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三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三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03-24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环保总局建表彰激励体系 潘岳:奖励要大张旗鼓

                  2、应重视排放标准的环境法规效力

                  3、财政部负责人:消费税征收更科学

                  4、小排量车是堵车祸首? 广州代表委员激辩"解禁"

                  5、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第四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侧记

                  6、洞庭湖全面禁渔60天 "歇业"期间渔民可领补贴

                  7、挖1吨煤少2.48吨水 山西每年损失水资源12亿吨

                  8、国土资源部:中国将加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9、人民日报·江南时报:古运粮河咋成了大粪塘(本地事·本报评)

                  10、长岛附近海域发生溢油污染

                  11、南方电网越南"掘金"

                  12、2006供电形势:电荒趋缓

                  13、关于中国消耗世界木材的另一种看法

 

 

1、环保总局建表彰激励体系 潘岳:奖励要大张旗鼓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2006年03月24日

  新近推出的“环境友好工程”将成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批工程名单将于近日向社会公示

  在连续两年发动“环保风暴”之后,国家环保总局正按照中央提出的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着手构建完整的“环境管理表彰激励体系”。这意味着环保总局在严肃监管的同时,也将综合利用多种环境表彰奖励手段,建立起环境长效监管机制,同时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样板。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环保部门在抓环境监管的时候,更多的是对那些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而对那些严格执行《环境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突出特点的企业、工程、单位缺乏及时的表彰和奖励。

  他解释说,两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两次大规模叫停违法违规项目,这是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打击程序违法,旨在建立一个有效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清理环境敏感区域,并且建立高风险行业的规划环评制度,从根本上遏制环境事故的发生。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在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方面,全国有很多建设项目、企业和单位做得非常出色。”潘岳认为,环保总局在建立处罚机制的同时,还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褒奖机制,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潘岳说,处罚不仅要罚得有理有据,更要罚到痛处,罚到主动整改。相反,奖励就得奖得明明白白,大张旗鼓。“我们就是要树立这样的风气,破坏环境要人人问责,爱护环境要人人赞扬。只有这样,全社会才能对环境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全社会才能真正认识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境保护由‘让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国家环保总局已初步构建起包括环境友好企业、环境友好工程、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和年度绿色人物等较为完整的环境管理表彰激励体系。

  自1995年以来,我国各地还陆续开展了创建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绿色学校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始在全国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截至目前,共命名56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4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从2002年开始评选,目前,共有178个乡镇被评上优美乡镇;自“2003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共32家企业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全国妇联在全国启动了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到目前为止已评出112个国家级绿色社;“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是我国首个环保人物大奖,由中宣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环保总局等7个部委联合主办。2005年评出了5位“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目前环境友好激励体系正在形成。

  环境友好工程是去年推出的新项目,关注到项目环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全过程的环保问题。据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组委会副主任马宁介绍,设立这一奖项,旨在树立一批具有示范和导向性的国家工程,这些工程不仅在工艺、技术和环保方面达到领先水平,也要体现国家实力和形象,既是绿色的,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据了解,首批经过层层筛选的环境友好工程将于近日向社会公示。如果群众反映某个项目有重大环境问题,经组委会核查,问题确实存在的,该项目将被取消获奖资格。

  有关专家认为,完整的“环境管理表彰激励体系”的形成,标志着环保部门在深化环境保护改革,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创新环保工作机制,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应重视排放标准的环境法规效力

来源: 中国环境报 2006-03-24

  因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污染物排放行为,为了防止企业将内部成本转移给外环境、平衡企业之间的排污权,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必须对排放污染物行为进行控制,进而产生了污染物排放标准。它表征的是污染源对环境作用的外特性指标,要求污染源采取连续的污染物排放削减技术措施,对污染物排放行为实行具有法规约束力的技术强制手段。

  一、污染物排放标准基本原理和正当性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达到环境质量标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基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技术经济条件,而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数量、浓度和排放方式等其他表征污染源环境特性指标所做出的限制性规定。它是判别排放污染物行为是否合法的基本依据和法定标准。这种标准已经成为世界通行的控制污染源排放的法律规范。这是实施环境质量标准的一项战略性技术强制手段,其作用在于直接控制污染源,限制其排放的污染物,从而达到防治环境污染的目的。

  从本质上讲,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量化和技术指标体现,是环境执法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因此,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环境法规一样的强制约束力和行政指导作用。因此,必须在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修订和实施过程中强调其作为环境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就是环境立法,超标排放污染物就是违反环境法规,要对违法者课以行政、民事和刑事的制裁。

  由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环境保护法规特性,其制定主体、标准体系以及超标行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均不同于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由法定机关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法定机关以外的其他任何单位无权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均明确规定,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和经济技术条件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方法的科学性

  1.指标设计

  为体现市场公平和控制污染的效率原则,要根据污染源生产率与污染物排放之间的不同关系,选择表征参数。

  多数情况下,污染源的生产率与所排放的污染物量相关,一般以排污设施单位生产率的污染物排放量为指标,称之为排放率(emissionrate)。例如,生产一吨纸排放多少公斤COD,汽车行驶一公里排放多少克NOx。在能够有效防止稀释或能够对稀释效果进行折算时,也可以将排放率简化为废气或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浓度。

