为“绿色的投资计划”,对于绿色信贷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使绿色信贷面临挑战。

  绿色信贷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对绿色信贷来说是一种挑战。虽然在经济过热时,如果环保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压投资、减项目的有力手段,但是,经济是有周期的,一旦景气出现下滑,需要促进投资时,环保手段就会面临尴尬境地。例如,当前,4万亿投资计划,要求“出拳要快,出手要重”,那么,环保标准怎么办?是放松、降低标准?还是继续坚持?事实上,在加快投资的背景下,环保手段很容易被束之高阁,很容易被边缘化。随之,绿色信贷自然也就会让位于投资优先政策,让路于信贷投放促进政策。所以说,如果不改革,那么,4万亿投资计划,对于环保,对于绿色信贷来说,就是挑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

  然而有挑战就存在机遇。对于绿色信贷而言,如果实行改革,那么4万亿投资计划就很可能是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下大决心,改革现有的信贷条件和信贷方式,在加快投资,促进信贷投放时,加入环保因素,奉行绿色信贷的原则(比如说赤道原则),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加快投资,促进信贷投放的同时促进了绿色信贷的发展。因此对于绿色信贷而言,4万亿投资计划就成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为什么要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呢?这是因为,无论从国际看,还是从国内看,带动下一轮经济景气起来的新的增长点很可能是在环保领域。

  从国际看,环保事业方兴未艾,限制环境污染,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从国内来看,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更快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如不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环保产业就无法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如不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贷款限制,那么中国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快速发展。打破这一瓶颈,一方面可限制对污染企业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投放;另一方面则要加大对环保项目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投放。

  促进绿色信贷六步走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一些银行已经将环境因素纳入其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程序之中,环境报告已经从会计报表的可有可无的边缘内容变为必不可少的主流内容,绿色会计报表得到推广应用。不仅环保产品生产企业、节能减排服务公司,都可以从银行得到优惠贷款,同时那些拥有良好环保记录的普通企业也可以从银行得到优惠贷款。而对于那些造成环境污染而又因种种原因暂时无法关闭的企业,在贷款时则征收惩罚性高利率或在贷款后提前收回贷款。

  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和银监会已经推出“绿色信贷”计划,对环境违法企业实行限制贷款。但进一步落实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评估标准和“绿色信贷”指导目录,以及相应的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二是地方环保部门发布的企业环境污染信息十分有限,无法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时的具体需要;三是商业银行缺乏“绿色信贷”有关的专门制度、专门机构和专门人材,信贷人员对环保法规和环保政策缺乏了解;四是污染企业不能及时受到信贷惩罚,而环保企业得不到及时的信贷优惠;五是对于环保部门缺乏督促,对商业银行缺乏激励,对于企业缺少奖惩。

  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促进绿色信贷的发展。首先,推动国家环保部和银监会尽快联手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评估标准和“绿色信贷”指导目录,以供商业银行发放绿色信贷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其次,建立规范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双向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环保部门要及时披露环境违法企业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要及时披露贷款对象有关环保措施方面的相关信息,甚至可以考虑,把环境交易所作为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平台。第三,环保部、银监会应与有关大学进行合作,尽快对商业银行信贷人员进行“绿色信贷”相关知识定向培训,为商业银行培育“绿色信贷”专门人材。第四,环保部、银监会要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建立“绿色信贷”的专门制度、专门机构和配备专门人材,健全商业银行内部的绿色信贷组织机构。第五,商业银行应当对环境违法企业及时进行信贷惩罚,征收惩罚性高利率或干脆提前收回贷款;同时,对于环保企业及时提供信贷优惠,包括信贷规模、利率水平等提供优惠,并提供信息披露平台,及时将上述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第六,建立“绿色信贷协会”或“绿色信贷研究会”,通过民间中介组织的力量推动绿色信贷的推广和普及,对环保部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督促;对商业银行进行有力的激励和鼓励,对于生产企业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惩罚。

总而言之,要通过改革,正确应对绿色信贷面临的挑战,抓住机遇,加快“绿色信贷”的推广和普及,使4万亿投资计划成为“绿色的投资计划”,从而取得“保增长”和“保环境”的双赢局面。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魏加宁)

15、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如何实现?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01月15日  孙书博

  在金融危机下,节能减排的问题在各国政治议题中的位置正在下降。2008年12月,刚刚结束的波兹南会议透露,世界各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正在减缓,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各国对目前现状的担忧,于是,也出现了“节能减排应为经济发展让路”的声音。

  可以说,节能减排的目标,不只是削减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从更深层次讲,也是削减全球经济发展的负担。不过,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为我国节能减排既定目标的实现,埋下了一层阴影。

  2008年11月末,山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上,山西省政府建议对“十一五”初确定的规划指标进行调整,节能减排指标赫然在列。山西省政府建议将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指标由最初的25%,调整到22%。

  面对减排目标难以实现的,显然不止是山西省自己的问题。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但2006、2007两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下降仅完成规划目标的26.9%;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下降幅度,只完成规划目标的32%和22%。节能减排工作与预期目标仍有很大距离。

  对于目前的节能减排工作,业界存在两种看法,一是政府可能将以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往后延迟;二是生产放缓,能源的需求下降,能源的供需矛盾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缓和。但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此前明确表示,我国目前还没有调整“十一五”规划两个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想法。可以说,第一种思路没有纳入到考虑议程,而发改委也在为实现既定目标加紧制定相关政策。

  据了解,发改委正在组织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讨论稿)”,将把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之一。这就意味着相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首先在节能评估、土地和环境评估三方面达到国家和地方法规的要求,才能进入下一步审批和核准程序。

  不仅是节能减排的准入机制,关于落后产能退出的机制也在建立当中。

  可以说,节能减排工作,要统筹考虑地方经济、产业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不过在金融动荡的2009年,如何向这两个约束性指标迈进更大的一步,最终实现两个约束性指标?在世界各国为了摆脱危机而鼓励发展、忽视减排的背景下,中国能否独善其身?一系列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