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7
十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新华网: 中美专家会聚北京探讨绿色能源开发与合作
2、新华网新疆频道: 中外专家齐聚新疆研讨亚洲各大河流域气候变化
3、联合早报网: 大气褐云成全球环境新威胁
4、新华网: 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冰川有可能在2035年完全消失
5、新华网: 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出炉
6、新华网: 中国公民环保意识提高 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本控制
地方信息:
7、南方网: 广东66%城市受酸雨污染 9城市属重酸雨区
8、新华网: 吉林对松花江流域重点污染源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民间视点:
9、搜狐绿色: 环境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垂直管理”
深度报道:
10、新华报业网: 无锡“河长制”流域治理破题之笔
11、瞭望新闻周刊: 月牙泉水位上升并不代表敦煌生态好转
环境时评:
12、新京报: 请替被污染的河流提起控诉
13、新京报: 奥运后,环境质量如何提高
14、人民网环保频道: 牧民误养雪豹与周正龙拍假虎照
15、人民日报: 环境建设提速 环评把关从严
1、中美专家会聚北京探讨绿色能源开发与合作
来源:新华网2008年11月17日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吴晶晶)首届中美绿色能源论坛17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中美两国能源和环保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企业家等500余人在会上共同探讨了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并积极寻求在这一领域的深入合作。
中美两国的代表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初级能源消耗、原油需求和温室气体释放国家,美国和中国近几年来作出了显著努力,来发展可持续的能源结构、强力推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开发可再生能源、在绿色技术领域里大量投资等,这些进展对追求长期经济增长和解决紧迫的全球环境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与会代表围绕创新能源技术、能源效率、中美商业创投模式等方面开展了探讨,具体议题包括中美两国能源及交通运输体系政策、气候政策对比,太阳能发电、水与能源、风力发电、混合动力车和替代燃料技术、智能电网、绿色信息技术、绿色建筑、生物质能,清洁能源风险投资,能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教育等。中美专家还对四川灾后重建需求进行了专题探讨。
与会的中美代表认为,这次论坛探讨了在实际项目中进行稳固的合作,来解决能源自给和可持续环境这样的重大问题,将引领中美两国商业、政策、教育、研究、投资等方面的专家携手合作,促进全球努力开发和采用更好的能源技术,改善生存环境。
此次论坛由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
2、中外专家齐聚新疆研讨亚洲各大河流域气候变化
来源:新华网新疆频道 2008-11-17
新疆新闻网11月17日电“第三届亚洲大河国际研讨会”1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中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等国的8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区域气候变化、径流与流域管理,并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此次国际研讨会由中德研究中心的组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德国波兹坦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变化中心等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共同举办。参加此次研讨会的除了相关领域的国际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外,还邀请了一些政府决策者的代表。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吾满江说,中国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这些地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开展对亚洲大河流域气候变化和流域管理研究,对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吾满江还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设立在新疆的各个研究单位,对这一区域内的冰川积雪、河流、土壤水分等进行了长期的监测与变化研究,并对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深入探求。尤其为中国政府开展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各国专家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河流流域管理带来的新挑战提供新的解决办法。
参加这次国际会议的德国技术公司代表stfan·Bundscherer说,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亚洲大河国际研讨会”这个交流平台,可为各国提供专家、技术支持,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这次会议将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研究为开端,力求帮助新疆乃至亚洲解决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管理问题。据悉,这次研讨会的有关成果将在重要的国际杂志上发表,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将赴塔里木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亚洲大河国际研讨会”每年举办一次,前两届分别在我国南京市和南昌市举行。
3、大气褐云成全球环境新威胁
来源:联合早报网 2008-11-17
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笼罩亚洲多个地区的一层褐色云团,已经扩散到中东、非洲南部和南美亚马逊盆地,不仅改变了气候,也对人类健康和粮食供应构成威胁。
这层称为“大气褐云”的云团,主要是由燃烧化石燃料和木材而引起的,并已成为全球环境的最新威胁。
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的冰川周围,笼罩在那里上空的大气褐云厚达一公里。它们阻挡了阳光,吸收辐射,虽然可以降低地面温度,将全球暖化的影响平均减缓40%,却引起气候极端化的问题,导致主要农作物如大米、小麦和大豆减产。
目前,有13个大城市的污染问题最为严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曼谷、开罗、达卡、卡拉奇、加尔各答、拉各斯、孟买、新德里、首尔和德黑兰。
大气褐云也导致一些城市如卡拉奇、新德里、上海和北京的日照减少25%。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和东南亚雨季的总降雨量减少了5%至7%,中国的冰川也缩小了5%。过去25年,中国近4万7000个冰川的面积减少了3000平方公里。联合国的报告指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其中一个可能原因,正是大气褐云与全球暖化的综合作用。
该报告发现,大气褐云不只是出现在亚洲,北美、欧洲、南非和南美也有褐云的踪迹。研究员指出,大片云层可以在三四天内转移到另一个洲,因此,这不是一个地区性问题,而是全球的问题。
4、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冰川有可能在2035年完全消失
来源:新华网2008年11月17日
印度国家地球物理学研究所的穆尼尔·艾哈迈德表示,克什米尔地区一处喜马拉雅大冰川在2007年缩短了几乎22米,而其他几处小型冰川已经完全消失了。
印度气象厅的阿吉特·蒂亚吉说,如果地球依然保持目前的变暖速度,冰川消融的速度甚至会加快。
他在最近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说,1.5万处喜马拉雅冰川组成了一个独特的水库,为终年流淌的印度河、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提供了源泉,而这些河流正是南亚国家十几亿人口的主要饮用水来源。
从目前的冰川融化速度来看,流淌在印度平原北部的大江大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季节性河流。
有些科学家认为,悬浮在亚洲上空的将近两英里厚的污染云可能是问题的成因之一。人们原先认为,因烧柴烧粪和焚田焚林形成的污染云能够遮挡阳光,有助于降低地面温度。但科学家现在了解到,那些云里的烟灰颗粒物其实会吸收阳光,使地面吸收的热量增加近50%。
5、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出炉
来源:新华网2008-11-17
