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4
六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民间组织在行动:
1、地震22天后的北川见闻
2、穿山甲俱乐部送出物资接受清单
请登陆下面网址:
3、走向汶川,走向汶川
环境资讯:
4、人民网环保频道: 2007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出现“拐点”
5、新华网: 巢湖湖区水质连续4月重度污染 长江干流为优
6、人民网-人民日报: 水利部:近八成震损水库降低水位运行
地方信息:
7、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四川将重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8、中国新闻网: 辽宁:环境质量喜忧参半 六条河五条重度污染
9、人民网-江南时报: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创国内罚污之最
汶川地震专题报道:
10、中国新闻网: 发刘宁:唐家山堰塞湖仍处于极危险状态
11、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每天定时公布环境监测情况 重灾区水源达标
污染信息:
12、新安晚报: 超标一百倍的废水排入淮河 污染程度触目惊心
文化遗产:
13、新京报: 羌笛吹奏在废墟之上
特别推荐:
14、光明网-光明观察: 地球赤子齐声唤:拯救地球母亲!
环境时评:
15、燕赵都市报: 重建也要环评 潘岳的不合时宜更显制度理性
16、东方早报: “限塑令”并非长久之计
17、光明观察: 电力缺口再敲节约用电警钟
1、地震22天后的北川见闻
(丁品发自救灾前线)6月3日,穿山甲越野俱乐部开了3辆越野车赴北川县灾区,送北京绿家园和俱乐部北京、广东等地会员捐助的价值近3万元的药品等物资。同行的有四川省地质局高级工程师范晓、《南方周末》首席评论员笑蜀等人。
早9点,越野俱乐部的驾驶员们一起动手,把板兰根、保济丸、黄连素、消毒液、口罩等70余箱药品搬上车,将3部越野车塞得满满当当。我们途经绵阳市和安县,大约在中午1:00左右到达擂鼓镇,这里是当地一处北川灾民安置点,约有2600多人。与我们接头的是市司法局副局长奉光明和灾民安置点的赵医生等人,他们说当前灾民最缺的是医治夏季常见腹泻、感冒发烧、蚊虫叮咬等疾症的药品,称这批药品可谓“雪中送炭”,几名志愿者过来帮助我们卸药箱,并分类码放,一一登记,办理交接手续等;天气酷热,我们一会就干得汗流浃背。我们担心大量药品放在烈日下会很快变质,赵医生告诉我们,目前缺乏帐篷放物资,但这里部队野战医院每天就诊的患者达300多人次,药品消耗量大得惊人,你们运来的这些药品要不了几天就消耗能光。现在政府运进来的救灾物资约占30%,各地志愿者车队运来的救灾物资则高达70%。
我们出发
双方正在核对物资
药品装卸完毕,我们来到标有“救灾”字样的一排排整齐的蓝色帐篷前,一位妇女坐在树荫下,用扇子为趴在席子上熟睡的小女儿驱赶苍蝇。我们和这位妇女交谈得知,目前灾民10人一顶帐篷,一般是亲朋合住,相当拥挤;吃的食品从方便面、大米蔬菜等都有,喝的是经过消毒处理和煮沸的山泉水,她感谢政府给灾民每人每天发10元救济款,各地亲人送来那么多物资,大灾后灾民能够吃穿基本不愁,已经很知足了。前两天帐篷小学开学,孩子已经去上课了。在空场上,一个卫星天线接收器已经装起;一个大荧幕也支了起来。每天晚上都放映两场电影,很受灾民的欢迎。在彩色帐篷搭起的幼儿园里,有课桌椅子和滑梯等设施。身穿新衣服、胸前挂着写有姓名布条的孩子们在玩耍,看见我们照相,马上围拢过来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印有“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的绿袖标深受孩子们喜欢。一位来自江苏的志愿者告诉我们,刚来这里时,大多数灾民的眼光呆滞,终日流泪发愁,不知今后的生活应该怎么办,现在人们已经重新有了笑容。这里正准备搭建简易房,作为计划过渡性安置房居住1~2年。活动厕所已经安装完毕,太阳能热水器马上就要运到,垃圾转运站已经建起来。他表示孩子们非常缺乏图书,如果能有图书室就好了。同行的民间图书协会负责人薛野当场承诺尽快把图书运进来。
在北川一中的教学搂废墟前,我们遇到两名手持遇难子女遗像的家长和两名同学。她们说,部队地震当天夜里就赶到了,但由于缺乏有效救援手段和工具,人们听着孩子们揪心的呼救声就是没有办法,孩子们几天后没有了声息。而在废墟旁,就有一座六十年代的办公楼和一所学生宿舍楼并没有垮塌。那名幸免于难的初一男生说,他没有了学校,曾经去绵阳市的长虹公司所属学校报名,但没有回音------
北川中学惨象
遇难学生家长哭诉
2、穿山甲俱乐部送出物资接受清单
3、走向汶川,走向汶川
http://tv.people.com.cn/GB/14644/7330889.html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217/122500/122647/7330521.html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217/122500/122647/7328667.html
4、2007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出现“拐点”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8年06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339576.html
环境保护部发布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 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人民网北京6月4日专电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了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他说,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污染减排,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环保历史性转变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出现“拐点”。积极推进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认真落实管理减排措施,全国装备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例由2005年的12%提高到48%,城镇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60%,全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3.3万吨,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2006年下降4.6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首次出现了“拐点”。
