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三月三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三月三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8-03-31

三月三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报道:

1、中国经济周刊:  汪纪戎:怒江水电开发不宜操之过急

 

环境资讯:

2、新华网:   环境保护部:推行“绿色信贷”须解决三问题

3、工人日报:  中国环境绿皮书正式出版 忧生态前景不容乐观

4、中国新闻网: 温家宝:中国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积极参与者

 

地方信息:

5、中国新闻网: 滇西北被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区

6、齐鲁晚报:  山东济南保护环境再出“重拳”

7、中广网:   江西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人与自然:

8、广州日报:  银瓶山发现20余种珍稀植物

 

重大水事:

9、新华网:   重庆三峡库区五年否决200余个环保隐患工业项目 

 

环境曝光:

10、新华网甘肃频道:  探访"尘中村":百家污染窑 10年关不掉 

 

深度报道:

11、中国新闻网:   国家环保部首次垂直督查重庆河流污染问题

12、民主与法制时报: “绿色保险”将分担环境污染风险

 

环境时评:

13、中国环境报:   湖泊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亟待休养生息 

14、科技日报:    保护生态为何要“留住美好大树”? 

15、长江商报:    让熄灯给城市另一种色彩

 

 

 

1、汪纪戎:怒江水电开发不宜操之过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03月31日 汪孝宗 

http://news.cnfol.com/080331/101,1281,3969055,00.shtml

  2008年3月7日,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长秦光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怒江水电开发涉及到自然景观问题,此外,上游18万亩良田可能被淹,还有8万-10万的移民问题,考虑到这些问题,怒江开发中的龙头水库建设到现在还没有实施,整个虎跳峡电站也没有开工,工程没有实质性进展,只是做了一些前期论证工作。

  随后,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发言称,对于怒江水电开发,“我们做不到让百分之百的人拥护,我们只能找到绝大多数人支持的方案。”

  一时间,“怒江开发”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怒江六库已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2008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指出:对于“怒江开发”,相关部门一定要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暂行办法》等相应规定展开深入研究,进行充分论证并公开相关信息,不宜“操之过急”。

  “实际上,我在2008年春节前得到的消息是:国家有关部门已发文件称‘怒江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当地重要的资源优势。开发怒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意规划建设六库水电站……请按照上述原则尽快组织工作,并据此开展六库电站建设的技术方案、项目环评、水土保持、移民安置、建设用地、资金筹措等工作……’”汪纪戎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此时的怒江六库江边已经成为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2008年3月17日的《南方都市报》也报道称,“怒江水电开发遭质疑,电站未经核准悄然动工”。

  汪纪戎认为,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流域综合发展规划、流域水电开发等规划环境影响文件均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情况下,不应急于给单项水电工程开“通行证”。

  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章规定:“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据汪纪戎介绍,在纲要中,包括怒江在内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等全国31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就被明确列为禁止开发区域,要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但实际上,怒江州党委、政府围绕怒江水电开发而制定的“矿电经济强州”战略规划蓝图却与此相反。“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动工兴建:兰铅一期10万吨电锌项目已建成投产,兰铅二期10万吨电锌,3万吨碳酸锶、16万吨尾气制酸项目和18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泸水工业园区的高载能10万吨工业硅项目已开工建设,昆钢、云铜等企业集团也已进入该州调研考察,谋求合作。”

  保护与开发的两难抉择

  汪纪戎指出,为什么在国家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尚未正式公布的情况下,便急于在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区内作如此大的动作?与其说是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不如说是为符合某些水电集团和当地政府最大的兴奋点:水电开发和耗电产业开发带来的巨额利润和期盼已久的税收。一旦水电集团把遗产地的江河环境变成钞票,工业集团把遗产地的矿产资源、生态资源变成了金钱,留给当地政府和原住民的是什么?这不难预见。

  要世界自然遗产还是要水电开发,这是个两难选择,但却必须尽快抉择。因此,汪纪戎建议:

  一、国务院应尽快出台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同时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通过依法转移支付和补偿,帮助生态功能保护区所在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使当地居民通过保护生态环境脱贫受益,并能够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更多地、更大力度地通过综合节能措施、压减高耗能行业、产品,通过挖潜平衡电能需求。

  三、充分做好怒江开发的前期论证工作,一切按《世界自然遗产公约》、《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暂行办法》等法律规定行事。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做出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决策,适度、适时地开发适宜开发的项目。

  *链  接*

  怒江水电开发之争

  1995年,国家正式将怒江水电规划工作列入议事日程;2003年7月,云南省怒江州完成《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2003年8月,该报告由国家发改委审议通过。

  怒江水电规划一出,即引起公众的深切关注,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要不要开发怒江的大争论。

  一些专家提出怒江作为生态河流、国际河流,开发会对其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开发带来的长远的不利于生态的影响更是无法估计的。开发不能一味地以经济发展优先,应当更多地考虑可持续发展。

  另一些专家则认为,怒江中下游海拔2000米以下没有自然保护区,许多低海拔植被已保存无几,陆生动物物种绝大部分分布在2000米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内,并得到了保护,水电开发不存在对当地原生植被、动物物种的严重影响。

