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3
文图 汪永晨
2009年9月28日,我们乘的长途车在甘肃的大山里行进。先是看到了白龙江,水黄黄的,两岸满是高压线,让人担心,这么多的泥沙和水电,河水带着它们走,有多累呀!可是走到白龙江,水清了,周边的工业设施也少了。我知道,白水江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全国55个大熊猫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达到22万多公顷。
大江的负担
白龙江在文县穿过
9月29日上午,我们本来是租了辆车,司机带着我们是要去看受地震影响的村小学的,可是我们刚刚走进沟口就看到了自然保护区的大门。走进去问的第一个人就是站长刘军旺。
刘站长告诉我们,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甘肃省最南部,占据了文县的8个乡镇和武都县的3个乡镇,在这里生活着一百多只野生大熊猫,大约占全国大熊猫数量的10%。2005年6月被国家林业总局专家鉴定为原始状态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最适合大熊猫生存的保护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成员之一。
听了一会儿刘站长的介绍,我们所幸把他拉到了我们的车上,让他带着我们一起到保护区里现场讲解。
我国的野生大熊猫分布在由南向北包括凉山、大小相岭、岷山、秦岭南坡等5个山地。直属于国家林业总局的大熊猫保护区总共有三个:四川卧龙、陕西佛坪和甘肃白水江保护区。 卧龙地区主要研究大熊猫的繁殖、佛坪为野外监测、白水江定为社区管理示范区域。
刘军旺站长在保护区工作了近20年,他只看到过两次大熊猫。对于社区管理示范区,他认为如今保护区做得很有成就,是和国际组织一起在社区管理这方面做的事:一是退耕还林后,山绿了(这里大山上的树主要是在大炼钢铁年代砍的);一是保护区帮助农民一家一家改了节能灶。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做饭时,开水也烧了
据管理局调查,保护区内平均每户年用柴量10吨,保护区有13203户人家,一年要用掉132030吨左右木材。这10吨中间还不包括盗伐贩卖、修建房屋、做家具、农田围栏、棺木等的木材,这些木材都来自于保护区内。
从2005年开始,针对用柴量大,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始了农灶改造的试点,每户补贴300元左右。一位农民说,以前他家一年要用1万斤左右的柴禾,改造灶后,现在需要3000多斤就够了。
我们从去的这家农户得知,除了政府以外,民间环保组织山水保护国际也在帮助当地家家户户改造烧柴灶,深得当地人的喜欢。“一个灶可以省一半多的柴呢”,当地老乡和我们说这些时,口气里透着高兴。一个节能灶700元人民币,由山水保护国际为保护区的农家一个一个修好。这不但减少了砍伐大山里的树,清洁了厨房,还减轻了烧火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有了热水可用。
山水保护国际的头头是北京大学教授吕植。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大熊猫。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我知道,这些年她在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她认为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首先要解决当地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山水保护国际,近年来还在藏区用当地原住民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利用藏民族的文化传统神山圣海的理念保护大自然,取得了很好的保护大自然的经验。
在2001年的全国第一次大熊猫普查中,白水江的大熊猫有100只。22万多公顷的大山里住着100只大熊猫,所以刘站长早年间还看到过两次大熊猫,在保护区的人里算是很幸运的。新来的年轻人,今天能看到大熊猫的粪便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而南方都市报记者王鹏在采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后曾撰文说:据国家林业总局专家预计,白水江的竹子可以同时供2190多只大熊猫生存,即使把全国的大熊猫放养在这里,也可以维持它们的生计(我国现有大熊猫1000多只)。
白水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向下而上划分为以下五带。
1.海拔1000米以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主要为次生灌丛及人工林,仅存部分原始林,主要树种栎类、油桐、化香、漆树、棕榈等。
2.海拔1000~1700米为落叶阔叶林带,大多为次生林,主要树种栎类、山杨、桦、槭等。
3.海拔1700~2900米为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除栎类、山杨、桦、槭、椴外,2300米以下混有华山松、油杉、三尖杉、铁坚杉等,2300米以上为云杉冷杉为主的混交林,林下竹灌丛生长繁盛。
4.海拔2900~3500米为针叶林带,主要为冷杉、云杉、柏、铁杉等组成的针叶纯林,下木多竹灌丛。
5.海拔35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本带大部分岩石裸露,散生有高山绣线菊、竹类等灌丛,间断有成片苔草草地。
白水江的珍稀植物
保护区的自然博物馆里
保护区有国家保护植物14种1个变种,其中一级有珙桐;二级有银杏、光叶珙桐、连香树、香果树、杜仲、山白树、水青树;三级有秦岭冷杉、麦吊杉、穗花杉、金钱槭、领春木、厚朴、红豆树。
白水江特有物种
中国的鸽子树-珙桐
珙桐是我国特有珍稀树种,现仅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局部地区。在白水江保护区的碧口地区有一条长达45公里,宽约1~5公里的珙桐林带,这在我国是难得的景观。珙桐为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因头状花序和两片大型白色苞片状如白鸽,又名“中国鸽子树”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主要伴生树种有栎、樟、槭、连香树、桦木以及铁杉、麦吊杉、红豆杉等。
