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八月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八月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11-08-19

八月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推荐:

1、绿家园志愿者绿家园江河信息每周综述与导读(2011.8.08-8.12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5916.html

 

黄河十年行2011连续报道:

2、绿家园志愿者: 黄河十年行2011之一---古柽柳难怪生错了地方(汪永晨 周晨)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dysj/view/95897.html

 

专题报道:

3、人民日报:   渤海溢油事件持续2个月仍泄漏 康菲承认未尽力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5/040022990245.shtml

4、第一财经日报:渤海溢油:康菲被疑“瞒报” 海洋局监管乏力(徐沛宇)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15/3MMDY5XzM1NzM3Mw.html

5、经济导报:   渤海生态忧思:污染频发治理或需百年(邵好)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eview/201108/63622.html

6、每日经济新闻:中海油康菲石油的傲慢源于对公众利益的轻贱(叶檀)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zhybhwly/20110815/4391707.shtml

7、东方网:     比康菲更应道歉的是我们自己(叶红红)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2_22302.html

 

聚集水流困局连续报道:

8、央视网:     黑龙江大片湿地被偷开垦成为耕地 转租暴利惊人

http://ditan360.com/News/Info-90743.html

9CCTV经济半小时:陕西沙漠高尔夫场享免费用水 周围农田缺水撂荒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8-15/091622992063.shtml

 

水电开发:

10、经济观察网: 百座小水电站肢解神农架河流 4大流域大面积断流(启越)

http://www.eeo.com.cn/2011/0815/208807.shtml

 

特别策划:

11、腾讯今日话题:云南5000吨铬渣污染了谁

http://view.news.qq.com/zt2011/yunnan/index.htm

 

环境资讯:

12、科技日报:   国家海洋局称日本福岛核废物可能进入我国海域(瑜)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8-15/093322992110.shtml

 

地方信息:

13、新京报:    北京构建湿地保护体系 5年内将建10大湿地公园(饶沛)

http://env.people.com.cn/GB/15412974.html

 

污染信息:

14、京华时报:  水利部调查云南铬渣污染 废渣堆放地寸草不生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5/022922989567.shtml

 

环境曝光:

15、贵网:     部分渔民因乌江污染重致鱼死负债 未获赔偿(周强 陈杰华 雷云)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5/123322992913.shtml

 

深度报道:

16、中国经营网:大连PX项目遭抗议停产搬迁 解密PX项目环评真相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815/257164.html

17、第一财经日报:大连福佳大化停产搬迁 国内多地PX项目争相上马(宋冰 严浩泽)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15/2OMDY5XzM1NzM2OQ.html

 

环境评论:

18、新京报:   铬渣污染通报,缘何拖延两月? (杨涛)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8/15/content_264927.htm?div=-1

19、齐鲁晚报: 只有事后问责,铬渣污染“覆水难收” (魏文彪)

http://epaper.qlwb.com.cn/html/2011-08/15/content_176601.htm?div=-1

20、长江日报: 环境污染首先是当地人的噩梦 (王亚欣)

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1-08/15/content_4872179.htm

21、新华网:   新华网评:谁让沙漠“长”出了高尔夫?(刘道彩)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8/15/c_121858260.htm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绿家园江河信息每周综述与导读(2011.8.08-8.12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1-08-15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5916.html

一、关键词【大连 PX项目 搬迁 人民广场】

8月8日,台风“梅花”过境大连,冲垮了大连一家化工厂正在兴建的防潮堤坝。而这防潮坝所防护的,正好是去年716大连炼油厂大火附近的福佳大化的PX项目。大连市民周末于市政府前面的人民广场上呼吁信息公开。随后8月14日下午大连市决定,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立即停产,并且正式决定将这个项目搬迁。

新闻链接:

 

大连宣布立刻关停福佳大化PX项目

http://tv.people.com.cn/GB/14645/15411754.html

PX出事会毁掉大连吗?

http://view.news.qq.com/zt2011/PXproject/index.htm

央视记者采访大连海堤溃坝化工企业遭数十人围殴

http://energy.people.com.cn/GB/15359962.html

PX项目昨遇险 大连化工区事故频发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9/yNMDY5XzM1NjAyNA.html

大连px项目:危险已解除?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065

大连防波堤溃坝:出事项目和防波堤均涉"未批先建"

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108/10/t20110810_16616599.shtml

大连PX项目董事长被曝曾称放进记者要员工命

http://env.people.com.cn/GB/15389659.html

福佳大化大连PX项目面临搬迁难题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10/2NMDcyXzM1NjU2NQ.html

 

二、关键词【中海油 康菲 渤海湾 乐亭】

8月初,一连三天,国家农业部相关人员来到河北乐亭沿海,实地调查当地渔业损失。据初步估算,截至7月底,唐山市乐亭县170多户渔业养殖户受灾,受灾养殖面积35万亩,现实渔业损失1.5亿元-1.7亿元。

新闻链接:

 

乐亭渔业遭油污 农业部:损失逾亿元

http://gcontent.oeeee.com/3/90/390e982518a50e28/Blog/c5a/f4cb9b.html

康菲公司称蓬莱溢油量超预计 尚无法估计剩余量

http://ditan360.com/News/Info-90242.html

康菲清污缓慢 海洋局不满指其未兑现承诺

http://www.eeo.com.cn/2011/0809/208339.shtml

渤海油劫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00272.html

脆弱渤海湾:重工业扎堆布局超过环境承载力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8-10/125322967519.shtml

河北乐亭渔业遭油污 农业部估损失逾亿元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054

海洋局称康菲熟知中国法规故懈怠应对漏油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8/11/content_263641.htm?div=-1

 

三、关键词【经济半小时 聚焦水流困局】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还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系列专题节目《聚焦水流困局》。

新闻链接:

 

河北高尔夫球场偷采地下水 恢复水层需等上万年

http://gongyi.sohu.com/20110806/n315620197.shtml

大连高尔夫球场用饮用水浇草 周围村民无水做饭

http://finance.sina.com.cn/g/20110806/220410273578.shtml

山西多地洗煤厂大量排污 土地遭污染河水呈黑色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8-07/223622950191.shtml

疯狂的高尔夫

http://focus.news.163.com/11/0808/09/7AU49DDH00011SM9.html

北京违规建多处高尔夫球场 年耗4千万吨地下水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08/230522956378.shtml

聚焦水流困局:城市水管为何如此脆弱

http://finance.sina.com.cn/g/20110809/204510288298.shtml

高尔夫球场滥建噩梦不能再延续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8/09/c_121835608.htm

北京高尔夫球场年耗水4000万吨 部分从未缴水费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8-11/093522972983.shtml

北京有望调查高尔夫球场用水 超定额翻倍收费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1/133522974129.shtml

 

四、关键词【外籍人士 青海 狩猎 岩羊 藏原羚】

在中断5年后,外国人来华狩猎有望在今年重启。据悉,目前已有7名外籍人士拟前往青海猎捕岩羊和藏原羚,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狩猎申请已通过专家评审。引消息一出,在网上便引起强烈关注。

新闻链接:

 

七外国人申请前往青海狩猎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8/06/content_262138.htm?div=-1

7名美国人申请来华采集野生动物标本引争议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08/042322951689.shtml

欢迎洋人来华狩猎野生动物

http://view.news.qq.com/zt2011/hunting/index.htm

猎杀虽合法,但需考虑公众情感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1-08/10/content_632064.htm

外国人来华狩猎评审通过 专家认为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http://env.people.com.cn/GB/15382588.html

 

五、关键词【47亿 敦煌水资源项目】

投资47.22亿元的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是根据《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年)》实施的。主要包括8大工程:“三大三小”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引哈济党和阿克塞调蓄工程、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敦煌市城市地下水源置换工程、党河和疏勒河河道恢复与归束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工程、瓜州桥子湿地生态引水工程、水权建设及水资源管理基础工程。

新闻链接:

 

敦煌水资源保护项目启动8大工程缓解生态恶化

http://news.sina.com.cn/green/news/roll/2011-08-09/093922960020.shtml

 

六、关键词【十二五节能减排 细化】

今后5年,中国通过淘汰落后与资源税改革长短结合等多种方式,以帮助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节能减排政策正在加码和细化。

新闻链接:

 

 “十二五”节能减排政策再细化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00263.html

 

七、关键词【化学酱油】

有香港媒体报道指发现有售用化学物配置的“化学酱油”,并指出这种“化学酱油”中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质若用盐酸分解,可能会释放致癌物质。

新闻链接:

 

媒体曝“化学酱油”可能致癌 与酿造酱油无法区分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detail_2011_08/10/8295746_0.shtml

 

八、关键词【哈药总厂 123万元罚单】

黑龙江省环保厅对于哈药总厂7-ACA节能改造等项目未经验收投入使用的情况,要求公司立即整改,并对违规事项处以105万元的罚款。另外,哈尔滨市环保局针对哈药总厂废气排放超标、制剂厂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未设置标识及擅自焚烧垃圾等情况,给予18万元的罚款。以上两项合计罚款123万元。

新闻链接:

 

哈药总厂获123万元罚单 环保部门称不会一罚了之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8/11/c_121843406.htm

 

九、关键词【陕西 小水电】

今年开始,陕西省全面实施《陕西省小水电开发利用规划》,加强小水电开发管理。10日记者从陕西省水利厅了解到,到2020年,陕西省规划电站405座,其中长江流域313座,黄河流域92座,年发电量达到64.58亿千瓦时。

新闻链接:

 

陕西省规划建设405座小水电站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89297

侯文学:小水电站建设乱象当治理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89254

 

十、关键词【黄河流域 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 审计】

如果不是国家审计署8月1日在其发布的《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结果》中,对包括万荣黄河度假村在内的多个设施违规占用河道现象提出批评,外界根本无从知道,目前在甘肃、宁夏、山西等7个省区,共有1.47万亩河道被违规占用。

新闻链接:

 

山西万荣开发黄河滩度假村涉嫌污染水源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8-09/095122960126.shtml

2、黄河十年行2011之一---古柽柳难怪生错了地方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1-08-15 汪永晨 周晨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dysj/view/95897.html

绿家园志愿者2010年发起黄河十年行,希望通过记者、专家及志愿者们在行走中,记录黄河十年内的变化。被我们称为母亲河的黄河,可以说是目前中国生态环境的缩影。源头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中上游调水的不均和下游的污染都可以说在深深地伤害着我们的“母亲”。

    2011年8月12日下午,绿家园黄河十年行队员在中科院西北高原生态研究所启动了2011年的黄河十年行。受绿家园邀请,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虎、中科院旱区寒区研究所研究员蓝永超、生态学家赵连石、王海滨等专家学者加入了第二年的黄河十年行。

     

      黄河十年行之前的预热

       参与“黄河十年行”的媒体从业者、专家以及环保志愿者也希望通过这一长达10年的黄河考察计划,关注黄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希望通过这种记录影响中国环境保护的公共决策。

    2011黄河十年行从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的黄河源头出发,至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历时三周。2011黄河十年行在行走中,重点要关注气候变化对三江源的影响、水资源开发和调度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污染与企业环境表现、泥沙治理与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管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保护、黄河人家生存现状等。

  

   青藏高原,白色的是雪山

    除了上述对固定领域的关注,作为民间环保组织的绿家园,也希望媒体和志愿参与者能够列出自己的关注重点,便于整个团队互相协调。在绿家园独具特色的大巴课堂上,黄河行的队员开始了自我介绍并列出各自的关注方向。    

   时代周报记者严有良任务颇重,一口气提出了四个方向:气候变化与黄河源、水电开发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黄河的生物多样性、水电移民的生存情况。

   《环境保护》杂志首席记者孙钰此行着重关注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的影响,以及黄河流域沿岸的环境保护现状,并希望通过专家的视角,寻找黄河的生态意义及近年来母亲河自身所体现出的问题。有关一条大河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与人为的影响,也是孙钰这次采访的重点。

   齐鲁晚报记者石念军认为,母亲河博大精深,日常的考察,都有可能成为他的选题。对于生长在黄河下游的这位年轻记者,对黄河源充满着向往。

    摄影家周一渤近年来一直在关注着怒江、金沙江等中国的大江大河。对于一个资深记者来说,对于黄河源的今天,他认为去行走,去认知,去提示,对于一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此行,他还计划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移民的生存状态上,行走结束后,他要用摄影展这种直观且易产生冲击力的方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中央电视台编导李路和绿家园一起已经走了五年江河十年行,这次是他第一次加入黄河十年行。他希望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黄河十年行关注的生态与民生。

    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年轻的导演乔乔已经在黄河两岸拍摄了四年纪录片,他希望用镜头记录黄河两岸的野生动物。在今天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这位电影人甚至卖掉了在北京的住房和车子,把自己的全部都投身于自己所要表现的黄河边的野生动物之中。这次加入黄河十年行队伍之中,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看到更多的野生动物,把它们拍摄下来,编辑成故事,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镜头去认知母亲河边我们人类的朋友。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区家麟说,香港人对水资源和水系知之甚少,希望通过自己在黄河十年行中的考察,能够有效推动香港各界对母亲河的关注。同时,他对黄河如何成为地上悬河有着自己浓厚的兴趣。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覃哲近年来一直在关注媒体与NGO在环境运动中的互动。这次黄河十年行,他要亲眼见识一下,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在与媒体的合作中,是如何相互影响,完全共同的使命—-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

