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一月二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十一月二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11-22

今日江河江河信息导读:1、环保总局:地方政府限制环境执法土政策较普遍

                      2、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前三季度环境状况

                      3、"绿色采购清单"公布 中国绿色采购制度正式实施 

                      4、《解放日报》:中国解决水危机力度前所未有

                      5、副市长当众向督查组撒谎 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6、组图:滇池遭最大规模废油污染 治污何以致污

                      7、组图:黄河兰州段再遇红色污染 污染带长2公里

                      8、衡水治理子牙河水系:未完任务停止审批新项目

                      9、山西环保重拳:企业不达环保标准不得向银行贷款

                      10、重庆拟规定重大污染事故最高罚款百万

                      11、青海玉树州:让“白色污染”远离三江源

                      12、黄河流域首个水权转换节水工程投入运行

                      13、西部水电开发三位一体生态补偿设想

                      14、评论:全面封杀电动车无异谋财害命坛

                      15、江河十年行之三

 

1、环保总局:地方政府限制环境执法土政策较普遍

来源:新华社2006年11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074858.html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顾瑞珍、刘晓莉)记者21日从环保总局、监察部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地方政府出台的限制环境执法的“土政策”仍比较普遍,不少企业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肆无忌惮,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决定阳奉阴违,甚至明目张胆违法乱纪。

  “各地环保专项行动进展不平衡,部分地方工作滞后。一些基层政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重点整治的污染问题进展缓慢,对专项行动的认识有待提高。”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说,一些饮用水源保护区还存在隐患,沿江沿河化工企业的清净下水和应急预案的落实有待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问题突出,园区内企业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三同时”规定的比较普遍。在检查的20个工业园区中,多数企业在开工建设前未做过环境影响评价。

据了解,环保总局和监察部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专项行动的督办力度,通过挂牌督办、新闻曝光推动环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专项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将于11月底到12月初组织由国务院七部门部级领导带队的联合督查组,赴重点地区、重点流域进一步督查督办。

2、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前三季度环境状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11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22/031111580102.shtml

  本报北京11月21日讯 记者秦京午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公布2006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中国环境质量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变化不大,局部污染严重,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攀升。

  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平均的优良天数比例为84%,优良天数比例大于80%的城市占66.4%;其中海口、北海、珠海、桂林等8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全部优良。

  重点城市共出现空气污染3277次,平均污染天数占总体的16%。90%的城市出现过轻微污染,58%的城市出现过轻度污染,19%的城市出现过中度污染,12%的城市出现过中度重污染,18%的城市出现过重度污染。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10.9%,原煤产量同比增加12.8%,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3.5%。工业COD和工业SO2排放强度分别为0.0066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和0.0273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和10.8%。

3、"绿色采购清单"公布 中国绿色采购制度正式实施 

来源:新华网 2006年11月22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1/22/content_5362420.htm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顾瑞珍 张泽远)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22日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这标志着中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正式开始实施。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已正式将环境准则纳入其采购模式,对于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非常积极和重要意义。

    《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颁布,对政府绿色采购的范围、绿色采购产品清单、工作程序以及具体管理办法和时间表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中国在实践中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中国于2003年颁布实施的《政府采购法》明确提出政府采购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实行政府绿色采购。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说:“政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的绿色标准要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标准使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到废弃的全过程均符合环保要求。”

    实施意见明确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在政府绿色采购产品清单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不得采购危害环境及人体健康的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诞生于1993年,目前已开展了56项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种类,1300多家企业、21000多种产品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涉及建材、纺织品、汽车、日化用品、电子产品、包装制品等行业。

    吴晓青指出,为确保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的缜密性和严谨性,环境标志认证部门在认证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认证程序,科学公正地做好认证工作,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发布的首份产品清单只包括十四类产品。赵英民表示,下一步,国家环保总局将集中制定一批涉及政府采购产品的环境标志标准,扩大清单所涵盖的范围,使更多的环境标志产品进入“绿色清单”。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采购因额度大、产品范围广以及政府行为的表率作用而对生产、消费模式以及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

    在中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全国政府采购统计信息表明,2005年全国实际采购规模达到29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政府采购规模占全国GDP的1.6%。实施政府采购改革7年来,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年平均增长77.9%。

