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6
1、三峡大坝坝顶5月贯通全长2309米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2006年01月16日
记者昨日从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获悉,备受世界瞩目的三峡工程枢纽工程之一———三峡大坝坝顶将于今年5月全线贯通,今年10月,三峡水库将从目前的139米水位蓄水至156米,同时,新型的三峡大坝环线旅游也将首次对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开放。
据介绍,三峡工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坝顶宽度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从右岸非溢流坝段起点至左岸非溢流坝段终点,大坝轴线全长2309米。
顶贯通后,站立坝顶举目眺望,浩浩江水滚滚而去,白云悠悠群山如黛。转身往后看,长江上游江水被拦腰“折断”,形成一个巨大的静湖,轻风拂过,江上波光粼粼蔚为壮美;站在坝顶看大坝泄洪则会让你震撼,10条水龙咆哮着从泄洪孔喷薄而出
记者获悉,长江三峡旅游公司目前正在筹备推出三峡大坝环线旅游。
2、珠三角频发咸潮 水资源大省为何也叫“渴”
来源:《人民日报》 2006年01月16日
干涸的河床。
缺水———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也叫“渴”
连日来,特大咸潮侵袭珠江三角洲地区。2005年12月28日,位于西江下游的珠海市磨刀门水道的大涌口水闸,每升水含氯度高达7000毫克,超标27倍;12月30日,每升水含氯度高达7520毫克,创历史之最。珠海、东莞等城市的几个水厂相继停产,陷入了“守着珠江无水喝”的尴尬局面。
所谓咸潮,是指由于上游江河来水量少、水位降低,而导致的海水上涌倒灌。近年来,珠三角咸潮呈加剧之势。2003年年底发生的咸潮在当时被称为20年来最大的一次咸潮;2004年底持续旱情引发的咸潮,再次“破纪录”,成为42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咸潮;2005年的咸潮也是来势汹汹,自9月18日以来就开始袭击西江下游中山、珠海等市,浓度不断增大而且始终不退,一直持续到新一年。
广东素有水资源大省之称,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更是星罗棋布,全省年平均降雨量1774毫米,为全国平均值的2.74倍,地表水资源为全国平均值的3.5倍。广东怎么也会面临干旱威胁,连年喊“渴”呢?
“珠江三角洲的缺水问题,已不是单纯的降雨量多少的问题。自然原因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经济快速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水资源紧张。”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岳中明这样认为。
据分析,由于近年来珠江流域生态受到人为破坏,沿岸大量的非法采沙致使河床下降,以及工业开发用水量加大,咸潮从过去的难得一见演变成现在的频频来袭。而水资源日益紧缺,用水量不断加大,水污染严重,这些威胁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因素,更加剧了广东的缺水危机。
数据表明,2004年,广东年总用水量达464.8亿立方米,用水量居全国第三;人均综合用水量560立方米,远高于全国427立方米的平均水平;河源、梅州、韶关等欠发达地区,每万元GDP取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此外,水污染也带来了水质性缺水,2004年珠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182亿多吨,超过珠江河口的自净能力。
忧水———农业常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
珠三角水资源紧张的现象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不只是在广东,全国的水资源现状都不容乐观。
水利部最新发布的《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4130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12.9%;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
农业用水告急———我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3300多万公顷,因旱灾粮食减产约5%;经济社会发展大量挤占农业灌溉水源,使农业缺水的压力进一步增大;正常年份全国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
工业用水紧张———正常年份我国工业年缺水至少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
一方面是干旱缺水严重,另一方面则是浪费水的现象仍比较普遍。统计显示,我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至80%的水平,全国平均每亩实际灌水量达到450至500立方米,超过了实际需水量的1倍左右,有的地区高达2倍以上;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至10倍;万元GDP用水量差别较大,东、中、西部分别为221、392、645立方米,其中新疆、宁夏、西藏等3个自治区,大于1000立方米。
而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保护不力,还造成了河道断流、湿地萎缩、草地退化、地下水超采及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目前,全国湖泊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15%,全国可利用草原中有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扩展到19万平方公里。
节水———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抓紧建设节水型社会
过去,喊“缺水”的主要是中西部水资源贫乏的省份,现在几乎是所有的地方都产生水危机。对此,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指出,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今后不论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都要抓紧建设节水型社会。
据了解,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基本实现全国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73立方米降低到120立方米以下;到2020年,初步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零增长。
