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十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8-10-30

十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8年江河十年行专题报道:

1、2008江河十年行之九——摄影家走廊新都桥

 

环境资讯:

2、搜狐绿色:       四百民间环保机构聚京 推节能促低碳经济

3、新京报:       “中国20%温室气体是为他国买单” 

4、光明网:        环境保护部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5、大众网-齐鲁晚报:   环境保护部高官王磐璞因财务问题被双规

 

地方信息:

6、新京报:        北京下月10日尾号限行首次轮换 官方称达到预期

7、中国新闻网:      云南玉溪反思阳宗海污染事件 组建环保警察

8、新华网:        甘肃敦煌今年再次关井压田保护脆弱生态

 

重大水事:

9、新华网:        三峡工程对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贡献大 

10、财经网:        美专家呼吁合理利用三峡消落带

11、新华网:        三峡工程对温室气体减排贡献大

 

污染信息:

12、新安晚报:       安徽太极洞内又流出“黑水”

 

民间视点:

13、搜狐绿色: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管不了西山挖沙采矿?

 

环保人物:

14、人民网环保频道:    29年献身环保 教授终获福特"生态文明贡献奖"

 

绿色访谈:

15、搜狐绿色:       专访范晓:灾后重建应借机调整产业结构

 

环境时评:

16、新京报:        别让环评单位到项目单位那“讨饭” 

 

 

 

 

1、2008江河十年行之九——摄影家走廊新都桥

文图/汪永晨

 

    在新都桥住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早上我们开始了领教真正大自然秋色之美的旅程。这段路程,整整一个上午,没有看到水坝,真是难得的一天呀!

 1 水边小景.JPG

水边小景

     新都桥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被誉为“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乐园”。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都是摄影的绝佳题材。在新都桥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贡嘎山主峰,另外距此四公里的千年古寺及神秘的木崖天葬台,也是人们好奇一游的地方。

    这段话,在网上的重复率之高,让人几乎再也找不到对新都桥的其他描绘。

    当然,新都桥的美是用什么样的描绘也不过分的。以至于,我隔着车窗拍的照片,也可以用在这儿。

    在新都桥,除了自然景色的美以外,一路上像这样的雕楼也不时出现在眼前。我想,在别的地方,它们或许会被称为“炮楼”,在这里,那里是人们的家。

 2 新都桥一景-雕楼 .JPG

新都桥一景——雕楼

 3 藏式雕楼.JPG

藏式雕楼

 4 融入大自然的藏族雕楼.JPG

融入大自然的藏式雕楼

    新都桥地处川藏线南北分叉路口,位于道孚县城以东133公里、康定城折多河以西76公里,辖13个行政村,海拔3460米,年平均气温4~6℃,属山地寒温带,是康定县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国道317、318线由该镇向甘孜州南北两路延伸,是进入康巴藏区的交通咽喉重镇。

5 弯弯的新安桥.JPG

弯弯的新安桥

6 新安桥人家居住地.JPG

新安桥人家居住地

7 转经筒 .JPG

转经筒

    新都桥是一个镇的名字,而不是一个景区。新都桥并没有突出的标志性景观,被称为“摄影家走廊”的大约有10余公里。沿着这10余公里,草甸、河流、木桥、藏式民居以及点缀其间的青杨树,像郑板桥的书法,看上去极为普通,甚至乱无章法。但有人这样形容这里:一旦摄入镜头,则井然有序,层次分明,极富表现力。

 8 人与自然.JPG

人与自然

 9 像是一首歌.JPG

像是一首歌

 10 住在画中.JPG

住在画中

    折多山,位于康定城西,是川藏公路进入高原的第一座高山,最高海拔为4298米,属横断山系大雪山中段贡嘎山余脉,南北长135公里,东西宽15~20公里,面积2362平方公里,是康定县东西大部分的重要人文和地理分界线。

 11 会跳浪花的河.JPG

会跳浪花的河

 12 河的秋色.JPG

河的秋色

    新都桥的藏寨,也是木雅文化的核心区。在青山脚下,绿树环抱,小溪流经之地,远远地便能看见屋檐下、窗户的壁墙上勾画着象征纯洁的白线的藏寨民居。一幢幢藏寨民居那么和谐地与大自然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

    新都桥的藏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大院落,四周有以土石砌成的围墙,院内种上花草和小菜,最上一层一般用作经堂,在二层和三层之间有一个平台用作晾晒之所,每家平台上都有一个煨桑台,每天清晨柏枝的香味随着袅袅烟雾弥漫在空气中。

 13 山上人家.JPG

山上人家

 14 有棱有角.JPG

有棱有角

 15 小院.JPG

小院

    居里寺是康定县黄教寺庙之一,位于新都桥居里,藏历第十三饶迥年间,瓦泽喇嘛罗桑巴登经申请将寺址从营官寨迁到现在的居里。寺庙建筑在金刚女神山麓,第二任堪布阿旺多丹(第七世达赖喇嘛的帝师),第二十四任堪布桑吉更登时期和1983年居里寺开放兴德时期都分别对居里寺进行了修建和扩建,对三依文物和精品五佛铜像等珍贵寺庙文物进行了保护。

    在该寺第一位转世活佛格桑云登时期创建了木雅藏戏团,并使木雅藏戏团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木雅流派藏戏。居里寺每年6月28日开始都要演出为时三天的藏戏。

    我们没时间去这个著名的黄教寺庙。但去过新都桥的人在网上都少不了要描绘一番木雅藏戏。早在1940年以前,在木雅居里寺已有了藏戏的演出,居里寺第一位转世活佛格桑云登在传统藏戏的基础上,根据木雅语言的特点,大量融入本地民间歌舞,后经历代戏师、编导、艺人在音乐、唱腔、表演等方面不断发展,特别是现木雅藏戏团在演出《琼达和布穷》这出剧时,在配乐方面加进了二胡、笛子、大提琴、大号(莽筒)、唢呐、胫骨号这些乐器以烘托气氛,刻画场景,加之道白、韵白使用木雅语,已形成了木雅流派藏戏。

    至今,木雅藏戏已有《卓瓦桑姆》、《苏吉尼玛》、《琼达和布穷》、《文成公主》、《志美更登》等十几个剧本。

    不论是早上在我们所住的藏楼前漫步的时候,还是我们的车开在这片被叫做新都桥的“仙境”里的时候,都是我们2008年江河十年行最轻松的时刻。在这里,没有地震,没有水坝,没有挖沙。有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交融。

16 住在“仙境”.JPG 

住在“仙境”

  我们没有去在新都桥也是很有名的地方——神奇的莲花海,我想在这里也道听途说一番。将来有朋友去别像我们尽赶路,也去找找莲花海。

    莲花海位于康定县普沙绒乡苦西绒山谷中,海拔3000多米。距康定城有120公里,地处贡嘎崇山和五须海风景点之间。莲花海因海中生长有荷花而得名,又名合合海子,属高山淡水湖泊,面积约500亩,湖泊四周有草原、森林、神山相伴,风景如画。景区内温泉在3300米左右,温泉达60℃以上,温泉有治胃、治眼、驱邪、治腰、治跌打损伤和治全身疼痛6种。温泉四周是茂密的森林,是沐浴游玩的好地方。次亚拥有400多亩的大草坝,山水从草坝中向下流过,四周以松柳为主的树木生长繁茂,景色宜人。

  莲花海由雪山、石林和森林环抱,山的积雪如同象牙一样圣洁,终年映射出斑斓的色彩,山腰的石林树木千姿百态,黄羊、青羊等野生动物快乐地嬉戏,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无拘无束;山脚茂密的森林中生长着很多天然药材,虫草、贝母、雪莲花等许多奇花异草在鲜花盛开时节花香扑鼻,沁心怡人,绚丽的格桑花潮让人留恋忘返。湖泊四周碧绿的草坪如翡翠一般,成群的牛、羊、如珍珠般撒落在草原上,美丽的蝴蝶和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昆虫跳着欢快的舞蹈,偶尔还有白鹤和水獭在湖中嬉戏。

