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5
六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1“江河十年行”大旱中的寻访系列报道:
1、绿家园志愿者: 2011“江河十年行”大旱中的寻访之五——锦屏”处女”峡谷的今天(作者:汪永晨)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4790.html
专题报道:
2、中国国内报道: 三峡工程屡成舆论热点(作者:尹鸿伟)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6/1141308896355_1.shtml
3、南方周末: 给三峡工程“涂脂抹粉”无法回应社会公众疑惑(作者:李铁)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1-06/24/content_25916499.htm
特别策划:
4、人民网: 北京突降最强暴雨 交通瘫痪车"泡汤"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217/225223/index.html
环境资讯:
5、经济参考报: 40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进“黑名单”( 作者:梁嘉琳)
http://dt.people.com.cn/GB/14985711.html
环境曝光:
6、每日经济新闻: 五矿为“复制”奥地利村庄挖空惠州半座青山( 作者:作者:胡廷鸿)
http://money.163.com/11/0624/01/779D1KAV00253B0H.html
7、新京报: 苹果中国供应商中毒员工已离职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6/24/content_246352.htm?div=-1
8、中国新闻网: 河北千亩地被占建高尔夫场 4次停工通知未叫停
http://env.people.com.cn/GB/14986230.html
南方周末绿色专题:
9、南方周末: 陆佑楣:为什么要妖魔化三峡工程?(作者:吕宗恕)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681
10、南方周末: 华北城市供水危机迫在眉睫:要南水北调,还是要海水淡化?(作者:冯洁 实习生 史秋娟)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686
11、南方周末: 让那些银行变“绿”,太难了!(作者:袁瑛)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684
深度报道:
12、每日经济新闻: 北京通州遭遇20余家化工厂围城(作者:李泽民)
http://money.163.com/11/0624/01/779D1TD300253B0H.html
13、经济参考报: 哈药“污染门”:折射“原料药大国”的现实困境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6/24/c_121577711.htm
环境评论:
14、人民网观点频道:暴雨致积水严重,城市内涝是考验更是拷问(作者:王石川)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4984528.html
15、观点中国: “首堵”变“水城”,不堪回首的城市发展史(作者:王传涛)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55_18155.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2011“江河十年行”大旱中的寻访之五——锦屏”处女”峡谷的今天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1-06-24 汪永晨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4790.html
2011年6月11日晚上,我们到了雅砻江锦屏电站所在地。2006年绿家园“江河十年行”第一次走到这里时,我们这些走南闯北的人认为这里简直就是处女峡谷。
锦屏峡谷
锦屏峡谷
雅砻江位于四川省西部,凉山州盐源、冕宁县境内。是金沙江最长的支流。锦屏山位于冕宁县境西部。雄居雅砻江河套,西、北、东三面环江,拔地而起,直上云霄,气势磅礴。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座之多。锦屏山最雄,位于锦屏乡,海拔4193米,岩壁矗立似屏,景色壮美,古有“锦屏山,宝带水”之称。锦屏山地处断块褶皱带,山体侵蚀严重,岩石裸露,多石灰岩,溶洞发育,内有钟乳、石笋、地下河等奇观,加之山高、坡陡、谷深、支沟众多,形成仙人洞、晏易卡、簸箕天、倒关门、一线天等自然景观。清中叶,振威将军熊芝辅带兵镇守泸宁,修泸宁街,建仙人洞祖师庙。东麓有熊氏夫妇的墓地,墓前碑阙高大,石刻精美。
雅砻江大峡谷,长99公里,是县境内最长、最深的峡谷,雅垄江环绕锦屏山而流,江水湍急,江面海拔最低点1700米,与峡谷两岸高山的相对高差达2000米左右,风光壮丽,不逊于三峡。虽然水道礁石密布,不能行舟,但沿锦屏山一侧谷底山坡上的马帮小道徒步或骑马行进,另有一番景致,具有震撼人心的观赏效果。尤其是春秋时节,满山满谷五彩缤纷,冬季山顶白雪皑皑而河谷仍如夏季郁郁葱葱。再有,雅砻江180°大转弯江段是在冕宁境内,在周边地区,无类似景观,因此大峡谷具有特殊价值。
锦屏峡谷中
这特殊价值是什么呢?雅砻江谷深流急、上下游水位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承担着重要的为下游供水的职能。水量长年相对稳定、水质较好,是我国规划开发的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将建设21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856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半三峡。经国务院批准,目前雅砻江水电开发已开始全面实施。目前正式开工建设的锦屏水电站为其下游梯级电站的龙头。装机容量达800万千瓦,坝高305米,为世界第一高拱坝,其工程规模与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仅一级大坝工程和二级引水隧道工程,总投资就已经超过450亿元。“江河十年行”从第一年2006年到那儿,工地上就可以看到电站的二级引水隧道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雅砻江上的锦屏大坝建在由上千米陡峭山岩与湍急江流构成的峡谷中,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突如其来的岩石爆裂、一泻百米的洞中涌水、泥石俱下的塌方滑坡经常发生,其技术要求与施工难度都是世界级的。
下面这段是“江河十年行”2008年时我们去时媒体的报道:“2008年6月30日晚,一场暴雨突降四川冕宁,7月1日凌晨1时许,位于冕宁县西南约80公里的里庄乡董家沟暴发泥石流灾害,数十数百公斤乃至上吨重的山石随浊浪汹涌而下,扑向由汉、彝、藏、蒙四民族构成的里庄乡里庄村,泥石流所到之处,人畜饮水管道断裂、耕地毁损、合抱粗的大树被拦腰砸断……
石流源自何方?人们溯浊水而上,很快在上游不远处找到了答案。原来是锦屏水电开发公司施工单位为节省开支,未按规定将修路产生的荒渣全部倒进指定沙场,而是就近就便倾倒,致使大量荒渣从半山腰顺陡峭山坡直接滚落谷底。堆积的荒渣栏断溪流,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塘(堰塞湖),这些堰塞湖因6月30日的暴雨而溃坝,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逐一垮塌,洪水挟裹着乱石直扑下游,一路肆虐,之后冲进奔腾的雅砻江。
今天中国的泥石流有多少是真正的天灾,有多少是人祸,多希望有人做一下这个研究课题。
我们在锦屏跟踪访问的人家男主人叫代兴民。2006年我们去时知道,他们以为修电站可以让他们多找些活路,专门买了一辆大卡车准备拉活儿。可是2008年我们再去时,他们家的大卡车卖掉了。那年我们知道,工地多用自己带来的人。他们不但活路没找到,而且,连养蚕的桑叶也被过往大卡车扬出的烟尘覆盖,弄得蚕都不吃了。这是代家怎么也没想到的。
2006年我们去采访时,当地人还有一个担心:如果修了锦屏电站,这里的大江会不会也像外面那些大江似的没有了水。那次,我们要用十年的时间跟踪的代兴民说:我们这么好的大江给我们留下一点水也好
2008年锦屏电站在锦屏大峡谷中
2008年的代兴民家
2008年,“江河十年行”去时,代兴民家又添了新的发愁事。原来是有领导把他们家门口的一段江包给了一个采金的工程队。结果金没采到,把江里挖得一塌胡涂不说,挖沙后水面的涨落,还淹了江边农民的地。那可是全村的口粮地。为此,他们多次找了有关领导,可是总是一直没有解决。为此,他们对政府很有些意见了。
2008年我们去锦屏电站还离着老远,就看到位条新修的公路前挂着牌子“电站专用”。今天走到那时,大路修得漂亮极了。可是无论我们怎么说,当兵守在那儿,就是不让我们走这条路,很多等着的人都帮我们说情,央视的记者还亮了记者证,我们说是去拍雅砻江大峡谷的,死活就是没让进,我们只好绕去了。本来一个小时的路,这一绕就要五、六个小时。我们一年只来一次,当地人盼着修路,修好了路不让他们走,心里会是什么滋味,进去后我们要问问代兴民。
河床上的挖
修了电站后老百姓家门口的路
在绕行的大山里走,路之烂,和路边的河床之烂,真是让人看了心都疼。大自然的河,就可以这么挖吗?等到河水干了,河水泛滥了,往老天爷身上一推了事,天灾嘛,我们人有什么办法,这样对待河流,让河流成了这样,也是天灾吗?
2006年时的代兴民
2011年代兴民和他家江边的山“破”
前两年我们到代家时,都是晚上了。2008年更是到了晚上11点才到了人家,今天是晚上8点多到的。一进门老代就问我们:你们有两年没来了吧。我们说是。
两年了,他家的房子没有变,人也没怎么变。我先问他:2008年儿子把车卖了,也辞了电站的工作,现在家里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老代说:现在他妹妹在电站里承包了一个工程,过去电站不用他们这本地人,现在也用了。他就在电站和妹妹一起做。儿子、儿媳现在一个在汶川搞建筑,一个去了浙江。而2007年我们去时,还在旅行社工作的女儿现在也辞了职,到内蒙古发展去了。这家人看来挺活泛。家里现在就老两口,老代说,现在的大问题就是老婆身体不好,天天吃药。
我们这样聊着时,老代的妻子突然问我们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我是如何回答的。
代妻:像你们这样采访有什么作用吗?
汪:你看中国现在的大河大江,一会儿干,一会儿涝,这两天不是又涝了吗?前一阵子干。所以我们想对中国的这些大江大河作一个十年的跟踪采访,就是记录这些江河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光记录江河,也要记录生活在江边的人家的变化。十年,我们选了10户人家,雅砻江就选了您家,我们2006年第一次来,也是从那边开车过来,走到这儿,您正好在外面,我们还有几个年轻记者想到你家后面的桥上拍些大山的照片,这样,我们就把您这家算成要跟踪十年的一家了。这两年没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路的问题。2008年来时,电站的警卫说不让我们从修电站那边走,大车要走我们今天走的这条路会很费劲,因为我们每次都有20多个记者专家,这次一共就几个人。您跟我们说说您有什么难处,我记得那次您说,这里在挖金,把您的家外面弄得都滑坡了,现在呢?
代:实际上是当地政府部门,也就是国土资源部门他们搞的。挖了半天也没挖到什么地也破坏了,倒时基本上把款赔了。
汪:你们家现在还开这小卖铺吗?
代:开着。
汪:小卖铺的生意还好吗?
代妻:现在好一些了。
汪:还好一些了?
代妻:方方面面都有提高。
汪:生活水平提高了。
代妻:原来是六千块钱一个月,现在应该有八千左右没问题。
汪:你家现在一年大概全都算上收入能有多少?
代:也就是五六万块钱。
汪:2006年那个时候多还是现在多?
代:都差不多,没有发展。但是我们现在的开支增大了。老婆一个月要800块钱的药费,她血压高。老婆52岁了。
汪:最大的负担就是这个药钱?
代:嗯,药钱。孙儿也要花钱。每个月花几千块钱。
汪:你在这个房子住了多少年了?
代:我1991年住的。
汪:那时为什么搬到这儿来了?
代:当时觉得在路边上。
汪:当时是可以随便搬到这盖房子?
代:当时可以,但是还是要办手续的。
汪:那你们选的地方挺好的,正好在这桥边,做生意就好做了。
代:嗯。
汪:这个房子当年盖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代:2万多。
汪:现在你觉得这个房子值多少钱了?
代:现在可能要10万多吧,当时这个房子很便宜,我1991年修这个房子的时候在我们这儿还算比较好的房子了。
汪:你们家喂了猪吗?
代:对,有2头猪。
汪:是自己吃还是卖?
代:自己吃。
汪:2头都是自己吃?
代:都吃。
汪:腊肉什么的一年都够了。
代:腊肉可能吃不完
汪:你觉得你们这的人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希望我们帮您解决什么困难吗?
代妻:看病不方便。我有糖尿病,吃的药要到西昌去买。
代:冕宁买不到。
汪:那去一趟西昌要多久呢?
代妻:坐公共车要花七个小时。
汪:现在电价什么价?电每度多少钱?
代:一户人一个月在60度以内是4毛8。60度以外的比这个钱要多。
这里全村是4个社,3个社是汉族,1个社是彝族。原来彝族是住高山的,现在彝族下平地了。
汪:这边上学方便吗,有学校吗?
