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志愿行动 黄河十年行2011之十八

黄河十年行2011之十八

2012-02-06

黄河十年行2011之十八——黄河母亲对大地最后的眷恋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1-09-07 汪永晨 周晨

 

2011年8月29日,黄河十年行2011从黄河源头约古宗列盆地开始,历经十八天一路走来,将走向黄河告别对大地最后的眷恋——湿地,走向大海的地方。

黄河从这里开始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诗人李白生动地诠释了黄河的来去。此刻,在完成1万多公里的穿越之后,黄河十年行2011亲眼见证了黄河从涓涓溪流汇成泱泱大河,再融入大海的全过程,每一位同行者心里都有太多太多的感触。

扎陵湖

源头的常住居民

鄂陵湖

我们从约古宗列曲脚下涓涓细流的黄河源头一路走来,站在东营黄河入海的河口,望着满目黄色的海洋,最大的感受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楚,也许需要回去沉淀并一生回味。

黄河在若尔盖湿地

藏族孩子的祈祷

黄河在曲麻莱县的高原草甸中积累能量,从涓涓细流汇成的小水洼开始万里的行程。青海境内的黄河是普通的,没有滚滚的气势也没有标志性的黄色,以至于大家经常被伴随一路的小河流所迷惑和兴奋。黄河在高原的枝枝杈杈中汇集着力量,也哺育着两岸牧民们赖以为生的牛羊。对于他们,这就是黄河对他们全部的意义。而对于黄河,在大气候变化环境下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则成为自己保住源头生命力的关键。

黄河所经之地的农田

古黄河的雕塑

进入甘肃,黄河的力量渐强,颜色渐深,影响渐大。这里的黄河已经初成大河的模样,甚至将兰州城横劈开来,造就了中山桥的辉煌也成就了羊皮筏子的历史地位。当这条宽阔的大河将一个人声鼎沸的中心城市一分两半,也就宣布了自己影响力的诞生,这是黄河第一次离人们的生活这么近。

黄河在兰州

黄河水也浇灌着这样的绿化

化工污水倒进了黄河边的沙漠(区家麟摄)

宁夏和内蒙的黄河,似乎是在哼着歌儿在流淌。“黄河百害,为富一套”。蒸发三千、降水三百的现实,使得黄河第一有了母亲河的概念。银川水城的胜景,名目繁多的引黄干渠名称,在半干旱地区实现的农业奇迹,多的看不完的黄河选题,滚滚黄河水在这里是生活的主题全部。

宁夏的黄河湿地

黄河边沙漠里吃葡萄

黄河冲出河套,就完全进入了黄土高原的怀抱。晋陕峡谷的两侧,山西和陕西这两个炎黄文明最为代表的地区共享着黄河母亲的乳汁。黄河在这里获得了近半的泥沙,变成了一条全球含沙量无与伦比的黄色巨龙。在像巨剑一样斩开黄土高原,在狭高的晋陕峡谷里黄河散发着自己的力量,并在壶口瀑布进行着尽情地发泄。除了给旅游者带来视觉的冲击,那种力量的震撼,也给每一位到达现场的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半日花,鄂尔多斯特有种与发展同在

黄河边的挖

壶口瀑布

瀑布旁的挖沙

渭河与黄河的交汇

冲出晋陕峡谷的黄河,进入到最具话题的华北平原。曾几何时,黄河从黄土高原运输的沙土堆积出了这片富庶的冲积平原。时过境迁,黄河还在默默地为下游搬运着泥沙,不断抬高着身边的土地。而对习惯了安居乐业的百姓则是现实的麻烦,相互妥协的结果,就是地上悬河的诞生,豆腐腰名词的出现。在这里,高高在上的母亲河已经与周围的生活越行越远,以至于两岸的河流都脱离了她的水系,而改投遥远的淮河。黄河在东营结束了5400多公里的行程,一边默默地以每天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继续冲积造地。

 

不排沙时的三门峡大坝前

排沙时的三门峡大坝前

黄河十年行2011在郑州花园口前拍黄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十年行2011见证了一条大河百折不挠的精神。

“万里长河,百纳归海。” 饱经沧桑的母亲河,它坚忍不拔、永往直前,一如中华民族的顽强性格,黄河十年行的每一位同行者都对此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1年8月29日早上5点拿着相机的我们要去拍拍母亲河对大地最后的眷恋——湿地。首先看到是这样的海水养殖。

养殖与化工厂同在

等待

养殖的虾

有人问:以后还敢吃养殖的海鲜吗?没有人回答。

今天黄河入海口的湿地,有的被圈为自然保护区,有的却没有。母亲河最后的眷恋重要与否要依我们人类确定吗?2001年我们绿家园曾到这里观鸟。那次铺天盖地的鸟让我们大呼小叫。可是今天的这里,我们拍到了这样的牌子,更拍到了这样的企业。

黄河十年行2010年在这里的记录

大门上写的是: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碧水

湿地中的化工企业

人划定的自然

成为山东蓝色经济园区的这里,鸟虽然不多了,可是大牌子上的身份却在不断地增加着。只是这个自然保护区的大门口,去年还是远远地看到有工厂。2011年化工厂就建在门口了。

