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一月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一月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1-13

一月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8年12月19-28日江河十年行之云南行系列报道:

1、2008江河十年行之十三——抵御外来物种入侵

 

环境资讯:

2、第一财经日报:      2008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双下降

3、中国新闻网:       环保部加速批逾4000亿项目 逾400亿高耗项目缓批

4、人民网环保频道:     环保部将提供更加优质的环评服务

5、中国新闻网:       国家林业局长:最大威胁是生态危机而非金融危机

6、新华网:         环评既要开辟“绿色通道” 又要当好“防火墙”

 

地方信息:

7、新华网:         西安连续出现污染天 环保部门紧急综合整治 

8、潇湘晨报:        湖南主要污染物减排形势严峻

9、新华网:         武汉38个湖泊2009年将全部截污 不留一个排污口

10、昆明日报:        滇池治理将实行省级部门年底考核制度

 

人物访谈:

11、搜狐财经:        贾峰:环境问题和金融危机有共同性

 

特别推荐:

12、湿地中国:        专家:发展观点审视“长江开发保护”

 

深度报道:

13、中国青年报:       “限塑令”推行逾半年 塑料袋仍畅行无阻

14、中国环境报:       盘点关注环保大事 关注侵权责任法

 

环境时评:

15、搜狐财经:        吕植:经济危机是中国重振绿色经济的机遇

 

 

 

1、2008江河十年行之十三——抵御外来物种入侵

汪永晨

 

  外来物种入侵,这次江河十年行让我们深有体会的就是那满山遍野的黄花、白花。一片山上要是有了它们,就几乎看不到其他的植物了。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向我们一一介绍着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植物。为什么有了它们就没有了其他。这就是外来物种入侵。

 为了更清楚地解释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除了在车上各位记者对蒋高明进行了采访,回来后我找到一篇采访蒋高明的文章,作者邓爱华在这篇文章中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生物入侵危害和生物入侵的概念。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这还不包括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据专家初步调查,世界上100种最具危害性的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已入侵了中国。因此,有效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

  生物入侵的概念

蒋高明说,要弄清楚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首先要让老百姓了解生物入侵的概念。何为生物入侵呢?“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过程。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存在许多阻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它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达到生态平衡。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的天敌及生态条件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来自外来敌人的入侵是高度重视的,“寸土必争”;但对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则防范意识淡薄,甚至还人为地引进许多外来入侵物种,造成“引狼入室”。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形势堪忧

谈到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形势,蒋高明显得忧心忡忡。他介绍,我国从北到南5500公里,东到西5200公里,跨越50个纬度、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目前,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无一没有外来种。甚至在自然保护区中,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外来杂草。从森林、农区、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入侵物种。其中以水生生态系统的情况最为严重。

在我国,外来入侵的物种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到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 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 从病毒、细菌到大型真菌。一些著名的入侵物种有獭狸、爪哇禾雀、鰕虎鱼和麦穗鱼、食蚊鱼、食人鲳、克氏螯虾、福寿螺、非洲大蜗牛、白蚁、美国白蛾、蔗扁蛾、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甘薯长喙壳菌、豚草、紫茎泽兰、大米草、水葫芦等。这些有害外来物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许多重要部门,如农业方面,受到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甘薯长喙壳菌和豚草的威胁;畜牧业方面,紫茎泽兰在南方一些地区已经成灾;林业方面,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松材线虫等成为灭不掉的外来害虫;园林方面,蔗扁蛾等悄然进入城市。

另外,经历了几十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虽然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提高了,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的起因是所使用的物种单一:在北方基本以杨树为主,南方则以杉木为主。最近到山东农村考察,原来老百姓喜欢种的榆树、国槐、洋槐、白蜡树、楸树、泡桐、梧桐、枫杨、柳树、柏树、松树等几乎被清一色的杨树所取代,大半个天下的树木都几乎姓了“杨”。而南方山地,近来有被来自澳大利亚的桉树“占山为王”的趋势,如号称植物王国的云南省正在实施一种2641万亩桉树工程,准备发展造纸业,而实施这一工程的是来自海外的一家造纸企业。蒋高明说,2004年,他去云南考察,在山上看不出植物王国的痕迹,其景观类似于北方的山地,多为秃山。即使有森林,多种了桉树,桉树郁闭后,本地种很快丧失了地盘。该物种是一种入侵能力很强的树种,对其危害,我们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生物入侵攻略揭秘

普通老百姓肯定不明白,外来物种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那些不远万里而来的入侵种在原产地的时候还能安分守己,而一旦进入新的环境,就能够称王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蒋高明介绍,从专业上来说,它们大致有以下4种机理,它们就是外来物种繁殖的绝招:

  通过种子大量繁殖

通过大量的种子繁殖后代。比如北京最有名的杂草——豚草。它的一株草能结出成千上万粒种子,豚草通过种子留下自己的后代。这些大量的种子一旦有合适的生长空间,就会大量生长。再如原产地来自加拿大的加拿大蓬,也是靠大量的种子实现入侵的。

化学防御体系

    外来物种惯用的另一种手法就是释放有害的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物,或者把本地植物杀死。比如豚草和火炬树都会释放有害物质。目前,我国的科学家们也发现,加拿大一支黄花的根系同样能分泌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通过这种“卑劣”的手段去挤占原属于土著种的领地。

  疯狂蔓延的发达根系

比如火炬树,它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通过根系的向外扩张来繁殖后代,抢占本地植物的地盘。即使对对它们斩草除根,也很难除掉它们,因为那些扔掉的根和茎还有萌生能力。同样外表文弱绚烂、楚楚可怜的加拿大一支黄花,也是依靠这种策略,见缝插针般地遍布城乡荒野——一支黄花那像竹子一样的地下根茎也会四处蔓延,在找到合适的地方后就自动生出新株,因此除非一株不剩地彻底连根铲除,否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后就只剩下一支黄花惟我独尊了。

  超强的光合能力

在我国,这一类植物的典型代表就是大米草,它是用一种C4途径进行光合生产,其能力远大于本地的C3途径植物。大米草在上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目的是用大米草来固定海滩。它的光合能力极强,喜高温和强光,在江苏黄河入口的海滩快速生长蔓延,向北扩展到辽东湾,向南已经扩展到北部湾,使得当地的物种很难有生存空间,成了非常有名的入侵种。

  尽量避开天敌

这也是入侵者最为得意的招数之一。很简单,在新土地上它们没有天敌。比如空心莲子草在南美有一种专门对付它的莲草直胸跳甲,在天敌面前它只能做一根乖乖草了。但来到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以后,一下就泛滥成灾了。再如铜锤草,又名红花酢浆草,原产热带美洲,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我国,现已在我国的十余个省市成为“爆发型杂草”。

  绿色奥运要警惕外来生物入侵

蒋高明介绍,目前,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外来种的入侵,北京也不能幸免。目前北京尤其近郊区绿化中大量采用的火炬树很可能成为一种入侵物种。郊区9大红叶观赏区植物选择了火炬树造景,每区在千亩以上,个别景区甚至超过万亩;一些传统文化名山也利用火炬树来点缀甚至成片栽植;京郊可观赏的30万亩彩叶树面积中火炬树占了很大比例,甚至连著名的香山红叶区也混入了5000多棵火炬树,不能不另人担忧。

北京郊区有1400多种植物,其中许多植物的生态、欣赏、与文化价值远远高于外来物种。20世纪初,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从百花山引进了400多种本地植物。在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北京城区30多处已形成规模的人工群落中,只有北京大学和圆明园具备天然植被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年的设计者对本地物种的巧妙使用,而其余的群落结构简单,物种不超过30种。

