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1
十二月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人民网-人民日报: 环保部继续严卡"两高一资" 394亿投资项目暂缓
2、人民网环保频道: 绿色保险"亮剑":全国首例环境污染责任险获赔
3、人民网-市场报: 解振华: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不作调整
4、昆明日报: 环保论坛东京热议 日本企业有意参与滇池治理
5、慧聪网: 我国的环境保护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地方信息:
6、中新社: 四川:投资近三百亿的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实现截流
7、新华网: 湖南第一家环境资源交易所长沙挂牌成立
8、新华网广西频道: 广西加强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
9、山西日报: 山西省“污水指标”完成不足二成
10、春城晚报: 云南:9个高原湖泊中有7个受到污染
民间视点:
11、搜狐绿色: 成立"环保法庭"为了抓走环保卫士
12、搜狐绿色: 冯善书:广东水源保护进入“后妈时代”
环境时评:
13、人民网环保频道: 成品油及燃油税 公务车车主为何不"上书"?
14、新京报: 政策到位,没奥运北京也能“天天蓝”
15、中新社: 马中:巨资注环保勿“为投资而投资”
1、环保部继续严卡"两高一资" 394亿投资项目暂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8年12月01日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孙秀艳)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28日向媒体通报说,为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环境保护部认真兑现环评七项承诺,加快审批中央政策措施支持的符合扩大内需要求的建设项目,为拉动内需开辟“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型)建设项目严格把关,坚决卡住,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吴晓青说,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出台后,环境保护部对各地区和企业报来的环评项目集中进行了清理。通过缩短受理时间,简化工作程序,加快审议频次,实行分类审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快办理审批速度。
11月26日至28日,环境保护部连续召开两次项目审议专题会议,批复项目环评文件93个,总投资达2600多亿元。
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严把关,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能的淘汰。近期,环境保护部对6个化工、火电项目已暂缓审批,总投资达394亿元。
为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环境保护部明确提出:严禁审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严格限制审批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的项目。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建设。
吴晓青指出,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借扩大内需之机片面强调加快审批速度,并将“两高一资”项目审批权限层层下放的问题,环保部门将切实加强引导,对由此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将进行督查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2、绿色保险"亮剑":全国首例环境污染责任险获赔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8年12月01日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专电 (记者扎西)因投保了环境污染责任险,湖南省一起牵涉到120多户村民投诉的环境污染事故在不到十天内得到妥善处理,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了全国首例环境污染责任险获赔案例。
湖南省于2008年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将18家化工、有色、钢铁等环境污染风险较大的企业列为重点。农药生产企业株洲昊华公司于2008年7月31日购买了平安保险公司“污染事故”赔偿险,根据企业生产状况和往年污染事故造成赔偿的情况,投保额为4.08万元。2008年9月28日该企业发生氯化氢气体泄漏事件,污染了附近村民的菜田。事后,企业对上门要求索赔的一些村民进行了赔偿,但事件并未平息,周边村民前后分三批共计120多户找到企业提出索赔。于是,企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将情况报告了平安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立即派人到现场了解情况,经过实地查勘,查证了氯化氢气体泄漏引起的污染损害事实,确定了企业对污染事件负有责任和保险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依据《环境污染责任险》条款与村民们达成赔偿协议,如期将1.1万元赔款支付到位。
该负责人说,在这起案例中,环境责任保险机制有效地维护了污染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当地社会的稳定。通过这次事件,当地环保部门和企业对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了新的认识:一是企业加入污染责任保险后,一旦发生污染损害,保险公司将成为企业的坚强后盾,减少企业经济损失;二是在发生污染事故纠纷时,有保险公司加入和协调,可安定民心,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避免受污染者与企业纠缠不清,加大处理难度;三是过去是企业和环保机构来处理污染事件,有了保险公司的加入后,处理结果显得更有说服力。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运用市场机制减轻环境风险的有效措施,目前,环境责任保险还是个新生事物。环境保护部将与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中环境污染责任险的地位和适用范围,建立环境污染责任险运转的长效机制。
3、解振华: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不作调整
来源:人民网-《市场报》2008年12月01日
本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表示,现在还没有调整“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两个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想法。
