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3
三月三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报道:
1、人民网: 民进中央提案忧虑水电开发影响长江流域生态
2、人民网: 关于长江上游水电开发要考虑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建议
3、新京报: 怒江水电开发还得权衡利弊
4、2008年春节绿家园志愿者生态游的两个网址
环境资讯:
5、新华社: 专家提醒: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灭绝
6、新华网: 一项报告称:我国环境问题加重但生态状况稳定
7、北京晚报: 专家预测今年沙尘多于去年 林业局紧急部署
地方信息:
8、新华社: 九寨沟正式实施GPS水汽监控以保护水资源
9、山西晚报: 下水超采109亿方山西力争3至5年实现采补平衡
10、新华网: 重庆安装“电子眼”监控三峡库区污水处理
重大水事:
11、长江商报: 武汉长江干堤内发生地陷 暂时未影响长江干堤
12、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东森林冻灾后如遭洗劫 千年红豆杉被剥皮(图)
民间环保:
13、2008年2月绿色记者沙龙内容
专题报道连载故乡的河-乌江篇:
14、中国经济时报: 乌江人想念乌江鱼
15、中国经济时报: 乌江“断流”淹没千年古镇
环境时评:
16、瞭望新闻周刊: 水污染防治法:以硬指标确保硬约束
1、民进中央提案忧虑水电开发影响长江流域生态
来源:人民网 2008-3-2
http://www.022net.com/2008/3-2/484555122426306.html
简要内容:“未来二十年,长江上游地区将有一批水电工程开工建设。民进中央的这份提案认为,长江上游梯级水电站建设对流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十分复杂,短时间内较难看出明显影响。
人民网·天津视窗3月2日电:“未来二十年,长江上游地区将有一批水电工程开工建设。这些水电站及水库投入运行后,将对长江上游及全流域的生态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民进中央将在本次政协会议上递交提案,提醒相关部门注意这一问题。
民进中央有关人士今天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如果现行规划的水电工程全部实施,在长江上游干支流将形成较大规模的梯级水电站群,长江上游地区水库总库容将达到河川径流量的百分之六十一。
届时,除赤水河等少数支流外,长江上游绝大多数河段都将布满梯级水库,相当多的天然河流将转为半天然河流或人工控制的河流,这种变化将给长江的生态系统和环境带来长期影响。
民进中央的这份提案认为,长江上游梯级水电站建设对流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十分复杂,短时间内较难看出明显影响。水电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者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全面、客观分析,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水电开发的关系。
这份提案指出,在长江干支流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应从全流域角度,根据各河段特点制定河流生态流量标准,作为水电站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的依据;在“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过程中,审慎论证和安排水电和水库建设;对于已经造成影响的,采取必要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修复。(记者 周兆军)
2、关于长江上游水电开发要考虑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建议
来源:人民网 2008年03月02日
http://news.sohu.com/20080302/n255468110.shtml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占全流域近90%。未来20年,长江水电开发的主战场在长江上游地区,将有一批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届时在长江上游干支流将形成较大规模的梯级水电站群。
这些水电站及水库投入运行后,将对长江上游及全流域的生态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现行规划的水电工程全部实施,长江上游地区水库总库容将达到河川径流量的61%,除赤水河等少数支流外,长江上游干流决大多数河段都将布满梯级水库,相当多的天然河流将转为半天然河流或人工控制的河流,这种变化将给长江的生态系统和环境带来长期的影响。
健康的长江不仅应该为人类服务,而且也应为流域自然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环境,流域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维持需要自然的长江。所以,在开发和利用长江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时,应该深入了解上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敏感点,充分考虑所在水文循环、河流生态、水生物、资源、环境和人文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避免或减少水电开发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长江上游梯级水电站建设对流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十分复杂,短时间内较难看出明显影响,应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全面客观分析,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水电开发的关系。水电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者应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鼓励公众参与,尽量采取措施,减小水电工程对流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及各部门、流域管理者、水库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具有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理念,充分认识到水电站建设和运行给生态与环境带来的不利用影响,同时应该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2)加强流域综合管理,在长江干支流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应从长江全流域角度,根据各河段特点,制定河流生态流量标准,作为水电站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的依据。水电站建设必须保持河流必要的生态流量,并从流域的角度考虑梯级水电站的生态调度。
(3)在“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过程中,应谨慎论证和安排水电和水库建设,综合考虑河流的经济和自然功能,逐步实现水利设施的生态调度,特别是金沙江中游的水电开发。应根据修编好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调整水电开发专项规划。
(4)以流域为单元,定期进行生态与环境监测,进行长期的科学观测和科学研究,对水库建设不仅应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后评估制度,在工程完成后观测和分析对流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5)水电站的规划不能仅考虑水能利用的经济指标,还要考虑水电站及水库对各类自然保护区及生态与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应将避免和减少这种影响作为规划的重要目标。对于已经造成影响的,应该采取必要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修复。
(6)从法律等制度上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水电站受益者向受影响的河流生态和弱势群体进行补偿,建立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和研究费用的投入机制。
提案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3、怒江水电开发还得权衡利弊
来源: 新京报 2008-3-2 【蒋高明·生态家园】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zhuanlan/2008/03-02/021@080230.htm
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水体富营养化、滑坡与塌陷、下游断流、局地微气候循环中断、生态移民演变为生态难民,由此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我们不要陶醉在驯服了一条条奔腾的江河,大自然的惩罚随时都会要人类兑现。
备受争议的怒江水电站在一片反对声浪中悄然上马。《南方都市报》2月21日报道,六库江边库区堤坝已于2月14日正式施工。在小沙坝新村,每天都有施工人员出入,长约800—1000米的堤坝雏形已出现在江边。怒江,这条流淌了数千万年的中国境内最后没有被大规模水电开发的河流,眼看就要淹没在水库之下。
自2003年以来,关于怒江梯级开发就有几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环保人士呼吁全社会来留住中国境内最后一条“处女江”,保护那里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态专家担忧梯级开发将使怒江峡谷200多平方公里土地淹没在水下,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世界遗产组织则担心,怒江电站将严重影响“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他们向云南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世界遗产还是怒江水电?国家主管部门则强调:中国严重缺乏能源,水电为清洁能源,值得开发;共和国总理指示为:“慎重研究,科学决策”。但是,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没有掩盖来自云南省和怒江州的一致呼声:水电站可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水电开发是怒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出路,谁反对怒江开发就是与当地人民群众过不去。
怒江开发真的为老百姓利益着想吗?当地领导曾在某高层论坛上宣称:“在充分尊重库区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134户、537人移民的实物核查和签约工作,所有库区群众支持和同意移民”。记者实地调查却发现,多数先期安置的六库移民不能开展传统的家庭养殖,收入来源受到限制;一棵芒果树本可有四五百元的年收入,但一次性赔偿仅200元,移民对此非常不满。如果对几百移民都安置不好,怎么期望对几万移民合理安置?再者,谁也不能保证水电开发能够让农民长期受益。
主张怒江开发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替代东部煤电,这一点也很值得怀疑。怒江峡谷地处横断山腹地,与东部电力负荷中心相隔甚远,电力东送需付出高昂成本。实际上,在电力送出怒江之前,一些高耗能产业就与东送的电力抢资源了。当地政府提出的“矿电经济强州”战略,促使一批工业项目相继抢滩怒江州。如兰铅一期10万吨电锌项目已投产;二期10万吨电锌、3万吨碳酸锶、16万吨尾气制酸项目和18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泸水工业园区10万吨工业硅项目也已开工;昆钢、云铜等企业集团也已进入该州谋求发展机遇。
由此可见,通过水电开发解决国家能源紧张局面也多半是个幌子。怒江梯级开发对当地政府最大的兴奋点,在于电力引发的产业开发,水电和产业开发都能为当地政府带来税收。然而,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工矿业大量发展,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将是新一轮破坏。这样造成的局面很可能是:水电行业将国家的江河环境换成了钞票,工业集团进一步将世界遗产地所在的山地生态系统和地下矿产变成金钱,利益集团赚足了钱财卷包走人的时候,留给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将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最后受害的非老百姓莫属。
进入本世纪以来,史无前例的西南江河梯级开发,已造成金沙江、岷江、雅砻江、嘉陵江、乌江、澜沧江、红水河、大渡河等激流,变成了一串串高坝平湖。在这一系列“高峡出平湖”过程中,重要物种的生境被岛屿化和片断化,洄游鱼类灭绝,土地被淹没,农民丧失家园,自然景观资源遭到破坏。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水体富营养化、滑坡与塌陷、下游断流、局地微气候循环中断、生态移民演变为生态难民,由此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我们不要陶醉在驯服了一条条奔腾的江河,大自然的惩罚随时都会要人类兑现。
2005年,国内一批环保组织和专家学者联名致信相关部门,提请在怒江水电开发中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吸收公众参与环评;同时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公开政府信息”的政策要求公布某些关键决策程序。遗憾的是,两年过去了,相关环评报告信息仍未公布于众。笔者当年虽参与了环评报告,但后来的进展也一概不知了。因为笔者反对怒江开发,他们早就不找我了。
在强大的利益集团面前,民意被置之不理。在巨额利润面前,什么江河生态、万物生灵、世界遗产、地质灾害、移民安置、生态文明,都是可以商量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那么,我们牺牲了生态环境,能够换回国家和民族的更大利益吗?从目前的态势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说“不可能”。
怒江是中国人民的怒江,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遗产,不是地方政府的怒江,更不是利益集团的怒江。水电开发必须考虑自然、社会、生态、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目标,对受损群体要考虑给予足够的补偿。要实现这些,必须尽快改变当前封闭的水电开发决策程序,让公众尤其是当地老百姓有效地知情和参与,而不能像目前这样,你反对你的,我建设我的,拿国家乃至民族的利益换取少数人的利益。
蒋高明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
4、2008年春节绿家园志愿者生态游的两个网址
请登录下面网址,领略怒江的美丽!