    我们还沉浸在大自然的秋色中时,雪山突然闯入我们的眼帘。

 17 突见雪山.JPG

突见雪山

看着久违的雪山,我们再次“疯”了。今年的江河十年行,丹巴我们没有见到雪山,木格措我们也没有见到雪山,刚刚过了新安桥,走进鸡丑山,我们看到了。

 image001.jpg

看到雪山

    这里的雪山和别的地方的雪山有什么不同吗?再等等,明天我会把很多摄入镜头的雪山拿出来给你看。

2、四百民间环保机构聚京 推节能促低碳经济

来源:搜狐绿色 2008年10月30日 

    2008年10月30-31日,2008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北京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5个民间环保机构参加了本次年会。

  本届年会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中华环保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绿色和平(中国)、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自然之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环境友好公益协会、济溪环境交流网络等组织联合承办,并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等NGO组织的支持。

  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原主任陈邦柱、联合国原副秘书长莫尔斯•斯特朗等中外环保界的高层领导和嘉宾、专家学者、国外驻华使馆和国际环保民间组织、国内环保民间组织代表、媒体界朋友、企业界代表等400余人出席了本次年会。中华环保基金会秘书长李伟主持了年会开幕式。

  2008年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大发展之年,中国人民既携手战胜了冰雪和地震灾害、也共襄了奥运梦想。年会以“实行公众参与、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为主题,意在发动民间的力量积极参与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摒弃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走资源能源利用率高的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模式。与会嘉宾和代表围绕“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环保民间组织能力建设”、“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控烟专场”等议题展开了专题讨论。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部舒庆司长代表副部长周建在开幕式做了主旨报告。他指出,今后两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是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领域两个控制性指标的关键。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要积极地借鉴、吸收、消化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加快实现国家战略部署,及早开展各项相关行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积极运用政策手段,为低碳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他强调,环保民间组织要增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与政府合作中谋求发展;要发挥组织优势,为低碳经济发展身体力行;要加强组织建设,在制度创新中增强活力;要加强能力建设,在沟通中求得社会支持;要加强思想建设,在环保事业中履行使命。

  与会代表回顾总结了一年来环保民间组织在促进公众参与救灾、绿色奥运、节能减排,推进低碳经济所取得的成效及其基本经验和做法。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行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民间组织在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中发挥了六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据调查,91.2%的环保民间组织都开展过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知识竞赛、演讲,发放宣传材料、电子邮件及宣传品,开办网站、刊物等,以提高公众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认识和意识。比如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开展的“留住美好自然、成就绿色中国”大型系列自然保护公益活动;绿色和平、自然之友、乐施会等8家组织开展的“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与策略”项目。

  二是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2007年中华环保联合会、北京地球村、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等50家环保组织共同发起了以倡导低能耗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为核心的“节能20%公民行动”;2008年,中华环保联合会还与企业合作举办“绿色家庭环保创意大赛”环保公益活动,评选出对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绿色家庭,倡导家庭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三是主动为政府决策提出建议。环保组织根植民众,了解民情,深知民意,几年来,通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走访问卷、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将民众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政府改善环境管理、加强执法、推动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中华环保联合会就在推动控烟立法方面起草相关建议书,并积极联合17家环保组织共同上报国务院法制办;2008年,有众多环保组织都围绕节能减排组织了主题论坛或研讨会,形成建议上报了政府有关部门。

  四是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推进节能减排。近年来,环保组织主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与企业共同开展环境公益项目,提升企业形象。2006年以来,中华环保联合会先后在汽车、商场、楼盘、生活用纸、煤炭等行业开展了一系列环境友好评估活动,以评促建,推动了企业环境友好目标的实现;2008年,中华环保基金会与上海通用汽车共同举办“绿动未来——2008绿色创投方案评选”活动,设立“绿色公益基金”,为绿色创业者提供了资金、技术、网络支持。

  五是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近年来,政府制定了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的办法与措施,颁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实行)》,为民间组织参与和监督搭建了平台,深得公众支持。在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听证会上,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家园等多家环保组织联合提出撤除防渗膜的建议,并要求重新编修规划,有效地推动了圆明园修缮工作。

  六是开展民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参与民间国际交流异常活跃。通过参加国际会议、互访、合作开展项目、网络交流等形式,宣传中国政府的环境保护立场,环境方针、政策以及取得的成效等。2007年,中华环保联合会承办了在鄂尔多斯举行的国际生态卫生大会,为国内生态城镇、生态乡村建设的先进成果提供了展示平台;“绿色北京”与韩国、日本民间组织合作,建设了中日韩环境信息网络,研讨三个国家在纸张生产、木材使用等带来的生态问题。

  本届年会还发布了《2008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蓝皮书)及《2008中国环保民间组织信息库》(绿页)。据调查,2008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总体数量比2005年增加了771家,共有3539家(包括港、澳、台地区),从业人数约30万人。其中,草根环保民间组织增加较为明显,增加了近300家;

  环保民间组织的人员结构有所提升,平均每个组织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职员6.9人,比2005年增加了3.4人;55%的组织拥有专用办公场所,比2005年增长了15%;26%的环保民间组织有固定资金来源,比2005年增长2.1%。

同时,环保民间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如注册难、筹款能力弱、人才短缺、组织能力不强、高校环保社团组织传承性差等问题。这次年会又为环保民间组织搭建了交流经验、提高建设能力、互相支持、促进发展的有力平台。

3、“中国20%温室气体是为他国买单” 

来源: 新京报2008-10-3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发布,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解释相关问题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 李静睿)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并非都是坏消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就认为金融危机将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而言是机遇。

  国务院新闻办昨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在同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解振华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了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由此影响到中国的经济,但解振华表示,金融危机给国内调整产业结构确实带来了机遇,同时对世界来说也是一次转变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解振华透露,中国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和美国大体相当,此前,美国一直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第一大国。

  但处于国际贸易产业链低端的中国,由出口造成的转移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5%到24%,中国出口产品由发达国家进行消费,相当于中国为别人买单了将近20%。

  ■ 白皮书摘录

  30年海平面上升90毫米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摄氏度,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预计将继续升高。

  近百年气温升高1.1℃

  白皮书指出,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从1908年到2007年的近百年来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气候变化纳入教育体系

  白皮书指出,中国将气候变化的内容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重点引导青少年树立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教育和培训。

4、环境保护部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来源:光明网2008/10/30 冯永锋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环境保护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总结推进历史性转变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探索解决不适应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影响和制约历史性转变的突出问题,在水、空气、土壤污染的治理方面,从被动应对逐步转向主动防控。

  环境保护部提出继续把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水源保护方面,努力推进环保重点城市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对达标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考核。推进全国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项目的实施,掌握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环境基础状况。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为契机,推动规划内饮用水水源保护项目的建设。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利用全面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契机,提出更加严格的措施加快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将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限期治理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等各项制度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紧密结合;将考核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政绩落脚在环境质量的改善上;将环保资金投入花在改善环境质量效果最佳的地方。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在搞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建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纳入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

5、环境保护部高官王磐璞因财务问题被双规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08年10月30日

  本报讯 据《财经》报道,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原秘书长兼法定代表人王磐璞,因该会财务问题近日已被“双规”审查。

  《财经》记者获知,王磐璞此次被查,主要指向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财务问题,即该协会账外“小金库”以及依托国家职能部门的环境测评工作收取企业赞助。

  据悉,此案由中央纪委督办,北京市纪检部门直接立案侦查。

  王最近一次以秘书长的身份公开露面,是在今年9月下旬,该机构组织的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启动仪式上。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是中国环境文化领域唯一的国家一级社团,于1992年在民政部注册成立,以“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环境文化”为宗旨。2003年7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党组决定将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升格为该局直属单位。

  王磐璞笔名乔实,早年曾长期从事媒体工作。

2003年7月,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升格为环保总局直属单位时,王磐璞出任该会副秘书长,并于2006年升任秘书长兼法定代表人。