11月15日电 首届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奖15日在北京揭晓。被誉为“环保之父”的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被誉为“中国绿化老人”的北京绿化基金会理事长单昭祥三位“绿色泰斗”榜上有名,他们还同时被授予首届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
获得首届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奖的还有:被称为“绿色奥运之星”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董瑞龙、被称为“中国绿色发展倡导学者”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分析室主任胡鞍钢、被称为“自然之友”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忠祥、被称为“绿色市长”的云南丽江市市长王君正、被称为“熊猫之父”的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被称为“绿德传播倡导者”的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被称为“鹏城美容师”的广东深圳市城管局局长吴子俊。
当日在北京海淀举行的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还揭晓了首届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奖和十佳绿色责任企业奖。
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以“绿色责任与低碳经济”为主题,由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北京绿化基金会等机构联合主办,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的支持。与会的300多位专家和学者围绕绿色城市、生态文明、城乡生态环保、绿色食品安全、绿色住宅、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德教育、治理荒漠化等当今社会热点绿色话题进行了专题发言和讨论。
6、中国公民环保意识提高 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本控制
来源:新华网 2008年11月17日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刘铮、周英峰)中国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以丰富的数据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基本控制。
改革开放初,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普遍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过度开发和盲目发展造成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事例屡见不鲜。随着社会的进步,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对于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绿色消费、限用塑料袋等保护环境的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响应,积极参与,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中国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导致环境污染总体上呈加剧趋势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环境污染防治的直接投入,并逐年增加。
国家统计局报告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环保治理投资每年为25亿至3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5%;而2007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3387亿元,是1981年的135倍;占同期GDP1.36%。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67.5亿元,是1981年的272倍。其中,园林绿化投资525.6亿元,是1981年的584倍;市容环境卫生投资141.8亿元,是1981年的5.9倍。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主导地位的工业越来越发达,相应地工业“三废”的排放带来污染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报告指出,2007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7%,比2001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86.3%,提高了25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88.1%,提高了37.9个百分点。
“十一五”规划纲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国家积极推进工程减排,新增燃煤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狠抓结构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关闭小火电机组、淘汰小炼铁、小炼钢、小炼焦、小造纸等;出台有利于减排的价格、金融、贸易等政策措施;采取“区域限批”措施,督促违规项目进行整改,从发展源头控制污染。
这些措施的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初步核算,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下降3.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7%。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3%、3.2%,实现了两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虽然中国环保事业取得积极进展,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的目标,尚需付出极大的努力。
7、广东66%城市受酸雨污染 9城市属重酸雨区
来源:南方网 2008年11月17日
广东省66.7%的城市受酸雨污染,9城市属重酸雨区,珠三角两场雨就有一场“酸”!去年广东省政府与国务院签下污染减排的责任状。未来三年,广东省除要消化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外,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仍分别有8%和11.2%存量减排任务。任务十分艰巨!循环经济应该大有可为!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省环保局将“算一次账”活动与“谈一天”活动相结合,边“谈”边“算”,算出了科学发展的差距、动力和对策。
算账算出五大问题
“有些数据,你不接触不知道,一接触就会吓一跳!” 近日,广东省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跟记者摊开本子算起了“数字账”,2008年上半年,广东省酸雨污染仍然严重,在本地污染源及外部输送的共同影响下,全省66.7%的城市受酸雨污染,而珠三角则属于酸雨污染的重灾区,珠三角城市两场雨就有一场酸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就有9个城市属于重酸雨区!难怪很多人到了广东后,接连抱怨皮肤很快变糙了。”
他还表示,去年广东省政府与国务院签下责任状,污染减排是“死任务”、“硬指标”,必须完成。未来三年,广东省除要消化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外,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仍分别有8%和11.2%存量减排任务。今年广东省将面临中期考核,污染减排的目标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要分别比2007年下降4%和3.5%,任务十分艰巨。
这些科学发展账的症结在哪里?广东省环保局表示,环保部门有些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一是对污染减排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二是个别处室单位职能交叉,分工不够明确,没有很好形成合力;三是环保能力建设比较薄弱,环境基础工作特别是环境统计有较大改进空间;四是尚未建立环境监管长效机制;五是个别干部工作不够扎实,污染减排责任感不强。
得出科学发展对策
在开出一堆“差距”、“问题”的同时,广东省环保局同时也在学习调研中算出了科学发展的账。省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说,通过全面实施“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战略,韶钢在钢铁冶炼中产生的煤气资源已实现全部回收利用,98%的工业用水已经实现内部循环利用。因此,尽管去年韶钢的钢产量比1990年增长了7.5倍,但工业总用水量却由1990年的5585.27万立方米降至4025.59万立方米。“实现了增钢不增水、增钢不增废。去年韶钢利润更是同比增长287%,其中节能降耗立了头功。”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局已在学习调研中推出了10余项重要举措,以提升环保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有立竿见影的重拳出击,也有更长远的科学发展之策。
