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8
五月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法制日报: 环境部公开信息 受理机关未依法公开可当被告
2、新华网: 中国将投入巨资保护甘南“黄河蓄水池”
3、北京晨报: 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须标环保声明
地方信息:
4、新华网: 北京市确定2008年节能减排目标
5、新华社: 深圳曝光26家违法排污企业 最高罚款20万元
6、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四川万个村庄严重缺水 成都被列入全国缺水城市
7、21世纪经济报道: 安徽上报巢湖治理方案预计投入500亿元
人与自然:
8、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气候变暖 可能致四川大熊猫向西向北迁徙
污染信息:
9、东方IC: 云南滇池初现蓝藻 专家呼吁遏制污染(组图)
人物访谈:
10、云南日报: 为什么要给滇池补水--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环保法规:
11、人民网-人民日报: 污染者头上又悬把剑 蓝藻事件催生环保审判庭
绿家园五一生态游连载:
12、五一生态游今日兰考之二——今天的村里人
环境时评:
13、人民网-人民日报: 有花堪“护”直须“护”,莫待无花空叹息!
14、人民网-人民日报: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五一起施行 政府部门适应吗?
15、西安晚报: 信息公开应向权利型演进
1、环境部公开信息 受理机关未依法公开可当被告
来源:《法制日报》2008年05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214443.html
随着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保护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实施,环境保护部今日(5月7日)向社会主动公开了17类政府环境信息,供公众查询。
这17类政府环境信息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质量状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及落实情况;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受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结果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的项目、依据、条件、程序和结果等。
公众最为关心的经调查核实的公众对环境问题或者对企业污染环境的信访、投诉案件及其处理结果;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名单;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拒不执行已生效的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也在其主动公开的范围之内。
但是,属于国家秘密的、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露的等6类情况不在公开之列。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自5月1日起已经开始正式受理环境信息公开查询申请。他说,环境保护部为此专门设立了受理机构即环境保护部行政服务大厅,办公地址在环境保护部东门,办公时间为8:00至11:30,13:30至17:00(节假日除外)。联系电话:(010)66556089。
环境保护部还公开了具体受理的程序和方式。这位负责人说,环境保护部在收到《信息公开申请表》后,将进行登记。并在登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他表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受理机关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监督部门投诉。投诉电话:(010)66556039投诉邮箱:zwgktousu@mep.gov.cn;此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向监察机关举报或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记者郄建荣)
2、中国将投入巨资保护甘南“黄河蓄水池”
来源:新华网2008-05-08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714151210209955_1.shtml
从2008年起,中国将逐步投入44.51亿元,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进行保护和综合治理。甘南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黄河、长江分水岭地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黄河流经这里433公里。由于黄河水在这里得到大量补给,这一地区也因此被形象地称之为“黄河蓄水池”。
3、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须标环保声明
来源:《北京晨报》2008年05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214330.html
记者昨天从国家标准委获悉,经过征求意见稿等多道程序后,3项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日前已正式发布,将于6月1日起实施。记者近日在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看到,收银处已贴出了醒目标识,提醒购物者从6月1日起不再提供免费的塑料购物袋,不少购物者已在使用自备的环保购物袋。
新标准规定,塑料购物袋应有环保声明,如“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请多次使用”等内容;应有警告语和安全性说明,如“为了避免和防止窒息等危险,请远离婴幼儿”等;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购物袋应标有“食品用”字样。塑料购物袋一般为树脂本色或白色,其他颜色应由供需双方商定;不应有明显异味等。(记者 王海亮)
4、北京市确定2008年节能减排目标
来源:新华网北京 2008年5月8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94286
北京市2008年节能减排目标已经确定。北京计划今年使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5%,单位GDP水耗下降4%以上,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4%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以上。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海平7日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举行的发布 会上表示,北京市今年节能降耗减排行动计划主要是围绕着奥运环境的保障和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将继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北京市今年将要达到目标还包括:市区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将达到70%,城八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3%,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50%,全市再生水的利用率达到56%,城八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1.2%。
