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30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环保总局禁止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影视
2、长江流域鱼类生存受威胁 专家呼吁保护鱼类家园
3、图文:致富“金豆豆”污染生态“救命水”
4、“十一五”期间北京将投资124亿多防治水污染
5、四川云南重现水电开发热潮
6、湖北枝江污水排入长江续:事发化工厂将迁址
7、大连:四大举措保护饮用水源
8、宁夏:企业排污不达标将被限产
9、吉林省首次对58家电厂核发排污许可证
10、苏门白酒草威胁三峡生态安全 专家呼吁尽快铲除
11、喀尔里克冰川逐年萎缩 哈密会成为第二罗布泊?
12、南水北调"进京入水口"亮相 世界最大水泵将入驻
13、中电投、国家电网等电力巨头境外项目订单频频
14、《中国财经报》:“靠水”为什么不能“吃水”(傅涛)
15、江河十年行之十
1、环保总局禁止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影视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6年11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30/125111663989.shtml
中新网11月30日电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时表示,影视拍摄活动不得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活动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就如何管理保护区内的影视拍摄活动这一问题,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指出,鉴于当前此类活动对保护区造成影响和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办法》首次将其纳入检查范围。进
入自然保护区进行影视拍摄活动的,可以比照参观、旅游活动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该负责人说,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禁止从事影视拍摄活动;在实验区内开展的影视拍摄活动,应当提交活动方案,报有关部门批准。影视拍摄活动不得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活动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拍摄过程中建设影响环境的项目或者严重影响景观的设施,应当遵守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
2、长江流域鱼类生存受威胁 专家呼吁保护鱼类家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6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06664.html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江湖阻断……
前不久,在湖北宜昌举行的中国工程院第五十五场工程科技论坛上,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呼吁,长江流域鱼类的生存正遭受威胁,鱼类的天然家园亟待保护。
长江鱼类资源丰富,是我国鱼类基因的宝库。但目前这些鱼类生存却正受到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江湖阻断等各种威胁。该如何保护、恢复长江鱼类的家园呢?曹文宣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留出一部分天然河道,不要修建水利工程。建立一定面积比例的保护区,使长江水利开发与鱼类资源保护协调发展。
保障繁殖条件,加强幼鱼资源保护。中华鲟是生活在长江干流的珍稀鱼类,中华鲟产卵繁殖时对河床、水温和流速等有特定要求,对中华鲟繁殖存在影响的一些因素,应高度重视。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通江湖泊,是四大家鱼的育肥场和仔幼鱼主要的索饵场。要弄清当前环境条件下幼鱼的“负荷量”,采取措施保护幼鱼资源。取缔有害的渔具和捕鱼方法。
修建鱼道不是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保护的有效手段。欧美一些国家在水利枢纽修建过鱼设施,主要是针对鲑科鱼类等洄游性鱼类。但长江上游不存在洄游性鱼类,过鱼设施难以发挥作用。如果盲目修建鱼道,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浪费资金,留下 “愚蠢和无知的纪念碑”。
曹文宣说,需要强调的是,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希望与风险并存,在增加种群数量的同时,也可能会影响、改变遗传结构等。应当注意人工放流的目的是资源增殖,而非短期经济效益;放流必须科学规范,并要跟踪研究,不能一放了之。
3、图文:致富“金豆豆”污染生态“救命水”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6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06863.html
在有“苦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曾经流淌着一条被称为“救命水”的河流——清水河,还有着一种被老百姓视为“金豆豆”的农产品——马铃薯。十几年来,一条从种植、销售到深加工环环相扣的马铃薯加工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马铃薯加工企业排放的污水却让清水河变成了“臭水河”。
河上形成千米白色泡沫带
清水河发源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流经海原、同心两县,由中宁县境内汇入黄河,全长180多公里,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
一个月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使宁夏骤然降温,记者冒雨赶到位于清水河上游的沈家河水库。站在水库大坝上,记者看到一股股卷着白色泡沫的黑水不断从上游漂来,最终汇集在1000多米长的大坝前,并合拢成一米多宽、1000多米长的白色泡沫带。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恶臭味,记者注意到,水库周围的水草全都过早地枯萎了。
据沈家河水利管理所所长马秉朝介绍,1959年10月竣工的沈家河水库,目前有效库容2385万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大约一万亩左右。近年来,水质污染问题以及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成了水利管理所的头等大事。
