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的行动 环境论坛 亚洲象面临的挑战

亚洲象面临的挑战

2002-11-27

主讲人: 张立

  

 

作为象,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可以分两大类型,一个是亚洲象,一个是非洲象,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大概是35000到55000头,2/3的种群在印度,在我国也有少量的分布,大概不到300头,非洲象的种群数量大概是60万头,现在普遍认为非洲象又分为两个种,一个是草原非洲象,另外一个种是森林非洲象。

我们在这儿先谈一下大象的命运,上个星期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的第12届缔约国大会,在这个大会上有6个针对库存象牙贸易的提案。所有的缔约国采取投票的形式来决定是不是开禁象牙的贸易,这是我们最关注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1973年在华盛顿缔结的,现在有160个成员国,也叫华盛顿公约。现在全世界野生动植物每年贸易量高达50亿美元。它成了世界上继毒品、军火走私以后的第三大非法贸易。

非法贸易以外,合法贸易又是怎样的?合法贸易实际就是通过公约大会来约束,公约大会现在保护的有5000多种动物,25000多种植物被列到公约的附录一,附录二中。通过把物种列到附录一和附录二来加强对国际间野生动植物贸易的管理,这是公约大会的初衷。这次大会讨论了60个提议,基本有44个获得通过,7个遭到否绝。提案涉及了600多种濒危动物和300多种濒危植物。这次大会通过以后,有100多种物种被列到附录里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说到大象,这次涉及了6个提案。6个提案有3个通过,3个否决。首先看看关于非洲象库存象牙贸易的提案。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津巴布维、南非、赞比亚5个南部非洲的国家这次在公约大会上提出自己的提案,就是要将他们国家的象牙,注册的象牙库存,一次性出售。也有国家提到要每年得到一定的配额来出售象牙,博茨瓦纳有详细的说明,它要求注册20吨象牙,在2004年5月以后一次性出售。同时每年还要一个4吨的配额,这个提案最终以2/3多数通过了。

另外一个就是纳米比亚。纳米比亚多年来认为大象的数量在稳步增长,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象群的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国内人与大象的冲突日益严重。他们大概也有10吨象牙库存,10吨象牙库存一次性出售以后他还要求每年有2吨的配额,结果也以2/3多数投票通过了。

南非的象种群并不乐观,但在某些国家公园,比如克鲁格国家公园,由于他们是把大象圈在围栏里,所以象在一定范围内密度特别高,并造成人象冲突,耕地被毁等等新的问题。这次大会上,南非也提出对克鲁格国家公园的30吨库存象牙进行一次性贸易,以后每年要2吨的配额,出售自然死亡的象的象牙等等。南非的提案最终也以2/3的多数通过了。

赞比亚除了提出每年出口配额是1.7吨未加工象牙以外,同时还提出出口大象的活体。但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赞比亚对野生动物的管理是非常糟糕的,它根本没有有效地管理途径,大象被盗猎等事件时有发生。最终,赞比亚的提案被CITES缔约国大会否决。

津巴布韦也提出要销售它的库存,要求配额。但津巴布韦和赞比亚有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津巴布韦连年内乱,大象种群实际下降很多,而且缺乏对盗猎等一些非法活动的监控。所以津巴布韦的提案也被否决。

6个提案,实际是印度与肯尼亚针对前5个南部非洲国家的象牙贸易的提案提出的反提案。即要把所有的非洲象种群从附录二提升到附录一,并严格限制,禁止所有的象牙贸易。但是很遗憾,虽然很多国家都支持,但是这个提案最终没有达到2/3多数,因此没有被通过。

本次CITES大会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2005年4月以后,大概有60吨库存象牙会被一次性出售,我们认为这会刺激象牙的市场,同时也刺激非法象牙的贸易和走私。似乎给了人们一个信息,象牙贸易被开禁了,这对我们象的保护工作会带来很多困难。

我们要谈谈历史,CITES大会是在1989年开始禁止象牙贸易的,是在什么前提下呢?那就是疯狂的猎杀导致野外大象的种群快速的灭绝。举个例子,非洲野外象的数量,20世纪70到80年代,大概有130万头。1989年的数字大概是120万头,那时还没有分清非洲象是两个种。1996年的一个调查数据,非洲象的数量已经下降到了60万头左右。也就是说在十年中,非洲象在野外的数量减少了一半,这是很严峻的事实。