    吴晓青说:“很多发达国家都采取法律手段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公用事业不断加强和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绿色采购的规模将会持续增长。”

    实施意见要求各政府采购部门要采取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把政府绿色采购扩大到全国范围,2007年1月1日起在中央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实行绿色采购,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行。

4、《解放日报》:中国解决水危机力度前所未有

来源:解放日报2006年11月22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1475

11月15日,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万德镇的一个小型水库已经干涸见底,存水不足正常水位的二十分之一。从9月份以来,山东省持续干旱少雨,不少地市在2个多月时间里没有见到一滴雨,水利专家根据水文资料测算,到目前为止,山东全省已形成了30年一遇的旱灾。 新华社发

“几年一遇?百年一遇!”昨夜(20日)电话打到安徽巢湖的长江裕溪闸,值班室刘姓工作人员向记者说:连日来600多条船只在闸口上下游绵延6公里的滞留情况已有缓解,而造成这一历史纪录的长江罕见低水位,是百年一遇。

黄河源头降水量创历史新低,鄱阳湖水位连续3个月创历史最低,重庆大旱,松花江水污染……水的问题,在近年的中国大地引起空前重视。

最新发布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用水困难,每年有180万儿童死于不洁净用水引发的腹泻。报告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有关将无法持续得到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半的指标有望实现,主要是因为中国和印度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仅在过去3年中,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上升了25位,在177个国家中名列第81位。

然而,由于中国国内人均水的可用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国在确保水的持续性供给上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透视“中国水危机”,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

一场亲历的水危机

连绵秋雨终于姗姗来迟。此前,近两个月的“秋旱”,令记者在以“充满温情和水”而闻名遐迩的无锡,亲身经历了两次“水危机”。一次是秋老虎令蓝藻和鱼粪作祟,太湖水质变差,镇上的自来水厂应对不暇,自来水发了两天的臭!一次是11月中,因连日无雨,水井赫然见底。两次水危机,“人家尽枕河”的水乡农民,竟为水发起了愁,不得不学城里人,喝起纯净水。

不仅仅是无锡所在的江南地区。从9月到11月,一场“秋旱”席卷了华北、黄淮、江淮、华南等地区,令中国人在刚刚经历了今夏四川、重庆的严重干旱后,对水,又有了一次切肤之痛———

在广西,南宁遭遇80年未遇干旱,特产甘蔗数百万亩绝收减收。

在山东,百年不遇的大旱令沂蒙山区人畜饮水发生困难,某些地区农民用水论斤供应。

在湖南,“气蒸云梦泽”的洞庭湖大部分洲滩干涸开裂,往日来此度冬的鹭鸟遍寻无着。

就在这次联合国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受邀作主题演讲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坤民,展示了这样一些照片:一条淮河支流沙颍河,一半是泡沫翻飞,另一半呈酱油红色,默默东去;美丽的滇池由于排泄物肆意倒入,蓝绿藻疯长,不但再也一口不能喝,而且毒素难以消除;还有西部缺水地区,多双眼睛齐齐盯着一桶水……

在张坤民看来,未来的中国水环境形势更是“非常严峻”:

第一大问题,是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很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2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全球第88位,属于“缺水国家”。

第二大问题,是人为污染加剧水短缺,主要流域与湖泊普遍受到污染。

第三大问题,是水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一人一天的生活用水最低只需20升,但我们身边,多少人每天用水都在500升以上!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增至16亿,人均水资源占用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按国际标准将十分接近于‘用水紧张国家’。”

水!南水北调、提高工业用水价格、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鼓励生产高价值作物……应对水危机,中国的努力令全世界为之瞩目,联合国《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也予以高度肯定。但报告在描述中国确保水的持续性供给上仍然面对的形势时,用的是这样五个大字———“巨大的挑战”。

乐山大佛长“黑头”?

