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8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绿色记录”散记系列报道:
1、“绿色记录”散记之三——镜头中的环境与自然
环境资讯:
2、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国加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3、人民网环保频道: 环保部认真兑现环评7项承诺 为拉动内需开"绿色通道"
地方信息:
4、中国新闻网: 北京“限塑”喜忧参半 专家呼吁少用塑料购物袋
5、人民网: 广州458亿治理污水整治河涌保卫母亲河
6、青海日报: 青海:近3亿环保专项投入为生态立省战略强基固本
7、新华网: 江苏三分之一国控监测断面水质达三类标准
8、新华网: 辽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20年下降35%
重大水事:
9、新华网: 三峡重庆库区检查沿江企业环境隐患确保水库安全
人与自然:
10、新华网: "上海之肾"崇明东滩将成国际鸟类自然保护区枢纽
深度报道:
11、农民日报: 污染企业“上山下乡” 威胁农村生态环境
12、经济参考报: 燃油税改有利于促进节能环保 或将抑制购车出行
环境时评:
13、新华报业网: 经济危机谨防“污染反弹”
14、中国电力新闻网: 让节能环保成为习惯
15、红网: 让“坐宝马的人”知道喝污水滋味
1、“绿色记录”散记之三——镜头中的环境与自然
文图/汪永晨
今天一早第一个碰到的是意大利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大卫。他住在都林。都林我们中国人应该不陌生,那是菲亚特汽车的生产地。都林是意大利靠近法国的一个城市。离欧洲最高峰伦博朗雪山很近。那里一个从法国到意大利的隧道前些年发生了一场重大事故,隧道里车祸起火,曾震惊世界。
几年前我去过都林。我告诉大卫,菲亚特车在中国有不少人开呢。他说知道。我说都林是个工业发达的城市,又是汽车生产地,环境状况如何。
大卫说都林曾经污染很严重,现在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指标很不稳定。现在虽然工业生产日益下降,但空气污染还是公众很关注的问题。我说,在意大利,像这样的城市,民间环保组织一定很活跃吧。他说是的,有很多上大街的活动。
我们和大卫是在吃早饭时一起聊的。他急着要去会场,说一会儿就是他的发言。大卫放了两个他主持的电视节目。一个片子讲的是当一片森林遭到砍伐时,一群人穿上大猩猩的“服装”走进了森林,向砍伐者说:不。大卫也成了一个“大猩猩”,加入到了反对砍树的行列中。
媒体从业人员在意大利以这样的方式参与了民间环保活动。
前两天在德国采访时,一个渔村的人用制作的小人挂在树上反对运河上的工程破坏河流的自然。今天又看到意大利人装扮成大猩猩,他们的这种带有表演性的抗议活动,使得公众的加入不是那么激烈,还有了一定的趣味性。这种方式一定还可以团结不少艺术家一起保护自然、保护家园呢。我们国家那些想为环保做些事的艺术家,应该好好学习学习。
大卫放的第二个片子是人为了旅游把大象训练得能做出各种表演。像一排人躺地上,大象能从人与人之间那小小的空间走过去,不会伤到人,间或还用它的大脚在人的肚子上踩一踩。显然,这是以一个动物权利保护者的视角在讲,难道为了我们人类的娱乐,就能让动物那么“懂事”吗?
有意思的是,两个电视片放完后,澳大利亚的记者提的问题是你用的是什么摄相机,我也要买一个你这样的。接下来更多的问题是想邀请大卫到他们的国家的大自然中去拍电视片。这位有了十几年野外制作电视节目经验的人当然高兴极了。
我提的问题是,大卫以后再做电视片时能不能再做些文化比较,现在以动物招揽游客的旅游不少,怎么能既让普通人了解动物,又热爱动物,还不伤害动物。不同国家、不同的旅游可能会各自一些好的传统。如果电视节目里能有这样的介绍,可能也是我们媒体应起到的作用。
后来我们在下面继续聊天时,大卫对我们现在希望做的世界各大江河比较的电视片很有兴趣。只是用手比划着对我说,你们的长江是那么大的一条江,意大利的河是那么小。不过在河两岸文化传统的比较上,一定有意思。我说是呀,今天的意大利威尼斯河上还有“贡德拉”船人。在意大利到处都还有那么多古建筑和生活在古建筑中的普通人。而我们中国长江、黄河源头的少数民族也还有着他们很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中国和意大利两国的这些文化、传统、生活要是真的一起在电视里表现,观众会喜欢,也能相互学习历史和今天两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是怎样与自然相处的。我和大卫约定保持联系。
今天第二个做讲演的是野生动物摄影师迈克。他拍的野生动物真是让人叫绝。一条蛇咬住人蜂,这个镜头是连续的。小鸟咬着大鱼,大猴和小猴的相依,斑马做出的是狂奔的姿势,犀牛在喷水。
犀牛在喷水这张照片在后来我请迈克给我讲讲他拍野生动物照片时的故事时举的一个例子。他说是今年6月他到赞比亚。不知为什么,此行赞比亚的河里没有水,但是野生动物还是很多。那天他们一行9个人正在拍得高兴时,他的镜头中,本来一直在水里的犀牛突然把头掉得正对着他,并喷出了一大片水花。当时他也愣在那了。但是他用的佳能“马克3”相机就以一秒钟10张还是多少张的速度把这头犀牛的动作拍了下来。我问他你和犀牛相持了多长时间。他告诉我:三个小时。我说,你不害怕吗?迈克说刚看到它冲着我的镜头时,还是吓了一大跳,但接下来就是要拍下这些难得的镜头了。我问他拍了多少张,他说300到400张,不过非常好的只有40张。
迈克给我的从网上下载的他的照片中有一张一只猛禽在空中飞翔时眼睛盯着他。麦可告诉我,这张照片是一次他在拍了1500张鸟在飞翔中的照片中,得到的一张。一切都达到了完美。这就是拍野生动物。我俩在看这张照片时,几乎是一起说了这句话。
这就是我的生活
迈克给我下载的照片中,有一张是他工作时在湿地里的帐篷,尼采的帐篷里伸出了一个镜头。还有一张照片也很有意思,他自己被一堆反转片埋得只剩下一个头。这照片要说的话一定是,这就是我的生活。不知道麦可摄影镜头中的那些野生动物的可爱和独特,能让那些还在对野生动物下毒手的人转变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吗?也不知各国记者在欣赏这些野生动物的照片时都在想什么?
