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五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5-28

五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新华网:     国内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运行一月成交超500例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5/28/c_12153115.htm

2、证券日报:    扩张过快忽视环保问题 冀东水泥竟称不影响重组

http://env.people.com.cn/GB/11717244.html

3、证券日报:    晨鸣纸业上"黑名单" 公司:将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http://www.p5w.net/stock/news/ah/201005/t3001299.htm

4、新华网:     国家将对能耗超标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27/193020359347.shtml

 

地方信息:

5、新京报:     北京磁悬浮项目初步环评符合国家标准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28/052220361286.shtml

6、新华网:     广西通过网站示范项目保护生物多样性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5/27/c_12149976.htm

7、新华网:     云南可能出现旱涝交替天气 洪涝灾害或偏重发生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28/162020366073.shtml

 

人与自然:

8、中国新闻社:   珍稀彩鹮现身中国衡水湖 专家称或为迷路至此

http://env.people.com.cn/GB/11717481.html

 

环境曝光:

9、荆楚网:     武汉东湖最大排污口仍排污 4年前投3000万治理

http://env.people.com.cn/GB/11721563.html

 

环保观点:

10、中国环境报:   怎样加强水源地应急监测?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5010739_1.shtml

11、中国环境报:   推行环境污染责任险有哪些良方?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5009476_1.shtml

 

深度报道:

12、中国新闻网:   房地产社会成本调查 谁来为破坏的环境买单?

http://house.people.com.cn/GB/11726648.html

13、人民网环保频道: 人类没有石油尚能存活 没有动植物该如何生存?

http://env.people.com.cn/GB/11723104.html

14、中国经济时报:  世界经验助力中国环境信息公开

http://www.cet.com.cn/20100527/j2.htm

 

环境时评:

15、人民日报:    环保承诺成空文 通报批评只是第一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5/27/c_12146791.htm

16、人民日报:    根治草原鼠患不能只用“鼠药”

http://env.people.com.cn/GB/11717375.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1、国内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运行一月成交超500例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5月2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5/28/c_12153115.htm

  新华网上海5月28日电(记者李荣)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27日宣布,这家交易所建立的国内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第一个月运行良好,成交超过500例。随着交易系统和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这一平台将具备与国际机构同等的碳交易技术能力。

  据了解,这一国内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自4月27日网上交易正式开通以来,共成交526例,平台首月运行情况良好,已经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自愿碳减排交易机制和交易系统。

  上海世博会正在举行中。世博自愿减排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的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关人士对记者说,经过首月的运行与调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世博自愿减排”为基础,对自愿碳减排交易机制进行了全方位的完善,交易情况和运行状态良好。

  据介绍,目前,这一自愿碳减排交易系统主要包括了远程交易、即时报价、网上交割,以及核证标准等技术系统,同时还建立了登记结算系统。随着交易系统和交易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这一平台将具备与国际机构同等的碳交易技术能力。

2、扩张过快忽视环保问题 冀东水泥竟称不影响重组

来源:《证券日报》2010年05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717244.html

  编者按:近日,紫金矿业、冀东水泥、中煤能源等11家上市公司因存在严重环保问题未按期整改被环境保护部通报批评,从而陷入“环保门”。而这些受“关注”上市公司如在6月25日大限前完不成整改,将遭遇严厉惩罚。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经济决策中的重大问题,在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减排,在低碳经济指标日渐深入人心的情况下,仍然有如此之多的上市公司环保超标,的确令人遗憾,也促人深省。

  近日,环境保护部对后督查情况发出通报, 冀东水泥、中煤能源等11家上市公司因为存在严重环保问题尚未按期整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被通报批评。

  榜上有名的大多为地方经济支柱的巨头上市公司,冀东水泥作为中国建材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可谓动作频频,然而在大肆扩张之际,是否也该将扫尾工作做圆满?

  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出台之时,冀东水泥是否也该引以重视和警惕?

  马不停蹄扩张忽视环保问题

  在华北、东北、西北水泥市场颇有名气的中国第二大泥企业冀东水泥,近年来动作连连,扩张之势显著。然而,在冀东水泥马不停蹄地改变战略、扩张产能之际,环保问题已经大量存在。

  冀东水泥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日获悉相关事宜。”至于如何处理,对方以领导均在外出差拒绝回答。

  “由于冀东水泥扩展较快,涉及点较多,很多问题处理不够及时,上交材料没有及时验收。作为高能耗、高污染上市公司应该提高环保意识,扩张过程中清理干净。”洪亮告诉记者。

  最近几年,冀东水泥发展速度较快。一直以来,冀东水泥发展战略侧重“三北”,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挥优势,在优势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华北地区成本大本营,京沪高铁、天津威海新区,西北地区此次重组*ST秦岭,也意在加速西北的战略布局,东北由于气候原因相对收入产出不匹配,处于较弱状态。

  冀东水泥主要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环保问题包括: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搬迁工作至检查时尚未完成;二期4500t/d水泥生产线2008年12月投入试生产,至检查时仍未验收。辽阳冀东水泥有限公司原料磨500米内头道沟村31户居民搬迁工作至检查时尚未完成;11718平米石灰石预均化场项目至检查时尚未通过省环保厅验收。鞍山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居民搬迁工作至检查时仍未完成,二期水泥磨工程补办环评至检查时尚未通过辽宁省环保厅审批;检查发现未按要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冀东水泥扶余有限责任公司居民搬迁任务至检查时仍未完成。

  “冀东海德堡水泥有限公司主要在陕西区域,市场前景较好,只是沟通方面存在问题,冀东水泥在扩张过程中收尾工作没有做完全。”银河证券水泥行业分析师洪亮认为。

  公司称环保问题不影响重组

  从吉林市监控中心调阅数据显示,冀东水泥磐石有限责任公司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多次超标。

  现场检查时,冀东水泥吉林有限责任公司氮氧化物在线监测系统没有读数,调阅历史数据发现,6-10月在线系统损坏,1-5月和11月均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监测超标的情况。

