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1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人民日报》:我国全面推进水价改革 启动经济杠杆迎战缺水高峰
2、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综述
3、我国已建立了30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4、澳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调研 关注水资源永续利用
5、新华网:中外学者和官员对话中国地下水资源保护
6、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甘肃皋兰淘金潮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组图)
8、七部委督查贵州六盘水排污 副市长竟然还当众撒谎
9、中新网:广东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10、组图:三峡水库蓄水至150米高程
11、中新网:名城白帝城因三峡蓄水成为岛屿(组图)
12、福建白水洋首次发现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13、押金能否“押”掉剧组“环保丑闻”?
14、记者贵州调查:谁在拖"环保专项行动"的后腿?
15、保护罪恶的是青纱帐?
1、《人民日报》:我国全面推进水价改革 启动经济杠杆迎战缺水高峰
来源: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1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8528
我国水资源评价最新成果表明,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部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远超过允许的开发利用极限,我国将全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迎战缺水高峰,确保201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约束性目标的实现。这是记者在此间召开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的。
据了解,北方地区水资源量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区减少量最为显著,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水资源总量减少12%,其中海河区地表水资源量减少41%、水资源总量减少25%,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区域性甚至流域性缺水的现象。我国淮河流域、西北部分内陆河流、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或接近60%,海河流域已经超过100%,远远超过流域允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极限。
“十一五”末力求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
据了解,自5年前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启动以来,全国年用水总量正在得到控制用水效率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近年来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全国年用水量(不含工业的重复用水量)并未出现大的变化稳定在5500亿立方米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年均递减9%左右。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速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 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十一五”期间,我国进一步扩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模和范围,建设100个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
鼓励国外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节水型社会建设;基本完成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流域内各省市区的用水权指标;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
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在综合考虑本地区水资源状况、产业结构调整进展和企业承受能力基础上,逐步使城市供水公共管网覆盖范围内取用地下水的自备水费高于自来水价格。
中央直属电厂、农业生产取水均要缴纳水资源费
对中央直属电厂恢复征收水资源费,农业生产取水要依法逐步开征水资源费。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价格。
加快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实施非居民生活用水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方式。缺水城市要实行高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用水的差价。
同时,要保证城镇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用水。
推动节水市场开发 量化用水效益
积极进行水权有偿转让的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引导水资源向高效节水的领域配置。
建立节水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各类用水产品和设备的节水标准,大力推进节水产品认证,建立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节水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
建立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定期发布限制、淘汰落后高耗水工艺和设备(产品)的目录。
加强节水统计工作,建立由综合评价指标、行业用水评价指标和节水管理评价指标组成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评价体系,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来衡量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状况,综合考核各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程和成果。 (于猛)
2、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综述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6年10月1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11/092810205640s.shtml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管辖海域辽阔,海岸带和海洋资源丰富,沿海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的影响,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努力,近几年,我国海洋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
我国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2002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明确指出严格实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实现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200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海洋环境保护要由重视污染防治向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转变;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海洋环保工作的重点,要求严禁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工业污水。为强化海洋环境法制建设,规范海洋环境保护行政管理行为,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还结合国家城考、创模、生态示范区指标体系建设,将沿海城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纳入考核指标。
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区域,沿海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海洋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我国一方面调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对污染物进行专业处理和就地处理,禁止工业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杜绝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海。通过加强沿海企业环境监督管理,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落实到每一个直排海企业污染源,做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计划地稳定削减。在各种控制措施的实施下,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共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3万余个,废水治理投资达133.7亿元。全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2%,与2001相比,提高了5.6个百分点。
环保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实现陆源污染物有效治理和削减、控制入海总量的重要环节。“十五”期间,我国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和处理能力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沿海城市(不含沿海县)二级污水处理厂数量从2000年的73座攀升到2005年的202座,增加了近两倍;二级处理能力从2000年的563万立方米/日增加到2005年的1623万立方米/日,同样增加了近两倍,污水处理率达到56%。截至2005年,沿海地区地级、县(市)级行政区已建和在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达到342座,其中已建污水处理厂197座,日处理能力2186万立方米;沿海53个地级行政区已建有无害化垃圾处理厂88座,无害化处理能力达5.8373万吨/日,年处理量2204万吨。
