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30
十二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8年12月19日-28日江河十年行之云南行系列报道:
1、2008江河十年行之七——怒江边的“大字报”田
环境资讯:
2、检察日报: 中国首家动物保护法研究机构正式挂牌成立
3、第一财经日报: 助环保企业过冬 环境商会吁请政策支持
4、生意社: 国内12家重污染企业被银行拒绝贷款
5、中国环境报: 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等4部环境法律列入立法规划
6、人民政协报: 政协委员建议对补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贫困户
地方信息:
7、人民政协报: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呼吁加强呼伦湖生态治理
8、新华网: 广西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基地开工
9、新华网: 哈尔滨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全部开工
人与自然:
10、经济参考报: 从天价热销到跌价冷卖 谁来拯救冬虫夏草?
民间视点:
11、搜狐绿色: 金融危机对NGO发展有影响吗?
特别推荐:
12、深圳特区报: 奥地利加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图]
深度报道:
13、中国环境报: 环境公益诉讼破壳而出 “两湖一库”打响第一枪
14、新华网: 海南:他们喝咸水的日子何时结束?
环境时评:
15、南方都市报: 钱都打“污水”漂了
1、2008江河十年行之七——怒江边的“大字报”田
文图/汪永晨
清晨的怒江峡谷
怒江两岸
怒江边的大山
怒江的水,在怒江边的人眼里有多美不像我们城里人似的只用华丽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们是比喻:冬天的怒江,就像我们这里的姑娘,那么温顺,清亮;夏天的怒江,就像我们这里的小伙子,那么剽悍,勇敢。要说我们会唱多少歌呀,树上的叶子有多少,我们就会唱多少歌,要问我们会跳多少舞呀,江边的沙子有多少,我们就会跳多少舞。这就是怒江人眼里的怒江,这就是怒江人的生活。
江边的老妇
上学去
上学去
这两年主张在怒江上建水电站的一个理由是,怒江已经不是原生态的了。江边有很多大字报田。可是我们此行的中科院植物所的研究员蒋高明却不这样认为。
2004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怒江开发十三级水电站的项目计划书上作了“慎重研究,科学决策”的批示后,蒋高明作为生物多样性小组的带队人参加了对怒江的考察。回来后他的报告上写的是零方案。
在蒋高明的眼里,怒江不能开发水电的重要理由是,那里峡谷上的土太珍贵了,如果修了大坝,这些土将要被冲到大海里去。
大字报田
家在江边
蒋高明说,一厘米土的形成,需要2000多年。怒江峡谷边的土壤,是生物多样性得以留存的保证。虽然农田会影响到原生态的植被,但只要有土,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是很强的。可要是“高峡出平湖”了,怒江峡谷边成千上万年形成的植被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就都要被淹没,被冲走,永久地消失。
这些年的采访经历,特别是在怒江的采访和调查让我对刀耕火种有了新的认识。我的朋友北师大副教授田松曾在《中国读书报》上写过一篇文章,在这里我全文抄录下来,希望和更多的人一起探讨,看田松说的是否在理。文章的题目是《刀耕火种的生存智慧》。
说起刀耕火种,很多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幕远古洪荒的景象,一群人身穿兽皮、衣不遮体,挥舞着大刀长矛,砍树放火,然后用根木头锥子在地里扎眼,随便撒点种子,不耕地、不施肥、不除草……,与之相关联的是落后、野蛮、愚昧、生产力低下之类不大好的词。当环保、生态的话语进入主流意识形态之后,刀耕火种又被作为生态与环境的大敌而遭挞伐。比如这次关于怒江建坝引起的争论中,就不断有人作如是之论,还有人把刀耕火种与裹小脚相提并论,认为它不具备文化多样性的资格。而实际上,这些自居先进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被他们称之为落后的人们究竟是怎样生存的,被他们称之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又究竟是怎样生产的。
我在年轻时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种社会达尔文的无知狂妄,本能地也会觉得刀耕火种会破坏环境,当我在这样想的时候,我同样既不了解刀耕火种,也不知道什么是生态。然而,农民怎么可能不爱护自己的环境,不爱护自己的家园呢?作为农民的后代,我常常本能地从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刀耕火种真的会破坏环境,从长时段考察,刀耕火种的民族所生活过的地区,应该是满目苍痍、一片狼藉才对。然而,恰恰相反,这些民族所生活的区域都是郁郁葱葱的大山。正所谓“一面刀耕火种,一面青山常绿。”(81)
所谓传统,必须要能够传下来。无论其形而上的文化传统是巫术、神话还是宗教,在其形而下的层面,它必须有足够的生存智慧,能够解决好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这样,这个民族才能够持续,能够传承,才能够成为传统。
西盟的佤族,或者怒江流域的怒族、独龙族,他们的刀耕火种已经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如果这种生存方式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早就被自然淘汰掉了!到底刀耕火种是怎样耕、怎样种的?云南大学的尹绍亭教授对景颇族、佤族、独龙族等村寨的刀耕火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得到了一系列颠覆性的结论。他认为,刀耕火种是一整套极为复杂极为成熟的农业形态,其文化生态内容远比灌溉农业丰富。(57)
最典型的刀耕火种形态尹绍亭称之为“无轮作轮歇类型”,一块地只种一季就抛荒休闲,休闲期长达十年左右,这种类型的地被很多民族称为“懒活地”,意思是不需要怎么费尽儿,就可以获得收成,所以是各个民族的首选。(59)只是在人口增加,土地不够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轮作轮歇类型”——这时他们也会用锄用犁。刀耕火种并不是在原始森林里漫无目的地放火烧荒,而是有着长时段的精心规划。所以这种农业方式还要有相关的社会制度予以保证。比如,他们会以村寨为单位,把全村的懒活地分成比如十份,这样就能一年种一份,十年一轮回。在正常情况下,所烧的也不是原始森林,而是他们的“地”。山民们在当值的山地砍树、烧荒、播种、收获,每项工序都有成熟的成为传统的规则。比如烧火前要清理防火道,专人把守,以免山火越界。砍树时大树留桩,小树留根,耕地时尽量保护树根,以便来年春风吹生。(62)
烧荒有很多好处。云南的红土多为酸性,草木灰为碱性,可以改良土壤。大火把草籽和虫卵烧熟,几乎不需要除草治虫。所谓刀耕只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如果真的耕了,反而有害。因为深耕会把草木灰埋到下面,并把土壤深处的虫卵和草籽翻上来。烧地的时机也是专门的学问。烧晚了会误农时,烧早了不能马上播种,反而让杂草得到机会。一块地又砍又烧,只种一年,外人会觉得可惜。而尹先生则认为,耕种时间越短,树根越容易复生,植被越容易恢复,水土流失越少。每年新烧的都是已经恢复了近十年的懒活地,可以保证地力常新。这样,山民总是有地可以种,有山林可供采集、狩猎,与自然形成良性的循环。(212)
种地当然也是学问,很多民族实施着不同的套种方案,一块地里既有空中吊的(陆稻、豆、粟等),又有地面爬的(南瓜等),还有地下钻的(山药等),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充分地利用了阳光和土地。故又称“百宝地”。尹先生指出,百宝地远的综合收益远比固定耕地要高,同时所需的工时要比轮作的锄耕和犁耕田要少一半儿,主要省在除草和杀虫上。(91,219)“从事刀耕的农民,并不是不知道和不能掌握锄耕的原始人,而是不愿意选择锄耕和犁耕。把刀耕说成原始农业,其实是不懂得免耕的奥妙。”(246)在尹先生看来,刀耕、锄耕和犁耕并不是三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方式,而是三种不同场合的农业方式。后两者并不比刀耕火种先进,反而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一个后果。
很多民族都知道在懒活地里种植水冬瓜树,水冬瓜树是一种速生树种,落叶多,并有根瘤菌可以固氮,有利于土地加强肥力。西盟佤族是在粮食收割播散树种,盈江卡场的景颇族是将树籽与陆稻种子同时撒播,怒江的独龙族和怒族则是栽种树苗。(63)这种丰富的多样性表明,刀耕火种并非是由于愚昧无知,恰恰是对于其所生存的自然有着深厚的“知”。
农民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家园,也没有人比农民更爱他们的家园,因为他们只能在土地上生存,他们必须要善待给他们带来食物的大地。他们的禁忌、他们的自然崇拜,都是其传统生存智慧的表现形态。
毫无疑问,在当今这个有限地球时代,传统地区也遇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这固然有传统本身的缺限,但更多的时候是受工业文明所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工业文明为了获得日需其多的资源和能源,不断地开疆拓土,把一片片传统地区纳入到现代化和全球化食物链之中,作为自己的下游,成为自己的附属品,这才是当今时代传统地区生态恶化并且难以恢复的罪魁祸首。
如果传统地区的生态开始恶化,首先一定是有外来的不敬畏自然的力量强行闯入,并且喧宾夺主。而如果那里的农民自己也加入到破坏环境的队伍中来,一定是那里的传统失去了阐释本地事务的话语权——传统被消灭、被遗忘了。
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贫穷”地区。一种是加入到了现代工业文明体系,依附于城市,作为其下游和边缘而存在的那些地区;一种是如西盟佤族和怒江流域这样的传统依然相对完整,尚未被工业文明完全吞噬的地区。同样的低GDP低,低年均收入,对于前者,我们需要扶贫,需要在现代化的框架内为他们寻找出路。但是对后者来说,年人均600元也可以日日欢歌。如果按照我的建议,把人年均唱歌多少作为衡量贫富的标准,把月歌一首作为新的贫困线,西盟和怒江都是富裕地区。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自以为是地用冥尺的逻辑“发展”他们,而是要退出对他们的干预,恢复传统对本地事务的话语权。
传统具有足够的生存智慧,也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如果真的有好心人,真的出于善意,要帮助西盟或者怒江这样的传统地区,我认认真真地请求他们,先老老实实地做个学生,学习传统的生存智慧。而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念过牛顿力学,知道克隆和转基因,就掌握了一个超越民族、超越地域、超越文化传统的冥尺,就可以用抽象的“先进”对传统地区进行格式化,这就如我们当年把大寨作为冥尺,全国造梯田一样荒谬。所有的生存都是具体的,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环境之中会产生具体的传统,不可以用一把冥尺一概而论。尹先生指出:贸然取消轮歇之法而固定耕地,名为改革,实则盲动,自以为以进步取代落后,实际上是在走回头路,好心办坏事。50年来,在刀耕火种地区曾多次推行固定耕地的运动,然而在很多地方其结果是固定一块破坏一块,固定一片恶化一片,几年之后固定不下去,仍然不得不将其抛荒,而像这样经过固定而抛荒的土地,由于过度垦殖,很难再生树木,大都变成了荒芜不毛之地。(350)
十几年前,云南还曾大力倡导“两化”上山,推广作为先进科技标志的化肥和农药,最后以土地板结、生态恶化而告终。后来又有专家声称发现了一种新型农业——栽种水冬瓜林而改善生态的混林农业。这种所谓的新方法根本就是山地民族刀耕火种的传统技术,完全不需要重新发明!(352)不想作学生,就要当先生,这种无知的狂妄必然导致荒谬的后果。
中国依然拥有传统尚存的地区,是中国的幸运。作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能力和远见去保护这些传统,是一种耻辱。强行把这些地区拉入到工业文明体系中,无异于把古董用做了劈柴。这些依然存活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今天的财富,它们对于未来人类的价值,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方面,我们得以从中学习传统的生存智慧,那种利用本地资源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并且获得快乐的生存的智慧。另一方面,当日疯一日的工业文明体系崩溃的时候,那里才是人类文明最为可能的方舟,也最有可能成为人类新文明的星星火种。
