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3
七月二十三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绿色GDP数据遭遇发布阻力 可能被无限期推迟
2、专家汇聚苏州研究应对水污染
3、联合国发布《大湄公河流域环境展望》
4、19部委会战中国水战略
地方信息:
5、沈阳:借助电子眼 监控污染源
6、滇池蓝藻暴发将分级“预警”
7、河北提高项目环评审批门槛
重大水事:
8、淮河安徽段遭遇重大险情 近500米堤坝全线坍塌
9、新华网:新一轮长江洪水进入三峡水库
10、三峡升船机完成总体设计
11、新华社:王家坝水位止跌复涨 专家称回涨不会超28.1米
污染信息:
12、图文:江苏铜山百余亩鱼塘遭污染
深度报道:
13、安徽水污染调查:高污染工业发展成最大原罪
环境时评:
14、月牙泉水深为何如此敏感
15、环保:先发展再治理模式已走进死胡同
16、环保危机源于政府失灵
1、绿色GDP数据遭遇发布阻力 可能被无限期推迟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年07月2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017085.html
从年初起媒体就在等待的“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估计将被无限期推迟发布。
媒体们得出这个判断,是由于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在7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绿色GDP是媒体、社会为了简明而用的一个名词,真正的绿色GDP核算制度目前并不存在。国际上现在还没有这个意义上的GDP核算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核算方式,所以中国还不能够公布所谓绿色GDP核算的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
而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曾联合公布了“2004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当时新闻发布会上,两部门都表示,正在研究的2005年的数据会很快向公众发布。当时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当时曾经对外强调,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计划进一步扩大核算范围,完善核算方法,逐步形成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制度。
此后也有消息说,2005年的数据将在今年的“两会”后发布。
今天,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绿色GDP)研究》项目技术组专家王金南对本报记者说,他本人认为,之所以至今未能公布最新的研究报告,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关部门在发布内容和发布方式上存在着分歧。
王金南认为,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目前开展的环境污染经济核算确实只是绿色GDP中的一部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但并不影响用这个数据来说明目前中国的环境形势。发布这样一个数据能明确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究竟有多少经济增长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而获取的,也能帮助地方官员理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另外,并不能因为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就说中国不能搞。
据悉,早在几个月前,2005年度《环境与经济核算研究》就已经完成了,目前专家们正在进行2006年核算研究工作。
有分析认为,推迟公布2005年的数据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地方政府对公布本省的研究核算数据比较敏感。
有关人士还透露,早在2005年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2006年年底,这10个省市的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已全部通过两个部门的验收。但值得玩味的是,各省仍处在“谈绿色变”的敏感期。个别试点省市还曾经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函要求不要公布核算结果。
王金南说,绿色GDP造成地方上这么大的震动,成为这样敏感的话题,本身就证明它是有用的,它让一些地方官有所顾忌。作为专家,他认为他们工作的目达到了一半,“有触痛,说明这项研究还有点儿用。”
在这位专家看来,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科学发展观的一种衡量尺度。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就要随之改变,同时由于扣除环境损失成本,也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大大下降。目前,许多地方仍然唯GDP至上,在这种观念支配下,要进行绿色GDP核算,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王金南说,从10个省市的试点情况看,推进绿色GDP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搞清污染实物量和环境污染损失成本,了解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为污染减排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帮助政府了解哪些部门、哪些地区是资源消耗的“高强度区”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重灾区”,有利于对症下药;三是绿色GDP核算的过程和结果,将为环境税收、生态补偿、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也表示,目前的环境核算工作还只是在研究中,国家统计局将本着十分严谨、科学、慎重的态度,继续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努力地探索可行的核算办法。(记者 刘世昕)
2、专家汇聚苏州研究应对水污染
来源:新华日报2007-7-23
http://www.h2o-china.com/news/50496.html
2007首届中国水污染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21日在苏州举行。来自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清华大学等部门的数十位专家和学者齐聚苏州,共同研讨臭氧技术在饮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专家介绍,在今年7月起实施的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臭氧被确立为四种饮用水消毒剂之一。虽然臭氧在水质处理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臭氧消毒装置也在国内投入使用,但是臭氧缺乏统一的使用、含量测定和效果评价方法。(李仲勋)
3、联合国发布《大湄公河流域环境展望》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7-22
http://www.h2o-china.com/news/50469.html
联合国最近发布的一份名为《大湄公河流域环境展望》的报告指出,近几十年来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趋势仍有望持续,但如果要使这一区域的贫困人口受益,经济发展就必须同扭转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努力相匹配。这也是联合国第一次发布对这一区域的联合评估报告。