王海平说,为实现这些目标,北京市将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奥运环境保障与污染减排、政府机构节能、大型公建节能、高耗能行业节能、绿色照明、可再生能源示范、水资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等10大工程。
据了解,北京市将继续推动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退出。今年继续推进首钢压产,有机化工二厂等国有大企业停产搬迁,40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企业退出北京。同时,推进5万户平房电采暖改造;淘汰更新老旧公交车1500辆,出租汽车2000辆,以进一步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
5、深圳曝光26家违法排污企业 最高罚款20万元
来源:新华社2008年05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213808.html
深圳市环保局7日通过当地媒体公开曝光了26家违法排污企业,这些企业还被依法处以8万元到20万元的罚款。
据介绍,这26家违法排污企业被处罚的主要原因是:排放超标废水,非法转移危险废物,未经环保审批,拖欠排污费等。其中深圳市东晟电镀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坪山石井联邦实业五金厂和深圳市龙岗区坪地宏裕五金电镀厂3家企业因排放超标废水被吊销排污许可证,并被罚款10万元。
深圳市环保部门在公开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全市的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32%,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46个百分点;全市主要河流除盐田河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外,其他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劣于Ⅴ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生化需氧量。(记者王传真)
6、四川万个村庄严重缺水 成都被列入全国缺水城市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2008-05-08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714171210210357_1.shtml
虽然我省水资源丰富,但有近50%的耕地无灌溉水源,有万个严重缺水村……5月11日至17日将迎来全国第十七届城市节水周,昨日(5月6日),记者从2008年城市节水周活动启动会上获悉,四川水资源虽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36倍,但是我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区域型、季节型、工程型、资源型缺水和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其中,成都区域内人均占有本地水资源量仅为553.38立方米,成都市已列为全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
为了解决水资源紧张,利用效能差的困境,我省将在2010年内,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以上,节水器普及率达到48%,新增灌面215万亩……
7、安徽上报巢湖治理方案预计投入500亿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05月08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805/0508_17_528114.shtml
向南步行3公里,走过合肥滨湖新区一个叫做丙子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巢湖的北岸了。4月27日,本报记者来到丙子,站在巢湖北岸,腥臭味异常难闻。
沿着湖岸走两三里,记者也发现零星的蓝藻。“今年的湖水还可以,不过巢湖西部蓝藻多点,我早上从那里过来。”一位名叫陆如岗的渔民对记者表示。
记者随后致电湖东所在地的巢湖市环境监测站,对方也表示:“暂时只发现少量的蓝藻,目前监测分析已改为每2小时一次,全面观察蓝藻爆发情况。”
“你说巢湖治理效果会大么?”陆如岗反问记者。
《总体方案》已经上报 预计投入500亿治巢
“尽管国家给巢湖的钱比太湖和滇池要少,但巢湖的治理应该说是太湖、滇池和巢湖里面最好的了,当然这不代表其不存在问题。”安徽省发改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本报记者。
“这两年治理效果还行,我曾几次看到有专人在这边进行治理。”位于肥西县工商局丙子办公室旁边的一家杂货店老板表示,“希望治理更好点,这样对我们身体有好处。”
安徽省经济技术协调办公室主任刘建告诉本报记者:“巢湖已经成为江浙沪很多旅游人士的选择。”
2008年2月,安徽发改委牵头,联合合肥和巢湖市政府等5家单位和部门共同制定完成了《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并于当月就递交给国家发改委。
本报记者独家获知,这份编号为皖政[2008]13号附件的《总体方案》对未来5年的巢湖治理方案做了规定,并对10年甚至20年后的巢湖治理规划做了展望。
对于《总体方案》的内容,相关部门始终守口如瓶。记者仅获知,该方案除了使用常规治湖方法,并借鉴太湖的治理方法之外,还特别提出要引长江水进入巢湖,稀释巢湖,用长江水清洗巢湖。
长江有182公里的岸线在巢湖市,安徽希望从长江上游引水入巢湖,再把巢湖的水从长江下游排出,达到“改善巢湖水质的目的”。
《总体方案》确定预计投资为500多亿元,近期目标是到2012年巢湖湖体富营养化加重趋势得到遏制,环湖支流水质明显改善,远期目标则是到2020年巢湖水体总体达到Ⅲ类标准。
合肥市市长吴存荣4月25日在武汉表示,合肥市目前已为治理巢湖投入100多亿元,根据规划,合肥还将追加300多亿。
早在《总体方案》递交给国家发改委后的1个月后的两会期间,巢湖市市长宋国权就公开呼吁国家尽快批复《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但我们并不清楚《总体方案》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批准,我们希望越快越好。”上述发改委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陆如岗也对此表示欢迎:“这样的话,整个巢湖的水就置换了一遍,应该会干净多了,至少我也不会天天闻到难闻的气味了。”
打造安徽浦东 合肥治巢有动力
与巢湖市一样积极治理巢湖的还有合肥市,也许某种意义上讲,合肥更为积极。
“事实上,合肥正在打造安徽的浦东——滨湖新区,而国家对于合肥建设的湖滨新区向巢湖扩散可能导致的污染存在担忧,所以一直没表态同意。”一位了解当地政情的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说。
中国科技大学一位环境方面研究员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城市化带来污染是很难避免的,所以合肥向巢湖方向发展,只会加重污染。”
记者在滨湖新区现场看到,就在大量低矮的农村民房的旁边,一排排高层建筑正在施工之中。“吃大苦,成大业”、“建设安徽浦东”的标语随处可见。
据悉,合肥确定的滨湖新区占地196平方公里,但国家最终批准的却只有40平方公里。