我们还有一个统计数据,从1999年到现在,大概每天有两头非洲象或者亚洲象被盗猎。对于大型的哺乳动物,因为繁殖率的限制,栖息地范围很大,生存条件有限,它的种群一旦破坏,恢复也是很困难的。1989年象牙贸易被禁止以后,1994年纳米比亚一次性出售它的库存给日本,尽管这是仅有的一次,但象牙非法贸易走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我们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与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办公室合作,搞了一个象牙贸易的调查。发现中国海关有明确记录的,被查没的大宗非法象牙走私从1996年到2002年总额大概是36吨多。就在200311CITES大会开会前夕8月份,在上海一次查获了大概10吨象牙;7月份在新加坡一次查获了6吨象牙。

大家知道一对象牙有多重?成年非洲象的象牙一对大约有六公斤重,最大的一只可以达到五公斤。这些数字代表着多少头大象被盗猎者杀死。非洲象雌雄都长牙,亚洲象只有雄象长牙。现在印度的雄象性比和雌象的性比已经很失调了。印度有一个保护区里有400多头象,但只有四头是长牙的雄象。另外一个事实是,人为的把长牙的雄象都杀掉了,不长牙的雄象的基因则在整个种群里扩散。过去印度有5%——10%的雄象是小牙象,但现在小牙的基因在亚洲象里传播开了。现在印度越来越多的雄象是长小牙或者不长牙。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对象可能是个好事。但我们知道,2/3的亚洲象种群在印度。其它国家,像中国、越南,只有几百头,这么小的群体已经很危险了。大象是我们全球的优先保护物种,如果今后有60吨象牙被合法的进行贸易,不管目的地在哪儿,势必会刺激人们对象牙的需求,这对象来讲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另外,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因为中国过去十年里的经济发展,使得中国人对象牙制品的需求增加,可能是非洲象被猎杀的根源,这是非洲国家的借口。实际上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六年间我们没收了30多吨非法走私的象牙及其制品,这还不包括旅客夹带的。我认为,这些象牙的原产国是没有很好的履行CITES公约的。在非洲的一些国家旅游,游客很容易买到象牙制品,也很容易的夹带回国。泰国也是,中国旅行者到泰国去,很容易就可以买到象牙制品夹带回国。可见市场是最大的问题,有市场就会有杀戮。

日本用象牙制品做图章。IFAW领导的一个小组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八个大城市做了一个中国象牙市场贸易初步调查,中国的象牙制品种类很多。这种需求量我想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需求量还会加大。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势必会刺激非法走私和盗猎,必然会直接威胁到野生大象的生存。

作为亚洲象专家组的成员,我参加了中国亚洲象的保护工作。现在简单的介绍一下保护象我都做了哪些事情。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从1998年起在云南省思茅市开展了一个小项目。现在有三个保护区,分别在云南的思茅,西双版纳和南滚河。中国只有在思茅,西双版纳和临仓三个地区才能找到亚洲象,整个亚洲象的种群不足三百头。雌雄性别还很不平均,不像一般物种说的一比一。我们有一个数字,在版纳是170到200头。主要的栖息地是热带的季节性雨林,常绿阔叶林;在南滚河保护区的林昌地区大概有18到22头;在思茅地区,因为象是游走的群体,有时候出国了,有时候又回来了,大概是5到24头。我们19981999年搞的社区调查发现,原始植被破坏,栖息地的破坏是目前象在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2000年,我们启动了亚洲象保护计划,在思茅,象生活在典型的热带季节性雨林,保护区里植被保护得还比较完好。而在保护区外面,大面积森林被蚕食。有些地方仍然有大片的沟谷雨林被开垦为农田、果园和橡胶林。这些农田是最近三年才开垦的。很多开阔的坝子已经是当地老百姓最基本的生产口粮基地。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那里也是大象的食堂。大象在林子里食物不够的时候就会过来吃。我和我的研究小组野外调查表明,在收获季节里80%象的食物都来自农田。

所以,栖息地的丧失成为现在中国保护大象所面临的大问题。另外,就是人和象的冲突。因为原生的植被被破坏,天然的食物不足,大象需要盐份,所以要到村子里取食食盐。有的老百姓说大象吃铁,实际不是这么回事,它到锅那儿去添盐,有时候难免就要毁坏屋子。我们在6个村子调查,最多的村子45%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在森林资源的利用上,大象比较爱吃的是芭蕉,老百姓要砍来喂猪,这就有了争夺资源的过程。当地人有很多防象的办法,企图把人和象分隔开来。比如,当地一家老百姓挖过防象沟,还有晚上生起火堆,拦截大象,用电围网。一个国际组织大概捐赠了30,40套电离网,但现在没有一套能用。主要是没有当地老百姓参与。

思茅的一个镇,从19965头象来了后,一直到2000年,大象带来的损失是逐年增加。所以,如何保护好大象,如何保护好当地老百姓,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1999年我第一次到思茅时,当地老百姓说,如果政府不把这5头象弄走,我们就把它们打死,没有枪我们用毒药,用炸药包。一个人干了这个事,我们全村人都愿意轮流为他坐牢。有大象的地方,都是偏远、贫困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怎么保护象?

