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9
六月二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十一五”期间将有逾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2、国家海洋局专家:盲目开发致海岛生态大幅退化
3、联合国报告:土壤荒漠化威胁全球稳定
地方信息:
5、北京市建立1000多个饮用水水质监测点
6、石家庄投资百亿元治理环境污染
人与自然:
7、扎龙保护区丹顶鹤首次被外国人认养
8、重罚非法盗捕 青海在黄河源头保护珍稀鱼种
重大水事:
9、三峡库区发现7处滑坡险情
10、三峡工程因管理不严增加成本4.88亿元
污染信息:
11、河北导务村井水遭污染 300户村民10年买水饮用
深度报道:
12、滇池治污如何走出困境
13、一座濒危文明遗址:哭泣的宁夏须弥山石窟
环境时评:
14、评论:海甸溪何日再能秀跳水
15、社论:碉楼入世遗 担忧从此始
16、干渴的北京却逢雨积水
17、防治水污染贵在持久
18、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
1、“2、国家海洋局专家:盲目开发致海岛生态大幅退化
十一五”期间将有逾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来源:新华网2007年06月29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29/103913338092.shtml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 姚润丰)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16周年纪念日。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此间表示,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国开发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面积6.16万平方公里,较“十五”期间实际发生的要增加11.5%,弃土弃渣总量达到100多亿吨。
“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将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危害。”鄂竟平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十五”期间,中国开发建设项目扰动面积达到5.53万平方公里,弃土弃渣量92亿吨。近几年,中国每年因人为因素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1.5万平方公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超过了3亿吨。
据最近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科学考察发现,在所有开发建设活动中,农林开发、公路铁路、城镇建设、矿山开采等引起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其中农林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达2.52亿吨。陡坡开垦、顺坡耕作、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城市建设、低等级公路建设、矿山开采引起的水土流失出现了加剧的趋势。
为此,水利部日前出台《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从严把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技术审查和审批工作,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对原自然地貌的扰动率超过70%,或对林草植被的破坏率超过 70%的开发建设项目,工程的土石方平衡、废弃土石渣利用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开发建设项目,其水土保持方案将不予通过审查或审批。
2、国家海洋局专家:盲目开发致海岛生态大幅退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7年06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27712.html
近年来中国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情况越来越多,但也造成海岛生态大规模退化和破坏。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岛众多,面积大于五百平方米的岛屿有六千五百多个,面积在五百平方米以下的岛屿和岩礁约上万个。这些海岛资源丰富、区位特殊,是中国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
国家海洋局有关专家今天在北京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紧缺,开发利用海岛,特别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情况,在沿海地区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海岛一般远离大陆,交通不便,淡水资源短缺,生存条件与临近大陆沿海相比差距很大。
二是海岛生态破坏严重,甚至整岛灭失。从当前情况看,海岛开发普遍缺少规划,开发的盲目性很大,在海岛上随意炸山采石、倾倒垃圾等,已经造成海岛生态大规模退化和破坏,工程项目大规模围填造成许多珍贵海岛整体灭失,近几年,海岛生态破坏又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往往一个建设项目就要毁掉几个甚至十几个海岛。
三是一些特殊海岛保护不力,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主权权益。在中国已经公布的七十七个领海基点中,位于海岛上的领海基点有七十五个。有些海岛还是重力点、天文点、水准点、全球卫星定位控制点,它们的保护事关国家和社会利益,而目前却普遍缺乏有力的保护与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据介绍,中国将增加对海岛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解决海岛居民吃水难、行路难、出航难、避风难和电力不足、通讯不畅等问题。争取用十年的时间,使海岛地区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垃圾及污水处理妥善解决,全面改善和提高海岛生活、生产及投资环境。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要将中国海岛地区建成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海上明珠”。
3、联合国报告:土壤荒漠化威胁全球稳定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6月29日14:10
http://env.people.com.cn/GB/5929146.html
联合国6月28日发布报告称,土壤荒漠化可能导致每年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其中大部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亚地区的居民。
因荒漠化而被迫迁居的人给自然资源和其他邻近社会带来了新的压力,也威胁到了全球稳定,这份由联合国大学200多位专家撰写的长达46页的研究报告说。
“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它带来的是社会动乱。”报告首要作者、联合国大学水资源、环境和健康国际网络负责人扎法尔·阿迪尔(Zafaar Adeel)对路透社说。
“荒漠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环境危机,当前估计有1亿到2亿人受到影响,生命和生活受到威胁的人数更多。”报告说,“土壤生产力的流失和大自然为维持人类生活提供的服务的下降正威胁着全球稳定。”
报告说,如果荒漠化进程不受到制止,未来10年内,将有5000万人面临被迫迁居的危险,这一人数相当于南非或者韩国的总人口。
“(荒漠化范围)最大的地区可能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那里的人正不断向北部非洲或者欧洲搬迁。”阿迪尔说,“其次是中亚的前苏联共和国。”他表示,很难将土壤荒漠化和其它导致人们迁移的因素(比如贫困或军事冲突等)区分开来。
报告敦促政府设法延缓因气候变化和滥用土地等因素造成的从撒哈拉沙漠到戈壁沙漠的土壤荒漠化进程,并建议政府环境、农业、经济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对抗荒漠化问题。
在邻近干燥地带种植庄稼和树林等简单措施会有所帮助。全球目前有40%以上的土地被改良农作物和森林覆盖,这不仅能够延缓土壤荒漠化,也有助于遏制全球变暖。
中国正在通过植树造林、围封草地等措施建造一条长达700公里的“绿色长城”来减缓土壤沙化。阿尔及利亚也面向撒哈拉沙漠筑起了“绿色城墙”。
“这样的计划有一定效果,但同时也会带来问题。”阿迪尔说,因为植树需要大量珍贵的水资源。
生态旅游能为沙漠地区创造工作机会,帮助人们留下来。甚至发展水产养殖业也是不错的选择,以色列、巴基斯坦和埃及等国就是成功的先例。 (陈丹)
4、中国六处世界遗产被亮黄牌报道被指严重失实
来源:《北京晨报》2007年06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27961.html
昨天有媒体报道的“中国六处世界遗产被亮黄牌”一文被指严重失实,记者昨天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派往新西兰参加世界遗产大会的公共信息部官员阿米兰进行求证,得到的答复是——该新闻是失实报道,因为会上根本未提及所谓“亮黄牌”的事。