“为了保证滨湖新区得到国家的支持,合肥必须加大对巢湖的治理,所以我们提出了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污染、不新增污染的说法。”合肥市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
合肥市副市长张晓麟也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合肥从来没有哪一天像今天这样对巢湖污染治理高度重视”。
“合肥从两个角度推进滨湖新区的发展,”上述官员告诉记者,“一方面修建徽州大道通到巢湖;另外一方面就是加快对巢湖的治理以期消除上级的忧虑”。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巢湖治理好了,有利于滨湖新区的建设,而滨湖新区的发展带来的财政收入对于巢湖的治理肯定有较大的帮助。”这位官员显得比较乐观。
安徽省社科联学会处副处长韩修良则有另外的解读:“合肥也没有办法,其它三面都不可能扩展,只能向南部的巢湖发展,这符合合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合肥一直在大开发,大发展,合肥下属的三县发展很快,扩展到巢湖旁边的肥西县也是必然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对本报记者表示。
巢湖边的“双城记”
然而,合肥和巢湖的积极的背后不无隐忧。
作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巢湖周边主要有两座城市,一个是合肥,另外一个则为巢湖市,合肥环抱的部分称为西半湖,巢湖环抱的部分称为东半湖,少部分在六安市。
然而,两座近邻城市之间的关系因为污染问题一度存在着矛盾,这也影响了巢湖的治理力度和成效,外界也因此质疑双方合作的力度。
“《总体方案》是参考《太湖治理方案》以及《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进行制定的。”安徽省发改委一名科长对记者表示,“其中就参考了太湖的协调的做法,因为合肥和巢湖市之间,以及安徽省内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存在一些问题。”
此前巢湖市相关人士曾公开表示合肥是巢湖的主要污染源,却让巢湖市背负产生污染的负面名声。这一点在等待审批的《总体方案》中得到确认,在200多个治污项目中,合肥有163个,而巢湖只有53个。
“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相关的协调机制来保障各方的利益,其实巢湖治理好了对巢湖市非常有利,这点巢湖市肯定清楚。”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程必定对本报记者表示。
部门和区域间协调的缺乏,导致了巢湖治理速度降低,《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指出,巢湖治理十五规划中未动工的项目占到总安排项目的四分之一。
作为《总体方案》评审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也需经济机制来护航,巢湖污染治理要考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要坚持受益者或破坏者支付、保护者或受害者赔偿的原则,才能逐步建立新的综合配套补偿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程必定如是说。
据悉,待批准的《总体方案》中就明确规定了高层协调制度,并规定要实行责任制,理清各个部门,各个城市的责任,强调协作与合作。见习记者 孙小林
8、气候变暖 可能致四川大熊猫向西向北迁徙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2008-05-08
http://sichuan.scol.com.cn/cddt/20080508/20085865857.htm
四川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栖息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系东部、邛崃山脉南段,这里生活着占世界1/3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日益加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气候环境状况也受到高度关注。2007年7月开始,受世界自然基金会委托,由四川省气候中心马振峰研究员牵头组建的科研组,历时近一年,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气候环境变化趋势作出分析和预测,并做出一份关于“气候变化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及区划研究”的科研报告。
昨(7)日,记者从四川省气象局了解到,该研究报告已经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验收,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未来10-30年,栖息在四川省横断山脉东部、邛崃山脉南段的大熊猫将会向西向北迁徙,以适应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气候生态环境变化。
研究地域范围
据省气象局相关人员介绍,此次项目的研究范围地跨成都、雅安、甘孜、阿坝等4个市州、12个县市、7个自然保护区、9个风景名胜区。涵盖卧龙、毕棚沟大熊猫栖息地;南沿主脉夹金山、金汤河大熊猫栖息地;东南支脉西岭雪山-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涉及整个四川横断山脉东部与岷江之间的大熊猫栖息地,南北长180公里,东西宽40—70公里的片状区域,总面积达9245平方公里。
气候趋势
50年来气候变干变暖
参与此次项目研究的四川省气候中心秦副主任告诉记者,研究过程中,科研组收集整理了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附近34个气象站所有的历史观测资料,对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50年,大熊猫栖息地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990年以来气温增暖的态势加速,冬、秋两季尤为显著;除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外,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夏、秋两季降水量明显减少;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亦呈减少趋势。干暖成为大熊猫栖息地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
变化趋势
西北部更适宜生存
科研组在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设定的SRE-SA1B、SRESA2、SRESB1三种排放情景基础上,以1980年-1999年20年间的气象资料为参照,通过气候模拟,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98°E-106°E,27°N-35°N)2020年-2050年温度、降水年变化等方面进行预测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气候专家们发现:不同情景下,自然保护区在2050年前温度呈现升高的趋势,但是降水变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整体上温度降水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西北———东南差异。而栖息地的西北部地区呈现气温升高、降水明显增加的趋势,更适宜大熊猫生存。
生存趋势
栖息地向西向北发展
