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三月二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三月二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杜陈

2022-03-25

国内环境信息


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启动向河北、天津年度调水

3月25日,位于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的六五河节制闸缓缓开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启动向河北、天津年度调水工作。根据水利部组织制定的供水实施方案,此次调水计划通过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黄河以北供水1.83亿m³,其中入河北境内约1.45亿m³,入天津境内约0.46亿m³,比原有计划大幅增加。调水计划持续至5月31日,并将根据工情、水雨情等实际情况,相机延长调水时间,增加调水量。加上同期实施的东线一期鲁北段调水,此次总的调水量将超过2.42亿立方米。(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国家林草局拟规定:国家公园应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范应对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研究起草了《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国家公园应当根据功能定位进行合理分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行分区管控。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此外,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国家公园内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加强对擅自引进、释放和丢弃外来物种的监管。(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四五”,绿色建筑这样建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建筑变“绿”,实现建筑节能。“十三五”期间,中国严寒地区城镇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达到75%,累计建设完成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近0.1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14亿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85亿平方米,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6%。“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目标已圆满完成。如何建造更多“绿”建筑?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以上,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55%。(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十四五”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出炉
《中国证券报》23日刊发文章《“十四五”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出炉》。文章称,国家发改委3月22日消息,《“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日前发布。《规划》提出,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试点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加快完善天然气市场顶层设计。适时推动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交易。业内人士认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优质企业将快速扩张规模。(信息来源:新华网)
寻找在北京安家的黑鹳
“之前总有村民跟我们反映,养殖的鱼类特别是观赏鱼被黑鹳捕食,试过各种驱鸟方法都不管用,村民就找到了我们。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村民养殖用的鱼池普遍较矮,水也很少,非常适合黑鹳站立在池中捕食,于是建议村民将鱼池砌高,多放些水,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李理说。黑鹳对村民生活的“影响”减少了,村民对黑鹳自然就多了关心和理解,保护意识也逐渐提升。一路巡护下来,幸运的是,临近落日时分,我们终于在一个河滩边觅得了一只黑鹳,它在我们头顶盘旋了许久,最后缓缓落在水面上。当时李理一度以为这只黑鹳是曾经被他们救助过的“鹳鹳”,不过后来经过仔细比对发现,这只其实是“鹳鹳”的邻居“大河”,也是这里的常客。(信息来源:新京报)
天津规划“十四五”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天津市日前印发绿色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实施方案,对“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的建设作出规划。方案明确,到2025年,屏障区蓝绿空间占比将达到67%以上,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接近30%,建成总里程达160公里的生态道路。全面深化生态环境治理,基本保障生态和农业用水量2.5亿立方米。“十四五”期间,天津将重点完成持续推进生态修复、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深化生态惠民工程、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加大管理治理力度等5项任务。加大修复力度,确保一级管控区内拆除村庄和园区面积13.68平方公里。实施水系连通和治理工程26项,总长125.43公里。建成津南区西泥沽村、月桥村、南付营村、小黄庄村等4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一级管控区既有分散企业全部迁出,禁止新建工业项目,二、三级管控区新建工业项目全部进入规划保留工业园区。探索碳汇补偿等交易试点,形成20万吨左右的碳汇产品。(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内蒙古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800多个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杨家湾义务植树基地,工程设计人员和部分社会公益组织代表正在测量、平整土地,准备一年一度的义务植树活动。自1981年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到2021年底,内蒙古累计约3.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800多个,栽植各类苗木20多亿株。近年来,内蒙古把义务植树与身边增绿、乡村振兴、城市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等结合,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从实地参加向抚育管护、以资代劳、爱绿护绿、认种认养、网络植树等多种形式发展。(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甘肃:黄河水源涵养和绿色发展齐头并进
为担好上游责任,甘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做好水的涵养、土的保持、沙的治理三篇文章,努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甘肃落实落细。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因注水增流量占黄河源区径流量的58.7%,而被誉为“黄河蓄水池”。“拔草的人不长个子,弄脏河水的人眼睛会疼”,体现了玛曲人对草原和黄河的热爱与维护。记者从玛曲县了解到,去年该县投资1.1亿元,完成草原划区轮牧围栏1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4050亩、沙化草原8.25万亩、“黑土滩”退化草地14.1万亩、毒害草地1万亩,实施退化草原改良9万亩、人工种草2万亩、人工造林0.31万亩。甘肃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向本报记者表示,黄河起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州,成黄于临夏州,水土流失是临夏州域内黄河保护治理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保护母亲河,临夏州对分散居住在艰苦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自然保护区周边的24万群众进行生态宜居搬迁,让生态保护和长远发展齐头并进。临夏州全域为黄河流域,承担着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重任,基于此,临夏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努力把临夏州打造成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先行区。(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国际环境信息