汪恕诚认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以水权制度和水市场建设为重点,创新用水管理制度。其中,明确初始水权是关键。比如黄河580亿立方米水资源中,有多少用于生态、每个省能分配多少水量,都需要合理分配、统一调控。然后,各地科学分析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制定水资源控制指标。当地能够发展多少工业,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耗水量是多少,如炼1吨钢的用水定额是多少、种1亩小麦的定额是多少,都要仔细算账。节约的水量,可以有偿转让,超额用水,就要付出成倍的费用。这样,节水型社会就有了量化指标,水资源的使用就会自动流向高效率、高效益的地方。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已开始起步并初见成效。不仅缺水地区在想方设法节水,过去不发愁用水的省份也行动起来。深受咸潮之苦的广东省已提出,到2010年全省每万元GDP的取水量由目前的290吨下降到200吨,并明确要通过节水来实现这一目标。天津则在积极推进由行政调控节水向市场配置节水转变,规定超定额用水要累进加价,最高的是原来标准水价的10倍。
3、南水北调遭遇难题 治污环节必不可少
来源:证券日报 2006年1月14日 10:43
“50年规划,50年建设,5000亿投资”,南水北调是一项浩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要达到设计目标,治污环节必不可少,用一位环保专家的话说:“治污成则南水北调成,治污败则南水北调败”。记者调研发现,工程正在按照计划井井有条进行,但治污工作却存在着诸多难题。专家表示,治污难题一朝得不到解决,南水北调就很难发挥真正作用。
如果截污导流工程不能建成,调水就会成为一个“形象工程”
“虽然一直强调水利和治污并重,但事实上有关部门更多地是关心水利工程,国家的投资也基本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这给南水北调埋下了隐患。”每到一处,记者都能听到类似的声音。
据了解,为保证南水北调水质,江苏、山东两省政府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但记者采访发现,两省的投资对地方政府来说,还远远不够,地方政府在治污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大的资金缺口。
江苏省建设厅城市建设与管理处高级工程师何伶俊介绍,按照计划,江苏省南水北调沿线城市还有几座污水处理厂没有动工。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动辄上亿,同时还涉及到管网的配套,即使建成,还需要大量资金维护运行。这些对于财力紧张的宿迁市来说,有些力所不及。
南水北调控制污染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截污导流工程,截污导流是指将所有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水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其导入其他河道中,最后进入海洋,不让可控制的污水有一滴进入南水北调的清水廊道。这一工程对保证南水北调的水质意义重大,但地方政府由于缺乏资金,目前这些工程未动工。
记者采访获悉,国家给江都、淮安、宿迁、徐州四市截污导流工程核定的数额分别是:4500万元、3.38亿元、8000万元和1.8亿元;而四市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测算是:7100万元、4.1亿元、1.6亿元和7.9亿元。据了解,国家核定的数字目前没有到位。四市环保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截污导流工程不能建成,调水就会成为一个“形象工程”。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陆根法说,南水北调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国计民生,如此巨大的工程必须要由国家保障,尤其是在治污方面。
希望为南水北调作出贡献,但也很难拒绝经济发展的诱惑
从2003年开始,江苏省正式提出了沿江开发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利用难得的沿江岸线资源,大力发展化工、钢铁、现代制造业等项目,从而促进经济大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江苏沿江的每个市、县基本都建立了或是计划建立化工园区,其中包括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扬州和江都。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董雅文说,南水北调水源地和沿江开发本身就是一对不能调和的矛盾,沿江开发给南水北调埋下了隐患。可以说,沿江开发发展越快,水源地保护就越难。
在水源地江都市三江营,记者看到,相隔不远有两块牌子,一块是“加快沿江开发”,一块是“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保护区”。用江都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的话来说,江都希望为南水北调作出贡献,但江都也很难拒绝经济发展的诱惑。
董雅文介绍,在水源地一个县级市的沿江开发规划中,有在重要水源地夹江的湿地保护区建立沿江工业园区的计划。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县级市正在竭力引进一家投入资金达10多亿元的化工项目。“不管怎么环保,在水源地发展化工业都是后患无穷。”董雅文说。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陆根法认为,作为南水北调重要工程的水源地,应该按照绝对水源地的标准建立。所谓绝对水源地是指,在被划为水源地的核心保护区内,要么所有的企业和居民都从保护区内迁出,要么企业迁出,居民保持原生态生活,任何非生态的经济活动必须停止。否则,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深入,水源地的水质将岌岌可危。
调水沿线的宿迁市由于工业相对落后,目前区域内水质保证得还比较好。但宿迁市水务局基建处副主任朱江告诉记者,为了能够还上亏欠银行的债务,水务局在清水廊道中运河边弄了一块地,后来将地转手给开发商获取一定的利润。目前,开发商正在中运河边开发住宅小区。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中运河边开发小区的不止一处,有的小区已经建成,按宿迁市环保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说法,这些小区离中运河一般都在50米以上,同时,现在小区的建立肯定是将其生活污水有序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
行政管辖边界可能成为各地政府相互推诿环保责任的借口