“水库的水变臭了,鱼都死光了,农民说啥也不愿意喝这里的水。可是打机井灌溉土地又会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水质越来越差,许多地方的水开始变成苦咸水,用这些水浇灌农作物,土地也逐渐盐碱化了。”马秉朝心痛地告诉记者。
靠近水库的固原市头营镇马园村50多岁的村民老哈告诉记者,以前沈家河水库里有不少鲫鱼和鲤鱼,大的有二三十斤重,村民们常在里面捕鱼,水面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水鸟;自从淀粉厂和造纸厂的污水排到水库后,水库里的鱼就慢慢死光了,水鸟也不见了踪影。“水库里的水只能勉强用于浇灌玉米和小麦,要是浇种胡麻和辣椒等蔬菜,就会有大量苗子死掉。”
马园村村民马振芳也告诉记者,“村里的地下水已经受到了污染,井水烧开后,上面飘着白色的泡沫。倒在碗里,有一层沉淀物,喝到嘴里又苦又涩,时间长了,就会头痛、恶心、肚子痛。”
在固原市环保局采访时,记者看到了一份有关固原市主要河流、水库水质的专项监测报告,其中的判断印证了村民的反映——“清水河沈家河、四营等水库及其上游河段,西吉县葫芦河夏寨水库、隆德渝河、彭阳茹河、店洼水库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恶化,水环境质量下降,这些地区的水质均为劣五类以下……清水河市区段主要污染物超标50多倍,沈家河水库主要污染物超标10多倍。”
污染源竟是致富“金豆豆”
而造成清水河污染的主要原因,竟是农民赖以致富的“金豆豆”马铃薯。
固原市所在的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年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却超过1600毫米。许多地方严重缺水,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36立方米,比联合国规定的极端缺水地区人均占有量还低164立方米。同时,地下水资源量少质差,总水量不到3亿立方米。“有水一片绿洲,干旱人禽争水”是当地的真实写照。水在当地群众心中就是“救命水”。
可是被当地群众视为致富“金豆豆”的马铃薯,又离不开水的支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发现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和旱耕地的土壤条件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曾是最不稀罕、最不值钱的土豆,逐渐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豆”,2004年固原市农民仅销售马铃薯的纯收入就达2.98亿元。
清水河上漂浮着一层白色污染物。资料照片
目前,马铃薯已经成为当地种植业经济收入最高的作物,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来自马铃薯。据了解,固原市全年加工马铃薯超过80万吨,生产马铃薯淀粉及其衍生品超过10万吨,马铃薯的产值在全市农业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均达到了20%以上。
除了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固原市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吸纳劳动力1.5万人,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许多农民靠种植、出售马铃薯的收入买上了农用车,盖上了新房,并添置了家用电器。
但经济发展的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固原市环保局副局长叶佩清告诉记者,当地淀粉生产企业绝大部分生产工艺落后,耗水量大,废水排放量大,又没有废水处理设施,废水严重超标排放,因此成为西海固地区地表水体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到2004年,固原的鲜薯种植面积已达到160多万亩,年产鲜薯100多万吨,形成淀粉加工企业和“三粉”生产作坊近3000家。每年加工用水30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采用地下水。经过政府有关部门两年多的环境治理,当地已有五六百家淀粉加工企业先后停产,并最终被淘汰出局。目前设计生产能力1000吨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以及一些“三粉”加工企业共有74家,其中52家大型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全旋流工艺改造,使废水排放量减少了2/3。
即便如此,上千家作坊式的小型淀粉加工企业仍然没有达标的废水处理设施,尤其是那些采用传统的淀粉池工艺生产粗淀粉的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工艺简单、落后,虽然淀粉提取率仅为13%,但加工一吨粗淀粉却用水40吨。一家企业每年排放的废水就有200多万吨。
叶佩清说,马铃薯淀粉废水是有毒无害,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水中,可通过微生物化学作用分解,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氧气。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造成水体缺氧而发黑发臭,从而进一步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高投资使企业望而生畏
“淀粉加工企业的废水达标排放需要一个过程,因为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布局分散,排放不集中,废水处理成本高,因此治理难度较大,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叶佩清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处理马铃薯加工废水最好的办法就是生化处理法,但这种方法要求水温达到15摄氏度以上,而固原市的马铃薯加工期在初冬才开始,水温根本无法达到要求。而且当地绝大多数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在资金、技术上都存在一定困难。
六盘山淀粉公司是固原市原州区的一家马铃薯精淀粉加工龙头企业。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年可加工三万多吨马铃薯,为了减少污水排放量,已经投资建成了蛋白液沉淀池和洗涤水循环池等设施。
为了进一步解决废水污染的难题,他们已经进行了全旋流生产工艺的改造,并与宁夏环境科学设计院和北京纬纶公司达成协议,对加工淀粉产生的废水进行全面处理。但预计460多万元的工程总投资,使这个计划搁浅,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与六盘山淀粉公司同处原州区的另外一家淀粉加工企业经理老赵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在2002年就完成了半旋流生产工艺改造,当时主要是考虑到节水问题才上的这个工艺,因为改造后能节约近一半的水,也意味着能省下不少水费。不过当时我们进行技术改造先后共投入了40多万元,相当于三年的利润。”
