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1
六月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南方暴雨特别关注:
1、中新社: 第六轮强降雨袭广东 或现山洪灾害
http://www.hwcc.com.cn/pub/hwcc/ztxx/10007/zymtshlxwkb/201005/t20100530_318323.html
2、中国新闻网: 广西局部遭遇特大暴雨 引发泥石流灾害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ylxw/201006/t20100601_318389.html
3、安徽日报: 灾害天气突袭安徽宿州 数十万人受灾损失近3亿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6-01/2316064.shtml
4、中国天气网: 贵州162个乡镇出现暴雨 已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6-01/2316045.shtml
地方信息:
5、新华网: 江苏多措并举保障太湖安全度夏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6/01/c_12167543.htm
人与自然:
6、京华时报: 总工程师称三峡蓄水导致野生中华鲟繁殖延迟1月
http://env.people.com.cn/GB/11744798.html
重大水事:
7、新华网: 三峡腾库防汛坝前水位已降至150米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ylxw/201006/t20100601_318381.html
环保小常识:
8、中国环境报: 如何理解世界环境日主题?
http://www.cenews.com.cn/xwzx/yz/yzqt/201005/t20100531_659987.html
环保观点:
9、经济日报: 李文华:应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http://views.ce.cn/main/ky/201006/01/t20100601_21467709.shtml
环保法规:
10、21世纪经济报道: 环保部将出七大限制令 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
http://green.sohu.com/20100601/n272484028.shtml
深度报道:
11、人民网天津视窗: 环境公益诉讼高成本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谁来为公益诉讼埋单?
http://www.022net.com/2010/6-1/434748112783746.html
12、每日经济新闻: 宝钢陷"排放门" 环保部发“通牒”限期整改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6/01/c_12164547.htm
13、证券日报: 环保问题如不按期整改 上市公司再融资或将受挫
http://env.people.com.cn/GB/11744530.html
环境时评:
14、中国经济网: 警惕光环笼罩下的“高技术污染”
http://views.ce.cn/main/yc/201006/01/t20100601_21466598.shtml
15、中国青年报: 童大焕:低碳是别人的阴谋还是我们的需要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6-01/045520383954.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1、中新社:第六轮强降雨袭广东 或现山洪灾害
来源:中新社2010-05-30
http://www.hwcc.com.cn/pub/hwcc/ztxx/10007/zymtshlxwkb/201005/t20100530_318323.html
中新社广州5月30日电 (唐贵江 杨绮薇)28日白天至30日早晨,广东中北部和粤东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雨,48小时内该省22个观测点出现100毫米以上的降雨,这是5月以来广东遭遇的第六轮强降雨袭击,广东省防总发出或出现较严重山洪灾害的警报。
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三天广东降水持续,31日起广东自西向东将有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的降水过程,并伴有雷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该次大规模降雨预计将持续到6月2日。
广东省防总分析表示,5月以来广东已先后遭遇多次强降雨,粤北、粤西和珠三角的山塘水库水位较高、土壤含水量很大,预计受第六次强降雨影响地区局部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山洪灾害。目前,广东北江流域水位流量有比较明显的涨幅,该省各大江河的水位均在警戒线以下平稳运行。
据广东省气象站网的监测,28日上午8点到30日上午8点,广东共有22个测站录得雨量超过100毫米,潮州饶平绕洋镇水电所录得全省最大累积雨量176.4毫米;包括韶关、清远、东莞、佛山等地的23个县市先后拉响暴雨警报,其中韶关始兴县发出最高级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29日广州同样再度迎来电闪雷鸣的暴雨袭击,24小时内该市最大降雨量达105.7毫米。广州市区部分地区出现短时间积水,但并未给该市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广州市区交通基本顺畅,未造成房屋被淹和人员伤亡。30日,广州持续阴天天气。
2、广西局部遭遇特大暴雨 引发泥石流灾害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06-01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ylxw/201006/t20100601_318389.html
中新网南宁6月1日电(记者林艳华)新一轮强降雨开始袭击广西,5月31日至6月1日,广西中部的来宾市、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出现25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广西多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据广西雨量站点观测,5月31日8时至6月1日8时,有2个站点特大暴雨、2个大暴雨、10个暴雨、14个大雨,来宾市达到300.0毫米,都安为278.0毫米。防城港、贵港、来宾、河池、梧州等市县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多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据悉,5月31日22时起河池市东兰县境内各乡镇出现强降雨天气,截至6月1日5时,县城区降雨量达130.3毫米,最大的兰木乡降雨量达249.3毫米。目前强降雨已经造成东兰县城九曲河已达警戒水位,部分地段出现内涝。强降雨造成多处山体滑坡,1处通乡公路和2处水库上坝公路中断。据称武篆镇内涝严重,有关情况正在核实中。
3、灾害天气突袭安徽宿州 数十万人受灾损失近3亿
来源:安徽日报2010年06月01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6-01/2316064.shtml
