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8
二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推荐:
1、 绿家园志愿者: 绿家园江河信息每周综述与导读(2月21日-25日)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1186.html
特别关注:
2、一财网: 长江保护区调整违法 学者急呼行政复议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93617.html
3、自然之友博客:中国公民范晓关于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公开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a4de060100ppvs.html
4、中国青年报: 两位老专家质疑怒江水电开发 担忧引发地质灾难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2-28/082022025851.shtml
特别策划:
5、搜狐绿色: 绿色榜样Vol.2:H&M等名牌因"致命牛仔"登上黑榜
http://green.sohu.com/20110228/n279559496.shtml
环境资讯:
6、中国新闻网: 周生贤:依靠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绝不能再走下去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2-28/2873169.shtml
7、IT时报: 马军:四家新供应商已列入黑名单
http://www.it-times.com.cn/view_aticle.asp?classid=2&catalogsid=5&newsid=6694&page_no=1
8、一财网: 环保部发“十二五”首个国家标准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93656.html
9、中国经济网: 我国亟待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102/27/t20110227_16546810.shtml
10、中国广播网: 长江源头将建立民间自然保护站
http://www.cnr.cn/newscenter/gnxw/201102/t20110227_507727512.html
气候变化:
11、中国新闻网: 近30年南海海平面年均升2.7毫米 广东红树林减半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2-26/2870345.shtml
深度报道:
12、中国经营报: 镉米隐忧 折射重金属污染困局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226/187519.html
13、证券市场红周刊: 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 对上市公司影响大
http://env.people.com.cn/GB/14023571.html
环境评论:
14、北京青年报: 马军:供应链毒害苹果有责任吗?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1_02/26/4867633_0.shtml
15、中国网: “苹果门”说破了“按法律规定”的真相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92_12192.html
16、新京报: 河里有鱼,水就干净?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2/26/content_204576.htm?div=-1
17、长江日报: 怪哉,化工厂泄漏的总是安全气体
http://star.news.sohu.com/20110228/n279557354.shtml
18、中华工商时报: 许德仕:治理污染要从源头抓起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2-28/2871671.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绿家园江河信息每周综述与导读(2月21日-25日)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1186.html
关键词 [两会+十二五+环境新政策]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这是中国批准的首个“十二五”国家规划。就《规划》的实施,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则透露,对《规划》实施的考核将与国家支持资金挂钩,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挂钩。
联合国环境专家日前表示,被列为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国经济支柱的七大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环保产业,这将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产业国家。
新闻链接
中国经营网:“十二五”首个专项规划出炉剑指重金属污染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222/186277.html
第一财经网站: “十二五”:中国重拳出击重金属污染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224/001481.htm
21世纪经济报道: 14省区成重金属污染治理重点中央财政拟投百亿
http://env.people.com.cn/GB/14000959.html
法制日报:中国整治重金属污染严打致儿童血铅超标违法企业
http://env.people.com.cn/GB/13961499.html
法制晚报: 地震局:新建高坝水库需进行地震监测
http://news.sina.com.cn/c/2011-02-24/135822008108.shtml
新华网: 我国拟立法删去对“高能耗高污染”车船加税规定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2/23/c_121114244.htm
经济观察网:联合国环境署专家:中国将成全球最大环保产业国家
http://www.eeo.com.cn/Politics/international/2011/02/22/193898.shtml
中国化工报: 江苏:“化工污染项目禁入”列为重点
http://www.ccin.com.cn/ccin/news/2011/02/25/165978.shtml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专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镉米只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一个缩影。根据各个污染区的不同情形,稻米中超标的有害重金属不只是镉,可能还包括砷、汞、铅等。除了稻米,其他农作物同样可能受到重金属超标的影响。无论如何,以镉米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都值得全社会警惕。
新闻链接
腾讯财经:镉米冲击波仅冰山一角全面重金属危机需警惕
http://finance.qq.com/a/20110221/000559.htm
新世纪:新世纪周刊:再议镉米杀机
http://finance.sina.com.cn/consume/xfmspl/20110220/21579403174.shtml
北京商报:五年后我国将建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
http://www.bjbusiness.com.cn/site1/bjsb/html/2011-02/22/content_125907.htm
第一财经日报:环保部:限批安庆所有涉重金属工业项目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85703.html
中国经济周刊:农田重金属污染触目惊心每年污染1200万吨粮食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102/22/t20110222_22234033.shtml
半月谈网综合:叩问农地污染
http://news.xinhuanet.com/observation/2011-02/23/c_121111457.htm
重庆晨报: 重庆:欲用19年掘地三尺,为金黄色土地解毒
http://cqcbepaper.cqnews.net/cqcb/html/2011-02/24/content_1328481.htm
文汇报: 土壤受污染吃啥都不安全专家吁建预警监控制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225/000677.htm
关键词 [毒苹果]
在环境NGO持续压力下,苹果终于在2月15日对此事首度表态:承认其供应商确实存在违规使用有害物质的情况。但仍认为苹果在此次事件中,表现不够积极,将继续追踪调查其仍然存在违规使用有害物质的供应商信息。
新闻链接
京华时报:NGO追踪苹果“中毒门”苹果道歉不够积极
http://env.people.com.cn/GB/13961593.html
新华网:“毒苹果”追踪: 贪便宜致中毒员工不敢离职
http://env.people.com.cn/GB/13963583.html
京华时报:苹果终于承认有“毒”社会责任链为什么总是断裂
http://env.people.com.cn/GB/13961546.html
京华时报:终止“毒苹果”害人不能止于第一步
http://paper.people.com.cn/jhsb/html/2011-02/20/content_750043.htm?div=-1
新华报业网:“苹果有毒”倒逼职业病防治给力
http://news.xhby.net/system/2011/02/21/010881292.shtml
东方早报:“苹果粉”别对“毒苹果”选择性失明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221/000717.htm
半岛网-城市信报:苹果员工因污染致残续:六名受害者称有复发迹象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2-21/171321989467.shtml
每日经济新闻:苹果供应商组织中毒员工复查首日仅两人参与
http://finance.ifeng.com/news/corporate/20110222/3447623.shtml
每日经济新闻: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产品外包环境责任不能外包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222/02169409854.shtml
光明观察:苹果“中毒”还须法律介入
http://guancha.gmw.cn/2011-02/21/content_1635017.htm
南方都市报:供应链漏洞溯源苹果“中毒”逗号还是句号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1-02/23/content_20244436.htm
文汇报: "毒苹果"是怎么长成的?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10223/u1a5739770.htm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近8年后,环境保护部将出台配套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众参与》。专家认为,此项规定如能真正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成为摆设的现状有望改变。
新闻链接
法制日报:公众有望参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http://www.legaldaily.com.cn/bm/content/2011-02/23/content_2480986.htm?node=20734
关键词 [华北缺水]
官方通报显示,华北地下水超采达12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个白洋淀的水量。事实上,真实的情况可能更严重。据有关专家介绍说,华北透支的地下水估计已近2000亿立方米。京津冀5万平方公里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2010年年末的干旱使得北方的水资源短缺情况进一步加剧。同样朝不保夕的河北诸地,还能持续向北京供水吗?京津冀都市圈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这个地区的水未来,是很多人所关心的。如何脱离水困,目前还是没有标准答案。
新闻链接
经济观察报:京津冀都市圈水困:水资源配置难题难解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2/1011298250216_1.shtml
中国经营网:河北:多种原因导致水资源濒临枯竭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222/186439.html
关键词 [北京空气重度污染]
京城持续数日期的浓雾天气,使得能见度相当低,大兴等南部地区的局部能见度仅500米左右,达到大雾级别。受雾气影响,北京空气污染指数已达属重度污染程度。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新闻链接
京华时报:北京遭遇浓雾遮日 出现今年首个重度污染天
http://www.bjd.com.cn/10bjxw/shenghuo/201102/t20110222_662288.html
中国网: 美使馆称北京空气糟过可测最差水平 我专家反对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1-02/23/content_21981174.htm
人民网: 京城空气重度污染 专家称机动车是“罪魁”
http://env.people.com.cn/GB/13991300.html
科技日报: 大气污染防治法:能否“改”出一片蓝天
http://green.sohu.com/20110224/n279505003.shtml
中国青年报: 没有人愿意呼吸糟糕的空气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40_12040.html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环境难民]
陕西省政府日前通过《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启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和“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分别涉及搬迁居民240万人和39.2万人。
新闻链接
人民网:陕西启动大规模生态移民工程 10年涉及280万人
http://news.sohu.com/20110222/n279456783.shtml
联合早报网: 专家警告 未来10年将有5000万环境难民
http://www.zaobao.com/gj/gj110224_016.shtml
关键词 [水电开发新浪潮]