报告指出,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提高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尤其是在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省。然而,大部分的增长忽略了这一区域超过70%的农村人口,他们中的许多人直接依赖自然资源为生。经济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已经导致日益严重的污染、土地退化和自然资源损耗。
报告警告说,如果不对这些现象做出回应,将导致无可挽回的生态破坏,对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造成深远影响,也将增加贫困和农村人口在面对健康威胁、自然灾害、食物匮乏和社会分裂等危险时的脆弱性。
“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通过经济增长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方面已经相当成功。然而,人们的福利同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自然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任何变动都将不可避免地对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在那些以农业人口和农业经济为主的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亚太地区办公室主任苏南德拉·什雷斯塔说。
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5个国家和中国云南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目前正通过采取行动解决一些环境退化的根本性问题,比如亚洲开发银行(ADB)大湄公河流域项目。但是,这一区域仍然缺少一个有力的、可靠的、有授权的机构来发展并协调其应对环境挑战的举措。建立一个类似机构迫在眉睫。
土地退化、空气和水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损失是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随农业开发而来的森林破坏所导致的土地退化是整个区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报告指出,除了对植树造林投入巨大的越南和中国云南省,这一区域国家和地区森林覆盖率已经在减少。1990年~2000年,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年均减少0.3%。
虽然水短缺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快速城市化正对现存的水和卫生体系施加压力,导致局部性水短缺和污染。此外,随着生活、工业和农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日益加剧,水质也成为一个日益令人关注的问题。
报告指出,对淡水的未来需求在民用和工业领域将是增加最快的。当城市和工业的用水需求增加时,农业用水将不可避免地减少,因此,在多样化的水利用和使用者之间进行有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土地和水问题之后,空气污染是一个正在增加的威胁,同其相关的治疗以及治理费用对公共财政造成严重负担。据世界银行估计,2000年,泰国6个城市中(包括曼谷)由PM10(粒径为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带来的健康支出达到6.43亿美元,仅曼谷一地的健康花费就相当于泰国GDP的0.5%,相当于每个居民平均每年要支付46美元。
在城市地区,废弃物产生的速度超过了地方政府收集、处理和处置废弃物的能力。在越南,全国废弃物收集的速度只是从2000的71%小幅增长到2003年74%,河内和胡志明市每年有将近100万吨固体废弃物未得到收集。
此外,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此区域内的6个生态区被公认为生物多样性显著的地区。所有6个生态区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不受控制的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猎是其中两个最为严重的威胁,捕杀和野生动物交易,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的扩散也构成严重威胁。报告警告说,如果这些国家和地区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在未来一个世纪内,这一区域超过一半的剩余土地和水源地将消失。
泰国环境研究院教授沙匿·阿卡索恩科阿易指出:“剩下的挑战是扭转环境退化的趋势和确保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面对这种挑战,政治意愿以及在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之内和之间的强有力的伙伴关系是不可或缺的。”(黄勇)
4、19部委会战中国水战略
来源:中国经营报2007-7-23
http://www.h2o-china.com/news/50514.html
对于目前中国水污染的危害程度,高中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有5万条主要河流,相当于人体的血管,水污染就相当于血液里有了病毒,病毒多到一定程度人就会得败血症。现在我们国家的水务就处在得“败血症”的边缘。
高中是联合国项目水务督察专家,他正在密切关注中国日益严重的水污染。
而眼下,中国工程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亲自出马,正召集组织中国顶级水务专家,制定这部事关中国经济命脉水战略。这部新的生态水利战略将在2008年正式出台。
生态灾难频发倒逼生态水利
前线总指挥部,电话响个不停。
因全身心投入到战略研究的组织协调中,指挥部里人们歇息片刻都已成奢望。这个总指挥部,就是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办公室。
“中国水战略将在2008年完成。”总指挥部的一位负责人透露,目前中国工程院、国家环保总局正在面向社会,邀请国内顶级的水务专家共同研究战略制定。“准备阶段基本完成,已经开始制定。”
“这次水战略重点将聚焦在水质上,即生态水利战略。”高中强调,“以前中国也曾有过水战略的研究,但是却将重点放在了水量上,即工程水利战略,现在看来,这是错误的。”
事实上,从这次战略总指挥部的搭建上,也能看出是次水战略的重点在于生态。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办公室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分别任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项目领导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
据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环境政策处一位人士称,中国水战略是中国环境宏观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据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目前中国的水污染状况令人震惊。不仅是南方太湖、滇池,就连一向很少有蓝藻出没的北方地区也难以幸免:吉林长春饮用水库爆发蓝藻可以说是百年一遇。“北戴河饮用水库也出现了蓝藻蔓延现象,这在过去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将从宏观上认真思考过去的思路是否有问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投入,过去几年一直在加大,但环境却在进一步恶化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水污染问题的集中爆发,给全国上下敲响了警钟。