在综合比对分析大熊猫栖息地各类气候资源的分布情况、变化规律、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后,科研报告指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地形复杂,海拔落差大,形成了局地气候多样性,为大熊猫生存、生活、繁殖提供了许多适宜的局地气候生态环境。但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气候适宜区、次适宜区将由东南向西北发展;最南端的大小相岭和凉山山系大熊猫气候适宜区将逐步减小,山势陡峭、海拔较高的邛崃山系则会显著增加。
据悉,此次验收过程中,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认为,该科研成果对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的设计,诸如位置选择、保护区面积、区域划分、建立走廊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链接
全球变暖带来灾害频发
近年来,自然环境的变化说明了全球气候在变暖,全世界范围的冰川、高山永久性积雪正在逐渐消退、减少;北极的冰山在过去的40年间已经丧失了其厚度的40%;过去100年间的全球海平面正在以3000年之前3倍的速度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动植物为了适应气候变化不断地改变着其活动范围和行为。全球变暖是公认的事实,也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全球变暖
导致严重后果
★自然灾害频发海平面会上升得更快,热浪和干旱发生得更频繁,导致更多的水资源冲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一旦破坏,将出现土地荒漠,很难再恢复。
★极端气象事件增多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泛滥。
★疾病传播范围更广全球变暖将威胁我们的健康,可能会发生与“热”相关的疾病和死亡,由昆虫和啮齿动物携带的传染性疾病会被更广泛地传播到以前没有这种疾病的地区。
★生存空间减少城市、农场、森林、沙滩、湿地以及其他自然栖息地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话专家
温度升高构成一定威胁
■省气候中心副主任秦明生
昨日下午,省气候中心副主任秦明生表示,该研究项目是以“气候”为主线对大熊猫栖息地进行考察,对大熊猫的生存环境进行“纯气候”分析,其结论主要基于对气候变化的分析。
据他介绍,历时一年的时间中,项目研究组的成员走遍四川境内的数个大熊猫栖息地,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观测。秦副主任说,从考察中专家们发现,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侵入,一些原本适合大熊猫生存和自然环境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有的大熊猫栖息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再加上人类活动的侵入,实地检测的温度相对以前气象站观测数据高了一些,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一定威胁;另外,有些大熊猫栖息地的降水有了明显的减少,也会对大熊猫的栖息构成影响。”他向记者解释,由于此次考察期限只有一年,还没有对除气候以外的大熊猫栖息地数据进行分析。今后,省气象部门的专家将可能联合林业部门、大熊猫研究专家召开座谈会,一起研讨与大熊猫栖息地相关的一些问题,制定出更完善、权威的多样性保护规划。
气候不是绝对单一的因素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
“气候对大熊猫的栖息地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也不是绝对单一的因素。”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和民告诉记者,其实,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的因素比较多。
张和民说,由于大熊猫高度依赖竹子,其生存环境也跟竹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竹子、水、树是影响大熊猫生存环境的几大因素,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的生物也具有多样性。”张和民提到,大熊猫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温度是27℃左右,平均温度在17℃—25℃、年均气温在13℃,大熊猫都可以生存。他告诉记者,其实,顽皮的大熊猫一点都不怕冷,只是不同的温度会对大熊猫的体形等方面产生影响。“短期内还无法看到大熊猫的习性有没有发生改变,只有在箭竹开花的时候,大熊猫会改吃一些草类,但都还是在短期内,它们的主要食物还是竹子。”据他介绍,四川大熊猫主要的栖息地是在邛崃山系、凉山山系等地,但从目前已经监测到的数据来看,还没有发现大熊猫因为环境的原因而改变生活习性。
9、云南滇池初现蓝藻 专家呼吁遏制污染(组图)
来源:东方IC 2008年05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p/2008-05-08/101315500064.shtml
管理局正组织工人打捞治理蓝藻。
每年5月份左右云南滇池的蓝藻就开始生长。
2008年5月6日,每年5月份左右云南滇池的蓝藻就开始生长。蓝藻的生长给滇池的环境带来巨大危害,也给治理滇池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滇池管理局正组织工人打捞治理蓝藻。
据介绍,节前,省九湖办组织昆明市环保局、滇管局、气象局、水利局等部门,并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省环科院、省环境监测站、省水文水资源局、省农业气象与卫星遥感中心、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召开滇池水质分析及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会商会。
与会专家和领导听取了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昆明市气象局、省水文水资源局昆明分局,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对滇池水质现状与2008年水质预测、2008年滇池流域前期气候和后期气候趋势预测、2008年滇池水量预测分析及调度运行方案、滇池蓝藻水华监测和防治等情况后,经分析会商与讨论后一致认为,今年滇池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指标除总氮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富营养状况有所改善。
据监测报告,滇池外海藻生物量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但由于风浪比去年同期偏大,不利于蓝藻聚集,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明显蓝藻水华。
10、为什么要给滇池补水--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来源:【云南日报】2008年05月08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214902.html
就滇池补水有关问题云南省水利厅负责人答记者问
滇池治理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最近,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定,从牛栏江引水对滇池补水。日前,记者就滇池补水有关问题采访了省水利厅负责人。
问:为什么要给滇池补水?