保护区内经济植物种类丰富,竹类有11种,大熊猫喜食竹类4种,即华橘竹、大箭竹、紫箭竹、冷箭竹。药用植物有100多种。
保护区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8种,其中一级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云豹、绿尾虹雉、雉鹑;二级有猕猴、短尾猴、林麝、毛冠鹿、水獭、红腹锦鸡、蓝马鸡、雀鹰、大鲵等。分布本区的大熊猫有140多只,大熊猫的主要天敌有豺狗和竹鼠,前者有时成群袭击单独活动的大熊猫,后者以竹为食并居于竹丛洞穴内,危害大熊猫的食物基地,再有就是竹类开花,1975、1984年竹子两次开花,特别是后一次铁楼乡、上丹乡华橘竹开花面积从5%到90%不等,使27只大熊猫受害,由于食物缺乏,体力下降,多数致病而死。在受灾期间,藏族同胞积极协助保护区进行抢救。
碧峰峡里的大熊猫
这不是假的,是真的大熊猫
1978年结束的大熊猫考察发现白水江有大熊猫286只,但是因为1984年的竹子开花,开花后竹子干枯死亡,大熊猫缺少食源,到了1988年再一次科考结束时,大熊猫只剩下100多只。不过根据保护区的兽类调查,目前保护区里还有牛角羚一千只以上。牛角羚是大熊猫的伴生动物,它和大熊猫活动区域差不多。
中国的林业部门,很大的一个任务就是森林防火,其实在国外很多地方,他们不是消极的防火,而是积极地恢复森林原生态。他们认为大自然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森林火如果不是人为的,那正是大自然繁衍生息地重要环节。它可让老林子新陈代谢,让年轻的林子茁壮成长。我们现在的防火任务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林子失去了原生态。
在白水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我们还采访到了高级工程师张涛。张涛告诉我们在保护区现在难得见到大熊猫的另一个理由至今还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那就是出于好心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张涛说,白水江大熊猫的家,本没有华北落叶松。可是,不光是早年间为了长得快,好砍,做为林业产业去种,还是今天因为长得快,可让山变绿去种,都深深地伤害了大熊猫的家。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熊猫生活环境中的本来环境。树砍了,换来了钱;山绿了,熊猫却失却了家园。张涛说,这些华北落叶松影响了熊猫爱吃的竹子,而且一座自然的大山中的森林,林地下有着众多的灌木和花草,而华北落叶松的林下,可以说是光秃秃的什么也不长。
没有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至今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直到今天,保护区在所种的树中,还是以华北落叶松为主。从下面这两张照片中,我们既能看到华北落叶松在山上的美,也能看到和自然恢复的大山来比,它的单调也是显而易见的。自然生长的山里,树或许不是那么整齐划一,但是它的多样性,却是大山与森林的健康。
种出来的大山
自然生长的大山
我们一路在保护区里走,一边听刘站长介绍。我们持续关注着,担忧的中国江河问题,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也存在,就是水电站的大量修建。在白水江的一条支流里,我们走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看到了四个电站。我问刘站长这些电站对大熊猫栖息地造成影响了吗?
电站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其裸露和水中鱼类的减少、灭绝。当地有一种裂腹鱼,在修了电站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保护区里的水电站
修了电站后的大山
山是绿的,但河里却没有了水
不过刘站长说,在他们管辖的保护区里,反对修电站最强大的力量是当地的老百姓。在规划的电站中,已经有一个电站因为当地农民的抗争停建了。农民们说,河里没有了水我们用什么浇地,我们怎么到河里捕鱼?河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牌子上写的是:大熊猫关键栖息地
从2003年开始关注中国江河到2009年已经整整6年了。因为当地农民的反对叫停的电站我听到的真不多。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里的农民靠自己的力量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保护区里的人与自然
张涛说:保护区里不该种华北落叶松
我问刘站长,这些年全球气侯变化对保护区的的植被、动物有什么影响吗?他说暂时看不出来。但是今年的洪水,是这么多年以来百年不遇的。冲毁了三、四座桥梁,吹走了几户民房,这些以前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我们开玩笑地说:大自然的报复已经来了,这么多年我们对植被损害还是比较严重的。
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从砍树,到种树是一个进步,再从认识到森林是有生态系统的,大自然需要自我恢复,这就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有了可能。刘军旺站长说,让农民从保护中获益,再自觉地保护,不可能一朝一夕。而今天的社区管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白水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里,生活着一支白马藏族,这里也是白马藏族的发源地。目前白马藏族在全国只有2000多人。他们的语言和一般的藏族人打交道是无法沟通的。明天的江河信息里,让我们一起到白马藏族的家中农家乐。
绿家园留言
保护区里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