解振华说,虽然有经济增长超过预期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现在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两个目标进行考核。今年已公布了各省级政府和重点千家企业2007年节能任务完成情况,对7个没有完成任务的省区进行了公开通报,而且按照节能减排考核制度要求采取了相关措施。
解振华指出,在节能减排方面,下一步还要采取积极措施,比如国家已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对节能技术改造出台“以奖代补”的经济政策,对新增产能开始进行节能评估审查,对建筑节能已公布相关新标准,对节油节电实行激励性政策,用市场的办法鼓励全社会进行节能,为应对金融危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在各项政策的作用下,节能减排任务还会进一步深入。
4、环保论坛东京热议 日本企业有意参与滇池治理
来源:昆明日报 2008-12-01
近日,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商务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与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经济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在日本东京举行。副市长王道兴作为中日长贸中日节能技术合作分会访日代表团副团长,代表昆明市政府参加了论坛,并作题为《滇池水环境治理现状与未来目标》的发言。
滇池治理问题在论坛上引起参会各方的关注。日本环保企业和机构对参与滇池治理表现出强烈的意向。
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自2006年举办第一届以来,每年在中日两国轮流举办一次。节能环保领域已成为两国交流与合作的新亮点。
中日两国政府、研究机构及企业的近10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中日双方在论坛上签署了19个合作协议,两国代表在节油节电、循环经济、海水淡化、汽车、发电能效以及化工、中日长期贸易等多个领域开展了研讨和交流。
当前,中国环保与能源的问题较为突出,中国政府已将解决环保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论坛主题发言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表示,在刚开始进行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中国对环保领域中的投资要达到14000亿人民币(约合2000亿美金)。中日同为亚洲重要国家,同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在能源环境领域拥有很多共同利益和合作优势。日本在污水处理、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环保先进技术,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节能环保市场的巨大潜力,则为两国开展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今后中国将在节能环保领域和日本携手并进。
中国这2000亿美金的大订单让日本的环保企业产生极大的兴趣
论坛上,副市长王道兴关于滇池治理的发言受到了热烈欢迎。许多与会代表对昆明和滇池竟然非常熟知,尤其是日本的环保企业和机构对滇池许多面积、水容量等数据了解的详细程度,令人惊讶。同时,他们对云南省、昆明市的“高原明珠”滇池的治理工作,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向,力求献力摘冠。环保行业和各界人士都认为,滇池不仅是昆明市的滇池、云南省的滇池,也是中国的滇池,更是世界的滇池。除了宝贵的商机外,谁能在恢复滇池“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生态恢复工程中献策出力,谁就能在环保领域留下重要影响。
王道兴对广大日本朋友对滇池治理的关注之情表示了感谢。他代表昆明市政府郑重表示:“诚意邀请湖泊治理的有识之士,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到昆明来、带到滇池来。希望加强与日方在滇池水环境治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日本的先进技术与经验。我们也热忱欢迎日本朋友到昆明来旅游、观光,进行各种商务及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考察。”
在论坛期间,王道兴副市长还与日本三井商社、川崎重工、日本产业技术促进协会、旭化成集团等企业和组织就环保、滇池治理领域的合作进行了会谈,其中涉及利用联合国援助基金实施的荧光灯电子安定器CDM项目落户昆明等问题。
在会后的联谊互动中,滇池仍是备受关注目的热点话题。许多参会代表还与王道兴热烈地交流环保领域的话题。
5、我国的环境保护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来源:慧聪网 2008/12/1/
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次次贷危机不仅引发了金融行业的风暴,而且已经影响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演变为经济危机的势头。中国由于与世界联系日趋密切也深受其害。我国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计划投资四万亿元刺激国内经济,以缓解次贷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将达到一万亿元,一场关于环保行业的盛宴将拉开帷幕。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据估算2008年我国GDP将超过德国而仅次于美、日,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环境保护没有得到重视,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认识到环境保护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后我国开始加大对环保的支持力度,本届政府将环保总局提升为环境保护部在政治方面就是一个大的举措。
我国历年来对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虽然近些年对环保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仍不足以弥补历史欠账。虽然中央政府大力提倡环境保护,不断提高对环保的投资,但是在既得利益面前,各地政府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方面难以取舍。因此,环境保护推广力度不大,环保投入不大,环境改善不明显。
