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志愿行动 江河十年行2010之四――世界自然遗产怒江边的铺面房

江河十年行2010之四――世界自然遗产怒江边的铺面房

2010-12-07

 

2010年11月27日早上七点钟的怒江天还是黑的。我们的车往怒江边的小沙坝村开去。那里有我们将要跟踪十年的何学文老爹家。

走近小沙坝村时,仅仅一年的时间,村里村外都是建村市场。前两年一直租不出去的铺面房都租了出去。建村市场一下这么火,这意味着什么呢,还没来得及为小沙坝人高兴,我开始问自己。

可是再往村里走,三年来铺面房子紧闭的街道没有变化的又出现在我们眼前。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2007小沙坝农民新村的街上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农民新村,2010年树长大了,铺面房还关着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租出去的铺面房

我们找到了江河十年行要用十年的时间跟踪的何学文大爹家。今年夏天,何学文的儿子给我打过电话,说老人病了,住院了。今天来之前我还在想着老人的身体好些了吗?

我是在2005年做怒江边潜在移民调查时认识何大爹的。因为他曾经当过村长,对村里的情况熟悉,所有那次他带着我在村里坡上坡下跑了很多家。那次,从老人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因要建坝让他们搬迁的恐惧与焦急。那次,他也成了我们做的怒江边100个潜在移民中的一个。我把那次的采访记录从怒江网上下载下来,放在这里吧。看看四年前,小沙坝村民还没有被移民时的想法和焦虑。69是当时我采访潜在移民的编号。

69  傈僳族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汪:你叫什么名字?

何:何学文。

汪:您今年多大?

何:75。

汪:上过学吗?

何:上过。

汪:你原来是工作?

何:我原来在法院,因为成分不好就回来了。

汪:后来当农民种地了?

何:对。

汪:你家里有多少地?

何:家里有七八亩。

汪:你听说让你们搬家了吗?

何:钱要到位,我们要自己盖。2000年4月份就不让盖了。

汪:你知道小沙坝有多少户?

何:有100多户。他们提出来以地换地以房换房更难办,老百姓不愿意,我们老百姓就希望在一个地方盖什么样的房子他自己盖,国家有国家的规划,但是最起码在什么地方要给我们自由。

何:县法院的复工复职的报告打到组织部,正式上访要求复职是81、82年,组织部一拖再拖,一直拖到现在,一直拖到2000年,一个月给100块钱。

汪:所以不相信政府了。

何:心里现在还想不通。

汪:你曾在法院工作,有一个环评法听说过吗?

何:谁不同意修谁负责,负法律责任,不同意修要负法律责任,要关起来。

汪:这是谁说的

何:镇长说的。

何:老百姓的公民权、发言权没有,压制老百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老百姓天天提心吊胆,地也不敢上肥了。

汪:你抽的烟都是自己种的?

何:对。

汪:你身体还好吗?

何:还可以。

汪:医药费谁出呢?

何:自己出。

汪:你原来工作的单位不给出吗?

何:不批,一个月发100块钱的烟钱。

汪:现在还给吗?

何:还给。

汪:你觉得修水电站可以脱贫致富吗?

何:老百姓爱土地,现在打工的那么多,一点田,没有土地我们活不下来,我们怒江州老百姓只会种田,如果补偿合理我们自己盖房子,你们把老百姓的土地款一亩多少给合理的价格,不同意就没有办法修,老百姓现在不容易。

汪:就是老百姓以后怎么赔都不知道。

何:价格没有说,一亩多少没有说,旱地多少钱一亩没有说,竹子、芭蕉、桐油、水果、果树都没有说。

汪:经济林怎么赔偿,土地怎么赔都没有说。

何:农田水利都没有人修了。这几年什么都没有。原来县里的到农村帮着修水利,县里给一定的资金,老百姓同工同劳,但是现在修电站什么的都没有人管,什么都没有。原来广播电视什么都设计好,现在什么都没有人管。

何:今天开会,明天的记者来今天都安排好了,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老百姓意见很大。以前通过广播传达政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汪:他们修水电站用不用当地的劳动力,解决你们的就业?

