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四月二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四月二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1-04-25

 

四月二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推荐:

1绿家园志愿者:  绿家园每日江河信息综述与导读2011418-422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3148.html

 

水电开发:

2、财经杂志:     水电开发怒江样本:经八年争议尚未开工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110425/11509746012.shtml

 

特别策划:

3、网易发现者:   噪音污染,公共健康新威胁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noisepollution/

 

环境资讯:

4、中国新闻网:   中国首次进行环保战略研究 50余位两院院士参与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694406_1.shtml

5、经济参考报:   社科院蓝皮书指出环境税有望十二五期间开征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4-25/093722352811.shtml

6、经济参考报:   我国城市污泥处理未受重视或导致二次污染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4-25/102722353045.shtml

7、中国新闻网:   世界地球日 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倡议“善水行动”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692854_1.shtml

8、腾讯绿色频道: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助力绿公司年会碳中和

http://news.qq.com/a/20110425/000456.htm

 

地方信息:

9、中国新闻网:   河流成浙江海域最大污染源 环保部门称需全民环保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695686_1.shtml

 

人与自然:

10、网易探索:    两只长江江豚在湖北石首豚类保护区放归

http://discover.news.163.com/11/0425/11/72FTVU2H000125LI.html

11、大众日报:    青岛近海滥采海砂导致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濒危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10425/ArticelA07002MT.htm

12、中国广播网:  贵州荔波发现世界濒危鸟类"花雉" 生存环境堪忧

http://news.cnr.cn/gnxw/201104/t20110425_507928898.html

 

环境曝光:

13、中国网能源频道:江西万载:企业污水直排锦江河 存偷排嫌疑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425/000530.htm

14、经济参考报:    广东广宁非法铝灰厂遍地开花 污染千亩农田()

http://env.people.com.cn/GB/14470055.html

15、西安晚报:      陕西商州西峪村河水疑因采石变红无法使用

http://epaper.xiancn.com/xawb/html/2011-04/25/content_27678.htm

16、新华网黑龙江频道:黑龙江依兰县出现饮用水污染 2600余户居民受影响 

http://www.hlj.xinhuanet.com/jzzl/2011-04/24/content_22603087.htm

 

民间环保:

17、新浪网:       绿色和平组织批评苹果数据中心最不环保

http://ditan360.com/GongYi/Info-83437.html

18、齐鲁晚报:     安徽仇岗村民反化工污染多年 环保组织助其维权

http://www.chinanews.com/fz/2011/04-25/2995332.shtml

 

深度报道:

19、人民日报:     长江非法采砂为何治理难?

http://env.people.com.cn/GB/14468883.html

 

环境评论:

20、中华读书报:   环境治理失灵根结何在?

http://env.people.com.cn/GB/14473971.html

21、新京报:      “禁塑令”如何避免沦为空文

http://news.bjnews.com.cn/2011/0424/116348.shtml

22、红网:         环保购物袋真能免费吗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18_15218.html

23、中国网:       公布“添加物黑名单”须细化究责措施

http://star.news.sohu.com/20110425/n306413168.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绿家园每日江河信息综述与导读2011418-422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1-04-25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3148.html

一、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修订 ]

实施了22年之久的《环境保护法》,将迎来一次“修订”。日前,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蒲海清带队,会同环境保护部赴湘鄂两省,就修改《环境保护法》进行专题调研,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参加调研并指出,《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遵循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全国人大环资委的要求,在稳定基本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力争在一些重点方面有所突破,尤其是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完善监管制度,维护公众权益。

新闻链接:

傅涛:《环境保护法》应该重点谈责任归属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172823_1.shtml

《环境保护法》修改将强化政府环保责任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350989_1.shtml

《环境保护法》修订 将首度引入“按日处罚”

http://stock.sohu.com/20110419/n280324950.shtml

全国人大环资委与环保部开展《环保法》修改调研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ybyw/201104/t20110418_701433.html

 

二、关键词 [食品安全蒙牛 中毒 猪肉 牛肉 馒头]

一场由馒头引发的食品安全监管风暴正从上海刮向全国,但远未止于此,随后蒙牛牛奶、沈阳、武汉等地陆续不断爆出问题食品。回顾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对犯罪企业,尤其是中小民企的司法追责已基本到位,但是,对失职、渎职的监管者的司法问责却远没有到位。

新闻链接:

蒙牛再陷“中毒门” 或因空腹喝牛奶说法遭质疑

http://news.sohu.com/20110425/n306371072.shtml

食品安全,警钟为谁而鸣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10_14910.html

广东发现16吨猪肉用硼砂染色假冒牛肉出售 食用可致死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421/201586.html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监管部门被指“养鱼执法”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104/t20110419_6303934.htm

齐鲁晚报:食品安全究责亟待“刑上大夫”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4-19/2981581.shtml

食品监管不能总滞后于媒体曝光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06602&cat=0I

环保组织调查显示儿童食品含违法转基因成分

http://news.qq.com/a/20110420/000886.htm

我国食品标准被指“内外有别”

http://news.bjnews.com.cn/2011/0420/115838.shtml

食品安全,你伤不起!

http://today.banyuetan.org/jrt/110420/37162.shtml

马光远:食品安全监管需常态化 违规企业应该让它死去

http://opinion.hexun.com/2011-04-22/128979430.html

猪肉变“牛肉”不止是底线的溃败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26_15126.html

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禁令别成“口号”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12_15112.html

 

三、关键词 [长江航道规划 水量分配 ]

国家环境保护部日前组织专家在北京《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审查。这是国家环保部首次对航道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从规划层面考虑长江干线航道整治的环境保护因素、推动长江水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长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任务书的编制工作也已完成。编制者之一、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博士表示,“与其它河域实施的水量分配制度有所不同,长江流域将要实行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为史上最严。”据他透露,长江流域中已有6条河流纳入这一制度,至2015年还将有8条河流先期实行最严水量分配制度。

新闻链接:

国家环保部首次对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环评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087444_1.shtml

长江流域将实行史上最严水资源分配制度

http://env.people.com.cn/GB/14433414.html

 

四、关键词 [发改委碳交易]

继披露碳交易试点计划后,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正就开征碳税积极调研并纳入“核心议题”。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碳税理论研究已相对成熟,开征条件也基本具备,无论是着眼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是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角度,碳税都应及早推行,预计开征碳税“时间窗口”在2013年开启。

新闻链接:

开征碳税纳入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核心议题”

http://env.people.com.cn/GB/14412231.html

 

五、关键词 [环保部上市公司 环境信息披露]

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2011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公布,要求推进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建立重点行业上市公司环境报告书发布制度。

新闻链接:

环保部要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实施环境准入

http://env.people.com.cn/GB/14443585.html

 

六、关键词 [环保部碳排目标 20年环境目标 ]

继两会期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的约束性控制目标要求后,环保部再次明晰十二五减排目标,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由中国工程院和环境保护部牵头组织实施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发布,提出了未来的战略目标: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3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全面控制,环境质量全面改善;2050年,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

新闻链接:

十二五减排四项指标首次明确

http://www.eeo.com.cn/Politics/beijing_news/2011/04/22/199535.shtml

我国公布环境目标:环境质量20年后全面改善

http://news.qq.com/a/20110422/000023.htm

 

七、关键词 [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单 ]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发布河北驼梁等16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新闻链接:

国办发布16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4-21/2989700.shtml

 

八、关键词 [世界地球日 ]

上周的4月22日为第42个世界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这个意在呼吁人类改善全球环境,保护地球资源,创造一个“无碳”未来的“地球日”活动被誉为现代环保运动的发端,推动了多个国家的环境法规建立。然而记者连日来的采访却发现,对这个日子和这项活动知晓的人寥寥。对比一个月前的“地球一小时”,“地球日”是如此地静悄悄。

新闻链接:

保护地球,我们如何动起来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eview/201104/59086.html

世界地球日:加拿大等为地球选择放弃

http://ditan360.com/News/Info-83269.html

世界地球日随笔:给地球母亲治病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4/21/c_13839594.htm

世界地球日:城市交通的终极幻想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citytraffic/

国土资源部启动“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

http://www.gov.cn/jrzg/2011-04/21/content_1849903.htm

世界自然基金会预测:2050年人类消耗两个地球

http://env.people.com.cn/GB/14456000.html

 

九、关键词 [水电污染 ]

2010年年末,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曾指出,“水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火电造成的污染更严重”。环保官员直接质疑水电会造成比火电还严重的污染,这在过去相当罕见。但中国的政策部门已经形成了一个顽强的思维定势——中国的水力资源注定了要为经济增长服务,要开发出其经济价值。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在这种主流思维下,中国也注定了还要经历一轮水电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大破坏!