  上述怒江州的规划报告认为,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与另外12大水电基地相比,其技术可开发容量居第6位,待开发的可开发容量居第2位;怒江中下游河段开发的任务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供水、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

  怒江当地官员表示,“怒江州至今还是云南省乃至中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尽管贫困,怒江人民仍守护着占州域面积58.3%的自然保护区,在承当如此重负的保护义务的同时,怒江水电开发正是解决本地区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最佳选择。贫困是造成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2、环境保护部:推行“绿色信贷”须解决三问题

来源:新华网2008年03月3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063308.html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28日表示,作为我国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相互配合落实环保政策的桥梁,“绿色信贷”在推进中存在内在激励机制不足、信息沟通有待完善以及标准缺乏操作性三方面问题。

  “绿色信贷”是将生态因素纳入信贷决策体系,通过关注环保、生态等具有长远效益的产业,以未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支持银行信贷业务的长远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内银行在贷款环节关注环保,但是我国在‘绿色信贷’的推进中主要有三大不足。”别涛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银行前沿问题大讲堂第一讲——绿色信贷”上说,一是内在激励机制不足,在经济上对环保违法企业缺乏惩戒,对环境保护做得好的企业缺乏扶持和鼓励。二是信息沟通机制有待完善。地方环保部门发布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不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需要,而银行缺乏执行“绿色信贷”的专门机构,不能提供使用环境信息的反馈情况。三是“绿色信贷”的标准笼统,缺乏具体的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内部实施细则。

  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环保信贷准则是由国际金融公司(IFC)提出的“赤道原则”。对此,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信贷风险总监林伟中表示,国际金融组织制定的部分环保信贷准则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执行难度较高。

  对于以上问题,别涛表示,环保部门将会同金融部门强化环境执法,加快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完善环保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另外,环境保护部已经和国际金融公司签署协议,合作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信贷指南。

  2007年7月,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我国污染减排的主战场。(记者刘琳、任芳)

3、中国环境绿皮书正式出版 忧生态前景不容乐观

来源:工人日报2008年03月3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065624.html

  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正式出版。该绿皮书认为,虽然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隐约可见,但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生态变化的不可逆性以及地球变暖等全球性因素的不利影响,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早已超过了环境容量,我国的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前景不容乐观。

  2007年是节能减排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之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环境执法和制度建设,实行区域限批,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中央财政全年共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经过努力,2007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扭转了连续几年上升的趋势,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降,降幅分别为1.8%和0.28%。这意味着中国环境保护由“被动应对”进入了“主动防治”的新阶段。

  然而,我国环境保护并不乐观。据调查,目前有1/3的河流、75%的主要湖泊、25%的沿海水域遭受严重污染。另有超过1.7万个城镇没有污水处理厂,近10亿人的排泄物几乎没有经过收集和处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在研究了我国1995至2005年工业化实际情况后得出结论: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很多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可以承受的极限。“中国的经济在向发达国家迅速靠拢,但环境水平却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近似。”有环保人士这样说道。

  另一方面,地方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力度依旧欠缺。其原因除了环境执法人员素质的缺欠外,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环境执法部门的独立性不够以及执法权限过低。环保部门没有工商、税务部门的冻结、查封、扣押、强制划拨、没收等权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执法机关执法工作的积极性和执法的效率。

  为了根除这些障碍,有关人士指出,应提高我国环境执法的质量与水平,可从以下几点予以完善:改变环境执法人员的执法意识;强化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责任追究制度;修改当前环境法律、法规,扩大环保部门的执法权限,赋予其一定的强制执行权。(高莎)

4、温家宝:中国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积极参与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年03月31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803/0331_17_469925.shtml

中新社万象三月三十一日电 (记者 周兆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三十一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会上表示,中国一直是次区域合作的积极参与者。

温家宝说,三年来,中国资助了南北经济走廊及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的建设,制定了落实《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的国家计划,并从二00六年起对柬埔寨八十三项、老挝九十一项和缅甸八十七项输华产品实行了单方面零关税待遇。中国还举办了首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建成开通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信息网,推动举办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卫生论坛,并在电信、农业、卫生、能源、贸易投资等领域为各国提供了四百多人次的培训。这些行动不仅推动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走向深入,也为促进各国发展做出了贡献。

温家宝说,我们所在的次区域总体保持稳定,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应该看到,与东亚其他地区相比,次区域贫困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较为突出,实现发展与繁荣依然任重而道远。近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石油、粮食价格不断走高,美国次级贷潜在风险蔓延,美元持续贬值等,都不可避免地给次区域经济合作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次区域国家应该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团结,密切合作,增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坚持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道路。

他认为,加强联系性、提升竞争力应该成为次区域下一阶段合作的中心。为此,各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始终以诚相待,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真正做到彼此心相连,情相容,力相合,巩固稳定、和谐、共赢的次区域合作环境。

——加快交通、电力、通讯领域建设,逐步实现各国基础设施的对接和网络化,为提升次区域合作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

——统筹次区域合作规划和国别发展两个大局,兼顾人才、政策、产业、融资等各方面需求,利用好域内和域外两种资源,协调推进各领域合作。

——妥善处理经济效益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重视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实现次区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完)