代:我们这边有学校,也就是2公里。这边教学质量不好,家庭好一点的全部送外面去了。
代兴民自己是初中毕业就教书了。说到教书,他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代:我是从1973到1985年教书的,实际上1972年我还没毕业才14岁,我爸爸是乡里管理学校的主任,也就是说整个李庄的学校他来管,他必须要我教书,因为那个地方很偏远,高山上。他就死死的把我留住,因为他是个老干部。我想去当兵,体检各方面都合格了,接兵的人到我家来接我,结果爸爸说不行,不让我走。
汪:就是让你教书。
代:那个时候属于民办,一个月就几块钱。
汪:几块钱?。
代:到1985年十几块钱。我教出的学生,一个在财政部,一个在卫生部,还有当校长的。可因为是民办老师,在冕宁县,民办老师退休金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没有办法。
汪:你不去找找,努力一下。
代:也没有去努力,努力也没用。
代兴民说县里像他这样的民办教师不止他一个,但他的教龄最长。当年是为了山里的孩子才留下的,现在这样的待遇,让他有点心寒。
在老代家给孩子买完糖的农民张德新
路上遇到去赶集的人
山里人的日子
张德新,是我们在代兴民家的小买部看他给儿子买糖时见到的。央视的李路说,咱们跟着他回家吧。我们问他家有多远,他说,自己爬四十分钟,我们要上去,差不多两个小时候。为了也能了解代兴民邻居家的生活,我们决定还是和他上山看看。
昨天晚上采访完,我们住在了离代兴民家二公里之外的里庄。6月12日一大早出来,随便和街上的人聊聊,他们说得最多的困难一个是路太坏了,还有一个是用水的问题。中午我们会回到里庄,昨天晚上十点多吃晚饭时,碰到这里一位女村书记,她答应今天中午和我们一起吃饭。
今天早上一出来,让我最遗憾的就是,当年我们认为的处女峡谷的两岸,因为修村村通公路,已经被破坏成了这样。,而这路修了又没法用,因为还没有钱修桥。只能放在这儿。当地人说,修了路比原来爬山更可怕了,原来从没有过泥石流,现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滑坡,就来泥石流。
破碎的大山
村村通公路把山修成了这样
村村通公路
我们走在修出来的路上
树掉在了路上
远处是自然中的岩壁,近处是人修的路
张德新 38岁 汉族 儿子8岁。老婆丧偶再婚,带来一个大儿子现在在外打工。因他们家是在大山上,地是一点点开荒开出来的。多大面积他也不知道。家里养牛一头干活用。喂猪、养鸡10只(都是公鸡 母鸡不好喂)桑树养蚕、还种着水稻。庄稼地里,加上养殖一年能挣万把块,打工收入是80块一天,但他一年就外出两三个月 其他时间都是在种地。
老婆来了
背上的篓到了老婆的背上
家里的水田和房子
给儿子买的好吃的
张德新是过日子的好手,更是会欣赏大自然的人。我们本就是去他家看看,可是,望着眼前的风景,加上他老婆一回家就把刚买来的肉烧了出来,酒开了来,馋得我们几个人再也走不动了,筷子都没有就吃开了。
好些天了,面对那么多的不公,面对那么多的伤害,对大自然,对农民。今天在张德新家,我们算是看到了自给自足,虽然谈不上富裕,但过得踏实的农民日子的过法。
站在张德新家往前看
刚从树上摘给我们吃的水果
吃得叫美
快到张德新家时,路过他们家的邻居时,家里的女主人在拉着牛耕地,我们还拍了不少照片。这户叫袁忠祥的家是彝族。一家7口人, 4个孩子念书让家里很是困难。泥墙草屋,我们路过他家时,女主人问我们能不能帮她家拍几张照片,我们答应回来时拍。我也让他的大儿子把家里的情况写下来,看我能不能找找愿意帮助穷孩子上学的朋友,帮他家一把。回来他的儿子详细地把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弟妹的年龄,文化程度写给我。而女主人带我们看的却是下面修路,炸山,让她家的地里出现的大坑小洞,加裂缝。
家里的地成了这样
这块大石头要是落在江里不知会是什么情形
地里的洞
家里的地出现了大裂缝,这位农家妇女没办法去向村里反映,让人不理解的是,村长来看了看说“等垮了再说”吧。临走还给了这样一句:注意安全。
这位农家女说:我们一家老得老,小得小,怎么注意安全?
耕作
连这样安稳、贫穷的日子也没有了安全。看着这位妇女焦急的样子,我们除了能帮她拍下照片,说是村领导让她带着照片去找人反映,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当时只是想,我们有关部门在大山里修路时,应该怎样面对这样千万年形成的大自然?又应该如何面对这位农家妇女的疑问:我们怎么注意安全? 山里有的自然,越来越少。我们艰难的在她家的地里爬上爬下时,在那块大石头前,这位妇女让我们快走几步,说它随时都有滚到江里的危险,而这么大的石头滚下去,会给雅砻江带来什么,谁知道?
被占用后的砖厂
我们在代兴民家时,还遇到这样一个人。他是听我们在访问,也凑了过来,他叫花胡依里,腿有残疾。曾是一位砖厂老板。43岁,彝族。没文化,一家六口 4个孩子都在念书。砖厂2003年开建,2004年建成。两台机器日产是3200块砖。可是二滩电站需要堆料厂时,他家就被强占用了,开始开出赔偿的价是26万。胡依里没有同意。他认为,这么大的一个厂怎么也要赔上百万才成。可是现在6年了一分钱也没拿到,还有无期地等。官司一直打到了省高院。打到中级法院都不交诉讼费 但是高级法院立案后电站没反应,一直就不了了之 现在继续打官司 生活困难。
锦屏峡谷的自然
锦屏峡谷的人为
我们中午没能和那位女村支书一起吃饭,但是在离开锦屏峡谷前,我们还是找到了她,还想听听一个村官眼里的峡谷景观应该如何。她对峡谷成了今天这样并没有什么遗憾。她说树还能长。在她看来,目前那里最大的问题就是路。她说:修一座电站,修一条专线,当地人不但不让走,专线没有修好前大车压坏的老路坑坑洼洼的,新路修好了,他们自己走去了,老路就没人管了。可怜的山里人,现在要想出出进进,只能绕道在颠簸的路上爬行。
这点我们是深有体会的,昨天只走了一趟,肠子都快颠出来,本以为修好了路可以方便出行的人,却不能享用,只能颠着出出进进,心中那份不平,这位村官,今天算是和我们发泄了个够。
穿红衣服的是村书记
如今,村里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早上听到的水的问题。我们和村书记聊时,村里不少人也围了过来。他们说:峡谷里一个镇上老百姓用的山泉水因管子时不时地被截断,造成全镇人吃水的困难。一个村里的领导,要协调这样方方面面的问题真是太难了,所以他希望我们也能帮忙呼吁一下。
从这位女村书记和周围人的亲热可以看得出来村里人没把她当外人。可是,我们聊时,旁边一位村民说的事,让我们又要说几句了,什么呢?锦屏电站站岗的武警战士,竟然有以威胁的口吻向老百姓借钱不还的事。老百姓因为要走好路,只好忍气吞声。这样的战士不送军事法庭,实在有损于我军形象。我在微博上发了这条,希望有人帮忙在网上查查这是哪个部队的。有人回我,这是个别现象。我当然同意这是个别现象,只是觉得,这样的作法应该杜绝,军民鱼水情,可是我们的老传统呀。
赶集归来
2011年的雅砻江锦屏大峡谷
早上我们一出来,碰到要去赶集的老两口,78岁老头和65岁的老太,在我们就要离开锦屏时,他们卖完了背篓中的李子,两块一斤他们卖得180元。高高兴兴地爬山回家了。看到我们,他们拉着清华大学博士后杨丽的手,让我们和他们回家,从树上摘些李子带上。我们说,没时间了,我们要走了,他们的脸上显出了遗憾。
这两位老人,和山上张德新一家,是我们此行见到的笑得最自然的几个农民。他们的生活让我们做“江河十年行”跟踪采访人家的记者们感慨万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踏实,写在了他们的脸上,也让我们对已经跟踪了五年的人家继续跟踪调查,记录下去,有了新的思考和信念。
2、三峡工程屡成舆论热点
来源:中国国内报道2011-06-24尹鸿伟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6/1141308896355_1.shtml
在三峡工程问题上,官员、工程专家和民众的交流并不顺利,前两者经常指责民众“对三峡工程属盲人摸象”,却很少想到民众对这项工程的感受很真实——虽然不够理性,但却拥有足够的感性。
2011年春夏之交,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及洪湖等其他湖泊的水位都下降到了半世纪以来的最低点。6月2日至4日,温家宝总理亲赴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地考察抗旱工作。此次大旱导致近167千公顷农田绝收,民政部估计旱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50亿元。
在这些情况的背后,却是纷至沓来的议论,其中一大特点又是“痛诉三峡工程之害”。2006年5月主体工程大坝封顶的三峡水库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湖之一,不过同期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都被指“与其有关”:2003年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2006年川渝干旱、2007年重庆特大暴雨、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9年西南大旱以及2011年的“长江中下游大旱”。
“对于它在争议不是现在才出现,而是一直都有,或者说它的整个历史都在被关注中。”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中国问题观察员徐达内说,“民众积极关注政府的公共决策,关注环保工作、生态问题,同时有了表达意见的宽松氛围,都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迹象。”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三峡工程担心,担心它会变成一个“千古罪孽工程”,不能原谅它曾经给全国人民承诺的美好蓝图正在化为泡影。
三峡大坝真的有这么大的能量吗,忽而制造大旱,忽而又制造大涝,甚至能够引发地质活动?西南政法大学的新闻传播学者李韧说:“舆论的形成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规律可循,其形成和消长与当今社会利益分配、社会心理演变、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矛盾激化等因素密不可分。”
“三个诉求”与舆论泛滥
不少热心人士最近收集了三峡工程曾经一些防水患的宣传内容:从“抵御万年一遇”到“抗击千年一遇”到“能防百年一遇”,最后成了“不要把什么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
令人疑惑的是,“能否防水患”的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干旱的情况又陆续出现了。如果说之前的“川渝大旱”、“西南大旱”的感受还不够直观,那么今年的“长江中下游大旱”则令人对三峡工程有切肤之感了,按照这些地区的气候记录,在春夏之交发生大面积干旱距今百年时间未见。
这次大旱与三峡工程有关系吗?这样的学术问题一旦被公开讨论,正反两方的意见表达都如涛涛江水。
肯定者认为,三峡大坝改变了周围气候,破坏了形成降雨的条件,导致长江上游平时降水稀少,极端气候增多,从源头上破坏了这条河。有人比喻:“上游蓄水,中游拦水,下游引水,跨流域调水——四个环节统称‘蓄拦引调’,哪一个环节都可能给长江口的水安全带来威胁”。
否定者却表示,旱情是全球极端气候所致,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在5月份中国气象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偏少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冷暖空气不匹配。
5月24日,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对“三峡诱发干旱论”作出回应,“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同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也公开表示,即使人类不去影响,自然界也会发生自身变化,三峡工程对自然的影响不等于破坏,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关键是利弊权衡。
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官方网站上,大量气象、地质和水利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纷纷出面喊话,力图说明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三峡工程影响气候”。
还有在国外生活的中国网友评论,不应该将建设水电站政治化,维基百科(英文版)里的世界最大、最高的水电站和大坝排名,大部分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开发完了,所谓拆大坝,都是已经到寿命期,三峡大坝也有寿命期,以后也会拆。
中国留美经济学者张永璟认为:“三峡工程本来就是个争议很大的项目,而民众也需要发泄。”李韧表示,三峡工程之所以不断进入舆论中心,其实背后潜藏着公众的三个诉求:一是知情权诉求,二是参与决策权诉求,三是社会公正诉求,这三个诉求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公众普遍感觉没有得到保障的,也没有得到官方的有效回应。而“三峡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权力和意志的象征,对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国家工程质疑,事实上强化了公众‘三个诉求’的合法性基础。民众对这个耗资巨大的国家工程的质疑,也更能系统地呈现出他们的整体诉求。”
