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7
六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关注:
1、21世纪经济报道:被人为改变的长江水系:谁更需要治理?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17/xMMDAwMDI0NTExMA.html
2、新华网: 浙江钱塘江流域迎来1955年以来最大洪水
http://env.people.com.cn/GB/14925775.html
专题报道:
3、中国低碳网: 议三峡:不算旧账,做好《后期规划》
http://ditan360.com/PingLun/Info-86982.html
4、新浪环保: 三峡工程首度模拟自然洪峰 试行四大家鱼生态调度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6-17/152022659720.shtml
环境资讯:
5、中国新闻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逾1.9万个物种濒临灭绝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1/06-16/3117020.shtml
6、陕西日报: 全国人大环资委在陕展开《环境保护法》立法调研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6/1141308271964_1.shtml
7、腾讯绿色: 中华环保基金会启动1000亩高原生态植草计划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617/001022.htm
地方信息:
8、新京报: 北京苏家坨垃圾厂公众支持率被质疑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6/17/content_244066.htm?div=-1
9、潇湘晨报: 武汉内湖面临重度污染 治理之路任重道远
http://env.people.com.cn/GB/14933715.html
环境曝光:
10、广州日报: 海南百余亩红树林被毁 形成树林至少4000年
http://news.sina.com.cn/green/news/roll/p/2011-06-17/150822659526.shtml
垃圾处理:
11、法制日报: 焚烧垃圾能否破解“垃圾围城”困局
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11-06/17/content_2748623.htm?node=5955
气候变化:
12、华商报: 气候变化我国极端天气频发 西安成全国最热城市
http://www.eedu.org.cn/news/region/xibei/sx/201106/60982.html
深度报道:
13、三联生活周刊: 出走的村庄:夺命病魔背后的污染谜题
http://news.qq.com/a/20110616/000877.htm
14、中国网: 污染与工厂对峙五年 NGO介入助推理性维权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1-06/17/content_22806276.htm
15、每日经济新闻: 浙江猛刮“环保风” 数家上市准上市公司受波及
http://finance.ifeng.com/stock/ssgs/20110617/4160909.shtml
环境评论:
16、千龙网: 肆意破坏红树林 华润是在海南犯罪
http://review.qianlong.com/20060/2011/06/17/2540@7095049.htm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被人为改变的长江水系:谁更需要治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6-17周呈思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17/xMMDAwMDI0NTExMA.html
霎那之间,长江流域由极度干旱变成洪水泛滥。
“旱涝急转”正在验证一个警示:长江流域灾害发生的次数在增多、频率在加快。而随着近年枯水期上游江水来量的锐减,对“长江黄河化”的担忧逐渐上升。
“事实上,由于千百年来人为因素的改变,长江早已失去其本来的容貌,至少在生态上具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可能。”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位专家不无忧虑地说。
6300公里的长度、世界第三大河流、18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流经北纬30度温带湿润之地———这些丰厚的天然条件,足以让这条江河在人类踏足之后孕育出一个伟大的农耕文明。
而如今,它正在失去泽被万物的功能。长江发生了什么?
灾害常态化?
6月16日,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暴雨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将有暴雨。而根据未来72小时的降雨图,暴雨区将逐步从四川盆地扩至三峡库区和洞庭湖区。
稍有经验的长江水利专家即知,这种锋面降水的路径,正是流域性洪水的一个危险征兆。而此前不到两周的时间中,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已经被迟到的东亚季风洗礼成一片泽国。
家住武汉水果湖的陈晓韬完全没有料到,今年的旱涝急转会如此疾速。6月14日那天,不到24小时里,武汉上空倾泻了6个东湖的水量,这座城市被迫连发7道暴雨警报。而在不久之前,关于长江大旱的报道还在继续席卷各大媒体的封面。
“今年旱情最严重的时候,公司老板就颇有经验地让我们做好工程防汛准备,但没想到雨季会来得这么凶猛。”陈晓韬说。
对于今年旱涝并存乃至旱涝急转这一现象,记者从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一位专家那里获得的解释是:“长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历来是洪涝和干旱多发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长江流域的季风特点决定了该区域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洪涝灾害的影响。”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呈增加趋势。1900~2000年长江流域一共发生了27次洪水、9次旱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后长江流域旱灾发生次数增多、频率加快。
“在温室气体排放量得不到控制的情景下,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正在呈现‘南旱北涝’的趋势。”该研究报告明确指出,长江源区和下游正呈干旱化趋势,长江流域北部和东南部的旱灾将加剧;而与此同时,长江流域遭遇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面积也将会扩大,在长江流域西南、东北与南部地区,50年一遇的洪水将成为不足25年一遇。
在长江岸边世代居住的人们,都会以1954、1981、1998这样的大洪水作为年代记事,而在今后,大旱年或大旱大涝之年或将成为新一代人的时代记忆。
在灾害频发的背后,长江水系正在逐步丧失泽被万物的功能。今年的旱灾中,长江流域的各大湖泊干涸见底,干流水位长期低于历史同期最低水位,这既引发舆论对修建在长江之上各大工程的质疑,也引起了对“长江会变成第二条黄河”的担忧。
拟人化的长江,工具化的“治水”
千百年来,依靠长江之水繁衍生息的人们,非常自然地将其称之为“母亲河”;即便是洪泛到来、吞噬田地之时,也被称作“母亲的威怒”。
长江文明源远流长。从南朝到南宋,随着中原文化向长江流域历次南迁,长江水系便开始供养着中华文明最主干、最闪耀的部分。
“对于长江而言,防洪的说法其实本不存在,水满自溢,古代的云梦泽、现在的洞庭、鄱阳等大湖都是其自然分洪形成的湖泊。但随着人迁
居江边、与水争地,才有了‘防洪’之需。”一位湖北基层水利部门官员对记者表示。
隋代以前,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人口尚不密集,两岸自然的分洪蓄水之地较多,虽洪水泛滥而社会损失有限;但自唐以下,这一地区人口日密,经济发展,洲滩筑堤围垦渐多,水灾也日趋严重。
由于人口的密集和财产增加,水旱灾害损失也逐渐增大。据统计,自唐至清近1300年间,长江水灾共223次。长江水灾愈到近期愈多,灾情也愈严重:唐代平均18年一次,宋、元时期平均五六年一次,明、清时期则平均4年一次。
水患日重之因,是自古以来洪水休憩之地变成了人类耕织的家园。因此,并非洪水侵占了人类的家园,而是人类侵占了长江的栖息之地。尽管如此,人类仍旧选择以“治水”的方式来扼制“母亲的威怒”。
1 2下一页
2、浙江钱塘江流域迎来1955年以来最大洪水
来源:新华网2011年06月17日岳德亮
http://env.people.com.cn/GB/14925775.html
新华网杭州6月16日电 (记者岳德亮)16日19时10分,浙江钱塘江流域兰溪迎来1955年以来最大洪峰,兰溪站实测水位33.4米,之后水位开始下降。兰江干堤16日以来出现管涌、渗透现象。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16日傍晚赶赴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与兰溪市、诸暨市等地视频连线,共同研究进一步的钱塘江流域性大洪水的防御。赵洪祝指出,钱塘江流域各地要做到有保有弃,小堤防、湖畈能弃的舍弃,及时转移附近相关受影响的群众,但是要确保主干堤要确保不出现严重问题。
据兰溪市委书记朱志恒介绍,从上游下泄来的洪峰在19时前后到达兰溪境内,从洪峰到达至离开兰溪境约有5个小时的时间。目前全市16个镇乡(街道)不同程度受灾,共转移8万多人;高水位洪水引起城区排水困难和江水倒灌现象,部分街道交通拥堵严重;兰江主干堤总体平稳,局部堤防发生管涌、渗漏险情。
诸暨市全市共转移了近3万人。其中,16日上午和下午共发生4起湖畈决口事故,造成6000多亩农田被淹,因决口事件当地紧急组织转移了4000多人。截至17时许,店口镇解放湖决口影响到的群众中,还有200多人没有转移到安全区域。
浙江省气象局局长黎健16日在省防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省正在遭遇近12年以来最典型的梅雨降水集中期。
今年1-5月,浙江省降水异常偏少,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少53%,为历史最少。但自6月3日以来,由于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梅雨锋,浙江由前期持续少雨转为多雨的天气形势,出现了自1999年以来最典型的梅雨降水集中期。
黎健说,在此期间,浙江省先后出现3次明显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具有4大特点:强降水来势凶猛,旱涝急转;降水强,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强降水区域重叠;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
