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的行动 江河考察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之二――走在龙门山主破裂带灾区

2009-09-29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之二――走在龙门山主破裂带灾区

文图 汪永晨

 

今天我们从成都出发经江油到平武。一路上最大的感触就是地震给这一峡谷带来的影响还随处可见。

杨勇告诉我们,现在我们所走的平通河到南坝这一路,就属于龙门512地震主破裂带。

龙门山主裂带

 

震后龙门山

杨勇说,去年汛期期间考察这段峡谷,他们发现了该段分布着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在群泥石流爆发和埋没的地段摧毁了沿江很多村落。

今天我们之所以走这条线路,主要考虑的是在2009年汛期即将来临之际,这里是否还会继续受到泥石流灾害的威胁。

让我甚为担忧的是,在刚刚遭受地震灾害巨大影响的河道里挖沙的现象。这种行为无论是从景观上,还是从地质次生灾害的威胁上,或是河流自生的生命力上,应该说都是很有问题的。

 

灾后的挖沙

 

 

平通河边堆的沙石

(照片3 4 )

今天,一路上我们看到很多泥石流的冲击扇上,还有泥石流沟内都生长出了绿色的植被。这些绿色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生命力,以及自我恢复的能力。但是让杨勇担心的是,我们也看到一些灾后需要重建的老百姓就在泥石流沟口采集建筑沙石。

正在挖沙的河

杨勇告诉我们:这样过度的采沙对这些泥石流地区的稳定性是极为不利的。甚至会加剧 汛期泥石流的灾情。

记得在我们2007年的江河十年行中,水利水电专家刘树坤教授就给我们讲过,一条河流的生命力表现在三个连续性上。一个是水流的连续性;一个是生物多样的连续性,像水中的鱼等水生生物;再一个就是水中流沙的连续性,这些流沙既是河流中的营养物质,也是河流自身结构的连续性。像三峡大坝修建以后,让很多专家没有预先想到的清水下泄,就是泥沙被大坝拦在了上面造成的。而清水下泄的危害是:没有泥沙的河水带来的水下结构改变后的崩岸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频发。

本来在河里采沙是需要采沙证的。可目前在5,12地震灾区,人们都在忙着灾后的重建。对沙石的大量需求,使得乱采现象到处都是,这不能不令人担忧。特别是在一些泥石流冲击扇旁,这对河流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危险,其实还包括杨勇说的一些泥石流沟口,老百姓的采沙对他们自身的安全来说更是非常危险的。

作为地质学家,5,12地震后,杨勇一直在地震灾区做地震中及地震后次生灾害调查。他独立研究的成果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本《龙门山地裂山崩》摄影集。有专家说,这是目前出版的最有科学价值的一本地震后有关地质科学的书。中国科学院出版的一本地震遥感方面的书,是几十个人,花了几千万出版的。而杨勇这本摄影集,是他一个人带着一些记者和朋友,在几乎没有什么经费的情况下做出来的。《第一财经报》的记者,也是我们江河十年行的骨干记者章轲从地震灾区和杨勇一直考察的现场给我发短信,说杨勇的考察简直是在玩命。可见他的执着与危险。

今天在我们行走的路上,杨勇一直在说:从整个地震灾区的情况来看,灾后重建地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非常薄弱。特别是一方面许多原地重建的老百姓缺乏防范灾害的意识,另一方面就是政府在这方面缺乏指导。这两种缺失,已经导致了2008年9月份汛期滑坡泥石流群死群伤的惨剧。而现在,这种潜在的地质危险还在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科学家的杨勇说他要大声呼吁,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媒体能让更多的决策者和公众意识到,地震灾害之后,在有可能发生地质次生灾害的地方,既要迫切地提高老百姓的防范意识,也要我们的各级领导,在这方面加大指导力量。

 

今天的平通河边

 

涪江

今天过了平通河,进入涪江上游以后,沿线公路还在进行震后灾害治理,堵车极为严重。上世纪80年代我去九寨沟时走过这里,山清水秀。前些年也走过这里,在大力开发水电站的河里,水被截流后,有的河段是高山出平湖没有了水的激流;有的江段则是因电站的引水只剩下裸露的河床。今天我们一路走过来都是烟雾弥漫。堵车耽误了我们的行程,而路上的景观,也因正在修建地震中被毁坏的路形成了大量的烟雾,可以说是大煞风景。

                                                         宝灵寺电

 

 

高山出平湖

我们看到涪江上游宝灵寺电站时,杨勇告诉我们电站已经恢复蓄水,但没有达到正常水位。至于今后能不能恢复到当初设计的发电能力,还很难说。

不过,地震对宝灵寺电站有着致命的影响,目前滑坡还在它周边的大山继续造成塌陷。现在已经下沉了大概有20-30米。这一大滑坡如果继续下滑,将会阻断这一段峡谷型水库。

另外在宝灵寺电站上面的南坝电站,地震后已经彻底废弃,现在是一片废墟。这片废墟造成的损失没有人计算。而今年三月,我和杨勇一起去岷江支流草河考察时,像这样只剩下废墟的水电站布满了河道。在这样的地方建电站,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带来了潜在的危害,也给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些不知由谁来买单?

在最近国家环保部暂停审批的金沙江中游水电项目中,电站也都是修在峡谷的地震活跃地带上。所以在这轮暂停后的媒体采访时,在峡谷中建大电站,是记者们除了关注电站在还没有通过环评就开始截断大江河流以外,问得另一个重要问题。记者们一次次地把这个担忧提给了水电开发集团:

在这样的峡谷中开发水利,我个人认为,除了对人的生命,河流的生命至关重要以外,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国家的财产。

多次到我们今天走的大山里来考察的杨勇今天还发现,地震中全部垮塌的南坝中学,现正在原地重建。

 

涪江

 

 

涪江里的激流

涪江水之绿,让我们的车开出地震灾区后又看到了大山的本色。我们知道,这段涪江的上游是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里可是大熊猫的家园,再上面是黄龙世界遗产地。当然,涪江的清澈和保护区的遗产地是和这些年来的保护分不开的。

不过看到这绿的江水,我总觉得这绿还是有点别样。杨勇说,涪江上面黄龙地质的钙华泉地貌,对水的透明度还是有一定影响。这是它绿得有些别样的因素,这绿,更重要的还是上游植被覆盖好。

 

我们的“座骑”

 

绿家园志愿者在行进中

明天,我们要继续进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的行程。希望明天我们眼前的大自然能够是真正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