中国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中,明确将“十一五”规划中的“有序开发水电”改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但由于配套管理体系和技术设计还有待完善,相关利益方各有解读,多个水电项目逐渐“解禁”,水电发展被纳入各地“十二五”规划,各大发电集团也纷纷借机发力。非常值得关注。
同时,中央为解决农村和农业问题而出台的水利建设政策,也在激发新一轮的水电建设高潮。据悉,陕西省政府日前出台的《陕西省小水电开发利用规划》中明确,未来10年里陕西将建设405座水电站。不过,开放小水电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新闻链接
亮报:水电复苏迎来黄金时代
http://ditan360.com/XinNengYuan/Info-79574.html
中国经营网:中央水利规划已形成小水电建设高潮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222/186400.html
第一财经日报: 怒江水电开发扩大化老地质专家高声反对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89933.html
网易发现者: 怒江水电开发当慎行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nujiang/
关键词 [水电开发新浪潮]
一大片珍贵程度据称堪比大熊猫的野生甘蒙柽柳林,即将被黄河上游的羊曲水电站所淹没。2月24日,8家环保组织和47名植物学家联名致信青海省环保厅厅长赵浩明,呼吁采取措施,对这片野生柽柳林实施抢救性保护。
民间环保组织、科学工作者、大学环保社团关于保护三江源罕见野生古柽柳林的建议书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mtgz/view/91102.html
财新网: 黄河上游羊曲水电站动工在即公开信呼吁拯救植物界“大熊猫”
http://policy.caing.com/2011-02-25/100228784.html
2、长江保护区调整违法 学者急呼行政复议
来源:一财网2011-02-28 章轲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93617.html
这次调整有可能阻断长江上游鱼类迁徙繁衍最后的生态通道,对水生生态系统将造成毁灭性影响。
2 月27日晚11时,一份题为《关于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公开信》发到记者的邮箱。发信者是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
在这封长达万言并附有大量图表的公开信中,范晓以“中国公民、地质与环境学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名义,吁请所有关心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都来支持和参与长江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并吁请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进行公众听证和行政复议。
“我准备把公开信放到主要网站上,并通过电子邮件广泛传送。”范晓告诉记者,长江鱼类面临的绝境,是长江环境恶化的最后警报,这个警报比大熊猫、藏羚羊等物种曾经面临的绝境更加令人担忧。
“当长江水域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张牌的人类,也绝不会幸免!”他说。
据记者了解,对该保护区调整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多家民间环保组织也多次上书国家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要求就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召开听证会。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自然保护区频繁进行调整或被非法侵占,部分物种的栖息地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
生存繁衍的最后场所
“长江水系有鱼类约370种,其中上游江段约有260多种,这些鱼类绝大多数为我国所独有的、适应于长江自然水体生态条件的特有物种。”范晓说。
长江是中国和亚洲的第一大河,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面积的近五分之一,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
范晓在公开信中认为,这样一条大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水生生物基因库及其水生生态系统的依存地,它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维护,对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范晓介绍,上世纪开工建设的葛洲坝和三峡工程,阻断了长江大多数鱼类的洄游通道,淹没了大量的鱼类产卵场,并极大地改变了长江鱼类的栖息环境。
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仅三峡工程就将使长江上游约2/5特有鱼类的栖息地面积缩小约1/4。由于水库内流速显著减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结构、水深、水温及饵料生物组成均发生大的变化,使原来在该江段栖息的部分鱼类无法适应,当它们不得不迁徙时,又会受到已被大大压缩的生境容量的限制,从而导致生物种群的衰减。
“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水坝是近百年来造成全球9000种淡水鱼类近1/5遭受灭绝、受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贾敬德研究员此前也指出,我国在长江干流上修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后,对多种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的资源造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江海洄游的我国特产珍稀鱼类中华鲟,更是造成灭顶之灾。”
范晓介绍,据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设定,濒危物种数量的下降速度是每l0年减少20%,而长江中华鲟亲鱼数量正在以每l0年下降50%的速度减少,中华鲟已是极危物种了。
“虽然近年来已放流数百万尾的中华鲟鱼种,但还未看到其效果,长江中华鲟的数量仍在急剧下降。”范晓说,人工放流的数量再多,也不能代替鱼类在河流中的自然繁殖。靠人工繁殖和人工放流抢救濒危物种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目前人工养殖的子一代中华鲟的性腺仍未有成熟的迹象,而只有人工繁殖出子二代才标志抢救濒危物种成功。因此,在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是难以逆转的。
对于长江鱼类的保护问题,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毅也曾指出,长江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因三峡大坝建成蓄水,鱼苗发生量急剧下降。
监测显示,2004年~2006年的平均鱼苗发生量与2003年蓄水前相比,骤减了90%。“由此可以看出,长江水生生物链中各个物种的资源状况已经全面衰退,表明整个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马毅指出,长江各类水利工程建设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造成水生生物栖息地被大量侵占、洄游通道被切断,产卵场被淹没或破坏,水生生物资源衰退速度加快,种质退化、基因异变,资源总量锐减,这种破坏是毁灭和不可逆的,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消失。
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调查报告,目前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域已知有189种鱼类。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鱼类有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6)保护名录的鱼类有3种,列入CITES(1997)(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公约)附录Ⅱ的鱼类有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的鱼类有9种,列入云贵川渝4省(市)地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鱼类有15种。
国际动物学会秘书长、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主任解焱指出,“小南海的范围是我国特有鱼类最为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现在受威胁物种种类最多的区域。”
据范晓介绍,为了保护好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生物资源和生境,减轻因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1997年,四川省在长江上游干流的四川合江至雷波段,建立了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然而,随着金沙江干流梯级电站群的上马,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两个大型电站又侵占了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迫使保护区在2005年由原来的合江—雷波段向下迁移调整至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至宜宾向家坝坝下的江段,并增加了赤水河干流以及岷江干流的宜宾至月波江段作为补充,保护区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范晓告诉记者,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就明确指出:“调整方案按国务院的审批意见执行。在规划修编与建设中应明确调整后的保护区内不得再进行水利水电开发活动。”
范晓说,保护区所在的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的这一江段,目前已是长江上游干流唯一的自然江段,也是长江上游干流能够维系众多鱼类种群及其生境的仅存江段。而且,在金沙江的宜宾至虎跳峡的自然江段正在变成梯级水库群的形势下、在长江上游的各个支流(仅赤水河除外)都在实施全江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形势下,这一江段,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赖以生存繁衍的最后场所。
3、中国公民范晓关于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公开信
来源:自然之友博客 2011-02-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a4de060100ppvs.html
关于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公开信
尊敬的国务院温家宝总理
尊敬的国家发改委张平主任
尊敬的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
尊敬的农业部韩长赋部长
尊敬的水利部陈雷部长
尊敬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蔡其华主任
尊敬的中共重庆市委薄熙来书记
尊敬的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曹广晶董事长
为了给长江干流上的重庆小南海电站上马排除“障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得不面临再次“调整”的局面,而这一调整方案在有关方面“不遗余力”、“力争突破”的努力下,已于2010年11月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通过,并已由环境保护部2011年第1号公告予以公示。
国家关于自然保护区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再次受到严重挑战,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已到了最后关头。我们吁请对保护区的调整进行公众听证和行政复议,我们吁请取消长江干流小南海电站的修建计划,我们吁请所有关心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都来支持和参与长江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
长江,是中国和亚洲的第一大河,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面积的近五分之一,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这样一条大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水生生物基因库及其水生生态系统的依存地,它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维护,对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我国专家的研究,长江水系有鱼类约370种,其中上游江段约有260多种,这些鱼类绝大多数为我国所独有的、适应于长江自然水体生态条件的特有物种。
上世纪开工建设的葛洲坝和三峡工程,阻断了长江大多数鱼类的洄游通道,淹没了大量的鱼类产卵场,并极大地改变了长江鱼类的栖息环境。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的研究,仅三峡工程就将使长江上游约2/5特有鱼类的栖息地面积缩小约1/4。由于水库内流速显著减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结构、水深、水温及饵料生物组成均发生大的变化,使原来在该江段栖息的部分鱼类无法适应,当它们不得不迁徙时,又会受到已被大大压缩的生境容量的限制,从而导致生物种群的衰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贾敬德研究员曾指出,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水坝是近百年来造成全球9000种淡水鱼类近1/5遭受灭绝、受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我国在长江干流上修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后,对多种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的资源造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江海洄游的我国特产珍稀鱼类中华鲟,更是造成灭顶之灾。据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设定,濒危物种数量的下降速度是每l0年减少20%,而长江中华鲟亲鱼数量正在以每l0年下降50%的速度减少,中华鲟已是极危物种了。虽然近年来已放流数百万尾的中华鲟鱼种,但还未看到其效果,长江中华鲟的数量仍在急剧下降。人工放流的数量再多,也不能代替鱼类在河流中的自然繁殖。靠人工繁殖和人工放流抢救濒危物种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目前人工养殖的子一代中华鲟的性腺仍未有成熟的迹象,而只有人工繁殖出子二代才标志抢救濒危物种成功。因此,在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是难以逆转的。