http://www.hssm.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561
http://www.hssm.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575
5、专家提醒: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灭绝
来源:新华社2008年03月0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946731.html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克平等在近日出版的《2008科学发展报告》上发表文章,提醒全球变化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灭绝。
文章指出,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将带来全球和区域的水热条件变化,温度上升使物种向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迁移,沿高海拔迁移的物种向上移动退到山顶时,只能在当地灭绝;沿高纬度方向迁移的物种无法逾越在迁移途中遇到大的自然障碍和人为障碍时也将面临灭绝危险。同时,由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复杂的关系,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引起许多相关物种的灭绝。
文章认为,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全球范围内,随着城市发展用地、农业用地、工业原材料与能源用地等各种需求的增长,地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发展影响了土地利用,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文章建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生产力,用尽量少的土地占用实现预期产品的生产,并且还需要国家对农业的进一步投入和政策引导。
文章还指出,随着人类活动的全球化,不同地区的生物种类相互迁移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有些有害生物扩散到新分布区大量繁殖扩散,形成了生物入侵。生物入侵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通过资源竞争、化感抑制等各种方式的竞争优势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文章由此建议,面对这样严峻的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状况,我们应当积极应对,在充分考虑全球变化潜在影响的基础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促进相关的科学研究。(王智慧 白瀛)
6、一项报告称:我国环境问题加重但生态状况稳定
来源:新华网2008年03月0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946679.html
由中科院编纂、科学出版社日前出版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说,我国环境问题不断加重,但生态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称,与1995年相比,除北京、上海、山东3个省、直辖市外,全国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水平呈现下降态势,这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仍在不断加重。
报告称,与此同时,除北京、天津、江西、海南、云南、青海等少数省和直辖市生态状况较之1995年有所下降外,其他绝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生态状况基本保持稳定,甚至略有好转。
报告列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存在的八大主要问题:
一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宏观协调能力有所降低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地位偏低;
二是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虽先进,但实现新型工业化缺少具体的路径指导;
三是可持续城镇化道路尚未确立,资源环境保护没能适时融入城市发展的主流工作;
四是在节能减排领域,效率指标比较符合实际,而在减排方面采取的总量指标,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五是许多政策决策没有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政策目标的确定和决策过程过于简单,缺少真正独立的论证制度与合理程序,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实现优先的政策目标;
六是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缺少长期规划,生态恢复保护未能与农民的长远替代生计很好结合导致项目结束后,还面临着还林树木仍被砍伐和复垦的风险,加上补助标准过高、部门利益倾向、项目管理机构的重叠设置等问题,从而降低工程及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不足,包括产权制度、价格机制、经济激励政策等不完善,难以形成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的动力;
八是资源环境问题的跨部门、跨行政区性质与行政管辖范围的不对称使目前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7、专家预测今年沙尘多于去年 林业局紧急部署
来源:《北京晚报》2008年03月03
http://env.people.com.cn/GB/6947177.html
受2月29日发生在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等地的沙尘天气的影响,华北地区3月1日出现浮尘天气,这是今春以来北方第一次受到沙尘天气影响,也是今春我国影响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为此国家林业局发出今年第2期沙尘暴监测与灾情评估通报,并紧急部署,以减轻沙尘暴灾害损失和影响。
此次沙尘范围广
据介绍,此次浮尘天气过程波及山西大部、京津地区、河北中南部和山东北部,其中京津地区受影响程度较轻。浮尘天气影响范围共计5个省区300个县市,受影响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受影响的人口约1.1亿。本次沙尘天气发生在初春季节,受影响地区的农事活动尚未开展,因而对农、林、牧业影响不大,但在沙尘发生时对上述地区城市交通造成影响,同时使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据专家预测,今春我国北方沙尘天气日数与2007年同期相比将有明显增加,出现强沙尘暴的可能性较大。
内蒙古部分地区出现今年首场沙尘
3月1日一大早,呼和浩特市天气十分干燥,细小的尘土随着微风扑面而来。向远望去,只见很多物体泛着土黄色。
山东省滨州市
沙尘最重
沙尘天气昨天陆续笼罩鲁西北地区,其中山东省滨州市尤为严重。昨天下午,行走在济南市街头的市民明显感觉到空气中的沙尘增多了。很多“有车一族”发现,早上还很干净的汽车,中午以后开始罩上了薄薄的一层沙土。
专家提醒
居民尽量减少外出
气象专家提醒广大公众,沙尘、扬沙天气导致空气质量较差,居民要注意防范沙尘对呼吸道等的影响,尽量减少外出,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公众要做好防风防沙准备,及时关闭门窗;出行时注意戴口罩等防尘用品;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记者邵泽慧)
8、九寨沟正式实施GPS水汽监控以保护水资源
来源:新华社2008年03月0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943492.html
新华社成都2月29日电(记者刘谨)记者日前从四川著名景区九寨沟获悉,日前九寨沟管理局与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共同建设的GPS(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水汽观测站正式启动,该观测站将主要用于监测景区空中水汽的变化情况。
据了解,该系统可对九寨沟地区的景区天气预报、研究景区湿度分布、气候预测等提供更多的依据。九寨沟管理局副局长冯刚说:“研究人员通过水汽观测站对景区大气降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将有利于了解该区水资源消长的变化规律,进而对确定相应的景区可持续发展对策有重要意义。”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景区环境保护,九寨沟近年来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目前,九寨沟景区已经建立4个全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一个高空水汽观测站,对景区的多个气象要素进行连续监测,为九寨沟地区的气候研究、环境保护和旅游服务提供重要数据。
四川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中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一条支沟,因沟内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
9、地下水超采109亿方山西力争3至5年实现采补平衡
来源:山西晚报2008年3月3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90093
长期困扰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地下水超采问题将有望得到遏制。目前,山西省正在加紧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预计年内建成,将对50个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的县市进行监控,并实行严格的禁采和限采措施,这是记者3月2日从省水利厅了解到的。
今年,山西省将在水井普查的基础上,对全省所有地下水的水井进行水量分配,并通过IC卡进行控制。同时,在不同区域建设地下水监测网络,对地下水的升降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对超采量进行准确测定,以作为地下水水权分配的依据。对地下水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在地表水供给有了初步保证后,将实行最严格的禁采和限采措施,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地下水止降返升和采补平衡。
据省水利厅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地下水严重超采一直是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隐患。长期以来,由于地表水得不到有效利用,再加上地下水开采成本低,导致全省地下水的开采量不断增长。目前,山西省地下水的开采量为40亿立方米,累计超采量达到109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水位每年都下降2—30米,盆地区浅层地下水也已大部分疏干。全省19个岩溶大泉中,3个已完全断流,2个基本断流,12个流量也严重衰减。(李然)
10、重庆安装“电子眼”监控三峡库区污水处理
来源:新华网 2008年3月2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90068
新华网重庆3月2日电 (记者 徐旭忠)记者从重庆市环保局获悉,为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重庆市对三峡库区的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实施24小时监控,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排放。
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智奎说,目前,重庆市主城区的5家污水处理厂已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并与重庆环保局监测中心联网,实现对出水水质的24小时监控。位于三峡库区的20家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测系统也已调试完毕,开始运行。
张智奎说,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可以采集到处理后污水的各项重要指标数据,知晓各个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是否达标。
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将在线监测系统打开,便可看到全市各个污水处理厂的分布情况。打开污水处理厂界面,能看到各个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以及COD、BOD、总磷、氨氮等各项重要检测指标的监测数据。
设在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测系统每5秒钟传回一组数据,服务器会及时对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处理后的污水指标和浓度,这些数据每小时发布一次。如处理后的污水超限或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报警。
“电子眼”还可以监测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运行系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停止运行,在线监测系统将自动报警。
11、武汉长江干堤内发生地陷 暂时未影响长江干堤
来源:长江商报2008年03月0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03/034115061072.shtml
地陷处形成一个漏斗形状的圆坑 本报记者 田振龙 摄
本报讯(记者 沈右荣 通讯员 毛学峰 谢永红)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干堤内距堤脚约100米处出现较大面积的地面塌陷现象,顺干堤东西向105 米、南北向47 米,最深处塌陷约6 米。专家称,还需对塌陷地面观察两日,才能确定是否平稳度过了活动期。目前,当地仍然开展24 小时巡逻监控,每小时上报一次检测结果。地陷暂未对长江干堤造成影响。
塌陷地面尚需观察两天
塌陷处位于汉南区纱帽街在建的江城春苑小区工地内外。昨日下午2 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地面塌陷处200 米范围内,已拉起警戒带,警戒带上挂着“危险地段,严禁进入”的牌子,周围有武警、民警等人员把守,禁止外人进入。
在现场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前往塌陷处,看到塌陷较为突出的有两处:一处位于江城春苑工地内。该工地还是一片空地,只立了几个桩井。一块平地上形成一口小水塘,最深处约6 米;另一处则在工地外的陡埠村,村里的一条水泥路变成了一条深约半米的水沟,村民的几栋房子出现手指宽的裂缝。附近几栋居民楼的地面也塌陷约0.5米。
两处塌陷地,有两班技术人员在定时检测。陡埠村水泥路塌陷检测人员说,情况良好,未出现异常。而深约6 米的检测点处,几名技术人员正手拿工具检测,结果显示,从前日到昨日之间的24小时,地面尚在缓慢下沉,但只有0.4米,在合理范围内。专家称,地面塌陷,一般有3 天的活动期,此处险情是进一步扩大还是已经停止,尚需观察两天,才能得出确切的结果。
长江干堤暂未受到影响
昨日,记者察看干堤时发现,长江内水位很低,水面距干堤较远。堤内,干堤与该工地之间隔着马路,塌陷地面与堤脚相距100余米。
汉南区委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地面塌陷对长江干堤没有造成任何影响。但是,如果险情进一步恶化的话,就可能会影响大堤安全。目前,有关方面已经采取紧急应急措施,密切关注险情,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
有市民质疑,距离长江干堤较近,为何开发楼盘。记者从有关方面得知,该开发商征地,征得了有关部门的同意,通过了安全评估。
在建工地可能改作它用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一些工人正在将一些器材和机械搬离工地。据了解,地面塌陷后,工地施工当即被勒令停止。一名清理现场的工人称,之所以清理现场,可能是开发商不打算继续开发该地了。而据官方人士称,水务、国土等有关部门曾就该块地的用途进行过商讨,因为险情未完全控制,地勘尚未进行,目前还没有定论。但该块地不再开发成居民小区的可能性较大。
-居民说法
塌陷地面下藏有暗渠?