前者如,坚决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确保落后产能的淘汰关闭。继续对清远市清城区、茂名市茂南区、四会市独水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和流域实行区域限批,暂停耗水量大、向水体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
后者如,督促有关市县尽快落实征地、尽快签订合同、明确各阶段建设进度安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这批污水处理项目2009年底前建成运行,2010年发挥减排效益。建立污染减排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实施《广东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明确各级政府在减排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实行污染减排工作排名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考核排名结果,接受公众监督等。
8、新华网:吉林对松花江流域重点污染源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来源:新华网 2008年11月17日
新华网长春11月17日电(记者周立权)为进一步防控松花江污染,吉林省对松花江流域重点污染源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于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将被责令不许排污。
吉林省环保局污控处处长张岩介绍,为防控松花江污染,吉林省对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在达标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总量控制,以符合流域
地表水功能区标准的需要。并要求流域重点污染源2008年度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污。目前已对30余家企业办理了排污许可证。另外,吉林省规定重点企业今年年底前列入规划的47家企业必须全部办理完排污许可证。
吉林省还对严重违法排污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同时限批有关的建设项目等。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在线监测,并实行联网监督,从而确保松花江水质的改善。
9、环境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垂直管理”
来源:搜狐绿色 2008-11-15 冯永锋
现在有很大一批人,把各地环保部门的软弱无能归罪于“兄弟单位”的擎肘,推卸到“主管政府”对其职责“深度干预”,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而如果你走到各地收罗“吏情”,确实也能发现,各地的党政领导,也确实经常出些怪招,说些怪话,动不动以“不换思想就换人”为理由,把在环境保护方面试图有所作为的环保业务干部给“轮岗”到其他不合适的单位,或者干脆下放、撤职、免职、闲挂了事;换上来的,是听话的,是服从的,是主动帮助污染企业遮掩罪恶的,主殷勤地替生态伤害机构打前站的。
因此,有些研究公共管理的专家,有些探讨政府管理的学者,有些在中国吏治大海里浸泡许久的业内人士,纷纷提出建议,要求环保部门成为“垂直管理部门”,以为这样,就可以威慑当地政府,就可以打通业务渠道,就可以让环保部门的行政能量,真正施用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上面。他们举例说明,说公安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之类,似乎都是垂直管理,因此他们工作能量和职责本能的通达率,就比环保部门要强一些。
所谓的垂直管理,似乎就是把环保部门相对封闭起来,以保证其独立性,最多,不过是人事权、财务权都由环保部门自己来控制,人不从当地政府的组织部门走了,当地政府就对这个人无可奈何,按月发放的薪水从“中央财政”直接划拨了,不需要仰仗当地政府的小金库,自然,说起话来,也就可能硬气一些,做起事来,也就可能讲原则一些,追求起事业前途来,也就可能求公正一些,为自然和公众服务的意识也就清晰一些。
然而我总觉得这“垂直管理”的想法有些荒谬,此前和人辩论的时候,争执得最多的事:如果一个业务部门无法挺直自己的腰杆,那么即使是中央直接下派的“钦差大臣”,也照样在地方官员面前无所作为。中国的许多官员,一向善于许诺而不善于践诺,客气的桌面话是所有的人都会说的,回去后诺言的兑现率到底如何?中国的许多官员,一向善于“向上要钱”,钱要到手后,最即使是最慈善、最公益、最伟大的事业,其折现率不会超过10%,很多项目只徘徊在1%-6%之间;中国的许多政府官员,在你要他解决困难的时候,他首先会要求中央帮助解决困难,不是经费紧缺,就是政策方面不够宽大,不是需要制订相关法律,就是职工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垂直管理的能量本身,来自于何方?到底是来自中央政府,还是来自于公众?我们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那么,当地政府的权力,很显然更多地来自于当地人民。在环境保护上,政府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一向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与其拐个大弯,从上级政府那借用当地人民的力量,不如开通捷径,直接汲取,从当地人民那笼聚力量。
需要做的事非常简单,而且非常符合潮流:普及环境信息公开,推动公众参与。
当地人之所以关注当地的环境,是因为他们往往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有时候是这批人在大排放在污染环境,伤害其他人;有时候是每个人的小排放累积在一起,制造出了大灾难;有时候是明显的污染,有时候是隐性的伤害;有时候被当成罪恶来指责,更多的时候则被当成美好来歌颂。因此,在当地人保护当地环境的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化伤害力为保护力。
这时候,政府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而环保部门作为政府主管环境的职能部门,很自然,其最需要开展的业务,就是把环境信息公开给公众,让大家一起来讨论环境改良的办法。让大家一起来监督无良者的行为,让大家一起来判决“环境污染罪”和“生态伤害罪”。
不要担心,公众完全有能力读懂环评报告,公众完全有能力读懂专业术语,公众完全有能力分析晦涩文本内所隐含的全部内涵。更不要担心,公众会因为某家企业有污染就完全将其弃置不顾,因为公众往往都是宽容的,他们会去探讨这类型企业当前条件下的最大允许排放值,他们会去到处探听消息,寻找这类型企业污染治理的有效技术,他们会去协助创新,探讨如何对企业的“公共排放物”、“达标排放物”进行后续处理。因为所有的公众都明白一个道理:由于庞大的人口给自然资源造成了必然压力,由于猛烈的发展欲望与自然承载力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冲突,因此,适当忍受污染、与污染共存亡,是每个公众的宿命。
承认这个宿命不等于大家就默许污染的存在,承认这个宿命不等于大家就愿意让生命权利和自然权利也随之被污染所掠夺。你可以污染我,但你必须让我知情。你可以污染自然,但你至少必须去研究自然修复之路。你可以采用掠夺自然、压迫自然的方式来求发展,但你至少要允许有人替自然说话;你可以把挣的钱都揣入自己腰包,但你自己要让周围的邻居一起帮你出谋划策。
随着网络时代、汽车时代、超市时代、手机时代、公民社会时代等等“技术民主”时代的到来,掩盖污染罪恶与掩盖行政暴行一样,确实比较困难。环保部门要想强身健体,唯一的锻炼方法是学会从公众身上汲取能量和智慧。最主要的两套体操,一是环境信息公开,二是鼓励发展当地的民间环保组织。这样,环保部门这样试图有所作为的“好汉”,身边就会有许多帮手;环保部门这排想在“发展就是破坏,破坏就是硬道理”的狂风暴雨中能够长久挺立的篱笆墙,就会多了几枚立地生根、扎得很直、膀大腰圆的“大木桩”。
如果社会也是一种生态的话,那么中国社会生态现在得的病是“淤滞症”。能量在不该停留的地方停留,就会形成肿块,在不该施放的地方施放,就会导致毁坏。环境信息不畅通是信息淤积的最显著脉相,是环保部门无能、环保法律无效的直接病因。
环境信息的真诚公开其实不是向公众恩赐环境信息,恰恰是与公众保持良好沟通,进而筹集公众能量、培养健康可持续社会生态的最好方式,不仅对社会有利,对政府的机体健康也有极大的益处。想像一下,一个地方,环境信息透明,当地民间环保组织积极参与,二者合力,再辅之以建设项目听证会、自然观察公众化、环保法庭公众化等“垂直疗养术”,相信各地环保部门一定会永远挺立下去,相信当地淤滞的社会能量就畅通无阻地引导到最需要能量的地方,当地的环境才有可能按照自然的规律慢慢地向良好的方向演替。因此,如果环保部门一定要追求“垂直管理”,那么就请让公众作为你们的“上级机关”,让公众赋你以及能量和权威吧。(2008.10.30)
10、无锡“河长制”流域治理破题之笔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08-11-17
2008年9月3日,无锡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建立“河(湖、库、荡、氿)长制” 全面加强河(湖、库、荡、氿)综合整治和管理的决定》。这项《决定》,对探索性实践了近一年的“河长制”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规范,从组织架构、目标责任、措施手段、责任追究等多个层面提出了系统要求。
可以说,以《决定》的出台为标志,在全国首创的“河长制”真正从“试水”走向了成熟。它在云南、河南、河北,以及整个太湖流域的借鉴推行,足以证明我市的这项探索是符合当前中国流域治理现状、适应当前城乡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之举。