新闻链接:

水电开发导致的环境大破坏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11/4/21/194908.html

中国在湄公河的水电开发将承受更大国际压力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421/201694.html

 

十、关键词 [北京六区 无燃煤 ]

平房胡同的炉火、小区小院的燃煤锅炉将在今后5年彻底消失在北京城六区之内。根据北京市环保局19日发布的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年至2015年),今后5年,北京市将加快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将城六区建成无燃煤区。

新闻链接:

北京城六区将建成无燃煤区 高污染企业禁入市区

http://news.163.com/11/0419/15/720VC19E00014JB5.html

据经济之声《财经早报》报道,北京市宣布,将研究制定扬尘污染源排污费征收办法,以提高排污成本,促进污染治理。征收扬尘等污染物排污费,在北京尚属首次。

北京将针对扬尘等污染物征收排污费

http://www.cnr.cn/jingji/yaowen/201104/t20110420_507912326.html

 

十一、关键词 [水利部 水资源 四大问题]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18日在此间举办的“第四届长江论坛”上表示,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面临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胡四一表示,四大问题具体指水灾害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水生态失衡。针对上述四大水问题,胡四一提出了对应的四个核心要点。

新闻链接:

水利部:中国面临四大水问题

http://env.people.com.cn/GB/14420712.html

中外专家:长江水环境存隐忧

http://news.sohu.com/20110419/n306019389.shtml

中国主要江河径流量呈减少趋势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173733_1.shtml

气候变化或致水资源减少 中国主产粮区将临大考

http://huanbao.gongyi.ifeng.com/hbyw/detail_2011_04/20/5859643_0.shtml

报告称我国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4-21/133922333649.shtml

环保部官员:洞庭湖、鄱阳湖等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4-18/2979857.shtml

湘江长沙段丰水期遭遇春旱河床裸露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17247.html#p=1

 

十二、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云南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曲折进入二审。值得注意的是,从查处到现在两年多时间,污染一直在继续。正常情况下,法院只能在漫长的诉讼后才能强制执行。怎样用司法手段及时制止污染?怎样的鉴定机构才合理合法?怎样评估损失?怎样选择治污方案和使用治污费用?这些环境公益诉讼的难题和尴尬,在二审中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另据悉,“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及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项目日前在京启动。环境公益诉讼的进程正在加速。

新闻链接:

云南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二审 查处两年多 污染仍继续

http://society.yunnan.cn/html/2011-04/20/content_1576706.htm

云南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今日二审

http://society.yunnan.cn/html/2011-04/19/content_1575087.htm

环境公益诉讼在中国的进程加速 

http://www.ceh.com.cn/ceh/shpd/2011/4/21/78292.shtml

 

十三、关键词 [贝因美 核查]

上市公司环境监管问题已成众矢之的。去年紫金矿业瞒报重大环境事故9天的劣迹还历历在目,前几日,有关贝因美乳业上市规避环保核查的新闻,再次挑战公众的神经。

新闻链接:

贝因美股票发行不暂停 环境核查制度则被架空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420/000739.htm

环保组织致信深交所 要求停止贝因美上市交易

http://news.qq.com/a/20110415/000910.htm

 

十四、关键词 [自然之友 环境绿皮书 ]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发布了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这是自然之友主持编撰的第6本中国环境绿皮书。

新闻链接:

2011中国环境绿皮书发布:环境挑战不断加剧

http://green.sohu.com/20110419/n306061197.shtml

城市环境弊端日益突出 可持续消费待推动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4/735226.html

李波解读十二五:落实环境治理规划是长期挑战

http://ditan360.com/GongYi/Info-83133.html

 

十五、关键词 [广东 西水东调]

根据广东省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广东将投资约236亿元,实施“西水东调”工程,从西江取水调往莞深,解珠三角东岸之渴。

新闻链接:

广东实施“西水东调” 解珠三角东岸之渴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22/2MMDAwMDIzNDI2Mg.html

“十二五”广东欲50亿治理200条小河流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348641_1.shtml

 

十六、关键词 [辽宁 禁采 地下水 ]

辽宁省水利厅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辽宁省禁止提取地下水规定》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全省各地禁止提取地下水。“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将关停封闭地下水取水工程3796处,削减地下水开采量12.44亿立方米。

新闻链接:

辽宁地下水形势严峻 从4月起将禁止提取地下水

http://news.sohu.com/20110421/n306228193.shtml

 

十七、关键词 [四川 环境责任险 ]

四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之中。今年该省将首先在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等高风险企业之中,列出60家企业进行试点。届时,成都、泸州、宜宾等18个市上报上述企业名单不得少于3家,三州地区不得少于1家,待省厅综合平衡后列入首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企业名单。

新闻链接:

四川推行环境污染责任险 投保5万获赔200万

http://wccdaily.scol.com.cn/epaper/hxdsb/html/2011-04/18/content_316846.htm

尽快建立 环境污染责任

http://insurance.hexun.com/2011-04-20/128893234.html

2、水电开发怒江样本:经八年争议尚未开工

来源:《财经》杂志2011年04月25日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110425/11509746012.shtml

  围绕水电开发是否会影响生态环境这一话题,怒江水电历经八年争议尚未开工,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水利开发主要受阻于“环保”因素的一个罕见案例

  《财经》记者 孙滔 王莉萍

  “我个人认为怒江一定会开发。”2011年1月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公开场合的这一表示,导致怒江水电开发话题再起争论。

  这句话被关注怒江开发的人士认为是官方对怒江开发的正式表态,其话外音则是国家高层对水电态度的转变:“十一五”规划中,水电发展被表述为“有序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则转变为“优先发展”。

  能源紧张和节能减排的压力是这个转变的大背景。

  在此之前,有关怒江水电开发是否会破坏其“原生态环境”等争论,已经导致其开发进度延后近八年。怒江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水利开发主要受阻于“环保”因素的一个罕见案例。

  史立山话音未落,2月下旬,四位地质学者以联名信方式,上书国务院领导,表示怒江在地震、地质上有特殊的高风险,不应建设大型水电站。

  蹉跎已久的怒江水电,在本轮争议之后能否破局?

  “原生态”

  自滇西保山市向北至怒江州首府六库镇,穿过泥黄色的澜沧江,山路转弯,江水焕然变色,碧波滚滚南向。这便是怒江。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崇山峻岭间并行奔流170多公里,江水并流而不交汇,形成了奇特自然地理景观“三江并流”。怒江流经大峡谷,在横亘千里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中自北向南穿过,坡降大,水流声如怒吼。

  上世纪60年代大规模的林业砍伐,使怒江两岸海拔1500米以下原始森林已不复存在,仅留高坡、陡地。陡坡不宜深耕细作,一旦将土壤深翻,易造成水土流失。当地农民只能进行“啄木鸟”式耕种,也就是将草木烧掉,草灰兼做肥料,然后以木棍杵洞,丢进种子,任其生长。这便是史料记载的刀耕火种:“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3月的耕地不见青翠之色,时时望见“大字报”冒出青烟,那是村民在烧玉米(2378,8.00,0.34%)秸秆以作肥料。当地高山房屋多为木式,为满足住房和燃料需求,农民需砍柴伐木,怒江州砍伐的薪柴量每年超过160万立方米,保护区每年人均消耗木材达6立方米,当地人多不懂法律,故常有盗伐林木案件发生,这些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怒江州所辖四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10万人口的福贡县,2010年全县财政仅2658万元,且70%收入来自全县24座、总装机34万千瓦的小水电。

  水电不像火电那样排出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碳,且水流持续不断,对于怒江洲而言,更大的好处是免费的。水电界分析认为,怒江具有水能资源丰富、来水量均衡、地形地质条件好、淹没范围小、搬迁人口少等开发优势,移民成本不高。怒江水电开发每万千瓦装机需搬迁33人,仅为三峡工程(660人/万千瓦)的1/20、全国平均水平的1/6;淹没耕地则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6。

  作为怒江的开发主体公司——云南华电怒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华电怒江公司)分析,通过水电移民将恶劣环境中的居民搬迁出来,既改善民生,也可避免生态环境遭受进一步破坏,更为国家节能减排作贡献。

  据其计算,怒江水电开发后,每年可供清洁能源343亿千瓦时-1030亿千瓦时,与开发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煤约1720万吨-5187万吨。

  此外,当地已经脆弱的生态系统,还可通过怒江水电开发获得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所需的费用。根据云南省在大江干流上按2分/千瓦时的生态补偿资金试点标准估算,怒江州境内一库八级电站每年可收取的生态补偿资金约13亿元。

  水电对于该州而言极具诱惑力,贫穷落后是怒江州政府发展水电的最大理由;但环保人士则以“敬畏自然”的名义反对建坝改变河流生态。自2003年始,能源局、水电界、怒江州与环保部门以及环保人士之间的拉锯战此消彼长,至今未有停歇。

  拉锯战

  2003年8月11日至1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组织两库十三级审查,审查原则通过该规划。原环保总局代表没有签字,他们认为,怒江是除雅鲁藏布江外唯一相对完整的生态江河,建议作为一个原生环境的对照点和参照系予以保留,不予开发——这就是最早的“原生态环境”说法来源。

  紧接着9月3日,原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主持召开“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列举出多种反对怒江建坝理由:“三江并流”于2003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该地区进行水电开发和梯级电站建设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宗旨不相符;怒江峡谷景观壮美,对有可能破坏怒江峡谷景观生态自然性与完整性的开发建设活动要慎重决策;当地物种与文化传统需要维护。

  有环保人士强调,三江并流地区面积不到国土面积的0.4%,却拥有全国25%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动物,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级的物种基因库,中国三大生态物种中心之一。

  9月29日,由云南省环保局主持召开“怒江中下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专家研讨会”,对以上质疑进行回应。研讨会称,怒江水电开发对植物物种影响较小、不存在对原生植被的影响;怒江水电开发不会导致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灭绝,而水域面积增大,会为水域栖息种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三江并流怒江片区的核心区域在海拔2500米以上,缓冲区也在2000米以上,但怒江水电开发规划最高程为1570米,因此不会对其产生大的影响。

