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志愿行动 一个中学生的碳减排探索

一个中学生的碳减排探索

来源:中国环境

2022-08-17

个人碳账户是个美好的概念,高中三年,从2020年9月开始,北京101中学学生万炫霆每周坐地铁80公里,在家和学校之间来回,为此,他想尝试算出坐地铁的碳减排量,并构建个人碳账户。过程中碰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权威的换算公式是什么?哪些机构可以确认他的碳减排数据?每个机构的方法一致吗?

高中三年的实践给这位同学带来很多思考,他在文章中说,“我发现,个人碳账户的应用,目前大多只是呼吁、概念,还没开始,更谈不上普及,主要是缺乏各种场景应用的碳减排公式。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反证了个人活动碳足迹基础数据缺乏,个人行为碳减排核算方法不健全,难以对个人或家庭碳排放进行准确核算。”

这位中学生的行动和思考值得分享。


2020年9月,我开始在北京101中学读高中,学校离家40公里,我平常住校,周末回家,许多同学都是家长开车来接,但我选择了坐地铁回家,每周五傍晚从北京西北四环外,历时2个小时,坐三条地铁,回到在北京东南五环外的家。这样的生活一周一周延续,有一天,妈妈建议我:“你可以建一个自己的个人碳账户。”



日积月累,这个数字确实可观。每年52周,除去寒暑假、各种假期等接近3个月,仅以上学时间为例,每年地铁出行至少可以按40周计算。每周往返乘坐地铁80公里,3年下来乘坐地铁的总里程至少达到80公里*40周*3年=9600公里(这是最保守的计算了,自从有了个人碳账户这个想法,我的出行大多选择骑单车和坐地铁,所以我的地铁出行里程应该远远超过9600公里)。

绿色出行消耗能源少,地铁的碳排放量更低,回家这件事,如果我不坐地铁,就只能父母开车来接,每周五放学时正是北京一周中最堵的周末晚高峰时间段,家长开车接,算上来回距离,先从家开到学校,再从学校开回家,来回80公里路程至少用时4小时,有时候甚至超过6小时,车在怠速状态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远远高于平时正常行驶的碳排放量。如此一来,乘坐地铁与开车比较起来,碳的总减排量就更加可观了。


1、个人应该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碳账户

有了构建个人碳账户这种想法后,我开始更多地关注与碳减排有关的新闻,妈妈也给我推荐了很多新闻,让我学习研究。

但遗憾的是,目前针对个人的碳账户,还没有特别具有方法论的工具可用,一度我还有点泄气,担心我的碳账户建不起来,妈妈鼓励我说:“我们只是没得到权威机构的确认,实际上,你的行为已经成了习惯,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碳账户了,这个探索的过程更有意义,不一定非要别人的确认。但咱们可以再找找,有没有这样的平台。”如果没有,她希望我从现有做法中学习构建自己的方法。她对我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行为,无论企业、公众、社会还是个人,碳减排非常重要,作为未来一代的青年更要对它持续关注。

后来,妈妈告诉我一则新闻,在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圆桌会议上,浙江衢州的碳账户“走红”了(中国环境APP报道)。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既然城市、企业可以有碳账户,个人应该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碳账户吧。

的确,衢州碳账户的设计者也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碳排放在哪儿、如何降、降到什么程度,需要工具,需要公式,“碳账户是界定各社会主体的低碳贡献、减碳责任和碳排放权边界的数据治理工具。”

2、建立个人碳账户遇到的困难真不少

碳账户是什么?从字面意义上看,这是关于碳排放的账户,现在包括中国等很多国家都已经建立全国碳排放市场,但目前中国碳排放市场只是针对行业企业,还不面向个人。

但我想,从个人角度,完全可以依照相同的逻辑建立碳账户,毕竟衣食住行都与碳排放有关。选择低碳的绿色生活,应该是作为社会人的一种自觉选择。建立自己的碳账户,通过日常行为,不断积累碳减排数据,这也是对个人长期坚持环境友好行为的证明,体现的是一种自律和责任。

妈妈非常赞赏我的思考,她告诉我,在浙江衢州,个人可以构建自己的个人碳账户。在个人碳账户里,绿色出行、电子缴费等都可以累计积分,并兑换相应奖励。当地农商银行根据个人碳账户等级评价,建立了信贷“绿名单”管理制度,进一步刺激了居民绿色生活习惯的培养。截至目前,衢州个人碳账户贷款发放已达4.64亿元。

但个人碳账户到底怎么建?现在在中国,个人碳账户还不是太普遍,对把地铁作为出行首选的我来说,高中3年下来,我已经积累了一笔可观的碳减排数据,我准备试着计算下自己的的个人碳账户。

这期间,妈妈一直在帮我寻找合适的碳平台,2022年2月,我接触了腾讯开发的“低碳星球”碳账户,确认拥有了可以在网上留痕的个人碳账户。“你通过低碳出行产生的碳积分,将会记录在这里,成为未来碳资产的一部分。”