解读一:“河长制”明确了地方党政领导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对环境保护的职能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的审视
长期以来,对环境质量的指责或肯定,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环保部门的。但在事实上,环保部门由于行政权限、技术手段、人员配备等限制,对于涉及环境的各方面掌控、调度往往力不从心。
环境问题尤其是水环境问题,牵涉领域众多,可谓包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河长制”的出现,把地方党政领导推到了第一责任人的位置,其目的在于通过各级行政力量的协调、调度,有力有效地管理关乎水污染的各个层面。
《决定》明确,“河长”作为“河长制”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负责河道(含所分工包片地区)的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和断面水质达标负领导责任,牵头组织所管河道综合整治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实施,强化横向协调、落实长效管理,对断面水质达标负首要责任。
按照这一定义,目前全市建立了市、市(县)区、镇(街道、园区)三级“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至村委会、社居委也必须建立工作小组。《决定》提出,“河道水质的考核得分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得分靠后,且所属河道水质恶化的责任人,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解读二:“河长制”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弥补了早先“多头治水”的不足,真正形成全社会治水的良好氛围
客观地说,在环境问题上,“人人都是排污者”,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并没有树立“人人都是治污者”的理念。旁观、指责、讽刺、挖苦一度成为不良的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不仅存在于社会普通群众中,也存在于政府部门之间,谈到水臭了、河黑了,眼睛更多地看向环保、市政、水利等部门,对自身的追问却很少。
“河长制”力求改变这种风气。从现有组织架构来看,纵向从市委书记、市长开始,“系在一根绳上”的还有区委书记、区长,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大大小小担任全市各级“河长”的干部人数近2000名;横向从市委、市政府开始,发改、经贸、财政、规划、建设、国土、城管、工商、公安等12个部门都各有分工、各具使命,谁都不能在水环境治理上缺位。这个办法,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弥补了早先“多头治水”的弊端,使治水网络密而不漏,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有部门、有专人负责。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治水“生态链”,使每个部门都不敢玩忽职守,提高了水环境治理的行政效能。
随着“河长制”的层层推进,社会力量也被带动起来。最明显的是产业结构调整,沿河、沿湖的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超标排污企业被关停,有环保自觉的企业家开始寻求清洁生产方式,循环经济得到发展。“河长制”也壮大了民间治水的信心和决心,机关干部、党团员、青年学生中宣传环保的积极性高涨,家庭妇女也广泛参与,全市水环境治理的氛围空前良好。
解读三:“河长制”提出了全市河道治理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措施,并在九大行政板块中形成你追我赶的竞赛氛围,树立了“上下游共同治理”、“标本兼治”的科学态度
目前,全市城乡已实现“河长制”全覆盖,纳入管理的河道从最初的64条扩大到815条。815条河道中,省级河道3条、市级河道25条、县区级河道84条,另有703条是镇级河道。
《决定》提出了全市“河长制”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8年底,省、市级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现象;第二步,到2010年,彻底消除河道黑臭现象;第三步,到2012年,全面完成全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水质持续改善。
“河长制”虽按照行政交界面划分并落实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治水责任,但水是活水,一条河的治理需要上下游共同配合。《决定》提出的目标,既对各市(县)区的治水吹响了“竞技”口哨,又对各市(县)区上下游联动、协调配合提出了要求。
事实上,面对这样的目标任务,各市(县)区没有一家敢在治水大业上“拖后腿”,标本兼治,不玩花架子成为各地干部的自觉意识。按照《决定》要求,各地要对辖区内“河长制”河道造册建档,做好数字、文字、图像等全面记录,并因地制宜实施“一河一策”,有针对性地确定治水方案。同时,每条河都必须切实落实截污、清淤、企业整治、河容整治、两岸绿化、环境卫生等基本措施,地方政府同步做好排污总量控制、环境卫生监管、船舶污染治理等。
“河长制”的建立,为科学理性地实现和推进这些目标、措施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这样的联动机制,水污染问题难以得到彻底根治。
11、月牙泉水位上升并不代表敦煌生态好转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08年11月17日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一进门,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主任马生凯就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有人认为月牙泉水位的上升标志着敦煌生态环境的好转,不是这么回事。”
月牙泉水位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总下降幅度为9米到10米。2004年,水位下降到了1.3米,水面缩小到7.8亩。其时,这一世界级遗产面临着干涸枯竭的危险。
现在,月牙泉水位却由去年的平均水深1米回升到了2米,泉水的最深处也已达到了2.4米。
10月9日下午,在月牙泉东北方向的岸边,本刊记者发现多个水口不停地出水,激起了阵阵涟漪。
但马生凯却不乐观,“这就是一个应急工程,现在我们只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如果敦煌地区生态继续恶化,地下水继续下降,月牙泉早晚有干枯的危险,这个完全失去作用。”
拯救月牙泉
秋日里的月牙泉一泓碧水,失落的翡翠一般深嵌在黄色的沙海中,泉边南侧的芦苇茂密,金黄色的罗布麻与挺拔的胡杨簇拥着月泉阁,一并倒映在水中。傍晚的鸟鸣啁啾,人声渺远,衬显出大漠的空旷与寂寥。
月牙泉,深处于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广布20余公里的鸣沙山腹地,不仅是“沙水共生”、“千古不涸”的奇境,而且历史上其水面、水深皆极大。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20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曾撰文记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
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月牙泉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面22.5亩。
然而,近30年来,沙漠奇景的月牙泉却承担起另一个历史重任——其水位的涨落被视为敦煌地区生态变化的晴雨表。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人口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敦煌生态渐趋恶化,林木死亡,绿洲萎缩,在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的整体背景下,月牙泉水位也持续走低。
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期是1985年,其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0.8米。由于水少,泉脊甚至露出了水面,面临着即将干涸的风险。
这之后,为挽救月牙泉,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
1987年,在月牙泉东山脚下兴建1万多平方米的人工湖,引党河水加以澄清,再用管道输送到月牙泉。由于矿物质、化学成分不同,河水与地下水发生反应,月牙泉变浑。此后,人工湖不再向泉中输水。
1997年,敦煌委托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对月牙泉水位下降原因展开调查。专家们在钻探、实验后认为,应采用“渗透法”治泉。建议从党河引水至月牙泉上游地域,经沉淀、净化后,注入上游地带的渗水点,让水由地下自然渗透进月牙泉。
2008年3月,总投资4500万元的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部分启动。在月牙泉西山后兴建的A场,从西南方向向下游的月牙泉渗水,同时在月牙泉东北侧建成C场负责拦阻渗流而下的地下水。
从3月16日起,月牙泉水位每天以3~4厘米的速度回升。至3月30日,已回升51厘米。此后数月,月牙泉水位仍有所增高。现在,月牙泉水位由去年的平均水深1米回升到了现在的平均水深2米,最深处2.4米。水域面积也由去年的8.3亩扩大到了12亩。
既然水位可以回升,月牙泉能否重现历史记忆中水势浩然的景致?