在南水北调治污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利益不同,看待同一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会影响到治理污染的积极性。环境资源的流动性和环境行政管辖区域的相对固定性,有时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环境污染问题发生在一个地区,但相邻地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危害,这时行政管辖边界有可能成为各地政府相互推诿环境保护责任的借口。
“只要上游下来的水质能够达到三类水,那么我们肯定也能保证三类水出境。”地方政府负责人均作出这样的保证。事实上,在涉及到上下游环境污染问题时,推诿扯皮是惯用的办法:下游说污水是上游排放的,上游说下游自己也在排污。边界因素由此成为污染的挡箭牌,守法成本高而违法成本低,这一问题在南水北调过程中同样存在。
尽管水源地扬州市对当地的水质保持还比较有信心,但对淮河上游的来水却是一点把握都没有。这些年来,每年淮河上游的河南、安徽都会在汛期大量下泄污水,这些污水通过洪泽湖、高邮湖的入江水道进入长江,直接影响了扬州境内的水质。
江苏省水利厅办公室副主任袁连冲说,南水北调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省、市、县,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南水北调过程中,一定要责任明确,加强临界处断面的监测,保证水质达标。
陆根法告诉记者,尽管在省界乃至市界之处,都有水质监测设备,但水毕竟是流动的,不可避免会出现双方互相扯皮的现象。水质都能达标还好,一旦上游来水不达标,那么处于下游的地方就有了继续排放污水的机会,最后将责任推给上游。
专家建议,跨区域的全流域保护呼唤“大环保”视角,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来统筹协调地区之间的关系。
4、三大污染源加重城市地下水污染 年损失377亿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6年1月16日
“我国地下水污染已到相当严重程度,眼下,再也不能这样下去或者置之不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在谈起我国地下水污染时,显得十分焦虑而又有些无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曾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地下水的监测资料进行过分析,发现这些城市的地下水已普遍受到污染。其中重污染的城市占64%,轻污染的城市占33%。因污染给我国水资源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77亿元,其中地下水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又占二分之一左右。
“现在几年过去了,这个数字显然早已经超过。……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目前是连深层地下水都给污染了,只是污染的比例还不准确。另外部分农村的地下水也已经被污染。……”赵章元说。
赵章元的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证实。
地下水污染相当严重
根据国土资源部长期地下水监测资料、1981至1984年和2000至2002年两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以及1999年以来开展的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结果,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的确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地下水污染范围日益扩大,全国三分之二城市地下水水质普遍下降,局部地段水质恶化,300多个城市由于地下水污染造成供水紧张;地下水污染不仅检出的成份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污染程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有些地区深层地下水中已有污染物检出;天然水质不良与水型地方病问题突出。据统计,因天然水质不良导致水型氟中毒2297.78万人,碘缺乏病、克山病567.5万人,患大骨节病102.5万人,全国饮用不符合标准的地下水的人数达数千万之多。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地下水污染,又以北方城市污染更加严重,不仅污染元素多,且超标率高,如华北地区的主要城市中,仅海河流域水质劣于国家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的水体面积就多达7万平方公里左右,主要超标项目有硬度、三氮、铬、酚、砷、汞、氰、氟、细菌和大肠菌群等。而我国北方城市饮水,恰恰主要是以地下水为主。
赵章元说,在我国平原地区,目前要寻找出一块未被污染的地下水地段,竟成了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京津唐地区地下水中检测出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已达百余种之多,其中北京市地下水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在已出现的较大范围重污染区内,存在相当多的有毒物污染,其中不少是众所周知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氯代烃、苯并芘和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是联合国环境署早已划定为共同限制的难降解污染物,水污染对首都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已形成较大威胁。
现代医学发现人的疾病80%与水有关,垃圾、污水、农药类、石油类等废弃物中的难降解有毒物,很容易通过地下水直接进入食物链系统,当食物链上被污染的动植物食品或地下水直接进入人体后,就可能使人体罹患癌症等一系列疾病。
我国河北、山东沿海有些村庄由于水污染严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竟然超过半数,淮河流域、天津北辰区、浙江萧山地区、深圳赤湾地区等均出现了高癌村,仅天津某个村的癌症患者就达120多名。即使是在地理位置为上风上水的北京小汤山地区,也出现了高发病村,这些村三、四十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血管病及气管病类的人超过60%,村民养殖的牲畜也常常出现死胎。
三大污染源加重地下水污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国地下水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地下水,其中许多被垃圾填埋场、加油站和工农业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
