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4
三峡珍稀植物园面临困境 总理批示难挽救
来源: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2007年06月2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28/100313329771.shtml
向秀发守在枯死的植物旁
院士上书总理批示难奈悲凉命运 三峡珍稀植物园根归何处
向秀发耗尽家财,一批中国顶级植物学家奔走呼吁,总理温家宝专门作出批示,也未能使这个“三峡珍稀植物避难所”起死回生。
在这个1200亩的园子里,聚集了176种、上万株珍稀植物,它是“三峡珍稀植物避难所”。
尽管包括3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一批中国顶级植物学家奔走呼吁,尽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5年即专门对此作出批示,但也未能使这个“避难所”起死回生——2007年6月9日,植物园“停止了生产活动”。
最后两名工人也撤离了。创办人向秀发,成为重庆三峡珍稀植物园惟一的留守者。陪伴这个44岁男人的,只有一个跟随他多年的聋哑孩子——他是他的亲戚。在这个1200多亩的园子里,他们孤独地守候着176种、上万株珍稀植物。每天早晨,向秀发打着手势给“哑巴”吩咐任务,寂静的山林里,只有风穿过树叶的声音。
植物园是在2007年6月9日“关张”的。此前5年,三峡地区珍稀植物大都被抢救性移栽培育在这里,它们来自库区淹没带。库区蓄水完成后,这些在地球上延续了百万年的珍稀植物,将在它们原来的栖息地彻底消失。
所以在植物学家看来,这个园子是“三峡珍稀植物避难所”、“中国植物物种基因库”。
但这抢救性的5年,是惨淡经营的5年。尽管向秀发耗尽家财,尽管包括3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一批中国顶级植物学家奔走呼吁,尽管总理温家宝在2005年即专门对此作出批示,也未能使这个“避难所”起死回生。
从水产商到植物狂人
2003年6月,三峡库区开始蓄水。当陆地渐渐沉入水底时,人可以迁移,动物可以逃避,“只有植物,既没有嘴喊救命,也没有腿跑。”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科学家李振宇说,“我们必须帮助它们逃生。”
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中华蚊母树、川鄂新樟……由于逃脱了远古时代冰川的袭击,50余种三峡地区特有珍稀植物由此保存下来。按照《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名录统计:在8种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中,三峡库区占3种;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59种,三峡库区有22种;三级222种,库区有24种。此外,库区还生长着大量百年以上古树名木,被称为“中国植物资源战略基地”。
而在蓄水后,需抢救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将近300种。
“迁地保护,是挽救三峡珍稀植物的惟一办法。”李振宇说。早在1998年,他就和国家林业局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李建文,联合发出了迁地保护建议书。
当建议书被业内人士传阅时,当时还是水产商人的向秀发偶然路过重庆巫山县。他看见施工队伍沿江清库,人们开着推土机、带着砍刀和锄头,逐一铲平树丛。
当时,向秀发承包着一个数百亩的大水库养鱼,每年收入至少三十万。1998年10月,他跑生意路过北京,想到在巫山县看到的情境,这个平时喜欢搞点盆景根雕的人突发奇想跑到了中科院植物所。
向秀发第一次见到首席科学家李振宇。想象中的“大专家”没有架子,而对一个商人关心植物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李振宇带着向秀发去了北京植物园,他走在前面,用带福建口音的普通话“像背书一样”,滔滔不绝地讲解着路过的植物;向秀发则跟在后面,“完全被李老师的讲解震住了,完全被那些奇特植物吸引了”。
两个生活轨迹本无交叉点的人,最终谈到了三峡植物保护。李振宇从第四纪冰川讲起,一直讲到疏花水柏枝最后的栖息地。
李振宇语气沉重,向秀发似懂非懂。他问:搞个园子,把珍稀植物都保护起来怎么样?李振宇不禁哑然失笑,“一个植物园一年投入要上千万,公益性项目只花钱不赚钱,你怎么搞?”
“回到家后,他一个星期没下楼。”妻子吴石英回忆,“也不见任何人。”
向秀发此后只向一位密友谈起过,那时他在做这辈子最艰难的选择。“他对我说,一个人活一辈子,要做出点事才能留名。”这位密友回忆。
最终,向秀发给李振宇打了电话:“我要搞个植物园,把三峡的珍稀植物全部救了!”
谁也劝不住向秀发。他又经人介绍认识了中科院植物所客座教授、重庆药物种植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宇,以及中科院武汉植物所研究员金义欣。他拜他们为师,学习植物知识。从2000年开始,向秀发跑遍北京、上海、武汉、深圳,考察了各地植物园。在深圳仙湖植物园,成片的苏铁开出金黄色的花,向秀发至今也难忘那种“陶醉”。
这个军事经济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开始一本一本的啃专业植物书籍。亲友都觉得他疯了——他们不知道,这只是开始。
与蓄水上演“生死时速”
2002年,植物园选址确定在万州五桥。“一年多时间,我们被他拉着跑遍了库区,”年过古稀的中科院武汉植物所研究员金义欣回忆,“五桥地处库区核心地带,自然生态良好,气候地貌符合三峡植物生长要求。”
在专家们的影响和向秀发的运作下,2002年8月,当时的重庆市计委支持植物园立项。国家林业局专项拨款313万元,作为植物园初期建设经费。“这是当时惟一专门抢救移栽三峡珍稀植物的园子。”李振宇说。
珍稀植物园由重庆金园珍稀植物培植有限公司担任项目法人,这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向秀发。
和植物园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的,是抢救性移栽三峡珍稀植物。2003年,一期蓄水就要启动,他们在和蓄水线赛跑。
疏花水柏枝——生长在江边沙夹石地,将被全部淹没。2002年,从巫山段江心岛移栽。这种从喜马拉雅山脉辗转千年才栖息于三峡地区的奇特植物,最终落脚于珍稀植物园。
荷叶铁线蕨——铁线蕨科最原始的类型,在亚洲大陆仅见于三峡,却与大西洋亚速尔群岛产肾叶铁线蕨、非洲中南部细辛铁线蕨同属一个种群。对研究该种的亲缘关系以及植物区系、地理分布均有重大的价值。2002年从万州武陵移栽。
崖柏——1892年法国植物学家从三峡首次采集到标本,此后再未发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灭绝,成为我国植物研究的空白。2003年,采集于城口大巴山并栽培成活。
还有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桫椤,高达20米的紫薇,世界已知胸径最大的黄连木古树,极为罕见的巨型十大功劳木……众多珍稀植物或古树名木,从绝壁或深沟被移栽。“在2003年一期蓄水前,我们就抢着迁移了现在园里大部分植物,”向秀发说起来无比自豪,“我比蓄水线跑得快!”
但他们也并不总是跑赢,在据国外文献记载有“丰都车前”的一个江心岛上,向秀发和专家们4年间前往寻找三十多次,但最终没能找到。当江心岛最终被淹没,向秀发只能黯然喟叹。
2002年,在迁移绝壁上的十大功劳木时,向秀发被滑脱的树干打断两根胸肋;2003年,他在巴东被竹叶青蛇咬伤,虽经当地医生及时救治抢回性命,但一根食指残废;2004年,向秀发又在野外考察时跌落山崖,昏迷数日后救回性命,一根小指残废。
“老向是在以狂热的态度抢救植物,”一位长期采访向秀发的记者分析,“在对待自己认定的事业上,他是个偏执狂。”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