    生态学家王海滨关注的自然是黄河边的生物多样性。他要对河源目前做的招鹰工程做一下跟踪调查。看看这一花巨资旨在保护江源高原上的猛禽的工程有何效果。作为生态学家,能与民间组织和媒体从业者一起关注一条大河的生态,他说愿意将自己的学识用在这一行动中。

  

高原上的猫头鹰

猛禽的嘴

高原上的动物

    同行的另一位研究黄河的学者蓝永超,在网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此行有他在大巴课堂上回答记者们的问题,让记者们心里踏实了许多。一条大河中所包融的内容毕竟太多,太多。

    研究非盈利组织管理的中南大学董文琪女士,也是希望在黄河十年行的行动中,着重关注作为民间NGO的绿家园的运行模式,类似黄河十年行这样活动本身的组织模式。

    丹麦的亚洲专家米小琳女士在欧洲是关注中国妇女问题的重量级的学者。此行她关注的角度别具一格,她注重的方向是女性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文史作者周晨将黄河两岸的文化遗迹纳入关注范围,试图从一个个文化符号来解读母亲河的前世今生。

    随队的中医师许冬华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自然界和人体十分类似,人有头疼发热,大自然也有洪涝地震,参加黄河行就是要走进自然探寻其自然的精妙。

即将升入高中的徐子沫说,关注环境问题应该落到实处,不能从书本到书本。她说她的同学们听说她这个暑假要走黄河,都盼着她能带回去更多的照片与故事。徐子沫自己也准备把参加黄河行的体会带回学校跟同学们分享,还要把她在行走中的感受带回到同学中去。

    作为黄河十年行的发起者汪永晨,向2011年参加者介绍了2010黄河十年行在河源她拍到的,2009和2010仅仅一年之隔湿地的退缩;讲述了河源之美及对河源牧民的集中放牧,网围栏对生态的影响。黄河几个大电站的调水,调沙,照片拍出来很是壮观,可是这壮观后的影响又会是什么呢?此外,已经在黄河源兴起的一个又一个化工企业,将母亲河在大地上的最后一程变成了什么样?也让汪永晨有着深深地担忧。让她牵挂的还有黄河十年行采访的那八户人家和河源那所小学的孩子们。

     参加者自我介绍之后,绿家园黄河行总领队、生态学家赵连石向大家介绍了黄河源的部分情况。赵连石首先对黄河源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说,在世界五大文明中,只有华夏文明生生不息,黄河源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河源地处青藏高原,是游牧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喝牛奶、吃牛肉、穿牛皮、烧牛粪,祖祖辈辈过着零污染的生活,甚至去世之后还要行天葬,参加生物圈大循环。赵连石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堪称完美的生活方式涵养了黄河源头的水源,使母亲河持续流淌了数千年,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主体——黄河中下游文明。

   

走向黄河源

    黄河十年行的大巴课堂上另一说法是: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流,长江中下游平原也养育了众多人口,是不是也应该属于母亲河范畴。

    对此,文史作者周晨认为,长江虽然在流量上大大超过黄河,但长流流域的文化并没有得到传承。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归于湮灭。而黄河流域的文化传承则比较连贯,炎黄文明、夏商周文明、汉唐文明都是在河洛文明的基础上完整有序的发展而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不是长江流域本身文明的作用,而是黄河中下游农耕文明南迁带来的繁荣。长江中下游的繁荣其实是黄河流域文明的延伸,所以,黄河是中华民族理所应当的母亲河。

   同时,周晨回应赵连石的观点,认为黄河中下游流域存在的过度开发问题,是中华经济重心南迁的主要原因。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农耕文明相对游牧文明,生产力高,改造和破坏自然的力量更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黄河中下游地区过度开垦,大片树林被砍伐,水土流失严重。不注重自然保护的结果,必然要得到自然的惩罚。其后果是大量泥土流入黄河,河流泥沙过多,使部分形成河段形成悬河,河流两岸面临危险。最终,黄河文明的中心不得不步步迁移,从长安到洛阳、再到开封,最终转移到长江流域。

    在2011黄河十年行出发之前,先期抵达的记者对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吴玉虎研究员进行了采访。因为2010年黄河十年行即将结束采访吴玉虎研究员时,他告诉记者们,他自己在长期关注黄河源区的植物中,在一次科学考察中无意间发现一片树龄三百年左右的古柽柳树林,仅胸高、径围在一米以上的古树就在360棵以上。而通常的柽柳只是灌木。这片古柽柳树之高大让这为老科学又找到有关专家联合调研后确认:这种古柽柳十分珍稀,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价值。

    

古柽柳

     吴玉虎研究员认为,从生态价值上来说,近三百年来的气候变迁没有使其毁灭,足以说明其在水土保持上的能力。还有,古柽柳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气候变化,这些变化被古树们记忆,犹如一个数百年气候变化的资料库,科研价值不可估计。此外,从生物多样性方面考虑,这一片自然界罕有的古柽柳树林,是青海省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生物库的宝贵财富。

     但是,让吴玉虎感到担忧的是,由黄河上游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水电站项目,将要淹没这片位于库区的古柽柳。消息传出后,在吴玉虎的组织下,包括数名院士在内多位科学家联名呼吁并上书有关部门,要求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古柽柳。

林业部门对专家的呼吁研究后,倾向于迁地保护。不过,吴玉虎认为。针对如何保护古柽柳的问题,人工栽种永远达不到野生的状态。“理论上说迁种后80%能活,实际上8%都不到”。在科学家们的反对下,林业部门决定“暂不同意”异地迁种。2011年的两会期间,绿家园联名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一起支持吴玉虎上书青海省领导,要求留下这片古老且珍稀的大树。呼吁得到了省领导的重视。

    然而,就在2011年黄河十年行将要出发时,吴玉虎研究员还在和我们说着,如火如荼的水电站项目已经进行了三通一平,盖好了工棚。在有关部门有迁地保护时,一些消息灵通的商人甚至也打起了这些古树的主意。一个园林企业的老总说,这三百多棵古柽柳我全包下了。

    如今,让吴玉虎心急如焚的是:“古柽柳难怪生错了地方?”吴玉虎说:青海大部分是草原,近些年来荒漠化严重,应该以生态为主。青海省以“中华水塔”自居,倡导生态第一,这些不能是口号,要看怎样选择?利益还是责任?古柽柳生在这样黄河源区中,它的独特,能引起更多的关注,还是忽略不计?黄河十年行将把这有关命运的关注视为责任。

  

在标本室的讲解

    在2011年黄河十年行结束采访吴玉虎研究员时,他把我们一行人带到了中科院西北高原生态研究所的标本室。这里几十万件动植物标本都是专家们在考察中采集的。

  

   

    大鸨

天鹅   

    

     认识它们

 

    看着这些动物标本,吴玉虎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一个美国的狩猎者在青海打到一头盘羊,当地有关部门给他发了准许证,所以这位狩猎者顺利地通过了中国的海关。但是在美国海关这位狩猎者被拦了下来。美国海关的规矩,能签字放行的不是有关部门,而是这个专业领域的里的专家。于是,电话打到了中科院西北高原研究所,专家研究青藏高原野生大型动物的专家蔡桂全那里。蔡先生接到这个电话后说,光凭照片我不能签字,除非让我亲眼看看这是不是能打的盘羊。最终蔡桂全研究员也没有签字,这个故事至今流传在中科院西北高原研究所。我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两次在青藏高原上采访过蔡先生。他对高原野生动物的爱与担忧至今让我难忘。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科学家。

   

      盘羊的角

    在高原所的标本室里,还没有走进黄河源的我们,被高原上的雪豹,大头羊,野牦牛,大鸨等一个个野生动物的标本所吸引,未来十多天的旅途中,我们会与它们相识,相伴吗?

 

    雪豹

大头羊

    明天,我们将要向青藏高原前行,海拔4200米的玛多县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八十年代那里曾是全国最富裕的县,后来因草场的退化,又成了最穷的县之一。这些年随着我们对高原的认知,政府对高原生态保护的投入,那里的生态状况当然是我们此行一定要好好看看,要认真记录的了。

鸟的威风

鹰的眼睛

高原猛禽

高原上的猫头鹰

3、渤海溢油事件持续2个月仍泄漏 康菲承认未尽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年08月1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5/040022990245.shtml

  核心提示

  记者日前从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获悉:康菲公司在蓬莱19—3油田C平台周边发现还有剩余的来自6月17日井涌事故所溢出的矿物油油基泥浆,这使得矿物油油基泥浆溢出总量增加到2500桶(400立方米)。自事故伊始,已持续两月之久的渤海溢油事件仍在发酵。

  溢油量再度飙升

  康菲公司称,8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理工作

  7月14日,康菲公司曾表示,蓬莱19—3油田B、C平台溢出的石油和油基钻井液总量约1500桶(240立方米)。然而,仅仅过去一个月,又新发现了1000桶油基泥浆,这1000桶油基泥浆是再次溢出的还是残留下来的,公众不得而知,康菲公司也未给公众一个合理解释。

  据康菲公司介绍,到目前为止,70%的海底矿物油油基泥浆回收工作已经完成,应急清理工作组至今已从蓬莱19—3油田C平台海底回收了1700桶矿物油油基泥浆(269立方米),从海面上回收大约440桶油水混合物(70立方米),在海岸边发现微量的油污颗粒已回收。

  按照国家海洋局的要求,8月7日是完成海底油污清理工作的时限,但康菲公司没能按期完成。

  康菲公司表示,正在与国家海洋局紧密合作,加快清理工作,并在积极制订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来止住B平台附近海底断断续续出现的渗油。同时,安排潜水人员正在海底清理油基淤泥,清理工作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进行。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表示,康菲公司正加紧作业,以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已经调集大量资源,以期在8月底之前全面完成清理工作。

  封堵计划受海洋局质疑

  康菲公司承认,之前未尽力排查溢油风险点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安全健康环保部总经理许先宏此前表示,溢油事件发生后,康菲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启动应急措施对溢油进行回收、检查所有设施分析渗油来源、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组织专家对渗油地点进行分析等。

  据康菲公司介绍,公司目前采取的措施包括——900名工作人员参与溢油处理工作(其中近500人直接在溢油现场进行清理工作,约100人进行海岸巡查保护工作,还有约300人在陆地进行相关工作)、动用33艘船只(包括工作船和潜水作业船)、部署3000米吸油栏、机动车沿海岸巡查48645公里和人工步行沿海岸巡查3289公里等。

  然而,日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组成的检查组对19—3油田事故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时认为,康菲公司执行“两个彻底”(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进展缓慢。具体表现在:溢油风险点的排查无实质性进展;自B平台发生溢油以来,到8月3日历时2个月,康菲公司未查明B平台附近海域溢油点的详细情况,C平台是否还存在溢油隐患;对切断溢油源采取的只是临时性措施;对溢油一直未得到完全控制始终没有拿出详细可靠的封堵措施。

  目前,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海域持续有油花溢出并形成油膜带,B平台虽然临时安装了集油罩,但附近海底仍然有油花间歇性溢出。

  针对以上问题,北海分局检查组首先要求康菲公司对B平台附近海底新出现溢油点做出说明,康菲公司竟称该点为原来的溢油点,外侧发现油花是因为集油罩罩错了位置。对这样的敷衍说法,北海分局检查组提出严重质疑和严厉批评,当即责令康菲公司对原溢油点周边海底重新进行一次浅剖和侧扫声呐探测,确定是否是新的溢油点,并及时提交探测原始数据和评估报告。8月7日,康菲公司终于向北海分局承认,该区域发现2个溢油点,相距10.8米,并承认之前未尽力排查溢油风险点。

  检查组同时对康菲公司提出严重质疑的还有“B平台附近海底渗漏封堵计划”。康菲公司提出的封堵计划仅是一个减压和B23井弃井的措施计划,由于尚未完成对B平台溢油点的海底溢油通道探测,因此其封堵计划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公众利益遭漠视

  “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亟待改变

  溢油事件发生之后,由于波及范围广、影响面宽,广受社会各界关注。

  然而,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公众才知情,且在国家海洋局多次提出措辞严厉的批评和整改措施的情况下,康菲公司溢油回收及补救方面依然步履蹒跚。

  记者在康菲石油公司网站上看到,康菲公司的目标是安全环保地作业,使包括公司员工、承包商、客户、邻居或社区的任何一方的利益,都不会受到损害。

  然而,从出现事故后拖拖拉拉、应付了事、对公众利益置若罔闻的行为中,丝毫看不到康菲公司所许诺的社会责任。

  记者曾就这一问题致电康菲公司,康菲公司称,一方面公司与政府有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一方面在公司网站建立“渤海溢油”网页更新进展情况,并通过媒体解答问题。

  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补偿的法律机制,我国业内已经呼吁多年,但在立法层面始终没有建立相应制度,对于各类开发活动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的补偿和赔偿大多停留在口号上。目前海洋开发热度高涨,已经对海洋生态造成巨大压力和威胁,需要从法规制度上对保护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予以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处以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相关法律的确存在不适应海洋石油开发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现象,特别是海洋环境一旦遭受污染,其影响范围较大、后果比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现行法律规定的最高20万元的处罚不足以弥补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失和修复需要的成本。我们需要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完善,以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  (综合本报记者余建斌和新华社报道)

4、渤海溢油:康菲被疑“瞒报” 海洋局监管乏力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1-08-15徐沛宇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15/3MMDY5XzM1NzM3Mw.html

核心提示:双方的披露除了在新溢油点的位置上存在差异外,康菲公司也存在拖延、瞒报嫌疑。

国家海洋局专业能力有限,中海油无法直接参与,蓬莱19-3溢油事件的调查和处置似乎只能由外资作业者康菲公司一手打理,而后者的信息披露遮遮掩掩。这一局面,令溢油事故的真相陷入迷雾。

溢油点之谜

昨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发布公告称,8月7日,康菲公司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承认,蓬莱19-3油田B平台区域发现2个溢油点,相距10.8米。

同日,康菲公司在其英文网站发布一份未翻译成中文的公告称,7月末,该公司在B平台区域发现,主要溢油点由6月4日发现的位置移动了约8米。同日的另一份英文公告则有相应的中文翻译。

双方的披露除了在新溢油点的位置上存在差异外,康菲公司也存在拖延、瞒报嫌疑。根据其上述英文公告,发现溢油点位移到集油罩之外是在7月末,但国家海洋局上述公告称康菲公司8月7日才承认B平台有两处溢油点,而其此前对仍有油花溢出的解释是“集油罩罩错了位置”。

康菲中国相关人士拒绝对“瞒报”质疑作出回应,称已将问题提交给总部。

该不该停产封堵?