北京是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城市,是六朝古都,需要有反应当地特点的物种搭配才能符合古香与古色。一些树木应当能够成为古树,而经过几百万年自然选择的本地树种大都是长寿的,而大多外来物种寿命短于本地种。另外其风格也不适宜,如火炬树的红色与本地的槲树、黄栌、元宝枫不同,前者经霜落叶,红的时间短暂,是假红;而后者则能耐风霜,红叶真实且周期长。要建设文化与传统共存、现代与自然共存的国际化、现代化与文化的首都,北京应当旗帜鲜明地在全国率先使用本地种,慎用外来种、拒绝入侵种。

外来物种一旦大量繁殖,去除困难,后患无穷。例如,火炬树原产北美, 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1959 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入我国,1974年以来陆续向全国各省区推广。原来主要以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栽培较多,目前长江流域也广泛栽培。该物种有非常强的侵占力,凡是海拨500~3000m,降水在300mm以上、温度在25~45°C之间、年平均温度在8°C以上均能够繁殖,具有极广阔的生态位。一旦离开原产地,由于失去生态平衡,就会大量滋生而危及引种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现在我们发现在火炬树成片生长的地方,基本上其他物种被排斥,长期下去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应当接受引种外来物种风眼莲、大米草失败的残酷教训,作为饲料或者海岸带防护的这两种植物在我国淡水生态系统和海岸滩涂已形成巨灾,国家花费数百亿元也不能去除。

蒋高明呼吁,北京正在实施的各项目奥运工程中的绿化建设,其植物物种的选择必须要经过生态学家论证,特别要强调大量种植本地种,大力发展本地种为主的城市森林,要时刻警惕外来物种有一天会变成难以对付的入侵物种。

外来生物入侵危及城市生物多样性

蒋高明自豪地说,中国生物多样性在全球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物种多样性在全球第三,生态系统多样性全球第一。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提倡发展生态城市,在城市绿化中,理应选择出更多、更适宜的本地种。

  生物多样性与城市

蒋高明说,纵观世界上知名的大城市,都非常注重城市生物多样性问题。比如,莫斯科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天然植被在城市中地位的城市之一;维也纳是有名的音乐之乡,但是更加重视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结合;美国19世纪就注意到行道树的选择,并以法律的手段保障行道树在城市中的位置;澳大利亚悉尼市为举办2000年奥运会,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目前也开始重视城市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协调发展。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2年,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都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特别要加强生物资源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及物种变化的监测、生物资源(特别是乡土物种和濒危物种)的调查和监测。

  城市绿化要旗帜鲜明地提倡种本地种

作为一个多年关注城市绿化的专家,蒋高明激动地说,乡土植物或者本地植物并不见得“土”,她们适应自然,是最美丽的。本地种类或者乡土种类是城市建立之前就存在的,是城市的当家主人,应当请它们回来。那些花重金买来的所谓洋种类在产地也是“土”的,一个以外来种为主的城市既失去了城市生态特色,又容易陷入俗套。

  城市生物多样性要反应城市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城市的发展总是与她的生物多样性结合。欧洲国家的绿化强调本地种类,很少将来自异国他乡的种类作为自己的行道树。分析可能存在以下两个理由:其一是他们认为用外来种做当家树种不符合生态的观点;其二是他们骨子里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银杏英国人也很喜欢,但他们只将单株栽在公园或植物园里供人们参观而已。目前,在我国城市中普遍面临树种相对较为单一、绿地的数量和质量不足以及生态安全等问题。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中,生物多样性选择是非常明智的举措。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除了保护前人留下来的“古树”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资源外,解决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利用周边山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绿化、美化城市的裸露地面,既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又能解决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的绿化与环境问题。

  建议与对策

作为一个植物学家,蒋高明有一种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他强调,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外来物种对我国的入侵,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把绿色GDP与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各种实践;二是转变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慎用外来物种;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政策法规去平衡不同区域的利益分配;四是要淡化部门利益,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重大工程科学决策的透明度;五是要开展入侵物种危害环境警示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针对外来物种的入侵,我国还缺乏相应的法律制约机制。因此,他语重心长地说,应提高全民意识,接受以往教训,切勿以“科普”或“观赏”等名义轻易引进有害物种。因为一旦发生不可逆转的生物入侵,在没有任何天敌抑制的情况下,后果实在无法估量。

2、2008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双下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01月09日 章轲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昨日称,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实现了双下降。

  李干杰是昨日在北京举行的 “中华环境友好煤炭企业”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上述消息的。

  2007年,中国首次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双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别下降了3.14%和4.66%;2008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双下降,同比分别下降3.96%和2.48%。环保部表示,这样的成绩表明约束性指标效果进一步显现,工程减排、环境经济政策推动减排等措施起了作用。

“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和物质上的富裕,却付出了过高的资源环境代价。”李干杰说,无节制的消耗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和粗放的发展方式,已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

3、环保部加速批逾4000亿项目 逾400亿高耗项目缓批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1月09日

   中新社北京一月九日电 中国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九日称,近两月来环评提高了审批效率,为扩内需开辟“绿色通道”,两月内已批复总投资额四千七百余亿元的环评项目,而有十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被暂缓审批,涉投资金额四百三十八亿元。

  这位负责人说,近两个月环保部共批复项目环评文件一百五十三个,总投资达四千七百余亿元,涉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十一个,总投资一千三百九十三亿元。

  他表示,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环评审批亦从严把关,对十一个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煤化工、火电项目予以暂缓审批,总投资达四百三十八亿元。

  环保部称,已对推动环评进展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缩短了办理时间,建设项目受理决定的时间由原来的五天缩短至两天,审议项目会议次数由原来一月一次调整为一月两次;二是分类评估,简化流程;三是分级审查,减少程序;四是加强指导,完善制度。

  这位负责人表示,尽管多数项目简化评估,但对“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者,仍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条件,从源头上控制其过快增长,环保部并要求“环境影响小的项目下放地方审批,环境影响大的"两高一资"项目上收国家审批”,以期严格把关。

4、环保部将提供更加优质的环评服务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9年01月09日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扎西)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环评服务。环评既为中央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扩大内需要求的建设项目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又为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项目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火墙”。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近两个月,环境保护部共批复项目环评文件153个,总投资达4700多亿元。其中,涉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1393亿元。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环境保护部从严把关,对11个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煤化工、火电项目予以暂缓审批,总投资达43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能的淘汰。

  这位负责人表示,环评工作取得的较大进展得力于环境保护部采取的四项措施。一是便民高效,缩短办理时间。建设项目受理决定的时间由原来的五天缩短至两天,审议项目会议次数由原来一月一次调整为一月两次。二是分类评估,简化流程。在保证环评评估质量的前提下,按环境影响的大小分类评估,分类审查,分类确定时限。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条件,从源头上控制其过快增长,其他类项目简化评估。三是分级审查,减少程序。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审查程序。如有重大国家项目需要审议的,及时召开部常务会议进行讨论。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向业主作出解释,说明不予审批的原因和理由。四是加强指导,完善制度。召开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第一时间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导环保系统在新形势下处理好“把关与服务”、“当前和长远”、“效率和质量”、“宏观和微观”的四大关系;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确定环评管理范围,对环境影响轻的建设项目降低环评等级,对环境影响大、污染重的建设项目提高评价等级;加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的修订工作,确定了“环境影响小的项目下放地方审批,环境影响大的‘两高一资’项目上收国家审批”的修订原则,在提高环评管理的效率的同时实现严格把关。

5、国家林业局长:最大威胁是生态危机而非金融危机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1月09日

  中新社北京一月八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周四在此间强调说,随着人类对森林、湿地的过度利用和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湿地缩减、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成为迄今为止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据英国政府气候变化与发展顾问斯科恩发表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预测,到二0三五年,气候变暖造成的损失相当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损失的总和。

  专家认为,生态危机比金融危机对人类的危害更大。金融危机持续时间不会很长,经济萧条过后还可以再次繁荣。但生态危机的危害不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很难逆转。应对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全球的战略任务和国际外交领域的热点问题。

  对上述观点,主管中国林业的贾治邦都表示认同。他说,在中国,生态承载力低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不协调,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最新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指出,中国的生态承载能力已经超过负荷,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负债国”之一。