5、滇西北被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区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年03月3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065174.html

  云南省林业厅官员今天在此间称,日前云南省滇西北地区被中国和多个国际组织列为中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地区。

  据介绍,云南滇西北地区拥有中国近三分之一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保存有大量古老的生物类群,是中国原生生态系统保留最完好、垂直生态系列最完整以及全球温带生态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地区。

  滇西北既是生物多样性宝库,又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拥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二十六处,其中国家级三处,总面积九十八点五万公顷。其中,有一处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三处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五处在“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范围内,白马雪山、高黎贡山被列为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保护区,同时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白马雪山是全球最大的滇金丝猴保护区;云龙天池是云南省唯一的云南松种质资源保护区;玉龙雪山是中国模式标本命名最多的保护区。滇西北有如此多的称誉,在中国首屈一指。

  近年来国内外民间组织为云南环境保护,特别是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了大量工作。无论是美国大自然基金会的国家公园项目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恢复植被项目,都取得了很好效果。他们利用不同的渠道,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传统文化、社区建设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记者 甘娜)

6、山东济南保护环境再出“重拳”

来源:齐鲁晚报2008-3-31 

http://www.sd.xinhuanet.com/jn/2008-03/31/content_12832278.htm

    保护环境,济南市再出“重拳”。记者30日从环保部门获悉,济南市今年在抓好百户重点企业污染减排的同时,还将实行建设项目联合审批,严格实行环保前置审批权和“一票否决”,对不符合环保规划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对未完成减排任务企业的新上项目一律不予受理。

    今年,济南市将突出抓好百户重点企业污染减排,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进度,淘汰机立窑水泥熟料产能45万吨,实施裕兴化工总厂等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对国家明令取缔淘汰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全面取缔关闭并加强日常监管,防止死灰复燃。济南市将实行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制度,强化联审把关力度,严格实行环保前置审批权和“一票否决”制度,对不符合环保规划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对未完成减排任务企业的新上项目一律不予受理。(记 者 吴修安 常新喜 实习生 李 群 邸一)

7、江西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来源:中广网   08-03-31

http://www.cnr.cn/2004news/internal/200803/t20080331_504750571.html

    中广网南昌3月31日消息(记者蔡福津) 江西省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着手建设高层次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目标是将其建设为江西全省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新型产业的集聚区、改革开放的前沿区、城乡协调的先行区和江西崛起的带动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就是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江河湖水系,保护和发展林业湿地,进一步提高防旱、防涝、防血吸虫病的能力,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就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不搞粗放型经济,更不搞污染型经济。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防治面源污染。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转变生产方式;改革开放前沿区就是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改革,全面实施大开放的主战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城乡协调的先行区就是坚决贯彻以工带乡,逐步缩小环鄱阳湖地区的城乡差别;江西崛起的带动区就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总量要力争超过全省的52%,争取达到60%,率先在江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主要是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工程”,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制止非法采砂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节能降耗减排工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保护工程,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等建设。同时,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

8、银瓶山发现20余种珍稀植物

来源:广州日报 2008-03-31

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photo/2008-03/31/content_12832252.htm 

目前东莞发现的唯一木莲。

    新华网广州3月31日电(刘满元、肖郎平) 昨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专家处了解到,经过多天搜寻,已在银瓶山森林公园发现了20余种国家级珍稀野生植物和多种濒危野生植物。对于如何进一步保护好这些已经发现国家级珍稀和濒危野生植物,专家的建议是:“保护好这些珍稀和濒危野生植物现有的生态环境,不让遭受破坏就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10米不同天 山雨阻挡寻宝路

    3月28日早上8时30分,记者跟随专家们开始向银瓶山进发,当天专家们的目的地是银瓶山最高峰上面的一处悬崖。据介绍,那里有专家们要搜寻的珍稀物种。

    然而,记者跟随曾庆文教授一行爬行才几百米,大雨倾盆而下,大家纷纷撑起了雨伞。记者慌不迭地收工具撑伞保护相机。大家冒雨继续向山顶进发。山路曲折,忽而雨势更大,忽而雨势变小。护林员说,不是十里不同天,应该是十米不同天了。

    经过40多分钟攀爬,大家才来到了山腰的一个凉亭躲雨。等候了约半个小时,大伙最后作出放弃上山的计划。

    据曾庆文教授介绍称,银瓶山是东莞市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一个区域,银瓶山上珍藏有大量的国家级珍稀和濒危野生植物,是东莞的一座“宝”山。前些天,他们上山搜寻发现了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穗花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粘木、白桂木、金毛狗等,此外,他们还发现了野生兰花群落。其中“穗花杉”只有10棵,粘木也只有1棵,野生兰花20多种。

    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些濒危野生植物,如三尖杉、木莲等,其中木莲目前他们在东莞只发现一棵,三尖杉也只有五六株。据曾庆文教授介绍,整个东莞存在的国家级保护植物和濒危植物约在1300种,今年7月,他们将完成这项课题。