到底是停产有助于封堵溢油还是生产有助于封堵溢油?康菲公司和国家海洋局对此也存在分歧。

溢油事件发生后,康菲公司并没有停止B、C平台的生产作业,当时康菲中国安全健康环保部总经理许先宏解释称,停产会改变地层压力,使泄漏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因此并未停产。

但国家海洋局当时并没有认可这一说法。7月13日,国家海洋局通知要求康菲公司对B、C平台暂停油气生产作业活动,在溢油源未切断、溢油风险未消除前,不得恢复作业。

康菲公司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尽管康菲公司对停产的指令表示不满,并坚持认为停产并不利于堵住溢油,但是康菲公司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抗国家海洋局,只能选择暂时停产。因此在13日晚间,康菲公司宣布停止B、C平台的生产作业。

据7月13日国家海洋局的通知,“切断溢油源、消除溢油风险”是恢复生产的前提条件。但康菲公司8月12日的英文公告称,B平台关闭的作业井已于近日恢复生产,这将有助于缓解溢油。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8月4日对蓬莱19-3油田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后还表示,康菲公司执行了B、C平台停产作业的要求。

康菲公司是在国家海洋局8月4日的检查后恢复生产的吗?国家海洋局是否许可?对此,国家海洋局尚未作出回应。

谁来主导调查处置?

康菲公司和国家海洋局在一个又一个的信息上表述不一致,令公众困惑不已,溢油事件的真相到底在哪里?

作为作业者和外资公司,康菲公司对中国公众主动、完整披露信息的意愿和积极性值得怀疑,相关公告只有英文版本即为一例。在此情况下,作为监管者的国家海洋局和作为主要权益人的中海油,是否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国家海洋局内部人士曾对本报记者无奈地说,海洋石油开采属于高端技术,国家海洋局对此并不专业,而且由于资金、设备有限,国家海洋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不能完全获知溢油事故的真相。

而作为该油田51%权益拥有者的中海油,似乎也只满足于从旁协助。中海油某高层人士对本报表示,当初没钱又没技术,只能将蓬莱19-3油田的开发权出售给康菲公司,现在出了事故,中海油也无法直接参与调查和决策。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夏军律师表示,应该引入第三方有资质的机构参与调查此次事故,不能由康菲公司自说自话。此外,夏军还表示,此类对于环境有风险的海洋工程必须要有环评报告,如果没有,该项目就是非法的;如果有,就应该根据环评报告,判断此次事故该向谁问责。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则表示,国家海洋局应联合多个部门行动共同给予康菲公司压力,比如在溢油尚未得到妥善处置的情况下,要求康菲所有油气项目都停产。“只有这样对方才会认真对待此事。”

5、渤海生态忧思:污染频发治理或需百年

来源:经济导报2011-8-15邵好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eview/201108/63622.html

  从6月21日微博曝光首现网络以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已经持续发酵55天,但是,作为事故主要责任方的康菲石油公司(下称“康菲公司”)始终未就此次溢油事故对公众主动道歉,也一直未完全控制溢油,且没有拿出详细可靠的封堵措施。据康菲公司12日发布的最新消息,蓬莱19-3油田溢油量再次飙升,总计超过2500桶。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在河北乐亭县采访时发现,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已经对渤海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但是,这仅仅是数十年来渤海污染中的一次集中爆发。在渔民与海洋专家眼中,渤海正在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危机。“渤海已经积重难返,其治理或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百年努力。”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民13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封闭“内湾”难排污

  “近几年,类似的污染事件越来越多,海水水质大不如从前。”乐亭县扇贝养殖户张玉田近日告诉导报记者,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使渤海湾水质恶化加剧。

  在乐亭县老米沟中心渔港,导报记者看到,海面上漂浮着“油花”,海浪夹杂着各种垃圾不断冲上海滩。“有些垃圾是海水冲上来的,有些是来这里游玩的游客扔的。”张玉田对导报记者解释说,这里是渔港,不是旅游区,环境相对差一些。

  “渤海比较封闭,一旦发生溢油等大规模污染事件,几年内都无法消除影响。”乐亭县水产养殖协会会长杨基珍对该县未来的水产养殖情况很是担忧。

  “渤海严格意义上只能算作封闭的‘内湾’,海水交换能力特别差。”王亚民对渤海的封闭性给予了确认,“渤海海峡北起辽宁大连老铁山,南至山东烟台蓬莱阁,长度仅为105千米。这对于整个渤海海水交换是远远不够的。”

  “本来就脆弱的海水交换能力,再加上过度的污染排放,渤海的自我清理功能几乎完全丧失。”王亚民对导报记者表示,这不是骇人听闻,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污染,已使渤海积重难返。

  数据显示,2000年,仅占中国管辖海区面积2.6%的渤海,每年通过各类排污口直接排入的污水占全国直接排海污水总量的37%-41%,其中,排入渤海的工业废水占全国总量的1/5。当时官方认为,渤海近四成的面积已受污染。10年之后,环保部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差,为中度污染。一方面,较为清洁的一、二类海水面积持续下降,较2009年下降16.3%;另一方面,四类和劣四类海水面积却在继续扩大,上升了4.1%。

  “海洋荒漠化”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在污染频发的冲击下,渤海海域已经出现了物种单一化趋势,“海洋荒漠化”愈演愈烈。

  在乐亭采访时,导报记者在海面上看到一些漂浮的水母。据当地养殖户介绍,最近几年,水母等浮游生物数量不断增加。

  “水母数量增加是海洋环境恶化的一个征兆。”王亚民告诉导报记者,单一物种的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水质富营养化,海水中氮磷超标,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以此为食的水母大量繁殖;二是,渔业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一些以水母为食的鱼类减少,水母缺少天敌。

  资料显示,1982年至1993年的十多年间,渤海湾和辽东湾的主要经济鱼类群落,已从85种下降至74种;而到了2004年,群落数量又下降至30种。今年7月,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发布的《渤海湾渔业资源与环境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显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已从过去的70种减少到目前的10种左右,带鱼、鳓鱼、真鲷、野生牙鲆、野生河豚等鱼类几乎绝迹。

  鱼类减少的情况也从乐亭当地的养殖户处得到了证实。“现在鱼虾等海产品基本上都靠养殖,已经没有太多的渔船出海打鱼了。”一位养殖户告诉导报记者,一些过去常见的鱼种已经绝迹,“如果没有人工养殖,现在可能见都见不到了。”“扩大版”太湖?

  “如果污染得不得有效控制,太湖的今天就是渤海的明天。”王亚民对渤海的污染状况很不乐观,“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溢油事件的发生,这对环境是极大的破坏。”

  采访中,乐亭的养殖户也对渤海生态环境表示担忧。杨基珍告诉导报记者,“扇贝等海产品养殖基本是靠天吃饭,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减产,遇到溢油等事件,绝收都是有可能的。”

  据悉,作为油气资源相当丰富的沉积盆地,渤海的海上油气田与沿岸的胜利、大港和辽河三大油田构成了中国第二大产油区,全国50%以上的海洋油气工业贡献出自该区域。

  快速增加的石油开采也给渤海生态带来不小的冲击。国家海洋局的数据显示,“十五”时期,渤海海域发生溢油事故16起,占同期全国海域溢油事故的近一半;“十一五”时期,溢油事故的风险不降反升。仅2008年,渤海海域便发生12起小型油污染事故,发生频率高于南海、东海等海域。

  “事实上,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陆上工业、农业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王亚民告诉导报记者,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污染与GDP的增长是成正相关的。环渤海经济带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临海建设与工业布局,并未将海洋的环境容量纳入考量范围。“渤海根本就承担不了如此大的排污任务,过度使用很容易出现‘生态荒漠’。”

  国家海洋局和环保部每年都要对入海排污口附近海域水质进行监测。去年,海洋局的数据显示,100个入海排污口中,86个邻近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88个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

  治理或需百年

  “渤海的治理工作多年以前就开始了,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重视,所需的资金也难以落实。治理方案一拖再拖,导致现在即使花费几倍的成本也难见成效。”王亚民说,“如果上世纪70年代下大力气治理,渤海的情况可能会好一些。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污染了几十年,现在有点晚了。”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初,受日本水俣病影响,卫生部开始了针对渤海、黄海海域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结果发现“渤海全海区均检出了石油,海水中汞、砷、镉、铬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局部海区也逐渐扩展和加重”。

  导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30年间,仅在国家层面上的渤海治理计划就多达数次,但最终都悄然退场。1982年6月,《渤海、黄海近海水污染状况和趋势》完成,迄今渤海所遭遇的污染问题在当时已全部提及,并进行详细论证分析,但最终未能落实。2000年8月,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渤海综合整治规划(2001-2015)》立项失败。2001年10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一份计划投资555亿元、为期15年(2001-2015)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出台。尽管当时很快获得国务院批准,但在资金等问题上缺乏有效支持。2004年6月,时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解振华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碧海计划》资金渠道不畅,导致计划项目进展缓慢。

“治理海洋污染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首先是减排,环渤海圈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带,如果给这些城市都配上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设备,使城市工、农业污水‘干净’地排入海洋,目前的政府资金很难完成。”王亚民说,“即使整个环渤海湾实现零排放,渤海要通过自净能力完成自我净化,也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6、叶檀:中海油康菲石油的傲慢源于对公众利益的轻贱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11年08月15日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zhybhwly/20110815/4391707.shtml

到目前为止,对蓬莱19-3油田漏油事件的处理雷声大雨点小,公众的环境权被漠视,渔民的生存权被轻视,法律漏洞比漏的油还多。

对事故难辞其咎的中海油与康菲石油的傲慢,是GDP至上主义与权贵企业毒素持续发酵的结果。

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5年来,国家已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累计投入治污资金78.4亿元。在事故发生后,中石油向吉林省政府捐助500万元,支援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并向当时的环保总局缴纳了100万元罚款。

中石油总是能够在可怕的安全事故中脱身,无论是2003年12月23日开县井喷事件,2005年11月份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还是今年1月份的兰州石化爆炸事件。这样的经历使中石油等企业自恃长子身份,可以漠视任何规则,漠视任何普通人的利益,直至最终尾大不掉。

长子企业的傲慢态度以及地方政府对傲慢态度的认可,纵容了大型企业在不完善的社会规则中继续践踏社会规则、继续轻蔑法律的民事赔偿责任,其他企业并非活雷锋,当然有样学样,因此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傲慢态度。

中海油与康菲石油的傲慢,也是缺乏民事赔偿机制的结果。

针对此次漏油事件处理不力,周边渔民、养殖户等面临着生态索赔方面的诸多困局。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对于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补偿的法律机制,业内已经呼吁多年,但在立法层面始终没有建立相应制度,对于各类开发活动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的补偿和赔偿大多停留在口号上。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处以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但海洋环境一旦遭受污染,其影响范围较大、后果比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现行法律规定的最高20万元的处罚,不足以弥补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失和修复需要的成本。我们需要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完善,以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民事赔偿未必顺利,原因在于蔑视普通民众、普通投资者和法人机构利益。

即便法律不完善,仍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办法让污染企业付出代价。目前,已有12家环保组织联合声明,呼吁国家海洋局积极开展公众意愿调查,通过公众调查,掌握重要的、为公众关心的油污染损害问题;加快污染调查、鉴定、损害评估的力度。同时要求加快明确事故责任方所应承担的责任,并明确相关的赔付方案,代表国家提起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的公益诉讼。通过民事追偿,通过集体诉讼,受损渔民与公众的利益可以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得到维护,使傲慢的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鞭策下不敢为非作歹。但长期欠缺的民事赔偿机制,长期对企业的变相保护,长期怕公众集体诉讼害怕影响稳定的心态,使我国的民事赔偿机制在重大的社会事件、污染事件中形同虚设。

我们必须追问:为什么大企业创造的GDP如此重要,而当地渔民创造的GDP就可以被轻贱?乐亭县水产养殖协会会长表示,今年七成的扇贝都因油污死亡,以往只有3%左右,水产损失已经超过3亿元。这显然并非法律之失,而是刻意漠视法律,刻意取消公众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自身权益的结果。

本应战战兢兢的污染企业,反而以异常的自信隐藏幕后;本应捍卫当地民众利益的地方政府不见踪影;而本应成为主要监管者的国家海洋局,只会责成康菲公司向公众和政府做出说明,并向公众道歉。一声道歉如此艰难,可见支撑傲慢的理念与体制如铜墙铁壁。

自称为公众服务的体制,如何面对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所遭受的道德谴责与高达200亿美元基金的损害赔偿?如何面对1999年埃里卡号事件中,法国政府对道达尔集团37.5万欧元的罚款,以及该集团和其他3名被告还向大约100名原告共支付1.92亿欧元赔偿金?