采访中,有居民告诉记者,前日下午,当地一位老人到现场观看后记起,解放前该地曾是一条暗渠。在现场,记者发现,塌陷地面顺干堤东西向105 米、南北向47米,呈带状。
许多居民回忆说,塌陷地面处曾是当地一家造纸厂的芦苇仓库,废弃多年后,最近才被开发商征用,计划建起楼盘出售。
在工地旁的陡埠村,有居民告诉记者,原先打的家用水井,水很少,地面塌陷后,井内突然有大量水冒出,而一处本已近乎枯竭的水井,近日也出水了。有人认为,是地面塌陷堵塞了暗渠,导致大量地下水回流溢出。
汉南区委一官方人士表示,汉南区1984 年才建立,居民所称的暗渠,没有资料可查。居民的说法,有待险情完全稳定后,专家进行地勘分析,才能确定。
12、广东森林冻灾后如遭洗劫 千年红豆杉被剥皮(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2008年03月01日
http://news.sohu.com/20080301/n255455000.shtml
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的张家村后山,生长着中国最大的野生珍稀红豆杉种群。在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有超过10万株野生红豆杉在此茂盛生长,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树有过百棵。今年1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冰雪灾害使张家村后山上生长着的红豆杉森林受重创,几乎没有一棵不受伤。然而令人更为心痛的是,冰雪消融后,竟然有人趁夜上山盗砍盗伐这片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大熊猫”牟取暴利,令这片中国罕见的珍稀森林灾情雪上加霜。
文/图记者卜瑜
痛冻灾过后森林如遭洗劫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了张家村后山。只见不少生长了成百上千年之久的珍贵红豆杉树仿佛被巨人之手洗劫过一般,横七竖八地倒在保护区内,大片大片已长出了饱满青葱的小红豆的树枝将小道密密铺满,将进山的唯一道路给堵死了。
记者看到,半空中,更多挺拔的红豆杉不仅变成了“秃顶”,而且大部分树皮枝叶都被撕扯一空,就只剩光溜溜、遍体鳞伤的一根树干。
踏着森林里掉落的密密的红豆杉叶,山上竟然不时还能见到有未融化的坚冰残雪。而令人大吃一惊的是,有一些被冰雪摧残后的红豆杉竟然被人“刀斧加身”。
惨千年红豆杉被“斩首”“剥皮”
这里是粤北石灰岩地区,石多泥少,红豆杉入土很浅,很容易被厚重冰雪压得头重脚轻,从而“一头栽到了地上。”记者上次前来发现半山一棵被厚重冰雪压倒的大树如今却被人拦腰锯断了,粗壮的树干不翼而飞,只留下巨大的创口和一团乱麻似的根部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寒风中。
“越是珍贵的树木长得越慢,红豆杉可以说是十年才长1厘米。这棵如此粗大的红豆杉已生长了接近一千年了,多不容易呀。”一位公园管理人员忍不住哭了。
她说,这棵古树被冰雪压倒后,树干和树根基本上没有遭遇实质性的破坏,因此只要有设备和技术人员的及时救助,是完全有可能将之扶植回原地“治伤”复原的。如今,被人从根部锯断后,已是回天乏力。
而不远处的另一棵红豆杉则惨被人“剥皮”。大树被人用工具将树皮从根部一直到上部剥个精光,露出一条黄色的树干在寒风中轻轻摇晃。据介绍,红豆杉的树皮含有治癌的特效物质紫杉醇,价格昂贵,因此被不法之徒盗揭。“人怕伤心,树怕剥皮。树没了皮,它也就活不成了。”管理人员含泪介绍说。
警方介入抓获数名涉嫌盗伐人
由于被冰雪损毁的林木将进山的道路堵死,记者未能进入森林深处调查红豆杉被盗伐的情况。但沿着山脚走上一圈,就发现到处都有被人砍伐破坏的红豆杉树。
据红豆杉森林公园方面介绍,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并抓获了几名涉嫌盗伐人员。有关部门也发出紧急通告,要求村民不得乱砍乱伐雪毁林木,否则将追究责任。警方和公园的管理人员也加强了巡护,以避免盗伐案的再次发生。
公园方面表示,缺少技术人员来帮助他们对红豆杉“救死扶伤”;同时缺少资金来对野生红豆杉森林进行全面修复,目前最乐观的估计也需要2000万元以上。
相关资料
红豆杉
红豆杉又名紫杉叶、赤柏松,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全世界的红豆杉只有11个种类,其中我国有4个种类和1个变种。南方红豆杉为我国独有品种,濒临灭绝,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红豆杉储量占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由于医药界对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的青睐,各地的天然红豆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对此,欧美许多国家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立法对野生红豆杉进行保护。1999年,我国也将天然红豆杉列为国家第一批被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恶意砍伐、毁坏红豆杉,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广州日报)
13、2008年2月绿色记者沙龙内容
时间:2008年2月27日下午两点至五点
地点:中国青年报记者之家10层会议室
主办方:中国青年报绿岛绿家园志愿者
刘洪滨:大家都知道,2007年的时候,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从2007年的2月份开始,一直陆陆续续纷纷发布工作组的报告,到11月份的时候,发布了第四次报告的综合报告,整个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年,在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事情,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还是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这个问题关注的程度,关注程度是越来越高。
今天主要是向大家汇报一下中国2007年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及相关的一些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我们国家在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方面取得的进展。
内容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方案出台的背景,另外是国家方案主要内容的介绍。 国家方案是2007年的6月份,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从全球的角度来讲,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也是我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文件,整个编写是用两年时间完成,前期的组织、调研工作,包括不同部委之间的协商和编写组织的过程,又需要两年的时间。
这个方案发布以后,国际社会对这个方案评价还是蛮高的,像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的执行主任等等,还包括德国总理,还有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等等,都发表了一些讲话,还称赞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不懈的努力。
气候变化变成国际环境外交的主题词了。在座的NGO对近些年媒体发布的消息很清楚,我罗列了一些,随便举一些例子,像去年的三月份,美国科技媒体列出全球变暖导致的十大惊人后果,其中包括更多的森林大火,“回弹”的群山等等十大惊人的后果。
四月份,又有报道讲,美国的专家学者认为,气候变暖会导致21世纪末,近一半陆地现有气候会消失,就是现有气候类型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五月份,印尼清点岛屿的数目,说气候变暖以后,2000个小岛被淹没,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下面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大家可能都看过一部片子,戈尔的现身说法,片子名字叫《不愿面对的真相》,讲未来的发展趋势,原因,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等,阐述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些不利后果,正因为戈尔在近些年来不断在公共场所宣讲气候变化问题,所以他在2007年跟IPCC共同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奖。就气候变化的原因,实际上现在还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声音,其中,英国的BBC在2007年的三月份曾经播出过一部片子,叫《全球变暖的大骗局》,这里面采访了许多做气候变化方面的专家,得到了一些什么样的结论呢?现在全球变暖不一定是温室气体所造成的,很有可能是气候处在一个自然波动的上升期,而大家都谈全球变暖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发达国家不想让发展中国家碰那些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比如说像媒、石油、天然气,后来围绕这部片子发生了一些争执,包括采访了一些科学家,他们都说这部片子误用了当时采访时所讲的话,截取了只言片语,对观看影片的人有一些误导作用。
前两天我看到参考消息上登了一条消息,有一个日本的科学家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认为目前的全球变暖,并不是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室气体充其量只占其中得很小、很小一部分。实际上从科学上来讲,科学家认不认同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人中,可能认为温室气体起主导作用的人数比较多,但是有关全球变暖原因,特别是近50年来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不是二氧化碳、甲烷等等这些温室气体造成的,实际上到现在一直争论不休,这是一个现实。
2006年的时候,英国的一个爵士斯特恩,带领着一些搞气候变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出了一本叫《气候变化经济学》,这里面给出研究小组一些主要结论,说气候变化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带来的社会经济危机将堪比世界大战。
在六月份的时候,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也把气候变化作为议题,去年的八月份召开了联合国大会,还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因为时间关系,我也不再具体讲了。
大家可以看到,不但在国际召开的重要会议讲气候变化,同时在欧美国家,不管是立法,还是对气候变化减缓的方面来讲,也做出了一些承诺,在去年2月份的时候,欧盟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比1990年化石能源一次消费量减20%,一次能耗中的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20%。
三月份,英国提出的目标更加宏伟,到2020年减排26%—32%。
美国政府一直对气候变化非常关注,美国国会还成立了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国际气候变化的框架当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所有的活动,这些国际上的行动,它的背景,它的依据来源于哪儿呢?他们很多依据,不是全部依据,很多依据来源于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评估。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成立了气候变化委员会,目的就是为了国际气候变化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把国际上最新的科学成果做一个全面的评估,来为公约和实践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
很多不是专门搞气候变化这个问题的人也会问,说我们观测到气候在变暖,很简单,我们只要有数据,有方法(就行),实际上,气候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牵扯到很多的方面,比如说像大气,本身大气的温度,水汽压等等,还包括水圈,包括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等等,处在一个非常复杂动态的相互作用里面。真正的来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确确实实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虽然说,我们现在在气候变化科学认识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目前的认识水平上看,对气候系统的认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认识程度。
现在谈很多大气当中的温室气体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引起了气候变化,实际上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温室气体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实际上能够控制整个地球系统能量,最终应该是太阳活动来控制,这就是为什么在《全球变暖是一个大骗局》里面,比较了一下太阳活动跟气候曲线的波动。
问:ppt里的气溶胶是什么?