下午放的是一部电影,记录的是与工业垃圾污染制造者斗争了14年的经历。我们现在在走江河十年行,计划用十年的时间记录中国的江河。意大利的几个电影制作人,却是记录了14年间一个污染与反污染的生活情景。
这部电影记录片让记者们看到的是,在一个风光如画的农村,过去牧羊人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是自从那里成了工业垃圾堆放地后,一只只羊在挣扎中死去,更多的羊还在等待着死亡;一页一页的纸上记录的是一个个生命的结束。面对孩子们对这些污染物的无知,妈妈们对这些污染的质疑,男人们面对地上一堆堆燃烧中的工业垃圾的愤怒,走到污染者面前的抗议。电影中的记者终于疯了。他一边开着车,一边大声地叫喊起来,食物在哪里,房子在哪里,羊在哪里,孩子在哪里?
在我们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作品里,制作者自己这么大声地、不顾一切地渲泻自己的感情的场面,显然是不多的。而意大利的新闻工作者却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污染者的愤怒,对受害者的同情。
“我是记者,这是我的责任”。纪录片放完后,当有人让作者之一讲讲她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片子时,我听到的是这句话。
如果您想观看更多的野生动物图片,请登陆:www.milkomarchetti.com
2、我国加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1月28日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顾瑞珍)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严峻形势,贯彻落实国务院做出的一系列扩大内需,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的通知》。
“十一五”以来,国务院陆续批复了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黄河中上游、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通知认为,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虽然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治污项目开工少,工程建设进度缓慢,治污资金到位率低等突出问题。
3、环保部认真兑现环评7项承诺 为拉动内需开"绿色通道"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8年11月28日
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专电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今日向媒体通报说,为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环境保护部将认真兑现环评“七项承诺”,对中央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扩大内需要求的建设项目将加快审批,为拉动内需开辟“绿色通道”;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将严格把关,坚决卡住,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吴晓青说,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出台后,环境保护部对各地区和企业报来的环评项目集中进行了清理。通过缩短受理时间,简化工作程序,加大审议频次,实行分类审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快办理审批速度。11月26日至28日,环境保护部连续召开两次项目审议专题会议,批复项目环评文件93个,总投资达2600多亿元。其中,涉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509亿元。环境保护部还主动与铁道部进行沟通,探索建立现场评估、联合审查的机制,加快项目审批进度,满足开工要求,近日已批复了总投资387亿元的6个铁路项目。
吴晓青说,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严把关,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能的淘汰。近期,环境保护部对的6个化工、火电项目已暂缓审批,总投资达394亿元。为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近日环境保护部还将出台更加严格的审批规定:严禁审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严格限制审批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的项目。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高耗资项目建设。
吴晓青指出,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借扩大内需之机片面强调加快审批速度,并将“两高一资”等项目审批权限层层下放的问题,环保部门将切实加强引导,对由此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将进行督查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4、北京“限塑”喜忧参半 专家呼吁少用塑料购物袋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年11月28日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记者 刘长忠)中国限制使用非环保塑料袋近半年,最新调查表明,塑料袋最集中使用的北京市场情况喜忧参半,“限塑”需综合治理。
中国“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与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今天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各大连锁超市均能够做到对塑料购物袋进行统一采购,并明码标价,而一些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则有反弹现象。
资料显示,在“限塑”之前,中国每天居民买菜用掉十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约二十亿个,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惊人。
为此,中国国务院于今年一月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从今年六月一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零点零二五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商家不得再免费向顾客提供塑料袋。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也制定出相应的法规和要求。
时近半年,中国的“限塑”已经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但还存在一定问题。中国“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与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对北京十家连锁超市、十个集贸市场及一百个塑料袋使用经销户进行了调查后认为,如欲真正将“限塑令”落到实处,政府相关部门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必须采取刚性的监管措施;同时,支持一批大中型企业,引导一批小型企业,打击不法企业,淘汰一些技术落后的企业,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中国著名环保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希望消费者尽量选购有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购物袋。他说,少用塑料袋幸福下一代,使用环保袋,幸福千万代。
他呼吁消费者善待资源,保护环境,用自己的良心改变消费方式进而改变国家的资源结构,达到改善生存环境之目的。完
5、广州458亿治理污水整治河涌保卫母亲河
来源:人民网2008年11月28日
人民网广州11月27日电(记者陈镇宏、罗艾桦)日抽水量高达百万吨的广和泵站4台机组已安装完毕,总长4.7公里的引水渠两岸正花红叶绿垂柳依依,规划两平方公里的白云湖经昼夜挖掘开始积水成池波光粼粼……未来18个月内,广州市还要投入458亿元用于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确保每年从北江引水23亿立方米,向河涌补水清洁珠江保卫母亲河;“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岭南水乡风韵亦有望早日重现。