为减少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沿海地区结合各地生态省(市)创建、全国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等工作,积极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推广生态农业。以环渤海地区为例,目前正在推行实施测土施肥、生物防治工作,加强农药、化肥的合理施用管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废水也全部按照有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处理。针对海洋渔业活动尤其是水产养殖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我国制定和实施了《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规划》等规划和计划,强调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渔业资源的逐步恢复及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开展了“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2006)”,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实行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的定期监测,制定实施了《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管理办法》等条例,并对各类重大涉渔建设工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维护渔业生态安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各类渔业自然保护区达230多个,建设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7个。
沿海地区还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展了大量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自然保护区、沿海防护林建设方面的工作。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沿海候鸟红树林和湿地自然保护区,到2001年12月,已建立了不同级别的沿海湿地保护区达82处,总面积达396.5万公顷。其中,辽宁大连斑海豹、江苏盐城等9处沿海保护区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时,5处近海和沿海保护区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网络”、“东亚-澳大利亚涉禽保护网络”和“东亚雁鸭类保护网络”。截至2004年底,中国已建立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20个,一批海洋珍稀物种得到保护,珊瑚礁、红树林及海草床等重要生境得以保护。
为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推进海洋保护的国家计划。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渤海污染防治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确定的重点流域、海域污染防治工程,计划的实施为减少陆源污染、遏制海洋环境进一步恶化、恢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评估显示,截至2005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总投资276.8亿元,实际投资210.8亿元,投资完成率76.2%。城市污水治理、城镇垃圾处理规模完成率分别为69.3%和47.9%,氮、磷、化学需氧量等总量控制指标均完成入海量计划削减任务。与2001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上升27.5个百分点,劣四类海水下降25.7个百分点,总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目前,各重点流域、海域的“十一五”计划制定工作正在进行中,长江口、珠江口海域亦已开始编制碧海行动计划。各类计划将积极吸取“十五”执行经验,为更好地实现“十一五”期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基础。
此外,我国还规定沿海所有港口必须配备油污水回收船等回收装备,港内禁止排放含油污水。符合条件的船舶必须安装经主管机关认可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使船舶排放的生活污水达标。符合条件的船舶必须配备经主管机关认可的“船舶垃圾管理计划”,并严格按计划的规定管理、处理垃圾。驻沿海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积极广泛开展驻军队营区环境综合整治、军事区域防护林建设、舰艇等军事装备防污装备的加改装、军港各类污染物接收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
为做到科学管理,我国目前已经建立全海域环境监测网络,初步构建了以卫星、飞机、船舶、浮标、岸站组成的多种监测手段构成的近岸海域立体化监测技术体系。近年来,中国组织开展了“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与趋势监测”、“近岸赤潮监控区监测”等专项监测,定期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和海洋环境专项监测通报,为掌握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变化趋势提供基础。国家环保总局还开展了辽东湾海域环境容量测算试点项目,完成了陆源污染物入海通量调查和估算、辽东湾海域环境容量测算模型系统等专项研究工作。国际海洋环境合作项目为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通过艰苦的努力,南中国海项目于2001年获得GEF和财政部200万美金、1480万人民币的经费支持。此外,“西北太项目”、“中韩黄海环境调查”、“东亚海”及“GPA”项目均取得明显进展。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要以实现沿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海岸带和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控制陆源污染为手段,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与海岸带和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完善法规,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要积极推进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编制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加强近岸海域赤潮的监测、监视和预警,大力推进“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积极推进重点海域环境保护规划工作。要加强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和有关协议,大力推进GPA在中国的实施。
3、我国已建立了30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1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11/145510208911s.shtml
新华网厦门10月11日电(记者余瑛瑞)我国目前已建立了30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60个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这是记者11日从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培训与教育中心揭牌仪式上获悉的。
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培训与教育中心设立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主要承担和落实由全球基金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中国国家海洋局负责执行
的“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SCCBD)”的培训考察等工作。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在揭牌仪式上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成立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培训与教育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总结、推广国内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提高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推动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据悉,我国目前已建立了30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60个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涵盖了中国海洋主要的典型生态类型,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培训与教育中心揭牌,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完)
4、澳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调研 关注水资源永续利用
来源:人民日报 2006年10月1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11/content_5187749.htm
从三峡大坝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大坝,水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成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湖北视察调研中最关心的主题他们纷纷就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川渝大旱,长江宜昌水位一度降至1877年有水文资料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低水位让滚滚长江变得温驯,也让从9月14日开始在湖北省视察、调研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更加关注水的话题。
湖北境内河流众多,除了长江和汉江,还有大小河流1193条。全省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3133.4万千瓦,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装机容量2726.8万千瓦,居全国首位。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两大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让代表们在湖北的视察和调研有了特别的意义。
利益公平分配
水利工程其利在民
三峡大坝上,代表们凭坝远眺,视察团团长刘焯华代表说,三峡工程是全世界瞩目的伟大工程,从孙中山先生提出改善川江航道、利用三峡水能发电的设想已近90年,如今“高峡出平湖”终成实景,没有蒸蒸日上的国力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中国人,倍感骄傲。视察团副团长贺一诚代表说,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三大功能都开始发挥作用了,但这样的超大型水利工程,要长久地发挥效用一定要解决好工程与当地人民生活的关系,让移民稳得住,让当地政府及群众能够在工程中获益。