这条不实新闻让被涉及的六处遗产地负责人吃惊不小,北京三处遗产地管理单位的负责人均表示不相信,因为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国代表在北京签署关于东方古建维修标准文本《北京宣言》时,对于故宫、颐和园及天坛的修缮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而阿米兰昨天在电话中表示,会上仅讨论了6处中国遗产的一部分,并未讨论将其列入濒危名录的问题。北京市文物局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询问讨论任何一处遗产地的现状问题,是历届遗产大会中的常规问题,这与“亮黄牌”没有任何关联。对于任何一处遗产地,如果要将其列入濒危名录(即亮黄牌),必须经过投票表决程序,结果也会正式通知遗产地所属国政府,到目前为止,中国各遗产地的政府部门未接到任何通知。
不过,前往新西兰参加世遗大会的一位中国工作人员表示,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了100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其中中国丽江古城、三江并流被提及。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已经作出决定:对于中国丽江古城、三江并流两处世界遗产,将由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组成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并提交报告。(首席记者 杨玉峰)
“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遗
我国拥有世界遗产已达35处
晨报讯(首席记者 杨玉峰)昨天,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申报世界自然项目,于6月27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顺利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已达3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处,世界自然遗产6处。
广东省开平市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同时也是碉楼之乡。开平村落发端于十世纪,现存最早的村落是十四世纪明朝时期的;开平碉楼(见图)建于十六世纪,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这些碉楼由排列有序的传统房屋、适应防匪防洪特殊需要的形式多样的高层建筑组成。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中西文化交融与华侨文化的奇特范例,在国内乃至国际的乡土建筑中实属罕见。
5、北京市建立1000多个饮用水水质监测点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7-6-29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753.html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7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昨天通报,为及时掌握北京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目前全市范围内已经设立了包括1000余个水质监测点的饮用水卫生监督网络。
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106项水质指标,比原来增加了71项。为了贯彻执行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确及时掌握北京市生活饮用水的整体卫生状况,北京市卫生局已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
据市卫生监督所介绍,该网络包含三个范围,一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八个市政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和出厂水;二是奥运场馆和奥运签约饭店的二次供水和管道分质直饮水;三是城镇居民楼的管网末梢水。
目前,市卫生局已完成了监测网络的布点工作,共设立了1000余个水质监测点。今年6月份,市卫生局还完成了八个市政自来水厂监测点的数据收集工作,监测数据显示八个市政供水厂的13个供水站、2个调蓄站、6眼水源井和一个地面水源湖水的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市卫生局表示,饮用水水质监测点的建立和运行,将为提高全市的饮用水卫生状况,防止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发挥积极作用。
6、石家庄投资百亿元治理环境污染
来源:新华社2007-6-29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783.html
新华网河北频道6月29日电(记者周吉仲)记者从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了解到,这个市将逐步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今后4年投资超过100亿元重点推进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五大工程,加上去年已投资金,全市“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总额可达148亿元。
为尽快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近年石家庄市积极探索并实施了“量化管理、点状监督、责任到位、公众参与”的治理模式,将1817家企业纳入了环保监管范围,对其中的170家大气重点企业和162家水重点企业进行了重点监督,推行了“三个一”监管模式,即一家企业一个削减方案、一本量化管理手册、一套现场监察记录单。
将环保投入列为投资重点并逐年增加,是石家庄市加快治理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4年至今环保投资每年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去年全市投入总额达到46.8亿元。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思路,这个市还积极推动各类企业参与污染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筛选了20个节能减排好、环境污染少的改造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实施了合成氨系统节能技术改造、低温余热电站工程等一批节能减排项目。
据介绍,石家庄市在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主要河流治污和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的同时,还加快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目前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日处理能力达109万吨,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
7、扎龙保护区丹顶鹤首次被外国人认养
来源:新华社2007年06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27397.html
记者从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了解到,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私立学校的两名教师与七名学生在保护区认养了一对丹顶鹤,这也是扎龙保护区内的丹顶鹤首次被外国游人认养。
据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文锋介绍,圣保罗学校的师生来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后,被丹顶鹤的美丽所吸引,当即决定认养了一对丹顶鹤。应美国师生的要求,保护区将把这对丹顶鹤成长、繁殖的照片等资料及时寄往美国。
王文峰说,从2005年起,扎龙保护区每年提供丹顶鹤供社会各界认养,截止到目前已有24只丹顶鹤被成功认养。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等珍禽的重要迁徙通道,世界上仅存的1000余只野生迁徙丹顶鹤中,每年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栖息的丹顶鹤达300只至400只。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同时还是我国最大丹顶鹤人工繁育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计人工繁育丹顶鹤约600只。(记者王春雨)
8、重罚非法盗捕 青海在黄河源头保护珍稀鱼种
来源:新华社2007年06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27536.html
记者在青海省玛多县采访时了解到,由于常年遭遇非法盗捕,黄河源头水域生长的高原冷水鱼种遭遇生存危机。当地加大管理力度,保护珍稀鱼种。
玛多县副县长万玛加告诉记者,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陵湖、星宿海等湖泊中原来生长有大量的花斑裸鲤等高原冷水鱼类。由于缺乏管理,这些湖泊中的鱼类常年遭遇非法盗捕,鱼类资源损失严重。
万玛加说,自今年6月开始,玛多县加大了管理、处罚力度,在重点湖泊、水域安排人员巡查,对于捕捞、经销高原鱼种的商家给予重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玛多县黑河乡负责人焦巴说,自从当地加大管理力度以来,星宿海、黄河支流热曲等地捕鱼现象明显减少,当地一些以经营鱼类为主的餐馆也不再加工销售高原鱼类。