    据一旁的护林员说,以前农民也不懂,反正砍柴时乱砍,珍稀植物也会放进灶膛里面烧掉。不过,封山育林之后这里就得到了保护。

    东莞规划建4个自然保护区

    大量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濒危野生植物被发现后,如何对它们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曾庆文等专家担心的。 尤其是草本类的珍稀植物,它们很容易被土郎中等人采集配药时损毁。

    曾庆文说,经调查发现,目前东莞的生态保护做得还算不错,东莞有条件多设护林员加大巡逻。但是,10多年前,东莞的国家保护植物也均遭到砍伐损毁,所以现在发现的一些珍稀植物的年限均比较短。他说:“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这些珍稀植物现有的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这样它们便可以更好地成长。”

    东莞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徐正球向记者介绍,目前,东莞市已经规划了4个自然保护区,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封山育林,目前东莞全市封山育林的面积达到20.5万亩。此外,东莞市政府还在全市1129平方公里的区域建立生态绿线,这些区域的植被均将得到有效的保护。(完)

9、重庆三峡库区五年否决200余个环保隐患工业项目 

来源:新华网 2008年03月3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8-03/31/content_7889622.htm

    新华网重庆3月30日电(记者徐旭忠)重庆市加大三峡库区工业污染防治力度,确保水环境安全。2003年以来,重庆市依法否决了200余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目前,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稳定,各断面水质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入境断面朱沱水质为Ⅱ类,出境断面培石水质为Ⅰ类。

    近年来,重庆市对三峡库区重点工业行业进行了多次专项整治。2003年以来,全市共向7532家企业10517个排污口(点)核发了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在库区1519户淹没工矿企业中,目前已搬迁和破产关闭1480户,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中的65个污染整治项目,除2个搬迁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外,其余项目已基本完成。

    同时,这个市对进入三峡库区的工业项目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严控制新上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并通过严格环境管理,避免了因决策不当对环境造成新的危害,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

    据重庆环保局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对全市2001年以来已批复拟建、在建和建成的化工石化和涉及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废物等有环境安全隐患的建设项目进行了重点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环境安全预案和相关制度,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10、探访"尘中村":百家污染窑 10年关不掉 

来源:新华网甘肃频道2008年03月3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8-03/31/content_7856664.htm

    10余公里长的一条沟,100多家石灰窑;公路上能见度不足百米,炉窑口浓烟直排天空;没有任何保护设施的烧窑工,烟雾弥漫中生活的村民们。在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100多家小石灰窑排出的滚滚黄烟将周围20余公里笼罩在烟尘中,严重影响了周边近万群众的生活。这些已经存在了10余年之久的小石灰窑已经成为当地严重的污染源。

 

每天早晨,平凉市崆峒区的小石灰窑就开始烧石灰了,大量的二氧化硫烟尘直排天空,滚滚浓烟遮天蔽日(2008年3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连振祥 摄

    一个小窑就是一个大烟囱 直径3米的烟囱100多个

    出平凉市沿312国道东行到十里铺村,向南就进入了平凉至华亭公路(简称平华路),也就进入了峡门乡所在的峡门沟,100多家小石灰窑就分布在山沟两侧。

    3月16日上午,记者路过这里,刚进入沟口,就看到覆盖在沟上空厚厚的黄烟层,闻到呛人的二氧化硫味。顺着平华路南行,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峡门沟东侧有80多个小石灰窑,西侧有20多个。这些小窑沿山坡一字排开,就像陕北的窑洞,在公路上就能看到熊熊的炉火。由于没有任何环保除尘设施,每个窑口都冒着滚滚浓烟,峡门沟就出现了东西两排烟囱林。记者看到,有不少小石灰窑还建在沟东西两侧的小山沟里,整个窑群就排列成“非”字状,出现了大沟小沟、沟沟冒烟的“盛况”,100多个烟囱同时冒烟,整条沟充斥着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硫气味。

 

滚滚浓烟中,太阳就是这个样子(2008年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祥 摄

    记者了解到,峡门沟的100多个小石灰窑主要集中分布在白坡、唐庄和贤太三个村子。白坡村一位姓拜的村民告诉记者,峡门沟的小石灰窑早在1997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由于当地出产石灰石,不少村民看到有利可图,开始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的小石灰窑,导致石灰窑遍地开花。当时是建在平华路边的山崖上,依崖而建,紧贴公路,窑口就在路边。唐庄村一位姓冯的窑主介绍,小石灰窑深10余米,全部用砖头垒起,窑口直径有3米多,投资6、7万元就能建成。石灰烧制工艺简单,仅仅需要一口窑,再用煤炭将运来的石灰石烧制即可,是当地村民简单易行的致富途径。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石灰的需求量大增,价格也一路上涨,市场收入很可观。记者了解到,目前一吨石灰的价格为140元左右。姓冯的窑主说,随着施工季节的开始,价格还会上涨的。

11、国家环保部首次垂直督查重庆河流污染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年03月31日 章轲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31/044015257907.shtml

  3月27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在北京隆重挂牌。就在同一时间,由环保部派出的第一个调查组正在重庆探访。

  让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放心不下的是流经重庆市主城区境内的梁滩河。据当地环保部门去年底的监测结果:梁滩河水质为劣V类,属重度污染。