  针对环保人士“保存中国最后一条自然流淌河流”的主张,云南省方面给出解释:因怒江干流上游已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了两座水电站大坝,怒江已经不再是自然流淌的河流。

  一位环保部人士则对《财经》分析,怒江开发是整个流域性的问题,不能单纯考虑水电开发,要综合体现水资源的八项主要功能,即饮用、灌溉、养殖、航运、生态、景观、工业和发电。不同的开发功能之间有同一性也有排斥性。作为国家决策部门,应该综合看待和评价水资源开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江河的综合功能,而不是突出某一项功能,忽略其他。

  之后数年,双方在多种场合论战。水电水利规划总院工程处原处长朱建业表示,怒江开发搁置确实是由于环评,因为环保一项是一票否决制。

  今年初,怒江“十二五”期间可能大开发的传闻又引发了一轮地质之争。

  2月底,四位地质学者联名上书,称怒江在地震、地质上有特殊的高风险。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道一等认为,怒江断裂带是制约水电梯级坝址选择、决定梯级电站安全的主要地质因素,水电开发规划的制定者没有对地质风险表现出足够的警惕,对风险的评估仍侧重于或停留在一个个坝址的孤立微观评价上。

  水电界很快对这封联名信做出回应。朱建业介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针对怒江中下游河谷及其两侧的主要断裂带的组成、分布、活动性等特征进行了研究,2009年3月就完成《怒江流域(中下游)区域构造稳定性与水电开发关系》。该报告认为,怒江中下游流域历史上地震少、震级小;就西南地区复杂的地震环境而言,怒江流域(中下游)仍属区域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虢顺民,曾在云南西部做过多个水电站的地震安全评价工作,他接触了怒江规划中的六个水电站资料,表示怒江断裂带并不都在怒江上,而规划中的全部电站大坝都避开了怒江断裂带。

  徐道一提出,危险还存在于从六库到马吉的怒江地段的泥石流灾害,怒江地区是潜在灾害组合类型及致灾危险性大的地区。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对此回应,怒江地区山高水急,河水长期冲击河谷,造成河床不断下切,导致周围的岸坡不断地坍塌变形。但水电工程修建之后,将把江水切割岸坡的能量利用起来发电,减少江水对河谷的急速深切,使河流发育趋于缓慢、稳定,最终会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对主要的滑坡体进行人工排除,或者护坡处理。

  最后的争论?

  随着国际间气候变化及谈判的日趋紧张,政府各层意识到发展清洁能源的迫切性。2009年是中国水电的新契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如此,国家将会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水电界闻讯一片欢呼。

  2010年6月24日至26日,耗时八年编制完成的《怒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终于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主持的审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土资源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以及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部门的代表以及潘家铮院士等19位国内水利、环境等方面的知名学者参加审查。

  《财经》获得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中透露,“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怒江水电基地开工规模分别为920万千瓦和915万千瓦,到2015年和2020年,怒江基地建成装机容量分别为18万千瓦和670万千瓦。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怒江干流18万千瓦的六库水电站将优先开工。

  但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对《财经》的回应甚是谨慎。他称,目前有关单位还在继续开展怒江开发的补充研究工作,“尚未决策,是否开发、何时开发不得而知”。

  云南省政府亦对媒体宣传谨行慎言。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3月8日回应怒江开发时,称“‘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深入研究,研究清楚了再说建不建”。

  数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目前的模糊说法,是为了避开反坝舆论,以便怒江水电顺利开局。

  截至目前,位列一库四级的四个梯级电站均已展开部分工作。位于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上游的六库水电站,作为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中的第九个梯级,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测设计,项目核准所需的28项支持性文件中,已取得或通过《云南怒江六库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六库电站环境影响报告》等18项;其他10项也已完成初稿,待省政府安排审查。

  另外,六库现场已完成临时索道桥工程建设、10千伏施工区用电线路移设改建等项目的建设。华电怒江公司称,在项目2011年上半年获得核准的情况下,六库水电站主体工程可在下半年开工,2014年6月实现首台机组发电,2015年底工程竣工。同样位列“一库四级”的亚碧罗、马吉、赛格水电站,预可研阶段勘测设计工作也已全部完成,并通过水电总院的咨询。

  目前,华电怒江公司已经在进行六库-丙中洛二级公路的施工。这条公路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州境内,全长292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是怒江水电开发进场公路的一部分,项目计划于2013年建成通车。

  可以预见的是,即使怒江水电开局,怒江水电之争仍会继续。

3、噪音污染,公共健康新威胁

来源:网易发现者 2011-04-25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noisepollution/

噪音污染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用一个金字塔三角形来表示,金字塔最底层,受到影响人数最多的噪音影响是产生"不舒服感",比如导致扰民的情况。再往上一层是导致"压力"。再往上就出现了"风险因素",引起包括如血压、胆固醇、葡萄糖等身体因素的疾病风险,再上一层就是"疾病",比如能引起睡眠失调、心血管疾病等,而金字塔的最顶层就是可怕的"死亡"。

今年4月世卫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开了一份关于噪音对健康影响的全面报告《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这是近年来对噪音污染研究最为全面的一份报告。尽管其对象是欧洲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但它却是第一次指出噪音污染不仅只让人烦躁,睡眠差,更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进而减少人的寿命。噪音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的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noisepollution/

4、中国首次进行环保战略研究 50余位两院院士参与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04-25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694406_1.shtml

  历时3年、有50多位两院院士和数百位专家参与编写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告,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对环境保护战略展开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当天表示,报告结果表明,中国环境形势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是全国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还没有走到改善环境质量的“拐点”,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在加大。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强调,环保部将联合多个部门努力实现《报告》中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全面控制,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到2050年,环境质量要与民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

5、社科院蓝皮书指出环境税有望十二五期间开征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1年04月25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4-25/093722352811.shtml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发布《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中国经济前景分析——— 2011年春季报告》。蓝皮书指出,中国环境税开征“十二五”期间有望实现。

  蓝皮书表示,中国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成202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必须采用包括构建环境税收体系在内的多种措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借助于开征环境税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已经被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略而议论了多年。

  蓝皮书认为,环境税是由多种有助于节能环保的税种如燃油税、资源税等组成的一个税系。在中国,环境税的开征进程会进一步提速,有望于“十二五”期间变成现实。

  同时蓝皮书指出,资源税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结构的调节作用也非同小可。资源和能源耗用的低价甚至无偿开发利用状态,使得其补偿机制的建立尤为紧迫。依靠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是不能长久的。资源税的改革被注入了三项内容,即扩大征税范围、转行从价计税和提高征税标准,而燃油税费改革仍有待进一步推进,这种改革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兼收限行、治堵和节能减排等功效的“一举多得”之法。

6、我国城市污泥处理未受重视或导致二次污染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1年04月25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4-25/102722353045.shtml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有关规划,未来10年是我国污水处理的“黄金时期”,将建成上千座污水处理厂。有专家表示,每座污水处理厂每天排放的污泥量成千上万吨,这些数量巨大的污泥将成为未来急需处理的难题。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多数城市都配备了污水处理设施,但对占污水总量1%的城市污泥处理至今处于空白状态,“二次污染”现象严重。

  环保部发文要求“水“泥”同步并行处理

  2010年11月26日,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污泥处理设施建设。通知明确要求,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设施应当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不具备污泥处理能力的现有污水处理厂,应当在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两年内建成并运行污泥处理设施。

  据发改委的数据,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极大地推动了环保产业发展。到2010年,我国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领域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0余家。一些专家认为,随着我国污水处理“重水轻泥”格局的改变,污水处理厂配备污泥处理设施,“水”“泥”同步并行处理,这必将给污泥处理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使污泥处理设施有望继污水之后,成为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

  据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熊康介绍,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通常占污水总量的0.5%至1%。中国水网《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月,我国每天产生湿污泥近10万吨,按目前运营的污水处理厂计算,预计到2010年底,我国每天产生湿污泥达到17.5万吨,年产生湿污泥6387.5万吨。

  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未配备污泥处理设施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没有配备污泥处理设施,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一直未能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处置。以北京市为例,2006年,北京污水处理厂日产生脱水污泥2100吨,京郊大兴污泥消纳场污泥处置能力为400吨/日,80%的污泥无法得到无害化处置。

  据清华大学热能专家、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中心总工程师冯武军介绍,目前我国对污泥的处置以填埋为主,并有少量的堆肥和焚烧。污泥处理的最大难题是“初级污泥”含水率过高,后期脱水难度大、费用高。目前我国污水厂未作处理的污泥的含水率为99%,而污水处理厂经过浓缩和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也只能降低到80%。因此,不论是填埋,还是堆肥、焚烧,效果都不理想,无法普遍推广。

  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元素,理论上讲是一种较好的肥料。但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基本上是一种“流体质”,又因为富含油脂类的东西,水分蒸发和下渗都十分缓慢,自然风干的时间漫长,堆积发酵的效益极低;在焚烧方面,虽然富含有机质,但含水率太高的污泥必须得添加燃煤才能焚烧,费用每吨为150至200元。如果配套的烟气处理装置不完备,还极易造成空气污染。