此次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但是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行业来说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因为,在我国为避免陷入经济衰退而进行的四万亿元投资中,环保行业分到了一万亿元的蛋糕,这对环境保护行业的影响极为重要。这一万亿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节水节材、污染治理等新兴产业,尤其核电、风电以及太阳能的开发将是重中之重,国家将把这些产业培育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国家将重点培养和扶持骨干的环保企业,对于中小型环保企业,国家将引导这些企业向专业、特色、高精等方向发展。为此,国家环保部也正在制定相应的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政策以及标准体系。在此拉动下,我国的环保行业将跨入快速发展阶段。
6、四川:投资近三百亿的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实现截流
来源:中新社 2008年11月30日
中新社凉山木里十一月三十日电(记者杨杰)今日上午,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盐源两县交界处的峻岭峡谷间,旌旗招展,机器轰鸣,装机四百八十万千瓦、总投资近三百亿元人民币的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标志着该工程全面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
上午十时,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少雄宣布龙口截流开始。随即数十台大型自卸车将截流石料源源不断送往戗堤。经过十六分钟一千余方高强度的石料抛投,龙口顺利合龙,雅砻江水驯服地向着右岸的导流洞流去。
山川秀美的雅砻江流域,水量丰沛、落差巨大,是一座天然的绿色能源宝库。雅砻江干流共规划二十一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三千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一千五百亿千瓦时,占四川省全省水能资源的四分之一,在全国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中,装机规模排名第三。
今天成功实现大江截流的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凉山州木里、盐源、冕宁三县交界处的雅砻江锦屏大河湾上,是雅砻江上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四百八十万千瓦,工程动态总投资二百九十七点七亿元。该电站枢纽建筑主要由拦河低闸、泄水建筑、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主体工程于二00七年一月开工建设,计划二0一三年第一台机组发电,二0一五年全部建成。
二滩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陈云华表示,锦屏二级与装机三百六十万千瓦的锦屏一级电站同期投产发电后,将成为打通“川电东送”中部输电通道的骨干工程,对优化四川电网电源结构,增强四川电网外送能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促进四川灾后重建和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具有深远意义。(完)
7、湖南第一家环境资源交易所长沙挂牌成立
来源:新华网2008年12月01日
新华网长沙11月30日电(记者谭剑)湖南第一家环境资源交易所日前在长沙挂牌成立,这标志湖南省环境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拉开序幕。
据悉,新成立的长沙环境资源交易所将首先在长沙市坪塘镇开展试点,随后将接受湖南省环保局委托,建立覆盖湖南全省的环境资源交易平台。
长沙市环保局局长黎建介绍,与传统的排污权交易不同,环境资源交易是指根据区域环境容量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在保障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许可有偿购买和出让环境资源的权利。
据介绍,长沙环境资源交易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交易以及生态环境资源的交易三个方面。黎建表示,实行环境资源交易,首先能改变环境资源无偿使用、低成本使用现状。
他说,目前长沙市的排污收费标准远低于环境治理成本,导致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并没有承担自身行为应付的成本,环境资源被滥用。新的环境资源交易平台建成后,企业将取代政府成为污染整治和环境保护的主体,并将对自身的污染排放行为作出选择。污染治理得好,企业可将多余配额卖出获利;治理得不好就必须承担高额的环境治理成本。
8、广西加强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2008年12月01日
新华网广西频道12月1日电(记者王志伟)1日记者从广西环保部门了解到,广西正在加强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全力提高广西环境监测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日前召开《应急监测手册》、《应急工作手册》、《广西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和程序文件》等编审工作会议,完善广西环境污染应急体系基础工作、保证应急前期准备和现场应急工作的快速开展,增强环境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此外,广西还将在开展一次全面的监测能力调查,调查广西105个市、设区、县(市)级环境监测站的基本情况、人员编制、仪器设备现状、实验室条件以及“十二五”仪器设备、实验室条件等需求,继续推进广西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编制“十二五”广西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做好基础准备。(完)
9、山西省“污水指标”完成不足二成
来源:山西日报 2008-12-01
年底前排放仍不达标,企业实行“零点关停”,政府领导将被问责
连日来,全省各地二级以上好天气喜报频传,但污水处理工程的进度和现状却“羞涩示人”。记者11月26日从省环保局了解到,我省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减排工程建设进度慢、建成不运行或运行不正常、记录不完整等影响污染减排的问题仍非常突出,目前化学需氧量减排仅完成年度目标的18.8%。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指标是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省顺利实现“蓝天碧水工程”目标的两项重要参照指数。为确保完成今年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省政府近日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年底前,全省所有工业企业必须完善环保设施,实现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对于治理进度缓慢的企业,各市须下达警示通知;对已逾期仍未达标的企业,下达停产治理决定。如果相关企业还没有按时完成治理任务、实现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省政府将对其实行“零点关停”。对于完不成污染减排任务的地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将会被问责。
