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五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7-05-30

新华网:三峡水利枢纽已做好防御大洪水准备

来源:新华网2007年5月30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3316

新华网宜昌5月30日电(记者江时强)针对最近社会上对三峡工程防汛能力的不同说法,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3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三峡水利枢纽已做好防大汛准备,工程本身已具备抵御千年一遇洪水能力,碰上百年一遇的洪水,三峡库区166.5米水位线下的移民必须实施紧急搬迁。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已进入尾声,进展十分顺利。三峡船闸完建工程和大坝泄洪表孔施工两个项目进度提前,为今年工程度汛标准提高和防洪能力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于今年三峡水利枢纽的防洪标准和防洪能力,曹广晶说,即使发生千年一遇的洪水,也可以保证洪水不漫顶,三峡工程自身的安全有保证。对于下游的防洪能力来讲,如果发生20年一遇的洪水,在保证枝城流量不超过56700立方米/秒的情况下,三峡大坝上游水位不会超过156米;如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在同样保证枝城流量不超过56700立方米/秒、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的情况下,三峡坝上水位将达到166.5米,三峡库区156米—166.5米水位线区间的移民,则需实施紧急搬迁,目前应急预案正在编制中。

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安全度汛是工程运行管理中最重要的大事。三峡工程今年的防汛度汛比较特殊:一方面,工程仍处于建设期,尚有部分泄洪设施不能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工程已经具有相当的防洪能力。

曹广晶介绍说,目前长期的水情气象预报精度还比较差,只能作为参考,因此不管预测情况如何,每年都要立足于防大汛,防早汛,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按照这一原则,三峡总公司早就开始了今年的防汛度汛准备,从泄洪设施的检查、维护,到防汛组织机构、工作制度、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材料准备等,都已落实到位。今年的防汛方案已经上报国家防总审批。

三峡水库水位正逐渐回落,到5月30日上午8时,水位已降至144.9米,预计6月10日左右长江进入汛期时,三峡坝前水位将降至汛限水位144米。今年可运用的防洪水位在144米至166.5米之间,防洪库容达146亿立方米。

 

南昌步广州后尘成为缺水城市?

来源:江西商报 2007-5-30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721.html

  近日,南昌等10城市节水状况调查公布。结果表明:南昌居民浪费用水现象较为严重,缺乏节水意识。

  当南昌人在用肥皂或洗衣粉洗衣服不关水时,当南昌人在用洗面乳洗脸时开着水时,当南昌人在洗澡抹沐浴液、洗发乳开着水时,当南昌人直冲式洗碗时,当南昌人用成吨的水冲洗爱车时,是否想到:在中国西部缺水地区多少人的眼睛盯着一桶水;中国缺水量将近400亿立方米,超过400座城市供水不足,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座;而目前为了满足城市和社会发展的用水,是以地下水超采、生态破坏、侵占农业利益的代价来获得的……

  南昌市地处丰水地区,有赣江、抚河。然而这两条江河的水流量在逐年减少,水质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加上受季节性影响,将面临水质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的双重考验。南昌市供节水办人士指出:若不注意节流,保护水资源,难保不缺水。

  这不是危言耸听!自去年7月以来,江西就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降雨量不及正常年份的一半。境内各大河流及鄱阳湖均提前一个多月进入了枯水期的低水位。今年1月份,赣江南昌段出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低水位14.83米,比1934年枯水期最低水位还低0.55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4米。南昌水体的水质总体来说污染不是特别严重,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母亲河”赣江的氨氢、石油类等部分指标有超标现象,抚河、青山湖、象湖等存在汞污染,八湖的湖水中总氨和总磷都不同程度地超出国家湖泊水库水质标准。今年5月8日新干县一家位于赣江边的医药化工企业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江西省发出第一份突发环境事件通报,赣江水体虽未被污染,但更加敲响了保护母亲河的警钟。水,这个曾被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一次又一次呈现危机。“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海河断流、黄河断流的历史难道还要重现吗?“渔舟不再唱晚”的悲剧难道还要重演吗?

  随着全球变暖,南昌再也不是空气都拧得出水来了。水危机像流感一样在城市之间蔓延。南昌在水的问题上不能步广州后尘。继深圳之后,广州也被列为缺水城市。若干年前,谁能预料广州缺水。广州是多雨地区,每年天上落下多少水?还有滔滔珠江,取之不尽。但今天的广州真缺水。数字告诉我们:广州市人均水源占有量1375立方米,远低于全国247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广州市城市的自来水日供水能力340万立方米,只能满足高峰日用水量的87%。上海,万里长江的入海口,按说是不存在缺水问题的,但是沿江80个城市排入的污物污水都要流经这里,上海的水快到无法饮用的地步。上海水质差,宽裕点的市民都是买“纯净水”。南昌人如果不注意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不珍惜保护水资源,若干年后,难保不会像广州那样成为缺水城市,像上海那样市民买“纯净水”喝。

  节水意识已成为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在美国,充足的水资源和低廉的水价,并没有让美国人忘记节水。他们把节水看成是一种修养,是个人素质的表现。在全球都充满水危机的大背景下,南昌人应该警醒了:从现在起,为自己用水行为负责;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善用每一滴水。学会随时关紧水龙头,不让一滴水被浪费;学会随时保护水的干净,不让一滴水被污染;学会善用每一滴水,不让一滴水被糟蹋。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不仅把一个美丽富饶、繁荣昌盛的南昌交给了子孙,还把好山好水交给了后代。作者:江舟

 

江西峡江县环保局监测污水凭肉眼判断(组图)

来源:央视《中国法治报道》2007年05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30/142013112545.shtml

2007053002-1.jpg

峡江县环保局长语出惊人

2007053002-2.jpg

环评报告形同虚设

2007053002-3.jpg

四排污口齐喷污水

  环保局监测凭“肉眼” 造纸厂排放靠“估计”