(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文中有关刀耕火种的内容均根据此书整理。括号内的数字为该书页码。)
空着的房子
现在怒江边有这样一些空着的新房子。当地人告诉我们是地方政府为了帮助家住山上的人脱贫,免费为他们盖的,希望他们下山来生活。可这通常被我们认为是生活会容易得多的江边,人家山里人并不喜欢。住了没多久,就又都回到大山上的家中了。空留下江边的新房。
这些年来让我们重新认识的其实还有游牧。我在车上问江河十年行的同行者们,你们知道游牧人要不停地搬家,除了牛羊可以吃到新鲜的牧草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吗?有人回答了我的问题,为了防止生病。
牧民们知道,如果在一个地方住上一个星期,细菌的繁殖就会让人和牲畜生病。所以他们通常是住上七八天就搬走了。这是牧民们在荒野中防止生病的好办法。人到了新的草场,细菌留下来给老的地方以营养。他们认为,这是草原得以健康的保障。不是吗?
牧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与智慧,曾被我们认为是落后、愚昧,细想想,真的是太遗憾了。
峡谷怒江
怒江第一湾
2006年的怒江第一湾
怒江的茶马古道
怒江茶马图
昨天还在想今年怒江第一湾边的雪山上会有雪吗?今天看了,和去年一样,还是没有雪。已经是十二月底了,这里还没有好好地下过一场雪,当地人告诉我们。
让我们惦念的除了怒江第一湾,还有怒江深处四季桶小学的那六个小学生和他们的老师。不过来之前我们已经知道,老师终于满足了心愿,调到镇上的小学去了。新来的老师,家就在离四季桶不远的地方。他也是怒江州师范毕业的。在这里教书教到什么时候他还没有想。
四季桶小学的学生在上课
一起听讲
好好学习
和孩子们一起听课的两个人,一个是中科院植物所的首席研究员,一个是身价不菲的企业家,在一旁录像的则是中央电视台的资深导演。南方周末的记者给孩子们的,是用我们来之前,参加去年江河十年行的记者史江涛托我们带来的钱买的学习用品。
前两年我们来时见到的那六个小学生已经升到完小了。新的小学生对我们还有些陌生。不过从他们的眼神里,我们这些城里有身份的人,看到的也是那么的发人深省。
好奇
听
问
学校外面的一个背着小妹妹的六岁男孩让同行的几个大男人流下了眼泪。中外对话的易水去了旁边的他的家,知道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孤儿,在这里相遇结婚生子。可是这个小男孩一生下来,眼睛就有问题。他还没有上学,就已经开始帮助家里干活了。对于我们的同情,对于连我们的司机也掏出10块钱给他,他都只是冷冷地看着。不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同行的一家公司的老总宋军对抹着眼泪的香港中文大学的诸娟说,要想帮助他,自己首先要有实力。
孤儿的孩子
在我们要把带来的书、儿童电影光盘和衣服送到秋那桶小学时,宋军问站在路边的小姑娘:“爸爸妈妈呢?”得到的回答是:爸爸死了,妈妈走了,和奶奶一起过。我们走进了小姑娘的家,看到了她的奶奶。
你叫什么名字?
一定要上学
在这样的地方,家里要是出了点什么事,他们是没有能力应对的,只能陷入贫困。我们追问了半天你们靠什么生活,可是没能得到回答。孩子听说我们要帮助她上学,笑了,老人却一直什么也没有说。
这些年,每当我碰到这样的人家,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一些钱,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呢?我给钱,也拉着朋友们一起给。有人开玩笑地说,下次要是知道我去,口袋里少带些钱。也有的朋友们说,这不是办法,你不能帮助所有的人。可是我想,宋军在从口袋里掏出钱时,他想过我帮不了所有的人吗?他一定和我每次一样,只是认为,要帮助眼前碰到的有了困难的人。
江河十年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帮助碰到的生活上有困难的人,我们是要记录江河的段代史,我们是希望通过传递我们看到的问题,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关注自然,关爱住在大江大河边,用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传统留住了大江的自然风貌的人。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对信息的传递,能影响到公共决策,能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和自然交朋友,和用自己的身心与自然相处的人交朋友。
峡谷
峡谷里的村庄
我们在第一湾
2、中国首家动物保护法研究机构正式挂牌成立
来源:《检察日报》2008年12月30日
1988年我国制定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至今已整整20年。2008年12月20日,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研究项目启动。同日,中国首家动物保护法研究机构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让法律温暖动物
可可西里,在蒙语中意为“美丽的少女”,是珍贵动物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2004年由陆川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在全国热映,影片以纪实的手法,展示了野生动物保护者与猎杀藏羚羊的偷猎者之间的较量,引起了人们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广泛关注。
而近年来发生的清华大学生虐熊事件,复旦研究生虐猫事件和曾在网上广泛传播的女子用高跟鞋将猫活活踩死的全程视频事件,又引起了海内外对我国“动物福利”的议论。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08年12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西北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与启动仪式同步进行的还有西北政法大学、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和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等主办的动物保护法国际研讨会,在会议开幕式上,我国首个动物保护法研究机构———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在古都西安正式挂牌成立。
【背景】“按国际通行分类,除野生动物外,还有驯养动物等,对动物的全面立法保护,目前在我国还是一项空白。”
在地球上与人类同样具有运动生命形式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远古时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基本上是征服和被征服、利用和被利用的对立关系,而在今天人类和动物的关系已变得十分密切,动物成为人类的“帮手”,如警犬、导盲犬等,也成为人类的“朋友”,给人们带来许多乐趣。
人类的权益福利需要呵护和保障,动物的权益和福利也同样需要呵护和保障。“客观地讲,我国对动物的立法体系目前确实不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完善,公民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观念也没有西方普遍,像英国的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已有百年的历史,我国公民的动物保护意识和观念还处在普及发展阶段。”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李永宁介绍说。
他说,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我国地域辽阔、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资料载明: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376种,两栖类约284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到第三纪和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因而保存有大量的特有物种。据统计,约有476种陆栖脊椎动物为我国所特有,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两栖类为特有种;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南虎、羚牛、藏羚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宝”大熊猫,已经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20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成就斐然,就拿大熊猫而言,已从濒临绝迹,发展到目前仅人工圈养的就有268只。
“但是按国际通行分类,除野生动物外,还有驯养动物、工作动物(马、牛)、试验动物、经济动物、娱乐动物(马戏团动物)等,对动物的全面立法保护,目前在我国还是一项空白。”李永宁说。
【现状】“我国现代动物保护现状令人担忧,而且对动物福利保障情况更是存在诸多不足,这些已成为文明之伤。”
12月25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孙江。他告诉记者,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对动物全面立法保护机制已相对完善,却也不过从19世纪发端,但从相关历史考据看,爱护动物在中华文明中早有渊源,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令和思想源自中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曾发布禁令:“在夏三月,川泽不入网,以成鱼鳖之长。”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保护动物的法令,也是类似现代意义的“禁渔期”的最早文字记载,体现了古人对动物有序利用的朴素思想。到公元前11世纪,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生产和生活资料相对富足,于是有了西周王朝保护动物种类更加宽泛的《伐崇令》,该法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令人不解的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物质文明下,现代人类理性的缺失已危及人类传统的伦理价值观。世界范围内,物种灭绝的数量、种类在加剧。在我国,也有不同形式的针对动物的血腥暴力。我国现代动物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在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现状依然令人担忧,而且对动物福利保障情况更是存在诸多不足,这些已成为文明之伤。”孙江解释说,“动物福利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关于动物保护的重要概念,具体是指给予动物各种保护措施,包括使其免受残忍的虐待,保障其生活的康乐,死去的尊严,而且动物的福利同样关系人类的福祉。”
孙江告诉记者,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个被公众熟知在我国却很少有人知道的试验,动物在愤怒挣扎的情况下被宰杀体内血液会产生毒素,人类食用会带来健康危险,因此在英美等国对动物屠宰都是采用电晕法,使之在不痛苦的状态下死去,以减少食用动物制品的风险,而在我国许多农村,对动物宰杀,现在还是采用暴力活剥法。国内不少被媒体报道的大量虐待动物的现象,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的国际影响,损害了中国人的形象。
3、助环保企业过冬 环境商会吁请政策支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8年12月30日 章轲
在扩大内需背景下,环保企业如何“过冬”?26日,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下称“环境商会”)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0部委密集提交了4份建议书,建议建立环保企业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完善公用环境设施用地用电优惠政策、完善环保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和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机制等。
