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志愿行动 黄河十年行2011之十五

黄河十年行2011之十五

2011-09-02

黄河十年行2011之十五——八百里秦川秦腔高亢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1-09-02汪永晨 周晨

 

2011年8月26日,黄河十年行2011从运城出发,走出晋陕大峡谷,走向美丽富饶的八百里秦川。

山陕大峡谷

走在山陕峡谷中

八百里秦川,又称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黄土高原,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这一带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号称“八百里秦川”。

风陵渡黄河大桥

黄河在风陵渡

沿八百里秦川前行,我们来到风陵渡黄河古渡口,风陵渡黄河大桥,是山西和陕西的分界线之一。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黄河的要津,多少人都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的。

黄河十年行2011走到黄河边还没有从山西过到陕西时,一行人下来拍照,没想到在山西段的风陵渡黄河大桥下,却看到一股污水堂而皇之的流入黄河。当地人说,这还是普通的生活污水,之前附近还有个化工厂,污水味更难闻。来自郑州的同行者王乔叹息:污水流到黄河再流到郑州,郑州人原来就喝这样的水!

向黄河流去

黄河十年行的记录

黄河十年行的大巴课堂不光听,还有记和写

过了风陵渡黄河大桥,就是陕西潼关县境,潼关位于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是黄河与渭河的汇合口。因为潼关地处黄河风陵渡渡口,位居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的要道,是进出三秦之必经之地,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

渭河与黄河在这里交汇

近处是渭河,远处是黄河

黄河在源头是涓涓细流,一路上不断有支流汇入,流过河套地区,冲出晋陕大峡谷,滔滔黄河水由北向南倾斜,与渭河汇合。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也是黄河的第一大补给河,和黄河汇合后,黄河河面逐渐变宽,流速也变得缓慢。

黄河与渭河交汇处是老潼关县城所在地秦东镇,这里有一个叫刘金会的老人,是黄河十年行要跟踪十年的人家。她家的后院就是渭河与黄河的交汇口。与黄河十年行2010年相比,今年此段渭河河道上明显出现了沙洲,但水面用浩渺依然不为夸张。

渭河、黄河都从我家门口流过

一叶小舟在河上

黄河十年行2011录秦腔

刘金会老人今年65岁,在黄河边生活了58年,见证了潼关县三门峡水库移民的全过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的变化。

三门峡大坝建成以后,对上游潼关县乃至渭南地区的不利影响,现在比较共识的有这样两点:

一,第一是洪涝。本来渭河河床高于黄河,是黄河的补给河。三门峡大坝建成,上游泥沙淤积,黄河河床上升,水位抬高。渭河的河床低于黄河,渭河水流不到黄河去,反而使黄河水流入渭河,发生倒灌、回旋,渭河平原遭遇洪水危险大增。

二,第二是盐碱化。因为渭河的水流不进黄河,渭河水就停留在渭河河谷的两岸。在植物的虹吸作用下,地下水源源不断上涌。渭河水流不走,地下水上涌之后就停驻在土地表面,地下水富含矿物质,所以易造成土壤的盐碱化。

潼关人就是在此背景下,搬离老县城,远离渭河河谷肥沃的土地以躲避洪水威胁。刘金会说,60年代,三门峡水库大坝建成以后,老潼关县城被淹,乡亲们大都迁到了现在新潼关的地方,也有一部分迁到了宁夏。当时正值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迁出去的很多人都饿死了,刘金会的公公就是其中之一。当年刘金会家舍不得曾经肥沃的土地,没有迁出去,一直坚持到现在。所以,今天她家的房子可以说是孤零零地立在两条大河的交汇处岸边。

刘金会的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已成家,她一个人居住在渭河边的小平房里,渭河边几公里之内的建筑只有这一处房子和附近残破的老城墙,黄河十年行2010时,老人就提起了渭河边的护堤。她说历史上这里是有护堤的,现在这些护堤已淹没在了水中。