这个想法很好,但可惜,只限在深圳使用。我又扑了空。

一边是我在寻找可用的、好用的平台,另一边,互联网大公司也在争取这样的市场。我了解到,以蚂蚁、京东、百度、美团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围绕公众的衣、食、住、行、用等减排场景,在碳普惠领域主导推出了“蚂蚁森林”等碳减排计划。这些计划希望将消费者生活中的碳减排零存整取,激励个体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从我高中时代的绿色出行经历看,我希望我的绿色出行记录能得到确认,但从目前各种碳普惠平台,参与的路径、难度较大,首先是路径不清晰,其次是不能连续,不登录就很难记录。比如可以使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APP进行路径规划及导航,出行结束后即可获得对应的碳减排量。尝试之后发现,需要用其导航的基础上,才会有相应数据。

我在构建个人碳账户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权威的换算公式是什么?哪些机构可以确认我的碳减排数据,每个机构的方法一致吗?但很可惜,我们一直没有找到。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证了,目前个人活动碳足迹基础数据缺乏,个人行为碳减排核算方法不健全,难以对个人或家庭碳排放进行准确核算。

我收集了很多资料发现,个人碳账户的应用,大多只是停留在呼吁阶段,还没开始,更谈不上普及,因为缺乏各种场景应用的碳减排公式。

建立自己的个人碳账户,虽然想法很好,但找到可操作的方法并不容易。不过未来这个行为也许很容易,所以现在的一系列探索都有意义。

建立碳账户陷入困局,但一周又一周,我依然累积着自己的绿色出行里程。

3、奖励真的有助于养成好行为吗?

有个问题很现实,我经常想,奖励真的有助于养成好习惯吗?

很多地方为了鼓励个人的绿色行为,都推出累计积分,并兑换产品等相应奖励。

一般政府在倡导一项改变人们习惯的公共措施时,喜欢从小的奖励做起,比如上海等很多城市在推行垃圾分类时,会用积分换取生活用品的奖励方式。但这种奖励毕竟只能是小恩小惠,对大多数人缺乏有效的激励作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比如如果从年轻人更看重的个性这个角度,好的绿色生活行为体现了个人的文明素质、品位和修养,这是否更能激发人的参与热情?

这也验证了我的判断,一份在《中国青年气候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2020》中,青年群体为绿色买单的意愿较为强烈,68%的调研受访者愿意“为保护环境支付更高的价格”,62%愿意“为保护环境缴纳更多的税”,而愿意“为保护环境降低生活水平”的受访者占比57%。

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标签,需要凸显个性。我觉得坚持不让父母接,而是坐将近2个小时的地铁回家,这个行为很酷,看,从西北四环到东南五环,我相当于每周穿越了9环的距离;在地铁中穿梭,有一种旅行者的感觉,与这么多上班族挤在一起,也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


就这样,一周又一周,我累积着自己的绿色出行距离。每周80公里,周周如此,一年保守计算,至少乘坐地铁3200公里。3年9600公里的地铁里程相当于多少碳减排?我只是在腾讯低碳星球碳账户说明中发现了一个公式,乘坐地铁,每人每公里可减排0.0467千克二氧化碳排放。9600公里*0.0467千克=448千克,9600公里相当于减排448千克的二氧化碳。

最近使用高德地图导航时偶然发现,从家到学校坐一次地铁,高德地图给的提示是“本次行程比驾车节约碳排放9008克”,并注明碳排放数据来自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按这个标准计算,一次9.008千克,一周两次,三年下来,总计比驾车节约碳排放量为2161千克,也就是三年回家路,坐地铁比驾车总共减少碳排放2161千克。

除此之外,就没找到其他可用的公式了,从我的三年实践中,我这个小小的问题都没找到权威答案, 衣食住行更复杂,场景更多,是不是更麻烦?

4、将日常行为转化为保护环境的自觉

当我在想办法计算自己的碳减排数据时,我了解到,社会各界也在呼吁加强个人碳排放行为管理,比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强个人碳排放行为规范法治建设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从提案中获得的数据发现,我国居民消费能耗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5%—50%。所以,相比于各行各业的努力、清洁能源的推广等,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我很高兴,我已开始了这样的探索。

总之,对于我,个人碳账户,只是一个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个人自律、自觉、主动参与社会事物的一种体现;对于社会相关机构,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绿色生活,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国家尚未针对生活消费建立碳账户制度。

所以虽然我已经有了个人碳账户 ,但还没得到权威机构的认证,不过,将日常行为转化为保护环境的自觉和实践,这就是我的收获。未来,我也希望从我的专业角度,研究公共政策如何鼓励人们参与、如何激励人的正向行为、如何用经济学的原理挖掘人参与的动力等。

某种程度上,妈妈让我构建个人碳账户,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这是一种成长和思考,除了善良、阳光、帮助同学、帮助弱者、对社区有贡献等,我们这代人必将面向一个复杂的气候变化的世界,这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行动去应对。

我喜欢拉着我的小行李箱,坐2个小时地铁回家,再骑上一辆共享单车,吹着风,管它春风、秋风还是冬风,回到家,这是一件很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