  祸首是每年6万吨直排入河的鸭粪。正是这堆鸭粪,让国家、直辖市、区三级环保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头痛,也暴露出目前环境执法中权责不清、监管乏力、法律法规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环保部首次垂直督查

  短短4个月间,潘岳先后就一个城市的污染问题做了4次批示,这可能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2007年11月7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下称“总局”)机要室电话机要件,反映“重庆梁滩河水严重污染”。潘岳批示:“请环监局、报社(注:中国环境报社)、环境记协(注: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阅查并复结果。”

  12月4日,总局机要室电话机要件,反映“重庆红岩河藻类疯长”问题严重。潘岳批示:“请报社、环境记协阅查。”

  12月13日,总局信访办信访件及群众举报信,反映“重庆和邦碱胺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污染环境”。潘岳批示:“请环监局、报社、环境记协阅查并复结果。”

  2008年2月19日,环监局书面报告重庆梁滩河水体严重污染问题。2月22日,潘岳再次批示:“同意报告意见,请相关司落实。”

  记者注意到,在这份环监局的报告上,签署意见的除潘岳外,还有5位司、局长。“批示栏”中的各种意见写得密密麻麻。

  新成立的环保部正憋着一股劲。

  就在环保部挂牌的前两天,由该部召开的2008年全国环境执法工作会议刚刚结束。这也是环保部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性工作会议。会上,“集中执法检查城市污水”被列为2008年环境执法八项工作的第一项,“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被列为加强农村、农业及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

  用环保部一位领导的话说:“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挂牌督办的案件,要查处到位、整改到位,查处一家、震慑一方、影响一片。今年的环境执法要搞几个重量级的、影响全国的大要案。”

  “这次行动正是贯彻全国环境执法工作会议精神的体现。”调查组组长、环境记协新闻部副主任由学韬说。

  26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重庆市土主镇见到由学韬时,他正带着中央电视台的两位记者在当地探访。“我们已经来2天了,一直在做暗访。”由学韬称,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垂直调查”,就是为了避免各种干扰,把事实搞清楚。

  环境记协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材料称:“梁滩河的水质污染不仅严重影响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极大制约着重庆市西部生态农业基地的建设,威胁着下游10万人民的饮用水健康。”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1] [2] [下一页]

12、“绿色保险”将分担环境污染风险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03-31 张琼 

http://www.ins.com.cn/news/2008/03/31/15565648.html

  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建立稳定的污染损害补偿保障机制势在必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有“绿色保险”之称,它的推出,将会改变“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埋单”的状况。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终于出台了。2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了建立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

  这项有“绿色保险”之称的制度,是我国继“绿色信贷”后推出的第二项环境经济政策。作为一项保障制度,绿色保险可以有效地化解企业、政府和受害方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压力,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污染怪圈

  2007年10月4日,攀枝花盐边县城黄磷厂再次发生污染事故。早在2002年7月2日,川投黄磷厂生产设施泥磷池挡墙垮塌,导致80余立方米密封水和几十公斤泥磷下江,泥磷池裸露,泥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烟尘,对盐边县、炳草岗地区造成严重污染。盐边县全县5万多人口遭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那次事故发生后,该县有8000多人集体向法院起诉,法院至今没有受理该案。

  这些受害者为自己的权利不停奔走,后来向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求助。该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指着满满一箱资料对《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说:“光这8000多人的姓名登记资料就有这么多,要是让这些人胜诉了,其余那些受害者也要赔偿的话,黄磷厂无论如何也赔不起!”王灿发认为,由于缺乏相应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法院根本不敢受理。

  环境污染案子的赔付额一般都很大,违法企业大都没有相应的赔偿能力。如果让受害方胜诉,会形成一个怪圈:污染企业最终也赔不起;赔不起,污染企业只有破产;企业破产了,受害者非但拿不到赔偿,还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最终还得政府拿出纳税人的钱来治理被污染的环境。

    王灿发的环境污染受害者帮助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接收过上百起污染案子。据他介绍,因为没有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经常造成这种状况:污染事故发生后,受害方得不到赔偿,污染企业得不到惩罚,最终国家为污染企业埋单。

  王灿发举了一个胜诉的例子说:“石梁河水库水污染案,受害用户最终拿到了560万赔偿款。即使在这个大获全胜的案子里,最终的赔偿款还是由政府埋单的。”

  多赢制度

  据权威部门估算,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而实际赔偿数额却少得可怜,绝大部分损失由受害者、政府和社会承担。

  中国法学会环境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柯教授认为,绿色保险制度是一项多赢制度:它可以有效地分散环境污染风险,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环境保护等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王灿发痛惜地指着那装有8000多名受害者资料的箱子说,要是中国建立了完善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这80 00多受害者也不至于至今5年多了还没个说法,攀枝花磷矿的污染事故以及长久以来的污染问题就不会拖这么久。他进一步分析:如果有了保险制度保障,由保险公司分担黄磷厂的赔偿压力,法院受理黄磷厂污染案就不会有所顾虑;依法惩处了污染企业,法律的警示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磷厂的污染事故也就不会再三发生。