中国水战略就是要从宏观层面着手,对以前的发展思路进行思考和评估,并对未来做出发展规划。“这个战略一旦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就会在具体措施上有所动作。例如,产业结构、优惠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调整。”上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认为。
流域管理破解统筹难题
“中国水战略将突出流域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科学研究所郑所长告诉记者,中国水战略制定完成后,中国的流域管理环境保护将形成体系,不再是现在的“单打独斗”,即一个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协调统一管理。
此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项目水战略的牵头单位。
郑所长透露,不仅太湖、淮河、海河、辽河、滇池、巢湖、三峡水库等流域将成为管理重点,海洋水环境管理也将纳入到战略视野中。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早在今年3月12日,中国工程院与国家环保总局就召开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项目启动筹备会议。到5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项目在中国工程院正式启动。
根据公开信息,中国环境宏观战略将是一部符合国情的新时期经济、社会与环保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为中国未来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战略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9部委共同参与制定。
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水战略。“而水战略的重点放在水质上,以治理污染源为根本。”郑所长也认为,与以往研究以水资源利用为重点不同,这次中国水战略以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安全为基本出发点。
目前,中国水战略下各个课题组已经开始制定研究方案,“预计明年可以制定完成。”一位参与此次战略制定的人士估计。
治污欠账何处筹集
“我无法告诉你目前中国根治水污染需要多少资金,几千亿还是几万亿?都有可能,总之是个天文数字。”
水务专家徐朝阳对记者说,中国每年都会投入巨资治理谁污染,但是收效并不大。“这说明我们的治水资金筹集、管理上有很大问题。”
他透露,中国的水污染治理欠账很多。“十五规划要求中国中心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要到60%以上,但实际上远未达标。到了县一级,污水处理设施或者形同虚设,或者根本就没有。”徐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地区连自来水的普及都是个问题,而是直采地下水。没有人使用自来水,就没人交污染处理费,污水处理设施就无法正常运行。这对环境的破坏可想而知。”
高中认为,水战略具体投资额会按照GDP的一定比例进行投入,包括城市供水、环保治理、洪旱灾害准备金、水处理机械工业投入、科研经费等都应列项。记者掌握的数据显示,仅今年水域治污机械设备一项,国家就拨款了20亿元人民币。但显然,这些投资全部来源于政府很不现实。
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傅涛曾对水污染处理资金的社会资金引入有比较充分的表述。他建议:“市场机制下政府依然承担一部分的投资,尤其是沉淀性投资,像管网投资、污泥处理等一些市场资金所不能支付或者我们老百姓所支付的价格不能涵盖的这部分成本,还需要政府以财政的形式或者国债的形式进行投资。”更重要的是,要对水务的投资体制进行同步改革。
他提出,政府要承担一些投资责任,而整个系统的经营又应该引入市场机制,要让社会企业来进行经营,改变原来那种政府投资、政府经营的局面。所以,他开出的药方是产权主体和经营主体进行分离。
可以预见,水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由于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公众与企业、地方之间的各种负责利益协调,既值得期待又不容乐观。
中国的未来水战略制定,正在和中国水环境的恶化速度赛跑。而这,显然是一场漫长的比赛。
三大治水工程投入
治滇:十多年来各级部门共投入47.62亿元治理滇池,但水质未获根本好转。 专家认为,滇池水质仍未根本好转的主要原因是,流域环境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滇池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修复和重建难度大;缺乏稳定的治理资金来源渠道及有效的融资机制等。
治太:历时15年,投入近百亿元,但一期治太工程成果寥寥,并在今年爆发大面积蓝藻。接下来的二期治太工程将投入1000亿元。
治淮:淮河治理历时12年,各方投入600亿元,但淮河污染仍有加重趋势。(李国华)
5、沈阳:借助电子眼 监控污染源
来源:沈阳日报 2007年7月23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6604
一个城市的污染源千差万别,市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日益苛刻,如何用较少的人力管理好复杂的城市环境,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课题。
“目前,沈阳的主要污染源和重要环境空间都已被‘电子眼’24小时全天候监控,我们可以随时掌握环境变化和主要污染源的动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测工程,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管理、精确管理,有效“看住”污染源。
在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监控大厅,轻点鼠标,即可随时将大屏幕切换至一个个企业的工艺流程图,在这些图上,有一些非常明显的点,这就是污染防治设施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当这些点呈绿色时,说明企业污染控制设施运行正常,如果显示红色则说明污染控制设备处于停运状态,这时系统会自动报警,监控人员将立即通知“片警”到现场查处。这就是监控中心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为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沈阳环保在线监测系统在北部污水处理厂等24个单位安装了30套水污染防治设施监控设备,在沈海热电厂等9个电厂安装了12套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其中5座污水处理厂、东药等6个水污染重点源均安装了化学耗氧量在线数据仪,并在采集终端安装了“黑匣子”,连续监控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状况及化学耗氧量排放数据。
系统运行以来,一些违法行为得到查处,有效地遏制了偷排等违法现象。记者发现,在企业监控记录上,污染设备停用现象呈逐月递减的趋势,监控人员介绍说,目前所有在线监控的单位,基本能够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
截至目前,沈阳热电厂、沈海热电厂、金碧兰化工有限公司、东北大学、“东药”等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单位正在进一步完善设备,并与市环保局联网,通过市环保局验收后,将于2007年底正式投入运行。
今年,市环境监测部门将对全市300家重点总量控制污染源开展总量监测工作,对50家规模较大、污染较重的污染源企业进行总量审计工作,并对国控18家污染源企业废水每月监测一次,废气每半年监测一次。另外,沈阳还计划在三年内对全市57家水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实施在线监控排放。
6、滇池蓝藻暴发将分级“预警”
来源:昆明日报2007-7-23