代表们说,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是制约因素,而水又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受地域性的影响很大,一条河流,一个工程往往涉及到不同地区。要让水利工程永续利用,要解决长期问题,关键是得处理好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比如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调水区与受水区就要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
“澳门是缺水的地区,所以深知水资源的宝贵。”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边,望着满眼清流,崔世平代表感慨道。2004年作为一名工程师的崔世平和澳门的其他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建议,希望成立跨区域水资源管理机构,统一调度珠江水资源,确保澳门及珠海优质水源供应。就在澳门代表启程前,9月8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宣布,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珠江水资源统一调度已在9月初启动,以保障今冬明春珠三角地区的供水安全。
对口支援,基金支持
关键是建长效机制
湖北省十堰市所辖五县一市二区及神农架林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保护的任务很重。丹江口库区为了确保“一库清水向北送”,保持丹江口库区优良水质,面临高标准环保要求的严格约束,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度增加。
到神农架林区,到丹江口水库,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生态保护是放在第一位的。”刘焯华说这些地区为了大局,保护生态涵养水源,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受水地应该加大对他们的反哺力度,可以考虑协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受水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刘艺良代表说,这些地区很多都是贫困地区,能把生态保护放到第一位让人感动,国家可以考虑从南水北调的水费中提取部分经费,用于改善库区移民生活和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
贺一诚说,在水利工程中,当地群众贡献很大,如何让移民生活持续改善,让当地从工程中获得长期利益,作为获得利益的企业应该有所承担,可以考虑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作为基金来帮助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澳门开发自然资源的企业,就要拿出3%的毛利作为社会发展的基金。
形成良性循环
靠中部崛起广增财源
“湖北的水不仅仅是一省的资源,更是国家发展中的一笔财富。”这是代表视察中当地干部常说的一句话。而代表们议论道,走了一路,算了一路的账,要解决保护水资源所需资金问题,关键还得在中部崛起中让财政实力壮大起来。
刘焯华说,湖北在汽车工业等方面很有优势,应该继续发挥。但是湖北经济发展在地域上还不均衡,而且民营企业在湖北的发展还不够,应该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增强民营经济实力,通过民营经济来吸收就业增加财政收入。
高开贤代表说,其实神农架等地区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开发好旅游资源是很可行的办法。目前,交通等基础设施是旅游的瓶颈,对旅游文化的开掘还不够,当地旅游的特色也不鲜明,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财政收入,再拿出钱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8天时间,代表们还视察了东风汽车公司和武汉大学等单位。代表们说,代表视察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形式,视察团将把大家的意见、建议集中起来,撰写成调研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刘晓鹏)
5、新华网:中外学者和官员对话中国地下水资源保护
来源:新华网 2006年10月11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8559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张晓松、韩洁)正在北京举行的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上,我国著名水文地质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祜、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主席史蒂芬·福斯特、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水政策官员雅各布·伯克以及世界银行水资源管理专家卡瑞恩·肯伯等与会中外学者和官员围绕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未来可持续利用等话题展开了精彩对话。
根据我国最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我国地下水资源约占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从区域分布来看,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正趋于恶化,而南方水资源则基本保持稳定。
对此,张宗祜说,中国水资源总体状况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从区域来看,分布在长江以北的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的32.2%,而在长江以南的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的67.7%。因此,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主要在北方、西北。一方面自然区域条件形成北方水少地多,水资源短缺突出,另一方面人为因素也加剧了北方缺水状况。
他指出,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2200立方。根据联合国用水标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1700立方的为用水紧张国家,低于500立方的为缺水国家,因此从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来看,我国尚未被列入缺水国家,但由于我国南北水资源分配极不平衡,北方缺水严重,一些地方已经在500立方以下,最少的甚至低于200立方,已经成为缺水严重的地区。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正引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的关注。史蒂芬·福斯特说,协会已经注意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正面临水资源的压力,并对地下水产生极大的依赖性。他指出,地下水灌溉的社会可持续性、地下水在主要的渠系灌溉项目中的使用不足、城镇居民浅层地下水自供的可持续性以及饮用地下水的天然水质灾害等问题将成为亚洲国家在水资源保护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
目前,全世界约有15亿到20亿人口从地下水中获取饮用水,在中国城市用水量中,地下水比重超过30%的有400多座城市,其中一些北方城市中甚至80%的用水量来自于地下水。对地下水的旺盛需求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地下水滥开采、超量开采等不合理行为,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现象,给国家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重大损失。
张宗祜说,不合理和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形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及地面塌陷现象。沿海地带还造成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而在内陆地区则加剧土地沙化。他强调,过去我国对地下水只注意开发利用,而忽视了水资源的保护。今后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与保护同步进行,最关键的是加强技术改进,同时要根据季节水量变化,合理科学使用地下水。
史蒂芬·福斯特提出,构建“公众意识”对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至关重要。他说,仅仅了解地下水系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将社会、经济、法律和结构性问题等关键因素考虑在内,做到治水先治人。
卡瑞恩·肯伯则表示,由于地下水是“地平线下的资源”,人们无法像关闭水龙头一样控制地下水的使用,因此加强政府对地下水资源的监管尤为重要。他建议政府应在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关键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农业种植政策和实践以及工业和农业污染防治等。
保护水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节约用水,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张宗祜认为,目前我国在农村应用广泛的地下水漫灌方式存在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他建议我国改进农业灌溉方式,采用节水措施,比如学习以色列先进的滴灌技术等,从而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此,雅各布·伯克说,这一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农业灌溉面临的普遍问题。目前,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农业灌溉采用地下水资源,其中尤其以中东地区、美国中部、中国北方等地区更为严重。他认为,使用地下水灌溉农业导致大量优质的淡水资源被白白浪费在田地里,这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水资源短缺的紧张情形。
目前,我国地下水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地下水系统管理模式粗放,自动化监测水平较低等方面。张宗祜说,我国现有地下水监测技术、方法和监测项目上仍比较落后,地下水监测分析一般只能分析出30几种元素,而国外的监测分析水平可以达到70多种。
他表示,这次国际会议的举行为我国提供了向世界各国同行学习相关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地下水管理水平的重要平台。下一步我国将在全球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深层地下水形成和运动等领域加强研究,为更好地开采和利用我国地下水资源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完)
