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2
城市乐水行——北护城河
王建 王小娜 2007年4月9日
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走北护城河,同时沿途要参观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在西直门的西环广场,我们一行二十多人,集合后就开始了今天的亲水行动。
北护城河长5.9公里与北二环路平行。这里城市人口稠密,沿途依次坐落着德胜门、雍和宫等重要古建筑。
过去新街口豁口外西侧的太平湖,与北护城河仅一堤之隔。这里曾有一片广阔的水面,也可以说这里曾是一片大苇塘,塘深约2米,元代时是积水潭的一部分,明代筑城的时候,将它分割于城外。1958年,苇塘被疏浚成湖,被命名为“太平湖”。
太平湖与护城河是连通的。每到夏天,太平湖的北半边荷花盛开,夜间蛙声一片,使“太平观荷”有了“燕京新八景”之称。我印象最深的一幕,上小学的时候,一个斜阳夕照的下午,爷爷带我来这里钓鱼,我们坐在岸边斜坡一株很粗的大柳树下,静静地盯着那微微浮动的鱼漂——。那时,北京没什么高楼,在太平湖可以远眺西山,那风景真是美极了。1966年,作家老舍在这里投湖自尽,太平湖更具有了一丝哀伤的味道。后来,因修建地铁车辆段,将太平湖填平。
历史上北护城河,不仅是京城安全的重要屏障,而且是城市交通、供水、观光的重要枢纽,美化环境的同时发挥着防洪排涝、调节气候的功能。
小时候,北护城河两岸有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护城河边污水横流,冬天结很厚的冰,夏天河水又脏又臭。到了上世纪80年代,北护城河污染已经比较严重。
现在北护城河畔,绿草茵茵,水中簇簇芦苇,小鱼儿荡起层层涟漪,治理后的北护城河,一片生机盎然。其实,北京的灵气在水,护城河作为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凝聚着人们的情感。要还河流以生命,使它成为一条健康的河。北护城河的改造,使11处排污口得到了治理,实现了清污分流。
治理水污染,过去是挖淤泥,现在呢,放鱼苗、用螺蛳、河蚌等来净化水质,恢复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在河道内大量种植芦苇、菖蒲、水草等,用于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用潜水泵把水从下游送到上游,增加水的流动性,水中装数台曝气机,增加溶解氧。
过去,河床都是不透水、不透气的水泥衬砌。防止河水渗透、水草疯长影响泄洪,在河底铺上10公分厚的水泥板,两侧用混凝土做档墙,美其名曰“三光河道”。
现在,将河底水泥板砸开一部分,对两岸挡墙做“削头处理”让河水漫过档墙部分,跟土壤自然接触,恢复河水与地下水的连通。河道也不再裁弯取直,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宜弯则弯。两岸恢复为土壤斜坡,河道的自然度提高了,水边植花种草布置一些栈桥、小道、平台、石块,人们与水更加亲近。
经治理北护城河水质由五类水体变为四类,好的时候能达到三类。
北护城河改造是从2005年8月开始到2006年9月结束的,之前,河水水位低,护坡又高又陡,人在岸边走,不低头根本看不见河水。而现在,两边护坡都改造成“V”字形的斜坡式,使水位比以前高出30厘米,并且开始进行景观生态的改建,使得河岸凹凸曲折,具有古韵遗风
北京是六朝古都,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的四周均有护城河。今德胜门外的土城沟便是元大都护城河的遗迹。1368年(明洪武元年),明朝军队攻占元大都后,为易于防守,于1371年将元大都北城墙南移,并利用高梁河、积水潭(太平湖部分)作为北护城河。1419年,又将元大都南城墙南移,并新挖开护城河(即前三门护城河)。对于元大都的东、西护城河,则仍按元代旧制,只是分别向南伸延与前三门护城河接通。此后,在修筑外城城墙时,又开挖了外城护城河(即今南护城河),并将各条护城河的水都汇集到东便门,经大通桥,入通惠河。自此形成了与北京城墙相配套的护城河格局,并在此后的500多年中,逐步变成了老北京城风貌的重要标志
17、18世纪,护城河东段为运送漕粮的渠道;前三门护城河、南护城河是冬季冰上运输线。百姓出游多从东护城河登舟,沿河南行出东便门,从通惠河远游。每逢中元节,黎民百姓涌向前三门护城河,放河灯、赏河灯。
下面就到自来水博物馆了。
大家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水养育了我们人类,给人类带来了文明。我们每一个人离不开水,一座城市更离不开水。城市有了水才能繁荣和发展。当我们拧开自来水龙头,水哗哗地流出来的时候,我们想没想过它并不是自来的,它是从我们的地下抽上来的。拥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的北京,有自来水的历史到现在才100年。
古时候,北京居民以井水为生,通过打井,用浅层地下水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考古学家曾在宣武区发现了200多座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古陶井,分布在陶然亭、白云观、姚家井、白纸坊、南顺城街和平门外。水井很密集,这表明当时这一带居民很多,也表明居民以井水为主要水源。至汉、唐、辽、金北京地区又建有砖井。元大都时期,北京人的生活仍主要依靠水井。