  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是填埋法。但因污泥含水率过高,在运输和填埋过程中容易变质发臭,加上含水率过高导致黏性大,无法与其他垃圾均匀混合,阻碍了填埋场垃圾的生物发酵、降解过程。不少地方填埋场拒绝含水率大于60%的污泥进入场地。广州市在2003年建起了国内第一个污泥综合处置厂,由于污泥运输、装卸、存储和处理未能完全封闭作业,导致工厂向外散发恶臭,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广州市人大代表曾连续四次就该厂气体污染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将其关闭。

  熊康说,污泥填埋方式因无害化程度低,在国外已逐渐被禁用,污泥焚烧技术因其成本高也在减少使用。德国、丹麦和法国等欧洲国家规定,只能将污泥焚烧灰渣作填埋处置,而不能直接将污泥填埋。

  污泥处理困难与商机并存

  冯武军认为,目前我国污泥处理既有困难,又有机遇。主要的困难是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导致部分地方对配备污泥处理设施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多数城市都配有污水处理厂,但绝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并没有配备污泥处理厂,使得污泥处理“无据可依”。冯武军建议,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确保每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配备同样能力的污泥处理厂。

  在资金问题上,清华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丛福泉建议,目前我国民间资本充足,污泥处理的市场前景也比较看好,应当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污泥处理领域,这样既可极大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同时又能解决环境问题,并给充裕的民间资本找到一条出路,实现“一石三鸟”的效果。

  在技术方面,一些地方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在业界影响较大的是浙江省乐清市霸士工业电子有限公司研制的“带式污泥干燥机”。据这家公司的工程师张锦华介绍,这套设施采用“以泥烧泥、循环使用”的办法,将污泥的含水率降到25%以下后,不添加任何助燃物即放入焚烧厢内燃烧,并以产生的热量再烘干新污泥,100吨污泥燃烧后只剩6吨灰渣。张锦华说,焚烧厢内的温度高达800摄氏度,绝大部分病菌、病原体被灭杀,有毒有害的有机残余物也被氧化分解。

  浙江省台州市环境检测中心站出具的报告显示,这套设备采用旋风除臭喷淋洗涤罐系统处理烟气,排放完全达到国家标准。记者日前采访时,厂区绿草芬芳,没有一丝臭气。据介绍,这套设施每吨污泥的处理成本不足100元,是国外成本的1/20。目前这套设备已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泥40吨。

  张锦华说,各地来参观的领导络绎不绝,对技术都赞不绝口,但至今没有一家愿意引入生产。“主要是政府对污泥处理还不够重视。”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重泥轻污”的原因,主要是政策方面的缺失。我国至今没有国家层面上关于污泥处理的规定和要求。虽然环境保护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但文件对于污水处理厂不建污泥处理设施如何处罚,并没有明确交代,只是原则性地做了要求,可操作性不强。而且作为中央政府一个部门的通知,文件本身的法律地位较低,权威性不足,在实践中较难得到贯彻执行。

但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我国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正日益推进,污泥处理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会提上中央政府的议事日程。届时,由污泥处理带来的相关商机,将会和污水处理市场一样巨大。专家建议,有关企业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未来的污泥处理市场中抢得先机。

7、世界地球日 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倡议“善水行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04-25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692854_1.shtml

  “2011中国绿色公司年会”22日在青岛举行。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资源研究院WRI等5家机构联合发起年度公益倡议——“善水”行动。

  据了解,该公益项目旨在科学分析水资源状况,以“水中和”概念为核心,积极向企业界及公众发起“节水、减污,善待水资源”倡议,传播“善水”的价值理念与解决方案。该行动倡议企业界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秉承企业公民责任,提升水资源保护意识,为“善水”做出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善水行动”的发起人之一、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秘书长程虹介绍说,今年年会公益项目之所以定位“善水”,在于水是生命之源,善待水就是善待生命。“善水”行动的目的是提升企业水危机与水安全的重视程度,推动企业建立水资源管理框架,树立越来越多的“善水”企业标杆,带动企业员工培养节水意识。她呼吁有远见的企业化危为机,从每一滴水开始,从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开始。

  据悉,今年年会是一个全面“碳中和”论坛。年会所产生的人和物的全部碳排放,将由老牛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出资,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执行,在内蒙古地区科学植树,实现碳中和,改变自然环境。经计算,本次会议人员交通食宿、会议用电等共排放了5.5吨二氧化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6倍,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速的两倍;受全球变暖趋势影响,过去50年间,中国已有约1000个内陆湖泊消失;水污染事故频发,全世界现在有8.84亿人不能享有安全饮水,每年约有150万5岁以下儿童因此死亡。

  据悉,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善水行动”应运而生。

8、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助力绿公司年会碳中和

来源:腾讯绿色频道2011年04月25日

http://news.qq.com/a/20110425/000456.htm

2011年中国绿色公司年会暨绿色公司百强发布典礼今日在山东青岛隆重召开。这是一个中国知名企业的盛会,众多商界精英、学界领袖,NGO组织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出席了会议。

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以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地球家园为每年会议公益事业焦点。继上届年会“树绿家园”公益倡议行动后,本次年会除了发布“善水”公益行动倡议外,最有新意的就是将此次会议办成国际通行的、通过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的“碳中和”会议。

会议将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负责本次会议的碳中和项目。该基金会是中国首家以造林增汇、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指定了具有资质的碳计量机构(北京凯莱美碳汇计量所),对整个会议期间包括800多参会代表往返交通、住宿、餐饮、设备应用等在内的所有碳排放进行测算。总共排放约65.5吨二氧化碳当量。老牛基金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出资18.3万元,按照企业家们的愿望,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营造53亩碳汇林,未来5年将本次会议的碳排放全部予以抵消,实现本次会议的“碳中和”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林业局副局长、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育才,将“2011中国绿色公司年会碳中和会议”的牌匾授予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秘书长程虹。

据悉,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是国内最具权威的利用碳汇开展“碳中和”公益活动的机构。此前,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曾组织实施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和“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国际论坛”等重要会议的碳中和公益活动。

有记者问主办方为什么选择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实施本届年会的碳中和,碳汇基金会的项目有什么特点。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秘书长程虹说: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已经建有一套包括碳汇生产、计量、监测、核证、注册的标准体系,该体系既符合中国国情且又与国际规则接轨,而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都有具体规定,这正是本次会议公益倡议关注的焦点。同时,该基金会实施的碳汇造林、森林保护等项目所获得的每一吨碳汇,都有一片相应的树林。这类项目,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碳,还使当地农民通过参与造林获得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具有扶贫解困的作用。这也是本俱乐部广大企业家经常思考,并努力参与公益事业希望达到的目标。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在会议“善水”公益倡议访谈中指出:森林和水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没有水也就没有森林,没有森林就不能更好的涵养水源。森林一直在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水源,同时也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人们常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就是因为高山上的森林涵养了水源。而且她强调:“森林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是未来30~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纳入了国际气候谈判。大力增加森林碳汇,纳入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已成为中国政府承诺自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目标之一(即到2020年,森林面积将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在中国面临国际社会巨大减排压力的形势下,为企业和公众搭建一个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平台,帮助企业未雨绸缪,率先参与碳减排的公益事业,从而积极推动中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育,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作出贡献。

在会议展区,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碳足迹计算器吸引了企业家的目光。大家纷纷上前计算自己此行的碳排放。有的人当场掏钱,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购买“碳补偿,消除碳足迹。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合作,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所推行的“储存碳信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四位一体理念,为本届会议拓展了企业公益活动的新思路。

关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首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于2010年7月在民政部注册成立,其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中国绿色碳基金,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林业局。

基金会宗旨:致力于推进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减少毁林和其他相关的增汇减排活动,普及有关知识,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支持和完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

基金会网址:www.thjj.org

9、河流成浙江海域最大污染源 环保部门称需全民环保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04-25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4/1141303695686_1.shtml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在上升为国家战略时,也直面“环保”考验。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唐静亮今天告诉记者,治理海洋污染,不管从现状还是前景来看都十分严峻。“浙江地区海域的主要污染源来自河流,所以预防和治理海洋污染不能单靠一地或者一个部门的力量,需要全社会参与。”

  唐静亮表示,浙江省极其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但治理海洋污染仅靠环保部门是不够的。“浙江地区海域的主要污染源来自河流,尤其是长江入海口的氮磷营养源,对整个东海都带来巨大影响。”

  “目前,浙江省已建成25个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体系,全面实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与趋势性检测、重要海洋功能区环境监测、重大涉海工程的跟踪监测和重大海洋与渔业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以及生态监控区与赤潮监控区监视监测。”唐静亮表示,由于浙江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相比“十一五”期间,近年来浙江海水污染治理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据了解,浙江省为治理海洋污染问题,加强了陆域污染物入海控制,限制海洋污染物排放。近三年来,浙江累积核准(审核)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270个,审批办理海洋倾倒许可证389个,批准倾倒疏浚物1849万立方米。

记者从浙江省环保厅获悉,“十二五”期间浙江要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在已有造纸、印染、电镀、农药等重点行业环境准入的基础上,浙江将继续研究制定热电、染料、啤酒等行业的环境准入意见,出台化工、造纸、制革、印染、电镀等行业污染整治指导意见,着力深化宁波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温台石化产业基地、嘉兴化工园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台州临海医化园区等涉海工业园区的污染整治。