刘洪滨::气溶胶就是大气当中的浮尘,颗粒很小,有的肉眼能够看到,有的肉眼分辨不出来,是自然大气里面就有这种小的颗粒,主要起到的作用是阻挡太阳光射到地球表面,起的是冷却作用,温室气体谈的是温室效应,气溶胶就是阳伞效应,阻挡太阳光到达地面,散射或者反射过去,对地表起到降温作用,具体细节我就不谈了。
温室气体大家更多谈到的是二氧化碳,实际上温室气体有很多种,在2007年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里面,列举了100种左右,为什么人们经常谈到二氧化碳呢?实际上二氧化碳所起到的增温效应很大,因为它的浓度比别的温室气体大三个量级,而且它的生命期很长,在大气当中能够存活几百年,所以对二氧化碳大家谈的更多一些。
本身大气当中就有二氧化碳,如果没有二氧化碳的话,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真正的冰河期,搞地质、搞地理的叫冰期,我看很多媒体发的文章都写到冰川期,实际上讲的是一回事儿,如果大气当中没有二氧化碳,我们现在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面,会达到零下10几度,甚至20几度。
很多人类活动都会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给出的结果说,过去的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地球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等达到了过去两万年以来的最高线,过去1000多年地球的温度、降水也在发生变化,过去20世纪后半叶的平均温度是最高的,从近百年来看,为什么净拿过去100年说事儿,因为过去100年才有观测资料。
当然了,人类对气候有直接观测,实际上有300多年,如果做出平均的气候观测,可能有一个空间分布的均一性。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气候变化有三大证据,一个是温度的升高,一个是海平面的升高,海平面为什么会升高?海水热了之后会热膨胀。另外陆地上冰雪的融化速度加快,注入海洋,使海水的体积增加,导致海平面升高。第三个就是积雪融化。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在过去100多年来,气候虽然有波动,总体来讲还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世界气象组织2007年发布了一份报告,里面讲1990—2005年期间的排序,1990—2005年期间,这些年份几乎全部排在前面,排在第一位的是1998年。新出版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从1990年到现在,整个全球温度确实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不光是平均状况,从四季,从高层和低层,从昼夜等等,从最高温度到最低温度都在变暖,不光是平均的气温在升高,实际上分门别类去做的时候,也都有这个现象。
对于中国来讲,过去大概2000年的时间里,存在着四个暖期,最后一个暖期就是从1920年到现在,在过去2000多年里也是一个比较暖的时段,从大气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讲,在瓦里关有一个观测点,从趋势上来讲,还是在不断的升高。
我们国家的气温跟全球平均温度来比较的时候,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是变率要比全球平均气温要大,在20—50年代,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暖期,在全球平均的曲线上看的不是很明显,实际上不光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包括美国,包括北极地区,在20—50年代都有暖期。今年下大雪,气象部门叫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即便出现了这种状况,还有媒体在说,今年是不是暖冬啊?我想最近这几天,国家气候会向外界发布2007—2008年这个冬季是不是意味着暖冬。
不管怎么样,从1986、1987年的冬季开始,到2006、2007年的冬季,中国已经经历了21个暖冬。并不是说中国各个地区都在变暖,实际上在西南一些地区,平均温度是在下降的。
刚才给大家讲的是平均的概念,现在大家都比较关心极端事件,气候变化以后,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还有影响的范围是不是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个给出一个模型,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正常的气候,就是平时的一个气候,发生在常态的概率非常大,发生在两边极冷、极热的事件概率比较小,如果平均温度升高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冷的事件就会减少,热事件就会增加,而且会增加很多创纪录的事件。
刚才是均值的变化,还有一个方差的变化,实际上变化的幅度也在加大,方差的变化就会导致有一些冷事件,还会产生一些冷事件,还有更多的跟热有关的事件,这就是气候变化跟极端事件有什么关系。
过去已经经过100多年以后,气候是不是按照模型的猜测来变化呢?非专业人士确实很难看懂,我告诉大家,这个就是按照刚才的概念模型,是遵循那种概念模型,刚才讲了,昼夜的温度都在增加,中国气候的极端值,平均气温也在增加,极端事件也在增加。
我们媒体上经常看到报道说,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事件增加,霜冻也是属于极端事件,这个极端事件就在减少。在过去的50年里面,中国的沙尘暴发生的次数也是在减少,跟50、60年代根本没法比,那个时候的北京,实际上在以前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要比现在高很多,当然这里头有一个科学的解释。
从降水这个角度上来讲,世界不同的地区结果不一样,主要在副热带地区降水会减少,副热带地区随着降水的减少,干旱也日趋严重。
从降水的极端事件来讲,我们可以看到,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很多地区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在增加,中国的南方地区强降水事件也在增加,这是一个科普的概念,强降水实际上包含我们所谓的暴雨,大雨,也包括暴风雪,冬季会下雪,夏季会下雨,我们都归结为降水。
从降水上来讲,中国近40多年,降水量略有增加,特别是中国的西部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加,华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包括北京,经常报道说华北地区已经延续了十几年的降水,而且也在加剧。
这个是全球海平面的曲线图,从中国来看,中国的十个验潮站观测到海平面上升,刚才从海平面升高这个角度来讲,海平面升高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说全球变暖是不是冰川明显退缩,只是挑选了几个大的部分,这是IPCC发布的第三次报告选取的图。
还有乞力马扎罗山,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山上的冰川变化,不用科学图,光用肉眼一看,确实是在减少。还有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这也是两张照片,同一个角度拍的。300多年以前,到现在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在不断的融化,融化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这个是到1994年的时候,原来是一条冰川,到1994年开始,已经分解成两个冰川,融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包括北半球的面积,欧亚地区的面积都在减少,中国的现象相反,青藏高原在不断的增加,这是由于西部地区降水增加引起的。
很多地区的极端事件在增加,近几年中国所发生的极端事件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的增加,台风的强度也在增加。
刚才从这些现象来讲,气候确实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跟温度升高有关的变化,现在人们对全球变化的认识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IPCC给出了一个结论,过去的50年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它的主要原因,所谓的很可能没有很大的可信度,最后的结论是有九成的可信度,具体的方法我就不讲了。
到21世纪大家可能很关心,温度会怎么变,IPCC第三次报告给出1.1—6.4度。未来的增温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降水的话,副热带地区会减少。中国到21世纪末增加2.2—4.2度,降水会增加6%—14%。
刚才讲的这些一个是观测到的事实,另外一个是未来气候会往哪个方向变,这个是目前所得到的阶段性成果。
这些气候的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想大家可以寻找一个相关方面的材料,都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欧洲树叶发芽日期都不断的在提前,玻利维亚的冰川和滑雪场2004年就消失殆尽,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增暖可能对很多生物系统产生了影响。
不但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产生了影响,而且未来的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导致未来的气候变化,可能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包括水、生态系统、粮食安全、海岸带、人体健康,还有一些异常事件、极端事件等等,都会产生一些影响。对亚洲来讲,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更加严重,为什么呢?亚洲地区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在比喻气候变暖所造成的危害能力上来讲,与发达国家也是相差很大。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还给出一些跟我们现在讲到期后变化对策密切相关的结论,减排所带来的全球的经济成本,只占全球GDP的3%以下,如果要在2050年才开始采取措施,把温室气体控制在同样的水平,到那个时候的减排成本可能会增长到5.5%,这是它给出的结论。
过去几十年来,有温室气体浓度观测资料以来,温度气体的增放量也在增加,增放量的原因就是人口增长所带来的。
这里面看一下,东亚地区人均排放的情况,到本世纪排放的结果,这个是温度升高的水平跟温室气体浓度对应的关系,我们现在经常看到说,如果要想把未来变暖的程度控制在两度以内,两度对全球的很多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
刚才讲到IPCC的结论,以及我们国家气候的现实,这种状况是什么样子,刚才讲的是为下面讲的做一个铺垫。
现在全球气候变化,不光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涉及到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能源问题。
国际社会很早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问题,所以,在1994年的时候,制订了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并生效,公约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定性的规定了一些任务,或者说今后努力的方向,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现在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到2005年,公约已经生效,为发达国家规定减排的额度,所有发达国家的排放量要在2008—2012年这一段时间里,要比1990年下降1.2%,对不同的国家任务也是不一样的。