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历年累计垃圾已达720亿吨,占地5.4亿立方米,全国大部分城市“垃圾围城”基本都是城市发展中一道奇特“风景”。一些内地城市如贵阳市,在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前,全市就没有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
赵章元说,北京作为首都,在这个问题上也没好多少,有关部门航测时就发现,二、三环以外,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曾高达4000多个。目前,这些垃圾堆陆续被改造或者被埋掉了,可由于这些垃圾填埋场一开始都没有做防渗处理,而且垃圾是混和填埋,填埋场里除生活垃圾外,一些工业垃圾和危险废弃物也都埋在了里头。天长日久,在雨水的侵蚀冲刷下,这些垃圾里的有毒有害物质,都渗到了地下水里去了。小汤山地区几个高发病村,村民发病率比周围要高出60%至70%,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村子附近的大垃圾填埋场一直在对村民的健康产生影响。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加油站也成为我国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大户”。我国加油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速度加快,现全国建成的加油站点已超过10万座,仅北京市现有加油站就达1000多个,上海有地下油罐近6000个。这些加油站的储油罐,一般都采用钢板厚度不小于5毫米的地埋式储油罐,20年之内,一般都不会发生渗漏问题。但20年后,这些油罐由于生锈,往往开始漏油,从而成为地下水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污染源。
据了解,美国现在已有40多万个加油站出现渗漏,加油站这一污染源已被作为美国最大的地下污染源。我国还没有相关统计,但北京、沈阳、西安、成都等地都已接连出现过石油泄漏事故。已查明的北京安家楼和六里桥加油站发生渗漏污染水源事故,致使附近的水源井遭受严重污染,曾一度迫使附近的自来水厂停止运行了较长时间,影响供水范围波及36平方公里。天津部分加油站调查显示,大部分地下水样品中总石油烃被检出,检出率为85%。但由于政府没钱,一些地方政府对这一问题还在尽量回避。
据调查,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一些大养殖场的农业污水,也在对我国城市地下水形成污染。银川市等个别城市,甚至将工业园区建到了城市的水源地上面。而一些工矿企业和大养殖场,受经济利益驱使,则将污水设法排入地下,以为污水排到地下就“安全”了,不会再有任何问题。
地下水污染治理须群策群力
据有关部门完成的新一轮水资源普查,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储量多年平均为9235亿立方米,可开采的资源量多年平均为3527亿立方米。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一半以上地区的浅层地下水都已受到污染。另据国家地质调查局调查,全国185个城市的253个主要地下水开采地段中,污染趋势加重的占25%。
赵章元说,我国北方饮水尤其城市饮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放任地下水污染,实际上也就等于放任这些可怕的疾病向众多毫不知情的民众袭来。为已经极为严峻的民众健康态势着想,我国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也已刻不容缓。
王占生教授等有关专家说,被污染的水要饮用,可以通过微生物进行预处理,再加氯进行常规处理,最后再用臭氧加活性炭进行深度处理,但就是进行深度处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等,最多也只能去除70%,因此要想让普通百姓真正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关键还是要切断污染源,尽可能从源头上防止水源被污染。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应从政府管理部门入手,由环保、地矿、水利、卫生、建设等部门联合,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机构,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以加强全国地下水的统一管理,而不能只是简单签签字,搞一些无济于事的“公文旅行”。
据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公开问卷调查,饮用水源的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赵章元说,地下水的污染治理虽然依靠政府是应该的,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因为地下水的污染不仅发现比较困难,发现时往往污染已较重,而且地下水污染后治理起来很难,时间也很长,因此还需要唤起民众的环境意识。只有让民众尽可能的参与进来,政府的效率才会提高得更快,治理也才会更有效。
5、潘岳:中国环保形势严峻 公众参与程度低是要因
来源:中国新闻社 2006年01月16日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五日电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天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环境记协与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合作的“地球奖”签约仪式上指出,当前中国环保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公众参与程度太低是重要原因之一。
潘岳在讲话中认为,环保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企业公民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力量之一,应积极承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
他说,当前中国环保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公众参与程度太低是重要原因之一。世界环保事业的最初推动力量来自于公众,没有公众参与,环保事业就变成少数人的事而最终一事无成。真正治理好环境污染,不仅要靠政府的高效率,也不仅要靠国民的高素质,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更为重要。
潘岳认为,公众参与不应该成为一句口号,政府必须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保障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各界人士扩大公众参与。