我们设计了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保护项目。包括:科学研究、社区发展、环境教育三部分。首先我们在社区的点里选了大象经常活动的7个示范村寨。先收集到一些数据,比如大象为什么到农田里去?因为天然食物不够。如何补充天然食物?要扩大保护区的面积。是不是要建立生态走廊带,然后和其它保护区连起来。比如,大象到老百姓家里找盐吃,为什么?因为原来天然的硝塘都开垦成农田了。后来,我们就在远离村子的林子里建了人工的硝塘。

思茅大概只有40多种植物适合野象取食,西双版纳有100多种。我们参与了当地百姓耕地的重新规划。按照退耕还林的要求,25度以上坡地,旱地要退耕还林。还什么林子我们也和当地人一道选择。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威胁,受到了损害,我们的保护工作如果没有当地人的参与,就很能继续下去。我们鼓励当地人寻找替代农业的养殖业,养猪、养鸭。

我们的项目并没有给他们什么补尝,国家给了补偿,但是大象带来的损失,一斤稻谷补到老百姓那儿可能就几分钱,一毛钱,老百姓当然不满意,但政府又不可能年年拿出那么多钱做补偿。我们建立了一个互助基金,提供小额扶贫贷款。这个钱分到各家各户大概有800块钱。但不是把它分掉,是组成一个个小组,5户以上轮流借贷,轮流发展。

基金会同时还提供一些环境教育的活动、必要的培训,包括鼓励使用沼气,减少对薪柴的使用。

               

                加拿大鹤的保护

 

                  主讲人:苏利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生物系博士)

 

欧洲移民到了美国,他们喜欢狩猎,以至于加拿大鹤到了30年代基本濒临灭绝,就剩下20多对。从那时起才开始了对于狩猎的限制和栖息地的保护。经过从30年代到70年代,将近40年的努力,停止开发湿地,有些地区还退回,就像我们退耕还林似的。种群又从20几对恢复到将近1300015000。到了70年代,这个种群就从美国濒危物种名单上删除掉了。

全世界有15种鹤,我们国家有8种鹤,美洲只有2种,一种是美洲鹤,一种是加拿大鹤。加拿大鹤种群现在将近5000万只。美洲鹤到了30年代时,野外也只剩下38只鹤。多年来,加拿大、美国联合保护野外种群,数量还是不到200只。

我现在所在的威斯康辛洲的加拿大鹤,种群恢复得非常快,现在已经超过1万只。这说明,同样进行保护,不同的物种因它们的生活习性不一样,恢复的也不一样。美洲鹤特别喜欢湿地,喜欢沼泽,而且它的繁殖速度比较慢,还有它生物学方面的原因,所以它的种群恢复得非常慢。加拿大鹤有一个特点,容易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原来它在湿地里生存繁殖,到草原高地去取食。现在,美国的稀疏草原基本被开垦成农田,加拿大鹤就学会了运用新的环境,这样的种群数量增长自然比较快。

这样一来,鹤在湿地里繁殖,到农田取食,数量比较少时问题不大。而我做研究的地方,从1996年以来已有好几个私人农场的庄稼被大面积损坏,人和野生动物冲突十分严重。地球就这么大,这么多人要生存,需要资源,需要空间,动物也需要,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在美国,第一步我们主要是搞科研,研究动物的习性,看它对栖息地的利用有什么特点;研究如何利用动物的生物学特点,避免人和野生动物的冲突。追踪这些鹤,看它们喜欢在什么样的栖息地里觅食;什么样的情况下它们最愿意去;什么农田最容易受害;为什么这个农田会受害;怎样回避农田遭到破坏?找出问题就可以找出对策。

记者问:美国的鹤吃了老百姓的庄稼政府给他们钱吗?