马生凯回答说:“我们没想要恢复到以前的地步,现在大家有一个观点,(月牙泉)别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了。如果敦煌地下水仍大规模继续下降,那月牙泉治理工程也起不了大作用,月牙泉仍面临干涸的可能。”
“月牙泉变成了一个葫芦。”一位台湾游客指着月牙泉对本刊记者说。由于泉水不断向东北方向蔓延,月牙泉已在东北方向长出一大块湖面,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葫芦。
马生凯承认月牙泉已经不像月牙了,“到今年冬天,整个把这个整修一下。”
站在沙漠的最前沿
敦煌绿洲四周都为戈壁沙漠,其外缘的四片湿地分别被称为北湖、东湖、南湖、西湖。现在,东湖已经消失,北湖濒临消亡。根据资料,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万公顷,其中湿地11.35万公顷,占敦煌市现存湿地总面积的62.4%。
“西湖(自然保护区)处于敦煌与库姆塔格沙漠交界的最前沿”,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三雄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每年库姆塔格沙漠向保护区东移1~4米,专家预测用不了50年,敦煌就会被沙漠吞没,敦煌就会成为第二个楼兰。所以西湖保护区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0月13日,本刊记者在西湖保护区工作人员陪同下,驱车数百公里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先后考察了盐池湾,马圈湾,后坑,大、小马迷兔,火烧湖湿地。
在整个西湖保护区,最常见的不是湖,不是湿地,而是无尽的戈壁,这里的湿地是“镶嵌式的”,海拔较低的湿地如散落的珍珠一般镶嵌在海拔较高的戈壁之中。
西湖自然保护区科研管理科科长孙志成告诉本刊记者,“保护区内只有24%的部分是绿地,其他都是戈壁。而且湿地是季节性的,每年秋季来水,到次年的三四月份达到丰水期,而到7月湿地就基本上干了。”
13日正午,记者站在玉门关保护站的房顶,向东瞭望,可以看见远处的一大片白色低地,仿佛一片浩荡的湖水。孙志成说,那不是水,而是湖底干涸后的盐碱地。
穿越骆驼刺、黑果白刺、芦苇,记者又看到稍远处另一大片红白相间的低洼地。孙志成解释说,这也不是水,白色的是盐碱,红色的是湖底干涸之后生长的盐角草,这种植物非常耐盐。
珊瑚状的盐角草密密地卧在白色的湖底上,枝条肥嫩、紫红,仿若凝结的鲜血。
“上世纪八九十代,这边都是水,满湖都是野鸭。”孙志成回忆道,“六七十年代,黑压压的各种鸟。”
在大马迷兔夹皮沟,方圆数平方公里的辽阔山谷,随处可见枯死的胡杨,树根狰狞破碎,像一只只大手伸向天空。山谷寂静,时间仿佛停止了,阳光打在沙地上,明亮刺眼。
传说中的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又一千年”。而西湖保护区提供的资料显示:保护区内的胡杨出现了大量死亡,历史上,胡杨林总面积曾达3万多公顷,现在剩下不足1万公顷,而且失去了再生能力。
一日之内,本刊记者所经之处,一直没有看到大的湖面或者水面,只有一片片干涸与白亮亮的湖底。
失踪的湖水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根生,上世纪60年代曾考察过西湖,他记得,原来在保护区内,湖面可以连在一起。
“原来有湖的地方,现在成为了盐碱地”,吴三雄说,“由于气候的变化,还有上游水库的截流,现在地表水进不了保护区了,疏勒河、党河的地表水原来都可以进入保护区。现在完全靠阿尔金山来的地下水在涵养着保护区。所以,自然保护区还能有所保持。”
在西湖保护区,湖水干涸后,原来有水的地方长出了新的植被。敦煌市林业局副局长张玉玲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但湿地从总体上还是萎缩的。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原来围绕水面的更高处,植被发生了褪化。而在更远的湿地外围,植被开始减少。从林业专业来讲,西湖保护区外围的萎缩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因为没有可以取用的水源。
来自敦煌林业局的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敦煌共有湿地面积375万亩,现存面积275.5万亩,减少了28%,平均每年减少2万亩;敦煌绿洲区内的新店湖、韩家湖、孟家湖等处的1万余亩咸水湖和南泉、天桥墩等处的1000亩淡水湖已有80%不复存在。
监测数据显示,库姆塔格沙漠现在每年向绿洲推进3~4米,增加沙化面积2万亩,使敦煌市50多万亩土地出现沙化,对敦煌绿洲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其实,敦煌绿洲,历史上是水草丰美之地,有党河、疏勒河流经,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又是丝绸之路的重镇。
经常要到绿洲外围巡察的张玉玲,敏锐地感觉到绿洲的变化。“去年有一些草,今年就没有了,或者沙丘面积更大了。像二道泉那个地方,以前是芦苇,死了以后芦苇的根露出来,一根一根的。到了那儿就能看到敦煌生态环境的恶化历程。”
“主要是水的变化。”张玉玲说,“水少了,植被就减少了。植被减少肯定风沙就大了,土壤就沙化,生态环境肯定就恶化了。”
地下水哪儿去了
从南疆盆地到河西走廊这一线,其地理地形决定其必然是一个缺水的地区。从西边来的水汽,被天山挡住了,从印度洋来的潮湿空气被青藏高原挡住了。
“敦煌,自古以来就缺水”,敦煌市气象局局长巴秀天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只是以前人类活动较少,对自然的影响小,生态没有这么紧张。”
巴秀天说,中国西北地区雪线在上升,从短期趋势来讲,雪线上升就会有更多的融水,内陆河流的来水应有所增加。从河西走廊到南疆,近年也有一个向暖湿气候转变的趋势,降水也有所增加。但这些增长看来辐度过小,最终没有对敦煌地区产生大的影响。
河西走廊的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到了敦煌年均降水量仅为39.9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486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62倍。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的内陆河流——党河,成为敦煌绿洲和湿地的生命之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敦煌市常住人口只有3.6万人,现在达到了18.1万人,灌溉面积由13.4万亩增加到37.52万亩。
敦煌市水务局副局长邓巍说,“就是为了保证这些农田能得到充分灌溉,在没有外来水源的情况下,就只能打井,超采地下水。”
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敦煌市绿洲内共有机井3180眼,其中农业用井2695眼,地下水开采量由1980年的1750万立方米增到近1亿立方米。这是绿洲和湿地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的最直接的原因。