  “行业不是初创阶段,本身碳排放和硫排放存量很大。每个区域有环保指标,每年是递减的,落实到冀东水泥,可能没有完成指标,造成含硫量超标。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淘汰落后水泥,建立更先进的进行等量替代,排污数量较小,符合环保要求;二是变相兼并清理。”洪亮告诉记者。

  目前,冀东水泥作为重组方参与秦岭水泥的破产重整,股票自于5月7日停牌,直至公布相关预案或方案后复牌。

  “国家对环保非常重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环保问题不解决,很多再融资和重组都较为困难,但是环保问题对冀东水泥重组应该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冀东水泥内部人士认为。

3、晨鸣纸业上"黑名单" 公司:将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来源: 证券日报 2010年05月28日

http://www.p5w.net/stock/news/ah/201005/t3001299.htm

  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拉尔晨鸣长达11年,仍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由于造纸行业属于高污染行业,使造纸行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和全国两会期间对绿色、低碳的热议,人们对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

  5月26日,晨鸣纸业因环保问题遭环保部通报批评。此外,与晨鸣纸业一同登上环保部“黑名单”的还有紫金矿业等另外10家上市公司。通报认为,晨鸣纸业等公司不仅背离了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应诚实守信的原则,而且放任环保问题可能酿成重大的环境风险,污染环境,损害投资者利益。

  环保部通报晨鸣纸业未按期完成整改的问题为海拉尔晨鸣纸业制浆生产线至检查时仍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

  昨日,《证券日报》记者致电晨鸣纸业,其工作人员表示:“海拉尔制浆生产线是1966年建成,1989年完成技改,我们1999年才控股的企业,这次通报批评是由于手续不全。我们会按照相关要求按期整改。”对于为何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完成环评及验收手续,此工作人员表示:“之前忽略了这个问题。”

  6月25日前限期整改

  昨日,造纸行业分析师向本报记者表示,在造纸这个行业,会产生环境污染的环节比较多,主要的问题就是污水排放的问题。造纸业每天因生产而产生的污水,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所以,对造纸企业的污水排放有一定的标准。此外,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也对环境有污染。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晨鸣纸业的同行青山纸业,其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造纸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所以一般造纸厂都设在远离市区的郊外,避开城市中心区,并且大型的造纸企业都会对排放物进行处理,比如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等。”该人士同时表示:“一般购买的污水处理设备够用,很快就能让排放达标。”

  此次环保部通报晨鸣纸业未按期完成整改的问题为海拉尔晨鸣纸业制浆生产线至检查时仍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晨鸣纸业表示,会按规定进行整改。

  控股11年未完成相关手续

  今日,晨鸣纸业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环保核查后督察情况通报的提示性公告》,称将立即组织对海拉尔晨鸣公司制浆生产线补办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手续。

  晨鸣纸业表示,海拉尔晨鸣是由晨鸣纸业控股经营原国有企业海拉尔造纸厂组建而成,晨鸣纸业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政府持股比例分别为75%和25%,成立于1999年。

  海拉尔晨鸣现有纸品产能3 万吨,2009 年度完成纸品产量3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4 亿元人民币,完成净利润527.88 万元人民币,分别占晨鸣纸业2009 年度产能、产量、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0.9%、1%、0.9%和0.036%。晨鸣纸业称海拉尔公司对其生产经营和效益影响较小。

  晨鸣纸业同时表示,海拉尔制浆生产线,于1966 年建厂时建设,1989 年进行技术改造。经调查,当时该制浆线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

  自1999年海拉尔成为晨鸣纸业的控股子公司,至今已有11年时间之久,但是至今晨鸣纸业仍未履行环评及验收手续。

  晨鸣纸业工作人员表示是以前有所疏忽,但是有关人士认为,环保部在两年之前就已提出具体整改要求,何况这次环保部督查包括公司自查和区域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现场检查两个阶段,公司在自查阶段却没有及时发现改正,作为上市公司,这种做法是不称职的。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对从事跨省经营“双高”行业(13类重污染行业)的公司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必须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规定,进行环保核查。而造纸行业就属于“双高”行业之一。

  晨鸣纸业此次遭环保部通报批评,引发投资者对晨鸣纸业再融资难通过的担忧。 

4、国家将对能耗超标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5月2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27/193020359347.shtml

  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刘铮、江国成)记者27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国家将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实行惩罚性电价。

  发展改革委召开的节能减排新闻通气会发布的情况显示,省级节能主管部门要在6月底前提出超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名单,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电力监管机构按名单实行惩罚性电价政策,对超过限额标准一倍以上的,比照淘汰类加价标准执行。

  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马上行动,根据企业2009年度和今年上半年主要产品能耗情况,综合计算出每个用能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

  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节能减排处处长吕文斌解释说,国家已经公布了22个行业的能耗限额标准。惩罚性电价惩罚到什么程度,可比照差别电价,目前具体政策正在制定中。

  记者从通气会上还了解到,从6月份起,国家将按月公布各地区用电量、用电增速等指标。对于能源消费和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的地区合理控制能源供应,切实改变敞开口子供应能源、无节制使用能源的现象。

  吕文斌说,以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是全力保证电力供应。但实际上有些地方高耗能产业发展过快,是不合理的,不应该敞开口子供应、无节制使用。

根据“十一五”规划,我国单位GDP能耗五年要下降20%左右。“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今年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节能工作形势严峻,节能攻坚战已经打响。

5、北京磁悬浮项目初步环评符合国家标准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5月2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28/052220361286.shtml

  本报讯 北京市轨道交通门头沟线(S1线)的工程,本月初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时至昨日,北京市有关部门表示,该线环评初步结论已出,S1线磁悬浮的电磁数据、声环境、环境震动等测试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环评初步结论已出

  本月初,门头沟磁悬浮S1线“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并邀请公众参与。沿线小区居民担心电磁辐射、噪声影响,联名反对。沿线中国房子等小区居民,将意见反映给了多个相关部门。而磁悬浮的安全距离和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具体影响目前并无定论。小区居民引用国外磁悬浮的设计距离说,“S1靠小区太近,会影响到居民健康。”