全球变暖造成水枯竭,工业发展造成水污染,透视“中国水危机”,几分天灾?几分人祸?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刘学文电话里回答很直接:“更多是‘人祸’。”

研究者们普遍知晓:近10年来,废水排放量都在持续上升。

联合国《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认为:世界水危机形成的原因是水的匮乏,而在中国,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冰川消融,这种变化会对中国西部干旱地区多达3亿农民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报告在指出中国“农村卫生设施覆盖率在5年内翻了一番,这些举措让人印象深刻”的同时,也援引材料指出,在为全国将近一半人口提供用水的海河、淮河、黄河水系中,有超过70%的水受到污染,这将严重影响中国水资源安全。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张仁熙更强调的也是“人祸”:“全球变暖会在局部地区造成水危机,比如我国北方长期的缺水,比如西部雪山的消融。但在当前更具有普遍意义、更需要我们自省的,还是地方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

张仁熙给出两个数据:一是生活污水的处理,目前在大城市也只能达到60%;二是工业污水的处理,达标排放比例也只能达到80%。“包括我们上海乃至整个南方,很多人都没有‘水危机’的概念,其实我们也处于水质型缺水状态。”

早在5年之前,四川乐山大佛的鼻头上就可见黑乎乎的“黑头”,脸上也有好多黑斑。导游介绍说,是酸雨给大佛毁了容。

最近腾讯网新闻中心参与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在空气污染、生活及工业垃圾污染、食品污染、植被减少和荒漠化、噪声污染等等之前,公众最担心的正是水污染,87.1%的人认为水污染对生活影响最大。而在另一项调查中,对于“推倒了污染企业的烟囱,年底的利税谁来上缴”这一问题,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想法仍然存在。

水危机的背后,是水枯竭与水污染。水枯竭与水污染的背后,是全球变暖与经济发展。全球变暖与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人。

出路,就在科学发展。

为了可持续的水资源

“水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综合治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大力增加水污染防治的投入,迅速提高水利用率和城市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推进江河湖海的治理工程,加快建设节水高效型的农业。”昨天,张坤民对记者说。

为了可持续的水资源——“首先,城市要加快提高污水处理率及其资源化程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马世豪告诉记者,目前中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多达110个,其中北京就相当重视再生水的利用。“北京每天的污水处理量是两三百万吨,规划将来要让其中的一半都成为再生用水,用于绿化、洗车、降尘、回灌地下水、灌溉农田等。现在长安街等主要路口都已使用再生水降尘,目前还需加强对再生水水质的保障,加大在全国农业、工业和市政等方面的利用率。”

其次,加大水污染防治的投资力度。张坤民说:“要保护饮用水源地;要从单纯的点污染源治理转向点源、内源和非点源的流域综合治理;要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转移,全过程预防。”就在昨天,沪上传来这样的信息:上海正在展开“万河整治”的新三年环保计划,从2006年至2008年,全市将投入200多亿元进行水环境整治,计划2008年完成对上万条乡村河道的整治,把黑臭淤积变成清波荡漾。

再次,推行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未来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来实现。而在生活节水上,很重要一点就是改革水价,就像我们要建设节水高效型的农业,也需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和政策引导的作用。”张坤民说:“我国一些水价很便宜的地区,农田灌溉都采用漫灌,就是一块田开一大口,水哗一声冲下,甚至连路都给冲垮了。其实完全可以采用喷灌、滴灌,在地里埋管道,直接把水送到植物根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还需进一步改善现有的水管理体制,让管理与污染控制的职权不再分离,让水资源能统一规划协调,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他国保护水资源方面的经验。”

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高度评价中国在满足农村居民需求上取得的进步:“现在,省级和县级政府对设定的目标进行了监察,并在农村地区投资建设和发展卫生公厕。农村卫生设施覆盖率在五年内翻了一番,这些举措让人印象深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高级副代表丁雅珊表示:“在农村卫生设施的改进上,中国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绩。”就在今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宣布在“十五”期末已累计解决2.8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要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这份最新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水和卫生的危机不仅威胁着民众的健康和生命,也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例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这种危机每年导致国内生产总值损失5%,损失程度超过了接受外援的金额;可是,卫生危机虽然严重,却未能像战争和天灾那样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共同行动。报告指出,供应清水、排除污水、提供基本卫生条件,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三大根本条件。

就在联合国《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同一天,中国也重申了自己的目标:

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解决3.23亿农村人口存在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年,中央财政为农民饮水安全投入64亿元。

5、副市长当众向督查组撒谎 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5072562.html

监察部:市长撒谎也涉及违纪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刘世昕)监察部、国家环保总局今天公布了今年第3批挂牌督办的6起环境案件,与以往两部门挂牌的企业肆意违法排污、地方政府出台土政策的案件不同,今天被挂牌的还有一起“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当众撒谎欺骗督查组”的案件。

