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5
十一月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2008江河十年行专题报道:
1.2008年江河十年行之十三——大山中的彝海
2.人民网绿家园访谈之十一——江河十年行
环境资讯:
3.《东方早报》:“水”体现可持续发展 全球首个环保摄影奖颁出
4.《财经》:芬兰环境部长访华谈中芬环保合作
5.人民网:环保人士呼吁投资低碳基础设施以挽救经济
地方信息:
6.新华网:宁波环保贿赂案7人全获罪
7.新华网:浙江台州市环保局原副局长李啸涉嫌收受巨额贿赂受审
8.《萧湘晨报》:永州江华原环保局局长渎职被提起公诉
9.《人民日报》:北海首次采取票决制 政府环境整治报告遭否决
10.《温州晚报》:环保审批提速 最长缩短51天
人物访谈:
11.《21世纪经济报道》:绿色信贷需要银行一起行动——专访东亚银行(中国)副行长林志民
深度报道:
12.三峡库区生态承载严重超负荷 亟须建生态补偿机制
人与自然:
13.《羊城晚报》:濒危崇安地蜥 丹霞山上露面 第三次被发现
环境时评:
14.文化传播网:期待“环保税”早成现实
15.《广州日报》:冯永峰: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垂直管理”
16.《都市时讯》:环评公正须打破“利益食物链”
1.2008年江河十年行之十三——大山中的彝海
文图/汪永晨
彝海位于冕宁县城以北40公里的羊坪山上,面积1平方公里,规划保护面积30平方公里,距国道108线7公里,建有专用公路。
从西昌邛海出发
彝海人家
彝海的路上
彝海属高山湖泊,海水清澈如镜,从山顶远远望去,像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熠熠闪光的蓝宝石。湖边长有许多古树,虬根盘曲裸露,铁柯伸向湖中横卧水面,其状低昂扭曲,势如蛟龙,使湖泊显得苍莽而古老。
路被拦住了
路边
其实,我们的车在大山里走时发现,彝海并不仅仅是一个高山湖泊,而是那片住有彝人的大山。
1935年5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聂荣臻政委与彝族首领小约达(小叶丹)在彝海边想见,以水代酒,歃血明誓结为兄弟,使大队顺利通过百里彝区。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彝海结盟处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在湖边竖立了大理石文物标志。1995年,又正式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令人遗憾的是,2008江河十年行,我们的车开在这片大山里时,我们的心一会儿被车窗外那彝族风情所感染,一会又为大山的开发已经到了如此之地步而万分遗憾。
彝海的开发,一是挖沙:
一半是农田,一半是河床
河里的挖沙
田头水边
这也是河
去年,我们江河十年行时,随行的水利水电专家刘树坤就给我们讲过,健康的河流不应该有三个中断:一是水流的中断;二是水流中营养物质的中断,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三是河床里泥沙的中断,河床遭到破坏。而走在彝海边时,我看到的却到处都成了这样的河床。
可如今走在本应风景秀丽的大小凉山,这般模样的江河,不是一条两条。
彝海的交通工具
彝海的耕田
彝海人的农家生活
在彝海,这样的生活方式还是一般百姓的活法。虽然,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这样的小驴车,这样的牛耕田,是落后的,但它却是山里的交通,山里人的工作。我们试着和耕田的人聊了几句,相互的语言基本是很难沟通的。
彝海,走在路上
彝海的老人和孩子
彝族小孩
毛驴车这样的交通方式,在我们中国可能也只存在于大山中,和极少数的平原地区了。而为了有更多的现代化的高速路,彝海所在的大山正在被开发,雅沪高速路在大山里正在铺就中。我不知道,别的地方修路会使原来的大山也变成这样吗?这样的修路方式,是每一条大山里的路诞生的必然吗?
修路
前面塌方了
修路中
在山谷里修桥
塌方的土倒在江里
质量监督公示牌
这就是修路中的大山。路,公路,高速路,体现着我们的生活水准,或说是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国道,已经是我们知道的最好的路了。可这30年来,高速公路网已经遍布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就像有人攻击我们今天对水电的质疑一样,我们并不反对一切水电站,我们反对的是水电的无序开发。那么眼前大山变成了这样,我们能说路,山里的高速路就是要这样建吗?在我们结束江河十年行的时候,雅沪公路一定会建好了,那时的大山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样的质量监督公示牌检查时的标准,能向公众公示了吗?
修路人的生活
峡谷人家三代人
彝海人上街去
山里的自然已经大大打了折扣,但山里人的生活却并没有因此有太多的变化。
水电站修建地
我们的车开在大山里时,这块牌子的出现,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水电对大山的影响。
修了水电站后的河
水电站
峡谷中
2006年和2007年,这条路我们都是摸黑走的。当时只觉得路怎么那么颠,没想到白天看到时,感到的就不仅仅是路颠了。
森林保护站
我们的车开在路上时,挂着牌子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站、森林保护站也让我们遇上了。我没有下车去采访,一是我们在赶路,二是真的要采访,我问他们什么呢?从我们看到的生活可以断定,山里人过的日子还是穷的。可穷日子靠目前这样对大山的开发就能有所改变吗?不知道时间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江河十年行,还有7年。挖沙、修路、水电,哪个能改变山里人的生活?
2.人民网绿家园访谈之十一——江河十年行
视频链接:http://tv.people.com.cn/GB/14644/8280808.html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也是绿家园志愿者的召集人。今天我请来的是中国经济时报编委陈宏伟。
陈宏伟:网友大家好,我是经济时报社陈宏伟。
主持人:今天主要是想和大家谈谈中国的江河。从2006年我们发起了一个由媒体和专家,包括一些民间环保组织共同参加的“中国江河十年行”,我们要用十年的时间,走中国西部的江河。
这个活动源于这些年来我们发现中国的江河确实是出了很多问题。这两年我经常在各种场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就是你小的时候,家乡的河和现在一样吗?非常遗憾的是,说“一样的”,每次不管是多大的场合,举手的可能就是那么一两个、两三个,我说小的时候家乡的河和现在不一样的,干了、没了的,请举手?这时候就像一个手的森林,很多人举起手来。这说明什么呢?我们问的差不多年龄都是20岁到50岁的人群,也就是说这20年来中国的江河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6年我们第一次江河十年行的时候,在木格措,这张照片是我们去年江河十年行拍到的,就是在这个地方,我问一个当地66岁的老人,我说,你小的时候家乡的河和现在一样吗?他说完全一样。我问当时在场的12个记者,来自的江西、广州、四川、陕西、江苏,所有的人回答都是“不一样了”,小的时候是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看着蝌蚪变成青蛙,可是现在水脏了、水干了。
2006年,我们和陈宏伟走了江河十年行以后,他们报社搞了这么一个版面,利用春节每个编辑记者回家的时候看看自己家乡的河到底有什么变化。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让陈宏伟这个编委也很震惊。
陈宏伟:是。当然这个创意还是源自2006年第一次走江河的时候,在木格措老人家家里问到的问题。春节是一个好机会,大家都回老家去。我们报社各个省份的人都有,所以组织了十三四个人回老家看一下。看了以后,确实和您每次提问的表现是一样的。
主持人:大概都是什么地方的人?
陈宏伟:比如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四川、湖北。分布的也还是比较广的。
主持人:也有农村,也有城市?
陈宏伟:对。
主持人:也有发达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
陈宏伟:对,结果基本上是一样的。
主持人:有些什么故事吗?
陈宏伟:大的感觉就是这样,小时候河水又多又干净,干什么都可以,洗澡、洗菜,甚至喝都可以。现在很多水都干了,不干的也脏了。
具体的故事我现在脑子印象不是特别深,但是感觉,我们记者通过写这些报道以后,受了一次洗礼一样,大家对河的重要性和对河的反思空前重视。认识到水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我们老爱说一句话,我们在九几年的时候说,新世纪水将成为一个战争的根源,就是争夺水。这些年来很多关注水的人说,不要等到人们的泪是最后的一滴水。我想大家想想自己家乡的水这些年来是不是真的变化了。从大的来讲,这个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
我今年曾经在人民网谈过,我去三江源,我1998年去的是沱沱河,是一江大水。可是2008年7月份我去的时候,我们走在沱沱河的河滩里,白花花的盐碱化,我在节目里用了一个词我说芳草萋萋,里面长满了草,里面还有一对很可爱的小鸟,张着嘴,嗷嗷待哺,大河里成了鸟的家。大家也知道,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的干扰是有关系的,但是对我们江源的影响。像我们的黄河,原来玛多县是最富裕的县,现在是最穷的县,开始大家认为可能是因为过渡的放牧,把草根全吃了,把罪责归在公羊身上,现在羊也圈起来了,人也搬迁了,但是一点也没有阻止沙化的现象,所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江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除了全球气候变化以外,还有人类的干扰。我今天上午做我们江河十年行的照片,一个就是挖沙,这两年挖沙是非常严重的。我在大渡河,看红军十八勇士抢夺大渡河的地方,现在简直没有什么水了,全是一堆一堆的沙子,把这样一条湍急的河流弄断了。
还有这几年修路,渣土直接倒到江河里面,而且特别是两岸大山的破坏。
第三就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水电的影响。这是人为的干扰。
还有一个我觉得是中国特别特别应该强调的,就是污染。南方的水很多,但是,水已经不能喝了,污染到什么程度呢?我采访过汉江的一条支流白河,当地有一个环保组织,叫绿色汉江,他们帮助癌症村的老乡打井。湖北都是洪湖水浪打浪的地方,他们打水,50米是脏的,不能饮用,80米、100米,最后打到140米。这样水的深度都是我们子孙后代几代人以后的饮用水,可是现在我们这一代人要饮用。目前中国的江河确实有了问题。陈宏伟经常到处采访,这方面的感触一定也很多。
陈宏伟:我关注江河是在绿家园的江河十年行的活动感召之下关注的。可能对西南江河相对来说,甚至比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江河还要了解一些。对老家的河更多的是儿时的记忆了。
主持人:你是江苏人。江苏也是鱼米之乡的。
陈宏伟:完全是按照咱们刚才说的逻辑在走,我们小时候的河真的非常干净,吃水就是在屋子前面。现在我再回去看一看,完全是一个臭水塘,两边全是垃圾。
主持人:是被垃圾堆的,还是有工业废水。
陈宏伟:主要是生活垃圾。现在的垃圾和我们小时候的垃圾不一样,现在好多工业垃圾,或者食品的包装。它是不可以降解的。以前的垃圾,无非是菜皮子。他都没关系。那时候大家种地,还习惯用湖底的淤泥去肥田,每年都要清理一次,好象很干净,现在没有人拿底泥做肥田了。
主持人:人有了化肥了。去清河底的泥是很辛苦的,大家就不再做那样的事了。那时候每年清,水也是清的。这个关系很大。
陈宏伟:那时候农药化肥用的很少。一切感觉到是很自然的东西,无论是垃圾,还是肥料,还是往里面倒的其它的什么东西,或者取用的过程,都是自然的。是自己能自我净化、自我循环的,后来工业的成份加进去,包括农药、化肥,还有不可降解的包装。这个一加进去以后就不可能自我净化了,我觉得干扰了这个系统。
主持人:现在你们家喝水怎么办?