  昨日,记者得到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和政法民生热线(12345热线)回复。12345热线工作人员表示,门头沟线(S1线)已通过相关权威机构和环境评价单位评估,初步结论是,S1线磁悬浮的电磁数据、声环境、环境震动等测试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执行标准。

  该热线的工作人员提供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对于S1线磁悬浮列车有关问题的回复》显示,S1线磁悬浮项目属于市政府投资项目,处于前期工作研究阶段。根据相关权威机构和环境评价单位对磁悬浮列车初步研究结论,其测试电磁数据,符合国际国家相关执行评价标准的要求,声环境、环境震动等,也满足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

  二次环评将公示辐射问题

  对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负责S1线环评工作人员表示,S1线的第一次环评公示结果尚未确定,由于线路设计可能要更改,环评结果公示时间暂无定论。S1线环评公示以来,每天都接到大量居民咨询电话,其中不乏反对意见。

  对于居民担心的电磁辐射等问题,环评部门表示,已经到沿线小区进行走访调查,具体结论会在第二次环评公示时给出。

  ■ 观点

  支持方

  列车磁场与剃须刀相当

  针对电磁辐射问题,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磁浮)曾公开表示,磁浮列车内的磁场仅相当于吹风机、剃须刀等家用电器产生的磁场,甚至更低。

  去年,中科院电工所生物电磁学实验室研究员曾对中低速磁悬浮唐山试验线进行了检测。检测报告显示,中低速磁悬浮运行中的电磁辐射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安全标准,磁悬浮列车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一般轮轨列车没有差别。

  此外北控磁浮公司指出,中低速磁悬浮与地铁、轻轨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由于磁浮列车的车体与轨道不接触,因此在距离轨道10米处的噪音仅有64分贝,“不仅低于轻轨的92分贝,而且还没有一般人说话的分贝高。”北控磁浮董事长刘志明此前表示。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每公里造价约4亿元,略高于轻轨,但低于地铁。”北控磁浮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地铁的造价一般多在6亿元至8亿元。而且,中低速磁浮列车的线路适应性很强,转弯半径比轻轨小且爬坡能力比轻轨强。

  反对方

  磁悬浮辐射不容忽视

  作为旗帜鲜明的反对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将磁悬浮列车比作“城市玩具”,甚至在2008年曾专门撰文反对磁悬浮项目。

  王梦恕认为,磁悬浮技术与我国现有轮轨技术不能兼容成网。建造成本与轮轨相比,高出一倍以上,而运营成本则要高出数倍。而且运输能力低,尤其运量的灵活性较差,早晚高峰适应能力差。在安全方面,王梦恕尤其担心,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如果突然停电,靠滑动磨擦很容易造成事故。

  对于辐射,王梦恕的观点则是,中低速磁悬浮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长期作用会引起多种疾病。S1线距居民区太近,对居民的影响不能忽视。

  面对争议,曾有专家提议,让磁悬浮列车改走地下,这随即又遭批驳,技术分析人士指出,磁悬浮入地,车厢前面的空气压力更大,阻力也大,速度优势难以体现。同时,用于散热的风力将减少,线圈发热容易造成事故。

  ■ 相关链接

  S1线 即门头沟线。该线将分两期建设。

  西段工程即石门营-苹果园站,线路长10.165公里,全部为高架线,设站8座。计划2010年9月征地拆迁,2011年5月开工,2013年底通车试运营。

东段工程为苹果园站-慈寿寺站,线路长9.704公里,设站4座,包括高架站2座,地下站2座。计划2013年11月开工,2017年2月通车试运营。

6、广西通过网站示范项目保护生物多样性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5月2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5/27/c_12149976.htm

新华网南宁5月27日电(记者王志伟)记者27日从广西环保部门了解到,广西生物多样性网站已经开通。这一网站建设是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工作之一,旨在通过网站工程来加强广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广西生物多样性网站设计有新闻动态、法律法规、广西物种数据库、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国生物多样性、广西生物多样性等多项内容。网站的开通为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关心和喜爱动植物的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网络信息平台,为社会公众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有效的保护活动提供了便利,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广西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仅次于云南省和四川省,居全国第三位。目前,广西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网络已基本形成,已建自然保护区78个,其中国家级16个,自治区级50个,总面积约为145.89万公顷,约占广西陆地面积的6.0%,同时还建立了一批物种种质基因库和物种繁育基地,90%以上珍稀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7、云南可能出现旱涝交替天气 洪涝灾害或偏重发生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5月2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28/162020366073.shtml

  新华网昆明5月28日电 (记者 浦超) 5月下旬以来,受到百年大旱严重影响的云南省迎来了久违的大范围降雨,然而随着雨季的到来,防汛再次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有关部门预测云南今年可能出现旱涝交替天气,汛期洪涝灾害可能偏重发生。

  云南山区面积广,是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灾害的多发地。记者从云南省政府了解到,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云南汛期洪涝灾害可能偏重发生,特别是今年云南省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后,很可能出现旱涝交替天气。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王仕宗说:“随着各地陆续进入雨季,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旱涝交替、旱涝急转,发生极端强降水和大洪水的可能性增大,不仅大江大河、重点水利工程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可能明显上升。”

  云南省的大多数水利设施,特别是中小型水利设施,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标准不高,现在大多属于病险水库,特大旱灾加剧了水利设施的病险程度,加大了安全隐患。“我们将认真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对防汛设施、防洪重点、防洪目标尤其是病险水库进行再检查、再督促、再落实,务求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防洪安全万无一失,确保安全度汛。”王仕宗说。

8、珍稀彩鹮现身中国衡水湖 专家称或为迷路至此

来源:中国新闻社2010年05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717481.html

  中新社衡水5月27日电 (记者 崔志平)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惊现罕见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彩鹮,引起了网民和各地摄影爱好者的高度关注。此间专家称,目前仅发现了一只,或为彩鹮迷路,或因衡水湖环境优良迁徙至此。