5月30日下午,(安徽)宿州市灵璧县、泗县等地出现大风、冰雹、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受灾较为严重,部分群众受伤。记者5月31日获悉,目前,当地党委、政府正在组织干群奋力抗灾自救。到目前为止,当地没有发生次生灾害。
5月30日灵璧县下楼、朝阳、朱集等10个乡镇先后遭受雷雨大风、冰雹灾害袭击,雷雨时阵风达10级左右,其中以下楼镇受灾最为严重。“鸡蛋黄般大小的冰雹从天而降,霎时就砸满了地面,菜园里的菜全毁了。 ”该县一位受灾群众说。阵雹持续时间虽然只有3至5分钟,但导致小麦、棉花大面积倒伏,蔬菜大棚坍塌,部分道路交通受阻。据初步统计,截至5月31日11时,此次灾害致使27.82万人受灾,因灾受伤3人,农作物受灾和成灾47.3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715亿元。
5月30日16时20分左右,泗县突降暴雨,最大风力8级,近1个小时内最大降雨量达到34.4毫米,部分乡镇发生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据初步统计,全县小麦倒伏50万亩,受灾人口25万,因灾受伤18人、其中重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据悉,省气象台在5月29日上午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后,宿州市迅速响应,及时预警信号。灾情发生后,该市有关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受灾地区,实地察看灾情,全力抢救伤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指挥干部群众奋力抗灾自救。目前,抢险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记者 何雪峰)
4、贵州162个乡镇出现暴雨 已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来源:中国天气网2010年06月01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6-01/2316045.shtml
昨天(5月31日),贵州大部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今天,贵州省气象局已于10时30分启动气象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昨天,贵州大部再次迎来降雨天气。据气象观测数据显示,5月31日08时至6月01日08时,贵州出现大暴雨1站(罗甸151.2毫米)、暴雨10站(三都85.7、岑巩80、平坝68.6、玉屏68.4、紫云65.4、天柱63.3、石阡62.4、惠水57.3、三穗54.4、黎平53.5毫米);另有590个乡镇雨量在25毫米以上,其中162个乡镇雨量在50毫米以上(18个达100毫米以上),以罗甸县龙坪的171.7毫米最大。
贵州省气象台预计,1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各地阴天有阵雨,南部地区局部有大雨。2日白天,全省各地阴天,夜间有阵雨。2日夜间到3日,省的西部地区阴天夜间有分散阵雨,其余地区转多云。(原野 陈学东)
5、江苏多措并举保障太湖安全度夏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6月0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6/01/c_12167543.htm
新华网南京6月1日电(记者孙彬)记者从江苏省环保厅获悉,为实现太湖不发生大面积蓝藻和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目标,江苏省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太湖的治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据了解,今年入夏以来,太湖水质总体情况好于往年,湖体富营养状况比较稳定,水源地水质也好于往年。有关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今年4月1日至5月中旬,太湖流域只发现蓝藻水华现象1起,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21起。
江苏省环保厅有关专家表示,这是江苏省各地连续几年控源截污、生态清淤、调水引流以及生态环境整治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科技力量在太湖治理中的作用不断加强,近两年来,江苏在太湖流域投入6.7亿元,实施了88个科技专项项目。
为及时监控到太湖蓝藻水华变化,确保太湖安全度夏,江苏省环保厅今年4月就提前启动了监测预警工作,并加快预警系统建设,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太湖蓝藻进行监测。江苏省政府还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分工合作的应急防控机制,确保对太湖蓝藻的超前预警和及时有效应对。
与此同时,无锡等地还加强了蓝藻打捞与处理能力建设。太湖沿岸的6个藻水分离站已建成运行,还新添了36艘机械化蓝藻打捞运输船和6套移动式藻水分离处理设施。
目前,太湖水位维持在3.4米左右,明显高于往年,为今年防范蓝藻和“湖泛”提供了有利条件。据介绍,环保、水利等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气候变化趋势,合理调控河湖水位,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度汛。
6、总工程师称三峡蓄水导致野生中华鲟繁殖延迟1月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2010年06月0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744798.html
据新华社5月31日电 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肖慧近日接受采访时称,三峡工程蓄水后,野生中华鲟繁殖时间较蓄水前延迟了1个月左右,目前一般在11月下旬进行繁殖。
在近日举行的长江流域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研讨会上,肖慧接受采访时说,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野生中华鲟繁殖时间有所延迟。与蓄水前一般在10月下旬繁殖相比,135米蓄水时野生中华鲟繁殖时间延迟了一周左右,156米蓄水时延迟约半个月。175米试验性蓄水后,目前野生中华鲟一般在11月下旬繁殖,较蓄水前繁殖时间延迟约1个月。
肖慧说,三峡工程进入蓄水期后,坝下江段保持较低水位,水温达到中华鲟繁殖适温环境的时间有所推迟,因此野生中华鲟繁育时间延后。目前,每年有约300尾野生中华鲟洄游繁殖。
7、三峡腾库防汛坝前水位已降至150米
来源:新华网 2010-06-01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gjpt/ylxw/201006/t20100601_318381.html
为迎接今年长江汛期的洪水,三峡水库正在进行腾库防汛准备。截至31日14时,三峡坝前水位已由去年试验性蓄水后的171.43米消落至150米,离防汛限制水位仅差5米。
三峡工程除批准缓建的升船机外,已如期完成初步设计的建设任务,工程已全面发挥防洪、发电、通航、补水等综合效益。三峡水库每年汛后蓄至高水位,以便在枯水期发电并为下游补水;水库每年汛前消落至145米水位,以便腾出能够容纳洪水的库容。