原本以为经过技术改造可以躲过环保局的罚单,没想到2003年以后,固原市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家企业只能将半旋流工艺改成全旋流工艺。结果,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了三倍多,而且每吨淀粉的耗水量仅为最初改造时的1/3,淀粉提取率也从10吨马铃薯加工一吨淀粉提高到7吨马铃薯加工一吨淀粉,排污量更是大幅减少。
“工艺改造可以给企业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可为什么很少有企业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呢?”面对记者的不解,赵经理坦承:“就是没钱!”据赵经理介绍,进行全旋流工艺改造需要投入300多万元,可企业根本没有这么多资金。迫于无奈,他向高利贷借了200万元。“我们企业每年的销售额才400多万元,利润也就30多万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还清这些钱,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赵经理说,“一般企业不愿意冒这么大风险,而高利贷方面也担心借出去的钱打了水漂。”
可能导致黄河水体遭受污染
如何解决生态“救命水”与致富“金豆豆”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当务之急,面对这种“两难”困境,固原市政府开始多管齐下,寻求“突围”。
据记者调查了解,由于固原淀粉加工废水主要是马铃薯清洗废水和加工工艺废水构成,其中清洗废水占70%以上,因此固原市决定先在未建废水沉淀池的淀粉企业中修建砼结构的废水沉淀池,之后在300吨以下淀粉企业和“三粉”加工中推广修建。并对加工精淀粉1000吨中的74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欧洲最先进的全旋流生产工艺。
叶佩清说,淀粉加工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污染严重的是加工工艺废水,占废水总排放量的30%。通过改造能使淀粉加工中废水排放量减少2/3和1/2,即全市每年生产期减少废水排放80万吨、COD排放量1000吨,大大减轻环境污染。
记者了解到,西吉大庄淀粉厂、原州区黄铎堡几家淀粉厂多年来用淀粉废水进行农田和果园冬灌的实践,对土壤有一定改良,粮食、水果增产明显。因此将淀粉废水用于农田、树木灌溉列为科研项目进行研究推广,就可以达到节约用水,减少废水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一位在当地检查环保工作的副主任说,固原地区的淀粉加工企业的污水处理措施如不尽快跟上,不仅会污染清水河,也会由此导致黄河水体遭受污染。因此,应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重,淀粉加工企业应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争取做到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两方面相得益彰。(记者:王莉 武勇 毛海峰)
4、“十一五”期间北京将投资124亿多防治水污染
来源:新华网2006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07565.html
北京市环保局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9日共同发布了北京“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目前,对北京总体水环境的描述是: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重并存。‘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计划投资124.6亿元用于水污染的防治。”
根据规划,北京市将对河湖水系进行综合整治,到2008年,消除北旱河、清河等30条河道沿线的1000多个排污口。同时,全面完成北京六环路以内200公里的河湖水系治理,恢复历史河流水系。
除了景观河道变美,还将对饮用水源进行保护和治理。规划指出,2008年要完成密云、怀柔和官厅水库一级保护区共362平方公里内41个村的污水和垃圾治理。2010年前完成密云、官厅水库上游及周边356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确保密云、怀柔水库水质稳定达标。
此外,北京中心城将新建北苑、东坝等5座污水处理厂;2008年以前郊区新增30座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每天20万立方米。2008年中心城和郊区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0%和50%,
杜少中表示,“十一五”期间,北京将采取综合措施鼓励再生水利用,到2008年河湖生态用水量达到3亿立方米,到2010年河湖环境、市政杂用和工农业利用再生水达到6亿立方米,鼓励宾馆、居民小区、机关单位等自建中水设施,到2008年利用中水4000万立方米。
据了解,“十五”以来北京持续干旱,上游来水量下降,又缺乏新水补给,2005年达标河流长度、达标水库库容和达标湖泊容量仅占监测总长度、总库容和总容量的45.3%、66.1%和32.9%。( 张淼淼)
5、四川云南重现水电开发热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11月3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2014
水电资源蕴藏量分别排名中国第一、第二的四川、云南两省,水电开发热潮涌动。4年后,两省水电装机容量将达6600余万千瓦,相当于目前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约55%
投资434亿元的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昨日在金沙江上开工。在这座中国“十一五”期间开工的第一座巨型水电站的背后,是涌动的西南水电开发热潮。
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前夕,四川省副省长24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四川水力资源蕴藏量在10万千瓦及以上河流共781条,有“千河之省”的美称。根据最近全国水力复查的成果,四川全省水电技术可开发量1.20亿千瓦,经济可开发量1.03亿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排名中国第一。
据统计,四川省境内目前开展前期项目的电站装机,已经超过了4000万千瓦。仅在金沙江一条江上,即规划有20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高达6000多万千瓦。而这些项目,绝大多数将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水电开发势头非常强劲”。