  据河北衡水摄影爱好者董雍敏介绍,23日,他在衡水湖拍照时,偶然拍到了一只深色的大鸟,上体具绿色及紫色光泽,虹膜褐色,嘴近黑,脚绿褐,发出带鼻音的咕哝声。董雍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经衡水学院生物系教授韩九皋确认,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彩鹮。

  董雍敏说,27日中午,他还看见彩鹮停留在衡水湖西的芦苇区内,下午听朋友说彩鹮仍停留在原处。他发现彩鹮后,将拍到的图片发到网上,引来不少爱鸟网友的跟帖,纷纷要求带着他们一起去拍摄。经他介绍,来自郑州、石家庄、邯郸、辽宁等地的摄影爱好者纷纷来到衡水湖看彩鹮。几天来,他多次带着网友去拍摄,这只鸟很悠闲地停留在衡水湖,没有要飞走的迹象。

  韩九皋教授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彩鹮在中国极其罕见,它只会到一些水质环境好、适宜生存的地方,此次来到衡水湖是必然也是偶然,因为仅有一只,又没有伤痕,应该不是逃匿至此。

  资料显示:彩鹮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欧亚大陆、澳大利亚、非洲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但在中国数量较少,分布地区十分狭窄。最近几十年来,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沼泽的不断消失和河湖面积的日渐缩减,使它们的数量日益减少,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不得不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完)

9、武汉东湖最大排污口仍排污 4年前投3000万治理

来源:荆楚网2010年05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721563.html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见习记者罗茜)湖溪河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它的上游隐于地下,穿过珞喻路流入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才得见天日。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它的名字,习惯称它为“臭水沟”。

  湖溪河又是一条不简单的河,4年前耗资3000万元的喻家湖截污工程,主要项目就是治理它的淤泥和污染。工程完工后,武汉市水务部门宣布:东湖最大排污口截住了!

  然而,记者日前沿着河道探访,举目所见依然是发黑的臭水、漂浮的油污和垃圾。它们像湖溪河流不完的浊泪,源源不断地注入东湖子湖之一的喻家湖。

  东湖最大排污口还在流

  湖溪河与喻家湖之间仅隔着一条小路,以涵洞相连。河这边,隔着老远就有恶臭扑面而来。河面漂浮着厚厚的油污,清风拂过,连一丝细纹都吹不起;湖这边,涵洞口拉着一张大网,拦住从湖溪河流过来的垃圾,而拦不住的污水将靠近涵洞的大片湖面染成黑色,与远处清澈浩渺的湖水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沿河上溯,来到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河边立着几栋学生宿舍楼,临河的窗户都紧紧关闭着。同学小聂说,随着气温升高,“臭水沟”里蚊蝇滋生,臭味也越来越重,虽然关窗闭户仍让人难以忍受。

  继续往上来到湖溪桥,绿色的河面不时翻起一个个气泡,带起漆黑的淤泥在水面散开。河岸修筑了亲水平台,但不见一个“亲水”的人,路过者也都从远处绕行。

  再往前就是湖溪河地表部分的尽头。河中立着几个截污管道的维修井,污水从井中溢出,流进河道,导致河水变绿、发臭。

  湖溪河的污水从哪里来

  2006年,武汉市水务部门曾实施喻家湖截污工程,彻底清理了湖溪河的淤泥,并沿河铺设了2.9公里的截污管道,污水得以分流,不再通过湖溪河向喻家湖排放。

  工程完工后,武汉市水务部门表示,来自华科大东校区及周边的每天约5万吨生活污水,将通过截污管道输送到龙王嘴污水处理厂,东湖最大的排污口被截断。湖溪河沿岸的居民也说,当时,河水不再发臭了,河里甚至还重新出现了鱼儿的踪迹。

  但是如今,湖溪河又恢复了又脏又臭的旧貌,这条东湖最大的排污口并未完全堵住。

  去年的洪山区人代会上,华科大副教授许德胜提交了一份议案,题目是“关于完善喻家湖截污工程、有效治理湖溪河污染的建议”,他认为,湖溪河再次被污染,原因在于截污工程排污能力不足。“最近两年,湖溪河上游开发了许多楼盘,居民增多,生活污水也随之增加,排污压力骤增。”他说:“截污管道只排走了一部分污水,另一部分则溢出来,再次污染了湖溪河。”

  湖溪河下游有一座泵站,负责将污水从截污管道中抽出,输送到龙王嘴污水处理厂。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污工程完工时,每天水泵要工作8个小时才能将污水抽完,现在每天只需三四个小时就无水可抽了,“可能是上游管道堵塞,污水漏走了。”

  有关部门暂无治理计划

  踏访结束后,记者分别向武汉市水务局、环保局和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反映了湖溪河的污染情况。但三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治理措施。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一位负责人说,他“早就知道这个事”,但在喻家湖截污工程中,该局“只是督办”,没有治污计划。武汉市环保局东湖分局则表示,他们曾对湖溪河的污染情况做过调查,发现沿河已经设有排污系统,所以没有重复制订治理计划,调查报告也已提交东湖风景区管委会。而东湖风景区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称,一切“以水务局的说法为准”。“湖溪河的污染不解决,早晚会影响大东湖。”几年来,许德胜四处奔走,呼吁重新治理湖溪河,并建议将其纳入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拓宽截污管道,真正截断污水,清理河底淤泥,还沿岸居民一条清水河。

10、怎样加强水源地应急监测?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5-28余建军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5010739_1.shtml

   四川省成都市自来水六厂的水源地徐堰河支流柏木河发生污染后,环保部门组织力量投入应急抢险,很快控制了事态发展。通过这次应急监测,我们发现了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监测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体系。例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项目没有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项目有机结合,因此,即使水质全部达标也不能完全排除饮用水水质受到影响的可能性。

  二是应急监测装备不足。由于缺乏先进的便携式快速检测仪,我们不能及时对污染物质进行准确定性;实验室高端分析仪器在类型、数量上还有较大差距,尚不能分析半挥发性有机物。