二是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拉开序幕。制定并组织实施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黄河中上游、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提出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给予水环境人文关怀。对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全面调查,发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取缔关闭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依法严厉打击了二级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行为。严密防控和妥善处理水污染事件,保证了群众饮水安全。
三是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价格、贸易等多种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提高了电力、钢铁、石化等13个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对总投资近1.5万亿元的377个项目作出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的决定。对全国9000多个新开工项目开展了环保专项清理检查,对不符合环评要求的1194个项目依法予以严肃处理。进一步严格企业上市环保核查,仅去年就否决或暂缓10家企业84亿元的上市融资申请。采取“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措施,暂停10市、2县、5个开发区和4个电力集团的环评审批。
四是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开始了新的探索。发布了生态补偿试点指导意见,开展异地开发区建设补偿、饮用水源地保护补偿试点。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开展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发布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开展了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试点,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生态化设计或改造,着力减少污染排放。
五是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水体污染治理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三大基础性战略性环保工程顺利推进。组织编制了污染源普查方案,对全国近3万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了现场监测,开展了大规模的产排污系数测算工作。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四大课题29个专题全面展开,一些专题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是国际环境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开展了中美减排战略联合经济研究,充分利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环保合作的平台对水环境实施联合监测,利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推进环保合作联合声明的落实,着力拓展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双边环境合作交流。积极推进国际环保履约合作。
这位负责人说,2007年,全国大气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等也总体保持稳定水平: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占2.4%,二级标准的占58.1%,三级标准的占36.1%,劣于三级标准的占3.4%。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占72.0%,劣于三级标准的占2.2%。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占79.1%,劣于三级标准的占1.2%。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占44.2%,三级的占54.9%,劣于三级的占0.9%。与上年相比,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降低6.2个百分点。监测的500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281个,占56.2%;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171个,占34.2%;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65个,占13.0%。
声环境状况总体较好。全国72%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好或较好水平,环保重点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好或较好水平的占75.2%。全国58.6%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处于好或较好水平的占92.9%。城市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84.7%,夜间达标率为64.1%。
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较好。绝大多数核设施、铀矿冶、核燃料后处理设施与核燃料生产加工企业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可监测到的污染。大部分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周围电磁辐射水平满足国家标准。局部辐射环境污染存在隐患。
固体废物排放量略有减少。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75767万吨,比上年增加16.0%;排放量为1197万吨,比上年减少8.1%;综合利用量、贮存量、处置量分别占产生量的62.8%、13.7%、23.5%。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79万吨,综合利用量、贮存量、处置量分别为650万吨、154万吨、346万吨。
自然保护区稳步发展。全国新建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全国已建立253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18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面积9365.6万公顷,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和总面积的12%、61.7%。