据最近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四川省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四川将“大力推进水电流域梯级协调综合开发,较大幅度提高水电开发率;加快大型水电流域开发,全面、统筹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江’水电基地;优先开发调节性能好的大中型水库电站,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水电站”。
规划说,“十一五”期间,四川将新增水电装机容量力争超过1500万千瓦;到2010年底,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川电外送能力600万千瓦;到2020年底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7530万千瓦左右,川电外送能力达到3330万千瓦左右。
而在水电资源蕴藏量居中国第二的云南省,其代省长秦光荣昨日说,云南省将积极开发中小水电,开拓云电自用、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三大电力市场,“力争用10年时间,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初步规划是,到2010年,云南的电力装机容量总规模将达到3648万千瓦。”
据此,水电资源蕴藏量分别排名中国第一、第二的四川、云南两省,其4年后的水电装机容量将达6600余万千瓦,相当于目前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约55%。
巨额的资金投入似乎也有了新的解决办法。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24日在相关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考虑到水电工程的工期很长,地方的资金也很困难,“我们承诺,如果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有效益后,会考虑给予四川、云南两省一定的股份”。
据记者了解,本月底,云南至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项目将开工;下月,四川向家坝至上海±800kV直流换流站工程也将启动。这两个世界上仅有的特高压直流输变电项目,将在未来极大解决华东、华中和华南的能源瓶颈
6、湖北枝江污水排入长江续:事发化工厂将迁址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2006年11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30/070611660079.shtml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 (记者钟楠 萧颢 胡传林 刘军) 化学品泄漏事件发生后,枝江市表示,事发化工厂将迁址。
据中石化湖北化肥厂相关负责人称,上游的湖北开元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分厂的污水排放,对该厂生产和职工生活带来影响,该问题已持续了5年之久,该厂曾就此向当地政府多次反映。为避免相关危害,该厂筹资打井抽取地下水,并正在改造内部供水管道。
据悉,枝江市已就此事故召开专门会议,该市主要负责人要求,尽快将发生事故的该分厂迁址。
排污口下游广设监测点未发现相关有害物质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 (记者钟楠 刘军 萧颢 胡传林) 28日凌晨,湖北开元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分厂突发的大火在扑救时,部分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水通过城区排污管网排入长江。当日上午,荆州市环保局接到通知后,立刻启动紧急应急措施,对荆江江段水质进行监测。至记者昨日发稿时,尚未检测出相关有害物质。
据荆州市环保局自然保护科一工作人员介绍,该局接到消息后,立刻与枝江环保部
门联系,掌握污水排放情况及动向,通知沿岸各县、市环保部门广设监测点,对水质进行监测,荆江江段各水厂在取水时,都对水质进行严格检测。28日晚10时,从枝江排来的污水到达荆江江段,工作人员分别选取4个点进行取水检测,发现无任何相关有害物质。29日凌晨,污水已通过荆州境内。
与此同时,为确保不引发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宜昌市、枝江市环境监测部门,在排污口下游10公里的范围内设置了8个监测点,派人24小时值守,每小时取水样化验分析一次。截至记者发稿时,各点监测结果均正常。
宜昌枝江停水区陆续恢复供水 居民生活恢复正常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 (记者钟楠 王成琛 萧颢 胡传林 刘军) 昨日凌晨1时30分,经宜昌市、枝江市环境监测部门反复监控,事发化工厂下游江口、七星台水厂开始取水、制水,凌晨4时30分,两区域内陆续恢复供水。
供水恢复后,枝江市政府组织有环境、卫生部门人员组成的多个专班,深入受影响区域居民家中调查,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3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恢复正常。
7、大连:四大举措保护饮用水源
来源:大连日报2006年11月3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2054
29日,记者在市环保局获悉,近年来大连市采取四大措施,积极对影响饮用水源的污染企业和污染源进行整治,并取得了成效。多年监测结果表明,大连市饮用水源地碧流河水库、英纳河水库水质状况良好,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Ⅲ类标准,满足饮用水源水质要求。
大连市城区饮用水源地主要有两个主用水库和9个备用水库,两个主用水库为碧流河水库和英纳河水库。近年来,大连市以“清理饮用水源及输水河道附近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并治理无法动迁的单位及居民造成的污染源”作为“蓝天碧海绿地工程”19项工作任务之一,对影响饮用水源的污染企业和污染源进行了整治。