6、北京下月10日尾号限行首次轮换 官方称达到预期

来源:《新京报》2008年10月30日

  昨日,北京市政府有关方面发出通知,尾号分五组限行,将从11月10日起开始第一次轮换停驶日。市有关方面称,尾号分五组限行已经达到预期目标。

  2008年10月11日至2009年4月10日,北京市机动车试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除外),限行范围为五环路以内道路(含五环路)。市有关方面指出,实施半个月以来,北京市道路交通总体状况平稳,五环路以内市区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好于限行前,拥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城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提高,各方面都达到了实施限行的预期目标。

据了解,此前发布的《关于实施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中明确规定,“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车辆车牌尾号分为五组,定期轮换停驶日,具体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前公告。”下一次轮换将在11月10日实施,届时交管部门将在轮换实施之日前提前一周,也即下周,通过媒体公告车牌尾号轮换停驶的具体规定。市有关方面提醒广大司机朋友注意收听、收看、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安排好出行计划。

7、云南玉溪反思阳宗海污染事件 组建环保警察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年10月30日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阳宗海近期遭到砷污染,恢复到三类水质至少要三年左右时间。阳宗海距昆明三十六公里,湖面积三十平方公里。自二00二年以来,阳宗海水质连续六年保持优良。初步确定,水体砷污染主要来源是位于阳宗海岸边的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该公司未建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大量含砷废水在厂内循环,由于没有进行防渗处理,多年积累的砷污染物逐步渗漏释放,污染地下水,导致阳宗海水体严重污染。该公司已经被勒令关闭,正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 中新社发 杨洋 摄

  “通过反思阳宗海水污染事件,我们将吸取教训,痛定思痛,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让民众成为改革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云南省玉溪市市长高劲松十月二十九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该市将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全力把玉溪建设成为生态城市。

  阳宗海砷污染事件的教训

  谈到阳宗海砷污染事件,高劲松一脸沉痛:“阳宗海污染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了沿湖民众的切身利益,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严重破坏了玉溪近几年来生态立市建设来之不易的成果,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整个事件中更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连用三个“严重”,可见高劲松对该事件的愤怒,“直接导致这次水污染事件的锦业公司近三年来完成产值六点二亿元人民币、上缴税金一千一百六十二万元,但污染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却达七十二至九十亿元,创造价值与保护治理的投入相比之下可谓得不偿失,这次事件警示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来获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能以眼前蝇头小利换取长远利益,决不能只顾局部利益而舍弃整体利益。”

  位于昆明市和玉溪市交界处的阳宗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今年六月以来,云南省阳宗海水体出现砷浓度超标,导致严重污染,并影响到当地两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环保部门在调查中发现,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造成阳宗海水体砷污染的主要来源。

  试点组建环保警察

  高劲松认为,阳宗海污染事件的发生虽然主要责任在企业,但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部门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审批把关不严,疏于监管,检查督促不力。针对存在问题,玉溪下一步一是将加大执法力度,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坚决依法严惩直排、偷排行为;二是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把环保专项行动与经常性执法监管结合起来,努力建设环保执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天候监控”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三是探索建立监督管理新机制,在全国率先试点组建一支环保警察队伍,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据悉,云南省已对二十六名涉及阳宗海砷污染事件的政府官员实施了行政问责:玉溪市副市长陈志芬被责令引咎辞职,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陈坚受到通报批评,另有玉溪市环保局原局长、玉溪市市长助理杨正祥等十二名官员被免职。

  环境治理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布局不合理和企业粗放型经营是造成此次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玉溪下一步一定要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产业提档升级。”说起玉溪产业的结构调整,高劲松显得很兴奋。

他表示,玉溪产业调整首先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调整产业布局的重要突破口,今后所有的工业项目都要进入工业园区,不进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现有流域内企业将严格控制,整改后逐步退出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记者 杨洋 余卫东)

8、甘肃敦煌今年再次关井压田保护脆弱生态

来源:新华网2008年10月30日

  新华网兰州10月30日电(记者朱国亮)因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敦煌市,今年再次实施关井压田措施,以减少使用地下水,保护脆弱的生态。

  甘肃省敦煌市关井压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党兴海介绍,今年敦煌关井压田措施已于10月16日展开,计划关闭机井133眼,压减耕地2万余亩。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

  这已是敦煌市第二次实施关井压田措施。2007年,敦煌市关闭了179眼机井,压减了约2.5万余亩耕地。

  党兴海说,敦煌市关井压田计划是从2007到2009年,用3年时间关闭10%的机井,共318眼;压减20%的耕地,约5万多亩,实现年节约地下水2200万立方米的目标。

  被沙漠和戈壁包围、位于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绿洲,之所以能独立沙海而不沉没,得益于它东、西、北三面的大片湿地,这些湿地构成一个半圆,包围着敦煌绿洲,形成一道阻挡沙漠、戈壁的天然生态屏障。

  然而,由于农业用水过度,流经敦煌、汇入这些湿地的河流出现断流,地下水超采严重,敦煌生态在最近几十年里开始逐渐恶化,上百万亩湿地干涸,天然林和草地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分别减少了约四成和七成。生态环境恶化还对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构成了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敦煌市开始采取积极措施,如禁止开荒、打井、移民,发展节水农业等,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关井压田是敦煌减少地下水开采、降低农业用水量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党兴海介绍,关井压田压的主要是1996年以后新开垦的土地,不涉及农民的承包地。其中,政府机关单位开垦的农场将压减其耕地面积的80%,城市企业开垦的农场将压减其耕地的40%,专业的大型农场将压减其耕地面积的30%,农民主要压减其私自开垦的土地。

  党兴海表示,对于压减的耕地将一律不再配水;关闭的机井由水务部门吊销取水许可证,电力部门切断电源,拆除供电设施和取水设备,回填并加盖封存,设立关闭标志牌,以利于监督和管理。

9、三峡工程对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贡献大 

来源:新华网 2008年10月30日

    新华网宜昌10月30日电(记者张先国 沈翀)减排温室气体,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最突出的议题。随着三峡工程左右岸的26台机组相继投入运行,三峡工程对中国温室气体减排也产生效果。

    三峡左岸、右岸电站装机总容量达182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年发电量可达847亿千瓦时,与燃煤发电类比,可替代消耗5000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吨、二氧化硫1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一氧化氮37万吨。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如果以中国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标准煤对比,则三峡工程单就发电一项,对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贡献率约为2个百分点。

    三峡工程极大改善了宜昌至重庆的通航条件。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科技与环境保护部高级工程师陈永柏介绍,三峡枢纽2004至2007年通过货物总量约2亿吨,蓄水后单位能耗降低46%,约节约28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3万吨;与三峡枢纽通航前历史最大货运量1800万吨相比,2004至2007年三峡枢纽增加货运量累计1.3亿吨,与相应公路运输能耗相比,节省约410万吨标准煤能耗,相应减排约1000万吨二氧化碳。

曹广晶说,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电能、对长江上游航运条件的改善,以及在下游枯季灌溉补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0、美专家呼吁合理利用三峡消落带

来源:财经网 2008年10月30日

根据2008年三峡库区的蓄水计划安排,今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将逐渐抬升至160米。而当三峡工程完工后,最终将达到冬季蓄水发电水位175米,夏季防洪水位145米。

这意味着,三峡库区从此每年都要经历自175米降至145米、再升至175米的“放水蓄水”循环。而期间30米水位落差所形成的“消落带”,面积最大达到45平方公里。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湿地专家威廉. 密茨(William Mitsch)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撰文称,如果能够合理加以规划和利用,三峡水库周边有望形成一个新的湿地生态系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减缓每年水位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三峡工程一直受到来自不同方面,尤其是生态环境方面的质疑。巨大的水位变化,使反对者担心,随着三峡水库开始进入蓄水状态,逐渐上升的水位很可能对周围地区,特别是消落带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毕竟,这种水位的变化,是大自然从未出现过的;即使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沿岸,也没有经历过如此剧烈的水位变动。