答: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春城人民的母亲湖。滇池是昆明市经济社会赖以发展和支撑的重要水源,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水资源极度匮乏。为满足昆明市不断增长的需水要求,滇池在承接了整个流域的工农业回归水后,仍然被多次循环重复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61%,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而滇池处在湖泊发育的老年末期阶段,湖水自净能力很差,同时废水的排放也成倍增加,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滇池污染治理,省委、省政府把滇池治理作为全省水环境问题的核心来抓,在多年滇池治理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环湖截污、底泥疏浚、环湖生态、入湖河道整治、上游水土保持及外流域补水等六大工程措施,其中环湖截污及外流域补水是根本性措施。对滇池进行补水,是解决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现实选择,是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与实施滇池综合治理的关键性工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国内外的湖泊水环境治理经验表明,通过调水增加入湖水量,进行水体置换,加快湖泊水体的循环和交换,是湖泊污染治理、水质保护及生态恢复行之有效的措施。
问:为什么要从牛栏江引水向滇池补水?
答:针对滇池水环境的严峻局面,我省有关部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从长远来看,金沙江滇中调水是解决滇池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但短期内尚不具备条件,近期应考虑在水资源利用总体平衡的前提下从附近流域引水尽快解决滇池的水环境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请国内有关设计单位对可能成立的方案进行比选,主要包括抚仙湖、洱海、南盘江柴石滩、金沙江乌东德和牛栏江补水等几个方案。方案的比较以切实改善滇池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充分考虑水量够、水质好、投资省、运行费低、工程难度较小、生态环境影响小、能尽快实施等原则。
经科学论证和反复比较,从牛栏江向滇池补水,提水扬程适中,工程建设难度不大,建设工期较短,可在近期内满足滇池补水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可大大补充滇池水量,改善滇池水质;同时为昆明城市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后备水源,还可兼顾曲靖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可在不影响流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牛栏江水资源的作用,强化了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问:为什么要选择从恩格和德泽引水?
答:在确定牛栏江水源后,有关单位又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3月,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牛栏江流域(云南省部分)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修编报告》和《滇池补水工程规划报告》,对多个方案进行了详细研究。方案的选择从统筹上下游用水,昆明和曲靖的发展需求,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当前和长远,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进行选择。
通过比较,从恩格和德泽引水充分发挥了恩格提水扬程低,德泽水库调节能力高、水量大的特点,多年平均引水量达到6.2亿立方,其中枯季引水量为2.6亿立方。整个工程引水线路长142.5km,其中:德泽到恩格42.5km。因此,推荐恩格和德泽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引水点。
问: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功能是什么?
答: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不仅是滇池的生态补水水源,也是昆明市和曲靖市未来城市发展的后备水源,整体定位为城市及生态用水。
从滇池水污染综合治理生态用水的角度,在其他污染治理措施实施的前提下,牛栏江引水工程2012年底竣工后,近期每年向滇池补水不少于6亿?詄,可极大地改善滇池水环境质量,使滇池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规划到2020年得到根本性好转,2030年可实现滇池的水功能目标。从昆明和曲靖城市用水的角度,在2020年以后,即使已经考虑清水海供水工程二期的水量,昆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也将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曲靖市在充分考虑节水和就近水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到2030年,水资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明显。综合以上情况,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向昆明市供水近期以滇池补水为主,同时增加昆明城市供水水量,是昆明城市供水的主要后备水源,在滇池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的基础上,可调出一部分水量回供曲靖市,因此,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调水冲洗滇池。
问: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设资金如何筹措?
答:省委、省政府已明确,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建设营运要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公司经营。要组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政府补助、市场化运作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政府投资部分不考虑投资回收和回报,企业投资部分的投资回收年限是20年,20年后按企业运营成本价供水。
问: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快推进项目的实施?