从1975年到2001年的26年间,敦煌地下水位共下降了10.77米,现在仍以每年0.24米的速度急降。
“沙漠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
大河不再西流
曾经,敦煌境内还有一条大河自东向西流经,这就是疏勒河。
疏勒河在中国内陆河中排名第三,历史上的洪水季节,疏勒河汇合党河的大水后,绕过玉门关,可以一直流进罗布泊。疏勒河流入下游敦煌的水量,曾达到平均每年5亿立方米。
1958年,疏勒河上游的双塔水库建成后,疏勒河在敦煌境内长达300多公里的河道断流。
现在,虽然每年水库向下游放水2000多万立方米,但地表径流已到达不了修建水库之前可以到达的西湖湿地。邓巍说,疏勒河只在汛期放一点水,而放下的水只能流到215国道,离敦煌市区还有70公里。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研究所研究员屈建军曾考察过双塔水库,水库的水面达到几十平方公里,有的地方水深只有10公分。屈建军说,“这样铺在戈壁滩上,全蒸发了,把水都浪费掉了。”
1975年,敦煌境内又修建了党河水库,党河水库下游的地表径流也断流了。
西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玉明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1958年以前没有水库时,整个冬春季,疏勒河与党河这两条大河的水都能流进湿地,而现在地表水已经基本到不了西湖湿地了。
修建水库、给引水的渠道铺上不透水的硬底,都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以发展农业。
邓巍说:“要没这个水库,敦煌的耕地面积就发展不到那么多。现在就是相互矛盾。修水库的时候为了人在这儿生活,但是水库修好以后生态没保障了。生态没保障了,人也在这儿生活不了了。”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拯救湿地保护绿洲》一文中得出结论:“实践反复证明,内陆河的上游与下游、地表与地下是个有机统一的系统,上游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必然造成下游的生态危机,地表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必然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
文章具体分析道:“敦煌处在疏勒河和党河的下游,辖区内无自产水源,它所暴露的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两条内陆河全流域的问题。据专家研究,疏勒河上游和中游每增加1立方米用水量,下游的地下水就要减少0.3立方米。”
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一份报告认为:“长期以来,河西地区在水利工程立项和建设中,缺乏对脆弱生态系统保护问题的考虑,虽然使人工绿洲不断扩大,却造成了下游的天然植被和人工防护林枯萎、自然绿洲退缩的恶果。”
“引哈济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引哈济党”工程被第一次提出。那时敦煌只有几万人,湖泊沼泽众多,不存在缺水的问题。邓巍说:“那时候就是发展耕地面积,敦煌有450万亩荒地,要有水的话都能种上作物,它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考虑的。”
2000年后,敦煌的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引哈济党”工程被认为是解决敦煌缺水与生态问题的最终办法。
敦煌水务局提供的《党河流域水资源及引哈济党工程前期工作情况介绍》,对“引哈济党”工程环境影响有如下分析:苏干湖流域内仅有阿克塞县临时游牧人口1255人,属人口极稀少地区。“引哈济党”工程从哈尔腾河调出水量1.2亿立方米入党河,调出水量占苏干湖水系年径流量4.26亿立方米的28.2%。“引哈济党”工程对调水区生态环境不会有大的负面影响。
大、小苏干湖位于阿尔金山南麓,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是甘肃省最大的内陆湖泊。已知鸟类有51种,遗鸥、猎隼、白尾鹞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另外还有白天鹅、斑头雁、黑颈鹤、黄鸭、云雀等,1982年被批准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兽类有16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藏原羚、鹅喉羚。
屈建军说,对引水一定要进行科学研究,确定一个很好的临界值。既有利于保护敦煌绿洲,又不会对苏干湖湿地形成威胁。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宇说:“从南部哈尔腾河引水来供应敦煌,这是一个救急的办法。但是从长远生态考虑,也不是一个好办法。”
他认为:“大、小苏干湖是哈尔腾河的潜流汇成的,把哈尔腾河的水引过来以后,雨水下不来,那片湿地可能全部要消失。”
2004年,水利部曾对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引哈济党”工程的第3314号建议做出如下答复:“大哈尔腾河是内陆河流,其尾闾的大、小苏干湖是鸟类保护区,沿河低地的泉水逸出带为牧民的饲料基地。从长远考虑,这个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涉及因素较多,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开发利用方案考虑不周,在内陆河生态环境条件差的情况下,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慎重研究,做好规划工作。”
“我的儿子已经不会游泳了”
2004年,敦煌市采取了禁止打井,禁止移民,禁止开荒的“三禁政策”。
此后,又采取了关井压田、推广节水滴灌技术、改变种植结构替代耗水量高的农作物等节水措施,应对严峻的生态形势。
然而,敦煌每年地表来水的总量为3.65亿立方米,年总用水量为4.5亿立方米。来水与用水总量之间,有着接近1亿立方米的差距。
另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调查,1986年至1996年,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四省区共开垦土地2912万亩,其中有1433万亩因沙化而被迫撂荒,占开垦面积的49.2%。
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以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80年代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中国沙化土地面积高达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绝大多数集中在西部。