黎健表示,根据目前资料分析,随着低涡东移入海,16日起雨势明显减弱,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雨。从天气角度看,这对缓解目前紧张的汛情和防洪有利,但由于前期降水量大、土壤饱和,洪水和地质灾害等具有滞后性,需加强防范。
气象部门预报显示,18日开始,江淮雨带可能南压影响浙江省中北部地区,部分有大雨暴雨,降水量一般为40-70毫米,局部80-120毫米。
3、议三峡:不算旧账,做好《后期规划》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1-6-17 向卿
http://ditan360.com/PingLun/Info-86982.html
中国低碳网专稿 “三峡工程建成后,至2010年底,累计发电已达4527亿/千瓦时,其效益明显,为缓解华中、华东和广东供电紧张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由三峡工程引发的生态环境负面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事已至此,炸掉大坝是不理智的行为,当务之急是吸取教训,面对现实做好后期规划。”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郭来喜在“绿家园环境记者沙龙”上说。
据郭来喜介绍,三峡工程建成后,根据公布的数据,防洪能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避免毁灭性灾害。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消减洪峰266亿m3,缓解了中下游洪水威胁。而且,防洪、发电、航运三大目标均已实现。
但他同时指出,我们可见的诸如水库移民、库区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泥石流,以及库区水体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正在日渐呈。如果这些问题被回避或忽视,得不得及时的解决,势必影响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激化脆弱的人地系统矛盾。
2011年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下文简称《规划》),这表明了中央在肯定了三峡工程效益的同时,也正视了长江三峡工程兴建后出现了新的问题。
《规划》明确了六大重点任务:一、移民安稳致富及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三、库区地灾害的预报与治理;四、对长江中下游河势重点影响区的处理;五、三峡工程管理能力建设;六、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拓展。
郭来喜对记者说,“移民”仍是主要问题,当时的政策是“移民就地后靠,在陡坡、地薄、缺水、海拔高处就地安置”,但由于库区移民环境大变化,不仅被移民人们原来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必须大改变,主动适应当地环境,自谋生路,同时也给安置移民的地区带来管理困难,妥善处理移民的生活和就业都成了问题。
他建议,一方面,国家应扶持安置移民地区发展新兴产业,而且应该提高企业技术含量,走科学致富之路。另一方面,对移民区的青壮年劳力加强技术培训,使之成为新型的技术工,有组织的向外输出,进而带动配偶和子女外出;但还有留下的老人,必须强化社会保障系统建设,由社区组织负责就地养老,国家予以补贴。有条件的也可随子女外迁,减轻移民区的人地矛盾。总之,要改变固有的移民安置格局,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新的人地系统建立。
《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提出了“控污、提载、抓重点”生态建设保护方针,郭来喜指出,“其实,这项任务难度极大,因为涉及到三峡大坝以上的广大地区。虽然制定了上述方案,可以预见,其防污任务不只是其上游建5500平方千米的生态屏障可以解决的,还涉及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北部的广大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因此,要严防库区的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
针对《规划》提到的“库区地灾害的预报与治理”问题,郭来喜介绍说:“长江三峡自古便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历史上因岩崩和滑坡泥石流多次断航,最长达80多年。然而前期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这一严重的自然灾害。尽管三峡工程建设阶段治理了较大的滑坡400多处,实施库岸防护边200多千米。但由于水库蓄水,防洪腾库,库区水位变化达数十米,一升一降导致古滑坡复活,水沿构造线入侵,水压增减,引发岩石力学变化,极可能产生新的崩塌。”
他提出,重点地段要建立监测预警系统与应急机制,尤其是大体量的滑坡泥石流和岩崩,有可能在峡谷型水库中产生“坝后坝”,强化勘察与防范。另外,对移民规划搬迁区的地质灾害要强化预防,一定要避险搬迁,对已搬迁的移民区,亦要进行防止地质灾害威胁度评估,有的要依情二度搬迁,绝不含糊,确保移民生命安全。
郭来喜告诉记者,对于《规划》所说的“长江中下游河势重点影响区”,主要是指宜昌至城陵矶。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水库可以调度下泄水量,但无法确定其含沙量,这样流水对下游的冲淤变化相当复杂,有时常产生的新淤积,危及航道行驶安全,且难以预测,必须加强分段观测与预警。
会议最后,郭来喜指出,“社会上流传三峡诱发汶川地震,导致长江中下游大旱之类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但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的确引发了一些新问题,有的是以前预见到的,有的是没有预见到的。这次规划出台,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必将有新的规划继续出台,不可能一项规划一劳永逸的解决三峡工程引发的所有问题。”
郭来喜表示:“不论如何,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但也要珍惜历史,不算旧账,从中接受教训以便更好地善对未来,创造上佳的人地系统,确保可持续发展,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化共聚,引领未来发展,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4、三峡工程首度模拟自然洪峰 试行四大家鱼生态调度
来源:新浪环保2011年06月17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6-17/152022659720.shtml
WWF建议继续将长江中下游的环境需求纳入三峡工程的调度目标
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三峡工程将首度开展四大家鱼的生态调度试验,迈出了推动修复长江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一步。
为满足长江中下游四大家鱼繁殖需求,三峡水库将从6月16日开始的4-6天内增加下泄流量,通过模拟自然洪峰的环境流向长江中下游的鱼苗释放产卵信号。
据悉,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通知要求三峡公司从16日开始,逐步加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每日日均出库流量增加2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维持荆江河段水位持续上涨。其后将根据实时水雨情及其预报确定下泄流量,逐步将库水位下降到汛限水位。
“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三峡水库开始为四大家鱼开展生态调度。这说明相关部门重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影响,并有决心缓解这些影响。”WWF(中国)项目实施总监朱春全博士表示:“WWF希望通过与包括政府部门和三峡集团在内的各方合作,将长江中下游的环境需求纳入三峡工程的调度目标,从而满足坝下生态、经济、社会的多种需求。”
据悉,此次调度主要是为了满足长江中下游四大家鱼繁殖的生态需求。“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离不开特定的水文条件,比如18度以上的水温,一定时期的涨水过程,一定的水流流速等。”长江渔业资源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依民说:“每年的4月底到7月初是长江家鱼的产卵期,而三峡水库4-5月正处于低水位运行,改变了四大家鱼产卵场的水文、水力条件,从而对四大家鱼的繁殖带来了不利影响。”
中国60%的淡水鱼产自长江流域,其中长江干流是以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代表的四大家鱼的主要天然原产地和栖息地。但近三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质污染,以及江湖隔绝、围湖造田、河道整治、截弯取直、水利工程等因素影响,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持续快速衰退,四大家鱼产卵规模相对20世纪60年代缩减90%以上。
中国水科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多年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之后所带来的水文情势变化,导致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江段四大家鱼资源量明显下降。监测表明,1997-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长江监利断面年均鱼苗径流量为25.24亿尾,三峡水库蓄水之后,这一数字明显下降,2009年仅为0.42亿尾。
为了改变这一趋势,WWF与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合作,一方面通过灌浆纳苗、增殖放流等活动增加天然鱼苗数量;一方面开展四大家鱼的环境流研究,起草生态调度方案。2011年4月底,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三峡集团公司、WWF等各方专家参与的“长江四大家鱼繁殖需求与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研讨会上,建议三峡在每年的5月15日-6月15日期间开展生态调度,并针对生态调度效果开展相关监测工作,动态优化水库调度,力争在5到10年内逐步恢复长江四大家鱼渔业资源。