答:省委、省政府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利厅,我们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在抓好水利厅正常工作的同时,我们将全力以赴推动工程项目的实施:近期,一是围绕今年年底开工这一目标,制定落实前期工作的分阶段目标任务;二是围绕四年左右建成的工期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及节点控制;三是研究资金筹措,尤其是落实好今年的资金,保证前期工作进度和今年年底开工;四是研究落实组织机构,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五是尽快组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建设期的项目法人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单位,建管一体。通过积极努力,扎实工作,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年内开工建设,用四年左右时间建成的目标任务。(云南日报)
11、污染者头上又悬把剑 蓝藻事件催生环保审判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8年05月08日 吴兢
http://env.people.com.cn/GB/7212354.html
在江苏无锡环保审判庭,环保社团首次有了公益诉讼权
5月6日,一块“环境保护审判庭”的牌子在江苏无锡市中级法院正式挂出,滨湖、宜兴等法院也成立环保合议庭。此时,距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刚好1年。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无锡中院,首次把环保公益诉讼的大门向环保组织打开。
“一些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处于社会底层,缺乏伸张利益的能力。我们探索启动环保公益诉讼,将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合法权益。”无锡中院院长褚红军说。
蓝藻事件催生环保审判庭
当天立案、无假日审案、24小时全天候执行
6日上午,无锡滨湖区法院把“封条”贴在了镇南海云浴场的燃煤锅炉上。这台新增锅炉,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就被擅自投入使用;同区的天地快餐经营部也吃了道“封条”:搬迁后,生产经营产生的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主要污染物超标近6倍……
当日立案、当日执行,环保审判庭挂牌当天,无锡全市法院就执结了4件非诉环保执行案。
褚红军介绍,环保审判庭有4项承诺:立案当日制。直接审查环保案件起诉,符合条件的当天立案,确保立案方便快捷;审案全日制。取证、保全、开庭等实行无假日制度,快审快结;执行全时制。24小时全天候执行,穷尽执行手段,非诉环保行政执行提前介入;服务全方位。实行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四合一”模式,并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全面服务。
采访无锡,环保是个热点。过去3年,无锡市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涉环保诉讼18件、行政非诉审查案273件、执行类案件104件。快速凝聚发展成就的同时,这里的人民也深刻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切肤之痛。
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解平表示,经历了去年那场太湖蓝藻引发的“水生态危机”之后,无锡对环保空前重视。为了“让太湖重现碧波美景”,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治理太湖、保护水源。
“蓝藻事件,也直接催生了环保审判庭。”褚红军说。
去年太湖蓝藻事件后,法院实行司法保障生态环境战略,建立处理涉污案件规范立案、强化调解、高效裁判和非诉行政执行的“治污一条龙”审判机制,促进770家规模以下化工企业实施停产、整改或转产,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和社会不稳定情况。
无锡“铁腕治污”的大环境,让无锡中院成立环保审判庭的申请一路绿灯。
在有着环保情结的褚红军眼里,“每个公民都来保护环境,环保事业才有希望。”看到水龙头滴水,他一定过去拧紧;塑料袋不环保,他已3年提篮子买菜,不用一个塑料袋……“我们设置环保审判庭,就是要传达这样一种信号:鼓励公众参与环保。”
公益诉讼向环保组织敞开
成为污染者头上的一把“悬剑”,促进行政机关加紧履行环保职责
无锡中院设立环保审判庭,公益诉讼首次向环保组织“开门”,被专家认为将是“最有影响的一步”。
此前,贵阳市中院于2007年11月在全国法院首设环保审判庭,但公益组织被排除了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而无锡中院则大大扩展了环保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不但包括各级检察机关、各级环保行政职能部门,而且纳入了环境保护社团组织、居民社区物业管理部门。
“让环保组织有公益诉权,环保界已呼吁了多年。无锡将公益环保诉讼的大门向环保组织打开,给立法和司法实践都带了个好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说。
《环境保护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王灿发认为,“控告”就是一种诉权。无锡的做法是顺应民心之举。
王灿发表示,明确环保公益诉讼,尤其是环保组织有权起诉,将成为污染者头上的一把“悬剑”,即使引而不发,同样威慑巨大——污染者不敢妄为,因为随时都有千千万万双眼睛“盯”着;行政机关也会加紧履行环保职责,不敢懈怠。
但也有人担心,这样会导致诉权滥用。
王灿发说,即使是在爱打官司的国外,实行公益诉讼后也并未带来诉讼潮。为防止滥诉,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公益诉讼的条件和程序,比如美国的环保公益诉讼就设置了“60日告知期”的前置程序。环保组织等需在起诉前60天通知污染企业,要求其履行法律义务,并告知其否则将会起诉。
环境问题举报逐年递增
专家建议在全国中院普遍设立环保审判庭
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2年至2006年因环境问题的举报平均增长率约为87%,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环境诉讼案件数量并未出现相应的增长,2004年审结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4453件,2005年只有1545件,2006年略有上升,但也仅有2146件。
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高级法院副院长吕忠梅建议:我国应在中级法院设立环境审判庭。
她对媒体表示,长期以来,环境案件由普通法庭审理。此类案件,往往涉及受害人较多、牵涉到地方利税大户、法官环境知识欠缺、受害人举证难等,导致审理困难。成立专门的环境审判庭,是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
同样的建议,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的王灿发教授等也在力倡。
打开环保公益诉讼的大门,当地的发展无疑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但褚红军认为,我们不能只顾发展,而忘了发展的终极目标:让人民过上蓝天碧水的好日子。“作为人民法院,应当为无锡科学治污、保护太湖、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设立环保审判庭,颇有现实意义。”褚红军认为至少有三层:有助于排除地方保护主义,提高公正力;进一步唤醒民众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让违法者得到及时惩处;整合优化审判资源,扩大司法服务的功能,加大执法力度。