成立信用担保基金
据介绍,尽管国家确定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有数百亿元资金用于环保投入,但真正能让环保企业尝鲜的少得可怜。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称,眼下,环保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较为困难,非公有制中小环保企业更加困难。
环境商会的调查显示,由于大多数环保企业目前还处于中小型规模,仅仅是保本微利,银行一般都不愿意提供贷款。此外,担保体系也不健全。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额一般较大,地方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担保或者企业不愿为其提供担保,而地方财政担保又与我国现行《担保法》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的条款相违背,因此担保方面存在缺陷。
环境商会建议,结合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推行项目业主制和项目经营权转让制度的基础上,落实环保项目融资的资本金制度,以吸引银行信贷资金投向环保项目,也可以将更多的环保项目纳入国家开发银行的城市综合开发贷款项目;在规范环保企业财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贷款抵押品范围,允许划拨土地及地上的建筑物、地面和地下管网、设备设施抵押融资,并适度提高现有资产抵押率,允许特许经营权抵押贷款。
环境商会还建议,成立专门为环保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由国家每年从财政中拿出资金,或者将收取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排污费等作为引导基金注入。
减免环保企业所得税
从2001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但相关政策零星分散在各税种的具体规定中,且大多以部门文件的形式出台,有的还是临时性措施。税收政策的不稳定,致使各地执行环保税收优惠政策时往往出入很大。
“首先是税收政策体系空白点多,部分概念界定不清。”骆建华举例称,如企业流转税中就存在着污水处理行为是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还是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争议。同时,由于污水、垃圾处理收费不足,大多数运营企业难以达到既正常纳税,又实现投资回报的水平。
环境商会建议,明确统一流转税的税种,将企业的流转税明确统一为税率较低的营业税,并在运营初期5年内免征;减免环保企业所得税,对环保企业所得税比照高新技术企业15%的税率征收,并在设施开始投入运营5年内免征,5~10年减半征收。
污水处理费每吨0.8元起
环境商会的调查发现,目前全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费开征面仅在60%左右,垃圾处理费的征收面也仅在16%左右。
而一些重点流域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须达到一级A标准,即污水处理厂必须进行脱磷除氮和污泥处理,其成本将达到1.5元/吨,而目前城市收费标准一般在0.2~1.2元/吨之间,难以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需求。
“污水垃圾收费一直是环保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骆建华称,环境商会为此建议提高收费标准,每吨污水处理费起码征收0.8元,对于提高出水标准的地区,污水处理费应根据实际成本相应提高。
而对于公用环境设施用地用电问题,建议书提出应免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半收取城市规划综合技术服务费等,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并建议各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电价执行大工业电价政策,根据污水处理厂COD削减绩效进行电价补贴奖励,以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减排潜力。
4、国内12家重污染企业被银行拒绝贷款
来源:生意社2008年12月30日
绿色信贷推行4个月已经有了效果。国家环保总局一位负责人今天透露,12家重污染企业因为上了国家环保总局递交给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黑名单,已经被各家银行追缴、停止或拒绝贷款。
今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首次把一份写有30家环境违法企业的名单交给了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按照三个部门共同拟定的《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全国的金融机构将不得对这批污染企业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环保部门的信息很快对银行起了作用。安徽的一家酿酒企业本来要向当地银行申请1000万元的贷款,但银行在上报时查询发现这家企业因为多年来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产污水直接排放而上了环保部门的黑名单,于是迅速叫停了这笔贷款。
还有的银行看到这份黑名单后与一些长期合作的客户“撕破了脸”。招商银行成都分行在企业征信系统中查询到某电力公司部分项目不符合环保审批的标准后,收回了贷款并停止了与该企业的合作。另外,江苏的一家知名企业原来是当地农行的长期客户,但最近这家银行在审批该企业一笔新贷款时发现,因为污染行为这家企业已经被评定为“红色”等级,属于限制贷款企业,于是建议该企业整改后通过环保部门验收再申请贷款。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说,绿色信贷已经显现的作用是逼迫企业必须为环境违法行为承担经济损失。现行法律允许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罚款的额度只有10万元,这样的处罚与企业偷排结余的成本相比是杯水车薪,而绿色信贷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环保部门的执法手段。
据介绍,目前绿色信贷已经是国际潮流,截至2006年11月,包括花旗、渣打、汇丰在内的至少43家大型跨国银行明确实行“赤道原则”,在贷款和项目资助中强调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国和欧盟的进出口银行都已经把环境因素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程序。
5、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等4部环境法律列入立法规划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8年12月30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向大会提交议案462件,大会主席团将这些议案分别交由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由各专门委员会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1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别听取了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全国人大环资委的审议报告指出,全国人大环资委广泛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并结合环资委立法和调研的各项工作,认真研究了各项议案,并召开了委员会全体会议,对议案办理意见进行了全面审议。在交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审议的30件议案中,要求制定法律11部,修改法律6部。目前已经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有:制定海岛保护法、制定自然保护区法,修改土地管理法、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等4项。
关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审议报告表示将按照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要求,由全国人大环资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继续开展环境保护法修改的研究论证工作,视情提出有关立法建议;审议报告针对代表议案提出的关于制定土壤保护法、关于修改海域使用管理法、关于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加快流域立法、关于制定湖泊保护法、关于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立法、关于制定海岸带管理法、关于制定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关于制定农业污染防治法、关于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法、关于动物保护立法等12项立法表示,目前有些处于立法前期研究阶段,有些需要通过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落实,暂不考虑修改法律或专门立法。(郭薇)
6、政协委员建议对补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贫困户
来源:《人民政协报》2008年12月29日
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自然资源、自然遗迹、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目前,贵州省已建立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00多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保护区建设和功能作用的发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保护区内农户的贫困程度深。在保护区内或周边地区都有农户居住,有不少农户仍居住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由于受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区内农户人均占有耕地本来就少,又要对“靠山吃山”的自然资源予以保护,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突出。有的人说,保护区“保树、保蛇、没保人”。
加上保护区往往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当地经济薄弱,保护区内、区外农户的经济收入差距明显。保护区内的农户很大程度上仍靠自然资源维持生计,乱砍滥伐时有发生,长期落后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大了保护工作的难度。
据调查,2007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茂兰喀斯特森林涉及居民11000多人,其中核心区96人,缓冲区571人,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区外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区内2倍。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居民30400多人,其中核心区2058人,缓冲区2019人,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820元,820元以下的还有3824户、17400多人,区内外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