http://www.h2o-china.com/news/50482.html
市政府通过预案 滇池蓝藻暴发将分级“预警”
近日,昆明市政府召开第52次常务会,研究通过《滇池蓝藻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预案》主要由基本原则、组织领导、重点防控水域、蓝藻暴发的分级、蓝藻暴发分级预案的启动条件、蓝藻暴发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保障性措施七部分组成。
为确保蓝藻暴发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成立以分管市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滇管局局长、市环保局局长为副组长,水利、财政、科技、气象、度假区管委会和沿湖四县区为成员的滇池蓝藻暴发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蓝藻大规模暴发应对处置的组织领导、指挥和综合协调工作,适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置组、监测预测组、监督执法组、科技保障组。
滇池蓝藻防控水域分为重点防范区域和其他突发水域范围。其中,重点防控区域为:市第五自来水厂饮用水备用水源取水口;草海航运公司码头(闸门)至草海入口的大观河河段水域和南起船闸沿主航道至船房河入口水域;外海西北角龙门村沿海埂路过船闸至海埂公园东大门沿线水域;滇池北岸小河嘴村(蓝色庄园以东)附近。其他突发水域范围为:滇池蓝藻聚集的环境敏感区。从饮用水源(备用)取水安全、藻类生物量、水体富营养指数、卫星遥感判读、湖泊水体水温、气象条件及社会调查7个方面判定,将蓝藻暴发分两级即严重级和危害公共安全级。
《预案》明确提出,蓝藻暴发达到严重级时将启用备用的固定式抽藻设施;扩大蓝藻清除范围;组织应急打捞队;适当提高滇池外海运行水位,改变蓝藻生长环境;通过围阻将富藻水经西园隧道排放,减轻蓝藻污染压力等措施。
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级时将采取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和部署有关工作,组织开展实施;向公众发布蓝藻暴发紧急通知,并告知公众应采取的应急防范措施;暂时停止将滇池作为饮用水(备用)水源;全力启动机械清除蓝藻措施;视蓝藻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对存在人身健康影响的居民进行人口转移,关闭受影响区域的公园及公共设施;在气象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实施湖面人工降雨,降低水温,改善水质,减轻蓝藻产生的危害;全民动员清除蓝藻措施。
《预案》还提出对打捞后的蓝藻采用气浮分离、机械离心分离和微波干燥脱水等技术进行最终处置;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滇池流域内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设施正常运转的监督管理;在重点区域的主要湖湾用大型围隔养殖滤食性鱼类;强化并提高对蓝藻产生机理及处置方法等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及应用示范。
《预案》要求市财政局和各县区财政部门及时安排资金,切实做好保障工作。(作者: 杨蓓)
7、河北提高项目环评审批门槛
来源:经济日报2007-7-23
http://www.h2o-china.com/news/50493.html
为了从源头控制污染,河北省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对以下项目不予环保审批:一是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或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二是列入国务院清理整顿范围,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电石、铁合金、焦炭、平板玻璃、135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等项目。三是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区域,影响生态和污染环境的项目。四是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以及占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或者建在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带,但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生态功能的项目。五是在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无法通过区域平衡等替代措施削减污染负荷的项目;原有设施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不能通过“以新代老”、“以大代小”的措施实现“增产不增污”的项目。六是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以及被明令限期治理,仍未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七是规划没有依法进行环评的,规划范围内有污染的项目。八是未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地区,区域环境地表水质量达不到功能区划要求的、增加水污染的项目。(郝卫)
8、淮河安徽段遭遇重大险情 近500米堤坝全线坍塌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年07月2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7-23/024213503811.shtml
本报安徽凤台7月22日电(记者黄勇 通讯员王绪发)因长时间高水位浸泡,淮河花家湖段堤坝自7月18日以来连续发生四次大规模坍塌,最大坍塌距离200米,最短的一段也有35米,此段堤坝保护着一万亩良田、一个大型煤矿和一个大型发电厂。目前塌陷的老坝已经基本失去抵挡作用,全部靠武警战士和当地群众垒筑的新坝抗击洪水的冲击。据悉,这是今年入汛以来淮河流域安徽段发生的最大险情。
据了解,自7月17日接到当地险情通报第一支200多人的武警部队迅速抵达抢险以来,截至今日已有来自武警安徽省总队、合肥市、巢湖市、淮南市3个支队的700多名官兵投入此段特大险情的抢险之中。武警安徽省总队司令员夏鹤少将几天来始终坚守在此段堤坝,在抢险第一线指挥部署抢险工作,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洪士气。
记者在抢险现场看到,原来垮塌的堤坝已经被军民共同奋战打下的4层木桩所代替,各层木桩和每一根木桩之间都用铁丝紧密连接,各层木桩之间再用沙袋填实,形成新的堤坝。据初步统计,目前此段近500米的塌陷堤坝已新填沙袋10万多包,打下木桩1000多根,投入人力近万人次。截至记者发稿时,打桩固基工作仍在进行,由于桩基离岸越来越远,目前普通木桩已不能发挥作用,改用长10多米的整根毛竹代替。
另据记者了解,由于淮河沿线近期依然降雨不断,淮河中游段将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高水位,类似的堤坝塌陷险情仍有可能发生,防汛抢险任务仍十分繁重。
9、新华网:新一轮长江洪水进入三峡水库
来源:新华网2007年7月22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6539
新华网武汉7月21日电(记者 杨希伟) 新一轮长江洪水的洪峰21日经过长江上游的寸滩水文站后,开始进入三峡水库。
长江水文局总工程师程海云说,自16日以来,长江上游干流区域以及支流的嘉陵江、岷沱江、乌江等流域发生大面积强降雨,降雨汇流进入长江,形成入汛以来的第三次洪水。
据长江水文局最新监测,长江上游的重庆寸滩水文站21日9时35分出现洪峰,洪峰流量为36600立方米/秒。洪峰经过后,寸滩流量14时已降至36400立方米/秒。
20日8时至21日8时,长江流域的嘉陵江支流渠江、长江干流三峡区间、清江、洞庭湖的澧水、汉江降下小到中雨,其中三峡区间局部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雨。