陈宏伟:我们老家都是打井了。据我了解也是越来越深,但是具体多深,脑子里面没有具体数据,小的时候肯定打井是很浅的,我们家邻居就打了一口井,很方便,上次我又回老家一趟,听他们说已经打的挺深了。
主持人:很多人都知道一本书,叫《寂静的春天》,这是60年代一个美国的女科学家发出的呼吁,她有一本书,这本书可以说是环保界的一个始祖,从那开始大家越来越发现,工业文明如果不是一种适当的发展,就会造成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当时她呼吁的是春天没有鸟叫了,因为敌敌畏过量的使用,使得鸟吃了敌敌畏以后,春天没有鸟叫了。当时可能还有很多人在质疑,春天没有鸟叫了算什么?经常生活在都市的人,有了钱了,有了闲了,都喜欢到大自然去,大自然不仅仅只有我们人,而且也有鸟,也有各种动物、植物,包括一些小的昆虫,水里的鱼。其实我们和自然接触的时候,才会发现我们的生活里缺少不了这些。不管是从视觉,从感觉,或者从心灵上的一种慰藉,都觉得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人,真的是寂寞的。
我这两年通过我们这些记者的关注,通过我们这些环保组织的关注,觉得故乡没有水了,我们的故乡没有河流了。我真的是特别希望再发起一轮“没有河流的故乡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所以从2006年的时候,我们绿家园发起了,因为我们大多数的志愿者都来自于中国的各大媒体,我们想有媒体加入,有专家的支持,有NGO(民间环保组织)的参与,我们想用十年的时间,走中国西部的江河。我们选择的就是六条大江,我们每次都是从四川的都江堰出发,从成都到都江堰,这是岷江,我们觉得岷江有了问题,从2006年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记录。岷江到大渡河,然后就到了大家都知道的康定,康定就是我刚才说的木格措,木格措这么漂亮的一个高山湖泊,是经过我们媒体和NGO共同努力保留下来的,本来这个地方要修水电站,甘孜州的政府说,他们要发展绿色经济,所以高山湖泊留下来了。木格措完了以后,我们到石棉,进入雅砻江流域,雅砻江有一个锦屏峡谷,我们2006年去的时候,觉得那是一个处女峡谷,真的太漂亮了,可是见到它的人并不是太多,并不是旅游的地方,可是这个地方也在修一个大的,甚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坝,叫锦屏电站。从锦屏完了以后,我们就从西昌,就是发射卫星的地方,到攀枝花。攀枝花有一个二滩电站,攀枝花是雅砻江和金沙江汇合的城市,一个城市里有这样两条大江的汇合,应该说是很有特色的。我们从攀枝花结束以后,就要进入云南,进入到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我们希望用记者的视角记录这六条大江十年的变化。这个变化有全球气候影响的变化,有人为干扰的影响的变化,也有民族传统文化这个方面的变化。所以,在最后一个方面,我们就在六条大江的江边选取了十户人家,我们希望用十年的时间,记录这十户人家和江河命运的关系以及变化。
我自己号称其实我们是在写一段中国西部江河的断代史。我们现在已经走了三年了,我们当时走的时候是觉得有问题,我们想记录。也许有些问题,我们靠媒体、靠NGO、靠专家解决不了,但是我们把它记录下来,留给后人,让他们作为一个参考,他们再发展经济的时候,他们那个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摆在什么样位置的时候,应该有我们的前车之鉴,我们这代人要留下我们的足迹,我们使得江河成了什么样子,我们使得江河两岸的老百姓的生活是一种什么状况,这些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这种记录到了2008年有了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就是今年5·12汶川大地震,我们去年和2006年拍的片子,都是岷江上的山和河,他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这场地震。特别是两岸的人家。我们在地震灾区有两户人家,他们的生活也有了变化。
我想这次的地震引发了我们今年稍微有了变化。以前是刚才我说的路线,但是今年因为四川的大地震,所以我们想也有一些重点,因为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在未来的八年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希望把它记录下来。所以今年我们的路线稍微做了一些修改,就是我们从都江堰以后,就进入了映秀,进入了汶川,然后到了丹巴,特别是映秀到汶川的大山大河,我们看照片,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江河十年行今年是第三年,四川是比较重点的,以前都是依次把四川和云南两部分走完,今年就是走的四川的部分。
陈宏伟是走了第一年和今年,他经常给我们提一些意见和建议,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陈宏伟:首先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活动,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刚才我们谈了一些江河的印象,或者说它的重要性。每个人的记忆里面,可能都有一条河,可能是大河,可能是河的支流,可能是门口很小的一条河。河毫无疑问是他们生活、生产重要的载体。总的来说,我感觉河确实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或者说是我们现在回忆的载体,或者说是一种文明的载体。
上次和汪老师说过,好多比较重大的文明,都是发源于河流,发源于大江大河。中国西南的河有它的特殊性,简单来说,我去看,有一种体会,无论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还是生物多样性,都是非常非常丰富的一些地区。包括地质结构也很奇特。这次我们在四川,当地专家给我们介绍,它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质结构。比如D字形的拐弯,就是高山、深谷。对这种地质结构的认识还有待探索和发展。应该说也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河有它特殊的意义。比如金沙江是中国长江的上游,这个地方河流的水文状况和水质状况会关系到下游四五亿人的生命、生活、生产,西南地区的河流真的非常重要。
再加上这次地震的背景。地震正好发生在这个地区,恰恰印证了这个地区的地质结构比较敏感。当然地震是很不幸的天灾。我想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对不幸的回忆上,还要从这个地形中吸取教训,学会反思。我感觉这次地震,如果我们可以反思的话,最应该反思,或者首先要反思的就是应该反思一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反思一下人和河流的关系。所以,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我觉得江河十年行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主持人:你说人和河流的关系,早年间,我们觉得河水是可以饮用、可以灌溉、可以运输,其实中国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河边可以堆垃圾,觉得水能冲走。后来到了工业文明以后,我们开始有了水电站,所以很多人说,水不能白白的流了,一定要把它发展起来。我们国家水利部长汪恕诚曾经说,一个水头都不放过。什么叫一个水头都不放过?就是梯级的水开发,这个水被拦住了,形成一个库区,这个水本来是干的了,下面再有水汇入,立刻再建一个的电站,把这一段形成一个库区。人一直觉得利用水,这个水是供我们所用的。其实现在越来越发现不光光是我们要用这个水,还应该和水能够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陈宏伟:刚才讲西南地区是民族文化多样性比较丰富,包括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水能资源确实也非常丰富。我们也听一个专家讲,一个拐弯,如果这个弯全程应该是100多公里,甚至几百公里,但是截弯取直,从山上打一个洞下来,可能只有几十公里,甚至十几公里,落差可能是几百米,水能确实是非常丰富的,从经济发展来说、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来说,确实流走了是可惜,但是这种单一思维,至少在以前是有一定市场的。现在随着我们的环保意识提高。
主持人:像你刚才说的这种弯,我们看到的很多河湾,假如拍摄照片也是最漂亮的地方。今年我们到了新都桥摄影家天堂,我们开车要赶时间,不让停,我们后面有一个车,是一个摄影家,是老孙,我说你赶快回去,早上太阳照着,泛着金光,旁边还是羌族的碉楼,如果是一条直线,拍出来是一种效果,但是这种弯弯曲曲的曲线,就完全是另外的一种美的感觉。我们在一个鸡丑山,我们摄影就把车停了,我们带队说这个地方为什么停?后来摄影家说,你没看见公路吗?那时候正好是大雪,雪山上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造成了一种曲线的美,很像旋律。可是现在你说的,把水从山洞里引过去,形成落差。
陈宏伟:恰恰最美的弯变成干的了,全都是砾石了。但是也会流一些水,比如锦屏那边流40%的水。景观上大致有点像,可是对水里面生物的影响,包括对两边的山体、地质结构的影响就不好说了。
主持人:我想我们有的时候,记者的职能,比如我们应该舆论监督,我们应该去传播信息,要传播文明,中国媒体有很多宣传的功能,但是记录,你觉得是无奈还是什么?我觉得其实是我们的一种方式。
陈宏伟:从字面上来理解,记者就是记录者,记录是记者最基本的功能,无奈也好、担忧也好,或者其它的什么也好,恐怕记者是负责传递这种真实的东西,他可能会在不同的读者心里边产生不同的反响。如果能有这种反响的话,我觉得记者的记录作用也就达到了。
主持人:我们江河十年行最主要的是记录?
