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2-06-23
雷光春(左二)在甘肃张掖黑河湿地指导学生监测鸟类 雷光春供图
湿地是温润又坚强的,“万类霜天竞自由”般蓬勃的生命力在湿地得以真实的体现。湿地是美丽的,湿地之美在其无常态、无定势,随着水与土不同的比例组合以及分布,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状态和迥然不同的个性。湿地也是脆弱的,也曾面临水质下降、动植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
作为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中国国家湿地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EAAFP(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主要创建者的雷光春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任教。2018年,雷光春获得“Luc Hoffman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该奖项要求候选人在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湿地管理3个方面均有卓越表现,是对获奖人在湿地保护与管理领域终生成就的认可。
多年来,针对湿地保护与建设等国家、国际重大需求,雷光春带领不同团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湿地保护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雷光春还致力于湿地宣传教育,尤其是他引领的“湿地使者”大学生活动,提高了年轻一代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湿地卫士”与他的湿地故事
1998年,长江流域的一场特大洪灾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惨痛的记忆。
“长江的洪峰水流量并非历史最高值,为何会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雷光春陷入了沉思。
这一年,雷光春获得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不到一年。
带着疑问,他申请了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项目,组织团队前往长江流域调查并实施了携手保护长江生命之河项目。正是对长江全流域的这次洪灾根源的思考,雷光春将目光锁定在了湿地。“我们应该看到,湿地除了供给食物、发电等功能外,更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精神与文化启迪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些功能与人类发展紧密结合,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雷光春说,“没有湿地,会有更多的物种遭遇生灵涂炭之灾。”
从此,雷光春正式走上湿地保护之路。但事实上,雷光春与湿地的缘分早已开始。
雷光春出生在湖南省津市一个叫“天鹅村”的村庄,那里湿地成片,鸟旋于空、鱼翔浅底。每到夏日,就会有钻到湖中摸鱼、戏水的小孩子,雷光春也是其中之一。“我小的时候,湖里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我喝着洞庭湖的水长大,对洞庭湖有感情、对湿地有感情。”雷光春说。
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雷光春始终信念坚定,在保护湿地的路上越走越坚定,最终成为一名“湿地卫士”。
2003年,雷光春带着长江流域湿地一线的工作经验,越过重洋远赴瑞士,到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工作,任亚太区域高级顾问,这也让雷光春有了国际视野。
2007年,雷光春结束了在国际组织的工作,回国走上北京林业大学的讲台。这时,他开始关注滨海湿地保护话题。经过调研,他发现中国滨海湿地的破坏速度是内陆湿地的两倍。
“空气污染,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湿地污染却没那么明显。其实,湿地污染造成的饮用水问题可能更严重。”雷光春表示,湿地是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绿色基础。
培育“湿地使者” 掀起保护热潮
科普是科学家的天然使命。
连续多年,雷光春把大量精力用于湿地调查、研究,埋头做学问,发表论文160余篇,为保护湿地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尽管已经在湿地保护领域有所建树,可雷光春依旧在思索,如何最大化地保护湿地、开展保护活动?怎样才能做到人人关注、人人参与?
雷光春把目光转向了下一代。
早在开展长江项目时,雷光春就发现了在湿地保护中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长江两岸多是传统渔民,取用鱼类资源是他们长久以来的认知。让他们放下渔网,参与到保护鱼类、保护湿地的行动中来,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转变,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来实现。”
2001年,雷光春牵头在国内启动了“湿地使者”行动计划,并定下“把知识带回家乡”的主题。“湿地使者”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暑假参加培训,到长江中下游进行实地考察,之后把学到的湿地知识带回家乡。
2003年,在“湿地使者”行动的影响下,湖南省西洞庭湖畔的青山垸社区共管委员会成立了,管委会由当地的老渔民组成并开展保护工作。得益于有效的保护,至2005年,青山垸和整个西洞庭的水质从劣五类变为二类。
“想要参与湿地保护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很多,我们采取了网上答辩的方式招募志愿者。当时同时上线10万人关注湿地使者行动,答辩网站一度瘫痪,还受到了团中央的关注。”雷光春笑着说。
“湿地使者”行动开展了14届,有近300个大学生环保社团通过答辩成为“湿地使者”,5000多名师生直接参与湿地保护活动,“湿地使者”的足迹遍及黑龙江、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多个流域。
“湿地使者”行动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大学生们把知识传递给老乡,又把实践带回课堂,形成了良性循环,在社会上掀起了认识湿地、保护湿地的热潮。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中。
对“湿地使者”取得的成果,雷光春很欣慰。他明白,保护在下一代,希望在下一代,一批又一批的“湿地使者”会肩负保护湿地的使命,将保护理念持续传递下去,湿地中万鸟齐飞、水土共生共荣的景象也会一直传递下去。
以水鸟推动湿地保护
春秋季节,天空中成群、成队的鸟儿多是候鸟,它们要在漫长的旅途中度过大半生的旅程。候鸟迁徙是一种有规律的季节性行为,迁徙的路线在鸟类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在这场生命的伟大迁徙中,湿地滩涂是鸟儿迁徙过程中重要的“加油站”“停机坪”。
鸟儿又何尝不是湿地的生命代表。要想保护好湿地,就要先保护好水鸟。
对于湿地水鸟的保护工作,雷光春十分重视。他自己带头,走遍国际各类湿地保护地,观测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中华秋沙鸭、勺嘴鹬……他对各种水鸟的生存现状、保护情况如数家珍。
雷光春还十分重视推动公民参与湿地保护工作,他在湿地公约秘书处工作期间参与创建了EAAFP(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并在回国后又创建了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团队成员在迁飞区不同湿地为公众宣讲湿地、水鸟知识,帮助公众了解湿地、热爱湿地,推动公众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中来。
“北京林业大学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主要工作就是调查候鸟的生活周期,追踪、观测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候鸟的迁徙状况,了解候鸟对栖息地的需求,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共同为候鸟迁徙护航,保护全球生态安全。”雷光春介绍,“以盐城条子泥湿地为例,条子泥湿地是‘鸟类天堂’,受世界关注。在条子泥开展各样的科普活动,让公众直接参与到观鸟、护鸟等活动中来,对保护水鸟、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从雷光春将目光锁定湿地开始,二十五载岁月悠悠走过。在这段与湿地共生的经历里,他是学生、是老师、是科学家、是宣教员,他的身份不停变化,但唯一不曾改变的,是他的热爱——就如曾经他在“天鹅村”的湖边所展现出来的热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