“政府对于这样的问题不能简单回应,要实事求是摸清楚情况,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刻意隐瞒真相。”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学者王秀模表示。每一次情况似乎都是这样,在有人对三峡工程有质疑时,也总会有专家出来辩解,指为气候反常,与三峡工程无关。
回顾起工程上马时宣称的“一劳永逸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和干旱”、“万吨巨轮可直达重庆”及“水库像大空调机可调节四川盆地气候至冬暖夏凉”等承诺,现在被讥讽为“牛皮吹破”。目前,三峡工程似乎只有发电功能基本达标,但其他诸如移民安置、水体污染、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等情况都不尽人愿。
重庆大学的环境学者王里奥此前也表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缓慢的,也是灾难性的。可以肯定的是,水质会恶化,植被被破坏,地质变脆弱,气候更恶劣。”位于三峡大坝上游约15公里处的湖北省秭归县,从工程开始的2000年起就开始频繁地震:2000年5次、2001年2次、2002年2次;在蓄水的2003年,更增至18次;此后几年地震遗址发生频率较高,最低的3次,最高的是一年12次。
多年来,一直有人表示三峡工程“质量请自然检验,得失让历史评判”,这样的方式是一种被动的伪命题,尤其政府一直没有向公众具体说明。
争议无解
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并制定了目标:2020年,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湖北省、重庆市同期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建立。
“会议通稿中出现了三峡工程‘不利影响’的公开表述,由于恰逢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使那些长期反对该工程的人得到了激励。”王秀模说,“不过民间的议论与官方的说法之间沟壑总是很大,双方始终各执一辞。”
他表示,这些争论已经变得非常麻烦,似乎人人都是专家,已经形成一种谁也说不服谁,人人陷于尴尬的局面。但“三峡工程是个很复杂的事情,肯定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作用,但是这些利弊不是某个官员或学者能够随便说清楚的。”王秀模说,“媒体记者不要再到处找专家、学者发表意见了,没有用。工程本身就有争议,而且从来就没有能够消除过这些争议,所以每次有了导火索事件,民众就会积极发言。”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6月3日,长江中下游旱区大部喜降甘霖,但由于连日降雨量过大,湖南、江西等省局部地区又旱涝急转,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民众舆论又一次将原因指向了三峡工程。
“民众永远会抱怨,不管什么社会。” 张永璟说,“作为影响到中国社会的一件大事,估计三峡工程问题会这样一直热闹下去。”
王秀模表示,民众对三峡工程存在非议、质疑很正常,因为其本身的确有辫子可抓,“因为数据不明,也没有客观第三方参与,老百姓心里没有底,所以非常不服气”。他提醒,争议背后其实还包含着一种巨大的利益博弈,尤其是地方希望借此向中央要政策、要资金,“为什么不找发电企业而找中央政府,犹如车祸发生后许多受害人不告驾驶员而告车属单位一样,因为后者能够提供更多的利益”。
比如,截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849亿元。2010年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曾经要求中央政府拨给1600亿解决三峡工程移民的问题。另据2011年《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显示,最终要搬迁400万到500万移民,三峡后续工作所需规划投资总额为1238.9亿元。
王秀模建议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专家组,对三峡工程的正、负面情况都进行调查,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最后还可以请国际专家参与论证,因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在水坝、水库方面都很有经验或教训。
同时,亦有观点表示,三峡工程目前还处在磨合期,对其如何驾驭还没有完全掌握,需要时间来体验,但最终一定会给长江中下游带来福音。无论是目前建成的水电或核电,一定有超出当初设计者思考范围的地方,问题要积极应对,但不应该将其作为如今谩骂或嘲讽的资本。
大旱引起总理思考
三峡工程是中国唯一一个通过立法程序,即全国人大来决策的工程。在1992年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批准三峡工程“上马”,其中赞成票却仅占全部票数的67%,为全国人大通过议案赞成票的罕见低票数,反映出存在严重争议。
徐达内认为,现在政府开放和容忍争论是好事情,总会有一些具有公信力的人出来说话,让民众多一些获取正确知识的途径,“回顾当初工程上马时,政府对于争论是压制的,对于各种建议也是漠视的,这也是后来三峡工程暴露出许多不足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讨论三峡问题时,已经有中外专家提出“从防洪观点看,可用支流水库代替三峡,所以在修建三峡之前,需要开发支流,不能认为三峡工程能彻底解决长江防洪问题”。
重庆合川市水务局的技术员舒红说:“不同的水库有不同的功能,比如有的用于饮水,有的用于灌溉,有的用于发电,一般来说不会同时具备多种功能。很多人并不清楚三峡工程是一个有限责任工程,其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对农业水利的支持功能,主要考虑了航运、发电和防洪等,而且如果要从三峡水库抽水解决干旱问题,近的地方还行,但是远地方就不现实了,因为经济成本非常高。”
而随着长江中下游干旱加剧,舆论从质疑“三峡工程诱发大旱”转移到“三峡工程抗旱能力”上来。王秀模认为,三峡工程之所以一直遭遇非议,其实与工程上马之初缺乏预见、预测及预警机制有关,或者说相关配套机制不够,应急方案不够,尤其长江中下游大旱更暴露出这些不足。
他说:“不能抗洪、不能抗旱,污染严重和水土流失等情况都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或者说旱季大量放水给下游,却又担心库存水量少不能正常发电。由此民众当然会产生质疑:修三峡工程的意义何在?”
民众对于三峡工程的议论涉及到方方面面,完全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比如工程中还暴露出大量的贪污腐败案件,有些涉案金额达到10多亿元,涉及的人员不仅有一般的工作人员,还有县长、县委书记和市长等中高层干部,也有一般的施工人员,甚至公司的总裁。
徐达内说:“许多人还拿出数据说话,抨击中国水电企业在利益追逐下的恶意扩张,往往让后者苦不堪言。”的确,从2000到2010年,中国总用电量增长164.2%,同时总装机增长185.7%,意味着不但在总量上,产能远远多于需求,而且在增速上,产能远远高于需求。
温家宝总理在赣湘鄂三省考察抗旱救灾工作期间表示,长江中下游的大旱引起其思考,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工程,必须建设好。他同时提出“水质问题”、“移民问题”、“汉江水环境容量问题”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四个重大问题,表示“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给水利工程带来影响,要综合考虑”。
3、给三峡工程“涂脂抹粉”无法回应社会公众疑惑
来源:南方周末2011-06-24 李铁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1-06/24/content_25916499.htm
2011年6月19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北京发布了其历史上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很多人都还记得,在1992年4月全国人大审议三峡工程立项的七届五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弃权者之众,为全国人大历次会议之首。
19年过去了,三峡经历了开工、截流、蓄水、全线建成、二次蓄水、175米实验性蓄水等历史性阶段,但关于工程的争议,始终此起彼伏。特别是进入2008年之后,由于长江上游地质灾害频发、今年中国南方地区又遭遇了50年不遇的旱灾,民间对于三峡工程的疑问再次升温,这些灾害是否真的与三峡工程有关?
三峡工程全线建成已有五年,工程的利弊究竟如何,与当初立项的报告和预测相比,有哪些是属于预料之中,哪些又是新出现的问题?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三峡移民问题、地质灾害问题、生态问题等等在实际中究竟解决得怎么样?立项19年、建成5年后,相关部门理应有一个系统的跟踪调查与评估,以此来解答社会各界心中长期的疑虑。
在这样一个当口,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发布了其18年来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其履行社会义务的一面值得肯定。然而,这报告的内容却让许多公众大失所望。因为公众需要的是一份真实、科学、全面的报告,它能有效地回应和解答全社会对三峡工程的若干疑虑,而不是一份三峡集团公司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的敷衍之作。
当天出席报告发布会的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对三峡集团两位负责人的话耐人寻味:“三峡集团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更要加强……过去有争议,更要用各种方式和社会沟通。”他说,好的要讲,存在问题也要如实地讲,“三峡集团要好好研究,将来怎么和社会沟通,怎么回应社会的热点。”黄淑和的这番话可以说代表了众多国民的期待,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似乎定位于对三峡集团对自己的歌功颂德,离老老实实回应社会关心的热点相去甚远。
在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中,移民安置问题、库区污染等环境问题、蓄水后库区的地质灾害问题就被认为是三峡工程面临的三大难题。十几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依然难以让政府和社会感到轻松。
先说移民问题。一些媒体的调查发现,2002年后,部分外迁的三峡农村移民相继出现回流。许多移民在新居住地的生计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无法融入当地生活而痛苦选择了回流。这些户口和人分离的移民到底有多少,现在是什么情况,正有待三峡集团的社会责任报告予以解答。而在报告中,我们看到的是“共创移民新生活”、“139.76万三峡移民离开居住的故土,重建家园,开始迈向美好新生活,截至2010年底,三峡集团累计拨付移民安置补偿资金近840亿元,提取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约31亿元”这样的字句。
再说库区的污染问题。2006年4月,温家宝在重庆主持召开农业座谈会时强调,“解决库区移民行路难、饮水难问题”是库区应办好的4件事之一。温总理这样表达的一个背景就是,蓄水后625个厂矿淹没,120万城乡人口搬迁,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建筑垃圾沉入江中。其中有害化学物对库区水质的污染不容忽视。这些问题究竟解决得怎么样?很遗憾,在该报告中只能看到“共建生态新文明”、“做好生态保护和修复,注重节约能源资源,采取环境友好的运行方式,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与环境的不利影响”这样的空虚解答。
还有近两年被社会舆论广泛讨论和质疑的三峡引发地质灾害和气候改变的问题。与前两个问题相比,这个问题更隐蔽和复杂,影响范围更广,更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抱怨。如果三峡集团等部门始终不正视这个问题,诚实地做出回应,这一话题很容易成为谣言和恐慌的温床,威胁社会稳定。
一种谣言泛滥时,一些部门总是痛斥有人别有用心、妖言惑众,或者把问题归因为民众素质低下,相信谣言。持此论者可曾想到,为什么有民众选择相信谣言而不相信相关部门的报告?如果正规的报告自己都充斥着假大空的内容,又拿什么来战胜谣言?如果一个人成天涂脂抹粉,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人们哪里还分得清他是人是妖?