潘岳说,令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和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样,他们意识到,企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者,同时也应该是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者,是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力量之一。企业——这支社会力量在环保的公众参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队伍也将不断发展壮大。
“地球奖”作为环保领域内最早的政府大奖,一直保持着民间的、非商业化的特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二00三年该奖因故中止。潘岳希望,与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合作后,“地球奖”进一步发挥其引导和示范作用,继续赞扬那些以自己的行动改写着地球命运的人们,并带动更多民众积极参与到环保中来,成为民众投身环保事业的强大动力。
China Proposes Fewer Dams in Power Project to Aid Environment
6、中国提议发电站项目要少建大坝以有助于环境
By JIM YARDLEY
Published: January 12, 2006
出版:2006年1月12日
BEIJING, Thursday, Jan. 12 - A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view has recommended reducing the number of dams included in a controversial hydropower proposal on the Nu River in southwestern China in order to limit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decrease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ould be resettled, a Hong Kong newspaper has reported.
一家香港报纸报道,1月12日(星期二),在北京,一份政府环评报告建议减少大坝的数量,以此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以及移民的人数,其中包括中国西南部有争议的怒江水电站项目。
The newspaper, Wen Wei Po, which has ties to the Communist Party, reported on Wednesday that the recommendation called for 4 dams instead the 13 in the original Nu proposal. The article, citing an unnamed source close to the governmental review, said fewer dams would still meet "the need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据有中共背景的报纸(文汇报)星期三报道,此项建议呼吁由4座大坝来代替原先13座的提议。文章源引一位不知名的消息可靠人士的话说,减少大坝的数量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降低了对环境的损害程度。”
The project has been delayed for nearly two years, and it will now be presented to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 powerful government ministry, and later to the State Council, or China's cabinet.
怒江大坝项目已经搁置将近两年了,现在它要被提交国家发改委(一个强力部门),随后提交国务院。
But the article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full 13 dams had not been completely ruled out. The source described the four dams as "a pilot proposal" and said more study would be needed to assess the larger project.
但是文章也暗示13座大坝不可能完全被取消。信息来源把这4座大坝描述作“试验建议,”评估较大的工程项目需要更多的研究。
The original Nu River proposal, which would generate more electricity than the huge Three Gorges Dam,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controversy. Environmental groups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have called for more openness and public input in deciding whether to go forward on the project.
原来提出的怒江大坝建议能产生出比三峡大坝更多的电力,但它已引起国际争议。国内外的环保团体要求更多的公开和公众参与来决定是否继续大坝项目。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eport cited by the Hong Kong newspaper has itself become a point of contention. A coalition of environmentalists, lawyers, journalists and nongovernmental groups has called for the release of the report as well as public hearings on the project. They cited a 2003 environmental law that require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cluding hearings, in deciding such major projects.
由香港报纸引用的这份环评报告自身也成为了争论的焦点。环境保护者、律师、记者和非政府组织联合起来要求发布此报告,同时进行公开听证。他们引用2003年的环境保护法强烈要求包括听证在内的公众参与,来决定类似的重要工程项目。
Bu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refused to release the report and has not yet called any hearings.
但是中央政府拒绝发布该报告,也没有进行任何的听证。
The Hong Kong newspaper said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tate Secrets Bureau had classified the report as a state secret.