  央视《中国法治报道》近日推出聚焦节能减排、关注科学发展的“长江行动”,前方记者撒贝宁、侯丰搭乘目前长江上最先进的水质监测船,从重庆顺江而下,对沿江减排治污展开明查暗访。5月29日,监测船抵达长江第二大支流赣江的江西省峡江县江段,记者在这里采访发现,当地为了招商引资,对污染企业大开方便之门。

  四家企业同一排污池中“沆瀣一气”

  记者发现,峡江县江段两岸分布着十几家化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一些排污口正在向江中排放污水。当地渔民告诉记者,由于当地刚刚展开过一次环保检查,加上江西省组织的“赣江环保行”又即将开始,因此,同前一段时间相比,这两天企业的排污已经收敛了很多。记者选取其中一个排污口观察了大约1个小时,发现排出的污水不断变化,呈现黄、白、黑等不同颜色,那么它的源头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记者翻过一道大坝,发现这个排污口的污水来自一个方形的排污池,有四个进水口同时向池中排放黑色的污水。记者沿着其中一个进水口的方向展开了调查,在又走了大约500米后,记者翻过一座低矮的围墙,进入了一家正在排着污水的工厂。从这家工厂仓库里储存的大量废纸判断,这应该是一家主要以废旧纸张为原料的造纸企业。

  记者随即表明身份,并提到要察看一下厂里的污水处理设备,厂里的工作人员都保持沉默。记者在厂里等待了一小时,厂里没有一个负责人出面。记者了解到这家工厂的名字叫金威纸业,是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造纸厂,它和赣江边另外三家造纸企业用一个统一的排水口向赣江排污。这正是记者此前在排污口看到四个进水口同进一个排污池的情景。

  造纸厂排放靠“估计” 环保局监测凭“肉眼”

  由于企业拒绝接受采访,侯丰随后赶到了峡江县环保局。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年县里为了发展经济,从浙江、福建等地引进了一批企业,其中就包括6家造纸厂,它们都是当时的招商引资项目,这些企业的排污情况一直是他们监控的重点。随后,在环保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终于见到了金威纸业的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厂里的污水处理设备是每天24小时运营处理污水,坚称他们排出的水是清的,不可能是黑的。当记者问到他们经过处理的污水是否能够达标时,听到的却是这样的回复,“我们没有检测设备,估计应该差不多吧”。

  既然企业的说法模棱两可,那就要问一问环保部门吧。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峡江县环保局局长刘国强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检测装备,平时监管主要是靠肉眼去判断。”

  环评报告形同虚设 3个月试生产期一晃已有32个月

  不过,刘局长告诉记者,虽然环保局只能通过肉眼检测企业的排污情况,但是这些造纸厂来说应该问题不大,因为它们都是县里的招商引资项目,在建厂之前就已经通过了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

  随后,记者在峡江县环保局见到了金威纸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这份2004年8月做出的环评报告中这样写道: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属补办环保审批手续。峡江县环保局局长刘国强解释说,金威纸业当时还没有办环评就生产了。记者还发现,环评报告还写道,金威纸业的环保设施在未经验收之前只能试生产三个月,但是时至今日,这家企业已经试生产了32个月,环保设施依然没有经过验收。对于这份形同虚设的环评报告,峡江县环保局局长刘国强笑着说,“这个没法说”。

 

环保总局开展2007环保专项行动督察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年5月3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3304

本报5月29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今日表示,环保总局将全面开展2007环保专项行动督察工作,日前已派出4个督察组,分赴广西、四川、陕西、河南、安徽等省(区),对各地落实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重点、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的情况进行检查。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各地积极动员部署,全面启动2007环保专项行动。为推动环保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环保总局决定分阶段、分批次对各地集中整治工业园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行业环境违法问题的工作进行督察。此次督察组由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带队,环保总局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督查中心参加,联合各相关省(区)环保部门共同进行。督察工作以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整治情况为重点,将对当地工业园区或集中区的规划环评、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土政策”的纠正、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运转、园区内企业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治污设施运转和排放达标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将对当地重点行业的排污企业进行检查。

这位负责人表示,此次督察行动同时邀请了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地方新闻媒体参加,一旦发现环境违法问题将就地曝光。各地要积极组织对重点地区环保专项行动的层层督察,积极落实中央和环保总局对环保专项行动的措施和要求,切实保障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三江源干旱化趋势加剧

来源:新华网2007年05月29日

http://weather.people.com.cn/GB/37079/5796116.html

  青海省气候中心研究显示,2006年三江源地区气温异常偏高,降水明显偏少,成为这一地区罕见的干旱年份。三江源地区近40年来呈现出的干旱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据青海省气象局多年观测,近40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10年0.25摄氏度的速率上升,明显高于青海省年平均气温每10年0.22摄氏度的上升速率,增温趋势十分明显;同时年降水量以每10年2.81毫米的速率减少,而年蒸发量在以每10年5.8毫米的速率增大。

  青海省气候中心工程师戴升介绍,2006年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0.6摄氏度,较历年均值偏高1.6摄氏度,创造了1961年有气象资料以来的历史极值。这一年中,三江源地区的降水资源量是1550亿立方米,与常年相比偏少119.3亿立方米,低于历年均值1成左右。2006年,三江源地区的罕见干旱证明这一地区的干旱化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

  据了解,三江源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直接造成了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这一地区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河流流量明显减少。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三江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我国、东亚甚至北半球的大气环流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记者 叶超)

 

京城1天喝掉1.4个昆明湖

来源:新京报2007-5-30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729.html

  随着夏季的到来,京城也将迎来自来水供应的高峰期。昨天,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对外通报,今年市区预计高日供水量在252万立方米左右,超过去年高日供水量241万立方米为历史第二位。