一方面,库区内农业、渔业以及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和有毒物质等,可能会造成水库水质污染及支流河口区水体富营养化。另一方面,水体中逐渐增多的沉积物,也可能会造成水位超出预期,最终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

不过,密茨也指出,上涨的江水和不断变动的水位,也恰好为建立一个崭新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机会。他建议,生活在三峡库区中的人们,与其被动接受事实,不如将其视为新机会,即通过采取合理的行动,来减缓三峡工程每年带来的影响。

密茨认为,目前那些在水库耕作的农民,需要重新对传统耕作方式进行调整。例如,在枯水期引进新的农业种植方式,或者最好放弃过去在丰水期大量使用化肥的耕作习惯。

因为一旦在丰水期大量使用化肥,就会造成枯水期化肥沉积物中所含的氮、磷成分偏高。而随着氮、磷含量高于正常水平,便会造成富营养化,造成大面积的藻类爆发。

今年9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移民工作委员会提交的《关于三峡(重庆)库区水库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就指出,部分支流水体已经受到严重污染。局部河段尤其是河口段水质的富营养化,造成“水华”现象多次发生。

因此,密茨建议,如果农民一时无法改变使用化肥的习惯的话,那么可以沿着水库边缘的斜坡挖凿池塘和塘地。这样,不仅可以涵养水源,在涨水期可以通过铺网捕鱼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也可以避免枯水期过量的营养物质流失到河流系统中。

虽然质疑者声称,水库的建成将会大大破坏鱼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但密茨强调,水库旁边形成的泥滩,在夏季同样将会为水鸟和其他栖息在湿地上的鸟类提供最理想的生存环境。

当然,密茨坦言,目前判断水库周围能否真正建立起新的湿地生态系统还为时过早;要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不仅需要考虑水库本身,更应该考虑水库以外的问题”。(《财经网》专稿/记者 张瑞丹)

11、三峡工程对温室气体减排贡献大

来源:新华网2008-10-30

    新华网宜昌10月30日电(记者张先国 沈翀)减排温室气体,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最突出的议题。随着三峡工程左右岸的26台机组相继投入运行,三峡工程对中国温室气体减排也产生效果。

    三峡左岸、右岸电站装机总容量达182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年发电量可达847亿千瓦时,与燃煤发电类比,可替代消耗5000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吨、二氧化硫1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一氧化氮37万吨。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如果以中国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标准煤对比,则三峡工程单就发电一项,对中国温室气体减排贡献率约为2个百分点。

    三峡工程极大改善了宜昌至重庆的通航条件。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科技与环境保护部高级工程师陈永柏介绍,三峡枢纽2004至2007年通过货物总量约2亿吨,蓄水后单位能耗降低46%,约节约28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3万吨;与三峡枢纽通航前历史最大货运量1800万吨相比,2004至2007年三峡枢纽增加货运量累计1.3亿吨,与相应公路运输能耗相比,节省约410万吨标准煤能耗,相应减排约1000万吨二氧化碳。

    曹广晶说,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电能、对长江上游航运条件的改善,以及在下游枯季灌溉补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安徽太极洞内又流出“黑水”

来源:新安晚报2008-10-30

被誉为“天下四绝”的太极洞曾被江浙小厂包围,从今年1月份起,我们对此进行了连续关注。如今的太极洞景区情况怎样了,相关部门对太极洞的整治取得了怎样的进展?本报记者日前赶赴广德,对此进行采访。

洞内流出深黑色的水

10月28日下午,记者赶赴太极洞景区。在离太极洞洞口还有几百米的地方,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异味。循着这股异味,记者发现了道路一旁的溪沟,这条溪沟的流水正是从太极洞内而出。然而,流水已经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清澈,而呈现出深黑色。“就在几天前水还很清澈,但这两天水突然变黑了!”一位导游抱怨说,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会影响到太极洞景区的形象。

 “由于整治,前一阵子这附近的江浙小厂关了不少,空气的味道也变好了,水也很干净,可是最近两天下午的时候怪味道又出现了”。太极洞景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10月27日下午,景区周围的异味也很浓,工作人员曾到山上的一些江浙小厂去查看,“但被查看的企业厂门都是关着的,我们怀疑有企业在偷排污水,所以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黑水”里含有甲醛

昨日下午,记者与广德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取得了联系。该大队一位负责人表示,前段时间该大队也接到了景区管委会的电话,反映洞内有深黑色的水流出。“我们去太极洞进行了采样,并展开监测,结果发现这些水中含有甲醛等物质,是被化工污水所污染。”这位负责人表示,在最近一次的皖、浙、苏三地协调会议上,该县已经将这种情况向上反映。

据这位负责人表示,据其所知,在太极洞附近还有一家污水处理厂目前还没有关闭,“以前说6月份搬走,后来又说9月份,现在又说10月底,但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到现在该厂的选址还没定。”

正在进行综合整治

广德县县委办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该县正下大力度对太极洞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整治,并已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该县已关闭景区规划范围内的5家企业,并根据相关规定,通过了皖、浙、苏三省环保部门的验收。

另据陈先生介绍,按照国家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要求,广德县、江苏宜兴市、浙江长兴县已经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并在解决太极洞环境问题上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长兴县7家24座石灰窑已关闭拆除,一处胶水厂及三洲山石矿已停厂;宜兴市波力、百信两家企业已关闭并吊销营业执照,并着手开展太华镇B区企业污水收集工作,确保11月底前将垃圾焚烧站关闭。

陈先生称,太极洞景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需要进一步建立整治所涉及的三个乡镇(江苏宜兴市太华镇、浙江长兴县白岘乡、广德县新杭镇)的联席机制,“加强巡查,防止污染产生。”

13、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管不了西山挖沙采矿?

来源:搜狐绿色2008-10-28冯永锋

    2008年7月有6日下午4时许,昆明西山区团结镇大河砂场侧面山体滑坡,导致对面砂场的一辆装载车及一辆运输车被埋,3人失踪。

    当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对该事件迅速作出批示:“妥善处理,尽最大努力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其实在此前后,仇和就知道昆明西山区团结镇一直有很多人在挖沙和采矿,也曾经就此事就过干预。当时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采砂与挖矿行为停止了一阵子。然后,如果你今天再到团结镇去看,会发现,挖沙与采矿越来越疯狂,当地的山体早已经不堪入目,原本相对良好的生态,正一天天毁灭。

    据说当地的农民也在想办法,另寻产业出路,比如停止挖沙种植板蓝根、发展中草药什么的,可惜由于销路问题,不是特别理想。

    近年来,昆明的城市竞争力年年下滑,除了滇池污染等“污点”迟迟不肯除去之外,像西山区的山体破坏问题,可能也是潜在原因之一。于是有人就问了:如果被视为严厉干部的仇和,也无法控制这个地方的疯狂破坏,那么谁还能能耐?