今天让老人担心的是,这么大的河,水落,水涨,如果没有个护堤,住在河边的人家怎么保证安全。为此她一级一级地找了很多有关部门,可是我们这次来得知,河务部门一直说要修,但至今仍然不见动工。刘金会老人说,今年雨量大,渭河的水已经漫过历史上的老河堤。历史上都有人管修,现在怎么就没有人管呢?老人问我们。

秦腔在两大河边回响

大河、老城边的庄稼地

维特老人生活的菜地

黄河十年行2010到这两大河的交汇处时,是在刘金会扫街时和她闲聊后,最后确定她为我们要用十年的时间跟踪的人家。那次采访时我们得知,她生活来源有两部分:一是做清洁工,二是卖菜。她做清洁员的收入每月大概有400-500块收入,卖菜就很不稳定。此外,刘金会每年还能领到移民补偿款600元。

她家原本有5亩地,后来开发商为发展旅游征了她3亩地,一次性给的补尝是5万元。开发商本说会按月发生活费,可一直没有兑现。我们问她为什么不去找。老人说,老百姓找,说得过人家吗?就别找气生了。

黄河十年行2011采访得知,刘金会依然在做清洁工,每天上午7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是工作时间,一天16块钱,但年纪大了,队长说要解聘她。虽然还是种了菜,但这里交通不方便也卖不了多少,只好放着自己吃,或者让孩子们带走。

关于征地补偿的问题,现在依然没有着落,一个村民情急之下打了协调赔偿的领导,最后被送进拘留所,补偿的事宜后来也没人敢再提起。老人现在想要找的倒也还有一笔钱,就是给老人的补贴。她说人家别的村,过了60都能拿到养老金,他们村却迟迟不给。那一个月也是百八十块呢,这个她是要去问个明白为什么不给的。

老城墙顽强的残留

在我们的要求下,刘金会老人在自家后院的渭河边,对着黄河两次唱起了秦腔。不远处是潼关老县城旧址,还剩余一段夯土的城墙,断壁残垣若隐若现,搭配着秦腔的荡气回肠,尽显人世沧桑。

刘金会唱的是秦腔《劈山救母》选段,这个选段讲诉沉香悲情的身世,唱的老人家不禁感伤起来。黄河十年行2011将要离开时,刘金会老人握着我的手说,一个人很孤单,希望你们以后常来。

眺望三门峡

三门峡库区

从潼关出来,黄河十年行2011向三门峡奔去。同行者们急切的想去看看三门峡大坝。三门峡,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来到此地,发现一块巨石挡住水流,于是连砍两刀,把巨石砍成三块石头,分别是人门石,神门石,鬼门石,三门峡由此得名。现在,因为三门峡大坝,这三块石头被淹在水下成为基石。

在有些人眼中,黄河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一条狂暴的害河,水情复杂而又难以治理。他们认为,黄河携卷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到了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沉淀,导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悬河”,直接威胁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三门峡大坝就是在此情况下诞生的。

然而,在中国的水利建设史上,没有一个工程像三门峡这样,从工程设计到建设,从运行到管理,历经曲折,既有规划、决策的教训,也有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经验,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不时成为全国水利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水中的石头没有建大坝前称为:中流砥柱

这里是一步跨两省

三门峡大坝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副坝为钢筋混凝土心墙,长144米,最大坝高24米;主、副坝总长857.2米。水利工程学家认为,选择建在三门峡,是因为三门峡具备当时建坝的多种有利条件:一是三门峡谷是黄河中游河道最狭窄的河段,便于截流;二是黄河三门峡谷水流湍急,建坝后容易发电;三是三门峡谷属石质峡谷,地质条件优越;四是人门、鬼门、神门三岛属岩石岛结构,可作为坝基,有利于施工导流;五是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的下段,是黄河上的最后一道峡谷,拦洪效果最佳;六是控制流域面积大,能最大限度减轻下游水害。

三门峡大坝的原设计是苏联人,而他们对黄河的泥沙问题又了解不多,所以在设计时只求坝高库容大,忽视了泥沙淤积问题,致使5 年间泥沙淤积量达5041万立方米。从1964年开始,对大坝工程多次进行改建。

三门峡的排沙(黄河十年行2010拍)

三门峡的沙(黄河十年行2010拍)