在整治中,大连市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严格审批,禁止新上污染源。严格禁止在一级水源保护区建设或从事一切破坏水环境的项目及活动,对在一级水源保护区内违章建设项目,坚决依法取缔,决不姑息迁就。二是限期治理,有效控制污染。在对26家污染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的同时,大连市还组织建设安波污水处理厂,彻底解决其对水源地的污染问题。三是保护生态,改善水源涵养能力。市环保局在农村开展了“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乡镇”建设,通过生态建设,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为保护地下淡水资源,针对金州、旅顺地区海水倒灌严重的现状,在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通过建设地下截潜工程和地下水库等生态工程,有效改善了上述地区海水倒灌现象,提高了地下水源的蓄水能力。四是找准目标,解决重点问题。碧流河、英纳河上游是营口市和鞍山市,近年来,市环保局把解决一些敏感的水源污染问题作为重点工作。配合省环保局完成了碧流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等工作,促成省政府办公厅于去年下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划定碧流河水库和玉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为保护碧流河水源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对英纳河水库上游鞍轮公司的排污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多种渠道的努力,促使鞍轮公司的污水实现零排放。(李枝宏)
8、宁夏:企业排污不达标将被限产
来源:新华网2006年11月3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1/30/content_5412988.htm
新华网银川11月30日电 据宁夏《法治新报》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部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自2007年起对不能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企业进行限产限排,严格控制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企业排污必须达到排污许可证的要求。
据了解,自今年7月份以来,宁夏环保部门组织开展了编制全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工作,以便对饮用水源保护区依法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目前已经完成基础资料的调查、审核、汇总工作。2007年年底前宁夏将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污口,2008年年底前将关闭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污染源排污口。
宁夏环保部门同时将对企业废水进行治理,规定凡水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停产整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排污单位必须达到排污许可证的要求,自2007年起对不能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企业限产限排。
9、吉林省首次对58家电厂核发排污许可证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6年11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30/094911662136.shtml
本报讯吉林省首次对58家电厂核发排污许可证,要求相关企业按许可证上核定的排污量排放污染物。
据吉林省环保局污控处负责人介绍,这些企业包括现役的火电厂、热电厂、垃圾发
电厂、生物电厂和有自备电站的企业。在发放许可证前,环保部门对各企业的污染物按标准做了核定,领到许可证后,企业须按照排污许可证上的核定标准排放污染物,超过允许排放额度的企业必须通过市场购买排放额度,否则就是违规,将被增收排污费并进行相关处罚。
一家电厂负责环保的工程师说,为领取吉林省首次对电厂发放的排污许可证,电厂买了一系列环保控污设备,比如烟气在线监测仪、除尘器等。目前,电厂的除尘率能达到98%,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排放量至少能比以前减少20%。
吉林省环保局污控处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对所有行业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如第二年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排污证的有效期及标准将进行随时调整。
10、苏门白酒草威胁三峡生态安全 专家呼吁尽快铲除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2006年11月29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29/065911650814.shtml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 (记者王成琛 通讯员王玲) 三峡地区的生态安全正在遭受一种外来植物的威胁。昨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加强治理,尽快铲除恶草,避免引发生态危机。
生物防治专家丁建清说,从武汉到宜昌沿途,特别是高速公路两侧和建筑空地上,几乎都分布着这种一人多高的植物。令人担心的是,在三峡坝区这种植物随处可见,甚至在
一些寸草难生的水泥护坡石缝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由于生命力顽强,加上繁殖速度快,苏门白酒草的侵略性惊人,在它们生长的周围,几乎看不到本地植物生长。特别是“破土”的地方,由于原有的植被被破坏,这种植物乘虚而入,抢先生长,形成生长优势,破坏了当地的生物系统,引发生态安全,是典型的恶草。
丁建清忧心忡忡地说,苏门白酒草入侵我国已有百年历史,“杀伤力”比常见的“一枝黄花”更厉害。但目前,我省对这种看似蒿草的外来“植物杀手”却缺乏警惕,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尽快铲除恶草,后果不堪设想。
11、喀尔里克冰川逐年萎缩 哈密会成为第二罗布泊?
来源:新华社2006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07171.html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9日电 作为哈密地区两县一市几条主要河流源头的喀尔里克冰川正在逐年萎缩。
哈密市水利局长陈兴光曾经三度前往喀尔里克冰川。第一次是在1987年,为了方便以后对冰川融化情况进行观察,陈兴光在靠近雪线的地方用大石头做了标记。
第二次重返喀尔里克冰川是2002年,时隔15年,陈兴光吃惊地发现喀尔里克冰川后退了整整5米!“冰川本身就是一座固体水库,雪线后退5米,等于至少2亿立方米冰雪消失了。”陈兴光表情凝重。
第3次上喀尔里克冰川是今年9月,和上一次间隔仅仅3年。陈兴光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眼睁睁地注意到冰川又后退了1.5米。3年1.5米的距离仿佛在他脑海里敲响了警钟: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了!
令陈兴光触目惊心的还有,即使是人迹罕至的冰川表面,也落了一层形同蚯蚓粪便的泥土颗粒。毫无疑义,这样一些黑色的泥土颗粒加速了冰川的融解,以至冰川顶上也出现了潺潺小溪!