二是保护区内国家、集体和个人林权交织,保护难度大。随着《物权法》和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利益差别将突显,若保护区内集体和林农的经济利益得不到合理补偿,将会影响到森林资源保护及管护责任的落实。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的总面积为336万亩,属集体和个人承包的林地有135万亩,占总面积的40%。此外,在国家认定的重点公益林4567.07万亩中,集体和个人承包的林地就占95.4%。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既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不遭受破坏,又解决好区内农户的生产生活问题,特提出建议如下:
一、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是核心区内农户的移民搬迁力度。对居住在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农户,国家应有计划地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
二、对一时不能搬迁的农户应实施生态补偿,补偿标准应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
三、从长远来看,国家要逐步收购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非国有林地。可以“债券”的形式收购,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
四、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行,林地、林木的产权将进一步明晰。在明确林农的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时,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保护区各项经营活动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五、应尽早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进一步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杜绝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发生。(记者 黄瑶)
7、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呼吁加强呼伦湖生态治理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08年12月29日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日前调研后提出,加强呼伦湖生态治理,构筑起我国东北部的生态屏障。
呼伦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内陆湖。它滋润着呼伦贝尔大草原,与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共同筑起我国东北部的生态屏障,对调节东北平原气候起着重要作用。自治区政协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降水量减少,周边工业生产用水逐年增加等原因,截至2007年11月,呼伦湖蓄水量不足70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960平方公里,比历史最大蓄水量减少60%,面积缩小20%,是建国以来水量最少、面积最小时期。湖水水质呈盐碱化态势,含盐量高达1.6‰,PH值9.13,氮、磷超标,湖水向富营养化方向发展。自治区政协建议,要尽快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湖湿地保护条例》,对湿地保护范围、保护规划、保护措施、资源利用和法律责任等作出详尽规定;组建由自治区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专家学者参加的呼伦湖湿地调查委员会,开展呼伦湖湿地资源与经济社会状况调查,为呼伦湖湿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呼伦湖环境监测站,对呼伦湖水质进行常规监测和污染监测,对水生生物进行定性定量监测和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对排放废水、污水进行点源和面源监测,同时对周边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并实施严格的环境评价标准,对不达标企业实施搬迁或就地关闭;加强呼伦湖湿地保护的宣传,引起全社会对呼伦湖的广泛关注。(记者 孟召华 通讯员 曲维东)
8、广西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基地开工
来源:新华网 2008年12月30日
新华网南宁12月30日电(周华、吴小康)总投资9.4亿元的南宁再生资源生产基地日前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产业项目。
据了解,南宁再生资源生产基地项目是全国24个再生资源生产示范基地之一,被列为2008年广西统筹推进的重大开工项目。基地由塑料回收加工利用区,废旧金属、电器、车船拆卸回收区,再生资源深加工区等6大区域组成。
项目规划占地984.55亩,计划总投资9.4亿元,一期投资1.2亿元,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对分散在南宁市区内的塑料、纸品、金属、电器、车船等回收拆卸点进行集中,实行园区管理、集中治污、规范经营,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
9、哈尔滨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全部开工
来源:新华网2008年12月30日
新华网哈尔滨12月30日电(记者 呼涛)通过一系列“刚性”治污政策和项目支持,松花江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松花江流域重要城市哈尔滨列入规划治污项目已经实现全部开工建设。
记者从哈尔滨市环保局获悉,哈尔滨市列入国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24个重点治污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达100%。截至目前,哈尔滨市24个治污项目共获得中央国债资金约4亿元,累计筹集配套资金6亿余元。
其中,磨盘山、朱顺屯、西泉眼等3个重点区域污染防治项目已全部开工,磨盘山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建成调试。9个重点工业治理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中石油哈石化公司、哈尔滨气化厂、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等6个工程建成调试。12个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为有效推进松花江治污取得成效,哈尔滨市将流域规划项目执行情况纳入责任目标督办,实行“一票否决”。哈尔滨市对完不成任务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予以所在区域或行业系统暂停审批新增水主要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国家高度关注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安排了治污项目222个,项目总投资约134亿元。
目前,我国已累计对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投入资金近11.3亿元,用于30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24个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以及9个重点区域污染防治项目。
10、从天价热销到跌价冷卖 谁来拯救冬虫夏草?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30日
尽管有保持多年比较稳定的客户群,马奴海的冬虫夏草今年依然没能置身事外:销售量减少了近四成,平均价位也比往年跌了近一半。马奴海是青海省最早也是时间最长的冬虫夏草经营户之一,他的盘羊牌冬虫夏草每年销往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年经营规模已经达到1吨以上,最好曾达到3吨的水平。
而更多的规模经营的冬虫夏草店情况更惨。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会长拉加才旦说,目前,西宁市上千家冬虫夏草店,有1/3已经垮了,冬虫夏草经营户正在经历一次“洗牌”。
“这种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拉加才旦忧虑地说,他认为目前的价位已经跌到不能再低的水平了。
从天价热销到跌价冷卖
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哀鸿遍野的情势下,来自青藏高原的神奇物种、一度火暴的保健品市场“宠儿”冬虫夏草陷入一片冷寂:市场疲软,价格超跌。12月26日,近百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冬虫夏草从业人员聚集青海省会西宁,共商这个特殊产业的生存发展之计。
与往年的火热相比,2008年堪称冬虫夏草低谷。冬虫夏草的价位已经跌到了两年前的水平,比起2007年价格已经跌了一半。
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的数据,目前,价格区间基本处在从1万多元到5、6万元,而销售的均价则在3万元每斤。同时,在价格超跌的情况下,市场交易量今年也急剧下降。2007年,青海全省销出冬虫夏草80吨,而今年仅30多吨,还不及去年的一半。
背后蕴藏多少暴利
多年来,关于冬虫夏草行业暴利的说法不绝于耳。然而在调查中,关于冬虫夏草行业的利润空间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反馈却令记者感到惊诧。拉加才旦说,冬虫夏草业的利润率仅在3%至6%,即便是在去年的“好时候”,每斤1000条的冬虫夏草销售价10万元,其收购价在9.8万元。一斤赚2000块钱就很不错了,而今年每斤只能赚几百钱了。
分析导致目前冬虫夏草市场低迷的原因,除了受全球经济大环境趋冷的影响外,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低迷,消费群体萎缩,股市大幅下挫使投资者资金深套,都影响着冬虫夏草的消费。同时,业内人士也认识到,一度的疯狂炒作导致价格疯涨,虚高、暴利引发部分的造假行为、经营中的不规范等。
科学评判价值 培育规范市场
对此,一些专注于冬虫夏草研究的专家学者认为,要科学、客观地评判冬虫夏草的价值,既不能把它奉为包治百病的“仙草”,也不能对冬虫夏草无端菲薄。多年从事冬虫夏草研究的学者董洪兴、吕作舟认为,冬虫夏草是一种自我繁育更新的珍惜药用资源,具有提高并促进肌体免疫、对中枢神经镇静和抗惊厥、抗肿瘤、提高肾脏作用、抗炎症和调节心血管、内分泌、抗疲劳方面均有较明显的药理作用。
青海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孙发平认为,开发冬虫夏草产业必须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引导这一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在处理好采挖与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实施标准化、品牌化、构建国际化的冬虫夏草交易中心、交易载体,将冬虫夏草产业引导向着更符合市场和商品化规律的目标进行产业培育和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特别要下大气力对冬虫夏草产品的商誉、售后服务和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这是冬虫夏草这个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和特有产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记者:吕雪莉 马勇)
11、金融危机对NGO发展有影响吗?
来源:搜狐绿色2008-12-26
哪些环保NGO可能受影响还是所有的都会受到影响?这影响是好还是坏?