10、两只长江江豚在湖北石首豚类保护区放归

来源: 网易探索2011-04-25

http://discover.news.163.com/11/0425/11/72FTVU2H000125LI.html

4月23日,两只人工饲养的江豚首次被“软释放”到湖北石首的豚类保护区,为最终在野生环境里生活提供过渡。

上午,来自WWF全球淡水项目主任李利锋、WWF(英国)淡水项目主任 David Tickner,WWF中国项目实施副总监王利民博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类学科组组长、中国首席淡水豚保护专家王丁等人亲手将两头人工饲养的江豚放回到保护区临时设置的万余平方米围栏的水域中。这两只江豚承载着大家回归自然的美好希望,以自由摇曳的身姿再次游弋在长江故道中。

据悉,两头江豚来自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饲养池和天鹅洲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均为雄性,在网箱中人工饲养时间分别长达6年和3年。

为了让人工繁殖和救护的江豚种群能够适应野外生存环境,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部门推动下,先对其进行 “软释放”。所谓软释放(soft release),是指将人工繁殖的濒危物种个体释放到大自然之前,仍继续在一段时间内,为释放的动物提供必需的饵料、饮水和躲避捕食者的场所,使其逐步适应野生环境的过程。

WWF英国分会淡水项目主任David Tickner表示:“软释放是人工饲养江豚获得自然生境中生存能力的重要的一环,在未来江豚保护行动计划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迁地保护只是权宜之计,江豚最终必须实现自然野放,回归长江。”

从1992年开始,WWF携手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开展了一系列救护活动,并利用长江故道中的一切有利生境保护江豚。至2010年,保护区江豚种群上升到30余头,且每年有2到5头幼豚出生。另外,早在198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立了豚馆,从事长江江豚的繁育研究工作。2005年,豚馆中诞生了第一头人工饲养的江豚,现已成年。

WWF中国项目实施副总监王利民博士表示:“WWF、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保护区工作人员将对这两头江豚的行为、声学及健康状况继续进行细致监测,以获得生长的数据和信息,帮助长江江豚种群逐渐适应野外生存环境。我们期望将来在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的情况下,江豚最终从保护区重返长江!”

背景资料:

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仅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连通的湖泊中。2006年,来自7国的中外专家在长江中下游全江段所做的调查显示,仅有1800只江豚存活于世。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江豚种群下降速率超过5%。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考虑将其受威胁等级从“濒危”调整到“极危”。

11、青岛近海滥采海砂导致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濒危

来源:大众日报2011-04-25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10425/ArticelA07002MT.htm

原题:滥采海砂使文昌鱼濒临灭绝

  本报烟台讯 海砂是一种宝贵的海洋资源,过量开采海砂,会改变自然条件,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和破坏。据省海洋与渔业厅监测,因近海滥采海砂行为,青岛近海二号锚地海水深度已由上世纪的-7米下降为-30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濒临灭绝,全省受侵蚀海岸线超过1200公里。

  记者从全省涉外渔业暨海砂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年全省共计查获非法采砂案件40起,查封扣押非法采砂船17艘,采砂机械、车辆4台,公安机关先后对84名非法采砂主要涉案人员实施刑事拘留,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非法采砂者。

  据省海洋与渔业厅负责人介绍,我省海砂资源富集,砂质好,易于采挖。主要分布在日照至青岛、丁字湾至威海苏山岛、桑沟湾至烟威交接的双岛湾、养马岛至莱州湾、东营黄河口至滨州5个近浅海区域,潜力资源量约170亿立方米。

  近年来,受沿海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对海砂需求量激增、采挖海砂暴利等因素影响,一些不法分子频繁盗采海砂,屡禁不止。过量开采海砂,会改变自然条件,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和破坏。据监测,因近海滥采海砂行为,青岛近海二号锚地海水深度已由上世纪的-7米下降为-30米,海洋生物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遭受灭顶之灾。

  滥采海砂严重侵蚀了海岸沙滩。海砂采挖导致海底地质地貌和水动力环境发生改变,加剧海岸泥沙冲淤活动,不仅使海岸线遭到不同程度的侵蚀,甚至造成港口淤积、岸堤坍塌、海堤溃决等严重后果。1986年至1991年,蓬莱登州浅滩采砂作业,造成海岸被侵蚀、土地被冲毁、房屋倒塌等严重后果。据调查统计,近年来我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程度不断加重,目前受侵蚀海岸线长度超过12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三分之一以上,滨海地形地貌和旅游景观受到严重影响。

中国海监山东省总队负责人介绍,采挖海砂船舶多为外省“三无”船舶,经常跨海域作业或停泊,一般无特殊情况不靠港,极易造成海上安全事故。非法采挖海砂不办理任何手续,不缴纳任何税费,造成了国有资源和税费的流失。

12、贵州荔波发现世界濒危鸟类"花雉" 生存环境堪忧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1-04-25

http://news.cnr.cn/gnxw/201104/t20110425_507928898.html

  中广网贵阳4月25日消息(记者王贵山 通讯员莫雄亮) 贵州荔波县研考察人员近日在境内的世遗地荔波发现我国特产鸟类、已列入世界濒危特种的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花雉”。目前仅发现一只,据估计,附近应该还有10只左右,具体数量仍在跟踪调查中。

  荔波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县世遗地上发现的“花雉”,体长有36厘米,高有28厘米,重1.76公斤。发现的“花雉”,非常美丽动人,全身羽毛丰满,色质金鲜艳,颜色多样。该“花雉”生活的地方为阔叶竹林区,竹叶茂密,易于花雉躲藏和觅食、产蛋、孵化、育雏,避免遭受外界惊扰。

  荔波世界遗产动植物管理部门称,由于地球上拓荒毁林日益严重,水土流失日渐加剧,生态遭到破坏现象与日俱增,使花雉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越来越缩小,受到很大破坏,加之少量猎取,使种群数量日趋下降,数量极少。尤其是“花雉”栖息地,由于当地居民砍柴烧火、采集草药、修建公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等,给“花雉”的生成造成很大的威胁。

  据介绍,荔波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与生物圈”保护区之一,其境内的喀斯特森林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带所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据介绍,近年来,该保护区邀请有关专家一起联合对区内的野生动物种群进行跟踪调查,最近新发现一些在贵州乃至全国都少有的野生动物种群。

  为给“花雉”营造良好生成环境,荔波县已加强森林防火 ,在空间和时间上限制采集中草药,加强当地居民的技术培训,加大扶贫力度,发展社区经济。进行劳务输出,减少区内人口压力。尽量避免修建林区公路,确保森林的连续性。尽快完善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等,以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尽量为这些野生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13、江西万载:企业污水直排锦江河 存偷排嫌疑

来源:中国网能源频道2011年04月25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425/000530.htm

小造纸厂没有经过处理的红色污水直排入锦江河(陈义付/摄)

江西宜春宇鑫铜业有限公司和福丰养猪场排到锦江河的黑色污水(陈义付/摄)

中国网能源中国江西4月25日电 在江西省万载县境内,有一条过境河名叫锦江河(当地俗称“龙河”),河流自西向东经上高、高安等县市后,汇入省会南昌的干流水系。近几年万载县通过招商引资,在该河沿岸获批建设了多家工业企业,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日前,记者对锦江河沿岸进行了实地探访后发现,万载县有个别企业在未经环保设施验收的前提下擅自生产,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到河里。

污染企业被授予重点保护企业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宜春宇鑫铜业(下称宇鑫铜业)以及二个不知名的造纸厂均在向外排放污水。其中,宇鑫铜业外排污水呈黑色,注入锦江河时,与河水色差对比明显。而另外二个造纸厂则排出粉红色的污水,同样也是排入锦江河。

据宇鑫铜业保安人员透露,自己所在的企业已经投产多年,主要以废旧铜冶炼成铜板加工为主,对于企业为何会排出黑色的污水,保安表示不清楚,但并未掩饰“黑水”来自宇鑫铜业的事实。在宇鑫铜业大门口,记者看到该企业厂房上方不时冒着黑色的烟。同时记者看到在该企业大门口传达室的墙上挂着一个由万载县委、县政府2010年3月颁发的重点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牌。

对于上文提到的二个造纸厂,记者在现场看到厂区内部正在建设污水处理池,现场施工工人向记者证实,虽然污水处理池完工还需数日,但并没有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这似乎印证有污水直排的真正原因。

因上述企业驻地均在万载县鹅峰乡,记者辗转来到了该乡乡政府。

鹅峰乡主抓工业的周姓副乡长说,记者提到的这几个企业都处在整改阶段,其中两个造纸厂主要为烟花爆竹提供生产用纸,一个叫宏发造纸厂,另一个是永大造纸厂,这两个厂已合并成立新厂,取名宏大造纸厂。

对于记者提到“几个企业存在污水直排的情况”,周副乡长说,造纸厂的污染他们不太清楚,要调查核实。至于宇鑫铜业的污染,周副乡长解释说,宇鑫铜业是零排放,即使有也是生活污水,“黑水”有可能是一家名为福丰生猪养殖的企业排出的。目前这2家企业是一个排污管道。

污水处理厂存在偷排嫌疑

事实上,如果按照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规要求,但凡涉及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的生产企业,企业在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后,再由获得污水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而对于锦江河沿岸的生产企业,是否均按要求将废水进行二次处理达标后,再进行外排呢?