青海省水产研究所研究人员告诉记者,青藏高原湖泊、河流众多,各水域都生长有裸鲤、鳅类等冷水鱼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分处于彼此隔绝的水域,这些同宗同祖的鱼类之间又产生了各自不同的特性和体征,形成了不同的品种。各鱼种分布的水域相对狭窄,导致鱼种数量稀少,如果大规模捕捞,这些珍稀鱼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记者张进林 任晓刚)
9、三峡库区发现7处滑坡险情
来源:新华网2007年6月28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5085
新华网宜昌6月28日电(记者江时强 李志晖)长江宜昌海事局28日发布地质灾害通告,位于三峡库区的湖北省秭归、巴东两县长江岸边发现7处滑坡险情,这些滑坡体已出现局部变形或变形加剧现象。
这7处滑坡体分别是:秭归县泄滩乡牛口村宋家屋场、水田湾,沙镇溪镇老蛇窝、台子湾、苍坪、田家湾,以及巴东县东壤坡草粮溪等。这些滑坡体分布在长江干线两岸、长江上游航道里程90.5至115.8公里间,均在三峡大坝上游库区水域。
这两个县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介绍说,危险区内群众已经撤离完毕。据分析,对滑坡体变形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6月17日以来,三峡库区持续降雨,秭归、巴东过程降雨量分别为120米和190毫米左右。三峡入库流量持续增长,20日最高达到每秒36300立方米,按照三峡工程2007年防洪度汛方案,三峡坝前水位在143.9米至145米之间上下波动。
10、三峡工程因管理不严增加成本4.88亿元
来源:新华网 2007年06月29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29/115913339445.shtml
新华网快讯:审计署发布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审计结果:因管理不严增加建设成本4.88亿元;306亩土地未批先用,1650亩土地长期闲置。
审计署发布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审计结果公告
2007年第4号(总第22号):“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审计结果”
(2007年6月29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于2006年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三峡工程)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建设资金筹集使用、工程建设管理、工程造价及综合效益等情况。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三峡工程的基本情况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建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工程分为大坝、电站、通航建筑物等几个主要部分。大坝全长2309米,坝顶高程185米。电站设有左、右两组共26台单机额定容量为70万千瓦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分别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和3000吨级客货轮。2003年和2005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三峡建委)又先后批准建设电源电站和右岸地下电站,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880亿千瓦时,主要供应华中和华东地区。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3年,三峡工程开工,至2009年竣工,总工期为17年。工程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至1997年,完成了大江截流。第二阶段从1998年至2003年,先后建成主坝、左岸电站和永久船闸,按期实现水库初期蓄水、首批6台机组发电和通航三大目标。第三阶段从2004年至2009年,以实现工程基本完工和全面运营为标志。2006年,大坝全线达到185米设计高程,水库蓄水至156米水位目标。
截至2005年底,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总公司)累计筹集建设资金1220.31亿元(含移民工程),包括:国家拨入资本金623.22亿元,占51%,其中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以下简称三峡基金)621.38亿元;债务性资金413.97亿元(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和三峡企业债券);发电及出售机组收入等183.12亿元。三峡工程累计完成动态投资642亿元(不含移民工程),完成静态投资425.85亿元,占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的8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工程建设。1993年,国务院组建三峡建委,负责工程建设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并每年派出质量检查专家组和稽察组,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三峡办)负责其日常工作。三峡总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全面负责三峡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和建设资金的筹集、使用、偿还以及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二、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结果表明,三峡总公司和各主要参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克服工程建设周期长、任务重、技术复杂等带来的各种困难,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不断探索创新,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工程质量总体优良,工程建设总体进度有所提前,投资控制和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较好,施工区环境保护措施基本落实,初步发挥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好于预期,初步设计报告确定的2009年工程基本完工和全面运营的目标能够实现。
(一)投资控制比较有效。
经测算,至2009年三峡工程基本竣工(除右岸地下电站和垂直升船机外),尚需投资约140亿元,静态总投资可控制在概算确定的500.9亿元内,预计动态总投资为780多亿元,比1994年预测总投资减少350多亿元。主要原因:一是建设期间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较好,价差和利息支出比预期要减少300多亿元;二是国务院三峡建委和三峡总公司两个层次的投资控制机制比较有效,“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模式比较成功,对因物价、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投资增加实行逐年核定,累计实现投资结余14.2亿元。
(二)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总体较好。
建设资金管理内控制度比较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比较规范,未发现挪用和严重侵占建设资金的问题,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做到了专款专用。三峡工程与金沙江下游开发项目实行独立核算,避免了相互挤占。
(三)工程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并逐步规范。
一是二、三期工程较好地执行了招投标制度,机电设备招标工作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抽查516个建筑安装合同,金额344.97亿元,招标合同(含公开招标和符合规定的邀请招标)占应招标合同的65%,金额占92.3%。在一、二、三期工程中,招标金额比率分别为71%、95.5%和88.2%。在左岸电站机组国际招标中,三峡总公司采取根据技术转让情况支付转让费等方式,使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机厂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大型水电机组设计与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提升了我国水电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在右岸电站12台机组招标中,这两家企业凭借自主创新形成的竞争能力,各承担了4台(套)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任务。与进口机组相比(不含技术转让费、进口关税和增值税),8台国产机组共节省投资3.56亿元。
二是对主要物资材料采购和质量管理比较严格。抽查40%的钢材、水泥等6种主要物资材料结果表明,三峡总公司通过采取业主供应制和较完整的质量检测制度,保证了物资材料供应的进度和质量,降低了采购成本,购进的物资材料质量总体较好。
(四)工程建设总体进度有所提前。
与初步设计报告规定的工期比较,2005年,左岸电站14台机组提前一年投入运营;2006年5月,右岸大坝提前半年浇筑到185米设计高程,大坝全线贯通;同年10月,提前一年蓄水至156米水位目标。除垂直升船机(因主体设计方案改变,推迟建成)和右岸地下电站(新增项目)外,右岸电站、电源电站、永久船闸完建和泄洪坝段导流底孔封堵等在建工程,都将在2009年前按期或提前建成运营。