个人认为这影响可能有好有坏。对于那些依赖企业直接资助的环保NGO来说,可能在筹款的时候会遭遇一定的压力,因为企业或许会节约甚至删减公益方面的投入与开支。但是,反过来思考,正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的营销可能会转变对策,总体的营销费用或许会大幅消减,但是会采取战略性营销,将费用花在刀刃上,即公益营销,基于产品销售及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公益营销会在营销中占据相当大一部分的比重。
公益营销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跟NGO和媒体合作,借力借平台借事件,这样可以大大缩减营销费用的支出,获得更好的效果。反过来,公益营销是互利的,对媒体、对NGO来说,是一个比较有利的合作时机。
所以,建议姬十三去采访一下如下环保NGO:阿拉善See生态协会、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山水保护中心。
阿拉善是本土NGO,由本土民营企业家发起成立,个人觉得对他们的影响不大,上百家企业家,每家十万的年费,每年上千万的费用,他们苦恼的是如何将钱花好,花值当,以便去向企业家要求增加更多的钱,拉更多的企业加入。WWF主要的赞助商是大企业,品牌企业,他们的筹款也是在全球进行,受不受到影响,我暂时还不知道。自然山水由保护国际(CI)北京办事处演变而来,保护国际之前在中国的业务仍然由自然山水来代理,CEPF(关键生态合作基金)的经费是笔不小的费用,筹款也是在全球范围内统一进行,中国部分(主要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费用是否受压缩,我也不知道。自然山水的创办人吕植曾在之前访谈中谈到,要把环保事业做成盈利事业,跟企业合作,以企业化方式来运作。
看到良宽老师在博客里抛出这样的话题:反观经济萧条的环保价值,大意是说,经济减缓,大家的消费欲望会减弱,这样有利于节约资源,不就环保了嘛,这比以前婆口婆心地倡导环保有用多了。
最近也在看系列公益营销、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书,越看越觉得企业跟NGO、媒体合作,一起关注环境、健康、安全等社会公共问题,承担社会责任,是个不错的营销思路,未来也必定成为企业的选择。其实很多国际企业早有预见,早就这么做了。(以后再来谈更多这方面的话题)
大家有什么高见,也可来谈谈。
补记:
周日见到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秘书长杨鹏,顺便采访了一下他这个问题,他说金融危机对他们阿拉善的影响不大,但还是做出了准备,即万一有企业家会员半途撤退的话,他们会考虑发展新的会员。杨秘书长顺便告诉了我几个他所了解的数据:国际小母牛目前预计09年的资金可能只有30%能能够到位;气候组织往年的经费有40%来自于一个叫冰岛的国家,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冰岛破产,这笔资金自然化为乌有;TNC(大自然保护协会)跟阿拉善一样,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筹款,金融危机也给TNC的筹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据内部消息,TNC目前已将在去全球聘请的180位科学家缩减为80位了。
12、奥地利加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图]
来源:深圳特区报2008年12月30日
坐在萨尔斯堡古堡的露天咖啡店,边饮酒,边聊天,边欣赏美景,好不惬意。
落差高达390多米的克里默尔瀑布,是奥地利落差最大的瀑布。(资料图片)
花园般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几乎听不到噪音、也闻不到臭味。
维也纳街头摆放整齐的分类垃圾桶,不同颜色的盖子、图标及说明对应着不同种类的垃圾(从左至右),棕色:生物类垃圾;蓝色:金属类垃圾;黄色:塑料类垃圾;红色:纸张类垃圾;白色:浅色玻璃垃圾;绿色:深色玻璃垃圾。
在维也纳街头常能见到载客观光游览的传统马车,马尾后挂有污物收集袋“随时待命”。
在萨尔斯堡市城区,人们给受损的石雕像穿上“玻璃衣”防冻,防止加重“伤势”,此举既环保又经济,还不妨碍游人观赏,可谓一举多得。
维也纳市是奥地利汽车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街道边停满了小汽车。
如诗如画的奥地利乡村景色。(资料图片)
应奥地利总理府新闻局的邀请,本报记者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赴奥地利,进行了8天的环保专题考察与采访。作为面积8.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830万的国家,奥地利环境承载压力较小,但人均GDP高达3.14万欧元还能保持清新优美的环境,其环保理念和经验,颇具典范与借鉴意义。
【上篇】 从理念看环保——
让当代和子孙都拥有健康环境
夜雪初霁。11月25日清晨,推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政厅公园饭店的窗户仰望天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蓝天白云,扑面寒风虽令刚从温暖的南中国到来的我不太适应,但呼吸到的空气分外清新,沁人心脾。
从饭店步行前往维也纳市政厅只需10多分钟,但记者和中国新闻代表团其他成员路上不约而同有了疑问:冬季雨雪过后的早晨,城市上空一般都会弥漫雾气,维也纳为何例外?
规划:发展服从于环保
“欧盟的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是15吨,奥地利的人均为11.3吨,而维也纳市只有5.9吨,是全欧洲最低的。”会晤记者一行时,维也纳市环境委员会主席艾里克·瓦朗丁颇为自豪的一番话,解除了我们的疑问。
他介绍说,这得益于维也纳从1999年开始制定的环境保护十年规划,其中关于大气保护的减排项目计划到2010年减排200多万吨二氧化碳,结果在2006年提前达标。
城市发展服从于环保,用规划来引导并加强环保,是维也纳的成功之处。
一个典型的例证:维也纳常年刮西风,在做城市规划及产业布局时,该市将有污染的工厂或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统一规划建设在城市东部的23区。在参观位于该区的普发费努垃圾焚烧处理厂时,负责介绍情况的大卫·库伯道出对如此规划的理解:“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有污染企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维也纳的经验只是奥地利的一个缩影。奥地利联邦各州的做法也毫不逊色。
萨尔斯堡州境内的克里默尔瀑布被保留作为旅游景点,没被建成水电站,是发展服从于环保的另一有力例证。克里默尔瀑布落差高达390多米,即使在大雪封冻周围山岭的冬日,依然“飞流直下三千尺”,远远的就能听到她咆哮的轰鸣声。这个奥地利落差最大的瀑布,曾被规划用来修建水电站。但环保专家和当地群众认为保护环境更重要。最终,规划服从环保作出修改,放弃修建水电站,保持瀑布原生态,并将瀑布及周边村落规划建成为旅游景区。
投入:舍得花钱买环保
按2007年人均GDP3.14万欧元计算,奥地利在欧盟成员国中居第四,全球排名第十,是欧盟及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汽车是奥地利家庭的必需品。据统计,奥地利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辆小轿车。首都维也纳的人口160多万,是该国汽车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在维也纳市区工作的人约有22万居住在郊区,其中2/3每天开车上班。据调查,奥地利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30%来自汽车废气。
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维也纳市政府绞尽脑汁:减少私家车数量;鼓励自行车代步或步行;对私家车在城市中心区停放时间实行2小时限制等。同时,斥巨资大力建设发达便捷的公共交通。为鼓励多乘公交出行,维也纳市政府在年度预算中对公交票价实行50%的补贴。
今年7月1日,奥地利出台新的购车鼓励措施:购买二氧化碳排放少的新型节能轿车者可获政策奖励。在维也纳,购买天然气轿车可以享受600欧元的补助,而施泰尔马克州则对这种轿车的购买者提供700欧元的燃料补贴。
夏短冬长是奥地利的气候特点。影响该国大气保护的因素除汽车尾气外,还有因焚烧垃圾及居民取暖产生的废气。奥地利各州通过投资兴建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化解了难题。
普发费努垃圾焚烧处理厂是维也纳市投资2亿欧元、历时3年建成的,今年9月刚投产。在每天密封燃烧700多吨垃圾的同时,利用产生的蒸汽直接向4万多户家庭供热。而多年前建成的另一大型垃圾焚烧厂(同时也是远程供热中心),已向超过25万个人用户、5000多家单位用户供热。为建设并运营好这座垃圾处理厂,维也纳市政府多年来累计投入了20多亿欧元。目前,维也纳99%以上的家庭实现了集中远程供热。
类似维也纳这种集垃圾处理与远程供热于一体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处理厂,在奥地利各州均有。
保护环境,舍得投入,是记者此次考察奥地利的一个强烈感受。走访维也纳市政府时,正值其讨论总额达110亿欧元的2009年度预算,其中涉及环保的预算比例不小。
合作:区域联动抓环保
穿行在奥地利城乡,处处碧水蓝天、空气清新,即使在人口密度、汽车密度都很大的维也纳市区也不例外。
记者就此询问维也纳的环境官员,他笑答:“天赐!因为维也纳是个多风的城市,风一刮,废气就被吹走了。”这虽是句玩笑,但也道出了环境保护的不可预测性:如果邻居的环境被污染了,也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位于中欧南部的奥地利毗邻八国,近年来不仅在国内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加强了与邻国尤其是前东欧国家的环保合作。
“环保不能一个城市关起门来自己做,而要敞开门与周边城市开展合作;眼光不要仅盯着160多万人的维也纳,还要关注周边900多万人的城市群。”基于这一理念,维也纳市在邻国的一些友好城市设立办事处,派出包括环保专家的工作人员,与他们在大气保护、垃圾与污水治理等涉及环保的多领域展开合作。
与维也纳市如出一辙,萨尔斯堡州也采取了跨区域联动,与相邻两州合作开展环保。该州与蒂罗尔州、克恩腾州在三州交界地带,划出1800平方公里范围,共同出资建设了高特劳恩国家公园,以利于更好地保护当地的动物、冰川、湖泊、森林及区域环境。这个国家公园被划分为三个区——外围区、核心区和特别区,其中特别区连路都不建,更不允许游人进入,力求保持当地的原生态环境。
“奥地利应保证当代人和子孙后代能有一个不依赖于自然资源消耗的高质量经济增长、享有更多与更好的工作岗位、社会福利保障以及拥有一个健康的未受破坏的环境。”——这是“奥地利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令记者特别难忘的一句话。
【中篇】 从细节看环保——
好习惯助建环保型社会
千里冰封的冬日,驱车进入奥地利的山区,依然是青山叠翠、满目葱茏。尽管森林覆盖率已占总面积的47%左右,但奥地利规定,养护森林者每砍一棵树就必须补种一棵,以维持生态平衡。从这一细节,不难看出奥地利对环保的重视。
其实,环保在奥地利人生活细节方面也多有体现,让人感受到良好的环保习惯对建立节约型环保社会的促进作用。
水多用不完 浪费不允许
每年的供水总量达840亿立方米,年均水消费量约26亿立方米,其中饮用水需7亿立方米,几乎99%来自地下水和泉水——奥地利因水资源量多、质优,被誉为欧洲的“水堡”。
记者在奥地利采访,最惬意的莫过于,无论在酒店、餐厅还是农家,拧开水龙头,水都能直接饮用。
“维也纳的饮用水从阿尔卑斯山上通过200公里的管道引来,没有任何污染。”维也纳市环境委员会主席艾里克·瓦朗丁告诉记者,尽管这样的优质水居民根本喝不完、用不完,但从环保角度出发,该市还是另外建有工业用水及非饮用水系统,供给球场与公共绿地浇水、冲洗街道等使用。
垃圾分类收 方便又环保
徜徉维也纳街头,常能发现排放整齐的6种不同颜色盖子的垃圾桶;漫步居民门前,还能看到2种不同颜色盖子的垃圾桶。在奥地利已工作生活20年的翻译冯国庆博士说:“这是维也纳推行的垃圾分类处理‘6+2’模式,严格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
别看垃圾桶盖子颜色多,但统一规划设计的桶身图案与颜色、文字说明等标识,让人一眼就能识别出每个垃圾桶对应的不同垃圾:纸张、电池、金属、塑料、易拉罐、浅色玻璃、深色玻璃、生物垃圾等。它引导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也方便垃圾焚烧厂进一步回收处理。
污物收集袋 常备公园中