陈宏伟:对。我觉得这是记者最应该做的事情。另外这种方式我觉得也非常好。志同道合的一群记者,加上一些很有水平的专家,还有一些NGO。一个是大家有共同的志趣,再一个来自不同的领域可以互相交流。记者来自不同的媒体,互相之间也可以学习。虽然我们走路时间很长,看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在路上时间也没有浪费。我们从来没有停止对专家的采访。没有去的记者,应该去一去,收获非常大。
主持人:我们请过水利水电方面的专家,像四川的地矿局地质勘探大队的总工程师范晓,每一年加入我们,虽然不能走全程,有的时候走一段,有时候讲都江堰、紫坪铺这一年的概况。这些专家好像对我们这个活动也有兴趣。就是越来越多的专家积极的加入到我们当中,和记者一起记录中国的江河。
陈宏伟:这次专家结构非常好。比如翁立达老师,他是对水资源、水环境非常了解,他对长江水方面的知识、环境知识非常了解。范晓老师,是我们的老专家,一直跟着走,他对地质情况非常了解。杨勇老师对水坝建设情况非常了解,他们三个人在一起搭配,很全面、很系统。
主持人:在车上,他们分别讲长江、讲地质、讲地震,杨勇在地震以后一直做灾区调查。
陈宏伟:在中国目前很难找到对地震以后水坝很了解的人。
主持人:对水坝、江河的了解,他是中国最棒的一个地质学家。每到一地,专家下来实地的讲解,可能比我们今天这样的采访更实际很多。而且我觉得专家的社会责任感也特别让我感动。我不知道网民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们走在大山里突然被截住了,说前面在施工,你要等两个小时,他是每天几点到几点才能放行。我这些年碰上这种事情太多了,好像没有办法,只有在那等,或者自己找点事干。范晓这次冲到前面去跟我们讲,他说他要看一下告示,为什么给断,断几个小时。因为我们当时走的是省道,应该由省交通厅发出指示,说这个地方要断,要修什么,应该有这样一个通告,它才有权利断。但是我们当时看的只是甘孜州,就是这个州要修水电站,这个州要修一个水电站,就可以把省道断了,而且是从今年到明年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只开放几个小时,其它地方全都是修电站的时间。范晓说,这是公共的财产,我们应该维护公共的利益,这一个电站怎么能够这样?其实我们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真的有待于提高。
陈宏伟:我想起来林老师说不是反对人事,只是反对这种不科学、没有规则的开发。堵路不怕,但是不能违规矩,必须有说法。堵路没关系,要依法办事。
主持人:中国人总是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发生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说算了,得过且过。在我们这位科学家的眼里,大家都容忍了这些事情,其实容忍的是没有游戏规则的游戏。我们都知道,其实在我们现在这么大的国家,而且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经济飞速发展,我们老说,西方资本主义用一百年的时间发展,我们现在用几十年就超过了。我们在这种飞速发展的时候,有序真的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无序的话,像我们现在出现的问题,其实和我们这些无序都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我们是不是该说说地震了。这次是我第四次到震区。依然觉得很震惊。因为我确实是第一次走映秀到汶川这一段,6月份我到的映秀,我到的时候,映秀七扭八歪的,横横竖竖的有一些楼,今年我看到,大家都说汶川5·12大地震,但是这次经过汶川,他们说汶川十楼九不倒,映秀是十楼九倒。汶川县城基本上还是很完好的,但是映秀基本上95%的楼全都出了问题。这次我去,和6月份的不同是很多楼都已经炸平了,完全是一片废墟。其实就是在都江堰的上面,紫坪埔电站的库尾的旁边,就是这次地震中心。现在立了一个牌子,叫“5·12地震震中”。而且杨勇当时站在那个地方就指给我们看一些白色的石头,他说这个石头和旁边的石头不一样,这个石头是从地下喷出来的,我们看到地下一片喷出来的白石头。映秀到汶川这一段的大山,现在看起来真的非常惨不忍睹。而且,那个地方的堰塞湖,一个接着一个,你去那个地方,真的可以看到这些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本来是一条溪流,不是很宽的水,这条河是杂谷脑河,是岷江的支流,在映秀的那个地方是渔子溪,不同的河段是不同的名,就像长江,刚流出来的是沱沱河,再是通天河,再是金沙江,再是长江。岷江支流滑下来以后被堵住了,上面形成一个水面。有的像缎子一样的,因为非常急,就把它冲开了,这个地方就不会形成危险了。
我这次看是第四次,所以已经有了一些准备。陈宏伟这次是第一次,你看了这个大自然有什么感触?
陈宏伟:作为记者,发生了地震,应该早点去,现在去,比较晚,也是一种弥补吧。我是这样想,如果我们不考虑人的因素,完全是大自然自己在地震、恢复;破坏、恢复。一切都没有问题,实际上是自我能量的调整,如果没有人的话,地球成千上万年前都是这样的。只有人在里面,我们才会说地震是灾难,这个灾难是对人的灾难,对大自然很难说是一种灾难。灾难还是人类的主观判断。
主持人:站在人的角度。
陈宏伟:这样看,确实是灾难,确实不到现场,没有办法感受到灾难带来的震撼。因为我们辛辛苦苦在河谷两岸营建自己的家园,修公路、拦水发电,主观愿望都是让我们自己生活的更好一点。可能在不知不觉当中,比如说把山体破坏了,把地质结构变得更加不稳定了、更加脆弱了。不能简单地说地震就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现在也没有定论,比如紫坪铺大坝是不是引发了地震?总的来说,人在自然面前确实显得很渺小,在地震面前显得很无助,我拍了一张照片,今天没带来,是一个巨大的塌方,在213国道,就把那个国道盖住了。如果在其他地方看,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卡车,在那挖碎石,把路开通,但是我拍的照片,卡车分明就是一个蚂蚁,它和很大的山体比起来,真的很无助。
主持人:而且是很大山体上的一个滑坡。
陈宏伟:对。类似的滑坡到处都是。你问我地震是什么感受?我觉得地震造成的破坏太巨大、太巨大了。对大自然本身来说,可能是轻微的能量调整,但是对人类来说是灭顶之灾。要想恢复到原来的状况,真的很困难。
主持人:这次我们看了很多,倒是有一点修正了我的看法。前两年我在走这边的时候,特别是像岷江,我特别感慨。我80年代走的时候,我老形容,那个江水是跳着浪花的,我是北京长大的,很少看到那样的激流,我80年代第一次看到岷江的时候太感慨了,岷江的水真大。这些年来亲眼看着岷江的水越来越少,干了。修了水电站以后,像我们刚才说的脱水,这一段完全是这么大一个砾石,就一点水都没有了。刚才我们说到杂谷脑河,就是岷江的这些支流上,岷江的干流上现在有十座大坝,支流上还有无数的坝。
陈宏伟:我看到资料上是18级,我简单统计了一下,干流加支流应该是100多级,翁立达老师也告诉我说,现在专家谈岷江,一般都不怎么说话,因为他们谁都知道,岷江开发已经过度了。
主持人:专家说的过度,在我们记者眼里看,就是太多的河里完全没有水,就是干的砾石,我记得我们第一年江河十年行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些砾石的时候,当时北京电视台的一个摄像跟我说,原来我一直觉得听说水电是清洁能源,看了这些河以后,真的不能简单地说它是清洁能源了,因为对河流的破坏真的是太大了。可是这次我们去,就是因为地震。像刚才陈宏伟说的,大山的滑坡,现在我们老说,比如紫坪铺,抗住了八级烈度,我们修的工程很伟大,能够抗住这个,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现在大山上的输电架子、输电网,这些大山的滑坡使得这些电网几乎被摧毁了。我们在那儿的时候,陈宏伟昨天还在感慨,一个妇女在那儿挖坑,都是很难挖的,而且随时有滑坡、泥石流出现的地方,在竖立起一个架子,他们照明也需要。都江堰、紫坪铺,像紫坪铺就是一个电站,但是我们去的第一家叫陈明,从5·12到现在没有电,主要是输电的电网现在很难恢复。因为大山的滑坡和堰塞湖随时都会有的。我们这次去,像岷江支流杂谷脑河上的电站现在全都是开闸放水。我前两年走的时候,全都是干的河,全都是砾石滩,这次开闸放水,反而又有了湍急的河流。只要人不去干扰大自然,不去太严重破坏它,它自我恢复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它的那中求生的欲望是非常强的。你说干的河里,它的生物多样性,要想马上恢复可能不是很容易,但是起码激流通过的时候,那些饥渴的生物会得到他们的所需。
陈宏伟:您说的这个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电站、水坝恢复还是不恢复?你讲抗住了多少级地震、烈度,好像可以再用,看到流淌的河觉得应该废弃,这本身是矛盾。虽然大坝没有被地震震垮,但是还有类似很多大小水坝,到底能不能恢复发电,恢复功能?能恢复多大程度,不知道。比如有一个基本的数据。这次地震从岷江干流来说,有3亿立方米的石头、泥沙会从这个山上崩塌到河道里面,最后会到水库里面。算上支流的话,有十亿立方米。这十亿立方米的概念就是除了紫坪埔,以上所有大大小小的水库的库容加起来,还不到十亿立方。这些水库能发挥什么作用,不知道。
主持人:你的意思就是很快会被这些流石填满了,没有装水的地方了,都是泥沙了。
陈宏伟:在紫坪铺我们也采访到,这些大坝看着没倒,但是到底能经受多大的洪水考验,现在不知道。
主持人:杨勇在地震以后一直密切关注的就是紫坪铺的坝尖,他说现在已经有裂缝。
陈宏伟:毕竟伤筋动骨了,能健康到什么程度,刚才我讲的功能恢复到几成,都不知道,但这些都是大投资。紫坪铺投资是70亿,现在受影响的水库大概3000座。其中病危库是300多座,这些水库投资千亿以上,如果功能不能恢复的话,这些投资就不能按预期收回。这种成本也是巨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主持人:我们这一次江河十年行的直观看到的,我们会跟踪十年,我们已经走了三年了,还有七年。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要持续记录下来,这些水库到底是不是还能发挥像我们说的水变煤、水变能源,没有白白流了。这次地震以后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我们以后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开发水能资源?