“此次三峡四大家鱼生态调度的尝试只是一个开端,WWF希望能在这次试验的基础上监测并收集相关数据,为今后生态调度方案的改进和完善奠定基础。WWF也建议进一步研究中下游两湖湿地、重要迁徙水鸟等的环境流需求,并将这些需求纳入生态调度的综合考量之中。”朱春全说。
他表示,除了长江中下游的环境流需求之外,WWF还将关注上游梯级水库的影响,推动其考虑生态需求的联合调度,从而推动整个流域层面水利设施的可持续调度。
5、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逾1.9万个物种濒临灭绝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06月16日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1/06-16/3117020.shtml
中新网6月16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6日公布的2011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在生存状况已知的59508种生物之中,有19265种濒临灭绝,占总数的32.4%。
今年列出的濒危物种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但尚未获得相关数据的物种达到了8996种。该联盟认为有必要做进一步调查,并呼吁各国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
已经灭绝或野生状态下已经灭绝的物种有861种。红色名录将濒危物种分成3级,属于最高级别“极有可能灭绝”的物种有3801种。
6、全国人大环资委在陕展开《环境保护法》立法调研
来源:陕西日报2011-06-17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6/1141308271964_1.shtml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对已经颁布实施2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根据安排,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组于6月16日在陕展开立法调研。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带队并出席当天上午在西安召开的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主持座谈会。
调研组成员听取了省政府关于陕西省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情况的汇报,重点了解了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限期治理、公众环境权益、环境标准、环境监测、跨行政区污染防治协调和政府环境质量责任等8项条文的实施情况,并征求了省人大环资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法律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张文台在会上表示,环境保护涉及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民生安全和社会安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对环境保护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环保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立法过程中一要坚持群众理念,深入汲取群众智慧;二要广泛吸收各方意见,注重采纳专家学者有价值的建议;三要注重创新,在继承已有成果、借鉴外来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具有较强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务实管用的新法规。
据介绍,目前陕西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今年在环境立法方面,陕西省已经开始起草制定《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有望在排污权有偿使用、农村环保管理人员、汽车尾气防治、环保公益诉讼等方面取得突破;在维护公众权益方面,年内将实现省市县三级“12369”环保热线联网运行,进一步畅通环境信访投诉渠道,推动环境信息公开。
座谈中,针对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自陕西省环保、国土、水利、农业等职能部门的代表提出,在本次《环境保护法》修改中应增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加大对未进行环评擅自开工建设项目的处罚力度,明确自动在线监测数据的法律地位等,同样受到了调研组的重视。
7、中华环保基金会启动1000亩高原生态植草计划
来源:腾讯绿色2011年06月17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617/001022.htm
2011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提出了力争使高原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的目标要求。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的技术支持下,于6月14日在西藏 “一江两河”地区的贡嘎县扎庆村启动了1000亩高原生态植草计划。此计划得到了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的捐赠和西藏科技厅的支持。
西藏是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其丰富的水资源对其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和水文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被誉为“中华水塔”、“亚洲水塔”。西藏草地及分布其上的众多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江河源和我国及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生态环境,所以西藏草地也是世界难得的“生态调节之源”。
据中科院成都分院研究数据显示,西藏有天然草地12.3亿亩,目前草原退化面积已经达到6.5亿亩,超过了草原总面积的50%,其中,重度退化草场面积为1.5亿亩,中度退化为2.1亿亩,轻度退化为2.9亿亩。据中国草地学报(2009年第31卷第2期),西藏草地资源的总价值(现值)为11883.63亿元,退化损失的价值为2376.726亿元,年草地资源退化损失价值为297.091亿元。
草地退化导致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等服务功能减弱,在强盛风力和气候干旱的共同作用下,风蚀作用加剧,极易加剧土地沙化,使原生植被群落的优势种逐渐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严重影响了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中科院成都分院经过多年研究试验,成功掌握了人工种植的方法,试验表明:当降雨量为340mm时,每亩裸地水土流失量为450kg,而草地只有6.2kg。生长2年的草地拦蓄地表径流能力达54%,减少地表径流含沙量高达70.3%,比3~8年的林地高20%。当草地覆盖率在20%~40%时,具有明显减少侵蚀作用;当覆盖率达到60%~70%时,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以上。
人工种草具有生长快,分蘖强,覆盖地表能力强等优点,对表土有较强的固着力,对于防治土地沙化、保持水土、缓解温室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生态环保作用。每亩人工草地仅需要投入200元(草种费用:5kg/亩×26元/kg×1亩=130元;底肥15kg/亩,按市场价3元//kg计,每亩底肥约需45元。灌溉费用按25元/亩计算)。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郝鹏表示,将加强与科技单位和环保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绿色西藏计划”。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作为全国最大的环保公益组织,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生态恢复建设责无旁贷。第一期种植1000亩草地得到了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的捐赠支持。下一步希望也愿意与热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企业和个人共同促进高原生态保护事业,为地球的“生态调节之源”付出努力和心血。
8、北京苏家坨垃圾厂公众支持率被质疑
来源:新京报 2011-06-17 金煜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6/17/content_244066.htm?div=-1
■“苏家坨垃圾焚烧厂选址受质疑”追踪
项目公示称500份个人问卷91.4%支持,环保组织称自己调查大部分居民反对
本报讯 (记者金煜)前日,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再次就苏家坨垃圾焚烧厂发出公开意见书,质疑环评过程公众参与的可信度,称项目公示中,500份个人调查问卷91.4%支持,而他们的调查,大部分居民反对。项目方面表示,公众问卷调查完全属实。
两家环保组织此前曾在第二次环评公示期间就垃圾焚烧厂选址、垃圾处理量、垃圾分类、飞灰处理等方面提出过质疑。前日,项目建筑方绿海能公司以及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海淀区宣传部、区环保局、气科院等单位邀请两组织就该项目进行了首次座谈。
参加该座谈的自然之友人员表示,依然有诸多问题没有谈清楚。他们再次呼吁要求将公示期延长,用更合适的方式让更多周边的居民了解情况。
记者从建设项目方和海淀市政市容委了解到,暂时还没有举行听证会的打算,还会继续和环保组织进行沟通。
■ 质疑
1 同一回迁楼数据不同?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负责人陈立雯说,他们对金隅回迁楼发的40份问卷中,所有居民持反对意见。
绿海能公司技术部工程师韩建工解释,从去年开始,邀请了村民代表参观了高安屯垃圾焚烧厂,村民认可了垃圾焚烧技术。对于金隅回迁楼,其解释,发放的40份调查问卷中,有19份有条件同意,21份无条件不同意。
2 调查的居民即将搬离?