同时,省政府还对焦炉煤气脱硫工程建设提出具体意见,要求今年10月底前没有完成焦炉煤气脱硫的焦炭生产企业,一律停止生产,已建成的焦炉煤气脱硫设施,10、要在环保部门规定的时限内安装污染物连续在线监测监控设备,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
10、云南:9个高原湖泊中有7个受到污染
来源:春城晚报 2008-12-01
记者从省政府举办的水污染防治重点提案办理面商会上获悉:我省水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9个高原湖泊中有7个受到污染,而全省垃圾无害化处理量日均不足1吨。
在这9个高原湖泊中,泸沽湖、抚仙湖保持地表水Ⅰ类水质,洱海、程海为Ⅲ类水质,滇池(外海、草海)、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阳宗海为劣V类水质。全省开展水质监测的23个湖泊、37个水库(共计60个)中,Ⅰ-Ⅱ类水质20个、Ⅲ类水质22个、Ⅳ类水质7个、V类水质3个、劣V类水质8个。
全省河流总体水质为中度污染,在6大水系中,珠江流域总体水质重度污染,长江流域为中度污染,红河流域、澜沧江流域、怒江流域为轻度污染,只有伊洛瓦底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而全省15个主要城市的30条城市河流总体水质已呈重度污染,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严重超标。
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不尽人意,相当一部分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监管,部分水源地甚至连标志、警示牌都未设置。
11、成立"环保法庭"为了抓走环保卫士
来源:搜狐绿色2008-11-30 冯永锋
因为一时不在北京,没有办法上网,11月28日下午,发生在云南昆明发生的大事,隔了好几天才知道。知道也不是全知道,只知道那么一些皮毛,但事实是肯定的:滇池卫士张正祥,于11月28日下午4点多,被云南某地警方抓走。原因,大概是他举报了某个环保违法案件,惹怒了某个利益攸关的官员(张正祥的网站http://www.zzxhb.com/)。
张正祥我是一直知道的,他自小生活在滇池边,将近三十年来,看着滇池在一天天毁灭,于是于心不忍,豁出一切,常年为滇池污染而抗争,而举报;举报和抗争的结果,是身体被打残,眼睛快被打瞎,所有的财物耗尽,家庭被拆散,女儿受牵连;举报和抗争的结果,是“一天只吃一顿饭”,是没有住处,没有房子,任何工作和收入,只能靠偶尔给人写一写状纸维生。前不久到昆明,专门去探望他,一切都没有改变,他说,我会继续举报下去,除非我死了,因为中国的环境伤害,背后都是因为腐败。只要腐败不倒,中国的环境伤害就不会停止。
虽然他的举报把自己逼入绝境,虽然他此前只在意维护滇池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可有意思的是,他成了云南的“民间举报中心”,其他地方受了伤害的人,其他地方受了伤害的环境,情感无处倾诉,能量无处泄露的时候,往往就把电话打到他这来,把与滇池同样的事件,或者类似的事件,拼命地往他身上倾倒。
2008年起,他就一直在做一件事,替西双版纳孟连县的森林叫屈,替孟连县受到伤害的百姓维权,有人猜测,大概是这件事,直接帮助他走入了警方的牢笼。
云南最近有几件事是很有意思的,所谓的全球经济危机引发的中国应对术——“拉动内需”,让云南一夜之间生产出了3万亿的投资计划,这些仓促绘制的计划书,都在做资源开发利用的勾当,准备把当地的所有矿产开发殆尽,把所有的河流都层层建上大坝,“不让一滴水白白流走”,有人因此惊呼,云南生态危矣,中国西部江河危矣。
但在此前,“阳宗海污染事件”像一场不愿意谢幕的“行为艺术”,把云南省相关领导逼进了表态的死角,高调表态的结果之一,就是云南开始重视生态保护和环保权益维护。据一些媒体的“公示”,说昆明的公安局准备成立环保分局,检察院准备成立环保分院,法庭准备成立环保分庭。
然而,当滇池卫士张正祥,当这位中国十大民间环保人物,被刚刚哭喊着表态“警察也要环保化”的国家机器们抓走的时候,我感觉到的是一场莫大的讥讽,感觉到的是莫大的悲哀。
多年以来,云南在我的目光中,就一直有许多让我备显冲突的事件。这边高调哭喊保护,那边高调投身于破坏;这只手想要“世界自然遗产”,那只手伸向的却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这颗心想让全世界的人都把云南当成“后花园”,至少也发展发展“生态旅游”,那边却拼命地把天然美景全部替换为人工纯林,把美好情感替换为凶残的商业阴谋,把公众权益装入某些官员的小腰包中。每看到一次这类冲突剧的上演,我都为之叹息一声。
但这次的叹息声是最大的,内含着无穷的悲哀和愤怒。也许,云南成立“环保法庭”之类怪胎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就是为了让当地公众的环保权益和当地自然的环保权益得到及时的镇压和封锁,让当地环保卫士的正义行为得到强力的惩罚和迫害。
因此,我听到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写下这些文字,我想说,我们应当发起一次声讨,声讨那个假装要办环保法庭,却同时对环保卫士下毒手的云南;我们也要发起一次声援,声援那为了滇池孤单奋斗几十年,拼却身家性命,拼却身体和才华,如今却落入某些个人利益魔掌的中国最需要尊敬的民间人物,张正祥。(2008.11.30)
12、冯善书:广东水源保护进入“后妈时代”
来源:搜狐绿色2008-12-01
今年秋,在30年经济狂奔中饱受水危机困扰的广东,终于不得在现实面前低头,在政策上提出《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由此揭幕该省酝酿多年且备受争议的水权改革。
在外界看来,这一改革颇富深意。
改革开放30年,广东在世界舞台上出色地扮演了一名经济飞人的角色。2002年到2007年五年间,其经济总量就像搭上了直升飞机,从13502亿元狂飙至30606亿元,轻而易举地就把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抛在了身后,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4.5%,而在全国的比重,也史无前例地达到了1/8。
然而,一路的经济狂奔,给广东带来的荣誉和伤害也是等量的。30年后的今天,“飞人”披花带彩,却明显有点“虚脱”。
10年前,水利部门便开始每年发布公报,对本省的水资源状况进行预警。水利官员甚至毫不讳言,如不加紧应对,广东将很快陷入严重的水危机。这一提法,当时曾一度被某些基层官员嗤之为危言耸听。“广东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水系发达、降雨充沛,根本不会闹什么水荒。”
此后10年,急进和短视的发展观念始终未能在官员的集体意识中得到纠正,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直到近年,残酷的现实开始出现,水利专家的预言提前应验。