(五)工程质量总体优良。
在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基础上,三峡总公司制定了110多个质量标准和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标准,部分标准达到或超过了国际水平,有14项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经国务院质量检查专家组评定,审计的11个主要单项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平均优良率达到87%。其中,一、二、三期单元工程优良率分别为79.2%、80.7%和92.3%。
(六)施工区环境保护措施基本落实。
施工区环境质量得到较好控制,目前施工区段的长江干流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标准,生活水厂的水源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较好;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一定成效,已投入5.6亿元,完成和正在实施的绿化面积约140万平方米,绿化道路34.7公里。
(七)初步发挥的综合效益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一是防洪效益初步显现。2003至2005年围堰发电期间,出现过一次流量大于每秒5万立方米的洪水。在该次洪水调度中,经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批准,三峡水库水位上升至136.43米,蓄洪量为5亿立方米,确保了机组安全发电,也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2006年6月大坝全线挡水后,三峡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部分防洪效益。工程竣工后,三峡水库可为长江中下游提供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可将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原来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到特大洪水时,配合运用荆江地区的蓄滞洪区分洪,可有效防止荆州河段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为武汉等沿江重要城市的防洪保安提供保障。
二是提前一年发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缓解华东、华中地区用电紧张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左岸电站14台机组提前一年投产发电,至2006年6月底,已累计发电1181.62亿度,实现收入297.53亿元,比初步设计方案分别增加379亿度和79.47亿元。大部分发电收入用于了三峡工程建设。
三是航运效益好于预期。2003年6月蓄水通航后,长江上游实现了万吨级船队通航,促进了运量的大幅度增长,降低了水运成本。2004年、2005年通过船闸的货物运量分别为4308万吨和4394万吨,比蓄水前增长了4倍多,接近初步设计报告预测的2030年5000万吨的水平。工程运行3年来,通过在枯水季节调节水库下泄流量,较好地解决了长江中游局部河段通航水深不足的问题。
此次审计也发现,一些中小合同项目没有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部分单项工程监理工作比较薄弱,主要设备材料采购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未完全落实等。
11、河北导务村井水遭污染300户村民10年买水饮用
来源:燕赵都市报2007年06月29日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6-29/024012111036s.shtml
82岁的吴大娘行动十分不便,一想到只能由儿子牵着牛车去临村买水的艰难,吴大娘一脸愁云。
村民的饮用水都是用这样的塑料罐一罐罐从上游或附近村庄运来的。
村民向记者展示取自污水罐车内的水和普通矿泉水。
在保定顺平县台鱼乡导务村生活的320多户村民几乎已经忘记了井水的甘甜。对于他们而言,村中又苦又咸的井水只能勉强用来浇地、喂牲口。10年来,村民们不得不靠买水维持着吃饭、洗衣等日常用水生活。
罐车满载污水偷倒在村边
“我们终于抓到了偷排污水的人,把污水车给扣了!”昨日,本报接到村民的热线,反映6月26日顺平县台鱼乡导务村村边有人在深夜偷排污水,被村民逮了个正着。
记者在该村采访时了解到,导务村的井水又苦又咸闻起来还有些臭,村民们纷纷怀疑是上游唯一一家企业———太行肠衣厂多年排污所致。近一年来,村里经常有人看到深夜一两点钟有罐车进出,怀疑是排污水的车。村民刘先生曾经蹲守5天也没有抓到。
该村村民葛先生在6月26日夜里9点多有了发现。他说,一辆罐车进村时他正在村路边乘凉。路边的十几名村民也都发现了罐车,并一起尾随罐车到了村南的河沟边。“一条大管子正在往干河沟里排污水。”葛先生说,气愤的村民们当时就把车扣住了。
两天后,也就是记者赶到该村时,污水车刚刚开走。该村村支书葛振京解释说,罐车属于太行肠衣厂的污水处理承包者,对方承诺不再排污到村里,村里罚了200元钱,让司机把车开走了。
村民们对这样的处理十分无奈。在村民指引下,记者在村南干涸的河沟里看到,一些灌木已经枯死,地面上有成片的白色霜状物。村民们说,这就是倾倒污水后留下的痕迹。
距离河沟不到百米处,有该村的三口水井。这些井中的水早已不能饮用。村民赵先生说,由于水被污染,自家果园结出的梨子送给北京亲戚,亲戚都不敢吃。
最后可用的井也被“污染”了
村民们说井水被污染至少已经有10年了。村东南的井最早被污染,村民就从村西北的井中取水喝。慢慢地,村里所有的井水都出现了苦咸的味道,村民只好从临村买水喝。
五毛钱一桶水,还要用车去临村接,买水的艰难持续了近10年。村中的孤寡老人没有能力买水,只好靠邻居救济。实在没办法,只能将就着喝下又苦又咸的井水。74岁的李景山大爷谈到被污染的井水,不禁老泪纵横。他说儿时村中的水总是甜的,从十几年前开始却苦得难以下咽。
记者走访该村了解到,用该村的水煮粥永远不会黏糊,洗衣粉不出泡沫,晾干的衣服一片“白碱”。最令村民们担心的,还是多年来污染的井水对健康的影响。
该村村支书葛振京说,几乎每届村领导都反映过井水问题,他本人就曾经去过太行肠衣厂3次。2001年,原村主任找到省环保局,最终得到了5万元的钻井钱。谁知,村中能打井的地方,水早被污染。没被污染的地方,却怎么也打不出水。
2003年在顺平县政府协调下,一口深达100多米的井在村西北建成,分设到各家的水管也铺好。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然而一口水井难解全村1000多口人的吃水问题。现在,每两天才向村民供水几十分钟,一些村民家中的水龙头早已生锈。
就是这仅有的一口可饮用的深井在今年也出现了苦咸的味道,采访中,许多村民坚持认为井水是被上游唯一的企业肠衣厂污染了。
是井水污染还是水质问题?
得知记者到导务村采访,太行肠衣厂的李喜年经理电话找到记者,承认村民扣住的罐车里是肠衣厂用来结晶的高浓度盐水,但并不知道被排到了村边。他说厂子20多年来排出的水基本上是检测过关的。据该厂董事长李先生介绍,2001年和2003年两次给导务村钻井、铺水管,厂里都出了资。今年又引进了反渗透的排污设备,正在调试中。李先生表示,排出去的水应该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带着众多村民的疑问,记者来到了顺平县环保局。该环保局主任科员刘久江对记者说,肠衣厂排出的水主要是含有氯化物和悬浮物,去年县政府曾要求太行肠衣厂限期治理。对于导务村的井水苦咸问题,刘久江表示环保局早就知情,省环保局也曾经过问。县政府曾经协调为村里钻了井,铺了水管。他认为也许是当地的水质有问题,但这个问题很难说。
12、滇池治污如何走出困境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07-6-29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738.html
巨资投入一直未停 治理结果收效甚微
日前,昆明滇池蓝藻爆发。一池湖水宛如黏稠的绿油漆。
6月初,就有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帖,这位前往昆明的游客,对“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颇为神往,专门打车前去滇池边,臭烘烘绿油油的湖水显然给了他太多的失望和痛击。
6月底,滇池蓝藻爆发成了各大媒体的热点新闻。
其实,对于昆明市民来说,让媒体和游客们惊诧的滇池蓝藻,不过是在今夏如期而至。
据滇池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夏季,滇池都会出现蓝藻大面积爆发,这是所有富营养化湖泊的通病。随着气温升高,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加重,造成蓝藻的疯长。和以往每年的情况类似。
被污染的湖池
要认识滇池,得了解它的历史。
滇池属断陷构造湖泊,迄今已有约1200万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13世纪中叶,水位约为1892米。元朝官吏开挖海口河,疏通螳螂川,降低了滇池水位,湖水退至今得胜桥、巡津街一带。从正面看是解除了昆明城市的水患,还“得壤万余顷,皆为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至明末清初,滇池水位继续退至今大观楼、明家地一线,正常水位约为1888米。滇池水位在700年间的人为干预下,共下降了6.85m。至光绪14年,昆明终于成了云南最大的坝子(盆地的俗称),良田沃土一马平川。
随着滇池水位的下降,其水面呈迅速变小的趋势。元、明、清时期挖海口河,当时泄滇池水,得壤地万余顷。滇池的河床变低,水面加速缩小。
如果说滇池环境容量的缩小主要在古代,那么,滇池水体污染则主要在当代。民谣道: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还在受害。这是滇池污染渐变过程的真实写照。
用句通俗的话来说,滇池的污染就是“滇池太肥了”。
各种污染物严重超标,滇池的富营养化一直都在发展。1986年前,滇池水质还是三类水,按国家标准可做饮用水水源。此后,滇池水质量富营养化,不再符合饮用水源标准。1994年后,成为五类水,仅可作为农业用水,1998年至2000年,连续三年是超五类水,几乎失去了作为水的各种功能,成为一池废水。1999年、2000年爆发蓝藻,被生态学家诊断为“患上了生态癌”。此后每年夏季蓝藻爆发之势愈演愈烈。
