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的行动 汪永晨专栏 阳春三月下江南之十二

文图/汪永晨

2019-04-06

         2019年4月6日到合肥三河镇,其实是一次家族聚会。我爷爷有哥八个,爷爷是老八,上面有七个哥哥,家族一般称大房,二房,三房,八房。

          这次聚会是在正修家谱的几位族人发起的,八房的亲人到这次聚会前都有找到。虽然不能凑齐,也来了70多位。真是一次家族大聚会。

          记得曾经有一位社会学家的朋友说过,中国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修家谱是第一位的。他认为有了家谱,人们就有了责任,有了传承,有了良知。

         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族人在一起时候的那份感觉,真的和一般的朋友聚会是不一样的。

         这次我们绿家园生态游的几位朋友也加入到了我们的这次聚会中。因为今年过年前我的堂哥汪乃宪回三河做了一个小视频,三河古镇的那份古朴,那份优雅,那份味道,让朋友们也想到三条河边的小镇去走一走。就来了。

         朋友告诉我,在古镇三河第一印象应该就是,这是一个河边的小镇。河上,桥真多。

         站在古桥之上,可以欣赏两岸的风光,也可以遥看水中的游船。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如果是晚上,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还是风景装饰了你的梦”。

          醒来的时候,推开窗户便会看到窗外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也许还会看到在晨雾下的渔夫声声摇橹的驶向远方。

         古镇的楼阁、碧水、古民居、也将三河古镇构成了一幅今天的“清明上河图”,

          4月6日,一进三河古镇,看到的就是黑檐,红框,白墙上写的三河古民谣《十大舍不得》 :“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舍不得《中和祥》焦切玉带,舍不得《凌宝泰》雨前茶,水倒茶开,舍不得《吴恒隆》虾米干子,香到门外,舍不得石头大桥大鲫鱼,摇尾鼓腮,舍不得小月埂上拉拉扯扯,舍不得《天然楼》油炸烧卖,舍不得《吴宏兴》家大瓜子,一磕两开,舍不得《新华春》炒菜,一喊就来!” 

          这十大舍不得讲的是古时候在三河经商的商人,离开三河时最不舍的三河事物。

         不过仔细一听,这十大舍不得里面,除了描述舍不得三河的繁华大街外,足足有八个舍不得,是舍不得三河的美食。今天,肥西老母鸡的名声,传的就更不是十里八里的了。

         对于我这个干过广播记者的人来说,这次在三河的河边录到了很多河边洗衣服的捶打声。虽然看着辛苦,但是听的,录的,拍的配上河水声,倒是蛮有味道和已经很少见到了。

         不过,有人说在今天的三河古镇还能听到这样的叫卖声,他们比我的运气好。听到的是一位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阿姨,那高坑浓厚的合肥乡音:“豇豆、辣椒、西红柿啦!晌午便宜巧卖了啊!”。这能不能说简直可以纳入三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

         唐宋以后,三河周围的河湖滩地逐渐兴筑圩田,绵延数十里,使这里成为鱼米之乡。三河镇很早就形成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所以,三河的米饺才如此的出名。

         今天的三河古镇,既可以参观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旧居,抗战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孙立人的塑像,获得精神食粮,还可品尝三河美食获得物质食粮。我最爱吃的是粑粑,里面的豆干好有嚼劲儿。好吃的还有:三河米饺,油炸烧卖⋯⋯

         文章开头就说桥多了,一说到吃,又没完没了。还是再来说说古镇三河水乡如梦,古河如画。水多,河多,行走不方便,所以桥也自然多了起来。

          仅在小南河上就有三县桥,望月桥,天然桥,人民桥等5座桥梁。
 
        最令人称奇的要数三县桥的建桥工艺了,当年一块块桥石都是用煮熟的糯米加鸡蛋清熬制而成的浆灌缝牢牢的粘结在一起的呢!

          在三河古镇走小巷会发现,巷子的形成是因为家家户户都门对门。就直到现在家家门口都挂着灯笼,还在灯笼上写着自家的姓氏,这样就算是晚上,你也不用怕在小巷子当中走错家门了。

          古镇三河因水得名,也因水而闻名。三河的水给古镇带来的灵性,但也不断遭受水患之苦。

          特别是1991年7月11日,丰乐河水位高达14.23米,古镇三河遭受灭顶之被特大洪水吞没。在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援助下,上下一心,居民合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000余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大水中未淹死一人,饿死一人,病死一人的亘古奇迹。

          那年,我父亲还号召世界各地的汪姓族人捐钱,至今老家曾经的祠堂,现在成了村委会的墙上还有我们这些捐钱人的名字。

         此行走近家乡的小巷,石桥,铺面房除了颇有亲切感之外,特别是清早太阳出来的前后,几个堂兄姐妹在小巷的青石板上,边走着,边寻找前辈留下的足迹,心里暖暖的。但也有遗憾,就是汪家的祠堂已经成了村委会。只有院中那棵百年的桂花树发出了很多新芽,让人对未来还有无尽的畅想。

明天,我们走近的是九华山下的池州,春天在那儿韵味也是十足的。



汪永晨
2019 4 6 三河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