整个公约的最终目标实际上就是为了稳定温室气体浓度,不要让气候产生更大的灾难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规定了几项原则,其中最最重要的,认为在人类社会共同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这个行动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个公平原则,在这个公平原则下,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什么是共同的责任?现在的气候变化是由谁在过去经济发展当中谁排放的?谁排放的多谁就应该负有更大的责任。
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义务,除了包括编制国家信息通报,包括制定国家清单,制定气候变化的国家计划,但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坐视不管,中央还讲发展中国家履行上述义务的程度取决于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的程度。
为了实现公约的目标,为什么发达国家规定了一个义务,对发展中国家说继续履行公约的义务。在京都议定书里面给发达国家制订什么指标呢?欧盟要减8%,比1990年减8%,美国减7%,日本减6%,俄罗斯维持1990年的水平不变,澳大利亚还可以增加8%。
大家可以看到,前一段时间澳大利亚跟美国绑在一起。
中国为了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包括向公约秘书处提交技术转让清单,包括开展一些共同的研究,跟国际组织采取一些相互之间的合作,采取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等等。
实际上气候变化的问题从科学上来讲,有一个科学的问题,目前在国际上来讲,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实质还是公平与发展的问题。
现在外交谈判经常谈到说气候变化,从前年开始,包括欧洲议会的代表团,经常来中国进行交流,谈到很多问题,只要来到气象局,很多时候会谈到气候变化这个问题,怎么样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在这里头,我们经常想应对气候变化,实际上应对气候变化不光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短期内还要从适应的角度,就是说气候已经发生改变了,在未来的20—30年当中,可能还会往变暖的方向发展下去,这是目前人们的猜测,气候还会变暖,在这个背景下,现在光减缓,可能对未来50年以后的气候有影响,未来的20、30年怎么办,这是适应气候变化,比减缓气候变化更加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什么经常讲保护气候,保护环境,实际上从适应的角度,从适应的气候变化角度来看的问题。
从2005年开始,已经启动了2012年后承诺谈判,去年年底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给出的巴厘岛路线图,实际上也是为2012年后京都谈判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中国政府我个人感觉,我们很多媒体在宣传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不够的,实际上中国政府一直非常关注,也非常重视气候变化,不管是胡锦涛主席还是温家宝总理,在很多场合也谈到气候变化问题,他们还谈到气候变化环境问题跟发展问题相互之间是一个怎么样的联系,也就是说在发展中国家来讲,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怎么样应对气候变化。
刚才谈到说美国和澳大利亚,他们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为什么呢?这个就是它的理由,没有对世界所有的排放大国规定量化减排义务。规定美国减少7%,但实际上到2004年增长了近20%,再看看澳大利亚,规定它只能增长8%,实际到2004年已经增长了36.4%,还有日本,规定减6%,实际增长了将近15%,除了欧盟以外,在15年期间,欧盟和俄罗斯在减少,其他主要的地区和国家排放量都增长的非常快,其中中国超过了一倍。
气候变化也给我们国家带来很大的挑战,现在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国际上要求我们国家减排温室气体,呼声也很大。从国际层面,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对自然的破坏也在不断的加剧,很多方面的信息,包括NGO对这方面的了解比我们了解的更多,不管是从国内方面,还是国际方面,中国面对气候变化方面,影响确实是很大的挑战。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其中的城市化、工业化等等,很多还没有完成,比如说像发达国家,在过去50几年里,基本上没有伤筋动骨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来讲就不一样了,中国原来都是土坯房、草房,我要盖一个像样的房子,城市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当初的小城市,现在扩展成一个中型城市,解决劳力过剩的问题,都会涉及到这些问题,实际上中国的能源主要来源还是煤炭,约占70%,是少数几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之一,包括美国,认为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济的损失太大了,因此要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大量的替换,它的成本会非常高,而且我们国家能源的消耗强度跟发达国家相比非常的大,我们同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还是比较大的,正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不可避免带来能源需求的增加,虽然我们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我们单位GDP能耗是在下降,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非常快,化石燃料使用不可避免会增加的更快。
这是1971—2002年全球各地区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从一开始1970年,排放量排第四的,从高往低说,排第四的是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和印度,都是两个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
从中国来讲,过去20几年当中,排放量确实在不断的增加,虽然使用效率在不断的提高,国际压力我们平时听到的也比较多。
我讲一下我们国内在减排温室气体遇到的压力,通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我们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我们都讲我们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很高,很多国际学者在国外刊物发表文章,说中国的温室气体有多么、多么严重,实际上从我们自己的观测上来讲,我们温室气体的减排,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不光是政府还是媒体,他们并没有关注到,或者说不愿意关注到中国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在中国来讲,就像当初一开始讲的,也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包括发了很多正式的文件,比如说像国家方案的制定,以及国务院发布了正式文件,通知各地区、各部门制定主要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我现在讲一下,中国在这些年里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一个是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这个也是有目共睹的进展。
另外,我们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不懈的努力,目前,中国的人工林在世界是第一位。
我刚才讲了在IPCC第四次报告给出的主要结论,过去温室气体造成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的增长,人口控制的速度是不是同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很大的努力,另外我们加强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2005年制定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在气候变化和宣传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我想还有一个问题,今年在南方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候变化是不是它的主要原因?答案是:目前的结果来看,不能够把它归结于气候变化的原因。
为什么呢?现在通过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构,得到一些什么样的结论呢?今年在南方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有三个原因促成它造成极端的灾害,一个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强度偏强。
另外一个原因,在北边有一个阻高长时间维持。
第三个原因,南支急流很强盛。
这三个原因缺一不可,从目前的结论是这样,如果归结为气候变化,现在没有足够的理由,把二者能够联系起来,但是我要讲的是什么呢?像发生在中国南方极端的强降水事件,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某些地区发生的频率、强度、影响范围可能会加深、加强,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关注的也不是单一的这一次事件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们所关心的是这一类事件不光是发生在南方,如果发生在中国的北方,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部地区,会不会也发生类似的事件?不光是冬天会发生强降雪的事件,夏天会不会造成强降雨的事件?这也是一个命题,对我们做气候变化的人来讲,也是一个挑战,我们会更加专注于气候变化科学方面的研究,希望利用更多的信息,对气候变化有一个更加确切的认识,谢谢大家!
汪永晨:今年的雪灾,不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说了三个缘由,说的太专业了,首先我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冰冻的天气都发生在长江流域?再一个,2006年的重庆大旱和2007年的重庆大涝,还有长江水位最低,还有大雪,有没有气候方面的原因?我最想问的是我们自己对长江的破坏也好,或者开发也好,造成的影响和这次雪灾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刘洪滨:您讲的长江指的是黄淮地区,在十年以内发生洪涝灾害很多,为什么这个地方发生这种事件特别频繁呢?咱们中国,特别是东部,是受东亚季风控制,东亚季风强的话,会把很多雨水带到北方,会带到更北边,东亚季风弱的话,会维持在黄淮,大量的水汽维持在那儿,水汽总要对流,然后形成降水。
汪永晨:跟长江流域人为有没有影响?
刘洪滨:没有影响,不光是现在,为什么大家都关注呢?一个是老百姓爱惜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进步,所以对这个事情非常关注。
另外一个,信息沟通的渠道,如果说50年前,像类似的事件,哪能这么快,立马全国上下全都知道了,网络是信息沟通的渠道。
提问2:最近有不少科学家出来讲,全球变暖造成大气环流异常,遇到冷空气就造成这种情况,跟这个有关系,关系很密切,跟您说的不一样,都是科学家,怎么差别这么大?