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表示,生态文明观已开始影响中国政府的决策和社会的行动,对林业的投资正不断加大。但由于长期忽视森林经营,导致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林业提供生态产品、林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当今社会,唯有生态产品是最短缺的产品。

6、环评既要开辟“绿色通道” 又要当好“防火墙”

来源:新华网2009年1月9日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顾瑞珍)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9日说,环评既为扩大内需要求的建设项目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又为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项目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火墙”。

据介绍,近两个月,环境保护部共批复项目环评文件153个,总投资达4700多亿元。其中,涉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1393亿元。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环境保护部从严把关,对11个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煤化工、火电项目予以暂缓审批,总投资达43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能的淘汰。

这位负责人表示,环评取得的较大进展得力于环境保护部采取的四项措施。一是便民高效,缩短办理时间。建设项目受理决定的时间由原来的五天缩短至两天,审议项目会议次数由原来一月一次调整为一月两次。二是分类评估,简化流程。在保证环评评估质量的前提下,按环境影响的大小分类评估,分类审查,分类确定时限。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条件,从源头上控制其过快增长,其他类项目简化评估。三是分级审查,减少程序。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审查程序。如有重大国家项目需要审议的,及时召开部常务会议进行讨论。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向业主作出解释,说明不予审批的原因和理由。四是加强指导,完善制度。召开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第一时间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导环保系统在新形势下处理好“把关与服务”、“当前和长远”、“效率和质量”、“宏观和微观”的四大关系;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确定环评管理范围,对环境影响轻的建设项目降低环评等级,对环境影响大、污染重的建设项目提高评价等级;加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的修订工作,确定了“环境影响小的项目下放地方审批,环境影响大的‘两高一资’项目上收国家审批”的修订原则,在提高环评管理的效率的同时实现严格把关。

7、西安连续出现污染天 环保部门紧急综合整治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1月09日 

    新华网西安1月8日电 (记者石志勇)针对自2008年12月下旬以来空气质量连续出现污染的情况,陕西省西安市环保部门紧急行动,加大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强化燃煤烟尘及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监管。

据了解,虽然在2008年收获了超过300个“蓝天”,但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西安一直是污染天气。除自然因素外,西安部分拆迁工地未实行湿法作业、建筑工地扬尘防控措施未落实到位以及焚烧树叶、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等人为因素,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此,西安环保部门紧急开展了以控制扬尘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大对燃煤烟尘及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监管,并将对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和媒体曝光。同时环保部门还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并配合,自觉减少污染空气的行为。

8、湖南主要污染物减排形势严峻

来源:潇湘晨报2009-01-09 

昨日(1月8日),省政府在长沙召开200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汇报会,向国家污染源核查组汇报我省减排工作情况。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主持汇报会,国家环保部张力军副部长通报了对我省(指湖南省,下同)主要污染物初步核查意见。周强要求,要确保“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完成。

2008年,国家下达我省的考核目标是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85万吨,比2007年下降3.4%,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88.55万吨,比2007年下降2%。而当前,我省工业COD削减空间已不大,占总量70%的城市生活COD削减幅度不大,由于城市人口增加过快,城市基础设施存在处理能力低、运行负荷低、处理效率低和收费水平低等问题,生活COD削减量赶不上新增量,我省COD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同时由于我省财政资金非常有限,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缺口较大,比如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需要投入17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28亿元,工业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46亿元。湘江流域8市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工业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以及淘汰退出、搬迁企业的补助等资金缺口较大。这一情况制约了我省减排目标的完成。

汇报会上,张力军充分肯定了我省200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的成效,形成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减排工作局面,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重要一步,砷、镉等重金属减排成效明显。

周强要求,我省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将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落实到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要提高对“十一五”约束性指标的认识,清醒认识当前主要污染物减排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认真吸取江西、河南等省的先进经验,要切实落实减排工作责任制,克服减排投入等靠要的思想,强力推进减排工作。要尽快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存在处理能力低、运行负荷低、处理效率低和收费水平低等问题。要认真实施结构调整,增加环保投入,确保“十一五”减排目标的完成。

汇报会上,国家环保部还表示要加大国家对湘江和洞庭湖治理支持力度,增加对我省减排资金的投入。

9、武汉38个湖泊2009年将全部截污 不留一个排污口

来源:新华网2009年01月09日

   新华网武汉1月8日专电(记者周梦榕)江城武汉城内湖泊众多,有“百湖之市”的美誉,但水污染却不容忽视。武汉在多年治理湖泊污染的基础上,提出今年年内将中心城区的38个湖泊全部截污,不留一个排污口。

  市长阮成发说,今年,武汉将实施湖泊水质提档升级工程。

以修复水生态、提升水景观、保护水环境为重点,推进清水入湖计划,完成尚未截污的93个排污口截污工作,实现中心城区38个湖泊全部截污。从而对汇入武汉中心城区湖泊的污水实现雨污分流,即雨水汇入湖泊,污水通过收集管渠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保护湖泊水环境。

  据悉,2008年武汉湖泊治理成效显现。其中,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东湖、沙湖、杨春湖等与长江连通)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重大启动项目,汉阳“六湖连通”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将墨水湖、龙阳湖、三角湖等六个湖泊连通并与长江、汉江连通)也正在积极推进中,中心城区63个湖泊排污口实现了截污。

目前,武汉市对中心城区湖泊的监测从过去一年三至四次增加到每月一次,市中心城区湖泊的水质正在发生良性变化,4类水体日益增多。

10、滇池治理将实行省级部门年底考核制度

来源:昆明日报 2009-01-09

  在昨日(8日)召开的云南省政府2009年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指出,“滇池治理思路已经理顺,工作重点也较为明确。2009年是滇池治理规划实施的冲刺之年,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推进滇池水污染防治,带动全省的其他江河湖泊治理和保护。”

    秦光荣表示,2008年是滇池治理力度较大的一年,发展势头较好的一年,要增强滇池治理的信心。去年滇池治理的成效充分说明,只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形成合力,滇池是可以治理好的。“2009年要从6个方面加快滇池治理工作。省级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把滇池治理工作细化量化;年底要按责任分工进行考核并向媒体公布考核结果,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和问责。”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代表昆明市委、市政府作表态发言。仇和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秦省长九次研究协调滇池治理工作,充分显示出省委、省政府对滇池污染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对昆明市既是鼓舞与鞭策,也是压力和动力。昆明市一定会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如期如实不折不扣地完成滇池治理任务。

    2009年滇池治理重点项目表

    加快环湖截污、交通工程

    环湖截污和环湖公路同步加快推进,其中滇池环湖东岸、南岸干渠截污工程,雨水处理站建设等要有实质性的推进。确保重点监管的44家企业达标排放,流域内100家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牛栏江引水项目投资年内完成20亿元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要完成项目建议书审批,争取完成可研报告审批,并加快推进控制性工程实验场地建设,完成投资20亿元。按工程进度要求,开展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工作,完成工程环境保护规划,积极开展主城入滇河道配水前期研究工作。

    盘龙江南段综合治理

    完成玉带河、篆塘河、洛龙河、西坝河、金汁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海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捞鱼河、护城河、马料河前期工作并启动实施,加大河长负责制落实力度。在常年有流量的河道入湖口启动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在河道行政管理辖区交界处进行水质水量监测。

    农村垃圾全面收集处理

    流域内农村全面建设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实行长效运行机制,实现无害化处理。推广测土配方8万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1万亩,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4座。完成并启动松华坝水源地核心区人口异地移民安置规划,加大水源地农改林和永久林带建设,禁止在水源地搞任何开发建设项目和污染水源的生产经营活动。

    全面修复草海生态

    在滇池外海水体保护界桩内完成“退房、退人”的任务,修复、建设湖滨湿地与湖滨林带,恢复陡岸带植被,做好四退三环一护中所涉及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全面实施滇池外海环湖生态闭合。

    入湖口淤泥也要清

尽快选定淤泥堆场,完成草海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完成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启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一期工程,完成滇池水下地形测量,调查摸清底泥的分布和数量以及主要污染物的分析,为生态清淤和底泥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1、贾峰:环境问题和金融危机有共同性

来源:搜狐财经 2009年01月09日

   搜狐公司年度品牌活动“2009新视角高峰论坛”于2009年1月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搜狐公司作为国内最领先新媒体,经历了2008奥运赞助商的特殊成长之旅,正在走向成熟。本次论坛我们邀请到众多国内一线经济学家、企业家、社会学家和媒体精英,共同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的未来。下面是搜狐财经专访间对环保部宣教中心副主任贾峰的专访:

  金融危机和环境问题有共同性

  搜狐财经:非常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新视角论坛。今天我的问题比较宏观。因为在之前采访了几个学者,大家都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在经济危机下,政府或者是很多企业可能会忽略环境保护。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呢?