在最新发布的2007年广东省水资源状况公报中,政府监测到的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124.9亿吨(不含火电直流冷却水和矿坑排水量),几乎接近全国排污总量1/5,比1980年全省排污总量增加了近五倍;同年,有关机构共监测评价江河河长7051公里,其中劣于Ⅲ类的河长达1754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24.9%;全省共滥测评价的41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的只有21个,合格率仅为51.2%,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为此,水利部门直言,广东已遇到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水质性缺水较为严重。
在广东经济最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量大难防的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把所有的城市河流都变成了一条条脏黑难顶的“臭水沟”,居民在境内已经被逼到了无水可喝的境地。
除水质下降之外,水量的减少也成为广东8000万人口面前跨不过的现实。
数据显示,广东目前的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而全省年人均用水量却达到499立方米,明显高于全国人均427立方米用水量。早在几年前,有关部门就披露,广东已有3/4的城市面临着饮用水严重紧缺的状况。中国改革记者近期到控制着新丰江水库上游34%流域的连平县调查,发现水源地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广东的年度水资源状况公报,披露的还只是官方数据。一位长期观察和研究广东水资源保护的学者直言,实际情况有可能比这更糕。质与量并存的水危机情况,不再是学者杞人忧天的想象,而变成了广东人面前赤裸裸的现实。未来几年,广东省“双转移”工作如火如荼,珠三角地区在推动自己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实际在把污染企业向河源、清远、梅州和韶关等传统山区城市大量转移,这对于环保基础薄弱的山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水源地本来就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山区,能不能承受得住如何大规模的污染入侵?
政策的矛盾,似乎注定了广东的水源保护,将是一场持久的战役。
在环境恶化的情势下,广东步华东后尘提出水权改革,俨然有种被逼上梁山的味道。有民众坦言,守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厉行刚性的环保政策,才是水源保护的制度之母。在过去的30年里边,广东基层官员盲目追求经济快跑,消极甚至抵制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丧失了水源保护的先机。当水危机的问题成为现实,才想起亡羊补牢,推动所谓的水权改革,无异于在政策上给水源保护找了个后妈。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30年前的好环境和好时机都已不复存在,民众的讨论则似乎把广东的当政者们,又推回到发展的十字路口。作为一名志得意满的“经济飞人”,广东未来的水源保护该往何处去?但愿中国改革记者的调查有益于官学两界的讨论。
水源地缺水
若非亲历,记者根本不敢相信,处在东江源头、头戴“全国林业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和“广东省生态县”两顶华丽大貌的连平,居然也闹上了严重的水荒。
从广州趋车循着105国道向连平县迈进,虽然不到3个小时的车程,然而,延绵不绝的崇山峻岭,似乎在信息上又把这座山城完全隔离在并不遥远的大都市之外。
在一些历史上曾跟连平 “有过亲密接触”的外来访客的集体记忆里边,这座蜷伏于九连山脉襁褓深处的小县城,到处青山绿水,光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78座之多,控制着新丰江水库(即万绿湖)三分之一以上的集雨面积,素有珠三角“后花园”之称。
多年以后的今天,访客倘若故地重游,肯定诧异于昔日那些美丽的回忆为何不复存在。更让人吃惊的是,只有屈屈6万人口的县城,仰仗三河交汇之利,居然已沦落到连一口干净的水也喝不上的境地。
然而,对连平来说,这的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008年11月,中国改革记者和几位农民爬上紧靠县城的周龙山。站在山顶俯瞰县城,一幅奇怪的现象即时映入眼帘:在规划得错落有致的城市版图中,一座座华丽的小洋楼拔地而起,一街一巷都无不让人感叹这座省级贫困县的城市建设后发之快。秉目细看,我们还会发现,几乎每座楼房的天台,都放置了一种奇怪的圆型器具。
“那些是私人自建的蓄水塔。”旁边的农民告诉记者。近年来,县城供水严重紧张,每到晚上用水高峰期,家里的龙头“就像前列腺炎患者挤尿一般滴滴答答”,热水器根本没法打着。于是,有居民拍脑袋,率先引入了这一作法,在多人效仿之下很快就蔚然成风。
从山上下来,记者接着和农民来到县城附近的一些村庄,发现装水塔作为当地的一种新文化,早已由城市蔓延到乡村。在离县城饮用水源不足千米的鹤湖村,一些正在建房的村民,甚至也不得不前瞻性地考虑起这一细节。
水塔在城乡的大规模繁殖,事实上昭示,在连平,缺水不再只是民众心理上的一种恐慌,而已经实实在在地演化成一个影响他们未来的现实。
在鹤湖村走访时,中国改革的记者遇到一位年近八旬、牙齿掉光的老大爷。他驻着一根长长的拐杖,用一种灰色的眼神凝望着远处这条与村庄缠绵数里、养育了他们祖宗十八代的河流。在他看来,时光倒流二十年,这条河流还可以随时夺走村里那些上小学的孩子的生命。然而,二十年过后,过去那条水流湍急的鹤湖河,不仅喜怒无常的性格荡然无存,现在就连维持自生的能力也成奄奄一息。
顺着沿河的公路往前走,到处可见河床裸露,杂草众生,偶有大人横过对岸,有气无力的河流水位充其量不过盖住脚眼。
“再过几年,这条河很可能要断流了。”一位青壮的村民对这条母亲河的未来表现得忧心忡忡。
村民的担心并非多余。鹤湖河目前不仅是沿途上千亩农田的唯一灌溉水源,而且是包括县城和附近村庄在内6万多人口唯一的饮用水源,“可以说是整个县城的生命线。”
可惜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这条生命河的哺育能力与日俱下,直到危及整座县城的沿续,从而升级为一个政治问题。
2001年,连平县政府专门选址上游,拦河筑坝,建成了一座大型水库,专门用来解决城里吃水难的问题。封闸蓄水之时,河床几乎断流,由此引发村庄农业灌溉和县城生活饮水的矛盾。
在村民看来,这座水库侵占了他们大部分的灌溉用水,不仅造成农业减产,而且制造出大量水事纠纷。纷至沓来的各种社会冲突,更突显出水源危机的严重性。
围着县城走一圈,记者发现,除鹤湖河外,插入连平县城境内的还有两条河,一为麻陂河,一为密溪河。不过,这两条水量不弱的河流,由于污染严重,一直是人们的嘴巴不敢靠近的对象。特别是麻陂河,上游常年集纳了尖山矿尾砂坝排出的所有工业污水,夹着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冲流到下游,居民甚至连洗衣洗脚都不敢轻易入内。
不能喝的水越来越多,能喝的水则越来越少。于是乎,质与量并存的水危机在连平越演越烈,这实际也向珠三角地区未来的饮水安全发出了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