对公众负责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一起起事件、一个个案例累积起来的。

7、比康菲更应道歉的是我们自己

来源:东方网 2011-08-14叶红红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2_22302.html

要:对待康菲暧昧的态度并非孤例:每一次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之后,灾难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予以严厉的处罚。“经济效益”第一的思维下,对环境保护的不重视,最直接的就是坐视立法偏软却无所补救,从而导致包括康菲在内的企业无视环境保护,违规操作甚至明目张胆的破坏和污染。思想上重视不起来,行动上又何以强硬?别怪康菲,最该致歉的是我们自己。

针对国家海洋局要求康菲石油公司就清污不力向公众道歉的要求,截至目前康菲石油并未做出回应。12日,该公司还突然取消原订于昨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改由在官方网站发布新闻稿。(8月13日《新京报》)

康菲很强势,以一己之力玩弄一个国家。出尔反尔,欲盖弥彰,甚至是“骗你没商量”,把堂堂国家海洋局“逗”得团团转。就时下的情形来说,与其说国家海洋局是在责令和要求,不如说是在请求和商量。此时此刻的康菲,很有些“达芬奇”的影子:一旦与“洋品牌”挂钩,就显得无比的强大。事实上,现在纠结于道不道歉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想想康菲一而再,再而三的未按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的期限完成清理等现实,国家的权威在其心中毫无位置,要求其道歉有什么用?

按目前的康菲的态度,如果不能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污染更能将会更加严重。事实上,法律处罚条禁设置过轻只是一个方面。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岂不是没有法律的约束,就对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没有办法制止?虽不说此刻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但将宝全部肇事者自我补救上,这恰恰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你软他就硬”是一个常识。非常时刻当用非常之法,此刻不需要温吞水的“责令”和“严斥”,对于不合作者应当采取强硬的手段,才能控制事态。如何让监管部门真正行动起来,主动介入到故事调查和处理中去?一场“震怒”已经很有必要。一是高层领导必须对此引起重视并有所表态,并因此对相关部门提出工作要求;二是社会关注应当更加集中,以强大的民意促成问题的解决。事实上,污染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笔者以为,事态照此延续,过深过重的污染以及强大的民意积聚,必然会使得“震怒”产生,但这时已经为时太晚,用严重的后果来倒逼自己的行为,其实很不明智。

问题延宕至至今,与其说是方法问题,不如说是态度问题。监管部门自身不愿强硬,坚挺不起来,康菲又何以要合作呢?态度偏软形成了事实上的纵容,相关部门强行介入,责令停产,督促和配合完成处理的主动性应当更强。同时,在康菲不愿也无力的情况下,外力的参与和介入,已经不再是某个公司的责任问题,而是“国家责任”和“现实吁求”。

其实,对待康菲暧昧的态度并非孤例:每一次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之后,灾难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予以严厉的处罚。“经济效益”第一的思维下,对环境保护的不重视,最直接的就是坐视立法偏软却无所补救,从而导致包括康菲在内的企业无视环境保护,违规操作甚至明目张胆的破坏和污染。思想上重视不起来,行动上又何以强硬?别怪康菲,最该致歉的是我们自己。

8、黑龙江大片湿地被偷开垦成为耕地 转租暴利惊人

来源:央视网2011-8-13 

http://ditan360.com/News/Info-90743.html

  晚上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今天我们继续聚焦水流困局。今天我们来关注关注一个较为特殊的水资源-----湿地。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净化环境、分解毒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湿地只覆盖了地球表面6%的面积,但却是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的寄栖之地,它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宝贵的水资源之一。然而我们的记者在黑龙江采访时发现,这里的湿地正在一片一片地消失。

  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有这样一块湿地,当地人叫十里泡,这里是赫哲族世世代代捕鱼打渔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一处景点,这里不仅有野生的荷花,还有不少野鸭子等水禽动物。然而这片本来就不算大的湿地,被开垦出了一大块耕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新颜村新宏屯村民王锁贵告诉记者,这块地原来就是十里泡的分岔湿地,而这块耕地是2009年开垦的,大约有400多亩。

  当地的村民告诉记者,这片耕地在前几年还是与十里泡连在一起的湿地,每当水大的时候,这里就与远处的水面连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很大的湖泊,到了水少的年份,这里就会形成茂密的草甸,里头有水鸭子、天鹅、水鸡还有鸳鸯。

  记者看到,在一个只有架子的破房子旁边,有一条车轮压出来的路,把原有的十里泡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生长着野生荷花的水面,而另一部分野草丛生的地方就被开垦成了耕地,现在地里生长的是大豆。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闸门,地里没水的时候可以浇灌,记者在这里看到,这个用来排水的闸门修建时间并不长。一些当地人说,开荒的时候都是选择地势高的地方开垦,然后修建排水渠道,把地势较高、易于排水的湿地排干进行开垦。

  从这些新挖的泥土可以看到,这条排水沟应该是没有挖多久,从那些草下面那些土可以看到,湿地的土相对要松一些,而且非常黑。跟那边的熟地相比,可以看到熟地基本上没有什么荒草。村民说,因为新地开的时间短,所以地里还是有很多草,熟地不会这样,开垦都是用机械开的。

  从同江市粮食自给工程2008年耕地竞价招标册上可以看出,2008年十里泡还是有一个很大的分岔,与现在的水面连在一起。如今这块分岔已经被拦腰截断,水被排干之后,就变成了400多亩耕地。

  当地村民说,与十里泡仅隔一条路的这些地,曾经也是他们村里开垦的土地,后来发大水这里就撂荒了。1996年当地政府重新复耕了这里的两万多亩土地。1997年又在鸭绿河以北开垦了五六万亩耕地,而这些耕地和十里泡在内的区域都属于三江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村民告诉记者,把这些湿地都换成耕地以后,对这边气候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把这些湿地都换成耕地以后,该下雨的时候不下了。

  就在记者拍摄十里泡的时候,一个自称是十里泡承包者的男子跑过来将记者的摄像机推倒在地,并要赶记者走。记者表明身份和来意后,该男子仍以此处为保护区为理由阻碍记者拍摄,并表示要到泡子拍摄必须要通过他们。

  那么开垦这片土地的人到底是谁,自称承包十里泡的人又是谁呢?通过当地乡政府,记者找到了十里泡的承包合同。这份签订于2004年的合同上显示,承包人是新宏村的楚合新,承包期限是20年,但是20年的租金却只有40000元,折合到每年的租金只有2000元。

  据记者了解,承包人楚合新曾经在新宏村当了十多年的村主任,而推倒记者摄像机的人正是楚合新的弟弟。正是在他们承包之后,十里泡分岔被开垦成了400多亩耕地。

  早在1998年,黑龙江省就出台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决定”,但是从文件出台之后,滥砍滥伐森林和毁坏草原、湿地开荒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2001年黑龙江省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要求现有湿地一律停止垦植和采掘,而且不再允许开荒行为。黑龙江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付贵告诉记者,从1998年国务院下发了一个8号文件以后,就规定不再允许毁草、毁林、毁湿等一系列开荒行为已经都禁止了。

  但是这些文件并没有阻止住违法开垦湿地的现象。

  2004年抚远县三江自然保护区仅立案的湿地非法开垦案件就有20起,涉及被开垦湿地约4361亩;2008年八岔岛自然保护区也查处了一起开荒违法行为,涉及几十亩;而那些偷偷摸摸小片开荒的事情就更难以统计和查处。付贵告诉记者,不排除拱拱地头,湿地可能被蚕食的现象,但是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掌握这种情况。

  导致开荒毁坏湿地的现象难以杜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在三江平原采访的时候,当地人最主要的说法就是,现在粮食价格上涨,土地收益增加是最根本的原因。据记者了解,现在一亩耕地的承包价格已经达到了400元左右,如果有1000亩耕地的话,一年什么都不用做,每年就可以有40万元的收入。同江市粮食自给办公室主任王学文告诉记者,因为粮价高了,现在都是农民争着抢着包地,所以就采取竞价的方式,水稻田现在每晌地承包租金能达到四、五千元,粮价和十年之前相差太大了。

  在三江湿地保护区的实验区,有大量的耕地,这些耕地大部分都被外来的耕种者承包。而拥有这些土地的地主则根本不用自己耕种。这个来自黑龙江绥化市的家庭在抚远县海青乡总共在这里承包了25公顷耕地,这些耕地都处在三江湿地保护区范围内。包地农户说,每一晌地(15亩)租金是4000元。仅他们一家的租金就是112000元,而在这个地方一共有4家人,他们都来自于绥化市,在4家人当中,他们承包的耕地是最少的,他们4家人与地主签订了一个合同,这个合同就有上百公顷耕地,也就是上千亩。地最多的一家,在最里边,从这要走到里边要一个半小时.据介绍,有的地主还负责在湿地上铺一条简易的路.

  记者在三江湿地保护区,现在还能看到刚刚开出来的道路,这些道路修好之后,大型机械就可以进入到湿地深处开垦,由于湿地远离城乡,这样的违法行为往往很难被发现。

  其实每年都会出现破坏湿地的现象,有的是农民私自开垦,但是也有一些是管理部门的人员参与到违法开垦湿地。那么三江湿地还有多少可以毁坏的资本,湿地毁坏之后,又会带来怎样的环境危害呢?

  在三江平原偶尔还能看到这些长着乌拉苔草的湿地,当地人形象地把它称为塔头,这些塔头大多分布在一些河流、湖泊周围的沼泽里。过去三江平原遍布着这些植物,但是现在很多人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讲解员熊武静告诉记者,这是反映湿地的一个景观,湿地是号称地球的肾脏,它主要是有这种蓄水的功能,蓄水是主要体现在塔头上面。形成这么一个塔头要经过将近上百年的时间。

  在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指着墙上的湿地苔草照片告诉记者,这些俗称塔头的苔草,根系非常发达,在水流缓慢的湿地中,要形成这样的塔头,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向记者透露,一般一年也就1毫米左右的堆积速度,泥炭地几米的泥炭地,都是万年左右能够形成的,如果把它破坏了、开采了,就很难恢复了。

  塔头草在湿地中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固碳,在三江湿地当中这些塔头可以说是碳密度最大的一个生态系统,在单位面积上,它的碳储量相当于森林的三倍,对于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方面,湿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刘兴土院士还告诉记者,塔头草的蓄水和调洪的功能也很突出,它的饱和吃水量,能够相当于本身重量的四倍到十倍,大量的水可以在泥碳里边储存。

  刘兴土院士最早做三江湿地的调查和研究是在1972年,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年的时间,从最早到三江平原开发湿地,到后来专门保护湿地,他见证了三江地区湿地的变化。他说,他们大概统计了一下,在50年代没有开荒以前,整个三江平原的湿地大概534万公顷,平原,不算山的话,它的湿地534万公顷,平原面积是600多万公顷,能占到当时的80%以上。

  从建国之后,三江平原经历了4次大的开荒高潮,第一次是五六十年代部分专业部队形成的一个开荒高潮。第二次1971年以后,大批知识青年到三江平原开垦荒原,第三次是1979年以后,三江平原遭遇干旱,当时的开荒条件比较好,又形成了一次大面积的开荒高潮。第四次就是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鼓励开荒种田,形成了第四次开荒高潮。刘兴土院士说,50年代,原来的沼泽地都是集中连片的,而且通行都很困难。到2000年经过四次开荒规模以后,现在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湿地,现在剩下保护区留下来的一些湿地,也大面积的开垦了,没有了。他们通过遥感图象解析以后,现在的沼泽地,就剩下83万公顷。如果再加上一些河流、湖泊这些水面的话,还有44万公顷,所以现在也就是剩下湿地的面积,也就是130万公顷,所以应该说损失了80%。

  1975年之前,三江平原几乎没有什么沟渠,但是2004年的沟渠图显示,用来排水和灌溉的沟渠已经遍布整个三江平原。刘院士告诉记者,原来三江平原是以湿地为主的大面积连片的,现在是以耕地为主了,80%都是耕地,湿地也就占百分之十几了。

  这些遍布在三江平原的内排水渠,就相当于掐断了湿地的命脉,失去了自然的生态环境,那些侥幸留下来小块湿地也将最终干涸。湿地作为地球的三大系统之一,不仅具有减缓全球变暖的功能,另外还有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减少洪涝灾害的作用。刘院士说,开垦以后的一些负面的影响,目前来讲,他们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一些物种,像沼泽地的植物,一些珍惜的水禽,已经消失了。另外,开垦之后,有些土壤的结构被破坏了,它的蓄水功能也不能像原来那样好了。

  半小时观察: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要看“水”

  这几天我们聚焦水流困局节目,持续关注了农村水利设施荒废、水电站违规上马、吸水黑洞高尔夫与民争水、城市排水不畅逢雨必涝、以及湿地保护等等话题。这话题反映出我们现在正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水问题:一方面是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另一方面是水管理落后、水分配不均衡。那么如何解决当前的水困局?在前不久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和水情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水利工作科学化、法制化水平。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可见,科学治水,依法管水,把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与水资源管理结合起来,正是解决我们当前水困局的钥匙。我们期待各部门和各地方,能够认真领会胡总书记和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对于水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敢于依法查处,而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公共水资源被滥用被污染,不然将如何面对最后的考核评价这一关?