  贾峰:金融危机的爆发现在越来越真切地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前一段时间,我们以为这主要是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现在都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环保来讲,从某个角度来说,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种制度缺陷所造成的,而环境污染或者是公害问题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市场经济逐利或者是制度缺陷造成的,所以这两者有共同性。

  当金融危机的时候,环保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反过来,当人类第一次面对环境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多把环境问题作为一种公共事务来管理,作为一种对市场经济的调整,发挥政府的公共职能作用。因此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政府里设置了环境保护的机构,制定了法规,对环保加以重视。金融危机爆发了,其实很多国家,不仅是中国,包括美国,都通过政府的作用来减弱或解决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换一个角度来说,解决环境问题和解决金融危机,在这里又有了共同点,都要通过政府公共职能的作用来调整社会的关系,使大家更重视环境的问题。

  公众环境意识的形成需要各方面条件的完备

  搜狐财经:现在很多人一提到环境,更多是停留在口号上,我们是不是需要一个相关的准则也好,或者说规范也好,在一定的约束下,让大家慢慢地积累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呢?

  贾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现在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当饭都吃不到的时候,面临失业的时候,还做不做环保?第二,怎么把环保的口号变成行动?其实这二者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在金融危机没有爆发以前,全球化经济发展非常快,做什么行业都可以赚钱,某些行业甚至是暴利,比如房地产。今天,你会发现你投资回报的机率越来越少。这时候你看看什么样的行业投资有什么潜在的价值?前不久,巴菲特曾经把十几亿投资到中国某个电力公司。在现在的背景下,把环境产业作为未来投资价值凸显了一个新领域。可再生能源、环境节能减排的技术和产品,是金融危机下面的一个投资重点领域。

  当然,刚才你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把口号变成行动?其实我相信有两点。第一,需要一些做得好的环保企业,能够通过他们的实践向社会展示他们因为关注环保而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了和其他企业,尤其是不关心环保的企业不同的收益。另一方面,我们公众都喜欢饮用纯洁的水、呼吸干净的空气,所有环境的改善和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关系,就像北京现在每个月停开一次车,这样的举措每天减少80万辆汽车上路,减少了交通的堵塞,同时也减少了尾气的排放,给我们带来了好处。对于我们个人,这可能造成一点点不方便,这一天你可能要放弃自己的自家车而改乘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你遵守政府的这种做法,你的做法既完善了环境,同时也有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这就是把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口号,通过绿色出行这样的方式落实到行动上一个具体的例子。

  搜狐财经:北京每天停开一天的车,更多是政府主导的,和我们企业或者是公民自发愿意做这样的事情这样一个理想状态还有些区别。

  贾峰:如果我们看看发达国家,他们走过的道路也许会给我们启示,比如瑞典、英国、美国,都有很多管制机动车出行和鼓励公交优先的政策。回到中国,你会看到,我们现在所采取的绿色出行的政策,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行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让公众关心环保的行为变成一个受制于法律约束的行为,自愿性不是很强烈。

  在未来,我们在探讨、评价这个政策的时候,我们在环境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除了体现政府的规制作用以外,应该要增加自愿这样的色彩。当然我们还要给一些经济上或者其他方面的刺激手段,通俗地说叫“胡萝卜加大棒”。我们可以考虑鼓励公众每周停开一次车,第二,如果你有特别的安排,你也可以这一天开车,但是你要付出一点代价。其实现在你付出的代价,原则上就是罚款100块。

  未来政策的细化,就意味着你可以这么做也可以不做。打一个比方,如果未来三个人在一辆车,这个车就不受单双号或每周停开一次车的限制。这样一个政策的完善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政策的制定,还需要相关执法技术的手段和执法人员配备的跟进。

  也就是说一个良好的、绿色的、公众喜欢的政策推出,不仅要有意愿,而且有很多的成本,包括执法人员的成本、公众守法的成本,所有这些都具备了,一个纯真的年代,一个体现社会和谐的、简单关系透明的社会就能到来了。

  搜狐财经:也就是说,我们要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状态,可能需要我们的宣传教育,同时也需要一些客观的政策上或者经济上的引导,让大家慢慢形成这样一个习惯?

  贾峰:你说的很对。一个行为的形成需要几个阶段。第一,它需要大家有知识,社会要认识到这个东西的必要性。第二,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所谓的可行性,应该让大家认识到有了知识、有了意识,要落实到行动上。而可行性还包括政府的立法、政府技术的配备设备和执法能力,这是技术创新。

  最简单的,比如说在瑞典和伦敦,包括美国,如果一个车辆进入到核心区域的时候要有高收费的政策,而这个政策靠人工一个个来的话是不可以的,因此要有一个非常先进的设备,能够对所有进出的车辆拍照,同时可以进行费用的扣减。这样的话,实际上就进入到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自动收费系统。不简单地说北京要实行一个什么政策,而是说政策要配套的设施,需要有执法能力的建设和相关人员的配备。所有条件都具备了,一个政策能够真正非常流畅实施的条件也就具备了。

  搜狐财经:谢谢您。

12、专家:发展观点审视“长江开发保护”

来源:湿地中国2009/1/9 水博

    2008年10月28日至29日,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发电之际,“三峡工程与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国际研讨会”在三峡坝区隆重举行。会议由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国际水电协会、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主办,吸引了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等18个国家的13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会。笔者作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代表,也有幸参加了这一盛会。亲眼见证了与会的各国水电开发公司、流域管理机构、科研院所、以及相关国际NGO组织机构等代表,通过参观、考察、交流和探讨,一致肯定三峡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功的整个过程。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极端环保宣传的影响,某些新闻媒体和记者对水电开发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有关此次会议的宣传报道,却出现了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误导。例如,由《重庆日报》[特别关注]记者邓全伦刊发的一篇题为《长江进入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变革期》文章,就是一种典型的失实报道。为了避免误导公众,下面本文将针对该报道中某些不实之处,进行必要的说明和澄清。

    一、关于“四万座水库拦截长江水”,“水电站太密集了,几乎让长江喘不过气来”的评价是否公正,是否符合事实?