  当生产率与排放量无相关性时,也常采用浓度指标。当单位采用排放率或排放浓度不足以控制污染源排放时,可以同时选择排放率和排放浓度。

  有时为了简化对成千上万个污染源排放进行监测的工作,也可以规定只要安装并正常运行达到一定净化效率的设备,就视为符合排放标准。当污染源产生的规律无法掌握时,可以采用去除率作为指标。

  以数值表达的标准是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体内容,表现为可经检验监测证实的技术数量化强制性要求。当难以或不宜采用数量化方式对排放行为过程进行管制时,也可以制定文字规范性工艺操作标准。

  2.以控制技术为基础制定国家排放标准

  排放标准应当指标科学、技术可行、实施成本公平合理。确定排放限值的基本依据是以技术为基础,在考虑惯例生产工艺时,采取适当的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措施,并采取末端污染物削减技术时达到的排放水平就是排放限值。由于生产工艺、污染预防措施和末端削减技术的分散性,确定排放限值时,应对技术进行归纳和综合,概括论证出不同的技术选择方案。因技术选择往往和企业经济成本有关,所以在确定排放限值时还应进行环境成本分析。

  由于新老污染源生产工艺有差异,可能采取的处理技术也不同,所以应区别新老污染源分别制定排放标准。

  3.分行业和生产工艺制定排放标准

  不同行业产品的生产工艺不同,所以,一般按照行业或工艺类别制定排放标准,不同行业之间很难比较排放行为的公平性。

  4.产品的环境技术法规

  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主要出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但有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或使用废弃后难以处置,构成了重要污染源。这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使用功能和环境污染双重特性,应当对这类产品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物含量控制标准,对其进行环境管制。当某类产品使用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程度与此产品或其他产品的生产过程污染可比时,就要制定排放标准即产品的环境技术法规。

3、财政部负责人:消费税征收更科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24日

  解读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

  4月1日起,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此次政策调整进行了详细解读。

  现行消费税制征税范围偏窄

  此次调整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消费税制存在一些问题:征税范围偏窄、有些应税品目和税率结构与现实不相适应。

  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此次消费税政策调整遵循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消费税调节功能的原则,引导好有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优化税率结构、体现税收公平的原则,更好地发挥消费税的调节作用。

  ———便利税收征管、兼顾财政收入的原则,减少税收流失。

  对原有税目税率调整有高有低

  应税品目有增有减

  此次消费税调整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对消费税的应税品目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一是新增加了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并将汽油、柴油两个税目取消,增列成品油税目,汽油、柴油作为该税目下的两个子目,同时将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等油品作为五个子目征收消费税;二是取消了“护肤护发品”税目,同时将原属于护肤护发品征税范围的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列入化妆品税目。二是对原有税目的税率进行有高有低的调整。

  调整后,消费税的税目由原来的11个增至14个。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高档奢侈品征税范围扩大

  新增税目的具体内容是:

  1.成品油。从有利于引导石油产品消费和节约石油资源考虑,扩大石油制品的消费税征收范围。

  石脑油、溶剂油等多数属于工业原料,航空煤油也主要用于航空,因此,征收消费税将会增加一定的生产成本。考虑到当前国际市场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较快,纳入征收范围后如果征收力度过大,将不利于价格的稳定,经国务院批准,为适当缓冲对价格的影响,政策出台时先按应纳税额的30%征收,对航空煤油暂缓征收消费税。待今后条件成熟时再恢复按法定税率征收。

  2.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为了鼓励节约使用木材资源,将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3.游艇。游艇是近几年我国新出现的只有少数群体消费的高档消费品,为了合理引导消费,间接调节收入分配,将游艇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4.高尔夫球及球具。在我国现阶段,高尔夫球仍然属于只有少部分高消费群体才能消费的活动,其使用的球及球具价格一般很高,为了体现国家对这种高消费行为的调节,这次将高尔夫球及球具作为一个税目。

  5.高档手表。目前,一些手表的价格高达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有些手表使用贵金属,并镶嵌宝石、钻石,超越了其原有的计时功能,属于一种高档奢侈品。为了体现对高档消费品的税收调节,此次将高档手表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浴液、洗发水、花露水等护肤护发品已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为使消费税政策更加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的要求,取消了护肤护发品税目。

  提高大排量汽车税率

  鼓励生产和使用小排量车

  现行小汽车消费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大排量汽车的税率偏低,尤其是对大于2.2升的小轿车和大于2.4升的越野车在税率上没有进一步划分,对真正大排量和能耗高的小轿车和越野车的生产和消费缺乏调节的力度。基于以上原因,此次小汽车消费税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将消费税对小汽车的分类与国家新的汽车分类标准统一起来,将小汽车税目分为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两个子目;

  ———调整小汽车税率结构,提高大排量汽车的税率,鼓励生产和使用小排量车。排量在1.0升以下的汽车,与调整前相比,税率基本未变;1.0至1.5升的,税率下降两个百分点;1.5升至2.0升的,税率不变;从2.0升以上,排量越大,税率越高,最高为20%;

  ———对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将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

4、小排量车是堵车祸首? 广州代表委员激辩"解禁"

来源:《南方日报》 2006年03月23日

  “小排量车一旦‘解禁’,会否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小排量车的增多会否带来更多尾气排放污染,让城市空气环境变得更糟糕?”