在奥地利养宠物狗的人很多,街头经常能看到遛狗者,却看不到“狗污染”。原来,在街心公园的显眼处专门设立了标志,提醒市民爱护公共环境,并有一沓沓的垃圾袋可供取用。在维也纳一些著名景点,常见到传统马车载着游客观光,而在马尾下面也有污物收集袋“随时待命”。
酒店卫生间 声控灯照明
入住维也纳市政厅公园饭店的头一晚,记者无意中发现房间卫生间的灯与众不同。
半夜时分,记者因不适应暖气的干燥被渴醒,准备到卫生间漱口润润嗓子,走到门口发现卫生间顶部的照明灯熄了。“难道灯坏了?”记者清楚地记得睡前未关卫生间的灯,纳闷间进到里面,倏地灯就亮了。原来安装的是声控照明灯。人来就亮,人走即灭。既方便使用,又节能环保。这种在卫生间安装声控灯的做法,记者后来在萨尔斯堡州的农家旅馆也碰到了。
雕像罩起来 “穿衣”为防冻
“为何将雕像罩起来?”在乐神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市街头,记者对一尊石雕像被玻璃罩罩着感到不解。“为了防冻。”萨尔斯堡州/市政府中国事务办事厅严建珍女士告诉记者,因数百年来雨雪风霜的侵蚀,萨尔斯堡街头一些石雕像出现了损伤,冬季如果不给它们“穿衣”防冻,“伤势”就会加重,来年就需增加维修费用。但为了方便游人观赏,所以给雕像罩上玻璃罩。
记者不得不佩服当地人一举多得的智慧:既保护了古迹,又不影响观光;既做到了环保,还节省了开支。
【下篇】 从技术看环保——
用科技对环境进行最佳保护
“可持续性产品与服务是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设计、生产、使用、利用和弃置)中对环境的影响将保持在最低限度。因此应从一开始就尽可能地避免排放二氧化碳和出现废料,并避免采用昂贵的事后的环境处理。”——这是奥地利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可持续性产品与服务”的描述。一言以蔽之,就是充分运用先进环保科技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减少污染,对环境实现最佳保护。
赴奥地利前,记者读到该国驻华大使馆提供的一份资料,上面写着“奥地利在环境技术和环境管理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奥地利采访,记者体验并感受到该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功之处。
焚烧处理垃圾 废气污染降到最低
走进维也纳的普发费努垃圾焚烧处理厂,记者目睹了从垃圾变成热能、建筑材料等的全过程:
垃圾运抵后进行分拣,密封燃烧,热能通过锅炉产生蒸汽,其中2/3直接向居民家中供热。产生的废气经过严格过滤,排放时几乎与外部空气差不多。沉淀下来的粉尘与水泥混合用于建筑,剩下5%—10%左右的重金属则送走集中密封填埋。
这座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处理厂,从垃圾分拣、喷水控制粉尘、焚烧、废气过滤、排放、供热等全程由电脑控制。先进的处理方式有效控制了焚烧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记者围着在该厂逛了一圈,几乎听不到噪音,也闻不到臭味。
据了解,维也纳对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始于40多年前。这体现了他们在环保意识与处理技术上的超前。
扶持生态农业 水源水质明显改善
在欧洲各国中,目前奥地利的生态农业比重最高。
在考察位于马格拉纽西的阿达玛生态农场时,与萨尔斯堡州政府负责农林渔、资源保护等事务的官员约瑟夫·艾斯尔座谈时,记者获得了同一信息:奥地利对生态农业用地每亩每年补贴300欧元。
为何大力扶持生态农业?约瑟夫·艾斯尔道出了其中奥秘: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进行种植、养殖,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对水资源的保护特别有效。
萨尔斯堡州现有13%的农业用地在经营生态农业,所占比例全国第一。该州90%的农庄和农业企业在从事生态农业的过程中,符合奥地利的环境保护纲领,其中就包括不使用化肥。
据了解,农业过量施用化肥将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从而影响水质。此外,含有Atrazin(阿特拉金)的植物保护剂也损害着地下水。从1995年开始,奥地利禁止在植物保护剂里使用阿特拉金。如今,随着生态农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不断扩建净化和排水设备来处理污水,奥地利几乎所有河流湖泊的水都可以捧起来喝。
环保研究深入 优势突出领域广泛
对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研究,奥地利很深入也很具体。
全国汽车数量相当于人口的2/3,该国加紧研制并推广天然气轿车,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公路两旁已经和正在加紧修建隔音墙。因为有关部门规定,公路和居民区距离小于规定距离时,必须建隔音墙防止噪音污染。
对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研究,奥地利在众多领域取得了技术领先。
资料显示,奥地利2006年的专利发明近一半涉及环保领域。当年,奥地利专利局受理本国专利申请3666项,与环保技术相关的有1459项,占总数的46%。环保专利发明比上一年增加270项,其中80%出自中小企业。奥地利专利局局长认为,环保专利发明的高比例,表明奥地利企业与机构以较高的科研投入把握了世界环保技术的发展趋势,保证了奥地利在世界环保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欧盟中,奥地利的环保技术如今位居第二,其中属于世界领先的技术主要包括:电热耦合技术、生物质设备、水利发电、太阳能收集、太阳能电站、热力泵和生物质气设备、垃圾处理等。早在2005年,奥地利环保产业的年营业额就达到40亿欧元,同比增长了7.7%,其中一半营业额通过出口获得。而奥地利环保技术出口正以年均9.1%的速度迅速增长。
处处风景如画,青山叠翠、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土壤洁净——这是奥地利自然景观的完美体现。
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并未对环境造成危害,而是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极大改善,农业与环境和谐共存、相得益彰——这是令人惊叹又不得不信服的事实。
前瞻的环保理念与政策来引导,良好的环保习惯为基石,先进的环保技术作支撑——这是记者对奥地利环保取得成功的深刻感悟。(撰文 张斌 图片 张斌 周艳丽)
13、环境公益诉讼破壳而出 “两湖一库”打响第一枪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8年12月30日
编者按
近年来,贵阳、无锡、昆明等地环保部门、法院和检察院,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需要出发,着眼于保护公众环境利益,针对本地突出的环境污染行为,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实践证明,环境公益诉讼不仅产生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同样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本报特别约请了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对各地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实践的进展和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其他地方开展环境公益诉讼提供借鉴。
目前,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各地兴起,不少地方在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胆探索。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诉讼制度,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主管部门需要给予关注、指导,并通过修订诉讼程序法或者制定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和推广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各地着手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
在贵阳、无锡、昆明等地的环境公益诉讼实践中,地方司法机关注重机制和制度建设,并已经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用以指导实践。
贵阳市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指定法庭集中管辖
红枫湖等“两湖一库”是贵阳全市主要饮用水源,为了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市政府特设管理局。为有效遏制水污染,2007年11月,有关机关先后批准贵阳市中级法院设立环境保护审判庭,批准贵阳市清镇市法院设立环境保护法庭;贵阳市中级法院2007年12月向全市发出《指定管辖决定书》,明确全市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一审案件,包括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均由清镇市法院环境保护人民法庭集中管辖。这一决定书明确规定:“各级检察机关、两湖一库管理局、各级环保局、林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可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类型涉及两湖一库及环城林带的环境保护、管理、侵权、损害赔偿等”。
无锡确定检察机关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三种方式
2007年一场因为蓝藻污染导致的饮用水危机,使无锡市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治污压力,当地也在探索新的机制。
2008年5月初,无锡两级法院相继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合议庭,受理检察院、环保部门、环保社会团体及社区物业管理部门提起的诉讼。
2008年9月8日,无锡市中级法院和市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试行规定》。依此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指法院、检察院为了遏制侵害环境公益的违法行为,保护环境公共利益,根据职能分工,通过支持起诉、督促起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种方式所实施的诉讼活动。在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程序中,检察院享有不同于普通民事诉讼原告的诉讼地位。
支持起诉,即检察院对涉及侵害环境公益的民事案件,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支持相关单位或者个人起诉。
督促起诉,即对于侵害环境公益的违法行为,相关环保部门依法应当进行查处而未查处的,检察院应当向其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依法履行查处职责。对涉及侵害环境公益的民事案件,经审查认为相关环保部门对侵害环境公益的违法行为已经依法进行过行政处罚,但侵害行为造成的环境损害后果尚未处理的,可以督促相关环保部门起诉,并制作《民事督促起诉书》。
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即检察院对涉及侵害环境公益的民事案件,对被督促起诉单位无正当理由未向法院起诉,不提起公益诉讼可能导致环境公益遭受进一步损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并制作《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书》。检察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免交诉讼费用。公益诉讼成立的,判决被告履行相应责任,包括判决被告承担环境恢复费用,并承担监测、化验、鉴定、评估等费用及法院在审判中依职权发生的实际费用。