9、陕西沙漠高尔夫场享免费用水 周围农田缺水撂荒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2011年08月15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8-15/091622992063.shtml

  《经济半小时》将继续聚焦水流困局。前两天的节目报道了极度缺水的陕西榆林在沙漠中建高尔夫球场,一个18洞的国际标准球场已经对外经营,另一个18洞的球场刚刚竣工,马上将投入使用。据专业人士测算,在西部高原砒砂岩区建一座36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每年耗水量将达500万吨,相当一个巨型“抽水机”。下面是那座沙漠中的高尔夫球场的情况。

  6月中旬,记者赶到了位于陕西省玉榆林市的大漠绿淘沙高尔夫俱乐部,沿着漫漫的黄沙前行,在距离榆林机场仅十几分钟车程的沙漠地带中,隐藏着一片别样的“绿洲”——大漠绿淘沙高尔夫俱乐部。记者以咨询购买会籍为名,向销售人员咨询情况,销售人员首先将记者带到了练习场地,随后销售人员为记者安排游览车。

  在车上,记者终于见识到了这个位于沙漠中的高尔夫球场的庐山真面目,全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唯一的一座纯沙漠景观的高尔夫球场,大面积的草坪被修剪得整整齐齐,蜿蜒的球道、果岭在球场中错落有致,从远处看,球场内依稀可见一些沙漠植物,整个球场显的气势恢宏,现在开放的是一座国际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

  天然的沙漠和绿色的草坪交错在一起,行走在球道中间,随处可以看到自动喷淋系统为草地浇水,球童告诉记者,中午的气温很高,要保证每一块草皮都能浇到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草坪降温,而由于地处沙漠的特殊原因,这里的草地平均每天要浇三次水。

  沙漠地区的地质构造特殊,浇下去的水很快就会流失,如何才能保证这些水不流失的呢?球童说,他们在地下铺了塑料薄膜防水层,防止水土流失。

  这个球童说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不断给草坪浇水,保证他们的生长。在球场以外,为了保证球场的美观,同样可以看到正在浇水的工人,这些宝贵的水资源就这样被无限制的使用,那么,相对于沙漠地区,最为珍贵的水资源为什么可以这么大量的使用,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用的是煤矿的地下水。

  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大可不必为水的问题担忧,他们的老板有办法。

  据了解,大漠绿淘沙高尔夫俱乐部在 2009年就开业了,占用土地约2000余亩,投资近2亿元,俱乐部坐落于榆林市沙地生态公园内,是陕西境内最大的高尔夫球场。这家高尔夫球场的个人入会费是18.8万元,公司会籍的收费是39.8万元,销售情况非常火爆,前不久又提高了价格,而且名额有限,现在公司卡只剩下两张了。

  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敛财,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耗水量巨大的高尔夫球场会出现在位于沙漠边缘、缺水干旱的榆林市了。记者了解到,第二座18洞的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已经竣工,马上就要投入使用。

  榆林地处陕西北部,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大漠绿淘沙高尔夫球场由于耗水量巨大会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又会使地表固沙防风的植被因为缺水而死亡,使当地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在紧临着高尔夫球场的一个村庄,记者了解到,高尔夫球场的修建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村民是这样说的:“水抽了,地旱了,井深了,水少了。”

  随着高尔夫球场的修建,村民们明显地感觉到井在加深,水也少了,灌溉庄稼都成了问题。原来一个小时能浇完的地,现在两个小时也浇不完。

  记者了解到,这座沙漠中的高尔夫球场并没有相关手续,但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眼皮子底下开工、竣工,直至对外经营。更奇怪的是,球场每天所需的大量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一位署名“马筱强”的微博网友质疑说:“很多黄土地上的农民,以前一辈子只能洗三次澡,出生一次、结婚一次、入殓一次。高尔夫球场的草为什么能每天浇水三次?” 对此记者进一步进行了调查。

  大漠绿淘沙高尔夫俱乐部位于榆林小纪汗林场中,属于沙地生态公园的一个招商引资项目。记者在榆林市林业局,找到了榆林沙地生态园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榆林沙地生态园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薛金生说,高尔夫球场2008年才开始建,实际上按最初项目意图是要建立草坪球场,但是建设的时候考虑到经济效应,高尔夫球场在没有任何手续,也没有任何批复的情况下建成了。

  当初规划的沙地草坪球场原本是要建成包括篮球场,网球场等在内的运动场所,但现在却变身成了高尔夫球场。事实上,至少在去年,榆林主管部门便已经了解了这一情况。

  记者问道,到现在大概有三年的时间,为什么还是没有进行监督。榆林沙地生态园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薛金生说,去年后半年发现这个问题后,便口头通知他们停止建设。

  今年四月国家十一部委文件下发后,当地主管部门将球场上报给了省发改委,之后便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榆林沙地生态园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薛金生说,省里的同志检查之后,便令其停止建设,只允许在草坪上灌溉,或是进行道路建设。如果他们的手续办不下来,就要彻底取消高尔夫项目。

  8月10日节目播出后,榆林市的回复是停止建设,进行整改。薛金生告诉记者,高尔夫球场所用的水是由附近煤矿提供的,事实究竟如何呢,随后记者走访了高尔夫球场。

  陕西亨泰伟业公司业务经理李玉怀证实了薛金生的说法,水是由煤矿无偿提供的。

  李玉怀带着记者去了中游的沉淀池,他说,煤矿排出的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到沉淀池进行沉淀,之后经由水泵的两个供水管道输送到下游。

  为了一验真假,记者又去了上游的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除了自用和提供给附近农村灌溉之外,还为沙地生态公园免费提供用水。目前煤矿每天的排水量已经高达1.2万立方。

  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环保办主任马景国告诉记者,现在他们项目的排水大概是一小时1200立方,一天2万多立方。

  马景国向记者呈现了陕西中能煤田与沙地生态公园签订的供水合同。合同规定,陕西中能煤田负责免费铺建管道,并提供水质达到《景观用水》二类C级标准的水源,而沙地生态公园则无偿提供管道铺设地和排水的洼地。

  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环保办主任马景国告诉记者,现在水量比较大,并且用水单位少,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向用户免费提供水源。

  看起来,这个高尔夫球场似乎是对煤矿用水进行了二次利用,是个双赢的决策,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记者随后走访了距离煤矿仅3公里的一个村子。

  村民说,煤矿把地下水资源抽走了,他们没办法用水。

  记者发现村中有许多空地,看似平整适合耕作的土地却长满了野草。村民们为何放任这么多的地不管呢?

  对此,村民说,那些空地原来都是用来种庄稼的,2008年开始不种了。因为煤矿开采,上面的地出现裂缝,水沿着裂缝漏下去,他们灌溉用的水井被破坏了,煤矿的井是180米深,他们的井也就只有十几米深。

  由于榆林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成为了当地农田的重要水资源。村民们告诉记者,早在四五年前,这里的地下水就因为中能煤矿的开采而迅速下降,他们的村支队是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如今队里的农田几乎全部废弃。

  村支队的人说,他们队有300多亩耕地都荒废了,现在连一亩、一分地都没有,就是因为07年开始的缺水问题。

  而就在这几年,中能煤矿的排水量已经从每天的6000立方变成如今的1.2万立方,这个数字还将随着煤矿的继续开采而逐渐提高。

  山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环保办主任马建国告诉记者,2009年以前中能煤矿的排水量是每小时四五百立方,到2009年12月份的时候将近1000立方,但是现在已经达到了1200立方。

  一边是每日1.2万立方的排水量,一边却是因缺水而荒废的农田。

  针对这一现象,一位村民说,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煤矿抽取后把污水排放到河里,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一位村民的院子里稀疏地种着几颗玉米,叶子也因为缺水而发蔫。而就在07年以前他家里还种植着7亩地的玉米。

  这位村民无奈地说道,没下雨的时候,他们家的地全是干的,已经荒废了,现在就只剩院里那点玉米,还要靠手提浇水。

  在荒废的农地四周是一条条废弃的沟渠,原本应当有水流通过的渠道如今却成为了荒草的栖息地。村民说,06年的时候,沟渠里还有水。

  沿着长满青草的土渠走到一个提供灌溉用水的坝塘。捧在掌心里的土依然带着一丝潮气,然而塘里的水早已不见了踪影。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坝塘里的水是齐腰深的,但是现在全都干了。

  村民们告诉记者,村支队有3口多管井,过去用水泵抽取地下水,经由水渠和池塘给附近的田地供水。记者跟随村民们走访了其中的一处,过去抽取地下水的多管井现在已经被荒草和废弃的渠道所包围。

  5年前随着中能煤矿的持续开采,多管井已经无法抽取地下水,2007年村民们在一米开外的地方又打了一口更深的井,然而没过多久水又干了。

  这个村支队里另外的两口多管井也都面临同样的情况。失去了地下水,带给农民的不仅仅是荒废的池塘、沟渠和土地,还有一年两季的收成和全家人生活的经济支柱。不少人只能选择打工,然而对于年老的人来说,却只能盼望着地下水早日恢复。

  事实上,中能煤矿开采对于当地地下水的影响早已引起过有关部门的注意。村民们告诉记者,中能煤矿曾被叫停过多次,其中不乏水污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榆林人大网在2009年发布的《关于对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写到,陕西中能榆阳煤矿规划开采资源一旦得到批准,将给城市安全用水、生态环境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而就在今年6月该煤矿再一次被叫停,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可能对红石峡水源地及地下水涵养体系带来影响。

  然而当记者于8月11日来到煤矿的污水处理厂时,却看到那里的管道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排放着地下水。据村民所说,那些排水的管道总是停一段时间,开一段时间。

  煤矿一直在开采,而且还与生态森林公园签订了供水合同。堂而皇之的成为了一个环保工程。而一旦煤矿停止生产,生态公园包括其中的高尔夫球场也就将因为无水可用而受到威胁。那么这究竟是不是煤矿始终能够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持续开采的重要原因呢?另外,眼看着村民的庄稼日益枯萎,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水不能供给近在咫尺的村子而要补贴给吸水的高尔夫呢?这一切仍然是个谜。

  遭遇影响的还不只是种地用水。当地村民吃水也成为了难题。在一户人家,过去打的15米深的水井如今已经成为了空井。他们只能靠四轮车拉水来吃。

  这家人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吃水难的问题,今年他们花1万多元重新打了一口70米深的井,用电泵把水抽上来,然而这口井能够维持多久也依然是未知数。

  就在记者将要离开村支队的时候,在一块荒芜的田地旁,一位老人正在放牧着一群羊。羊群在悠闲地吃着草,然而这位老人的心情却无法悠闲。

  这位放羊的老人说,那块荒芜的地以前是用来种玉米的,煤矿一开采就没水了,原来一亩地(一年2季)能产1500斤玉米。但他现在只能靠羊维持生活了。

  如今村民们只能盼望这里的地下水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的水位,荒芜的田地能够重新给他们带来沉甸甸的收成。

  如今煤矿每日的排水却依然流向林场、生态公园和其中的高尔夫球场。

  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环保办主任马景国告诉记者,水资源基本覆盖了他们周边所有的两百多公里农田。他们表示,如果需要,他们可以建设供水管道,把水资源更大面积地给更远的农田,但是现在还没有人提出这个需求。

  然而就在煤矿附近3公里内的村庄里,农民们却仍在盼望着地下水位能够早日恢复,地里能够早日种上庄稼。

  村民说,煤矿一年四季24小时地抽水,并把水排到别的地方,影响很大,老百姓的苦都没处说。

中能煤矿免费给高尔夫球场铺设管道,免费提供浇灌用水,在免费午餐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猫腻?当地政府为什么没想到让煤矿给周围的村民免费供水,反而因为不断抽取矿井地下水,导致村民的水井打不出水,农田被撂荒?公共水资源,为什么没有用来保障民生,却用来保障高尔夫球场?希望当地政府能给出答案。 半小时观察:破解水流困局  要靠严肃法纪从8月1日起,财经频道已连续13天播出了聚焦水流困局的节目,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开始采取行动,通过执法检查来纠正水资源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希望这样的执法检查不是一阵风、走过场,而是扎扎实实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实对于水资源管理,我们并不缺法律规定,缺的其实是执法。中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因为匮乏,所以一些人打起了水的主意,把这种公共资源变成了牟取暴利的工具,这就导致了水流各个环节滥用、浪费的乱象层出不穷,使得整个社会出现水危机和水困局。如果政府部门再监管不力、执法不严,这种危机和困局将会不断加深。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目前中央对于水管理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重大、紧迫、全局、民族命运、战略任务,这五个关键词相互叠加,凸显出了当前水管理究竟有多重要。真诚期待各级地方政府,能够认真领会中央精神,严肃法纪,把水治好管好;同时也希望中央有关部门,能严肃法纪,对地方政府的水管理工作进行严格考核,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破解当前的水流困局。《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的一系列聚焦水流的节目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参与和热烈讨论。一位叫“邱寒娅”的新浪微博网友评价昨天的节目说:“经济半小时昨晚看海了,专家分析北京城市绿地急剧萎缩导致城市容易内涝。”一位叫“pisces徐”的新浪微博网友说,北京内涝背后,绿地减少,其实是利益驱使。

10、百座小水电站肢解神农架河流 4大流域大面积断流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1-08-15启越

http://www.eeo.com.cn/2011/0815/208807.shtml

启越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神农架是“华中之肺”,湖北省委、省政府长期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然而,有着重要生态意义的神农架林区内,竟出现了100座小水电站。