受上游来水及区间降雨影响,三峡水库入库流量21日8时已增至420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为41000立方米/秒,出入库流量基本相当。
位于三峡水库坝下游、长江上中游交界处的宜昌水文站流量也在继续增加,21日8时已涨至44400立方米/秒。
程海云说,受洪水下泄的影响,目前长江中下游的枝城至螺山段水位保持继续上涨之势,预计荆江的沙市水文站将继续上涨,但不会超过警戒水位。
10、三峡升船机完成总体设计
来源:新华网2007年7月23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6606
新华网宜昌7月23日电(记者江时强 李志晖)记者从中国三峡总公司了解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升船机项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升船机已完成总体设计,并于近日通过了国务院三峡办组织的设计审查。
升船机项目是三峡工程目前唯一尚未开工的项目,位于三峡大坝左岸,作为三峡工程的永久通航设施,升船机将为客轮和特种船提供快速过坝通道。主体承船厢长132米、宽23.4米、高10米,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船舶,过坝时间约40分钟。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113米,提升总重量13000吨。其规模和技术难度,在全世界的升船机工程中没有先例。
三峡升船机原来的初步设计已于1993年通过审查,1995年5月国务院三峡建委决定缓建。中国三峡总公司经过反复论证和方案比选,决定将原来的钢丝绳卷扬提升方案改为齿轮齿条爬升及短螺杆长螺母柱安全保障系统方案,2003年9月,国务院三峡建委同意此设计修改。
三峡升船机采用国内外联合设计方式,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设计院和德国LI-KuK设计联营体共同承担设计任务。德国联营体承担船厢及其设备部分的设计,长江设计院负责升船机工程的总体设计,以及德国联营体设计项目外其它所有项目的设计。
负责审查的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认为,三峡升船机采用齿轮齿条爬升方案技术可行,可以做到安全可靠,建议国务院三峡建委早日批准开工建设。
11、新华社:王家坝水位止跌复涨 专家称回涨不会超28.1米
来源:新华社2007年7月23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6627
新华社安徽蚌埠7月23日电(记者程士华、何晏)22日18时王家坝水位止跌复涨,从27.62米涨至27.63米,这是第三次洪峰通过王家坝以来王家坝水位第一次止跌复涨,截至23日9时,水位缓慢涨至27.64米。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预报专家23日告诉记者,根据23日8时实时雨水情,未来两天王家坝水位的回涨不会超过28.1米。
在谈到这次水位上涨的原因时专家称,这几天洪汝河的来水比较大,上游有一个小洪峰,同时淮河上游圩区的排涝也对提高淮河王家坝站的水位有一定影响。
因为上游降雨不大,这次王家坝水位的复涨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未来具体情况要看降雨与上游来水情况。
淮河干流第三次洪峰已于17日11时安全通过王家坝,洪峰时水位为28.95米,流量为5140立方米每秒。
12、图文:江苏铜山百余亩鱼塘遭污染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7年07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7-22/160913502407.shtml
江苏铜山百余亩鱼塘遭污染
7月21日,江苏铜山县周庄养殖场100余亩的鱼塘,河水乌黑浓稠,散发阵阵农药味。两岸漂着白花花的死鱼,连鱼塘中野鱼、野虾也未能幸免。死鱼事件发生后,铜山县以及徐州市的两级环保部门赶到现场分别在鱼塘和上游区域的排污口附近取了水样。目前,养殖场死鱼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中新社发 雍君 摄
13、安徽水污染调查:高污染工业发展成最大原罪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07年07月2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7-23/092613506798.shtml
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在被“限批”的名单中,安徽省的巢湖、芜湖和淮河岸边的蚌埠市同时“榜上有名”。一时间,安徽被外界看成了水污染重灾区。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赴安徽实地调查采访三地污染状况,所到之处,污染惊人。
其实,包括饮用水在内的水污染不仅仅发生在安徽,有专家称,种种迹象表明,由江、河、湖、海的水污染而造成的居民饮水危机已经到了一个“坎”。
每年7月份,安徽人的警觉都会提高到一个峰值,因为在这个时候,自己的母亲河—淮河,都会面临滔天巨浪的考验。
但偏偏“祸不单行”,一次“环评风暴”在洪汛之前突然到来。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对淮河岸边的蚌埠市实行“流域限批”,巢湖、芜湖同时“连坐”,安徽境内的(长)江、(淮)河、(巢)湖首次“联袂”入选限批“黑名单”。
“巢湖基本上‘死’了”
“调查巢湖污染,要看风向,南风北看,西风东走。”7月6日下午,记者赶到巢湖市,一位热心市民这样指点。巢湖市位于巢湖东岸,此时,正好是东风,记者只好匆匆驱车到巢湖西岸。
“前几天,政府来人,撒了一些药,上午还能看到(蓝藻),下午就看不见了。”巢湖西岸合肥包河区庙圩村村民汪家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半个月前,政府发动我们打捞,每天给50元工钱,现在已经被我们打捞的差不多了。”
他告诉记者,“蓝藻来时铺天盖地,先是绿色,后变黑色,最后发臭。”此时,记者镜头里依然能看到蓝藻留下的“残局”:褚黑色的斑块附着在湖边浅滩,暴露在岸上的已经成为细小的颗粒。
“我们把它(蓝藻存留物)捞上来,做肥料。” 汪家怀说。
7月19日晚,村民汪家怀又致电《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巢湖的蓝藻又来了,头两天出现,现在正开始集中,水的味道又臭了起来。”
随着“城市化”农转非并入合肥包河区的庙圩村,见证了巢湖污染的全过程。“30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吃巢湖水,好几代人了,最近这几年,只能吃井水。”一位李姓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巢湖水连洗衣服都发臭,我们的水井也越打越深,从当初的10米,到现在已经打到30米。”
汪家怀告诉记者,从饮水方面看,巢湖基本上死了。所以,巢湖边的居民的饮水只能靠井水,目前,砖井已经不用了,家家户户都在用地下井,除了因拆迁搬来的新户,几乎每家一口井。“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反过来了,井水受到湖水的‘干扰’:水越来越臭了。” 7月19日,汪家怀电话里的声音有点激动。
记者调查了解到,巢湖污染对周边居民最大的威胁,就是饮水变的越来越难了。就连家禽家畜,都得依靠过滤过的井水。“你看看,水的颜色还是有点黑。蓝藻来的那几天,我们要把从井里打出的水放在缸里澄一澄,然后才能吃。”一位在井边打水的李姓村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对祖辈居住在巢湖边上的村民来说,除了外出打工,巢湖是他们主要的副业收入—捕捞鱼虾,拿到市场上卖掉来贴补日用。
“巢湖虾很好的,7、8元一斤,我们家有2个人下水捞,好的时候,每天可以挣到100多(元)。”该村周女士告诉记者,“现在,鱼虾死了,草也跟着死,对我们损失很大,生活也面临着威胁。”
这位主动给记者留下自己手机号码的周女士,又动员附近的一条船只带记者划到湖中。方圆800多平方公里,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的巢湖,此时,姑山、姥山两个岛屿依稀在目,灰黑的湖水,浮漾着一股腥枯的味道。“烟波浩渺,白帆点点”,只留在记者手中的一本旅游推介手册的图片里。