自然之友方面表示,项目方调查的5个村,村民本来就要腾退,居民有说法是,反正要搬迁,同不同意都无所谓,如果不搬迁肯定不会同意。而一些未计划搬迁的社区却未收到调查问卷。
对此,韩建工表示,并非因为这些村子要腾退才选择他们做调查,而是因为这些村子处于环评影响范围之内。
9、武汉内湖面临重度污染 治理之路任重道远
来源:《潇湘晨报》2011年06月17日黄艳
http://env.people.com.cn/GB/14933715.html
记者从湖北省环保厅日前公布的《湖北环境质量状况2010》中了解到,被誉为“百湖之市”的武汉城市内湖均未达到规划类别,总体面临重度污染的问题,治理之路任重道远。
湖北省环保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固定的湖泊监测点实行跟踪监测。武汉城市内湖东湖、墨水湖、沙湖等在2009年的基础上,水质均未有大的改善,除东湖为Ⅳ类外,其余湖泊都呈现劣Ⅴ水质状况。然而,根据规划,东湖及东西湖达到Ⅲ类才符合规划类别,沙湖、墨水湖等为Ⅳ类才达标。(记者黄艳)
10、海南百余亩红树林被毁 形成树林至少4000年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2011年06月17日
http://news.sina.com.cn/green/news/roll/p/2011-06-17/150822659526.shtml
网友报料海南万宁两个开发项目毁坏湿地水椰及百余亩海防林 当地林业部门称是“移植实验”
网友称已发现红树林“被毁埋尸处” 事件真相仍旧疑雾重重
6公里长的碧海银滩、电影《非诚勿扰2》拍摄所在地、海南最美丽的未开发海湾——这些华丽的标签都贴在了位于万宁的石梅湾。很少人知道,这里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水椰生长地。
按照规划,石梅湾本应呈现出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在原生态下打造集豪华酒店、游艇、停机坪、购物广场于一体的生态型热带海滨度假区。
但近日的一则微博却打破了石梅湾的宁静。微博称,在石梅湾威斯汀酒店项目施工中,一亩多珍贵的水椰被野蛮铲平;另外,为建设石梅湾国际游艇会项目,百余亩由木麻黄、青皮林、水椰组成的大片海防林被毁,其中水椰属于一种真红树植物。
事实究竟如何,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文/本报记者王丹阳 图/来自网络
“1亩多湿地水椰被野蛮铲平,百余亩由木麻黄、青皮林、水椰组成的大片海防林被毁。”
6月14日,前海南省森林防火办主任、海南省政协委员刘福堂在微博和天涯论坛上发帖称:根据实地调查,在海南省万宁市石梅湾旅游区的豪华酒店威斯汀项目施工中,有红树林植被水椰被毁的现象。
微博报料:一百亩工地寸草不留
帖子称,6月11日17时45分,刘福堂接到万宁石梅湾村民的求助电话,石梅湾旅游区的一级土地开发商华润集团正在挖毁一亩多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的水椰,并封锁村民不能进入现场。他在微博中发出护林求救。
13日9时,身在海口的刘福堂与两名环保记者、一名网友志愿者开车前往万宁,并在当天11时50分赶到破坏现场——位于万宁市青皮林保护区西端,在建的石梅湾国际游艇会基地。
刘福堂在帖子中如此描述,“望着眼前这片干干净净的工地,我脑际浮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个画面:2010年12月6日傍晩,我到这里时,只见3部挖掘机和卡车正在公路边挖运大树,已有六七亩被挖倒。尚未被挖的由木麻黄、青皮林、水椰组成的一大片海防林呈现在眼前,显得非常荗密。”然而到了现场,刘福堂只能感叹“大树已乘刀斧去,此地空留黄沙滩”。
已过退休之年的刘福堂是河北人,他在电话中表示,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关注青皮林和红树林的保护,亲手提交的相关毁林事件有几十起。但到了这次现场,他还是惊呆了,“一百多亩的工地连一棵树也不見,只有两辆挖掘机,还有人用锯在砍树。”
与此同时,一位上海网友“梨花未雨”则以华润集团员工的口吻说道:“刚跟华润万宁的同事确认,不是红树。”被毁坏的水椰并非珍稀植物,网友报料和评论应先查明真相,毕竟“华润是有社会责任的央企”。
不可再生:形成树林至少4000年
自从这一亩多水椰被毁,就有网友大声疾呼,并称水椰属于“国宝级的濒临珍稀植物”。水椰真的如此珍贵吗?
据了解,海南万宁市石梅湾是中国唯一的大面积水椰生长地。资料显示,水椰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科研科长钟才荣是研究红树林的专家。他说,水椰的适生范围广、繁殖能力强,根系发达,说是“国宝”过于牵强。在海南,除了万宁连片生长外,东寨港等地都有分布,琼水也有淡水的水椰。“普通公众对红树林并不了解,相比水椰,红树林中有更多品种更珍稀,堪称珍贵。”
“海南人都知道,青皮林从清光绪二十七年开始就受到保护。我小时候,在方志办工作的父亲就曾提过,有人根据土壤风化演变历史,推测这片天然青皮林形成大约有4000~16000年的历史。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两片海滨青皮林之一。”报社编辑、老家在海南万宁的李银在博文中说, 这些树不是钱可以买到的,可它们也许最终会死在人类的贪婪中。
李银在博文提及,几年前她就开始担心青皮林会遭到灭顶之灾。早在2006年,就有环保组织和当地村民反映,当地曾发生过砍伐青皮林修路开发的事。
当地部门辩称:不是砍伐而是移植
那么,石梅湾威斯汀酒店项目的审批状况如何呢?国家林业局巡视员杨百瑾在微博中表示,“经初步了解,该项目征占用林地的审核没有经过国家林业局,可能是在省的权限范围内,但海南省把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省级审核林地的权力下放到县里,所以是否依法依规经过评估、论证、审批尚不清楚。”
杨百瑾还说,她已向国家林业局多个部门及驻海口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反映情况,“国家林业局在全国设立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就是要直接处理一些地方林业部门受制于当地政府不好查处的毁林及乱占林地的行为。”
昨日,记者还向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了求证。万宁市林业局办公室的一位陈姓工作人员表示,对网友所述水椰事件已了解,但进行的并非水椰铲平,而是经海南省林业局批准的水椰移植实验。此前他们已对该项目进行申报,具体情况要找移植实施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解。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这是第一次对水椰进行的移植实验。
随后,记者致电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项目管理办公室,在表明来意后,接听电话的一位杨姓工作人员说,“我没听说过所里有关于水椰移植项目,要稍后详细查证后才能答复。”后记者多次致电,却无人接听。
而该所森林培育室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他听到过水椰移植项目,但研究所内的具体实施人员是谁,这位工作人员并不清楚。
根据华润集团网站新闻显示,“移植水椰”所涉及的威斯汀酒店是今年5月由江苏沃得集团与喜达屋全球酒店与度假村集团联手打造的,并在当月进行奠基仪式。而石梅湾国际游艇会项目则在今年1月初开工。
而资料显示,1999年,华润集团通过资产置换获得了石梅湾沿海地区的2700多亩土地的使用权。2003年4月,华润集团全资子公司——海南华润石梅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了石梅湾旅游度假区12平方公里的主开发商,对度假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管理。
记者先后通过电话、电邮和传真等方式向华润石梅湾公司就此事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该公司的正式回应。
湿地专家质疑:移植成活率不到20%
难道,当地林业部门真的是在做移植实验吗?
