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8月26日傍晚上到海精灵船上,到9月7号下船,我们在海精灵船上度过了12个日日夜夜。
上船后的第一夜,全船的人就差不多都看到了长须鲸,白喙豚。我们的运气,用探险队长阿尼亚的话说,真是不一般。
这次是我第三次进北极圈。第一次是1999年。是和一艘科学考察船,在北极阿拉斯加北纬64度上船。那次最远到了北纬78度,就是阿拉斯加的巴罗。
那次我还拍到了一张,一头大肥海象蹲在一“冰蘑菇”上。
那时用胶卷,相机里只有一张胶片了。我刚按下快门儿,冰蘑菇就塌了,扑通的一声,海象掉到了海里。“冰蘑菇”好像怕我遗憾没胶卷了看着别的记者拍眼馋。
记得那次我做完节目。上了出租车和出租车司机聊了没几句,他竟然听出了,我就是在中央电台的广播节目里讲北极熊和北极海象的记者。他说很喜欢听我制作的《阅读绿色》广播节目。
第2次到北极,是2018年,这次最激动的是,到了真正的北纬90度,那一刻全船的人都为自己这辈子能到天边,在地球的那个点上站了站而兴奋。也留下一辈子都难忘的瞬间。
那次,最过瘾的是在北纬快80度的时候,一天之内看到了8头北极熊,而且一头比一头离我们近,他们简直就是直接来到我们的船头和我们打招呼呢。
其中有两头北极熊,还当着我们的面儿拥抱、接吻。那片刻,大家都拍了下来。不过船上的科学家说,这并不见得它们就是是恋人,也许它们就是在那儿逗你玩儿呢。
一天能看8只北极熊,而且还有专家在旁边给你介绍这些北极熊的习性,他们是胖了瘦了,是不是很健康,它们怎么抚育孩子,包括它们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会是什么处境。听得真过瘾,而且对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可也是一种享受呢。
这次的北极三岛之行,特别是在格陵兰岛,让我最意想不到的是在北纬7、80度的地方,植物如此之丰富。
每次上岛,大家趴在地下,把那些五颜六色的小花拍下来的时候,是为这植物世界的多彩所吸引,所震撼,所感动!造物主为它们选择了那样的生存空间,它们活得如此有滋有味,孤芳自赏,相依相偎。
格陵兰岛,在我们想象中是冰雪覆盖的世界,这些花儿怎么能够长得这么鲜艳和茂盛。而且那里的树为了避寒避风它们趴着往高了长个,依然清高,依然茁壮。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智慧和生命力的顽强。
这次我们还进到了一个真正的因纽特人的村庄。看到了他们生活中的寂寞和单调,真正喜欢和这些因纽特人生活在一起的,是喜欢他们的什么呢?捕猎生活、生活的简单、独特、浪漫。
再有就是格陵兰岛上的那一片五彩岩石。6一9亿年的岁月,它们一层沙石,一层矿物质,一层动物的尸体地把自己长得不仅仅是岁月的筑就与留痕,更是一幅幅艺术作品。
大自然的手笔,作为艺术品可以说别具魅力。不过作为科学发现,这些岩石却能修改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我们人活100年就是老者,这些活了9亿年的石头,怎么称呼它们呢?一个老字,怎能了得。在它们面前,我们的年轻无法用年龄来计算。
我们这次北极三岛之旅,用多次来北极的探险队员们的话来说,就是大难得了看到了大冰山的翻转。
2019年9月4号,离我们下船还有两天了,己经有人说,此行,要想再看到北极熊难了。
可是这话预言的不准。我们竟然就在下午巡游冰山的冲锋舟上见到了一头北极熊。它的慢生活让我们这些举着长枪短炮的人,足足的拍了个够。
后来在看到大家拍的照片中,这家伙的动作还不少呢,一会儿仰天长啸,一会儿趴在那儿装可怜,有的时候还东张西望。用现在时髦语:酷毙了!
谁也没想到,更更奇特的事情就在我们刚刚离开北极熊的时候发生了。我们船上的探险队员突然大叫另一艘船上的探险队员。原来是他发现我们眼前的这座冰山裂了。
最先看到的是冰山的右侧,哗啦哗啦的往下掉,然后就是左侧。在寻找平衡,再接下来,整座冰山翻转起来。
我们因占据了一个非常好的位置,所以我拍摄的镜头中,有它们摇摇摆摆,有就像无数的喷泉在喷水,有这大冰山在翻转过程中开出了一朵大冰花儿,本来蓝色的冰山,在翻转中开成了洁白色。
北极的冰是蓝色的,而北极光不是很强时,看着是白的,拍下来却闪烁着绿色的光芒。
12天是短暂的,而12天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将会是永远的。斯瓦尔巴特群岛,格林兰岛,维京岛,真正到了这儿,才发现大冰盖的下面和旁边儿还有如此蓬勃的生机。
我想回到每个人自己生活的地方后,这些照片够我们整理一阵子,这些照片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会慢慢的像老酒,越品越有滋味。
离开“海精灵”号时,我把自己写的《绿镜头》1-3、《风暴》四本书留在了船上。上面有我写的北极考察和南极纪事。希望今后登上“海精灵”号的朋友踏上北极、南极时,不光光拍照那里的美,也关注因为我们人类而让那里的生态己面临的威胁。
此篇文章所用的照片都是中国科学探险学会组织的这次北极三岛之旅的同行者们拍的获奖照片。再此特别致谢!
汪永晨于北极三岛
2019 9 7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