    细心的读者应该能够注意到,《重庆日报》的文章中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描述“翁立达,水利部长江委科技经济协会秘书长,多年致力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著名专家。一向发言积极的他,却在整个研讨会上保持沉默,表情阴郁”。

    根据我亲身参会的实际观察,实际情况的确如此。然而,为什么会保持沉默、表情阴郁呢?或许因为翁先生持有的这种“水电站太密集了,几乎让长江喘不过气来”的看法,一直受到压抑?可以说在整个会议上,自始至终就没有一个人敢于公开的发表这样不负责任的言论。因为,在那些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水电开发各种情况的专家们面前,这完全是一种类似小儿科的谣言。

    长江流域四万多座大坝,听起来很吓人,但是,要知道这吓人的数字也不能掩盖我国长江水资源开发严重不足的现实。我们不妨应用一下《重庆日报》记者自己的数据,来说明这一问题。《重庆日报》的文章随后说“长江流域已建成水库4.57万座,加上在建的大中型水库,总库容将超过2113亿立方米;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在2001年底达2441座。”。也就是说,这四万多座水坝的95%都是当地群众用来灌溉、没有发电功能的小水坝。所谓2441座水电站的95%也都是在建立在长江支流、河汊上的小水电。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能力的局限,解放几十年来我国长江流域上真正具有调控洪水和发电能力的大型水电站,可以说是少得可怜。目前我国长江上游的水能开发程度仅为10%,因此,所谓“水电站太密集了,几乎让长江喘不过气来”的说法,完全不符合我国长江水资源开发严重滞后的基本现实。

    根据此次大会上长江水利委员会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整个长江流域的水库蓄水能力,仅占长江水资源总量的18%,我们对长江洪水的控制能力只有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例如,美国的水库蓄水能力比我们国家高几倍。要知道,只有具备了足够水库蓄水能力,才有可能在洪水期拦蓄洪水,在枯水期提供必要的水资源。为了有效的调控水资源,在干旱缺水的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河,其水库的蓄水能力,已经达到了河流全年径流量的4倍到5倍。只有这样,它才有可能实施对水资源进行跨年的调节,在减少洪水灾害的同时保证水资源的供应。

    此外,我国黄河上的水库蓄水能力也已经接近了年径流量的两倍,只有在此基础上水利部才有可能实行全流域的统一调度、管理,保证黄河全流域既不发生洪灾,也不出现断流。而由于目前我国长江的水库蓄水能力只有18%,所以,我们现在很难有效的应对与长江的洪水和干旱。我们只有加强长江流域的水利水电开发建设,尽快的提高长江流域的水库蓄水总量,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江的洪水灾害和水资源供应问题。

    《重庆日报》记者写到,翁先生在“过去一周里,他考察了长江上游支流的岷江、大渡河、雅砻江的水电开发情况。这些支流水电开发的无序、混乱,让翁立达震惊:“太疯狂了,大坝一座接一座。”在他看来,曾经自由奔腾、生机勃勃的长江,因为这些大坝的阻隔,正在逐渐丧失活力”。我们敢肯定地说,记者的这些说法是不真实的。因为就是不进行任何考察,一周内走完那么多长江支流也很困难的。更何况地震后岷江上的一些重要电站(如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拱坝沙牌)我们搞震损调查的专家,一直等到现在还都进不去。不知道记者和翁先生是如何具备这种超人的本领的?总之,有关这一段报道的内容,我认为记者和翁先生之间,必然有一人没有说实话。

    按照我国的长江规划,我们现在已经开发利用的长江水能资源,大约只有规划中的十分之一左右。除了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长江支流上上至少还有一半以上的水电站还没有开始修建。所谓“太疯狂了,大坝一座接一座”的说法,纯属一些反感水坝建设的人士编造出来挑拨公众的炒作,或者说是一种心理变态后的自我幻觉。真正的实际情况是,即使十几年之后我们把目前的长江上游规划的水电站都建设完成之后,其总的水库蓄水能力也不过才是长江年径流量的60%。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要比我国的黄河还要低很多。

    由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大都基本完成,翁先生或者记者所担心出现的“曾经自由奔腾、生机勃勃的长江,因为这些大坝的阻隔,正在逐渐丧失活力”的那种后果,实际情况如何,早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普遍的证明。那就是洪水灾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水资源供应有了充足的保障;水能发电为人民提供了清洁的能源;航运和渔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流域内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

    为什么反感水坝人士的看法、感受与现实竟会有如此大的偏差呢?因为所谓由于“大坝的阻隔”的想象,完全是出自一种错误的概念。尽管大坝可以暂时的阻隔河流,但是,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引水用水,河流中的水体决不会因为大坝的存在而消失。任何大坝无论形成多么大的库容,最终总是要被蓄满的。所以,建造大坝本身是不可能阻隔河流的。现实当中,大坝的真正作用也绝不是阻隔,而仅仅是控制、调节河水的流量。所以,只要管理得当,大坝建成以后,河流同样还是可以“自由奔腾、生机勃勃”的,而且决不会无缘无故的“逐渐丧失活力”。

    二、关于“水电站开发备受置疑”,“一旦水生物种丧失了原有的自然水流条件,这个物种将很快退化或消亡”的说法,是否可靠?

    的确如《重庆日报》文章所述“如何评价水库、大坝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参加“三峡工程与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国际研讨会”的专家们给予了充分阐述”。但是,我在会场上所听到的阐述内容,却和《重庆日报》记者报道的意思,居然是南辕北辙的不同。大会谈到有关水坝建设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问题时,我记得会上有代表特别指出,水坝本身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很多水坝建成后的河流生物多样性下降的现象,主要是其他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结果,而不是水坝的罪过。我国很多还没有建坝的河流、河段,由于其它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物多样性也已经遭到极大的破坏。相反,自然界中有很多自然产生的水坝所形成的天然水库湿地,其生物多样性不仅没有出现减少,反而变得更加丰富。例如,我国的人中海、木格措,以及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九寨沟”,那里的生物多样性决不会比任何激流河段逊色。我清楚地记得,来自德国的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主席,斯蒂芬.希尔博士,在关于莱茵河治理成果的报告中介绍说:通过对莱茵河的综合治理,目前莱茵河的生物多样性已经恢复到了一百多年以前的物种水平。这条建有上百座大坝的莱茵河的现实充分说明,水坝的建设并不一定必然导致河流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不一定会减少河流的生物多样性。

    至于《重庆日报》文章中所说的“过多的大坝破坏了水系的连通性,导致河流纳污能力大幅下降。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说:“部分大坝在整个枯水期基本关闭,排入河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坝前集聚,汛期首次开闸泄洪时,高浓度污水集中下泄,极易造成突发污染事故。’”,似乎更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谎言。

    所谓“大坝破坏了水系的连通性”的说法,不过是所谓“大坝的阻隔”河流错误概念的翻版。从宏观上看,水循环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既然我们承认人类是不可能战胜自然的,因此,人类也不可能完全破坏水系的连通性。只要没有大规模的引水用水,保留一定水资源量,人类建坝对河流的连通性的影响,与自然界中堰塞湖形成后对河流的阻挡、干扰作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河流受阻,形成湖泊湿地,这几乎是自然界中经常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现在全世界几乎没有人会承认,北美的尼加拉瓜大瀑布,破坏了五大湖的水系连通性吧?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型河流都建设了大坝,我们能说世界上所有的大江大河都已不再具有连通性了吗?成千上万吨的轮船可以穿梭航行的河流水系,能说是不连通的吗?

    此外,所谓“部分大坝在整个枯水期基本关闭”等等说法,也是国际上早已经臭名昭著的谎言。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简单的分析一下这种假设的逻辑漏洞。众所周知,人类在河流上建造水坝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蓄洪水。所以,通常水坝的运行都需要在洪水期关闭一部分闸门,存蓄洪水,而且会在枯水期逐渐的把所拦蓄的洪水放下去。因此,水坝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枯水期的流量,所谓“大坝在整个枯水期基本关闭”纯属一种违背大坝建设目的无稽之谈。这里反感水坝人士不过想是把河流上所建造的能够调节河流水资源的大坝,与山区老百姓积雨取水的蓄水塘堤坝的作用,故意混为一谈。据此,以达到其造谣、诬蔑水坝建设的目的。从另一方面看,即便长江上的水坝真有阻挡污水的作用也并非坏事,它能成为我们治理水污染的有利契机。保护长江水质的根本措施是治理污染,绝不是把长江当作常年可用的下水道。那些宣扬“宁要污染,不要水坝”的论调,只能暴露出一些人假环保、真反坝的伪环保本质。

    文章中的所谓“可能引起的一个潜在危机是,将来众多电站很可能面临水资源紧缺或无水的境地。如果按照原有规划长江上游的水电站全部建成,三峡水库蓄水将面临难题。届时,长江干支流上,各个电力公司的水库要发电,就必须有水,到时肯定要抢水。”的说法更为幼稚可笑。大家知道,一条河流的上下游电站之间一般只能是串连的关系。上游电站即使“抢”了水也要放下去才能发电;下游电站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越过上游电站去“抢”到水。再说,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上的水库电站群的蓄水能力已经达到了400%,不仅没曾出现过电站之间“抢水”的现象,反而是梯级水库大大增加了单个电站的蓄水调节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梯级补偿效益。真不知道我们国内的一些天才“发明家”,怎么就敢断言长江水电梯级开发之后,就“到时肯定要抢水”?