据环保部门调查,滇池水体中的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及有互有害物质等重要污染物的超标率,低的为50%,高的达80倍之多。而草海(滇池的内湖)中的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的物质高达60种。滇池成为我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泊”之首。专家估计,照此速度下去,不用1000年,滇池将完全消亡。
滇池的污染源主要有三:一是工业企业造成的污染;二是来源于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三是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废水、农药化肥等随河流和雨水进入滇池后造成的面源污染。
据资料统计,滇池污染中总氮、总磷的含量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分别占到43.3%、37.1%。
记者在采访途中,随处可见堆放在岸边的垃圾、秸秆、猪粪等污秽物。这几年受雇于乡政府在明通河打捞垃圾的杨杰强说,垃圾内容千奇百怪,连死猪死狗都会有。由于来自农村的面源污染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面源污染治理成为治理滇池污染中的最大难题。
另一方面,工业污染治理虽然直观,但因涉及关闭不达标工厂,也存在诸多问题。
有关部门的资料称,云南省重点考核企业达标率仅为62.3%,低于全国78.9%的平均水平,当地媒体披露,有64家企业对治污无动于衷,其中昆明有30家。
据了解,1992年到现在,昆明市建城区面积扩大了近3倍,但“十五”期间,耕地减少了15万亩,建设用地新增15万亩,滇池湖滨带面积6.39万亩,其中96%的土地已被开发利用,湖滨湿地消失殆尽。目前,滇池部分的淤泥深度达到6米之深,而其库容水量只有15.6亿立方米,平均水深仅有5.3米。
昆明市环保局的人士对记者介绍,昆明市自1980年新建的83个小区都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大部分小区根本没有化粪池,小区内排出的污水就近入管道、渠沟、河道。而昆明市大大小小40多条河的污水,除运粮河、兰花沟等少数几条河河水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外,大部分最后都流进了这个城市最低的地方———滇池。
如此,滇池是昆明人的公共大厕所并不为过。
与污染并行的治理
近十多年来,滇池成为当地政府最为纠结的难题。
污染没有停止,治理也不曾停止。
今年6月初,云南省政府透露,滇池水污染防治理工作,主要从1993年云南省政府“滇池治理现场办公会议”开始,至“十五”末,滇池污染治理共投入资金47.62亿元,其中污染控制类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75.8%,生态修复类项目占8.8%;资源调配类项目投资占10.7%;监督管理类项目占0.6%;科技示范项目占3.0%;其它投资占1.1%。
“九五”期间,滇池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是对滇池流域的主要污染企业进行治理,对城市污染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十五”期间的滇池治理工作侧重工程性治理,加大控制污染物总量,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加大了滇池污染治理力度。完成了《滇池“九五”计划》12个续建项目,完成了《滇池“十五”计划》31个子项目。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经对项目梳理后,《滇池“十五”计划》的完成率为77.5%,开工率达95%。
截至目前,《滇池“十五”计划》的6项考核指标(包括8个具体内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回用率达到20%以上;城区垃圾清运率达到9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沿湖村镇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率达到60%;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平方公里;湖滨带生态恢复与建设3.3平方公里以上、建立草海水生生态示范区3平方公里;滇池沿湖周边2公里范围内禁止或限制化学农药和化肥、流域其它范围限制使用,除“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尚未实现外,其余考核指标基本完成。
与一系列令人乐观的指标相反的是,滇池的污染治理收效甚微。
2006年,云南省政府曾责成省发改委、省环保局、省经委等多个部门对滇池水污染进行全面调查,成立了8个调研组,历时4个月,最终形成15万余字的研究报告和多个相关技术报告。
调查中发现的基本上都是坏消息:调研组第一次摸清入滇池主要水系为12个,主要入湖河流29条全部被污染,监测的19条入湖河流,90%以上水质均为劣5类。
调查组的研究人员此次发现,入湖的河水基本上是有水皆污,入湖的污染物比较大规模治理前有增无减。昆明市虽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但是由于城市管网的缺陷,处理的污水其实不到50%;与此同时,由于多头管理和部门利益,供水、排水、集水、治污等部门各自为政,“龙多不治水”,大量生活污水入湖,雨季时期的城市泄洪也造成混流,都汇入滇池。
2000年的夏天,本报记者对滇池污染进行采访调查,所了解的污染症结与今天无异。10年花了47亿元,治污却停步不前,问题出在了哪里?
技术、资金、政策的争议
目前,每天在滇池的外海边上,有5条清藻船作业。每条船上都有四五名工人将富有蓝藻的水体抽到一个密闭的排水管道里。记者从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了解到,这些清藻船是2001年投入使用的,在每年3月下旬、天气变热、滇池蓝藻爆发时作业,抽取富藻水。今年从滇池外海抽出的富藻水已达到了81.6万立方米。
蓝藻,只是让我们看到了患上生态癌的滇池的症状表象。
目前世界上无法根治蓝藻,机械船抽除富藻水,只是对蓝藻泛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杜绝蓝藻,惟一的办法是改善水质。
改善水质又何尝不是治污官员和技术人员所企望达到的目标?只是,目标对了,选择的路径未必就对了。
争议来自资金、技术派和政策派。
认为只要资金到位,舍得投入,就可以从根本治理污染的观点,显然认为科技就是最大的推动力。
环保专家刘军认为,只要技术措施对头,推广到位,就可以治好滇池。他认为,云南正在酝酿给滇池动“大手术”。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于近日正式开工。此项工程包括在流域内新建第七污水处理厂;对现有9家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扩建,进一步提高出水排放标准,新增污水处理规模每日43万立方米;铺设主城东南片区截污干管和整治11条主要入湖河道;将建设和完善昆明主城区的整个排水系统,铺设污水、雨水管道351公里,新建3座污水泵站和4座雨水泵站,扩建雨污泵站两座。据说这些工程完工后,昆明主城入滇池的污染物削减率将达70%。同时,“云南滇池污染治理的项目”课题组近年来一直研究通过种植水生生物、水体过滤等科学方法帮助滇池进行生态恢复。我相信这是一个好办法,用生物吸收富营养化物质,就可以逐步减轻滇池污染。科学技术才是治理滇池的真正良方。
刘军乐观地认为,只要这些工程真正建起来,技术手段真正用到位,滇池就一定能治好。
云南省的某重要官员也持同样观点。他说治理滇池的思路已经清楚,如果治理投入的资金少,时间就拖得比较长,而且实际上治理的难度就更大。因为流进去污水多、淤泥多,实际上越是投资少、越是见效慢,越是时间往后拖。
持此观点者认为,滇池急需巨资投入“动手术”。他们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一是恢复环湖生态,抓好环湖切污。“流进滇池的有20余条河流,要对它们进行处理,不能让污水再流到滇池”;二是要找到水源,给滇池补充水。“要采取工程治理的措施,没有大量投入根本不行。比如切污,要把所有进入到滇池的各种工业的、城市的、农村的污染切除掉,就需要大量地修筑各种管道,才能够切污。”
问题是,如何让措施保证我们到达的是现实的此岸。政策派针锋相对。
政策派人士认为,“巨资”投入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日前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投资总额为38.7亿元,是迄今为止滇池治理投资最大的项目。据悉,昆明市近期还将成立滇池环保基金,接受海内外援助及捐赠。同时,将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和融资体系,强化规划、土地的导向作用;对即将建设和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在逐步配套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的同时,积极推进BOT、TOT等方式投资。
环境专家万辉认为,污染治理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政府的发展观念和环境保护责任感,技术在政策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要实现治理目标,各级地方政府不能仅仅将目光投到环境技术领域,期望仅靠环境技术手段达到恢复河湖生态之目的。专家指出,滇池治理步伐缓慢,环境技术并不是主导因素,主要是因为“流域环境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滇池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修复和重建难度大;缺乏稳定的治理资金来源渠道及有效的融资机制等”。