4、北京突降最强暴雨 交通瘫痪车"泡汤"
来源:人民网 2011-06-24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217/225223/index.html
在暴雨袭击下,一些城市内涝景观映入公众的眼帘:武汉公交变冲锋舟,引来网友围观;浙江杭州“水漫金山”照片被网民疯传,西湖边“看海”,成为网络流行语;南昌20亿元的天量投入,却换来了繁华街道可行舟、可垂钓……内涝根源,主要是排水系统存在天然缺陷。美国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标准;日本东京是“五至十年一遇”标准。而武汉的排水系统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杭州和南昌的城市排水系统,同样是“小马拉大车”,排水标准严重滞后。尽管我国也有一部《防洪法》,但在防城市内涝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笔者建议,国家应专门制定《城市防洪法》,规范城市内涝的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同时,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比如,法国巴黎的城市排水法律体系相当完善,我们不妨借鉴。 [详细]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217/225223/index.html
5、40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进“黑名单”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1年06月24日梁嘉琳
http://dt.people.com.cn/GB/14985711.html
《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获得的首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报告》披露,在受评的火电、钢铁、化工、造纸、纺织、食品饮料和建材等7大重污染行业161家上市公司中,仅10家优良列入“红名单”,40家不及格列入“黑名单”。
这份由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绿色证券政策研究”课题组承担的报告指出,在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环境效果指标得分等三个指标上,不存在全盘领先的上市公司。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水平的优良率还很差。还没有任何一个受评上市公司实现了长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家环境经济政策项目绿色证券专题组副组长蒋洪强说。
该课题组负责人表示,将择机从总体或分行业出台“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指数”,并争取公布上市公司环保“红名单”和“黑名单”,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揭示重污染行业的投资风险。
上述负责人透露,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指数”的数据模型已经初步完成,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受评企业意愿择机推出。目前该课题组还与海通证券研究所合作制定针对环保产业的“中国上市公司环保指数”。
该课题组选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7大重污染行业的161家上市公司及其1454家下属企业,开展了环境绩效评估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称,上述数据来源包括: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年度报告和日常环境信息披露,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数据,环境统计基础数据以及相关媒体披露的数据资料等。
课题组设计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除了水资源、能源、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资源环境效果指标,以及“三同时”执行率、污染物排放超标率、工业固废与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等守法指标外,还包括环境信息披露、年度相关投诉件数和环境事故发生情况等管理指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境内有上市公司2026家,总市值超过20万亿元,约占当年G D P的50%以上。
报告显示,上市公司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是其环境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此外,一个上市公司对其下属企业(子公司、分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公司)的环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大型国有上市公司表现得更为明显。
报告指出,上市公司迫切需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减缓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公司发展造成的压力。
上述课题组承认,上市公司环境基础信息资料不全和质量不可靠,是阻碍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工作正常开展和影响评估结果排名的重要原因,“必须首先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数据系统”。
蒋洪强称,要做到这一点,要尽快出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办法和指南,同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事务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奖励与惩罚等方面予以规定。
6、五矿为“复制”奥地利村庄挖空惠州半座青山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2011-06-24胡廷鸿
http://money.163.com/11/0624/01/779D1KAV00253B0H.html
据报道,五矿投资60亿元将奥地利知名村庄“克隆”到中国的广东惠州,为了开发这个小镇项目,五矿建设在当地大肆破坏生态环境,已经将半座山都挖掉了,当地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有“世界最美村庄”之称的奥地利哈斯塔特村,将被五矿投资60亿元“克隆”到中国的广东惠州,并取名为“五矿·哈斯塔特”。中国开发商“克隆”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这一行为引起海内外媒体关注并引发争议。与此同时,有惠州当地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爆料,五矿建设(00230,HK)为了开发这个小镇项目,在当地大肆破坏生态环境,已经将半座山都挖掉了,当地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针对这一举报,记者近日前往位于惠州博罗县罗阳镇的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眼前的景象也确实让记者感到大吃一惊:原生树木被大量砍伐,厚大的山体被爆破开挖出一个个大坑,大片裸露的黄土与周边秀丽的自然风光格格不入……
现场:青翠山体挖出片片黄泥
在博罗县城东侧的一座小山麓下,一大片暴露的黄色泥土和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显得格外醒目。当地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那里是博罗县罗阳镇鸡麻地麦家岭,也就是记者要寻找的五矿·哈斯塔特项目施工现场。目前没有大路通往,只有一条村道与外界连接。沿着村道前行,一路上工程车辆和载人的摩托车呼啸而过,带起阵阵尘土。
记者在现场看到,20多台挖掘机正在场地加紧作业,上百名工人和一辆辆工程车来来往往忙碌着,不停地从爆破开的山体间往低洼地运送土石方。随着挖掘机的推进,大量的树木遭到砍伐,原本青翠的山体现在裸露出一块块黄褐色的土壤和山石,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据当地村民介绍,前几年这里水草丰茂,有很多未被开发利用的小水塘和湿地,草长莺飞,风景秀美,是一块原生态的净土。而随着开发商五矿建设进入后,这里的秀美风景便发生了变化。
在现场,记者并未看到哈尔斯塔特村那一湾蓝色的湖,仅有一个被村民用来养鱼的山塘。由于施工开发,一位承包鱼塘养鱼的村民正将自己喂养的鱼捕捞起来。在山塘的另一边,工程车辆将从山上挖出来的土石方倒进山坳里,曾经的大片湿地已经不复存在,反而填起了一个巨大的人工平台。
正当记者试图寻找施工方进行采访的时候,却遭到现场保安的阻拦,不得进入。
村民:多重污染影响日常生活
据悉,五矿·哈斯塔特旅游小镇项目于今年4月19日奠基动工,按照五矿集团的项目规划,6年后这里将呈现一个纯净湖地的旅游小镇和大量山体别墅区,预计首期项目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由于大量施工车辆仅靠村道进入工地现场,这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不便,并常常引发村民和施工方的摩擦。村民曾大爷告诉记者,一到晴天,疾驰而过的车辆带起阵阵尘土,飘到村民的家中,加上工地上的巨大噪声和车辆排出的废气都有相当程度污染,为此村里曾组织村民阻拦施工车辆通行。
对此,一位环保人士也表示:“开发商为了建别墅,把整个山都挖得千疮百孔,对当地生态环境是一大破坏。”
“引进房地产项目看似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但大量修建别墅、无序开发,实则严重伤害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上述人士称。
记者将施工现场看到的山体被破坏严重的情况反映到博罗县有关部门,对此博罗县宣传部新闻室李主任对记者表示:“五矿建设是上市公司,整个项目都是依法依规办理的,目前我们并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投诉。”她还强调,“在博罗县,破坏生态环境是不允许的。”
拉动经济效果离预期有差异
对于五矿·哈斯塔特项目在当地的开发情况,记者联系五矿建设惠州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表明采访意图。五矿建设项目营销经理麻洁证实公司确有该项目正在开发,但他表示公司有统一的新闻发言人,现在已经出差,稍后会联系记者沟通此事。但截至记者发稿之时,还未收到任何回复。
五矿集团作为2010年被国资委批准可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16家央企之一,实力不可小觑。而高达60亿元的大手笔投资在当地实属罕见,这也是该集团旗下企业强势进入惠州的第一个开发项目。
据当地村民介绍,正在开发的这片土地共有2000多亩,原本属于村里,早在10多年前就已被征收。村民曾大爷称:“当时的征地价格是6500元一亩,但现在的挂牌地价差不多到每亩60万元,是原来征地价的近100倍。”不过,对于原6500元/亩征地价的说法,记者并未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证实。
对于开发商在村里从事的开发,村干部讳莫如深,也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
然而,作为博罗县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五矿·哈斯塔特项目很受县里重视,县领导曾多次到现场视察。在项目开发的宣传中,该项目被描述为具有奥地利风情的旅游小镇,是为了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有望成为当地的标杆建筑。
尽管发展旅游小镇有望给村民带来就业机会和可观的经济收入,开发商还承诺会给村里修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但从目前村民的反映来看,现实与他们的理想之间或许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据一些村民反映:“现在并没有太多的工作机会,工程也并没给我们做。”
开发潮殃及原生态美景
近几年,博罗因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引来众多投资商,而房地产开发成为了当地重要的经济发展项目。就在五矿·哈斯塔特项目不远处,就是当地著名的汤泉高尔夫球场,从2006年起,球场周边逐渐形成汤泉半岛、公爵小镇、景亿别墅、奥林匹克花园等豪宅区。
近年,围绕麦家岭片区的山头,一栋栋别墅区依山而建,又出现了保利山水城、鸿隆华基江山、城市山麓·悠兰山、富力威尼斯湾等高档项目。
随着开发商的引进,原本美丽的自然环境却遭到破坏。记者在麦家岭片区、进入市区的惠博沿江公路两侧和博罗县东山省级森林公园都曾看到,大量原生林地被毁掉,山体被挖开,正等待开发商修建房屋。
如果为了一种美而致使原生态的自然美遭到破坏,这恐怕有违人们享受乡村美景的初衷。眼下的情况是,这一问题在博罗却有一定的普遍性。
7、苹果中国供应商中毒员工已离职
来源:新京报 2011-06-24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6/24/content_246352.htm?div=-1
需离职才能拿到补偿金,根据伤残等级不同,补偿金5万至18万元不等
■ “毒苹果”事件追踪
本报讯 (记者林其玲)苹果供应商联建科技中毒员工维权事件告一段落。昨日记者获悉,22名参与维权的中毒员工已于日前集体从联建科技公司离职。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这些中毒员工拿到了5万到18万元不等的补偿金。
维权后伤残鉴定等级上升
中毒员工代表贾景川昨日告诉记者,上月底他已经从联建科技离职。公司给他伤残鉴定是10级,今年经过维权后,他的伤残等级被定为9级,补偿金由原来的8万元增至13万元。
此前,贾景川曾多次代表22名维权的中毒员工接受媒体采访。
2008年,“毒苹果事件”爆发。苹果在苏州的供应商联建科技分别有工人在生产车间出现四肢麻木、刺痛、晕倒等中毒症状。后经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正己烷中毒。
在贾景川的带领下,联建科技中毒员工集体开展维权行动。
“22名参与维权的中毒员工已经集体离职,公司(联建科技)根据大家的伤残等级,分别给予了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的补偿金。”贾景川介绍。
“我也知道离职后再找工作可能很困难,但离职才能拿到补偿金。”贾景川称。
联建科技承诺此前协议作废
“现在我们离职跟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不用再签署协议。公司也承诺以前离职的中毒员工签署的协议也作废。”贾景川说。
此前,联建科技曾强迫中毒员工离职,并以补偿金要挟员工签署协议:员工离职后跟公司再无任何瓜葛。
对于最终的维权结果,贾景川说,“不能说很满意,但已经得到安慰,我们的待遇得到改善。”
贾景川表示,在维权过程中,他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在国外维权的人像个英雄,但在中国,维权却是件卑贱的事。”
记者在其微博上看到,今年5月24日,他连发几条微博。“外界的压力太大。维护自己的权利太难了。公平何在?监狱的大门向我打开了。”
■ 回应
苹果暂不回应道歉要求
昨日,贾景川表示,虽然很多中毒员工已经从联建科技离职,但会坚持要求苹果公司向受害员工道歉,因为这个事件中苹果公司负有责任。
今年2月,苹果公司COO库克在回答供应商员工安全和工作环境问题时表示,苹果对供应商有着最高的标准,在审查和报告方面的透明度也高于其他任何公司。库克称,在苹果的推动下,全球各地的相关员工已经获得了3亿美元的补偿,并且与多国政府配合解决问题。
但贾景川表示,联建科技员工没有拿到苹果一分钱。“希望苹果能承担一部分责任。我会一直呼吁,一直到死。苹果有这么完整的体系,有很多措施,但都没有实施。”
昨天,记者就此事致电苹果中国公司。其公关负责人表示,“苹果每年都会花很多精力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处理。在这个事情里,苹果有很多努力,没有说并不表示苹果没有做。”
至于中毒员工得到的补偿里,有没有苹果公司支付的补偿,以及苹果是否能作出公开道歉,该负责人表示暂时不能表态。本报记者 林其玲
“毒苹果”大事记
2008年,苹果在苏州的供应商联建科技有工人在生产车间出现四肢麻木、刺痛、晕倒等中毒症状,被鉴定为“正己烷中毒”。
2009年,联建科技陆续有更多员工出现相似症状。
2010年,36家国内环保组织联合发布调研报告,对苹果的供应链职业安全、环境保护、员工权益和尊严提出质疑,敦促苹果对联建科技和运恒五金公司员工的正己烷中毒作出回应。
2011年2月11日,联建科技通知中毒员工伤残鉴定结果出来了,但必须签订协议离职,才能得到公司赔偿,离职后病情复发,与公司无关。
2月24日,苹果COO首次回应供应商问题,已斥资3亿美元补偿。
5月底,中毒员工陆续离职。
8、河北千亩地被占建高尔夫场 4次停工通知未叫停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06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4986230.html
中新网石家庄6月23日电(刘刚)就在国家11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的关键时刻,河北省鹿泉市一个所谓的“生态观光项目”,被曝违法占地进行国家明令禁止的大型高尔夫球场的开发建设。
群众举报称,这个名为“众诚俱乐部”的建设项目,实际上已经建成18洞高尔夫球场,占用土地1000多亩,却没有任何审批手续。鹿泉市发展改革局、石家庄市国土资源局鹿泉分局22日证实,高尔夫球场即无项目立项,也无土地使用手续,国土监察部门已对其发出4次停工通知。
高尔夫球场 租用土地1100多亩
河北省鹿泉市白鹿泉乡东土门村东南侧的一座山上,整个山麓都被人工种植的草皮覆盖,草皮修建的整整齐齐。村民介绍说,这是河北众诚房产开发公司租用东土门的土地,建成的18洞高尔夫球场。
据村民介绍,这个项目从去年年初开始建设,所占土地绝大部分属于东土门村。河北众诚公司通过租赁的方式从东土们村租用土地1000多亩,租期50年,租金每年按照亩产粮食的价值补偿。
6月23日,中新网记者在球场的入口看到,门口标有“众诚俱乐部”字样。门卫介绍说,这就是一个高尔夫球场。山坡上发球台、果岭、果岭的排水设施、沙坑、水池等高尔夫球场的设施一应俱全。里面还有一些工人在干活。据了解,附近很多村民在球场建设工地打工,每天能拿到六七十元的收入,村民称现在已经偶尔有人在里面练习打高尔夫。
国土部门四次停工通知未能叫停
当地国土监察部门一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个项目。石家庄市国土资源局鹿泉分局监察科科长林玉告诉记者,国土部门一直怀疑开发商在建设高尔夫球场。但球场还没建成,看不出来,开发商也一直称这是一个“生态观光项目”。
“如果是生态观光项目,没有改变土地的用途,也没有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我们无法立案。”林玉称,在球场初步成型之前,难以判定这片区域是做绿化还是做球场。但在山坡花费高昂代价种上千亩的草坪,如果不是件高尔夫球场,还能是干什么呢?