接下来的9张图片,第一张是从天空上看团结镇的山体。第二张到第五张是挖矿的情况,第六张到第九张是采砂的情况。

 

2008103001-1.jpg 

2008103001-2.jpg

2008103001-3.jpg

2008103001-4.jpg

2008103001-5.jpg

2008103001-6.jpg

2008103001-7.bmp

2008103001-8.jpg

2008103001-9.jpg

14、29年献身环保 教授终获福特"生态文明贡献奖"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8年10月30日

  第九届"福特汽车杯环保奖"圆满收官 共评出21奖项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实习记者 任悦)昨日,第九届“福特汽车环保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共有21个民间环保团体和个人获得了共计150万元人民币的经费项目。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为颁奖会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福特汽车环保奖’对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在全社会传播生态文明的观念,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福特汽车环保奖”特别顾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曲格平教授出席颁奖现场并发表了讲话。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葛致诺出席了颁奖典礼,并表达了自己对关心环保事业人士的感谢。

  北大教授获得最高奖项 感动全场

  整个会场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颁发今年增设的最高奖——“生态文明贡献奖”。该奖项授予了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潘文石教授,奖励奖金高达50万。

  作为中国野生大熊猫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潘文石教授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连续13年对大熊猫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1996年起从秦岭转移到广西崇左弄官山区,在积极改善和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教育、医疗条件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经过十二年的科学研究和努力实践,他使得24平方公里客斯特石山生态系统成为珍稀动物白头叶猴的最后栖息地,并且成功解决了生物多样性与当地农民共存的问题。2000年-2004年,潘教授为当地的14个自然屯及附近村寨修建沼气池,使农民从此不再上山砍柴,相当于救活了村落周围的所有树木。

  投身环保事业的29年时间里,潘教授还筹集资金为农民建立了小学、公路、生物多样性博物馆、生态公园、乡村医院等。

  台下的人们听着教授的事迹不禁被感动了,有一个女孩子甚至流下泪来:“真正能这样献身环保的人太少了。”

  贡献环保 发挥领头力量

  今年的“福特汽车环保奖”的颁奖典礼上还颁发了自然环境保护项目,生态文明传播项目以及生态和谐社区项目三个奖项。

  自然环境保护项目的一等奖颁发给了来自江西的徐高柳。

  江西的鄱阳湖湖滨赣江北支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造成草根植物缺少,水土严重流失,万亩农田正在沙化。徐高柳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从1986年以来,他坚持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到现在已经有23个年头,徐高柳为了环保无私奉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家乡及其附近种树近56万棵。在他的带领下,南新乡成为满眼林带,树种繁多,有效改善了当地水土流失现象。

  生态文明传播项目中,获得一等奖的是“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探索生态农业模式——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刘宗超博士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从改良土壤入手,利用农业“废弃物”研制生态肥料,减少化肥用量,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他致力于研究并推广生态型肥料为中心的生态产业发展,探索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在河北沧州和附近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并带动了其他地区的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和谐社区项目评选出两个生态和谐社区,有变废为宝的主妇绿色主张和以及保护水产与候鸟资源的玉龙县拉市乡湿地渔业技术经济合作协会。

  背景资料

  “福特汽车环保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奖评比活动之一,授奖活动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前身是1983年在英国首次发起的“亨利?福特环保奖”,宗旨是鼓励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参与有助于保护本地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活动。在过去的20多年中,累计有遍及五大洲6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2万个团体和个人加入到此项活动中。

  “福特汽车环保奖”于2000年首次进入中国,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每年颁发奖金100万元人民币,2006年开始奖金增至每年105万元人民币,2008年又增至150万元人民币,已经成为国内同类项目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环保奖项评比活动之一。其设立初衷是表彰和鼓励国内民间团体以及个人自发的环境保护项目和促进提升公众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项目,为获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续资金。“福特汽车环保奖”始终密切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在2006年和2007年先后设立“创新发展,人境和谐”和“绿色共建,和谐家园”的主题,获得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八年来,共有133个优秀的环保团体或个人获得了“福特汽车环保奖”的奖金资助,另有46个民间团体或个人获得提名奖。

2008年是“福特汽车环保奖”在中国连续举办的第九个年头。第九届“福特汽车环保奖”主要聚焦合理利用资源,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围绕“节约资源,降低排放”的主题开展一系列推广活动,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5、专访范晓:灾后重建应借机调整产业结构

来源:搜狐绿色2008年10月29日

第1页:灾后重建应该很好的反思

第2页:过度开发是因为利益驱动

第3页:救灾要急,重建要缓

第4页:暂还不能否决紫坪铺水库诱发512地震的可能性

第5页:大型水电站要重视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

第6页:水电站建设要强调法制建设,加强管理

第7页:很难把水电当做洁净能源来看待

第8页:反对水电站开发是出于一个公民的良知

2008103002-1.jpg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接受搜狐绿色记者苏苏访问

【搜狐绿色编按】

  2008年10月18日-27日,江河十年行开始了第三年的行程,十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参与了此次考察采访活动,搜狐绿色制作了专题进行全程报道。

  作为地质专家,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从2003年开始关注西部水电开发,在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西部水电过度开发问题的严峻,随后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和报告反应此事,希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512地震后,根据相关推断,范晓在第一时间提出紫坪铺诱发512地震的可能性,并提出灾后重建要抓住机会,进行反思,对现有不合理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范晓也是连续第三年参加江河行活动,在锦屏水电站所在的磨房沟,范晓接受了同行的搜狐绿色记者苏苏的访问。

  【访谈正文】

  灾后重建应该很好的反思

  记者(苏苏):岷江流域此次在512地震中建筑、水利水电设施损毁严重,现在在灾后重建中又出了问题,你认为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范晓:岷江流域因为5.12大地震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灾后重建,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我们以前的产业布局也好,发展模式也好,是有一些问题的。岷江上游地区以前主要是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产生很多电力,利用电力搞了很多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阿坝州建了几个工业园区(水磨镇工业园区、漩口镇工业园区),基本的产业结构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本身岷江上游就是四川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屏障,但是这种做法,对整个长江领域、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很大的问题。

  5.12地震以后,本应借这次灾后重建的机会,来很好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选择真正适合这个地区的发展模式。实际上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是不应该在山区里面做,无论是土地承载还是其他承载率都是有限的,这个地方一旦被破坏了就很难恢复。

  从灾后重建大的思路来说,应该很好的反思。灾后重建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但是我们看灾后重建的想法,一提发展就要搞工业化,化工、开矿,包括水电,都是在山区,虽然国家林业局有一个通知,凡是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震毁的,原则上不再重建,但是现在实际上从政府报告中来说,媒体上公开的,他都要准备重建,并没有按照有关的要求进行调整,反而都是要尽快的、更大规模的进行投资和兴建。我们觉得没有很好的从地震带来的环境破坏和影响,包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反思。

  地震后,无论是水利部也好,包括国务院专家委员会也好,都谈到过这些问题,但是到地方政府并没有按照这个方式去做,并没有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方式去做,还是看作是一个短期的经济效益。像北川县城,它是一个工业县,一个山区是不是到处都要搞工业?还是要根据你本身的资源条件,从本身的发展定位,你究竟是作为一个生态屏障还是搞工业?不能只盯着GDP或者产生收益,所有的地方都按照这个模式搞肯定是不行的。我们看到这个情况,还是很担心的。包括成都的石化项目,本身震后中石油的老总就提出来要重新评估,因为它的环境风险很高。地震以后,如果大型化工企业摆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地震带,一旦地震引起化工厂的环境污染,或者是泄露的话,它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对环境是有大影响的,如果再遇到突发性的灾害性事件,就更不得了了。什邡的几个大的化工厂地震以后泄露非常严重。当地老乡告诉我们,氨泄露包括煤气泄露,当时全部是烟雾,非常呛人。这都是很值得反思的东西。但是成都的石化项目,现在还是在积极的推动。又想把它重新做起来。

  记者:这次我们去岷江流域,发现映秀到理县,水电站破坏非常严重,包括一些大的化工项目,像阿坝铝厂,这些破坏以后,还需不需要重新修复?或者是考虑搬迁?就你所了解的有没有一些改变?

  范晓:目前阿坝州肯定是要积极的灾后重建。因为阿坝本身就是完全依靠电力,他当地并没有铝矿事业,需要外地很远的运输过来,阿坝铝厂就在峡谷里面,在紫坪铺库区,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包括废水、废渣的排放,全部排放到库区,缺乏流动的能力。都江堰的水都是从那里下去的,放那么多污染的企业在水库周边,你说对水环境有什么影响?去年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还专门做过一个调查,发现阿坝州的这些工业园区,不经过任何处理都直接排放到库区,包括废渣的堆放、废水的排放,你想这个破坏有多大?而且关键就是整个成都的饮用水都是从紫坪铺库区下去的。

  记者:我们去年来的时候,发现沿岷江流域正在兴建很多水泥项目,包括一百万吨的大型的水泥项目,有的还在筹建过程中,地震过后听说更多了?