随着长江汛期的临近,近日三峡入库流量保持在10000立方米/秒左右,并一度逼近13000立方米/秒。31日14时,三峡入库流量为10000立方米/秒,三峡大坝下游的葛洲坝出库流量为12300立方米/秒。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了解到,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今年本着防大汛的指导思想,编制了度汛工作安排,对大坝、电站设备设施进行了检修,并拟定了防汛应急预案,以更好处理防洪与发电的关系,确保在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按照今年三峡水库的消落计划,6月10日长江主汛期前,三峡坝前水位将消落至145米,届时三峡水库将做好防汛准备。
8、如何理解世界环境日主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6-01 张秋蕾
http://www.cenews.com.cn/xwzx/yz/yzqt/201005/t20100531_659987.html
新闻眼
“六·五”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
2010年6月5日是第三十八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东非国家卢旺达由于在环保理念、绿色经济、新能源应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被选定为2010年“6·5”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的主办国。
近日,环境保护部也确定了2010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本期应知将为读者解读这两个主题。
世界环境日主题——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
人类是地球上的1500万个物种之一。然而,人类也是目前极少数数量仍在不断增长的物种之一,而绝大多数动植物正在变得愈加珍稀。
我们已知共有17291种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从鲜为人知的植物和昆虫,到漂亮的鸟类和哺乳动物。而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有许多物种甚至在人们发现它们之前就已经灭绝了。
原因何在?人类活动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目前的发展方式造成了大部分原始森林消失殆尽,将近一半世界湿地变得干涸,3/4鱼种群衰竭。我们还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以致于地球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中会持续变暖。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以1000倍于自然灭绝率的速度消亡。
基于上述原因,联合国宣布2010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进一步强调生物多样性之于人类福祉的重要性,反映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取得的成就,并鼓励人类加倍努力减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
2010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主题呼应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一个没有生物多样性的世界,其前景是黯淡的。人类与千百万的其他物种共有同一个地球,只有和谐共处,才能享有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
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2010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中国主题在呼应“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的同时,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绿色新政的理念和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强决心。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倡导低碳经济,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矛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倡导绿色生活,旨在向人们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为什么选择卢旺达为主办国?
卢旺达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其中包括一些罕见并极具经济意义的物种——如山地大猩猩,以及拥有不断充实的各项开拓性的环保政策。
卢旺达拥有非洲哺乳动物物种总数的40%,多种多样的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以及多种植物。
卢旺达境内的纽恩威国家公园是非洲最大的山区雨林,这个生态系统涵养着卢旺达甚至是整个区域的水文系统。
卢旺达西部的自然山区林地是金丝猴、黑白疣猴、鸮面长尾猴等濒临灭绝物种的栖息地。卢旺达东部散布着许多湖泊和沼泽,是河马、长颈鹿、斑马、猎豹、鳄鱼和约600种鸟类的天堂。
卢旺达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独特的地貌,是人民生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这一切在近年来都变得非常脆弱,并受到严重威胁,从而影响了经济民生。为此,卢旺达制定了一系列绿色举措,包括:颁布有机环境法;设立卢旺达环境管理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和野生物种政策;开展相关项目遏制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保护湿地和森林,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植树活动;保护河岸和湖滨,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保护区周边的社区开展旅游收入分享计划;在首都基加利开展垃圾收集,将垃圾回收并再造成为块状薪柴替代品;开发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水电)并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及私营机构中推广雨水收集等。本版文章由 张秋蕾 整理撰写
9、李文华:应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0年06月01日
http://views.ce.cn/main/ky/201006/01/t20100601_21467709.shtml
李文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名誉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物多样性不仅为我们的居住提供健康且舒适的生态环境,而且为衣食住行提供丰富的生物产品和多样的生态服务,并带来丰富多彩的美学享受和精神愉悦