何:一般不会用当地劳动力。这几年把老百姓害苦了,房子也不能盖,地也不施肥了。

汪:选举委员会还选吗?除了你说的广播都不修了,都坏了?

何:我当了20多年会计,这些钱节约起来,改善文化生活,开会把电视打开各方面的信息都很全,现在什么都不管了。

汪:要修水电站还让什么事情做不了了?

何:勤劳致富靠土地,土地没有就吃不成了。

汪:你们现在还收提留款吗?

何:不收。

汪:什么时候开始不收的?

何:2003年。

汪:现在一个孩子上学多少钱?

何:初中一个学期两百块。

汪:小学呢?

何:160、170左右。

何:一个月60块钱伙食费,65块钱什么费我不知道。

汪:你觉得这个村子里面有没有没有钱上学的?

何:有。

汪:多吗?

何:20左右。

汪:那也挺高的。你们这儿算全国贫困县吗?你们家拿到过救济吗?

何:没有。

汪:村里别的人享受救济多吗?

何:有衣服。

汪:最近还有吗?

何:一年有一次。

汪:怎么评价给谁不给谁?

何:组里评出来的。

何:镇里找过一回,老百姓的土地价格合理,现在这个村委会还想拿10%,小组拿20%。

汪:这个你们不同意?

何:对,一样都不建设还要抽钱。

汪:这是怎么知道的?

何:听说的。

汪:听谁说的?

何:村里发的文件。

汪:我看看你的文件,就是他们说要扣你们地的文件。

何:你是记者吗?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汪:是,你说的那个在哪儿?

何:全体村民在我村辖区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本村规民约。

汪:你找找哪写着村委会扣10%,小组扣20%。

何:建设单位征用土地需持有县政府镇政府批准文件后由村民小组,农户,村委会,县镇土管部门共同部门共同商定征地事宜,除付作物费归农户外,整地费的30%归村民小组集征整地费,70%归农户作为生活安置费。

汪:就是说征地30%要归村民小组集体征地费。你觉得他们那30%是用来干什么?

何:以前是修水库节水。

汪:这是大家讨论制定的吗?

何:不知道。

汪:没有通过你们讨论吗?

何:没有通过我们,村委会制定的。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社会治安,第三是村风民俗,第四章乡邻关系,第五章婚姻家庭,第六章:计划生育,第七章土地管理,第八张保护森林,第九章保护农作物,第十章服兵役,第十一章村民自觉学习义务教育,第十二章其他,第十三章本村规民约的实施。

何:不收提留款了,就土地占用还收。

汪:你觉得不合理?

何:本来就没有多少钱,不能抽成了,土地也没有了,以前是占得少可以收30%,现在把地全弄了不应该收这么多,要过生活嘛。

汪:我把这个拍下来。这个是多少条?

何:第七条。宪法里也有,12大,13大,14大,15大,16大我都买了,我都看了,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这是怒江边的一位农民老人,对宪法的理解与对现实的看法。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坐在火堆前的何大爹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江河十年行2008年采访何大爹

今天我们见到何大爹时,他正坐在火边抽烟呢。和两年前相比,大爹老了不少。我问他身体怎么样,他说好些了。只是生活得不容易。儿子买了辆小卡车跑运输。活儿时有时没有,生活的很不稳定。

去年,何大爹说老家的地虽然没有建水坝,但离新家太远了没办法回去种。今年,大爹告诉我,没有地的日子对农民来说太难了。现在住在新村的乡亲们又都回去种地了。虽然每天来回要走近两个小时。

不过,在小沙坝老村的果树都砍的砍,荒的荒了。因为远没人照顾,只有放弃了。以往,那可是何大爹家的一笔重要的收入呢。下面是2008年江河十年行时何大爹告诉我们的他家原来有的树。