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毅也曾指出,长江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因三峡大坝建成蓄水,鱼苗发生量急剧下降,监测显示,2004年~2006年的平均鱼苗发生量与2003年蓄水前相比,骤减了90%。由此可以看出,长江水生生物链中各个物种的资源状况已经全面衰退,表明整个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马毅还指出,长江各类水利工程建设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造成水生生物栖息地被大量侵占、洄游通道被切断,产卵场被淹没或破坏,水生生物资源衰退速度加快,种质退化、基因异变,资源总量锐减,这种破坏是毁灭和不可逆的,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消失。
为了保护好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生物资源和生境,减轻因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1997年在长江上游干流的四川合江至雷波段,建立了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随着金沙江干流梯级电站群的上马,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两个大型电站又侵占了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迫使保护区在2005年由原来的合江—雷波段向下迁移调整至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至宜宾向家坝坝下的江段,并增加了赤水河干流以及岷江干流的宜宾至月波江段作为补充,保护区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明确指出:“调整方案按国务院的审批意见执行。在规划修编与建设中应明确调整后的保护区内不得再进行水利水电开发活动。”
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调查报告,目前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域已知有189种鱼类。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鱼类有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6)保护名录的鱼类有3种,列入CITES(1997)(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公约)附录Ⅱ的鱼类有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的鱼类有9种,列入云贵川渝4省(市)地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鱼类有15种。
国际动物学会秘书长、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主任解焱指出,“小南海的范围是我国特有鱼类最为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现在受威胁物种种类最多的区域。”
保护区所在的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的这一江段,目前已是长江上游干流唯一的自然江段,也是长江上游干流能够维系众多鱼类种群及其生境的仅存江段。而且,在金沙江的宜宾至虎跳峡的自然江段正在变成梯级水库群的形势下、在长江上游的各个支流(仅赤水河除外)都在实施全江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形势下,这一江段,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赖以生存繁衍的最后场所。
然而,这个长江干流上唯一的国家级鱼类保护区依然朝不保夕,因为有关方面仍然拟在保护区内兴建小南海、朱杨溪、石硼三个电站,拟把整个长江上游干流都变成首尾相连的梯级水库。其中,为了给准备率先上马的重庆小南海电站排除障碍,提出了再次“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方案。这一方案将小南海电站大坝所在地及其邻近的松溉溪至马桑溪大桥22.50km的江段从保护区的范围中划了出去,调整为“非保护区水域”,同时将小南海电站大坝以上的石门镇至地维大桥73.30km江段的保护级别降低,由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由于小南海电站修建后,石门镇至地维大桥的原实验区自然江段将成为水库库区,因此这一段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也将名存实亡,由此将造成保护区长江干流江段的损失长度至少达到95.8km,占保护区长江干流段353.16km长度的27%。
我国著名鱼类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曾在他的报告中强调,“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段即小南海江段,是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和三峡水库的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完成生活史过程必须经过这里上上下下的通道,我们称之为‘生态通道’”。这段生态通道是“关系到上游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和三峡水库渔业资源增殖的至关重要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应当在这里修建任何水利工程。这样的生态通道也是修建鱼道或其他任何过鱼设施所不能取代的。”
曹文宣院士等专家还进一步说明,长江鱼类的卵以漂流性或漂浮性为主流,这种鱼卵的发育需要温度、水流速度和流程等适宜条件。在上游自然保护区内繁殖的鱼卵,视鱼种及流速的不同,至少需要在河流中长距离漂流200~500km,才能完成孵化并获得足够的发育机会。这些鱼卵或仔鱼,都通过小南海江段被流水带入三峡水库,待成长至稚鱼或亚成鱼后,又需要经过小南海江段返回自然保护区的流水环境生活。这些鱼在水库中是不能进行繁殖并长成成鱼的。小南海大坝建成后将成为一道巨大的屏障,阻断洄游性鱼类向上游或下游迁移的通道。
中国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秦卫华等专家也指出,“小南海和其它梯级电站开发的累积效应将会严重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水域环境,对栖息的珍稀特有鱼类造成毁灭性影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约有72.5km江段将直接受到小南海工程的影响。该江段是保护区下游江段特有鱼类最重要的产卵场及集中分布点,也是保护区距离三峡库区最近的特有鱼类产卵场。小南海工程建成后,水库将淹没7处原有的珍稀特有鱼类产卵场,其中綦江和长江干流交汇处是保护区下游胭脂鱼的重要产卵场之一。小南海水库淹没区将导致这7处产卵场彻底丧失功能。小南海工程的回水区域和坝址区域不仅影响了一些珍稀特有鱼类的产卵场,还阻隔了鱼类在大坝上下游江段间的洄游和交流。淹没区的静水环境也导致喜欢流水鱼类的生境范围缩小,栖息地进一步破碎化。洄游鱼类将因此而受到巨大影响,甚至灭绝。”
2009年2月,农业部在对重庆市政府提交的《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建设项目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及其减免对策专题研究报告》进行论证时,专家组就认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缓解三峡和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影响的补救措施,对长江鱼类物种资源和渔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交给论证会的报告认为,可以通过修建仿生鱼道给鱼类留出空间,作为补救措施。对此曹文宣院士认为,修建鱼道不是长江流域鱼类保护有效手段,因为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多数适应激流环境,对大坝修建形成水库的静水环境,它们是不适应的。特别是进行梯级开发时,急流生境将丧失殆尽,保护这些鱼类不是修建鱼道就能解决的。
针对过鱼船、鱼道以及增殖放流等水坝建设后的补救措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吴清江指出,“过鱼设备连我们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开空白支票是不负责任的……人工放流的前提,是要保证有足够的基因丰富性。”
在这次论证会上,专家们还指出,“长江上游已经支离破碎,没有多少天然河流资源了。在天然河流已经如此稀缺的情况下,还去建这样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都不是很高的大坝,是不是合算?地方政府,有发展的热情。但是这个发展是不是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呢?至少现在上这个项目还不太成熟吧?很多东西不是可以替代的。电力、GDP是可以替代的,但是环境是不可以替代的。”
重庆市政府曾请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领导去做曹文宣的工作,曹文宣院士也曾直言不讳地反问:长江委搞健康长江到底是真搞还是假搞?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是这样的“自然分布区域”,又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经中央政府批准建立的法定保护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因为小南海电站大坝将破坏保护区的结构与功能,就把大坝所在地及其邻近江段从保护区中剔除掉,将它变成“非保护水域”,这无异于削自然保护区之足,适水电开发之履;掩国家法律法规之耳,盗生态环境保护之铃。
因为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就把小南海库区范围由缓冲区修改为实验区,但是把依赖于自然江段环境的保护实验区改变为水库库区,实质上仍然是对保护对象与保护目标的严重损害。
显而易见,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此次再行调整,并不是为了改善或加强保护区的结构与功能,而是为了让小南海电站上马,置国家关于自然保护区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对已无处可退的保护区范围进一步地压缩和侵占。也为下一步朱杨溪、石硼电站的上马,最终将保护区斩尽杀绝埋下了伏笔。
这既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要求,也违反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中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应确保重点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不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及生物多样性”的要求。
以挑战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毁灭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最后庇护所作为巨大代价的小南海水电站,还有其它诸多的负面影响,同时,预期的工程目标和实际的工程效益也颇多疑问。
小南海电站所在的宜宾至重庆的江段,长江蜿蜒于四川盆地的浅丘、宽谷之中,由于河床宽、落差小,并不是水电开发的有利地段,小南海电站设计坝高50米左右,不可能象三峡以及金沙江干流上的许多电站那样修筑一二百米甚至三百米以上的高坝,即使这样不算太高的大坝,在起伏和缓的浅丘盆地也会带来巨大的淹没损失。据已有报道,小南海电站建成后,淹没涉及重庆市的大渡口、九龙坡、巴南、江津四个区,淹没耕地约7万亩,而且还影响到白沙沱长江铁路桥、珞璜电厂、106省道等重要工程。仅江津区淹没就涉及13个街镇、城镇面积4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0余万。因此,小南海电站的单位装机投资高达13553元/千瓦,而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水电站的单位装机投资分别为4950元/千瓦、3538元/千瓦和5749元/千瓦,均不超过6000元/千瓦。
小南海电站将淹没的也是长江沿岸最富庶的人口聚集区和耕地集中区,以小南海电站大坝所在的中坝岛为例,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年产蔬菜2000多万公斤,日出蔬菜可达四五十万公斤,是重庆市重要的蔬菜基地。中坝岛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被称为巴南区的“宝肋肉”,当地村民称,“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0400元。现在岛上一年收入十几万、二三十万的人多的是,靠种菜照样发达。”对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本来就不足的重庆市来说,大量的耕地损失和农民迫迁,在三峡库区移民的安稳致富还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的情况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小南海电站水库将淹没的也是被农业部确定的“特色果品优势区域”,因其独特的气候、土壤,这里的长江沿岸出产锦橙、荔枝、桂圆等著名水果。小南海、朱杨溪、石棚等水电枢纽的建设,将对这些特种农作物经济区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三峡水库淹没了具有最好土壤、气候、水文条件的涪陵榨菜等农产品的传统种植基地已有前车之鉴。