  南方日报昨天(3月22日)报道的“小排量车‘解禁’”话题,引起了参加今年广州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在众多代表委员们的声音中,“环保”、“交通”成为热议的关键词。一些代表委员支持小排量车尽早解禁;与此同时,也有代表提出,从“尾气排放”和“堵车”两方面考虑,小排量车现在开禁时机尚未成熟。而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权威部门获悉,广州“两会”期间将对小排量车是否“解禁”的问题作出答复。

  广州市政府从2001年8月和2002年5月起分别实施“1.0L(含1.0)以下将不再核发牌证”和“限制本市排量1.0升以下车辆上内环路和市区主干道,限制外市籍排量在1.0升以下的车辆进广州市区”的主要原因同样是出于“环保”、“交通”的考虑。广州市政府在2001年7月31日发布的《关于停止核发微型小汽车牌证和对微型小汽车加强管理的通告》中明确提到了“为缓解本市市区道路的交通紧张状况,进一步改善市区大气环境”而对小排量车实行的两项规定。

  那么,“尾气排放”、“堵车”是否仍为本月底小排量车“解禁”的压力?有关城市交通管理专家和环保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不能把交通拥堵归罪为小排量车。造成城市环境压力,关键不在于车的排量大小,而在于行驶在路上车辆有多少。

  小排量车是“堵车元凶”?

  刘小姐是天河某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对小排量车“解禁”,她更多是担忧:“现在广州每天早晚上下班就堵车,黄埔大道、广州大道等交通主干道堵车更是日益严重,如果小排量车‘解禁’,那不知会增加多少车。”

  刘小姐的担忧同样是不少参加今年广州“两会”的代表委员的议论的热点。

  而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靳文舟教授则认为,不能把交通拥堵归罪为小排量车。靳文舟教授提出,目前的城市交通问题由“路网流量不平衡”、“道路设施标准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等交通参与方的遵章意识不够”等多种因素造成。

  “而加速交通拥堵最大的原因是道路里程增长速度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在广州,汽车数量增长速度达到15%—20%,而道路里程增长速度只有3%—5%.”在这个背景下,放开小排量车,就增加了整个城市机动车的总数,造成堵塞。“堵车是因为总体机动车数量的增多造成,不应归罪于‘小排量’。在机动车总数增多造成‘堵车’的情况下,仅仅限制‘小排量’,就显现出对车主公平与否的问题了。”

  排量大小影响城市空气质量?

  广州小排量车一旦开禁,对城市空气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吗?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迪云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证城市空气环境的关键在于控制机动车数量。

  陈教授认为,假如开禁之后小排量车的数量不会有大幅增加的话,广州的城市空气质量不会有显著变化。“但是如果数量没有控制,就很难说了。”

  陈教授强调,目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排量的大小而在于广州市整体的机动车数量。他建议广州市有关部门应该先制定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然后根据标准计算出广州市能够容纳多少辆机动车排放尾气,并以此来控制广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

  国Ⅲ门槛为广州“解禁”缓解压力

  广州市环保局有关专家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和各地环保局都从未制定过歧视小排量车的规定。广州环保局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控制,同样没有大、小排量的区别。今年广州如果能顺利实施国Ⅲ标准,是针对所有新车而言,而不会专门针对小排量车制定一个高标准。

  对于广州市提出,在年内提前实行国Ⅲ标准,陈迪云教授认为,国Ⅲ门槛会为广州“解禁”缓解一定的压力。“虽然目前达到这一标准的小排量车数量不多,但是小排量车开禁之后必然会有企业加大投入提升车的环保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广州市的环境质量不会因为车辆数量的增加而恶化。”

  有业内专家分析提醒,即使广州对小排量车开禁,也不意味着什么小排量车都能卖了。如果开禁在实施国Ⅲ标准之前,则只有上了国家国Ⅱ达标名录的车才可以在广州销售;如果开禁在实施国Ⅲ标准之后,就只有上了国Ⅲ达标名录的车才能销售。但目前国内生产厂商生产的能达到国Ⅲ的小排量车并不多。

  应大力引导公共交通

  尽管部分代表对小排量车“解禁”后可能带来“尾气排放”“堵车”表示顾虑,但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建议,在禁摩背景下应对小排量车适度开禁。

  广州市人大代表冯向红提出,“在明年全市禁摩的背景下,会有不少市民需购买新的代步工具。广州虽然经济较发达,但仍有一批中低层收入者,所以广州应适度‘开禁’小排量车,方便这个群体的交通需求。”

  靳文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据调查,广州市2007年全市实行禁摩的政策下,将有关系到约100多万人口的约30多万辆“摩的”受到限制,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经济实惠的小排量车可能很快成为“摩的”的代替品。

  靳文舟教授提出,站在政府实行“限购”、“限小”都是为市民百姓交通便利的出发点来看,发展公共交通是最终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地铁为例,目前广州地铁运行一天可以来回载乘客58万人,如果换成4人/辆的私家车而言,需10万辆私家车才能拉完。

  靳文舟教授建议,在临近小排量车“解禁”的时候,政府更多地需要引导消费者出行坐公共交通。(陶达嫔 袁丁 黄庆海)

5、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第四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侧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24日

  3月22日,为期7天的第四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在墨西哥城落幕。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必须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这届论坛的广泛共识。