原来有的60多棵芒果树、10多丛竹子、20多窝芭蕉、10棵石榴、4窝咖啡、8棵桃子、600多棵大桐油树、200多棵小桐油树、600多棵果皮树、5棵木棉花、10棵树瓜随着水库的修建也将被占用和淹没。现在虽然还没有淹,可果树都在老村,搬到新村的他们无力再去看管那些果树。两年了,他们家这些果木的收入基本是没了着落。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拌猪食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何大爹的孙女

年猪,对中国农民来说,不管是什么族都格外重要。搬到新村三年了,不让养猪。今年9月份,何大爹的女儿给了他们一头小猪,老人找了新村外的一块地方搭了个猪圈养了起来。

我问何大爹,猪圈那要天天去看着吗,他说是几家人一起找的地方,有人看着。平时他自己去喂,周末孙女休息了,孙女去喂。孙女明年参加高考。家里两个上学的孩子,现在完全靠儿子,媳妇在外面打工。

这次,老大爹告诉我们有点是令我们高兴的,就是在铺面房没有出租时,县移民办公室每年给每家5000块钱。

我问何大爹,村口的铺面房都租出去了?他说:是。我知道何大爹家的铺面房因为不够住,他住在里面了。其他家呢?为什么村里的铺面房还都大门紧闭。老人说,还是租不出去。为什么村口的就能租?可能是太偏了吧,老人回答。就差那么点路,就差那么多,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

农村一个家里来了人,全村的人很快就会知道的。我们在何大爹家坐了没一会儿,何大爹家就进来了一群人。他们说的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拿着盖好手印的上诉书,房屋的质量太差。我们随后跟着去了两家,看到的是屋内的开裂和阴湿的墙壁。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墙皮一块块地掉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地从这里开始下陷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儿子新房里的大衣柜不敢用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房角都是有裂口的缝隙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房不够住的请示

这位村民让我们看完了她家漏雨的房子后,又拿出一封他们家写给水电开发移民办的信,主要是说孩子都大了,房子不够住。移民办的信我们也看了,一条条地驳回了他家的要求。这位村民不服,上告到省移民办,省移民办让她回去,说请县里解决。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石沉大海。

站在这家的阳台上看全村,有一栋小楼与众不同,墙上爬着爬山虎,门前鲜花盛开。我们被告之那是村书记的家。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村书记的家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村民的家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这张照片是我2008年拍到村书记家的楼前面。懂车的人说,这辆车价值有五,六十万呢。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村口的建材市场

就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差那么一点路,村口的的铺面房就那么热闹,而只是拐个弯而已,就差那么多呢?

今天,为了多了解些情况,我们同行的二十几个人是分头在小沙坝访问的。还真有一路人马问到了我们想也想不明白的事。

他们先问了一家租了四间铺面房子的人,租的是谁的房子,回答:村书记的。又问了旁边的四间,回答竟然一样:村书记的。后一家还用手往这一条街一指说:全是书记的。

不知是这人顺口一说,还是什么,一条街开张的铺面房竟能是一个人的,而其他家的铺面房就全开不了张?

在今天我们的大巴课堂上,大家各自访问到的信息当然也有人认为现在的生活不错的。有两家人说,现在打工手上的钱比原来多了。

一家开凉粉店的老乡说,村民门在家闲着没事就打麻将,打累了,饿了,就到他家吃碗凉粉。去访问的人要了五碗凉粉和两碗米线才二十块,看来利是很低的,但这户人家并没有什么怨言,而且认为现在的生活不错。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发给村民让养20只鸡的笼子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农民自建的鸡笼

这是村里给农民们发的鸡笼子。农民新村不能养猪,养羊,养牛,可以养20只鸡。于是就发了这只让养20只鸡的鸡笼子。不过,农民们说,鸡不喜欢这种“冷冰冰”的笼子,都又自己重新搭了木头的鸡笼。看着被移民们称为“冷冰冰”的鸡笼,我心里突然升出这样一个问题,是鸡笼冷冰冰,还是人呢?是什么人?