解决重庆电力短缺,是小南海电站上马的理由之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已指出,这一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我国近年来电力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增长,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我国2010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127万千瓦,已占截止201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累计量9.6亿千瓦近1/10,整体供求局面已基本平衡并略有富余。而目前在建装机容量继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经济宏观调控、节能减排、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形势下,已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一个地区解决自己的能源需求,并不意味着要完全依赖在本辖区内建设自己控制的能源企业,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目前,在紧邻重庆的长江上游,大型甚至巨型水电站的在建规模十分惊人:金沙江下游干流上有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等十个电站在建,总装机容量高达5405万千瓦,其中包括了装机1260万千瓦的溪洛渡电站、1305万千瓦的白鹤滩电站等可与三峡工程争锋的巨无霸工程;大渡河干流上有双江口、猴子岩、长河坝、黄金坪、泸定、大岗山、龙头石、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沙坪、沙湾、安谷等十三个电站在建,总装机容量达到1632万千瓦;雅砻江干流上有两河口、锦屏一级、锦屏二级、官地、桐子林五个电站在建,总装机容量达到1410万千瓦;乌江干流上有引子渡、构皮滩、思林、沙沱、彭水、银盘、白马等七个电站在建,总装机容量达到831万千瓦,其中装机容量达到265万千瓦的彭水、银盘、白马等三个电站即位于重庆市境内。这些未来十年内将投入市场的电力,绝大部分都是以外送或东送作为市场定位的,重庆市完全可以通过这些电源来解决能源增长的需求。装机容量175万千瓦的小南海电站与上述电源相比,其规模也仅是九牛一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单纯追求GDP和经济增长率的非科学发展模式下,目前已经存在的能源产能过剩的趋势,又导致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不断扩展,以消纳过度增长的电力,由此造成产业结构劣化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例如,目前在长江上游干流上的泸州、长寿、涪陵、万州等许多大型化工园区的高速发展,已引起人们对长江上游水环境保护的担忧。前不久,因三峡库区引进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的MDI项目,可能对库区水环境带来的威胁,也引发了广泛质疑。
减轻三峡库尾淤积,是小南海水电站预期的又一个工程目标。但是在长江上游流域全面梯级开发的背景下,主要来砂河流的大量泥砂将截留在已密如繁星的水库中,小南海电站的拦砂贡献极为有限。而且,即使把长江上游流域全部梯级水库化,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三峡水库的淤积,并不能改变大江大河搬运泥砂、削高填低的基本地质地理规律。而且,长江上游大型水电工程的修建,都要以减轻三峡水库淤积为理由,却不提这些大型工程本身的淤积问题,这也凸显出三峡工程以及大型水电工程宣称可以解决泥砂问题的虚妄与不实。
“水电是清洁能源,建设水电站可以为减少碳排放作出贡献”,和所有水电项目上马的理由一样,这也是小南海电站上马的一个理由。这个说法有两大误区:
一是环境保护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并不仅仅是碳排放。水电工程在大多数情况下,虽然碳排放要低于火电,但由于大型水电工程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诱发和加剧库区地质灾害、因水流流速变缓带来的水环境容量下降、库区水质污染等等环境问题,水电已不能被称为是清洁能源。这在2000年世界水坝委员会发布的《水坝与发展——新的决策框架》报告中,已有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证实。实现碳排放减排的目标,决不能以更为严重的环境破坏作为代价;
二是水电大开发和减少火电及碳排放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在我国,近十年来在西部江河跑马圈水、全江全流域梯级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突飞猛进的形势下,火电建设投资与装机容量、电煤消耗量同样在快速增加,虽然水电与火电在能源结构中的相对比例分别略有上升和下降,但火力发电量及其所带来的碳排放绝对量,并没有减少,而是在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至2009年,全国火电发电量的年均同比增长达到11.02%。而且一些省份在水电装机容量及其所占能源比例增加的情况,为了解决枯季水电短缺问题以及电力调峰的需要,建设了更多配套的火电项目。因此,所谓水电开发可以代替等量能源的煤炭消耗、可以减少碳排放的说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实际上,我国火电的节能减排主要是通过淘汰关停小火电、新建清洁高效机组与热电联产机组来实现的。
无论是水电、火电,还是其它形式的能源建设,都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下,进行科学规划、科学论证、科学管理,否则都可能对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损害。那种以“水电是清洁能源,可能减少碳排放”为理由,无序地非理性地滥建电站的行为,不是出于对科学的无知,就是出于私利驱使下的故意。
改善重庆至宜宾段的长江航道也是小南海工程的目标之一,小南海电站计划建成三级船闸,据称年通货能力要达到3000万吨以上。根据许多已建成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这一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三峡大坝船闸设计的单向通过能力为每年5000万吨,而自船闸建成运行以来,其单向年通货能力仅在3400万吨至3600万吨之间。据交通部长江航运管理局的计算,即使按理想的吨级船位组合,单向年通货能力最大也只能到3600万吨。另一个案例是,嘉陵江干流重庆至广元段的17级电航工程目前约有12个梯级竣工,在每年的枯水期,因受流量减少以及已建成的枢纽蓄水发电的影响,坝下河段常常出现罕见低水位或几近断流,加上泥砂淤积严重,有些河段的航道等级在枢纽建成后反而有所下降。同时由于航道的设计等级依赖于水库达到正常蓄水位,而一般情况下一年中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水库可接近正常蓄水位,在各枢纽争相蓄水和流量有限的情况下,蓄水目标常难实现。因此航道改善的预期效益将会大打折扣。
诚然,计划动态总投资370亿元的小南海工程,作为“十一五”以来重庆市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之一,将会给重庆市的GDP增长和政府的财税收入带来很大好处。但是,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栖息地的毁灭相比、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破坏相比、和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政府的信誉相比、和公众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相比、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比,孰重孰轻?值得深思!
在重大工程决策时,政府本应从社会与公众的整体利益出发,履行公正、协调、依法行政的公共职责,不应为了自身的短期的局部的利益,为非科学非理性的“发展”和环境破坏推波助澜。在选择重大工程项目时,企业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社会与环境责任,不应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给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带来损害。
对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曾经有人轻蔑地表示,“那不过就是几条鱼吗?那不过就是少吃几条鱼吗?”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与中国基本国策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和认识,不能不让人吃惊。我们可以容忍在大熊猫栖息地滥伐森林、破坏大熊猫等诸多物种的生境的行为吗?我们可以容忍疯狂屠杀藏羚羊,以谋取金钱的行为吗?如果不能,那为什么我们又能容忍对长江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恣意损害呢?
长江鱼类的生境,是维系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的衰退与恶化,除了使长江鱼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绝境以外,对人类自身究竟会有什么影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的问题。
一旦长江不适应原本属于它的庞大的野生鱼类种群的生存,也就说明长江越来越不适应人类的生存。长江鱼类面临的绝境,是长江环境恶化的最后警报,这个警报比大熊猫、藏羚羊等物种曾经面临的绝境更加令人担忧。当长江水域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张牌的人类,就能幸免于难吗??
无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方案是被批准还是不被批准,无论小南海工程上马还是下马,它都将成为一个历史性的标志,它都将成为一个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录。但愿它不要在这片曾经多灾多难的国土上,又留下让我们及子孙后代永远痛惜的回忆。
我们期待尊敬的各位首长,在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和生态系统保护面临的最后关头,运用您们的智慧、远见、勇气与责任,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良知的决策。如此,则长江幸甚!中国幸甚!地球幸甚!
范晓(中国公民,地质与环境学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11年2月
4、两位老专家质疑怒江水电开发 担忧引发地质灾难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年02月28日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2-28/082022025851.shtml
这几天,77岁的徐道一的办公室一下子热闹起来,即便是在周末也有媒体来访。而每当有媒体来采访,78岁的孙文鹏也会骑着自行车从几公里以外的家中赶过来。
已经退休10多年的两位老科学家,平淡的生活顿时被打破。这一切源于几天前有媒体报道说,“怒江水电开发扩大化,老地质专家高声质疑”。而年近耄耋的徐道一和孙文鹏,就是媒体提到的“担心怒江水电大规模开发引发地质灾难”的老专家。
自从2003年国家发改委开始论证怒江水电开发以来,“怒江”一直是“反坝派”和“主坝派”争议的焦点。反对一方的观点是,怒江具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中国需要一条没有大规模水电开发、原生态的河流;支持方则认为,怒江13级水电开发每年可为全国创造价值300多亿元,既能改变当地的贫穷状态,又能减少我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据悉,2004年国务院领导就曾对国家发改委提交的怒江开发报告批示说,“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怒江水电开发由此搁置。但此后的六七年间,各界对怒江关注的热度依然不减,甚至在2008年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里,还有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题目。
所以,当对怒江水电大规模开发发出质疑声音之后,两位老专家一下子成了焦点人物。对媒体的反应,两位老人很平静,“我们不过是重复了教科书里的常识,任何一本教科书、任何一张地图都是这样表达的。”
徐道一退休前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工作就是做了三四十年的地震预报。他现在还是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的副主任。他和孙文鹏既是大学的同学,又是当年一起留学莫斯科大学的校友。孙文鹏的专业是地质构造,回国后,一直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工作,曾经担任过全国铀资源评价组组长。
对中国地质构造的状况,两位老人了熟于心,所以当2010年夏天,从一位朋友那儿得到怒江水电大规模开发的信息时,都十分惊诧。性格直率的孙文鹏当时就拍着大腿嚷嚷起来,“三江地区是全世界新构造运动最剧烈活动的地区,怎么能在怒江上建梯级大坝?”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两位老专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逐渐形成了为什么不赞成在怒江建梯级大坝完整清晰的意见。
研究地震的徐道一和研究地质构造的孙文鹏分别从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在怒江建梯级大坝有三大风险:首先,怒江地区是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地震等级很高且频繁发生;其次,这一地区还是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第三,最近以来,新构造运动有加剧,地震、地质灾害有明显增加之势,在极端气候、当代构造活动、地震的相互作用下,导致重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在增大。
当媒体披露了两位老先生的观点后,也有人质疑说,所有的河流都是由地质断裂带上发育起来的,如果断裂带上不能建水库,那么全世界就不可能有大水库了。
对此,孙文鹏说,确实,断裂带上是可以建水坝。甚至也有人问过他,东京也在断裂带上,东京不也高楼林立吗?东京能建摩天大厦,怒江为什么就不能建水坝?但他已经多次强调的是,怒江所处的不是一般的断裂带,首先它是一条还在活动的断裂带,其次,这条断裂带切割地壳非常深。
他解释,这一系列专业术语评价,说白了就是,怒江罕见的地质特点决定了它比在其他的河流建坝的风险都要大,形成怒江的大断裂是一条仍在活动的断裂带。如果在怒江上建梯级水电站,筑拦江大坝必然要横跨断裂破碎带,“相当于在剪刀口上建大坝,这是何等的风险?”孙文鹏说。