  伴随着北京快速发展,大量新建小区建成通水,同时综合考虑到气温、迎奥运工程、市政建设等综合因素,自来水集团昨天预计,今年市区需水量与去年相比呈上升的趋势,今年市区高日供水量在252万立方米左右,超过去年高日供水量241万立方米。

  据了解,北京最高日供水量出现在1999年,为263.9万立方米;而今年的252万立方米排在第二。

  据介绍,自来水集团已经完成了怀柔水库至第九水厂输水管线的刷洗工作;第九水厂2B沉淀池改造工程将于近日竣工,第八水厂新打水源井工程已完工通水。

  此外,自来水集团在今年供水高峰期继续开展供水运行奥运实战演练,并建立起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供水运行数据库。

 

山西拟对重要污染源停水电 行政首长直接负责

来源:山西青年报2007年05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98046.html

  对超标区限批首次写入立法

  山西省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煤炭、火电、冶金、化工、焦化、医药等行业大量排污。昨日(29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准备对这些重点污染源启用刚性监管措施,包括停水、停电、停运、停贷等,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区域实行区域限批,也将首次写入省此类立法之中。

  据省环保局局长昨日通报,到2006年年底,全省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都没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7个城市都属于国家三级标准,有2个城市有酸雨出现。昨日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暂行条例草案提出,要对全省行政区域内的煤炭、火电、冶金、化工、焦化、建材、医药等行业,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建城区、高速公路两侧一公里范围内的污染源,启用强硬治理措施。对这些污染源的治理,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作为考核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的主要指标之一。

上述污染源企业超标排污,今后都要依法限期治理,治理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需要延长的,经批准最长不超六个月。延期治理期间,征收两倍以上排污费。如果企业不履行县以上政府及环保部门作出的责令停止建设、停止生产、关闭取缔、淘汰决定,有关部门和单位需采取吊销、撤销有关证件和停水、停电、停运、停贷措施,建设项目未办理环保审批前,其他相关部门不得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在建项目,需停止建设、恢复原貌,已经生产的企业必须限期搬迁。同时,立法增设“限批”规定,即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区域,实行区域限批。(记者 张伟)

 

唐山污水处理厂停工 每天3万吨污水直排滦河

来源:燕赵都市报2007年05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97954.html

  记者昨日(29日)在滦县看到,因为正在建设中的唐山滦县污水处理厂已停工相当时日,滦县每天产生的3万多吨棕绿色污水泛着臭味直排滦河。投资方称,工程搁浅的原因是建设资金没到位,但投资方更担心的是如果政府不能给予足够的支持,污水处理厂一旦建成并投入运营,他们注定亏损。

  污水处理厂已停建一年

  滦县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为日处理污水8万吨。该厂建设分为两期,一期为日处理能力4万吨,计划投资1.2亿元。按计划,一期污水处理厂于2005年3月开工,2007年3月投入使用。

  昨日,记者来到已停工的滦县污水处理厂。虽然入水口、处理池、办公楼等一些土建已基本完工,但厂区内杂草丛生,许多建筑材料和水泥管道散乱堆放着。入水口的粗、细格栅已经安装,但裸露在包装之外的一些零件已是锈迹斑斑,处理池内积着浓绿色的水。据守门人称,自去年“五一”至今这里一直没有施工。

  投资方担心运营亏损

  据了解,污水处理厂是由唐山清清环保有限公司的业主投资建设。该公司所属的唐山市汇林集团副总经理张国维告诉记者,目前,业主已投资9400万元。之所以停工,是因为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张国维告诉记者,尽管资金困难,但投资人认定建设污水处理厂是个好事,他想把这件事做到底,绝不想放弃。张国维说,目前还有30%的设备没有到位,另外,部分收水管网还没有铺设完成。

  说到运营,张国维表示了担心:“今后污水处理厂能不能保本微利运营,这可需要政府支持。”

  就污水处理厂的停工,记者采访了县政府有关领导。该领导表示,可能是因为估计今后运营会亏损,投资方没有了积极性。据了解,滦县于去年将水价提高为现在的1元,其中不含污水处理费。如果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污水处理费将与水费捆绑收取,到时必然要再次提高水价。谈到提高水价,县领导面露难色,但表示可能会提价,也会帮助企业算出运营的盈亏平衡点。

  专业人士呼吁政府支持

  投资人因担心未来的亏损运营而裹足不前绝非无中生有。据了解,我省目前正在亏本运营的污水处理厂绝非一两家。

“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营,关键就是污水处理费能否足以保障污水处理厂保本微利运营。对如滦县污水处理厂这样吸纳社会资金进行建设、运营(简称BOT模式)的污水处理厂来说,政府必须给予支持,责无旁贷。”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然而,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亏损运营的现象,原因便是政府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偏低。 (记者 张洁)

 

松花江流域十大重点净水工程开始建设

来源:黑龙江日报2007年05月30日刘柏森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30/092013109921.shtml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省环保局获悉,由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确定的松花江流域10项重点污水处理项目现在均在开工建设中,工程进展顺利。

  工业污染是造成松花江污染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工业废水大致占全省废水排放量的4成左右,其余为城镇生活废水。为此,国家发改委确立10个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这10大净水工程项目总投资3.3亿余元,当年下达投资计划近1.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3000万元。

  据了解,在省环保局的帮助和监督下,10个项目进展顺利。其中,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水污染治理及5000吨/日中水回收利用项目总投资4052万元,已完成投资1074万元,其4个子项目中的紧急污染事故防范系统和雨污分流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另2个子项目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和中水回收利用系统也将在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主要内容为兴建6000吨/日的污水处理厂,深处理后回用,车间排放口六价铬废水处理系统的改造及乳液回收项目,项目已于今年4月全面开工,目前正在建设中。

  另外,为实现对重点行业污染大户企业排污状况的监督和限制,我省还筛选确定了重点省控污染源企业名单并将实行即时监控,其中,水污染源企业是黑龙江省控制污染源的重点。我省环保部门将于6月30日前,建立全部省控重点污染源管理档案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同时,要求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在2008年底前要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并对重点排污大户实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