  把政府部门负责人的道德问题列为督办案件,在两部门联手实施挂牌督办案件制度以来还是第一次。

  今年9月下旬,国务院曾派出7个督查组分赴贵州、黑龙江、江西等7个省市,对当地“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进展进行督查。9月22日,在六盘水市,当贵州督查组的负责人向当地政府询问该市环境质量时,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表示,“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常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为贵州省9地市最好”;“在六盘水境内没有任何煤化工企业”;“水源保护区也没有任何工业企业”。

  而事实上,督查组在随后的查访中发现这些说法并不属实。督查组发现六盘水野马寨发电厂未履行相关程序擅自开工建设投产;不少矿区存在水污染隐患,有些甚至已经污染了当地的饮用水源。在今天的通报材料中还提到,六盘水境内并非如副市长所说没有任何煤化工项目,而是有30家以上的焦化厂。

  对这位副市长的撒谎行为,环保总局和监察部今天认为,副市长叶大川违反了《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而且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责令贵州省监察厅依照《公务员法》追究其行政责任。

  六盘水市副市长当众撒谎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曾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市长撒谎不过是道德问题,政纪国法处理得了他吗?就此,记者今天专访了监察部执法监察司副司长孙怀新,他的态度是: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在向上级部门的汇报中如果撒了谎,就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还涉嫌违纪。

  孙怀新解释说,首先在判断追究责任的几条要件上,这位撒谎的副市长至少存在主观故意。另外,在结果上,撒谎的行为妨碍了国家机关正常的公务活动,尤其对上级检查部门撒谎,会使得检查组得到虚假信息,从而对当地实际情况作出错误的判断。

  孙怀新还说,从各类纪律处分的规章制度来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对道德问题的处理,其中包括对弄虚作假的处理。我国政府对公务员是有从政道德要求的。

  国家环保总局执法监察局局长陆新元说,环保总局和监察部已经要求在12月底之前,当地监察部门必须把处理结果向两部门上报。

今天两部门公布的挂牌案件还有,中国联通大庆分公司违法建设移动通信基站、江西吉安市吉州工业园区新君山粮油食品厂违法排污、浙江省建德市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工程建设缓慢、吉林省松原市工业园区整治不到位和安徽巢湖市17家水泥厂无组织排污污染严重。

6、组图:滇池遭最大规模废油污染 治污何以致污

来源:央视国际2006年11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073496.html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10月10日下午,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执法大队接到群众举报,在滇池福保湾一带水域发现有大量油污漂浮在水面上。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初步判断,污染面积达100多亩。生态仍很脆弱的滇池遭到了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废油污染。

  在相关部门对滇池水体进行严密监测的同时,执法人员也迅速锁定了污染源,一艘正在滇池挖取淤泥的治污船。记者在船上看到,还有大量油水混合物瘀积在船底。此外,执法人员还发现,在船甲板上也有大量油污,机器上多处部位漏油的情况严重。

  据了解,这艘船所属单位为中海工程建设总局。调查发现,该船已经使用了20多年,设备老旧,没有安装油水分离器等必要设备,存在多处污染水体的隐患,已经不能保证正常运转。这样的一艘船为什么不进行维修还要继续使用呢?施工单位解释,因为其他船只都在外地,为了赶工期,这艘船只能边修理边施工。

  在昆明市海事局记者了解到,这艘挖泥船在2002年11月已经申报停用。按照相关规定,重新起用这条船,应该先到昆明市海事局进行船舶质量检验,然后才能办理施工许可证。有关部门解释,因为工期短,工作不仔细,“有所疏忽”,才给办理了有关证明。此外,滇池管理局表示,在施工阶段,由于工作人员“疏忽”,也没有有效进行日常监管,致使污染事件发生。

目前,有关部门已将该船拖离作业水域,并作出了相应处罚。

7、组图:黄河兰州段再遇红色污染 污染带长2公里

来源:央视国际2006年11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073344.html

黄河兰州段遭遇红色污染 污染带长2公里

2006年11月21日上午12时许,兰州黄河段再次遭受红色污染,红色污染持续时间1个多小时,整个红色污染带长2公里。有个别段落整个黄河都是红色,许多市民打电话向各个部门反映情况,环保部门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现场采样。(党运)