“喀尔里克冰川融化的雪水不但浇灌着伊吾和巴里坤的草原和农田,而且一部分还流到哈密市,对于极度干旱缺水的哈密市来说,喀尔里克冰川加速融化是灾难性的!”陈兴光说到慷慨处,激动得在办公室里来回走。
陈兴光对喀尔里克冰川加速融化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在他看来,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冰川附近天然草场的过度利用无疑是导致冰川消融的首要原因。超载过牧使得草场严重退化,裸露的黑土地夏天大量吸收阳光,骤然提高的温度必然加速冰川融化。
其次,喀尔里克冰川原本是洁净无瑕的。资料表明,1955年,哈密地区农业部门为了缓解农业旱情,还特意在喀尔里克冰川表面撒过煤末。可是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人们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往高高的喀尔里克冰川上撒煤末了,因为山风刮过裸露的土地,以及成群的牛羊从植被稀疏的土地上走过,扬起的黑土就足以使冰雪快快消融了!
冰川附近的植被是历经千百年风霜雨雪逐渐形成的。据在那一带放牧的哈萨克族老人回忆,他们小的时候,喀尔里克冰川脚下的牧草“长得和人的膝盖一样高。”茂盛的植被起到了涵养冰川水源的作用。那些年山上下一场雨,山下的小河通常可以流淌7天的水。可是这几年同样下一场雨,3个小时就流光了。骤然汇集的流水甚至形成山洪、泥石流,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听任喀尔里克冰川加速消融下去,再过几十年,哈密市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的陈兴光局长突然转过身,盯着记者的眼睛问。(新疆日报 朱必义)
12、南水北调"进京入水口"亮相 世界最大水泵将入驻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6年11月3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2041
南水北调工程的“进京入水口”——惠南庄泵站昨天(29日)首次“亮相”。记者昨天从中国水电二局获悉,南水北调惠南庄泵站将先期为奥运服务,届时世界上最大的水泵将在此“上岗”,为北京市输送出最大的出水量。
记者昨天在位于房山区的施工现场看到,一个庞大的地下工程正在建设“地下宫殿”——主厂房,而直径足有3米的粗大水管已经开始逐节连接。未来厂房建设完毕将安装水泵,水管接通后即可运行,而这些设备都将隐藏在地下。
“该泵站是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总干渠上唯一的一座大型加压泵站。”中国水电二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中线干线工程全程1267公里,京石段只有300公里,但却是北京供水的应急工程。该线段将率先竣工、提前运行,先期向北京供水,为北京增加4亿立方米的水量,以确保奥运顺利进行。该泵站总投资7亿元,将安装8台世界上最大的水泵,其中有两台备用。目前该工程已完成结构的90%,预计2008年4月实现为奥运小流量输水管线通水。(梁琦)
13、中电投、国家电网等电力巨头境外项目订单频频
来源: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1月29日
http://gov.finance.sina.com.cn/zsyz/2006-11-29/94469.html
11月23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炳华透露,中电投将在境外同时建两个装机容量150万千瓦的燃气电站,合同总金额为18亿美元。
王炳华介绍说,该公司也是这一工程EPC(即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Procu
rementandConstruct)的总包商。
实际上,不仅中电投,本报获悉,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公司在内,诸多电力巨头都已经拿到了部分境外项目大单。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电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正在积极竞标菲律宾国家电网的特许经营权。
同时,国家电网正在与法国电力公司合作,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建设一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而南方电网总经理袁懋振透露,该公司已经把“走出去”作为“十一五”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他说,南方电网已经被国务院确定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的中方执行单位。
据了解,11月16日,袁懋振已经与越南工业部副部长裴春区共同签署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设越南南部燃煤发电厂一期工程谅解备忘录》。南方电网公司将以BOT(建造、营运、转让)方式投资建设越南南部平顺省燃煤发电厂一期工程,该工程为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总投资约9亿美元。
“公司与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的电力合作项目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据了解,缅甸电力部正在与南方电网商谈,在泰缅边境建设一个装机710万千瓦的大型水电项目,南方电网已经表示投资开发意愿和兴趣。
另外,据本报获悉,南方电网还与柬埔寨达成协议,将合作开发该国松博300万千瓦水电项目和柴阿润26万千瓦水电项目。
14、《中国财经报》:“靠水”为什么不能“吃水”(傅涛)
来源:中国财经报 2006年11月3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2058
● 我国“十一五”期间的污水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地方政府将更多地依赖社会资本的投入来支撑水业建设的发展;
● 面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和对建设发展资金的巨大需求,各级政府仍然难以避免将引资作为水业市场化的首要目的;
● 如何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下发挥政策性资金的主导作用,对于水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十一五”期间的水业建设将具有更强的公益性,有效协调政策性资金与商业金融的关系,积极发挥政策性资金在公益性领域的重要作用,将利于我国水业基础设施的发展。
继2004年的“淮河治污”这一环境问题社会化之后,2005年更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圆明园防渗”,“深圳大截排”,“松花江污染”等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对水污染事件的关注度成倍地增加。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确定的“科学发展观”精神之下,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在2005年12月3日发布,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并通过《规划》在资金上、引导政策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这对改革中的水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福音。
正如国家环保总局所言,《决定》所指导的未来15年,是我国加快城市化的重要时期,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时期,因此也是环境压力最大的时期。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表现在“三个高峰”同时到来:一是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已经到来,未来15年将持续存在;二是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时期,环境风险不断增大,国家环境安全受到挑战;三是群体性环境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
“环境保护”作为国策二十余年,没有像现在这样来得这么认真;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来得这么严重;地大物博的中国对资源的困惑更没有像现在这样体会得如此深刻。
环境规划为什么完不成?