    三、关于“停止争论着手保护”,“建大坝还是保生态?———这无疑是长江水电开发面临的两难选择。”的说法,不过是记者自己一厢情愿的炒作。

    从我在现场参加会议的感受和《重庆日报》文章中报道的国际水电协会主席瑞法特?阿卜杜勒?马力克博士等人在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来看,谁都没有任何“建大坝还是保生态?———这无疑是长江水电开发面临的两难选择。”的困惑。“与任何大型工程一样,水电开发可能影响生态环境”这句话没有错,但是,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有弊的,也可能是有利的。而且全世界水电开发的现实已经说明,如果我们科学的建设大坝、开发水电,其总体效果一定会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人故意把建设大坝与保护生态对立起来的炒作,不过是一些反坝宣传惯用的手法。

    所谓“停止争论,着手保护”的说法也不客观。我们“着手保护”的起点决不是现在,因为对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从我们规划开发长江的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停止争论”的幻想也不大可能实现,通过这次会议,也能证明这一点。在三峡成功建成,已经取得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的事实面前,一些人虽然在大会上,已经哑口无言。但是,这篇歪曲报道文章的出现却说明,反感水坝人士们还是要通过各种手段,继续散布和传播反对和诬蔑水电开发的各种谗言。这怎么可能会停止争论呢?

    可喜的是通过本次大会的交流和沟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长江的开发利用开始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例如,《重庆日报》文章中所报道的“‘我们并不主张建坝;但不可否认,水电将是未来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首席代表张爽坦承这样一个现实:虽然大坝会对自然系统构成威胁,但为满足人类的需求,大坝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此外,曾经多次在国内外媒体上多次诬称长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河流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代表,在大会上的发言与其组织在会前散发的宣传材料中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强调“要减少对水电的需求”等诋毁水电开发的宣传口号。这些现象都说明,只要我们大家真正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只要我们充分的尊重事实、尊重科学,通过正面交流沟通,某些观点的争论,会最终得到一致的理解。

    正如《重庆日报》文章中有关会议的这一段报道“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陆佑楣看来,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实需要仔细分析,但也不要把它过分夸大。这位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说,修水库要淹一部分土地,一部分居民要搬迁,鱼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是生态环境的变化。但盖房子,修铁路也会改变生态,‘人类干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得有失。’”。尽管,记者本人似乎对这一段内容,还并不完全认同。

    四、关于“建立‘健康长江’评价体系”,“针对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混乱,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对长江流域综合规划进行修订,修编首次从生态和环境角度来进行”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文章所描述的“一般公众并不熟知的是,现行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制定、90年代实施的,主要考虑了长江流域的防洪、水电和航运,对生态和环境考虑很少。”说法,很成问题。因为,所谓“现行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制定、90年代实施的,主要考虑了长江流域的防洪、水电和航运,对生态和环境考虑很少”的说法,不仅“一般公众并不熟知”,而且就是专门研究长江的专家也肯定不知道。因为,那完全是一个谎言。

    长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河流和流域,解放后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会同交通部、燃料工业部、水产部、地质部和中科院经济所等中央各有关单位,按照防止水患、兴修水利、使长江丰富的水资源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服务的原则,开展了全面的长江流域规划工作。经过5年的时间,于1959年正式发布了《长江规划综合流域规划要点报告》。规划要点报告主要包括五大部分:规划的第二、第三部分几乎都是专门论述有关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河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只不过当时的一些提法与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法有所不同罢了。

    改革开放之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当时的水利电力部再次组织力量对长江流域综合规划进行了修订和细化。从1984年到1988年历时四年的时间完成《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长江防洪规划;2、水力发电;3、航运;4、水资源开发利用;5、灌溉;6、南水北调;7、河道治理;8、水土保持;9、干流水资源保护;10、水产;11、干流到河口的沿岸城镇布局;12干支流开发方案。共十二个部分。

    水利电力部撤销后,1990年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又再次组织开展了对1988年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的修订工作。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意识已经普遍觉醒的情况,此次规划的修订特别突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编制好规划,有关部门曾组织专门的课题,研究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课题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见附图,1992年完成的《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总体战略研究》长达890页的研究报告汇编),1993年制定并印刷出版现行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该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总体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对长江流域干流和支流的开发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与旧的长江规划相比,1993年修订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专门的“水资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等章节和内容。而我国现行的水电开发专项规划,几乎都是与1993年修订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配套制定的。此外,至今我国长江流域上还没有一座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违背了国家制定的规划。

    《重庆日报》文章中所报道的“对于目前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无序状态,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钮新强认为,这肇始于‘开发优先’的传统治江理念。在这种理念‘纵容’下,电力公司将发电作为江河开发的首要目标,就再正常不过。”的内容,我认为有可能是记者个人的编造。因为,我一直参加了整个会议,从来也没有听到过钮新强主任发表类似的看法。而且,这种说法也明显的不符合事实,众所周知,长江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的首要作用就是防洪、而不是发电。因此,说“电力公司将发电作为江河开发的首要目标”显然是不成立的。再说我们国家解放也已经快60年了,如果说我们对长江开发优先了60年,到现在开发程度还不到10%,而同期国外发达国家60年内对自己的河流基本上已经开发完毕了。是不是应该说我们中国人也太笨了点?客观地说,对江河治理不仅我们从来也没有开发优先过,而且也根本就无法真正做到让开发优先。例如,黄河上的三门峡我们还没敢让开发优先,只不过对泥沙问题考虑得不够客观、不够周全,最后,我们都不得不重新改造。实际上,任何不考虑生态环境的水利水电工程,一天也不能运行。我们千万不要为了标榜今天的进步,就对过去的历史盲目的加以否定。

    此外,文章中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文章中还曾写到“翁立达说。对此,水利部前部长汪恕诚曾感慨,国内水电梯级开发‘下手太狠了,每一米都不放过!’”。

    请大家特别注意,记者的文章中引用部长原话的标点符号的位置,以便区分到底是部长讲话的原意,还是移花接木的炒作。我觉得汪部长说出“下手太狠了,每一米都不放过”之类话的是完全可能的。不过那应该是针对某一个胡乱开发的小流域或者某一个局部地区的批评。如果此话真的是指全国或者整个长江,显然也不符合事实。比如,我国长江自葛洲坝以下,就再也没有再规划任何水电站。分明是已经“浪费”了几十米的水头,所谓“每一米都不放过”的指责,又从何说起呢?此外,汪恕诚部长原来就是电力部最后一任专门负责水电的副部长。可以说至今为止对所有现行的水电开发规划(唯一在他调任后出台的怒江规划,还尚未批准),他都应该算是最高负责人。试想如此熟悉水电规划的部长能够糊涂到不顾事实的自己批评自己吗?

    我们承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对原有的长江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的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为了突出显示我们今天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就盲目的否定昨天的历史,也是不可取的态度。应该说所谓对长江“变开发优先为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说法,并不真正符合实际。因为,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我们国家从第一次制定长江规划的时候起就一贯强调的原则。因此,记者所归纳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正在进入由开发优先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转变的重大变革时期’这也是出席研讨会的众多专家作出的一致判断”的报道,也并不符合事实。起码我作为参加会议的代表之一,就不可能承认这种不尊重客观事实的炒作。事实胜于雄辩,尽管“长江由开发优先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变革期”这种标新立异的炒作,很容易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但是,如果仔细回想一下,十几年前我们针对长江三峡工程的巨大争论,到底是因为生态环境影响,还是因为怀疑三峡的发电能力?我们就应该能发现这种“长江由开发优先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变革期”的说法,有多么的可笑。如果以前真的是开发优先,我们还有必要那么艰难的去论证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吗?

