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7
2010年11月25日早上七点钟,怒江丙中洛甲生村李战友家成了今年江河十年行走进的第一户跟踪采访的人家。去年我们到他家时,他已经睡了,今年他还没起,硬是被我们敲门敲起来的。因为每年都是用二十天的时间走六条大河,所以我们的行程只能是早出晚归。
坐在李战友家的火边
两口子的北京游
今年的走访和往年不同的是,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上海交大第三部门研究中心的教授加入了我们的调查中。他们的参与会使江河十年行跟踪的十户人家的调查更有意义。
怒江石门关
江边的花儿
因为江河十年行2010的重点放在了西南大旱的天灾人祸上,今天的入户调查,我也问李战友,怒江边有没有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李战友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最近这些年,树上的叶子不该掉的时候就掉了。而且现在是雨水比原来多了。还有点让他们奇怪的是这两年板栗几乎不结果实。核桃长得也没有往年好,李战友把这归为气候变化。因为他说找不出其他原因。本来核桃和板栗也是家里的收入,现在不行了,不知以后怎么样?
说到变化,2010和2009年李战友家的变化,就是他的女儿现在成了丙中洛新成立的演出队的演员。这个演出队的工作之一就是来了什么领导,或有个什么事的,她们就去唱歌跳舞。这笔收入现在成了家里重要的现金来源。前些年,我们到他们家入户调查时,他家的女婿一直在外面打工挣钱。如今,这家的女儿要外出演出了,女婿就回家来照顾家了。
李战友家就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水蓝时的怒江第一湾
流入怒江的小溪
去年李战友告诉过我们,政府为了帮助他们,送给村里的一些人家牛羊,政府也给李家了两头。可是牛越养越瘦,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年李战友告诉我们政府给的牛已经被他们养死了。村里人后来才知道那牛是瑞士牛,在这里水土不服。现在家里就养了一头本地牛,长得就很不错。
我们问李战友的女儿家里生活如今怎么样?她说,女儿太小就已经被学校要求住校了。她很担心女儿夜里睡觉踢掉了被子冻着了怎么办。
2009年,李战友与老伴和村里的一些老人随旅行社到北京旅游。我们问李战友的女儿现在生活有了改善,你和丈夫什么时候也去北京旅游呢?小两口笑了,显然这一打算已经在他们心里,就等着变成事实了。
今年6月,李战友的女儿被村里人选为妇女主任。我们问她现在村里的妇女主任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她说因为是少数民族,他们村每家可以生两个孩子,可有人还想多要,这个就需要她们去做工作。从这位新上任的妇女主任和我们讲起她的工作的样子可以看得出,虽然村官不大,与村里其他干部比,村长,会计每月都有500块钱的工资,村妇女主任每月只有50块,但她并没有什么怨言。
当我们问到他们家未来有什么打算时,李战友说要给家里的几家客房装个太阳能热水器,这样节假日来旅游的人就会到他家的农家乐来吃,来住了。那将会是家里的另一笔收入。
李战友的女婿还记得2006年我做一百个村民调查时问过他,愿意建电站吗?他告诉我们,现在没人再提电站的事了。这让他们放心了,因为村里的地本来就不多,要是再安排移民,他不知道怎么能在这么小的坝子里住那么多的人。
要在怒江边建坝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因为当地太穷了。可从李战友家的生活现状来看是他们对旅游的期待。
走在怒江边
大山之门
告别李战友家,我们就走进了怒江边的石门关,这是怒江上游比较重要的一景。因为现在还没有到水最漂亮的蓝色,这不免让我有些遗憾。这次是我第十次来怒江,我看到过怒江的冬天,也就是被当地人称为像傈僳族姑娘一样温柔的蓝色的怒江水。不过,即使是温柔的怒江,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怒江的激流。而不同季节,江水的颜色也是那么不同。