  呼唤全人类关注

  本届“世界水资源论坛”是一次呼唤全人类关注水资源问题的全方位论坛。论坛涉及的范围之广、参会人员之多,为历届论坛所罕见。为了配合这一论坛的召开,墨西哥政府还特意在首都最大的恰布尔特佩克公园外举办了以水资源为主题的大型公众教育图片展,使得这些日子里墨城无人不晓得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的极端重要性。

  这届水资源论坛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更加注重培养青少年对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参与意识。有两个讨论组引起了记者的特别注意。一个是由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生组成的青年论坛,着重探讨全球青年如何应对水资源危机带来的挑战。中国北大、清华、南开的学生也积极参加了这场青年论坛。另一组是继承了上届论坛首创的儿童水资源论坛。在以“儿童、水资源和教育”为主题的开幕式上,来自20多个国家的儿童齐聚会场,高喊“水资源和世界”。作为特邀嘉宾,来自加拿大的14岁少年瑞恩,在开幕式上介绍了瑞恩水井基金会成立8年来致力于解决非洲儿童饮水困难的情况。青年和儿童论坛使得人们意识到,作为人类未来的青少年更应从小培养对生命之本———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世界面临水危机

  由于意识到水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严重危机,由世界水资源理事会倡议,第一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于1997年在摩洛哥主办,从此三年一届,一直沿袭至今,成为国际水事领域的最大活动。主办方之一的世界水资源理事会主席卢瓦克·福雄在百忙之中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认为当前世界面临着四大水资源危机,第一是人口增长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第二是水资源污染引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第三是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水资源灾难;第四是水资源管理不善造成的利用不良、分配不均等问题。而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以及解决水资源建设融资,是世界水资源理事会和水资源论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届“世界水资源论坛”闭幕当天正好是联合国设定的第十四个“世界水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意在论坛会场举行了以“水与文化”为主题的盛大庆祝仪式,以提醒人们,水资源需要成为一种文化,真正体现在生活中。

  中国寻求国际合作

  来自中国水利部、科研院所及民间组织多达100余名的官员和学者出席了本届论坛。中国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会议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中国存在着缺水和水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很有必要参加“世界水资源论坛”等大规模的国际盛会,这样既可以汲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又可以对外介绍中国十几年来在用水治水方面的新理念。在随后进行的中国议题分会上,汪恕诚部长作了题为《坚持人和自然和谐、科学实施洪水管理》的主题发言。

  出席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国面临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管理欠缺等五大水资源问题,而论坛议题和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密切相关。中国一贯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治理、节约和保护理念。借助这次国际会议,中国还可以寻求国际合作机会。

6、洞庭湖全面禁渔60天 "歇业"期间渔民可领补贴

来源:三湘都市报 2006-03-24

注意: "据调查,目前洞庭湖水系通航河流上共建筑了大坝150多座,加上长江三峡大坝,这些水工建筑的不断兴建,阻碍了鱼类的洄游,影响了鱼类繁殖、生长及种群的补充,是导致江海洄游性鱼类资源衰减的主要原因。..."

56个县(市)区近万条渔船"歇业"期间,渔民可领月补贴金

2006年洞庭湖春季禁渔将于4月1日12时起实施,至6月30日12时,洞庭湖全湖、华容县塔市驿伍马口至临湘市白沙洲183公里的长江水域将全面禁渔;在此期间将禁止所有捕捞作业,渔政监督管理部门也将加大对违禁下湖捕捞的打击及处罚力度。春季禁渔实施后,湖区各县(市)将解决渔民低保问题,月补贴金在120元至300元。

季节性的休渔禁渔有利于洞庭湖水域和长江中游的水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休养生息。禁渔期间,56个县(市)区的9000多条渔船将实现"渔船进港、渔网入库、渔民上岸"。

记者从岳阳市渔政管理站获悉,岳阳是渔业资源大市,全市共有渔业水域472.5万亩,天然水产资源中有鱼类117种。未实施禁渔前,城陵矶和洞庭湖的渔业资源捕获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实行禁渔3年来,据渔政部门监测,洞庭湖的鱼类资源得以增加。

忧心一 湖区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今年2月底到3月初,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对洞庭湖区进行了为期5天的综合考察。这次考察出动了长江委10多位专家院士,目的就是研究洞庭湖区综合规划中的问题,希望能推动洞庭湖区综合治理前期工作。

长江委主任蔡其华考察后指出,洞庭湖区水生态环境恶化十分突出。洞庭湖区长期以来水质较好。目前由于河湖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湿地萎缩,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同时存在,水环境恶化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明显。水污染加重,水质变差,部分湖泊已出现富营养化;冬春枯水季节三口河道流量减少甚至断流,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目前湖区需要解决饮水安全人口达350万人;沿河、湖洲钉螺孳生,湖区现有钉螺面积占全国的51%,血吸虫病害严重,全湖区血吸虫病人达20.5万人。本报记者颜海均实习生谭健

忧心二 洞庭湖正在"池塘化"

"洞庭湖水系江湖半洄游性、江海洄游性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洞庭湖正在池塘化!"省渔业环境监测站负责人廖伏初3月23日表示。跟踪研究洞庭湖区和四水流域多年的他,对此忧心忡忡。