今年上半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太湖流域和东南诸河省界水体进行了水资源质量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太湖流域省界河流水质86.4%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国家投入上百亿元的治理资金还没有给太湖流域近4000万居民带来记忆中清洁的湖水,太湖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饮用水厂的供水质量和周边城市水体的水环境功能,已成为威胁和影响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和流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是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之一。然而尽管经历了为期10年的艰苦治理,但太湖流域总体水环境质量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原因错综复杂。
经过调查,太湖水质10年治理未达目标的主要原因是水污染防治的思路还停留在“就工程论污染控制”的层面,没有认识到片面的发展观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本。事实上,一些地方新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是为招商引资服务的,成了新增工业污染源的庇护所,区域排污总量并没有因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而得到削减。工程治污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中国的经济改革经历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历史时期,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原则在各级政府的全面贯彻尚有时日。
我国的环境规划一直以来并没有真正完成过。从表面上看,不能完成的原因是资金问题,社会资本没有充分调动,市场投入远不如预期。深层原因还有体制问题,市场化政策不到位问题。我们现行的环境规划体系起源于计划体制的规划模式,立足点是政府投资,从市场化的角度看,从理论到方法都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要求。
政策性资金主导水业建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策性资金在供水领域对地方政府资金起到了有力补充的作用,而在污水领域则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带动了地方政府的投资。
国债有效地带动了供水、污水等项目的集中建设,特别是从1998年到2002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国家累计安排国债资金983亿元,用于28个省(区、市)的污水等项目建设。国开行截止2004年末总贷款为14095亿元,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贷款为3100.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2%,可以说,这两大资金对于城市水业建设具有较大的贡献度。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增加投资仍然是以前,甚至目前政府推动改革的核心动机,而对效率的追求则刚刚开始提上日程;由于80年代以后地方城市政府就是城市水业的投资主导,因此城市政府比中央政府和省政府更加重视市场化改革的引资效果。
即便是现在,面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和对建设发展资金的巨大需求,各级政府仍然难以避免将引资作为水业市场化的首要目的。中央政府在2003年以前对市场化改革基本没有太多指导,国家的主要政策都是开放、引资,主管运营服务的部门是2003年以后才逐渐强调效率问题,并逐步提上改革日程,才开始关注水业本身的定位。
随着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财政性手段的国债将逐步淡出市政基础设施领域。但是,我国的城市水业基础设施,尤其污水处理行业尚处于建设发展期,资金需求很大,正在制定中的《“十一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指出,我国“十一五”期间的污水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地方政府将更多地依赖社会资本的投入来支撑城市水业建设的发展。
因此,如何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下发挥政策性资金的主导作用,对于城市水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发展将具有更强公益性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供水领域的投资重点是更新改造,污水领域的投资重点是新设施的建设。可以说,“十一五”期间的城市水业建设将具有更强的公益性,如果不能有效协调政策性资金与商业金融的关系,积极发挥政策性资金在公益性领域的重要作用,将有可能严重阻碍我国城市水基础设施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业市场化改革在各个国家以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形式相继展开,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水业市场化改革中只重引资而忽略监管和体制建设,造成了公共服务体系混乱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市场化改革项目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引入投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的同时,必须完善相应的市场监管体系,以免出现公共服务体系的混乱,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鉴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环境问题必将引发更多的食品、安全、卫生等其它社会问题,使其社会化影响被成倍放大。这将是今后城市水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背景,这对各级政府和从业企业都将至关重要,它会是企业发展的商业机遇,也会是经营企业的市场风险,更多地将是政府官员的责任追索的导火索。对政府监管部门而言,水业事件的社会化趋势使监管体系的完善更加迫切。