  其实绿色保险制度不光在污染事故后发挥作用,在“事前”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周柯教授对《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说,绿色保险制度的出台,意味着环境预防监督多了一个主体,企业一旦投保,保险部门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监督,而且比政府监督的效率高、成本低。

  通过制定绿色保险这样一些经济政策来影响污染者的经济利益,可以更好地调动污染者治污的积极性,让污染者也来承担改善环境的责任。

  绿色保险的推出,那种“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埋单”的不公平状况将不复存在。

    最大障碍

  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使人们对绿色保险寄予厚望,但王灿发教授指出,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是绿色保险将要面临的最大障碍。他们早在1998年从瑞典考察回来就向立法机构建议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但一直以来,各个部门都没有积极响应。现在,绿色保险制度刚出台,各方面还不成熟,所以法律上也不便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作强制规定。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法律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和开发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作业者,应当投保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另外,我国是《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规定了强制责任保险的内容。

  世界上大多国家都把环境污染责任险作为强制险来推行,但在我国把该项制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成强制险,仅有上述这些简单的规定还远远不够。专家表示,强制险推出,如果仅靠企业自觉投保还有相当难度。

  企业不积极参保,犹疑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其次还担心国内保险公司不具有承保能力。

  200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保监会、中国人保财险公司等部门就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进行的调研结果也表明,企业投保意识明显不强、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各方准备不足等,成为制约我国全面推行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重要因素。

  周苛教授说,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绿色保险制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且建立绿色保险制度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必然趋势

  目前,环保部门正在和立法部门积极接触,希望法律在修改的过程中能作出对该项制度有所推进的相关规定。

  王灿发认为,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也有赖于其他部门配套的措施是否能尽快跟上。伴随着其他制度的建立,法律也会很快作出有利于该保险制度推行的相应规定。

  所以,需要逐步制定有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专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细化有关责任事故认定、损失评估标准、保险保障范围、操作流程等具体内容;明确企业投保费用税前列支,减轻企业负担。

  同时,一些环境法学者们也在积极地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建议,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发挥更大效用提供法律依据。他们认为应该逐步修订《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明确水、土壤和大气污染责任者对清除污染费用、对第三方损害的经济赔偿责任,以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等。

  考虑到新政策全面推行的难度,增加可操作性,环保总局及其他部门决定先选择三类企业进行试点。这三类企业包括生产、运输、储存危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等行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在一些重点地区也选择开展试点,如太湖、淮河、黄河、松花江流域、长江下游等流域,这些地区由各省根据实际确定试点企业。推行的重点考虑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行业,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可自愿试行。

  除此之外,业界人士一致认为应该借鉴外国一些成熟做法。通过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污染者付费原则和针对财产所有者的严格责任制度。可以采取货币赔偿或刑事制裁的方式对污染者处以严厉的惩罚,如对严重违反环保标准的行为,法院除对企业处以高额罚款外,还应对相关责任的个人进行刑事处罚,甚至关闭企业。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要取得人们所期望的作用,需要环保总局、保险监管部门、立法机构以及保险公司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周柯教授特意强调:“在建立我国生态损害补偿机制的过程中,相比其他制度,绿色保险制度是最具可行性的一个。 ”

13、湖泊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亟待休养生息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8年03月3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8-03/31/content_7889769.htm

    多年来,湖泊流域各地在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局部有所改善。但必须看到,湖泊污染严重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改变,一些湖泊边污染边治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富营养化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湖泊,仍然重病缠身,亟待休养生息。

    湖泊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整体来看,我国湖泊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是湖面大面积萎缩,湖泊潜育化和沼泽化程度加剧,部分湖泊消失。洞庭湖、鄱阳湖的面积分别比上世纪50年代初减少了1/3和1/4左右;50多年来我国已经减少了约1000个内陆湖泊,围垦湖泊面积相当于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水域面积和水量的减少,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湖泊自然净化和其他生态功能。一增(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一减(净化能力和生态功能),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不少湖泊由草型湖泊转变为藻型湖泊。太湖、滇池、巢湖蓝藻大暴发就是最典型的表现。近30年来,湖泊水质几乎每10年降低一个等级,不少地区已达到严重危及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的程度。

    二是湖泊水污染来源日趋复杂,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呈现复合型、伴生型特点。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推进、“石油农业”的普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面积的扩大、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崛起、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污染问题日趋复杂;污染物排放量越来越大,除原有工业污染,近年来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污染物入湖途径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格局,既有地表径流输入和大气干湿沉降带入(如太湖周边地区雨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达到2mg/L左右,基本与水体中的总氮浓度持平),也有人类不当行为直接所致;既有源源不绝的外源、又有日积月累的内源(湖泊底泥污染释放等);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常规污染物之外,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物质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国70%以上的湖泊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中东部地区湖泊大多呈富营养化状态。与此同时,突发水污染事件频发。

    湖泊生态恶化的原因

    造成湖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一些地区和部门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没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忽视自然规律,对湖泊等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牺牲资源和环境换取经济增长速度。有的地方由于对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认识不足,认为本地湖泊生态状况尚好,不断加大湖泊开发力度,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二)湖泊保护与治理的投入严重不足。多年积累下来的污染,致使湖泊生态功能严重退化,要进行生态修复、湖泊治理,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作保障。