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让市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广州市政府11月24日向1300万羊城百姓郑重宣布:将治理水环境保卫珠江母亲河作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突破口,未来两年全市要建设污水处理厂54座,铺设污水管网2167公里,全面完成河涌综合整治和城区雨污分流。
广州历史上因水而兴,河道密布,光是中心城区就有河涌231条,总长913公里,更有65条直通珠江。因此,保卫母亲河的关键便是保持河涌不黑不臭清水悠悠。早在1997年,广州市就启动了河涌整治工作,建成污水处理系统4个,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59万吨/天,但河涌污染仍是一大顽疾。
一定要让美丽的河流将绿色的春天唱到永远。从小喝着珠江水长大的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告诫有关部门和区街,务必摸清查准珠江的主要污染源,绝不手软,重污先治,大污大治,确保以优良的水环境实现2010年城市环境一大变,迎接2010年第16届亚运会。
截污,清淤,引水,缺一不可。经过厘清思路,广州水务局决定在北部地区筑库挖湖,引蓄调度北江、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水源,为白云越秀等区60条主要河涌补水;南部地区通过群闸联控,利用珠江不规则半日潮,启闭闸门,替海珠、荔湾两区的河涌换水补水,并泵水解决天河区沙河涌、猎德涌、车陂涌的补水。此外着重提高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截污能力和水体的自我生态修复能力,并把河涌整治和优化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最终使珠江水清岸绿,成为广州亮丽的名片。
对绿色珠江情有独钟的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还率先立下“军令状”:打好治理污水和整治河涌攻坚战是一大情系民生的好工程,到2010年7月本人畅游珠江时,各区主要领导都要在本辖区选择一条河涌下水游泳,向市民展示河涌整治效果。
倘若不能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即使人均GDP2万美元,亦算不上科学发展。广州同时投入87.5亿元实施西江引水工程,计划2010年投产,届时每天可从西江引水350万立方米替代西村、石门、江村三大水厂的原有水源,让千万市民喝上干净水。
6、青海:近3亿环保专项投入为生态立省战略强基固本
来源:《青海日报》2008年11月28日
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为遏制严峻的环境形势,我省环保部门想方设法拓宽渠道,千方百计争取资金,从2002年至今,已累计争取和投放各类环保专项资金近3亿元,加快环保基础建设,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使环境管理工作得以有续开展。
据了解,从2002年起,我省环保部门先后从国家申请到各类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累计达22303万元,其中投入环境监管能力专项资金8629万元,投入重点企业污染治理专项资金3600万元,投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功能区监管能力专项资金505万元,投入其他专项资金2178万元;从2006年起,又通过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排污费渠道下达省级预算资金7391万元,专门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管理。通过近3亿元的资金支持,目前全省县级以上环境监察机构已全部配备了执法交通工具和基本的环境监察执法设备,国控重点污染源得到有效监管,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湟水在青海段实现动态监测,特别是在源头金银滩、西宁小峡口和民和桥出省界断面建成的3个水质自动站,起到了预警和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的作用。
目前,环保部门根据我省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和国务院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要求,将继续加大污染减排专项资金、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能力建设等专项资金的申报力度,加强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申请,努力拓展藏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资金渠道,为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强基固本。(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星子、夏连琪)
7、江苏三分之一国控监测断面水质达三类标准
来源:新华网2008年11月28日
新华网南京11月28日电(记者孙彬)江苏省环保厅最新公布的监测数据表明,2008年10月,江苏省125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中,有43个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类三类标准,占参评断面总数的35.0%。
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淮河流域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水质达标率为80%。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水质处于良好状态,达标率为85.7%,与去年同期和上月相比,达标率均保据介绍,太湖流域水质总的来看保持稳定。太湖湖体的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为4.2毫克/升,总磷浓度为0.074毫克/升,总氮浓度为1.44毫克/升。今年1月至10月,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0.1,同比下降2.0;53个考核断面平均达标率为66.0%,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8、辽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20年下降35%
来源:新华网 2008年11月28日
新华网沈阳11月27日电(任鹏飞、罗晋)记者从辽宁省政府获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辽宁西北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88年的79%下降到2008年的44%。辽西北地区的生产和生存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减缓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风沙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侵袭。
辽西北地区位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科尔沁沙地距离沈阳城区仅100多公里,对辽宁中部城市群构成很大的生态威胁。
近些年来,辽宁省把辽西北水土流失区划分为丘陵沟壑治理区、风沙治理区、天然林保护区、平原保护区等防治分区,采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并在丘陵沟壑治理区、风沙重点治理区选择了若干个试点项目区,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生态修复措施、监测措施等,让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辽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形势依然十分艰巨。已治理沙区的植被群落稳定性还不强,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差。
辽宁省林业厅厅长曹元表示,今后几年,辽宁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继续向辽西北沙化地区倾斜。同时,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施封山、封沙、育林、育草,巩固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果,确保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9、三峡重庆库区检查沿江企业环境隐患确保水库安全
来源:新华网 2008年11月28日
新华网重庆11月28日电(记者张桂林)三峡重庆库区日前实施沿江企业环境隐患大检查,以确保水库环境安全。目前,已经发现、消除环境安全隐患10多起。