6、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6年10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905585.html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经济发展多以传统产业为支柱,产业结构单一、链条较短,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随着资源的减少,这些产业会逐渐萎缩。二是制约发展的因素凸显,主要表现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较重等。
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关。在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下,人们更注重的是投资数量和GDP产出,而容易忽略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这不仅直接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导致相关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实践证明,粗放型增长难以为继。资源型城市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本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兼顾的原则,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确立保护环境与促进发展相统一的理念。资源型城市发挥比较优势求发展,必然要在资源上做文章。但开采、加工、利用资源的过程,也是废弃物和污染产生的过程。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确立保护环境与促进发展相统一的理念,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此,应不断完善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考核办法等,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立足可持续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这是资源型城市谋求发展的基本路径。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再造自己的优势产业。为此,应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根据当地特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有旅游资源的地区,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促使文化、旅游、商贸有机衔接,带动生态农林牧业、生态工业的发展,为资源枯竭后的转型做好准备。
7、甘肃皋兰淘金潮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组图)
来源:兰州晨报2006年10月11日
http://news.sina.com.cn/c/p/2006-10-11/021211202491.shtml
满山的矿洞触目惊心
自动化的淘金作坊
皋兰县黑石川乡石青村的淘金狂潮愈演愈烈,当地村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山体“遍体鳞伤”,植被和生态链遭到严重破坏。2005年3月,本报曾就皋兰县黑石川乡石青村掀起的非法“淘金狂潮”做了详尽的报道,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也下令进行了整治。然而,时隔一年多,当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这里的景象更让人吃惊:更多的自动化非法淘金小作坊蜂拥而建。
皋兰淘金狂潮愈加“凶猛”
狂热致富梦让村民忘记了生命与生存安全 呻吟的土地和矿山期待及时疗伤
矿洞满山坡令人触目惊心
10月10日,记者驱车来到皋兰县黑石川乡石青村。在这之前,就有村民向记者讲述,石青村的淘金规模正日趋规模化、自动化,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距离该村5公里的地方,记者就隐约听到山上不时传来隆隆的炮声,并伴随着漫天的尘土。来到采矿区,道路两边的山上,村民们开采矿石的洞口星罗棋布,山坡上堆满了碎石。不得不承认,石青村村民为了淘金而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只要是正在开采的矿洞,每个洞口都有一台空压机和碎石传输带,一辆辆农用三轮车穿梭在乡村土道上。
记者在采矿区现场看到,炮声过后,采石的村民迅速钻进仍旧弥漫着烟尘的矿洞作业,没有一个人头上佩戴安全帽,矿洞外面临时搭建的砖房内,本应严格管理的炸药、雷管和化学药品随意堆放着。
作坊自动化 人为之惊叹
走进石青村二社,最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一个个淘金小作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像这里的淘金小作坊的自动化程度竟如此之高,磨盘大小的铁铸碎石碾在电动机的带动下碾压着矿石,水泵从水井里抽出地下水冲洗被碾碎的石块。村民们用来淘金的电动机也十分考究,除了电动机带动一根传动轴外,电动机旁边还安装了速度操作箱,近似于汽车变速器的速度操作箱可以随时调节碎石碾的速度。在村民们看来,操作箱就是一棵“摇钱树”。
淘金作坊旁是露天分离黄金的氰化池。村民们说,矿石被开采出来后运到村里用电碾子将其粉碎,然后经过氰化池用氰化钠氰化后将黄金分离出来。而含氰化物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随意被排放到了周围的土地里,废弃的碎石粉也被随意倒在村庄附近的荒芜处,只要起风,整个村庄就弥漫着粉尘。
村民有甜头 金月入近千元
石青村的淘金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初是一个河南人在这里的石山中发现了黄金,此后,这里的淘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鼎盛时期,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加入到了淘金大潮,许多村民因缺乏经验和技术等原因而赔本,不得不退出淘金行业,但这里的淘金狂潮并没有因这些人的退出而减弱,村民加大资金投入,将普通的淘金工具进行电动化改进。而今,光石青村二社和三社就有淘金作坊30多个。二社村民郭永成告诉记者,淘金每个月会给家中带来近千元的收入。村民郭德福说,由于淘金确实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去年他将在外打工的儿子叫回家办起了淘金作坊,一年下来有1万余元的收入。
社长倒苦水 存环境日益恶化
石青村二社社长郭德宽向记者介绍说,全社60户村民共300多口人,耕地每人可占4亩之多,收成好的年份人均纯收入不过500元。“淘金狂潮”导致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石青村近5年内每年只有5成的土地有收成,远远不够村民的生活需求。一方面,村民淘金导致环境恶化,威胁到了附近村民的生存,大量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耕地荒芜。政府有关部门也进行了整治,但整治过后,村民更加疯狂地淘金。另一方面,淘金确实给村里不少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淘金者还雇用村里其他村民打工,村民的收入都有所增加。但这两个方面的矛盾产生的恶果是有目共睹的,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让人触目惊心。
记者调查 大多金矿无证开采
国家明文规定,开采矿藏必须有国土、环保、公安、安全监督等部门的许可,并颁发相关的许可证后,才能进行开采。而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石青村的大部分金矿都拿不出相关证件。村民介绍说,由于这里的金矿石品位比较低,储量又不是很大,办理开采证根本不划算,因此根本没有人办理开采证,更没有人愿意在安全和环保上投入太多资金。还有村民告诉记者,“淘金狂潮”导致当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去年,媒体对当地非法淘金现象进行曝光后,皋兰县环保等部门进行了整治,但是检查人员一走,这里的淘金设备又转了起来。郭德宽说,虽然在短时间内这种淘金狂潮会给村民带来利益,但从长远来看,环境的恶化会使村民以后的生存更为艰难,政府应该坚决取缔。
8、七部委督查贵州六盘水排污 副市长竟然还当众撒谎
来源:国际在线2006年10月1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11/content_5187536.htm
资料图片:2006年6月1日 新华社发
在督查组将要返回时,贵州省副省长肖永安表示:“欢迎媒体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如果能在报道中指名道姓批评,我想这是好事,这是对我们工作的督促。”
9月22日,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和监察部等国务院七部委组成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第六组)到达贵州省六盘水市。
在当日上午的专题汇报会上,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表示,“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常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为贵州省9地市最好”;“在六盘水境内没有任何煤化工企业”;“水源保护区也没有任何工业企业”。
但国务院督查组在调查后发现,这些说法并不属实。督查组发现六盘水野马寨发电厂未履行相关程序擅自开工建设投产,不少矿区存在水污染隐患,有些甚至已经污染了饮用水源。
1 汇报:“水源地没有污染企业”
在汇报会上,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第六组)潘跃龙组长问:“我们想知道,在六盘水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是否已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取缔了所有的排污口?”
“你一万个放心!”还没等当地环保官员说话,叶大川副市长抢先说,“在我们的水源保护区,没有工业企业,也没有污水排放。”他补充说,六盘水的饮用水源和其他地区不同,不是喝黄河水或淮河水,而是喝泉水、地下水,水源地范围都很小,不存在上下游污染的问题。
“请问你们煤化工企业污染治理的情况怎么样?”督查组成员、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官员孙振世问。
叶大川副市长肯定地说:“我们这里没有煤化工企业。”
据六盘水市政府提交给国务院督查组的汇报材料介绍:“自今年6月1日国家环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出动监察人员3313人次,检查企业914家,重点对三岔河流域、北盘江流域等沿岸大中型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对71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共处罚金244.7万元,现已结案45家。”
汇报材料还特别提到:“通过今年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我市绝大多数排污企业环境意识大为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能与生产同步运行,排污企业违法排污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
六盘水市政府提供的相关材料也显示,“十五”期间共投入环保治理资金8.4亿元,比“九五”增加近6亿元,全市70%以上的工业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41%的河流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规定类别,主要河流流域污染得到一定程度控制。2005年优良等级天数占94%。
在督查组再次询问六盘水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时,叶大川副市长显得有些不耐烦,说:“你们不要以北方的想法来看待我们六盘水,不能说你们爱人民,我们就不爱人民”,“水源地没有一家污染企业,不能因为没有就随便抓一家啊?”