寻找食物

若大的滩涂只有它俩

三大重要之地于一身

高等级公路一级一级地建起且十分繁忙

在这片黄河湿地旁,黄河十年行要用十年跟踪的人家男主人叫范建玉。是黄河十年行2010在东营仙河镇街上拦住的一位正在骑自行车的老人。从他家里装修上感到这是一个小康之家。老两口儿加上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子,家里共8口人。儿子们都自己过。老人告诉我们他退役后被分配到胜利油田运输大队来到孤岛。他对那时的描述是:当时这里一片荒芜,到处都是芦苇荡,鸟儿比现在多多了,鱼虾河蟹更不用说。那时的人们住的是苇子盖起的草房,种的是水稻。

去年我们得知,范建玉退休后每月可以拿到3000余元的退休金。可他的老伴儿韩玉已因为当年是随他来的家属,年轻时在油田还能找到打扫卫生这样的工作。上了岁数以后,就找不到这样的工作了。每个月只有200元的生活费,由油田发给。老人说,油田像她这样的家属,还有不少。她非常希望我们能替他反映反映。

这次我们来,老伴去买菜了。范大爷说,老伴的问题解决了,现在油田每月给了退休金,涨了好几百,现在家里没有愁事了。去年大儿子买了车,今年小儿子也买上了。老人现在每天就长在门球场。用他的话说,锻炼了身体,也和老伙伴们聊聊天下大事。

老人带我们去门球场时,那里没有人。我们问,没人时你自己玩吗?老人笑着说:自己也能玩。

瞧我们这一家子

一天也离不开的门球场

我们问老人,孩子们都孝顺吧,老人笑了笑。可又来了这么一句,孙子学习一般,看他努力不努力了。不过,老人说这时,我们中有人发现,在他们家的走廊里,孙子得的各种奖状贴满了一墙。老人对后代的期望有多高,在这个家庭里看来还真也是个事。

孙子一墙的奖状

找冰箱里的虾

我们又问,你们吃这里养殖的虾吗?老人说:吃。带着我们去看他家的冰柜。里面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没有找到。

我们问老人:现在这里的的海水和湿地和以前一样吗?

老人的脸第一次沉了下来:就是污染,现在走在路上都能闻到气味了。以后会成什么样就不知道了。

黄河十年行还有八年,我们会和老人一起经历黄河在入海口的变化。

走向黄河入海口

走向黄河入海口

走向黄河入海口

黄河入海口的风景区,红、蓝、白、绿,多种色彩交织在一起,五彩斑斓。红的是碱蓬草,当地人叫它红地毯;蓝的是蓝天和蓝天辉映下的水面;白的是白鹭、苍鹭以及各种水鸟;绿的是各种的芦苇。

走向黄河入海口

照片上的黄河入海口

照片上的黄河入海口

走近黄河入海口,眼前的黄河,是那样的安祥。平缓的河水,分散成了扇子的形状,像静态一般。真难以想象,从中、上游携带而来的大量泥沙,再也无法依赖落差形成的冲击力,只好慢着性子趟在河床上,每年大约把16亿吨的泥沙,淤积在入海口。这样日积月累,形成了2到3万亩的土地,相当于每天增加一个足球场。“沧海桑田”在这里得到了最真实的写照。

远眺黄河入海口

入海口两岸是水泥砌成的消波堤,随即被入海口的波涛声所冲淡。

此刻,每位同行者的心里都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恰巧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打来电话,连线黄河十年行2011,向我询问旅途中的见闻和在母亲河入海口的感受。

黄河十年行2011记录如下:

地质学家在黄河入海口

杨勇(地质学家):站在黄河的入海口,想到黄河从雪山和冰川走来,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但是,我还想到,就是离此不远的海域,是康菲石油泄露的地方。在今天的黄河三角洲,石油化工产业群已颇具规模,这些企业会不会影响黄河入海口,需要我们大家的关注。

年轻的记者

严友良(时代周报记者):站在黄河入河口,看着脚下浑黄的河水,再极目远望大海,水天一色。明天是我三十岁的生日,很兴奋我在三十岁之前的最后一天走完了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可我们对天上来的母亲河太不眷顾了。

生态学家

赵连石(生态学家):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承载着华夏文明,这是一条文化流淌的河流,但同时这也是一条工业的河流、农耕的河流、游牧的河流。我们走到黄河入海口的湿地,看到化工厂林立,把一个碳汇区变成了碳失区,这是数倍的经济效益都不能弥补的损失。

环保媒体人在黄河源区

孙钰(环境保护杂志社首席记者):穿越全程,我见证了母亲河让腾格里沙漠低头,把黄土高原劈成两半,冲出峡谷后又孕育了黄淮海平原。一路上,花儿声声,信天游相伴,马蹄鞑鞑,腰鼓助威。此时河海交融,华夏文明也从这里融入世界。