这位负责人说,2007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呈好转趋势,但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集中表现为:
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上年持平。197条河流407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9.9%、26.5%和23.6%。珠江、长江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全国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2.8%,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三类为11.8%,上升3.8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为25.4%,上升1.1个百分点。四大海区近岸海域中,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渤海为轻度污染,东海为重度污染。
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5、巢湖湖区水质连续4月重度污染 长江干流为优
来源:新华网2008年06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339006.html
新华网合肥6月4日电(记者蔡敏)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近日公布了全省重点水域5月水质报告,巢湖湖区水质自今年2月以来,已连续4个月重度污染;淮河干流安徽段水质有所好转,长江干流水质基本持平。
安徽省环境监测部门5月2日至8日对巢湖湖区和9条主要环湖河流出、入湖水质的监测显示,巢湖湖区整体水质自2月以来已连续4个月重度污染,水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主要环湖河流中,杭埠河、兆河水质良好,柘皋河、裕溪河水质轻度污染,白石天河水质中度污染,南淝河、十五里河、双桥河和派河水质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
5月4日至9日,安徽省环境监测部门对省辖淮河干流、20条支流水质进行了监测。淮河干流安徽境内淮南市段水质轻度污染,蚌埠市涡河入淮口、新铁桥下段水质良好,蚌埠闸下、沫河口段水质轻度污染。与4月相比,淮河安徽段干、支流水质均好转。
此外,与4月相比,长江干流水质持平,基本为优;支流秋浦河池州入江口、滁河滁州汊河段水质好转,其余河段水质持平。
6、水利部:近八成震损水库降低水位运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8年06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337844.html
本报北京6月3日电 (记者赵永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经过20天的紧急排查和处置,岷江紫坪铺上游15座水电站险情基本排除,部分受损较轻的水电站陆续恢复发电。
据悉,“5·12”地震发生后,水利部门初步划定岷江干流的映秀湾、太平驿、福堂、姜射坝、铜钟、金龙潭、天龙湖等15座水电站为重点关注的水电站。自18日起,水利部工作组16人分成3个小组,克服各种困难,连续7天沿岷江流域对8座水电站进行了实地核查。在水利部、电监会、部队官兵和业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截至5月28日,15座重点关注的水电站险情基本排除,有关后续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
另据水利部统计,截至6月2日8时,四川省震损水库中已有1408座水库降低水位运行,占震损水库总数的78%,其中158座已放至死水位。高危以上险情水库已全部降低水位运行。已累计应急抢险震损水库239座。
截至6月3日8时,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为736.63米,较昨日8时上涨了1.1米;相应蓄水量2.008亿立方米。目前,正密切监视堰塞湖雨水情和堰塞体等情况。
目前,四川省19座中危以上堰塞湖已全部落实了责任以及监测预警、人员转移避险等各项措施,其中唐家山等4处堰塞体应急疏导工程已完工,老鹰岩等12处堰塞湖排险工程施工人员已进场排险,其余3处堰塞湖排险工程拟于近日开始施工。
7、四川将重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2008-06-04
http://sichuan.scol.com.cn/dwzw/20080604/20086470012.htm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将以茂县为核心,囊括北川、汶川、理县、平武、松潘等县……昨(3)日,省文化厅公布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保护区将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习俗、祭祀礼仪,体现羌族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特点。
“5·12”汶川大地震使汶川羌族文化保护区遭受严重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最具羌族特色的建筑——碉楼和羌寨遭到破坏,理县桃坪羌寨3座著名古碉楼出现裂缝,楼尖部分垮塌;汶川县古老的羌寨萝卜寨遭破坏。日前,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就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展开讨论,认为保护区重建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地区习俗界限,整合羌区的羌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根据专家建议制订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抢救、保护、重建、利用、发展是基本原则。将羌族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特有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建筑、民俗、服饰、文学、艺术、语言、传统工艺以及相关实物、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作为重要保护内容。突出各地区的重点和特点,如汶川的释比文化、羌绣、黄泥雕,北川的大禹文化,理县的石雕民居建筑、蒲溪羌族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在保护的同时注重建立羌区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灾区恢复重建新的增长点。
8、辽宁:环境质量喜忧参半 六条河五条重度污染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年06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7341893.html