福岛核电站1号机组发现新堆积物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4日公开了在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部用水下机器人详细拍摄的图像,确认到新的块状堆积物。关于是否为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东电表示:“无法排除是燃料碎片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安全壳内部构造物熔解后凝固而成,目前还无法判断。”在2月的调查中,位于中yang部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座开口处附近确认到了或为燃料碎片的块状堆积物。此次的位置在距离其6至7米左右的构造物附近。(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英媒:疫情期间,英国的宠物长胖了
伦敦居民玛丽的宠物犬布鲁是一只8岁的拉布拉多,理想情况下,它的体重不应超过36公斤,然而布鲁目前体重为47公斤,它因此不得不接受治疗。据兽医介绍,布鲁患有关节炎,走路很痛苦。如果不减肥,它很可能会死于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布鲁并非个例,据英国《卫报》24日报道,疫情暴发后,英国越来越多的宠物出现肥胖问题。利物浦大学的艾利克斯教授说:“我们发现,猫狗的肥胖患病率在疫情后有所增加。”英国一家动物慈善机构也报告称,近年来,78%的兽医专业人士发现,宠物肥胖的情况有所增加。(信息来源:环球时报)


环境曝光
海淀城管立案查处76起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案件
春季,各施工工地陆续开工,海淀城管对辖区工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类案件76起,立案查处违规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188起。3月25日上午,甘家口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来到地铁1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15合同段,对工地建设以及建筑垃圾消纳清运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工地建筑垃圾进行了渣土消纳备案,工地苫盖总体较好,但在边角处存在苫盖不严、苫布破损现象,部分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干净。建筑垃圾清运要及时,做到日产日清,要查验渣土运输车辆是否合规。”执法人员向工地负责人宣传了相关法规,并督促施工方现场进行整改,加派人手检查土方苫盖情况,重点检查边角处是否覆盖完全,苫布有无出现破损。执法人员还要求工地负责人将炮雾机放在门口处,以备随时启用。(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福建厦门:买卖中国鲎两被告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获刑
中国鲎俗称“海怪”,有生物活化石之称。近年来,由于过度捕食、栖息地遭破坏等因素,中国鲎的数量急剧减少。2021年2月,中国鲎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日前,福建厦门首起非法买卖中国鲎案件在同安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王某琛、王某英因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有期徒刑二年一个月,缓刑二年七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经查,王某琛在厦门从事水产生意,时常为想要放生的人提供海产品。2021年3月,王某琛结识了在网上出售中国鲎的王某英。王某英称自己出售的中国鲎来自广西北海,价格很实惠。2021年3月至4月间,王某琛多次下单,以每斤10元至12元不等的价格向王某英购买中国鲎。王某英通过货运公司,先后多次将约200斤中国鲎从广西北海运至厦门。(信息来源:潇湘城报法制现场)

环境评论

矿山生态修复应注重降碳减污协同
要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的原则,以降碳减污、生态修复、资源循环为重点,稳步推进矿山绿色转型。科学编制和严格落实矿山开采设计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有序开采,同步治理,及时修复。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区分类施策。大力整治矿容矿貌,加大防尘、降噪、治污力度,加强生产废水、矿井水收集治理和回用,实施扬尘、噪声、废水动态监测,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开展办公生活区、道路周边绿化美化,促进矿地和谐。对临时裸露场地覆盖三维植被网,开采终了平台、边坡及时治理复绿,最大限度修复受损环境。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强科技赋能,健全矿山数字化能源核算体系,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和技术革新。推进爆破、开采、运输、加工全过程节能降耗和资源集约、循环利用。加强资源跨区域跨产业优化配置,依托矿产品深加工、建材、环保等产业,大力推进中低品位矿、共伴生矿、废弃土石等资源耦合和循环利用。(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坚持整体推进系统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黄河生态本底脆弱,上游三江源、祁连山,中游黄土高原,下游黄河三角洲等地区都极易发生退化,且恢复难度大;流域四分之三以上区域属于中度以上脆弱区,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黄河流域总体水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水环境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征,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绝非一日之功。“黄河宁,天下平”。保护好黄河生态环境,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的必然要求,是保障黄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环境学术与科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马海霞博士带领团队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8个,分别命名为海南炭团菌、五指山炭团菌、尖峰岭炭团菌、茧孢炭团菌、青冈炭团菌、雪香兰叶生炭角菌、海南山胡椒叶生炭角菌和海南大头茶叶生炭角菌,先后在生物分类学期刊《真菌钥匙》《多样性》《植物分类》上发表。海南热带雨林是中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全球重要的种质资源基因库。本次发现的8个新物种都属于子囊菌门炭角菌目,能够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是热带雨林生态循环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