18年前,也就是1992年的5月22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政府间谈判会议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文本,在当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顺利通过,并有153个国家首脑在会上签署公约。一年后,1993年12月29日,公约正式生效。《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约国家之多,生效之快,在联合国的历史上少见,这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国将2010年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各国政府积极响应,我国政府也专门成立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国家委员会。这表明我国政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重视,对我们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也是极大的鼓舞。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关系到当代发展和子孙福祉的大事。生物多样性不仅为我们的居住提供健康且舒适的生态环境,而且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丰富的生物产品和多样的生态服务,并为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美学享受和精神愉悦。
生物多样性的潜力巨大,全世界的物种总数约有500万至3000万种,而人类已记载的只有150多万种,大部分的物种还不为人所知,它们的用途当然也无人知晓。中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过多次物种资源调查,但这些调查成果距离摸清物种资源家底来说,还相差很远。
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生境破碎化等诸多原因,过去多年来生物多样性丧失速率加快,许多物种在人类没有发现之前就已经灭绝了,这些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资源也随之消失,这对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
我们应该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加大科技投入等多种手段。遏制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持稳定,使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使优良的基因资源得以保存。
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是全世界的责任,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责任,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开拓创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好我们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更多、更新和更好的产品。
10、环保部将出七大限制令 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6月01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601/n272484028.shtml
6月1日,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实施,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生产、使用、进出口进行总量控制和配额管理,并对非法生产、使用者处以最高100万元的罚款。
条例的出台,也将为中国保护臭氧层第二阶段行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根据《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2010年至2030年,中国将逐步淘汰制冷空调、发泡塑料等七大行业中的氢氯氟烃(HCFCs)类制冷剂和发泡剂。
记者从环保部外经办了解到,今明两年,这七大行业的淘汰行动将陆续启动。环保部正在抓紧制定这七大行业的行业淘汰方案,并将在七个行业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国家整体淘汰方案。
同时,环保部有关人士对记者强调,条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6月1日起就对HCFCs实行总量控制与配额管理,而是在时机合适时才会实行。
尽管针对HCFCs的淘汰行动并未正式开始,但对所涉企业来说,压力并未因此减轻,淘汰所需的大量资金和成熟的替代品都亟需解决。
4.5亿美元多边基金
将继续投向淘汰项目
HCFCs是一种能消耗臭氧层的人工化学物质,被广泛用作空调、冰箱、塑料行业中的制冷剂和发泡剂。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HCFCs生产国、使用国和出口国,生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6%,消费量占42%。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将分步骤完成HCFCs的淘汰,从2013年冻结总量,陆续削减生产、使用量,并于2030年完成淘汰,仅留2.5%用于维修用途。
淘汰行动影响巨大,将涉及HCFCs生产行业、聚氨酯泡沫行业、xps泡沫行业、家用制冷行业、工商制冷行业、制冷维修行业和清洗行业等七大行业。这些行业产值高达4500亿元,从业工人达100万人。
对企业来说,淘汰意味着生产线的更新换代、失业人员的安置,新的替代品的研发。尽管有强制命令,但成本问题仍不容回避。
“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生产、使用这些物质的企业加速完成替代过程,实现升级。”环保部外经办项目三处处长周晓芳对本报记者强调,保护臭氧层多边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便设立在环保部外经办项目三处。
在第一阶段淘汰行动中,这个办公室为中国企业争取到大量的国际多边基金,总额超过8亿美元,总计投向381个项目,用于生产线的改造、补偿淘汰生产带来的利润终止、人员失业和替代品建设费用等。其中,生产行业获赠最多,金额高达1.5亿美元,其次是家用制冷行业,金额为9000万美元,40多家企业受益。
在第二阶段淘汰行动中,来自国际社会的多边基金仍将陆续投向中国企业。“我们将帮助中国企业申请这些国际资金。”环保部工作人员称。
据了解,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捐赠,会考虑多个因素。根据执委会通过的《HCFCs的资助政策导则》,衡量指标包括投产日期、二次替代、国家消费量、费用增加等因素。
“目前已确定4.5亿美元的金额,主要用于全球2009年到2011年的淘汰。”环保部人士透露,其中用于中国的份额还未确定。据了解,多边基金每三年为一个增资期,2012年到2014年的金额也正在讨论中。
据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胡建信介绍,淘汰HCFCs,仅发达国家就需投入330亿美元。