    (三)湖泊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湖泊治理必须标本兼治,但保护与治理技术相对落后,目前湖泊综合治理方面的科技开发、实用技术转化、技术方案等都不够成熟,有些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甚至有严重的副作用。

    (四)对流域尤其是跨界流域的保护与开发缺乏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法律支撑。由于缺乏流域监督管理法规,目前的流域机构尚无监督管理流域内行政区域的权力,上下游之间、地区之间开发无序、保护无力。与此同时,涉及湖泊管理的水利、环保、农林、渔业、旅游、交通、国土等部门,各自按照自己的职责范围行政,缺乏有效的协商沟通机制,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湖泊需要休养生息

    针对以上湖泊重病缠身的情况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联合会诊医治,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湖泊环境保护的领导。各级领导要树立生态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湖泊保护工作的责任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湖泊环境保护的领导。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认识湖泊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的艰巨性、复杂性,对湖泊开

    发一定要谨慎行事。要把湖泊保护和修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做到政策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责任落实。

    (二)不断健全和完善湖泊保护的法律法规。根据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履行《拉姆萨尔公约》的需要,制定湖泊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开发行为,确定保护范围,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业、公众保护湖泊的权利、义务、职责和法律责任,明确流域对区域的监督管理责任,健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机制。

    (三)进一步理顺湖泊管理体制。要尽快确立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区和部门统筹协调、分工合作、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协调管理机制。当务之急可先整合现有湖泊管理和保护资源,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各地区职责并严格责任考核与追究制度。

    (四)完善有利于湖泊休养生息的环境经济政策。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对流域内的土地资源和包括湖泊在内的水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划分生态功能保护区,认真执行规划环评制度。严格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加强多方协同监测,禁止重金属和POPs类污染物排放。根据资源再生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科学确定可利用的水、土、生物等资源量和环境容量,确定开发利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序列,以此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方向与规模。

    (五)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要确保财政预算内用于湖泊保护的资金逐年有所增加。二要尽快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以保障生活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经费。三要建立环境资源价格体系。进一步改革排污收费制度,使排污费不低于治理成本;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广试行排污权交易政策;出台生态补偿办法。四要对因生态功能需要划定的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要水功能区以及经济薄弱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五要针对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监督管理法制化模式,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加大湖泊治理的科技与人才支撑力度。湖泊保护涉及水文、气象、地质、生物、环保等多门学科和各种工程技术、各类技术人才,要加强湖泊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研究,组织专业队伍加大重大项目和前瞻性项目的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力度,开发关键实用技术,尽快形成完整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以满足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需要。(党德信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14、保护生态为何要“留住美好大树”? 

来源:科技日报2008-3-31 罗晖

http://www.bjkp.gov.cn/bjkpzc/kxbl/schj/163348.shtml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搜狐公司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一个新的生态保护项目,项目提出,在中国当前生态危急的形势下,通过“认养大树”保护原有的天然林可能更重要。请关注———

  中国人一向有种树的热情,自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到2007年底全国有109.8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515.4亿株,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植树运动。但是,中国几十年来的植树造林史,并没有带来本应有的生态效益,有环保人士认为,原因之一,就是种树本身,也可能存在生态隐患,像一些大城市周边,有大量的植树造林活动,是在替换原有天然林的基地上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等于是在破坏自然,而不是修复生态。

  目前,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搜狐公司正在全力推进一个新的生态保护项目,这个名为“大树基金”的项目,其目标是为了“留住美好大树”。

  不当种树伤害环境

  项目发起人之一、光明日报记者、环保作家冯永锋认为,全面推进的林权改革,正让中国所有的生态林地都面临被替换为人工林的危险。“当前中国的人工林大体分为两种样式,一种叫工业经济林,像金光集团在中国南方大量种植的桉树,在中国北方大量种植的杨树;一种叫农业经济林,像海南农民大量侵占天然林种植芒果,福建农民大量侵占天然林种柑橘或者毛竹。这两种目标极强的林业替换方式,很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中国保护区范围外的天然林吞食一空。导致占国土面积15%的自然保护区成为一个个孤岛。”

  冯永锋认为,其实在中国所有“有土壤的地方”,自然修复的最好办法是让本地树种自由生长,而不是通过人工的强行干预;需要人工干预的地方可能是些沙漠化、石漠化的地区。但这些地区的生态修复方式,也可能需要先种草,再种树。“其实大地上到处都是种子,只要人类不对这些土地过多的翻动,一遇上合适的条件,本地的物种就会迅速覆盖大地。中国森林覆盖率已经上升到了18%,可由于人工林过多,天然林过少,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饱受摧残;由于过度喜欢种树,喜欢种外来物种,无论种杨树,还是种柏树,无论是为了发展经济还是为了恢复生态,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外来物种替换本地物种,导致中国的本地物种饱受摧残,导致外来生物入侵日益严重。而单一的人工林,不仅不可能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帮助树木自然修复