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我省洞庭湖水系有鱼类资源12目26科163种,其它渔业资源100余种;其中洞庭湖有鱼类12目23科117种。由于水工建筑、江湖阻隔、围垦、滥渔滥捕、湖泊淤积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洞庭湖水系江湖半洄游性、江海洄游性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上世纪60年代,江海洄游和江湖半洄游鱼类占洞庭湖区鱼类资源总量的24%以上,到80年代只有14.7%,现在则不足10%了。湖泊定居性鱼类占了绝大多数,洞庭湖水系的生物多样性严重衰退。

据调查,目前洞庭湖水系通航河流上共建筑了大坝150多座,加上长江三峡大坝,这些水工建筑的不断兴建,阻碍了鱼类的洄游,影响了鱼类繁殖、生长及种群的补充,是导致江海洄游性鱼类资源衰减的主要原因。

统计显示,2003年三峡大坝截流后,长江家鱼苗的发生量为4亿尾,仅为以前最高年份300亿尾的1.33%,洞庭湖水系家鱼苗主要来源的重庆以下江段的8个家鱼产卵场全部消失,三峡大坝的建成将使洞庭湖60%以上鱼类品种受到严重影响,其中许多品种濒临灭绝。

省内水坝也使鱼类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尤其是湘江上中游正在进行的梯级开发,将使湘江家鱼产卵场荡然无存。经监测,洞庭湖"四大家鱼"资源量多年维持在10%以下,最低年不足8%,上世纪70年代一些主要经济鱼类已濒临灭绝,如湘华鲮、中华倒刺鲃、中华鲟、白鲟、鲥鱼等已很鲜见。

据廖伏初介绍,目前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在编制水生资源保护规划,我省也正在编制《湖南水生资源保护规划》,洞庭湖水系的保护将纳入国家整个长江水系的重点保护之中。(编辑

李兰香)

7、挖1吨煤少2.48吨水 山西每年损失水资源12亿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6年03月24日

■相当于每年引黄入晋工程的总引水量

■正采取措施努力摆脱“产煤致旱”的困扰

  本报太原3月23日电 记者鲍丹报道:据山西省组织完成的《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影响及评价》表明,山西每挖1吨煤损耗2.48吨水资源。从1949年到2004年,山西共挖煤约77亿吨,损失水资源达191亿吨。山西每年挖5亿吨煤,使1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遭到破坏。这相当于山西省整个引黄河水入晋工程的总引水量。这一现象已引起山西省有关方面的重视,“节水山西”的建设力度正逐渐加大。

  这项关于山西省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表明,山西省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含煤地层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0%。然而山西水资源却严重短缺,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不仅使水资源雪上加霜,而且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脉,污染了水环境,对自然生态状况产生扰动。山西以及周边省区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深受影响。

  据参与调研的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介绍,该课题从水文地质破坏调查、遥感分析、典型案例研究及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成果显示,山西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而煤炭的大规模、高强度开发,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山西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面积已达2035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

  山西省大部分农村人畜吃水靠煤系裂隙水,而煤矿开采恰好破坏了这个层段的含水层。据统计,全省由于采煤排水引起矿区水位下降,导致泉水流量下降或断流,导致近600万人以及几十万头大牲畜饮水严重困难。

  专家认为,应对煤炭及所储存的地下水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整治;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特殊保护政策规范煤炭开采,保护水资源;应将山西地下水资源保护纳入国家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重点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安排和资金上给以重点扶持,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对各类煤矿按煤炭产量统一征收水资源损耗与污染税。同时国家也应当从技术、人才、投资和经营机制方面合力攻关,帮助山西省等煤炭主产区摆脱“产煤致旱、因煤致渴”的困扰。

  其实,早在报告出来之前,水资源损耗严重的状况已经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近年来,山西省相继出台了《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山西省用水定额》等规定,全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供水水价体系。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复用技术以及节水器具在山西的农业、工业、城市生活中逐渐推广,个别县还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等水权分配机制上进行了探索性试点。

8、国土资源部:中国将加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来源:中新网 2006年3月24日 

国土资源部23日提供的消息说,中国将加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国土资源部说,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社会稳定大局。目前,涉及一百五十六米水位蓄水的库区三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已全面启动,国家将再投巨资,实施涉水一百五十六米的崩塌、滑坡和塌岸灾害治理工程和二百五十八处(段)搬迁避让项目,确保水库蓄水至一百五十六米的地质安全。

该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峡库区,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地貌多变,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库区群众的安危,关系到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库的建设与环境安全,一些重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甚至直接威胁水库大坝的安全。

据悉,二00二年至二00三年,中国已投入四十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对影响一百三十五米蓄水和二期移民工程的一百九十七处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并对其余一千二百一十六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了群测群防网,对其中规模较大的一百二十九个隐患点建立了专业监测网,对各类地质灾害实施适时跟踪监测,最大限度地遏制了地质灾害对三峡水库造成的破坏。(记者:赵胜玉)

9、人民日报·江南时报:古运粮河咋成了大粪塘(本地事·本报评)

来源:人民日报·江南时报  2006年3月24日 

新闻背景

南京有一条明代槽运河,从2003年开始,这条河两头被完全堵住,中间只留下了七八百米长的死水沟。豆腐作坊污水、附近下水道污水、茅厕里流淌的污水以及各种生活垃圾,让这条古老的运粮河变成了一个狭长的大粪塘。掩鼻而过,闻之欲吐。

昔日繁华何处寻?