绿色替代品缺乏
相比资金,替代品是摆在企业面前更大的挑战,尤其是HCFCs消费大户——空调制冷行业。
一种叫做氢氟烃(HFCs)的替代品由于不伤害臭氧层,一度被认为是HCFCs的完美替代。美国和日本已广泛使用HFCs,中国也一直促使其成为HCFCs的替代品,并于2003年通过招标建设了国产生产线,以促使市场价格的下跌。
但全球变暖的压力,让HFCs变得不合时宜。IPCC在2007年11月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称,HFCs是未来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隐患之一。
“HFCs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限制使用且需减排的温室气体,”绿色和平臭氧层保护项目负责人崔喜晶说,“显然不能作为HCFCs的替代。”
这意味着,企业面临双重压力,最好找到一种新的绿色替代品,既保护臭氧层,又不加剧全球变暖。
崔喜晶认为,在欧盟大量使用的绿色替代品——自然制冷剂就是很好的选择。
在第一阶段淘汰中,中国家用冰箱行业便直接跨越了HCFCs和HFCs阶段,实现从CFCs到自然制冷剂的替代。
“1995年,在绿色和平的帮助下,中国海尔集团与德国企业合作,采用对方的技术,共同生产了中国的第一台绿色冷冻冰箱。”崔喜晶说,当初海尔的目的是借环保技术打开国际市场。目前,中国75%的家用冰箱都采用了自然制冷剂。
“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同意在2015年全部淘汰使用HFC的冰柜,采用自然制冷技术,”崔喜晶说,“这是一家企业出于社会责任应该做的事。”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同为制冷行业,家用冰箱和工商冰柜、空调所需要的制冷剂工艺完全不同,并不能跨行业广泛运用。
据了解,多种绿色替代品在成本、安全、性能等方面都有待试验。负责履约的环保部人士直言,这类“两全其美”的替代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尚未成熟。
因此,开发出成熟的绿色替代品成为此轮淘汰的最大难点。
“我们鼓励企业研发自然制冷剂,”周晓芳说,“也希望科技部、商务部等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
记者了解到,制冷行业的龙头企业格力已获得300万的资金用于自然制冷剂的研发,资金分别来自商务部和德国。有消息称,格力已经开发出实验室产品。
11、环境公益诉讼高成本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谁来为公益诉讼埋单?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2010-6-1
http://www.022net.com/2010/6-1/434748112783746.html
简要内容:近年来,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呼声高涨,但在实践中却是知易行难。对此,王灿发认为,我国法律也有相关规定,法院可以针对公益诉讼做出免缴、缓缴或减缴诉讼费的措施。如果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提出的问题具有重大法律价值,可以适用法律援助的规定,由国家承担律师费。
近年来,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呼声高涨,但在实践中却是知易行难。环境公益诉讼的高成本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在不少国家,不菲的诉讼费并非是个难题。
本期以破解环境公益诉讼成本之困为切入点,循着专家的思路和国外的经验,探讨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如何建设,解决之道悄然浮出水面。
南都供图
地方实践
面对诉讼高成本
昆明拟建专项资金有望解难题
环境公益诉讼在近几年来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然而,在云南省昆明市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成立已一年多的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法庭至今未受理一起环境公益诉讼。
不少人议论认为,“诉讼成本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且几乎无利可图”。诉讼成本高竟然成为了环境公益诉讼举步维艰的绊脚石?环境公益诉讼如何迈过高成本这道难关?昆明市拟建专项资金破解这道难题。近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高成本成为“拦路虎”?
多年来,昆明市存在一种怪现象:一边是环境污染事件日渐增多,备受社会关注;另一边则是,社会公共利益遭到严重损害,却很少有人提起诉讼或追究责任。这种情况致使污染环境者逃脱了应有的法律制裁,国家和社会利益受到极大损失。
2008年12月11日,在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发生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法庭(以下简称昆明市环保法庭)正式挂牌成立。这个法庭对涉及环保的刑事、民事、行政及执行案件实行“四审合一”新模式,并开门受理环境公益诉讼。
按照规定,行政机关、人民检察院及在我国境内经依法设立登记、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公益性社会团体,都可以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昆明市环保法庭成立后,人们对其寄予厚望,但现实并不尽如人意。
据了解,昆明市环保法庭成立至今,受理并审理了涉及环境保护的上诉案件17件,其中行政案件3件、刑事案件7件、民事案件7件。而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至今没有受理一件。
有关法律专家认为,因目前我国立法空白,公益诉讼还处在理论研讨和探索阶段,要打环境公益官司,原告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庞大的诉讼成本问题。
昆明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张永军告诉记者,昆明市环保局就已经遇到了这种情况。
前不久,在准备一起案件诉讼时,昆明市环保局拟委托一家鉴定机构鉴定被污染区域地下水的水文走向。这家机构派人实地考察后,很快做出了方案,但没想到报价竟达33万元。
“除正常办公经费外,环保局很少有其他经费,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垫支。”张永军说。最后,昆明市环保局为打官司东拼西凑,筹集了10多万元垫付。此案也将成为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
张永军说,现在打一个环境公益官司,诉讼费、律师费、鉴定费、为诉讼耗费的其他人工费等,加起来得准备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要让原告来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可能性太小了。高额的成本,让一些想打环境公益官司的组织或个人望而却步。
设立基金方案难操作
张永军说,目前,个人打不起公益官司,连昆明市环保局准备打公益官司都要反复权衡,钱垫支出去了是否能回来?打赢官司后,必然会收回赔偿的一大笔资金,除去必要的鉴定、评估等开支,剩下的钱归何处?