“移植水椰的说法,我认为并不存在。”刘福堂对记者表示,他手中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这一亩多的水椰是被砍伐的,而且已经“毁尸灭迹”。
刘福堂说,14日下午他第二次前往万宁石梅村,在村民的带路下,沿着小路,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山脚下找到了“物证”——那些被说成已移栽到别处的水椰,被葬的地方。“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被挖毁的水椰,有些被粉身碎骨后就地掩埋,在现场尚可看见部分露在黑泥外面的树根、枝叶,有些则被连夜运走,去向不明。”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总干事、福建莆田绿荫滨海湿地研究中心主任刘毅,对于移植水椰,也不看好。
刘毅介绍,作为一种湿地植物,水椰大量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如石梅湾口等。为了应对潮涨潮退,水椰有非常发达的根系,它的地下根系是陆地根系面积的5倍。即使是在不计算移植成本的情况下,要想在移植过程中挖掘出完整的根系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水椰的老根和嫩根也会受到损害。根据他在福建所做的其他的红树林植物移植实验,三年的移植成活率保守数据为20%。
刘毅认为,2004年印度洋海啸应该给人们足够的警示。自然现象不可避免,但所带来的灾害却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因为自然万物本身就是相生相克的,比如珊瑚礁和红树林可以对抗海啸。亡羊补牢的代价太大了,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
专家说法
红树林50年已少七成 万宁一度减少98%
水椰就是红树林植物的一种。什么是红树林?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总干事刘毅介绍,红树林是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滩涂生长的木本植物的统称。红树林不是单一树种,不是红木,也不是因为秋天叶子变红的枫叶林。红树林是因富含单宁酸,氧化后显红色,故“心红表不红”。在我国共有36种红树类植物,包括24种真红树植物和12种半红树植物,水椰属于一种真红树植物。
刘毅表示,中国红树林的现状并不乐观。统计显示,在过去的50多年中,中国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70%。
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科研科长钟才荣认为,过去50年红树林的确减少不少,但就他研究,现在全国范围内红树林的面积正在增大,比如在广州、厦门等地区,而且海南并没有消失的红树林物种。
而刘毅认为从文献资料上看,万宁红树林面积的变迁却不容乐观。根据1964年中科院华南植物所编纂的《海南植物志》显示1956年万宁红树林面积为132公顷;1985年的《海南岛红树林分布现状》显示1983年仅剩13公顷;1999年由莫燕妮编纂的《海南岛红树林调查报告》显示1998年仅剩3公顷。
“现在,万宁的红树林分布即将成为历史。”刘毅有些无奈中的惋惜。
11、焚烧垃圾能否破解“垃圾围城”困局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2011-06-17吴晓锋
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11-06/17/content_2748623.htm?node=5955
环境专家认为 中国二噁英排放达欧盟标准接近无危害 相关部门应及时公开信息
● 垃圾填埋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周围的水和空气造成严重的“二次 污染”
● 相较于对垃圾焚烧产生污染的顾虑,公众的担忧更多的是对监管缺乏信任
由于不公开垃圾焚烧厂的环评报告,江苏省海安县环境保护局近日被提起行政复议。
《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要求环保部门公开垃圾焚烧厂的环评报告,缘于当地居民对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担忧,而这种担忧并非只在海安县一地出现过。2009年年底,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将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选址地点定在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附近,选址结果引发争议,其缘由就是周边居民担心垃圾焚烧厂会排放含有害物质二噁英的气体。
垃圾焚烧发电是否会引起人们所担心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专业人士称,从技术上来讲,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安全、不会危害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同时,垃圾焚烧发电也是目前国际上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土地紧缺型国家的主要处置模式。不过,相关部门应及时公开环评报告,以消除公众的担忧。
垃圾焚烧引争议
据了解,目前各地采用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存在诸多危害,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周围的水和空气造成污染,并降低周围的土地价值,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垃圾围城”已成为国内外一些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
面对“垃圾围城”的困境,不少城市将处理垃圾的目光放在了焚烧发电方式上,但由此却引发了一些争议。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在过去两年,不少城市发生了居民反对建垃圾焚烧厂的情形,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号称“世纪之毒”的二噁英上。二噁英是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毒性相当于砒霜的900倍,而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这种物质。
据了解,城市垃圾本身就存在大量的二噁英。如果采用填埋垃圾的方式,也会使二噁英附着在土地上,不断沉积在土壤里,并通过土壤、地下水等进入食物链。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聂永丰说,事实上,二噁英存在于世界各地及各种环境介质中,包括空气、土壤、水以及食物等,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土壤、海洋沉积物及动物,而在水及空气中的含量则非常低。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正常环境的二噁英接触总体上不会影响人类健康。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严建华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科学技术的提升和改进,一个设计良好和运行良好的现代垃圾焚烧厂完全能够做到二噁英的低排放。欧盟将二噁英排放标准定为0.1ng-TEQ/Nm3(即每立方米烟气中二噁英含量小于100亿分之一克),是目前世界学术界无争议、无害、最安全的标准。2002年,我国制定《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时,将二噁英排放浓度选用了公认的安全值1.0ng-TEQ/Nm3。
联合国环境署二噁英专家组成员、中科院教授郑明辉认为,就二噁英而言,如果排放达到欧盟标准,就已经比世界上任何城市的空气都干净了。要是怀疑0.1的安全性,就等于怀疑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呼吸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环境法学院专家曹明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发达国家采用焚烧方法处理垃圾占相当的比重,尤其在日本、欧洲、美国东海岸等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和地区。在日本,75%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都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在一些环保意识较强的北欧国家,很多垃圾发电厂都建在城市中心。
担忧来自信任缺失