  范晓:灾后新上的水泥项目更加多,而且都是借着灾后重建的名义来做的。肯定这些对环境损害更大。

  记者:本身地震给这些山体已经造成很大的破坏?

  范晓:这些破碎的山体需要休养生息,要慢慢的恢复生态系统,这个时候不要过重的破坏它。政府的发展思路有很大的问题。

  记者:岷江流域是受地震破坏最严重的流域,也是水电站特别多的流域。

  范晓:而且本身阿坝州主要的就是水电,另外是高耗能的产业,从现在来看,它选择这种发展之路解决有问题的,一个是风险非常高。这一次,地震以后它的水电工程是百分之百的被震毁,要不就是震损。一旦电源受到了影响,整个工业就完全受到重创,当然厂房、工厂设施也受到损害,恢复起来非常困难,首先要依靠电源。

  记者:四川省这次重建规划里面,对受损的堤坝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范晓:从政府的判断,肯定还是要修复,没有听说哪个地方要调整,要重新来考虑这个问题。至少你不要再重建了,但是我们也没有看到政府提出这个方案。原则是有的,具体怎么做政府还是要拿出这个方案出来。但是我们没有看到。

过度开发是因为利益驱动

  记者:岷江这么多中小水电,密度非常大,规模和强度都超乎我们的想象,有专家说是严重的过度开发,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范晓: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背景和原因都是同样的。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和开发商是利益共同体。因为他们都可以从这里面得到很多好处。得到了好处,他是以牺牲公共利益和环境利益为代价的,以这个为代价来获取这个利益。严格的说,如果在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这肯定是要限制的。政府的功能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上,或者是不同利益集团调节的角度上,你来进行综合的平衡和协调,而且是要依法办事。但是现在不是的。他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的利益他就不顾了。

  记者:我们在考察大渡河和岷江过程中,都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水电站,在前期手续并不健全的情况下,就开工进行建设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范晓:他们很多东西都是违法的,只是违法的程度不一样,这种违法,因为政府本身就是执法者,但是他自己要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他缺少一个真正的监督和制约的机制。因为它自己执法,自己又犯法。这样应该有一个监督的机制对它进行有效的制约。现在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出现失控。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政府违法,开发商赚钱是天经地义的。政府本该发挥监管、调节的职能,但是你现在反而成为一个利益获取方,参与到这里面去,成了同一个单位,你这个单位是拥有绝对权利的,没有任何一个单位能够和你竞争,你司法、行政都在做,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可以违法的干下去。他也意识到一些问题,但是你很难去控制它。有些问题你很难说都是因为地方政府。因为他从发展的模式、发展的观念来说,有很多项目也是要通过国家的主要部门,但他在这里面有很大的影响。包括发改委,他们开会也说,发改委甚至在很多开发商里面有股份,但是他不会以开发商的名义入股份,他是通过其他的名义。

  记者:所有的项目都归发改委来审批,由他们来核准是不是有问题?

  范晓:有一定规模的都要省发改委审批,再大的就是国家发改委。

  记者:都是发改委批吗?有没有其他部门进行综合评审?

  范晓:环保部,地方环保局在整个过程的决策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真正的决定权,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环保可以有一票否决权,但是现在也不是这样的。说穿了就是一个项目上或者不上,都是地方政府主要的领导说了算,因为环保局毕竟是在政府下面的一个部门而已。一个国家也同样是这样,只是中央的情况比地方好一些。这样的问题是存在的。

  记者:在5.12地震以后,40多位来自地质、水利、环保等方面的专家联合起草了一个呼吁书,呼吁灾后对西南水电项目重新做一个评估,对四川地震灾区所有水库进行详细的摸底排查,在各项风险评估完成之前,应暂停在西南地质不稳定地区批准和建设大型水坝。当时范老师你也签名了,为什么要会有这样的呼吁?

  范晓:对。5.12反映了很多的问题。我们当时呼吁的很多问题在5.12得到了证实,但是这个证实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通过这个非常惨痛的教训,我们西部还在这样大规模的完全没有节制的过度的开发,有必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包括政府也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做出这样的呼吁,刚好选择这样一个时机,通过这个呼吁,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使大家能够关注它。因为本身来说,在这之前,中央的很多部门也有这样的看法,包括水利部主要的领导人,说要对西南水电开发有一个整体的审视。

  记者:7、8月份的时候水利部有相关的新闻,称目前没有在川缓停建水库计划。

  范晓:水利部可能规划的时候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大家还是看到,无论如何,因为从其他的各个层面,无论是政府还是其他方面,大家还是有很多的呼声和观点。都觉得是需要来做一个重新的审视,不管重新审视的结果如何,对现在有多大的调整力度,毕竟还是有机会。所以能够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一个呼吁,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它是否能真的对灾后重建起到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现在还很难说,但是这样做还是很有必要的。

  救灾要急,重建要缓

  记者:在地震过后,很多专家呼吁一定要关注地震后安全度汛的问题,刚好今年的汛期,雨水不是太猛烈,很多还是安全通过了。但是专家提出还是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我们调查采访的时候发现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大量的山体滑坡,大量碎石占据了河道。会不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作为地质专家,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震后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

  范晓:灾后重建做了很多的规划,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发展规划,包括一些新的工程上马的规划。我们觉得还是操之过急的。因为本身山体滑坡也好,地震灾害也好,还没有稳定好,很多地方还是很动荡,你要给它一个恢复的时期,你要想很快的重建,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救灾要急,重建要缓,在国外也有很多这样的经验。要有一个总结的过程,要有一个调整和选择的过程。包括地震灾害也是,当时都江堰到汶川的公路,通过积极抢通,现在公路虽然重新打通了,但是随时还在受到威胁,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暴雨,刚刚贯穿的道路又有塌方和泥石流。

  记者:那些道路是铲除还是重新修的?

  范晓:绝大部分是在滑坡体上开出来的。有的地方是在很危险的山体上凿出来的。所以它也不可能很快修复到震前的那样。比如说当时在讨论修到汶川的公路,其实没有那么必要。5.12后面,很多已经建成的公路,很多又毁掉了。你要保持适度的公路的规模,能够保证相对比较畅通就可以了。要考虑它的地理环境条件,一味的做大规模、高标准的公路,那是不太符合实际条件的。灾后重建这部分,必须要考虑地质灾害的情况。包括水库也是这样的,现在很多水库也很难正常的运行,因为它本身现在还处在维修、恢复的阶段,这也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

  记者:我记得紫坪铺水库蓄水的时候,04年的时候,一些专家就对它提出了质疑,周边新修的公路不断有滑坡、垮塌的现象,你作为地质方面的专家,能谈谈紫坪铺水库的修建对周围地质的影响?

  范晓: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地质条件非常不稳定的区域,在以前没有修水库的时候,道路还是经常会有滑坡。你在修水库的过程中,把道路改造,从河谷改到山坡,地质条件更加不稳定。紫坪铺改道以后的公路,从建成到现在,几乎没有停过做滑坡的治理工程。在这种情况下,还是经常会因为地质灾害发生断裂的情况。可以看出,在特定的区域,大型水电工程还是要充分考虑地质成本和风险。这部分考虑不足,因为你毕竟还是一个很大的投资项目,你建成以后,其他各方面的成本非常高。这是得不偿失的。

暂还不能否决紫坪铺水库诱发512地震的可能性

  记者:5.12地震以后,你是第一个提出紫坪铺水库是诱发地震的原因,你是地震后第几天提出来的?

