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乐水行 城市乐水行——坝河

城市乐水行——坝河

2009-01-12


王建王小娜/图文2007年4月14日

朋友们,今天参加走水的人特别多,好几所大学的学生加入了今天的活动。我们可以分成前后两拨,我在前面带一拨,愿意走在前面的朋友请跟我来。我们今天要考察的是一条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河流——坝河。

 

 

我对坝河了解不多,关于坝河的历史我先给大家做一些介绍,不对的地方,恳请大家指正。

古代的城市河道,除了生活用水之外,还担当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运输。古时道路运输不发达,车辆只能承担几百公斤的运载货物量,而船的结构简单,载重量达到1吨甚至达到十几吨,即使是百余吨在技术上也可行。河道就是“公路”,更方便的是它不需要人工建设与维护。河道一般也比较长,发源于山地,流入大海,几十、几百、几千公里的河道很常见。大载重量的长途运输,就可以凭借河流来完成。

古时北京的运输不仅利用天然河道,后来还开挖了人工运河和水渠。北京成为大都市后,由于商业发达,漕运船队源源不断地将粮食及消费品沿着河道运来。现在北京许多地名,仍保留着几百前年水乡的记忆,如三里河、南河沿、北河沿、甜水园、海淀、沙滩、马连洼洼、二里沟、甘石桥等。

 

 

坝河是一条人工运河,属北运河水系。坝河上游西起元大都东城的光熙门,水源有二。一为高梁河东流的北护城河,一为北来的元大都土城护城河。两水在光熙门东北部汇合后,直向东流,经今日香河园、太阳宫、将台、酒仙桥、东坝、楼梓庄等地区和乡镇,在楼梓庄沙窝村注入温榆河,全长21.5公里。途中纳北小河、亮马河、驹子房泄水渠等支流。

 

 

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遇桥洞大家低下身子钻过去。

说到坝河,我想起了水利史专家蔡蕃,他对坝河很有研究。

他说 坝河最早的名字叫“阜通河”,以阜通七坝最为有名。阜通七坝为:千斯坝、常庆坝、郭村坝、西阳坝、郑村坝、王村坝和深沟坝。在元代初年,为了解决元大都至通州的漕运,也就是1279年,修建了阜通七坝,设坝夫、船户,当时年运漕粮八、九十万石,坝河由城北部到达通州,通惠河由城南至通州,形成元大都南北两大漕运动脉。

 

坝河水道的形成,在公元前10世纪时,永定河主流曾经从石景山南东折,过八宝山北,东流经紫竹院,再向东经北护城河坝河入潞水,那时北护城河、坝河还是一条自然河道。后来,永定河主流南徙,坝河水道成为高梁河的一条东支。

1159年金迁都燕京后,准备大举进攻南宋,在通州附近大量造船,准备沿这条路线行船。1164年金世宗去密云狩猎,“出近郊,见运河湮塞”,当即遣户部侍郎曹望之说:“有河不加浚,使百姓陆运劳甚,最在汝等!”并下令“悉力使漕渠通也!”这就证明“运河”,“漕渠”已存在多年了。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鼎燕京,1263年召见郭守敬,郭守敬提出了“开玉泉水以通漕运的建议”,当即得到元世祖的批准,积水潭成为漕运的终点码头,漕船可沿坝河和今北护城河直接驶入积水潭。当时坝河的漕运规模,从一些文字记载如“设坝夫户8377,车户5070,出车390辆,船户950,出船190艘。”就可以感受到。

千斯坝在元大都光熙门外麦公庄。《朝阳区地名志》麦公庄一栏有:“该村附近有元代千斯闸遗址,当年漕运的粮食经此坝运抵光熙门入千斯仓。几经沧桑,古坝早已湮没。”

常庆坝应在今太阳宫尚家村东边的河道处,现有滚水坝。

郭村坝在今四元桥东、酒仙桥西嘉林公寓处,现因河水改道,酒仙桥老庙前有后移建的滚水坝。

西阳坝在今东坝乡西坝村东北。

郑村坝在东坝东的北小河与坝河交汇处东端,昔日郑村坝与今日东坝是同一地方。

王村坝应在楼梓庄东的朝阳农场最南端。

深沟坝则在坝河与温榆河交汇处的西端。

上述七坝自1299年建成后,历经七百余年的沧桑风雨,然坝址却无多大变化,可见我们的先人在治理水利经验之精粹。只不过更名为:尚家楼闸、东坝河闸、北岗子闸、东坝闸、楼梓庄闸、沙窝闸。原郭村闸因解放后改河道后移至酒仙桥老庙罢了。