据介绍,农历5-6月正是巢湖清水季节。“10年前,巢湖水不晓得有多清,真的用手捧起来就可以喝。当时,巢湖鱼虾繁多,用手也可以抓到,现在水这个样子,鱼虾少了,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摆船的村民说。
此时,一对夫妻正在收拾刚刚打上来的巢湖银鱼,他们告诉记者:“巢湖银鱼是很有名气的,但现在因为受到污染,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村里30多户人家,原来卖鱼每月平均总能挣个千数元钱,眼下很难打到了,8月份,我们都准备去打工了。”
巢湖环保局坦承,由于超标排放,巢湖水质多数为V类或劣V类重度污染。“Ⅴ类水已不能和人体接触,劣Ⅴ类水更是丧失基本生态功能,鱼虾少是必然的。”
芜湖加盟长江“排污沟”
与巢湖“咫尺之遥”,位于长江南岸的芜湖市,其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此次环保风暴中被戴上了“紧箍咒”。
“6市2县5个工业园”中,就包括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正是奇瑞首家合资公司—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的厂址。据了解,该公司正在和克莱斯勒、菲亚特等公司谈跨国多边“婚姻”,准备争夺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宝座的奇瑞在这次“限批”中也陷入尴尬。
《中国经济周刊》13日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也被划入“督办”之列。
芜湖市的一位市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个市很多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入长江。
沿芜湖境内的长江大堤察看,记者见到不少河段都出现漂浮着白色泡沫的污染带,有的宽达数十米。
和芜湖有相似遭遇的还有位于长江下游北岸的安徽省安庆市,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安庆每天有20万吨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长江,安庆石化每天产生2.4万吨工业废水,其中平均每天有3600吨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蚌埠:“浊滔”遭遇汛期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是安徽人对自己“母亲河”的世代传唱。可如今,刚刚并到蚌埠禹会区的宋滩村村民们,提起淮河,家园的忧虑便写在脸上。
“这儿曾是一个美丽的港湾,几年前,很多市民都习惯在傍晚来我们这里散步。”7月10日,宋滩村的万女士说,“可现在,连我们自己也难呆在这里了。”
因为洪涝灾害和污染事件,这个村即将整体搬迁。记者采访时,天空下着小雨,村里面泥水满地,还没看见河水,就已经闻见一股夹杂着腥膻的臭味。
记者发现,围观的七八位村民,年龄多为三四十岁,但“清一色”,顶部的头发都变白了。“我们村里的人,头发喜欢白,也不知道为什么。”当问起头发变白的原因时,村民们都不知道个中原由。
像村民们的头发一样,一起变的还有河边的庄稼:很多菜叶都包上黄边儿。“变黄是小事,东风刮猛了,污染颗粒多了,(庄稼)还会死呢。”一位村民说。
“现在,FY集团(化名)的水管都从地下排泄到淮河,主要是下半夜排。”一位从事城市环卫工作的大姐告诉记者:“遇到下雨天,下水道阻塞,工厂废物‘翻臭’,满地都是,远近都受不了,就连我们食用的井水,也变成黑色。”
时值汛期,河域宽阔,夹在船舷之间的水面漂浮物依稀可见。记者来到蚌埠新港建设工程部码头时,遭到拒绝,后绕道穿过岸边成堆的垃圾山从泥水小道北上2000米,终于来到淮河边上。
这个和宋滩村呼应的河边,平缓的灰黑色河水中停泊着几十只小船。因为涨水,这些船只正在泊驻着。“马上要发大水了,淮河里的污染物可以被水带到下游了,水过后,要干净一段时间,但是,有他们在,也不会长久(干净)。”船上姓周的老汉告诉记者。
老汉说的“他们”就是指蚌埠FY集团。当记者来到这个集团的门口后发现,高立的岗亭,4位治安巡逻员在警示着周围。墙壁上的告示是:“未经许可不许拍照”,几千米长度的工厂沿着淮河“布局”,迷眼的粉尘捎来一种怪味。
民间质疑:“元凶”为何不现形?
“污染都是从城市来的。”巢湖庙圩村的周女士用手指着巢湖边缘的建筑群说,“主要是合肥来的生活污水,两沟大河也带来大量工厂污水。”
“巢湖污染源分散,细水慢汇,70%的污水都是从合肥来的。”巢湖环保部门一位人士激动地告诉记者,“都是合肥惹的祸。这次风暴合肥没有入列,不代表它没有问题。”
不过,记者从当地媒体的报道中发现,合肥似乎已经含蓄地承认了事实:肥料使用率不高,农村生活污水不处理直接排入水塘……类似这样的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巢湖磷含量增加、巢湖蓝藻增多的重要原因。为消灭巢湖蓝藻,合肥今年正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力争用5年的时间让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率达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绿化率达30%以上……
同时,《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从蚌埠市环保局了解到,国家环保总局对蚌埠“流域限批”之后,对辖区蚌埠海川化工有限公司、蚌埠九采罗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蚌埠族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实施停产,同时,拘留了4家造污“大户”的企业负责人,而被当地群众认为是淮河污染“元凶”的FY集团却未受任何牵连。
“受牵连的还有我们环保局的4个相关人士,他们已经被立案侦察,将为自己纵容母亲河(淮河)污染付出代价。”蚌埠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说。
但是,该环保局人士拒绝评价FY集团。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坊间关于FY集团的看法却惊人相似:“FY是蚌埠纳税大户,在当地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而且,其背景更不一般,所以,在各种级别的大检查中都‘绝处逢生’,有惊无险。”
“河流发黑、发臭、湖泊绿藻丛生、癌症高发的加工型、低附加值、高污染的资源掠夺型工业发展,各地政府因招商指标、经济指标考核和官员的畸型政绩观强烈,各地几乎都在疯抢企业,基本是‘来者不拒’”。7月8日,安徽省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宣教法规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这才是安徽污染的最大原罪。”
14、月牙泉水深为何如此敏感
来源: 新京报 2007-7-22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3/2007/07-22/018@031215.htm
甘肃月牙泉濒临干涸,水域面积不断萎缩。然而,当地相关部门却对此秘而不宣。日前,月牙泉风景管理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水深等数据比较敏感,必须请示领导,他们不便向外界透露。(7月20日中国新闻网)
月牙泉与莫高窟、三危山、鸣沙山齐名,是敦煌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千百年来,月牙泉与沙海共存而不被掩埋,成为一大自然奇景。但7月15日《北京娱乐信报》报道称,现在月牙泉水域面积,已由上世纪60年代的24亩锐减到7.8亩,平均水深也由原来的10米多下降到1.1米左右。
估计这以后,月牙泉有关数据就成了所谓敏感问题。之所以“敏感”,其中可能隐含三个原因。
首先,由于多年来环境规划、监管失范,周边生态日趋恶化,导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水位连年下降。对此,地方政府虽心知肚明,但深恐“内情”外泄,遭致舆论拷问,也就不敢实话实说。
其次,作为“中国沙漠第一泉”,月牙泉今年5月底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品牌十强景区”。(5月30日《兰州晨报》)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哪有勇气说出月牙泉濒临干涸,乃至可能消失的相关数据?