“怎么听了他们的汇报后,觉得六盘水仿佛是人间仙境?”督查组一位成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2 检查:污染企业现形
22日下午,督查组开始实地调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也随行采访。行前,叶大川副市长当着督查组的面嘱咐当地陪同人员:“(要)看一些好的、有示范作用的企业。”
当地官员首先将督查组带到野马寨发电厂,这是该市西电东送的一个重点工程,装机容量为3×20万千瓦。
距野马寨电厂2~3公里处,督查组发现路口的水城电厂的烟囱仍然冒着滚滚浓烟。按照贵州省环保局《关于对贵州野马寨电厂(3×200MW)技改工程(水城电厂异地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黔环呈[2005]67号)的文件要求,“水城电厂小机组必须关停”,要“以大代小,上大关小”。
督查组调查发现,野马寨发电厂自去年7月起就开始投产发电,到今年1月3台机组全部投产,但水城电厂并没有按规定关停。对这一问题,当地的官员也无法作出解释。
更令督查组感到吃惊的是,野马寨发电厂项目并没有经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环评报告也没有得到国家环保总局批准,脱硫设施建设滞后,严重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
“这是一个黑项目。”贵州省环保局局长李康民称。
据六盘水市国税局公布的资料,今年6月野马寨发电厂入库增值税1350万元,比上月增长136%,创历史最高水平。“三台发电机组正式上网发电以来,经数月磨合,现运转正常。”
在汪家寨煤矿和突击走访的铜厂坡煤矿,督查组也发现工业污水处理存在问题。
六盘水市环保局局长李晓东称“六盘水地区有三个矿务局,这是主要的工业废水污染源。除一些小煤矿工业污水排放不达标外,规模较大的煤矿都有环保设施”,并表示环保部门对规模较大的煤矿的工业废水、洗煤废水进行了在线监测,“但还有个别煤矿存在偷排现象”。
六盘水市政府提交的汇报材料称:“我市于2005年对647家煤矿、洗煤厂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目前(今年9月下旬)第一批限期治理项目尚有部分未完成,第二批正在治理中,已完成治理任务259家,占总数的40%。”
六盘水市环保局透露,近期对39项化工石化行业进行了检查、排查,其中焦化行业32项(有煤焦油回收系统的29项,有煤焦油、粗苯、硫氨、硫回收系统的3项),有色金属冶炼尾气制酸2项,化工5项(磷化工1项,化肥1项,乙炔3项),大多存在污染隐患。
3 露馅:六盘水市的两套材料
督查组发现,早在2004 年12 月29日年产90万吨的旗盛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厂就已投入试生产,这是六盘水市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和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
此前,六盘水市一些领导一直在极力否认该市存在煤化工企业。在督查组的要求下,25日,六盘水市提交的材料承认,境内存在30家以上焦化厂,以及水城钢铁、全江投资、胜金化建设等化工企业。其中盘县全江化工投资有限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新井开发有限公司、水城县塔山锌厂等3家企业因分别存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环境违法问题,已被列为贵州省今年挂牌督办的重点污染企业,并要求在今年12月31日以前必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废水、废气必须稳定达标排放。
六盘水市政府办一位官员也告诉记者:“我市煤化工产业布局六大基地初步确定。”如盘南煤电油气工业区,将依托盘南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发展煤炭、电力、煤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项目布局为:煤制油200万吨/年(或甲醇240万吨、煤制丙烯70万吨)、利用煤层气10亿立方米/年。
六盘水市政府的一份《适时而变,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的报告也提到:六盘水市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紧缺、国际周边态势的重大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煤变油——煤化工产业已成为国家能源的战略需求,六盘水市要抓住这一机会,加快发展电力、煤化工产业和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9月25日,贵州省第六次环保大会上传出消息:2005年贵州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35.8万吨,在全国排第七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超过4800万吨,在全国排第八位。
贵州省代省长林树森在大会上说:“这与我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位极不相称。”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贵州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四位。
9月25日,贵州省召开第六次环境保护大会,本报记者拿到会议全套资料。但发现,六盘水市提交给大会的发言材料,与他们提交给国务院督查组的材料,在一些事实上,有些许不同。
提交给大会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的发言材料上称:“2005年(六盘水市)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烟尘、粉尘、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省排放总量的6%、24%、10%、16%、12%和0.8%。六盘水市能源材料生产和工业污染物排放在全省都占较大比重。”
发言材料还明确表示,六盘水市“污染总量控制任务艰巨,部分断面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但这些事实,在六盘水市提交给督查组的材料中并没有提及。
记者注意到,六盘水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因火电厂的发展,已经从2001年的6.76万吨上升至2005年的9.26万吨。
4 尾声:承诺限期整改
22日晚,记者从《六盘水日报》上找到两则新闻:《“凉都”城市品牌的不和谐音符,市区部分地段深受粉尘污染之苦》(9月14日一版头条)和《白河沟的水质为何被污染?》(9月21日一版)。
报道称:“长期以来,居住在荷城花园一带的市民却饱受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之苦,窗玻璃几天不擦就会堆积厚厚一层灰尘,含有油质的污染物必须用洗衣粉或洗洁精才能清洗掉。这里的居民纷纷反映说,污染物都是从荷城花园北面飘过来的。而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的年产120万吨的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焦化厂以及水钢铁烧片区各企业正位于荷城花园的北部。”“深受黑色粉尘污染的不仅仅只局限于荷城花园,就连人民路老客车站一带的市民也对此反映强烈。”
六盘水市环保局一位官员称:“我就住在荷城花园那一带,那里其实是六盘水市的中心地带,污染确实很严重。”
经六盘水市环保部门证实,今年1至9月水钢集团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0.3万吨,悬浮物排放量为526.5吨,COD(化学耗氧量)排放量为375.2吨,油排放量为29.1吨,氨氮排放量为36.4吨。