8、衡水治理子牙河水系:未完任务停止审批新项目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6年11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075237.html

  本报讯 河北省衡水市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子牙河水系污染的综合治理,削减污染物入河总量,逐步解决子牙河水系环境污染问题。对污染防治工作领导不力、监管不到位、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发生污染事故的,要予以曝光,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要强化监管和执法,确保工业治理重点项目、流域治理重点项目特别是污水处理厂建设如期完成,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衡水市规定,环保部门要在2006年底前,建立起污染源档案和动态数据库,从2007年起,停止审批未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或不能经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的造纸、制革、印染、制药、食品、化工等污染重、排水量大的项目,对未完成总量削减任务、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超标的,停止审批新增污水排放总量的项目;2007年底前,对重点污染企业和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发放排污许可证,自2009年起,所有排污单位必须持证排污;城管部门要完善污水处理厂收水配套工程建设,2006年底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0%,2007年底前,路北污水处理厂要实现达产达标运行,11个县市区的污水处理厂必须于2010年底前建成并投入正式运行;计划和环保部门要在今年年底前制订循环经济工作方案,以衡水老白干酒厂、衡水电厂、冀衡集团等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样板,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并做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0年底前,所有重点排污企业要全部达到清洁生产标准要求;2007年6月底前完成河北裕丰股份有限公司京安分公司、饶阳牧兴养殖有限公司、桃城区华兴养猪厂等一批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2010年底前,全市所有规模化养殖企业必须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周迎久)

9、山西环保重拳:企业不达环保标准不得向银行贷款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6年11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22/134111587503.shtml

  中新网太原11月22日电(梁波)记者今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获悉,今后山西省达不到环保标准的企业将不能向银行贷款。

  据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贷款审查时,没有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印象报告书审批制度的企业,或环境保护部门不予批准的项目,银行不再予以贷款;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生产企业,银行将一律停止发放各类贷款;对主体工程已完工而环保项目

还没有完工的建设项目,在投产运营时,银行将不再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另悉,山西省各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获得的环境评价、行政处罚等信息要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将查询有关记录,并将查询结果作为审批贷款的必要条件。

10、重庆拟规定重大污染事故最高罚款百万

来源:重庆商报 2006年11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22/021210561459s.shtml

  本报讯 “造成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将被处以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昨日,市政府提请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的《重庆市环保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融合了国家7部法律法规,126条条款,创下了我市迄今为止法律法规条款最多的纪录。

  关键词:项目环评

  未搞环评最高罚2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上保护环境。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介绍,《条例》对此作出了相应规定:应当编写环境影响篇章(说明)的规划,其组织编制规划的机关应当将规划草案和环境影响篇章(说明)同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和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条例》处罚规定:建设项目未按规定报批或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对逾期未补办手续的,将处以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关键词:油烟污染

  住宅楼新开餐馆最高罚2

  据曹光辉介绍,在住宅楼和写字楼内开餐馆所导致的油烟污染,一直是市民投诉的热点问题,而管理中督促其达标排放又很不现实。对此,《条例》规定:禁止在主城区和其他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住宅楼、写字楼和无公共烟道的综合楼内新建、扩建餐饮项目。

  《条例》处罚规定:凡违反规定的,除了整改之外,将被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关键词:噪声污染

  夜间噪声作业最高罚5

  《条例》对夜间噪声、高考周围环境影响也做了明确规定:禁止22点至次日6点期间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夜间作业的除外。除抢修、抢险作业外,高、中考结束前15日内,禁止上述时间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作业;高、中考期间,禁止在考场周围100米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作业。

  《条例》处罚规定:除责令改正外,将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夜间及高、中考期间擅自施工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从重处罚。

  关键词:重大污染

  重大污染最高可罚100

  据曹光辉介绍,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日益增多,必须从健全制度入手有效解决问题。

《条例》处罚规定:造成污染事故的,按法律规定的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处以罚款。直接经济损失不能计算的,一般、较大事故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重大、特大事故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1、青海玉树州:让“白色污染”远离三江源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073064.html