“连平的水源其实与贯通河源、香港和大半个珠三角地区的饮用水道是一脉相承的。”一位熟悉水利的政府官员告诉中国改革的记者。
就着广东的地理图册,我们可以清晰地疏理出这条漫长曲折的水源路线。连平城内三河交汇的河流,经隆街出境,汇入新丰江,部分蜿蜒流进东江,从而输往惠州、东莞、广州、深圳和香港等多个城市。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连平控制着新丰江水库上游35.3%的流域。也正因如此,近几年来连平水资源状况的恶化,直接导致了下游水库水位的下降。
早在2004年,有关部门就测得,新丰江水库已经从116米的正常水位跌至98.22米。这是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位。
水位的下降,不但使得360多个岛屿和库区周边的泥土裸露,而且埋下了泥土流失和崩岗的危险,从而威胁水质和水库寿命。让村民颇感惊奇的是,水位的下降,居然还使一座沉藏在水底几十年的客家遗址浮出了水面。
今年4月,有人在新丰江水库大坝附近的水位观测台看到,有18根2米高的水位柱露出水面。电站相关负责人当时介绍,万绿湖水位只约为98米。
水利官员事后虽然一再解释,这属于正常水位范围,然而,供水企业透露,受水位低的影响,取水口水压下降,进入水厂的水量比平常减少了15%左右。同期,河源新市区部分居民区出现用水紧张。
新丰江水库号称华南地区最大的水库,除连平外,其上游还集纳了新丰、和平、东源和龙门等县的部分江河,集雨面积5813平方公里。水库蓄水量的减少,并不是连平一个县的水资源恶化造成的,连平的危机只不过是它们中间的一个范本。
围绕连平、和平、东源、新丰、龙门这五个县和河源的龙川、紫金等县划出一个东江上游地区,我们可以发现,近十年来,同样的水危机是在这片地区同步蔓延的。这些地区共同发源的东江,哺育着下游4000万人口,直接关系到香港、深圳、广州、惠州和东莞等多座大型城市的生死存亡。
因此,它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
遏制不住的生态恶化
水危机何以不是连平的孤立现象,而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的共同难题。究其原因,是这些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致了同样的破坏。
一踏进连平县城,我们可以赫然发现,城内多处都竖着一些显眼的广告牌,无一不在标示,该县不但是国家环保总局确立的“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还是广东省生态学会评出的“广东省生态县”。一些本地官员还踌躇满志地向记者透露,目前该县正在努力争取今年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达标,并争创国家级生态县。
然而,围着县城走完一圈,再爬上县城周围的山峰瞅一瞅,又会骤然发现,在“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和“广东省生态县”这两顶华丽的貌子下面,掩盖着的连平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实际并不乐观,甚至有点名不副实。
2002年前后,连平县政府在建设鹤湖水库的同时,修通了一条长达三四公里、直达上游水源林深处的黄泥路。据了解,开泥路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村民进出山内果场。
这片森林属飞播林,封山数十年,原本一片郁郁葱葱,过去的鹤湖河水量充沛,正是得益于其健全的集雨和涵养功能。
前十年,由于滥砍滥伐时有发生,水源林的功能逐步弱化。政府在此建库后,本应对其加以特别保护。谁知道,一条公路反而为其带来了灭顶之灾。
这条公路约四五米宽,四轮农用车循此进山如履平地。交通的改善,引发了大量盗伐者蜂涌而至。他们轮起大刀长锯,见到树木便痛下杀手。无论品种大小,全不放过。
“盗伐在去年达到顶峰,一天十几伙!开始偷偷砍,后来明目张胆砍;开始用摩托、小三轮运木头,后来用农用卡车运。我们管不到,眼看着每天几十、上百方木头运出来。”鹤湖村多名村民反映。
记者循公路进山查访,发现路边到处堆着一些可疑的木头,有的碗口粗细,有的直径不足两寸,品种则有山楂、杉树、松树、樟木、椎栗等。从前的水源从,如今漫山已找不到一棵大树。
大规模的滥砍滥伐,在连平其实并非最近才有的事。早在2006年,记者曾到该县上坪镇调查,发现砍伐最疯狂的时期,105国道两边到处堆满了段木,从年轮可以看出,有的树龄十多年,有的则数十年、上百年。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附近一间中学的篮球场居然也被霸占用来堆木。
这些木头从山上砍下来,极少有办过正规手续,有的少批多砍、批东砍西,更多的则是根本上的无证乱砍。
如此无度的资源开发,几乎摧毁了县城及乡镇周边所有目之能及的山林。南方农村报记者在连平县忠信镇调查发现,砍伐者甚至把魔爪伸向了原始生态林和原始次生林。加上近年山火频发,连平的林业生态环境几遇重创。
这些现象,与林业部门的执法不严和保护不力有关。据记者调查,有些林业干部,不仅给滥砍滥伐者放行,甚至还直接参与倒卖木材。
“林多则水多,林少则水少。”有专家指出,连平境内近年来大小河流水量的普遍减少,几乎都跟林业的破坏有关。 水荒的出现虽然警醒了林业部门的执法意识,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住这类现象。
连平的水危机是质与量并存的。水质性缺水的根本原因是污染。
2007年10月,大尖山铅锌矿尾矿库发生严重的垮坝事故,引发大量矿渣倾泻而下,铺满了好几公里河道,最厚的地方能没过膝盖。
据村民反映,河水如今像农药一样毒。从河里引水灌溉后,元善镇警雄村的秧苗一到分蘖、灌浆的关键时期,生长速度便会明显放缓,水稻产量也出现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民改种花生等旱地作物。不料,花生收成也不好。不少村民认为矿毒已深入土壤,不敢耕种,撂荒稻田随处可见,一些已变成耕牛悠闲的牧场。
大尖山铅锌矿的排污仍在进行。排污渠口,裹挟着蓝灰色矿泥的废水,穿过三层阶梯状排列的尾矿库,冲到20米远水塘,再流入50米的连平河。而这些河水,最终正是流入新丰江的。
为了控制连平的工业废水,该县政府曾经投资2000万在城南建成了一座污水处理厂,这座污染处理厂据说是广东省山区县第一个处理厂。然而,有官员向记者透露,由于种种原因,该厂绝大部分时间实际是处于闲置,并没有投入运作。
在河源,和平、东源、紫金和连平的情况几无二致。
东源县可以说是连平县的翻版,大片生态林被砍,大量矿场在开采,生态问题层出不穷。在东源县双田村。一处上山的大路旁,辟有一条长约三、四公里,宽约七、八米的山路。据村民介绍,这里原是一片浓绿的生态林区,政府每年都会投入资金养护。但自去年开始,有人来此砍树,并造出一条山路方便运输。村民说,此处被砍伐林地面积超过30亩。村民先后数次去省林业厅投诉,东源县有关部门抓过几个人,但被抓者不久即被放出,再返回砍伐。
东源县茅岭村大中山和大顶山一带,盘踞着不少采矿点。一家矿场外,仍树着一块“生态公益林区”的牌子,但上面的相关数据却被人破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牌子后面,新辟的一条大路通向矿场,两边的大片山林遭到砍伐,只剩下光秃秃的黄泥。据反映,破坏生态林的采矿点,有的手续并不合法。
根据中国改革记者调查,紫金县也一度盛行乱砍滥伐及非法采矿之风,影响东江水质。去年,该县重拳出击,对全县辖区内破坏生态安全的各类林业案件进行查处,一举破获雷某滥伐林木等5宗刑事案件;并停产整顿全县33家非煤矿山企业,关闭、取缔和炸毁非法采矿点6个。不过,据群众投诉,乱砍滥伐及非法采矿之风近期又有所抬头。
制度后妈能否亡羊补牢
中国改革记者曾跟河源的一些官员有过交流,发现他们对生态恶化与水危机的关系认识并不糊涂,为什么却对环保始终无法形成有效的共识呢?