为此记者到锦江河边,万载县唯一的一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解。

记者到达该污水处理厂时,看到的是该污水处理厂没有运行。一位龙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政府限电,厂区刚停电,所以设备未能正常运转。同时他还表示,过完年到现在每天都停电1至4小时不等。

据了解,万载县污水处理厂由江西洪城水业环保有限公司(该公司系上市公司江西洪城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子公司)负责运行,主要处理万载县城区的生活污水,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5万吨,现在日处理量约在1.2万吨左右。

为了打消记者对污水处理停运不处理污水的疑虑,这位负责人甚至向记者出示了今年前4个月的电费结算单据和去年4个月的电费单据复印件,记者发现,按照单据所显示的缴纳电费金额,每个月3至8万多不等。既然每日处理污水量都在1.2万吨左右,那每月的电费额为什么不一样呢?这位龙姓负责人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疑问。

同时,这位龙姓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向万载县人民政府打了报告,要求架专电线路,以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用电。

环保局自称监管不力

如果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转是政府限电所致,但待整改企业擅自生产且直排污水,当地环保部门又是否知情呢?

万载县环境保护局负责企业排污监管的副局长施建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环保局对排污企业每个月做到了至少检查一次,已拟定了相关的管理实施意见,还没有报到万载县人民政府。但问题出现了,环保部门确实存在监管不力。

施副局长告诉记者,记者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相关手续是健全的,只是有的企业环保设施仍在建设中。据其介绍,以前全县有32家花炮纸生产企业,后经整合或关停,目前尚有17家企业运营,其中有9家通过了环保设施验收,其余的8家环保设施正在建设。记者所提到的宏大造纸厂是在整改并等待上级环保部门的验收中。

既然环保设施还未建好、企业正在整改,为何像宇鑫铜业、宏大造纸厂这样的企业可以照旧生产呢?施局长解释,按要求应该停产,但由于环保局执法人员少,环保局监察队就三个人,加上他自己就四个人,不可能天天都去检查,有时间他们也实在是“无能为力”。

而且对于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这种情况他们表示理解,因为即便是环保设施建好了还需要运行三个月,这个时间段企业还是要发展的。

发展是好事,应当值得肯定,但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发展机遇,这样的GDP又有何意义? “无能为力”背后是监管部门的托辞还是执法难的真实表露?锦江河沿岸还有多少这样被“放水通行”的企业?有待进一步调查。

14、广东广宁非法铝灰厂遍地开花 污染千亩农田()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1年04月2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4470055.html

一家非法铝灰厂背后的山体植被呈现可怕的灰黑色。记者刘大江摄

铝灰厂悬在半山腰的污水库脏臭不堪。记者刘大江摄

  3月21日,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与周边县交界处的一个无牌无照无厂名的非法铝灰厂,发生废水池溃坝事件,当地上千亩农田遭受污染。出事后,该厂老板拆掉工棚,搬走机器逃跑,后被警方控制。

  事隔一个月之后,《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广宁县回访时发现,当地绝大多数黑作坊已被拆毁,但现场仍旧一片狼藉,一池池闻之令人作呕的废水和一片片受污染变黑的土壤,像一个个脓水四溢的可怕毒瘤,赫然横亘在青山绿水之间。

  记者 刘大江 李建国 广宁报道

  广宁县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是革命老区。在暴利驱使下,属于国家明令禁止“十五小”企业的非法铝灰厂,数年前就在广宁县一些山区乡镇遍地开花,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村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当地一些群众说,“这些非法黑作坊,正在毁掉老区最后的青山绿水。”

  溃坝致千亩农田被污染

  这座出事的非法铝灰厂位于350省道边的一座小山头上。知情人描述说,山的中间被挖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库,库底沉积着厚厚的黑色淤泥,散发着刺鼻的氨气味。

  溃坝之后的第4天,《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三台大型挖土机正在掘挖山土,填埋溃坝污泥和被污泥冲毁的田地,气味呛鼻。沿着倾泻溃坝污水泥浆的灌溉渠道一路下行,渠道两侧草丛,残留着厚厚的暗色污渍带。

  站在山头可以看到,附近五六亩的农田全部都被淹没,覆盖上一层黑色的淤泥。淤泥中掩埋着几十袋土包。附近村民说,这座污水库的堤坝就是用这些土包垒成的。

  最早发现溃坝的人,是清新县龙颈镇白芒村村民梁英雄。他回忆说,污水不仅冲进了白芒村的农田,还倒灌地势较高的广宁县农田,奔涌而出的污水甚至将水库旁一台推土机冲出了十几米远。

  他描述当时的情景说,“水又黑又臭,很难闻,当时污浆还没有来,氨气很厉害,10多米还闻得到。”当时他很愤怒,将溃坝后涌过来的污水装满一个2.5升的可乐瓶,“他们给别政府的人说这水没有毒,我说你吃两口给我看看有没有毒?”

  广宁县联合镇镇长邓小燕说,溃坝的是该镇一家非法铝灰厂,在实施维修加固作业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发生废水池堤坝垮塌事故,导致约3500立方铝渣废水泄露冲入下游农田。

  在离溃坝口下游约3公里处,就是梁英雄所在的白芒村。时隔数天,污水渠道里散发的气味依然难闻。白芒村村主任江南说,约二十几亩农田和果林在这场溃坝污水中直接损毁。另外,由于灌溉水源的污染,该村约有上千亩田地和果林地受到间接影响,损失不可估量。

  他焦虑地说,目前正值春播时分,但村民却不敢耕种。因为村民不知道这种污染渠道的水源能否可用,会对农作物造成多大影响。

【1】 【2】 【3】 【4】 【5】

15、陕西商州西峪村河水疑因采石变红无法使用

来源:西安晚报 2011-04-25

http://epaper.xiancn.com/xawb/html/2011-04/25/content_27678.htm

本报商洛讯 商州区大荆镇西峪村门前的河流自两年前开始变红,目前已完全不能使用。当地村民称位于上游的采石场是导致河水变红的“元凶”。昨日,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行查处。

昨日,记者来到西峪村,村民得知记者来采访此事后,纷纷向记者讲述有关情况。村民告诉记者,西峪村在一道山沟里,1100多名村民沿河居住。村民家里有水井或已经通了自来水的很少,近千名村民基本上都在用门前流经的西峪河河水。两年前,上游开始有人采石,河水随后就开始变红,大家一开始并没有在意,可河水后来越来越红,渐渐地不能再使用了。以往依靠河流取水用的村民只能向有井的人家借水,或者到远处去挑水。每年到了枯水期,村民的饮水就成了极大困难,不少村民不得不走十多里路到最近的另一条河取水。

村民将记者带到河边时,记者发现河水的确已经成了砖红色。村民告诉记者,两年前河水清澈见底,河道也有五六米宽,如今只剩下3米左右。“我们向镇上反映过此事,镇上当时说这是高速路施工造成的,现在这标段的高速路基本完工了,但这河水还是红的。”采访中,许多村民都称河水变红的“元凶”是位于河流上游的采石场。

随后,村民将记者带到了位于西峪河上游约一公里的一家采石场。以石场在河道内囤积的碎石为界,上游是清水,下游是红水。在工人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采石场的侯老板。采访中,侯老板拿不出任何有关手续,其称手续都在市区的公司里,但他却说不出公司的名称和详细地址。记者一再追问,侯老板改口称自己只是打工的,公司的情况只有大老板才知道。记者拨打其所说的大老板电话时,始终无法接通。

昨日下午,记者将此情况反映给了大荆镇政府,镇政府有关负责人称他们过去以为河水是因修高速路打桩引起翻浆而变红,但依目前的情况看并不是这样,他们会尽快组织人员调查处理。

16、黑龙江依兰县出现饮用水污染 2600余户居民受影响 

来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2011-04-24

http://www.hlj.xinhuanet.com/jzzl/2011-04/24/content_22603087.htm

    新华网哈尔滨4月24日电(记者强勇)记者从黑龙江省依兰县政府获悉,从22日开始,依兰县依兰镇局部街区居民陆续出现腹泻、腹痛症状。据当地政府部门初步认定,此次事件是地下供水管线受到渗水井污染,导致大肠杆菌超标引起饮用水污染。截至24日17时,已有7个小区、2675户居民饮水受到影响。

    记者在依兰镇通江街看到,一些居民在政府设定的免费供水点前排起长队领水。一位黄姓居民告诉记者,他身边有很多人呕吐、发烧、腹泻,就像是食物中毒症状,尤其是小孩发病率高。

    “我家孩子一直在拉肚子,全家都很担心。饮水的事是民生大事,希望政府能赶快解决问题。”一位3岁小孩的母亲说。

    据依兰县副书记张文介绍,事件发生后,依兰县立即启动了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事故排查、供水保障等6个工作组,并从大庆聘请了高科技管道检测专业队伍对全县供水系统进行抽样化验、全面排查。经检测,水源地和自来水厂的水质一切正常,依兰镇3条供水主干线两侧干线水质正常,但在以通江路为轴的两侧7个小区的供水点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略高,影响到居民饮用水安全。

    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对检测出大肠杆菌区域的所有小区水箱采取消毒灭菌措施,并设立6个临时供水点,保证居民日常用水。同时,县物价等部门开展了专项检查,对借机囤积居奇、哄抬水价行为将进行严惩。

    部分居民猜测这次事件是依兰县弃用地下水源,改用牡丹江水源导致。对此张文表示,依兰镇目前使用的仍为地下水源,政府会随时公布事件进展和水质检测信息。(完)(编辑:伊琳)

 [1] [2] [3] [4] [5]