  三是应急监测人员能力不足。应急监测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对污染事故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有较大欠缺。

  作为环境监测人员,我们通过处理这次污染事件,切身体会到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应急监测不仅应常抓不懈,还应常备不懈,要做到快速反应,主动投入应急监测工作。环境监测人员对于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监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必须高度重视、快速反应、主动出击,以一级响应处置所有突发事件。

  常备不懈,随时做好应急监测工作。应急监测车、车载仪器设备、防护设备、通讯系统要做好日常保养和维护。药品试剂、微生物菌种等要妥善保存、定期更新。应急监测分队要定期培训,定期演练,定期检查装备仪器,在紧急关头能做到拉得出、测得快、报得准、说得清。

  科学合理,有序实施应急监测工作。饮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后,应急监测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序。我们认识到:一要快速检测综合毒性,确定毒性程度;二要及时使用便携式快速检测仪,判断污染物性质;三要在快速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污染物浓度;四要根据监测结果,尽快界定污染水域范围,评估污染程度,为排查污染源和控制污染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此外,对于现场快速检测仪无法测定的污染物类型,应及时采集水样送实验室分析,本实验室无法分析的可送上一级实验室分析。

  设置机构,归口管理应急监测工作。目前,多数环境监测站尚没有专门的应急监测室。为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将应急环境监测纳入日常工作十分必要。这次应急监测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与没有设立独立的应急监测室,日常应急准备工作落实不到位有关。因此,设置专门机构,实现对应急监测的归口管理尤为重要。

实践探索,提升应急监测工作水平。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控能力建设,仍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柏条河和徐堰河是成都市饮用水的命脉。目前,成都市已在徐堰河建立水质自动站。同时,四川省也要在自来水六厂取水口新建一个水质自动站,以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11、推行环境污染责任险有哪些良方?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5-28朱德明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5/671275009476_1.shtml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的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因此,环境保险能有效化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风险,强化企业环境风险责任意识和管理,保障社会公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目前,这项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甚至印度等亚洲国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湖南、云南昆明和江苏无锡等地也正在开展试点工作,但进展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实施的途径和手段还是单纯依靠行政强制,虽然力度很大,短期内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但这一模式能否全面推广,能否与市场经济规律相融合、相协调,尚是一个未知数。

  要破解以上困局,需从法律制度等各方面率先破解。

  多法律配套。重点解决立法保障问题,尤其要将环境污染责任险作为强制保险推出,从立法层面为建立和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提供法律依据。修订《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时,要明确水、土壤和大气污染责任者在清除污染费用方面、对第三方损害的经济赔偿等责任以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等。由于法律的修订过程是十分漫长的,面对频繁的突发性污染事故和潜在的污染风险,可能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就需要各地开拓创新,从典型试点、示范开始,逐步制定相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专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细化有关责任事故认定、损失评估标准、保险保障范围、操作流程等具体内容,从而为更大范围的实施提供实践依据。

  多手段推进。从目前主要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进,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来推进。如即将生效的《侵权责任法》中的有关规定,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侵权责任法》虽未直接对环境污染责任险做出明确乃至强制规定,但因其对责任的严格界定,简化受害者的诉讼程序,进而加大了企业的污染行为风险,增加了企业的污染成本,无形中推动了环境污染责任险的落实和推广。在企业环境责任的严厉规定下,企业为了转移风险、降低费用,除了加强环境管理外,很自然地会考虑到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这对我们加强环境法治建设,也是个很好的启示。

  多部门联动。新制度的实施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推动。环保部门要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污染事故风险产生的特点和污染事故处理的实际情况,重点选择好试点行业和区域,积极创新机制体制。保监部门要建立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并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的大小,确定保险的对象、保险额度和保险费率等;各有关保险公司要进一步加大对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力度,开发出适销对路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责任保险产品体系。投保企业自主选择已经推出环境污染责任险种的财产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并加强环境风险管理,主动、如实地报告有关信息。通过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污染责任保险发展机制。

  多险种试点。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提出要采取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立法强制等方式,大力发展环境污染责任险等保险新业务。现阶段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标的以突发、意外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环境污染直接损失为主。因此需要探索应对污染事故防范的各种险种。同时,逐步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其他相关制度,确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如可以明确企业投保费用税前列支,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其投保意识和积极性,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多形式试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实施应遵循“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的原则。从地域上,可以选择“三河”、“三湖”等国家确定的重点流域、区域;从行业上,可以选择环境危害大、容易发生污染事故和损失容易确定的化工、纺织等行业。从企业上,可以选择一些规模较大、存在事故隐患的企业;从区域上,可以选择一些位于饮用水水源等环境十分敏感的区域,率先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

12、房地产社会成本调查 谁来为破坏的环境买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5月28日 贾丽娟 杨辉

http://house.people.com.cn/GB/11726648.html

  “以前,这里是一条河,河的两岸都是高高低低的草坡,草坡上生长着红红黄黄的小野花,简直美极了。”站在某高档楼盘的景观河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居民王欣对《中国会计报》记者说这话时,刚刚签完这个楼盘的购房合同。

  王欣是土生土长的鄂尔多斯人。上世纪90年代,还是小学生的王欣调皮捣蛋,曾经在几米高的草坡上号召一群小伙伴集体往下跳,也曾经大着胆子在能够没顶的河水里游泳,为此,没少让父母操心。

  如今,当初高高低低的草坡早已被推平,林立其上的,是一栋栋高楼;当初让家长们心惊胆战的小河也改头换面,变成了这条景观河,河水浅浅,水底的沙石,变成了混凝土。

  王欣的眼神有些许复杂,他盯着那条窄窄的景观河直出神。

  草原中的“土”城

  不仅在鄂尔多斯,在其他城市,很多人和王欣有着相似的感受。

  10年前,打零工到青海省天峻县的张林贵怎么也没想到,10年后,这个小县城的房价竟然超过了省会西宁。

  “10年前这里只有几间小平房,没几户人家。”穿着西装、年过五十的张林顺比划着,给《中国会计报》记者描绘当年的 惨淡,“现在大变样了,到处都在建设。”天峻县城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南麓,离青海湖西边约50公里。说这里是县城,其实有点夸张,因为这里仅仅相当于内地的小镇:两条主要街道,一个大的农贸市场。汽车只要稍微一踩油门,就可以开出这个尘土飞扬的县城。整个县城就像一个大工地,路上落满了土坷垃,路边随意停放着重型压路机械,大型挖掘机在路边轰鸣地挖着,地上挖出了深深的大坑,到处可以看到建筑工人,到处都是脚手架。整个县城的天空尘土飞扬,行人带着口罩,来去匆匆。