记者从重庆水库管理部门获悉,从11月中旬开始,三峡重庆库区22个区县的环境监察部门,针对水库试验性蓄水后出现的新的环境安全问题开展了大检查。在对三峡库区一级支流回水区、干流和支流饮用水源地进行环境巡查的同时,针对库区沿江污染源,特别是化工、造纸、电镀、冶炼、印染等重污染行业,或容易引发污染纠纷、污染事故的企业,进行环境安全隐患重点排查。同时,对排污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采取临时停产或限产措施;对擅自停运治污设施、超标排污或偷排偷放污染物的企业实行停产整治、从严查处。
此次环境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共抽查重点企业84家、乡镇生活污水排放口28处、饮用水源保护地11处、城市污水处理厂5家、油库2个、养殖废水排口2个;发现、整改环境安全隐患15处,立案查处3起违法排污行为。
10、"上海之肾"崇明东滩将成国际鸟类自然保护区枢纽
来源:新华网2008年11月28日
新华网上海11月27日电(记者任沁沁 季明)享有“上海之肾”美誉的上海崇明岛东滩,27日启动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项目,未来一年内,崇明东滩将建设成为国际鸟类自然保护枢纽。
东滩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属长江口典型的河口湿地,是上海最大的滩涂湿地之一,也是东亚候鸟迁徙的最大驿站、东亚迁徙水鸟重要研究基地和国家级重点禽流感监测站点。近年来,东滩面临着外来物种侵入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的东滩湿地及小岛被淹没的威胁。
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3M公司捐资逾33万美元,联手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设立。
未来一年内,在3M公司支持下,大自然保护协会将与东滩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联手进行中国河口滨海湿地的动态管理与分区规划,搭建包括崇明东滩在内的迁徙鸟类保护区保护联盟,预测气候变化对崇明鸟类自然保护区造成的影响,提高保护区管理保护的水平。使崇明东滩逐渐成为国际上候鸟迁徙和保护的示范性枢纽,并为上海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3M公司是环保的积极提倡者和领先者,3M基金通过和国际环保组织的积极配合,赞助了全球不同领域的环保项目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11、污染企业“上山下乡” 威胁农村生态环境
来源:农民日报2008年11月28日
自去年十七大召开,中共中央提出“生态文明”理念一年来,农村环保在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的同时,也成为见诸各报端的热词,“环保”这个对于刚刚脱离了温饱正迈入小康的中国城里人来说尚属“奢侈品”,怎么这么快也端上农村的炕桌了?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劈头就说“不敢苟同,说这是误区,要厘清。”
十月的人大校园阳光明媚,27日一大早明德主楼9层温铁军不大的办公室,三拨媒体同仁落座后显得有点挤挤挨挨。比约定时间早10分钟,温铁军带着一脸的阳光进来。说起农村环保话题,他一收进门时的温文尔雅,顿时声调也高了起来:“30年前,连收废品的都不下乡,哪来的环保问题?那时的农村,基本上是不产生废料的,所以谈不上奢侈。”
桃花源世界不在,根源是高耗能的工业化
中国已经有7000年的栽桑养蚕历史和6400年的稻作耕耘史。“历数几千年的中华农业文明,带给我们的都是桃花源的美好世界。”温铁军说,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粮猪型”小农家庭,是以农业为主的综合生产,农户种田兼养禽畜的同时开展家庭工副业,其生产过程与自然合一,本来就是“种养结合”生态化的有机农业模式,小型农户经济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废弃物,根本不产生当代规模化养殖对土壤、水体、大气的环境污染。曾几何时,仅仅几十年的“化学农业”、“机械化”等随工业化带来的大生产,虽然在农业文明长河中仅是短暂一瞬,却已经导致了农村生态的广泛破坏。
如今在中国,农业已经演变为立体交叉污染最为严重的产业。污染已从城市大步走进农村,目前,农村许多地方不惜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让一些造纸、化工等小型加工企业“上山下乡”,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温铁军说,这种以大量化肥、农药、地膜等工业化生产要素和相应技术手段投入替代传统生产要素、追求规模化种养、高投入、高耗能、高收益的“现代化”道路,带来的是难以修复的破坏,显然不是生态可持续的,亟待改变。记者随意搜索了“农村污染”这个词,仅在9月23日至10月23日30天中,发生在全国各地农村的人为的污染大气、江河湖海、土壤、农作物的重大环境事件就多达17起。工业化的内在资本要求利益的最大化,农业的化学化程度不断增加,迫使耕地资源面临难以承载的压力,统计资料表明,自1990年起,我国农药生产量一直居世界第2位,自2002年起,化肥施用量居世界之首,使农业变成立体交叉污染最为严重的领域,而最好的化肥被作物吸收的程度也不足35%,大量的残留成为农业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而随着城市扩张、土地消化吸纳能力日益有限,规模化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另据研究,许多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大量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畜牧业圈养的牛、羊、猪等排泄气体释放大量甲烷,已经成为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对大气的污染比汽车尾气还严重。我们短短30
年就集中遭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亡羊补牢犹未晚,需要完善制度建设
“但亡羊补牢犹未晚,”温铁军说,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实事求是地调整了执政理念和经济方针,2003年提出放弃单纯追求GDP,强调科学发展观所内涵的循环经济、有效经济理念,2005年提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据此,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改变1956年因国家工业化需求而确立的“农业现代化”指导思想,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其中对农业做出的调整是:“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因此,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出台,就有海外学者积极评价,中国终于出台了类似欧盟、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这确实为讨论解决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向生态可持续性农业转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紧接着今年初,国务院批准把农业污染列入全国污染普查。今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农村环保会议,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工业化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那就有违初衷。”温铁军分析,我们既受到资源环境紧张的限制,也有“强资本,弱劳工”的体制问题。如何实现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进而建立起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使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致被社会矛盾爆发所中断,这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这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大国来说,面临巨大挑战。“全国70%人口的环保问题在农村,毫无疑问,农村环保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将农业发展转到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方向上来。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生态文明提出一年有余,农村环保制度至今仍是空缺。”因此,温铁军疾呼农业领域的“诚实”研究,呼吁相关的科研部门,对中国农村生态环保机制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切不可以认为,用城市去化农村,就是城乡统筹。农村环保要有新思维新政策!”