17、绿色和平组织批评苹果数据中心最不环保

来源:新浪网2011-4-25

http://ditan360.com/GongYi/Info-83437.html

  中国低碳网讯 在通过多方来源汇总了各大IT企业的服务器能耗数据后,绿色和平组织上周将苹果评为最不环保数据中心运营商。

  绿色和平组织称,苹果54.5%的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都依靠煤炭;Facebook紧随其后,比例为53.2%;IBM排名第三,比例为51.6%;惠普位居第四,比例为49.4%;Twitter的比例也达到42.5%。与之相反,雅虎、谷歌、亚马逊的数据中心能耗设计则要“绿色”得多。

  苹果在北卡罗来纳州新建的大型数据中心将使用杜克电力公司(DukeEnergy)来供给电力,其中62%依靠煤电,32%依靠核电。华尔街普遍认为,苹果将借助这一设施获得数据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

  北卡罗来纳州的居民曾经举行抗议活动,希望关闭该地的煤电厂。绿色和平组织已经对此表示支持。

苹果尚未对此置评。

18、安徽仇岗村民反化工污染多年 环保组织助其维权

来源:齐鲁晚报2011年04月25日

http://www.chinanews.com/fz/2011/04-25/2995332.shtml

  “他们发现了新的自己。”入围201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仇岗卫士》中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若非建在村里的化工厂污染了土地,60岁的张功利和仇岗村民们会一直年复一年地耕作。“我们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生在这里是种悲哀。”他现在侃侃而谈,在驱赶化工厂的过程中,这个老农民逐渐被推出来,成为仇岗村民维权的领头人。

  安徽当地的环保组织“绿满江淮”欣然看到张功利身上的变化。寻找污染受害者,培养维权人士,让他们了解自己正当的权益,是这个组织一直以来的重要工作。

  在进行淮河水项目时,行走至蚌埠市龙子湖区仇岗村,“绿满江淮”发现了张功利。

  他们劝解他,不要把矛盾激化,要温和,平心静气,既讲法律也讲政治。自此,维权行动变得更加理性可控。

  曾经是一个人的战斗

  张功利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建在村里的九采罗化工厂的。

  2004年,占地107亩的九采罗化工厂(以下简称九采罗)在仇岗村落户。其前身是国有的蚌埠市农药厂,红火了30多年。

  在蚌埠这样的老工业城市,化工厂不在少数,但彼时的工业布局在今天看来显然有欠妥当,位于仇岗村的蚌埠市农药厂就选址在村子的中心地带,工厂的围墙即是村民的院墙。

  仇岗村的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在张功利家门口不远,农药厂高高的烟囱就杵在那儿,岁数比村里好多人都大。张功利在一篇文章里回忆,2003年,村民就因为水污染,到农药厂主张权益,结果遭到殴打,还被有关部门认定为“无理取闹,后果自负”。

  农药厂后来倒闭了,几经辗转卖给九采罗,仇岗村民很快见识了这个据称是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专业生产3,4-二氯苯胺等多种化学产品的现代化工企业带给村子的前所未有的灾难。

  九采罗的高效生产远非农药厂可比,污染也更甚。每到生产时间,工厂释放的浓烟随风飘荡,刺鼻难闻,村民只能关紧门窗,憋在屋里。“在屋外面说话根本受不了。”75岁的仇岗村民张兰英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心有余悸。

  未经任何处理,化工厂的废水被直接排了出来,顺着村子里窄窄的鲍家沟流向淮河,一道黑色逶迤数公里。污水长年下渗,即便打井数百米,舀出来的依然“半碗是水,半碗是药。”所幸,在上世纪90年代,仇岗村就接通了自来水,饮用水的安全暂时还有保证。

  不过,仇岗村已像一个满身脓疮的病人,化工厂围墙的砖缝里不时冒出黑色的液体,地势低洼的地方也有黑色的水不断渗出来,沿着沟渠漫入田地、鱼塘。

  张兰英很快发现,家门口的树木日渐干枯,几棵大柿子树结出的果还未长大,就落了一地。她找化工厂理论,但对方并不理会。

  2006年,一场大雨过后,化工厂的污水漫到养鸡户家里,养鸡户的鸡全被毒死,漫到鱼塘里,养鱼户的鱼全翻了肚皮。张功利也是直接受害者,他的四分自留地在进了污水后,青苗全部烧死。去找化工厂交涉未果后,张功利忍无可忍地把九采罗告上了法庭。

  张功利说,在法庭上,化工厂先是亮出先进企业的名牌,接着又拿出无污染企业的证书,人家还是市里的纳税大户,让这官司没法再打。

1234下一页 。

19、长江非法采砂为何治理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1年04月25日顾兆农  田豆豆

http://env.people.com.cn/GB/14468883.html

大船罚了又来,小船赶了不走——

  持续多年的非法采砂,让长江深受其累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长江逶迤而来,向天边尽撒倩影。可是,持续多年的非法采砂,让长江深受其累。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强调:“打击非法采砂事关防洪安全、航运安全,乃至周边地区的供水安全。”

  长江非法采砂由来已久,即便是经过多年整治,非法采砂仍然猖獗。监管部门发现,沿江各省不断有大小非法采砂船作业,9年来已经查处的非法采砂船就达23197艘次。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上世纪80-90年代,长江河道严重的乱采滥挖危及很多江段河堤,到1998年特大洪水来袭时,乱采滥挖的危害彻底暴露。从2001年2月起,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实行全线全年禁采。2001年10月,国务院颁布《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并于2002年1月起实施,2004年后,经许可的砂船在规定江段和时间段内进行合法开采。但非法采砂船一直出没在长江各河段,大船罚了又来,小船赶了不走。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近日举行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会上说,长江非法采砂就像“吸血虫”,已经侵蚀和严重危害着长江肌体的健康。

  矫勇坦陈,目前,涉砂船舶治理有“三难”:一是对小型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三无”采砂船、转运砂石的吊机以及沿江砂场的处理缺乏依据。二是江湖联动有效管理机制不健全,长江干流、重要支流、湖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采砂管理体制的不同,造成干流与重要支流、湖泊缺乏管理上的有效衔接与协调。支流、湖泊往往成为违法采砂船逃避干流打击非法采砂行动的避风港。三是跨区治理存在盲区,省界水域仍然是打击非法采砂工作的难点。

  实际上,小型“三无”采砂船正是钻了这“三难”的空子,它们往往采取“夜间作业”、“流动作业”等迂回方式躲避打击,由于功率仅为十几至几十千瓦,目标小、流动性大,平时躲藏在不易被发现的河汊、支流等水域,利用恶劣天气、深夜等时机偷采,发现“情况”后迅速逃离现场。即使“不幸”被逮到,虽然海事部门有权对该类船舶“责令停止作业,拒不停止的,暂扣船舶,情节严重的,予以没收”,但在实际工作中,该类船舶中很多船员以船为家,一家老小居住于此,暂扣或没收难度较大。而《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规定,对擅自采砂的,可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可是,对于这样的小船开“大单”,不现实;而对于较大船舶的船主,罚款越多,越要更猖獗地偷采“赚回本”。

  船主情愿冒险非法采砂,内因在于暴利驱动。据了解,一艘普通的采砂船每小时可吸砂1000吨左右,按平均每吨售价1元,一天“工作”5个小时计算,扣除油耗和聘用船员费用,船主一天就可获利三四千元。有的船主干一季就可能成为百万富翁。而罚款与获利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湖北某采砂船三年内被湖北省水利厅罚款两次计40万元,被荆州市水利局罚款两次计25万元,但每次缴纳罚款后这艘船还是重复偷采……

  标本兼治,需要探索“疏堵结合”治本长效机制

  长江非法采砂屡禁难止,经济的、制度的根源十分复杂。一次次的“专项行动”,可以治标,但难以治本。

  徐祖远说:“一方面要采取西医手术的办法对非法采砂出重拳、下猛药,坚决清除。另一方面,要采取中医疗法,通过加强规划,完善机制等方式,紧紧地依靠地方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合理支持、帮助和引导船舶及从业人员转型变轨。”

  长江沿线城市砂石供需矛盾突出,是非法采砂长期存在的深刻“土壤”。当前各地工程建设项目快速增加,对砂石的需求不断攀升,加上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三峡上游的来沙量大幅度减少,所以,什么砂石,不论“来路”如何,都十分紧俏。

  禁止非法采砂,地方政府作用巨大。多年的管理实践表明,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得比较好的区域,采砂管理工作做得好,反之就容易出现非法采砂屡禁不止,采砂管理合作难的情况。

  对此,矫勇建议,从严实施采砂管理问责制,进一步落实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监管不到位、导致河道违法采砂现象加重、影响防洪安全和航运安全的要实行责任追究并严肃处理。

  在采砂管理的执行层面,统筹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禁与采、堵与疏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流域管理、行业管理与地方发展的矛盾问题。因为长江的水是流动的、船也是流动的,一个地方禁就可能导致另外一个地方过度的开采,所以要强调疏堵结合、统筹兼顾。

  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必须尽快扭转规划滞后的局面。目前长江采砂还缺乏依法、科学、统一的规划来进行统一的监管,没有总量控制,采砂的管理很难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孙继昌说:“我们刚刚看了武汉那一段,现在采出来的已经不是砂了,而是砂卵石了,是石头,这等于是吃老祖宗的老本。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总量控制,将来我们的河势很难稳定、航道很难安全。”他认为,规划必须细化到每一个省、每一个江段,“上一次的规划批复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尤其是水利部门的规划要抓紧按照长江河流变化的情况、来沙变化的情况来进行修编。”