尽管面临诸多的争议,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近几年也取得了较快发展。2011年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广焚烧发电。作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垃圾焚烧发电将在“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广。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建起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与周边的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厂等构成北京循环经济产业园,垃圾在这里经过处理后,不仅可以用来发电,还能绿化、供暖、用作有机肥,成为绿色能源。高安屯采用了国际上比较通用的“3T+E”焚烧技术,保证焚烧炉燃烧温度始终控制在850℃以上,这是最大限度降低二噁英含量的关键。
5月28日,海南省首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竣工投产,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1200吨,年处理垃圾40万吨,年上网电量1.23亿千瓦时,减少垃圾堆放填埋量36万吨。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欧盟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
城乡和建设部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振渠指出,目前我国二噁英控制执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欧盟标准,就运行实践而言,二噁英的排放量低于0.1ng-TEQ/Nm3,我们以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条件,执行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标准,公众是否可以考虑理解接受。
对于公众的担忧,曹明德认为,相比于垃圾焚烧发电自身的技术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公众的担忧和顾虑更多的则是对政府部门监管和企业管理缺乏信任,因此才导致垃圾焚烧发电不断引发争议。
曹明德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应更严格地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开、环评公众参与以听证会形式为主、环境监管信息向社会公开等措施,减少各方的不信任。针对所有垃圾处理设施,建立独立公开网站,最大程度地公开相关的环保信息、现场检查与在线监测数据。
12、气候变化我国极端天气频发 西安成全国最热城市
来源:华商报2011-6-17 张莉
http://www.eedu.org.cn/news/region/xibei/sx/201106/60982.html
1906年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0.74℃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地区热浪频发,风暴强度加大
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可能最高升6.4℃,部分地区可能会发生从未发生过的极端事件
近一段时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昨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应邀来我省作专题报告时说,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郑国光说,1906年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最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20世纪后50年北半球平均温度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海洋升温引起海水热膨胀,20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约0.17米。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许多地区热浪频繁发生,强降水事件和局部洪涝频率增大,风暴强度加大。
21世纪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化,影响加重。预计到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相对于20世纪后20年大约升高0.4℃,到21世纪末可能升高1.1℃至6.4℃,其中以陆地和北半球高纬地区增暖最为显著。届时,高温、热浪和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很可能会持续上升。台风和飓风风速更大、降水更强、破坏更严重。洪水发生频率可能更高;而在部分地区,可能会发生从未发生过的极端事件。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国。”郑国光介绍,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北方部分河流发生断流,大大加剧了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南方汛期降水增多,多次发生流域性或区域性大洪水。未来长江上游地区强降水事件可能增加,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可能对三峡水库的蓄水发电和航运产生不利影响;季节冻土冻胀和多年冻土融化下沉,不但使青藏公路、铁路安全运营受到威胁,而且会使南水北调西线调水等工程面临着更为突出的问题。
我省年平均气温1993年突变
从11.9℃升到12.7℃,升温趋势由南到北逐渐增强,极端天气事件呈增加趋势
气候资料显示,近50年来,我省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993年出现突变,从11.9℃上升到12.7℃,且升温趋势由南到北逐渐增强;四季中冬、春季气温上升最为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990年后迅速升高。
与此同时,近50年来我省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四季中以春、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最为明显。由于降水时间变率大,空间分布不均匀,个别年份干旱现象越来越突出,如1997年全年降水量仅为420.4毫米。
气候变化,陕西省极端天气事件也呈增加趋势。本世纪以来,陕西省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强度和频次明显增加,平均每年有2.45天的暴雨突破历史日最大降水量。
“近几年经常看到,西安成为全国气温最高的城市。”郑国光说,他希望我省气象部门能做一个分析研究,这到底是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还是区域性气候突变。
13、出走的村庄:夺命病魔背后的污染谜题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06月16日 魏一平
http://news.qq.com/a/20110616/000877.htm
[导读]“两分钟不喝水,喉咙就不舒服。”朱雁辉在与记者谈话的半小时内,很快就喝光了两瓶,他是村里唯一在世的癌症患者,他身后的废水沉淀池已经干涸,废水从这里渗入地下,将地下水严重污染。
朱雁辉是村里唯一在世的癌症患者,他身后的废水沉淀池已经干涸,废水从这里渗入地下,将地下水严重污染
村庄出走者
58岁的朱雁辉紧锁着眉头,一个劲儿地喝水。他身材瘦小,眼神机敏,仅从外表看,跟那些一辈子在山里劳作的村民并无不同,但他自己主动提醒了我们:“两分钟不喝水,喉咙就不舒服。”在与本刊记者谈话的半小时内,他不断将白开水倒进一个废弃的饮料瓶里,很快就喝光了两瓶。他是一个鼻咽癌患者。
刚开始感觉不舒服是在两年前,没有多少犹豫,就直接去了南宁的大医院检查,结果并没有让他太过惊讶。“癌症?我们听习惯了,好像每天都在等着这个最后的审判到来。”坐在广西贺州黄田镇牛车地村组半山腰一块空地上,朱雁辉说起自己的病情波澜不惊。如果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1976年算起,他已经是这个小山村癌症名单上的第36个了。幸运的是,他也是唯一还健在的一位。
在南宁的化疗,短短两个月就花光了家里大半辈子的积蓄。儿子在外面打工多年,眼瞅着连盖新房娶媳妇的钱都要打水漂了,朱雁辉坚持出院。但是,如果不住院,他参加的农村合作医疗就不能报销,而如果住院,远在南宁的生活又会是一个无底洞。跟以前患癌症的绝大多数村民一样,朱雁辉选择了回家——“把最后一段日子留在这里,等死也值了。”