“你说50年敦煌这个地方不存在了,我感觉有些夸大了。”马生凯说,“‘季节性河流’是人为的,这几十年来水量并没有减少,截留是人为的水库截留。河水只要存在,可能十几万人养活不了,但可能养活七八万人。现在种30万亩,种10万亩地也可以吧?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说这个地方就整个不存在了。”
张玉玲说:“当时就考虑不到这么多,当时考虑修水库修渠让老百姓多种一点地,收入高一点,肚子吃饱嘛。咱们现在节水也只能是让老百姓耕种的面积少一点,关井压田节水嘛,然后种一点效益相对好一些的作物,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
巴秀天说:“人类一开始只是为了生存,敦煌认识到生态问题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情。在缺水地区建水库,应当谨慎,第一是生存,第二是生产,不能用下游的生存换取上游的生产。”
敦煌市区以东的新店湖曾经是疏勒河下游的一块湿地,这里茂密的红柳、芦苇曾为莫高窟阻挡了风沙。
“四十几岁的村民都会游泳”,10月19日,42岁的敦煌市莫高乡村民任会成一边摘着棉桃,一边告诉本刊记者,“1980年以前,我们就在村边的湖里游泳,仰泳、狗刨我都会。”
过了一会,他补充道:“我的儿子已经不会游泳了,因为湖干了。”
12、请替被污染的河流提起控诉
来源: 新京报2008-11-16
一位笃信“生态中心主义”的美国环境法教授,听闻广州官员相约游泳以治理污染的新闻后(11月14日《南方都市报》),大发感慨:“为什么这样?”他先是幽默地说,与其官员们下河游泳以身试“臭”,不如大伙儿齐刷刷跳进河里,共同体验一把。他旋即严肃地说,不管多少人跳河,环境保护必须解决“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因为,不论是破坏环境的还是治理污染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为人类利益难道不应该吗?”我反问道,“倘若人类不是为了自身利益保护环境,难道还是为了河流的利益?”
面对我的反击,洋老头似乎早有准备,慢条斯理地说:早知你会这样认为。西方哲学强调“万物有灵”,你们中国不也是古有名言吗?“天人合一”“万物含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的不都是人与自然平等共处的道理吗?如果我是那位市长,与其拉同僚们下水作鱼状,不如站在法庭上替被污染的河流大声控诉,通过法律的裁决维护生态的权益。
回家翻检资料,细加思量,我才发现洋老头说的确有其理。1964年,美国一位名叫莫里斯的教授曾指出,应当给予河流、鸟、花、池塘……野兽、露出地表的岩石、原始森林和甜美的乡村空气以法律上的权利。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审理了著名的塞尔拉俱乐部诉莫顿案,承认环境保护团体有替山川说话的诉讼权利。1973年美国《濒危物种法》规定,任何人都可以针对侵害物种的行为提起诉讼。随后几年,美国出现了多起以河流、沼泽、海岸、树木为原告的诉讼。直至今日,类似的诉讼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是见怪不怪的平常事。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对城市水污染发出警告:工厂把水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黑得像柏油似的发臭”,这是“百病丛生的根源”,它使“肺部的疾病”、“猩红热”和“伤寒”等“到处蔓延”。治理水污染可能只是环境保护的冰山一角,但从“拉官员下水”到“替河流控诉”,无疑是富有整体制度创新意义的可试思路。
广东历来以思想和制度创新闻名。这一次,为什么不能以“拉官员下水”的环保行为艺术宣言为契机,展开一场生态中心主义的全民大讨论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就是生态中心主义,其对立面就是骄慢短视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惟GDP论。当然,这种法律机制的建立需要时间和社会条件,需要全民环保理念的提升等。但是,我还是衷心希望,广州能开全国环保立法之先河,制定出“中国第一”的河流诉讼地方性法规,为生民造福,为天地立心。 □廖奕(武汉大学 法学博士)
13、奥运后,环境质量如何提高
来源: 新京报2008-11-15 李皓 (北京学者)
环保要保的是空气、水体、土地、物种。它们是我们生存的四个基本条件。城市环保要做的也是四件事情:净化空气、珍惜淡水、垃圾资源化与生态保护,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这四项生存条件。人们熟知的节能、节水、垃圾分类、城市绿化的口号,是为此努力的具体做法。
北京在2001年申奥时,对2008年的城市环境质量做了四项承诺:1,空气中颗粒物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2,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50%;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虽然,奥运会的举办很成功,但奥运后北京的环境状况显示,这些承诺并没有成为可持续的现实。
在北京市环保局的网站上,人们可以查到每月的大气环境质量报告。2008年10月份,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级8天,二级16天,三级7天。鉴于三级属于对人体“不健康”的污染天,比例占到10月份天数的22.5%,实不可小视。与发达国家大城市伦敦比较,那里空气中颗粒物(PM10)的指标定为:一年中,PM10的日均浓度高于50ug/m3的天数不得超过35天。换句话说就是,一年中,须有90%的天数,PM10的日均浓度在50ug/m3以下。这一浓度要求等于中国定义的空气中颗粒物指标为一级。而从2008年1月1日到10月31日,北京空气中颗粒物指标达到一级的天数还不到15%。
北京的水环境质量报告也公布在北京市环保局的网站上。笔者查到了2008年9月北京的水环境质量报告。在受监测的有水河流段中,约有40%的河流水质为劣五类水。按我国水体水质的分类,劣五类水属于重度污染的水,既不能用于农业灌溉,也无法形成景观水域。因此可以通俗地讲,劣五类水已失去水的功能。从北京还有近40%的河流水质为劣五类水,且这些河流主要集中在城区来看,北京市区中还存在多处污水直排入河的问题。
北京的垃圾分类收集率没有达到50%。尽管不少市民愿意支持垃圾的分开投放,但由于许多社区、物业管理者对垃圾分类的管理不认真、走过场,使北京至今没有建立起全社会支持垃圾资源化的文明氛围与行为习惯。垃圾混合投放给北京带来的一个明显后果就是垃圾处理场的恶臭问题。发臭的是食物类易腐垃圾。如果严格要求将易腐垃圾单独投放、单独处理,使用微生物技术,易腐垃圾就能全部转化为有机肥,也可用于产生沼气。
北京的城市绿化工程在奥运后出现了多处返工的现象。这主要集中在大面积栽种了“奥运花卉”的绿地区域。由于花卉的大量死亡,影响了城市绿地的景观,一些绿化部门在10月份成片铲除了枯死的花草,并在露出的裸土上重新铺了草皮。因草皮养护很耗水,北京的园林部门曾宣布,不提倡铺草皮的绿化方式。但奥运会后,草皮大面积重返北京绿地。