  范晓:12天以后。地震之后,大家首先关心震中,当时是汶川地震,当时大家都以为震中都在汶川附近,后来我们得到数据以后,我拿过来看,发现就在水库旁边。发生地震的时段就是水库水位迅速降低的时段,那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次地震也是紫坪铺蓄了高水位两三年以后。这也是属于发生强烈严重地震的诱引,两三年以后才发生地震,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适合的,再加上水库的条件,坝很深,水很多,这都足以对地震带的环境产生影响,加起来考虑,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虽然还需要做科学研究,但是这个问题是要提出来的,你不能否决这个可能性。

  记者:你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至遭到了水利专家的质疑。

  范晓:有的人觉得这个结论还早,有的认为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有的马上否定这个,说是没有关系的。你说没有关系,你要马上拿出论据来。有些很多他不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讨论,用科学的方法拿出数据来。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我看很多从利益集团的角度来考虑,首先否决掉,然后再拿出来一些数据。这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价值。

  记者:你提出这种可能诱发地震的观点以后,有没有引起国家相关层面的重视?

  范晓:还是有一定的重视的。这次国家政协,也派出一些人到四川调查研究。地震局的局长,工程院的副院长都来了。除了了解很多水库关于地质的建设,他们也特别关心512地震是否是紫坪铺水库诱发的。这说明他们也很重视。在目前,至少他没有科学的依据来做肯定和否定的情况下,应该是持一个很慎重的态度,而且确实是影响很大的问题。从他们的高层来看,还是非常重视的。中国科学院有专家在做这个研究,而且利用这个来做定向的分析。我相信随着深入的研究,会对5.12地震是否是紫坪铺诱发的,会有一个客观实际的结论。

  国家地震专家委员会的,有一个叫熊熊的正在做这个研究。他是中国科学院遥感和大地测量研究所,这个所在武汉,他主要的专业就是做地震地质研究,主要是地震方面的,他有技术工作背景。他发表过很多这方面的论文,在国内是很有名的专家。他下面有很多人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做不同的研究。据他说这个结论会在今年年底以前,会有初步的结论出来。

  大型水电站要重视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

  记者:在这次政协调研会上专家对在建和将来要建的大型水电站,以及需要建设地震台网方面是不是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范晓:他们也了解了相关的情况,地震局专门询问了大型的水库,特别是大库的检测和预警的情况,因为这个国家有专门规定的,上了一定规模的水库必须要建地震监测台网,不是你想不想建的问题,按照国家的法规他必须要做,他们也要了解是不是做了。很多大的水库,这次我们看的一级二级,一级就是很高的坝,300多米,世界上就是罕见的,库容也很大,就处在地震断层的区域,毫无疑问是应该建的。但是他们这次直接了解的情况,这个事情基本上没有纳入他们的规划里面,完全没有建设的,没有考虑这个事情。这是很大的事情,当时他们也提出了置疑,问他们为什么不建。认为这没有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来做,他本身是应该做,而且应该高度重视。他们地震局汇报也反应出来,这有很多因素,因为你在项目设计的时候,要拿出地震监测台网的方案,专门的预算还要编制出来。然后再实施。应该是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不重视是普遍的现象,因为这个钱要一直出的,他当然要把这个钱尽量的压低,甚至能不做就不做。一般应该是由地震的专业人员来做的,但是他往往是地质的勘察人员来做,而不是地震的专业人员来做的。他做出来的要不就是预算过低,达不到要求。而且也没有经过地震部门真正项目认证了以后,由地震部门来把关,在这方面,有很多监管不到位、不力的现象。

  记者:地震台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范晓:因为水库蓄水以后,就会引发地震,只是是否会诱发很强的、破坏能力的,这不是百分之百的,但是诱发地震肯定是百分之百的。它能不能诱发大的地震,你就要地震台网来监测,及时的做出预测,要事先做好防范。

  记者:规定多大规模的电站需要做?

  范晓:具体的量级我记不清楚了,但是可以查一下相关的建设和规划的人,以及相关的要求。紫坪铺肯定需要建的。他们的规模都是足够的。但是他居然还没有建,即使他很快建了,因为他又要求你的地震检测台网必须在蓄水以前,或者是截流以前建好。目的是在蓄水以前对之前的情况做一个监测,蓄水以后和之前的情况做一个对比,才能判断造成的影响是什么样的。现在蓄水前的情况没有,再来监测,就失去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紫坪铺水库在04年的8月份以前台网应该建成,后来运营也有一些问题,他们汇报的时候,也7个子台,其中4个子台被报告说正在检修,地震的时候就没有数据,真正有完全数据的只有3个子台,这样对诱发地震的原因的研究,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毕竟这个数据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记者:假如说正常运行的话,它会提前预报吗?

  范晓:应该是可以的。如果是有地震,它的前兆是比较明显的。

  记者:剩下的3台是不是资料已经显示?

  范晓:现在他的数据没有公开,现在我们不知道它的具体情况。但是这次他们的会上,地震局的会议上说,凡是获取的数据他们都要保存下来,而且要提供给不同的科研单位使用。每个单位都可以获取这样的数据,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可以的。如果他真正要做的话,他肯定对是否诱发地震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数据。

  记者:我国在今年5月1号起,开始实施《环境信息公开》条例,条例规定相关部门,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有责任公开提供给一些相关部门。但是,包括西南水电站的项目,有的是根本环评还没有做完,就开始动工了。有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做。外人去查询的时候,这些施工企业直接以影响环境安全为由拒绝。这里面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范晓:还是利益驱动,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他把这个(环境信息)披露以后,对整个工程不利。也是他们经不起公众的检验。如果他真的是可以经得起检验的话,他肯定不怕被披露。他肯定是担心对他不利的情况,才采取不是按照信息公开的要求来做。

  水电站建设要强调法制建设,加强管理

  记者:关于动工的正规的解释是什么?有的甚至是主体工程都做好了,才叫开始动工。

  范晓:他们做水电工程,惯例是,在正式批准以前,都会做“三通一平”,通电,变电站、输电线都要准备好了,机械设备都要准备好。通水,通路。一平就是施工场地要平出来。便于作业。一个大型机械要展开的话,肯定要把施工场地平出来。这都是施工前期的准备。但是他们解释就是,这是水电工程的惯例,都是这样的,我在正式开通前都要做三通一平。我们说你既然没有被批准,这个项目就存在可能被批准,可能不被批准。如果没有被批准,你的项目就要停下来。实际上他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就没有办法停下来。通过所谓的前期工作,来要求你这个项目肯定要批准你,不批准也不行,因为我已经投了这么多钱。真正科学的决策,这是非常不利的。他只要想上这个项目,完全可以不遵照你的科学论证,只要我先做前提工作,最后你反正也得批。还有的项目,他就可以正式的开工。他们的开工就是先把倒流洞打好,然后再截留。

  记者:环保的一票否决权是一句空话?

  范晓:是这样的。虽然我们现在还在强调法制建设,而且有的项目也在按照这些程序在做,不管这些程序是否是真正有效的。但是他还在做,但是他居然也能没有得到正式允许,还在做。这也是需要国家很好的认识这些问题,加强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该管理的还是要管理到位,否则的话,会给我们国家带来很多没有办法弥补的损失。再下去,可能就是浪费了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破坏,有一些是不可恢复的。

  记者:我们在这次考察中,岷江和大渡河,特别是在岷江看到,几乎百分之百都已经受损了,没有办法运行了。大渡河的很多项目已经停建了。这是因为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些方面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的补救,还是因为其他的方面?