在孙文鹏看来,最需要提出警告的是,任何坚固的钢筋水泥大坝也阻止不了怒江深大断裂的相对错动,谁也制止不了沿怒江两岸至今仍在发生的巨大的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为了支持自己的学术观点,今年年初,两位老先生还专门去了一趟怒江,沿江进行了考察。他们记忆犹新的是,怒江两侧高大陡峭的山岩上,到处都是地方政府制作的“小心滑坡,当心泥石流”的标语。在对当地老百姓的走访中,他们了解到,很多当地人对2010年8月18日发生在当地普拉底乡的特大泥石流心有余悸,那次地质灾害造成数十人失踪。
关于地质灾害,支持建坝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大坝建好后,原来湍急的水流会变得平缓,是一个水的消能的过程,有利于减少地质灾害。
孙文鹏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水库高坝蓄水后,会引起库区岸坡不稳定,可能导致大面积滑坡。滑坡又可能造成很高的库区涌浪,对大坝构成威胁,或形成堰塞体,对水利工程和沿江下游形成威胁。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对于当前有关部门考虑怒江水电建设的地质风险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今年年初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两位老先生的担忧。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关于怒江开发建设的前期论证,特别是设计、研究一直在做,到底怎么推进目前虽没有准确、成型的说法,但怒江一定会开发。这也是国家能源局首次就怒江开发明确表态。这位官员还表示,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对怒江已经确定的四级电站都能够有所进展。
两位老先生说,根据他们能查到的相关资料,如果要对怒江进行梯级水电开发,在地质研究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释清楚。比如,在全球有没有建在活动深大断裂带上的拦河大坝?如果怒江是独一无二的,那么现有的论证就显得不充分;若有先例,则必须对国外具有类似地质条件的水电工程进行全面调研、充分论证,必要时进行试验、模拟,以排除最坏的可能。另外,现有工程技术能否控制大地震、特大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灾害链的影响?在活跃的地质活动时期的深大断裂带内精心选择的安全地带,能否躲过四周脆弱地质剧烈变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一位长期关注怒江话题的业界人士也告诉记者,以往关于怒江的争论中,移民、生态的话题探讨的比较充分,但关于地质影响的,还确实不多。
两位老专家说,他们并不是反对在怒江建坝,他们之所以站出来是希望,能将怒江地震与地质灾害风险问题作为一个特殊重大问题提交更大范围的讨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术机构和更多的专家参加调查、研究、讨论。
两位老专家建议,为了增加其科学性,有关领导、机构应当鼓励不同意见在更大范围与更高层面上得到充分的交流与争鸣。在这几项重要工作做完之前,禁止任何形式的“未批先建”的活动。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5、绿色榜样Vol.2:H&M等名牌因"致命牛仔"登上黑榜
来源:搜狐绿色 2011年02月28日
http://green.sohu.com/20110228/n279559496.shtml
绿色榜样第二期:H&M、Levi's等国际名牌因“致命牛仔”等上黑榜
【编者按】
第二期“绿色榜样”内容,参考了2月19日至25日期间12家平面及网络媒体的30篇新闻报道。
继“苹果有毒”后,H&M、Levi's等品牌再现“致命牛仔”,国际知名厂商供应链是否“绿色”的问题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连锁超市巨头沃尔玛出售过期食品,利乐中国总部到底如何“绿色”?
绿色热点关注,尽在本期“绿色榜样”。
>>黑榜榜单<<
黑榜:第一名 H&M、Levi's等
事件背景:土耳其共有约40名工人因加工制作成衣用的牛仔布而患肺病死亡,涉及服装品牌包括H&M、Levi's等知名品牌。
辐射面:★★★★(4/10)
此次曝光的代工厂仅涉及土耳其,而经营服装加工的企业遍布全球,尤其是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希望这只是个案。此选项暂给出:4分。
杀伤力:★★★★★★★★★(9/10)
工人因加工牛仔布而患肺病死亡,这种布料在当地被称为“致命牛仔”,此选项给出高分:9分。
可控性:★★★★(4/10)
为了使牛仔布看起来更加破旧,工人们用水晶硅和喷砂等工艺来达到效果,正是这两种加工材料导致公认死亡。从供应链的角度看,H&M、Levi's等知名品牌有能力和义务对代工厂做出相关要求,所以此项给出:4分。
上榜总分: 17分。
相关新闻:布料导致40人死于肺病 涉及H&M、Levi's等品牌
相关事件:知底有声Vol. 2——苹果中国供应商137员工致病 缘于工作环境有毒
黑榜:第二名 沃尔玛
事件背景:冯小姐年前在沃尔玛超市购买了两包北方大饼,拿回家给小孩子吃时才发现已经发臭。据悉,她已不是第一次在该超市买到过期食品。
辐射面:★★★★★★(6/10)
从沃尔玛的官方网站上了解到:截至2010年8月5日,沃尔玛全国20个省的101个城市开设了189家商场。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661个城市,沃尔玛的覆盖了约15%的城市,粗略计算预计可影响约2亿人,此项给出:6分。
杀伤力:★★★★★★(6/10)
过期食品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等,过期腐败食品也可导致食物中毒。最值得注意的是,过期食品大多有黄曲霉素产生,存在致癌风险,此项给出:7分。
可控性:★★★(3/10)
市场上的食品大多标有生产日期,消费者在选购食品的时候应该注意食品的生产及保质期,同时注意在正规的场所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如遇过期食品,需立即停止食用,并向有关部门举报。此项给出:3分。
上榜总分:15分。
黑榜:第三名 空缺
>>绿榜榜单<<
绿榜:第一名 利乐
事件背景:利乐中国总部获得了由知名环保组织“根与芽”,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共同授予的“绿色办公室”称号。
创新性及阶段成果:★★★★★★★★(8/10)
2007年起,利乐中国总部开始使用绿色电力,并积极推广绿色低碳的办公、生活方式,培养员工的节能环保意识,积极推广使用消费后牛奶饮料纸包装再生而成的办公和生活用纸,并在员工之中开展“快乐回收竞赛”等多种低碳环保活动。其在管理创新上的成果有目共睹,所以此项给出:8分。
影响力:★★★★★(5/10)
根与芽组织是由国际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学家珍•古道尔博士发起的,以保护动物与环境的为主的国际性民间组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但评选方仅为NGO和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公信力稍有欠缺,所以此项给出:5分。
上榜总分:13分。
相关新闻:利乐中国总部荣膺“绿色办公室”
绿榜:第二名 空缺
绿榜:第三名 空缺
>>继续关注<<
继续关注:全立化工
23日,无锡一化工厂起火,大火扑灭后现场仍在排放有毒气体,附近河道有彩色油污漂浮。有关部门检测显示当地空气无毒,这个结论需要更有说服力的数据证明。同时,我们将关注化工厂以及有关部门对于向河流排污致使河流污染、鱼虾死亡的立场和态度。
继续关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
近日,美国一消费者组织发布研究报告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其他饮料食品采用的焦糖色素有致癌成分。对此,可口可乐公司高调宣布自己的饮料完全安全。食品安全已成头等大事,饮料巨头们将如何证明自己的产品真的是安全的呢?我们拭目以待。
【“绿色榜样”栏目介绍】
2011年,搜狐绿色频道再上路!我们继续“负责的媒体”的路线,引领并推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
2010年“首届中国绿金奖”从11个行业的106家企业中评选出了15个绿色榜样企业。4个月过去了,哪些企业继续践行着他们的绿色承诺?又有哪些企业不顾社会责任,破坏生态环境,置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于不顾?搜狐绿色频道推出全新周刊类栏目——绿色榜样。
我们将回顾各企业一周相关新闻,打造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绿色环保榜单。我们坚信:有榜有真相!
6、周生贤:依靠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绝不能再走下去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02月28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2-28/2873169.shtml
中新网2月28日电 环保部网站今日刊发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的文章《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要着力构建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文章指出,那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绝不能再走下去了,探索环保新道路离不开先进理念引领,离不开强大科技支撑,离不开重大科技突破,必须运用科技手段出奇制胜。
文章指出,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竭泽而渔”。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就在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破解这一难题,归根到底还要靠科技。
文章称,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进行的情景分析表明,随着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我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的任务异常艰巨。2020年,如果保持2000年的环境质量,那么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单位GDP环境影响要降到2000年的1/4;如果要求环境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有明显改善,则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8~10倍,单位GDP的环境影响要降到2000年的1/10。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资源的衰减、退化、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严重障碍。
文章提出,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那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绝不能再走下去了。面对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如果在思想认识上麻木不仁、在环境管理上因循守旧、在环境技术上无所作为,必然付出沉痛的环境代价,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如果在认识上迅速觉醒、管理上不断创新、技术上勇于突破,就一定能迎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曙光。因此,中国要实现发展上的弯道超车,破解发展与环保的难题,实现又好又快的目标,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运用科技手段出奇制胜。
7、马军:四家新供应商已列入黑名单
来源:IT时报 2011-02-28尤歆飞
http://www.it-times.com.cn/view_aticle.asp?classid=2&catalogsid=5&newsid=6694&page_no=1
“苹果”低头 环保组织穷追不舍
2月中旬,苹果公司终于公开承认自己的供应商问题,引起媒体一片哗然。公众环境中心主任马军告诉《IT时报》记者,“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企业仅做到回应是不够的,最终希望这些IT品牌及时有效地识别那些超标违规的供应商,找到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最重要的。”
已掌握其他供应商违规信息
马军表示,在苹果发布的2011年度“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中,虽然列举了供应商的违规行为以及苹果对这些行为的回应,但是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富士康和胜华科技之外,并没有提到其他企业名称。
“我们还将继续追查苹果的供应商问题。除了供应商可能造成的废水废气违规排放、环境污染外,还将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施工。比方说,有一些无尘车间由于通风条件不佳,反而会形成化学物质沉积,造成员工伤害。”马军透露,综合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和环保组织的调研数据,他们目前已经掌握四家“疑似苹果供应商”的违规信息,其中还包括一家上海企业。“在确认这些企业和苹果的关系后,环保组织将对外公开披露这些信息。”
IT品牌应公开供应商信息
在此前的调研中,环保组织发现,要找出哪些企业是苹果的代工厂,极其困难。苹果对它的产业链采取高度保密的措施。“苹果公司只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不少IT品牌都对自己的供应商讳莫如深。”马军说,环保组织的目标是督促IT品牌公开供应链信息,民众对此有知情权。
通过信息公开,还可以让消费者、IT品牌的合作伙伴一同来关注供应链问题,减少污染,这对于IT品牌的发展也会有积极作用。
在报告中已经涉及的30余家IT品牌企业中,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运用环保组织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对下游供应商进行审查。马军认为这些做法还不够。环保组织希望IT品牌能够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梳理供应商名单、关注社会公开披露的违规企业信息,主动发现问题。
整治“污染”要多方联动
在环保组织和IT品牌企业一年多来的交锋过程中,监管部门仿佛总是游离在外。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表示,企业无良固然可怕,然而,如果监管足够有力,职工健康仍有保障。“联建公司100多人中毒,这是多大的劳动安全事故。从园区管委会表态曾作处罚看,它对此是知情的。中毒事件为什么没有及时向社会披露以预警?如果不是苹果公司迟到的披露,这一事件是不是永远不会被公众所知晓?”