有关白河沟的报道称,盘县在距新城20公里的平关镇境内建设新的水源点——白河沟水利工程,主要用于解决红果片区的城镇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但据盘县水利局副局长康大权介绍,白河沟水库保护区境内有4个采煤、焦化企业以及38个采金点,居民生活垃圾和农用化肥直接排放到库区内,水质存在氨、氮、酚、笨、氯化物超标,水质和环境遭受到严重污染,无法达到城市供水标准(二类)。而且,非法采金矿点采用剧毒氰化物来分离黄金,提取后的矿石废渣中大量残留的氰化物污染了地下水,并通过地下水管网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可预知的危害。
拖长江、三岔河、水城河(下称“一江两河”)是长江、珠江两大流域在贵州省境内的重要源头。据参加2006年“六盘水环保世纪行”活动采访团的一位记者证实,水城矿业(集团)公司二塘选煤厂黑黑的污水不断地从管道内涌出,直排到三岔河内。
“许多企业仍在肆意地排放着污染物,甚至有的企业没有对污水进行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一江两河’的支流,其污染状况令人担忧。”这位记者称。
27日中午,记者收到贵州省环保局转来的六盘水市环保局的材料,据称,六盘水将在集雨范围内严禁建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在集雨区范围内的地方煤矿、选煤厂,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治理,使矿井水达标排放,洗煤废水闭路循环不外排,在今年内全部完成。
对于市区部分地段粉尘污染一事,六盘水方面的解释是:“近年来,把其周边的土地规划为居民居住区,并建设了大量商品房项目,是凸显这一问题的推进剂。”“针对这一问题,六盘水市环保部门一是加强对水钢公司的现场检查频率,防止不正常排污;二是加强对这一区域的环境监测频率,及时掌握这一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但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也只能从搬迁上做工作。”
9月25日晚,督查组将要离开时,贵州省副省长肖永安对本报记者说:“欢迎媒体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如果能在报道中指名道姓批评,我想这是好事,这是对我们工作的督促。”(原始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章轲)
9、中新网:广东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6年10月11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8527
中新社惠州十月十日电 (记者宋秀杰)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投资十亿元人民币的广东东江水利枢纽工程已于今日下午三时正式下闸蓄水,计划本月下旬试发电。
广东省水利厅厅长周日方、省水文局局长林旭钿和省水利厅、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十多位专家来到东江水利枢纽工程现场,参加了下闸蓄水仪式,并同意对左河汊的水闸将由原设计的十孔减为九孔。据了解,东江水利枢纽工程左河汊建设工程计划在明年四月十五日之前完工并开始运行。
据介绍,广东东江水利枢纽工程一期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并已验收合格,二期工程也已截流,正在对围堰进行防渗施工;该工程设计蓄水能力为十点五米高程,经过调试已经达到蓄水要求,今日下闸蓄水六天后,坝前水位将达到七点五米。
目前,该工程工地有五百多名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力保本月下旬开始试发电。据介绍,该工程共有四个发电机组,装机四点六万千瓦,本月下旬一台一点一五万千瓦的机组开始试发电,电力输入到南方电网。
10、组图:三峡水库蓄水至150米高程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904995.html
这是从右岸拍摄的三峡坝前水位情况(2006年10月10日摄)。 10月10日10时,三峡坝址入库流量为190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为9000立方米/秒,三峡坝上水位已达150米。三峡水库从9月20日22时起向156米水位蓄水,因为长江上游来水偏枯,蓄水进度缓慢。从10月9日开始,受上游降雨影响,三峡入库水量加大,蓄水进度加快。 新华社发(张爱忠 摄)
10月10日,船只行驶在三峡船闸上游引航道。新华社发(张爱忠 摄)
11、中新网:名城白帝城因三峡蓄水成为岛屿(组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6年10月11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8526
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口的中国历史名城白帝城,因三峡工程的兴建而成为四面环水的岛屿
2006年10月,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口的中国历史名城白帝城,因三峡工程的兴建而成为四面环水的岛屿。10月9日下午14点,三峡蓄水达到148.79米,正式进入高位蓄水。随着江水逐渐上涨,奉节白帝城已经成为孤岛。中新社发 未小宁 摄
12、福建白水洋首次发现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905060.html
福州大学原地质教研室施满堂等5位地质专家经过一年多的实地勘查和研究,在福建白水洋发现大量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而且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令人称奇。这是福建省首次发现古冰川遗迹,正式填补了该省无古冰川遗迹的空白。
白水洋位于福建省屏南县双溪镇东北约7.5公里的潭头村,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该区南、北两侧为高山峻岭,仙耙溪和九岭溪交汇其间,有一处开阔的“水上广场”,状如巨大的槽形谷,最宽处达130多米,长约1700米,水深不过膝,可容万人,两岸峭壁,连绵不绝,蔚然壮阔,堪称“天下一奇”,但其成因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2005年10月,由施满堂等5位专家组成屏南白水洋成因研究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考察,发现开阔的“水上广场”原是一百多万年前古冰川运动形成的槽形谷,自冰期结束后一直完好地保留至今。在白水洋槽底有三个大冰坎,而中、小冰坎随处可见。在槽底的基岩和边坡上存在着大量完整的由冰川磨蚀、刮蚀作用形成的擦沟或称擦槽、沟痕、刮蚀沟等,还有难得一见的“冰臼”。在槽底上,他们还发现了大量的奇形怪状的漂砾、条痕石和 “李四光环”等。在白水洋的东南端,连续出现长约五六十米,宽约40多米,看似杂乱无章的乱石滩,这是冰川期的“停碛”。
他们还找到了冰溜槽,同时,还发现了典型的冰川地貌——冰斗。该课题组向其下游及周边进行了粗略考察,发现很多溪谷中都有冰川遗迹,古冰川遗迹范围达一百多平方公里。(姜克红)
13、押金能否“押”掉剧组“环保丑闻”?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10月1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901886.html
这一系列举动是表演和炒作,还是出自艺术家的良知?记者日前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了浙江海宁盐官《鹿鼎记》的拍摄现场。
30万元环保押金是否属实?“张纪中模式环保”是怎么回事?