7月8日,记者接到林区农民姚楚成等人的来信。信中称,他们所在的宋洛乡即将上马新的水电站,3条小河将被拦腰斩断,筑坝发电。

7月中旬至8月中旬,记者与专家联合调查发现,神农架林区内已建成小水电站90座,在建10座,拟建2座,另有2座列入规划。小水电站造成河流反复断流,神农架整体生态遭受威胁。

记者调查发现,林区已建成的90座水电站中,88座为梯级开发的引水式电站。河水被坝体拦截后,通过山体内开掘的隧道,引到下游发电后排出。在离出水口不远处,河水再次被斩断,通过山体隧道,引到下一座电站,原有河道废弃断流。

林区有堵河、南河、香溪河、沿渡河4大流域,记者走访了其中的51座引水式水电站,一路看到,除个别水电站老旧失修导致坝体漏水外,其他水电站的拦水坝下,河水均出现断流,河床裸露。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河流也未能免受小水电站之灾。除已建成的榨起沟、石柱河等8座水电站外,记者发现还有3座在建的水电站也处于保护区内。

林区水电局局长陈光文认为,神农架现在树木不让砍,野生动物不让捕,矿山也限制开发,但林区也需要GDP快速增长,水力发电污染最小,“一本万利”,应该大干快上。

林区环保局资料显示,在神农架100座已建、在建的水电站中,只有29座通过环评审批,环评通过率不足30%。

与记者同行调查的原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痛心地说,神农架是三峡库区的最大绿色屏障,也是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地。目前河流已经被水电站肢解得“体无完肤”,林区整体生态遭受威胁。

林区副区长杨晓发介绍,林区政府早已意识到电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2008年就曾启动过小水电的关停试点,但因补偿资金不到位而搁浅。

专家翁立达认为,神农架“大跃进”式发展小水电,无异于“饮鸩止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当然,神农架林区经济发展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好地保护好“华中之肺”。

11、云南5000吨铬渣污染了谁

来源:腾讯今日话题 2011-08-15

http://view.news.qq.com/zt2011/yunnan/index.htm

8月12日,网传云南省曲靖市越州镇有总量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经雨水冲刷和渗透,逐渐把容量20万立方的当地水库变成恐怖的“毒源”,环保部门在初步处理后,把污水排进珠江上游南盘江。…[详细]

后经南都、云信记者实地调查,基本证实了网友爆料的信息。尽管云南曲靖政府新闻办否认铬渣对当地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广州(珠江下游城市)环保部门也证实水源未受污染,但网友依然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的态度。铬渣污染等重金属污染事件由来已久,至今依旧是顽疾,原因何在?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view.news.qq.com/zt2011/yunnan/index.htm

12、国家海洋局称日本福岛核废物可能进入我国海域

来源:科技日报2011年08月15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8-15/093322992110.shtml

  本报讯 (记者 陈瑜)西太平洋部分海域放射性元素超我国海域300倍,国家海洋局网站日前公布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初步结果引发各方关注。国家海洋局环保司8月12日在给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函作出的书面回复中表示,监测结果表明,受污公海海域远超日方公布影响范围,不排除核污染物进入到我国管辖海域的可能性。

  “由于此次监测航次获取样品较多,实验室分析检测工作需一定时间,为了能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监测结果,我局采用了分批检测、分批公布的方式。”回复说,此次西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监测的区域位于日本福岛以东25.2万平方公里的公海海域,此次公布的是部分站位的首批海水样品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全部检出放射性核素铯-137、锶-90以及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铯-134。其中铯-137和锶-90的最高含量分别超过我国海域本底范围300倍和10倍,铯-137和铯-134最高含量均超过我国海水水质标准。

  “监测结果表明,日本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显著影响。”回复表示,“可以肯定的是,监测区域的海洋生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监测区域不同范围内受污染的程度不一样,不同海洋生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富集程度也不一样。”回复说,由于铯-137和锶-90半衰期都约为30年,影响较为持久,尤其是放射性物质经生物富集并经食物链传递、生物放大和累积,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乃至人类健康产生的长期影响将不容忽视。

  自今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国家海洋局一直在组织开展应对事故放射性应急跟踪监测工作。根据目前监测结果,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海域产生影响。但此次回复表示,根据以往研究,日本福岛以东海域的海洋环流状况比较复杂,主要的洋流有黑潮流系和亲潮流系。黑潮延伸体的大幅度蛇形弯曲及其南北两侧的中尺度涡都是导致这个海域动力上比较活跃的原因,因此,福岛核污染物入海后可能存在多种移动路径,其主要移动路径是先随着近岸流沿日本东岸南下至东京以东附近海域与黑潮延伸体汇合向东流动,进入北太平洋。但是也有资料显示,亲潮水系的水体也可通过中尺度涡穿越黑潮延伸体向南运动。回复表示:“不能排除核污染物进入到我国管辖海域的可能性。”

  从日本方面5月公布的资料来看,日本福岛近岸300公里的海域受到放射性污染,但国家海洋局此次的监测结果表明日本福岛以东800公里以内25.2万平方公里的公海海域已受到显著的放射性污染,远远大于日方公布的影响范围。

  回复说,从初步分析结果来看,此次西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监测航次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这不仅为我国了解和掌握日本福岛以东海域海洋放射性污染情况提供宝贵资料,也将为分析评价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我国管辖海域可能造成的影响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从而保护我国海洋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但要准确判断和预测核污染物的输运及其对海洋环境、海洋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与评价。

  回复称,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和评估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西太平洋海域及我国管辖海域的影响,我国还需继续在西太平洋海域及我国管辖海域开展放射性监测工作,并重点加强海洋生物放射性监测以及放射性污水漂移路径预测工作。

此外,在首批海水样品检测结果后,后续的海水、海洋生物及海洋大气气溶胶样品的检测和数据分析处理工作目前尚在进行之中。环保司表示,关于海洋生物放射性监测结果,将根据样品检测分析进度,及时公布结果。

13、北京构建湿地保护体系 5年内将建10大湿地公园

来源:《新京报》2011年08月15日饶沛

http://env.people.com.cn/GB/15412974.html

  未来,市园林绿化局将启动大规模的湿地恢复行动。北京市将逐步形成一套湿地保护体系,其中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主体。

  在5年内,将建成10大市级湿地公园,如汉石桥、长沟、潮河减河交汇、琉璃庙等。这些湿地将伴随永定河流域、潮白河流域、北运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以湿地生态基质和湿地植物种植,代替混凝土砌筑和人工草坪护岸,为鸟类等提供生存繁衍的环境;并采用自然的栽植手法,尽量弱化人工痕迹。

  湿地中将拆除原有废弃建筑物、构筑物,清除污染源,然后合理配置湿地植物,采用乡土植物物种,植物群落的物种和组成与湿地环境的自然演替过程相符合,同时对湿地内步道统一使用生态材料和工艺。

  ■ 现场

  餐后垃圾多 未见人清理

  近日,记者在京北某湿地公园看到,这里停车场、指示牌、公厕等硬件设施齐备,栈道边芦苇荡漾,景致美丽,但是一些游人们野餐后却留下了一摊摊的垃圾,也没有工作人员及时清理,这些垃圾被风刮进草丛树林,显得脏乱。还有人在这里兴致勃勃地挖野菜。

  ■ 相关新闻

  湿地公园禁采野生植物

  本月起,全市首个“湿地公园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湿地公园内禁止采挖野生植物、猎捕野生动物。

  “办法”规定,禁止在湿地公园内从事污染水体、围垦造田、挖沙取土、采石修坟、捡拾鸟卵、采挖野生植物等破坏湿地资源或景观的行为,还禁止擅自砍伐树木、猎捕野生动物。

  市园林绿化局表示,近年来,北京市陆续进行湿地修复工程,截至目前已经建设和修复2800公顷。海淀的翠湖和延庆的野鸭湖两大国家级湿地公园,使北京最重要的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 背景

  湿地是北京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区域气候等多种功能。

  北京处于全球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是鸟类春天去西伯利亚繁殖和秋天返回澳大利亚越冬的重要中转停歇地。在北京的湿地中,有野生动物393种,其中鸟类276种,占鸟类种类的72%;植物1017种。

14、水利部调查云南铬渣污染 废渣堆放地寸草不生

来源:京华时报2011年08月1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5/022922989567.shtml

  据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羊城晚报》报道 针对网传珠江上游被铬渣污染事件,云南曲靖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军14日表示,经过调查不存在铬渣直接倾倒进南盘江和水库的情况。此外,水利部专家组昨日已抵达曲靖展开进一步调查。

  已筑坝拦污水进行处理

  14日,曲靖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军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衷心欢迎和感谢媒体和网友们的关注与监督。铬渣污染事件的影响极其恶劣,有人利欲熏心、丧尽天良,利用群众无法分辨修路材料和化工废料,将本该拉往贵州规范处理的铬渣私自倾倒在路边和山坡上。”经过调查,不存在铬渣直接倾倒进南盘江和水库的情况。

  昨日,记者查看了几处较大的铬渣倾倒地点,铬渣已被清理,但从遗留痕迹看,废渣藏匿于山坡的灌木丛中,一来很难发现,二来群众也不好辨别。

  此前,有网帖援引云南媒体8月12日的文章指出,由于化工废渣的非法丢放,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村民赖以生存的水源——叉冲水库在过去几个月中遭受致命侵袭。在雨水的冲刷和渗透下,总量达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把水库变为恐怖的“毒源”。随后,经过当地一系列的沉淀与稀释作业,致命“毒水”被直接排放到水库下游的珠江源头南盘江中。

  曲靖政府调查报告称,为防止叉冲水库受污染的水渗透至黄泥堡,有关部门及时在黄泥堡入口前方建了一座拦水坝,把近3000立方米受污染的水拦蓄了起来。对叉冲水库当时蓄积的约4万立方米水和拦蓄下来的近3000立方米水,由市环保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还原、解毒处理,水质达到安全排放标准后排放。

  曲靖公布事件后续工作

  据介绍,下一步曲靖市处置该事件的后续工作包括:组织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对铬渣倾倒地污染情况再进行认真调查和监测,确保无铬渣清理遗漏;依法追究企业、监管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限期整改;对群众的损失进行评估并赔偿;继续动态监测好有关区域的水质,定期公布水质监测数据,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同时请求云南省环保厅向社会公布今年以来南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

  昨日,水利部专家组已抵达曲靖,对此次铬渣污染事件展开更进一步调查。由国家水利局、珠江水利委员会一行4人的专家组对曲靖的三宝镇张家营村、越州镇黄泥堡村,及麒麟区铬渣非法堆放点进行了核查。主要分两个步骤,一是实地核查铬肥料堆放点,二是对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地方进行土质、水体取样。目前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要在评估后才能判定是否对南盘江造成水体污染。相关人员表示,结果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向市民公布。

  广东环保部门一日一监测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主任向运荣昨日表示,广东已启动应急预案。云南铬污染事件传出后,广东环保厅已经将铬污染的监测频率从常规的一个月一测,提高为每日一测。监测数据显示,广东水质正常,自来水安全,公众无须恐慌抢水。“铬是广东省对水质监测的一项常规指标,数据显示没有超标,珠江更上游的广西、贵州也向我们反馈数据,三地正在联动交换数据。监测显示水质是安全的。”

15、部分渔民因乌江污染重致鱼死负债 未获赔偿

来源:贵网2011年08月15日周强 陈杰华 雷云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15/123322992913.shtml

植物大片枯萎

沿途仍能见管道向乌江排弃废水

从这里开始,污水流向远方

乌江上漂着的油污

  【开篇语】

  环保部日前发布了《2011年上半年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其中显示,乌江被重度污染。

  溯源乌江污染,最早的新闻显示在10多年前。10年过去,我们仍在执著地记录。因为我们不想这条贵州高原的母亲河,失去了她应有的美丽。

  夏开荣,乌江渔民。

  2010年的一次“赌博”中,他输得很惨。

  他原本自信地认为,在乌江养鱼虽然不能发财,但至少能赚点小钱,但现在他却欠了一屁股债。“乌江被污染了,鱼全死光了!”