辽宁省环保局今日在此间发布全省环境质量状况,省环保局局长助理宫洪波称,2007年辽宁省环境质量喜忧参半,全省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大凌河、鸭绿江6条主要河流中,鸭绿江水质良好,全程符合二类水质标准,其它5条河流为重度污染。
环境质量包括城市环境空气、河流、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库、近岸海域、降水、声环境质量七个方面。
据称,喜的方面是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趋于好转;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良好,达标率略有增加;水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近岸海域水质以优良为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功能区噪声达标率逐年上升。
忧的方面是,全省河流水质污染依然严重,5条河流为重度污染;酸雨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酸度有所增强。
2007年14个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平均为326天,比2006年增加6天,各城市达标天数在294~346天之间,除鞍山外,其它13个城市达标天数均超过300天。葫芦岛、营口达标天数在340天以上。
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2007年全省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大凌河、鸭绿江6条主要河流中,鸭绿江水质良好,全程符合二类水质标准,其它5条河流为重度污染。监测的36个干流监测断面中,26个为劣五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有69.4%和27.8%的断面超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五类水质标准。
辽河流域是中国七大流域之一,由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水系组成,流域主要面积位于辽宁重工业发达的中部城市群,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4条河流的26个干流监测断面中,22个为劣五类水质。其中辽河污染最重,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指标超标,全程各断面均为劣Ⅴ类水质。
针对辽河污染严重的现状,辽宁省政府提出了“辽河干流三年消灭超五类,五年城市段变成景观河”的目标。为此,辽宁今年已对严重影响河流水质的8家不符合规定的造纸厂采取了关停措施。造纸厂关停后,对排污口和受影响的河流断面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断面污染物浓度均下降10%左右,最大幅度为65.6%。宫洪波称,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道前期滞留的污水将逐渐扩散降解,河流水质将继续好转。(沈殿成)
9、《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创国内罚污之最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2008-06-04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policies_laws/721821212569747_1.shtml
超标排污,罚你100万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创国内罚污之最
“重病须用猛药医。”随着《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下称《条例》)明天正式实施,重病缠身的太湖将迎来重典治理期。
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昨日就《条例》向记者进行了解读,并称《条例》充分凸显了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最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最严密的监控体系”的决心和举措。
环境资源区域补偿
《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太湖流域实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责任制、行政区界上下游水体断面水质交接责任制,并纳入政府环境保护任期责任目标。交界断面水质未达到控制目标的,责任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向受害地区人民政府作出补偿。补偿资金可以由省财政部门直接代扣。
解读:长期以来,交界断面水质超标,一直是影响区域水质改善的“痼疾”,导致上下游之间责任不清,矛盾重重。如今,《条例》已对交界断面水质超标有了明确“说法”,就是实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
区域限批
《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未达到规定标准、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水质未达到控制目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超标、未按时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未按计划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节能减排要求、违法违规审批造成严重后果、其他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等8种行为,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部门暂停新、改、扩建项目,已经受理的暂停做出审批决定。
解读:江苏省以法规形式在全国率先授予环保部门“区域限批”权,为环保部门依法监督管理增添了一个“杀手锏”。现在,明确对太湖流域的8种行为实行“区域限批”,无疑会大大增强太湖治污的力度。
环保权限扩大
《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对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的,环保部门除责令停产整顿、依法给予处罚外,并按照超过排放标准的倍数计征排污费;第六十九条规定,无排污许可证或者不按照许可证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并拒不改正的,停产整顿期间擅自恢复生产、排放水污染物的,私设排污口排放水污染物的,由环保部门封堵其排污口。
解读:长期以来,环保部门执法被认为是“软弱无力”,“动真碰硬”的手段确实不多,从而导致环境执法效能大打折扣。这次《条例》授予环保部门更多的执法权限,使环保部门能够“挺直腰杆”,执法手段也逐步“硬”起来。