苏利英:从我们的经验看,只给老百姓补偿是很不成功的方法。为啥补偿?你损失了才补偿,人有一种心理,怎么补也补不够,我就是损失了。所以我们不认为政府赔钱是好方法。现在应用比较多的是,研究栖息地的利用。在美国的保护区有这种措施:在鹤、燕集中停息的路线和区域种一些饲料让它们吃。

还有,我们做鹤的研究时发现,玉米不是它唯一的食物,很多东西它都吃,还特别喜欢吃昆虫。也喜欢在前一年种过的玉米地里找食。我们那儿玉米地里的庄稼都是轮作的,有的第二年还种玉米,有的第二年种大豆。种玉米时耕地,种大豆时不耕。前一年的玉米杆里藏着很多昆虫,鹤在吃昆虫的过程中发现还有玉米粒,玉米营养高,又容易得到,所以鹤很快学会了利用这些资源。现在,我们采取了一些办法,用有怪味儿的东西处理一下玉米种子。这样,吃种子不好吃就找别的吃,实际上地里的昆虫足够它吃。

美国市场允许用的农药,要说明经过实验没有危害。作为生物学家,我们希望还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是对环境、人及野生动物都没有伤害;第二,处理过的种子至少存留20天,刚种下就没味儿了不行,不起作用;第三,美国是机械化生产,通过机械种下去。拌了农药的种子湿的没法播种,农民不会用;第四,就是要便宜,太贵了农民用不起。

现在美国一个野生动物研究室协助我们做这个项目。机械部分,美国农业部有一个工程师比较感兴趣,和我们一起设计能使用的机械。总之,我们也一步步地在做。

 

                           北京动物园

                                     主讲人:吴兆铮

     我很高兴今天有机会给记者朋友们讲讲北京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的简介

    北京动物园地理位置在西郊,现在北京动物园用地是86公顷,有水面5.6公顷,作为北京动物园它现在是横跨海淀和西城两个区,中间有一条长河把它拦断。同时北京动物园在昌平、十三陵还有十多公顷的繁育基地,现在北京动物园的面积总共是95公顷左右。

从历史上讲北京动物园可以说是咱们国家最早的动物园,它是1906年由清朝的商阜确定做农艺实验场,当时建的地点就是北京动物园现在的地理位置,叫乐善园,当时起的名字叫万牲园、天然博物馆,起了很多名字,最终用农艺实验场这个名字时间比较长。当时北京动物园是在农艺实验场很小的地方,相当现在动物园猴山附近,有1.5公顷左右。最早是在1907年开放,五年以后就进入了民国时期,这段时间社会动荡比较大。动物园在1949年解放的时候,动物园里面还剩三只鹦鹉,一只眼睛瞎了的鸸鹋,还有十几只猴子。在清朝建园之初,当时大部分是从德国进来的动物。在我们编写年史的时候查找发现当时慈禧还专门到动物园参观过两次,可以说它是在一个皇家园林的基础上建的动物园。

1949年解放之后就定名为西郊公园,1955年叫北京动物园。五六十年代北京动物园有比较大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当时和国外交往比较大,而且它起了一些国家动物园的作用,当时动物园进入比较快速的发展期,那个时期就像我们知道北京动物园的狮虎山、熊山,包括羚羊馆、长颈鹿馆这些建筑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6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文革北京动物园就没有太大的变化。直到80年代,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北京动物园又进入比较快速的发展期间,这期间北京动物园又新建了海洋馆、大熊猫馆、两栖爬虫馆、犀牛河马馆等,这些馆是在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一直到现在陆续建设的。这是它基本的发展情况。

动物情况目前北京动物园现存的动物总数,我们现在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北京动物园加北京海洋馆,因为它是在一个地域范围内,这样总的动物总量现在是1057种,这我是在上个月查统计记录,很准确;在动物园这一块儿动物总数是455种,将近6000只,在北京海洋馆是602种,15000只,这其中展览了国际国内的保护动物,有代表性的动物。作为北京动物园,它现在是国家一级的旅游单位,每年接待游客将近600万人次,基本行使了国家动物园的地位。

动物园的作用和功能

这一点我是结合了北京动物园来谈这个认识,北京动物园实际也是按照国际和国内动物园确立的基本的作用和功能来发挥日常的作用。按照国际比较认可的说法,实际它的功能可以分成四方面:一方面叫异地保护或迁地保护;一方面叫动物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是动物科普;还有休闲娱乐。