转变补贴方式,支持零排放产业
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倡导下的新农村建设?温铁军认为,首先可以做的是,转变以往的补贴方式。国家金融资金不再以任何政策优惠补贴造成大量污染的规模化、高耗能的农业,而应尽快补贴给使用农家肥,零排放的兼业农户和小规模生态农业。政府应该将财政政策的重点,从用于治理污染改变为支持零排放的有机小农,或者支持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的循环农业,而不应该资助高排放的生产方式。比如现在政府拿钱资助化肥生产,但是作物对化肥的吸收量有限,绝大多数都排放到大气和水体中,有哪些生产方式能像农业这样造成如此高的污染排放率?不能再资助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而改为对从事有机种植技术和实验的研究进行补贴,对采用有机种植的农户进行补贴,以形成恢复农业有机生产的外部激励机制。因为最低成本的有效治污政策在于依靠有机小农,因此应当重新发挥传统有机小农生产的成本和生态优势,促进小规模农户为主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成为有效经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循环经济、有效经济,强调以人为本。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就要以农民为本,原则是零排放。政府只资助零排放,高排放不但一概不予资助,而且还要限制,并对高污染的行业课以高惩罚,进而建立起清洁生产且符合生态发展的产业体系。
借鉴国际经验,搭建城乡互动桥梁
其次,建议国家可以借鉴国际生态农业运动(CSA)经验,并逐渐形成有效的制度加以推广。以社区支持农业为例可以有效恢复农业有机生产和生态功能的试验,政府应予以足够重视。温铁军对记者说,“社区支持农业”概念早在1960年代就在德国、瑞士和日本兴起,到2006年,美国已经有1210个CSA农场。“在一个成熟市场经济里面,市民支援农业是比较普遍的社会行为。发达国家有很多市民支援农业的案例。那是在公平贸易的理念之下,市民在消费合作运动的共同参与之中认识到工业化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了食品严重地不安全,公民健康受到了相当影响;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在饱受了污染食品带来的危害、且有消费生态食品的诉求和能力时,便会对有机农业的农产品的生态价值有新的认识,并愿意支付高出普通食品的价格,从而形成生态价格。”
近年在国内兴起的国仁绿色联盟的城乡社区生产消费互动试验,就很有意思,一方面提倡在生态文明下的对生态产品的消费认同和消费文化,另一方面减少其他部门在流通环节所过度占有的农产品利润,保护生产者及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北京国仁绿色联盟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及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协助下,由来自5个省的7个农民合作社于2006年4月成立的。参加绿色联盟的生产合作社倡导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以及转基因品种进行农业生产,充分依靠和开发农作物自身特性抵抗病虫害,并开发农作物对人类的营养和保健潜力,并搭起了农村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联系起来的桥梁:市民在志愿者的努力下,组织形成消费合作社;购米包地,市民与农民签订购米包地合同,收获时结清;生产者、消费者及第三方召开价格听证会,协商制定农产品价格;以产销双方直接见面的方式,打掉农产品流通中的产业资本、商业资
本和金融资本,将生态农业的收益最大程度地留存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群体内部。温铁军告诉记者,目前这个绿色联盟运行良好,特别在发生了那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后,许多市民特别踊跃加盟。农民在生产领域组织合作社,市民再与农民在消费领域互助合作,共同创建和谐社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温铁军希望创办农民生产合作社不仅要让农民之间联合起来生产和经营,还要在城市建立配套的消费者合作社,而市民、农民在消费领域的合作则可以避免中间商的盘剥,让农民挣钱,为市民省钱。
提高组织化程度,政府还应先调整政策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分析,农业已经成为全国污染总量贡献达1/3-1/2的产业。最近10年来的农业立体污染与农村环保困境,加上在农业劳动力投入于农业的机会成本大幅度增加造成过量使用资本品替代劳动、进而加剧食品不安全等趋势,这是市场经济必然造成的代价,因此,当然属于市场不能解决的难题。怎么防治农业污染?科学家建议阻断。但面对2亿4千万分散的农户,9亿农民的生产如何阻断得了?“尽管目前中央政府想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县级以下所有部门多已离农而去,很少为农民服务了”。温铁军说,供销社、信用社以前是农民合作组织,现在已变成以赢利为目的了。还有一些部门,虽然仍在以支农名义开展业务,但每增加一点权力,向农民伸的手就会更长。
中国农业的高分散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温铁军说,根据他对世界40多个国家的考察看,只有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形成相对有效的内部监督和管理机制的合作社才能真正阻断污染。因此他提出的第三个建议是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传统农业是自然过程合一的,不会造成污染,但经营者可能收益低下;规模化的农业可能给个人带来高收益,但是必然造成污染,代价由全社会承担。如何有效解决问题呢?任何主体,包括政府在内,都无法面对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除非把他们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这点中央文件早就写了,只不过大家不重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现在政府主导不是问题,农民主体是问题。那么就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但要农民组织起来实现自保、自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自治条件下的农村稳定,政府必须先调整。”在单纯农业生产中不可能形成新的合作社组织,温铁军直击要害说,今天的《合作社法》规定了农民只能在生产领域合作,“只有放开农民在金融领域、保险领域、购销领域以及加工领域的合作,甚至对农民合作社在城市中办的超市进行免税,将其收益返还农村建设,这些合作组织才能具备竞争条件。”把农村组织起来以后,还得建立城市的消费合作社。要把城市消费合作社列入新农村建设进程。农产品是低利的,而进超市要交进店费,因此生态农产品进不了大超市。日本搞一村一品,是因为政府规定,超市只能向农民征收7%的进店费,其他商品15%。如此,城乡统筹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生态农业是最可能盈利的新兴产业。展望未来,温铁军兴奋地说,“因为,如果上述必须由政府资助和社会动员才能发展的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能够大量吸收碳的话,那么生态农业就应该是碳交易市场上最抢手的产品,甚至还可以发展碳交易期货,明年预计种植多少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多少碳,以此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交易,并吸引社会的金融资本,这样还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的实施。现在的认识还没有到这种层次,还有待时间。其实生态农业不意味着亏损,有很大的空间可供开发。” (郑惊鸿)