对于刚刚开工的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些专家并不抱乐观态度。他们表示,流域治理有其自身的规律,技术的进步不是万能的,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技术上。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解决自己境内的河湖污染问题也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滇池治理过程中,我们也几乎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治污技术,但滇池污染积重难返。
即便这项浩大的工程完工,入湖污染源也仅控制了70%,剩下的30%照样长驱直入,何况都还是理论数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滇池污染问题。
作为佐证,记者查阅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的规划》。这份《计划及规划》详细论述了关于滇池流域两个重点保护区、6个重点污染整治区域的划分,以及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的总体安排。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控制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重视湖泊生态修复和内源治理,坚持工程治理和管理措施并重。
今年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召集省发改委、环保局、建设厅、农业厅、水利厅等部门以及相关片区负责人召开滇池治理和保护的专题会,会议研究的滇池治理规划已经制定到2020年,会议持续了4个多小时。
他们首先要面临的现实是,上一份规划所制定的目标基本上落空。
其间原因林林总总,一团乱麻。
莱茵河治理:他山之石
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
直到20世纪70年代,莱茵河还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由于沿河两岸排放工业废水,导致莱茵河内的鱼虾及沿岸动植物大量死亡。然而经过多年治理,如今莱茵河的受污染程度下降,生态环境基本得到恢复,两岸风光秀丽,莱茵河成为治理河流污染的典范。
莱茵河全长1390公里,流经奥地利、德国、法国等数个欧洲国家,其中大约860公里在德国境内,被德国人视为“父亲河”。上世纪50年代末,德国开始大规模战后重建,大批能源、化工、冶炼企业在莱茵河两岸建立,它们向这条河索取工业用水,同时又将大量废水排进河里,导致莱茵河水质急剧恶化。
1950年,莱茵河沿岸国家联合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总体指挥和协调莱茵河的治理工作。该委员会下设若干工作组,分别负责水质监测、恢复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监控污染源等工作。
20世纪60年代,包括德国在内的莱茵河流域各国与欧共体代表签署合作公约,为共同治理莱茵河奠定法律基础。控制污染源是河流治污的关键。公约规定,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的企业可被罚款50万欧元以上,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将被关闭。
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对莱茵河治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家大型制药、化工企业开始“如同开拓新市场一般”积极开发环保技术。德国拜耳公司将其开发的污水处理技术出售给其他国家,成为该企业的利润新增长点。在企业参与环保方面,德国化学工业协会发挥了很好的指导协调作用。
1987年,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开始实施莱茵河生态系统整体恢复计划。该机构发起了一系列行动,包括拆除不合理的通航、灌溉及防洪工程,用草木绿化河岸,在部分改弯取直的人工河段恢复其自然河道等。
2000年,在上述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后,该委员会又制定了“莱茵河2020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改善并巩固莱茵河流域的可持续生态系统。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完善防洪系统、改善地表水质、保护地下水等。
从1980年到2005年,有关国家为莱茵河流域治理投入了200亿到300亿欧元。从2005年到2020年,有关治理预计还将投入100亿欧元。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称,尽管这条河中的某些重金属和农药含量仍处于警戒值,但1985年到2000年间,莱茵河中的有毒物质减少了90%。目前,莱茵河中生活着63种鱼,曾经绝迹的鲑鱼重新出现,这些都反映了莱茵河治理的成就。
在环境和发展中找平衡
要吃饭穿衣、高楼大厦还是要山清水秀、蓝天白云,这是很多地方官员都面临的两难问题,也是环境问题常常被后挪的内在动因。但大自然往往无情。
一位生态学家对记者说,天然湖泊对山地面积占94%的云南省来说,是异常珍贵的,这些湖并不是水库,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正由于它的存在,流域所在地的经济文化才随之发展直至今日。假如滇池过于污染就会失去调节气候的功能,昆明也将不称其为“春城”;假如滇池消失,昆明也会随之消失。
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两个极端,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循环经济学家提出了他们的观点。
日本现阶段的环境保护在发达国家中居于前列,但他们也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再恢复”的艰难道路。20世纪80~90年代,针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日本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始由“经济优先”向“经济与环境兼顾”转变,日本企业由“被动治污”逐步走向“主动治污”,日本经济社会开始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到21世纪,日本环保理念发生了新的质的飞跃,循环型社会系统的确立、企业主动治污理念的强化、知识经济的形成,使日本社会形态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根本转变;环境保护实现了由被动的污染治理向全方位生态保育的根本转变。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强调废弃物的减量化,提出建立循环经济的构想。2000年正式颁布《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日本已成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近几年又提出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国家目标。
经济学家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产业发展模式的转换,更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起到四大主导作用:一是科学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制定推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实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四是倡导全民环保,推进公众参与。
其次,企业要成为循环经济主力。企业的自觉环保是循环经济成功实践的基础。企业大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许多大企业以主动积极的环保行为展示形象,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提高了诚信度和社会满意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第三,民众要有自觉的环保意识。如果没有民众自觉的广泛参与,环境很可能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
日前,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提出,必须确立滇池治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实现开发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双赢”。
白恩培强调,滇池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上下共担责任、共同努力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
在云南省新一届政府官员心目中,滇池治理是他们未来执政能力最大、最直接的挑战。
13、一座濒危文明遗址:哭泣的宁夏须弥山石窟
来源:新华网2007年06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28891.html
全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遗址保护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6月6日,一则新华社自美国发布的消息在国内文物考古界尤其在宁夏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美国世界历史遗迹保护基金会公布的2007-2008年“世界百大濒危文明遗址”,中国仅有须弥山石窟和上世纪初兴建的一批上海老建筑名列其中。同时上榜的还有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城市天际线等。须弥山石窟,真的濒危了吗?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最早开凿于北魏中晚期的须弥山石窟珍贵文物,由于长期遭到自然与人为毁坏,现存最好的5个石窟遗址,面临着最为严重的保护问题。须弥山石窟也许不濒危,但抢救性保护已迫在眉睫。
