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4
湄公河孕育的不仅有柬埔寨人的生生不息,还有古老的吴哥文化。作为一个关注自然的人,我对树有一种天然的情感。种树,不让人乱砍树,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是大事。可当我站在柬埔寨吴哥的塔普伦寺,看着那些正被大树绞着的古老的寺庙时,我不知道该同情谁了。是生命力旺盛的大树,还是精美绝伦的古建筑。
塔普伦寺是古真腊吴哥王朝的国王加亚华尔曼七世(JayavarmanⅦ) 为他母亲所修建的寺院。当年它是一所拥有高僧、祭司,舞女,具有庙宇和修院双重功用的神殿。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人发现这群庙山之后,就因几乎所有的古建筑,都被树根茎干盘结而放弃整修,保持了原始模样
我走进塔普伦寺是上午,一束阳光穿过树头,悄悄地从残破的屋顶伸入塔普伦寺庙内,一会儿停在无头神像上,一会儿照在墙上浮雕神祇中。同行的人形容,隐身树中的山鸟啼咕,多像是昔日僧侣敲打木鱼的残响。
在这神与人交融的气息弥漫着的寺庙中,展现在入境人眼帘的,就是被当地人称为蛇树的卡波克(Kapok)树与座座残破建筑的融会贯通。一棵棵古树那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梁柱、探入石缝、盘绕在屋檐上、裹住窗门,深稳紧密地缚住神庙。这一切,就是以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开始,发展成让枝干一直有力地向天攀升着的。
站在塔普伦寺的古寺与古树前,我感叹着:只有历经数百年神与自然的结合,神力的威慑,自然的轮回,历史的苍桑,才能共同创造出如此仙境。
就在我梦游般地走在这仙境里,看见大树残石旁坐着两个卖工艺品的小姑娘,没有游人买时,她们玩着“猜丁克”。望着玩的那么开心的小姑娘,我突然觉得,大树和古屋是不是也在自定的游戏规则中“猜丁克”,各自有输也有赢。既然是这样,还用得着我们人类去操心谁是谁非吗?
满脸雅气,正在“猜丁克”的孩子,是呼息着陈砖与老树、青苔与泥土的气味,看着草木正在生长,神庙正正持续崩塌的神秘宁静中成长的。长大后的他们,一定比我们这些游人更知道应该怎么畏惧神力、崇拜文明、顺应自然。 大树对吴哥人来说,也并不只是创造仙境,它还可以提供树油用来点灯。在吴哥,我得知采集树油的过程是在树上挖一个坑,然后用火烧。每次烧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把火熄掉两三天之后,树油就会慢慢把树坑填满。为了点灯,吴哥人还把干掉的树叶和烂掉的木头做成一个个火把。当然,这种采集,当地人是带着崇敬之心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