  背景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该规划确定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222个,总投资134亿元,规划项目大体分城市水源地保护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工业污染治理项目三大类。我省项目共116项,总投资77.5亿元,占国家在两省一区规划总投资的58%。其中污染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40项,投资54.5亿元;工业污染治理项目65项,投资17.9亿元;重点区域污染防治项目11项,投资5亿元。

  10大净水工程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水污染治理项目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

  哈尔滨华尔化工有限公司污水综合治理工程

  哈尔滨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污水综合治理项目

  齐齐哈尔斯达造纸有限公司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

  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

  佳木斯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

  佳木斯金龙集团汤原纸业有限公司碱回收及中水回用工程

  佳木斯亚麻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

 

长江下游创近30年来同期最低水位

来源:新华网2007年05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30/113413111961.shtml

  新华网南京5月30日电 (记者王骏勇) 最近一周,长江下游同期水位创下近30年来最低值。

  长江南京航道局说,截至29日8时,南京下关水位仅为4.36米。

  自5月9日起,长江下游九江、安庆、芜湖等地水位已经连续20天持续下降,平均水位比去年低2米多。

  这是继去年8月主汛期发生百年罕见低枯水位之后,长江出现的又一个异常情况。

  据长江水文、水利部门人员分析,汛期出现枯水位现象主要源于两个方面:长江流域中上游干支流来水偏少,最近一个多月,长江上游来水比往年偏少三成左右;上游“客水”减少,长江下游水位主要靠上游下泄的“客水”补充抬升,然而近来四川等地再现旱情。

长江南京航道局副总工程师胡定军介绍说,目前出现的汛期低水位使航道淤积比较严重,对长江航道的维护管理是一个极大挑战。为此,长江南京航道局已经启动应急预案,加大水深探测、测图和现场维护力度,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调整标志,并向长江下游行船发布航行通电,调拨大型挖泥船实施疏浚。

 

每年死15万人 气候变暖致新瘟疫阴影笼罩中国?

来源:北京科技报2007年05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99112.html

  每年15万人丧命灾难大片将在中国重演?———

  阴影笼罩着快乐的人群,一种奇异的病在以一种不知名的方式迅速蔓延,甚至呼吸都能致人死地,人们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扼住了咽喉,莫名其妙的在夜晚死去或者在众目睽睽之下轰然倒地……人类面临一场“看不到敌人的战斗”,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这些在灾难大片中常常出现的场景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真实写照。SARS之后,我国加强了流行病监控。近日,首都北京首例登革热患者被发现。这种以前只见于热带的疾病在地处亚热带的北京忽然现身,引起了流行病研究者的注意。有专家指出,这与全球变暖有关。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气候变暖为一系列原本只见于热带或高寒地带的疾病提供了泛滥和滋长、变异成新瘟疫的温床。受到气候变暖影响最强烈的亚热带地区首当其冲。我国正在其中……

  告警篇

  新瘟疫“趁热”南征北伐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陀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这是毛主席得悉余江县消灭血吸虫之后所作的《送瘟神》。然而当日历翻到21世纪的今天,新的瘟神正卷土重来。

  5月24日,卫生部发出通报,截至5月21日,今年全国已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459例,死亡2人。其中,山东临沂市发生较大规模手足口疫情。卫生部专家预测,今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有可能提前。5月17日,北京发现今年首例登革热病人。去年8月,北京100多人因为食用福寿螺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以往这些只有热带、亚热带才有的疾病,为什么在北方频频出现呢?不仅如此,以前只在亚寒带出现的莱姆病也已被发现向低纬度转移的踪迹。这是否预示着新的瘟疫将要来临呢?

  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分布区的扩展趋势引人关注,人们往往将原因归于抗生素类药品的广泛使用所导致的细菌抗药性、第三世界国家贫穷导致的营养不良和世界范围内空前规模的人口流动等因素。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常常被人们忽视,那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诱因。

  科学家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疾病传播的头号帮凶。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阴赪宏博士针对登革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变得越来越热,作为热带疾病的登革热将向北蔓延。其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存在的土壤不再局限于南半球,它们对温度最为敏感,只要温度上升1℃,蚊子数量就会增加10倍,而温度增加会直接改变疾病的分布,过去只存在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登革热,当气温上升1℃,这类伊蚊就会“北伐”,随着气候变暖不断向北。

  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副主任医师姜天俊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自然因素是影响流行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对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尤为明显。

  同时,气候变暖也改变了水源的分布、温度和微生物的种群数的变化。海洋浮游生物是霍乱弧菌等病原体的天然储存库。而台风、暴雨和洪涝引起粪便污物对水源和居住环境的广泛污染,更易引起经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1987年,疟疾在卢旺达大流行,主要是由于气温升高和连续下雨。计算机模型预测到2100年,世界人口受疟疾影响的比例将可能由现在的45%增至60%。

  2002年,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发出警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从人到植物、飞禽,到走兽,到海洋生物等,都可能遭到流行病“病菌”的袭击,并可能使某些生物物种灭绝。新的瘟疫正在向我们走近,人类只有未雨绸缪才能从容的迎接挑战。

 

怪事!河北赤城高耗能企业不受罚反受奖

来源:新华社2007年05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98872.html

  新华社石家庄5月30日电(记者张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一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行制定出台鼓励高耗能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已经出台的要坚决废止。

  然而在河北省赤城县,10家高耗能、高利税铁矿日前各获18万元奖金,并被授予“明星企业”称号,理由是这些企业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奖励忽略了能耗指标

  赤城县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据县国土资源局统计,探明储量为2.4亿吨,但由于一半以上为铁含量低的超贫矿,在前些年铁矿石价格较低的情况下,因开采成本高,这些超贫矿无人开采。2003年以来,随着铁矿石价格走高,外地投资商纷纷前来承包开矿,到目前有证企业达110家。