业内人士杨群透露,现在不少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对于IT代工业十分热情,认为是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但是对于IT代工行业在环境污染、员工福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则缺乏准备甚至“视而不见”,“这种纵容也是导致IT供应商员工中毒、自杀等情况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研究员冯永锋告诉《IT时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企业固然对这些员工造成了身心伤害,但是在受害员工寻求相关部门支持和帮助时,还遭到冷遇。切实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理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不能充当局外人,要切实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督检查,畅通维权管道,增强监管工作的主动性,为工人竖起保护的盾牌。
8、环保部发“十二五”首个国家标准
来源:一财网2011-02-28 章轲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93656.html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提高稀土产业准入门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环境保护部28日发布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第一个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提高稀土产业准入门槛,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稀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稀土行业发展中仍存在非法开采、产能过剩、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全球36%,产量则占世界97%。由于过度开发,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下降迅速,稀土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氨氮为例,稀土行业每年产生的废水量达2000多万吨,其中氨氮含量300~5000mg/L,超出国家排放标准十几倍至上百倍。由于没有针对稀土工业特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长期以来,稀土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和竣工验收等,只能执行综合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稀土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为解决稀土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升开采、冶炼和应用的技术水平,保护国家宝贵的稀土战略资源,环境保护部开展了稀土工业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稀土工业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的特点和原辅材料的成份,以稀土工业企业生产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作为控制项目,对稀土行业废水、废气和放射性物质的排放控制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为防止企业稀释排放,标准中还规定了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和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稀土矿山开采至稀土金属、合金生产的各种规模特征生产工艺和装置的水、废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稀土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和竣工验收。
这位负责人表示,《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后,新建企业必须严格按标准执行,考虑到我国稀土工业现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标准对现有企业设置了两年的达标排放过渡期,过渡期后,现有企业也必须执行新建企业排放限值。
9、我国亟待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来源:中国经济网2011年02月27日
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102/27/t20110227_16546810.shtml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7日讯 当前,我国控制和管理环境风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26日举行的《环境污染风险的社会化管理手段研究》课题成果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呼吁,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该课题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东京海上日动中国基金赞助,由中国金融40人论坛承担完成。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指出,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了一些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但还不足以支持该险种在我国的全面推广,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和技术标准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加强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研究,对于强化环境风险控制,完善环境侵权损害民事赔偿制度,切实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该课题负责人、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周道许介绍,所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该险种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社会化途径解决环境损害赔偿责任问题、从而治理环境风险的主要金融工具。从国际经验看,立法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制性则是该险种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007年1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与保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随后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始了政府推动的试点工作。
与会专家们表示,总体而言,目前该险种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障碍,主要表现在相关法律法规欠缺、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不足、市场认知度偏低等。
专家们认为,应尽快解决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广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结合国际趋势和我国国情,建议采取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保险模式,鼓励大多数企业自愿购买环境污染责任险,而对于环境风险大、污染严重的区域或行业,实施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此外,专家们建议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财税等鼓励政策,还可考虑建立环境救济基金作为补充。
10、长江源头将建立民间自然保护站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1-02-27
http://www.cnr.cn/newscenter/gnxw/201102/t20110227_507727512.html
中广网西宁2月27日消息(记者罗占祥 通讯员李莎莎)日前,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启动了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在长江源沱沱河建立民间自然保护站——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预计2011年7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是通过招募志愿者和实施其它环境保护项目,推动长江源头垃圾污染状况的改善,为高原牧民的垃圾收运和处置作出示范。
11、近30年南海海平面年均升2.7毫米 广东红树林减半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02月26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2-26/2870345.shtml
中新网广州2月26日电 (记者 唐贵江)记者26日从广东省政府获悉,近30年来南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2.7毫米,已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20世纪50年代该省超过2万公顷的红树林,目前已减少一半以上。
据悉,与全球变暖趋势相一致,广东省气候也在逐年变暖。根据观测结果,近50年广东省气温增温速率为每10年0.21摄氏度,与中国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气候变暖的影响之一是导致南海海平面上升加剧,并带来相当的危害。首先是风暴潮危害程度和发生几率增大,2008年强台风“黑格比”登陆时正值天文大潮,造成珠江口潮位站潮位达到或超过百年一遇,个别潮位站超过300年一遇,造成堤防决口834处,堤防毁坏2118处。
南海海平面上升导致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退化。20世纪50年代,广东全省红树林面积曾超过2万公顷,目前已减少一半以上。有资料显示,珠海佳蓬列岛一带已经出现白化的死珊瑚,约占珊瑚总数的12%,其中有些还是成片死亡的。
海平面的上升还导致城市内涝频发,河流入海口日益淤积,严重影响航道、港口正常运行;同时还导致海岸侵蚀,雷州市赤坎村岸段侵蚀长度为300米,侵蚀总面积达800平方米。
据政府预测,未来30年,南海海平面将比2009年继续升高73至127毫米,由此引起的相关海洋灾害强度将进一步加剧,对沿海地区人们生产生活影响还将不断加大。
12、镉米隐忧 折射重金属污染困局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2011-02-26方辉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226/187519.html
随着“镉大米”事件的曝光,中国人对重金属污染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中国的重金属污染究竟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对民众最关心的粮食污染有多严重?对于这些基本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手段尚不完善,修复技术更是难以赶上日益严重的污染发展程度。
与此同时,环保部传出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消息。未来地方政府对重金属污染的重视可能会提高到“节能减排”的考核高度。但专家指出,技术瓶颈和监管难题依然是未来重金属污染面临的突出问题。
现状堪忧
“最近媒体的数字有夸大的成分,每个专家选取的点不一样,得出来的结论会有差异。”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确实值得关注,但不宜将专家的典型性调查数据直接外推为全国的状况。
近年来有关重金属污染的事故已经不少,2010年中国香烟在国外被查处重金属超标就曾引起过一阵骚动,同样安徽、湖南的血铅事故也成为过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冲击力都不如此次“镉大米”严重。
据专家介绍,由自身的特性决定,水稻对镉的吸收能力比其他农作物要强,因此形成了对大米的污染,从而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
正是由于“镉大米”直接危及到主粮安全而成为重金属污染的一个缩影。事实上,重金属污染在全国的分布已极为广泛。
2010年6月,记者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就目睹过受重金属污染的草原,由于附近拥有全国最大的轻稀土矿区和众多小型的小分离厂,当地草原受到放射性物质钍和重金属的双重污染,羊群吃了受到污染的草不仅会得病死去,而且还会出现畸形羊羔,许多牧民不得不将草场废弃而迁走。
近日记者再次致电当地受影响的牧民,得知虽然那些直排废水的小厂多数已经被取缔,但矿区废料形成的威胁依然存在,只是对羊群的污染不如大米那样引人注意。
据了解,中国的重金属污染主要由采矿活动产生,尤其是有色金属矿。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凡是有有色矿的地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且南方地区的情况要重于北方地区。
“因为南方多山,丘陵、雨水也多,很容易造成矿区尾砂矿的溃坝,而这种自上而下的冲刷污染的面积会很大。”上述专家认为,地理和气候条件是造成目前重金属污染多集中在南方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大米遭遇重金属污染的程度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曾希柏有不同的意见,他以自己做过调研的东北平原、山东、河南等地的粮食主产区为例,得出结论,在重金属污染方面,粮食还是安全的。