北京以井命名的街道胡同特别多。像三眼井、四眼井、前井胡同、后井胡同、甜水井、苦水井、琉璃井、玉石井、干井胡同、湿井胡同、王府井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些足以说明水井在北京人的生活中多么重要。到了清代,打井数量更多,清光绪11年(公元1885年),仅北京内外城就有水井1245眼。当时北京井水多咸苦且不符合卫生标准。当时的宫廷以玉泉山的泉水为饮用水,从玉泉山经西直门往故宫送水的水车不断。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上世纪50年代,我们胡同里水夫推着吱扭吱扭的独轮车,挨家挨户给居民送水的情景。
清末,一些受维新思想和洋务运动影响的人士,多次向清政府建议,在京师兴建自来水厂以解决城市饮水问题。但一直得不到重视。倒是因为清末“宫中失火”无法扑救,才促成了自来水的兴建。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慈禧太后曾问及当时军机大臣袁世凯“防火有何善政”,袁世凯答“以自来水对”。光绪三十四年3月18日,清农工商部大臣溥頲、熙彦、杨士琦上书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请建自来水,不到十日,慈禧“谕允”。自此,北京城市供水与城市发展同步迈进,完成了从拓荒到巨变的历史进程。
1910年3月,东直门水厂建成正式向市区供水。当时采用了三种售水方式:一是在街头巷内安装公用水龙头,凭水票取水。二是雇用水夫送水到户。三是直接把自来水管引入家中,安装专用水表计量销售。
但是,当时京城百姓认为自来水是从管道而来,不见阳光是“阴水”不能饮用。还有许多人认为这是“洋胰子水”有毒。经过半年时间的精心经营,不断在报刊上登广告,详细解释说明,自来水才得到了普遍认可。这时胡同里经常出现排队买水的景象。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饮用自来水的用户只有3000多人,大多普通居民则是通过自挖土井或用压水机取用浅层地下水,少部分赤贫之家则是取用住地附近池塘、河流等地表水。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先后投资兴建了第二、三、四、五、六、七水厂,以满足北京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致使水位逐年下降,加之未经处理的工业、生活污水排放,使得不少水源井因受到污染而报废,供水能力下降,而城区用水需求却逐年上升,供水形势十分严峻。当时在供水高峰期,市区内一半以上的地区降压供水或限时限量供水。
为了解决供需矛盾,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1982年第八水厂三期工程全部完工,日供水能力42.9万立方米;1985年建成日供水能力为17万立方米的田村山净水厂,但仍满足不了需求。为彻底解决北京用水难的问题,1984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建设日供水能力百万立方米的水厂——第九水厂。随着1990年第九水厂一期工程通水,北京城区自来水的供需矛盾得以缓解。1999年6月,第九水厂三期工程全部完成,该厂日供水能力达150万立方米,使北京市区供水能力翻了一番,从根本上缓解了北京用水紧张的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面临近10年的干旱,北京市区供水能力一直呈现出衰减——挖潜扩大,再衰减——再挖潜扩大的波浪运行发展状态,为了确保首都及奥运安全供水,自来水集团先后实施了平谷应急水源、第三水厂和第八水厂应急水源、“三厂一线”等提高供水能力的重点工程,最近4年间提升供水能力57万立方米,使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了295万立方米,首都安全供水保障度进一步提高,为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奠定了基础。
1949年,京城第一个水站在北京宣武区天桥福长街出现,随后自来水公司在崇文区龙须沟、金鱼池居民贫困区免费安装了4个公用水站作为试点。至1967年,北京城区公用水站达2677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86%。水站建成了,百姓吃水还是用肩挑手提,有的甚至到百米之外的街巷站去接水,冬天取水水管子那儿全是冰,晚上水管子要关掉防止冰冻,那时人们取水十分困难。1973年,为改善用水条件,方便百姓用水,自来水公司陆续开始将临街水站逐年分期分批改装接入居民院内。到1984年,三环路以内公用水站全部进入居民院内,从此百姓不出院就可以喝上甘甜的自来水。现如今,自来水管道早已接入千家万户,居民足不出户,拧开龙头就能流出自来水,80后的人很难想象当初长辈们使用自来水时的艰难情景。
1910年建成的供水管网只有一条出厂主干线,从东直门水厂出厂后,沿东直门内大街到北新桥,向南经东四、东单到崇文门外大街上四条西口,供水范围“内以禁城为止,外以关厢为限”,服务人口只有30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供水管线随着城市的建设不断发展延伸。改革开放特别是1999年以来,北京市区供水管网平均每年增长280多公里,9年新增供水管线2000多公里,相当于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增长的总和,市区供水范围也发展到五环以外。2008年,市区供水管网近8000公里,供水服务面积800多平方公里,服务人口830多万,增加了近2800倍。目前,市区内所有供水管网都已连成环状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