  污染始于去年5月,这次污染使得大批乌江鱼苗死亡,众多的渔民血本无归。

  如今,他只是试探性的养一点鱼,因为怕乌江水再次受到污染。

  夏开荣或许是对的。因为环保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中显示,乌江被重度污染。

  连续多日来,本报记者奔赴贵阳息烽、遵义等地,走访乌江污染最严重的河段,试图记录下这条贵州母亲河的真实状况。

  去年:养鱼欠下巨债

  今年46岁的夏开荣是内江人,10年前,来到遵义乌江镇,靠养鱼为生。

  如果不是去年乌江被污染,他觉得自己可能会衣锦还乡,但现在却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

  “有10万是欠政府的,有些是欠朋友亲戚的。”他说,自己深受乌江污染之害。

  夏开荣记得,恶梦开始于去年5月28日。当天早上,他起了个大早,抓了几把饲料来到网箱喂鱼。

  还没有撒出饲料,他突然看到,有两条鱼浮在了水面上。“两条鱼眼睛鼓起,一看就是中毒死的。”他说,之后,自己把死鱼捡起来,做菜吃了。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越来越不对,更多的死鱼浮出水面。

  夏开荣拉起网箱一看,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死鱼。鱼究竟怎么了?夏开荣回忆到,去年5月28日前后几天的乌江,“当时水面上有很多化学物,不断地往下游流去,水肯定被污染了。”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证实,越来越多的渔民发现,自己所养的鱼不断地死亡,而经过政府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水面的漂浮物是磷,乌江水被污染了。

  经过大致的估算,去年5月28日后的几天,夏开荣的鱼至少死了6万斤,仅有3万斤的鱼侥幸存活。

  但夏开荣并不是这些渔民中最倒霉的。在乌江上,夏开荣的10多个亲戚在一起养鱼,他的这些亲戚中,鱼苗死亡量最少的都在万斤以上。

  初步估算下来,这些渔民在当天就损失了数十万元。而这只是乌江大坝上游发生的事情。在随后的几天里,下游的渔民也发现了自己的鱼集体死亡。

  当地一位渔民对此仍后悔不已。他说,自己在5月28日以后就听说上游的鱼大面积死亡,但却没有去检查一下自己的鱼到底有没有出事。

  实际上,他去检查也于事无补,鱼的死亡几乎是同时开始的。

  36岁的余开学也是一位渔民,有100多个网箱,在发现自己大部分的鱼死亡之后,一下瘫在了船上。

  很多渔民说,这里损失最大的是他们养鱼协会的会长胡中华,死亡的鱼至少在上百万斤,当地村民为了证明他们没有说假话,还把胡中华的电话给记者,让记者亲自向他求证。

  经胡中华证实,去年,他的确死了上百万斤的鱼,现在,已经不敢再养这么多鱼了。

  “挖了10多个大坑埋死鱼”

  大批鱼死亡之后,当地政府要求渔民,不许把死鱼往市场上出售,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而渔民们都在等待着一个说法。随后,政府表示,将会出资购买这些死鱼,并让渔民将这些死鱼埋在乌江两岸的空地上。

  夏开荣记得,政府雇佣挖掘机挖了许多大坑,几乎所有的渔民都将自己的死鱼埋在了大坑里面。“政府挖了10多个大坑,全部的死鱼居然把这些坑填满了,甚至还有很多死鱼埋不下。”

  由于鱼死亡太多,当地政府在处理这些死鱼,断断续续花费了六个多月的时间。当地渔民称,他们把死鱼放在麻布口袋里面,当政府叫他们把这些鱼拿去掩埋的时候,许多鱼都只剩下了骨头。

  埋鱼事件还滋生了一系列事情。余开学说,当天在埋鱼的时候,许多妇女看到自己养的鱼被掩埋,忍不住嚎啕大哭,许多甚至哭晕过去。而另一些则长期的生闷气,导致家庭生活异常不和谐。

  “我叫你这个婆娘当初不要养,你偏要养,现在好了嘛。”余开学比划着当初夫妻之间因为鱼而争吵的情景。

  多次吵架之后的结果是,夫妻双方离婚。“闹得厉害,晚上吵,白天吵,好几对都离婚了。”余开学说。

  夏开荣的舅子本来就有病,这么多鱼一下子死亡之后,更是令他的病情雪上加霜,自己长期生闷气,几个月后就离开了人世,而她的妻子至今也不愿意再提此事。

  如果没有这次鱼的集体死亡事件,在这里的渔民们靠着乌江鱼的品牌,每年都能赚10万元以上。夏开荣老家的大房子,就是靠他在这几年里,养鱼而修建起来的。

  余开学还指望着再做几年,赚钱之后就回老家去享受生活。但去年的这次鱼集体死亡事件让这个36岁的男人不得不再次奋斗6年,甚至更久。

  渔民现状——

  污染源没确定,赔偿无下文

  当地政府表示,让渔民自己称好死鱼的重量,然后按照5元一斤不等的价格赔偿。许多渔民说,实际上,政府赔偿的价格只是市场价格的一半,而有些品种甚至更低。

  但像夏开荣一样的渔民们并没有得到赔偿。

  “我们是借的政府的钱,并不是赔的。”夏开荣说,当初在鱼死亡之后,他们身无分文,而为了起家,或者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政府答应借钱给他们,“还打了借条的。”

  众多渔民表示,在鱼死亡之后,他们并没有得到赔偿。一位渔民说,经过打听,造成此次污染的工厂是来自上游的黄磷厂,黄磷厂也答应拿出钱来赔偿,但后来也没有了下文。

  在这里最大的养鱼户胡中华也说,自己并没有得到赔偿,当初都是借的政府的钱。

  这些渔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大多来自四川地区,被污染之后,大多损失了数十万元,而基本上没有得到赔偿。

  事实上,乌江大坝附近,离这里几十公里的开磷化肥公司成了重点怀疑的对象。

  据新闻报道,2010年,省人大代表《关于督促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整治乌江河库区水体污染的建议》列为2010年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督办建议,其办理情况显示,今年年底,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解决了对周边河流水体污染问题。

  自发现乌江水体被污染以来,中化开磷截至去年11月,已探终孔110个,计12000米,用以做抽水实验。同时,回用水项目已按计划实施,完成了回用水项目抽水井围堰工程,正实施抽水井地下工程。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至今未找到污水渗漏的污染源。这也意味着,乌江水的污染源一直没有找到。

  按照有关规定,造成水污染事故的排污单位,如造成渔业污染事故的,应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但是污水到底从何而来?无法认定排污单位,渔民如何获得赔偿呢?

  “现在的水看起来好多了”

  现在,很多渔民都在观望,他们仍沉浸在当初的美好之中。

  夏开荣记得,他10年前,从四川老家贷了几万块之后,来到乌江养鱼,所赚的钱每年还账后,还有大部分的节余。为此,他在老家修起了房子,三个孩子也能幸福地生活。不过,污染事件将他的美好生活击碎之后,夏开荣开始犹豫起来。

  “如果不是还差政府的钱,我们早就回老家了。”他说,“不养鱼没办法啊,差的是国家的钱,走到哪里都是要还的。”

  很多渔民都说,他们在养鱼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向当地的农业银行或邮局贷了款。

  余开学说,以前每个月都是按时把钱打到农业银行的账号上,现在每天不管喂多少饲料,受了污染的鱼长得很慢,或者根本不长,鱼卖不出去,自己基本每个月都会被追债。

  今年,由于乌江大坝前不久才开闸放水,再加上汛期刚来,大坝上游的水从肉眼看上去,已同清澈的河水没有什么两样。

  “以前我们开船在河上的时候,船的两边都漂起很多白泡泡,现在的水看起来是要好的多了。”余开学说,他正在考虑要不要再次进行大规模的养殖。

  这也是大多数渔民的希望,不过明显是忧虑大于希望。因为如果再来一次去年那样的污染,就真的可能倾家荡产。

  “今年也只是试着养一点,不敢再大规模的养了。”余开学说。

  当记者把环保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乌江被重度污染的消息告诉他时,他很庆幸自己没有多养。

  “再看看吧,如果污染还是这么大,也就只有回家去了,不养了。”站在自己的游船上,一位渔民很无奈地摇摇头说。

16、大连PX项目遭抗议停产搬迁 解密PX项目环评真相

来源:中国经营网  2011-08-15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815/257164.html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8月14日,央视报道称,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该项目立即停产并且正式决定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将被搬迁。

  大连市民强烈反对PX项目

  北方工业重镇大连,在整个半岛埋下了一整条石油化工产业链。就在塌方处背后几十米处,一家当地民企控股的合资公司堆放了几十个装有易燃毒品的储罐——这是中国最大的一条单品芳烃生产线(以下简称PX项目),投资超过25亿,年产70万吨。

  PX是一种基础的芳烃化合物。目前对其毒性,国际上存在争议。一方观点认为,PX有毒,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对胎儿有极高致畸形率,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另一方认为,PX属低毒物质,缺乏对人体致癌性证据的物质。

  据中华工商时报消息,8月14日天上午,万名大连市民集聚在人民广场大连市政府门前,对险些因为台风“梅花”酿成重大泄漏事故的福佳大化PX项目表达抗议,要求福佳大化PX项目搬出大连。市民高呼“求真相”口号,同时打出横幅标语。其中,一些情绪激动的市民还要求福佳大化PX项目“滚出大连”,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生命”。10点30分左右,新上任不久的大连市市委书记唐军和大连市市长李万才等来到市民面前。唐军向广大市民郑重承诺:福佳大化PX项目一定搬迁,大连市委、市政府将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新华社称,大连市政府承诺搬迁该厂,但报道未提到该厂可能被搬迁至何处。

  据了解,福佳大化70万吨芳烃(PX)项目于2005年12月得到国家发改委核准,2007年10月项目开始土建施工,2008年11月完成装置建设,2009年5月进入试生产,2009年6月正式投产。该项目总占地面积达80公顷,含流动资金共投资95亿元,据称此项目年产值约260亿元,可纳税20亿元左右,是目前中国单系列规模最大的芳烃项目之一。

  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由民企福佳集团和国企大化集团合资建设,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控股的联合芳烃石化项目。就经济意义来说,该项目是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背景下,作为辽宁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的重大项目,该项目的兴建,延伸了大连石化产业从炼油到PX,到PTA,再到聚酯切片的石化“黄金产业链”,填补了大连石化只有“油头”没有“化尾”的空白。

  然而,这个如此重大而“敏感”的项目,一开始大多数大连市民并不知情。

  据了解,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从一开始就存在对环境风险估量不足的问题。只从依托大连大孤山石化产业园区,形成石化产品上下游产业链,便于物流等经济利益方面考虑,忽视了周围石化罐区密集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忽视了离海边太近极易遭受自然灾害冲击的风险;忽视了离市区太近对居民生命财产构成的威胁。

  特别是该项目的安全防范措施不规范、不严格、不周密。连最起码的防波堤建设,都不及时、不坚固、不标准。有分析人士称,如果台风过早地来临,或此次“梅花”对大连的冲击再猛烈一些,后果将不堪设想。

  8月8日上午,受热带风暴“梅花”影响,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附近防波堤被冲毁,防波堤发生两处局部坍塌,坍口处最长处约30米左右。对附近两个装载有毒化工原料的罐体产生威胁,其中最近的罐体距堤坝仅15米。大连市政府立即启动灾害急救援预案,组织上千名消防官兵、部队官兵紧急抢险,使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发生溃坝事件后,大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这家工厂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充分听取和注意由此引发的民情民意。大连市政府9日连夜召开专门会议,特别把福佳大化PX项目搬迁问题,提到解决大连环境风险的重要议程上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由权威部门和专家组成的调查组,对福佳大化PX项目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给予科学和负责任的解释,对PX项目搬迁问题进行论证,尽快提出方案。

1  2  3  4  5  6  >>  

17、大连福佳大化停产搬迁 国内多地PX项目争相上马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1-08-15宋冰 严浩泽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15/2OMDY5XzM1NzM2OQ.html

原题:化工围城中的各地PX冲动

核心提示:放眼全国各地,在各种大型化工项目纷纷上马的背景下,PX项目也非大连独有。

饱受争议的大连福佳大化PX(对二甲苯)项目的去留有了定论。

昨天,央视报道称,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该项目立即停产并且正式决定这个项目将被搬迁。

放眼全国各地,在各种大型化工项目纷纷上马的背景下,PX项目也非大连独有。

如何在工业文明与环境承载这两条钢丝绳上平稳前行,并找到权衡各方利益的“重心”,这是摆在一些地方政府面前的决策考题。

大连官方的应对

昨天,大连官方对当地民众的诉求进行了正面回应。

当天下午,大连市政府以扩音器喊话的方式向市民发布公告:市政府研究决定,福佳大化PX项目尽快搬迁,同时鉴于搬迁需要制定科学的方案,现在立即停产。

官方在对市民热爱大连、保护环境的心情表示理解的同时,请大家理性表达,并自觉维护大连的社会稳定。

大连市民于先生称自己的居住地距离福佳大化PX项目只有十几公里。

他表示,有家人和同事到开发区海域游泳,许多人回家后竟然浑身起红疹。后来,他们对海水取样并到相关部门检测,结果是“苯超标”。

PX是一种基础的芳烃化合物。

目前对其毒性,国际上存在争议。一方观点认为,PX有毒,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对胎儿有极高致畸形率,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另一方认为,PX属低毒物质,缺乏对人体致癌性证据的物质。

事实上,大连市政府已经于9日连夜商议,将发生溃坝事件的福佳大化PX项目搬迁问题正式摆上工作议程。

一位王姓先生表示,自己注意到了官方的上述表态。

 “我觉得政府的态度很积极,但我更想知道,要论证多久,搬迁有没有时间表。”他说。

上午11时,大连市相关负责人对公众明确表示,坚决搬迁PX项目。

密集的增产

包括国家发改委、新华社和各地政府网站在内的公开资料显示,除了大连,目前各地规划、在建或已经建成的PX项目分布在山东青岛、浙江宁波、上海、新疆乌鲁木齐、江苏南京、河南洛阳、天津、辽宁辽阳、海南洋浦半岛、福建泉州、福建漳州、广东惠州和江西九江。

2002年,由于我国针对PTA(精对苯二甲酸)由限制改为鼓励政策,国内市场一直被抑制的需求迅速爆发,并直接拉动了上游PX的需求,使得随后五年PX的消费量陡增。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PX产量从1995年的84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225万吨,同时进口量也从1995年的1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155万吨,进口依存度到2005年已经升至41.8%。

为了适应经济增长对原料的需求,以及降低出口依存度,国家发改委2006年出台的“PX‘十一五’建设项目布局规划”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4个PX改扩建项目,新增产能183万吨;此外还有6个新增PX项目,新增产能415万吨。预计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中国大陆的PX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PX项目,主要分布于因经济发达而对化工企业需求旺盛的沿海地区。

在青岛,国家发改委网站一则消息显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丽东化工,PX产能达63万吨/年。不过,虽然直到201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才核准了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芳烃项目申请报告,但2007年青岛丽东化工就已经正式投产。