刘洪滨:从两个角度谈这个事儿,讲的是大气当中的湿度,就是水蒸气的含量是怎么样的。
汪永晨:网上有一个国外的研究机构,他们提出来说跟三峡有很大的关系,当地的人就提三峡大坝水汽出不去,聚集在那儿,影响了大气的环流。
刘洪滨:三峡这个问题,从2006年的时候有一场很严重的干旱,网上也很激烈的争论,两大阵营在相互之间讨论那个事儿,后来我们组织了一些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三峡大坝即便蓄水以后,可能会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但是绝对不可能影响到那么大的范围。
庄贵明: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这次沙龙主办方的邀请,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我交流的题目就是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
我主要讲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对国际气候治理进程成绩与挑战简单的回顾。
然后看一下2007年被大家称为气候变化年,中国的压力。
第三个方面就是看看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需求,依据到底有哪些。
第四个方面看看中国气候变化战略的优先领域是什么。
第五个方面中国的长远发展战略,比如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有哪些挑战。
最后是几点结论。
近几年来,从科学家到政治家,到企业家,从国际组织到非政府组织,都给气候变化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首先看一下国际气候演进的过程,大致的阶段是1990—1994年,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从谈判启动到生效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1995—2005年,在这个阶段,在1995年公约的第一次会议,决定启动议定书,从2005年议定书生效。
第三个阶段,从2005年开始,讨论后京都的开始。
在治理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成果,第一个成果就是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奠定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共同带有区别责任的原则。
第二个成果就是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设立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标,也就是2008—2012年平均减排5.2%,京都议定书被认为是国际社会在全球保护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或者说在谈判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评价,我总结了几个方面,对京都议定书的评价,首先在理念和行动方面,欧盟和美国之间是相对立的,欧盟更欣赏上线与贸易的模式,美国更喜欢弹性的方式。
从缔约国方面来看,在谈判的过程当中,各个集团的出现一些分化和重组现象,比如南美之间有矛盾,发展中国家内部有分歧,使谈判比较困难,在履行减排义务方面,达到京都议定书目标的国家很少,刚才刘洪滨的报告当中已经提到了,到2004年能够在90年的基础上实现负减排的国家有欧盟、俄罗斯还有东欧国家,像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排放量增长的非常大。
在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受到的质疑更大,因为资金和技术转让是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也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从谈判的结果来看,京都议定书从95年开始谈判,到2005年生效,一共用了10年时间,就是因为各个国家的趋向不同,谈判的效益非常低,从环境效果来看,由于美国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退出,使京都议定书的效果大打折扣,京都议定书也有一个比较欣赏的地方就是清洁发展机制,现在正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国也是最大的供给方,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说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很多的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讨论后京都制度框架的时候,面临着很多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国家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同,从现实的谈判来看,大致可以这么划分,有中国、欧盟和美国三足鼎立的状态,当然三国背后都有三个集团,三个利益集团都有不同的利益趋向。
第二个挑战,京都议定书这种模式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不足,正是因为美国反对京都议定书的模式,但是欧盟想继续推动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模式,所以说产生了分歧,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之外,美国又提出了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就是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伙伴关系等等。
到底是走京都议定书的模式还是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外的模式,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从07年底,巴厘岛会议来看,是国际气候治理的最终出路,在去年12月巴厘岛会议达成比较重要的成果叫巴厘岛路线图,规定了一个时间表,在2009年之前,为后京都的制度协议列了一个时间表,但是没有列出具体的减排目标范围,也就为什么下一阶段的谈判留下了悬念,这些悬念争取08年在波兰或者丹麦的地方大会解决。
我们再来看2007年,被媒体称为气候变化年,为什么称为气候变化年?在这一年当中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事件,比如在1月份,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把气候变化问题列为全球首要的问题,超过了伊拉克战争、恐怖主义。
在4月份,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过气候变化的问题。
在6月份,G8+5再一次作为主要的议题之一。
还有4月和5月,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表,还有9月联合国大会、APEC会议、主要经济体气候变化会议,在10月份,IPCC和Gore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11月的亚欧论坛,还有12月巴厘岛气候变化大会,都讨论如何谈判的问题,这就是为了达成国际政治意愿,在政治层面达成国际共识。
在这么多高层访谈或者论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健词,那就是中国,也就是说中国在后京都国际制度中间当中发挥什么样作用?我们就来看为什么中国如此受到关注?我们看看以下这几点,应该有一个大概的感觉,比如说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很快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总量巨大。中国是世界上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行动如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是示范作用。
第三,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四大经济体,另外是77国集团之中的成员。
所以,中国的地位非常的引人注目。
现在我们经常说气候变化谈判的进展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科学的认知,一个是对经济影响的评估,再一个是国际政治意愿,其实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科学评估是基础,以科学认知作为评估,有了对经济影响评估的判断,各国才能不能决定达成政治意愿。
IPCC一共出版的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得出以下的结论,这只是通俗的一种讲法,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肯定性在90%以上。
第二点,全球未来排放的增长,其中2/3—3/4来自发展中国家。
第三个结论,把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有效的程度是可能的。
第四个结论,充分使用现有的各种低碳和减排技术可以较低成本实现减排。
最后一个部分,未来全球减排潜力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各部门均具有较大的经济减排潜力。这就要求你必须采取行动,有了这两个结论推动,中国面临的压力更加巨大。
我们再来看中国的情况,我们一直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我们需要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为什么这么说?首先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人员消费的情况。
这张图是1978—2006年中国GDP的增长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情况,随着GDP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费也快速增长,在01年左右,中国的能源消费情况,能源消费超过了能源生产,说明中国的能源供给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面临很大的挑战,关于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的情景,国内的学者所做的一些研究,无论是到2020年还是到2030年,还是到205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都呈一种快速的增长趋势。
我们再来看,这是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这是1990年的排放量,这是2020年的排放,在巴厘岛气候会议的时候,欧盟提出在90年的基础上为发达国家定一个目标,我们以这两个时间点做一下比较,2020年比199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量可能要增长300%,比如美国要增长39%,欧盟增长12%,中国未来的排放趋势是非常显著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有哪些?
我们来看人口,中国有13亿人口,虽然说自然出生率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这么庞大的人口聚集数,很难使人口下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另外一个,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当中,重工业已经超过轻工业的比重,2006年达到60%,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2006年达到了44%,中国重化工的趋势,意味着需要大量密集型产品。
从国际贸易来看,重要被称为世界加工厂,从2006年来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68%,意味着一个隐含能源的问题,随着出口的顺差,很多产品虽然在国外消费,但是能源消费都算在中国的帐上。
从资源和环境方面来看,比如说中国主要污染物的情况也都非常严重,尤其是中国的资源问题,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还是在增大,从减排能力来看,从技术的能力,资金的能力,以及政策制定的能力来看,中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加强能力建设。
这张图是IPCC第四次评估高高当中的一张图,机动车保有量和人均GDP的关系,中国处于坐标图的左下角,我们看比较富裕的国家,比如美国,处于右上角,从一个侧面说明人均GDP的增长和排放需求的关系。
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当中的战略有哪些优先领域呢?中国现在是积极参与国际制度谈判的进程,目标总的来说有三个:
一个是争取和维护中国的发展空间。
第二个,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个,树立负责任的发展大国形象。
根据这三个目标,我觉得中国气候变化的优先领域应该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制度的谈判,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同其他的国际制度相比,从90年开始谈判,中国一直参与进程当中,中国在进程当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像WTO这些规则,中国是后加入的,想发挥影响力的作用,影响力还非常有限,中国在气候制度构建的过程当中,一直以77国集团形成统一的战线,这也是为了增强谈判的能力。
第二个是促进清洁发展领域项目在中国的开展,是京都议定书非常重要的机制,在最初的阶段,中国还是比较谨慎的,最初的能力建设项目,都是世界银行、国际组织、发达国家进行资助的,中国的清洁项目暂行办法是2004年出台的,CDM主管机构也都是在2004年开始建立,从那以后,中国对气候变化,尤其对清洁发展机制有一个认识上非常大的转变,办了CDM促进中心,管理办法也出台了,然后中国的CDM项目蓬勃发展,现在中国是全球CDM市场最大的供给方,年度的供给量占40%以上,虽然在项目的数量上比印度少一些,处于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年度供给量是世界第一位。
中国全方位的开展CDM项目,试图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第三个在国内层面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国虽然一直强调我们不承诺量化绝对减排义务,不表明中国没有减排的政治意愿,中国一直在国内采取很多的政策措施,我们以07年来看,原来中国有一个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现在这个小组成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外交部也成立一个部长为组长的气候变化对外工作组,还有一个气候变化特别代表。
另外,在2007年中国颁布了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还有节能减排工作方案,还有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专项行动等等。通过这些措施表明中国非常愿意在气候变化领域做一些实际的努力。
中国的长远发展,我认为就是应该发展低碳经济,从IPCC的报告来看,强调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取决于路径选择,减缓气候变化可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如果只用传统的技术,将来大规模的排放不可避免。
为什么说中国要走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的问题。大家会问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内涵是什么?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是英国提出的,2003年出版的《能源白皮书》提出,2020年在90年基础上二氧化碳减排20%,2050年在90年基础上二氧化碳减排60%,建立一个低碳经济体。
到底怎么衡量低碳?我们认为应该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碳排放的增长率相对于GDP的增长率,比如碳排放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
再一种情况,随着GDP增长,碳排放保持稳定。
第三种情况,随着GDP增长,碳排放负增长。
提问1:您讲的弹性是谁对谁的弹性?