再次,月牙泉景区平季票价为80元,旺季票价为120元。(4月10日《兰州晨报》)在某些地方官员看来,巨额旅游收入与个人政绩,存在“水涨船高”的因果关系。如果将月牙泉水域面积、水深尺度和盘托出,各地游客随之锐减,后果岂不是相当严重?
月牙泉是上苍赐给我们的礼物。当地政府对月牙泉水深数据等讳莫如深,既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也不利于集思广益,及时拯救这一沙水共生的天下奇观。□徐林林(湖南编辑)
15、环保:先发展再治理模式已走进死胡同
来源:四川在线 2007年07月2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7-23/081613506100.shtml
昨日,广东水利厅副厅长黄河鸿在汇报农村饮用水安全时说,调查结果显示,截止今年6月上旬,广东全省最终核定饮水不安全人数达1600万人,其中饮用水氟超标的有50万人、饮用水砷超标的有3万人、饮用苦碱水的有150万人、饮用污染水700多万人、还有400多万人饮用超标水质。(《新快报》消息)
广东总人口数为1.1亿,其中就有 160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中国特色统计结果一贯是报喜不报忧,也许饮用水不安全的真实人数字比1600万人更多。虽然黄副厅长没有透露饮水不安全的1600万人分布在什么地区,但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肯定是污染。
前年到珠海旅游时朋友给我讲了一个苦涩的笑话,他说在珠海作汤不用放盐,因为自来水就够咸了。到珠海旅游时,对珠海人上山排队接泉水的印象非常深刻,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自来水有问题,市民何苦要成群结队上山接泉水?
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在2003年GDP已达1.345万亿元,占全国的11.5%。今年上半年,广东宏观经济创下近十年来同期最快的纪录:实现生产总值6959.67亿元,同比增长15.1%。可如果经济的飞速发展要以牺牲市民饮用水安全为代价,这样的经济飞速发展又有什么意义?GDP再高,也不够交换1600万人的饮用水,外汇储备再多,无水可饮又有什么用?如果经济发展是要以700多万人饮用污染水为代价,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否值得反思?
广东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其它地方饮水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太湖暴发蓝藻迫使无锡市民抢购纯净水的场景还让人记忆犹新,长春饮用水水库又暴发蓝藻,数万居民无水可用。在炎热的酷暑,无水的滋味是什么?
按照广东比例推算全国至少有上亿人饮水不安全,如此严峻的现实怎能不让人触目惊心?中国大陆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可是也付出了及为高昂的代价,一亿多人在用自己的生命健康为经济腾飞埋单。
如果外汇储备、税收创历史新高,需要一亿多人付出健康的代价,这样的成绩有什么值得吹嘘?那些长期饮用不达标水质的人,谁能为他们的健康负责?再高的GDP能否换回他们的健康?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等经济发达了,再治理环境污染也不晚。现在看来先发展再治理的模式已经走进死胡同
如果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牺牲一部分人健康为代价,那么每个人(包括制定政策的人)都有可能是牺牲品,透支明天的生存权换今天的发展成绩。这种得不偿失的发展经济模式,已经走进恶性循环的死路。
全国上亿人饮水不安全的严峻现实还不足以引起重视,还要继续坚持先污染再治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维,明天的局面更不堪设想。
继续坚持先污染再治理的思维发展模式,最后一滴水只能是我们悔恨的眼泪。
16、环保危机源于政府失灵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7-7-23
http://www.h2o-china.com/news/50520.html
入夏以来,太湖、巢湖、滇池相继爆发蓝藻污染,在无锡引发严重的饮水危机。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全长500公里的渭河在宝鸡以下全程污染加剧,到达潼关进入黄河时全部变成劣五类水质。黄河支流延河的监测断面40%为劣五类水质。曾经山清水秀、林草茂密、鸟语花香之地,现在却变得污水成河、垃圾如山、土地退化……面对严重的环保危机,我们需要从更深层面分析。
环保危机根在哪里?