北京动物园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也在围绕发挥这四个功能做工作。就迁地保护来讲,举个朱鹮的例子:在陕西阳县发现朱鹮的时候咱们国家朱鹮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国家林业局把一部分朱鹮调到北京动物园做一些科学研究,做一些保护实验。到目前为止,尤其是去年,从一开始到现在,从繁殖的数量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另外一方面从去年我们又在为朱鹮的野外放养做了一些尝试。我们去年做得比较成功的是白鹮,白鹮的颜色是白的,朱鹮的颜色是红的,用白鹮来带出朱鹮的卵,白鹮在野外数量是比较多的,去年我们做了这方面的尝试,而且取得了成功,把朱鹮的卵移到白鹮的巢里,让它做孵化和带幼鸟,完全取得了成功,下一步我们研究白鹮的迁徙路线,有可能让野外人工卵的环志研究恢复朱鹮在野外的生存,这是我们的尝试。另外一方面我们还着手在做鹤类的放飞,这几年我们动物园的鹤的种群通过不断建设现在已经扩大得很好,现在有些鹤,像白鹤,黑颈鹤。就动物的异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北京动物园确实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像大熊猫的工作等等,我们还有很多这方面的工作。

还有就是科普宣传,这也是比较重要的功能,这些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这方面从公园角度是逐年扩大这方面作用的发挥,每年也通过爱鸟周、环境日等活动,包括我们不同的展示手法来提高科普宣传的作用。原来在动物园可能看到的都是笼子里关的动物,这些年作为行业里的人,我们对这种展示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不同的看法,社会也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现在正在极力调整和改变这种展示方式,我们现在提倡的或者叫尝试的就是模拟野生环境的背景,希望游客到我们动物园参观的同时,在了解动物本身的同时把它的信息环境、自然环境都能了解到,通过这些来增加科普宣传和自然保护这方面的意识。这两年我们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随后几年我们会加大这方面的力度,这项工作已经作为我们这几年的工作重点,逐年安排下去。另外一方面,游客到动物园,尤其一些很小的孩子在家长带领下通过认识动物,了解自然,动物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因此,北京动物园主要的功能就是围绕这四个方面来发挥作用的。

动物园的未来发展

目前,动物园工作这方面我们感觉存在的问题中大家关心的有几点:刚才我顺便提到涉及动物福利方面的问题,这一点我们这几年不断接到社会上不断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意见,作为我们搞动物管理的人员也非常着急,我们现在采取我们能力所及的办法来调整这方面的工作。

今年我们组织了动物园行业的交流会,在中国动物园协会的组织下在北京动物园召开了国际性的全国动物园行业的国际交流会议。大家就动物生活福利的工作进行演讨,同时组织全国各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来实地拿动物园的一些兽舍做演示,进行提高动物福利待遇的实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加强和国际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改进我们动物展示的方式方法。我们觉得动物福利的改善也好,展示方法改善也好,不单是单纯地从动物保护主义者去看,从整个观赏效果来看也好,宣传效果也好,是综合的效果。对于动物园来说,和社会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有很多共同点,比如现在我们也在积极做这些工作,这是按照我们的计划在做。

另外一点存在的问题,和动物福利还是有关的,我们感觉到现在动物园的日常饲养,衡量动物的饲养水平和展示水平还存在不同的认识,这方面我们也在逐渐摸索,怎么解释这个呢?作为动物园原来饲养动物有一个标准,我让这个动物在这个场地繁殖了,就是成功的了,但现在来讲,按照咱们对动物保护的理解,这方面的观点还是有落后的地方,用什么样的标准和指标来检测说这是符合标准的,已经提到我们工作日程中来,也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也想通过我们日常的工作建立起这方面的标准。

首先从北京动物园方面,我们在明年的工作安排上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取得一些标准;另外一方面从动物园来讲这些年,我感觉资金也好,体制发展也好,整个感觉动物园的发展并不是速度很快,和北京市整个首都大的城市发展相比,动物园的发展速度滞后。这一点比较可喜的是市里的领导也好,局里的领导也好,反复提这个问题,现在也结合我们下一步工作提出来,三年到五年,对北京动物园,尤其是河南面,老区这一带进行彻底的道路规划,这方面的改造,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个良好的关爱动物、关爱自然的形象。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做的工作还很多,而且要把下面说的几个观点融合进去,其它几个方面,包括动物兽舍改造的资金问题,包括动物资源的问题,这都是我们下一步要改进的或者重点考虑的内容。