牛车地是个只有700多口人的自然村,它隶属于黄田镇东水行政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170多户人家散居在方圆2平方公里的地方,周围都是绵延不绝的喀斯特山峰,夹杂在山间的400多亩土地就是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除了行政区划的名称,人们更习惯称呼这片区域叫水岩坝。上世纪80年代以前,它还是国有一级企业平桂矿务局下属的一个分支,锡矿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如果再往上追溯,诞生于清末时期的平桂矿务局,曾是广西最富庶的地方,早在民国年间就已成为“桂系”军阀的钱袋子。
冯贤海是1971年搬到牛车地来的,那时候,他们家旁边的水岩坝矿因为要扩大采矿区,只好四处寻找合适的安置点。最后找到了这里,生产队帮着盖起房子,每人分得半亩地,也就安顿下来了。算上以前的老住户,牛车地最热闹的时候,人口超过了1000人。但是现在,散落在山里的一栋栋房子,有将近1/3紧闭着大门。本刊记者在村里采访的两天中,竟然没有看到一个孩子,只有零星的老人。
冯贤海搬来的第二年,水岩坝锡矿上的一个小车间开始投产了,生产的产品叫钛白粉,当时的产量极小。不过,随着锡矿产量的下降,这个小车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到上世纪70年代末,锡矿关闭,正式转为平桂钛白粉厂。厂子距离冯贤海的家只有600多米,门前的一条小河沟很快就成了厂子排放污水用的排污沟。
钛白粉,学名为二氧化钛(分子式为TiO2),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塑料、造纸、橡胶和化妆品行业。现在世界上生产钛白粉的工艺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平桂钛白粉厂采用了硫酸法,即将钛铁粉与浓硫酸进行酸解反应,再经过水解、煅烧、粉碎等20多道工艺流程,最后产出钛白粉。中国涂料行业协会一位专家向本刊记者介绍,相比氯化法,这一方法采用价低易得的钛铁与硫酸作为原料,大大降低了成本,但缺点却是生产流程长,水和硫酸消耗量大,排除废物多,对环境污染更严重。
冯贤海对这个在家门口的工厂并没有多加注意。虽然也曾发生过排污水涌进鱼塘导致鱼虾尽死、老牛掉进排污池被灼伤致死这样的事情,但最后都以几千块钱的补偿了结了。1993年,冯贤海的哥哥和嫂子,仅仅相差半年时间,先后因为得了肝癌和红斑狼疮而去世,当时还不到40岁,只留下3个不满10岁大的孤儿。也是在这一年,村里得癌症的人开始多起来,那一年死了3个,两个肝癌,一个肺癌。此后,每年至少有一位村民因为癌症而过世,在最集中的2003和2004年,每年都有4位村民死于癌症。他们之中,既有像冯贤海哥哥和嫂子这样的夫妻,也有像李喜本与李化敦这样的父子,还有兄弟、母女等等,一家人两人患癌,并不稀罕。
最先搬走的是钛白粉厂的工人们。当年建厂的时候,工人生活区就建在离厂子不足1000米的一个小山坡上,由于是国有企业,除了一排排老瓦房做宿舍外,还建了食堂、医院、市场等设施,当年集中了上千口人的生活住宿。1995年,就开始有工人陆续迁往几公里之外的水岩坝街上,持续到2004年,最后一批工人迁出,现在的生活区已经看不出昔日繁华的影子,除了几栋破瓦房卖给村民养猪之外,满是凋零之气。厂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给本刊记者的解释是,当年搬走工人不是因为污染,而是要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和文化生活,但这样的说辞显然很难得到老乡们的认同。“就在村民患癌症越来越多的时候,工人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能不害怕吗?”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14、污染与工厂对峙五年 NGO介入助推理性维权
来源:新闻中心-中国网2011-06-17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1-06/17/content_22806276.htm
张功利打官司
与污染工厂抗争、沟通、用媒体护身、以外来智慧增援,张功利,这个普通的中国农民在短短数年之内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并最终走进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里
2004年,张功利带领安徽省仇岗村的村民开始了一场保卫村子不受附近一家化工厂污染的斗争。2007年,华裔女导演杨紫烨开始用摄像机记录张功利和村民们的抗争。四年之后,这部以《仇岗卫士》为名的30多分钟的短片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仇岗也开始面对来自全世界的注目。
纪录片中记录了污染给村民们带来的艰辛生活和他们的抗争,最终工厂撤出村庄,搬到了数公里之外的一个工业园区。但是在这场似乎是一场环保的行为艺术中,张功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和村民都变了,“变得越来越理性”。
因为,在村民与工厂长达五年的对峙中,他们以传统的智慧和现代的理性,引入了媒体、民间环保组织乃至政府的力量,学会了用法律、用请愿以及施压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而并不废农事。
“生在这里是种悲哀”
仇岗村,安徽省蚌埠市地图上很小的一个点,不认真找寻,很容易错过。若非建在村旁的化工厂污染了土地,张功利和仇岗村村民会一直年复一年地耕作,同中国最普通的农民一样。
2004年,占地107亩的九采罗化工厂(以下简称化工厂)在仇岗村落户,其前身是红火了30多年的国营蚌埠市农药厂。
在蚌埠这样的老工业城市,当初的工业布局在今天看来显然有欠妥当,当年农药厂就选址在村子附近,随着村子发展越来越大,工厂的围墙慢慢成了村民的“院墙”。
农药厂倒闭几经辗转卖给化工厂以后,村民很快见识了这个当时据称是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专业生产多种化学产品的现代化工企业,给村子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灾难。
每到生产时间,工厂释放的浓烟随风飘荡,刺鼻难闻,村民只能关紧门窗,憋在屋里。“在屋外面说话根本受不了。”直到2011年记者去采访时,张功利家的门缝钉的橡胶皮还没有拆除,当年很多村民在门窗上钉上橡胶皮,以防刺鼻的废气进入室内。很多年来,像别的农村人一样坐在院子里乘凉吃饭,在仇岗村是不可能的事。
最为严重的是,未经任何处理,化工厂的废水被直接排了出来,沿着沟渠漫入田地、鱼塘,然后顺着村里窄窄的鲍家沟流向淮河,一道黑色逶迤数公里。并且污水长年下渗,即便打井数百米,舀出来的依然是“半碗是水,半碗是药”。
2005年7月,化工厂的废水流进了仇岗小学,小学生戴着口罩上课,污水退去后,树木相继死亡。村民们说,家里被污水淹没是常见的事情,“连狗都要踮着脚走路,防止污水进入鼻子。”
离仇岗村小学不远的余老太家,离化工企业很近,她家的窗户一年四季是不敢开的。有一次下大雨,化工厂的水漫到她家里,不仅把她养的300多只鸡毒死了,连门前的树也给毒死了。在她家门前几棵碗口粗的树光秃秃竖在那里,好几年不接果实。余老太拍下了一些照片,找企业讨要说法,用她的话说,“找了100趟,赔了1000元。”
其实,几年来村民因为污染,到化工厂不只一次寻求赔偿,遭到殴打的不在少数。
“我们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生在这里是种悲哀。”张功利也是直接受害者,他家离化工厂很近,如今在他家门口不远,化工厂不再冒烟的高高的烟囱仍然杵在那儿,岁数比村里很多人都大。
张功利的四分自留地也经常有污水流入,青苗全部都被烧死。去找化工厂交涉未果后,张功利把化工厂告上了法庭,当时张功利想:“法院可能是讲理的地方。”
在去法院之前,张功利找过村里原来的生产队长,想和他领头告化工厂,为村里讨个说法,人家劝他“不要干了,他们有钱,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那个时候,张功利说他把很多东西压抑在心里,因为他也亲眼见过有很多村民被打。
思考了一段时间,张功利交代好家里人,决定“拿命去参与,不冒风险是不可能的”。
到了法院,张功利很快发现自己“谈不过律师”,他们要求有证据、手续、化验单等,“我总是有问题。”在法庭上,化工厂先是亮出合法的生产许可证,还有各种先进企业的名牌,接着又拿出无污染企业的各种证书,“人家还是市里的纳税大户,这官司没法打,我是不合法的。”
第一次打官司回来,张功利一夜没睡着觉,“打不好我再打。”没有证据,张功利就自己买了个照相机,拍了很多后来起到关键作用的照片。初中毕业的他,开始经常到新华书店买各种法律、政策书籍,每晚读上几页。接下来的日子,张功利边打官司,边学法律,“学习怎么和律师打交道。”
张功利的环保之战从此起步。
1 2 3 下一页
15、浙江猛刮“环保风” 数家上市准上市公司受波及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11年06月17日 徐杰
http://finance.ifeng.com/stock/ssgs/20110617/4160909.shtml
环保,正如近期突如其来的连续暴雨浇洒在浙江资本市场上。
昨日(6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浙江省环保厅获悉,受血铅事件影响,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这次上市被断;而贝因美[33.35 -1.77% 股吧]虽然已经上市,但现正被要求补办相关前期工作。