这根源于他们的发展观念是唯GDP论英雄的。河源全市五县一区,包括连平、和平、龙川、紫金和东源在内的五个县,都属于广东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县,也就是俗称的贫困县。梁伟发还任河源市委书记时,曾自嘲河源的经济发展地位在全省已经是“后无追兵”,最落后的了。正因为这一层心理压力,河源的官员无不迫切追求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集体意识里边,环保的价值自然要让位于经济的发展。
在连平,因矿山开发导致的水污染,当地官员似乎并不在意,反倒自豪于矿山带来的GDP增长,“今年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相当和平、龙川两县之和”。
近几年,连平的财政综合增长率在全省67个县里边由于多次排列第一,曾一度被称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2007年,该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98亿元,比2002年的17亿元增长182%;人均GDP突破1万元,达1.26万元,比2002年增长130%;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比2002年的4200万元增长380%。税收总收入近4亿元,比2002年的8200万元增长388%。
今年来第一季度,该县已宣称实现生产总值13.09亿元,同比增长18.3%。1—4月份,完成税收1.8645亿元,同比增长8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353万元,增长63.05%。4月份财政综合增长率40.28%,在全市五县一区中排名第一,在全省排名第11位。
连平靠什么维持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改革记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靠矿。连平经济高速发展的这几年,正是矿产品价格形势最好的几年。矿业的发展对连平的财政贡献遥遥领先于该县其它任何一个行业。
光是看一眼上面的经济数据,已足以明白连平环保执法无法雄起的原因。
连平的发展模式不但是全市的标兵,在全省也是当然的典范。由于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官员多次获得上级表扬,其中包括直接的巨额金钱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连平官员的发展观是和上头保持一致的。
在东源的发展思路上,也多少可以看出一些连平的影子。4年前,东源县引进“木业大鳄”亚洲创建集团在万绿湖边仙塘工业区兴建一座年产20万立方米的高密度纤维板大型人造板厂。依其设计产量计算,每年需工业原料林约40万立方米。若按省里给河源“预下达”的指标,全市的砍伐量都无法喂饱这条“大鳄”。然而,这样的企业居然能够在东源稳坐泰山。
欠发达地区在经济上获得的大发展虽然让上级官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然而,由于这些地区实际上控制着影响下游数千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并直接影响到大半个珠三角的生存与发展。倘若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可怕的水危机很可能要提前加重。
2008年秋,广东省政府突然出台一份《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这份方案被视为广东水权改革胎动的标志。表面上看来,这只是一份如何在下游城市分水的政策,而实际上,它却提示了上游城市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卖水赚钱的做法。
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黎友焕解读了这一改革背后的思想:对于上游因保护水源而在经济上做出牺牲的城市,下游经济发达地区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发展,且这种补偿需要像煤炭交易一样市场化。
随后,广东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向媒体进一步透露了省政府的未来想法:除了东江流域外,北江、西江和韩江等其它三大流域,在广东省政府的主导下,也都将陆续进行水资源的配置和水量的分配,预计2010年完成西江、北江、韩江的水量分配方案研究报告及专家评审。
由于改革的目标志在解决广东目前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水危机问题,这项方案甫一公布,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鼓吹手和得益者,河源市政府希望这项改革方案能够尽快落实。在媒体面前,河源市副市长温文斐毫不隐讳该市对未来利益的追求。“由于历史原因,河源境内所有水体均为1至2类,导致连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都无法设置,要发展工业那更是难上加难,客观上加剧了珠三角与山区的贫富差距,香港、深圳的繁荣富足与河源的贫穷落后在一江上下尽显无遗。”
“我们建议省里以COD排污权交易作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突破口,制定完善建立流域水权交易政策,以充分利用流域中上游的环境容量,具体可以包括交易量的确定、交易模式、交易组织和管理、交易效果评估等内容。”温文斐说,这是探索我国排污权交易的良好机会。而前述东江流域水权分配方案,将为水权交易提供一个前提,在水权分配确定后,各市在需求的缺口和富余之间,才有交易的可能性。
“现在河源市财政收入2007年也不过十几个亿,倘若河源可以靠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获得大量生态补偿,再加上省财政应大幅度提高对粤北山区的财政转移规模,则河源就更有信心和能力避免重走珠三角工业化老路,为广东省留下最为宝贵的绿水青山。”
不过,很快就有学者提出质疑,上游城市从交易中获得一笔收入后,真的就愿意限制经济发展速度,真正做到把环保放在第一位吗?这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水危机出现的最直接原因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保护水源的唯一途径就是保护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守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厉行刚性的环保政策,才是水源保护的制度之母。水权交易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充其量只不过是个后妈。像连平、东源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现状已经足以说明,这些地区并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通过限制经济发展来保护环境。相反,它们在一路来的经济狂跑中,导致了环境的大规模恶化。这也是水危机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首要问题是纠错,其次才能谈到补偿。在没有纠错的情况下大谈补偿,实际是价值颠倒、主次不分。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然而,河源地区的水源保护现状并没有反映出,条例内有关水源林、防止污染方面的预防性规定有任何实际的作用。而其它更多的法律和政策,也被地方的官员长期撩在了一边。
对此,有学者呼吁,在未来的改革中,政府要做的事情还是要紧紧抓住环境保护的重心,着重树立环保法律和环保政策的权威性。解决当前的水危机问题,不要太看重水权交易这个制度后妈,只要以经济为本位的发展观念没有改变,一味想靠经济补偿的办法来换取上游地区对环保的重视,这样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南方日报同仁对本文亦有贡献)
13、成品油及燃油税 公务车车主为何不"上书"?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8年12月01日 梁江涛
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1773位车主“联名上书”国家发改委,就成品油及燃油税事宜,请求先进行成品油降价,再讨论燃油税的开征事宜。报告中称,短时间内出台燃油税方案是不现实的,完全可以顺应形势,先降价再进行燃油税讨论。(11月24日人民网)
车主们的首要诉求是降低油价,其次是燃油税听证。笔者非常赞同“联名上书”者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涉及利益群体的重大政策调整,相关利益者应该秉笔直书,坦陈已见,向决策当局表达利益诉求,而且开征燃油税这样的一个酝酿了14年的大事,也该像医改方案那样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不过,由此延伸出另一个话题,为何公车车主不“联名上书”?
其实,公车车主比私家车主坐得住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燃油税率再高,也不要哪个官员自掏腰包。据日前《新民晚报》载,上世纪末,我国约有公车350万辆,每年消耗费用约3000亿元,占行政成本的90%,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2008年国家审计署发表的公告披露,我国一些地区人情车、特权车问题突出。仅辽宁、山东、重庆等15个省(市)交通部门就违规向5.9万辆车发放免费卡、公务卡、减缴证等。公务用车的特权体现在道路缴费,更在公费开支油费上。而燃油税喊了好多年,楞是对公车一点震动也没有,而且公车越来越多,越开越野,公车私用、私驾现象也屡禁不止,大到开会出差小到买菜接小孩,某些官员开公车那潇洒劲,楞是没将自己当外人!