香港报纸称国家水利部和国家安全局把此报告列为国家机密。
「怒江水电」 完成环评审查 香港文汇报 2005年1月11日
【本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王□10日电】权威人士向本报透露,怒江水电规划环评已经结束审查工作。审查小组形成的审查意见指出,从流域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在近期怒江中下游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宜先开发4级,即马吉、六库、亚碧罗及赛格。这位人士另指,由于怒江为国际河流,根据中国现有法律,其环评报告属机密文件料不予公示。
意见指出,原定两库十三级的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方案〔松塔(水库)、丙中洛、马吉(水库)、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光坡〕如整体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从流域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出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论证,而推荐四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在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对策措施后,在开发利用水能的同时,可基本满足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要求。
十三级方案先开发四级
「推荐先开发的四级,有一定的试点性质,且避开了移民及生态问题争议比较激烈的地区。」权威人士说,这意味著怒江水电开发规划的环评审查工作已经结束,下一步将由国家发改委对此作出批准决策。
另外,该人士表示,按照水利部和国家保密局规定有关国际河流的研究资料、规划报告都属国家机密,由于怒江为国际河流,因此其环评报告料不予公示。
7、怒江,环保评估在机密中完成?
原始出处:和讯博客 内容提要 2006年01月14日
昨天,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突然有记者向发言人孔泉发问:“据报道,有关云南怒江环境影响的评估报告已经完成,该河下游经过缅甸,请提供详细情况。这份报告将何时公布?”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文字稿刊登在中央政府网站上,立即引起了关注。路透社为此也发出了电讯稿报道此事,可见怒江水电项目的影响也波及国际。
孔泉在记者会上说:“我尚未听说有关环境评估报告已经完成。”不过他表示:“中国政府一定会考虑到生态、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对这条河流进行妥善开发和利用。”孔泉还说:“怒江是一条跨国界的河流,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对怒江的综合治理。无论对修水电站还是河流的综合治理,中国政府的政策是严谨的,态度是认真的,做法是负责的。”
问题发生在本月11日,香港的文汇报刊登一则题为《「怒江水电」 完成环评审查》的报道,透露了环保评估已经完成的消息。
文汇报援引权威人士的话说,审查小组形成的审查意见指出,从流域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在近期怒江中下游两库13级开发方案宜先开发4级,即马吉、六库、亚碧罗及赛格。
不过,对于环保评估的详情,这位人士另指,由于怒江为国际河流,根据中国现有法律,其环评报告属机密文件料不予公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汇报报道说,这个只开发4级的方案,是因为13级方案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文汇报说:“意见指出,原定两库13级的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方案,如整体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从流域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出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论证,而推荐4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至于影响较小,小到什么程度,当然因为是国际河流,因此列为机密。
我不知道国际上对这样的说法有何看法,但是在外交部记者会上外国记者提问来看,显然他们是关注的。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的环境保护人士和科学家,反对怒江的项目,理由是这将迁移大量农民,威胁自然生态,并导致下游的缅甸和泰国边界的水流减少。
不但在国内,路透社还说,怒江项目也引起了东南亚国家的官员和环境保护分子的批评。
去年12月份,中国宣布启动对四川的金沙江的水电项目的工作。这个项目在2005年初原本已经遭到环境部门的冻结,理由是缺乏环境影响的评估。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年初,下令对怒江大坝的环境评估。当时,很多人认为怒江的项目将不会进行。
但是,云南的官员们却热衷于发展经济,能源部门则希望减少中国电力的紧张,他们因此推动这个项目。
文汇报说,在目前的方案下,“在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对策措施后,在开发利用水能的同时,可基本满足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要求。”
现在,这份已经结束的环境保护评估,已经提交给国家发改委作最后的批准。
笔者难以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项目的环境评估,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而完成的过程,包括研究报告的数据是否正确和真实,需要以保密的理由,免受社会大众公评?
根据云南大学科学家何大明的数据:“国际河流的水量占到中国所有河川水量的27%,世界上60%以上的人口与这部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关。”
他说:“特别是,这些国际河流影响我国2.2万多公里陆疆系统的9省区132县市、30个跨境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边境稳定。”
现在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的云南官员不顾子孙后代的利益,而强行为了今天的经济发展而开发怒江,是我们的家务事,但是,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每次出访就要大声疾呼的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难道不会在云南的个别利益下破功吗?
