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生态关注 世界候鸟日:熄灯,让候鸟安全回家

世界候鸟日:熄灯,让候鸟安全回家

来源:湿地中国

2022-05-18

世界候鸟日是唯一一个在每年的两个高峰日庆祝的国际日,以突出鸟类迁徙的全球现象。按照传统,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候鸟日。过去的世界候鸟日主题集中在气候变化、迁徙障碍、非法捕杀鸟类和塑料污染等问题上。2022年世界候鸟日的重点将是光污染,活动将在5月14日和10月8日这两个高峰期举行,口号是:熄灯,让候鸟安全回家(Dim the Lights for Birds at Night!)。

剑湖是剑川人民的“母亲湖”,是中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中国西部迁徙通道的重要一环,为迁徙候鸟成长觅食、越冬栖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每年到剑湖湿地越冬的候鸟有3万多只。为了加强剑湖湿地生态保护,剑湖湿地管护局利用卫星追踪器开展候鸟迁徙研究,工作人员于保护区捕获赤麻鸭、绿头鸭、斑嘴鸭等鸟类,并分别于抓捕当日为它们佩戴了卫星追踪器后放飞,对这些个体进行卫星追踪监测。追踪器将持续反馈候鸟所在位点,通过分析探究其迁徙规律和越冬期间的栖息地选择特点,为保护区完善和加强栖息地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保护区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分别是:黑颈鹤、黑鹳、彩鹮、乌雕、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3种,分别是:白腹锦鸡、鸳鸯、棉凫、斑头秋沙鸭、黑颈䴙䴘、楔尾绿鸠、棕背田鸡、紫水鸡、灰鹤、水雉、铜翅水雉、白腰杓鹬、白琵鹭、鹗、黑翅鸢、黑冠鹃隼、高山兀鹫、蛇雕、靴隼雕、凤头鹰、雀鹰、苍鹰、白头鹞、白腹鹞、白尾鹞、黑鸢、大鵟、普通鵟、喜山鵟、棕尾鵟、领角鸮、领鸺鹠、斑头鸺鹠、栗喉蜂虎、白胸翡翠、红隼、燕隼、游隼、大噪鹛、橙翅噪鹛、银耳相思鸟、红嘴相思鸟、蓝喉歌鸲;剑湖紫水鸡数量为全国最大的紫水鸡种群分布地。




黑鹳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嘴和脚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颜色。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头颈伸直。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



赤麻鸭

赤麻鸭体型较大,体长51-68厘米,体重约1.5kg,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嘴、脚、尾黑色;雄鸟有一黑色颈环。飞翔时黑色的飞羽、尾、嘴和脚、黄褐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鲜明的对照。栖息于开阔草原、湖泊、农田等环境中,以各种谷物、昆虫、甲壳动物、蛙、虾、水生植物为食。



绿头鸭

绿头鸭属游禽,大型鸭类。体长47-62厘米,体重大约1千克,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雄鸟嘴黄绿色,脚橙黄色,头和颈辉绿色,颈部有一明显的白色领环。上体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黑色,两对中央尾羽亦为黑色,且向上卷曲成钩状;外侧尾羽白色。胸栗色。翅、两胁和腹灰白色,具紫蓝色翼镜,翼镜上下缘具宽的白边,飞行时极醒目。雌鸭嘴黑褐色,嘴端暗棕黄色,脚橙黄色和具有的紫蓝色翼镜及翼镜前后缘宽阔的白边等特征。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



斑嘴鸭

斑嘴鸭属大型鸭类,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4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雌雄羽色相似。上嘴黑色,先端黄色,脚橙黄色,脸至上颈侧、眼先、眉纹、颏和喉均为淡黄白色,远处看起来呈白色,与深的体色呈明显反差。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



紫水鸡

紫水鸡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中型涉禽,共有13个亚种。体长约44厘米。嘴粗壮,鲜红色,短而侧扁;鼻沟浅而宽,鼻孔小而圆,在鼻沟前部下方,额甲宽大,后缘呈截形,橙红色。翅圆形,第2枚、第3枚和第4枚初级飞羽最长,并几乎等长;第1枚和第6枚或第7枚初级飞羽等长。跗蹠和趾长而有力,暗红色;能用脚趾抓住和操纵食物,这在秧鸡科中很特殊。两性同型,体羽大都为紫色或蓝色,尾下覆羽白色,翅和胸蓝绿色。以昆虫、软体动物、水草等为食。


(剑湖湿地管护局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