2008年12月8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府法制办联合发布了《关于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具有环保行政职能的部门向检察机关提供证据的意见》。这一意见规定,检察机关在办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需要由相关环保部门提供勘验、监测、检测、鉴定、化验、评估等技术数据结论的,可以发出《协助提供证据材料通知书》,相关部门应当全面收集并及时提供有关证据材料;环境公益诉讼请求成立的,法院判决此费用由被告承担。
昆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环保局协作执法
严重的污染使滇池这颗高原明珠黯然失色,当地为此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并努力探寻出路。2008年11月5日,昆明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环保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环境保护执法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市中级法院设立环保审判庭,有条件的基层法院也可以设立环保审判法庭,对涉及环境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及执行实行“四合一”的审判执行模式,并积极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和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诉讼。此外,昆明市检察院设立了环境检察处。
这一意见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由检察机关、环保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向法院提起诉讼。环保部门在环境污染事故鉴定、损害后果评估方面,对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技术支持。
贵阳、无锡、昆明最近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表现出若干基本特点:一是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司法机构,包括环境法庭、环境检察处、环保分局;二是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三是建立了专门的环境司法协作机制,特别是形成了环境监测数据等证据方面的协作关系;四是确定了专门的原告范围,不仅环保部门、检察院可以起诉,环保团体组织也可以提起诉讼,从而为公众通过司法途径监督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诉讼程序保障,有关环保团体应当善于运用。
我国现有法律支持环境公益诉讼
现阶段,环保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通过相关法律和政策性规定的综合性分析可知,国家现有法律是支持环境公益诉讼的。
例如《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民事诉讼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保护全民所有的财产和集体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2008年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可以依法支持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更是明确规定,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法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行政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
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
最高司法机关的态度也是积极的。原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曾经专门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同年8月5日回复指出:“近年来,环境污染致害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建立环境民事、行政公诉制度是必要而可行的。”据媒体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在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表示,针对公益诉讼遭遇的制度困境,研究建立“社会公益诉讼是民事诉讼法研究的创新使命”。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7月专门召开了水资源司法保护研讨会,研究环境公益诉讼、跨界环境污染的特殊管辖等问题。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多次提出关于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因此,无论是作为专司国家公诉职能的检察院,还是环保行政部门,乃至环保团体组织,都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包括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法院同样也可以受理和审判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案例一:贵阳天峰化工污染红枫湖案
“两湖一库”打响司法保护第一枪
2007年12月10日,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所属“两湖一库”管理局作为原告,向清镇市人民法院环保法庭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诉讼,要求天峰化工公司停止排污侵权。法庭经审理查明,被告公司的生产厂区位于红枫湖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但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水、防渗及相应的废水处理措施,尾矿库的渣场渗滤液均通过地表、地下排入红枫湖上游的羊昌河。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显示,被告公司尾矿库的渣场渗滤液对羊昌河水质影响较大。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是政府依法设立的环境行政管理机构。红枫湖是贵阳市百万市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在不特定的多数人群遭受环境污染侵害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公众利益,政府行政部门有权以原告身份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止环境违法行为。据此,清镇市人民法院环保法庭当庭判决:被告天峰化工公司应在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使用尾矿废渣场,停止尾矿废渣场对环境的侵害,并于2008年3月31日前消除对环境的影响。
此案判决确认了行政机构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突破了在普通诉讼中原告必须是“直接利害关系人”的限制,因而扩大了原告范围。此案因此被评为2007年全国最有影响的公益诉讼案件之一。
案例二:贵阳熊金志等人破坏山林案
检方以民事原告身份起诉
2008年6月20日,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检察院以原告身份,向贵阳市清镇市人民法院环保法庭起诉,请求判令熊金志等3人停止环境侵害,拆除违法建筑,恢复植被。这是贵州省首例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
法庭经审理查明,2006年9月,熊金志等3人合伙开发旅游餐饮项目,但未向任何部门申报规划、土地使用及建设施工手续,施工造成山体损坏,破坏植被2000平方米,并威胁到饮用水源。
环保法庭经过审理后,于2008年11月26日当庭组织调解,原告贵阳市人民检察院与被告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同意30日内拆除违法建筑,并恢复植被;否则原告贵阳市人民检察院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案例三:仙女湖景点污染饮用水水源案
引发检方能否成为公益诉讼主体之争
2008年12月11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案件源于新余市河下镇的李某夫妇对仙女湖风景区内的一座岛屿的开发,他们在岛上兴建了花园山庄。2007年4月又养起梅花鹿。据风景区环境监测站和风景区管理处等部门检查结 果,山庄码头距水厂仅1964.41米,在饮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山庄和鹿场排污超标,严重影响了水厂取水口的水源质量。有关部门向李某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停止污染,但未见成效。今年6月17日,有关部门向其下达了《限期拆除养鹿场的通知书》,责令其于7月31日前自行拆除鹿场。但时至开庭之日,李某的养鹿场仍在经营,环境行政执法遭遇“执行难”。
渝水区人民检察院认为李某违反了《水污染防治法》等规定,为了维护公共环境利益,向渝水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停止对饮用水水源地排污、立即拆除养鹿场、消除对市民健康的侵害。这是江西省检察机关首例以原告身份起诉的环境公益诉讼案。
此案检察官在辩诉中指出,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按照《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院有权代表国家和公众利益提起民事诉讼。环境污染是社会公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者,代表国家利益,运用公力救济的方式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应视为“有直接利害关系”,检方作为原告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此前,山东、四川等地检察机关也曾提起过环境公益诉讼,都产生了良好法律和社会效果。
案例四:乐陵金鑫化工厂小炼油污染案
环境公益诉讼破冰之诉
2003年4月22日,山东省乐陵市人民检察院针对金鑫化工厂非法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小炼油项目、严重环境污染的行为,提起环境民事公诉,请求法院判决其停止侵害、消除危险。
同年5月9日,乐陵市人民法院判决,金鑫化工厂必须自行拆除污染设施、停止侵害、消除危险。
案例五:雁江区石材厂违规排污堵塞河道案
检察建议书敲醒肆意污染者
2004年初,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检察院得知,新立村阳彦铎等8家石材加工厂违规生产,擅自向清水河排污,造成河道污染和堵塞,致使4个村的800亩农
田无法灌溉,230户700人饮水困难,环保部门多次要求整改也未见成效。
同年4月20日,检察机关分别向8家采石厂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各厂对排污设施进行整改,使所排污水达到环境标准,恢复河道原状,并将整改情况于同年5月15日前报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公诉机关,检察机关还告诫企业,如果不积极治理污染,继续侵害公共利益,逾期将对其提起民事公诉。
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引起了高度重视。经过整治后,目前清水河污染基本得到治理。
14、海南:他们喝咸水的日子何时结束?