  矿产开发给当地带来财源。据县工业促进局局长田成贵说,这几年县里财政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由2002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8亿元,90%以上靠的是铁矿企业纳税。此次被表彰的10家铁矿企业去年纳税额都超过500万元,其中鑫宇公司纳税超过4000万元。鑫宇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刚说,被县政府评为“明星企业”,并获得奖金是一件光荣的事,他们会扩大规模、加快生产,争取纳更多的税。

  纳税大户也是耗能大户。对此,田成贵说:2006年全县的用电量为3.75亿度,是2002年的4.7倍,而这几年里其他工商业和居民的用电量无大增长,增加的用电量基本上是被铁矿企业消耗了,充分说明当地铁矿企业发展之快。

  据介绍,当地评选“明星企业”的标准是:在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污染的前提下,主要看纳税金额。

  对于这样的奖励,一些机关干部有不同看法:评选标准忽略了能耗指标,这些规模大的铁矿企业耗能巨大,在电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优先保证企业生产,常常挤占居民照明用电,对他们奖励似乎在鼓励高耗能。

  当地群众对此更为不满:多数被奖励的铁矿企业发展是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的。记者从县国土资源局获悉,10家被奖企业中有7家是开采超贫矿。县国土资源局党总支书记魏强说,开采超贫矿主要采取露天作业,就好比“把山扒了一层皮”,植被破坏严重,陷入了“一边破坏一边恢复”的被动局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干部说,企业高额纳税离不开规模生产,奖励纳税就是鼓励扩大生产规模,这会加剧高耗能、环境破坏的程度。

  与征税沾边的职能部门都有奖金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为表彰协助征税“有功”的单位,部分与征税沾边的职能部门也同时获得高额奖金,并被授予“财税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记者从一份以中共赤城县委名义颁发的红头文件上看到这样的表述:奖励矿管局40万元,分别奖励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赤城供电公司、地税局、国税局、田家窑镇、炮梁乡、龙关镇、赤城镇等10个单位各10万元(其中5万元用于奖励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如此奖励,县政府一位负责人的解释是,矿管局作为矿产企业主管单位,功劳最大,理应多奖。此外,财政局管好了资金,国土资源局、公安局优化了矿区生产秩序,赤城供电公司支持企业用电,地税局、国税局搞好税收征缴,田家窑镇、炮梁乡、龙关镇、赤城镇等矿山资源重点地区抓好企业服务,这些单位都作出贡献,给予奖励是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奖励先进不能只盯着“税源经济”

  河北省委党校刘康明教授说,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地要求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但一些地方违规出台的鼓励高耗能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同时宣布作废,仍然在为地方经济增速发挥作用。

  赤城县农业局几位干部表示,中央提出经济发展“好”在“快”前,因此奖励先进一定要注重“质量”。铁矿企业虽然是赤城县的支柱产业,但存在高耗能、破坏环境等问题,对他们重奖,导向有问题。

  赤城县辖区没有矿产资源的乡镇干部也抱怨说,对协助征税“有功”的职能部门进行重奖,同样会助长他们只盯着“税源经济”,而不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另外,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是有实权的部门,一些有铁矿资源的乡也是干部争相竞争的好地方,这些部门本来“油水”就多,如果再给他们高额奖励,会造成新的分配不公。况且,他们为矿山企业服务本是分内事,工作搞好了是应该的,不值得炫耀。

刘康明教授还说,地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不惜花财政资金进行重奖,这种落后的发展观早该丢弃了,应该想办法如何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高职能部门办事效率,多发展一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项目。

 

浙江萧山:污染,难以承受生命之重

来源:人民网浙江视窗查2007-5-30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743.html

    ——萧山区党湾镇新前村村民提出生命健康赔偿问题

    带着全村475户村民代表的手印,带着一大叠上访材料,66岁的萧山区党湾镇新前村村民袁可信走进人民日报浙江记者站,投诉三元集团20多年污染给村民健康生命的带来的损害。

    退休老人反映污染问题

    袁可信原是党湾镇新前村一组人,上世纪80年代离开家乡外出经商,平时经常回家看看。“我看到党湾人民特别是新前人民,受三元集团印染污水危害,我村沿河住户肿瘤高发,百姓呼声很大,但种田百姓,无能力、无精力、无经济条件来投诉三元集团危害人民健康生命之事。我是退休老人,想为乡亲们做点好事。”为此,袁可信奔波一年有余,先后向区、市、省、甚至中央等有关部门上访投诉,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于2006年5月30日播放了新前村污染情况,同年10月18日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也给予曝光。袁可信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三元集团下辖七个印染分厂,规模非常大,污水没有全部进污水处理厂,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二是新前村地处党湾镇最北面,污水排入河道后无出路,村民以前所饮用水全从地井水中取用,因此患癌症比例相当高。三是问责当地单位部门,多年来河道一片黑水,河中没有一条鱼,明显有严重污染,难道环保部门一直不知道。党湾镇政府大门口就是污染河道,长期黑臭,为什么装作没看见。五是党湾以前还不通自来水,印染企业自吃的水是由2辆专车拉水,镇政府也每天一车,他们自己的命重要,党湾人民的命难道不重要。

    环保部门答复已经整改

    袁可信第一次走访人民日报浙江记者站后,本站立即与萧山环保局取得联系。四天后,环保局办公室陈同志向本站传来《三元集团环境治理基本情况》。

    《情况》介绍了三元治污的基本情况:“为落实环境整治要求,三元集团领导非常重视,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制订了环境整治方案,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在萧山区东片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区整治指挥部的具体指导和重点督办下,该集团已先后投入资金1930万元,改造污水处理厂设施,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改进锅炉燃煤废气处理设施,增加了定型机废气处理设施。目前,整治工程基本完成。”

    废水废气治理是三元治污的重点,废水处理设施的改进,主要是对污水处理项目的改造、冷却水实施循环回用、清污分流的改善和强化管理:投入680万元的污水处理设施改造项目已于2006年12月建成,目前又投入300万元接管并网到30万吨大型污水厂;投资150万元的冷却水循环回用工程,也于2006年12月改造完毕,日回用冷却水达到12000吨。废气处理设施的整改,主要是投入700万元对定型机废气进行专项治理,每年减少向大气排放油污300吨,回收综合利用后年产生经济效益60万元;投入60万元对20台水膜脱硫除尘装置进行修理。

    萧山区环保局陈同志表示,“目前,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明显改善,近日已通过了萧山区政府限期治理技术核查,准备迎接省市领导的检查验收。”

    生命健康如何赔偿?