第一,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往往纵容一些企业“先污染,再治理”,使内部成本外部化。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型发展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一是治理代价高,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致使企业界缺乏治理污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并存在污染转移的风险;三是无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四是政府行政监督管理的成本过高。
第二,由于中国企业长期的产权不明晰,加剧了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使得他们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环境利益。煤矿企业不会关心酸性矿水的排放,因为它的任务是采煤,以后有没有机会很难说;电厂也不会关心空气的污染,因为它的工作是供电,先获取利益再说;造纸厂并不为附近的河流污染忧虑,因为他心目中是纸张的成本、市场行情和销路……这样,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破坏环境的成本就转嫁到外部的公共机构或个人身上。
第三,政府不仅未退出市场,而且更多地直接卷入经营活动,这使得政府的公共性被异化,大大降低了其在环境治理上的效率。地方政府为了狭隘利益,往往与地方污染企业之间结成“同盟军”,出现问题尽量“瞒天过海”。在环保总局组织的一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行动中,竟然清理出了208件基层政府制定的地方保护的“土政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了“分税制”,地方政府维持正常运转的费用更多地依赖于当地企业利税。而这些利税大户不少是污染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当地政府不得不倾全力维护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损害环境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企业的环境责任没有履行,政府往往会“体谅”其难处,而不予追究,直接导致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第四,环境管理差,正为某些官员谋取自身利益提供了“极好”机会。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用权力为污染企业撑腰,自己获得巨大的租金,致使环保机构无法监管,直接导致国家环境政策扭曲。据国家环保总局披露,近期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及重点湖泊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11个省区的126个工业园区,有110个存在违规审批、越权审批、降低环评等级等环境违法问题,占抽查总数的87.3%。
第五,对于地方官员而言,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而环境保护是第二位的。因为对官员的考核体系以经济业绩为核心。如果地方官员如期完成了各项经济目标,自然提级,否则会被处罚或降级。对于地方官员而言,经济产值是硬指标,生态保护是软指标,谁也不会“傻”到为了保护生态而降低任期内的经济产出指标,更不会考虑生态对接任者可能带来的衍生收益。结果,地方政府把GDP增速作为头号硬指标,而把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置于脑后。而且,现行的一些政策不是鼓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是鼓励大家粗放扩张。政府管制下土地价格低,能源资源价格低,水价低,资源价格低,资源开采不收费或低收费,污染环境不收费,都是在逆调节。数据显示:2006年,GDP增速达10.7%,大大超出原来8%的预期;而单位GDP能耗则没有达到下降4%的目标,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不降反升。一些省市交出了不合格的环保答卷。
不合格的环保答卷背后有只手
一是民选机制没有生根。“百姓跪求治污”的凄惨场景,突出地反映了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严重失职,反映了公众的权利贫困。一些干部,不是对本地的人民负责,而是对考察、任免他的上级负责,这样,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难以抑制。有人认为,上级可以监督。不错,上级监督对地方官员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个别政府官员总是不断地变换形式,从而使上级监督的实际效果要小得多。扭转一些市县这种不良现象的根本办法就是直接选举,这样,也只有这样做,官员才能对本地的人民负责——因为选票决定着他的“乌纱帽”。只有在竞争性的选举制度中上来的干部才能真正对人民负责。那么,通过人民监督、人民参与,可以大大限制特权。
二是我国目前仍处于一种赶超式的压力型体制状态,经济增长的压力非常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地方官员无论是从地方公共利益出发,还是从个人政治前途着想,都会优先考虑经济利益而不是环境利益。因为,经济利益比环境利益更直接、也更为明显。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其效果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显示出来,而地方政府官员的任期又是不确定的、相对较短,在这种情况下,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利益无疑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更进一步分析,即使一些有远见的地方政府官员下决心治理环境,但实际上很难全面衡量其环境治理的“业绩”。因为,环境的改善具有明显的公共品性质,有很强的外部性。即一地环境质量的改善,通常很难判断出有多少“功劳”应归当地官员的努力,又有多少“功劳”应归于相邻政府的努力。于是,地方政府官员谁愿意“为他人做嫁衣”?因此,在以经济目标为主导的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环境责任考核制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了。
三是官员没有环保的责任。他们认为环保是国家的事,环保执法是给地方经济发展找别扭。必须指出:地方政府承担起补充市场失灵的责任,是现代政府的要求。政府只有真正履行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环保责任时才是合法的。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又是对政府公共管理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责任政府理念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要求并加以满足,必须积极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
地方政府失灵的深层解读
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政府从四个方面转型: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秩序的保障,因此,现代政府的核心理念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次,市场存在失灵,要求现代政府由官僚政府转向责任政府,政府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补充市场失灵的责任;再次,市场经济提高效率的本质,要求政府由注重投入的理念转向注重产出,将节能降排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最后,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要求政府从全能政府理念转向有限政府理念,控制政府规模的过度扩张。
从这四方面分析,目前的环保危机实质上可以归结为地方政府的失灵。政府失灵,指的是政府没有达到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的目标,相反,由于角色的错位,影响了市场功能的发挥,产生了负的外部性。正是由于地方政府与其所辖污染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才使得地方政府在执行环境治理责任时敷衍塞责。正是由于一些政府官员不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是从个人政治前途着想,着眼点不是增进公众的环境利益,而是扩大自身的政治利益,不是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是牺牲环境换取任期的“政绩”,才使得表面文章层出不穷,豆腐渣工程频频上马,小煤矿、小水泥、小化工“四处开花”,造成环境利益的巨大损失。
环境治理的战略意义
作为一个后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在享受“后发优势”的同时,环境领域却有巨大的“后发劣势”。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把落后国家作为转嫁环境危机的场所,进行公害输出。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的外资企业约有1/3是污染严重企业。我们国家不能成为世界的垃圾场!必须规范跨国公司的不当经营行为。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国人均资源的消耗出现“加权效应”。以能源消耗为例,中国的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费量是中等收入国家的2.5倍,发达国家的4倍,主要能耗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0%-70%。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目前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导致酸雨的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0%。世界银行与中国有关部门完成的报告得出结论,中国每年有75万人因为环境污染而早亡。
环境污染造成国民福利的净损失。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每年造成的损失平均超过GDP的10%。
环境问题是关系中国国际形象的重大问题。欧盟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在电子电器产品和设备中禁止使用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世贸组织原则中环保标准也是重要的市场准入门槛,直接影响各国的产品进出口额。发达国家近年来设置的贸易壁垒正从关税型转向技术型,表现为掌握核心技术后,再提高进入门槛。
面对环境危机,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改革政府官员的考核方式,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并成为第一指标;另一方面,必须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使我国的产品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贾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