他告诉记者,“一般粮食主产区离矿山都比较远,因此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概率要小很多,典型区域的调查数据要比我们的高出十几倍乃至几十倍。”
污染治理刚起步
由于重金属污染不同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那样“看得见、摸得着”,现在我国的重金属污染基本是由事件引出,而一旦出现能明显感知的污染事件,就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学界将重金属污染称为“慢性中毒”,一般在体内累积7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受污染的土地和农作物用肉眼难以分辨,而且也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只能通过检测进行鉴定。
但目前,我国重金属的检测能力并不能满足全国的需要,一般只有县级以上的环保部门才有专门的检测设备,而且对于重金属的检测也不仅仅是设备的问题,相关技术人才的配备也是目前面临的大问题。
“就检测而言,本身在学界就存在着分歧,除非是很明显的超标,否则很可能出现不同的检测结果。”陈同斌认为目前国家需要进行全面的重金属污染普查,建立权威的数据库,消除民众的疑虑。
1 2 3 >>
13、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 对上市公司影响大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2011年02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4023571.html
近日,《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作为国家出台的第一个“十二五”行业规划,治污政策的出台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极其深远。
环保专项行动打响
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发生了30多起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湖南浏阳镉污染、中金岭南铊超标事件、四川内江铅污染事件、山东临沂砷污染、福建紫金矿业溃坝事件等等,一系列重金属污染事件触目惊心,虽然事件最终以处罚当事企业和当事人了结,如紫金矿业被罚3000万元;驰宏锌锗、锡业股份等环保不达标再融资被叫停等,但事件的频繁发生根源正是国内以前尚无明确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政策,本次《规划》的适时出台弥补了政策上的空缺。
中金岭南是第二次因韶关冶炼厂而身陷“污染门”。其证券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分厂韶关冶炼厂在2005年曾因其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将污水直接排入北江,致使北江发生严重镉污染;而于2010年,韶关冶炼厂又再次发生污染北江水源事件,导致铊严重超标,目前该厂已全面停产。停产后果很严重,每停产1个月,公司净利润将直接减少2700万元左右。”
驰宏锌锗是在2010年6月份就被环保部勒令整改的,据公司证券部人士所言,公司再融资也因此而受困。“如按‘规划’严格执行的话,公司确实不符合标准。环保规定越来越严格,新‘规划’将在年内正式生效,公司涉及到的污染、治理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不过,有利必有弊,像被整改的曲靖冶炼厂,经过整改后成为目前国内惟一达标的安全企业。根据公司‘规划’,2011年底将淘汰6万吨项目投资20余亿元新建16万吨募投工程项目,目前急需资金,但公司因环保问题被取消了融资资格,这对公司来说损失太大了,特别是环保部2月17日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严格开展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称,对上市环保核查前一年内发生过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各级环保部门应不予受理其核查申请,导致公司目前只能等待。”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虽然在去年5月,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现场检查发现公司所属的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生产企业仍然存在部分环保问题,但公司已及时进行了整改,并于去年12月份将整改结果上报,目前等待批复中。本次‘规划’出台有利也有弊,不利的是要求公司在环保方面投入更大,有利的则是有机会去兼并重组一批产能落后的企业。”锡业股份证券事务代表李泽英介绍道。
有实力和有治污技术的公司将受益
本次《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获批,虽然对重金属行业带来环保投入上的影响,但却给那些环保基础扎实、规模大的重金属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和能够提供防治金属污染的技术性企业带来利好。
江西铜业董秘潘其方认为,“虽然现在还未看到‘规划’的具体内容,但公司属于江西省国资委控股企业,在环保方面肯定做得最好,每年环保部门均验收合格。随着‘规划’内容的出台,肯定会淘汰行业内一些落后企业,公司会择机收购一些企业”。
“我们刚刚募投的项目就是用于贵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建设,这将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从事贵金属冶炼业的贵研铂业证券部人士乐观地表示。
株冶集团位于“有色金属之乡”的湖南省株洲市,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刚剑表示:“‘规划’对整个金属行业要求都严格了,这会净化市场,像我们公司所在地株洲石峰区以前有好多中小型民营冶炼厂,因不能达到排放标准被关停或收编。目前公司已投入了10多亿元用于技改项目,通过改善工艺水平来加强对环保的要求。”
“作为硫酸镍行业排名第一的国有企业,公司一直非常重视环保要求。像公司2010年投资9.64亿元兴建的1.5万吨镍系列产品改扩建项目,其主导工艺就是采用了澳大利亚先进的澳斯麦特公司富氧顶吹熔池熔炼技术,污染排放完全达标。”吉恩镍业证券部人士表示。
格林美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采用废弃资源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体的企业,其证券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对重污染企业来说,环保成本肯定提高很多,但却给我们这类有着治污技术的企业提供了机会,你看我们公司的钴镍再生产技术的工业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技术优势肯定会受到重污企业关注,且公司还能享受到国家扶持资金、退税等优惠政策。”
14、马军:供应链毒害苹果有责任吗?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1年02月26日 马 军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1_02/26/4867633_0.shtml
供应商发生工人中毒和环境违规,显示苹果公司在供应链环境和社会责任管理方面,存在明显漏洞。然而,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许多声音认为:出现中毒和污染的不是苹果自己的工厂,因此这些问题皆与苹果无关。
这样的认识并非不可理解,因为这个问题涉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复杂的外包关系和代工生产链条,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认定问题。毋庸置疑,在中毒和污染事件中,违规供应商和监管不力的政府部门都负有重要责任,但苹果的责任同样不容推卸,理由有如下四点:
首先,任何一家出产大量硬件产品的企业,都必须承担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这一点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苹果公司不再保留自己的工厂,小到一颗螺丝钉,也完全依赖代工厂进行生产。然而,苹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伤害问题,却并没有因为苹果外包生产就消失。IT产业普遍涉及的多个生产过程污染相当严重,排放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而用以加工生产苹果等品牌的精密IT产品的无尘车间,也因为有害化学品聚集而成为职业危害的重灾区。
在过去9个多月的时间里,环保组织在调研基础上,试图推动苹果等29家IT品牌认识这些问题并着手解决。在所有29家中外品牌中,苹果成为唯一一家一味回避的企业。近期苹果虽然在公众压力下承认了其中的联建中毒事件,但坚持将责任完全推给供应商。
按照这样的逻辑,苹果可以宣称自己是无限绿色的,因为它没有生产,自然也就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职业伤害没有关系。如此一来,苹果公司实际上通过外包生产,将其环境和社会责任一并转嫁出去,从此不必为苹果产品生产过程的任何污染和毒害承担责任。
如果这样的逻辑可以成立,那么控制世界市场主要份额的大型品牌都可以通过外包生产,规避其产品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和劳工损害。其结果必定是世界范围内的污染转移。
其次,供应商违规超标,罔顾环境和工人的健康,其目的在于降低成本,赚取超额利益。而公开材料显示,苹果作为立于产业链高端的企业,在利益分配格局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之前有媒体对苹果iPhone4的供应链利益分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部售价600美元的iPhone4,富士康等中国组装企业,只得到每台6.54美元的酬劳;而与此相对应,苹果公司在每台iPhone4上的获利高达360美元。权利和责任应该对应,有多大的权利,理当承担多大的责任,这本是常理。通过污染和毒害形成的超额利润,大多被苹果拿走;而追究毒害和污染责任时,苹果又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在供应链利益分配中拥有极大权利的苹果却不需要对供应链出现的环境污染和劳工毒害承担任何责任,这真是合理的吗?
另外一点,苹果公司明白转嫁社会责任最终难以服众,为了使消费者认同其绿色环保,它对供应链管理作出了明确而高调的承诺:“苹果承诺确保供应链有安全的工作条件,确保工人受到尊重并享有尊严,同时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负责。”
但环保组织在调研中,发现苹果公司在上述三个方面都严重违背了自身的承诺。企业违背了自己的承诺,本该感到愧疚,采取措施整改并公开说明,这应该是正常的反应;而今,苹果公司作为IT产业的龙头企业,面对其供应链造成的污染和毒害没有表示丝毫歉意,反而一味地推卸责任,那么它先前的承诺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最后一点,很多人不了解,苹果等品牌的外包生产不同于一般的采购行为。多方信息显示,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中介入很深,从材料的使用到生产过程中无尘标准的控制,都有相当的介入,而这些介入在多大程度上对污染和毒害产生了影响,苹果公司有责任作出披露和说明。
今天,中国环境信息公开的扩展,意味着大量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可以公开获取。很多品牌已经开始利用这些信息,着手克服全球生产和采购造成的污染蔓延。苹果公司有必要转变其缺乏透明度的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社会各界合作克服供应链问题,而不是一味利用发展中国家环境管理的漏洞,继续通过污染和毒害攫取超额利益。
15、“苹果门”说破了“按法律规定”的真相
来源:中国网 2011-02-28 崔中波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92_12192.html
摘 要: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这份信誓旦旦的“承诺”的背后,还有个晃眼的前缀“按照法律规定”。通俗的解释就是“只要支付了补助金,即使公司不再与伤残等级在九至十级之间的员工续签合同,也不违法”。——这真成了一个水泼不入、针插不进的美好借口,既然“承诺”穿上了刀枪不入的法学大衣,再苦口婆心的辩论也显得多余。
事件背景: 苹果IPad、Iphone正在中国热卖,但137名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却因暴露在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苹果公司15日发布2010年的供应链管理报告,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供应链致残员工。并表示已查实所有受到影响的员工均已成功得到治疗,大部分已经返回该工厂工作。但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137名工人中,部分员工正在遭受被迫离职的压力。这与苹果报告有出入。
2月26日下午,“苹果有毒”事件中的当事公司江苏联建科技公司负责人首次与中毒员工座谈,回应员工们的要求。尽管员工提出的三点要求并没有完全实现,但公司承诺,将按照法律规定,员工离职后,一旦病情复发可找公司解决。(2月27日 《北京晨报》)
“狐狸尾巴”到底露了出来——对于舆情汹涌的“苹果门”事件,江苏联建科技公司原来还在诸如“中毒员工的委任律师自作主张和企业签订了协议”、“不离职得不到公司的赔偿”等问题上和公众玩着“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游戏。如今,终于站出来明明白白告诉众人“员工离职后,一旦病情复发可找公司解决”,言外之意,一些员工的离职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而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这份信誓旦旦的“承诺”的背后,还有个晃眼的前缀“按照法律规定”。通俗的解释就是“只要支付了补助金,即使公司不再与伤残等级在九至十级之间的员工续签合同,也不违法”。——这真成了一个水泼不入、针插不进的美好借口,既然“承诺”穿上了刀枪不入的法学大衣,再苦口婆心的辩论也显得多余。
可问题是,追本溯源,联建公司未必有其固守法律的“韧劲”和“清白”。按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但在2008年,联建科技就分别有工人在生产车间出现四肢麻木、刺痛、晕倒等正己烷中毒症状。而2009年下半年,该公司数十名工人因接触正己烷中毒入院,相继被当地职业病防治部门评为九级或十级伤残。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供应商肆意用“毒”,搞得工人很受伤,为何就未曾“按法律规定”来?