  目前,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正处于“以禁为主、采禁结合”的关键时期,采砂管理秩序总体可控,必须看到,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的成果非常脆弱,管理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面临着比较严峻的管理形势。既需要管控长江采砂行为,又需要建立“疏堵结合”的长效机制。

20、环境治理失灵根结何在?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1年04月25日郭立场

http://env.people.com.cn/GB/14473971.html

  环境治理失灵,实质上可以归结为地方政府与其所辖污染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在制定及执行环境治理的任务时敷衍搪塞。

  据近日报道,截至目前,我国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约1/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超标的空气环境中。中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世界银行和自然之友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2-3倍,但是单位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倍,污染则是发达国家的30倍!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中国占了16个;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中国占了近1/3;地表水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突出。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所说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

  实现和发展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不仅要回答什么是发展问题,还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制度分析学者认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是受制度约束的,制度的规定与实施情况直接决定了制度的运行效果。因此,政府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发挥作用的领域就是制订有效的制度,要重新思考现行环境保护制度,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制度创新,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在环保问题上,我国监管能力与风险防范均不足,环境与健康管理缺乏法律手段,环境与健康损害赔偿机制尚未建立,污染违法成本过低,环保政策收效不佳,导致环境治理失灵。从更深层面的角度来分析,“失灵”实质上可以归结为地方政府与其所辖污染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在制定及执行环境治理的任务时敷衍搪塞,从而使国家环境治理方针不能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倘若对企业实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一方面会影响当地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影响当地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另一方面会影响当地政府官员的政绩和仕途。在某种意义上,“显性”绩效成为许多领导抓工作的指挥棒,致使一些领导热衷于追求形象工程,而无暇顾及环境治理。

  由此可见,只有通过综合运用政绩考核结果,将安全发展与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并列,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发挥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功效,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方是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选择。郭立场

21、“禁塑令”如何避免沦为空文

来源:新京报2011-04-24

http://news.bjnews.com.cn/2011/0424/116348.shtml

  日前,《云南省禁止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规定(草案)》对外公布,该规定禁止云南省内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鼓励商家、消费者使用布袋等环保购物袋。如果得以通过,它有望成为全国首个“禁塑令”。(据《春城晚报》)

  比起国务院2007年出台的“限塑令”,云南省对于塑料购物袋无论是否超薄,全部禁止生产、销售做法无疑更进一步。可“禁塑令”初衷虽好,能行得通吗?

  这几年来,相对宽松的“限塑令”在执行中遭遇到诸多尴尬——在全国几乎所有城乡农贸市场,“限塑令”几乎成为一纸空文,超市的情况要好得多,不过,当消费者已越来越习惯花几角钱购买塑料袋后,“限塑令”在超市的影响也有渐渐削弱之势。如此现实下,“禁塑令”的前景实在不容乐观。

  不过,办法也不是没有。要看到,“禁塑”难,难就难在可降解塑料袋、布袋、纸袋等环保购物袋价格较高,难以推广,对此,政府若单纯对民众进行道德号召,口头上“鼓励”使用环保购物袋,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拿出实质性的措施。

  例如,对于购物袋生产企业,政府在税收政策上不妨进行区别对待,对环保购物袋生产企业减税,对非环保购物袋生产企业加征环境税,如此,环保购物袋价格才有可能与塑料购物袋趋近,扭转市场竞争劣势。此外,对于购物袋销售,政府也可实行补贴政策。如在全国城乡农贸市场,可通过政府补贴,向市场商户低价提供可降解塑料袋。再者,不妨由环保部门和民间组织监督商业企业滥用塑料袋等资源浪费的行为,给他们的环境责任打分等等。

总而言之,“禁塑”,不能简单发布一个行政命令了事,只有拿出更多社会治理的智慧,务实应对问题,政府的良好初衷,才不至于沦为一纸空文。□国华(职员)

22、环保购物袋真能免费吗

来源:红网 2011-04-25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18_15218.html

要:哪怕有的商家愿意在购物袋上不要钱,恐怕所谓“免费”提供购物袋,其费用成本也计入到商品价格中,变“明收”为“暗收”,到头来消费者还是冤大头。我认为环保不该仅止于培养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上,更应该靠技术革新,降低环保购物袋的成本,就像塑料袋那样廉价到可以白送,这样才是真正方便消费者。

《云南省禁止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规定(草案)》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商品销售、商业服务等场所,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布袋等环保、可以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倡导消费者自带或者使用菜篮、布袋等可以重复使用的耐用型购物工具。同时,对违反规定进行销售和提供塑料购物袋的,拟加大处罚力度。(4月21日《春城晚报》)

 “限塑令”或“禁塑令”都不稀奇,早在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而“征求意见稿”中我最关心的是“免费”二字,要是真能实施无疑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当然,云南新规中的“免费提供环保购物袋”与国务院限塑令的“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并不矛盾,区别在于环保不环保。

实行“限塑令”的这几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花钱买塑料袋。我去超市买东西总是临时起意,没提前准备好或随身携带购物袋的习惯,买的东西一多,不得不又花钱买购物袋。有的超市购物袋3元起步,比一袋盐巴还贵。家里还有一堆仅用了一次的购物袋,真是浪费。实施限塑令后,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还对塑料袋收费解释称:“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可以避免过度滥用塑料购物袋,减少其使用总量,节约资源;同时,也有利于消费者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促进塑料购物袋的回收再利用。”然而,实施限塑令以来真的达到节约环保的初衷了吗?恐怕购物袋的成本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了。

上世纪80年代,广东商家率先向顾客提供无偿塑料袋,当时这种做法被认为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并迅速在全国城乡推广。然而,随着塑料袋用量的不断加大,这种广为使用的购物方式又成为了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云南的塑料袋“禁令”显然比国务院的“限令”更进一步,就连厚的塑料袋都不允许用了,一批塑料袋厂商还可能会淘汰,使用更贵原材料的购物袋无疑进一步加大了购物成本。我注意到,“征求意见稿”提出是“鼓励”免费为消费者提供环保购物袋,“倡导”消费者自带购物工具……“鼓励”或“倡导”都不是强制性措施,商家也好,消费者也罢都未必会遵守。商家就算不免费提供环保购物袋,也奈何不了,说不定还要乘机靠购物袋赚一笔。

哪怕有的商家愿意在购物袋上不要钱,恐怕所谓“免费”提供购物袋,其费用成本也计入到商品价格中,变“明收”为“暗收”,到头来消费者还是冤大头。我认为环保不该仅止于培养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上,更应该靠技术革新,降低环保购物袋的成本,就像塑料袋那样廉价到可以白送,这样才是真正方便消费者。

23、公布“添加物黑名单”须细化究责措施

来源:中国网2011年04月25日周明华

http://star.news.sohu.com/20110425/n306413168.shtml

  为严打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饲料、水产养殖中使用违禁药物,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包括47种可能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和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的名单。并指出将依法严惩非法添加行为。(4月24日《新京报》)

  这样的公布是必要的,可以让消费者知悉哪些是不准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及食品添加剂。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跟进具体的法条比尺,全面细化相关保障与究责的法律措施。首先,我们应比照《刑法》与《食品安全法》,及《消法》的相关条款,补白必要的司法解释,使惩罚机制更加明晰,从而力求最大限度地减缩自由裁量的空间。比如,对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分子,在何种可量化的具体情形下应“依法受到刑事追究”,具体应判多少年?在什么情况下才算“后果严重”,而被判处死刑?

  再者,仅有公开“添加物黑名单”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公布如何发现黑心商人继续添加“禁添物”的具体办法。没有发现,后面的惩处便约等于零,是空对空地高喊严打口号。特别是从近日来的相关报道中,我们这才明白,食品里加这么多的含毒化学剂,本以为相关权威部门因为不明白才有不作为行为,原来他们全知道,且知道得如此之细。既然知道,就该尽快拿出杜绝和防范黑心商人添加“黑毒”的办法。因为普通消费者不可能都是孙悟空,也非一流的化学成份的分析专家,靠自己的火眼金睛和鼻孔,能看出和嗅出化学成分来。因为化学的东西那么多,你就是户户花一个亿买台仪器置于家中,也未必都能检测出来。

  这个时候,只有靠公共监管者切实履行起自己的职责来。我们需要尽快制度性荡涤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普遍存在的“养鱼执法”的潜规则。据调查,目前之所以出现“马后炮”式的监管,根源还是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生病了。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要依靠上级返还的收费罚款来“解决”,这多少造成了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执法为利”。我们应比照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法条精神,尽快公开谴责并叫停这种严重扭曲助长食品违法的“罚款创收”行为,强力堵塞各类监管缺漏。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添加“禁添物”的违法行为。

于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监管者在监管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责任和究责措施。比如,哪个地方发现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哪个地方在饲料、水产养殖中使用违禁药物,就把工商局长,卫生局长,质检局长和政府食品办主任甚至主管食品卫生的副县长、副市长全部撤职。如果敢在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乱世”之时,动用这样的追究监管失职与乱职的重典,那可谓是一下抓住了问题之要脉。因为我们知道,而今国家的食品安全形势这般严峻,百姓意见如此之大,最重要也是最致命的原因便是监管部门不称职、只渎职所酿成。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