“从2010年3月开始到今年5月,我们一共给他们下达了至少四次停工通知。但停工通知的作用不大。”林玉称,四次停工通知没有叫停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监察人员后来发现开发商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今年5月,监察人员在现场发现,这个所谓的“生态观光项目”开始有了高尔夫球场的模样,高尔夫球场特有的“果岭”已经建成,但监察人员调查时开发商仍否认这是一个高尔夫球场。虽然众诚开发商拒不承认建球场,但国土执法员通过现场勘查、走访调查取证,已掌握其违法占地建球场的事实。监察人员实地丈量发现,整个球场占地1100余亩,经调查土地性质为耕地和林地。
目前,石家庄国土资源局鹿泉分局对此已经立案。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不日将送达开发商手中。
2004年之后所建高尔夫球场皆为违规
鹿泉市发改局主管副局长王贞禄告诉中新网记者,河北众诚公司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并没有在该局立项。
据介绍,多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发改委等部委一再明确地将高尔夫建设用地列入禁止用地项目当中。近日,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国土部、环保部等11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发改社会741号),要求各地开展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并在今年6月底前,将本地区所有球场名单及违规球场清理整治情况进行汇总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这份标明“特急”的文件指出,近期一些地方无视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占用大量耕地和林地资源,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为保护耕地和林地资源,坚决制止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现象,经国务院同意,在全国开展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此次整治的对象包括:《通知》印发前(即2004年以前)未按规定履行立项、规划、用地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建设审批手续建设的高尔夫球场;《通知》印发后开工建设的高尔夫球场。
中新网记者在鹿泉市了解到,当地发改、国土等相关部门正在将鹿泉的情况汇总上报。
高尔夫球场建设:醉翁之意不在酒
高投入,高税收,高消费,高亏损率。高尔夫球场从进入中国起就姓“高”。据了解,建设一座18洞标准球场需要购买土地1200亩,加上场地建设费、会所建设费、球场维护费等,需要投入几个亿的资金。而且目前,国家对高尔夫球场按娱乐业征税,总税率达23%。
昂贵的成本投入和高额税收,迫使球场收取较高费用。而收取费用越高,离群众就越远;离群众越远,它的“贵族”及娱乐性质就越浓,经营效益就越有限,从而形成高投入——高税收——高消费——高亏损的怪圈。但亏本的买卖为什么还有人做呢?业内人士称,在国内,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与高尔夫球场形影不离的还有高档别墅。“其实开发商热衷的并不是修建高尔夫球场,而是将高尔夫球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联姻,以建球场为名圈占土地,并以此来带动实房地产开发”。
在河北众诚房产开发公司所建高尔夫球场的北侧,“众诚白鹿泉度假村”正在建设,而在球场边还有一批别墅在建。
林玉说,该项目拥有合法手续的土地面积只有80.79亩,与其所占1200多亩土地相去甚远。(完)
9、陆佑楣:为什么要妖魔化三峡工程?
来源:南方周末2011-06-23 吕宗恕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681
“修建水坝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类文明过程必然要走的这条路。”
“洞庭湖即使没有三峡水库也是要消亡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这是自然规律。”
“反坝的声音是从美国来的,他们在美国没市场了,跑中国来。”
“怒江,建一连串梯级电站就是一连串明珠,对生态环境只会有利。”
“这次,为了下游的抗旱,大约损失了五亿度电,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干过这么多的大坝,最睡得着觉的就是三峡大坝,没问题。”
这就是三峡,从工程动议第一天开始,争议与质疑,从未间断。
这还是三峡,哪怕成功蓄水至175米,哪怕全面实现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目标,仍无法消解公众对其诱发地震,改变库区气候,引发干旱等诸多疑惑。
三峡工程争议了多少年,陆佑楣辩护了多少年,争议声浪越大,辩护音调也越高。支持的人会说,这是权威的声音,因为他几乎全程亲历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运行,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反对的人则指责,这是替利益代言,他曾是三峡开发总公司的负责人,岂有自己反对自己的道理。
2011年6月,长江中下游已是旱涝急转,那场大旱引发的争议仍未完全平息,被视为挺坝阵营的中国大坝协会的学术年会即选址三峡库区,论战三峡,颇具意味。
参会的陆佑楣院士坦言,“三峡工程遇到了新一轮风波”,他为之辩护时,也不忘说“自己是要承担责任的”,却又终于忍不住感叹,为什么要妖魔化三峡工程?
他评价曾经的三峡工程反对派黄万里时说,“再伟大的科学家,再伟大的教授,不是百分之百一辈子都没有错误。”同样的,他和他坚定支持三峡的言论,也将面临历史的检验。
反对三峡没有道理
南方周末:不久前的长江中下游大旱,引发了新一轮对三峡工程的争议,你的态度呢?
陆佑楣:三峡风波由来已久。不仅对三峡,对大坝、水坝争论也由来已久,这些争议发源于美国,美国在修建大坝的时候就有绿色和平等组织起来反对,他们认为好好的河流应该让它自由奔腾,为什么非要堵住它?
他们不了解情况。全世界现在很大一部分人用水量不够,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要靠水坝,就像银行,可以储蓄货币,起调节作用,水库、水坝、水电站从本质上没消耗一立方水,没有化学过程,全是物理过程,不像化石能源,要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修建水坝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类文明过程必然要走的这条路,现在全球在建大坝还有一千多座,一味反对大坝没有道理。
南方周末:但是今年反对声音跟往年不一样,好像更激烈?
陆佑楣:今年旱灾,一说是因为三峡蓄水,造成长江水位低,拉空湖水。还有说,自从有了三峡水库所以气侯变了,水也不给下游,这两个都站不住脚,要讲科学。
干旱因为气侯变化,气象权威部门已说了跟三峡没有关系。长江水位实际情况是由于三峡向下游补水抗旱,增加了下游的流量,这一枯水季向下游补了200亿立方米的水,没有三峡水库下游就得不到这么多补偿。
南方周末:6月初我曾到鄱阳湖采访,连当地湿地管理局的官员都说,鄱阳湖今年的大旱和三峡有关系。
陆佑楣: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对三峡水库运行情况缺乏了解。今年上游来水量小,去年汛后水库水位175米,库容393亿立方米。长江每年水量是4500亿立方米,这393亿立方米相对总水量而言是一个很小的数量。水库每年都在更新,没有挡住水。每年9月份后进入枯水期,把汛期尾巴的水存起来,用到今年汛期以前,这是多好的事情,怎么下游少下点雨,就说是三峡水库造成的呢?
南方周末:有一种说法,说三峡蓄水后导致下游湖泊枯水期提前,引发严重干旱,就像洞庭湖,面积缩小了那么多。
陆佑楣:本来长江没有洞庭湖,而是云梦泽,云梦泽是一块低洼地,长江分洪后来演变成洞庭湖。
为什么洞庭湖会逐步干涸、缩小?没有三峡水库时,汛期大量洪水夹带泥沙进入洞庭湖,等洪峰过去,湖水又回到了长江里,部分泥沙留在洞庭湖,这样逐年累月地淤积,湖水面变小,变浅,加上围垦、围湖造地,所以洞庭湖即使没有三峡水库也是要消亡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这是自然规律。事实上,有了三峡水库,反而可以延缓它的寿命。
南方周末:有人难免担心,三峡公司会不会因为考虑到发电经济效益,而不愿意放水,影响抗旱的公共效益。
陆佑楣:实际上由于下游干旱,三峡把去年存的水多放了200亿立方米出来。放水对三峡工程没有太大影响,就损失了一些水头,但还是通过水轮发电机,所以不要把这些矛盾夸大,就算有影响,为了下游的抗旱,大约损失了五亿度电,也是可以接受的。
陆佑楣,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水电部副部长、能源部副部长、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原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曾主持三峡工程建设,也考察过西南多座巨型水电站。
被误解和被炒作?
南方周末:这几年干旱下来,看三峡工程的作为,有人认为,三峡工程是“反控工程”,该下泄时没有下泄。
陆佑楣:正好反过来,该下泄时候泄,该削的时候就削。人是聪明的,哪有人这么笨,为了发电不顾下游干旱全部蓄起来,没有这个道理。就是今年,三峡水库在下游干旱时补水,也没有损失多少电量,通过水轮机产生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这是多好的事情。
南方周末:到底谁在妖魔化三峡?
陆佑楣:谁在妖魔化三峡,有部分媒体炒作误导的原因。也有一些反坝的人士来误导,反坝的声音是从美国来的,他们在美国没市场了,跑中国来,国内一些NGO接受了他们的资助,也替他们鼓吹反坝。
南方周末:尽管你认为是部分媒体和NGO误解了三峡,可这些年的争议都是这样吗?
陆佑楣:有地震说是三峡工程引起的,比如汶川地震,距离三峡大坝有700公里,根本不在一个构造板块上。有一年洞庭湖出现鼠害也说跟三峡蓄水有关,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有时候你要花很多口舌去解释。
南方周末:以前主要是民间声音,可以说是误解,但这次争议的源头是严肃的国务院《三峡后续工作规划》。
陆佑楣: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首先是肯定,你不看主流肯定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成效,发挥的作用。第一句话不看,就拿后面说。国务院提出应该注意存在的问题,都是应该的。
我看一些媒体,尤其国外媒体说中国政府终于承认了三峡工程的问题,这就是误读、曲解了。
也有人在网上,在微博上说,你看现在领导一个也不去三峡了,害怕三峡,怕沾三峡的边,好像三峡出了多少问题,这都是瞎说的。领导天天盯着三峡工程干啥,建设过程本来很平凡,建成前已经来过多次,还来干什么。可经媒体一炒作,好像就是中国政府承认三峡工程出问题了。哪有什么问题?
南方周末:为什么反对大坝的声音从不间断?
陆佑楣:现在已经在建电站的河流这么多,金沙江只有一条,怒江还没建,怒江是很好的一条河流,建一连串梯级电站就是一连串明珠,对生态环境只会有利,不会不利,也不会改变三江并流,又可以得到1000亿度电,是清洁可再生的电能,比三峡的电还多一点。当然最后该不该建,由政治家来决定。
“不能总打三峡的主意”
南方周末:据报道,在《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没有公布之前,湖北、重庆等省市对后续项目格外关注,也争得很厉害。
陆佑楣:我看到有报道说,库区一个县就提出要1000个亿。
重庆计划再移民400万,整个三峡后续规划移民部分才给120亿,重庆移民是好事,我赞成,但是不能打三峡的主意,好像是三峡有钱,这就不对。
这一次批准所谓的后续工作的投资1238亿,是不是够了,花完了又会动脑子,三峡工程是有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工程,工程建完了就应该画句号。其它属于地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范畴的事情,应纳入常态管理,不能都贴在三峡工程身上。
南方周末:这次风波会不会影响中国水电发展?
陆佑楣:中国水能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只因为它是可再生,所以取得的能量是无限的。中国水电资源从发展的眼光看,可以获得大概不到5亿千瓦,已经开发了2亿千瓦,还有3亿千瓦,你不得白不得。
如果经济和技术上都可开发的这5亿千瓦都开发了,相当于代替6亿吨标准煤。
南方周末:开发完了以后怎么办?
