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态中国
作者:程晋波
2022-07-25
有媒体报道,截至2022年3月底,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推出的“MaaS出行绿动全城”活动,通过采用公交、轨道、步行、骑行方式出行自动转换为相应的碳减排量,减排量可兑换公交卡、代金券,或捐赠环保公益活动等方式,累计实现碳减排量近10万吨。有效转移21%的绿色出行观望者(日常出行主要使用小汽车的群体)开始参与绿色出行,转移13%的绿色出行参与者(日常出行中交替使用小汽车和绿色出行的群体)为绿色出行践行者(日常出行主要采用绿色出行的群体)。
不仅是北京,为推动公众绿色出行,多地常态化开展教育引导。比如,向公众宣传绿色出行理念,普及绿色低碳知识,解读绿色出行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双碳”目标任务的重大意义。丰富绿色出行交通工具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比如,加快推进地铁建设、安装电动车充电桩等。目前,公众绿色出行意识得到整体提升。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市民践行绿色出行的意愿仍显不足。有的市民在全国低碳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特殊纪念日才参加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践行绿色出行。有的市民想起来时能够做到绿色出行,但难以持之以恒。有的市民主动学习绿色低碳知识,心里也清楚绿色出行有助于降低碳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但是落实不到具体行动中。
笔者认为,推动公众自愿践行绿色出行,光靠教育引导、丰富绿色出行交通工具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还不够,还可借鉴北京等地的做法,让公众在绿色出行中能够享受到优质出行服务和碳减排激励,进而提升公众绿色出行意愿。
一方面,强化服务功能。结合本地区交通道路结构,科学规划布局绿色出行交通工具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让公众绿色出行更便捷。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区域绿色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实时为公众提供周边绿色出行交通工具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运行信息,让公众合理安排、精准对接出行时间、上下车地点,保障公众出行更高效。
另一方面,创新激励机制。比如,2021年,苏州市在高新区设立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为苏州市民建立“碳减排账本”,将公民个人每一次乘坐公交、绿色出游等绿色行为转化为碳减排量并记录下来,形成“碳减排总账”。“碳减排账本”作为未来个人的绿色资产,可获得相关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行政激励,并有望享受绿色金融和绿色保险优惠。对公众绿色出行所累计的碳减排量给予适当的奖励,有助于激发公众绿色出行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