我想再说一说人,我们在都江堰紫坪铺找到的陈明一家,他从5·12就没有电,我们跟踪他第一年,因为他是水库移民,政府给了他一片宅基地,他建了房子,希望在这个地方开个餐馆,我们去年去的,刚刚开张的饭馆,因为不是一个交通要道,没有车过,所以全都关张了,地震又给他们造成了损失。但是从陈明一家来看,他们现在开始修房子。我觉得四川人的生活态度,真的让我们很应该刮目相看的。像我们在映秀,这次我们在灾区可能会没有地方吃饭、没有地方住的情况,我们每人带着睡袋去的,到了映秀,我们停在木板房,因为只有木板房,没有宾馆。一下车,木板房的人全出来了,纷纷说到我们家去住吧,我们家有被子、有床,到我们家去吃吧,他们是刚刚经受大难的人,可是那种热情。那天晚上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家一个小时给我们21个人做出了饭。我突然闻到了那一家有火锅的飘香,其实他们也很难得吃到,因为正好在那帮助他们的广东特警第二天要离开了,所以有一个羌族姑娘在请他们。她说地震以后她们家第一次吃火锅,我们跑到她们家吃火锅,我的录音机、相机、电脑放在另外一个屋子,我后来发现,这个屋子根本没有锁门,我很后怕,他们家人说,没关系,我们这里很安全。第二天早上,我看他们都在打扫卫生,把木板房周围已经扫的很干净了,他们还在捡一点一点小的东西。有一个男的站在那块,他告诉我们,因为我们一直听说映秀小学一直飘着一面五星红旗,虽然房子全塌了,红旗飘着,我们大家找那面红旗的时候,他过来告诉我们在那儿,他说他的孙子就是那个小学的学生,这个孙子过去每天早上奶奶送他上学,每天放学是他去接,已经12岁了,今年就该小学毕业了。结果这次不在了。他说的时候也很平静。另外有一个女的,是羌族的,她跟我们讲的是她很喜欢唱歌,她的先生给她买了一套音响,地震以后,她第一个冲到屋子里看她的音响有没有受影响,她自己生命安全没有受到威胁以后,后来发现音响没有受影响。后来她给我们看她们家的一个大铁钩子,她们家的音响、大衣柜、摩托车,都是用这个钩子钩过来的。我说你喜欢唱歌,给我们唱一个歌,她除了给我们唱羌族的《哥哥送妹妹出嫁》之外,她最喜欢唱的就是《牡丹之歌》,他们的生活态度,让我们很受感动。
但是也有一点遗憾,我们最后一站到汉源的时候,汉源也受到了损失,但是我听了一个让我不能理解的事情,我们采访的那户人家,他说山上有一个木板房,汉源直接的对口是湖北,湖北人听说汉源有了很大的损失,在山上盖了一大片的木板房,实际上汉源的老县城的房子塌的并不是那么多,我采访的这户人家,他们家房子好好的,没有塌,但是也分给他们两户房子,然后说这个房子晚上必须开灯,不能空着,可是他们不需要去住,所以他们24小时开着灯。我觉得像这样的恢复,我们有关领导应该做的认真,应该负责任。因为所有的这些建筑都是全国各地人们的爱心去做的,如果我们在支援这些灾区建设的时候,希望这个钱真的能够花在刀刃上。
陈宏伟:对人的伤害确实像刚才汪老师讲的。您说做了那么多饭或者唱歌,脚下其实是万人坑,埋了至少六千多具遗体。那天晚上在映秀,我觉得是一种很凄凉的氛围,但是也被四川人那种达观或者镇定打动了。
主持人:那天你在屋子里写你的文章,我们在外面和一个小伙子聊天,那个小伙子特别着急,因为现在还没有给他们一个新的家的地址,他们在山上。在哪建新家,也还不知道,所以特别着急的对着我们的镜头、对着我们的录音机说,只要给我一块地方,几年就可以重新恢复,就能过上原来的日子。
陈宏伟:我们应该很高兴看到这种达观,这种积极恢复生活的信心。可是也要面临一些实际困难。比如说永久性住房问题,我采访他们的时候发现,政府是可以给两万块钱,无息贷两万块钱款,但是当地老百姓认为他们盖一个差不多的房子应该八万块钱左右,有四万块钱的缺口是很现实的问题。我记得我们采访渔子溪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也说了一个问题。另外就是灾后的生计。
主持人:因为是你自己在采访,后来我们在车上分享的。就是在米亚罗。米亚罗是中国看秋色的非常漂亮的地方。
陈宏伟:地震表面上看现在算是基本上平稳了。但是地震真正造成的影响,我觉得会在时间上继续延伸,在空间上也在继续的延伸。比如说旅游业,米亚罗那个地方受到影响。
主持人:你稍微介绍一下米亚罗的那户藏族老人。
陈宏伟:藏族老人率先在那个镇上开了旅馆,70个床位,还有一个饭店,生意很好,每年收入十万元以上,他跟我讲,收入十万块钱很轻松,这次因为地震造成对旅游业的影响。到现在为止,总共收入不到1000块钱(从年初到现在),年初是旅游淡季,也情有可原,旺季是秋天开始,看红叶。国庆长假每天吃一顿晚饭的流水,就可能上七千块钱。
主持人:就是一天可以挣一万块钱。
陈宏伟:光吃晚饭,毛收入就是7千块钱。现在整个国庆长假总共收入是50块钱。就是一对夫妇住一夜,他还提醒人家说这里地震了,你们不怕吗?那对夫妇说,我们就是来看地震的,住了一个晚上就走了。这种影响需要记者去挖掘,才能展现出来。
主持人:米亚罗那么漂亮的地方,红、黄好象是那种迸发出来的一种江河大山的激情。可是我们一下看到,就像挖煤似的,电站在取沙,再有一段,电站已经堆起来很高了,像狮子坪,整个一条河谷残破不全的。把那么漂亮的东西撕破了给你看。
陈宏伟:狮子坪是杂谷脑河一系列水电开发的,那个藏族老奶奶也说,可能以后旅游业会受影响。
主持人:我们对江河的关注还会继续,我们江河十年行今年是第三年,我们今年的云南部分还没有走。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这一路走,像我们在丹巴,看到的真的是非常漂亮的,比如文化、传统。这些少数民族用他们的文化在繁衍生息着、居住着,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的体现。可是我们出来以后看到的猴子岩,马上又是一个大的电站。我们未来希望把这些美的东西展现给更多的我们的朋友,展现给受众,也把这些问题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来思考。
你刚才说我们是记录,其实我觉得对于记者或者说对于我们民间环保组织,对于专家来说,我们不仅仅是记录,我们还希望影响公共决策,希望像这样的建设有公众参与。
陈宏伟:作为记者,我也希望更多同行能更多积极参与到江河十年行活动中来,真的非常有意思。
主持人:你们登录搜狐和我们的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这里面有我们的专题,今天就和网友交流到这儿。谢谢。
3.“水”体现可持续发展 全球首个环保摄影奖颁出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08年11月5日
中国北方被沙漠化的某城市
极地冰山现状
逐渐失去生存冰地的极地企鹅
正在消融的冰山一角
被冰雪覆盖的港口
遭受水灾侵害的农舍
“他们的作品通过出色的艺术沟通方式展现了全球环保问题的紧迫状态。”“The Prix Pictet Award”是首个与环保有关的全球摄影奖项,2008年的题目为“水”,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今年共有来自43个国家的200多名摄影师获得提名,最终有18名摄影师入围决赛。10月底,入围摄影师的作品在巴黎的Palais de Tokyo画廊展出,并由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给获奖者颁发10万瑞士法郎的奖金。
该奖项旨在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贝努瓦的作品记录了中国北方40万平方公里的良田变成沙漠的过程。在他的作品中,衣着入时的中国女士戴着口罩和围巾走过内蒙风沙弥漫的城镇街头。他的作品还包括宁夏的“生态难民”和站在干涸池塘中的中国农民。贝努瓦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曾多次到过中国北方的沙漠化地区,并希望将来还能重返这些地方。
戴维·梅塞尔的《湖泊系列》聚焦加利福尼亚的欧文斯湖,欧文斯湖在1913年成为洛杉矶的供水之源,到1926年,水位直线下降,受到污染的河床裸露出来,引发充满了致癌物质的沙尘暴。
Munem Wasif的水灾系列,记录了孟加拉国因为天灾而产生的难民,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温室效应,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太多的工业设施为温室效应“添砖加瓦”,但是他们却承受了可怕的灾难后果,被迫因为全球变暖而不断迁移。在1986年到2007年之间,林·戴维斯(Lynn Davies)远赴格陵兰旅行,从冰川的底部拍摄那些受到污染并在渐渐融化的冰山,到2007年,冰川已经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大面积缩小。
卡特里娜飓风让摄影师Robert Polidori被迫直面灾难,他决定跟随整个城市的恢复过程,记录飓风袭击之后的城市复苏,但是在4次访问之后,事实却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城市的经济不复存在,定居的人们也不会再回来。
Prix Pictet摄影比赛评委会主席、索斯比拍卖行摄影作品部主任霍格森说,希望这次比赛让政界、商界和非政府组织的政策制定者关注环境问题并采取行动。颁奖仪式后,Prix Pictet入选作品将开始全球巡展,首站将是世界经济论坛的举办城市迪拜。(记者 徐佳和)
4.芬兰环境部长访华谈中芬环保合作
来源:《财经》 时间:2008年11月5日
芬兰环境部部长保拉•莱赫托迈基希望此次访问为芬中两国企业界提供扩大和深化合作的机会,希望美国新总统上台后,有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出台,在国家层面上有一个“看得见”的变化
【《财经网》专稿/记者 林靖】“这是我作为环境部部长的首次出访。”11月4日,正在北京访问的芬兰环境部部长保拉•莱赫托迈基(Paula Lehtomki)女士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这是她第二次访问北京。2004年11月,她曾以外贸与发展部部长身份到访中国。而此次陪同她来访的商业代表团由芬兰环境领域的主要30家企业组成。
“中国是芬兰在亚洲范围内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芬兰亦能提高尖端的专业环境技术和知识。此行的目的是商谈环境挑战的问题,以在环境领域拓展新的商业机会并深化现有的合作关系。” 莱赫托迈基说。
她在北京于11月3日和4日分别拜会了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北京环保局、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和外交部等机构。她认为,在北京期间的会谈都富有成果。
据莱赫托迈基介绍,芬兰于1995年与中国原国家环保总局签署了《中芬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2007年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签署了《关于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而此次与中方部委的会谈是政治层面的沟通和交流,希望在现有合作基础之上,推动企业和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会谈中,她与中方官员谈到了水和空气的质量问题。在环境技术方面,芬兰的优势领域包括: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管理,能源效率,生物能源和风能,以及清洁工业加工和测量。她希望此次访问为芬中两国企业界提供扩大和深化合作的机会。
10月2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对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
莱赫托迈基对该白皮书作出肯定的评价。她认为,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应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莱赫托迈基表示,芬兰作为欧盟成员,相信欧盟和中国将本着积极建设性精神参与气候变化的国际性磋商和讨论,并通过在技术和财务方面的合作性尝试,找到适当途径,来落实对气候问题的相关承诺。
她希望明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五次会议(COP15),能够达成一个包括所有国家在内的、全面的协议。而芬兰承诺实现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并在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从目前的28%提高到38%。
对于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莱赫托迈基表示,希望美国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全世界的行动中。美国总统大选就要见分晓,希望新总统上台后,有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出台,在国家层面上有一个“看得见”的变化。
莱赫托迈基1972年11月29日生于芬兰库赫莫,获理学硕士(经济与商务管理专业)。2008年4月11日起至今担任芬兰环境部部长,并任执政党的中间党副党魁,议会议员。
此次中国之行,除北京,莱赫托迈基一行还将访问上海、广州和香港。
5.环保人士呼吁投资低碳基础设施以挽救经济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8年11月5日