江边的孩子
不同的季节五里村不同的颜色
水蓝色时的五里村
怒江边的茶马古道
在我前9次到怒江时,我是隔着岸看怒江边的茶马古道的。今天我们走上了这条古道,想象着当年人拉马驮的运输是怎么在这弯弯的山道上前行的。
茶马古道是在这样的绝壁上凿出来的
茶马古道的石壁上像一幅石雕女在注视着怒江
古道上可遮风避雨的山崖
大自然的雕刻
江河十年行2010在怒江边的茶马古道(摄影 刘峰)
在这风景如画的怒江边,我们走进的第二家是一户怒族。有意思的是这家的儿媳妇是儿子去缅甸打工时娶回来的。他们虽然是不同国籍,但他们的民族语言是相通的。还有,前面那张照片中那个背孩子的小男孩子,在我们到了这家后才知道就是这家的外孙子,而小男孩背上的孩子是这家的孙子。2004年,我第一次到怒江时就拍到一个背着孩子的小男孩,这次又拍到了。小男孩不和我们交流。我问他想上学吗,他只是摇了摇头。不过孩子的父亲却说,我们会让他上学的,能上到什么时候就供他上到什么时候。
怒族人家
穿蓝衣服的是在缅甸娶来的媳妇
怒族人家的火塘
记者与孩子
离开怒江最漂亮,但也是被规划要修电站的江段,我们往回走。路边两块大石头让我们停下了车。因为我们看到了写有8 18泥石流遗址的几块大石头和一片乱石滩。
8 18泥石流遗址
泥石流过去三个月的怒江边
2010年8月18日1点左右,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普拉底乡突发泥石流灾害。地点在普拉底乡一铁矿附近,由于连日频降暴雨,致使该区域发生泥石流灾害。截止20时30分,灾害共造成22人死亡,90人失踪,10人重伤,28人轻伤,受灾人员达275人,其中受灾农户29户,101人。
泥石流冲积物冲达怒江江心,造成灾害现场至贡山县城段怒江水位上升6米,但未造成堰塞湖。瓦贡公路(贡山段)中断,县城通讯中断(16时左右移动通讯恢复);有1100多人参加搜救工作,紧急转移灾害现场附近及怒江沿江居民1000多人。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初步统计农户经济损失3500万元)。
调查结果
泥石流与铁矿厂无关,对于网上有人表示泥石流是否与铁矿厂有关时,贡山县县长李坤珍表示,铁矿厂离事发地点2公里,也没有堆积矿石的现象,经过水务、国土等有关部门的调查后认定,此次泥石流是由于持续降雨发生泥石流滑坡,与铁矿厂无关。
激流是被泥石流“造就”的吗?
今日任意留在怒江边的泥石流
记录
虽然泥石流后,县领导立刻就定了论。可是事隔三个月后我们到那里时,问了几个在乱石堆中打牌的人得知,他们在那儿是勘察818泥石流成因的。我们说不是当时就说了是持续降雨造成的吗?他们笑着说:我们只是干活的,其他不知道。
勘查原因的工人
江边的思考
我们国家这样的定论我认为常常是下得太早了。为什么不能等抢救工作告一段落后,认认真真地找出真正的原因再做出判断呢?这对今后的防微杜渐应该是有意义的。而结论下得太早,则会让一些真正的原因被忽视,被掩盖。
今天我们在怒江边走时,水生态专家王建指给我们看这些被称为“页岩的山石”,新京报的记者则随之把这独据特色的岩石拍了下来,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
江河十年行的主体是记者,记者的职责之一是要向公众传递信息。而作为民间环保组织,则有责任把这些信息将会产生什么影响,造成什么结果告诉公众与决策者,以便使得各项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但能够做到持续发展,而且对保护文化传统也应起到相应的作用。
介绍山石的构造
拍下来
明天,江河十年行2010要采访的是我们将要跟踪十年的人家,他们已经成了我们的朋友。一年没见了,我们牵挂着他们。
峡谷中的怒江
金色的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