前几天,笔者看到一份泰国的报纸说,中国和泰国的一份战略协定草案中,中方要求将“和平崛起”的字样修改成“和平发展”。可见,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方面,是多么小心翼翼。
但是,怒江也好,澜沧江也好,加上全国27%的河水量,都以当地利益为出发点,而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恐怕国家付出的总体代价要远远超过一个省份吧。
再说,云南的生态保护,子孙后代的水,难道不也是当地官员们应该考虑的吗?我们不能因为今天的政绩,而将子孙后代的财富给透支了。
因此,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因为所谓的机密,而不接受社会大众的评判。
8、中国水电开发,警惕反坝组织利用外交提问制造障碍
文/水博
今天(1月13日)突然有一家外国报纸就怒江开发问题的对我进行了电话采
访,事后查看新闻我才发现,原来2006年1月12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孔泉主持
例行记者会。其中,有一位记者曾提问说:"据报道,有关云南怒江环境影响的
评估报告已经完成,该河下游经过缅甸,请提供详细情况。这份报告将何时公
布?" (其它问题从略)
孔泉答到:怒江是一条跨国界的河流,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对怒江的综合治理。
无论对修水电站还是河流的综合治理,中国政府的政策是严谨的,态度是认真的,
做法是负责的。我尚未听说有关环境评估报告已经完成。我要说明的是,中国政
府一定会考虑到生态、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对这条河流进行妥善开发
和利用。
看到这些简短的问答,我认为该记者关于怒江开发的提法是有问题的。首先,
该问题显示出记者对怒江开发问题缺乏基本的了解。众所周知怒江开发问题早已
在社会上争论很长时间了,而且这个公开的争论就是从2003年的怒江环境评价审
查会开始的。按照一般的常识,环境评价审查会召开之前,环境评价报告肯定是
已经就完成了。所以,稍有常识的记者都应该知道怒江环评报告必然是在2003年
的评审会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然而,事过两三年之后记者还要提出这种问题显然
有失水准,或者就是明知故问。
其次,怒江下游流经缅甸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除了世界地图,不知道记
者还需要让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提供什么详细情况。当然,如果记者要是不明白河
流上下游的水电开发之间有什么关系,我倒可以告诉他。一般来说,如果上游国
家不存在调水问题,水资源的总量不会有减少,上游国家的水电开发对下游国家
肯定是有巨大好处的。因为,经过上游的水电开发的蓄水调解,一定会减少河流
洪水期的水量,加大枯水期的水量。绝对有利于下游国家的防洪和抗旱。如果下
游国家也建有水电站,这种河流丰枯水量的调解,还会大大增加下游国家水电站
的发电量和效益。例如,根据计算我国虎跳峡水电站建成之后形成的巨大蓄水调
节作用,将会使金沙江和长江下游的一系列电站的发电量大幅度增加,即便不考
虑虎跳峡电站本身的发电量,每年下游电站增加的总电量,将超过世界上最大的
水电站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因此,由于上游国家的水电站蓄水往往需要承受淹
没损失,为了增加河流上下游总体的效益,世界上很多国际河流的下游国家都要
协商对上游国家的水电站建设进行一定的补偿(通常返还一定的资金),以便尽
可能的增加上游电站的调节能力。这就是国际河流的上下游国家之间水电开发的
一般关系。
最后,我认为这位记者关于这份报告将何时公布的提问,更是一个陷阱。我
们知道根据我国法律,怒江开发规划属于我国国家机密,根本就不能公布。前不
久就有一批国内外的反坝组织和极端环保分子,利用公众对怒江问题的关注,在
明知怒江规划属于国家机密的情况下,写公开信要求公示怒江环评报告。这种公
布河流开发规划的要求,不仅我国国内尚无先例,而且就是在国外也是罕见的。
美国的田纳西、哥伦比亚、科罗拉多等河流大规模水电开发,从来也没有向国际
上公布过,没有征求过任何国家的看法和意见。不知道为什么这位记者却要一口
咬定中国就应该公布报告,并理直气壮的提问外交发言人什么时候公布?幸亏我
国外交发言人没有上当,像这类涉及到国家主权的陷阱问题稍不注意,就会给我
国的水电开发造成舆论障碍。对此类问题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国内外
极端环保组织利用外交提问途径,污蔑、干涉我国的正常水电开发。
附:怒江开发问题简介
众所周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的局限我国大规模水电开发的时
间大大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应不足的矛
盾已经越来越突出,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都是
至关重要。国家有关部门经过近十年的勘测规划工作之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
会曾经于2003年8月14日,主持通过了《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规划报告》评审。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从2003年9月1日开始,就要正式实施,
我国政府为了加强怒江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上是提前实施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对怒江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
专题审查。2003年9月3日、10月20—21日,国家环保总局分别在北京和昆明就怒
江水电开发的环境评价问题召开了两次"专家座谈会"。同年的9月29日、10月
10日,云南省环保局也相应召开了两次专家座谈会。2004年1月5日,怒江水电开