陆佑楣:那就没了。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不用白不用,水电资源开发完了,但是能量是源源不断的,每年都有。
南方周末:现在几乎所有主要河流都要在建坝,生态怎么办?
陆佑楣:生态环境要科学对待。三峡工程论证过程已经把生态环境炒过多少遍,我认为最大问题是人群与人群之间关系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生态移民。移民保护了1500万人口,保护了下游150万公顷肥沃的平原土地,淹没的是库区劣质的山谷陆地面积。
南方周末:可是也有人说库区有很多肥沃农田。
陆佑楣:峡谷里面哪有肥沃的土地,都是一些贫瘠的土地。移民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消极的因素。
南方周末:还有一种说法,说三峡工程如果放在现在来决议有可能通不过?
陆佑楣:如果通不过,那也是各种社会因素造成。
南方周末:现在科学技术成熟,资金充裕,为什么会通不过?
陆佑楣:搞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有一定的公众认可度,而公众认可度要有一种动员力量才能够做出来,现在有些人就反对,而且他们的动员能力还挺强,有得扯不清。
南方周末:在未来水电开发中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陆佑楣:现在水电开发,穷山恶水,高山峡谷,地质地震,生态环境移民,没有一块好啃的骨头,都很艰难。只要搞能源都是高风险的工程。就有一个老外跟我说,烧煤发电是不可取,会污染大气,核电太可怕了,根本不能干,水电是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干,但是到了房间你还是要去开电灯。假如说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有点这样的想法可以。但是作为政策制定者你要讲科学的道理,你人类没有能源行吗?
“黄万里的判断是错误的”
南方周末:那中国大坝有存在的问题吗?
陆佑楣:就是要保证工程安全,追求安全是第一位的。尤其地质构造方面,原来勘探没有发现问题,到施工过程才发现,这说明前期工作还没有做到家。基础有点问题的,要采取工程措施来加固。应该把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做透,不能盲目开工。
南方周末:有没有被历史证明是不应该建的,是失败的大坝?
陆佑楣:黄河三门峡水库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其他小的水库可能还有,没有规划去干的,一场洪水就把它冲走了,这种是地方自己干的,管的也不够周到,有许多是病险水库,青海沟后水库不是垮了嘛。(此水库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坝高71米,1993年8月27日晚11时许发生溃堤事故,造成288人死亡。)
南方周末:黄万里先生生前告诫三峡的言论最近又被提起,你对此作何评价?
陆佑楣:黄万里是我们很尊敬的一位老教授,对水利工程有自己一些独特见解是对的,三门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失败例子,如果当时听了他的话,就可能避免这个错误。
但是,再伟大的科学家,再伟大的教授,也不是百分之百在一辈子里都没有错误,这也不可能。他对长江三峡就混淆了,是不对的。
长江泥沙含量是黄河5%都不到。他年轻时候曾经当过一个测量队长,在岷江,在嘉陵江做过测量勘查,正好遇到洪水暴雨,看到大量滚滚石头冲到长江,因此他想如果三峡大坝建成后,这么多泥沙淤积三峡水库里面,后果就跟三门峡一样。这是没有后期科学分析导致对问题的看法质的不同。实际上,这么多泥沙专家做了大量科学实验,其结论表明三峡水库不会出现这个状况。现在三峡入库泥沙量比原来预计少了一半还多,泥沙专家组目前对泥沙问题也比较乐观。
南方周末:他似乎还预言三峡大坝运行一段时间会被炸掉。
陆佑楣:实际不可能,一、黄万里的预言判断是错误的。二、实际情况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没有拦洪任务的情况下汛期洪水是敞泄的,大量泥沙都已排走。到汛期快结束时蓄水,这叫蓄清排浑,枯水期的水很清,再加上上游植被的保护、水土保持等一系列工作,以及干支流正在兴建其他水坝工程,泥沙入库量逐年递减,现在年均入库泥沙量只有2亿吨,本来是5亿多吨。
南方周末:长期这样积累,也不会淤满吗?
陆佑楣:不会,大概七八十年后,大坝泄水口以下不用的部分库容就会淤满,以后再来的泥沙就排走了,这是冲淤平衡。
最安稳的是三峡大坝
南方周末: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报道说三峡能抵御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的洪水。而到旱季,说三峡工程也能缓解,可实际情况,似乎是旱涝都别指望三峡工程。
陆佑楣:这又是一种误导。
南方周末:就是说不要指望三峡工程有多大抗旱或防汛的能力。
陆佑楣:这个话应该不是搞水利的人说的。说多少年一遇的防洪能力就是一个误导,三峡大坝的设计标准是按照抵御万年一遇,再加上10%,比1870年还要大的洪水,用这个标准来保证大坝自身的安全,而不是指下游防洪功能。大坝本身不会溃坝,这是工程本身的设计标准,不是工程的防洪功能,要区别开来。所以一些媒体说你们不是说三峡能抵御万年一遇洪水,这是两回事。
那么,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究竟是什么呢?比如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三峡建成后从原有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如果超过百年一遇,荆江大堤及分蓄洪区的运用也要开闸分洪,不过这个概率很低。
南方周末:你说三峡大坝很安全,也就是让你放心。
陆佑楣:我干过这么多的大坝,最睡得着觉的就是这个坝,没问题。
南方周末:据称当年钱正英部长来时对包括永久船闸等附属设施质量是放不下心的,报道还说她是带着红牌来的。
陆佑楣:她是来检查工程质量的。
为了有一个准确说法,我跟总理提意见,建议国务院派一个权威专家组,每年跟踪三峡工程质量,每年如实向国务院写报告。总理后来批了,说三峡工程是千年大计,国运所系,跟国家的命运都联系在一起,这话说得是很重的,我要承担责任的。后来,增加了一个质量监督检查小组,一个最高层次的。
南方周末:最近这两年检查结果怎样?
陆佑楣:现在钱正英他们都退了,年纪太大,所以不常来了。这个组还有,每年来看一看,写一个报告给国务院。
南方周末:有没有出现新的问题或者预料不到的情况?
陆佑楣:没有。水轮机组非常平稳,大坝各部位运行观测都在正常范围内。
10、华北城市供水危机迫在眉睫:要南水北调,还是要海水淡化?
来源:南方周末2011-06-23冯洁 实习生 史秋娟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686
要南水北调,还是要海水淡化?这是个真问题,北京的供水危机已近临界点,如果一时不可得兼,有所轻重缓急是在所难免;这是个伪问题,因为供水危机必将长期存在,“没有哪一种单一水源方案能够保障供水安全”。
北京,望海止“渴”
因为“饥渴”难耐,北京坐不住了。2011年6月14日清晨,一支来自水务、城市规划等机构的12人调研队伍,奔赴数百里之外的河北曹妃甸、天津两地,掂量淡化海水入京的可行性。
这个夏天,连续12年的干旱将北京推上了300万立方米的日供水极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标准十分之一的北京,陷入极度危险的水危机。
就在一个月前,5月9日,北京市明确提出,要把引黄入京、海水淡化和岩溶水利用纳入战略规划并抓紧落实。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海水淡化列入战略水源,落实只是时间问题。
而这次低调的调研,对于曹妃甸和天津而言,更是场迟到的问计。
早在2006年,海水淡化只是作为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一环,用作电厂冷却水,但设计产能却远超工业自给。于是,工业区管委会委托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下称“天津淡化所”),酝酿北京输送工程的预可研报告。当年的报告证实,曹妃甸已具备百万吨淡化海水的生产和输送能力。
此后几年,曹妃甸频频示意北京。“如果北京市现在下决心,2013年就能供上水。”现任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朱越杰不改初衷。在他的计划里,用两根直径1.5米左右的管道通过两级泵站,就可以把渤海的淡化水直接送到220公里外的北京东四环。
另一个淡化水重镇天津,目前已拥有北疆电厂和大港新泉电厂两个全国最大海水淡化项目,每日产能占到全国的1/3。按天津市水利科学院总工程师周潮洪的说法,淡化海水大规模进入市政供水“还悬在那儿”。不过,天津仍明确计划到2015年,淡化水产能再翻一番,达到48万吨/日,“有可能会往北京送”。
新一轮的城市水危机,令海水淡化的春天似乎呼之欲出。4月,科技部一官员曾在一个海水淡化的国际研讨会上透露,中国目前正在建设若干个5万吨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而正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中,一批国家级海水淡化产业基地,有望诞生在天津、大连、青岛等沿海城市。
海水淡化PK南水北调
但北京市水务局宣传处处长俞亚平的解释显得干脆,北京市从二三十年前起,就因缺水开始关注当时还属于前沿的海水淡化项目,这次的12人调研其实并无特殊之处。
态度如此谨慎的背后,多少是对淡化海水的高昂成本的顾虑,这也是其一直“只能微波荡漾,不堪担当重任”的症结所在。
目前,曹妃甸的淡化海水价格已宣称低至不到6元/吨,且有望进一步降低。在天津淡化所原所长李长建看来,水价构不成海水淡化的真正软肋,尤其与北京一直期待的南水北调工程比较而言。他回忆,2002年前后曾在报纸上看到当时的水利部领导称,南水北调的吨水成本,如果包括沿途征地、移民、管理以及调水造成的生态损失,会在20元左右,“如果真是这样,海水淡化成本再高也到不了20元。”李长建感慨。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都未曾公布水价成本的准确构成。这使得,海水淡化和南水北调的水价比较,陷入糊涂境地。
2011年4月1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在《人民日报》的撰文,称海水淡化技术已具备规模化应用的条件,其成本费用与远程调水相差不大,建议在进行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决策时,将其与海水淡化进行比较研究。
国开投正是中国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天津北疆电厂的投资方,此刻高调造势,多少是瞅准了南水北调延期后北京供水的意外缺口。
2008年底,当时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将中线一期工程调长江水入京津的时间,由2010年延后到了2014年,而东线一期工程,其通水时间也后调六年至2013年。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在南水北调延期消息蔓延的2009年,曾去北京市水务局询问首都的缺水状况,他的朋友说“太紧张了,都不能说”。
同年,郭因为建议尽快上马海水淡化项目以解北京水困,当选2009年度《科技日报》评选的年度人物。同时入选的还有袁隆平和钟南山。
也是从2009年起,南水北调和海水淡化的利弊比较,在各个层面上展开。2010年6月,有关南水北调入户水价将高达8元到10元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作为主管的南水北调办公室不得不出面辟谣,并在2010年底组织调水、淡化两个领域的专家座谈,集中讨论成本下降空间以及输送可行性等关键问题。
迄今,南水北调究竟水价几何,仍在工程动态投资和国家政策之间变动。“南水北调的水价既算不清楚,也没人去算。”一位了解南水北调办公室调研过程的行业人士表示。
而调水和淡化水孰优孰劣,开始越辩越不明,以至最终出现“调水派不屑于比较、淡化派则不愿比较以避免人为对立”的局面。2010年冬天,南水北调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尽管民意热衷,但会上却并未有任何南水北调和海水淡化成本的直接比较。
国家海洋局一官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多次考察沿海早期的海水淡化项目。他无意质疑南水北调的经济性,却对东线工程心存疑虑。东线主要向天津和胶东地区供水,这一区域正好是黄、渤海沿海地带,“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这位官员还直言不讳,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东西向的平面调水工程都证明不成功。这个不成功的名单中包括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碧流河入大连。
周潮洪刚刚参加完天津市发改委组织的又一轮海水淡化调研,她无意比较海水淡化和南水北调的优劣,只是一再强调,“没有哪一种单一水源方案能够保障供水安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几天前,中国脱盐协会(CDA)刚刚拿掉戴了六年的“筹”字帽,正式成为中国首个脱盐行业协会,实际上也就是海水淡化的行业协会。
脱盐协会最终拿到的民政部注册批文上,写的是“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挂靠单位是水利部。但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海水淡化相关事宜的主管单位却是国家海洋局。“我们一直在找婆家,过程中比较纠结。”郭有智解释说。
“从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角度看,水利部似乎是更适合的管理部门。”有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将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于海岛、军舰。但直到2000年之后,由于企业力量的参与,多套大中型海水淡化装置才在沿海电厂等企业建成并成功运行。
但迄今为止,九成的海水淡化项目都是企业自用,遑论大规模接入市政管网作为民用。在“淡化界”看来,正是因为淡化水始终没有纳入国家水资源整体规划。究其原因,无论国家还是地方解决缺水思路的首选,仍是开采地下水和调水。“调水是国家工程,投入颇巨,哪个市委书记会傻到不要南水北调而要海水淡化?”李长建分析道。
天津市膜科学与海水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志则希望,国家能给予海水利用工程与国家公益性水利工程同等地位,将海水淡化纳入国家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区域水资源规划,同时能够出台政策支持沿海地区优先使用淡化海水。
根据中国脱盐协会的统计,中国现有海水淡化装置69套,设计产能约68万吨/天,实际运营的大概只有四五十万吨/天,每天产量甚至不如中东一家淡化水厂的规模。而只要留意2005年出台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就会发现,当时的规划相当雄心勃勃:2010年达到80万-100万吨。
情况正开始变化,南方周末记者辗转获悉,国家发改委正牵头组织编制海水淡化的十二五规划,不日即将出台。相关人士透露,原本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有关于海水淡化的表述,因一章内容不足以涵盖,遂单独编制,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而早在2010年4月,规划编制过程中,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还专门在湖北恩施开会讨论海水淡化相关的配套财税措施。科技部则已经编制完成了促进海水淡化科研和装备的十二五规划初稿。
中国脱盐协会现在的乐观预期是,未来五年中国的海水淡化产量将达到140万吨、在建50万吨。
而李长建则时常想起2002年前后的一桩事,大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感。当年,科技部推行科研机构企业化改制,当时被认为没什么用的天津淡化所,差点被推出门外自谋生路。而另一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科研机构——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则最终被公司收购,转制为企业。
“如果那时能把天津和杭州两个所合并,科研力量会比今天强很多。”李长建不无遗憾。
至于海水淡化是否真能迎来春天,他归结为是否急需,“如果南水北调过不来,北京密云水库的水干了,那时就会不计成本了”。
11、让那些银行变“绿”,太难了!