从根本上讲,水业市场化改革的根本在于效率的提高,而不是资产问题。随着改革深入回归运营,提高效率和加强监管,将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必然。
(作者系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链接
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和环境监管体制亟待形成
据了解,我国水环境污染在未来的十五年中依然很严峻。据建设部统计,全国尚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2%,但在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运行不正常。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一方面使得部分污水得不到处理而直接排入江河,另一方面也使得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能力闲置,或因管网雨污合流影响污水处理正常运行。
此外,城市污水处理运营管理体制不顺。目前超过半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仍然是事业型单位,市场机制的调节非常有限,企业对成本和收益的控制能力较差,政府的监督管理也难以到位。污水处理费征收机制仍不完善,多数城市污水处理费开征面小、标准低、收缴率不高,所征收的污水处理费难以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营。专家指出,我国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和环境监管体制亟待形成。
15、江河十年行之十
2006年11月28日 汪永晨
昨天晚上我们深夜12点才从怒江第一湾回到六库。为的是赶上今天上午在怒江州教育局召开的为怒江小学捐赠《电影课》的仪式。
从2004年关注怒江的记者们踏上那片神奇的土地后,那里的山山水水就一直在我们的牵挂中。第一次拍回来的怒江照片,及我自己这几年写的书,成了我们的义卖品。不论走到哪儿,现在义卖都是我们的重要活动。也就是靠这些义卖,我们已经为30个沿怒江的小学建立了阅览室。每年为那里的孩子订300元钱的报刊,买100元的少儿读物。
今年7月份,我们的志愿者萧远到那去检查工作时发现,那里的孩子们要不是没有电视看,有的看的,内容也多为武打和凶杀的作品。而十多年来,我国著名学者雷祯孝先生一直致力于开发电影课。他把世界上的电影分门别类,按年龄给孩子们编排。已经有几百个门类的电影,在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的推动下,在全国300多所学校进行了试点,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我和绿色流域的于晓刚,近年来在国际上得了一些奖,我们决定拿出部分奖金,在怒江和金沙江边为那里学校的孩子们开设《电影课》。为每所学校配备电视机、DVD和存有电影的硬盘。这次江河十年行的最后一站,就是我们的捐赠仪式。第一批开课的学校有37所。
今天上午,近30名老师在六库州教育局参加了雷祯孝先生为他们做的培训。一下子能看到世界上和和中国的,那么多为孩子们拍的电影,又那么直观地把有关环境、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做人的知识、道理通过电视、电脑放出来,老师看得不单自己异常的激动,更想象着孩子们看到后的情景。
听老师们说到这些时,我想我们今后要做的可能就是更加努力地义卖,把《电影课》开到怒江边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孩子中。让昨天我们去的只有6个学生的丙中洛四季桶小学的孩子们,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
今天下午,我们去了小沙坝村。那里2月份我去时农民还在担心的搬迁问题已经有了进展。他们的水田上已经盖起了农民新村。一亩水田补助的钱是5万5。因为村里和队里还要有相应的扣除。我们认识的老村长何学文家,8口人的一亩多水田地,本应赔6万8,最后拿到手的是6万零2。
目前,让何学文老人心焦的是,给他们盖的农民新居,虽然二层小楼很漂亮,但他们家的牛,猪,鸡在新居那么小的院子里是没办法再养的了。没有了水田,再没有养牲畜的地方,他们未来的日子会是什么样,他不能不想?
怒江建电站是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的贫困问题。昨天遇到的一位开发水电的工程技术人员还真诚地对我们说,怒江的老百姓太穷了。可今天,当我面对何学文老人的担心,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把老人的这份担心,告诉更多的认为要帮助怒江人脱贫致富的人。因为我不知道,他们是真得想听听老人和他的乡亲们眼下的心情吗?
又及,回到北京后,一路欢歌笑语的伙伴都病倒了,包括我自己。是我把行程弄得太紧了。在此,我愿向参加我们江河十年行的每一位记者和志愿者表示我深深地歉意。也由衷地感谢你能与我们同行。希望未来的十年,我们的行走中还有你的身影。
十天来,我们看到了岷江和上面的都江堰紫坪埔,为都江堰还能不能继续它的四六分水、飞沙堰能继续飞沙而忧虑;我们到了大渡河及木格错,为它还是那么秀丽而兴奋;看到了锦屏峡谷里正在建设中的锦屏电站,为雅砻江在那里还能不能继续自由地流淌而担心;我们看到攀技花旁边的二滩,为那里的领导把要往农民口袋里装钱,做事要有志愿者参与而赞赏;我们也看望了金沙江之子萧亮中的妈妈,在亮中的坟前鞠了躬,和亮中家乡的人们交谈了怎么能继续亮中保护金沙江的事业;我们还看了澜沧江,在江边的老乡家里坐了客,未来的十年里,我们不知道他们会搬到哪儿,但我们留下了他们的手机,希望还能持续关注他们一家的生活;在怒江,我们没有看到江中的勘探,只是那些探洞或许会长久地告诉后人我们这一代人的作为。而江边那位穿着工作服的人说,没有勘探在进行,只是因为告一段落,下阶段的工作还在准备当中。
他的话,我们当然不会只让时间来证明,我们会继续我们的江河之行。这样的行走,也不仅仅是记录,还会有我们每一个热爱自然,热爱江河,期盼任何一个工程都能透明、公正,有序地进行的人的呼吁,与捍卫。
捐赠仪式前
听课
农民现在的家
江边的新村
农民新村
新村的铺面房
新村的小楼
大山无言
大江在等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