  范晓:是否所有的工程都真正的停下来了。需要停的工程是否包括现在所谓的大渡河上的在建的水电工程,这还不太清楚。因为我们看到有些工程并没有完全停下来。

  记者:但是跟我们去年相比,我们去年来这里,确实是热火朝天的样子要缓得多。

  范晓:从地震以后,国家比较高的层面意识到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认为要加强监管的力度。所以我觉得从整个发展的角度,我们现在很难说,有一些东西可以扭转,或者是从它一个很恶化的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善。但是至少还是在朝着好的方面,纵向的比较还是在发展。至少关心这方面的,无论是基层的民间人士到政府高层的决策,都比以前更加重视这个问题。这次全国政协到四川和西部地区调研,也反映出这个问题。

很难把水电当做洁净能源来看待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水利部的专家都在提水电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我记得好像在公开的场合,你对这种说法提出了很多质疑。

  范晓:水电从大家传统的观念是无污染的,是绿色的。但是因为当时认识的局限,很多东西是有一个过程的,随着大坝建设的发展,大坝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环境方面的负面的影响显现出来。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现在在世界上很大范围得到大家的共识,水电对环境有很多负面影响,而不是原来想象的,它是环保的,或者是可持续的能源。说它是洁净能源,首先是针对它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说。但是我们仅从这一点来看,水电也不是不排放温室气体。而且有的水电排放温室气体还是很大的。特别是热带地区的森林和植被被淹没以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这个排放量会相当于同等规模的火电发电的60%,70%。水电对环境还有其他因素不具备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对水中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形成一个大的水库以后,这个水的流速比较缓,大量的污染物可以在水中不断的累积,造成水质的恶化,在三峡水库,从蓄水以来,水的质量一年比一年差。它对环境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你很难把它当做一个洁净能源来看待。你必须要客观的认识水电的负面影响,而且要有科学的规划。

  四川江河的开发强度已经超过了80%

  记者:你也第三年参加江河行了,你对四川岷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条流域的开发特别了解,我们从你发表的文章看到了你提供了很详实的数据。现在有专家说,西南尤其是四川的水电开发强度还是不够,跟美国相比,美国达到80%以上,现在中国才百分之二十几,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范晓:它是不是过度,我们简单来看,无论走过大江大河,每一个流域,包括它的支流,我们看到的都是完全斩尽杀绝的做法。还要怎么过度?他只是把水作为一个水源来看待。我们叫竭泽而渔的开发方式,他当然是过度的,你只是把水当做是水利资源,而忽略了它河流的功能。这种单一的开发模式和理念,是不留任何余地的,当然我们觉得是一种非科学发展的,非持续的。这种全江、全流域、不留一寸水的,就是过度。在不应该开发的地方就不应该开发,应该是有可选择的。本来不适合建的地方他也建,肯定也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你把水资源过度开发以后,造成了很多生态方面的问题,生态流量不能保持最基本的运行,更何况其他的水中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你只考虑你的利益方面,而是要把所有的资源全部用于单一的需求。

  记者:这20%和80%中的百分之多少是怎么得来的?

  范晓:按照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对于河流的水资源的开发不能超过40%,你至少要保证40%的自然生态流量在河道里面。不是你人想取多少就取多少。我们国家也有一个标准,我们国家的标准要低,我们是50%。但是我们现在远远超过这个比例了。

  记者:大渡河和雅砻江,岷江都是这样的?

  范晓:对。现在专家通过研究以后,发现它已经超过80%。现在成都的基本生态流量,只有正常的2%到 3%。这也是非常严重的。成都的水污染已经无法得到基本的保证。大渡河和雅砻江很多工程同时在建,尽管现在建成的很少,但是一旦建成,今后十几年陆陆续续按照规划都要建成,负面影响很快就要显现出来。

  记者:专家提到20%几是不是他们的统计数据出现错误?

范晓:水资源蕴藏量和可开发量,本身技术上是有误区的。真正的可开发量,不是从技术手段和工程技术能力上说我能够开发,就是可开发量。他的20%就是按照这个来计算的。按照工程方面,我能够把它开发出来的,都是可开发量。但是现在我们说这是不对的,因为你还要考虑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你把这个加上去,这个可开发量是要大大降低的。我们现在开发已经远远超过可开发量了。这个开发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反对水电站开发是出于一个公民的良知

  记者:您是地质方面的专家,为什么会提出来反对这些水电站的开发?

  范晓:本身地质和水电开发还是有很大的关系。直接的影响和关注这个事情还是从03年开始,当时我们做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进入到这个区域以后,看到他们非常野蛮的、完全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破坏原始森林,因为我们做保护区的规划,本身国家划定的核心区是绝对不能去做这个事情的,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在砍伐森林,那里面的风景都是非常漂亮的,当这些水电站建设开始动起来的,当时的场面是惨不忍睹的,当时也是很气愤的,所以我们收集整理了这个材料,在准备这个材料的过程中,很系统的了解了一下水电开发的基本情况。一了解,感到非常震惊,当时我们发出了一个呼吁书,大概有两万多字,在很多媒体上也公开报道了。我们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关注水电站建设。从这个事情深入下去,展开来看,发现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也就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而且持续的关注下去。发现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需要大量的关注,我们当时发出的声音,也不完全是从专家的角度,更多的是从公民的角度,环境受到损害、利益受到损害的人都应该去发出这种声音。

  记者:这几年来您利用地质方面,专业方面的知识,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方面的工作,也成了水电站利益相关者不受欢迎的人士。

  范晓:是,这也很正常。关键你看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如果真的是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不是受局部利益局限的,你把自己当作整个公民社会中一分子来看,这真的是和每个人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所以也会得出比较客观的认识。

  记者:你觉得你作为民间这样的一个公民的呼声,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吗?

  范晓:应该还是会的。因为随着中国的发展,环保还是逐渐的被大家接受和关注。它会形成一种社会力量,而且舆论的关注也在不断的提高。大家关注这个层面也会越来越广。也会形成一种舆论的力量,对政府的层面是有影响的。虽然压力不是太多,但是他已经感受到压力了。在社会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各方面的影响之下,政府会开始做出一些改变。

记者:谢谢你。

16、别让环评单位到项目单位那“讨饭” 

来源: 新京报 2008-10-30

  昨天有个新闻,说的是环保部通过了“三定方案”后,下决心不再参与各种与企业有关的“环评”活动。比如“环境友好企业”评选交给环保部直属的民间环保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而环保标志产品认证工作,则交给环保部下属的“环境认证中心”。(昨日《京华时报》)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里所说的“环评”,指的是“涉及企业环保评比和达标的活动”,而不是人们普遍理解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今后,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理想,“环评”将用来泛指“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

  当前,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多半是原来环境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比如当地的环科院、环科所等,一些大学的环境工程系往往也具备这样的资质。如果向这些单位说明你的“标地”,为利益所诱惑,一些单位会向你拍着胸脯以“我们和环保部门关系很好”作为打动你的理由。

  环保部门的审核从理论上讲当然是很严格的,但现实中,由于事先铺垫的“营养品”都会在审核的关口开始发酵,因此,即使是一篇一眼就可以看出粗制滥造、编制人员甚至可能没到达现场就赶编出来的“报告书”,也可能获得环保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团的表决通过。

  中国当前正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很多事业单位其实都在改变内核和外形,一旦成了企业,原本国家拨款没有了,需要到社会上混饭吃,于是,那些给口饭吃的机会,都会被紧紧把握。而为了吃口饭,似乎就只好到有项目的单位去竞标,为了能过关,他们还会把一部分“环评协作费”送给环保部门。因此,这几年,因为丧失防线,出卖良知,有很多有环评资质的机构被通报批评,甚至被吊销执照。“环评协作费”也一直备受诟病,因为它不仅导致环评制度彻底失灵,还极易包藏腐败,比如2007年杭州环保系统的集体腐败案。

  要想让“环保部门有效参与企业环评”,需要从两个方面改变当前的做法。第一个改变是,别再让环评单位到建设项目单位那里讨饭吃;让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统一把足够的“环评费”上交环保部门;有能力开展环境评价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到环保部门进行竞标,竞标之后,环保部门再“采购”他们的成果。这样,由于“甲方”变成了政府,“环评机构”所提交的报告对政府负责而不是对企业负责。

  第二个方法是,“环境影响报告”编成后,由政府全面公开到网络上,让社会上所有“利益相关方”和愿意关注该项目的人,对这份报告进行评议,提出改良建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配套,是得把“评审报告团”的相关专家名单和评审意见也通通公开,让社会监督。这样,“环保部门”才可能不直接参与“企业环评”;这样,追究“环评机构”和参与者的责任才会成为可能。   □冯永锋(北京 环保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