“如果设立了基金或专项资金,这些担忧可能就会迎刃而解了。”张永军说。
据了解,2009年6月,昆明市环保法庭审理了一起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红豆杉木板案件,被告人郁恩州主动向法庭提交悔过书,并自愿缴纳两万元罚金弥补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
这是昆明市环保法庭成立以来审理的一起典型案例。针对被告人主动缴纳的“罚金”,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昆明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设立环境保护基金,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环境。
张永军说,当时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共同商讨、由昆明市环保局副局长高志刚亲自起草的《昆明市环保公益诉讼救济基金管理办法》,主要思路是成立环境保护诉讼专项基金。基金用于环境公益诉讼、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对环境诉讼中污染者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受害人提供救济3个方面;基金的来源一部分可由政府投入,其余的可来自环境案件判决的赔偿款、被告人自愿缴纳的赔偿金及社会捐助等。
但设立基金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不少人提议,设立基金在申请、审批等方面都比较严格,程序多,工作量大且周期长,最终的成功率并不高。
张永军说,考虑到没有现成的渠道,实践操作难度较大,经多方征求意见,昆明市现已取消设立基金的方案,同时,拟采用建立专项资金的方式取代。
专项资金有望尽快出炉
目前,由张永军负责收集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的第二稿,已改为《昆明市环保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开始征求昆明市法制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财政局等单位的意见。
为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此稿总体思路是:专项资金账户设在昆明市财政局,申请使用专项资金事宜,由市环保局受理、市财政局审查、市政府批准。
据了解,专项资金不能接受社会捐助,只能靠政府投入和案件判决的赔偿款、被告人自愿缴纳的赔偿金,客观上就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
高志刚告诉记者,目前昆明市法制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财政局都已经反馈了意见,对《昆明市环保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最终出台,昆明市环保局很有信心。
如何保证专项资金垫支的钱能够顺利收回?又成为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张永军说,每打一件环境公益官司都应有十足的把握,昆明市环保局将从受理申请开始认真对待,并将采取“保全”等措施预防官司打赢后可能出现的执行难等问题,千方百计避免专项资金的损失。(记者 蒋朝晖)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2、宝钢陷"排放门" 环保部发“通牒”限期整改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10年06月0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6/01/c_12164547.htm
世界环境日前,宝钢出现在环保部近日公布的“未按期完成整改和出现新环保问题的公司”名单中。
昨日 (5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公布的《关于限期完成上市环保核查整改承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获悉,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薄板厂(以下简称宝钢薄板厂)因“周边富浩小区居民对宝钢薄板厂的异味问题仍投诉不断,新的酸洗机组工程尚未建设完成,无组织排放扰民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再次被要求限期整改。
国家环保部同时还对青岛啤酒(600600,SH)、中国石油(601857,SH)和江西铜业(600362,SH)等23家上市公司违背污染整改承诺的情况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这些上市公司在7月30日前应将整改完成情况报告环保部及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对于整改仍无进展的公司,环保部将视具体情况约谈公司负责人,依法进行处罚。
整改名单:宝钢再次“上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这份通知中了解到,为督促上市公司切实履行承诺,解决已有环保问题,环保部对2007年~2008年通过环保核查的上市公司承诺整改环保问题的完成情况进行了后期督查,并对其中58家公司及其下属127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经检查发现,其中有23家上市公司没有切实履行通过上市环保核查时的承诺,有相当一部分环保问题未能如期完成整改,有些公司在通过核查后又出现了新的环保问题。
其中,被列入整改名单的不乏青岛啤酒、中国石油、宝钢股份(600019,SH)和江西铜业等业内知名企业。而宝钢股份被环保部再次责令其存在的环保问题是宝钢分公司周边富浩小区居民对宝钢薄板厂的异味问题仍投诉不断,新的酸洗机组工程尚未建设完成,无组织
排放扰民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对此,环保部要求各“入围公司”对照问题逐一分析未完成整改的原因,立即拿出整改方案,明确完成期限并组织实施。
居民反映:异味困扰多年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宝山区虎林陆路800弄的富浩花园小区,该小区位于宝钢薄板厂的西北方向,与宝钢薄板厂中间隔着一个名叫“虎林园”的公园和一条双车道马路,比较靠近宝钢薄板厂的几幢商品房距离该厂300米左右。
进入小区,记者发现未能闻到居民反映的异味问题。走访小区居民后记者才得知,原来这股异味并不是天天有,而是“呈间歇性发作”,时有时无,但大多集中在深夜和晚上八九点,或者是晚饭时间。对这股时有时无的异味,饱受困扰的居民向记者大倒苦水。
小区居民刘大妈说,这股异味是“白天不多晚上多”,而且还得看天气,如果是风和日丽的大白天,味道还没那么严重,假如天气不好,特别阴天就很严重,喉咙立马能感觉到很痛。如果再加上刮“东南风”,那股刺鼻的呛人异味马上就顺着风势扑鼻而来,不单小区户外味道重,还能飘到屋子里。每次只要有这个味道飘过来,家里就要被严严实实地捂半天。
“隔着一个公园还是没用,都是从那个烟囱(宝钢薄板厂里的一个烟囱)排出来的。以前烟囱方向不是朝这边吹的,后来宝钢厂也有去整改,把烟囱方向不对着我们了,对着另一边吹,但还是没什么大的作用,因为烟囱位置很高,风一吹都会往我们这儿飘。”居民陈小姐指着宝钢薄板厂高耸的烟囱说。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搜房网的上海业主论坛中富浩花园业主的帖子里也发现了不少该小区居民的投诉,有业主发帖感叹,“当初买的时候太草率了,没有考查好就订了,想不到空气污染这么严重,装修的心情一点也没有了,不知道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这个污染工厂何时才能搬走啊。”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了宝钢股份负责公共关系的工作人员张弛,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得到来自宝钢方面的回应。