其他已上市的公司亦有不少牵连其中。截至昨日(6月16日),从事铅酸蓄电池生产业务的南都电源[14.70 -1.08% 股吧](300068,收盘价14.86元)、卧龙电气[12.91 -3.15% 股吧](600580,收盘价13.33元)等相关公司子公司仍处于被迫停产状态;而因涉及环境污染,位于浙江临安的万马电缆[0.00 0.00% 股吧](002276,前收盘价13.53元)和浙江德清的升华拜克[9.42 -5.23% 股吧](600226,前收盘价9.94元)至今处于停牌阶段。
而在拟上市的公司名单上,目前同样深陷“环保”漩涡的不在少数,九洲药业首发被否,上市环评疑似突击;而另外一家来自衢州的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过会前未经环保核查。
在国泰君安[99.28 0.00%]证券高级证券分析师夏永军看来,受某些局部环保事件的刺激,企业涉污已经引起连锁反应;浙商证券分析师汪忠则认为,这些环保问题缘于企业自身环保意识不够,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侥幸心理。
海久电池上市梦碎
“上次的环评只针对上一阶段,现在这个公司的环评肯定通不过。”针对海久电池公司拟上市的环评,浙江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昨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次那份环评制作的时间比较早,现在来看,厂房与居民区的间隔不够,如果想上市,环评必须重新做。
海久电池公司血铅事件始于今年5月初,该公司员工及当地村民共检测出血铅超标332人,其中成人233人,儿童99人。
在此之前,海久电池公司一直在谋划上市,2009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去年4月30日通过浙江省环保厅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有关要求。
公示内容显示,上市募集资金投向项目有三个,包括铅酸蓄电池项目、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以及一个高新电池研发中心。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发行人不得在最近36个月内违反环保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
“三年内,该公司肯定无法启动上市;三年后还要看这家公司的环保整改情况。”对于该企业因血铅事件受到处罚,浙江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对此称道。
处罚情况最后通报称,海久公司法人代表陈金富被刑事拘留,德清县政府、县环保局、县卫生局、新市镇等8名相关责任领导被立案处理。
4家上市公司“撞墙”停产
环保风暴中,南都电源、卧龙电气两家上市公司也撞上了“枪口”。5月18日,南都电源发布公告称,下属子公司杭州南都电池有限公司(位于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临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停止生产”。
同一天,位于浙江上虞的卧龙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灯塔电源有限公司“日前已停止生产”。
截至昨日(6月16日),上述相关公司停产时间即将长达整整一个月,但何时恢复生产仍然是个未知数。
“何时能恢复生产还不知道,根据省里的要求,地方要出台一个行业细则,目前公司正在跟地方政府就细则进行沟通,应该不可能让所有公司不生产。”卧龙电气证劵部相关人员称。
同样在等待恢复生产通知的南都电源表示,“浙江省环保厅的通知还没下来,公司内部恢复前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该公司证劵部有关工作人员说。
除上述两家公司外,还有两家公司至今处于停牌阶段。
万马电缆自6月8日起处于停产检查状态。6月14日才披露的《涉嫌异常废水泄漏事件公告》称,6月5日,杭州余杭自来水厂取水口发现有机物质,初步确定,有机物来自南苕溪上游的临安青山湖工业园区,初步确定包括万马电缆在内的4家企业涉嫌异常废水泄漏。
6月8日,升华拜克也在其《停产整治公告》中说明:经查公司的母公司下属莱福分厂存在部分废气无组织排放;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拜克开普化工有限公司因草甘膦项目卫生防护距离未达到环保审批要求,尚未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该两家公司日前收到通知后已停产整治。
上市“闯关”环保阻路
受此次环保风暴波及的还有正“筹划”上市的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开山压缩)和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洲药业),以及2个月前刚上市的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因美)。
6月13日,来自台州市椒江区的九洲药业首发上被否。虽然被否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环保污点可能是成因之一。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里就坦承,2008年两家子公司因环保问题受到过处罚。
而来自浙江衢州的开山压缩虽然在3月29日首发过会,但至今未过环保核查。
“浙江环保核查比较完善,开山压缩机属于生产型企业,肯定要通过浙江省环保厅的核查”。该厅具体负责拟上市公司环保核查的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已经将该企业列入浙江省拟上市企业需要环境大检查的企业名单内,并将该名单交给了证监部门,具体环保问题如何,待下一步的调查和了解。
贝因美已于4月1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其环保问题饱受争议。
浙江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称,尽管贝因美未纳入国家规定的14类重污染企业。但根据相关要求,该公司仍需通过浙江省环保厅的上市环保核查,“目前正在办理前期准备工作,请第三方环评”。
对于贝因美的环保问题,浙江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不久前向媒体表示,现在有关贝因美公司的上市环保核查工作正在进行,如果贝因美公司有环境违法行为的话,会向证监会报告,该摘牌还是要摘牌的。
“上市前必须通过国家和各省的环评核查。”国泰君安证券高级证券分析师夏永军认为,目前上市环保核查标准在法规制度上已经齐全和完善,但在执行上还不够。
“尤其是医药和化工企业环保问题比较严重。”浙商证券分析师汪忠说。资料显示,浙江目前在A股上市的200家企业中,就有大量医药、化工、印染类企业。
其中浙江医药[30.58 -0.78% 股吧](600216,收盘价30.82元)今年4月10日就发生过环境污染事件。当时,下属企业新昌制药厂维生素H车间发生一起工业气体泄漏事件,造成车间内数十名员工不同程度中毒。
浙江划有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包括台州椒江外沙、岩头化工医药基地,黄岩化工医药基地,临海水洋化工医药基地,上虞精细化工园区,东阳南江流域化工企业,新昌江流域新昌嵊州段,衢州沈家工业园区化工企业,萧山东片印染、染化工业,平阳水头制革基地,温州市电镀工业,长兴蓄电池工业,而不少上市公司,即集中在这些区域。
“一些地方政府为考虑地方利益,充当了企业‘保护伞’。”汪忠对于一些企业频频出现环保问题如是认为,不少企业都存在这些类似现象,如果深挖,将出现一连串问题。
16、肆意破坏红树林 华润是在海南犯罪
来源:千龙网2011-06-17
http://review.qianlong.com/20060/2011/06/17/2540@7095049.htm
豪华酒店落户,一亩多珍贵的水椰被野蛮铲平。据了解,海南万宁市石梅湾是中国唯一的大面积水椰生长地。而水椰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石梅湾的原规划并不是这样的。石梅湾本应在“原生态”下打造集豪华酒店、游艇、停机坪、购物广场于一体的生态型热带海滨度假区。为什么实际施工的时候不按照原规划执行,反而要对有着海防林功能的红椰赶尽杀绝呢?莫非真像疑似华润员工的微博所说,“被毁坏的水椰并非珍稀植物”,“有社会责任”的央企华润是不会随便破坏珍稀植物的。
且不说水椰是不是“珍稀植物”,就算不是,华润就能乱砍乱伐吗?石梅湾的这一片红树林至少生长了4000多年,从道光时期就开始保护,可以有效的对抗海啸自然灾害。而今这片红树林却要为豪华酒店让道,华润的“社会责任”到底在哪?
资料显示,在过去的50多年中,中国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70%,而万宁境内的红树林减少率更是高达98%,“即将成为历史”。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当地官员还在为开发商的短视行为护短,用漏洞百出的“移植实验”敷衍大众的责问。印度洋海啸镜鉴在前,官员们,你们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考虑过吗?
在水椰被“毁尸灭迹”处,刘福堂曾感叹“大树已乘刀斧去,此地空留黄沙滩”。关心此事却更加无能为力的网友们只能更加惆怅“官员已追政绩去,环保斗士徒哀伤”。 (紫色牵牛花)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