12、燃油税改有利于促进节能环保 或将抑制购车出行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8年11月28日
编者按:11月26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了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方案,认为它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公平和规范税负等具有重要意义,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举表明燃油税费改革的步伐加快了。
燃油税费一旦实行,将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特别是与此项改革有直接关系的汽车消费与生产、物流管理改革以及石油生产企业等,在费改税以后将发生哪些变化?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积极探讨。
今年“十一”,受出游车辆过多影响,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出现严重堵塞,驾乘人员纷纷走出车外等候通车。为此,燃油税费改革又成为百姓关心的话题。新华社发(孙军 摄)
郎学红:有利汽车产业结构调整
新华信调查咨询公司汽车产业研究服务总监郎学红认为,现在开征燃油税是比较好的一个时机,前段时间油价上涨,消费者已经接受现有油价,对消费者心理上的影响是最小的。特别是从远期来看,对能源、交通、汽车等行业的影响一定是正面的。
一是能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和交通拥堵。由于税费直接和使用油耗挂钩,而油费支出大约占汽车使用成本的50%左右,这样可使相当一部分车主有节制地用车,树立节能意识。这几年汽车行驶里程一直呈上涨趋势,燃油税开征后,行驶里程会呈现减少趋势。
二是会促进家庭第二辆车的购买。我国到现在为止汽车保有量大约5000万辆,去年为4200多万辆,消费者存在更新和再购的需求。据了解,家庭第二辆车的使用里程显著低于第一辆车,只是作为代步工具,不太出城,周末出游一般也集中一辆车出行。对消费者来说,征收燃油税后,如果想购买第二辆车就不用交两份养路费。
三是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更加倡导节能环保,有利于汽车产品结构调整。以前环保车型优势不突出,市场份额比较小。今后导向上会更加侧重节能环保的车型。由于油价一直持续上涨,生产企业会致力于开发更加节能的车型,燃油税征收会促使消费者更加关注燃油经济性指标,也会更倾向于选择燃油经济性指标更好、排量更小的车型。
郎学红强调,燃油税开征是一个必然趋势,虽然现在还存在一些障碍,但不是根本性问题,在10多年的不断讨论中应该已有解决方案。
乘用车税费改革前后成本比较
燃油税的开征将对不同排量的乘用车带来哪些使用成本上的变化?齐鲁证券研究所的分析表明,我们假设每年行驶1.5万公里,养路费、过路过桥费为每年1400元,再假设燃油税税率为30%,以目前油价6.09元/L计算,以下为因税费改革所造成的使用成本变化:
史其信:促进物流业技术和管理革新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史其信认为,燃油税开征将促进物流业技术和管理革新。物流是与燃油税相关性比较大的行业,私人车可以少用,物流行业必须完成运输量,这其中成本核算就显得非常重要。过去征收养路费,都是按货车吨位收费,现在按运输里程来折算消耗,物流行业运输里程长,成本压力越大,越要求物流企业科学化运营,尽量减少空驶,承载要有更高的效率。今后在物流调配车辆上应该更加科学计划,更多应用信息化手段,科学调度,推动行业技术改造和管理革新。
因此,对物流行业来说,可预见的转变:一是促进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二是促进运输车辆线路优化和调度,例如车辆可以加装导航仪,减少不必要的里程。三是物流业可有效利用已有的资源,向规模化、集约化、效率化发展。特别是集装箱方式运输将在物流行业得到更大的推广。整个物流行业会向更注重管理和科学的方向发展。另外还能更好地推进节能减排,淘汰旧车,选择排放小、运输效率好的车。
史其信表示,如果燃油税开征,对大的运输企业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大企业运输量大,用户多,管理余度更大,运筹起来会更方便。而小企业没有这么多资源,影响就会大一些。物流公司应该进一步整合企业规模和资源,小公司可以合并,从而更有效调度资源,互通有无,提高运输效率,这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促进。
史其信还提出,在燃油税征收方式上,建议政府考虑到我国行业和百姓现有的环保意识和承受能力,一开始别定太高,暂时和没开征前保持基本平衡或稍高一些的程度,逐步调整,逐步实现。还可以考虑制定梯度税率,超过限额部分实行更高税率。
在预期燃油税费改革将进行时,更多经济环保小排量车型成为市场新宠。图为前不久在“2008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10多个此类品牌车受到消费者青睐。新华社记者:孙参 摄
陈秀芝:对石油企业影响不大
国家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秀芝表示:“征燃油税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均因怕推升物价没有实施。我认为现在是个好时机。实际上开征燃油税与油价是两码事,它是石油消费战略的问题。长期看,石油是能源资源类物资,需要提倡节约和减耗。讨论对油企的影响意义不大。舆论上应支持燃油税的适时开征,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陈秀芝认为,国内油价相对国际油价有大段的差距,这段差距也将成为燃油税可实施的空间。出台燃油税容易令人联想到成品油价格机制是否也要同时出台。可是仔细分析相关官员的表态,他们显然对燃油税、减油价、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三者已有清晰的考虑,燃油税出台伴随着减油价,但价格机制却不是考虑之内的政策。简而言之,燃油税就是把现有的“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实行捆绑收费。由于现行的养路费一般是按吨位和运营收入两种计费方法收取,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定额费。
燃油税对油企会带来什么影响?中石化日前回应,由于只作为代政府扣取税费的角色,集团并不会从中获益、提升盈利能力,而且“对中石化这么大的公司来说,对增加公司现金流的影响也相当小”。
另外,长江证券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在国际原油价格大跌的背景下,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低于国际价格,下调是大势所趋,而且趁机理顺成品油价格机制,也将使国内炼油行业得到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如果如期开征燃油税,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短期业绩没有实质性影响。