    5月29日,本站再次约请袁可信,出示萧山区环保局提供的《三元控股集团环境治理基本情况》。

    “整治了,我们新前村因污染死去和正在死去的人怎么办?我们村民造成的身体损害谁来负责?有关部门的渎职行为该如何处理?”

    袁可信说,500多户人家、1800多人的新前村,2001年至2006年肿瘤死亡34人,查出的肿瘤患者有10人。“20多年来,印染污水长期包围着我村,我村百姓吃了三元集团印染污水毒素深入体内,出现的疾病才无法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村活着的人也非常担忧,无名慢性毒害着我村百姓生命。”袁可信出示了《萧山区党湾镇新前村生癌死亡人数统计表》,34位肿瘤死亡人数中,肺癌11例、肝癌8例,其余为胃癌、胰腺癌、血癌、肠癌、皮肤癌等,年龄最小的34岁,最大的77岁,平均年龄为60岁。10名查出患肿瘤的村民中,年龄最小的仅43岁。

    记者询问,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算肿瘤高发?患肿瘤是否一定就是三元集团污染所致?袁可信反问道,肿瘤比例超过万分之五就算高发。2001年以来,新前村癌症死亡人数和已生癌证人数已达44名,这在1800多村民的比例是多少?癌症死亡者和患有癌症者大多住家住近河一带,这又作何解释?

    “特别可恶的是,以前党湾自来水不通,三元集团和党湾镇政府到外面拉好水吃,给党湾百姓吃他们排放的污水。在三元集团的周围各村近几年内生癌死亡已有数百名。这样情况下,党湾镇政府和三元集团老总难道不要承担法律责任吗?”袁可信还拿出了两份证明,一份是当年拉水人、党湾镇庆丰村13组的陈恩奶,证明自己和冯宝均确实为三元集团和党湾镇政府拉过两年的水。一份是当年在党湾镇机关分管后勤工作的徐大根,证明镇政府确实喝了两年冯、陈从别处拉来的水。(梁孟伟)

 

“停污通知”背后的两类人很可怕

来源:新华网2007年05月30日 郑其昂

http://env.people.com.cn/GB/5797380.html

  央视《中国法治报道》推出聚焦节能减排、探寻科学发展的“长江行动”。 “长江行动”监测船在长江安徽段发现,在此前的先期调查中,“长江行动”记者曾经拍摄到当地十多家沿江企业排污的场景,然而现在这些企业却如同约定好的一样,全部停止了排污。如果这是当地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一位附近村民向记者透露了停排的秘密:当地企业在24号接到通知,25号就开始停止排污。原因据说是“听说中央电视台‘长江行动’节目组要来”。 (据5月29日央视《中国法治报道》)

  笔者认为,“停污通知”背后的两类人比污染更可怕。

  一类是发出“停污通知”的人,这类人手中掌握一定权力,但这个权力不是用来如何为人民服务的,而是用来遮挡问题的,用来对抗国家规章法规的。这类人喜欢做表面工程,不愿踏踏实实做有利于人民的工作;这类人十分狡猾,做着危害人民利益的事,却总想逃避责任追究;这类人善于出“政绩”,做小官危害一个小地方,若做大官危害更大,十分可怕。

  另一类是能够知道中央电视台“长江行动”节目具体录制地点的人,这类人是消息灵通人士,他们有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关系户,有的是地方官员的老同学,老朋友,老关系。他们消息灵敏,常常帮助那些喜欢做表面文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躲避监督和约束的官员,这类人也许官职不大,但位置却很重要,是某些基层官员的无形保护伞,比那些违反国家法令的基层官员更可怕。

其实,不仅“停污通知”背后有这两类人,其他什么调查啊,检查啊,往往也少不了这两类人的身影,他们是中央政策落实的绊脚石,是一些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的帮凶,对这两类人也要应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评论:排污10年 有"猫"为啥不逮"鼠"?

来源:光明网2007年05月30日 金海燕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30/060013107695.shtml

  “长江行动”5月23日进入第二天。央视前方记者撒贝宁发现重庆西南合成制药厂污水直排长江,令人触目惊心,当地农民告诉小撒,这里的污水已经排了十几年了,污水是从一家名叫西南合成制药厂的企业排出的,这些污水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他们种的菜和粮食都被熏死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法治报道》)

  记得某省有一位领导,因为省里有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多次受到中央的批评,曾经对该省环保部门说过一句“狠话”:“养猫不逮鼠,要猫干啥?”但是,我相信即使在那位省领导所在的省里,不逮老鼠的猫还是要“养”的,至于像重庆这样的大城市,专逮企业超标排污的“猫”,一定是机构健全、编制充足,然而为什么一个令人触目惊心、超标10倍的污水直接排进长江的事实,来自北京的记者一到重庆就被发现了,而当地那些专门监督企业排污的环境保护部门却听之任之,让它安然存在10年之久?那么,当地有“猫”为啥不逮“鼠”?