  “5年前,有钱的煤炭企业来了,这里开始开发。这边现在商品房3000多元每平方米,而西宁的住房也就2500元左右每平方米。”张林顺告诉记者。

  张林顺的妻子来这里有27年的历史了。“我们在西宁买了房子,这里人都在西宁买了房子,西宁房子便宜,空气质量也比这里好,我们以后准备到西宁养老。”她笑着说。这时,一辆汽车快速驶过,扬起的灰尘落到了屋内,大家纷纷掩鼻。

  与记者同行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高原,一方面感慨着天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为这种发展的成本担忧。“城市发展,不仅破坏了环境,也在无形中破坏了当地人的生存状况。

  这些立足在买卖资源之上的城市,注定只是工具,根本不会成为我们的家园!” 被遗忘的环境成本

  更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最稀缺的风景资源,也被房地产开发商占领。

  在云南大理的洱海边,某别墅群赫然耸立。其位置所在,原本是一池令许多情侣流连忘返、名为“情人湖”的水面。如今,湖水被填平,变成“富人的后花园”,许多当地人对此都痛心疾首。

  在鄂尔多斯采访的时候,许多当地人向记者抱怨现在备受破坏的自然环境:天空不再湛蓝;河水不再清澈;在通往各个旗县与外地的公路边,还堆积着厚厚的灰尘。

  在他们看来,10年前的鄂尔多斯美丽而贫穷,10年后的鄂尔多斯富有而灰暗,10年,让鄂尔多斯完成了金钱与环境的置换。可是,他们现在却无比怀念当初的青山绿水,怀念当初的淳朴民风。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扩张和各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城市的面貌都被彻底改变了。每个人关注的都是房价的变化,财富的增减,却没有人去探究、去计算这背后的环境成本。

  “现在不管是房地产商还是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上都有些急功近利。表面上看,房地产业利润奇高,但是其成本当中没有把资源和环境污染计算在内,这种外部的成本没有内部化。在房地产开发区域,一些企业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成本占用公地,房价却可以成倍增长,简直是一本万利。但是这种发展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不可持续。这种环境破坏的成本,最终要由整个社会来承担,由老百姓来承担。”北京国联绿盟经济研究院教授、注册会计师孙兴华对《中国会计报》记者说,“现在呼吁要开征环境税,或者说生态补偿税,要计算恢复原有生态需要多少资金,要考虑怎样进行补偿。我们现在讲环境地价,要让人们意识到居住和生存的危机感。”不过,环境成本的核算,一直是个难题。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水、大气、土壤、噪音。这些因素的计量,仅靠财会专家是不行的,必须由多学科联合攻关。而在这方面,我国没有建立相应的综合机制。”孙兴华举例说,“例如煤矿,怎样把恢复煤炭原始生态的价格计算进来;例如水,如果地下水都被污染,我们将面临水比油贵的时代,这个代价如何计算?”可以猜想的是,这种环境的代价,大得恐怕令人不敢计算。

  “作为环境会计工作者,我们呼吁认真进行调研,加大环境成本的核算监督力度。”孙兴华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会计学教授杨世忠对此表示赞成:“今天的账无法算清,或者不愿意算清,没有责任主体出来承担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耗就没有发生,总有一天,有人要为此付出代价。”

13、人类没有石油尚能存活 没有动植物该如何生存?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年05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723104.html

  自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的一座石油钻井平台爆炸沉没以来,每天都从深海泄露5000桶原油,专家们认为,这将在今后数十年里给周边广泛区域内的海洋生物以及滨海生态系统带来持久的破坏,如何应对、处理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事故事关基本的生态系统安危。

  据“生物多样性大会”5月10日发布的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披露,过去一百多年来类似事件增长了数千倍,使得维持人类生存的生物种群时时处于危机当中。该报告对当前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给人类提供健康、财富、食品、燃料以及其它各种基本供应的生物群体做了最新评估。

  位于华盛顿的海因茨科学、经济与环境中心的生物多样性首席专家托马斯·拉夫乔伊(Thomas Lovejoy)同时也是世界银行行长的首席生物多样性顾问,作为杰出的热带生物学家,拉夫乔伊领导了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的科学评估委员会,并在内罗毕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该报告。

  该报告描述的生物多样性前景几乎全部都是消极的,都与生物种群的衰退密切相关,潜在的崩溃可能性赫然在目。拉夫乔伊说,从该报告“人们可以清楚看到对地球可能发生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描绘”,亚马逊热带雨林不可逆转的毁灭就是其中的重大问题之一。

  最新一项耗资数百万美元的研究揭示,有三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将可能引发某种无法遏制的蜕变,使得亚马逊热带雨林变成大草原,这三个因素是: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两个摄氏度、原始森林额外多消失三个或者四个百分点以及森林大火。拉夫乔伊认为,这几个因素持续发展下去的趋势将可能导致大量生物种群的消失,并产生大量推动气候变化的二氧化碳排放,而给当地数百万居民造成的影响也将是“令人惊愕的”。

  拉夫乔伊说:“此时此刻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希望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能够起到呼吁的作用。”