来源:新华网2008年12月30日
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沿海13000多人缺水,部分群众喝苦咸水的日子是不是快要结束了?今年10月,党中央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5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尽快让3亿多农民早日喝上放心水,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农村饮水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最近,海南省也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当作是重点的民生工程。中央及地方传来的这些消息使海南沿海地区缺水群众看到了希望。然而,记者日前调查时发现,在文昌市会文镇,要想在短期内解决沿海群众缺水、喝咸水问题却并非易事。
9月26日,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以《黑格比刮出的怪事 10年打不开的排洪闸》 为题报道了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一处排洪口被人为堵住,致使洪水高涨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报道播发后,引起各地网友的强烈反响,文昌市委书记裴成敏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想办法解决。然而,事过近三个月,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个排洪闸仍然被个别人控制,受害群众意见很大。另外,据当地群众反映,由于沿海机井密布,各个养殖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致使海水倒灌严重。当地群众认为,沿海的这些养殖场过量开采地下水是造成群众缺水、喝咸水的主要原因。
打上来的井水烧开后会有一层水垢 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摄
这是从水壶中倒出来的水垢 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摄
地下水位下降,生态危机显现
文昌市宝溪河冯家排洪口被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记者调查了解到,原来,排洪口附近机井集中,养殖场通过机井大量抽取“半咸半淡”的地下水用于养殖。部分养殖户堵住排洪口,目的就是不让上游排出的养殖污水“污染”了这些机井。
然而,这些违法开挖的机井不仅占据了排洪口,而且大量违法开采地下水,致使这一地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海水入侵,当地群众不得不喝苦咸水。
冯家村村民潘某从烧水壶中倒出一堆黄色的水垢对记者说,这样的水喝了人的生命还能保住吗?她说,近年来,村里不断有人正值壮年就离世,她怀疑这跟长期不安全的饮水有关。
新村村民庄某认为,冯家湾的养殖场日夜不断抽取地下水,群众有水喝才怪呢。他认为,生产与生活争水,这是当地群众饮水难的根源所在。
冯家村一个姓龙的老人认为冯家湾地区的生态危机已经显现。他说,这里的地下水按目前这样的速度开采下去,不光是人没水喝,恐怕以后连地面都要陷下去,甚至是家园不保。
据了解,冯家村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村,冯家湾地区生态系统本就脆弱,由于搞养殖海边的海防林已经毁尽,流经这里的淡水河宝溪河也日益变咸,加上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咸水大量入侵,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
一位冯家村村民对记者说,有钱人可以买水喝,可以到外地建房买房住,苦就苦了生活困难的群众,不仅没有本钱搞养殖致富,甚至连一口干净的淡水都喝不上。
据专家介绍,除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影响外,人类活动,特别是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
这是会文镇一处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 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摄
这是变成臭水沟的宝溪河 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摄
宝溪河下游出海口附近 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摄
淡水补给不足 井水越来越咸
多年前,宝溪河曾经给文昌市会文镇冯家湾地区带来丰富的淡水。冯家村78岁的老党员龙田东说,宝溪河两岸曾经种植水稻,现在由于排洪口被堵,海水养殖带来的污水不仅淹没了水田,而且渗到地下使井水变咸。
由于井水变咸,近年来,宝溪村的水井已经换了三个地方开挖,而且是越挖越深。村民庄光炳说,宝溪河原是淡水河,现在盐度已经达到5度,相当于1升水里面有5克盐,这样的咸水淤积不动,结果都往地下渗透,肯定影响了井水的质量,使井水变咸。
冯家村一位姓潘的村民说,谁都知道“流水不腐”的道理,最好、最省钱的解决方法是打开下游的排洪闸,尽快让宝溪河的水活起来。
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人民政府镇长李兴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于排洪闸被堵的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解决,比如发洪水、台风的时候排洪闸会打开,目前排洪闸的钥匙由村里的一名干部负责保管。
不过,据记者调查,这个排洪闸实际上却是由几个养殖场的人控制。会文镇委副书记孙人培说,洪水来时,他每次都要好言好语地求养殖户开闸泄洪,不然他们就拒不放水。
文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符策万说,除非派两个人持枪24小时把守,不然刚打开的闸门还会被重新关闭。
据群众反映,即使是因为台风发大水围困村庄时,这个闸门都不会轻易打开,何况是平时,要想打开确实困难。前不久,个别人还运来两车碎石,把排洪口堵个严严实实,村干部和镇干部对此均无可奈何。
文昌市水务局农村供水股股长陈太说,冯家湾地区的村庄被海水围住,过去就有喝咸水的情况,不过近年来更加严重了,那里的地下水质已经不符合安全饮用的条件,因此,目前必须尽快解决群众的饮水难问题。
看来,尽快引地表水解决群众饮水难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最紧迫的工作。2005年,会文镇政府曾与一家外国公司洽谈合作建自来水厂解决群众饮水难,但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不过,据李兴韧介绍,今年5月,该镇的自来水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工程的60%,预计明年上半年就可以正式供水。
但是,据自来水厂建设方海南定大养殖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整个供水系统总投资约为1600万元,中央及省市政府确定投入500多万元用于管网和水源工程建设,水厂项目的建设资金由企业来筹措。他说,从目前的建设情况看,总的计划投入资金肯定不够,还需要扩大投入,如果工程进展顺利,明年10月份能正常供水。
这是被堵的排洪口 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摄
从背面看被堵的排洪口 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摄
这是冯家湾附近的一处养殖场 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摄
恢复生态环境平衡呼声强烈
海水养殖曾经是会文镇引以为豪的优势产业,大部分农民确实也因此受益。但是,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难以恢复。因此,近年来,当地干部群众对恢复生态环境平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会文镇委副书记孙人培认为,要想恢复生态系统,除非把所有的养殖场、用于养殖的池塘全部填埋,实现退塘还林。但是,他也同时认为,这样的做法目前看来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里的群众主要依靠养殖吃饭,不可能砸了他们的饭碗。
会文镇新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对记者说,其实,只要养殖场不过量开采地下水,以及宝溪河河道和排洪口被彻底清理开通,用不了多少年,生态环境就能实现基本平衡。
对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问题,海南省水务局水资源水土保持处的一位姓吴的工作人员说,农村开采地下水用于饮用是合法的,但是如果采水用于经营,就要看那些养殖场是否经过报批,不经批准是不能擅自开采地下水的。他说,一个地区如果大量开采地下水的话,必须通过水量论证,不然会给当地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
文昌市会文镇阳光村委会主任庄耿江说,本地的养殖场基本上都不经过有关部门批准,都是由农民擅自搞起来的。
海南定大养殖公司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说,由于长期缺乏规划和管理,这个地区生产搞上去了,环境却难以恢复,致使群众喝咸水也是无奈的事。他说,近年来,许多村庄都陆续有一些人因此患上了绝症而去世。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部分群众担心自来水能不能真的引到村里来;也有人担心自来水入户费和水价过高,生活困难的群众负担不起高昂的费用。也有人认为,引自来水并不能真正解决生态失衡的问题,因为沿海的养殖场部分生产和生活用水不会改用价格不菲的自来水而弃用开采成本较低的地下水,过量采水的问题会依然存在。
而冯家村的龙田东坚持认为,目前最需要党委政府解决的问题一是饮水难问题;二是尽快让围绕村庄的宝溪河活起来,从而逐渐恢复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庄斐 林慧)
部分群众买水喝,这是用来装自来水的胶桶。 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摄
文昌市会文镇约一半的人口饮水困难 新华网海南频道 庄斐 摄
15、钱都打“污水”漂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8年12月26日
谈钱容易伤感情,这是真的。据报道,针对广州即将听证的“污水处理收费改革方案”,广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先后组织了两次千人访问调查,结论是:只有12.1%的受访者满意污水治理现状;八成受访者不相信有关部门自报的每吨水超过2.37元的“治污成本”;68.2%的受访者“不答应”这次涨价(《南方都市报》今日报道)。
对于听证会,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一般是给你三个选择:A.涨80%;B.涨50%;C.涨30%.结果大体是听证代表们慷慨陈词,力陈市民负担之重,然后有关部门表示理解,双方一致同意选“C”,只涨30%.这次污水处理费听证报出来的行情是涨57.1%,应该说已经少到出乎意料了。
污水治理是公共事业,跟每个人息息相关,大家自己掏钱也无可厚非,当然,本身财政的投入,已经是纳税人在掏钱了,现在却是要大家在纳税之余,再多掏一些钱。多掏一些钱也没有问题,市民都是识大体的,民意调查也说了,还是有40.6%的受访者愿意为治理污水付出更多费用的。只是,你办事不力,我也拿你没办法,这个钱我就出得心不甘情不愿了。污水治理费收了那么多年,河涌还是那么脏———说“还是”是客气话,其实是越来越脏了。对于这一点,有关部门也是承认的,广州市水务局一位副局长就说过:“坦率地说,市区河涌的水质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人都是现实的,钱扔到地上,会有“哐啷”一响;扔到水里,多少能漂起点水花,可是,污水处理费,却连这点响声和水花都没有,叫公众怎么不沮丧,怎么还能有信心和意愿再拿更多的钱出来呢?
2003年,污水处理收费涨了110%,当时有关部门许诺,2005年将实现污水处理率100%,但直到2007年,污水处理率才74%;有关部门还承诺投资67亿元,但实际上五年来投资超过100亿元。钱多花了几十亿,效果差了一大截,现在,有关部门又承诺,2010年6月前,水环境质量有根本好转,你叫公众怎么相信你呢?
效果的事就先不说了,单说这些年,收费以十亿计,却从来没见发布审计报告。钱是怎么用的,没有人知道;我们只知道,海珠区的几条河涌还那么脏,要区长们下去游,确实是很勉为其难。
至于这次有关部门说的所谓“成本”,也只是一份研究分析报告的结论,无论在学术上还是法律上,都没有多少权威性。我们也还知道,在污水治理系统,2005年的管理费用中,职工福利费高于工资的44%;2007年行政管理费人均超过6.8万元。臭河涌里花了多少钱,我们看不见;人身上花了多少钱,却是明摆着的。
金融海啸之下,大家原本应该同舟共济,共度时艰。如果这样不计成本,只是为了有一两条干净的河涌可供区长们畅游,那还不如请区长们到游泳池表演泳技好了———毕竟,游泳的是区长,那不计的成本却是要由我们纳税人来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