  当然,你说当地的“猫”忘记了自己是猫,肩负着逮“鼠”的职责,恐怕不尽然。他们不仅经常到企业里去检查,而且对像西南合成制药厂这样的排污大户,往往还装有现代化的监控装置,正如当地农民所说,哪一天工厂排污口出来的就是清水,必定是环保部门来检查了,只是检查组一走,污水照排。那么你说当地的猫犯了官僚主义的毛病,被老鼠瞒天过了海?恐怕也不尽然,作为环保监督者,不公是本地的“猫”,熟门熟路,而且都是专业人员,对企业的那些伎俩更是深知内中奥妙,自然比外地来的记者更容易发现问题,外地记者一天就能发现的问题,本地的“猫”10年逮不到这只“鼠”,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既然不是忘记了自己职责,也不是“猫”没有本地猫没有逮“鼠”的本领,那么还有第三、第四种可能:或者是猫鼠有了互相勾结的协议,所以才能相安无事和平共处;或者在“鼠”的身后有老虎保驾,所以使猫见了老鼠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让老鼠耀武扬威而自己只能忍气吞声。

  以上四种可能,只是咱局外人的瞎猜测,好在此事经过中央电视台的曝光,必定会有人“高度重视”,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好消息反馈。只是但愿不要就事论事,解决了西南制药厂的超标排污,就算大功告成,最好能把当地有“猫”为啥不逮“鼠”的原因一起公开作一个回答,免得我们这些局外的百姓瞎猜测。

 

交通不节约 公务车没有责任吗?

来源:新华网2007年05月30日 邓海建

http://env.people.com.cn/GB/5797880.html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刘小明27日在科博会上透露,北京私人小汽车出行量已逼近公共交通,而小汽车运送的人数却在下降,导致交通出行结构正朝着不利于节约的方向发展,交通出行结构仍需调整、改善。(5月28日《京华时报》)

  城市里的道路交通资源是有限的,不只北京,很多城市道路都越来越拥挤。结果无非两个:一是“优先”的公交也优先不了,二是“便捷”的私车也不便捷,最后是大大折损了市民的出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年里小汽车一个车次运送的人数从1.52下降到1.26”,的确浪费了部分道路交通资源。

  但在谈到“私车出行量”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仍引用刘先生的数据,“到去年底,尽管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上升到30.2%,但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增长更快,达到29.8%”,可见,在城市道路捉襟见肘的当下,出行比例最高的,不是公交、也不是私人小汽车,是剩下的40%——公务用车。这个公务用车的比例比公交、比私人用车整整高出了10个百分点左右。当然,因为缺乏可靠的数据模型,我们不好枉自揣测公务用车的效率和效益,但我们还记得2006年中非论坛时强制性要求“驻京中央、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按照50%的比例控制封存公车,北京市属各机关、单位以及外省市各级驻京单位控制封存公车比例则达到80%”,当49万辆公车封存后,各相关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影响,倒是那些平时拥堵不堪的环线出奇的通畅了。

  在解决道路交通压力问题上,我们不仅要关注私车出行量,同时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公交数量和质量能吸引市民吗?本该起到示范作用的公务用车又是否带头节约了道路交通资源呢?

  某些专家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开出了药方:譬如征收交通拥挤费、私车单双号管制上路、削减人行道……这些对策无一不是把“拥堵责任”归咎于普通市民的身上,可是也应该注意,在汽油价格飞涨的当下,没有哪个市民没事儿天天出来开车玩。反倒是一些公务人员因为不用花钱,因而大量滥用公车。

  城市交通要节约,私车出行量与效率的确值得研究,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相关部门也应规范公务车的使用,落实公共交通的便捷、高效与低成本,引导市民科学出行,城市道路才会繁忙而顺畅。

 

勿让老城在“保护”中消失

来源: 新京报2007-5-30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2/2007/05-30/017@013140.htm

  ■北京论坛·关注东四八条拆迁

  舆论的关注和媒体的介入,是“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的一个保证。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面,北京市的政策、法规已趋于系统,可是为何老城区仍在消逝?

  东四八条拆迁事件被舆论持续关注,日前相继传来“暂停”的消息。继北京市有关部门表达此种意见以后,昨天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东四八条部分地区将不会成片推倒,还表示这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虽然媒体曾被开发商指责“过度报道”,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义务,并有权对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建议,对破坏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国务院2005年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条款中也列出“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建立制度化的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机制”。而舆论的关注和媒体的介入,是“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的一个保证。有了这样的关注与介入,政协委员、开发商、当地居民、项目论证专家、文物与规划主管部门相继登台,不同意见的沟通和事态的解决因而变得有可能。

  人们看到了更多的事实:2002年当拆迁公告被贴到这条胡同之后,正觉寺在一夜之内遭到拆除(《京华时报》5月17日)。《顺天府志》载:“八条胡同有承恩寺、正觉寺”,正觉寺为“明正统十年建”。东四八条在明代称正觉寺胡同,正是因这处古寺而得名,可它已被夷为了平地。

  人们也看到: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坚持对旧城的整体保护”之后,过去的分片保护计划在一些地方仍被推行。分散而不能成为整体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仅占旧城面积的29%,保护区之外,大规模的拆除仍在进行;保护区之内,还有一个可拆范围,其中的建设控制区仍可“新建或改建”。

  人们还看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已要求“推动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房屋产权,鼓励居民按保护规划实施自我改造更新,成为房屋修缮保护的主体”,“积极探索适合旧城保护和复兴的危房改造模式,停止大拆大建”。可是,一些以开发商为主体的改造活动仍在保护区内发生,那些渴望自我修缮房屋的居民仍在被拆迁困扰。

  四合院年久失修、趋于危破是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房屋产权不稳定、市场交易机制长期缺失,导致“谁也不敢修、谁也不敢买”,造成旧城房屋大面积衰败。同时,保护区里的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十分落后。