一尊被自然风化的佛像(5月14日摄)。
自然风化:石窟所有珍贵文物遭受灾难
“自然风化早就成了石窟佛像的一大灾难,我们眼看着珍贵佛像、壁画一天天风化脱落。有的佛像从眼睛、鼻子到整个脸部已经模糊不清………”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高鹏说,因红砂岩体容易开凿石窟造佛像,这里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便开凿佛像,北周和唐代都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须弥山石窟经过历代开凿,共有130多窟,其中70多窟雕凿造像,这些石窟分布在须弥山向东延伸的8座崖面上。但红砂岩体也容易风化,加之人为破坏,现存有佛像的石窟仅剩20多个,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5个石窟遗址。
然而,现存最好的这5个石窟,却无一幸免的遭到自然风化。记者在桃花洞看到,石窟内唐代佛像姿态飘逸,神态安祥,但佛像身上鲜艳的彩绘已是斑驳陆离,难以寻觅到一处较完整的画面,有的佛像身上岩面大片脱落,有的佛像鼻子、面部早已被风化,有的佛像身上流畅的服饰线条已永远消失,留给人一种千疮百孔的伤感。
而在另一处石窟遗址,有的佛像全身已严重风化,雕像因腿部无法支撑身体而被文物管理人员抹上厚厚的水泥支撑着,还有部分佛像身上风化脱落的砂岩面积达20多厘米,厚两三厘米,风化裂开的口子、新近掉落的砂石块清晰可见。石窟内的墙角、佛像的脚下,随处都能看到成堆的红色风化物。
高鹏说,石窟佛像、彩绘壁画出现大面积风化,文物被毁坏的速度明显逐年加快,尤其是佛像身上的彩绘也不再完整,石窟顶部彩绘佛画大片脱落,现保存完整的壁画寥寥无几。石窟文物面临灭顶之灾,如不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将被逐年风化而失去考古研究、观赏等文物价值。
宁夏文物考古专家许成说:“须弥山石窟经千年沉淀,保存完整的文物已不多见。上世纪90年代文物专家曾对石窟做过防风化药物喷洒试验,但效果并不理想,文物部门应积极寻找新的有效保护方法。”
这尊佛像面临岩石风化脱落坍塌危险(5月14日摄)。
14、评论:海甸溪何日再能秀跳水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2007年06月29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29/074113336158.shtml
写下这个题目,源于一幅旧照片。6月26日本报《往事》版刊文回顾了1970年海口市人民桥建成通车时的情形,配发的照片内容是中国国家跳水队在人民桥上进行跳水表演。从照片上看,桥上和两岸观者如云,堪称盛况空前。
在那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年代,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国家跳水队的精彩表演,实为海南人的一大幸事。但更令笔者感慨的是,据当事人回忆,当年的海甸溪水清澈见底,能清晰地看到游动的鱼儿。有了这样的水质,才使人民桥上的跳水表演成为可能。
然而,今天的海甸溪,不要说在那里表演跳水、游泳,就是在岸边停留的时间稍久一点,许多人都未必情愿,污浊的溪水和扑鼻的臭味已经让人难以产生亲水的冲动。去年底,因有人反映有市民将在海甸溪钓到的鱼拿到市场上卖,本报记者走访了海口几个部门,没有一个部门敢确定海甸溪的鱼能不能吃。环保部门的人说海甸溪有污染,已不适合鱼类养殖。养鱼尚不合格,游泳、跳水更属奢望。
其实,岂止海甸溪不能游泳,曾经是海口靓丽景观的江河湖沟,如今已经难觅一处清水。虽然这几年海口市多次通过清淤等方法整治,但水体污染的情况少有改观,有的居民为了阻止河沟恶臭,不得不常年紧闭窗户。海口市如此,全省的情况也难以让人乐观。两年前,省人大组织了《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暨2005年海南省江河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历时两个星期的活动中,所见所闻触目惊心。有的检查团成员甚至说:“海南省已经很难找到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了!” 尽管这样的说法也许言过其实,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开发的加速,未经处理的各种污水不加节制地排向我省的江河湖沟,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却是不争的事实。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现在不少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海南的生命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这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高度共识。然而,知易行难,认识的提高固然可喜,实践中的落实却难如人意。由于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不健全,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由于执法方面存在的缺陷,等等,使得违规排放污水等破坏环境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所以,彻底扭转我省水环境污染的不利局面,不仅需要认识上的提高,更需要方方面面的真抓实干。
应该说,我省对治理水环境污染是高度重视的。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和限期治理制度”,要“加大环保投入,加快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至“2010年,海口、三亚的垃圾和污水处理必须全部达标,半数以上的县城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可以相信,认真落实好党代会报告提出的这些措施,我省水环境污染的状况必将实现实质性的好转。
我们期待,到了那个时候,不仅是海甸溪可以再次上演跳水秀,海南的所有江河湖溪都能够让人畅游。
15、社论:碉楼入世遗 担忧从此始
来源: 南方都市报2007-06-29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sheping/200706290270.asp
世界遗产大会昨天通过表决,开平碉楼与村落如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有了第35处世界遗产,广东则在该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个被誉为“文化建设大省新胜利”的大事件,必将毫无悬念地接受盛重礼拜。从昨晚开始,当地的系列狂欢活动已经启动,以庆祝八年申遗路程的终结,并宣告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声誉。从此,开平碉楼的命运将转个大弯,连带它们的村落走向无法预知的路程。
所以且慢欢呼。开平碉楼申遗成功固然值得欣喜,但在众多前车之鉴的衬托下,观者的喜悦似乎很难稳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消除的隐忧。这种不安并非毫无缘由。恰好在本次世遗大会上,我国原有的6处世界遗产受到黄牌警告,并被要求到会说明整改方案。这些上了黑名单、有可能被吊销称号的世遗项目,包括故宫、丽江古城、圆明园、天坛、布达拉宫等。它们的资格之所以动摇,是因为要么存在过度开发、要么是盲目修复、要么遭人为损害。自然,它们的今天会不会成为开平碉楼的明天呢?
问题转到申遗的动机上来。在申办阶段,项目的文化特质被重点强调,可一旦实现申遗目的,“保护第一”的宗旨就服从于遗产的经济筹划,成了努力要榨取的“摇钱树”。这暴露出一种非常功利的申遗心态,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此种心态只在开初受到约束的,可一旦申办成功,它就变得少有约束,甚至肆无忌惮地挖掘世界遗产的经济潜力。申遗成功本是保护行动的开始,可在急功近利的动机指引下,竟然蜕变成牟利的开始。
在遥远的新西兰,在申报成功的第一时间,开平碉楼的开发利用规划就被隆重推介出来。世遗大会专家投票甫一结束,预先准备好的图片展览就在新西兰街头展开。地方政府在宣传操作上显示出堪比商人的精明。从推动地方GDP的角度看,利用碉楼推广旅游无可厚非,只是这种无缝衔接的推广活动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联想。适度的开发与不设底线的保护始终存在矛盾。针对此类出尔反尔的动机,可否追问一句:申遗的结束,是否一定意味着旅游经济的肇始?
势利的目标一定依赖同样势利的手段去实现。黄金周期间,故宫游客数量超过限制量的数倍,日接待游客超过11万人,但任由“超载”延续。张家界修起了观光电梯,为的仅仅是加速游客流动,提高景点的接待人数……这些事例已成为新闻报道的常规题材,轻易就能发生,影射了世界遗产在旅游经济中被“残忍”利用的现实。尽管我们的文明长达五千年,但世界遗产很少享受过相应的文化待遇或肃穆的尊崇。文化传承的良好愿望不管多么精致,也只能躲在旅游浪潮的喧哗中孤单存在、渐行渐远。
目前,开平已经初步规划出三条旅游线路,并准备在接近碉楼的地方扩大建设旅游小镇。在保护方面,规定每次进入碉楼参观的人数不超过30人。但从现有的信息看,开平对碉楼的后续保护措施难言充分,有待考验。根据许多世遗被推向市场的“历史经验”看,在一开始措施并不缜密的情况下,它们都要经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破坏性实验”:武陵源如此。布达拉宫如此、明孝陵如此,开平碉楼能否躲过这般近似劫杀的宿命?
世界遗产被超饱和利用的后果已经显现。政府主导的地方申遗热情高涨,全国多达500个项目在排队,憧憬旅游经济一梦成真。但“申遗热”与世界遗产或其他历史遗存遭虐待的现象形成奇怪的对比。都江堰上游正准备建大型水电站。三江并流可能被怒江上的水电站切断。九寨沟生态环境恶化……有多少申遗的可能,似乎就有多少被糟蹋的可能。新晋的开平碉楼可否开风气之先,于不无浑浊的申遗运动中,开出纯粹、纯洁的文化遗产之花?
中国六大世界遗产收到限期整改令,昭示脆弱的它们也有不能承受之重。在建成后的80多年里,1800多座开平碉楼只会随着时间苍老。当它们获得世界级的身份后,控制力量来源复杂、动机暧昧。碉楼还能像从前那样吗?仅凭与时间的对望就能成就一座座文化或地理坐标?
