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的行动 汪永晨专栏 圣诞航行在莱茵河上之十五 一一东倒西歪的房子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圣诞航行在莱茵河上之十五 一一东倒西歪的房子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汪永晨

2019-12-30


        荷兰享誉世界的是风车、木鞋、郁金香。而阿姆斯特丹的朝霞和晚霞,也使得当地的作家有了专注的抒情之景。我们在阿姆斯特丹的两天,都看到了绚烂的朝霞和晚霞,而且满天红色持续的时间竟有半个多小时之长,让爱自然,爱摄影的人们可以过瘾的拍个够。

        阿姆斯特丹的建筑也很有特色。 我们在阿姆斯特丹坐玻璃舰时,就看到一些东倒西歪的房子。高度只有三四层,倾斜度却将近20度,是人们故意为之还是另有原因?

        当地人说,这里的房子通常面朝运河向前倾斜,体现了先辈在建造房子时的良苦用心。因为这样,一来可保护房子地基免受雨淋之苦,二来为吊运家具提供了广阔空间,避免撞坏墙面和砸碎玻璃,操作起来更加便利。

         在阿姆斯特丹所有小楼的顶部,都有数个伸出来的铁钩子,以固定吊运物品所用的绳索。

         阿姆斯特丹倾斜房子的这些特点,让它们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城市安全度调查报告,阿姆斯特丹被评为欧洲最安全的城市。

        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古老而极有味道。所有三层和四层的小楼房被蓝色、绿色和红色精心地装饰着。

       听说过吗?阿姆斯特丹的房子台阶的高低显示着财富的不同。台阶越高,说明这家越有钱。而在它旁边会有一个小门,这就是佣人走的了。

       老楼房的门,非常狭小,仅能容得一个人走进。为啥呀?古时此地有一条奇怪的法律,门越大交纳的税就越多,无奈的人们只好将门尽量做小,却把窗户做得很大。这也成了房子上都有钩子的原因所在,好让家具什么的都从窗口吊运进出呀。

         阿姆斯特丹最窄的房子宽度只比一楼的门宽一点,人们惊叹之余不免好奇住在里面是怎样一种情景。

        然而房子修这么窄并不是当地人的初衷。在寸土寸金的水城,房屋税额多少直接取决于房子的宽度,人们在无形中养成了修窄房子的习惯。但阿姆斯特丹人也想出了自己的妙招,他们的房子进深往往修得十分充裕,住在里面不会觉得特别“憋屈”。越穷人家房子越窄。

         历史上,阿姆斯特丹的富人最先在市中心的运河边建造了宽敞和豪华的住宅。于是中产阶级就只好在运河对岸建造宽度略小的房子,房子盖好他们又顺着住宅开通了绅士运河。

         钱更少的人就只好和中产阶级隔运河而居,在绅士运河的对岸搭建更窄的房子。

        结果更穷的人就只得在第三条运河——皇帝运河的另一边建造他们的房子。因此以阿姆斯特丹三条主要运河为界,房子的宽度由于贫富差距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十分有趣。

        阿姆斯特丹的人告诉我们这些当年的老房子,其中不少已经为国家所有。政府把它作为廉价房出租给国人。这种公租房要比商业房的租金便宜一半。即使你来自海外只要是荷兰籍就可以排队等着这种廉价租金的房子去住。

        今天,坐着船在三条运河上巡游阿姆斯特丹,都会看到河边停着一些船,这些船早年间是初到阿姆斯特丹的穷人没地方住的家。可如今这些船要想住,可是价格不菲的旅馆。

          如今,河道上泊有两千多家“船屋”,虽然是船屋但设施齐全。看着这些船,真的是觉得应了那句话,奇货可居,时髦是轮回的。

         坐在船上你还会发现,运河的水位几乎与街面持平,一艘艘小巧玲珑的船屋泊于岸边,这就是阿姆斯特丹一景--水上人家。

         如今,这些船屋的固定主人大多为艺术家和作家以及一些浪漫的年轻人。
         
          阿姆斯特丹-莱茵运河的成功开掘,也是把这座城市直接连接到了莱茵河;同时北海运河也缩短了城市与北海的距离。两项工程极大地促进了与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商业交流。

        荷兰是自行车的王国。在阿姆斯特丹什么是王国我领教于在中央车站拍到了一张照片。那是自行车“垒”起的两道墙,真长见识。而且看着骑的飞快的自行车冲进了运河轮渡的船上。

         阿姆斯特丹运河边街景大多为红砖建筑,梯阶尖顶外型精致优雅。运河边的酒吧、餐馆、礼品店鳞次栉比。在工艺品店里摆满了木屐和风车。有的店门面也以风车做装饰。这座填海而成的低于海平面的“水下城市”曾用风车抽干堤坝内的积水,风车为荷兰创造了陆地,所以荷兰也被称为“风车之国”。

         在阿姆斯特丹还有一些特有的标志,比如一个非常漂亮的白色建筑叫眼晴博物馆,其实是电影博物馆。

         在阿姆斯特丹可以看到很多三个叉子的标志。这三个叉子代表的是水患、火患和黑死病。这些当年的灾难,如今大街小巷不时地出现警示着人们。

          【圣诞航行在莱茵河上】到岸了。有一天能在我们中国的江河上航行,感受大自然的自然,感悟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了我心底的期盼,不知能不能实现。但是我想看到,并喜欢我写的文章,我拍的视频的朋友们会思考,也会和我一起做中自己的事的吧。

        旅行中的分享,是我永远的追求与快乐。


全文完

汪永晨于阿姆斯特丹
2019 12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