浙江海宁盐官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多家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鹿鼎记》剧组在海宁的主要拍摄场地,集中在2003年根据历史资料恢复的盐官宰相府第风情街一带,其中包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阁老宅。
海宁市旅游局局长吴一平说,盐官风景区此次与《鹿鼎记》剧组签订的文物保护协议,对剧组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比如在使用盐官6个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拍摄场地时不允许任何粉刷;建筑内部可以放置桌凳、花瓶、瓷器等,但是一个钉子都不能钉等。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神庙等建筑,则不向剧组开放。
对于媒体广为宣传的“30万元押金拍给海宁,《鹿鼎记》剧组首创张纪中模式环保”的消息,吴一平说,双方的协议中并没有环保押金一说。
张纪中就此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剧组在福建武夷山交过20万元押金,在浙江如果要说有,就是盐官风景区管委会还有最后一笔30万元的片尾冠名费没有支付给剧组,如果他们发现剧组有违约行为,可以扣下这30万元。“我认为这笔钱可以算作是环保押金。”
一纸协议对剧组有多大约束力
记者在拍摄现场看到,风情街已经进行了一些加工和改造,船只、骑楼等外景道具都已经根据剧本要求添加上去。工作人员说,加上去的东西都是用泡沫塑料等材料作为基座,可以拆卸和撤走,以保证建筑物恢复原样。
张纪中说:“在环保的问题上,我们以前也犯过错误。拍摄《神雕侠侣》时就因为损坏九寨沟的神仙池受到批评,最后交了6万元罚金,并向当地政府道歉。”
吸取了拍摄《神雕侠侣》时的教训,拍摄《鹿鼎记》时剧组设立了专职的环保督察,还通过环保押金、绿色倡议书等方式推出一系列措施。张纪中说:“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把20万元押金一分不少都退给剧组了,说明这种管理模式还是有用的。”
但是对于破坏行为,协议中并没有明确量化的处罚办法。协议只有一句话与此相关:“违约方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吴一平说,光靠一纸协议解决不了问题,交纳押金也容易流于形式,最后不了了之。现在盐官的做法是剧组所有的外景布置工作都由管委会把关和施工,保洁工作也由管委会负责,以尽量掌握主动权,减少拍摄方对自然环境和文保单位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当记者提出看一下协议时,吴一平说,这份协议里有很多商业秘密,双方约定不能示人。
这至少表明了一部分艺术家接受社会监督的意愿
近年来,影视剧组破坏文物及名胜区事件频频见诸媒体。首先是电影《无极》剧组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被处以9万元罚款。2006年8月《大旗英雄传》剧组因为在拍戏过程中随意喷涂,造成浙江仙都风景区国宝级摩崖石刻污损,通过媒体正式向浙江省文物局及全国观众公开道歉。事隔一个月,《楚留香传奇》剧组又被罚款1万元,因为该剧组损坏了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新疆唐代烽燧──大墩烽燧遗址。
文物保护专家说,风景区和历史文物无法复制,一旦真的遭到毁灭性破坏,不要说30万元的押金,300万元也不能弥补损失。
一些学者指出,一部戏的拍摄过程是不是“绿色”,有没有“环保”,艺术家在创造美的同时是不是以毁灭另一种美为代价,用金钱作抵押也好,以罚款作惩戒也罢,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丑恶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艺术家自己的良知。
专家指出,环保押金、文物保护协议还有绿色倡议书,其积极意义在于这是艺术界对于“环保丑闻”的正面反应和警醒,至少表明了一部分艺术家接受社会监督的意愿。希望这种可喜的社会责任心的萌芽不要演变为另一种追求商业利益的炒作,而是真正成为落到实处的行动。(章苒 贾真)
14、记者贵州调查:谁在拖"环保专项行动"的后腿?
来源:市场报2006年10月1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11/content_5187150.htm
根据国家七部委《2006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今年环保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是: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的环境违法问题,集中整治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9月下旬,记者跟随今年环保专项行动督察组到贵州采访时发现,地方保护、瞒报谎报、“三同时”执行不够、行政责任追究难等问题成为环保专项行动的难点。
铜仁锦江中的生活污水外排污口(王旭辉图)
地方保护依然存在
六盘水是贵州省重要的产煤区,有不少的煤化工企业,但当督察组组长、国家电监会稽查局潘跃龙副局长在六盘水听取工作汇报后询问六盘水“化工园区”的有关情况时,六盘水主抓环保工作的叶大川副市长“肯定”地回答“六盘水没有化工园区”,当潘副局长再次问到焦化厂的有关情况时,叶副市长也再一次“肯定”地回答“六盘水没有焦化厂”。听完叶副市长回答后,旁边的六盘水环保局局长似乎觉得不妥当,正准备补充回答时,这位叶副市长又再一次打断了环保局局长的话――“没有任何化工企业,没有焦化厂”,并强调“你们热爱生命,我们也热爱生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督察组一行在翻看六盘水当地的报纸时无意中发现了有关当地水源和大气污染情况――白沟河饮用水源污染和水城钢铁公司的污染情况赫然出现在报纸的重要位置,而六盘水政府在向督察组汇报环保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时却只字未提。
在为期一周的督察中,第六支督察小组一共前往贵阳、安顺、六盘水、黔南州、铜仁5个地市进行“环保专项”行动的督察工作。记者从5个地区的汇报材料中发现,只有黔南州的材料反映比较清楚,成绩、问题都一一说明,其他各州、县市对专项行动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如实反映。尤其是铜仁市的汇报材料大都是官话、套话,不痛不痒,整篇汇报材料连一个最基本的数字都没有。虽然也提到了存在的问题,但“点到即止”。督察组在汇报会议上即指出,这样的汇报材料只要把铜仁市的名字换掉,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套用。
用“只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来形容部分基层环保部门的政策法令一点也不为过。流经铜仁地区的一条河流名为锦江,远远望去水色碧绿,很漂亮,当地的负责人也多次向督察组夸耀这条河流。但督察组却发现,站在锦江的两岸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生活污水通过形形色色的明管、暗管直接排放到水里,导致排水口附近的水域一片浑浊,而且,水面上还漂浮着各种垃圾。据了解,锦江再往下游20多公里,就到了湖南境内,也就是说,湖南的老百姓正是饮用着这样被生活污水侵蚀过的锦江。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意见》中明确禁止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的措施,要求各地一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行出台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的措施。但记者随督察组在贵州采访时发现,贵州省却出台了鼓励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的政策,如铁合金行业的电价降低了1分钱/度,电磁行业降低2分/度,并在此基础上,高耗能企业还拥有分时的优惠电价。
安顺小水泥厂排放的气体明显呈黄色
“三同时”变成“挡箭牌”