违法排污罚100万
《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停产整顿,处以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解读:“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一直是环境执法面临的突出问题。此前,太湖流域对违法排污的最高罚款额度是10万元。与企业违法排污、违法建设获取的利益相比,这样的罚款额度远远不能起到对违法行为的惩戒作用。《条例》此次规定了100万元的处罚上限,开创了国内对违法排污企业罚款的最高标准,充分体现江苏省对太湖流域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的要求,也为环保部门执法增添了“底气”。
据悉,这部《条例》普遍提高了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额度,其中,对建设项目水污染防治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停止生产,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拆除、闲置水污染防治物设施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等,充分体现出了对违法行为处罚的严厉。
一级保护区禁设排污口
《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的饭店、疗养院、旅游度假村、集中式畜禽养殖场等,应当建设污水污物处理设施,对产生的污水进行预处理后接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得直接排入水体。
解读:太湖流域要实施分级保护,其中太湖湖体、沿湖岸5公里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1公里范围为一级保护区。封堵各类排污口和严禁污水直接进入湖体,是目前太湖铁腕治污的主要举措。
10、刘宁:唐家山堰塞湖仍处于极危险状态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年6月4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96310
中新网绵阳六月三日电(肖青 霍潺)国家水利部总工程师、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刘宁在今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唐家山堰塞湖因其堰塞体巨大、余震威胁、气象条件恶劣,在采取了多种措施后,仍处于极危险状态。
刘宁详细分析了唐家山堰塞湖目前所面临的确定与不确定的危险性。
目前,已确定的危险性有四:
一是据统计在形成堰塞湖以后,因洪水和上游降水引起溃坝的概率达百分之九十三;
二是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坝高一百二十四米,如不采取措施,其所形成的水头达到六十到八十米就极具危险性;
三是唐家山堰塞湖上游流域面积是三千五百五十平方公里,经水文专家测算,上游如有两个毫米降水,坝前水位就会上涨一米;
四是唐家山堰塞湖区域还在不断遭受余震,特别六级以上余震的影响,这些分析和认识表明唐家山堰塞湖处于高度危险状态。
刘宁称,唐家山堰塞湖的危险还有四个不确定因素:
一是堰塞湖的堰塞体是受到地震引起的滑坡体构成,其土石结构短时期内很难查清楚;
二是唐家山堰塞湖上游所控制的流域内降雨、气象变化难以预测,山区小气候变化频繁。据资料显示,该区域六月平均降雨量为一百四十毫米,七月是三百六十毫米,八月是三百三十毫米,上游降水对湖容(蓄水量)的影响很大;
三是堰塞体有薄弱的地方,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此次工程措施就是找到了其薄弱面,顺沟开凿,最深的开挖达到十三米,如果遇到岩石,开挖的速度就没有这么快。但也许还有其它的薄弱点没发现。
四是目前在唐家山堰塞湖淹没的上游漩坪乡,还有是二千多万立方的滑坡体。刘宁表示,这一滑坡体如何滑动?将造成什么险情?目前还不清楚。但它若下滑,就有可能形成管涌,就有可能造成唐家山堰塞湖溃坝。这是他目前最担心的问题。
11、四川每天定时公布环境监测情况 重灾区水源达标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2008年06月04日
http://www.gov.cn/gzdt/2008-06/04/content_1005448.htm
6月3日,从四川省环保局获悉,从即日起,四川开始每天定时公布全省特别是灾区地区的环境质量监测情况。为确保饮水安全,各级环保部门正按照城镇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地划定的范围,全方位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监测,做到监测区域和监测指标“两个全覆盖”。根据监测结果,环保部门将每日定时发布环境质量信息,其内容主要包括:江湖、湖库水环境质量;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监测结果显示,6月2日,四川所监测的29个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良好,40个地区饮用水源地和重要流域控制断面水质良好,均为达标。成都、都江堰、彭州、绵阳、安县、江油、德阳、绵竹、什邡、广元、青川11个重灾区及18个其他环境空气质量省控城市,除自贡市二氧化氮略有超标外,29个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良好。
市、县城区水质方面,成都、都江堰、温江、彭州、崇州、郫县、大邑、绵阳、安县、江油、平武、德阳、绵竹、什邡、广元、青川、雅安、宝兴、汉源、汶川、茂县、理县、小金、松潘、黑水25个重灾区(北川因县城被毁,未能监测)的5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其PH值、溶解氧、氨氮等10项指标均达标,水质良好,可作饮用水源使用。
对新划定的受灾地区203个乡(镇)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已监测了150个乡(镇),综合毒性检测指标结果表明,所有监测的乡(镇)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良好,可作饮用水源使用。而四川其他的71个乡(镇)、村饮用水源地及重要流域控制断面水质,与地震前相比变化不大,水质良好,可作饮用水源使用。
12、超标一百倍的废水排入淮河 污染程度触目惊心
来源:新安晚报2008-06-04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wastewater/721641212541016_1.shtml
昨天(6月3日),省环保局公布今年第二批省级挂牌督办的6家污染企业。这6家企业中,有的将超标100倍的废水偷排入淮河,有的投产10年都没有进行环评,任由黑红色的废水最终流入长江……
偷排废水超标100倍
6家污染企业中,蚌埠天星树脂有限公司和大成万达公司蚌埠分公司均位于淮河流域,其超标废水最终流入淮河,严重影响淮河水质。据省环境监察局监察一室主任张仰峰说,环保执法人员在蚌埠天星树脂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该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竟擅自停运,“企业将污水收集调节池内的废水直接用泵向外偷排,外排废水取样监测后,污染指标COD竟超标100多倍,而且废水有强烈的酸性。”