庄贵明:碳排放和GDP的增长。现在自然研究所有一个数据库,从这个图可以看出,人均GDP和碳排放之间,形成一个倒U型的曲线,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中国正处于曲线的爬坡阶段。
接下来看一下节能减排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关系,在温室气体排放这方面有一个公式叫卡娅公式,二氧化碳的增长量取决于GDP,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等方面的因素,刚才刘洪滨老师里面已经讲了一些图。我们拿着这四个因素对照中国的情况,首先看人口,中国13亿的人口,这么大的基数,这个是很难往下压缩的,这个因素想控制很难,再看能源结构,最后一个是能源结构,虽然说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或者CDM项目的发展,但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当中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长期来看是很难改变的。
再看人均GDP,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当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中国一直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作为优先领域,中国不可能把人均GDP这个指标往下压,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种做法在中国也是不可行的,所以说,中国能做的就是降低能源强度,能源强度就是单位GDP能耗,这就是说通过降低单位GDP能耗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就是节能减排和温室气体减排之间的协同关系。
在十一五规划当中,我国提出了在五年期间,单位GDP能耗降20%,根据我们所做的研究,到2010年,即便中国实现了单位GDP能耗降20%这个目标,中国也只能做到相对的低碳经济发展,所谓的低碳经济发展意思就是说相对于参照情景,相对于2005年,到201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肯定要高,但是一切照旧的发展情况要低,从碳排放的弹性来看,刚才提到弹性,这两种情景下,比如2010年,一个是0.41,一个是0.57,像英国的排放量已经下降了,可能处于绝对的低碳经济,但是绝大多数国家现在还没有做到,所以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为什么说中国只能做到相对的低碳发展,我们以200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0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只有北京市实现了年度单位GDP能耗的目标,当然这个是与发展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中国正处于世界加工厂的地位,还有很多能源是隐含出口,还有资金、技术和政策协调能力不足的问题。
现在国际上的组织,比如说世界银行还有亚洲开发银行,都通过市场机制给国家低碳经济给予厚望,我们从全球CDM市场的情况来看,对技术转让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
另外一个,在全球CDM项目开发当中,能源效率方面的CDM项目,只占15%左右,我们的节能减排可能更需要有更多能源效率方面的CDM项目。
从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来看,比如关于一个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进展不会那么乐观。
最后就是几点结论:
第一个,国际气候治理正面临着挑战,我认为还是回到缔约方会议的舞台才是解决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中国要向低碳经济转型,并不是仅仅因为中国面临国际社会,给予这么巨大的压力,发展对气候和环境的低碳经济,有助于保护国内环境,避免资金和技术的锁定效应。
通过十一五的行动来看,采取实质行动比仅仅做出国际承诺要好,国际上要求中国为什么不做国际上的承诺?因为中国需要一个“干中学”的过程。
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应该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需要创造发展中国家参与的激励机制,这就是我主要的思想,欢迎大家讨论!
提问1:刚才您提了一下,06年,北京市实现了单位GDP能耗负增长,达到了原来设定的目标,但是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发现达到这个目标的措施是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这个产业结构调整的背后把首钢给迁走了,把焦化厂迁走了,把一些大型污染能耗的产业从北京地区迁到别的地方,实际上迁哪儿了呢?可能离北京比较近,或者离北京更远的区域之外,我记得有一本书,就是汪永晨召集主编的书,叫《改变》,里面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能源结构,可能是丁老师写的文章,其中提到这么一个东西,说我们国家的生产企业,它的能效提高好像已经到了比较高的程度,由此我就想,为什么发达国家它的产业结构非常好?污染治理的比较好,是因为它的产业结构比较好,说是产业结构好的话,是不是也像北京把这些污染企业转到河北,转到其他地方一样,发达国家把它那些污染强的东西转到中国?或者转到非洲?
庄贵明:您说的非常对,控制降低单位GDP能耗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提问1:如果这么调整下来的话,以后谁来做污染的东西?是不是我们肯定要用这些污染的东西?如果不用的话,是不是整个全世界都不用,比如美国有一本书叫《抵制中国制造》,结果发现抵制一天可以,抵制两天可以,抵制三天、五天的他们就没法生存了,如果中国现在下了狠心,假设我要当国家主席,说中国所有工厂全部停产,是不是整个全世界陷入经济危机状态了?会不会这样?
庄贵明:这个问题跟全球产业结构分工有关,比如说发达国家已经过了这个阶段,原来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制造业也曾经占很大的比重,现在转向了服务业,中国国内,比如说上海、北京,可能也是服务业比重在增加,可能转到相对落后的地方。
提问1:如果要从细节分析的话,英国是怎么实现的低碳经济?它的内部的计算,它的根儿是什么?有没有可能是一种虚的东西,有些因素没有考虑进去?或者说经济在发展,经济在正增长,能源的消耗也在增长,只不过这两个增长相比是小于1。
庄贵明:因为欧洲的经济非常成熟,人口是非常稳定,甚至下降,另外GDP增长率不是很高,也相对比较稳定,在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力度都非常大,它能做到,回到这个公式四个方面的因素,这个人口稳中有降,人均GDP因为经济增长率也不高,这个也差不多,能效在提高,能源结构在优化,所以它能做到。但是,像中国做不到,这绝对是一个方向,现在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竞争前沿的领域,比如说低碳技术,低碳产品。
14、乌江人想念乌江鱼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2008-02-20 ■周雪松
http://www.21food.cn/html/news/35/276709.htm
千里乌江,千里画廊。
乌江集险、壮、奇、秀、幽于一江,“山似三峡、水胜漓江、富春江”,千里乌江画廊处处有动人美丽的传说,奇山、异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清清的江水时而恬静温存,时而奔放不羁,时而喜怒无常。“乌江滩连滩,十船九打烂”滩多水急,船筏难行,谓之“乌江天险”。蜿蜒一千多公里的乌江,流经黔渝46个县、市,至涪陵注入长江。
话说乌江,不能不提乌江鱼。乌江里生长着一种奇特的鱼,当地人叫做黄腊丁鱼,又名二胡子鱼。用这种鱼烹制的佳肴滑、嫩、鲜、香,味道极其鲜美,再加上这种鱼无鱼鳞,通体一根主骨,且无小刺,因而成了当地居民的最爱。
眼下,这种鱼已经越来越少。令我十分难忘的是,吃到乌江鱼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很多人吃到的所谓“乌江鱼”都是人工养殖的,野生的乌江鱼已踪影难觅。
妹夫去年在家乡重庆黔江开了一家店专门卖鱼,最近一打听同样令我震惊,原来他卖的鱼都是从很远的湖北湖南运来的。“老家的鱼很少,只能用来钓,大多也是人工养殖,根本不够卖。”妹夫说,以前不是这样,本地的鱼都吃不完。一位在乌江垂钓的当地居民说,2003年以前,每天钓到的鱼多得“背都背不动”,而随着彭水电站的截流阻断了乌江,如今常常一无所获。
日前有消息披露:乌江中上游一些地市的生活污水基本未经处理直接入江,已造成中上游水质污染严重,50%的河段丧失了使用功能,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石油类和铅,乌江入长江干流涪陵段水质下降为III类,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看到这一消息,使我联想起了去年回乡途中路过乌江畔小憩时的情景,在武隆(实际上也包括在其他一些地方),大量的生活垃圾与污水也是同样直接倾倒或排入江中。前不久,遵义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一份《环境公报》称,乌江水质下降。
在乌江支流上的红枫湖、百花湖两湖水质污染问题也一度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两湖”从1994年起连续发生“黑水”“网箱缺氧死鱼”以及“水华”现象等水质污染事件,“两湖”水质类别也由建库初期的2类降到了现在的5类,日趋恶化的水环境质量,使其丧失了应有的水域功能,同时其泄水还殃及下游。
“两湖”是乌江支流猫跳河电站人工水库,也是贵阳市重要饮水源。环保专家表示,梯级水电开发使河流水库化后,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质将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也将随之降低。这显然已不仅仅是“两湖”问题的症结所在。
1月中旬,乌江彭水电站下闸蓄水,期间乌江因此断流,当地一位居民感到“既喜又忧”。“喜的是,有乌江水利、清洁电力能源造福人居社会,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忧的是,不知道大自然对改变河流、湿地后的状态,对流域的影响究竟情况如何。”
几年前,“龚滩古镇要被淹没”的消息传开,有人愤怒、有人谴责、有人痛心疾首,更多的人则是无奈。
“水电看似环保,实际后患无穷。”反对者认为,“水电是最环保的能源”实际上是一种错觉。大坝修建后,地质灾害、气候变化、水污染、破坏生物链、破坏文物和自然地理原貌等等因素是反对大坝的人们经常列举的罪状。
实际上,在乌江流域,已经有了这样的教训。乌江的支流芙蓉江上修建江口电站后,由于水位大幅度抬升,改变了著名景区芙蓉洞的喀斯特侵蚀基准面,并引发了泥石流灾害。江口电站的修建,同时使芙蓉江芙蓉洞的地表植被和地貌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清澈的芙蓉江水变成了浑浊的死水。
在当地,也有人担心彭水电站的修建将使乌江失去“画廊”的美誉。另外,受彭水电站建设影响的,还包括分布在乌江流域的红豆杉等大量珍稀植物。
据了解,彭水电站是乌江流域规划建设的十一个大型梯级电站中的第十个电站。除此之外,在乌江上游及其各个支流正在建设许多小水电项目。
有媒体报道,从2003年起,一场源起于渝东南的小水电投资热浪逐渐朝贵州转移,一座座小水电站在贵州贫瘠的山村拔地而起,原本流量不大的次级河流被人为阻隔开来。仅以贵州某县为例,从2005年到2006年短短两年时间该县就开发了43处小水电站项目,截至2007年年底,该县共有约60座小水电站建成发电。
在乌江上游一些地方,如火如荼的水电开发热同时推动了当地包括高耗能产业在内的工业化热潮,结果导致了地表水断流、河床大面积干涸、山体滑坡、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恶化等现象。
有的地方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小水电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加大小水电项目招商引资力度。这种遍地开花的小水电站项目,有的装机容量仅几百千瓦。在这一轮水电开发热潮中,除了“跑马圈水”的水电投资企业本身的逐利性外,“政绩观念”、“长官意志”做怪也值得关注。
千里乌江蜿蜒曲折,一路奔腾而来,一条乌江养育了沿江4000万土家、苗、汉等民族儿女。乌江还是那条乌江,虽然和长江相比,乌江还不是那么浑浊,但事实上她的身体已经有些虚弱了。乌江人,还能看见真正的乌江鱼吗?