从历史上看,金代金世宗在金大定五年春,令官籍监户、东宫亲王人从及五百里内军夫浚治。坝河当时称金漕渠。元代至元16年,开设运粮坝河,改隶户部。《元史。王思诚传》记:开坝河,设坝夫八千三百七十有七,车户五千七十,出车三百九十辆。船户九百五十,出船一百九十艘。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辛卯,浚运粮坝河,筑堤防。大德三年(1299年),罗璧疏通阜通河(坝河),并展寛了河道,使大都漕运岁额增加六十余万石。

元末,由于管理混乱,劳动强度加剧,造成坝夫年年逃离者甚多。而劳动工具和机械的落后,船只不能得到更新和修理,而运粮的数量又大幅度的增加。这一切造成了坝河河道淤泥积厚,河水浅涩。由于粮船负重逆水行舟,纤夫昼夜奔驰,犹不能给。日暴雨淋,寒来暑往,肩背生疮,憔悴如鬼。民不堪命,只能出逃。尽管统治者在至元九年春派军士、民夫两万余人再次清淤,仍因元末农民起义将漕运的河道所阻断。除了管理混乱,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外,坝河水源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至元三十年通惠河竣工,两条都是引白浮、玉泉之水,通惠河的通航,造成了二水争源的局面。通惠河引自皇宫大内之水,统治者自然要首先考虑要用充沛的水源补充皇城了。

到了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坝河漕运完全废弃。明清两朝,坝河再未用来通漕运。就这样,这条历史上著名的运河,被沦落为一条有雨成涝,无雨干涸的排水沟。

解放后,人民政府曾五次大规模清淤坝河,拓宽绿化。1998年,坝河水严重污染,酒仙桥闸处臭气熏天,堪为一害。

 

2001年,坝河得到治理。2003年,坝河将台段绿化为临河公园。

这时,河边的一位妇女正好回家顺路,跟我们走了一段,她发出这样的感慨“治理后,人们继续往里排。坝河再遭污染。在治理上,治理部门总喜欢做表面文章,怎么让它表面好看就怎么来,污染不污染不管,治污染多麻烦呢,这样多容易出政绩呀。治河,就连咱们老百姓都知道,最主要你得先治水污染呀,你河岸搞得再漂亮,河水却臭烘烘的,那有什么用啊,那不是拿着咱们国家的钱白白浪费么------”

 

沿途,好几处污水沟正明目张胆地排放污染

我们所见到的坝河,的确污染十分严重。

 

 

 

坝河边上正在玩耍的孩子。“小朋友,这儿好玩儿么?”我们问。“不好玩儿”孩子说。“为什么?”我们又问“臭!”孩子答。面对这臭气熏天的气味,孩子一脸无奈。 “你住哪儿?”,我们顺着孩子指的方向,发现他家门口堆满了垃圾。

 

其实,河流是具有自净作用的,排入河流中的污染物一部分沉淀了,一部分继续跟随水流迁移,一部分污染物被沉入底泥中,另一部分被水中的颗粒物吸收了,一部分被微生物分解,通过水的曝气作用而消失在空气中了,这个迁移转化过程,就是河流自净的作用。而坝河因严重污染,其自净功能基本消失,因为过量的垃圾注入河中,严重超过了河流自身的环境容量,并且河道做了硬砌衬,跟土壤的接触、交换没有了,再加上河流流量小,污染浓度高,所以坝河也就谈不上自净能力了。

 

大家看,河岸边建了这么多的高档社区,房子都是新修建的十分漂亮,但是房子旁边就是充满着污染物的河流,所谓的“亲水社区”原来就这样?谁要是花大钱买这儿的房子,谁大脑注水了,当然,有一天坝河恢复了清流,告别了肮脏,这里还真是北京的宜居之地。

一路上,我们体验着河流的污染,大家不时地发出感叹,这不是一次轻松的乐水行,污染给我们的河流带来不能承受之重。我们期盼着坝河水质尽快得到改善,为了那里的居民,也为了那河边的孩子,还给人们一个洁净的现在,还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