大成万达公司蚌埠分公司外排废水的污染物浓度虽然没有蚌埠天星树脂有限公司那么高,但日积月累下,其废水造成河流严重污染。张仰峰说:“我们在废水入河排污口下游500米处取样监测,COD浓度高达1100毫克/升,远远超过河流的承受程度。”据了解,这家公司的废水排入铁姑娘运河,然后流入淮河,长年累月的废水排放已经将“铁姑娘”污染得“病入膏肓”。
黑红色废水流入长江
在滁州市的安徽省天康药业有限公司的排污口处,省环保执法人员同样看到了惊人的污染场景。据张仰峰回忆,“黑红色的或是灰色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出来。”环保执法人员取水样监测了一下,发现废水呈强碱性,色度和COD浓度也严重超标,对环境极为有害。据了解,这家企业排出的废水最终流入长江。
更让环保执法人员惊讶的是,这家企业建于1997年,第二年一期工程就已经投产,2003年二期工程也投产,但至今却没有履行环评手续,更谈不上建污水处理设施。张仰峰说,对于该企业如此恶劣的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已经责令其立即停产,“同时要求其在7月30日前完成环评手续,如果逾期未完成,将处以最高20万元的罚款。”挂牌企业被勒令整改据介绍,这次挂牌督办的污染企业是省环保局4月上旬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张仰峰说,4月8日至13日,省环保局对一些重点群众信访案件,以及一些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进行环保检查,发现仍有一些企业存在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遂决定对这些企业挂牌督办。“一定会确保件件有结果。7月底前未完成整改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张仰峰说。
据了解,本月中旬,一年一度的环保专项行动有望全面铺开,环保执法人员还将搜寻更多潜藏的污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张仰峰说,今年至少还要挂牌督办3批企业。此外,记者昨天获悉,今年第一批挂牌的12家企业正在积极地整改,其中安徽华泰化学工业公司已经于5月下旬通过了环保验收。
13、羌笛吹奏在废墟之上
来源:新京报2008-6-4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wenyu/1040/2008/06-04/021@094936.htm
看到一幅图片,一个在地震中痛失家园的羌族老奶奶拄着拐杖前行,大地在风雨中飘摇,老人目光凄惶、神情悲苦,她不得不离开那片几乎生活了一生的和平的土地,离开青山绿水的田园。羌族老奶奶让我想起我已逝多年的祖母,想起她临终前说过的话:“一个人能死在自己家里,就是有福。”
千古羌笛如何传承?
大地震,震碎了羌族人的家园。那“云朵上的街市”,那古老的羌族文明,那些让全中国惦记着的人们。汶川县,“云朵上的街市”,据说是大禹的故乡,古羌王的遗都。阿尔村,如果不是地震,这个“云朵中的村庄”也该是个美丽的地方,尽管它是汶川最贫困的乡村之一。
地震给羌族文化遗迹造成了不可复原的伤害。北川县民俗博物馆的上万件文物实物被埋在废墟里,馆内的羌族出版物,搜集整理的羌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文字、图片、音像等所有资料也都拿不出来了。民族文化人才、专家的损失也很大,北川文化馆、北川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80%都不幸遇难,其中包括民族舞蹈家、音乐家、民俗研究专家。许多储存在电脑里的资料、研究成果,也被地震毁掉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之音高亢苍凉、催人泪下,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对于将来的汶川、茂县、北川和理县居民来说,羌笛的千古音韵还能否传承?
我们看到,随着重建家园开始,如何保护灾区羌族文化提上议事日程。北京召开紧急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成立包括23名成员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调研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羌族文化研究专家李绍明等数十位与会专家学者发出《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倡议书》。抢救只能是竭尽全力把文化遗产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让文化遗产工作者寝食不安的事实是,汶川地震不仅使羌族人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使其千百年来形成的文明见证遭到巨大的破坏,大量羌族文化遗址和文物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3000多年的羌族文化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像抢救生命一样抢救文化
羌族本身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传说,如果不尽快把幸存的羌族老人找出来,把他们的生活习俗、起居方式等记录下来,那么我们将会丧失这一珍稀而濒危的文化遗产。
古老的羌族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穿着麻布长衫,外套羊皮长背心,包头巾。石块垒砌而成的羌寨隐藏在连绵的群山间,自成风景。羌族建筑手艺高超,住房远看像座碉堡,俗称碉楼。羌寨深深,世外桃源般与世隔绝,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据说在萝卜寨等地还沿袭着千百年来羌家谈恋爱对唱山歌的习俗。每到羌族的传统节日,寨内的姑娘小伙们深情对歌,还要和全村人一同围着篝火跳锅庄舞,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吹着羌笛、唢呐、口弦琴,打着羊皮鼓,通宵达旦。而如今,古羌族遗址的萝卜寨消逝了,黄泥雕群的布瓦村没了,石砌古雕的阿尔村面目全非,一些木结构建筑还有望修复,被震碎的瓦片可以在灾后复建时重新使用,而地震中垮塌的砖石结构建筑却难以复原。这片土地上原住民的生活情状和生存资源,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从天而降的灾难损毁。
我们哀痛生命的逝去,也悲悼文明遭到的破坏,尽管这一次,更多的是自然力的破坏。下一个阶段,抢救文化遗产,就像前一阶段对生命的救援一样重要。刻不容缓的是,动用国家力量、民间自发力量,和当地政府、居民共同协作,对遭到毁灭性打击的羌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组织采访、搜集资料、整理民歌民乐、拍摄图片信息、录制音像素材、编撰文史资料、保护残垣断壁、搜集有价值的建筑碎片。这些大量的抢救工作不能只依靠国家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力量,更需要民间力量和普通民众的参与。