“三同时”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的重要体现。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新、改、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项目。我国在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和各时期单项环保律及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中都重申了“三同时”的重要性,但记者随督察组在贵州采访时发现,“三同时”对一些企业来说可有可无,并被随意曲解,尤其是新建、扩建项目的环保问题十分突出。
铜仁的振兴铁合金厂,2002年办厂,2003年年底才做了“环评报告”,后来又经过搬迁,生产规模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没有重新做“环评”;福泉的红星化肥厂几经倒手,并且改变了经营范围,而“环评报告”还是80年代刚建厂时做的报告。此外,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对待督察组提出的“三同时”和“环评报告”问题支支吾吾、摸棱两可,要么是不知道有关情况,要么是称材料已经丢失了。督察组的孙振世博士告诉记者,只要企业做技改、改建、扩建都应该重新做“环评报告”,而目前,一些企业的新项目一经批准,就不停地技改、扩整,但就是不经过环保部门。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些企业在改建、扩建(技改)中,不仅不做“环评报告”,甚至其本身就是一个“黑”项目,如野马寨电厂,3个20万机组一个也没有经过发改委审批就已经全部投产。当督察组组长潘跃龙查问“为何没有经过发改委的批准就投产”时,电厂的负责人王总则回答说:“第一批批准的名单中没有我们,也许即将公布的第二批名单就有了。”该厂的另外一位负责人则声称:“已经经过省里批准。”此外,水城电厂原本应在2006年1月就关停,可目前仍未关停,一些国家已经明令取缔的小煤矿仍然存在。
六盘水小煤窑粉尘污染
结构性污染成顽症
“六盘水是先有了水城钢铁公司,后有了大批职工和老百姓,才渐渐建起了城市。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水钢目前已经处在城市中心的位置,因此生产钢铁所排放粉尘的影响越来越大,可搬迁又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确实,部分老企业的环保工作正随着城市化进程日渐突显出来:贵州前进橡胶内胎公司目前就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入口处,而按照该厂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前些年还处在郊区,比较荒凉,现在已经毗邻商业区、居民区了,所造成的大气污染也越来越大。
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当初建厂规划时就在国家名胜风景区红枫湖和百花湖附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一家三代人同在一个厂的现象十分普遍,并以厂为家。厂区内的生活小区、银行、市场一应俱全,而且还吸引了附近的农民在厂里打工。“类似这样的老国企一旦被断电停水,将导致数千人衣食没有着落,很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贵州省环境监察总队的边队长告诉记者。而且,一些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当地的财政税收息息相关。铜仁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铜仁市的经济总量相对比较小,振兴铁合金厂算是当地比较大的企业,一旦这个厂被强制停水停电,铜仁的财政收入就要减少许多。
记者在贵州采访中深深感受到,经济发展和环保的关系日益凸显。相当一部分县市过度追求“政绩经济”,部分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当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的副总向督察组介绍水晶集团将在2010年达到40个亿的产值时,督察组随即问到:“如果达到这个产值,所造成的污染将会是一个什么情况”?这位副厂长顿时哑口无言。此外,有督察组组员还告诉记者,铁合金曾经是贵州的污染大户,但目前由于市场不景气,许多铁合金生产厂家纷纷倒闭,因此由于生产铁合金所带来污染大大降低,这并不能完全算作当地环保工作的政绩,如果一旦市场又有新的动向,铁合金的污染将怎么办?有关部门对此并没有相关的预案。
环保力度有待增强
贵州省环境监察总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贵州还处在资源开发阶段,煤矿、磷肥厂比较多,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历史欠账比较多,管理、环保水平也比较落后。基层环保局的一些负责人也向记者反映,目前基层环保局是地方政府的一个部门,局长由本级政府任命并对本级政府负责,经费开支也要列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环保局如果不折不扣地依法行政,很容易与地方招商引资发生矛盾,并在上级督办、政府干预、群众上访的压力中举步维艰。督察组成员普遍认为,一些部门和人员对此次环保专项行动的重视还不够,政府、环保部门、企业三家联动也不够,水晶集团连续两年被挂牌督办的事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保局的执法权有限,只能罚款,没有行政处分。
针对督察组在贵州督察的有关情况,潘跃龙指出,专项行动仅仅依靠环保部门是不够的,而专项治理任务还比较重,部分督办案件能否按照计划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结构性污染如煤矿、铁合金、钒、锰还相当严重,行政责任追究比较难。从汇报材料本身来看,各地区掌握的情况不平衡、不全面,部分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对专项行动的认识参差不齐,地方保护比较重;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还时有发生;大部分水源保护区没有按规定设立护栏、界桩、警示牌,部分地区没有制定饮用水应急预案,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开饮用水源水质报告。此外,部分污染企业虽然有环保设备,但并没有完全开启,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还停留在文字层面。(王旭辉)
15、保护罪恶的是青纱帐?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6年10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906662.html
记者近日到冀中某地采访,为核实现场情况,驱车颠簸进中秋时节茂密的青纱帐。尽管青纱帐里的河床早被庄稼遮盖,偶然路过的烧砖或盖房取土遗留的大坑里积水也不多,但土路四周重重叠叠的绿色瞬间就将来客吸吮,让人充分体会到了战争时期八路军武工队为何那么喜爱青纱帐。
接近目的地,一股刺鼻的味道钻进车里。转过一个弯,明火浓烟发生地赫然入目。到跟前看清,那着火冒烟的怪物是一座三米高却也有黄金分割比例的炉子。百米开外,还有一明火浓烟裹着的这样的炉子!两个冶炼炉附近的一水沟里,废渣呈黑灰色,上边的水自然也让人看着恶心。这两个炉子,都是国家早已明令禁用的土小炼铜炉,在当地业已一而再再而三地取缔过不少次。
意外发现两处肯定是非法的小炼铜炉,正值甘肃、湖南发生两起重大环境事件期间,自然意识到,它们这不正在孕育着一起新的环境污染事件吗?它们地处人口密集、极度缺水的冀中,距白洋淀仅几十公里之遥。后了解到,炼铜在这一带小有历史,铜价看好,利益驱使,有这门手艺、又事先有着充分准备(炼铜的简单设备,如炼炉、运输工具,买卖上下家)的业主便依仗有利地形和浩瀚的青纱帐为掩护,快上大干,猛捞一笔。
当地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土小炼铜,在当地曾经一度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多次整顿后,仍难彻底禁止,尤其在青纱帐茂密时节。
上下左右怎么看,似乎这两个违法生产点的存在都与青纱帐有关联。但认真分析就不难看出深一层的问题,即:严峻的环境形势不容许环境执法留死角,环境执法不能向黑恶势力妥协,环境执法不能给自己留自留地,环境执法要敢于撩开保护罪恶的“青纱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