“无锡和贵阳走出了一条司法环境保护的新路。”王灿发期待:从目前环保案件的数量来看,可以仿照知识产权案件管辖的设置,在各中级法院普遍设立环保审判庭。
13、有花堪“护”直须“护”,莫待无花空叹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8年05月08日 刘毅
http://env.people.com.cn/GB/7212481.html
最近,我国首次尝试珍稀植物回归自然野外定植,为我国珍稀野生植物保护打开又一扇希望之门。不过,这一尝试能否取得成功,有待时间检验。目前我国有数千种野生植物面临各种威胁,其中一些或许根本就等不到这扇希望之门完全打开的那一天了。
国家林业局曾组织3000余名专家、技术人员,对189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作过5年的野外调查,结果显示有55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濒临灭绝。由于对野生植物生境的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我国有4000多种野生植物受到各种威胁,其中1000多种处于濒危状态。
近年来,我国在野生植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1年开始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人工培育成功许多珍贵稀有物种,苏铁、兰科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群数量出现上升趋势,但野生植物保护总体情况仍令人担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公众保护植物的意识还非常淡薄――在一些人看来,温饱问题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呢,几株花草树木无关紧要。
真的无关紧要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正是利用一种野生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的超级水稻,为解决13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西方某国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资源,研究发现了与控制大豆高产性状密切相关的标记基因,向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提出了64项专利保护申请。
今天,野生植物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维持者、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的专家甚至预言,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关系到未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兴衰。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这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保护并利用好则利国利民,无知与短视将后患无穷。因此,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是野生植物保护的当务之急。
有花堪“护”直须“护”,莫待无花空叹息。一种野生植物的形成往往需要几万年乃至几百万年的时间,而其灭绝可能就发生在一夜之间,发生在你我身边。在保护好大熊猫、藏羚羊等珍稀动物的同时,让我们对挣扎在灭绝边缘的上千种植物多一些关注与呵护吧!
14、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五一起施行 政府部门适应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8年05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212479.html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5月1日起施行,各地出现相关的申请、诉讼以及举报――
河南省环保局
受理首例申请 承诺半月答复
工作人员开始不知道由哪个部门接待
本报郑州5月7日电 (记者曹树林)“我想了解豫皖两省淮河流域治理污染的现状。”5月5日下午3时,上海律师严义明来到河南省环保局,递交了一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申请书》,成为向河南省环保局申请公开环境信息的第一人。在此前,他还将一份申请书交给安徽省环保局,也被受理。
严义明说,他在办理一些关于环保维权案件时,最难的是对环境污染的调查取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环保部门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如实公布环境信息,而这些信息都可以作为证据”。
严义明申请河南省环保局公布的内容有:河南省排污费征收的项目、依据、标准和程序,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实际征收以及减免缓情况;经调查核实的公众对环境问题或者对企业污染环境的信访、投诉案件及其处理结果;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污标准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名单等。
河南省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没有遇到过像严义明这样的“来访者”,开始不知道该由哪个部门来接待。几经周折,最后省环保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让严义明填写了一份《河南省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正式受理了严义明的申请,并承诺在15日内以书面形式答复严义明。
“国家环保部门已在去年4月公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给各级环保部门充裕的时间准备信息公布,但实际情况却难令人满意。”严义明说,如果河南和安徽的环保部门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他还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认为企业改制调查报告应公开
湖南汝城5市民状告县政府
法院以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不予受理
本报长沙5月7日电 (王伟健、俞继鸣)5月4日,湖南汝城县5位市民将一份行政起诉状先后寄送至汝城县法院、郴州市中级法院,以“信息不公开”为由状告汝城县人民政府。但两家法院均未受理此案。
黄由俭、邓柏松等5位市民是原汝城县自来水公司退休职工。他们认为汝城县政府不公开一份与原自来水公司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调查报告,没有履行法定义务。
这份调查报告内容是原汝城县自来水公司的改制情况,2007年6月由汝城县政府组织的调查组做出。
对于该调查报告能否公布,汝城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认为:“该调查报告不代表政府意见,只是提供领导参考,目前也只有个别领导看过,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