  北京市近些年大力腾退“标准租”私房,制定了《关于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合院等房屋的试行规定》,并起草《北京旧城四合院交易管理办法》;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条件,去年北京市还制定了扩大廉租住房保障政策范围,转变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模式,由销售为主过渡到租售并举的《北京住宅建设规划》。尽管这些政策姗姗来迟,但毕竟已经开始实施,那么就更没有理由拆除东四八条这样的保护区。

  可以说,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面,北京市的政策、法规已趋于系统,甚至还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可是,老城区仍在消逝之中。从南池子、南长街、鲜鱼口、大栅栏,再到现在的东四八条,一些保护区内的工程仍未走出大拆大建或房地产开发的老路,成片成片未被划入保护区内的胡同更是被轻易地推倒。

  吴良镛院士近期发布报告,根据卫星影像图解读,北京旧城传统风貌街区面积只占旧城总面积的1/4左右,“旧城城市道路规划与大面积土地合并开发造成城市肌理模糊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定向开发需求与城市现状妥协,历史文化保护区不断被蚕食,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文化保护区被孤立”。

  难道,这就是“整体保护”的未来?□王军(北京学者)

 

像丽江一样环保 你可以生活的更丽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05月30日 张丽艳

http://env.people.com.cn/GB/5796935.html

  最近去了一趟云南,那里的山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震撼的印象。不过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旅游途中当地人的环保意识。

  在大理古城,游人如织,我临上车前发现一截树桩上落着一只蝴蝶,忙给它拍照。后来,发现它一直不动,我就伸出手指去碰它,没想到这只蝴蝶竟慢慢地走到了我的手指尖上,还展开了翅膀,我们都为它的美丽而惊呼,忙不迭地给它拍照。这时我们那辆旅游车的司机走过来对我说,“看看可以,可不要带走啊。”我赶紧说“放心,我一会儿就放它走。”司机说这种蝴蝶只有出太阳后才能飞起来,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留下了一张蝴蝶停留在我指尖上的照片,然后把它放在了路边的竹枝上。

  在云南旅游期间,我们换了三个导游,他们专业知识十分丰富,对景区的介绍之余,说得最多的就是请大家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记得在玉龙雪山脚下,一位丽江当地的导游在车停下后,特意郑重对我们说:“大家看到车下有很多卖花环的人,请大家不要去买来戴,这样他们就不会更多地摘草甸上的野花了,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经他这样一说,我们整个团队中果然没有人去买花环来戴,看到有游客在草地上摘取野花时,我们都不赞同。在去丽江的路上,导游告诉我们,以前的云南是以烟草作为财政收入的第一来源,近年来,旅游收入超过了烟草,成为云南第一大财政支柱,因此,她非常感谢来云南旅游的人,她说:“我们云南通畅的道路和飞速的城市建设以及我们少数民族的发展,都是靠你们大家的贡献,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们云南。”

  在去往丽江的路上停留时,我在小摊上买了两个竹签插着的煮玉米,向摊主要袋子装一下,可摊主告诉我,不能提供塑料袋,会污染环境,令我十分惊讶。在这样的“荒郊野外”,没有人检查,她们也能有这样的意识,我特意向周围的人表达了我的惊讶。大家交流后发现,的确一路上很少看到恼人的白色污染,各个景点都十分干净,在景区里到处能够看到造型独特、设计巧妙的垃圾桶,有的还与环境浑然一体。好多地方的石板路像洗过一样,而实际上云南大部分地区已经很久没下雨了。

  在丽江古城购物,店家用的包装都是无纺布材料的袋子,美观耐用,问起来,也是说为了环保,不允许用塑料袋。我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在这样大的客流量下仍然能够看到丽江古城、束河古镇那穿城而过的清水河,才能够在日益商业化的遗迹中追寻到茶马古道的踪迹,才能在雪山脚下嗅到新鲜的花香和纯净的空气,抬头看到湛蓝的天空。

  在昆明街头,看到一个巨幅广告牌:“你可以生活的更昆明”。我想,如果我们像丽江一样环保,也许这句话能够成为全国各地套用的一句“名言”。

 

长城,保护比“入选”更重要

来源:新华网2007年05月30日 邓学志

http://env.people.com.cn/GB/5797103.html

相关新闻:  

长城跌出“新七大奇迹”让人震惊 主办方遭质疑

 

短信投票太荒诞 长城落选“新七大奇迹”又何妨

2007053001-1.jpg

五一期间,北京八达岭长城“人满为患”

  以北京八达岭长城为代表的中国长城可能再次无缘世界“新七大奇迹”称号。28日,中国长城学会迫不得已在八达岭长城展开拉票活动,鼓励更多市民和游客在投票截止日期(2007年7月7日零时)前投票。据透露,主办方称长城目前投票总数在前七名之外,但具体票数不予公开。(5月29日《北京晨报》)

  作为地球上绝无仅有的庞大的人类工程,即使没有“新七大奇迹”的虚拟称号,长城还是长城,奇迹还是奇迹,其实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如果真感到“痛心疾首”,我想也不应是国人不投票、不爱国,而应导致长城面临这一尴尬处境的真实原因。

  长城投票总数为何在前七名之外?我想与我们平时没有从历史文化、人类文明奇迹的角度宣传,没有真正展现长城的文化魅力有关,但更与于我们一味关注长城的旅游价值、经济收入,而未切实加以保护密不可分。近些年长城上不但垃圾很多,而且城墙破坏严重,城砖更是刻画得“伤痕累累”,今后如果有关部门还只忙于清点门票收入而无暇顾及长城保护,我们心忧的或许不再是能否进入“奇迹”之列,而是若干年后长城是否从此坍塌消失了。

对待先人留给我们、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想应该少些名利之心,多些保护之意。这既是历史的呼唤,也是我们每一代人无法推卸的历史责任。千百年后,当长城仍然如现在一般,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我想无需投票,历史自然会继续给予它“世界奇迹”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