15、乌江“断流”淹没千年古镇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2008-02-20 ■周雪松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220/09262008595.shtml
春节前夕,能通航500吨以上轮船的乌江,突然变成了一条小河沟,位于乌江彭水段的居民争相下到江底,一睹撩开神秘面纱的乌江真容。
昔日穿梭往来的大小船只搁浅在岸,河床裸露,滔滔江水变成了涓涓细流。传言有人在下游武隆羊角镇河段发现价值连城的玉佛后,寻宝者的热情更是高涨。
大江断流,徒步过江,探寻宝藏……乌江,公元2008年初,载入了与寻常不同的历史。
断流寻宝
我的家乡在乌江上游阿蓬江畔,小时候就曾目睹人头顶衣服“走”过江去(当地人称之为“踩软水”),我一直对这样的水性佩服得五体投地。
1月上旬,乌江彭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从远古时期就滔滔奔流的乌江在彭水万足古镇被拦腰截断,电站至彭水县城河段变成涓涓细流。从1月12日开始一直到春节前夕,乌江河道武隆白马到彭水电站段全面封航。据悉,在乌江下游建设的彭水电站是重庆市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建设项目。
尽管是人为所致,而且也只是暂时的“断流”,但这还是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关注,毕竟,乌江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形——这里虽江面开阔,但依旧水深流急,即使在最严重的枯水季节,江水照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从未断流过。
2月6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上午,备受瞩目的乌江彭水水电站首台机组4号3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据当地人介绍,从1月上旬乌江断流开始,一些认为乌江河床有宝藏的人,就沿着河床寻觅宝藏。河床难以想像地全部裸露出来后,不乏当地居民突然产生兴奋和难以抵抗的冲动——到江里去看个究竟。
上世纪中叶前,乌江是一条水运繁忙的重要水路,也是渝、黔、湘3省市货物进出的重要水上通道,经常有画舫、大船等在江中沉没,民间也流传着江里有宝的传说。
据媒体报道,河床裸露后,每天沿着河床搜寻宝藏的约在30人左右,后来很快发展到了上百人。尤其是“有人在武隆羊角镇挖到玉佛”的传言,使得寻宝者的热情更加高涨。
武隆县羊角镇的居民王某,1月12日在河床上捡到了2枚“乾隆通宝”的铜钱后,也成为了“探宝队”的一员。和王某一样,许多怀着“碰碰运气”的当地居民开始了他们冒险寻宝之旅。
古镇消失
龚滩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部,是乌江上有名的险滩,澄碧如玉的阿蓬江在这里汇入乌江。
我的老家在龚滩上游,从老家过去,到龚滩最多不过几十里,由于地处川、湘、黔三省交界,自古以来,龚滩就是乌江上的水陆货运转运中心和重要集镇,历史上曾经有数百家各类商号、客栈,生意兴隆,商贾云集。民国初年,龚滩古镇曾盛极一时,连汇丰银行也在龚滩设有分行。
龚滩古镇曾被誉为“乌江岸边第一古镇”,是千里乌江画廊一幅独特的风景,改变龚滩古镇命运的就是上文提到的乌江彭水电站。如今在龚滩,古镇已经荡然无存。那最后遗留的部分废墟,也伴随着彭水电站的下闸蓄水而没入江底。
古镇之美在于她的古朴。在乌江东岸的一处斜坡之上,古色古香的庭院依山就势,高低错落,一排排吊脚楼沿江而建,千姿百态,顽强地撑起当地居民的生活,而与古镇相对的乌江西岸则是如刀砍斧劈般的悬崖,悬崖下奔流着湍急的江水。一条青石铺就的古老街巷蜿蜒其间。青石年代久远,一年年一代代被赤脚、草鞋、布鞋、胶鞋以及皮鞋等踏磨得光滑玉润。
在古代,龚滩是通向夜郎的咽喉要塞,镇上著名的建筑有三教寺、镇滩寺、川主庙、铁围城、蛮王庙、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碑、明代万历年间的‘第一关’双钩题刻、摩天石柱、西秦会馆以及一沟十三桥等。
漫步在古老街巷,不经意间,可以发现巷子的石壁上生长着一种凤尾蕨,青苔在潮湿的石板上繁衍,何首乌从墙角爬上板壁,搜山猫的藤悄悄攀上了屋顶,偶尔也能在街巷看见孩子们的嬉戏打闹,以及不知谁家的狗躺在了石板路的中央……
相对都市的喧嚣而言,多数时候,古镇的街巷是静谧的,静谧得就像悠闲坐在自家门槛的老人注视过客时,笑容中深深的皱纹,古镇在宁静、古朴、从容与祥和之中又多了一份沧桑之感。
2005年,乌江彭水电站动工,是年掀起了一股龚滩古镇游的高潮,听说龚滩即将消逝,喜爱古镇的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和古镇诀别,他们贪婪地用镜头纪录下古镇的最后身影,后来的人们只看到了一片断垣残壁。
“2007年的乌江之水比往年显得更加冰冷,冰冷的江水不只是一柄软软的刀子,蛮横地切断人们平静的生活,切断古镇久远的文化,切断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在古镇搬迁之前,一位游客描绘了她最后不愿离去的情景:千年的江风,吹过沧桑的吊脚楼,拂过光滑的青石板,留下如耳语般的声声叹息,有欢娱,有悲歌。
公元2008年,随着江水渐渐漫过片片残砖碎瓦,名义上最后仍象征古镇的废墟宣告了龚滩生命的窒息与终结。昔日乌江上的险滩变成了高峡平湖。(明天请继续收看无河的故乡-汉江篇)
16、水污染防治法:以硬指标确保硬约束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03月0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950056.html
针对“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加大了水污染违法成本,增强了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水污染防治法综合运用各种行政处罚手段,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根据违法行为的不同,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罚款、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业、关闭等措施。
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完善了环境污染损害的民事责任制度,对污染者对所造成的污染损害承担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作了具体规定。对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认为这是政府承担民生责任、确保国民喝上干净水的立法行动。而期待本法能不走样地得到执行,五年、十年之后,水污染问题能有大的改观,则是国民对政府效能的更深切的企盼。
应该看到,政府对保护和改善我国水环境的力度是不断加大的。就在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还宣布将实行“绿色上市”,环境治理包括污水治理不达标的企业,不能上市融资。
同时,也应该看到,国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破坏环境的违规违法行为的容忍度则越来越低。近年来的几起水污染重大事件变成社会突发性危机事故一再表明,在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的改善上只能进步,不能原地踏步,更不能退步。这也是国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正当要求。
这种正当要求已经成为政府“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硬约束。硬约束已经分解为各级政府的硬指标。兑现这些硬指标,是政府的责任。而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则使这一硬约束再上了一道更新的法律约束之锁。可以说,对水污染的防治,水环境的改善,该硬的都硬了,能硬的也都硬起来了。
但是,不管如何硬,最终还得落实到执行层面上。执行的关键,一是算旧账,以往未达标的单位如何达标?何时达标?届时达不了标能否依法论处?再就是算新账,新项目能否严格按照此法依法立项上马?对违法上马者能否依法究责?
不走样地执行此法,既可以在水污染防治上还旧账,也可以使新的发展不再欠新账。现在每年的投入都是数以万亿元的巨量规模,如果所有的投资都符合新的环境要求,用不了十年,包括水环境在内的整体环境质量就肯定大不一样了。(文/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