对公车开征燃油并非“这碗水往那碗水倒”的关系,势必推出公车如何节约能源的议题。燃油税开征后,那种凭车牌横冲直撞收费站的现象将逐渐消失,“加油卡”之类的特权也将寿终正寝。笔者觉得这倒是一个公车改革的极好契机,不仅提倡“无车日”、更要提倡“无车周”、“无车月”, 更重要的是从车辆国有资产身份的转型入手,将公车油耗与公务规模、用车者个人利益挂起钩来,与此同时公开公务用车的费用开支,接受社会监督,启动问责机制,这样一来,再遇到燃油税这样有着切肤之痛的利益新政,恐怕想拦住公车车主不参加“联名上书”都不行!
14、政策到位,没奥运北京也能“天天蓝”
来源: 新京报 2008-12-1
在北京生活的人,能明显感受到2008年北京的蓝天的增多。最近的一份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11月30日,北京在温暖的冬日里迎来全年第256个“蓝天”,达标天数已超过全年天数的70%,至此,北京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蓝天”目标,空气质量连续10年改善。(新华社11月30日电)
这是一份好成绩。这份好成绩,得益于2008年北京采取的系列环保措施。例如从1月1日起,北京市销售符合国Ⅳ标准的燃油;大型燃煤设施完成了深度治理,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进一步降低等。在奥运会前后几个月,北京还出台了一系列临时减排措施,例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周边一定范围内的重度污染企业停产限产等。
但也正因如此,2008年北京蓝天数量的成绩单,有相当的特殊性。因为奥运,北京加强环保的措施力度是空前的。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也认为:“还有非常特殊重要的因素就是奥运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以及这些措施产生的延续作用。”那么明年以及以后没有奥运会了,北京的蓝天情况会如何呢?
今年北京空气质量改善的常规和临时原因提示人们,对城市的空气质量,需要长期持续性的建设。临时性的措施可以在短期内改变局部空气条件,而一旦造成反弹,势必会损害环保政策的信誉。作为一个特大型内陆城市,因为天气原因,空气质量也难免存在特殊性。奥运会实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的头几天,北京恰巧遭遇特殊气象条件导致空气质量不降反升就是一个例子。所以,蓝天指标仅仅只是一个指标而已。
即便如此,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指标体系。目前北京的“蓝天指标”,是空气质量二级或优于二级,换算成通俗一点的数据就是“良”。但是,据专家研究,北京“蓝天指标”的“良”,只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等”的空气质量。因此,对北京来说,天色看起来是蓝的并不一定是“蓝天”,同样,256个“良”也不意味着256个“优等”的“蓝天”。这样,在不断提高空气质量的同时,需要将空气质量指标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相关部门有一个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高的目标,也让公众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空气质量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以便自觉为减少空气污染做出贡献。
对每个市民来说,空气质量是生活家园的最重要保护伞。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蓝天指标”其实是为了给市民一个空气质量的直观印象。但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在于环境保护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这不仅仅要求措施的力度,更在于强力措施的科学性和持久性。只有科学的措施才能长期持续下来,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中生存并发挥作用。
北京的“蓝天指标”推出已有10年历史。在这10年中,不但每一年的蓝天数都在增长,而且民众对空气质量的实际要求也在增加。实现“蓝天指标”,其实不是一个量化的工作,而是一个具体化和细节化的民生工程。2009年,乃至以后,北京的“蓝天指标”还能不能实现持续增长,这既让人期待,又让人担忧。
15、马中:巨资注环保勿“为投资而投资”
来源:中新社2008-12-01
新近颁布的保增长、扩内需“国十条”令环保话题再热。“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位列“国十条”,引发空前关注。
巨资注环保,随之而来的热门话题是:钱该怎么花?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社会经济中,环保不是孤立的环节。巨资投入,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但投资应以“拉动内需”及“可持续”为目的,勿“为投资而投资”。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上说,第四季度将新增中央财政投资一千亿元,用于推进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建设;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亦同时表示,今后三年,国家将从各个层面筹集一万亿元以上资金用于环境保护。
马中预计,城镇污水处理厂将是本轮环保投资的最大项目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期亦透露,政府将对改善城乡水环境、推进水污染控制和处理进行大规模财政补贴,全国二万个建制镇污水处理总投资额将达一万亿元。
环保仅为公共设施还是一条产业链?专家认同后者。马中说,污水处理厂广泛施建,确有利于城乡污染控制,但目前内地已建成的很多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并未运行,原因在于当地污水处理并无收费制度,污水处理设施无力持续运行。
马中坦言,一味建厂“有问题”。二万个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规模空前,他预计年处理污水量可达四十亿立方米,尽管建厂过程中使用设备、钢材、水泥可增加阶段性内需,但此后的运行却将耗资巨大,无以为继,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可持续的。
解决“有厂不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各地建厂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收费运行机制。马中对此“算了一笔帐”:若按立方米收费,可预算的污水处理收入将达数十亿之巨,这笔资金可用于污水处理厂后续购电、购制剂、支付人工,既可持续拉动内需,又可解决就业问题。
除污水处理外,清洁能源或将成为环保投资的另一“重头戏”。马中认为,投资的主旨仍应是有投入应有产出、应拉动内需。他表示,北方热力行业多数靠燃煤供应,亟需节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均为可尝试的新能源。尤其是秸秆等燃烧的生物能,投入低,产出相当可观。
国家巨资促环保、扩内需,各地基建项目纷纷上马,备受舆论激赏。但正如马中所提示,是扩大短期内需,还是拉动终端内需,确是一个大课题。他呼吁应把好“环评关”, 尽快出台规划环评相关法规,以规范这一轮基建投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