发的环境影响评价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评审。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关于怒
江环境评价的报告肯定要在在评审之前完成。
然而,几年来国内外反坝组织却从来也没有停止过阻碍怒江开发的活动。他
们有计划有预谋的利用新闻、会议、展览等各种机会进行反对怒江开发的欺骗宣
传。2003年10月25日,个别反坝人士利用谎言欺骗的方式,骗取了中国环境文化
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62位代表的签名:谎称怒江是最后的自由流淌的生态
河,并要求国家予以保留。2003年11月底,在泰国举行的世界河流与反坝会议上,
>中国的某些反坝NGO最终纠集了国内外的60多个反坝NGO组织,以大会的名义呼吁
阻止怒江开发。大会形成的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所谓联名信,最后递交给了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谎言的欺骗下,回信称其"关注怒江"。
一时间,建立在欺骗宣传基础上的关于要保留一条所谓怒江生态江的谣言遍
及全中国、全世界。在此情况下,为了慎重起见,2004年2月18日,温家宝总理
对有关部门上报的怒江水电开发规划作出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
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此后,根据温总
理的指示精神,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领导的多次考察,误导公众的
保留怒江原生态江的种种谣言逐渐被揭开。原来反坝组织宣扬的所谓的世界最后
一条自由流淌的生态江纯属欺人之谈。
反坝组织曾夸大其词的谎称已经申报世界遗产的"三江并流"地区,集中了
6000种植物种类和超过全中国一半的动物物种,是世界的自然基因库。其中怒江
是东南亚唯一一条大型"自由流动河流",如果在怒江上大量修建水电站,不仅
会影响物种生存,还将对该处自然遗产的原生态造成破坏。
实际上已经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三江并流"地区在海拔都在2000米以
上高程,而我国怒江水电开发规划都控制在1950米以下,怒江开发根本就不存在
破坏世界自然遗产的问题。而且,在怒江沿岸的低海拔地段,由于几十年来当地
人生活造成的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怒江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极
大的破坏。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极度贫困,恶劣的农业耕种条件使得怒江地区的贫
困和生态破坏形成恶性循环。怒江沿岸人类生活区的原生植被早已经荡然无存,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修建电站之后不仅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而且,巨大的发
电效益和水库水面还可以改变当地民众以农业耕种为主的生产方式,从而保护和
恢复怒江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怒江水电开发,是怒江地区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的
必然选择。
此外,我国早已经在十几年前就在怒江上游(干流)上建造了比如、查龙等
水电站。根据2004年10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上有关组织提供的资料,泰国和缅甸政府也已经规划在怒江下游的萨尔温江上缅
甸境内,建设"塔桑"大型水电站。反坝组织编造的所谓世界最后一条自由流淌
的河流纯粹是公开的造谣。这些卑鄙的伎俩被广大中国人民识破之后,我们一定
要特别警惕他们利用某些国际舆论再次破坏我国的怒江水电开发。
"怒江水电"完成环评审查
香港文汇报[2006-01-11]
【本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王□10日电】权威人士向本报透露,怒江水电规划
环评已经结束审查工作。审查小组形成的审查意见指出,从流域规划、保护生态
环境出发,在近期怒江中下游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宜先开发4级,即马吉、六库、
亚碧罗及赛格。这位人士另指,由于怒江为国际河流,根据中国现有法律,其环
评报告属机密文件料不予公示。
意见指出,原定两库十三级的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方案[松塔(水库)、丙
中洛、马吉(水库)、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
格、岩桑树、光坡]如整体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从流域规划、保护生
态环境出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论证,而推荐四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相对
较小,在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对策措施后,在开发利用水能的同时,可基本满足
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要求。
十三级方案先开发四级
"推荐先开发的四级,有一定的试点性质,且避开了移民及生态问题争议比
较激烈的地区。"权威人士说,这意味著怒江水电开发规划的环评审查工作已经
结束,下一步将由国家发改委对此作出批准决策。
另外,该人士表示,按照水利部和国家保密局规定有关国际河流的研究资料、
规划报告都属国家机密,由于怒江为国际河流,因此其环评报告料不予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