当前,由环保主义者、银行家和投资人组成并且逐渐壮大的一支“碳军团”正活跃在英国和美国,以寻求政府的支持。他们认为自己的行动不仅能刺激低迷的经济,还能给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带来机会。
根据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经验,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投资发展基础设施是极为必要的,它能提供工作机会并抑制萧条。“碳军团”即表示,极富潜力的此类基础性清洁项目就包括可以控制化石燃料使用的风能和太阳能,以及火电厂的碳捕获技术。
德意志银行气候变化投资研究部主管马克·富尔顿(Mark Fulton)说:“谈到环保基础设施,你会想到可再生能源,即电网、供水、建筑、能效和公共交通。”上个月,政府为挽救银行拿出3.3万亿美元,这与消费紧缩,即潜在的降低能源使用和碳排放,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发展与长期高投入开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目标不符。诸如保温住宅这类的节能项目可能会更符合目前的要求。
据路透社报道,麦肯锡的研究人员说,若想在2020年将全球能源需求减半,则需要一笔每年1.7亿美元的支出,届时每年的燃料消费能减少9千亿美元。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斯特纳(Achim Steiner)说:“在未来的一到两年间,减少建筑物碳排放就能为英国制造几千个工作机会。这也不需要太多的费用。”斯特纳上周在伦敦启动了联合国环境署的“新绿色交易(Green New Deal)”活动,这一活动意在利用经济手段刺激诸如欧盟碳市场等环保投资。
周一,英国首相戈登·布朗 (Gordon Brown)呼吁支持节能项目的投资,以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周也通过了第二项财政刺激方案,即银行救助计划。
国际能源机构的分析显示,6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能源行业。 低碳项目的支持者称,低碳项目是防止气候灾难以及使用可替代燃料的最佳途径。美国每年进口石油的花销超过2千万美元,且进口石油存在着不稳定性。今年8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冲突就突显了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
德国太阳千年公司的合伙人海讷·格拉登(Henner Gladen)说:“在欧洲,建立由风电、水电、太阳能等不同技术供电的泛欧洲超级电网是合理的。”他认为,现在的时机也正好。发达国家正在更换老旧的基础设施,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能源选择。
但是,一些政客希望能重新考虑碳税等增加能源费用的途径。意大利表示,他们已得到10个欧盟成员的支持,将延迟欧盟气候条例的出台。一些经济学家也争论在经济不好的状况下进行这些投资是否合适。
但“碳军团”们坚信,节约也就意味着减少消耗,这可能是拯救低迷经济的最后手段。(王淏)
6.宁波环保贿赂案7人全获罪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年11月5日
由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该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原大队长许士梅受贿一案,经慈溪市法院开庭审理,于10月28日作出一审判决,许士梅因受贿18.5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至此,由慈溪市检察院办理的宁波地区首起环保系统贿赂窝案7名涉案人员已全部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今年初,慈溪市检察院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入手,通过认真摸查,掌握了该市环保系统相关人员的受贿线索,并于4月2日对该市环保局原局长徐红军立案侦查。在随后的审讯过程中,检察人员又查明了该局前任局长高国文、原副局长沈慧芳、法规监督科科长蔡胜华等6人的受贿犯罪事实。
经慈溪市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法院认定徐红军在担任慈溪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先后12次收受相关企业人员贿赂,涉及现金、笔记本电脑、银行卡等,共计价值人民币61.3万元,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其余6人也分别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曾祥生 仝永涛)
7.浙江台州市环保局原副局长李啸涉嫌收受巨额贿赂受审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年11月5日
新华网杭州11月5日电(记者黄深钢)浙江省台州市环保局原副局长李啸涉嫌利用职务之便收受63万多元贿赂,日前在台州市黄岩区法院出庭受审。
现年50岁的李啸自1995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曾先后担任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台州市经济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和台州市环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等职,2008年6月因涉嫌受贿犯罪被刑拘。
经公诉机关查证,在1998年至2008年4月期间,李啸利用其所担任的相关职务便利,在多家公司的进口废物指标审批、竞标项目、技改项目审批、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审批上给予了关照,并先后20多次非法收受上述公司相关人员所送的财物14笔,共计人民币63万多元。
法庭将择日宣判此案。
8.永州江华原环保局局长渎职被提起公诉
来源:《萧湘晨报》 时间:2008年11月4日
红网永州11月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刘立)因为违规越权发放炼铜审批权,江华瑶族自治县环保局原局长贺定权被检察机关以渎职罪提起公诉,另一分管副局长李旭也被一并送上了法庭。目前,两人均已被撤职。昨日上午,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武生向“三湘世纪环保行”检查组汇报相关情况时表示,党员干部若在环保工作中存在“私心杂念”,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2006年,江华县相继引进了4家炼铜企业。永州市环保局局长邓子云告诉记者,这些企业大多来自与永州临近的广东省。以其中一个企业的广东老板为例,仅仅购置了一个不到10万元的黑冶炉,找了三两个工人,就开始正式运行企业了。“他们所用的原材料都是从广东清远运来的,收来大量不知出处的废品,直接往炉子里一倒,就开始土法制铜。”
巨额暴利是催生这些小窝点的最大“兴奋点”。据邓子云介绍,土法制铜的利润高得惊人。“那时,全国铜价一路攀升,最高时达到7万元每吨。”土法炼铜冒出的滚滚浓烟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会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破坏当地群众生活环境。“村民们纷纷进行举报,当地树木枝干上的叶子已经全部被熏死掉光,风一吹,沙满天。”
2007年上半年,此事经举报,很快引起了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事实真相被迅速查明——4家土法制铜窝点全部是当地环保局违规审批的。“而县一级环保部门根本没有这类炼铜企业的审批权。”邓子云说,事情被闹得很大,检察院也紧跟着介入了调查,并最终以渎职罪对环保局主要负责人提起公诉。4家非法小窝点的老板也随即“做鸟兽散”。
现在,一年过去了,邓子云说:“当地树上被熏死的叶子又蹭蹭蹭地冒出来了,绿意喜人。”
9.北海首次采取票决制 政府环境整治报告遭否决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08年11月5日
人民网南宁11月4日电 (记者庞革平)1票满意,3票基本满意,21票不满意。广西北海市人大常委会近日首次采取票决制形式,对市政府整治城市环境污染专项工作报告“未予通过”。
今年8月,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征集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对政府专项工作监督审议的议题,市容卫生和环境污染方面的意见最为集中。9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经过一个多月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要求政府大力进行环境整治。
在10月28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上,北海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受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整治环境污染专项工作的报告》。北海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听取报告后,对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和集中审议,认为效果未尽如人意,并在票决中对报告进行了否决。
面对“未予通过”的结果,受委托的报告人表示虚心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将对城市环境污染加大整治力度。据介绍,北海市政府要在90天内重新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整改情况,由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后再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人大常委会将跟踪整治措施的落实。
今年7月,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实施办法》,对政府专项工作审议以票决制评议,评议票数不过半即为不通过。
10.环保审批提速 最长缩短51天
来源:《温州晚报》 时间:2008年11月5日
本报讯 市环保局昨天出台6项措施,以优化有关环保审批速度。其中被纳入“绿色通道”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分别缩短至9个工作日和6个工作日。
据了解,此前根据国家环保部有关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时间分别为60个工作日和30个工作日。新规出台后,建设项目若正在争取资金、用地指标等,尚未开展环评的,经环评技术机构初步论证后,可同意其开展前期工作,随后完善环保审批相关手续。
通过“绿色通道”,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时限,分别缩短至9个工作日和6个工作日。比原来分别缩短了51个工作日和24个工作日。
该局同时采取提前介入,对于重大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主动指导,告知环保政策和有关要求,避免决策失误和盲目投资。采取下放权限,项目审批权原则上下放到县(区)环保局或委托县(市、区)环保局审批,简便审批程序。
11.绿色信贷需要银行一起行动——专访东亚银行(中国)副行长林志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08年11月5日
绿色信贷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自觉选择,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推行绿色信贷刚刚起步,银行与企业在推行绿色信贷方面还存在诸多掣肘因素。国家环保部在年初举行的绿色信贷新闻通气会上也认为,绿色信贷目前只是取得了局部性、阶段性的成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
作为中国内地最大的外资法人银行之一,同时也是绿色信贷理念的倡导者和绿色信贷行动的领跑着,东亚银行一直推动中国绿色信贷项目的发展。记者就绿色信贷的有关问题专访了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林志民博士。
绿色信贷与利润目标并不冲突
《21世纪》:近年来,绿色信贷的理念和行动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所关注,但银行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为股东创造最大回报的企业,绿色信贷的举措是否会与银行的利润目标相冲突?