    从长江三峡工程的长期争论、实施和今天建成后的效果足以证明。我们对长江生态保护的重视是一贯的,以前主要是因为受到国家经济能力的限制,导致我们对长江的开发利用严重不足,从而也很难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只能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河流)的和谐,不可能等同于动物与自然的被动和谐。不管我们承认与否,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要向周围的自然界进行索取,长江也不例外。如果我们不能积极的开发利用它,也就不可能在索取的同时实现积极有效的保护。

    如果记者和那些盲目反感水坝的人士们,能够学会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就能逐渐的理解这些道理。目前,在我们科学工作者面前不可能会有、也从来也没有过所谓“建大坝还是保生态?”的两难选择。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我们一贯的原则。过去如此,今后也还将如此。我们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审视“长江的开发与保护”,“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也决不能脱离“以人为本”的开发利用长江之目的。在长江的保护与开发问题上,无论是“只要求开发、不注重保护”;还是“只强调保护,不容许开发”;或者是刻意“把开发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态度,都是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

13、“限塑令”推行逾半年 塑料袋仍畅行无阻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9年01月09日

  这半年来,家住北京市四环的张大妈上菜场买菜时,都习惯性地带上了一个环保布袋,但菜场商贩还是扯了个塑料袋装肉,张大妈没说什么就接过了,心里高兴多存了个免费塑料袋装垃圾。“没觉得有‘限塑令’这回事啊,菜场该给袋还是照给啊。”张大妈说,一趟下来,她布袋里装着四五个塑料袋回家了。

  自2008年6月1日,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联合出台《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一《办法》颁布后,我国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都必须淘汰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并且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这一《办法》实行近半年后,笔者探访了它的实施效果。

  菜市场:布袋并未取代超薄袋

  “从我们调研和各地报送情况看,大中城市的商品零售场所基本做到了按照国家标准采购和销售塑料购物袋,并对它明码标价,实行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使用量下降了80%。”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据该负责人介绍,全国超市“限塑”效果最为明显,比如沃尔玛全国106家门店塑料袋用量平均减少八成以上,上海市农工商超市以前每天用去约100万个塑料袋,而现在用量不到10万个,下降了90%。陕西、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安徽等省份塑料购物袋减少量平均在75%以上。

  但“限塑令”在集贸市场、菜市场的落实情况,则与超市大相径庭。笔者走访北京的农贸市场及菜场后发现,众多买菜的市民提上了环保布袋、菜篮子,但商贩依然每天大量免费附送塑料袋,市民也不拒绝,环保布袋成了放塑料袋的“摆设”。

  笔者向商贩了解到,《办法》颁布初期工商局查验较严,“限塑”也曾真的执行过一段时间。“奥运那阵查得比较紧,现在基本没什么人来查啦,一个月也就来查一两次。”而商贩也想出办法对付工商局稀疏的检查。检查人员来查时,他们就赶紧去市场办公室,临时买厚一点的塑料袋,放在摊位上就行了。这一行为并不被市场办公室制止,他们可以买到合乎标准的塑料袋。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众多菜市场、水果摊商贩都愿意免费提供塑料袋,因为这并不让他们赔钱。一水果商贩说:“有顾客就是在乎付那几毛钱,抱怨说,你不给我塑料袋,难道让我抱着这些苹果回去啊?那你说我们能怎么回答?不就几分钱一个袋子吗?就给顾客算了。”事实上,这些几分钱成本的塑料袋,根本无法达到标准厚度,也没有国家规定的QS安全食品袋字样,还可能因为染色而带有毒性。笔者询问这些廉价超薄塑料袋的流出市场,北京商贩的回答都指向一个地点:明光寺农贸批发市场。

  达标企业产量减半,违规超薄袋却没少生产

  笔者随即暗访了北京市明光寺农贸市场。顺着商贩指引,在水果批发市场北面有一排小店,门口也卖水果,但店内摆满了成捆塑料袋,其中不乏透明度很高的违规超薄塑料袋,一捆捆袋子上粗制滥造地印上了不同超市、店铺的名称。笔者称要批发采购小商品用的塑料袋,店主就拿出了几种超薄袋,每扎70~80个,价格有两三元的、六七元的。笔者一算,平均每个袋售价仅仅几分钱,而如果是合乎国家标准的塑料袋,单个成本就会超过一角。

  “你们这儿有厚的塑料袋吗?”笔者问。

  “厚的就贵,有10块、15块一把的,袋厚一倍,价钱也要翻番。但你要装小商品的话根本用不着!”“来我这儿批发的多了,薄的就成!”多家店主均如此回答。

  当笔者提出要大量批发、想拍照做样品时,一店主忙拦在镜头前,连说:“这不好拍,这不好拍。”

  笔者看到,就在市场内公然使用、销售违规塑料袋的同时,挂着明光寺“市场监察员”胸牌的工作人员却在市场门口站着晒太阳,对身旁摊位上飘动着的一大叠塑料袋熟视无睹。

  由于众多违规企业对“限塑令”视若无睹,市场自查缺乏政策约束,违规塑料袋“避过风头”又重出江湖。2008年12月,青岛市工商局突击检查当地一农贸市场,就查缴不合格塑料袋近10万个之多。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塑料业内知情人透露,“限塑令”出台以来,我国正规塑料企业在购物袋这一项上的产量平均降低了至少一半,有的甚至大幅下降四分之三。但另一方面,违法超薄塑料袋的规模并没有减少。

  “主要是违规产品对合乎国家标准的产品产生了冲击,这打击比限塑令本身来得大。我们当然支持国家环保政策,但说实在的,说有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超薄塑料袋并没有被有效打击。”该知情人说。中国塑料协会也只能号召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但管不了违规企业。

  合乎标准的塑料袋制造业在被违法生产排挤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无纺布业的冲击。塑料企业普遍表示很无奈,“现在有的政府部门或官员没有研究清楚政策,就一味宣传无纺布环保。同样是高分子材料,无纺布是聚丙烯,塑料袋是聚乙烯,都是塑料的一种。都说无纺布能多次重复使用所以环保,可以重复使用的标准塑料袋怎么就不环保?”业内人士表示不解。

  “政府不是没落实政策,而是没有长期管起来,监督执法力度不强。”中国塑料协会的这位知情人说。

  要建立长期宣传和监督机制

  据了解,在联合颁布“限塑令”的国家三部委中,商务部主要管理流通领域,发改委主要针对生产和定价环节进行规范管理,而工商总局主要肩负监管惩处的任务。

  “《办法》正式实施后,我们分赴上海、江苏等八省市开展督导调研工作,要求各地商务部门会同物价、工商、质检部门展开联合专项检查行动;建立举报受理制度,公布举报热线;与重点企业建立联系机制,检查、督促其做好限塑工作。”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对菜场免费超薄塑料袋难禁的现象,各地也在摸索有效的监督方式。在北京市东郊农贸批发市场,已经开始试行“统一指定合格塑料袋经销商”模式。这一模式是由市场的管理部门指定专营合格塑料购物袋的经营户,统一提供收费塑料袋。市场商户如三次违反“限塑令”规定,将会被清出市场。

  “限塑令”要长期落实,一方面要断绝违法塑料袋源头,另一方面也需给民众提供替代品。参与起草《办法》和制定具体细则的商务部官员向笔者坦承,目前“限塑令”全部实行起来的确还有难度。“在大城市、大商场的执行情况比较好,但你说在菜市场、农贸市场,一下子要群众、商贩改掉免费提供塑料袋的习惯,的确很难。”