这并不是PX冲动的唯一表现。

增产是另一个主题词。

2005年9月,中石油辽阳石化提前190天建成年产45万吨PX生产装置。

据《辽宁日报》报道,这一项目年生产能力原来为25万吨,投产后又将提高到70万吨,国家发改委2007年转载的一篇报告更是透露,项目产能将增加到160万吨/年。

而在南京,2007年《中国石化报》的一篇报道就称,2007年南京扬子石化的PX产能已经达到80万吨/年。当时国内恰逢化纤原料需求激增,导致对主要聚酯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投资也迅速增加,继而形成对(PTA)原料PX的大量需求。

中石化扬子石化有限公司网站上的信息则透露,现扬子石化有限公司拥有包括140万吨/年芳烃在内的60余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

而根据宁波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该市在此期间的PX产能要达到200万吨等。

其中,就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70万吨PX项目,宁波市发改委早在2005年5月就已经向国家发改委上报申请报告。

而根据中石油镇海炼化网站信息,该PX项目拥有100万吨/年芳烃生产能力。

洛阳石化也拥有21.5万吨/年产能的PX项目。

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核准了中石化洛阳分公司扩建项目,将PX生产能力由23万吨/年提高到68万吨/年。

除了上述项目,福建炼油化工70万吨/年PX项目在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核准。

同样是在2009年,海南炼油化工60万吨/年PX项目,以及中海油南海石化(惠州)PX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后者是当时单线加工能力最大的该类项目。

地方的权衡

民意的诉求有时确实能够影响一些地方对PX项目的决策。

福建漳州官方的最新消息显示,漳州古雷PX石化项目即将于8月份试投产,效率之高令人称道,因为根据此前的计划,该项目本将于今年底才基本建成。2009年3月,国家发改委核准了福建漳州对二甲苯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80万吨/年。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PX项目此前计划选址厦门但因争议太大而搁浅。

厦门的PX叫停事件,某种程度上担当了普及公众对PX项目了解的启蒙角色。

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PX项目建设前后显得尤为引人关注的,除了石化公司令人称奇的投产效率,还有项目周边居民的极大疑虑。

2007年2月8日和3月30日,丽东化工所在的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先后举行两场分别针对媒体和市民的环保说明会,旨在打消市民疑虑。

2009年当地媒体报道称,金陵石化公司投资的PX项目部分子项已投入生产,这一项目也曾引发民众担忧和质疑,但南京“市长信箱”进行了相关澄清。

经济效益和安全忧虑,两相比较,需要审慎权衡的是地方政府。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对媒体表示,投资近百亿建一个PX化工项目,在地方政府眼中,增加税收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还在于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各地在上马此类项目时,纷纷对其环保方面的努力作了宣传。

18、铬渣污染通报,缘何拖延两月?

来源:新京报 2011-08-15 □杨涛(检察官)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8/15/content_264927.htm?div=-1

从污染事故发生到新闻通报的发布,这中间到底存在多少不为人知的博弈?当地政府在信息封锁上,又做了什么样不光彩的事情呢?

云南省曲靖市政府8月13日晚向媒体通报称,此次云南省陆良化工公司剧毒工业废料铬渣非法倾倒导致的污染,造成农村77头牲畜死亡。因距当地群众饮用自来水水源地很远,未对群众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未造成人员伤亡。对农田的污染状况尚在进一步观察和监测之中。对南盘江的水质情况,据环保部门今年的监测,至今未发现六价铬超标。

不管曲靖方面如何夸耀自己处置的及时和造成损失之小,一个问题始终会萦绕人们脑海:为何在事发两个月后,才向社会通报这起重大污染事故?

毫无疑问,这起发生在6月的污染的事故,情节重大。按照《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预报、发生和处置等情况”,政府必须主动公开,为何要等到两个月,并且是在媒体披露后才被迫公开呢?

而且,媒体披露也不是一帆风顺,《云南信息报》8月13日作出报道,但当天该报的电子版就被撤下。然而,这则消息经过网络广泛传播后,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惊动了云南省环保厅和下游的广东环保厅,在这种情形下,云南省曲靖方面才站出来。从污染事故发生到新闻通报的发布,这中间到底存在多少不为人知的博弈?

人们不会忘记,如果不是2010年7月初的那场洪水,紫金矿业或许还将继续被无数的光环包裹,然而,早在洪水前,紫金矿业的污染就触目惊心,但当地政府却将污染的盖子死死捂住。渤海油田泄油事件,有关方面公布事故同样是姗姗来迟。

隐瞒污染信息,似乎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惯常手法,那么,在曲靖这起污染事故中,情况是不是真的如官方通报的那样,仅是两名节省运输费用的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行为,这里面到底有无政府官员的渎职、失职。为何这一起污染事故迟迟得不到媒体的报道,污染地区的公民到底费尽了多少周折,冲破了多少利益罗网,才将消息传递出来,当地政府在信息封锁上,又做了什么样不光彩的事情呢?

看来,曲靖方面必须进行完整的信息公开,包括这次污染事故的发生、影响和处置,地方官员的责任,以及是否存在隐瞒信息等多方面的情况,如果他们不愿意全面进行信息公开,上级政府就有义务帮助督促他们公开,满足民众的知情权。

19、只有事后问责,铬渣污染“覆水难收”

来源:齐鲁晚报 2011年08月15日 □魏文彪 

http://epaper.qlwb.com.cn/html/2011-08/15/content_176601.htm?div=-1

    相关企业应当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断强化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相关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尽快摒弃唯GDP至上发展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真正将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

    云南省曲靖市政府新闻办8月13日晚向媒体通报“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剧毒工业废料铬渣非法倾倒致污”事件前期处置经过及下一步工作措施。通报称,此次因铬渣非法倾倒导致的污染,共造成倾倒地附近农村77头牲畜死亡。因距当地群众饮用自来水水源地很远,未对群众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未造成人员伤亡。(据8月14日中国广播网)

    据通报,经过全面调查核实,非法倾倒在曲靖市麒麟区的剧毒工业废料铬渣,系与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签订铬渣运输协议、承运该公司的铬渣的吴某某、刘某某所为。两人在承运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铬渣的过程中,受节省运输费用的利益驱动,在麒麟区三宝镇、茨营乡、越州镇的山上倾倒剧毒工业废料铬渣,导致了致污事件的发生。现两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正在按司法程序处理。

    从表面上看,非法倾倒铬渣造成污染只是吴某某、刘某某两人的个人行为,但是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显然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剧毒工业废料铬渣系由该公司生产所产生,所以该公司是保证这些工业废料得到无公害化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第一责任人,其责任不能因为让他人承运而得到消解。即便是让他人承运工业废料,该公司显然也应注重考查承运人的品质与诚信,将该项事关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承包给那些懂法律、讲诚信、守信誉的人进行。而且在承运过程中,该公司也应履行监管职责,确保工业废料被全部运送到相关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而绝不能让承运人半路倾倒废料污染环境的事件发生。

    另外,在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剧毒工业废料非法倾倒致污事件的发生上,当地环保部门也应承担相应责任。据通报,负责承运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铬渣的吴某某、刘某某两人,共在麒麟区三宝镇、茨营乡、越州镇的山上倾倒剧毒工业废料铬渣140余车,共计5222.38吨。而像这样大规模倾倒工业废料的行为,显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当地环保部门能够积极履行职责,显然不应该等到共计5222.38吨的铬渣被倾倒、且在麒麟区部分村民反映部分放养的山羊死亡之后,才发现吴某某、刘某某两人的污染环境行为。尽管据通报,非法倾倒铬渣致污事件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及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但是唯有有关部门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到前头,注重事前预防而不仅仅是事后处理,才会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防范污染事故给民众生命健康造成损害。

根据通报,非法倾倒铬渣污染环境的吴某某、刘某某两人现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正在按司法程序处理,但是对于该起事故的处理,除了需要依法处理吴某某、刘某某两个直接责任人之外,显然还有必要对存在监管不力现象的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与当地环保部门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对其作出严厉的处罚。更为根本的则是,相关企业应当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断强化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相关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尽快摒弃唯GDP至上发展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真正将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如此改变发展观念与模式,不断强化职责意识与监管力度,才能真正有效杜绝类似污染事故的再发生,更为切实地保障民众生命与健康安全。

20、环境污染首先是当地人的噩梦

来源:长江日报 2011 年 8 月 15 日 □王亚欣

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1-08/15/content_4872179.htm

    近日,一则云南省曲靖市铬渣污染废水可能污染珠江源头的消息,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云南省曲靖市回应道,该地铬渣非法倾倒致污已经处理,污染物未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也未直接排入珠江源头。

    云南曲靖的通报称,非法倾倒的工业废料铬渣有140余车、共计5222.38吨,造成倾倒地附近农村77头牲畜死亡,未造成人员伤亡,对农田的污染状况尚在进一步观察和监测之中。铬渣污染对当地的影响也未完全消除,数万吨的铬渣还堆放在当地一家化工厂里,而这些剧毒污染物就在南盘江边的不远处。

    无疑,这是一起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性质恶劣。值得注意的是,对这起事件,云南曲靖当地政府是在外界的压力下才“被迫”作出回应。事实上,早在6月12日,当地环保局就接到有山羊饮水后中毒死亡的举报,但直到8月12日,网友微博爆料,担心有毒物质排入南盘水,引起珠江污染后,事件才因网络的发酵、媒体的介入,进入公众视野。

    近些年,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污染事件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哪怕它远在千里之外。对远方的人们来说,环境污染可能是一个事件,而对事件发生地的居民而言,环境污染是实实在在的噩梦,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

    人们经常能够看到“癌症村”、“结石村”、“怪病村”之类的报道,其中一些与当地的环境污染不无关联,但大多数仍停留在怀疑、推断的层面。试想,环境污染物渗入土壤,进入水源,改变周边生活环境,生活在当地的居民岂能毫不受到影响?可见,即便是怀疑和推断,也并非全无道理,但鲜见有被坐实为环境污染,更绝少见到当地居民据此提起诉讼或要求赔偿的事例。

    此前,发生在厦门、广州,最近发生在大连的一些可能带来环境风险的工业项目,大多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就是因为任何环境威胁,当地居民都是第一个和最大的受害者。近年来,随着产业的梯度转移,重污染企业转向偏远落后地区,环境污染也可能随之转移迁徙。比较发生在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偏远落后地区的环境事件的局面和走向,就很值得深思。

    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落后地区更不易躲避环境的污染,一部分是由于医疗化学知识和环保意识的缺乏,更多的则是源于利益表达渠道和话语权的不对等。比如城市与农村在遭遇环境危机时,城市会受到更多关注,市民群体的抗议会得到更多的瞩目,而农村村民却没有更多办法,投诉无门,很多时候都是无奈地接受,在那里自生自灭;而偏远落后地区的环境问题,如果不是有什么特殊之处,也很难获得社会舆论的持续强烈的关注。

就本次事件来说,人们对珠江水质的担忧不无道理,广东环保部门称“未发现异常”的说法也可能属实,但铬渣污染仍是盘旋在曲靖当地居民头上的一团乌云,他们可能长期受到此次事故的影响。

21、新华网评:谁让沙漠“长”出了高尔夫? 

来源: 新华网2011年08月15日刘道彩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8/15/c_121858260.htm

    生态脆弱的沙漠地区,竟然“冒”出耗水惊人的高尔夫球场,且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这就是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日前在陕西榆林发现的咄咄怪事。(新华网8月14日)

    据了解,该高尔夫项目于2009年启动建设,占用土地约4000余亩,是陕西境内最大的高尔夫球场。目前虽已投入运营,但建设高尔夫球场的相关审批手续并没有办理。

    按照规定,高尔夫球场的建设需要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审批,而榆林高尔夫球场也和我国大部分违规球场一样,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由地方假借建造体育公园等名义绕过了国家审批程序。据报道,目前,榆林高尔夫球场打一次球的花费在1100元左右,节假日更是涨到1800多元。虽然当地政府在球场对外宣传上称是旨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功能”,但如此高昂的费用又有多少市民能消费得起?到底是谁在消费这种天价娱乐项目?

    高尔夫球场是耗水大户,绿地养护需采集大量地下水。而榆林市地处陕西北部,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因为缺水,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脆弱。据报道,随着高尔夫球场的修建,这里的村民们明显地感觉到井在加深,水也少了,灌溉庄稼都成了问题。而且,由于球场耗水量巨大致使地下水位下降,已经造成地表固沙防风的植被因缺水死亡,让当地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然而,就是这样的即违法国家政策,又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为何能在地方顺利上马,并被当成了地方的形象工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榆林沙漠高尔夫违规建设是一面镜子,可以窥见目前我国高尔夫整治的困境。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高尔夫的禁令下了一道接一道。今年4月,国家11个部委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展开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虽然禁令众多,但违规高尔夫球场建设仍未停止。近日,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线索和信访受理情况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土资源部违法举报中心接到涉及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的违法违规线索34个,比去年同期上升31%。全国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问题扩展势头明显,而且从沿海地区向东、中、西部全面蔓延。

    违法违规征地、违规规划建设、违规采集地下水、有令不从、有禁不止……“高尔夫”为何能如此之牛?到底谁在为违规上马的高尔夫球场撑腰壮胆?虽然国家已经明确表示出整顿高尔夫的决心,但如果不深挖利益内幕,不严打高尔夫背后的“保护伞”、严惩违法违纪人员,恐怕违规高尔夫建设仍难以停止。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