由于问题一直无法解决,5月4日上午,5位退休职工先将诉讼材料递交县法院。汝城县法院欧院长表示,由于起诉对象是县人民政府,不属于他们管辖范围。5日上午,5位职工又将诉状提交至郴州市中级法院。中级法院立案庭罗庭长表示,由于此案主要涉及企业改制问题,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他们也无法受理。目前,郴州市中级法院已将诉讼案转送至郴州市检察院举报中心。
要求公开教育、卫生、住房“国家标准”
河北沧州一律师举报相关部门
希望举报建议被依法“调查处理”
本报石家庄5月7日电 (记者王明浩)“去年办一起案子时急需查询一则政府信息,当时被告知须付费才能查询,查询法律后才知此要求不合理。”河北沧州市律师韩甫政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当日,韩甫政以公民身份向国务院寄出举报信和建议书,要求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公开关于教育、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国家标准”。
韩甫政告诉记者,18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了相关公开内容,但这些“国家标准”几乎都未依法“发布”、“公开”过。他举例说,学生用品标准今年4月1日实施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但学生、家长、老师却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见到或知晓其技术标准的具体内容。原因是《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制定者没有依法向社会“发布”或“公开”这一国家标准。
“应由各部委公开的‘国家标准’,公民或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或需要交费购买,不符合《条例》要求的公开方式。”韩甫政说,他请求国务院依据《条例》第33条的规定,对他的举报及建议依法“予以调查处理”。
政府部门
需要一个适应期(点评)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刚刚实施,就出现了要求公开相关信息的申请、诉讼,说明这部法规的关注度非常高,也说明公众对政府部门依法公开信息有着热切的要求和期待。
实施好《条例》,政府部门需要一个适应期,包括行政理念的调整与工作制度的准备。从行政理念的调整来说,就是要真正认识到信息公开是政府部门的“法定义务”,不公开并不能带来多少行政的高效与安全,而公开却能更好地动员公众配合,更好地树立政府公信力和增强行政执行力。从工作制度的准备来说,《条例》实施了,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台相关细则,特别是工作程序,以方便公民依法申请,让政府工作人员公开信息有章可循。
公众依据《条例》进行信息公开的申请、提起相关诉讼,公民的权利需要依法保障。政府部门需要做的是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用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公开来适应、满足公众的需求,而不是埋怨与指责。从相关报道反映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并未对此做好充分准备。比如说,面对申请“不知所措”,有的说要向领导请示,有的往信访部门推,没有理顺相关工作,安排好相关工作部门、工作人员来做这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真正落实好信息公开,需要从日常工作的一件件“小事”做起,通过日常工作,让公开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关键是要有严格问责制度,不能光强调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一遇到具体问题就“犹抱琵琶半遮面”
政府部门的适应期,是与政府转变职能密切联系的。希望这个适应期尽可能缩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周泽)
15、信息公开应向权利型演进
来源:西安晚报 2008-05-08 ■朱四倍
http://www.xawb.com/gb/topic/2008-05/08/content_1451762.htm
环境保护部昨天发布了第一批《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目录》和《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指南》。建设项目的环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名单等信息都将主动公开,而公众申请环境信息公开,环保部也将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5月7日《新京报》)
近日,农业部、教育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相继就信息公开的情况作出了部署,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有关,也突出了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的内涵。
但是,面对湖南退休职工在全国首告政府信息不公开的事件,笔者发现,舆论出现了“信息公开,政府准备好了吗”的声音,甚至有人认为部分职能部门准备工作不及格。
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思考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专家认为,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可能出现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职能部门承认政务公开的意义,但对某些信息就是不公开。二是公民认为应该公开,但职能部门认为此类信息属于例外,因而依法可不公开。那么要不要公开谁来裁定?
种种事实面前,我们应认识到,目前推进的信息公开是政府权力型公开,而非公众权利型公开。如果说权力型公开只是在政府权力范围内解决公开问题,那么,权利型公开则是在一个权利——义务框架内解决公开问题。公民在其间并非仅处于被动接受者地位,而是具有了主动参与、积极请求的主体性地位。
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还相对较窄,公开范围标准不统一,导致许多本应公开的信息未能公开。由于信息公开范围基本由各地方、各部门自行确定,因此,政府机关在自主决定哪些信息公开时,出于保密的自然本性,总是尽量缩小公开范围,即使是在不得不公布的信息中,也是尽量公布讲述正面信息。
农业部、教育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的做法是一种自觉行为。面对权力型公开,笔者以为,当下还应加强对信息公开的法律监督。政府信息公开能否收到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能部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要使信息公开真正落到实处,还要加强对信息公开的监督。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指出,信息意味着更多的公共性,而公共性则意味着更多的民主,任何信息的索取即能创造更深层次的民主。现代政治学证明,社会的自主能力和信息的公开程度是成正比的。一个社会只有信息越公开,社会的自主能力和承受能力才会越高,社会才会越稳定。期待信息公开从权力型向权利型演进,以增强社会的公共性和自主性。 (作者系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