  本报玉树11月21日电 记者刘鑫焱报道:日前,记者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采访看到,在街上购物的人们手里拿着自备的菜篮子和布袋子,每个商店都为顾客准备了1元钱一个的布袋子和免费的纸袋子。据介绍,这是近两年来玉树州开展拒绝“白色污染”环保行动的一个成果。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发源地,属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来往人口逐渐增多,大量“白色垃圾”也随之而来,侵蚀这片“净土”。据有关部门统计,玉树地区每年丢弃的各种塑料袋达数百万个,对三江源的生态恢复和保护造成威胁。

  2004年起,玉树州先后出台了《关于治理白色污染的决议》、《玉树藏族自治州治理白色污染方案》,将每月的27日定为“治理环境日”,与有关单位签订“白色污染治理责任书”。

  同时,州政府呼吁:提倡绿色消费,拒绝使用超薄购物袋等塑料制品,恢复使用布袋子、菜篮子的传统习惯。从今年开始,全州六个县全部禁用塑料袋。根据计划,州内的“白色污染”将于年底基本消除。

12、黄河流域首个水权转换节水工程投入运行

来源:新华社2006年11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074964.html

  新华社郑州11月21日电(记者 林嵬)记者从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黄河流域首个水权转换节水工程--内蒙古鄂绒硅电联产项目水权转换节水改造工程日前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水权转换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所谓黄河水权转换是指沿黄省(区)用水不突破国务院分水指标的前提下,由工业项目业主投资建设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把农业灌溉节约下来的水量指标用于满足工业项目新增用水需求。按照这一思路,2003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内蒙古、宁夏确定了5个水权转换试点,开始了我国水权转换的新探索。

  内蒙古鄂绒硅电联产项目水权转换节水改造工程每年可节约黄河水2173万立方米,可向工业项目转换水量1880万立方米。

  为了缓解内蒙古、宁夏工业用水紧张局面,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河内蒙古段规划了37个水权转换拟建项目,近期可转换水量2.7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宁夏引黄灌区可转换水量为3.3亿立方米。 据测算,在采取综合节水措施后,宁夏、内蒙古引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将提高一倍。

  专家指出,黄河水权转换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赢”的良好局面。一是通过水权转换,为拟建工业项目提供了生产用水;二是拓展了水利融资渠道,灌区节水工程状况得到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三是保护了农民合法用水权益,输水损失减少,水费支出下降;四是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没有超采地下水资源,没有超指标使用黄河水,赢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13、西部水电开发三位一体生态补偿设想

来源:中国电力报 2006-11-21

  编者按 近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消息不断传来,比如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目前已出现了严重沙化现象,影响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与黄河水的补给,进而威胁到整个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开发如何走出为生存、为改善生存条件而不断破坏生态系统的怪圈,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国正在开启一个西部水电开发的新高潮。为了探索西部地区生态保护的途径,我们特刊出此文,供各方参考。

  我国现行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方式有别于国际通行方式,主要遵循的是政府主导,水电开发企业负责具体实施的运行模式。在欧盟内部,非政府组织和地方政府在生态补偿的实践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企业与地方政府、企业与农场主之间为保护环境而达成的诸多契约构成了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例如,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米特弗兰克地区,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和资金来源是由一个农民协会来负责。类似的案例在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或地区都广泛存在。

  水电开发牵涉的利益主体众多,水电开发企业、水电开发所在区域政府、水电输入区域政府以及中央政府都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水电开发结成利益关系。把水电开发生态补偿的责任完全推向水电开发企业显然不够合理,特别是在水电价格没有充分反映生态成本的背景下,企业既无力完成生态补偿的各项支出,也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参与水电开发的生态补偿,从而出现生态补偿约束与激励的双“弱化”。为此,我国亟待建立企业、区域、国家三位一体、各有侧重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调动更多的主体参与生态补偿实践。

  一、探索适合水电开发企业灵活多样的生态补偿方式

  首先,结合水电开发过程,不断充实间接生态补偿的内容和方式。水电开发企业能够实施的间接生态补偿方式包括:在招工时,优先录用和照顾当地居民;给当地群众优惠或免费用电,让贫困群众能方便用电;定期请水土保持专家,培训当地生态建设者。