13、环保问题如不按期整改 上市公司再融资或将受挫
来源:《证券日报》2010年06月01日 唐振伟
http://env.people.com.cn/GB/11744530.html
近日,环保部网上通告称,“为督促上市公司切实履行承诺解决已有环保问题,我部近期对2007年-2008年通过我部环保核查的上市公司承诺整改环保问题的完成情况进行了后督查,并对其中58家公司及其下属127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发现,部分公司没有切实履行通过上市环保核查时的承诺,有相当一部分环保问题未如期完成整改,有些公司在通过核查后又出现了新的环保问题。”
“由于部分公司环保守法意识淡漠,存在应付心态和侥幸心理,导致公司所做的环保整改承诺成为一纸空文。”这两份公文点名了34家上市公司,要求他们限期拿出整改方案。从被点名的上市公司来看,这些企业所在行业大多数是化工、钢铁、水泥、啤酒等高污染、高耗能、科技含量不高或者应该淘汰落后产能的领域,其中化工行业是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
那么,这些领域的上市公司如何实现低碳、绿色、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如何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处理好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为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他的观点或者可以给此类上市公司带来某些启示。
《证券日报》:为什么这34家上市公司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环保问题?
常轶智: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目前,我国的环保工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公司的环保意识淡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般都只是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
第二,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存在一些利益纠葛,而且地方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的监管不到位,使得这些企业对环保问题存在应付心态和侥幸心理,不履行环保整改的承诺。
第三,我国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价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各级政府对企业的评价仅仅是以经济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对企业的道德水准并没有一定的要求,也会放纵企业漠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证券日报》:这些问题会给上市公司、关联方、投资者带来怎样的影响?
常轶智:环保部公告出来的问题,上市公司如不能按期完成环境整改,将会在再融资过程中遭遇困难。以新疆天业为例,据新疆天业2010年第一季度报告,该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865.82万元,较上年同期260.2%;实现净利润2,536.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3%。实现的利润还不到三千万。而该公司拖欠排污费高达1.35亿元,目前该公司的相关人员没有作出正面的回应,假如这一情况属实,并被强制偿还,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股价产生较大影响。但是,还要考虑的是,新疆现在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区域,而新疆天业股份公司是新疆兵团首家上市的工业企业,在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对该企业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强制偿还的可能性不大。
新疆天业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针对环保部通报的内容,认真排查自身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时做出相应的整改方案,履行自己的环保整改承诺。
《证券日报》:从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讲,一般都是污染大户,这些公司应该如何处理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常轶智:对于任何一个化工企业来说,在立项之前就应该要慎重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首先,邀请政府的相关部门、第三方调研机构以及专家学者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评估,并主动提供相应的规划资料和环保评估报告。其次,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到企业危机管理体系,做好长期的跟踪、监测工作,并做相应的总结。
在节能减排方面,最有效的手段是依靠科技进步、淘汰落后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节能环保设备,对一些能耗大、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要尽快淘汰。同时,也要在清洁生产上下功夫,加快新产品开发,并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从各个环节实施节能减排,以适应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
投资者包括公司在册与潜在的股票和债券持有者,每一个上市公司都有相应的投资者关系工作制度,规范、公平、互动是处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对于化工企业而言,企业的未来趋势、市场现状、工艺水平、环保设备、原材料的供应等情况,都应该要做到公开透明。
14、警惕光环笼罩下的“高技术污染”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06月01日 冯兴
http://views.ce.cn/main/yc/201006/01/t20100601_21466598.shtml
2010年4月26日,马军所创立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自然之友等34家民间环保组织一起发布的《2010IT品牌供应链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显示,珠三角地区长久以来受重金属污染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IT行业的重金属污染出乎意料地给这一地区带来了严重后果。(5月31日《中国青年报》)