  今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但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流失的警钟早已敲了好些年头。2002年,123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协定成员国,并承诺采取紧急措施以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时隔八年之后,刚刚发布的报告在采纳分析了各国提供的数据之后,发现各成员国都没有完成承诺的目标。全球四分之一的植物种群濒临灭绝,珊瑚礁和两栖动物严重退化减少,过去30年里脊椎动物的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如果有人问生物多样性问题为何如此重要,我们已经拥有各种各样的技术,生物灭绝与之有何关系?拉夫乔伊的回答是:“人们不能吃因特网”!没有了植物提供氧气我们都不能呼吸,但是即使没有石油我们还能够生存。然而当我们做出开采石油、矿山、木材的决定时,对生态系统的关切总是放在日程表的最后。

  位于亚利桑那州的非政府组织生物多样性中心的主席基兰·萨克林(Kierán Suckling)说:“如果生态学家能够更富进攻性,或许他们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流失能够挽回5个百分点,所有解决问题力量都在于推动未来发展的人们身上。”但是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进行的海上石油开采却在美国政府那里免于环境评估,而对于此次的深海石油泄漏也根本就没有一个现实的处理计划。他说:“发生的将是一场灾难,而企业和政府却装作好像灾难不会发生一样。”

  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价值,但这种价值是金钱难以衡量的。墨西哥湾是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据估计仅仅给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每年就带来价值二十亿美元的供应,但这还不是生态系统给该地区带来的真实价值。萨克林反问说:“你怎么能够去评估成百上千年以来海湾的大片湿地所具有的价值呢?”他说:“数百万年来,海龟都一直在墨西哥湾的海滩上产卵孵化,可是到底是谁在仅仅数十年内就将海龟逼到灭绝的境地?”

  萨克林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同时还是一个道德与伦理问题。他说:“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将使得人类变得贫乏,因为我们一直就是与所有其它生物种群一道进化而来的。”同时,拉夫乔伊认为,如果要考量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就必须实施“更多的智能风险管理”。社会应该提高能源消费的效率,而不是增加海上石油开采。例如,如果将美国汽车的燃油效能提高到每加仑石油42英里,那么每年就将节省数百万桶石油,还能为驾驶者节约数十亿美元的燃料消费。

  拉夫乔伊说:“我们必须提升生物学在人类议程里的重要地位,我们面临着如何免于走向灾难的挑战。”他总结说:“地球的生物系统正处于危险当中,如何采取行动与我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常旭旻)

14、世界经验助力中国环境信息公开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05-27 杜悦英

http://www.cet.com.cn/20100527/j2.htm

“扩大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减少污染排放”是全球共识。眼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经施行2年,环境信息公开在中国破冰前行。在环境信息公开做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哪些实践值得我们参考?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中国环境法项目主任王立德。

王立德介绍,对环境信息的多种利用,能对企业行为设置参考标准并进行监管,为不断改进创造一个平台。它能促进自觉的企业进行自我完善,加强政府监管者、地方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削减污染的能力。国际上通行四种尤为重要的信息披露工具:PRTR、环境影响评估、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和产品标识。

PRTR运用最广

在所有披露手段中,覆盖范围最广泛的是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PRTR(全称为Pollutant Release and Transfer Register)。王立德说,PRTR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环境排放数据库和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向大气、水和土壤中排放并转移至其他地方进行处理或处置的污染物清单。”美国1986年版的有毒物质排放清单是此类登记制度的首创。从此以后,20多个国家都建立了PRTR制度。

北美经济合作委员会(CEC)通过谷歌地球公布了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的工厂排放数据,使得各工厂的数据在卫星图上一目了然。

欧洲污染物排放登记制度同样利用谷歌地图公布了2001年约9200座工业设施的工厂排放数据,覆盖了欧盟15个成员国加上挪威和匈牙利。到2004年,登记制度涵盖了欧盟25个成员国和挪威约12000座工业设施的排放数据。

数据显示,PRTR在促进污染削减方面的作用明显。1988年至1999年间,美国的有毒物质排放清单(TRI)报告的340种化学品的排放下降了45.5%,TRI披露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PRTR可以促进企业自我纠正。因为企业通常都不愿意让公众知道他们比竞争对手的污染程度更高,公开某公司的污染情况会让公司蒙羞,损害名声和公司品牌。

PRTR赋予公众权力,加强政府监管。污染信息使得地方社区、环境组织和媒体能够锁定污染者,并针对污染者导致的风险采取行动。地方社区往往对企业行为的监督最为严格,大力协助了环境监管部门的工作。

环境信息披露和PRTR可以让众多其他利益相关方加入到削减污染的行动中来。其中包括:资本市场、银行、公司购买者,以及消费者。

环评防患于未然

王立德告诉记者,最早利用信息手段进行环境监管的是1970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该法案建立了美国联邦环境影响评估系统。之后,环评系统在几十个国家成立。环境影响声明(EIS)的披露,以及公众对EIS的审查和评论都是EIA发挥作用的关键。公众审查和评论将会加强社会各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在公众监督下采取的行动将促使企业对环境影响做出更全面的考虑。

在世界各国,EIA被视为对环保做出了直接的贡献,它防止了破坏环境的项目的上马,缓解对环境造成消极影响,增加了公众对未来项目或者行动的认同。        

法律保障

政府对污染源信息的公开,将排放企业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政务信息公开法律在1966年的美国信息自由法案(FOIA)中第一次出现。从那以后,政务信息公开体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0多个国家建立。

各国会主动公开与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最密切的环境信息。例如,积极公开PRTR和EIA数据能够给公众所需的信息,用以锁定可能造成健康和财产风险的重污染源。比如,通过美国信息自由法案(FOIA)进行信息披露能有效促进环境保护:2002年8月,美国公益研究团体利用FOIA从环保总署的许可证合规数据库中获得了相关文件。该团体对这些报告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所有主要的工业设施和政府运行的污水厂中将近三分之一都在过去两年中违反了污染排放限制规定,却很少遭到起诉。

产品标识项目

产品标识机制在促进削减污染方面被证明行之有效。例子之一是1986年美国加州安全饮用水与有毒物质执法法案(即第65号提案)。第65号提案有一系列目标,包括防止有害化学品和物质进入饮用水与消费产品;给有可能暴露于这些化学品的个人发出警告;促使州政府官员告知公众有害和非法排放;鼓励公民通过法院进行执法。法案要求加州州长每年发布一份致癌物质与有毒物质监管计划清单。