看到这则新闻,学历史的人会伤感世事变迁,造化弄人,一条重要的历史遗迹惨遭破坏;搞环保的人会认为又一条河流被污染,会起身呼吁保护这些城中河;搞房地产的人会认为,这条河流有这么好的“背景”,好好开发一下,必定能引来更多的市民来购房……

然而,面对这样一则新闻,寻常百姓作何感想呢?先说周围的居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谁会喜欢的,尽管这里面也有附近居民家里的生活垃圾,但是首先是“从2003年开始,这条河两头被完全堵住,中间只留下了七八百米长的死水沟”。可以说这种破坏所带来的“破窗效应”导致了运粮河今生狼狈;远一点说,与这条河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生关系的我们该怎么看,我想更多的是这是南京城的一部分,也是南京历史的一部分,它的变迁对城市的发展是一种映射。很多时候,一座城市的繁华是会波及到每一个角落的,反之亦然。

无影之魅

谁制造了“大粪塘”?

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古河道,现在虽没有了它当初的用途,但也是祖辈留给我们的,也是这座城市兴衰的见证者。而如今却被无情地抛弃了,是我们太容易遗忘,还是我们不具备该有的环保意识?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那么众人污染,河水清也浊了。如果听之任之,毁掉的不仅是条古河道,更是整个生活环境和这座城市的形象。

这条古河道之所以能存留至今,我想是因为古人看重它的价值,所以每代人都去保护它,使它尽情展示着它的实用价值和美的价值。而如今,却毁在我们这一代,在众多利益的排挤下,使这条古河道还应有的美的价值淹没了,同时也使我们本应有的一种意识丧失了,这是谁的悲哀,是谁的错?

10、长岛附近海域发生溢油污染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2006年03月24日

  本报济南讯 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环保局透露,2月下旬以来,长岛及附近海域发现黑色油污。专家鉴定,黑色油块是原油凝固而成。对此,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采取果断措施,责成国家环保总局牵头,会同国家海洋局、交通部、农业部、山东省组成联合工作组,尽快查明事故原因,迅速消除污染源。

  溢油污染发生后,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时作出批示,对污染防控提出要求

,责成有关部门成立工作组,组织指导治污,严密加强陆源污染的排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省政府及时将溢油污染情况上报国务院。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有关部门及沿海有关市县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积极组织打捞和清理油块,对环境敏感区和易受损资源采取保护措施,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对海上石油开采平台、管线和过往船舶展开逐一排查。环境监测部门对长岛及附近海域进行了连续监测,严密注视水质变化情况。据长岛县环保局9个点位水质的监测数据分析,3月2日石油类均值0.053mg/L,略高于正常值,截至发稿时,监测结果基本正常,当地群众情绪比较稳定。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11、南方电网越南"掘金"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06年03月24日

  这是中国迄今所签订的最大的跨国电力外送工程———南方电网每年将向越南卖电13亿千瓦时,然而根据预测,今年南方电网(南方5省)电力缺口为540万千瓦,电量缺口135千瓦时。虽然全国电力供需矛盾趋缓,但区域性、季节性电力缺口仍存在,缺电国反卖电,究竟是何原因?

  3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总裁陶文兴签署协议,两家公司将联手建设中越间首条高等级电力通道———中越220千伏联网项目。这是继2004年9月以来,中越两条110千伏输电网成功对接后,中越电力合作再次向更深层次发展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这同时也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跨国电力外送工程,被誉为开辟了中国面向东南亚国家的"第四经济通道"。该送电工程总投资为3.5亿元,输电线路全长258千米,该线路初步设计功率为25-30万千瓦,最大输电量将达10亿度。

  根据中越双方协议,越方从中国购电有效期最少为10年,合同总金额约5亿美元。借助这一通道,从今年10月开始,南方电网将每年卖给越方13亿千瓦时电量。

  据悉,该项目已于2月24日通过了对越送电线路的开工条件评审,线路始于云南省220千伏大屯变电站,跨越红河进入越南。

  随后,南方电网还将建设中越第二条220千伏送电通道,并于2007年4月30日开始送电。

  另一件足以让人关注的事情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以BOT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投资建设越南宜山二期火电项目。这表明双方的合作并不仅限于输电,还可通过建设电站的方式取得双赢。

  吃螃蟹者的脚印

  越南电力总公司日前表示,2006年越南预计将缺电1.8-2亿千瓦时,全国许多地区将出现经常性停电现象,日均停电量预计将达100-300万千瓦时

  南方电网选择到越南"掘金"不是没有道理。越南经济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滞后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引入外来投资。越南电力总公司日前表示,2006年越南预计将缺电1.8-2亿千瓦时,全国许多地区将出现经常性停电现象,日均停电量预计将达100-300万千瓦时。计划将增加从中国进口电力。

  中国南方电网覆盖的区域与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接壤,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南方电网在国内率先成为"走出去"的电网。查看南方电网网站上的"国际合作"一栏,能够清晰地看到中越电力合作所留下的一个个脚印。

  2004年3月12日,公司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签署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加强合作与交流的框架协议》。

  2004年4月8日,经公司授权,云南电网公司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下属的越南第一电力公司在越南河内签订了《中国河口向越南老街110千伏电压等级送电项目购售电合同》。

  2004年9月25日,南方电网通过110千伏云南河口-越南老街线路,首次实现向越成功送电,标志着中国云南第一条高压电线首次跨越国境送电国外。该事件也被《中国财富》杂志评为2004年中国经济十大突破之一。