不排沙时的三门峡大坝前

鸟儿在这里歇息,觅食

自三门峡建成以来,一直毁誉参半。三门峡建坝之初,就遭到水利专家黄万里的反对,黄万里认为,黄河携带泥沙是天经地义的,建坝拦沙,使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

果然,在三门峡建成一年后,黄万里的担心成为了事实。三门峡水电站作为新中国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败笔。

然而,也有人认为,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堪称“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40多年来,通过水库的调节,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沿黄河城市工业和农业用水、下游河道及河口地区生态平衡等,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水电站每年发电十亿度,收入两亿元,早已收回了国家投资。

鸟的世界

黄河十年行2011拍到的三门峡大坝前

黄河安澜

领队赵连石说,如果说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取得了很大效益,那也是以牺牲库区和渭河流域的利益为代价的。三门峡要发电,就需要保持高水位,但上游地区将因此出现严重的泥沙淤积。三门峡本来行使的是国家职能,可一到了实际操作就出现很多企业行为,处处表现出赚钱的冲动。

同行者看到坝体上的八个大字,“黄河安澜,国泰民安”,反问道:既然“黄河安澜”,上游渭河河段为何时时面临洪水危险?既然“国泰民安”,潼关人民为何流离失所,失去家

园?

中流砥柱只有了文字(赵连石拍)

大坝前的小景(赵连石拍)

黄河十年行2010来到三门峡大坝时,正值排沙时间,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当黄河十年行2011走进三门峡大坝,巨大的坝体横亘在黄河之上,异常安静。大坝前的河道泥沙淤积,白鹭、苍鹭等很多鸟类停驻在此寻觅食物,俨然这个巨大的人工建筑已成了一个鸟儿聚集的湿地,我们不知该是高兴还是叹息?

三门峡大坝下游出水口,就是著名的中流砥柱大石,号称是中华民族坚强的象征。在高大的坝体之下,本来巍峨的砥柱山显得十分矮小,以迎风破浪、屹立中流著名的砥柱山静静的躺在平静的河面里,无浪可破、无涛可迎。人就这样战胜了自然?

小鸟在大坝前自由飞翔(赵连石拍)

大坝与小鸟

同行的李路和区家麟的职业都是拍摄纪录片,看着巨大的坝体将原本雄奇的三门峡风景或淹没或切割,直呼没有感觉,不知该拍摄什么。

黄河十年行2011在三门峡大坝前,见到一位在黄河边放牛的老汉,和他聊了聊后,他把我们带到大坝对面的铁桥上,不说电站只说桥。

从三门峡大坝看铁桥

从铁桥看三门峡大坝

被认为的危桥

原来这座三门峡大坝对面的铁桥,连通峡谷两端,是当地居民出行的交通要道。这位放牛的老人告诉我们:当地一个靠挖煤挣了钱的人,把煤窑转给他人后,说这桥建设时间太久,超过使用年限,是危桥便用水泥封堵桥头,在桥上堆积障碍物仅供小型车辆和行人通过。封桥之后,在三门峡大坝不远处的黄河上开起了摆渡船。大小车辆摆渡根据大小,收取180,280元不等费用。

桥上现在的交通

刚刚能通过

老人问我们:能帮我找专家看看这真的是危桥吗?

放牛的老汉说:前两年有一艘装有八辆大卡车的渡船翻到了黄河里,伤亡惨重。你们能不能帮忙找人鉴定一下,这个铁桥是不是危桥?如果是危桥,能不能修修。这座这么好的铁桥,当地人那么需要的桥,你们要是能帮忙,当地人可要谢谢你们了。

如果这座桥是危桥,有关部门为何不拆除重建或修,宁愿使用费时费力的摆渡?黄河十年行2011能帮上当地老乡的忙吗?希望读者朋友也能给我们出个主意。

站在铁桥上平视三门峡大坝,我们不禁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三门峡大坝到底是不是败笔?如果是败笔,应该何去何从?

黄河十年行2010同行的黄委会高工齐璞认为,虽然这个工程被认为是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大的败笔,但不可否认的是三门峡的失败为后来的小浪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明天黄河十年行2011将要走进小浪底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