来源:南方周末2011-06-23袁瑛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684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背后的银行是谁?在其他外资银行撤出环境风险项目时,又是哪家中资银行挺身涉险?在外资银行试图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变得绿色起来之时,民间组织却发现中资银行隐身于国内、国际诸多环境高风险项目之中。
一封寄不出去的信
一封连寄数次的信,为何始终被“拒收”?
2011年4月底,于晓刚将新出炉的《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2010 NGO报告)以快递形式送往各大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内14家上市银行。
两日后,于晓刚收到回复,送往深圳发展银行的快递“无人签收”。于晓刚是民间组织云南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 (以下简称绿色流域)负责人。
这封“被拒收”的信,来自绿色流域同国内9家非政府组织撰写的中国银行绿色信贷报告,报告对上述14家上市银行进行了排名。于晓刚是报告主要作者之一,今年也是其第二次发布银行业的绿色信贷报告。绿色信贷,简言之即银行控制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贷款和支持有利于环保的项目贷款。
在这份国内第一个银行业绿色信贷的排行榜上,深圳发展银行排名倒数第一。在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专责部门设置、“两高”(高耗能、高污染)贷款情况以及加入国家环保准则等几个评选标准上,深圳发展银行远远落后于其他银行。
显然,这份烫手的排行榜让深圳发展银行颇为尴尬。“‘拒收’一说没有根据,可能是地址或者收件人名写错了。”深圳发展银行公关经理白云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说。事实上,此后一个多月来,于晓刚接连更换了三次收信人姓名——从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到董事局秘书,再到行长办公室,信件均寄往深圳发展银行总部办公室,结果均遭“拒收”。
这种“拒绝”从一年前就开始了。在过去一年多的银行环境政策调查和信息收集过程中,绿色流域一直试图通过深圳发展银行公开的联系方式与对方进行沟通,包括发放调查问卷、发送报告草稿,但一直未得到反馈。
此前,为了解中资银行环境政策、“两高”贷款以及环保贷款,民间组织曾向上述14家银行发放了调查问卷,最终只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反馈了问卷,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反馈了部分资料,其余银行均没有作出回应。“银行对草根的非政府组织不予理睬,也是意料之中事。”来自上到纵横的郭沛源说。上到纵横是一家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机构。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发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要求商业银行披露与风险有关的信息,环保部也在2008年鼓励上市公司公开其环境信息,但正如环境专家马军所说的,“银行目前披露环境信息仍出于自愿披露状态”。深圳发展银行即向记者表示“环境信息并不是法定上市公司的披露内容”。
据了解,深圳发展银行的环境信息在其2009年报中并未公开披露,而仅仅以“专题”形式向上级监管部门作了绿色信贷方面的汇报。
在没有从调查问卷获得完整数据的前提下,于晓刚和其他民间组织的主要信息来源只有各银行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年报及相关报告。
退不出的“两高”贷款
目前,国内绿色信贷的实践,最直观地表现在“一个进入,一个退出”——银行对于“两高”(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贷款的退出,以及进入“节能环保”产业。从本次NGO搜集的数据来看,14家银行中有11家银行在节能环保项目的贷款上显著增加,并表现更多披露信息的意愿。
相比较而言,从 2008到2009年,中资银行在退出“两高”行业上无明显增加:以建设银行为例,其2008年从“两高”行业退出贷款644.59亿元,而2009年这一数字为767.24亿元。11家银行仅有5家银行提供了贷款相关数据,更多的银行则不仅未披露具有环境风险的贷款项目,也未提供贷款总额。
不仅如此,让参与调研的民间组织担忧的是,“两高”贷款还在增加。“整体来看,银行业的‘两高’贷款在过去两年呈现上升的趋势。”于晓刚从银监会那里得到了上述证实,但因大部分银行未披露此类贷款具体情况,无从获得具体的数据。
“罪魁祸首正是4万亿投资。”对此,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坦言,2008年底,为刺激经济投放的巨量资金,让很多银行对“两高”项目开了绿灯。
相比2008年,“尽管排名有了调整,各个银行的具体表现有了一些变化,但从绿色信贷的基本发展来看,过去两年,绿色信贷无大进展。”郭沛源说。
其实,早在2007年,国家环保局、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就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这被看做绿色信贷政策的肇始。此后几年,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还屡次颁发指导文件,将节能减排行业的信贷表现作为银行机构评级的重要内容。然而,正如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学教授王灿发说,“这些环境经济政策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其中,自愿性的特点给绿色信贷的具体执行工作带来了很多漏洞。以“两高”行业的统计数据披露为例,兴业银行可持续金融室的苏婷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上,目前国家对于“两高”行业的统计标准尚不明确,且不统一,影响了银行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家在信息披露要求上并没有对银行业披露“两高”行业贷款数据提出统一的要求和规范。“目前,环保部门与各级金融部门分享企业的环境信息,这种沟通机制只是单向的沟通,即环保部门向金融机构提供企业的环境违法信息,但反过来,没有要求银行业向环保部门提供企业的贷款信息。”马军说。
“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一旦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环保部都不知道企业背后的融资机构是谁,这个连带责任的板子应该打在谁身上。”郭沛源坦言。
看不见的“黑手”
“当人们抨击一家污染河流的矿业企业时,并不会想到潜藏在造纸厂身后的债权人或者股票持有人,但恰恰是这些投资者为采矿企业的违法行为提供了资金的支持。”郭沛源说,“这种隐蔽在污染事件背后的投资环境伦理问题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以发生在2010年7月的紫金矿业公司污染事件为例,虽2011年5月紫金矿业被罚3000万元,包括紫金矿业原副总裁陈家洪在内的5名公司管理人员被刑拘。然至今鲜有人关注该事件背后的银行大佬。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紫金矿业背后的融资机构,在这场风波中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连带的影响,甚至是来自公众的道义谴责。3000万的罚款“几乎无法对紫金矿业以及其背后的银行产生震慑作用”。
“要不是那么多的鱼死了,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紫金矿业)超标了。”曾参与紫金矿业融资的一家银行主管这样说,“国家不会让紫金矿业倒掉,罚款也罚不死。”
“目前银行认为投入绿色产业就是绿色信贷,按照赤道原则,或者按照国际绿色投资的概念,绿色信贷考核的是银行在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过程中所涉及环境和社会风险应对能力。”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小江说。
这种制度的松弛、对绿色信贷理解的浅薄,导致中资银行在海外也因环境影响深陷争议。
2010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参与融资4.2亿美元的埃塞俄比亚吉贝3级水坝,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据于晓刚介绍,在其他银行因为环境风险撤出该项目时,国际NGO“国际河流网络”曾致公开信给中国工商银行,但并未得到后者的回复。
“海外投资总会在当地遭遇更为严格的审查,包括环境和社会影响,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必然结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秘书长保罗·克莱门茨亨特说道。伴随着中资银行海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其在国际项目中遇到的环境风险和争议问题也越来越多。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等为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投资公司在加拿大的油砂开采项目中融资近450亿美元,而加拿大的油砂项目不仅遭受到国际环保组织的压力,加拿大政府同时也对富有争议的油砂项目进行整改或者叫停。
“如果保证对自然资源的享用权是中国政府要优先考虑的事情,那么保证其国际商誉也将极其重要。”来自美国地球之友的绿色投资项目经理米歇尔·陈·菲谢尔这样说,“虽然中国银行机构可能对国际社会的呼吁不屑一顾,但它们最终仍会认识到,采取世界级的有关自然和社会环境保护的借贷政策将符合其自身的最大利益。”
12、北京通州遭遇20余家化工厂围城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2011-06-24李泽民
http://money.163.com/11/0624/01/779D1TD300253B0H.html
前两年,北京通州房价节节上涨,“舒适、健康、宜居”的远景,吸引了不少人到通州居住。
然而,当地的居民们如今却发现,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坐落于通州区梨园南街的金隅7090小区,是北京第四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由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09年修建。
此后两年多,入住这里的7000多名业主,频受“废气”的侵扰,“刮西风是臭味,刮北风是焦味,刮南风是酸味,住在这里非常后悔。”一位业主说。
6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调查了解到,金隅7090小区周遭,分布着许多的化工厂以及光盘厂、印染厂等。
其中,位于小区北边的北京世艺印刷有限公司,由于违规排污,多次被当地环保部门限期整改,而该公司为沃尔玛、家乐福等众多跨国公司的供应商。
通州区环保局的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地环保部门目前没有能力监测“废气”,认为彻底解决污染的唯一办法就是:搬迁企业。
事实上,意欲打造“低碳生态、绿色宜居”的通州新城,目前仍然盘踞着数十家化工企业以及造纸厂等,宜居之城的梦想依旧遥远。
“怪味”裹挟下的小区
午后的金隅7090小区,看不到居民,每家每户的窗子,紧紧地关着。从小区门口甫一进去,阵阵臭味扑面而来,当天是西风。
住在4号楼的一位邵姓业主告诉记者,这半年来,刺鼻的味道几乎每天都有。本该今年要孩子的她,由于担心影响生育推迟了怀孕计划。而住在10号楼的王姓居民,表示自己一度在晚上被熏醒。
采访进行中,记者就能闻到浓烈的臭味,其中夹杂着塑料烧焦的味道。
在一间没有任何公司标示的大门进去,院内堆放着印制好的纸品,一栋二层楼的大厅内,墙上写着:北京世艺印刷有限公司。根据小区居民的介绍,世艺公司距离金隅7090小区三、四号楼最近,目测直线距离大约有100多米。
该公司一位陈姓厂办主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到底是哪儿来的味,他们也搞不明白,但他表示公司现在正在治理废气污染。
除世艺公司外,当地居民认为位于东南方向,距离小区大约1000米左右的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也是产生“怪味”的祸首。
记者来到东方化工公司采访时,负责接待的一位段姓工作人员对于金隅7090小区,从未听说过,她称对于污染的事情会向公司负责人汇报。
她对东方化工公司是否涉嫌排污并未做出肯定答复,表示围绕着东方公司周围,有很多的小化工厂,可能他们才是污染源。
对此,通州区环保局监察科的负责人指出,其实“怪味”应该是主要污染源所产生,小化工厂的废气,可能一阵风就过去了。东方化工公司早被当地环保部门列为重点污染源,环保局每月对其进行监测,但监测的内容主要是废水和有机锅炉。对于 “废气”,环保部门没有能力监测,是企业在自行监测。
根据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调研,包围金隅7090小区的还有北京造纸七厂、北京东方泰悦洗涤有限公司、通州区污物处理站、海传光盘有限公司等。
至于频频光顾小区的怪味来自何处,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很难确定真正的源头,但可以肯定这些工厂的存在对小区不利。
根据记者多方了解,目前通州受到化工污染的除了金隅7090外还有近20个小区,这些小区大多都有“怪味”出现。
屡次违规的世艺公司
