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志愿行动 【2019黄河十年行之二十一】一一花园口之殇

【2019黄河十年行之二十一】一一花园口之殇

汪永晨

2019-08-12

今年黄河十年行碰上的是大水年,从源头到晋陕峡谷都在下雨,今天到三门峡时,简直可以说是倾缸大雨。
第一次走黄河的人没有看到三门峡大坝有些遗憾。我在大巴课堂上讲了2012年黄河十年行是深夜赶到的三门峡大坝上时,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院高工黄玉胜说的:三门峡立项之初就遭到陕西方面的坚决反对,当时陕西不少政府官员通过多种渠道力陈此项目对陕西的影响。
其中,最为显著的事件则是,在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前苏联专家提出的“高坝大库”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方案虽然被全票通过,但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坚持反对,直至生命最后。
黄玉胜说,1961年下半年,陕西的担忧变成现实:15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
黄玉胜说:三门峡水电站作为新中国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有人说是一个败笔。但作为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工程,其探索方法、 积累经验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丹江口、小浪底、葛洲坝、三峡等大工程都从它那里得到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
2016年8月24日晚上,黄河十年行到小浪底时,我们第一次接触了两位小浪底水库的管理者。他们坚定的认为小浪底水库吸取了三门峡水库的教训,加上是国外水利专家参与设计和建设,所以运行这些年抵御了洪水,输通了黄河里的沙,灌溉了农田,还发了电。
二位说这些时,甚至有些慷慨激昂,显示着对职业的专住与热爱。
不过,在我们问他们,现在小浪底水库里的瘀沙占了多少库容时,他们说不出具体的数字,但很痛快地答应帮忙查一下。
黄河的含沙量之大,是三门峡水库修建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成为败笔的一个原因。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是不是也超过了设计的预期,我们还需要再跟踪调查。
2010年黃河十年行第一年时,为帮助大家了解小浪底,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尤联元给大家讲了这个水库大坝调水调沙的原理。
小浪底水库大坝所在地,介于上游的山区和下游的平原之间。黄河在这里被拦腰截断,上游就形成了一个水库。
如果没有水库大坝,黄河就携带泥沙直接流到下游地区,洪水危险大,河床淤积严重。水库大坝建成后可以对其进行人为调节。下游水量大的时候,为防止洪水泛滥,放下闸门拦截上游来水;下游水量小的时候,打开闸门放水。下游泥沙多的时候,打开闸门放水,利用大的水量输送泥沙;下游泥沙少的时候,可以少放点水。
防洪和减淤是小浪底水库承担的两个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兼具一定的发电和灌溉能力。
2011年,黄河十年行摄影师乔乔告诉大家,那年春天,他在黄河小浪底拍鸟。可是突然而来的排沙,让正在黄河边筑巢的鸟窝倾刻间被冲走。而他跟踪拍摄的那窝正在孵化中的鸟也是只差一点点就丧命水中。那次冲走的鸟窝用乔乔的话说是不记其数。要来大水了,谁能去通知正在生产与孵化的鸟们呢。
如今,这样的观点还不是主流的。在开发能源和保护小鸟上,选择保护小鸟的人恐怕不会太多。
王建认为:我们为什么非得开源,不能节流呢?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到10倍。我们存在大量的浪费,这样的浪费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
2019年8月6日天快黑的时候,黄河十年行第十年到了黄河流经的花园口。郑州的环保志愿者崔站在我们拍了十年的花园口有些激动地:
黄河十年行第一年在这拍时,背后都是一望无际的黄河水,这两年不单是成了这样的绿地,还长大树了
黄河十年行第一年我站在这了,第十年我也站在这了,这里的水一年比一年少,小浪底把黄河控制。现在还在汛期,还在排水,还有水,旱季水更少。
我一直认为,黄河从这里到入海口都是河堤,没有流域了。
原来沿河边有很多船在经营,我们只关注到黄河边有船,大量的游船,估计两百支以上的大型游船,主要是餐饮业,我们当时只盯着餐饮业的污染。现在可怕的是,没水了。我在想,船没了是一种信号,船没了是水没了的一种标志吗?小浪底每年都要排沙,2017年没有排,那年的水不够,就不排了。
现在郑州人民用的是黄河的水,还有南水北调的水,黄河水不够郑州用了,在黄河滩打了数百口井,靠黄河滩的渗水,虽然这是惠民的一个工程。
当年在写黄河大河唱的时候,她在咆哮,真在咆哮!现在黄河没有咆哮了。
在黄河花园口,黄河十年行有拍了十年的照片。这些记录,我相信对我们的决策者是会有启示的,会吗?
明天,我们就要走到黄河入海口了,最后一年的黄河十年行,我们会看到黄河母亲是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大海!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