  2004年12月4日,经公司授权,广西电网公司与越南第一电力公司在越南河内签订了广西防城港向越南广宁110千伏送电的《购售电合同》。

  2004年12月9日,越南国家电力公司访问云南电网公司,双方就加强跨境电力交易合作进行会谈。经初步协商,双方同意开辟"云电送越"第二条110千伏通道,计划从云南文山向越南河江省送电。

  2005年4月28日,广西东兴110千伏深沟变电站至越南广宁芒街110千伏变电站线路当天下午6点6分顺利送电。这是广西省首条跨国输电线路。

  2005年6月28日,"云电送越"第二条通道———云南文山与越南河江110千伏联网工程顺利投产,继续将合作引向深入。

  2005年7月,云南电网公司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召开了云南电网向越南北部通过220千伏分网供电的专题工作会议,双方达成协议,将在保持现有110千伏通道送电容量不减的前提下,争取在2006年底或2007年初实现向越南送电30万千瓦。

  2005年10月30日、31日,南方电网董事长袁懋振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陶文兴签署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有关向越南北部六省的售电合同》和《进一步加强电力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计划2006年由云南电网公司采用220千伏线路经河口向越南北部六省供电。

  究竟有多少"金"

  通过原有的三条110千伏通道,南方电网目前已累计向越南售电超过4亿千瓦时,创收2000多万美元

  据越南电力总公司透露,2006年至2020年间,越南需投资新建或扩建52座上规模的水电站,所需建设资金和还贷资金约137亿美元。由于资金短缺,越南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和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力度,鼓励外商投资包括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商机。

  而根据《越南经济时报》报道,通过原有的三条110千伏通道,南方电网目前已累计向越南售电超过4亿千瓦时,创收2000多万美元。

  据悉,越南从中国购电的初期电价为4.3美分/千瓦时,现为4.5美分/千瓦时。而南方电网输往越南的电量主要来自云南、广西的水电,该公司从很多水电站买电时,每千瓦时电价只有几分钱(人民币)。

  国内的统计显示,随着2004年9月25日中越110千伏河口———老街联网输电线路的投产运行,以及2005年6月文山与越南河江110千伏线路联网工程顺利竣工投产,云南电网已经从在越南的掘金中尝到了不少甜头。2005年全年,云南电网公司向越南售电3.27亿千瓦时,电费收入1406万美元。

  由于220千伏对越送电工程顺利推进,有关部门预测,云电送越在送电电压等级和送电电量上都将实现新的跨越。预计2006年全年将实现对越送电电量8.85亿千瓦时,实现外汇创收3880万美元。

  此外,2005年广西总计向越南出口电力也达到了1.2亿千瓦时,并将在以后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电力企业未雨绸缪

  虽然2006年底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实现电力供需平衡,而且可能出现短期的电力过剩,但从长远看,短暂的电力供需平衡又会被新出现的电力短缺打破

  每年的用电高峰时期总会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南方几省也不例外。即便如此,南方电网还是义无反顾地将电送往越南。

  早在开展对越送电的第一年,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就曾表示,"宁愿拉其他省的电也要保证广东的电力供应。"

  统计表明,2004年头三季度,广东电网共吸纳西南电99.7亿千瓦时,比计划增加了7.6亿千瓦时,吸纳三峡电41.2亿千瓦时,比计划增加了近6亿千瓦时。正是在南方电网公司的全力倾斜下,9月23日,贵州至广东的300万千瓦直流输电工程提前一年为广东新增1000万千瓦的供电能力。担当送电大任的广西电网公司近日出台了2006年营销工作目标:购电量445.6亿千瓦时,增长8.2%;购外电77.2亿千瓦时,增长3.9%;售电量420亿千瓦时,增长8.1%;拉闸限电负荷不超过电力缺口10%。该文件还指出,2006年,缺电形势依然突出。

  再总结南方电网2006年电力供应情况通报会的情况,可以得知,2005年是南方电网供电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全年最大电力缺口940万千瓦。

  2006年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呈现前紧后缓,逐步缓和。部分省区呈时段性、季节性缺电,上半年电力供需形势依然紧张,一季度电力缺口达540千瓦、二季度300万千瓦、三季度150-200万千瓦,9月份以后电力基本平衡。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855亿千瓦时,最高负荷6000万千瓦,全网电力缺口540万千瓦,电量缺口135千瓦时。

  去年就曾经有业内人士预测,2006年中国电力将过剩。但是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分析预测报告来看,在2006年,电荒并没有真正终结。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技术与服务外包供应商凯捷集团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过去3年波及全国的电力短缺,刺激了新一轮电厂的投资。虽然2006年底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实现电力供需平衡,而且可能出现短期的电力过剩,但从长远看,短暂的电力供需平衡又会被新出现的电力短缺打破。

  然而在"十一五"期间,电力市场供求形势将继续变化,2005年统计电力投产超过7000万千瓦,今明两年投产规模均可能达到8000万千瓦。按照这样的趋势,中国终将再次迎来一个电力过剩期。

  在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90年代末,我国经历了三次电力过剩。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每次电力过剩所带来的都是过剩、减少投资、缺电、上项目、再次过剩……