文明坚强,文明脆弱,活着的人要爱惜。今天的汶川就像昨天的三星堆吗?三星堆是神秘的历史之谜,汶川地震也终将成为悲情的历史。历史上很多天灾人祸都建有博物馆,如今要把汶川建成“地震纪念馆”,国人应该以此为契机,不仅建立中国的灾难反思制度和遇难者纪念制度,也建立古老珍稀文化的保护制度,把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来敬仰,来抢救,来保存。这是对文明最好的保护,也是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
羌笛吹奏在废墟上,羌笛见证灾难,羌笛追思家园。 谢青桐(江苏 学者)
14、地球赤子齐声唤:拯救地球母亲!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2008-06-04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6/04/content_785623.htm
——写在2008年“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
“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对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凸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这个地球环境刻不容缓。有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出席的这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全球环境问题,探讨协力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这次会议,广泛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问题和现实问题,制订了对策和措施。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这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把第一次世界环境保护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为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和发扬会议精神,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同时,确定了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联合国环境规则署确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
“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母亲受到重创正在哭泣。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这一不争的事实,成为地球母亲重创之痛。厉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成为正在兴起的世界潮流!于是,2008年6月5日第36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为呼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办好绿色奥运的决心和行动,环境保护部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发布了主题标识,要求全国各地围绕中国主题,以宣传“办绿色奥运,促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掀起一次环境宣传热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主题标识,运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技法,通过地球、奥运五环等设计元素,体现了“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向人们传达了“办绿色奥运,促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
“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一起来“办绿色奥运,促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一起来关爱和呵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有家园!
“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一起来减轻正在哭泣中的地球母亲重创之痛!地球赤子齐声唤:“拯救地球母亲!”
15、重建也要环评 潘岳的不合时宜更显制度理性
来源:燕赵都市报2008年06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7341094.html
6月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由国务院30多个部门和四川省政府组成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将用3个月的时间拿出震区的重建规划。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表示,灾区重建不能是简单的恢复,生态环境应该成为灾区重建合理布局的基础指标之一,规划环评也应该作为重建规划的基础依据,为长期减灾防灾机制的建立打好基础。(6月3日《中国青年报》)
事实上,正如潘岳所说,这几年我们的规划环评是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艰难前行的,原因在于,规划环评所注重的长期利益、全局利益,往往与“重审批轻规划”的部门利益和“短平快出业绩”的地方利益相冲突。这一次,规划环评将面临着与灾区重建大局不相“协调”的尴尬。要火箭般的重建速度,还是坚持让制度“做主”,这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平衡术。
此前,国家已就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门成立规划小组,国务院明确要求该小组在三个月内拿出一个总体规划及六个专项规划。这彰显了国家快速恢复灾区生产、重建家园的决心。然而,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如有论者指出的,灾区经济的恢复与重建固然有其特殊性、紧迫性,但就本质而言,这项工作依然要受经济规律的支配,要依科学规划的指导,避免陷入欲速则不达的怪圈。如果没有一系列周密的制度安排,仓促上马的重建规划将可能留下遗患。比如环保隐患。
