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9
在全国人民都在关在金沙江建坝被国家环保部收叫停,媒体和民间社会为如何面对能源开发与江河保护的时候,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研究员杨勇还没有洗去带记者们去金沙江采访的征尘,又举旗踏上了为考察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的影响,要在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大陆性冰川、五大沙漠水资源独立考察,为中国找水的征程。
走向江源,为中国找水
杨勇的这个考察,开始于2006年——2007年夏、冬两季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独立考察。那时杨勇认为,西线调水工程存在着调水源区环境演变退化、水资源不足、工程规划区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生态影响面广、冬夏冰封期长、水文情势变化大、水资源分配矛盾突出、工程投资浩大、社会经济效益难以实现等重大风险。
(照片 杨勇提供 )
杨勇同时还注意到,西北地区及黄河上游流域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有较大潜力,特别是几大山系冰川储量及消融量较大,沙漠地下水和内陆水系较为丰富,只是由于长期以来不被人们重视而被蒸发和消失在茫茫的戈壁沙漠。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也是造成西北地区水资源困境的主要原因。为了寻求解决西北及黄河上游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杨勇以独立科学的名誉和精神,在媒体、企业和民间人士的支持下,2009年6月18日——2009年10月对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山脉及西北地区其他几大山系的冰川及冰川径流和我国内陆水系、五大沙漠、黄土高原等进行了地毯式考察,并提出这些冰川径流和内陆河流水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作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替代方案。
杨勇2006年摄于长江正源姜古迪如冰川,海拔5200米。
2006年7月5日至10月18日,杨勇等完成了对青藏高原长江源区以及黄河源、澜沧江源、怒江源、雅砻江源、大渡河源的独立考察,旨在对正在规划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源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工程规划区的地质、水文进行考察和研究,这是杨勇等20余年来对青藏高原江河考察研究的又一次较为全面的独立考察活动。
杨勇一直对西线调水规划和西南水电建设现状极为担忧,这可能是中国继上世纪50至90年代森林采伐过后又一次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影响,所造成的后果将是更为沉重的!
通过这次考察他们注意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源区没有被纳入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的范围,但这是决定这项工程成败的关键。他们还认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源区水系和工程规划水库坝群都有一个冬季封冻的过程,长达几个月的河流和水库封冻会影响调水,另外,所产生的冰凌现象将产生河流凌汛,危及水坝安全,长距离回水,水库淹没当地牧民越冬的牧场等等,这些如此重大的问题都没有被规划部门所重视。
因此,杨勇等人计划在夏季考察的基础上,于2007年对该区域再次进行了冬季考察,以就上述问题进行求证,希望决策部门给予重视。
同时,还要对上述诸调水河流的西南地区和黄河上游水电集群式开发态势与调水规划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对河流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隐患进行评估,力求达到维护河流命运的目的。
2006年,通天河湿地陷车
2007年1月冬季考察,车陷封冻的通天河
“南水北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令世人瞩目。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工程总目标是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和我国北方地区调水448亿m3/年,其中东线188亿m3/年,中线130亿m3/年,西线170亿m3/年,形成中国“四横三纵”的水网格局,实现水资源南水调配,东西互济的重新配置。工程总投资5000亿人民币(按1990年不变价静态投资)。
进入21世纪以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相继开工,西线工程紧锣密鼓,按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可望在2010年以前开工建设。
我们注意到,西线工程涉及到的地区是中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中国主要河流的发源区—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国和亚洲水塔。“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毫无置疑的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深刻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尽快对此开展独立研究评估工作。在保护国际(CEPF)的支持下,杨勇等于2006年6月——12月奔赴青藏高原,对长江三源地区和黄河上游以及西线工程规划调水河流(通天河、大渡河上游水系、雅砻江上游水系)10余万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科学考察探险,通过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推动了全社会对这项工程的关注,影响了政府的决策,目前西线调水工程决策放缓,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重新论证。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公民社会的科研成果来参与国家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一次行动,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
2007年1月初——3月底冬季考察
2007年2月,昆仑山,海拔5800米。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2009年考察研究目标:
1.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冰川面貌及演变趋势;
2. 西北地区冰川总储量及消融量(状态);
3. 冰川径流(河流)水文情势及蒸发规律;
4. 冰川径流(河流)利用现状及新疆坎儿井工程;
5. 几条沙漠河流消失的案例,如昆仑河、罗布泊、民勤水系等;
6. 冰川河流蓄水工程的可行性。
出发前
杨勇在出发前
对于我来说,此次和杨勇同行还有另一个期盼。1998年我曾随长江源第一支女子科学考察队到了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我拍到了那么壮观的长江源的冰川和江源的网状水系和江源的高原草甸。
不知道10年后再去,那里是什么样子。
2007年杨勇去长江源回来后告诉我,我1998年拍到的冰川都已经融化了。这次我还是要亲眼去看看,我们母亲河的源头到底是什么样子了。我想再把它们拍下来不但今天看,也留给后人。
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