  其中,用电的间接补偿是重要补偿方式,它能帮助当地群众摆脱对生物燃料的依赖,使当地群众不用砍柴挖草皮,从而减少植被破坏,缓解生态压力。

  其次,不断探索适合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生态补偿方式。从目前情况看,水电开发企业实施直接生态补偿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将生态补偿金的一部分集中使用。生态补偿金,除了直接补偿给移民外,剩余部分主要作为生态建设基金,用于服务和支持从事生态建设的相关主体,以及生态建设产品综合加工、精深加工和产业化等。二是赋予水库周遍移民一定的股份,根据移民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核算移民所占有股份的大小,建立移民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第三,本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贴近需求的原则,进一步探索水电开发混合生态补偿方式。由于各水电开发区域的区情不同,补偿的方式不宜搞一刀切。

  二、建立健全区域层面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方式

  生态补偿的责任完全由水电开发企业承担,并全部纳入电价之中,无疑会使得东送电力的价格急剧攀升,影响西电东送的持续性。因此,仅仅由水电开发企业进行生态补偿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和完善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方式。

  一是实行区域生态援助计划。西部水电东送可以产生两方面的效应,即能源输入区获得清洁能源,同时扩大了区域环境容量,节约了环境保护的投入。能源输入区将节约的环保投入的一部分用于水电开发区域的生态恢复与建设。通过环境保护投入区域之间的转移,可以有效发挥环保资金的边际价值,确保能源输出区环境质量得到恢复和改善。

  二是实行严格的生态建设配额制及相应的交易机制。国家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容量,规定各区域的生态建设配额,作为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环境容量有限,可以向其规定较经济落后区域更高的生态建设配额。

  三、完善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方式

  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有别于企业和区域层面,其侧重点应放在市场手段和企业、地方双方协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体现作为最终调控者的作用,并且主要集中于水电开发造成的中长期生态影响。

  首先,可以考虑对水电开发区域实施政府生态援助(OAE)。将水电开发所在区域划为特殊生态类型区,在水电开发企业和区域之间生态补偿的基础上,利用中央政府作为资源最终所有者所征收的资源税以及资源超额利润或红利、东送水电的落地电价与能源输入地平均上网电价之间的差值、面向水电开发企业或关联企业(如电网公司)经营所得征收的税收等资金,实施水电开发区域政府生态援助。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考虑从东部各能源输入区拿出一定数额的GDP,专门用于水电开发区域的生态恢复和建设。

  其次,实施水电开发区域生态保护的政府回购制度。国家可以考虑出台水电开发生态保护的考核或衡量标准。对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实施良好生态保护措施,从而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大中型水电工程,由中央政府实施一次性或分期回购,以部分弥补水电开发企业及所在地政府的生态补偿投入,从而鼓励水电开发企业、所在地政府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生态补偿。

  第三,对水电开发中长期生态影响实施专项补偿。由于水电开发造成的中长期生态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由中央政府积累专门的生态基金用于防范可能出现的生态破坏是完全必要。这部分资金可以单列一项,实行专款专用。

宋洁尘(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

14、评论:全面封杀电动车无异谋财害命坛

来源:浙江在线2006年11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22/133511587269.shtml

  基本生存权息息相关。仅此一点,已经注定了电动车的公益性质,何况电动车相对于其他城市交通工具而言,更具有节约能源的巨大优势,符合绿色交通的现代理念。电动车的公益意味,因此已是无可争辩。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电动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不免存在一些尚待改进的缺陷。但哪一种交通工具没有缺陷呢?电动车多了交通拥堵的现状可能恶化,但小汽车多了交通拥堵的现状难道不是更要恶化吗?而且交通拥堵的现状难道主要不就是小汽车过多造成的吗?电动车使用的铅酸电池固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但小汽车用的铅酸电池难道不是更大因此其二次污染的潜在危害更大吗?被用来说事的电动车的主要缺陷,几乎都能在小汽车身上找到,而且小汽车的类似问题更严重。但电动车具备的公益性,小汽车则基本不具备。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拿小汽车开刀而非拿电动车开刀不可呢?惟一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封杀电动车的人不坐电动车而主要坐小汽车。其他的理由,其实都不成其为理由,都是借口而已。如果有缺陷就可以封杀,那还有什么交通工具不可以封杀?甚至说不准哪一天,他们看我们走路不耐烦了,也可以借行人乱穿马路为由,以行人被小汽车撞死为由,封杀我们走路的权利。有缺陷即可封杀,只要接受了此种滥权之举,就等于把我们出行的基本权利全部交给他们拿捏,必须首先经由他们恩准了。只要他们哪一天突然不高兴,我们可能就只好困坐家中而寸步难行。而且这个头一开,“行”的基本权利一旦放弃,那么“吃”“穿”“住”等其他私域也不难如法炮制。那我们的基本人权尤其是基本生存权还有什么保障可言?