林志民:我认为绿色信贷与银行利润目标并不矛盾。我们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讲企业要想做好长时间的发展,那就要在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方面下功夫。
金融行业在推行绿色信贷的过程里面起到的是加速器的作用,对一些环保企业我们给与一些正面的鼓励,比如说一些低耗能高收益的环保企业。从银行的角度来讲,我们能做的是利润降低一点,在贷款方面如果符合绿色信贷的条件,我们宽松一点;再比如说贷款年限,有些项目的回收期比较长,一般来说银行不太喜欢太长的融资,而垃圾发电厂比一般的发电厂的回收期长很多,这就需要银行支持绿色信贷,把贷款期限延长。
有时银行参与绿色信贷时会牺牲一些盈利性。总的来讲,银行绿色信贷和盈利性不冲突,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很正面的鼓励作用。
《21世纪》:你怎么样评价中国内地绿色信贷的现状?
林志民:目前绿色信贷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银行在努力推行、执行绿色信贷,但这方面要加强。目前有些企业还不了解银行有这方面的政策,所以银行业要多一些宣导,让企业知道合乎标准的可以做绿色信贷。如果要评价绿色信贷的发展状况,中国沿海和内陆有差距,沿海可能对绿色信贷的追求要多一点,内陆可能想得要少一点,这跟经济发展是有关系的。中国那么大,绿色信贷可以先从沿海做起来,慢慢推过去。环保部门的统一标准也没有办法一步到位,这个需要时间来做。
《21世纪》:在绿色信贷的标准方面,中国内地的银行与国外银行执行的标准是否有差距?
林志民: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采取的是差不多的标准,遵循同样的原则,但实施的细则可能不一致,中资银行还需要一步步达到这个标准,这方面的差距是跟国家的发展有关的。
西方很成熟的已发展国家,在上个世界九十年代就开始做这些了,比我们早了将近20年。我们的环保意识方面还没有达到他们的水平,这个方面还是要时间。
软性手段产生硬性压力
《21世纪》:很多人认为,对于中国的环境问题,只有严厉的行政措施才能起作用,而绿色信贷是经济手段,其有效性并不被看好?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林志民:其实我们讲到绿色信贷的原则时,银行不是执法者,银行采取鼓励的形式,而不是去阻止企业。银行选择某一企业运用的是绿色信贷原则,银行不是环保局,我们不是执法者,我们只能鼓励。比如说对环保的企业利率降低一点,条件宽松一点。我们不可能惩罚某些不环保的企业,我们是软性的,不是硬性的,如果所有银行都采取这些软性的手段就会产生硬性的压力。所以要推动绿色信贷,我们要一起行动。
《21世纪》:环保部门也有一些推动措施,下一步政策层面如何推动绿色信贷呢?
林志民:目前我们的法律很多,但是很多地方实施不到。所以我们需要一些鼓励性措施来支持绿色信贷。在政府层面,教育、检查、监控、鼓励, 最后一步才是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因为总是用法律的手段,最后企业和个人不是很主动去做,而是强迫性的去做。比如我在加拿大看到,他们那边企业和个人都有很好的环保意识,工业方面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律性,他们自己做得很好。我们的目的就是提高个人、企业的自律性。我希望我们银行都关注这方面,从间接方面推动。
《21世纪》:绿色信贷虽然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在我国缺乏可操作性的细则,你认为应该如何才能突破这种困境?实施细则需要政府部门来制定吗?
林志民:银行不是专家,但是大家都有共同目标的时候,标准自然就会出台,而标准的出台都是通过政府、环保部门的。所以一定要有很多很多人认同这个概念,包括业界、企业、银行,一步步做出来,很多政策的出台都是先有政策后出实施细则,包括银行我们都要有具体的指引,哪些是绿色信贷,哪些项目要支持。但是再深入一点,企业要有什么样的标准呢,银行没有办法去做,我们就需要第三者认证去做,越多人参与,越多人倡导,这个标准就慢慢地很清楚地出来了。
《21世纪》:目前,环保部、央行、银监会都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来鼓励金融机构实施绿色信贷,对于推进绿色信贷,你对政府方面有何期待?
林志民:希望政府要有连贯性,不要只做一个运动就完了,没有连续性后面很难做下去的, 另外还有就是环保局的方针、政策是要清晰的,告诉企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怎么达到这个标准。政府还要有宣导作用,双管齐下比较好一点。
12.三峡库区生态承载严重超负荷 亟须建生态补偿机制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时间:2008年11月5日
三峡水库的生态环保问题不仅关乎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还关系到国家淡水战略储备库的安全及库区千万人的生存与发展三峡工程完成175米蓄水进入正常运行后,大坝上游将形成一个涉及多个省市、数十条次支河流,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库容超过200亿立方米,核心区包括20多个区市县、上千万人口的巨型水库。
三峡水库的生态环保问题不仅关乎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还关系到国家淡水战略储备库的安全及库区千万人的生存与发展。三峡地区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脆弱,在建坝蓄水以前就一直是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三峡工程建设初步设计时,保护和改善三峡地区生态环境就被列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三峡工程上马之前及开工以后,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水库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三峡水库水位已经超过160米,迄今为止工程没有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灾害。
生态环境总体较好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在移民搬迁、水库蓄水的同时,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同步推进。先后实施了三峡库区上游污染防治规划,大大提高了库区治污能力;自2004年以来,三峡水库两岸建成库周绿化带100多万亩,有效防止了库岸水土流失加剧。
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三峡库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多,目前整个库区已发现的崩塌、滑坡达4000多处。为保证三峡工程安全运行,2001年以来,中央已投入120多亿元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对涉及13个县级以上城市和100多个乡镇集镇的滑坡进行了监测、搬迁避让、库岸防护,确保了库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水库运行。
为探索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综合治理措施,国务院三峡办还于2007年启动了三峡水库消落区治理、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支流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农村截污、城镇截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7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试点示范项目及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效能评估项目的“7+1”专项计划。
三峡水库2003年6月135米蓄水以来的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的范围以内,水库的水质、泥沙、地震等方面的情况好于预期。
次支河流水质恶化
尽管总体情况较好,但受自身地理环境所限,三峡库区历来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长期不合理的开发造成了生态退化。目前三峡库区人口众多、发展致富压力巨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仍显不足,蓄水以来,由于水流减缓、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次级河流开始出现水华现象,三峡“一库清水”面临着挑战。
据记者了解,三峡水库二期蓄水以后,长江干流水质基本稳定,多数河段水质逐渐变好,但次级河流污染有所加重。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和干流较大河汊多次暴发水华,部分河段和河汊还出现大量浮萍、水葫芦等浮游植物生长繁殖。
巫山县境内3条主要一级支流在蓄水后都发生过水华。大宁河自2003年9月以来累计发生水华30多次,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大宁河唐家湾段水华持续暴发,水体长时间变黑、发臭。
2007年4月上旬,云阳澎溪河回水区浮萍疯长,尤其是高阳段最严重,每平方米河面浮萍湿重达到5公斤,江面完全被覆盖,为此当地政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打捞浮萍2万吨。
今年6月份,秭归县香溪河暴发蓝藻,持续时间10多天。这是三峡库区次级河流首次暴发蓝藻。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环境科学院、湖北省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专家研究后认为,主因是水体营养成分中含氮量过高,加之河水流速缓慢,藻类在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条件下疯长所致。他们认为,库区部分支流水华已出现由河流型(硅藻、甲藻等)向湖泊型(绿藻、隐藻、蓝藻等)演变的趋势。
受访的库区环保干部、专家坦言,三峡水库次支流水质的变化,主要是由面源污染引起的,一是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的流失;二是镇场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污染。尤其是目前库区多数区县仅县城和个别集镇建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而大多数乡、镇均未建设水环境项目,居民所产生的污水大多数通过溪沟直排江河,生活垃圾无法处理,造成一定污染。
消落带生态隐患有待治理
三峡工程完成175米蓄水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后,按照“防洪、发电,蓄清排浊”的要求,水库水位将在145米至175米之间交替变化。每年6月至9月水位回落时,库区两侧将形成长2000多公里、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的消落带。由于水位涨落幅度过大,消落带露出成陆期正值炎热潮湿、降雨频繁的夏秋之际,易引发环境灾害。
三峡水库近几年的运行表明,消落带潜藏的库岸污染、地质脆化、生物多样性退化等生态隐忧已经有所显现。175米蓄水以后,水库消落带的水位落差和裸露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受访的环保专家和库区干部指出,在局部工程治理的基础上,应尽快启动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研究和综合治理,以防止生态隐患加剧威胁水库安全。