第65号提案采取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禁止某些有毒物质的使用;二是通过产品警告标识产生的潜在的市场消极影响来影响私有企业行为;三是公民诉讼执法。

其中一个主要机制的要求是在某物质被列入名单12个月后,企业或行业不应故意让任何人暴露于被识别的致癌或有毒物质中,“除非首先发出了明确和合理的警告。”用于履行这些义务的警告和标识根据暴露类型(消费者、职业性、环境)而异,因此市场的竞争促使这些企业着手削减、代替和消除产品中的有害物质。

15、环保承诺成空文 通报批评只是第一步 

来源: 人民日报 2010年05月2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5/27/c_12146791.htm

    11家上市公司因存在严重环保问题而未按期整改,最近被环保部通报批评(名单附后,详见本报26日报道)。消息刚见报,一些“上榜”企业和相关地方,不是埋头整改,而是用尽浑身解数公关、叫屈。

    公关、叫屈的理由听上去冠冕堂皇:作为上市公司,环保水平高于普通企业,污染企业满地都是,环保部不应先拿他们开刀;上市公司的企业形象直接影响股价波动和投资者信心,在股市不景气的时候,让他们“示众”,是否考虑欠妥?一些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有关部门,也出面充当“说客”,以“历史遗留问题”等为借口,为企业喊冤。

    借口掩盖不了真相。被认为是行业翘楚而进入资本市场的一些企业,其环保行为却是如此不堪——违反环评法未批先建、污水直排、污染物超标排放,甚至长期拖欠排污费,大凡想得到的环境违法行为,在它们身上都找得到。被通报的公司中有不少曾经的“明星股”,可以说,这次通报让股民看到了它们丑陋的另一面。

    回顾近年来频发的环境事故,从沱江污染到松花江污染,从铬渣灾难到铅尘肆虐,背后都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身影。作为公众企业,上市公司应该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不仅漠视这些社会责任,而且明目张胆地违反环保法律法规。

    11家上市公司的环境问题当然是长期以来企业守法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所致。但是,企业不当的环境行为长期存在,也不禁让人生出许多疑问:未批先建为何最终都能“补票上车”,被拖欠的排污费为何不能追缴?

    毋庸讳言,上市公司大多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动了这样的“摇钱树”,损害的不仅是地方的钱袋子,还会影响官帽子。所以,虽然一些企业环境违法问题长期存在,有的地方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包庇纵容,成为这些企业的“护身符”。从这个角度讲,企业环境问题的积重难返,责任也在于地方政府错误发展观念的误导。

    通报之后众多“说客”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个别上市公司和地方相关部门,还没有认识到自身问题的根源。而在这样的态度下要求他们去整改,不由让人担心其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通报只是第一步,环保部门还应当紧盯不放,直至问题的真正解决。

我们期待,被通报的这些企业能够早日整改完成,还当地百姓碧水蓝天;也希望相关地方及部门能够认真反省,按照法律要求强化监管,别再成为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孙秀艳)

16、根治草原鼠患不能只用“鼠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5月28日 武卫政

http://env.people.com.cn/GB/11717375.html

  要有效遏制鼠害,必须解决超载过牧,这就要运用生态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杜绝对自然的过度索取

  提及草原,人们常会想到那句著名的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这样的风景已很难再觅。

  5月的内蒙古草原,正遭受着一场严重的鼠害:草原上满地的鼠洞,让骏马难再奔驰;刚刚返青的牧草,被老鼠大肆吞噬;绿色的草地正在变成黄褐色的荒漠。据统计,内蒙古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超过9800万亩。

  当地人说鼠害猖獗是因为草原退化,可草原退化又是因为什么呢?正如生态学所揭示的,除了气候等自然因素,主因还是人类无节制的活动——既有历史上的开垦农田,也有近年来的滥捕草原动物,还有长期的超载过牧。

  草原也是人类的家园,怎么能不让人活动?关键要节制,要敬畏自然,尊重草原生态系统的规律。

  内蒙古草原上,千百年来流传着一段古老的对话。孩子问母亲:“妈妈,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搬迁?”母亲说:“孩子,我们要是固定在一处,大地母亲就会疼痛,我们不停地搬迁,就像血液在流动,大地母亲就会感到舒服。”这一对话让我们看到游牧和草原生态之间那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草原生态既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在草原上,牲畜对草场的作用表现在采食、踩踏和施肥三个方面。适度的采食、踩踏、施肥可以松土并促进牧草的生长,但草原经不起牲畜长时间的频繁踩踏。所谓不能竭泽而渔,我们可以利用草原,但也要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内蒙古的浑善达克沙地是京津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那里在历史上曾经水草丰美,有“塞外江南”之美誉。上世纪80年代以后,牧民的牲畜成倍增长,过度放牧导致沙化程度愈演愈烈。9年前,中科院专家试验性地在已严重沙化的4万亩草原上禁耕、禁牧,让其自然恢复,牧民养畜所需饲草在小范围的人工高效地上生长。如今,这片草原重现生机,野兔、狐狸、大雁、灰鹤、狼等野生动物也渐次回归。

  我们并不敢说,4万亩草原上的做法能够复制到所有草原,可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解决草原退化的问题,需要一种系统的眼光,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当前内蒙古的鼠患,令人揪心,为解燃眉之急,投入更多的资金,施用技术含量更高的药物,非常必要;把鼠情预测预报与防治体系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对于遏制年复一年的鼠害也是意义重大。然而,仅仅这些,似乎还难以彻底消除造成鼠害的主因——超载过牧。

解决超载过牧,根治草原鼠患,既要有应急之举,更应该运用生态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杜绝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着眼,完善现行草原承包制度,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科学管理和利用草原。草原之外的人也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衣食住行在哪些环节过度消耗了资源,造成了污染,从而克制过度的欲望,从身边做起,造福生态。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