在我们普遍的印象中,似乎环境污染总是和传统落后产业有关,比如化工、金属冶炼、印染等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在洁净的空气、清洁的产房中生产,所以一直给人们以清洁工业的印象。
然而,这个印象却仅仅只是一个假象。高新技术产业同样也存在污染问题,甚至一些高科技企业使用和排放大量有毒物质,严重污染地下水并影响居民生命健康,其危害与传统工业污染并无两样。
以IT业为例,人们往往以为IT行业是高科技领域,不会将其与污染挂钩。然而,人们却往往忽视了IT业印刷线路板的生产问题。印刷线路板几乎是每个IT产品不可或缺的东西,但在其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电镀和蚀刻等工序,却会产生铜、镍、铬等重金属排放。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就曾经表示,深圳部分河流被重金属污染,印刷线路板企业偷排是罪魁祸首。
同样问题也存在于太阳能光伏产业中。人们往往认为太阳能光伏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是清洁能源产业,然而却往往忽视了生产太阳能的多晶硅却要耗费大量能源,从而也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高新企业所带来的高科技污染已经对我国一些地方的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甚至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电磁、光、声等非尘埃性污染,由于其看不见,摸不着,连常规的检测手段都很难发现,但却时刻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些都给我们目前治理环境污染带来了新问题。如何克服高科技污染,已是需要我们严重警惕并加以切实应对的时候了。
笔者以为,首先,对于高科技污染,应该引起人们特别是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制定非常严格的法律,以严惩带来污染的高科技企业。只有如此,才能让这些企业愿意花费重金来采用治理新污染源的技术来防止污染,才能从根源上遏制高科技污染。
其次,应该建立和完善针对“高科技污染”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凡是有可能涉及到“高技术污染”的企业必须进行事前申报、立项、审查,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全流程污染控制和检测,事后要实行“谁生产,谁收回”的高科技产品收回制度等
另外,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并予以推广;从政策层面上,要鼓励和扶持高科技产品回收和高科技垃圾的回收,做到“变废为宝”;同时要对造成“高科技污染”的企业征收重税,并将该税收收用于治理被污染的生态环境。
现在,高新技术正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断的改变和便利,但同时,我们应该立即警惕高科技带来新污染源问题。只有通过更“高”的科技和办法来解决高新企业的“高科技污染”问题,才能将高科技真正转化为人们生活的福祉和幸福所在。 (责任编辑:侯彦方)
15、童大焕:低碳是别人的阴谋还是我们的需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年06月01日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6-01/045520383954.shtml
这是一个近乎有点吊诡的“时空旅程”:刚刚从上班的地铁上看到移动电视上推介《低碳阴谋》一书,一跃出地面,刚坐在电脑前,就看到各大网站纷纷转载的“珠三角地区长期遭IT行业重金属污染”的报道。
在当下中国,劳工的低尊严低工资与环境污染和破坏,几乎是“世界工厂”这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珠三角地区虽然以“世界工厂”著称,在面积不大的区域内,创造了我国30%的对外贸易额,但代价是IT行业的重金属污染出乎意料地给这一地区带来严重后果。人们总认为IT行业是高科技领域,不会与重金属污染挂钩,但事实证明,珠三角重金属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IT企业的偷排。
自2001年起发布的《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珠江流域及珠江口海域已经连续7年被列为“严重污染区域”。2009年5月发布的该《公报》指出,广东省珠江流域以及珠江口海域污染面积比2008年增加12.33%。珠江口近岸海域,约有95%的海水被重金属、无机氮和石油等有害物质重度污染。
我们还要走高能耗、高污染、低工资、低保障(含环境保障)的老路吗?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实现向内需型经济和社会增长方式的转变(这里的内需,不仅包括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劳动工资、福利、社保和劳动条件保障待遇,还包括国内民众对水质、空气等环境的需求),中国将会长期被输入型通胀所困扰。
输入型通胀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高度的外部依赖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高能耗特征。美国的GDP是中国的3倍多,但法国能源统计公司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能源消耗量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继续走高能耗高度依赖外部原材料的发展道路,结果必然是受制于人。“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5月16日直言,“中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
未来世界,能耗与生态环境的竞争也就是国家能力的竞争。安邦分析师早就警告说,欧洲国家的经济对能源的消耗降低到一定程度,就拥有了主宰这个世界的权力。中国经济需要进口石油吗?可以卖给你,但石油要涨价,而且是天价!如果我们不转变发展方式,不接受生态原则,乱用资源只赚小钱,中国未来就将输掉整个世界!
珠三角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再次提醒我们,如果不下定壮士断腕的决心转变发展方式,国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将完全控制我们的原材料和终端产品定价权,“中国制造”背后,是劳动力的透支和环境破坏的巨大代价。
面对恶劣的环境污染的现实,“低碳”已经不是一种理想,而是必须。有必要提及的是,在我们反思经济发展模式之时,“低碳阴谋”论也相当盛行。“阴谋论”认为低碳只是欧美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扼制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手段。欧美已经完成工业化,而发展中国家普遍都在工业化进程之中,对煤炭、石油等高碳产品的依赖性特别高,如果和发达国家一起大幅减排二氧化碳,将可能中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
观点之争见仁见智,但在不断出现的恶性环境事件中,我们要躬身自问:难道我们购买石油、铁矿石就不够高价么?难道减排环保不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需求么?难道经济发展就一定要以牺牲环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么?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