  “大树基金”项目将通过搜狐网面向全国的网友发出募集号召。鼓励大家认养非保护区内的天然林里的大树。通过对这些大树的认养,进而保护成片的天然林。消息发出后,网友们问,认养的钱到底给谁?搜狐网总编助理阳光回答说:“根据现实的需要,我们设计出了一套相对较好的办法。因为要保护天然林,就要让拥有这片天然林林权的村庄获得可持续的致富方式,化生态伤害力为保护力,让保护者得到应有的价值。因此,我们准备给最需要保护的村庄,募集一笔足够量的‘小额信贷成本金’;让这个村庄的农民合作协会来管理这笔钱,在村内以透明、开放、民主的方式发展小额信贷,帮助每个村民寻找生计替代方式,以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以实现社区共管。”

  “大树基金”的第一个资助目标是云南兰坪县河西乡箐花村的玉狮场村,这个普米族村庄一向有热爱森林、保护森林的传统,有着美好的民族文化;为了森林,他们敢于与砍树集团抗争;为了森林,他们宁可生活在贫困状态;为了森林,他们拒绝修通道路。著名音乐人、土风计划发起人陈哲说:“多年来,这个村庄为中国保护着近8万亩的天然林,大概可以说是中国非保护区范围内能见到的最后一片保护尚好的天然林,帮助这个村庄实现他们的理想,让自然保护者实现其价值,我想,是很符合时代潮流的。”

  认养树可抵消碳排放

  除了考虑到全民种树的热情,对当前社会对自然保护需求,阳光说:“现在许多企业和个人都准备投身环保,那么他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企业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抵消。而认养一大片森林,正是企业和个人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好选择。”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负责人透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是环保界唯一有公共募集权的公益机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认养大树的钱都可以开具免税发票。“企业可以拿这个发票去抵税,个人也可以拿这个发票去抵税。”

  搜狐博客频道负责人赵牧说,搜狐网2007年曾经与青基会、慈善总会等合作,通过网络公开募集的方式,成功实施几个公益基金项目,募集了1200万元以上。据了解,“大树基金”今年准备扶持10个左右类似玉狮场的村庄。

15、让熄灯给城市另一种色彩

来源 : 长江商报 2008-3-31  肖畅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htm/2008-3-31/83829.htm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时间”环保活动29日开始在全球接力举行。继纽约、上海、天津等城市之后,武汉也参与到全球熄灯1小时活动中。昨日,硚口区所有亮化楼宇的亮化彩灯全部熄灯1小时。

  熄灯1小时,如有的市民所说,所传递的意义远大于行动本身。世界各国的繁华都市,往往用熄灯来传递独特的意义,例如纪念、哀悼,或如这次对“地球时间”的接力。

  灯光的出现,最初是方便了照明;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灯光逐渐变成了一种城市文明的象征,也承担了更多城市色彩的功能。世界各国很多城市设有“亮灯办”,一些城市的灯光设计,可谓神来之笔。

  但人们偶尔也会以熄灯的方式,寻找一下过去,反思一下现代文明。甚至可以说,有熄灯的城市,是有语言的城市,她开始学会表达,能凝聚人们相通的意识。这种表达比灯光色彩本身更有价值,因为这让我们看到:城市的节奏并非总随着人们欲望的总和匆匆向前,她也会偶尔止步。你可以说熄灯是一种意义的传递,但也可以说能传递这种意义的城市是有品质的。

  硚口区的熄灯,是在响应“地球时间”活动,是作出了环保理念的阐释。算算这1小时所节约的电量,数字很可观。当然,环保的努力,不可能靠这1小时的节约用电大步向前。行动的阐释、意义的传递,推而广之,生活方式乃至消费观念的变更,都足以改变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审美心态,也可让夜灯的“有无之相生”,由自发变成自觉,甚至可以成为新的活动之发起者。

  社会、生活发展的起步,人们对华灯异彩的城市夜景往往心向往之,因为那种景观在人心中象征着繁华。也有城市把追求繁华的落脚点放在景灯上,徒有外表,以致让绚烂的景灯形同对夜空的涂鸦。当然,现在有很多城市开始注重景灯的规划、设计,这已经是从 “绚烂”走向“简约”,由奢华走向凝练,从中自然也能彰显一个城市的品质。而从环境品质走向类似于“熄灯”的意义传递,城市的生命则能更加丰满。

  城市外观总归是人性的集体投射。简约的灯光,抑或熄灯本身,从环保发力,最终还是会走向人们的生活方式里,凝聚成城市的语言。

  我们会记得悉尼发起的“熄灯1小时”活动,会想起爱迪生逝世后几天全美停电一分钟的纪念,甚至会联想到法国巴黎等城市开始的“世界无车日”活动。如此等等,不仅仅是让我们看到一个城市、国家的集体行动,更是看到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把自己的生活汇聚到一种广宏大的城市语言中,让城市本身能与某种价值相连,让城市不会显得枯燥、庸俗、乏味。

  参与熄灯活动的城市,完成了一次“地球时间”的接力。我们自己也当对城市环境本身好好思索一番,看看自己的城市于繁华外表之下,有无环境品质,有无城市性格,有无行动意志。熄灯活动,本身足以给城市另一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