我们也尝到这方面的甜头,像河马馆的改造,原来展示的河马从来没有繁殖过,改造后当年就开始繁殖了。

我们的改造基本就是模仿自然了,原来我们的观点是为了便于观看动物,怎么离得近看得清楚。这段时间北京爱护动物的人士,提了很多建议,给动物们取暖,怎么加电暖气、电热膜。过去兽舍是日伪时期建的,日伪时期建的兽舍不符合咱们现在建兽舍的考虑,存在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按照咱们现在的观点,那个地方肯定不适合咱们对动物饲养和展示的要求,考虑它当时建筑的特点,和动物园整体的规划,有可能列到2005年的建设项目中。咱们跟市民解释,我们现在多做一些木踏板,让动物在冬季的时候不直接在地上,防止其体热散失太快。

另外每天把饲喂的能量饲料的量增加多一些,来保证热量需求。那天去抓需要医治的猴子,结果那只猴子没抓到,只抓到另外三四只猴子,有些猴子爬过电网,跳到树上。后来我们不敢再抓了,怕抓不好造成更多的伤害,有的猴子就在树上,后来市民打电话,电视台的也来了,要报道这个事情,我们考虑别好心干出坏事,就先撤离,过了两天猴子又回去了。对于猴子我们也在分析,那两天我都去猴山看猴子的情况,因为天气降温,我们的猴子在北京过冬,这群连续将近五年了,从我们目前看,只是表面观察,最冷的时候确实有找背风的地儿去躲藏的。但总体来说动物的身体健康情况还可以,而且给它提供取暖保温设备之后,因为里面只有一个洞,猴子根本不进去,很难。放稻草可能是最好的防御了,我们也实验过,猴子揪得满山跑,而且要在底下专门给它做一个稻草垫,怕游人把烟头扔过去,把猴子烧坏了,所以有些工作做得很难。所以我一再讲有些东西希望大家理解,慢慢来,我现在有条件就做一点,有条件就做一点,一点一点改造,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们公园的工作,通过我们的宣传让社会理解,让国内其它动物园能够参照我们的做法,这样全社会就能形成这种意识,推动整个实验。

欢迎大家有时间过去看看,我们去年改造比较成功的是蛇这边,龟类和爬虫类现在还没做,今年准备花一些资金继续做。现在我们改造了其中一部分,觉得还是有效果的,要做的事也很多,我们现在正在尝试这方面的工作。打个比方我养只大象,我最基本是什么标准场地,什么尺寸才具备养大象的资格,这方面我们国家缺乏统一的管理。

我们将商量怎么把绿化面积有限地利用起来,让动物有更多的生活空间。我们尝试把两个笼子的鹤放在草地里,前几天天冷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加一些防空罩网它就可以很自由地在围栏里面活动。还有一个小插曲,本来还想把鸵鸟放进去,试着把一只鸵鸟放进去,结果鸵鸟可能从来没有到过这么大的场地,就在一大片树林里狂奔,连续跑了两个小时。当我知道这种情况时,心里是另外一种感觉,跑了两个小时,也不知道鸵鸟会游泳,一下跳到旁边的河里,我们也不敢抓,最后一看不行,又抓起来放到原来的兽舍里了,怕它伤人。但确确实实有一种想法,这些动物从另一方面来讲,动物也很渴望宽松的环境,所以我想下一步在我们兽舍调整上确实要站在这个角度考虑,明年我们想做一些实验,但又不能确保成功,因为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斑马,及其它一些大型动物,放出来跑的速度快,收不住脚撞坏了怎么办?这都有不同的题目,我们只能尝试着去做。

有一点应该让公众知道,我们北京动物园养的猴子等和人接触比较多的动物都患有人的传染病。比如肺结核、肝炎,像猩猩,我们都给它们打人的流感疫苗,主要是怕和游人接触后被感染,这方面我们也尽最大努力来考虑这个问题,从社会发展各方面考虑确实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有这个意识了,可能工作做起来就更好一些。

    

张立

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SSC)亚洲象专家组成员;国际保护生物学会会员。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态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负责教授动物行为和动物福利课程。1996年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始在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工作,现为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驻中国代表,负责开发、管理和执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项目。负责开展了IFAW亚洲象保护项目,该项目涉及社区发展、动物福利意识教育、以及在中国云南开展的亚洲象栖息地保护。除地区项目以外,他也参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在全球的活动,包括象藏羚羊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实施方法培训、动物紧急援助,以及其他项目

 

吴兆铮

1984年10月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海洋动物专业,研究生学历。同年分配到北京动物园工作。在北京动物园工作期间,担任技术员、团总支副书记。1994年1月任北京动物园副园长。2002年8月任北京动物园园长兼党委副书记。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