156米蓄水后,虽然水位涨落基本维持在十多米,但消落带潜藏的生态隐忧已经有所显现。首先是消落带库岸地质险情露头,据万州区国土局统计,156米蓄水以来,万州段已经先后发生6起涉及消落带的库岸滑坡、塌岸,主要原因就是水位变动导致消落区库岸失稳;此外,因消落带植被淹没消失,库区两岸失去了天然生态屏障,导致更多的污染物随水土流失进入消落带,经滞留积累进入水体;消落带大面积裸露还影响到库区景观,库区主要城镇和名胜景点,如白帝城、石宝寨、张飞庙等都坐落在消落带边缘,水位大幅变动后,消落带大面积的裸岩或堆积淤泥、污染物的裸地,宛如“牛皮癣”附着在库岸上。
重庆市移民局有关人士介绍,水库蓄水后,为防止消落带生态恶化,库区采取了一些治理举措。如国家投入近2亿元在开县新城下游拦河修筑水位调节坝,治理消落带20平方公里,确保消落带常年没入水下,解决环境污染隐患。
但有关库区环保干部、专家认为,由于库区消落带面积庞大、形态多样,工程治理的成本过高,生物治理技术进展缓慢,难以有效应对这一区域的生态问题。目前库区绝大部分消落带仍处于“治理空白”状态。在一些滩涂类消落带,农民还大量种植农作物,造成新的污染。对于消落带的污染累积,库区环保、水利等部门也只能采取人工清除的办法。175米蓄水后,三峡水库将全库运行,库区水位最大变化达到30米,消落带的生态隐患有可能进一步凸显。
多位受访的库区干部认为,应该立即启动库区消落带综合治理,尽快研究、探索出适用、有效的治理措施;在对库区消落带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区域、分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有些地方适合生物治理就用生物治理,城市库岸可以采取工程性措施,有的地方可以进行生态综合治理,有的地方可以作为湿地予以保护;应该尽快启动生态修复为重点的消落带治理示范项目,对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变迁进行深入研究,加大对消落带生物治理技术科研攻关的投入。
地灾治理存在漏洞
在135米蓄水之前,国家就已经投入了40亿元专项资金,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所涉及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确保了三峡工程如期蓄水、通航和发电。对于175米蓄水线下的地质灾害处理,国家又投入了近80亿元,开展了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阶段性检查验收和技术顾问单位评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涉水项目在175米蓄水情况下能够处于稳定状态。
但目前库区还存在一些因为治理不到位或者未纳入治理规划而留下的地灾防治漏洞。
以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奉节县为例,由于二期、三期地灾治理工程没有衔接好,存在一些地灾隐患,在奉节境内300多公里的库岸沿线上,还有100多个地灾点,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位于梅溪河右岸的卧龙岗滑坡,其一号滑坡的大部分和二号滑坡的中、前部将被库水淹没,极可能导致滑坡整体下滑,不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将中断奉节县新县城惟一的进出境陆路通道。这个滑坡从2003年实施监测至今,但一直没有实施工程治理。
不仅如此,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地质灾害情况变动也很大。湖北巴东县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干部介绍,自2003年6月135米蓄水以来,特别是今年汛期水库水位回落期间,巴东县库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经初步调查,巴东库区共有地质灾害点198处,有滑动迹象或明显变形的42处,其中已纳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进行防治的33处,未纳入规划进行防治、发生明显变形的有9处。
受访的库区干部呼吁,175米蓄水后,在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不能只考虑二期、三期,应给予常态投入,长期进行预防、监测、治理,以保库区群众的长治久安及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
为此他们建议:一是对未治理、治理不彻底以及新发地质灾害进行及时治理,治“漏”了的要补治,并对整个库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针对库区面临的地灾形势,还要及时做好四期地灾治理项目的启动工作,为了保障移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急需启动四期高切坡治理。二是不能“只治不管”,加强对已防治地质灾害的后期维护管理。对已经治理的项目,必须实行长期监测,并开展群测群防;此外,针对普遍面临的治理和监测经费不足,库区干部建议,应设立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专项基金,将库区地质灾害监测和维护费用纳入国家专项资金范围统筹解决。
库区生态承载能力面临考验
受高山、峡谷地理因素影响,长江三峡地区人口承载能力历来较差。三峡工程实施后,因水库蓄水、移民迁建,库区大量可用土地被淹没、占用,生存容量进一步减小。本刊记者在三峡库区调研发现,移民任务基本完成后,生态脆弱、土地量少且贫瘠的库区,既要承担保障三峡水库“一库清水”的历史重任,又要承载千万人的生存发展、百万移民安稳致富,显得力不从心、进退两难。
据初步统计,移民搬迁、建设、水库蓄水后,三峡库区丧失的耕园地总数达45万亩以上,目前库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50人以上,是全国平均数的2.1倍、国内同类型山地丘陵的4倍以上。生态承载严重超“负荷”,使得急于破解移民“安稳致富”难题的库区陷入“想发展,要素不足且影响环境,不发展又影响生存”的两难困境。
生态承载能力不足,地质条件差、山高坡陡,淡水、电力、交通开发利用成本过高,严重制约了库区产业发展。移民搬迁时,国家在库区实施了柑橘、畜牧、水产、旅游四大“环境友好型”产业,但受水土资源、环保要求及景观变迁的制约,这些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仍然有限。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也受制于水、土条件,缺少拓展空间。
云阳县经过5年开发,建设起一个工业园区,实现产值3.8亿元,安置2000多移民就业,但由于从长江取水成本过高,只能引来山区小型水库的水,导致一些企业经常因供水不足影响生产。
为解决移民就业,奉节县近年来依托农林、矿产资源优势,达成了一批产业引进协议,但全县找不到一片能建设厂房的完整地块,经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才获准以回填三峡水库朱依河口、治理消落区的方式获得2200亩的工业园区用地。
进入“十一五”以后,国家将三峡库区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库区农村种养殖业受面源污染的限制,发展规模受限,一些劳动力密集但污染治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无法进入库区。因三峡水库是环境敏感区域,环保门槛高,一些区县费尽周折引进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最终被迫放弃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库区采访时,基层干部谈到生态与发展问题时就感到进退两难。他们认为,在库区容量有限、人口众多、移民安稳致富压力巨大的现实面前,各个区县纷纷加快上马工业项目,加快城集镇的建设,实在是“救穷”“救急”的“无奈之举”。但发展能源、化工等工业项目又必然带来新的环境隐患,城集镇扩展、农业生产发展使污水、垃圾排放量持续增加,为此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还不能有效治理。
亟须建立三峡水库生态补偿机制
三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大半个中国、关系子孙后代的历史重任。受访的库区干部和专家提议,中央应该考虑形成国家、库区、工程受益地区多方承担的三峡库区生态建设补偿投入机制。
国家应当按照“谁开发,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库区生态环境实施补偿,从三峡发电收入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上缴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建立库区生态环境补偿基金,采取统一划拨、专款专用,对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扶持:一是三峡建设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的开发建设业主,承担着在三峡工程开发建设中和三峡水库形成后,所引发的库区生态环境一系问题的主体责任,建议从发电收益中拿出一部分钱来恢复、建设、治理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二是长江中下游受益地区,对三峡库区给予必要的生态补偿,国家可根据库区付出的经济代价和生态环保建设负担能力不足的实际,按照受益地区的受益程度,出台相应的政策;三是从移民、库区和谐稳定的角度考虑,国家可考虑从每年的财政增收盘子中划出一定份额,给予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必要的特殊支持;四是库区地方各级政府每年按一定比例适当安排。
13.濒危崇安地蜥 丹霞山上露面 第三次被发现
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08年11月5日
这种中国特有珍稀动物史上第三次被发现
濒危的崇安地蜥
本报韶关讯 记者彭卫,通讯员郭世明、朱家强摄影报道:记者从上月31日召开的广东丹霞山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成果
评审会上获悉,丹霞山发现了世界极度濒危动物崇安地蜥。这种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三次被发现。与会专家认为,此次调查,有助于确立丹霞地貌的国际学术地位,对丹霞山成功“申遗”具有重大意义。
据丹霞山管委会黄大维副主任介绍,为了进一步摸清丹霞山29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生物资源情况,丹霞山管委会委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丹霞山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生物多样性调查。
据了解,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家王英永今年6月在丹霞山考察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条崇安地蜥。据悉,崇安地蜥在我国历史上只发现过两次。第一次是美国专家C。H。Pope于1926年4月至9月间在我国福建省崇安发现的,于1928年正式向世界公布。他所采获的五条珍贵标本,目前均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第二次是在2002年,我国学者在安徽黄山的一座峡谷内发现了六条这种神奇的小生物。
王英永教授介绍说,崇安地蜥与一般的蜥蜴不同,它的背部鳞片呈颗粒状,通体翠绿,行走迅速,喜欢生活在沟谷附近的茂密灌木草丛之间,经常与环境融为一体,很难被发现。
王英永捕获的崇安地蜥全长约20厘米,尾巴长度约身体长度的3倍。由于中国特有物种崇安地蜥被发现的数量极其稀少,目前学术界对其掌握的各种研究资料不多。王英永现在正用蚂蚱喂养这条珍贵的崇安地蜥,并进一步对其习性深入研究。
除了崇安地蜥外,调查组在丹霞山还发现了包括云豹、金猫、林麝、青鼬、大小灵猫、水獭、苏门羚、斑羚、穿山甲在内的许多珍稀濒危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14.期待“环保税”早成现实