我们在何大爹家时,问她的孙女新家好还是老家好。她说老家好玩些,出门就可到江边玩,现在连个院子也没有。小伙伴们也都在自家的楼里不出来了。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老村子里的老房子前长满了新花,还有没人高的草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村子里还有几家就是不走的,如今这样的人家倒是还可养鸡,养猪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老村外就是怒江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小沙坝的老村子

我们江河十年行每年也都到小沙坝老村去一下。今天我们去时,当地派出所的车跟在我们的后面。我们没有避讳和他们打了招呼。他们也很友好地叫出了我的名字,并且说和我打了几次交道了。并且认为我还是很配合他们工作的。我说为何不配合呢,我们到怒江来,就是因为喜欢怒江,希望能让那的美丽能继续。车上派出所的人说,我们这里也需要发展。我说是可持续发展。他说:我们这很穷。我说小沙坝村是怒江最富裕的方。他笑了。因为我们要赶路,而他也是在执行任务,我们没有多聊。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怒江小沙坝农民新村外的小河流入怒江

农民新村外的这条小河,就这样流进了世界自然遗产怒江里。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多么希望能有记者来好好采访一下,农民新村的铺面房为什么农民家的都租不出去,有的人却能一租就是一条街?为什么怒江能否建坝还没有确定,移民就已经住在了这样的农民新村,这篇文章做好了,是我们对世界遗产的珍惜与尊重。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怒江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怒江边的农田

接下来的事也值得一说。我们离开怒江去澜沧江的路上有一段路正在施工,我们到那时是下午2点半,而这条被管制的路要到六点才开放。我们中的几位记者拿出了记者证和守在路口的人说我们因为有任务要赶时间,能不能放行。几个电话打过后,我们被允许了。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田里的耕种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怒江边的田

可是就在我们的车走了十几分钟后,刚才同意给我们放行的人骑着摩托车追来了。他告诉我们,因为前面的路在施工,让我们等一等,会有一个人来带我们走。但要等半个小时。我们只有等。

终于等来给我们带路的人了,他是公路修建单位负责安全的。他要对我们的安全负责。他上了我们的车,我们也继续着我们的大巴课堂。讲自然,讲生态,讲我们的志愿行动。

走了一会儿后,这位负责公路安全的人打电话为我们准备饭时,我们告诉他,我们要到澜沧江一户农民家,她已经为我们准备了晚饭,我们不能让人家白等我们。我们邀请他和我们一起去我们要去的那户人家吃晚饭。他客气了一会儿同意。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不知江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沙地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怒江边的伤

我们到刘玉花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2006年我们访问她家时,她住在澜沧江边。江河十行2009年时,因小湾电站的修建,他们被搬到了潞江坝小平田村。她家的这两张,一直是我这些年讲水电没有解决好移民问题的案例照片。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2006年刘玉花家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2008年刘玉花家

江河十年行2006年时,刘玉花家住得安逸而富足。而接下来的几年,从她对移民的担忧,到搬了新家后没有田种的困难生活。这几年,我常常接到刘玉花的电话,诉说她身体的不适,现在她一家四口靠开一个小餐馆每月一千多元的收入为生。可是全村都是移民,又能有多少生意呢。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刘玉花和她的儿子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2008年刘玉花和她的儿子

我问玉花他们家现在有田种了吗?她告诉我田已经分下来了,但在三里地外。更远的地有6里远。而且是在山上。本来在同意分到地之前,政府每个月要给他们一些补助,可今年的补助都11月份了还没有给。所以村里人也拒绝抓阄分地。

刘玉花说,她家上有老父,下有未成年的孩子,他和先生在这个生意十分冷清的小饭馆里要是身体好也还能过得去。可是从搬家,到安家,她太累了,太操心了,身体完全支撑不了了。