  因此,在第四次电力过剩来临之前,政府和企业不得不找出一条避免恶性循环的道路。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顾问叶荣泗表示,在电力供需形势出现逆转之前,无论是电网企业还是发电企业,都要考虑富余电量的出路。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也认为,南方电网在电力紧张时就着手向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邻国以及香港和澳门输电,实际上也是在为未来电力过剩寻找出路。

12、2006供电形势:电荒趋缓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06年03月24日

  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的《电力行业2005年运行分析及2006年趋势预测》指出,今年我国的电力供需矛盾进一步趋缓,但区域性、季节性电力缺口仍将存在。

  该报告显示,2005年全国电力供需经历了一个从非常紧张到较为缓和的过程。一季度,受装机不足、枯水、煤炭供应等因素影响,全国共有26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闸限电(比2004年同期增加2个),该数据指标在迎峰度夏期间减少为20个,冬季进一步减少为12个(同比减少10个),拉限电条次和损失电量大为减少。

  报告同时也指出了电力企业的经济状况。2005年电力行业利润总额1038亿,同比增长21.4%;全行业亏损企业1280户,同比下降14%,亏损额127亿元,减少4.8%;其中火力发电亏损企业数增长3.4%,亏损额增长10.1%,电力供应亏损企业下降,亏损企业数下降18.3%,亏损额下降1%.总体看来,火力发电企业在销售收入增长19%的情况下,利润只增长2%,亏损有所加大,应收账款增加,负债率上升,经营状况有所恶化。

  报告在此基础上对2006年的电力形势作出了预测。2006年,全国用电量约27400亿千瓦时,增幅11%左右,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华北地区增长12.7%,下降3.8个百分点;华东地区增长12%,下降4个百分点;南方地区增长11.2%,下降1.3个百分点;华中地区增长10%,下降2个百分点;西北地区增长10.9%,下降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增长5%,下降2.5个百分点。

  从装机情况来看,2006年,新增装机约7200万千瓦,比用电增幅预计高3个百分点;年初主要水电厂蓄水同比增加约三成;全年煤炭供求关系基本平衡;运输"瓶颈"进一步缓解。

  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将进一步缓和。预计全国夏季最大电力缺口将低于1000万千瓦。

  同时,报告也指出,尽管供需矛盾总体有所缓解,但区域性、季节性特别是时段性电力紧张的局面仍将存在。

  从区域看,华北和南方地区偏紧,缺口都在600万千瓦左右(发生时间不同),主要在河北、山西、内蒙、广东、广西和云南;华东地区夏季备用偏低,其他季节基本平衡;华中、东北地区基本平衡,西北地区供大于求。

  从季节看,大部分地区用电紧张时段主要集中在夏、冬两季,但福建、云南、广西、湖南、四川、重庆、青海等水电比重大的省区,春季和夏初受水库来水影响较大,因此春季和夏初也将出现局部用电紧张状况;从时段看,电力紧张主要还是反映在夏季空调负荷集中开启时段。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近日则表示,从2002年6月一直延续到现在,将近40多个月,我国一直处于电力需求非常旺盛的阶段,每个月和同期相比增长率都高于两位数,大体上都在13%左右。

  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电力的弹性系数是远远超过1,大概平均在1.37左右,即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电力需求增长1.37个百分点。张国宝解释说,弹性系数小于1,就是用较少的能源增长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的增长,可是在这五年当中,我国的能源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

  他同时表示,这几年我国的电力建设速度并不慢。到2005年,我国电力装机量达到5亿千瓦,这已经是稳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在去年,我国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使电力装机增加了1亿千瓦,创造了世界上最高的增长速度。按照这样的趋势持续下去,我国今后的电力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

13、关于中国消耗世界木材的另一种看法

不要责备中国人,的确,很难相信中国进口木材产品的速度有如此之快,在过去十年一直呈增长趋势。1996年是60亿美元,到2005年增至160亿,预计到2015年会是现在的两倍。那么在15亿中国人突然加入中产阶级的重压下,请想像一下全球环境遭受毁坏的画面。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把中国想像成一个吸尘器,正在吞噬世界森林。

同样的逻辑导致人们开始谴责中国人在印尼、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远东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不合法繁荣,他们把木材运输到中国。保护管理论者担心他们努力确保进入欧洲和北美洲并合法持续生产木材产品的想法注定要失败,只要中国人不发愁买这么多的材料。

然而,最近由Forest Trends, CIFOR和中国农业政策中心发出的一篇报告显示,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中国木材产品的出口攀升速度与进口一样快, 1997年是40亿美元,到2005年已达170亿美元。而且,出口的木材量大约与进口量的70%相等,也就意味着进口与出口一样多。与其说中国自己在用这些资源,不如说它是主要加工然后又出口。与吸尘器相比,中国更像一个巨大的装配线。

进口中国家具、夹板和其它木材产品的买家主要是美国和欧洲。仅美国就占中国出口的35%,1997年到2005年,美国进口中国木材产品就以1000%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欧洲是第二大进口商,同一时期它的增长是800%。

这就意味着是美国人和欧洲人正在使用大部分的木材。同时,也说明如果他们与中国合作,务必要保证他们从中国进口的家具或夹板不是由可疑来源的木头制成的,他们已经明确立场他们在采取措施反对违法伐木。

希望最近欧洲寻求保证政府不要从非法渠道购买木材的采办政策能起到作用。仍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简单地责备中国人,还不如让消费这些产品的国家能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