  “不给塑料袋不行啊,你买一条鱼、买块生鲜肉,或者买个馒头、烙饼,也都不太可能直接放在布袋里。”天天买菜的张大妈说。

  在一些地方,宣传和推广塑料袋替代品的工作相结合。比如宁波市大力推广“竹篮子工程”,上海各大农贸市场普遍为消费者免费提供联卷袋,以包装生鲜食品,这就解决了张大妈们的后顾之忧。

“根据调研和上报材料情况看,境内外媒体及普通消费者大部分都积极评价限塑令,反映说塑料袋虽方便但环境危害严重,现在到该限制的时候了。”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说。 (实习生 庄庆鸿)

14、盘点关注环保大事 关注侵权责任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1月09日 张小青

  新年伊始,辞旧迎新气氛相当浓厚,媒体纷纷列举各地环保成果,迅速报道新一轮绿色行动,同时关注矿产资源保护和新能源优惠政策措施。

  圈点环保成果

  与往年不一样,近日许多媒体在回望过去一年大事时,把环境保护列入重要内容。科技日报推出的“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科技政策”中,就有半数是关于环境保护的科技发展和政策——美国:加强对能源、环境、气候变化、航天和海洋领域研究的支持力度,更加关注《美国竞争力法案》的实施。英国:科技部长首次进入内阁,发布新的能源战略,推出攻克癌症的研究规划。德国:通过人体干细胞研究法规,注重推行环保及节能法案。法国:注重尖端技术领域投入,科技政策向环保倾斜,公布发展可再生能源计划。韩国:重视科技创新,关键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和调整,提出并开始实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

  一些媒体在辞旧迎新之际也展示了当地在过去一年中收获的环保成果。江西日报近日这样描述目前当地自然景观的:“时值冬日,但在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连绵不断的青山,清澄明净的水域,如诗如画的乡村……绿色山水间的丰富蕴藏,让人心驰神往。”据报道,江西省在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全过程中采取很多措施,全面打响了保卫“生命之水”的攻坚战,从2008年7月1日起,用两年时间在全省99个县(市、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对乡镇和村庄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调整林业结构、品种结构;从源头强化钢铁、造纸等14类“两高”项目管理。

  河南日报、人民网、太原晚报、新华网、江西日报、中新网、中广网、桂林日报等媒体分别列举了河南省、大连市、山西省、江苏省、江西省、武汉市、银川市、桂林市等地2008年的环保成果。

  展示各地新动作

  刚刚迈入2009年,各地便抓紧实施环保新举措:

  环境保护部督察各地污染减排。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带队的几个污染减排核查组近日已经分别抵达南京市、福建省和陕西省等地。据悉,环境保护部21个污染减排核查组将于今年1月4日~15日对全国各地开展年度污染减排核查工作。

  沈阳首设“绿色环保险”。据辽宁日报报道,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沈阳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最大亮点是设立了危险废物污染损害责任险种,沈阳市由此成为我国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纳入到立法范畴的城市。

  我国首个高校“节能减排创新奖”启动。据科技日报报道,此奖近日在北京大学启动。

  滇池综合治理3个环保项目开工。据云南日报消息,中国专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精英国际有限公司、欧亚华都环保有限公司共同投资4亿元建设这3个项目。

  广州1月1日开始环保限行。据广州日报消息,九成车主赞成限行高排放车辆。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近日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引起了中新社、CCTV、新京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

  乌鲁木齐市环保局近日决定,市民抓拍黑烟囱最高奖200元。据天山网近日报道,4月15日前,市民可将看到的锅炉冒黑烟的情况拍成影像资料举报到环保部门,经证实后最高可获奖励200元。

  重视矿产资源保护

  科学时报近日刊载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有关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研究的讲话。他说,在未来30年以至更长的时间里,至少有二三十亿人口要经由小康实现现代化,包括中国、印度等。人口数量巨大会对人类文明进程注入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活力,也肯定会对我们生存的地球带来新的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压力,所以,人类必须为未来30年的发展找到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他认为,矿产资源总是有限的,逐步要走向循环使用、可再生利用,以及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及知识资源。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报道,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近日已经通过专家验收,这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重要内容的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矿产地)储备工作启动。据报道,国家在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同时,加快建立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逐步形成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经济参考报说,我国目前的矿产资源管理中,新旧矛盾交织并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矿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矿产资源管理应从修改矿产资源法入手,加大整合力度。

  人民日报1月3日的头版头条报道:内蒙古“追风逐日”发展新能源,副题是风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据报道,在绿色能源市场竞争中,内蒙古风电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东起呼伦贝尔,西至阿拉善,内蒙古每个地区都有风电工程在相继开工建设,全区风电网络形成一定规模,产业化格局雏形初现。

  中国税务报1月5日第12版头条是“秸秆发电减计收入享优惠”。据报道,某生物质发电厂主要是利用当地谷壳玉米、大豆、棉花、小麦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作为燃烧发电的原料,用秸秆替代煤炭发电,还能产生灰渣和蒸汽等副产品,计划在灰渣中提炼附加值较高的白炭黑等化工原料,并建设热力管网为周边工业用户集中供气,将于今年上半年并网发电。据报道,这家电厂的生物质能发电的火电项目可根据有关条例享受再生资源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生物质能发电收入减按90%计入当年收入总额。报道说,销售以农作物秸秆为燃料生产的电力实行即征即退的政策。

  由此可见,各类媒体已经及时将聚焦镜头对准资源保护和新能源开发。

  关注侵权责任法

  法制日报和光明日报近日就污染实行因果关系推定、达标排污也要担责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前者报道了相关案例,后者进行了深入讨论。

  1月3日,法制日报推出了题为“污染实行因果关系推定达标排污也要担责”的报道。据报道,几年前,河北省乐亭县的18户渔民因9家企业的工业污水,造成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法院经审理后判决,8家超标排污企业连带赔偿原告损失655万余元。另外一家企业被当地环保部门确定为达标排污企业,单独承担赔偿责任14万元,污染排放达标的企业同样被判承担赔偿责任,这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尚属首例。据报道,侵权责任法草案明确规定:“排污符合规定标准,但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排污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两个以上排污者污染环境,除能够证明与损害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外,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当天,光明日报刊登的题为“环境侵权责任的推定规则及其应用”文章指出,随着判例和学说的不断发展,各国在环境侵权责任领域,发展了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受害人因果关系的证明难度,从而更公平地实现侵权法的救济功能。

  此外,本周媒体还在其他方面进行了环境报道:新华网报道,中国首台直驱永磁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下线;太原晚报报道,大运高速公路沿线禁止新建重污染企业;北京日报报道,减少污染物排放,北京20个停车场试点“泊车熄火”。

15、吕植:经济危机是中国重振绿色经济的机遇

来源:搜狐财经2009年01月09日

   搜狐公司年度品牌活动“2009新视角高峰论坛”于2009年1月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搜狐公司作为国内最领先新媒体,经历了2008奥运赞助商的特殊成长之旅,正在走向成熟。本次论坛我们邀请到众多国内一线经济学家、企业家、社会学家和媒体精英,共同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的未来。

  下面是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吕植的精彩演讲:

  吕植:提到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消费模式,美国这种消费模式是多花钱,花了他支付不起的钱,他没那么多钱,超花了,整个地球现在我们是超花了,我们现在是在欠地球的债,按照专家的计算,说2003年的时候,我们全球资源的消耗已经超出了全球的支付能力了,就是资源本身能够支付我们人类生存的能力,现在我们花的是未来的资源,后代的资源,已经是这样了。刚才贾峰说的一连串的不可持续是现实的问题,不是未来的问题,是今天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所谓的救市的计划还仍然在过去的错误路上继续往前走,是所谓的鼓励消费这种方式。实际上我觉得更深层的改变,我们整个系统应该重新来过,重新来过就是说我们的经济不能是原来的经济,经济应该把我们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和治理环境所需要的花费算到经济成本上去,我们曾经说到的绿色GDP和绿色核算这些都是都是这些思路,这次经济危机我觉得恰恰是应该重振绿色经济的一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