  电动车问世以来,风风雨雨就从来没有断过。电动车对底层人民的意义,对社会的意义,总之电动车何以不可封杀,道理因此早就讲透了,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明明知道而非要不顾民意,找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彻底封杀电动车。对电动车如此深仇大恨所为何来?归根结底,无非是出于强大的利益驱动。恨不得有点钱的人统统去买小汽车,恨不得街上跑的全部是小汽车,公共政策一味向汽车产业倾斜,无非因为汽车产业是某些地方政府的主导产业,某些地方政府要靠汽车产业拉动GDP,要靠汽车产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某些部门更主要靠各项汽车收费充实自己的小金库。为了自己的特殊利益,便不惜铤而走险,不惜对抗和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惜对抗公共舆论,不惜牺牲底层人民的基本人权尤其是基本生存权,将电动车从自己的视野中赶尽杀绝。

  电动车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有它内在的逻辑——它满足了城市草根阶层基本生存的需要,因而符合人性;它是市场经济自发演进的产物,因而符合经济规律。与电动车这样纯粹的草根产业、纯粹的市场产儿为敌,实际上是与人性为敌,是与市场经济为敌。而在当下,人性的力量、市场经济的力量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进步的最基本的力量,其强劲已到莫之能御的地步。与电动车为敌的任何尝试,因此注定要归于失败。

15、江河十年行之三

汪永晨

 

今天早上睁开眼往窗外看去,山、树都被雪染白了。冲出门外,好大的一场雪,把个木格措河旁装扮得让从昆明来的摄影家大叫起来。当时我虽然也美美地欣赏着山中的雪景,可更担心的是这么大的雪,今天我们还能上到木格措吗?

上路后,雪还在下着,但天渐渐亮了起来,太阳在云朵间穿行。像是在和乌云搏斗着。真的不知道是木格措知道真爱她的人来了还是什么,就在我们的车停在木格措面前时,天放晴,天空湛蓝,云彩一朵一朵地环绕在雪山的湖水之间。

同行的人无不被眼前的景色震惊着。特别是从湖水旁一条小溪的小桥上望着,洁白雪山和蓝天,溪水交相辉映。

就是在这小溪旁我感慨万分。如果木格措水电站要是真的修了,这里就会和我们一路上来看到的大渡河的一条条支流一样,仅能看到干涸的河床和河床里的大石头。木格措留住了,这美景连同住在湖边人的都可以继续享受大自然中这风光无限了。

我们爬到山上,拍完木格措的全景,准备下山,太阳再次钻进了厚厚的云层。算下来,我们在木格措旁的这三个小时,简直就像是航天飞机升空时的“窗口”。

因为还在路上,只能将许多照片中的少许美景选出,让朋友也能与我一起欣赏。特别要说明的是,照片中那些木格措山下,周边白琏般的溪水都将会干涸。

今天在采访甘孜州旅游局副局长时他说的一句话让我觉得到很实在。他说,我们政府在反对木格错水电站的原因,一是因为木格措就在康定的上面,如果那里修了水电站,等于我们康定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盆水。另外,修水电站只能富裕一些利益相关的人,而旅游却是往老百姓的腰包里装钱。

听了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当回事的官员的话,真让人感动。

今天我们沿着大渡河从康定走到石棉,路极烂。同行的马军说一定是大渡河上那正在修建中的水电站要把这些路淹掉,所以也就不再维修了。到了石棉后,我们问当地人,马军的话得到证实。然而,四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看到的把山挖开,把水截断的水电站,只是大渡河主流和支流上360多座水电站中的几个。

明天,我们将会看到大渡河上更多的水电站,不知十年后,我们再走这段路时,这里的山和水会是什么样子。

去木格措的路上

我们在木格措住的人家旁

木格措下小湖

木格措的小溪

木格措湖边

木格措湖

木格措山上

木格措山上俯看

如果有太阳,这里是七色海

木格措边的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