我们在刘玉花家时,坐上我们车和我们一起来的,负责我们安全的那位干部把武警交通部队的一位少校也带来了,并和我们一起吃了刘玉花做得很好吃的黄闷鸡。

吃完饭后,玉花向我们讲着她家生活的艰难,她对孩子成长的忧虑和对自己身体越来越不好的着急。这位80后的农民妇女一脸的愁苦,我们不知道如何劝劝她。因为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帮不上忙。2008年我看到移民办给他们的补偿标准,一棒香蕉赔多少?两块。

江河十年行2008年到刘玉花家时,她们村的人给了我们一份他们写给移民局的信,我也放在这里,让我们一起看看这里移民的问题:

移民群众要求,土地要按实际面积是多少就多少,力坝沙水田面积60多亩,旱地一百多亩,这是经过群众认可,多次丈量的结果,但是移民局说要卫星测算的数字,不知道卫星测算是什么,力坝沙一百多亩旱地,60多亩水田,卫星测算就少了一半,而别的小组卫星测算就会比原来的多,而力坝沙就会少,请相关部门作回复。

宅基地补偿太低捌仟元一亩(8000元/亩),菜地也要有补偿,每家合多少就应该有多少补偿,不要说农民没有菜地,你的菜地在哪里?农民用来种菜的地就是菜园子。

果木树的补偿过低,一年收入两百多元和一百多元的一棵果木只是补偿50元至60元之间,这种移民损失太大。移民多次要求仍没有作回复,国家规定果木树按结果期的十倍补偿,不是按结果时的半价补偿。

房价一家人的房子平均价不到250元/平方,一家人有两间房,一间是320元/平方,另一间就是(170元—190元之间)/平方,有的还达不到。移民向工作组反映,但是工作组回答说这是国家规定,不知道政府是怎么规定请回复。现已经给移民补价,补多少请直接测算给移民,不要再口头上作答复,到时又不一样。

现在移民局要求群众签订移民搬迁协议,但是移民没有办法签定协议,因为移民局没有回复移民群众的要求,而水一天一天上涨,变迁一天一天接近,请求政府尽快给予解决为谢!(移民局已经说过,如果移民不签定协议,最后将强制执行)

    力坝沙全体移民

    2008年12月22日

当时看了这份老百姓的信后我写了这样几句:这份村民们写的意见报告看后我有两点疑问:一是,量农民的地还要用上卫星测算,这是我们的科学进步吗?既然是科学进步,怎么还能有的测得多,有的测得少呢?这真是卫星测的吗?二是,一年收入两百多元的果树,只给人家补50元至60元。这是为什么?这是人家的私有财产,在我们这个法制越来越健全的社会,能这样对待私有财产吗?

2008年移民们提的问题到今天还是没有解决,而困难的是刘玉花和她的乡亲们搬到这已经一年多了,却没有地种。而政府答应没有地种要给的钱,2010年已经是11月份了,却一分也还没有给人家。

玉花给我们讲这些时,我请和我们一起来的负责我们安全的干部和武警少校一起听听。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俩出去了一会儿回来后,递给刘玉花一个信封,对她说,知道你们很困难,我们也帮不上忙,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不知道信封里装了多少钱,但这样的干部,能在听了移民诉苦后就掏腰包的,我见到的不多。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刘玉花父亲

刘玉花说,他父亲的身体今年好些了,孩子们也都听话,现在最愁的就是她老要看病,家里挣了一点钱都看成病了。同去的清华大学郭于华教授问刘玉花今后有什么打算。玉花说,还是希望政府对他们这些移民的问题给予解决。

凤凰网的赵兰健走访了村里的几户人家,没有地种,房子质量太差,是大家共同的问题。我想,媒体对我们将要用十年跟踪的人家的关注,也许解决不了当地多大的问题,但是除了记录以外,如果能帮助这些人家解决一点基本困难,也就算是我们的力所能及吧。

 

十一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怒江的傍晚

明天我们将要去另一个移民安置点,于晓刚说那是一村从江边搬迁到大山上的农民。去看看他们如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