规划环评,就是指对某个区域或某个行业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整个区域和行业的环境容量,分析对环境的影响。在环评工作的实践中,许多环境问题是单个建设项目的环评所解决不了的,其中有些在规划中就埋下了隐患。因此,要事先消除环境隐患,就必须进行规划环评。通过规划环评可以使规划中各要素布局趋于合理,比例趋于合理,减少彼此间的干扰影响,使规划区内各要素和谐统一,最终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可能需要一定的过程,加大决策的时间成本。但规划环评注重的是一个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能否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规划环评是国际公认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手段,理应为灾后重建提供重要的依据。规划环评短期看来是在为灾后重建制造“麻烦”,实则是以更负责任的态度、更科学地参与重建。当然,笔者并不否认,在灾区重建这一时间紧、任务重之非常情况下,规划环评也可以加快速度、特事特办,但前提必须是在科学、公正的基础上。
我们已经很熟知潘岳的一句名言:环保制度建设比“风暴”更艰辛。在这个时候,我们更能理解潘岳坚持的意义。告别“风暴”、建立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特别是在灾区亟待重建、百姓生产生活亟待回归正常的非常时期,仍能把制度放在第一位,这就更显出环保工作者的铮铮之心。尽管,在灾区重建正如火如荼之际,潘岳祭出规划环评显得不那么“合时宜”,但由此,我们也看到了环保制度重建的希望。(作者:陈才)
16、“限塑令”并非长久之计
来源:东方早报2008-6-3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3/userobject1ai88363.shtml
“限塑令”实施首日,记者在北京发现,合格塑料袋隐隐有供应不足大问题,塑料袋收费范围不统一,小门店偷偷免费提供,流动商贩依然提供超薄塑料袋。而在上海襄阳北路上一家超市,中号塑料袋售价2角,但不远处的一家便利店中,同样型号塑料袋售价3角。(6月2日《新京报》、6月1日《新民晚报》)
依笔者而言,“限塑令”的负面效应未来还会出现很多。原因是,“限塑令”并非“禁塑令”,原本不是长久之计,反而可能带来如下糟糕的局面:
其一,商家争相利用塑料袋牟利,并促使厂家继续生产各种合格或不合格的塑料袋。塑料袋收费,对于商家来说可谓求之不得。事实上,利用有偿使用塑料袋牟利的事已经出现很多。相信将来利用免费送塑料袋拉客,或者利用“附带”卖塑料袋之机宰客的现象,会大量出现。而受利益驱动,厂家会继续生产各种合格或不合格的塑料袋。
其二,市民习惯于花小钱得方便之后,塑料袋使用率将很快回升。根据以往经验,人们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要让“方便了”很多年的中国人,突然因为要多付几毛块把钱而放弃使用塑料袋,这除了对贫困群体或许有效,对大多数国人而言不大可能。
笔者以为,要真正遏制白色污染,就必须实行全面彻底的“禁塑令”。如今“限塑令”既已实施,就应该尽量缩短“限塑”这一过渡性政策的实施时间。政府和有关部门眼下应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电视、报纸等平台,展开立体宣传,让“禁塑令”家喻户晓;二是拨出专项科研经费,加快环保购物袋的研究,早日实现环保购物袋的大规模生产,并且统一价格。邓昌炉
17、电力缺口再敲节约用电警钟
来源:光明观察2008-06-04池墨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6/04/content_785535.htm
尽管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部分地区时段性的电力短缺现象或将不可避免。根据预计,今夏高峰期间,华东、华中、南方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将出现电力缺口。来自电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累计发电量1.3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7%,日发电
量98.06亿千瓦时,统调最高负荷4亿千瓦,西电东送基本正常。预计全年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将在12%左右。(6月2日新华网)
近年来,我国发电企业有了长足发展,电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电力能源的使用基本覆盖全国每一个城市、乡村角落,电力需求也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电力供需平衡,是国家致力于发电企业建设的结果,这种平衡,只是暂时性的平衡,而非电能的过剩。与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相比,发电企业的建设速度还没有达到与电力需求同等增长的速度,只要出现意外情况,这种平衡关系就会被打破。比如,去冬今春的南方雪灾,刚刚发生的汶川地震,都给发电企业以及电网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这种破坏和威胁让电力产生了严重缺口,加剧了电力供需矛盾,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因此,电力缺口再次敲响了节约用电的警钟。
其实,节约用电的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多少年,但是,所起的作用好像不大,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浪费电能的现象。比如,晚上天还没有黑,路灯便早早亮起来;早上天已经大亮,但路灯还没有“休息”。一些地方,为了美化城市,设立了大量的景观灯,企图打造“不夜城”;一些企业财大气粗,认为自己花了钱,怎么使用电能是自己的事情;一些家庭,没有养成人走灯熄的习惯,为了方便,喜欢将家用电器设置在待机状态等等,这些,都是严重的浪费电能的行为,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加以改正。
节能减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去年,国家为了倡导节能减排,在全国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运动。这是政府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采取的发展战略,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经过宣传发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节能减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形势仍然很严峻,任务仍然很艰巨,要走的路仍然很长。这无疑也在拷问着我们的节约意识。
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发电企业的建设速度,鼓励采取多种形式的发电,节约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节约,养成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的习惯,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所以,政府、企业以及家庭个人,都应该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不要等到拉闸限电的时候,才想起电能是有限的,才想起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