以至于中毒事件发生后,该公司相关人员还曾表示“不离职就拿不到赔偿”。用协议明确“离职之后,公司和员工再无关系,并且员工之后出现的身体状况也不与公司有关”。但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第3款规定“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联建公司为何以拿到赔偿为条件变相胁迫还在合同有效期内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实施违法行为?
事实上,这种雇工或用工时不按法律依据来,出现问题后却拿法律说事,以期脚底抹油开溜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统计显示,我国平均每年尘肺病新发病例为1万多例,这其中,既有不顾法律规定,为富不仁的企业主和私人老板,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明目张胆给工人提供恶劣的劳动环境,或不签正式合同的,也有事后用“必须是职业病鉴定中心鉴定”来做挡箭牌,无视“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事实,逃避法律责任的。
闹得沸沸扬扬的“苹果门”事件,只是说破了某些“按照法律规定”的真相,问题未发生前,弃之若履,可以以违法的面目合理用工、作奸犯科,问题发生后,就把法律法规堂而皇之地搬上台面,以期成本最小化地将工人打发走,永无后患——“按法律规定”的结果就是,民意反弹或舆论批判找不到耙子,真正悖逆法理的企业总可以全身而退,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是,不懂得敝帚自珍的企业界,丧失清理门户自洁功能的企业界,真的就不需要监管力量、道德血液让其重建秩序、重获新生?
16、河里有鱼,水就干净?
来源:新京报 2011-02-26 □冯永锋(记者)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2/26/content_204576.htm?div=-1
污染哪有那么听话,你想解决它它就会乖乖地让你只花点吹牛之力就可“解决”。
记者近日从山东省环保厅获悉:截至去年底,山东省控59条重点河流污染浓度下降,全部恢复鱼类生长,达标率为100%。2010年,山东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已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据《人民日报》)此消息一出,网络上充满了质疑之声。
几乎是从2005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听山东省环保系统的人在夸耀他们省里的河流“能见到鱼”。那么,是山东省环保厅在撒谎吗?似乎也不是,确实有一些鱼,能够耐得住水质较差的水体。按照我国地表水的水质分类,化学需氧量(COD)达到每升23毫克左右的水,应当为四类水。比起五类水和劣五类水来,四类水体里确实可能生活着一些能够耐得住重金属、低氧气、偏酸或偏碱的鱼。这些鱼很可能寿命很短,这些鱼也很可能外形长得奇形怪状,这些鱼很可能身体内部处处畸变。这些鱼可能来自有关部门每天“增殖放流”的运输车,它们的幼儿园在鱼类孵化温室里,少年时期在花鸟虫鱼市场中,进入“自然河道”后,从青春期一下子迈到衰朽期,成为证明环保“成就”的牺牲品。
查一查中国最新的污染地图就知道,山东、江苏、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文化先进”地区,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这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敢于声称当地环境质量好转,有两个办法,一是永远不检测,永远不公布除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之外的其他污染现状,比如重金属,比如像二恶英这样的“持久性有机污物”。二是指导企业和城市,把污染通过长长的管道,输送到渤海、黄河水底,或者打些巨大的地洞,把污染注入无底深渊。这样的“污染减排”之术,在全国所有地方都在使用,假装看不见,或假装已经解决。
污染哪有那么听话,你想解决它它就会乖乖地让你只花点吹牛之力就可“解决”。不过,用鱼来证明水质好转,根本站不住脚。鱼失去了水活不了,水失去了鱼也活不长。但这样不等于,鱼可以活在“平均起来很干净,细辨起来极肮脏”的河道中,也不等于偶尔看到几条鱼,就等于整个水生生态系统恢复了正常。
环保,需要长期不懈、踏踏实实地改进努力,而不是玩些糊弄人的文字游戏。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请山东环保部门好好地对全省的所有河流做几十年持续的监测,看那些濒临灭绝的河流,是不是真的有可能恢复到过去的水平。虽然,1985年前的河流,环保部门拿不出几个检测指标,但公众都深深地把过去河流的千姿百态,牢牢地拴在脑海里,夜深人静或者日上三竿时,这回忆会从心底里如泉水般甜蜜地涌出。想欺骗这些记忆力超凡的公众,恐怕没这么容易。
17、怪哉,化工厂泄漏的总是安全气体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2011年02月28日马涤明
http://star.news.sohu.com/20110228/n279557354.shtml
26日晚上,浙江乐清市磐石镇乐安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人员对现场泄露的气体进行了测评,初步测定是氨气,没有毒性,但是气味比较刺鼻。(2月27日温州网)
一说到化工厂,人们马上会想到有毒材料、有毒液体气体,因为化工厂就是和“毒”打交道的地方;进入化工厂的生产区和仓储区,画着头骨提示的危险警示标牌,也每每令人顿生恐惧之感。然而,不管是化工厂爆炸,还是泄漏、失火,出来的气体反而总是“无毒”的,不知道该怎样解释我们的“幸运”?
就在前几天,无锡新区鸿山街道后宅某化工厂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当地有关部门马上发布检测信息说“没有发现有毒空气污染情况”。还有,福建清流县一家工厂“大漏小漏天天漏”,群众不得不长期呼吸有毒空气,林木也大量枯死,但副县长说,废气浓度虽然超标,但对人没有影响。原来,我们的人,在污染面前是如此的强大。
突发污染事件,政府部门要么高度沉默(比如河南杞县放射源卡源事件),任由群众猜测,要么是在第一时间匆忙发布安民告示称“天下无事”,这样的情况如果太多,太雷同,我们就有些搞不明白:是不是因为“天下无事”在某种意义上最重要,所以就必须“天下无事”,或者叫“被无事”?
氨气,稍有化学常识的人恐怕都不好认同“无毒”的说法。资料显示,氨气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气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有毒气体泄漏很可怕,但比这更可怕的还是那种企业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或“稳定压倒一切”的模式化思维,以及预设、定做的安民告示;让人担心,群众利益与安全是不是成了维护某种利益的成本?
18、许德仕:治理污染要从源头抓起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02月28日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2-28/2871671.shtml
借鉴先进经验走出中国特色
控制新的水污染产生
对合格环保产品大力扶持
近些年来,飞速发展的全球工业化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比如酸雨、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以及水污染等等,一时间,环境问题成为了被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
“蓝藻”、“赤潮”的爆发、水源被污染进而发臭,这些灾难性的场景的发生,与工业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水、废水以及城、镇等排放的大量生活污水有很大关系。江河湖泊的水质恶化,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活质量。
目前,由于地球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十七大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要强调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发展环保产业,加大对节能环保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把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十分必要。
怎样做才能得到较好的治理效果呢?我们通过长时间详细的了解和调查认为,想把这项工作做好,要从国家层面着手,全民重视,各级领导也要做到真抓实干,有措施有方法,有奖励有惩罚,真正将环保落实到低碳,节能,减排的各个环节。要脚踏实地真正了解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寻找污染源,定出整改的可行性措施;定出奖惩制度;定期组织检查、评比;还要选派相关专家及科技人员,到各地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在注重环保的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科技成果和优秀产品,及时上报,并能组织大力推广。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80%以上的河水,已经发臭变质,不能饮用,十分触目惊心,如何才能有效地制止这些污染呢?
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在认真总结“九五”水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先进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不断加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污染防治道路。
二是要控制新的水污染问题产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排放。
三是对生产合格环保产品的单位,国家要大力扶持,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化。
四是要抓紧培育环保市场,加速污染防治,改变我国环保产业的落后现状。
五是要对合格的环保产品大力推广,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自觉使用环保产品。比如,获得了国家环保部第一张家庭洗涤剂绿色环保批文,又被世博会评选为世界名牌,获得“千年金奖”的七叶红环保洗衣粉,就是较好的环保洗涤产品,其特点是配方独特,无毒无害。特别是它的洗涤过程是生物的降解过程,而不是化学反应过程,不伤手,不伤纤维,真丝、羊毛都可洗,衣物可以延长1倍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可以二次使用,省水70%,省电80%,不但不污染水,而且能净化水源。它还能减少疾病传播,如果大家都有环保意识,自觉使用,地球的水质就能得到保护,人类的健康就有保证。许德仕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