丹麦社会学家

米晓琳(丹麦社会学家):我们从源头走来,源头非常漂亮,非常的干净,入海的地方也非常漂亮。但是,中间的一段很脏,很多工厂、很多污染,在批评污染的同时,我想我们也要多考虑自己的消费,自己的发展。

纪录片制作人

区家麟(香港纪录片导演):这次走黄河,最大的感受就是惊讶。在上游的时候,很多的野生动物,景色的美、草原的绿,让我惊讶;中游,沙漠的生态、湿地景观大道、空空的鄂尔多斯,让我惊讶;下游的时候,入海口的化工厂、漂亮的海河交汇,依然让我惊讶。

中医师

许冬华(中医师):一路上,我看到太多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黄河里。江河是人类的母亲,希望大家好好保护江河。

黄河十年行电视总制作人

李路(中央电视台记者):历时十八天,从源头开始,一路盼望着走到入海口,到了入海口,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呆呆的看着天、地、人合一。

青年导演

乔乔(青年导演):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可我们却是她的不肖子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饮水思源,每一个黄河儿女都该行动起来,保护母亲河,关爱母亲河

偶尔也举起相机

王乔(摄影助理):一路走来,发现不管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都在往母亲河里排。我是郑州人,住在黄河下游,我想说,母亲河在痛哭。

家在黄河入海口

任增颖(环保人士):同饮黄河人,关注渤海湾。黄河三角洲湿地之前是山东人的后花园,现在却是化工厂林立,潜在危险很大。希望更多的人关注黄三角湿地,关注入海口的生态环境。

黄河的记录者

周晨(文史作者):在黄河源头,云很低,天和地没有界限,感觉确是黄河从天上流出。今天走到入海口,水天一色,感受黄河之水要流到天上去。大自然真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系统,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水天上去。

我们的司机

李坤 (司机):黄河在入海的地方真美。要是我们一路走的黄河都还是这样的美该有多好呀!明年还会来。

 18天,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不短的历程;高海拔,与城市生活的不同,对有些人来说也有是巨大的挑战。黄河十年行2011一些同行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最终走到入海口,在他们临别时,也对黄河十年行2011做了自己的解读:

向记者们讲解高原的生态

蓝永超(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我研究黄河三十年,把毕生心血放在了黄河,我高兴于她水量的增加,也担心气候变化的影响,黄河的一点点变化都牵动着我。

父女在黄河源

徐家良(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教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来给人的影响是这个母亲凶巴巴的,但走进黄河源头,黄河源的蓝天和白云,会让你感到母亲的温柔和慈爱,十分高兴人生能有此行。

徐子沫(徐家良之女,高中学生):走进黄河源头的藏民人家,我感到很愧疚。我们给他们带去了现代的东西,却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扰乱了他们。感谢这次旅行,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还有另一种人,另一个世界。

生态学家在大巴课堂上

王海滨(生物多样性专家):最大的感受就是藏区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现代文明的强势环绕下,希望给藏民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去选择哪一些文化传统需要保留?

大学老师

董文琪(中南大学教师):在黄河源藏区生活了几天,享受了美丽的风景,也感受到了藏民同胞的艰苦。我一直在想,如果有更好的生活方式来,他们为什么要坚持古老传统下艰苦的生活?他们也是现代社会的一员,应当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博士

覃哲(广西大学讲师):无论是住在黄河头,还是黄河尾,都是现代社会的一份子,藏民和我们是同胞,无论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他们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

摄影人

周一渤(摄影家):看着黄河源的碧水蓝天,想着藏区的历史未来。文明是可以融合的,两种文明之间都有自己的选择,都有社会结构性的内核,不可能一种文明完全被另一种文明所取代。

特邀

梁琦(特约摄影记者):沿黄河走过藏区,喝了奶茶,吃了糌粑。深感文化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传承和保护,都应得到尊重和理解。

石念军(齐鲁晚报记者):黄河是博大的,任何一点都足以让我停留,让我关注,让我敬佩。

关爱江河在源头

汪永晨(黄河十年行发起人):黄河十年行2010年时,对未来十年的记录我还在问自己,有意义吗?两年走下来,每天写走在黄河的纪事,让很多朋友感慨是在和我一起走黄河。无论是喜悦,是忧伤,能有人和你一起分享,一起喜,一起忧,真好。

也有人问,那么多问题你们管得了吗?在我看来,管不管得了,要先知道,一个人知道了,又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让有权的人知道了,就有了无限的可能。十年的信息,十年的纪事之后,再看是不是能管得了,或许比现在会有更多的可能。

黄河十年行2011远眺黄河入海口

黄河十年行2011在黄河入海口

黄河十年行2011从黄河源头走到黄河入海口,拜访了母亲河超乎人们想象的小的发源地,见识了三江源地区果洛草原对黄河的涵养,见证了母亲河的由窄变宽、由清变黄,也领略了母亲河鬼斧神工的穿山越岭和地上悬河的巨大力量,看着这条被我们崇拜和称作母亲河的大河安静地融入一望无边的海洋,心中思绪悠悠。明年我们还会走你,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