张承耀:可能会抑制消费者购车及出行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承耀认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那些公款开车和经济情况良好的驾驶者,受到燃油税改革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开车较多的人将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到私人购车需求和出行需求。
至于普遍被担心的出租车司机,张承耀倒是认为不会在此次燃油税改革进程中受到太大的影响。国家肯定会针对出租车行业因燃油税改革出现的新变化,实行一定的补贴政策。
背景链接
我国近年所实施的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
近年来,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较高、波动较大,国务院分步实施了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
●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首次指出“公路养路费用采取征收燃油附加费的办法”,“燃油附加费征收办法施行前,仍实行现行的公路养路费征收办法。”
●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修正案,指出“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 2000年第一步,从2001年1月1日起,先行开征车辆购置税取代车辆购置附加费;第二步,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情况,由国务院择机出台燃油税。
● 2001年至2006年研究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积极为适时出台燃油税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进行了开征燃油税的多项准备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了与燃油税相关的法规文件,包括燃油税暂行条例草案、燃油税征收管理办法草案、中央对地方燃油税转移支付方案、燃油税交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草案,以及开展了燃油税制的国际比较等相关研究工作等。
● 2007年《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我国将抓紧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改进计征方式,提高税负水平,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研究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邢梅)
13、经济危机谨防“污染反弹”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08-11-28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在与云南省政府有关部门同志座谈时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是关爱生命。如果经济发展了,衣食住行都上了档次,老百姓却深受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之害,发展还有什么意义?老百姓说得好:宁愿骑自行车,喝干净水,也不愿坐宝马车,喝污水。如果真是坐宝马车、喝污水,那就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我们决不要这样的发展。(《人民日报》11月27日报道)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头号大敌”。治污减排,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国家为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平稳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拉动内需、保发展的钢性措施,在严峻的困难与挑战面前,我们的唯一出路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谨防一些企业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缓冲”经济萎缩和“挽救”生产滑坡的功利现象的发生,更要遏制过去那种“要想发展、别怕污染”的扭曲理念重新抬头。目前谨防“污染反弹”,是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特殊时期执政能力强弱的最好检验和考验。
事实上,经济发展的再好,老百姓也不愿身受污染的侵害,他们宁愿骑自行车,喝干净水,也不愿坐宝马车,喝污水。周生贤部长形象地比喻说:“坐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由此看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不能以减缓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也不允许但社会主义初级“宽容污染”来发展经济。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是关爱生命,这是社会主义优越制度的体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现在我们有许多,“肩上扛红旗,脚下是污染”的所谓利税大户,就是说,这些企业尽管产值和利税显赫,但他们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令人痛心。仅以阳宗海砷污染事件为例,就是违背科学发展观,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一己之利造成的恶果。一个开工3年半,工业总产值6亿多元,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的企业,已造成的污染损失却高达几十亿元,而治理污染还要大量投入,需要花数年时间。眼下周边2.6万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教训是极其深刻的。目前的长江、黄河沿岸,还有几个大型湖泊周边那些相当数量的化工及冶炼企业,造成的污染更叫人担心。据资料显示,过度开发也加剧了区域环境恶化。一些北方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生态警戒线30%—40%;黄河、淮河、辽河开发利用率超过60%;海河超过90%,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
环境污染频频发出的危险信号,无疑是给经济危机造成“雪上加霜”。因此,谨防在经济危机特殊时期的“污染反弹”是非同小可、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
要坚决维护《环境保护法》的威严,坚定不移地坚持“依法治污”,把环境执法的“利剑”直指那些“污染大户”,同时,对各类污染企业继续实行“釜底抽薪”的整顿措施。要严格污染治理责任制,对“抗污不、排污有术、治污不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给以严肃处理。对污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责任,敢于果断“摘帽”。要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污染企业无处藏身。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污染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灾难和祸害,在经济危机中,宽容污染,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能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被污染吞噬! 许贵元