世艺公司由于未被列入重点污染源,当地环保部门没有对其进行日常监测,上次监测的时间,停留在今年的3月份。
据了解,这家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320万元,法人代表为项洪全,主要经营范围有印刷、图书等。根据陈主任的介绍,“沃尔玛、家乐福、华联等知名企业的广告,基本上都在我们这儿印刷。世艺2010年销售收入6700多万元,今年估计不到2000万元。”
他称,今年肯定赔了。经营不如意的原因与污染有关,由于违规排污,该公司被通州区环保局再次限期整治,整治时间是2011年5月~6月。
在此情况下,世艺公司压缩了60%的具有污染性质的产品生产,此前直接停产6天,以做进一步整治,已投入60多万元用于治污。
根据他的介绍,排放出来的白烟,经测定是水蒸气,有色但没有毒,真正有毒的是甲烷、苯类。但陈主任表示,“使用的轮转机是日本进口的,在日本那边测定是合格的,到中国使用就不合格了,我们也搞不明白。”
去年年底,通州环保局认为“群众所反映的异味是由世艺公司在彩色印刷的过程中产生,对此在11月对世艺下达了整改通知,要求对废气治理完成后对其进行检测。”
宜居通州的遥远梦想
通州环保局监察科科长徐晓云说,金隅7090小区的原址是家水泥厂,处在整个工业区内。该水泥厂破产之后由北京市环保局审批,国家的康居工程项目才在此落地。
那么被各种易产生污染的厂区包围的金隅7090,当初为何能获得通过,个中缘由不得而知。根据徐的介绍,现在只能将企业搬迁。
但是列入搬迁计划的有东方化工厂,而对于其他的20多家化工类企业,徐晓云说不可能全部搬迁,她称周围的小化工厂可能随着东方化工公司的搬迁而自行消失。
和东方化工公司列入政府搬迁计划不同,世艺公司的搬迁,完全出自倒逼使然。
6月22日,世艺公司负责人项洪全正在外选址,他在电话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搬迁需要上千万元的资金,企业经营困难,但没有其他道路可走。
距离金隅7090小区不远就是京杭大运河,在河边走,不时能看到死鱼,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运河上的死鱼绵延有四公里。
运河旁边就是林立的各类 “三高”企业,通州为聚集人气,正在完善道路管网,同时力图打造“滨水宜居”的城区。
然而,根据北京市环保局于6月初发布的《201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空气质量方面,通州、房山、大兴空气质量最差。
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王大卫指出,通州等空气质量差主要是“内因”,当地工业厂区密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大。
王大卫说,通州有东方化工厂以及诸多小化工厂,另外当地工地开发项目也较多,加之绿化覆盖面积少,容易出现扬尘等可吸入颗粒物。同时,要改善通州等南部地区的空气质量,首先得从源头做起,关停部分高污染企业,今年将制定东方化工厂的搬迁计划。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北京禁止新建、扩建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炼油、水泥等加工业以及非金属矿采选等项目。
13、哈药“污染门”:折射“原料药大国”的现实困境
来源: 经济参考报2011年06月2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6/24/c_121577711.htm
作为“原料药大国”,我国一些原料药生产企业面临着与哈药总厂同样的困境———一面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工艺,一面是附加值和利润率都比较低的产品。而由于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药企通常采用“价格战”方式抢占市场,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因此在面对治理污染的高额资金投入时,企业往往会“舍不得”花钱。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发展中,与日俱增的环保投入与企业低利润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哈药总厂“污染门”事件暴露出我国作为原料药生产大国,原料药生产企业所面临的高污染、高耗能,低利润率和低技术含量等问题。而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老百姓维权意识增强,这一矛盾将更加凸显。
“龙头老大”的无奈和苦衷
像哈药这样的高污染企业想要实现对周边环境零污染,并不是简单投入巨额资金整改就能实现的。
据哈药总厂网站介绍,哈药总厂是全国重点抗生素生产和出口基地,位列全国医药“百强企业”之首,主要生产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30多种原料药和100多种制剂品种,产品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的所有区县,并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近50亿元,出口创汇1亿多美元。
在众多光环背后,哈药总厂这位国内抗生素原料药“龙头老大”也有自己的无奈和苦衷。“哈药总厂属于微生物发酵企业,这就决定了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而他们的生产工艺也决定了企业在生产时注定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废气。这也就是药厂怪味产生的主要原因。”哈药总厂副厂长马杰说。
马杰说,刚建厂时周围还都是荒地,最近几年,随着城市扩张,周边居民急剧增加,导致药厂与居民的矛盾凸显出来。像他们这样的高污染企业想要实现对周边环境零污染,并不是简单投入巨额资金整改就能实现的。
“哈药总厂污染事件其实暴露出的是我国原料药行业的现实困境。”安邦咨询医药行业研究员边晨光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一些原料药生产企业面临着与哈药总厂一样的问题:一面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工艺,一面是附加值和利润率都比较低的产品。同时国内一些原料药企业的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通常采用“价格战”方式抢占市场,这又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像哈药总厂这样的大企业,虽然每年销售额很高,但实际利润率并不高。因此在面对治理污染的高额资金投入时,企业往往会“舍不得”花钱。
1 2 3 4 5 下一页
14、暴雨致积水严重,城市内涝是考验更是拷问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11年06月24日 王石川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4984528.html
昨天傍晚北京迎来大范围强降雨,部分环路、联络线受到积水影响,多处道路中断,又值下班出行高峰,城区许多路段出现拥堵现象,部分地铁城铁区段也因大雨关闭。
逢雨必涝、逢暴雨必瘫,每年夏天,不少城市便会陷入这种“宿命”中。据报道,此前,由于暴雨突袭,江城武汉变成“水城”,此处“水漫金山”,那里“行车如船”……正当人们反思城市管理水平时,发生在武汉的一幕,昨天又被首都北京“复制”,不少市民纷纷调侃:“这哪是地下通道啊,就是游泳池。”“哥今天不是没带伞,是没带船。”“积水潭,名副其实。”“太夸张了,首都机场成了马尔代夫。”……调侃或揶揄也表达了牢骚之意。
一场大雨就让一座城市瘫痪,委实令人沉思。龙应台有个妙喻,要分辨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如果一场大雨使你全身泥泞,汽车轮子陷在路坑里,积水盈尺,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那么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国家如此,城市亦然。一个城市发达不发达,不光看GDP,瞧高楼大厦,还要看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比如下水道。
越是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越能检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越是被人们忽略的细节,越能看出管理者的智慧;越是那些貌似不起眼的地方,越可能在紧要时刻考验管理者的应对能力。下场暴雨就让城市窘态百出,几成泽国,便不能不让人对这座城市的发达指数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打个问号。城市内涝是考验更是拷问,城市管理者应该思考两方面问题。
其一,如何做好暴雨预警机制?政府部门在准确预报暴雨的同时,能否准备更为详细的应对措施?如何有效应对突发的城市大涝等瘫痪局面?
其二,如何合理规划城市,特别是其地下布局?中国社科院学者袁晓勐直言不讳地称,“目前,部分城市的规划体制、城市规划队伍、城市规划理念等还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普遍表现为重生产、轻生活,重收益、轻环境,重短期、轻长期,重地面、轻地下,遇到城市灾害也就束手无策。”这种严厉的抨击不是无的放矢,它的确勾勒出了不少城市积弊。避免悲剧重演,最好的办法就是吃一堑长一智,在以后的规划中,别再只注重面子忽略了里子。
“未雨绸缪”。提前应对,方可临危不慌。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才不会再次犯错。
15、“首堵”变“水城”,不堪回首的城市发展史
来源:观点中国 2011-06-24王传涛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55_18155.html
摘 要:“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雨果在《悲惨世界》里的这句名言,不停地拷问着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城市不是排积木式不停地建高楼大厦,排水、交通、绿化等项目应组成一个系统,一个能完成新陈代谢的生态环境;城市更不是个别领导与个别部门的政绩工程,不能只图形象上的美观而忘掉对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
事件背景:继武汉成功实现了东方威尼斯的城市梦想之后,北京城也迎来了“观海”的机会。莲花现海,白石听涛,陶然飞瀑,安华垂纶,二环浮岛,望京观澜,大望逐浪,亦庄浆声,后海潜翔,中观激流……燕京十景于是新鲜出炉。
23日下午16时20许,北京的天空已漆黑如夜。瞬间,隆隆雷声夹杂着闪电,北京突降暴雨。截止记者发稿时,大雨依然倾盆如注,北京的不少路段由于严重积水已致瘫痪状态。另外,地铁公主坟站限制乘客进入。(6月23日 中新网)
夏至刚过,许多城市就表现出了对夏天的“不习惯”——正堵车呢,怎么又堵水了?先前以为只有那几个二线城市才会出现积水严重导致城市瘫痪的现象,没承想,“首堵”北京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相同的不幸面前,谁也不别笑话谁,大家都生活在既堵又水的大城市之中,除了浮华的城市外表与光鲜的摩天大楼,“城市病”已经让市民感受不到大城市的任何优越感了。这样的城市,表面上堵水,建设与发展的理念更水。
其实,不只是今年夏天,近四五年以来,一些城市逢雨便涝的现实已然成了市民们的心头之痛。2007的济南,2010年的广州、重庆,今年的武汉和北京,无一例外在每年的那两三天成为“中国水城”。调侃一下:有车一族不妨先买一个汽艇放在车库里,以备夏天涝灾上班代步之需。
现在的城市,越来越注重地上的华美了;而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的五脏六腑,它们一旦补及不上,整个机体都会出现问题。现实是,城市的五脏六腑在“失宠”的状态下,很难得到如同高楼大厦一样的待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即便城市的排水系统用尽了全力,也未能让城市保持好一个良好的形象。四天一座摩天大楼,在数量上势必会赶超美国,在现实之中,却造成了我们的“四天排不光一次大雨”的尴尬。至于在大雨中死亡的无辜市民,似乎也得不到市政建设部门的合理赔偿。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雨果在《悲惨世界》里的这句名言,不停地拷问着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城市不是排积木式不停地建高楼大厦,排水、交通、绿化等项目应组成一个系统,一个能完成新陈代谢的生态环境;城市更不是个别领导与个别部门的政绩工程,不能只图形象上的美观而忘掉对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
在当代中国,有两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还算“先进”。一个是青岛;另一个是千年不涝的江西古城赣州。有城建专家说,青岛市老城区的排水系统是全中国最好的,而这最好的排水系统却是100多年前由德国人修建的。只是可惜,我们没有学会德国人修下水道的技术,就匆匆忙忙地修建起了水泥化的森林。而宋代老祖宗的东西,我们也没有学会,当代人只是在GDP和政绩的追逐中,努力地破坏着一些旧建筑,对于古建筑中的科学与人性,他们根本无暇顾及。
美国城市史研究专家刘易斯•芒福德在《中国城市史纲》中说,“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文明积累、整合和传承的过程。”显然,城市化的主旨是文明的积累、整合与传承,我们不能不顾一切地、盲目地去创造所谓现代文明,而忘记了传承历史、传承良心。如果城市的发展,带给公众的不是福利、平安,而是巨大的生活压力、堵车与逢雨便涝的危机感,那么,这样的城市化就一定问题,当下的城市建设史,也一定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就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