来源:文化传播网 时间:2008年11月5日
近日,在由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举办的“2008双年度论坛——清洁发展的财经政策选择”上,财政部税务司副司长王晓华表示,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今后要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研究开征独立型的环境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国外一些国家陆续开征了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固体废料税、垃圾税等,在约束企业行为、加强环境保护方面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近些年来,我国加大对环境整治与保护的力度,对征收“环保税”也有所研究和计划。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际上这一通行的做法在我国一直没有付诸实施。目前,我国只对企业征收排污费,而且排污费征收标准过低,在所收费用的使用方向上也缺乏科学性和统一管理,这就导致了环境资源要素成本不完全,环境资源被廉价使用。除此之外,对环保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手段偏软,也造成企业对节能减排缺乏压力与动力。最近云南省通报的“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就是个例子。据报道,对造成这起污染事件的锦业工贸有限公司的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曾先后进行了15次处罚,而“公司对环保问题总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交罚款倒是积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该公司就企业效益权衡利弊,认为相比治理污染,缴纳罚款造成的损失反而更小一些。我国现行环保法规定,企业出现违法排污后,环保部门最多能罚10万元,且每月只能罚1次,一家企业违法排污满打满算一年最多才罚120万元,而进行排污改造所耗费的资金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自然就不怕罚款了。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企业和当地政府只顾谋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更使得现在的各种排污标准无法对
企业行为产生震慑作用,本来就较为薄弱的环保法规成为一纸空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应该说,征收“环保税”对解决上述问题是一个较有效的途径。把“环保税”引入税收制度,对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科学合理地课以税收,有助于将企业环保纳入切实可行的轨道,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同时,用这种形式把环境保护从法律层面予以确定,也有助于增强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另外,征收“环保税”不仅可以使目前的生产结构和模式尽快得以转变,税收的收入还可以用来解决更多的环境问题,发挥更大的价值,真正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虽然征收“环保税”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更详尽的论证和规划,然而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尽快出台专门的环境保护税法、合理征收“环保税”势在必行。
15.冯永峰:信息公开是最好的“垂直管理”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08年11月5日
环保部门要想强身健体,唯一的锻炼方法是学会从公众身上汲取能量和智慧。最主要的两套体操,一是环境信息公开,二是鼓励发展当地的民间环保组织。 ——冯永峰(环保人士)
现在有一些人,把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的软弱无能归罪于“兄弟单位”的擎肘,因此,有些研究公共管理的专家和探讨政府管理的学者纷纷提出建议,要求环保部门成为“垂直管理部门”,以为这样就可以让环保部门的行政能量真正施用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上面。
然而,我总觉得“垂直管理”的想法有些荒谬:如果一个业务部门自己无法挺直腰杆,那么即使是中央直接下派的“钦差大臣”,也照样会在地方官员面前无所作为。我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垂直管理的能量本身,来自于何方?到底是来自上头,还是来自于公众?在环境保护上,政府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与其拐个大弯,不如开通捷径,直接从当地人民那里集聚力量。
当地人之所以关注当地的环境,是因为他们往往既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有时候是这批人在大排放污染环境;有时候是每个人的小排放累积在一起,制造出了大灾难;有时候是明显的污染,有时候是隐性的伤害。因此,在当地人保护当地环境的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化伤害力为保护力。
这时候,政府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而环保部门最需要开展的业务,就是把环境信息向公众公开,让大家一起来讨论环境改良的办法,一起来监督无良者的行为,一起来判决“环境污染罪”和“生态伤害罪”。
不要担心,公众完全有能力读懂环评报告,理解专业文本内所隐含的全部内涵。更不要担心,公众会因为某家企业有污染就完全将其弃置不顾,因为公众往往都是宽容的,他们会去探讨这类企业当前条件下的最大允许排放值,他们会四处探听,寻找这类型企业污染治理的有效技术,他们会去协助创新,探讨如何对企业的“公共排放物”、“达标排放物”进行后续处理。因为所有的公众都明白一个道理:由于庞大的人口给自然资源造成了必然压力,由于猛烈的发展欲望与自然承载力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冲突,因此,适当忍受污染、与污染共存亡,是每个人无奈的选择。
当然,承认这点并不等于大家就默许污染的存在。你可以污染我,但你必须让我知情。你可以污染自然,但你至少必须去研究自然修复之路。
随着网络时代、汽车时代、超市时代、手机时代、公民社会时代等“技术民主”时代的到来,掩盖污染罪恶变得越来越难。环保部门要想强身健体,唯一的锻炼方法是学会从公众身上汲取能量和智慧。最主要的两套体操,一是环境信息公开,二是鼓励发展当地的民间环保组织。
如果社会也是一种生态的话,那么中国社会生态现在得的病是“淤滞症”。能量在不该停留的地方停留,就会形成肿块,在不该施放的地方施放,就会导致毁坏。环境信息不畅通是信息淤滞的最显著脉相,是环保部门无力、环保法律无效的直接病因。
环境信息的真诚公开其实不是向公众恩赐环境信息,恰恰是与公众保持良好沟通,进而筹集公众能量、培养健康可持续社会生态的最好方式。想象一下,一个地方,环境信息透明,当地民间环保组织积极参与,二者合力,再辅之以建设项目听证会、自然观察公众化、环保法庭公众化等“垂直疗养术”,相信当地淤滞的社会能量就畅通无阻地引导到最需要能量的地方,当地的环境才有可能按照自然的规律慢慢地向良好的方向演变。因此,如果环保部门一定要追求“垂直管理”,那么就请让公众作为你们的“上级机关”,让公众赋予其能量和权威吧。
16.环评公正须打破“利益食物链”
来源:《都市时讯》 时间:2008年11月5日
上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关于环评法的执法检查报告,报告提出目前环评机构与环评报告审批单位存在利益关系,影响环评公正性等问题。对此,环保部副部长潘岳11月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环保部将改革环评制度,环评机构将与环保部门完全脱钩,确保环评审批不受利益干扰。(《新京报》11月4日)
如今,环评机构普遍存在公信力不高的问题,一些环评机构唯政府、环保部门与项目建设单位马首是瞻,甚至搞权钱交易,环评报告缺乏科学性、可行性与中立性。究其原因,在于现行体制下,在政府、环保部门、环评机构与项目建设单位之间存在着一条共生共荣、错综复杂的“利益食物链”。
在这条“利益食物链”下,地方政府控制着环保部门,同时迫切希望上项目增加税收,与项目建设单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环保部门受地方政府控制,要服从于地方政府的“大局”,环保部门与环评机构之间,“尽管从法理上说各环评机构是独立法人,但由于天然血缘关系,环保系统的环评机构与其所从属的环保部门,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环评机构自收自支,互相之间存在竞争,要仰赖于项目建设单位给的环评费吃饭,往往也顺从于项目建设单位的意志。因此,地方政府通过权力这条线对环评机构进行明的“控制”,而项目建设单位凭借资本这条线对环评机构进行暗的“控制”,这样的环评报告缺乏公信力可想而知。、
人大的执法检查报告发现了对环评机构的明的控制线,发现通过权力对环评机构造成了环评报告失真的原因,因此,改革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在于必须截断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的组织与利益关联,环评机构真正回归市场,摆脱权力的控制,做到中立、公平、公正。正如潘岳所说:“改革体制入手,让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完全脱钩、彻底脱利’,确保环评审批不受利益干扰。”“以事业单位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环评业务与环保系统所属的科研院所脱离,逐步解决环科院变成‘环评院’、监测站变成‘环评站’的问题。环评业务必须由真正独立的环评中介服务机构、独立的市场主体来承担。”
委托单位凭借资本这条线对中介机构进行暗的“控制”,是目前诸多市场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同样存在的弊病,正所谓“控制了一个人的生存,就控制了一个人的意志”。发达国家通常通过行业自律与法律的惩戒来消除这种弊病。在我看来,除了完善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对中介机构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惩戒外,还应当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例如对于一个地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环评时,不能由项目建设单位独自进行委托,而是应当召集该项目有利害关系的人共同来讨论,由双方共同来委托中立的环评机构;环评报告作出以后,应当公之于众,供公众与业界人士共同来挑错、指正,接受社会的监督。
此外,环保志愿者冯永锋也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认为:“让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统一把足够的‘环评费’上交环保部门;有能力开展环境评价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到环保部门进行竞标,竞标之后,环保部门再‘采购’他们的成果。这样,由于‘甲方’变成了政府,‘环评机构’所提交的报告对政府负责而不是对企业负责。”
只有打破目前存在的“利益食物链”,截断权力明的控制线与资本暗的控制线,我们才能保证环评机构做到中立,才能让环评报告公平、公正。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