14、让节能环保成为习惯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08.11.28魏俊芝
习惯足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只是个人的事,大可不必说长道短,但某种习惯与人类的利益或者说人类的命运有关系时,就要说道说道了,比如说节能环保的习惯。
习惯,即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俗语说习惯成自然。之所以向往人人养成节能环保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生活方式,源于一种危机感。大量事实让你不得不心存忧虑:水是生命之源,但是记忆里的河流在逐渐消失,笔者的老家是济南,那是有名的泉城啊,但是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清泉石上流”早已成为儿时的回忆,更让家乡人痛心的是身居泉城,却曾不得不喝黄河水。有时乘火车临窗眺望,一路上过的桥不少,但桥下大多是一条条干涸的河床。还有一组专家统计的数字:中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北京属于这百分之一。专家还告诉我们,我国的原油进口依存度已接近50%;我们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非人均)。我国每年因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75万人过早死亡,因大气污染每年有1000多万人染上呼吸道疾病,有1亿多人呼吸不到洁净的空气。
对这些现实,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可能有逆转的力量,但是你可以从培养节能环保的生活习惯做起,比如说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笼头;不用浴缸洗澡,只用淋浴,据说每次可节省三分之一的水;洗碗时不要让水哗哗流;安装节水水箱;使用节能灯,能用自然光源决不用电灯;每天下班后关闭电脑电源,人走灯灭;响应无纸化办公,打印纸双面用;出行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少用一次性用品;少开空调;不抽烟;不乱丢垃圾,坚持垃圾分类;不乱丢废旧电池;不随地吐痰……
别小视这些习惯的力量,专家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使用电脑,顺手关上主机和显示器或者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减少约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能避免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伐17棵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减少水污染;1千克铝的重新利用可以减少11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只要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风、避免房间过暖,就能轻松地减少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出口的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200万平方米的森林资源,如果我们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出口,就是为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尽了一份力量。
15、让“坐宝马的人”知道喝污水滋味
来源:红 网 2008年11月28日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在与云南省政府有关部门同志座谈时说:老百姓说得好:宁愿骑自行车,喝干净水,也不愿坐宝马车,喝污水。如果真是坐宝马车、喝污水,那就是对现代化的极大讽刺!我们决不要这样的发展。(11月27日《人民日报》)
诚然,我们应该对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有着这样的清醒认识而感到鼓舞。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或“潜规则”,那就是——“坐宝马的人”其实并不喝污水。
“坐宝马人”或者是富人、开发商、矿主、高官,他们有钱也有势,水污染的时候,他们买得起干净的矿物质水,哪怕一年四季都喝高价纯净水,他们也负担得起。当地环境污染了、破坏了,空气质量恶劣了,不适宜居住了,他们也不怕,他们可以选择到外地买别墅、可以换个生存的环境,可以到国外移民。总之,他们有钱又有权,站在社会的高层和顶端。正因如此,身处社会顶层的人,个别高官们、企业精英们,他们有充足的条件可以选择不去喝污水、不呼吸臭空气,他们也就根本无法直接感受到污染带来的巨大伤痛,也就无法直接体会到环境污染的切肤之痛!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云南的阳宗海被砷污染的时候,至少我们看到,阳宗海管理处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其实是在昆明上班。也就是说,在当地人民群众饱受砷污染侵害的时候——他们是不用喝被砷污染的水的,我们也基本可以认定,他们的亲戚子女也是不会喝污染水的。
山西的一些煤矿老板,当他们“一锹又一锹”疯狂攫取着国家煤炭资源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收益之时,他们是不可能考虑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他们给当地环境难以弥补的破坏,搞的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时,这些“坐宝马的人”是丝毫不考虑后顾之忧的。我们可以看一看,那些财大气粗的煤老板,在北京、广州、上海购置了多少风光优美的别墅,过着多么奢华的生活。这样的现状之下,他们有必要考虑家乡父老们被污染伤害而痛苦焦灼的眼神吗?
还有这样一种“潜规则”,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却从不使用自己的产品——他们知道自己的产品不安全。据三鹿奶粉厂的个别管理层人士称,他们绝对不让自己的子女喝三鹿奶。也就是说,将污染恶果肆意而又恶意地留给了别人,自己却在受到污染侵害前逃之夭夭。
“坐宝马的人”会去喝污水吗?会去呼吸臭空气吗?我们不要太天真,我认为绝对不会。什么时候那些种地的、步行的、骑自行车的、坐公交车的人们被侵害的差不多了,才可能“轮”到这些精英们吧!这样一种现实,还能指望“坐宝马的人”人去关心群众的健康,关注子孙后代的福祉?何异于痴人说梦。
最大的环境破坏者是“坐宝马的人”,然而最直接可能遭受到污染侵害的却不是他们,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极不公平的,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也是一种极大的戕害。而从根本上解决这样一种畸形状态,必须让那些“坐宝马的人”深切体会到喝污水、吸臭空气的后果。要消除两极分化,要让正义和公平的阳光普照我们的社会,要打破“有钱就有了一切”的丑陋价值观,要让那些肆意污染仍然能继续“坐宝马的人”真正付出代价,这才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