16、干渴的北京却逢雨积水
来源: 新京报2007-6-29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3/2007/06-29/015@024158.htm
6月27日的一场暴雨,让干渴已久的北京得到上天的滋润,同时也冲刷出城市抗涝功能的缺陷。
虽然这次没出现大面积的交通拥堵,但城市积水情况却依然严重,有关部门公布说,城区道路共有15处发生了积水情况,最深处达到40多厘米深。而实际上,积水在大街小巷都很普遍,只不过严重程度有高有低而已。
27日中午,骑车外出的我被困于红桥市场附近的天桥下,当时,紧靠天桥的汽车道,形成了大面积的积水,每当汽车疾驰而过,车轮卷起的水花足有一米多高,令在天桥下避雨的人们躲闪不及。而天桥另一旁的自行车道,宛然已成为了一个水流湍急的小河……雨停后,我骑车经过红桥后面的君安宾馆,那里已是汪洋一片,积水处可以淹没半个自行车轮。
在北京生活快四年了,对这种下雨天四处积水的现象看得实在太多,我认为,积水影响交通,给行人带来不便倒是次要的,最让人痛心的是,水对北京是如此宝贵,可当上天难得赐给我们时,我们却不能珍惜它,大量的水积在路面上,无法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最后白白流走、或在路面上蒸发了。
积水问题的罪魁祸首,是城市地面的硬化———大面积的水泥、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柏油把城市地面覆盖得几乎严严实实,大大削弱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记得2005年那场暴雨后,这个问题曾引起过重视,一些道路地面的透水化改造开始启动,不过显然,这种改造的速度目前还是太慢。此外,下雨积水,显见城市排水系统的低效,排水系统是检验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城市下水道甚至是大到可以撑船,而在国内,几乎所有城市的下水道都很狭窄,北京有些地方甚至还用着明清时代的下水道。
北京的排水设施建设也存在杂乱无章的问题,有很多次我发现,一些积水的路面旁就有下水的雨箅子,但无法理解的是,一些雨箅子所在的地势竟然比积水路面高,不知道市政部门是怎样施工、验收的。此外,许多路面设置的雨箅子太少,无法满足道路排水的需要,让人怀疑相关设计部门的设计水平。
今天预报还有一场大雨,四处积水的情况又将重现,那么,这样的现象还要持续到多久呢?□韩涵(北京媒体从业者)
17、防治水污染贵在持久
来源:新华报业网2007-6-29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739.html
太湖蓝藻事件发生后,沿线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太湖水污染治理,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太湖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加快污染源治理,无锡年内封堵所有入太湖排污口、常州市将建环太湖保护区;二是加强监管,严厉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江苏省金坛市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监管工业污染源。即督促所有企业必须达标排放;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环评制度;必须按照省市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进行整治;三是活水清淤,根据水质情况合理安排换水频次,四是加快截污。各地都加快了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密集了污水收集管网。
事实证明,重拳铁腕之举对于治污效果是很明显的。大家高兴地党和政府快速行动起来了,也铁心要打一场防治水污染大战了;高压政策和新闻媒体监督下各类违法排污口悄然隐身了,一湖好水很快又会展现大家眼前了。可是,人民群众对于失而复得的清水有着几份喜悦也有着几份担忧。喜的是蓝藻危机消除了,忧的是这湖清水还能长清下去吗?
不可否认,人民群众担忧是有根据的。我国一些地方仍然是重发展、轻治理,水污染防治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水污染防治止步不前,水污染事件屡有发生。应该说自2005年底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全国来说教训是够深刻的了,可是事隔2年,太湖又污染了,这边还治理着,那这安徽巢湖又闻蓝藻警觉了。也许有关政府部门对这湖清水也信心不足了,不是吗?无锡市一边忙治理一边忙活着引江工程了,并承诺明年喝上长江水。┄┄┄
听着那首熟悉的民歌《太湖美》,“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轻松的感觉。太湖水污染了,让我感觉洁白无暇云裳上被染上一块黑斑。要找回渐失的太湖美,我们要付出10倍甚至100倍的努力。如果让这次太湖蓝藻危机成为我国最后水污染事件,我们必须持久地防治。
本人认为,一是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环保优先的理念。政府在发展新项目时,一定要遵循环保准入制。我们都要学习江苏省昆山市招商先资的成功做法,对于任何新上投资项目都要符合节能减排相关标准,反之,无论利润多高回报多丰厚,一律拒之都门外或劝退,绝不因为今天的金山银山,掠夺子孙后代的绿水青山。二是加快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要建成镇域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工业园区污水必须进污水管网,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也要兼顾和加以重视。三是必须停批化工、冶金、造纸、印染等污染项目。环保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于原有排污企业的拉网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严厉惩处,对查实的违法行为一律按法律规定上限处罚,并责令停产整治;对无处理设施或无相关手续的予以停产整顿,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停产整顿工作要严格标准,排污口必须做到规范化,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并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四是各级政府建立健全防治水污染领导机构,经常化办公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治污行动。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建立大防狠治格局。五是切实增加监测频次。以小康环境质量考核断面和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为重点,对水环境进行加密监测和动态监测。密切关注水环境的影响源,建立相关预警、应急机制。六是全面确保饮用水水源、农业和渔业用水安全。深入推进饮用水源专项整治工作,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加快区域联网供水工程建设。各镇(区)要全力排查并消除危害水源地的隐患,建立饮用水安全的应急预案和机制,防止污染事件发生,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同时切实做好满足农业和渔业正常生产需要的水质保障工作。姜以才
18、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07-6-29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759.html
炎炎夏日,用水日趋紧张,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奇缺更是时有发生。笔者所居住的小城,就是河北地区因地下水过量开采而形成了“大漏斗”的一个警例。我国水资源贫乏人所共知,“节约用水”的口号也喊了这么多年,可为什么浪费水的现象屡禁不止,而全国越来越多的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呢?原因虽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公众的“节水意识”太差是不容忽视的。
无论是工业用水、农业用水,还是城市居民用水,几乎随处可见的是自来水龙头、抽水马桶的常流水;企业水管线的泄漏使清水白白流入地沟;地下水线破裂数日不修致使一片汪洋、私自打井过量开采地下水……种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节约用水的宣传工作没能深入人心,公众的节水意识太差,对此不屑一顾。这是多么可怕的问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2010年后,我们将进入严重的缺水时期,可以说如今我们喝的、用的就是子孙后代的水,那几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怎样在缺水的环境中生活,想想这些,谁还忍心白白浪费水呢?
因此,如何强化节约用水的宣传工作,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我们齐心合力,通过各大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说形势,更要举实例;讲道理,更要列数据;日日、月月、年年不离节水话题,把节水宣传做到大大小小每一个用水单位和个人,真正让大家都对节水问题关注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水源的回收和重复使用。例如,工业污水的综合开发和回收再利用,既可避免浪费水源,又可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淘米水来洗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节约用水,而且能去除蔬菜和水果上的残留农药;我们还可以攒下洗衣服的水来冲刷厕所便池……这些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我们要身体厉行。正所谓“一点一滴汇江流”,只要公众的“节水意识”增强了,我们的水资源浪费难题自会迎刃而解。(华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