怎样才能使北京的环境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通过长期调查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1,北京的环保、水务、市政、绿化部门从领导到基层干部需更新知识,更新方法;2,建立对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干部环境管理不善的问责制;3,设置统一举报电话,接受市民对所有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绿地裸土)的举报;4,明确市民应承担的保护城市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14、牧民误养雪豹与周正龙拍假虎照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8年11月17日 梁江涛
今年5月,新疆伊宁县牧民张培伟放牧时捡回一雄一雌两只酷似草原斑猫的小动物,并把在他看来仅仅是两只小猫崽的动物带回家中养。没想到这两只“斑猫”越长越像豹子。后经专家认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 (11月13日亚心网/伊犁广播电视报)
家庭饲养动物并不稀罕,但是“饲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凶猛的雪豹,绝无仅有,而牧民张培伟“歪打正着”,养了一雄一雌两只雪豹。尽管张培伟误将小雪豹当作为草原斑猫,尽管随着雪豹食肉量增多,张培伟已供养不起,但他这种保护野生动物的爱心却令人欣慰。
由此想到轰动一时的周正龙拍假虎照案。周正龙“进山”拍虎照拿了2万奖金,而张培伟是在山里放牧,发现酷似草原斑猫的两只小动物,他不假思索的捡回好好饲养,直至“原形毕露”。周正龙拍了“虎照”有省级林业部门专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而张培伟直到一对“斑猫”渐渐养肥,敢吃活羊,才由自治区林业厅动物学专家鉴定为雪豹。周正龙拍了“虎照”之后,陕西省又派出华南虎调查队,应付新闻媒体和各方质疑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钱,而张培伟自个埋单,继续饲养雪豹犯愁。周正龙和相关责任人被究以刑责和行政处分,而张培伟与两只雪豹有了感情,在热心人相助下,当地政府没有为雪豹找到养护地之前,他有信心把雪豹养好,管护好。周正龙拍“虎照”背后有讳莫如深的政绩冲动和沽名钓誉、“与虎谋皮”者的利益链条,而张培伟就是一普通牧民,没有人赞助他,悬赏他,纯粹凭着一颗善良之心,一不留神抱回了两只雪豹。
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愿望中,我们赞赏并需要牧民张培伟式的“一不留神”,拒绝周正龙式的枉费心机。生态文明活生生演绎于每项人类活动之中,一个个颇具戏剧性的新闻事件带给人们更多深层次的思考。像牧民张培伟这样以一颗自然纯朴、毫无功利之心保护野生动物,折射出一种美德,更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原生态样本”。那种为官员脸上贴金,将野生动物作为向上要钱道具的矫揉造作之举,只能为后人留下笑柄。
(责任编辑:扎西)
15、环境建设提速 环评把关从严
来源:人民日报2008-11-17王炜 孙秀艳
加速环境建设,不仅能产生环境效益,还可以促进结构调整、改变发展方式,可谓一举两得。
在大投资形势下,尤其要严把项目工程的环保关口。
扩大内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应对金融危机。城镇水务和垃圾处理以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成为主战场之一。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增投50亿元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以上两项,今年中央追加投资补助资金50亿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进行任务分解和计划下达。已开工的要加快建设速度,没有开工的要抓紧规划,争取尽快开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说,“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相关的目标一定要按期完成!” 据了解,今年底明年初,有关部门将对上述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检查。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随着投资的增加,今后几年,将有更多的省区实现上述目标。农村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将成为下一个投资重点,据测算,全国2万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约需投资1万亿元。近年来,我国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截至目前,浙江、河南、山东等省已经实现了县级以上城镇全部设置污水处理厂。
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投资1750亿元
城镇污水收集管网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污水处理效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投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财政资金仍是主要资金来源。2007年,有关部门发文,对除沿海发达省市之外的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进行补贴。
据统计,中央财政近两年总共投放135亿元补贴奖励资金,“十一五”期间预计约350亿元以上。再加上地方的配套投资,总投资可达1750亿元。
同时,经国务院批准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要求升级改造的污水处理项目达112个,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约3114公里,总投放资金达600亿元以上。
为扩大内需严把环评关口
这次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投资内容之一,说明了环保已经融入到经济发展当中。以环保投入拉动内需,不仅能产生环境效益,而且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这样认为。
当下,4万亿投资依托的是大项目大工程,这些项目工程的环保关口如何把守?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表示,在大投资形势下,需要两种环评,一是常规的项目环评,另一个是规划环评。从目前的情况看,《规划环评条例》有望近期出台,可谓“生逢其时”。但是,由于规划环评的技术能力极为欠缺,因此必须提前考虑解决以应对大投资带来的需求。
至于常被诟病的项目环评质量问题,马中认为,解决的捷径就是必须做好公众参与的工作,让环评工作更为透明。“不能让不合格的项目成为投资垃圾,环境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